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专业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建筑制图”是建筑专业的一门理实并重的技术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别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这门课涉及到数学和物理知识,而大部分中职生这两门课的基础较差,这是他们学习“建筑制图”的一大障碍。

第一篇:建筑施工专业论文

建筑施工中多种专业交叉作业的协调管理

【摘 要】房屋建筑需要多专业、多工种、多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创造的,只有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本文拟从加强合同管理,优化设计,建立现场快速处置机制和运用科学的PDCA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阐述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

【关键词】交叉施工管理;PDCA管理体系

建筑产品的复杂性、多样性、各异性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需要多工种、多专业、多单位各尽职责、紧密配合,才能建造出具有“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等优点的房屋建筑。

由于房屋建筑施工周期长,工序繁杂,各方在交叉配合上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有的造成返工,有的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协调好施工管理过程的交叉配合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拟从加强合同管理和优化设计,建立现场处置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对各工种交叉配合工作进行协调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是交叉施工管理的前提保证

目前建筑市场专业分工愈加细致,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各参建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且受利益的驱使,各参建单位都想少付出多收益,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等问题产生,这些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要从承包合同上给予完善、规范,特别是应在合同中明确各承包单位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责权利,针对各工种、各专业可能出现的交叉配合等方面的问题,在合同中明确具体的制约措施,并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为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前提保障。

2.运用专业技术优化设计,为施工交叉管理打好基础

由于各专业设计都有各自的设计原则和处置办法,通常是各自为政,自成章法,很少考虑在同一张平面图上叠加其他专业的设计成果,这就导致了不同专业在后续施工中交叉作业,争抢同一工作面,影响后续施工,甚至埋下安全、质量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以建筑专业为主,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为辅,采用CAD图层叠加技术,将各自的设计成果(如:管线、设备等)在各层平面图上叠加,发现交错、重叠的,应重点分析、逐一排除,消灭管线打架现象。对于集中走廊等位置的管线,应提供管线布置剖面图,便于不同专业交底排查。

3.建立快速处置机制,为施工交叉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实际工作中,各专业、各工种、多工序的交叉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平时应按规范、规程的要求,不断收集、总结、更新可借鉴的经验,编制《快速处置技术手册》,让管理层到操作层统一意识。

3.1遵循“操作员对班组负责,班组对专业队伍负责,总承包、监理、设计对业主负责”的机制,实现化整为零,分工明确,避免无序管理。

3.2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主体后附属”的机制,避免工序、流程倒置,管理混乱。

3.3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因小管所占空间位置较小,造价相对较低且易于安装。

3.4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管线交叉时,应将重力流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给予满足。

3.5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垂直方向布置时,线槽或电缆在上水管在下,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风管在上水管在下,且尽可能使管线呈直线,相互平行不交叉。

通过建立上述处置机制,实现各专业、各工种、多工序的“和平共处”,使后序施工顺利实施。

4.应用PDCA管理体系,为施工交叉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4.1 PDCA管理体系的实质

PDCA管理体系又称为“戴明环”,是由Edward Deming提出来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fON) 4个阶段、8个步骤循环完成的一种管理体系。PDCA管理体系中各环节紧密联系,每次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每循环一次,就实现一定的质量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通过不停地转动,使质量水平不断的得以提高。

4.2应用PDCA管理机制,提升交叉管理水平

PDCA管理实质是提升优化管理的过程,施工过程的各专业、各工种、多工序的交叉冲突事件,较为常见。这里就以“墙角管道先行安装,影响墙角粉刷质量”的问题为例,阐述PDCA管理在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

计划阶段,也称P阶段。

这也是PDCA体系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它主要包括制定计划,研究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拟定对策和措施等,概括起来包括4个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通过设计排查、现场巡查等方式,收集、分析、统计以往工程原始记录,总结经验;也可通过与标准、规范、规定对照等方式,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多专业、多工种间的交叉、冲突点。例如:墙角粉刷与管道安装交叉施工,出现粉刷施工难操作,导致粉刷质量差等问题。这就为下一步骤的工作提供了研究的对象。

(2)分析影响施工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上例,通过分析,发现影响墙角粉刷质量的原因是由于“操作空间小,施工组织无序,缺乏沟通”等因素造成。由此可见,以第一步骤工作为切入点,从工序质量、施工质量、安全隐患等方面,深化分析,查找、甄别产生问题的原因,能够分析出影响研究对象的多方面因素,有利于下一步骤的工作开展。

(3)找出影响施工问题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就能得出结论,显然“施工组织无序”是影响墙角粉刷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在现实管理中,影响施工问题的原因可能多种各样,情况复杂,难以一眼找出主要矛盾。这就要求管理者熟练掌握合同、规范、规程的要求,加强专业间的沟通,这样才能高效、准确地确定矛盾的主要因素,才能为在拟定对策环节找到有效突破口。

(4)拟定对策和措施。针对 “施工组织无序”的问题,管理者拟定“先局部粉刷,后管道安装”的原则,并制定出“先将管道后阴角部位500mm左右宽的墙体粉刷(留施工缝),再进行管道安装,最后进行大面积的抹灰”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由此可知,这一环节是PDCA管理最为重要的部分,对策制定的可操作性、合理性、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后续三个阶段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制定对策过程要反复考虑对策制定的原因、目的,实施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方法等6个方面的问题。要做到事事有依、事后有据、切实可行,否则将影响这一循环的实际效果。

5.结论

总之,一项优质的房屋建筑是集多专业、多工种、多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为保质、保量、如期完工,施工交叉的协调管理不容忽视。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解决多工种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C,B/TS0326—20o1[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

作者:陈志钦

第二篇:中职建筑专业“建筑制图”教学的探讨

摘 要:“建筑制图”是建筑专业的一门理实并重的技术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别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这门课涉及到数学和物理知识,而大部分中职生这两门课的基础较差,这是他们学习“建筑制图”的一大障碍。为了让学生学好“建筑制图”这门课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教学,从而让学生在现有的学习基础上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关键词:建筑制图;建筑专业;空间想象能力;实践教学

“建筑制图”是工民建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建筑施工图的识别和绘制能力以及对建筑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制图课是建筑专业最难学的一门专业课,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大部分中职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对点、线、面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二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对实物的真实状态难以想象。那么,怎样搞好“建筑制图”的教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学好这门课呢?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不适合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适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应该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教学课程以及同一课程的不同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方法尽可能直观。“建筑制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的识别和绘制,学会由实物到图形的相互转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各种教具、模型和挂图,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从网上下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最大限度地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专业施工图”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各种图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绘制图纸“知识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绘制图形的顺序。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

(2)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充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建筑制图”涉及到数学、物理等知识,而部分中职生因为这些科目的学习基础差,从而对学习这些知识有畏难情绪。如果教师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可能因听不懂而不愿学习。但是,如果教师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积极性,那效果比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要好多了。

(3)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部分学生反映“建筑制图”枯燥难懂,特别是对刚刚学习建筑专业知识的学生,更是缺乏学习的热情。针对这种情况,要想让学生尽早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乐趣,我觉得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将书本知识和现实中与该知识有关的特别是学生大都熟悉的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投影法有关内容时,可以以学生平常都知道的灯下面的影子和太阳下面的影子为例;在学习点、线和面投影的时候,可以以教室的三维空间为例。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践教学

“建筑制图”这门课实践性很强,只有搞好实践教学这个环节,才能让学生在巩固、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的技能知识。为了搞好实践教学,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习条件,如学校的各种挂图和教学模型等;另一面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和环境。例如,在学习三面投影图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正三棱柱和正三棱锥,然后让学生看着自己制作的模型画出三面投影图。

三、利用好视图、轴测图和立体模型之间的转换练习,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建筑制图”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的识别和绘制,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看物画图、看图想物,进行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的相互转化的训练,形成空间概念。在“建筑制图”中,轴测图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其表现出来的效果与我们观察物体的视觉角度相似,所以搞好轴测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由于部分中职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强,他们仅能识别一些诸如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简单图形,所以在轴测图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轴测图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精选一些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作为教学对象。另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画一些轴测图的草图,因为中职生基本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绘画知识和能力,这样让学生亲自操作,可能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学生掌握了轴测图,就可以根据轴测图画出物体的三视图,并由轴测图去想象物体的真实形状。经过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树立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为了让学生学好“建筑制图”这门课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教学,从而让学生在现有的学习基础上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宝芹.激发学生学习“建筑制图”的兴趣[J].科学大众,2009(02).

[2]孙群.制图课程工程素质教育教学的探索[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作者简介:方秀青(1976-),女,河北冀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建筑专业教学与研究。

作者:方秀青

第三篇:略论中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学法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是中职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主干课程。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各初中学校,对很多施工技术的领悟和理解非常有限。只有合理地运用好专业教学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教师应针对《建筑施工模板》、《砌筑工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专业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并掌握知识,具备关键能力。认识、模仿、运用、开发各种专业教学法,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法;教师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中职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任务与学生状况分析

一个建筑物的建成是从下部基础施工开始,到上部主体结构施工,直到内外装饰完善,由许多道工序组成,而每道工序都涉及一个工种的施工,都会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物各工种的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案的选择,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各初中学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职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在这之前,他们已学过建筑制图、建筑力学两门专业课,同时,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测量与建筑施工技术正同步学习,他们对建筑施工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非常肤浅,大多數学生因为没有到过建筑工地,也没有见过施工,特别是没有见过真正大规模、有组织的施工,对很多施工技术的领悟和理解非常有限。

在课堂上,教师讲施工技术课时,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法传授知识,常常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几乎听不懂。因为学生缺乏切身体验,加上专业课的概念和原则比较多,表述上具有抽象性、确定性,比较枯燥,甚至有的知识点很难理解,特别是在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在这种大部分是男生的专业中,如果知识不容易让学生领会,或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就会出现很多的状况,如:睡觉、聊天、看小说等等。

专业课教育教学目标

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他们不仅具有专业能力,还具备所学专业的关键能力。在现代教学理论看来。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要指向学生的需求、兴趣,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其在情境学习中,脑、心、手并用,既重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又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

专业教学法及其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专业教学法即遵循教学理论,采用适合的专业内容教学,在相应教学媒体支持下,达到专业教学目标的方法的总和。常用的有:项目教学法、过程演示法、实物展示法、小组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等。专业教学法应该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使多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很多内容只要能合理地运用专业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完全不同。

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建筑施工模板,主要是介绍建筑模板系统的作用、种类、构造、支设等,这一章节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则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技能的掌握就容易多了。项目教学法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思路。“梁柱模板支设”,这是一个真实的课题项目,学生对“建筑模板系统”的概念有了基本了解后,即可去具体完成这个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工作,一个小组3~4人,基本步骤为:确定任务—计算及方案确定—领取材料并操作—检查—评定。学生在完成该项目课题的过程中,知道“做什么”,也知道“如何做才能符合要求”,会对建筑模板系统的知识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提取有关知识完成相应的项目。无论是方案的确定和编写,或是材料机具的计算和选材,还是建筑模板的支设和质量检查,都离不开同学相互之间的帮助和配合,所以,运用项目教学法,不仅可达到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不再将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于过程并非结果,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及监督者。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砌体工程,教师要通过一定的专业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砌筑知识有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从而对施工现场砖砌体的组砌形式能进行判断,对砌筑方法能进行说明,对施工过程能进行分析,对施工质量能进行评定,使学生掌握砌筑的组砌形式,施工工艺过程及保证质量的措施,了解砖砌体质量检查方法。教师在进行这一章节的课程教学时,课堂上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教学光盘或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很多地方使用形象生动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借助真实、典型、完整的事例,反映专业理论知识点和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把案例内容与讲授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因为案例具有鲜明的时空状态,特定的人物,情节生动,事例的描述非常具体明确,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回应和沟通,并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学生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案例分析。比如:某综合楼在完成主体工程后,该楼的饭厅、会议厅突然整体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此案例分析如下:(1)工程概况介绍:该工程由客房、饭厅、会议厅、厨房组成,总建筑面积4281m2,由正规设计院设计,某建筑公司施工。(2)调查结果展示: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过程调查结果展示。(3)倒塌原因及分析:学生根据砌体的相应专业知识,讨论分析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记录总结。(4)结论: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施工方面盲目蛮干,不按规范作业,施工质量低劣引起。从案例中,不仅使学生更深切理解理论的真谛,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将来在工作中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教师也能从学生对案例的多视角分析与不同意见的争辩中,发现新的见解,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其他专业教学法的运用 用过程演示法来讲述知识点,可以弥补学生没有到过工地、没有见过施工的空白;使用实物展示法,把带到教室的砖、砂、砂浆等作为实物展示并说明;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担当“施工管理员”,去处理各种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观察,鼓励学生描述,带动学生分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描述及动手,不断强化知识点。

专业教学法运用的效果

有统计表明,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头脑思考以外,能把各种感观也运用起来,他学的知识三天后,也能记住65%,但是仅仅使用听觉,三天后,他只能记住10%。现在很多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看书的时间很少,但他们好奇心强,接收新生事物的速度快。《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各种专业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看、听、触、想、说、做中学习,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他们所学的东西并不空洞,它实实在在地发生着,“百闻不如一见”,“所学为所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精益求精地完成作业的过程,也培养了他们严肃认真的职业态度,负责求实的职业品质,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仅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认识、模仿、运用、开发各种专业教学法,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经柏龙.论案例教学在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06,(10).

[3]武海华.在职校专业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6,(2).

[4]杨澄宇,周和荣.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邵疆蓉(1970—),女,浙江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建筑专业组长,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教育。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

作者:邵疆蓉

上一篇:中级技术职称论文下一篇:机械电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