工商联调研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工商联调研范文

工商联调研讲解词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产业集群发展

县循环园管委会

(2012年7月26日)

歙县循环经济园区是黄山市循环经济园的B园区,规划面积1.52平方公里,规划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园区遵循“产业集聚”和“集约用地”原则,整合搬迁原分布在全县各地的33户化工企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成果已初步展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严把规划许可关口,引领产业集聚。循环园作为化工集聚区,相比其他工业园区,前置行政许可更多,涉及安监、环保、供电、消防、建设、发改、质监等多个部门,为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引领作用,我委一是聘请了省内甲级资质单位完成了《歙县循环经济园区总体规划(2009~2016)》、《歙县循环经济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安徽歙县循环经济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委托相关资质单位着手开展《香精香料产业规划》、《园区主干道、主入口、重要节点的绿化和景观规划设计》等5个规划的编制。二是严格按照化工企业安全和环保“三同时”规定,强化对入园项目的源头管理,未经“三评一规”前置许可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从而在源头上保障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三是依托现有产业并致力通过招商引进关联产业企业,拉长产业链,打造精细化工、电子机械和香精香料三大主导产业基地,形成园内企业间整体协调,循环共生;周边和谐融合,共同发展的“三个循环”新格局。从而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年总产值45亿元、税收2.5亿元目标,进而成为全市环境保护最好、亩均效益最高的园区。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运行质量。循环园区作为化工企业的集聚区,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要求更严,建设标准更高。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我委充分抓住上半年仅有的40天有效施工日,及时督促施工企业抢抓有利天气“加夜班”,保障对重点项目的优先供地。今年上半年园区新增开发面积750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5%。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初具规模,完成东环路及其主车道两板水泥路面浇筑、纬一路路基和12公里配套雨污水管网的铺设;完成北环路、经三路、经四路的路基换填;架设了35万KV和10万KV的供电线路5公里。供水主管道铺设1200余米,安装了施工用临时变压器,完成了铁路下穿雨水泵站土建工程。集中治污和集中供热“两个集中”建设分别完成了总工程量的40%和30%,可确保10月底调试、运行。配套的电镀企业也将于8月底开工建设。当前,园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4亿元,合计开发面积1500亩;完成土石方工程210万方,占工程量的90%。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已能够满足项目入园建设条件。

三、致力招大引强,强化全方位服务。为加速产业集聚,切实解决化工企业入园许可等程序复杂、周期较长的问题,园区认真按照“把方便让给企业、把困难留给自已”的要求,加强协调和调度,一方面确定专人为项目建设办理土地供应、规划、建设和工商等各种手续证件实行“一站式代理”服务;一方面明确相关责任人,对每一个项目建设按月排出工作计划,逐月予以督查通报。目前,园区签约入园项目达20个,其中招商项目7个。除润发化工外,整合搬迁的8户化工企业已具备开工的前置条件达7户;博恩科技公司已处试生产阶段,杭华科技公司厂房基础浇筑已完成,预计9月底主体工程能够完工;善孚、友谊、亚泰正在抓紧施工建设,佳圣、新丰、宏昊等预计将于8月中旬前开工;美达、加佳、邦森、诺升、泰尔等企业将于8月下旬开工建设。

园区在一手抓加快循环经济园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及搬迁化工企业的前期行政许可的同时,一手有选择地抓项目招商。致力招大引强。截止目前, 7户已签约入园的外地企业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达3.5亿元,达产后税收约5600万元;其中黄山加佳新材料公司项目投资超亿元。同时还有2个科技含量高、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达成了入园意向,其中一个项目将于近期签约。循环园区“筑巢引凤”效益初步显现。可以预见,下半年园区将迎来项目建设的“井喷期”,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委的各项目标任务必将如期实现。

第二篇:市工商联调研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以来,宿迁市工商联把调查研究作为工商联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组织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借助外力,上下联动,努力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推动了专题调研工作的开展,树立了工商联的调研品牌,提升了工商联的参政议政水平,为推动宿迁民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围绕“三个中心”,精选调研课题。

工商联的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要从工商联的职能和任务出发,为地方经济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为此,宿迁市工商联明确了“围绕三个中心开展调研,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培育创业文化中心、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中心、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心开展调研工作。

(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

去年以来,宿迁工商联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如何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鼓励和促进全民创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等进行了调研,形成调查报告20余篇。其中,《XX年宿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全面、详实地记录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本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总结了我市在发展民营经济中的4条成功经验,并就如何实施市委提出的“强力推动大项目,强势发动大创业”战略部署提出3个方面18条对策和建议,该文受到了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等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荣获省联颁发的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此外,我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民营经济和谐发展环境》、《关于实施“村企挂钩”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投资创业最优环境》等报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通过业务工作调研,提升商会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们就如何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商会职能和优势,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益尝试。

宿豫、泗洪等地紧紧围绕“三来一加”项目,组建行业商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升行业组织化程度,实现行业内的优势互补,资源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55210”工程的龙头项目,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中心,在它建设之初,我们就组建了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商会。商会成立一年来,始终坚持“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理念,为推动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规划、建设、开业、发展、繁荣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开来的,这些工作的开展,既促进了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工商联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

去年底,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人对我市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调研,结果发现90%以上的企业存在专业人才招聘困难,培养人才成本过高,现有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绝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人才瓶颈”的约束。为此,我们撰写了题为《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建议》的文章,提出建议市政府授权,由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根据民营企业需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及市外等公开组织招聘各类紧缺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采取事业专项编制人才派遣的形式安排到用人企业。市委书记张新实在该篇专报上批示:“我们必须继续大力扶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倾心帮办、真情服务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市长缪瑞林对文中提出由市政府授权,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的建议,责成市编委出台了相关方案,并要求尽快实施。目前,我会就该项工作正在与人事部门进行进一步磋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上报各类专报、专题调研信息20余篇,均受到了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许多领导同志对专报作了批示,提出的建议大都得到了落实,促使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拓宽工作思路,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

(一)借助外力,扩大调研工作成果。

长期以来,我会受到人手少、办公经费紧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为此,我们开拓工作思路,通过主动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高校专家密切配合,联合开展调研工作,从而达到了优势互补、扩大调研成果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我们就关于规模企业培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动企业跨越发展;民营企业人才保障机制研究;关于我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重点课题,先后与市委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进行联合调研,收到了较好效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问题的尺度,而且增强了调研工作的权威性,有利于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延伸了工商联调研工作的触角,扩大工商联的影响。

(二)上下联动,促使调研工作纵深开展。

为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相关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我们与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建立联系,共同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举措,去年,我们围绕本地木材加工、餐饮、中介等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如我们与泗阳县工商联确立了《关于发展宿迁木业经济的调研与思考》的课题,提出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强化品牌战略意识等对策。我们与市餐饮行业商会共同撰写的《关于发展宿迁餐饮业的建议》,提出尽快建立健全行业规则,加紧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结合直营连锁、特许经营、餐饮超市等现代化的经营形式,加强市场趋势研究,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建议。

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私营企业抽样调查问卷等专项调研工作,已成为全省工商联品牌性工作。我会在贯彻执行省联相关工作部署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工商联组织的网络作用,由县(区)工商联负责调查和数据的初审,市工商联对上报数据再进行汇总和分类,这样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调研质量。

(三)完善制度,建立调研工作长效机制。

我会始终将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业务工作来抓,提出将调研工作贯穿到常规性业务工作中来,要求各处室人员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捕捉亮点、发现热点,在考察、交流时借鉴经验,在学习中深入思考问题对策,同时,对各处室下达每月一文的调研任务,每月进行一次交流,在市工商联机关形成了“人人均有指标、全员参与调研”的工作局面,使调研课题更加广泛,保证多中求精。

去年初,我会就制定并下发了《市工商联系统信息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各县(区)工商联分管领导亲自挂帅,要求各县(区)工商联在及时上报会务动态类信息的同时,按月上报调研信息选题。同时,分季度召开全市工商联系统信息选题会,提出阶段性信息工作要点和重点调研选题,市工商联办公室负责督查,实行按季统计通报制度。去年10月,市工商联又出台了《宿迁市工商联先进集体测评细则》,将“能够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工商联的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先进集体评比的前提条件。

三、发挥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作用,充分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是工商联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是工商联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发挥政治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途径。我们充分发挥工商联界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组织他们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32件。在去年召开的三届二次政协大会上,由市政协常委、工商联党组书记孙连凯撰写的《关于实现宿迁民营经济超常跨越式发展的建议》提案中提出的多个观点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充分肯定,提出的多项措施和建议也被广泛采纳,文中提出的“鼓励机关干部、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创业”和“全面拓宽准入领域、放宽注册资本和出资比例限制、放宽经营场所规定、放宽证照办理限制、允许并鼓励1名自然人或1个法人投资设立一人有限公司、降低注册资本”被宿迁市委、市政府采纳,并在制定出台的《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宿发【XX年】1号文)中作出明确规定,对于文中提出的“放活金融、政策资金扶持”,去年,市政府新设立了15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宿迁工业经济的发展。从今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各县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全民创业发展基金,鼓励全民创业。

虽然,宿迁市工商联在调研工作中作出了一些努力,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问题和不足,调研面有待于进一步拓宽,调研水平和理论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调研成果转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下阶段,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积极完成省联统一部署,同时,进一步完善调研工作制度,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围绕如何帮助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使行业商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市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发展科技型、外向型企业,我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我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建议等重点课题开展调研,促进成果转化,进一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努力。

第三篇:工商联党的群众路线调研报告

按照省市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部署,**县工商联抽调3名科级领导组成调研组,积极深入**村30个村民小组,通过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现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三个村的基本情况、基本民情、民意做以汇总,并就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做简要分析。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社区辖9个村民小组740户2740人,现有耕地面积529亩,人均占有0.19亩,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2012年弄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该村主导产业不明晰,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极不发达,以自给性生产为主,……

二、存在问题如下:

一是村经济基础薄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村自然资源短缺、产业少,无支柱产业,农民收入单一,除土地资源外没有其它资源,好的项目难寻,加上自身缺乏资金积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不太现实,尽管近几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常常也是利润微薄,杯水车薪支撑不起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缺少经济增长点,多个小组建议需要政府多方扶持,加强致富技能培训,促进村全面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在调研中,各个组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根本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迫切解决的问题:如村组道路需硬化,社区脏、乱、差的环境需加强整治,便民桥的修建,解决村办公室地基问题,群众饮水和灌溉问题,污水的排放、种养殖业技能培训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致富受到制约。当前部分基层群众由于知识水平落后、文化程度较低,从事的行业基本上属于低收入行业,加之土地、资金、渠道的制约,增加了群众创业致富的难度。老人、小孩在家种田,青壮年外出打工现象普遍,目前外出务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60%以上。加之目前在村的村干部文化程度较低,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对经济发展缺乏充分的认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长远的规化和思路,满足于土地等微薄的收入,严重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群众座谈,同村两委会协商,以及与镇相关领导沟通,针对该村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提出以下五个意见和建议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一是解决民生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协调水务交通等部门,完成道路修复工程,以及未完成的农发工程项目,保证群众出行便利,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同时和村两委会协商,督促积极完成村两委会活动室建设任务,目前已经列入活动室建设规划。

二是抓产业结构调整。依据村情,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尽可能为群众增加收入。

三是帮助群众致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从根本上要帮助群众发展致富。把服务群众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符合群众利益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企业带动、党员服务等方式,为群众搭建创业致富平台,实实在在增加群众经济收入。走特色发展,规模经营的路子,村上没有其它资源,应针对土地做文章,依托市场谋发展,通过争取专项资金扶持,发挥土地集内、资金集中、技术更新和市场引导作用,发展蔬菜、水果、核桃园等农林林产业。

四是加强基础设。……

第四篇: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统战课题调研)

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成为巩固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课题。201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同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企业方代表一道,共同推进劳动关系立法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和调处劳动争议”。当前,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日益凸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为新的主体成员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使得其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的相关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在引导教育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就市工商联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重点明确在当前劳动关系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工商联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所应行使的职能,并进一步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市工商

1 联在引导和教育非公制企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一、工商联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政策背景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作为劳资矛盾和纠纷等问题的协调机制,一般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工人之间,就制定与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即由政府、雇工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有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

(一)工商联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有着深远的政策背景

工商联作为主体成员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其工作性质、任务等特有职能是随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被逐步赋予的。早在1952年政务院第147次政务会议通过的《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已指出:“工商联代表私营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向人民政府或有关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并与工会协商有关劳资关系等问题”;中发[1991]15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指出:“工商联的主要工作对象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之后在工商联的价值和作用等方面,国家又进一步完善和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指

2 出:“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助手作用”;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重视发挥工商联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在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工商联既要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又要与工会等人民团体密切配合,维护职工具体利益”;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发[2010]16号)进一步指出:“工商联的基本任务: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同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企业方代表一道,共同推进劳动关系立法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和调处劳动争议”。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工商联已成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多角度解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逐渐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

1.从概念的引入过程来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3 是依据国际劳工组织1976年通过的第144号《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规定而产生的。我国于1990年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劳工标准公约》。2001年10月27日新修正的《工会法》第三十四条对三方协商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这是目前我国推行三方协商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 2.从主客体关系上来看,三方协商机制的主体是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利益,即社会利益、资方利益和劳方利益。在组织形式上一般由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代表政府以维护社会利益;企业组织(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等)代表企业以维护企业方利益;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以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方协商机制的客体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政策和劳动关系,前者指涉及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的各种产业、就业和工资等社会政策,后者是指各种不同层次的劳动关系,如个体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等。

4 3.从组织形式和职能分工来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三方会议主要采取协商议事的形式,共同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劳动政策,解决处理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代表政府在三方协商中起组织、引导、协调的作用,它通过与工会和企业组织的经常性接触与沟通,宣传政府方面的政策意向,争取双方的认同,并将达成一致的意见,以实现对劳动关系的宏观调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不断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及时反映职工的呼声和要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企业组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代表企业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维护企业和经营者的利益,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二、工商联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原因分析

自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正式启动以来,劳动三方协商机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积极组织多方协调,我市很多企业顾大局,讲奉献,承诺不减薪、不裁员,同工人一道共度难关,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还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如

5 下:

(一)企业组织作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与代表性不足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一般是工会或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召开三方会议协调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企业组织也配合参加。但由于劳方在政策法规和人数上占据主动优势,而企业组织在这方面则略显被动。造成某些企业组织在参与过程中存在主体缺失和积极性不足等现象,劳资双方无法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制约着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二)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工作力度小

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中,劳动部门和工会代表的是政府部门,在职人员,而且机构健全,人员充实,经费充足。作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主体之一的企业,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弱势地位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有苦难言,有苦不敢言,在开展和谐关系工作中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三)政府部门在调解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一般来讲,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多由工会或政府牵头组织,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政府或工会的参与则略些被动,甚至处于不利地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

6 工会组织一般对企业有很强的依赖性,其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甚至在关键时刻反而维护资方利益。由此可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亟需新的协调部门的参与,能弥补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此类事件上的协调力度上的不足,以达到三方力量的平衡。

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上主体间力量上的不平等,使得劳动关系三方难以真正平等地进行协商。因此,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亟需新的部门参与。工商联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成为必然。

工商联参与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有利于打消企业组织可能存在的对于参加工会或政府部门组织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所产生的被审视或被歧视的感觉;有利于提高企业组织参与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的积极性,更能让企业畅所欲言。无论是推动工资集体谈判,还是创建和谐企业,由于工商联的深度参与,可以有效解决协商中企业主体缺失和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使劳资矛盾和纠纷在源头上得到化解,这对于促进社会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我市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实证分析

至去年底,我市现有各类非公有制企业13660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5.7%,就业人数占了全市就业人口

7 的70%;2010年全市社会工业总产值1197.03亿元,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5.8亿元,占全市的93.1%;全市生产总值(GDP)633.4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产值589亿元,占全市的93%;全市完成税收总额57.48亿元(含两税),不含两税49.96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税收额44.99亿元,占全市的90.0%。可见,非公制企业的发展为舟山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市工商联作为以舟山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其代表性不容忽视,应充分发掘市工商联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引导作用。就当前我市的非公制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和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发展基本和谐

非公有制企业为我市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作了积极的努力,他们通过增加员工福利、关心员工身心健康等,积极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同时也应看到一些企业在劳动关系和谐构建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保参保率低、工会组建率低、职工工作环境恶劣、职工无法享受五天工作日待遇等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较为普遍,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职工工作的积

8 极性和创造性。总体来看,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的。市工商联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非公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引导教育,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为我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不懈努力。

(二)市工商联在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中的地位有待改善

目前,市工商联在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中的地位有边缘化的倾向,其地位和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作为劳动关系三方的新主体成员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对于我市工商联来说,是新事物,需要作更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和准备;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新加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的工商联,在认识上还不到位,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再次,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同劳动行政部门、企业组织等相关部门存在着职能交叉、重复等问题,工商联需要重新定位和职责分工,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后,工商联自身由于经费少,人员少,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上受到限制。

(三)市工商联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职能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

从政策上来看,市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

9 有制经济的助手,在作好其参政议政等基本职能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其协调职能。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企业方代表一道,通过发挥工会组织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工商联在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影响力,以及通过政府居中协调平衡的作用,共同推动劳动关系立法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共同研究解决非公有制企业中普遍性、敏感性等重大劳动关系问题。市工商联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其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无疑有利于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有利于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从实践上来看,市工商联作为新的主体成员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制经济的助手,可以从中扮演机动灵活角色。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虽然有多部门联合组成,其实质解决问题的力量仍然是劳动关系三方的主力部门展开。比如,当公有制企业发生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时,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强行介入,通过其行政权和执法权进行干预、协调。此时,工商联因其代表非公有制企业的利益无法在三方协商会议中发挥作用。然而,当非公有制企业出现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时,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则不宜介入,一

10 般保持中立。此时工商联则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宣传政府的法规政策和意见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在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同工会组织进行协商,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因此,工商联应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基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中,企业组织代表性不足等现象的存在,应适时地进行职能性的弥补。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应充分利用好这种优势,积极引导和教育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纠纷问题本着利益双赢的原则达成劳资双方的和解。工商联应在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中根据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的性质不同,适时兼顾政府利益和积极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利益

四、我市工商联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工商联作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各类企业、工商社团和工商界人士的联合组织,在协助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服务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工商联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主要是发挥引导教育等职能,一方面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全面提升自身素

11 质,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争相促进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加快和改进自身工作,是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巩固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党在非公制经济领域领导的需要。工作上要牢牢把握统战性,充分发挥经济性,切实体现民间性。因此,我市工商联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市工商联桥梁作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与政府高度和谐

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工商联应以具有正面形象的企业先进事迹为宣传内容,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学习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行业核心价值观。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严格按政府要求办事,积极创建就业岗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合理范围内,积极加强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建设,发展生产,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与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不违背。

同时,工商联也应积级展开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相关调研,反映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利益诉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为非公制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比如:我市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可建议市政府开展互保金业务,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问题;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参保率低的问题,可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小企业和个体户中推行弹行参保政策,要充分考虑小企业和季节性临时性雇工的客观情况,在缴费的基数、费率和方式上都要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降低参保门槛,可实行“低进低保”的弹性参保政策,以提高入保率和社会保险覆盖面等等。

(二)强化市工商联引导职能,构建非公有制企业与工会间平等互利关系

当前,工资问题是劳资关系的核心。市工商联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与工会就职工工资、生活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同时,工商联也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正确协调处理投资者利益和劳动者权益的关系,尊重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稳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进非公有制企业逐步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工商联要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的培训工作,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其与

13 工人之间的同呼吸、共命运的和谐共建机制,实现劳资双赢是今后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总目标。同时,也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相应的维权机制,当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权益受到损害后,应得到法律的相关保障和赔偿。

(三)加强市工商联教育力度,积极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三方协商机制建立的初衷即是协调解决企业内部的劳资矛盾和纠纷。工商联引导企业清醒地认识到劳资和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注意处理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工人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企业只有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有高利润,才能有能力保障职工享有充分的福利和休息等基本生存发展权益,工人也才能提高自己为企业作贡献的积极性,以此来逐渐形成企业发展带员工发展、员工发展促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工商联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高度重视内部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由工会依法独立自方展开活动,反映职工的建议和要求,从而达到劳方和资方的良性互动。引导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支部,积极宣传和贯彻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正做到

14 服务企业和工人,增强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给员工以有效而畅通的企业内部员工权益诉求和表达渠道,将劳动矛盾化解或抑制在萌芽状态,逐步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劳资自治的协调格局。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利用文化这个特殊的黏合剂,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让优秀的员工在这样的企业里大有用武之地,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才都有广阔的前景。

(四)加强市工商联自身素质建设,积极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市工商联在工作上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引导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难等实际困难;努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光彩事业,把光彩事业当做对社会一种积极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工商联也应注意到自身在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应积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等方面应作出积极地努力,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构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工商所调研汇报材料

凤凰所调研材料

凤凰工商所地属鄂州市凤凰街道,现有职工干部16人,辖区人口13万,幅员面积16.4平方公里,是鄂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是市场主体量最多的基层工商所。

一、以服务发展为要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所以服务发展为要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不断促进登记注册便利化,优化准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市场主体继续增量提质。通过“局所联动、全市通办”网上登记管理方式、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措施,今年以来,我所共发展市场主体 户,同比增长 %,其中个体工商户 户,企业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户。二是全面服务市场主体发展。2018年,我所按照“双告知一承诺”的方式,共抄告市场主体 家,涉及抄告部门 个;认真落实“三证合一”改革措施,扎实做好新旧执照换发工作。三是规范窗口建设。在日常登记工作中,注重抓好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提示提醒服务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落实,窗口工作人员模范执行,为各类市场主体审批登记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二、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依靠综治网格员提高工作效能。强化与街办综治的协同配合,发挥综治网格员熟悉辖区情况、直接面对市场主体的优势,建立工商所与综治网格员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发现的无照经营线索定期移送工商部门,拓宽发现无照经营线索渠

道,有力解决无照线索发现难的问题。二是全面落实年报公示。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省局、市局对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市场主体开展年度报告公示工作。目前,2017年度企业年报率 %,个体年报率 %,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100%。三是强化“大数据+清单式”监管。我所实行“大数据+清单式”监管模式,先后开展了优化“两节”市场秩序、红盾网剑、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发放各类监管清单485份,制定个性化监管清单3类,发现问题48个,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起。

三、 监督执法

一是提高队伍素质,建设“学习型工商所”。我所把学习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每周安排半天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二是优化日常监管服务,打造“服务型工商所”。强化日常监管服务规范和提升服务能力,要求执法人员按照规定规范着装,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优化办事流程,着力抓好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三是提升执法水平,建设“法制型工商所”。我所要求执法人员树立公正执法、阳光执法的观念,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为目标,加大对执法办案中执法程序的审查,纠正随意办案、随意处罚,加大对违纪行为责任追究的力度,彻底根治执法不公等滥用权力的行为。

四、 消费维权

为充分发挥“12315”的品牌效应,我所继续深化“毛姐调解工作室”工作制度和规范,成立5个调解工作小组,创新“1+N”多元消费维权联动模式。截止目前,我所共受理咨询 件、投诉 件、举报 件,成功调解 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 万元,同比增长 。今年,我们处置消费者申诉时间为3.1天,比原来缩短了2天;平均处置消费者举报时间23.1天,比原来缩短了6天。

一是建立工商司法合议调解机制,建立工商、人民法庭消费纠纷合议调解机制,共同处理复杂、疑难或重大的消费纠纷案件。

二是建立工商媒体督导调解机制,与各类媒体联合开设了《消费与安全》、《消费投诉》,《律师在线》等8个栏目,建立工商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及自愿律师点评、新闻记者跟踪督导等工商媒体督导调解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消费纠纷调解。

二是建立企业自律基层和解机制。我们以公用服务企业、大型超市、大型卖场等日常申诉量大、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单位作为突破口,采取主动上门指导、优化基层消费纠纷和解程序、培训基层维权人员等方式,在移动、电信等11家公共服务行业及武商、中百等10家大型商超建立了企业和解机制。

五、 干部队伍建设

我所认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党课、学习交流和心

得体会上墙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和《准则》《条例》等党规党纪,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同时,围绕市局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9类清单,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我所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责任清单、履职清单、负面清单,并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组织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影视片、读书思廉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干部作风。

六、 意见

一是商事制度改革后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刚性制约机制有所缺失,监管工作无所适从。

商事制度改革后,随着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的降低,各类市场主体呈现出了“井喷”增长,无疑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后续监管的困难也日益显现,市场主体刚性制约机制缺失,“宽进”后“严管”难以实现。

以年报信息公示为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对不按规定参加年报信息公示的企业由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又规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履行公示义务后,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移出决定。《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对企业被列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决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出行政诉讼。《办法》只明确了执法主体

的严格责任而对市场主体不履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没有制定明确的强制措施。有些企业在使用营业执照时就参加企业信息公示年报,如果一时觉得没有用了,即便是基层执法人员再怎么督促也不报送。认为即便列入异常名录了,只要用时申请就能移出。对企业不按时参加信息年报公示和提供虚假材料的,并没有做出强制性惩戒措施,以致造成企业对年报公示存在随意心理,也加大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

二是关于市场主体注销流程

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执照在办理注销时需提供税务局开具的清税证明。由于我们无法知晓其是否涉税,故在实际受理中,造成了群众多次往返的情况。

七、 建议

一是针对法律修订“空档”。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较多,要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二是针对信息共享“空档”。商事登记改革需要强大的信息公示平台予以支撑,要加强各部门认领、反馈、上传、交换相关信息,及时整合、对接行政许可、监管等信息,堵塞监管漏洞。三是针对后置审批“空档”。商事登记改革实行“谁审批、谁监管”及强化行业监管原则,要加快相关许可的审批通过率,尽量避免一些经营户在没有办全审批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抢跑”开业,造成监管乱象。

上一篇:环保科职责范文下一篇:公司我做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