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

2022-08-18

撰写教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科学教案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我们周围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挖土,亲自观察发现,土壤里到底有什么?并能很好地去和同伴们进行交流合作。

三、教学准备:

1、各种各样颜色的土壤(分别装在玻璃杯里)、小铲、放大镜若干、抹布、一叠报纸、记录纸。

2、学校花坛地段。

四、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认定目标。

1、猜一猜:拿出杯子里的土壤,大家一起猜。

2、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礼物,看一看是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土壤里有什么?

板书:土壤里有什么?

二、认识样品土壤(不同的颜色,手摸、闻)。

1、交流、汇报:

2、活动:去花圃挖土壤看一看,找一找并做记录,注意安全(证实猜测)。

3、汇报(先小组派代表汇报)。

(1)、提问:对于土壤,同学们想了解什么?

(2)、谈话:土壤里有什么?(猜一猜)

(3)、布置学生室外活动。

4、活动总结、汇报交流。你在土壤里发现什么?

5、集体交流。

哪些是你们曾不知道?你还继续研究的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1、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2、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3、让学生说说新的发现。

(1)、你本节课最大收获是什么?

(2)、对学生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土壤里有植物动物遗体同时还有有生命的动物植物、沙子、石块、土、垃圾、旧布„„

(3)、鼓励有创新的同学及有进步的同学。

4、表扬小组合作学习成功者(预测、实地挖土壤,及回答问题成功者)。

5、激发有奇思妙想者。

四、拓展。

1、画图:

2、课外继续研究。

(1)、用美丽的画面展示你的发现。

(2)、搜集有关土壤的资料,继续研究。

五、作业设计

1、独立完成:科学同步练习部分习题

(1)、交流:

(2)、点评:

1、2了解土壤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

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去不同地方采集土壤样本,将一部分晒干、碾成粉末状,另一部分碾碎,保持原有水分。将晒干的部分筛选后分出黏土、壤土和沙土。

2 、放大镜每组 2 只,塑料杯、漏斗、量杯、水等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花园的不同地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在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烧杯里。关于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3、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课件出示: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注意事项:

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1、观察颗粒大小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6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

学生阅读资料。

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用烧杯测量高度。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

3、用多种感官了解沙和黏土的不同

每组一份沙和黏土的样本,请学生参照课本第7页提供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加点水握一握,哪种可以握成团?

激趣:再试着把它们分别放在盒里摇动,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或者是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

分组活动,交流。

三、课后拓展指导

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学生思考、回答。

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紧紧结合儿童的实际,研究自己周围的土壤,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更热爱她。在前一课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用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

根据学生的经验我这样处理教材:让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或其它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土壤种类的资料,以便它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在材料设计方面,我准备了几种土壤的标本,黏土、砂土、壤土、学生生活周围的土壤。这些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本课所设定的知识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不同的植物选择不同的土壤生长,也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妙。处于便于操作和开放性原则,决定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我除了提供材料,不做任何指导,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科学、做科学”更有乐趣。所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要被纳入到儿童科学活动的整体中。此外还需要为学生准备:不同种类的土样、镊子、纸巾、漏杯、烧杯等。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 活动一:研究土壤的成分

1、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不应该在实验的过程说。应该在实验前讲清楚,注意事项。

2、观察水中土壤的分层现象,一定要强调水中的土壤分层。前面在搅拌土壤应该把搅拌棒拿出来。让学生观察水中静止的土壤分层。同时这里如果在课前准备好土壤的分层,在这时展示学生看老师准备好的土壤分层,效果会更好!

活动

二、研究土壤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土壤的特性

通过看、闻、摸、听四种观察方法让学生全方面的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不同,教材上只建议学生看看,摸摸,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的引申出闻闻、听听两种观察方法。并能主动讨论怎样听,为什

么这种土壤声音更大,气味大的原因是什么等深层问题,深化了学生对土壤的进一步了解。之后又通过实验——比较沙土与黏土的渗水性,使学生对不同种类土壤的不同性质有了进一步的探究,并辅助学生从实际意义上认识了什么样的实验可以称做“对比实验”,了解了对比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定量。实验效果良好。

1、3肥沃的土壤

一、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植物喜欢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知道吗?什么是肥沃的土壤呢?今天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肥沃的土壤

二、探索和调查

1、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壤,你会发现什么?

2、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3、引导猜测:动植物对土壤肥力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肥沃的表土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出示树上的图并用投影仪打出来。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5、教师小结形成过程。

6、你们想亲自看看表土层的形成过程吗?

7、我们可以怎么做?

8、解释:腐殖质

9、讨论肥料袋的制作方法。

10、有同学想把动物放在里面,估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1、你们想用什么动物?为什么?

12、应该如何观察?

三、回顾和解释

提制作肥料袋的要求:能长期观察并记录。

1、4土壤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科学知识

4、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

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3、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2、学生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么去做。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大家对土壤肯定有了较深的认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图片,请大家欣赏.

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教师出示课本12页的图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4、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5、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6、教师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欣赏课文插图

植物生长

北方窑洞

鼹鼠的家

制作陶器

三、对比模拟实验

变化?

1、提问: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

2、对比模拟实验

无植被土壤

有植被土壤

四、交流讨论

1、谈话:土壤为我们人类做了这么多,我们对土壤有一种感激之情,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

2、学习小组交流

3、在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5、提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坏土壤的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破坏土壤的行为呢?

6、提问: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这样无止境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将是怎样的情景?

(让学生结合所查资料和所做实验大胆去想象,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7、小结:人类就这样无止境的破坏,地球上将不会有土壤,那我们将没有地种,就不会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

五、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

3、组织全班交流。

1、谈话: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

4、教师小结并出示一首小诗让学生欣赏。

5、谈话: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土壤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将你想说的、想做的,用文字或者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出一份保护土壤的小报,在校园内举办一个小报展,呼吁全体同学都加入到保护土壤,保护到环境的行列中来。

2、1果实和种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科学知识

1、认识果实和种子。

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

一些带种子的植物、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种子和果实

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

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3、小组实验、交流。

4、分组汇报。(猕猴桃、香蕉的种子都退化了,变的很小,很难察觉。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需提醒。)

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

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

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

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4、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谁来说说解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呢?

5、教师示范解剖种子。强调:用镊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部分,然后从蚕豆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

6、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

7、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

8、学生再用花生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 让学生比较每组前后两组的记录图,有什么不同?说明观察有什么作用?

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

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

1、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

2、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3、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吗?

4、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问题。

5、各小组汇报,选择一个研究问题。

6、小组讨论:怎么去研究这个问题?

7、小组汇报,确定研究方案。

8、课后进行实验。

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认识固体

第二课时总第15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固体?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固体。

二、合作探究,引导解疑:

1、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物体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看看书上30页下图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让学生认识到因为不同的需要要把不同物体混合或分离)。

(2)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要把固体混合或者分离的例子吗?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可引导或补充。

学生回答:炒菜时把不同的菜和作料混合起来,把糖放进水里,把沙子从米里捡出来等……

(3)学生讨论、交流经验。

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变化情况。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变化。

(1)出示黄豆、玉米粉、绿豆。

(2)提问:把这些固体混合在一起它们的重量会怎么样?

(3)学生猜测。

预设:

1、他们的形状不会变化。

2、他们的重量不会发生变化。、

……

(4)提问:怎样才能证明它们的重量在混合前后没有变化?

(5)说明使用天平的必要性和使用方法。

2.研究固体混合后体积是否变化。

(1)提问:把各100毫升的物体混合在一起,它们的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2)学生猜测。

它们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

(3)说明要使用量筒来测出体积。

(4)实验,并说明体积变化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

1.布置任务:在1分钟内将混合后的黄豆、面粉、大米分离。

2.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分离?

3.介绍工具筛子。

4.发筛子,实验。

提示:考虑固体的大小选用不同大小筛孔的筛子。提醒学生保持桌面清洁。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固体。

2.回家自己继续研究有关固体的性质方面的知识。

五、限时作业:

一、课题:

2、把固体放到水里总第16课时

二、教学内容:教材32——34页

三、教学目标:

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它的轻重。

3、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难点:能够区分溶解于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五、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会沉、浮的固体(泡沫、橡皮、铅笔等)水槽(每组1 个)糖、比较洁净的沙子(每组各1份)、

学生小组准备:各种固体,半个土豆,一个土豆、一支蜡烛、蜡烛头、乒乓球、玻璃球、瓶盖、泡沫、沙子等。

六、预习活动设计:

七、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聪明的孩子,请看大屏幕,他叫潘冬子,在解放前,反动派把红军围困在山上,不让老百姓把盐和粮食等物品送上山,面对这一情况,潘冬子急中生智,把盐倒入水中,再把盐水倒在棉袄上,偷偷地运到了山上,红军得到了盐,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听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如“红军是怎样从棉袄中得到盐的?”)

2、今天学习了把固体放到水里,我们就能解开其中的谜团了!(师板书课题)

二、介绍材料,自由猜想

1、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材料,大家都带来了吗?谁来介绍一下?谁来补充一下?它们都属于什么物体?(固体)

2、大家猜测一下,把它们放入水中会怎样?

(学生自由发言:有的浮,有的沉、有的既浮也沉)(师板书:浮、沉)

3、谁来继续猜测?你们是怎么想的?别的同学对此有什么看法?下面同学们把桌上的材料按浮的、沉的、既浮也沉的分成三类,排整齐。

4、排完了吗?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

(我们小组这样分的,浮有的„„、沉的有„„、既浮也沉的有„„)

三、小组合作,实验验证

1、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怎样来证明?(做实验)那在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各小组自由发言:安全、卫生、小组合作、认真观察等)

2、说说大家的实验情况吧!你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

3、大家同意它们小组的发现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哪个小组有意外发现?是吗?怎么会这样吧!请你们组到操作台来演示一下。

4、师表扬:这可是个重大发现,同一个物体,它的沉浮性质可以改变,那其他物体的沉浮性质能改变吗?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把刚才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让浮上来的物体沉下去。

(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哪个小组成功了,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橡皮泥轻轻铺开放在上面是浮着的,捏成球形就下沉)

6、还有哪组说说。

7、教师出示课件图片:死海不死之谜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最深处400米。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死海水含盐量极高,一般海水的含盐量为千分之35,死海的含盐量达到千分之230到250左右,在表层水中每公升的盐分达到227至250克,据估计死海的总含盐量约有130亿吨,由于盐水浓度高,游泳者极易浮起。在这样的水中,鱼儿难以生存,岸边没有花草,所以人们称之为死海。

8、研究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一颗小石子会沉入水底,而一艘轮船却浮在水面上?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沉浮不是物体的轻重决定的,与其形状有关。)

四、深度探究溶解与分离

1、请看:今天老师还带来这样两种材料,猜猜这是什么?(面粉和高猛酸钾)

2、假如放在水中会怎样?(学生自由猜测)师做一起观察,这是老师课前放入水中的

下面请1号同学从课桌里拿出高锰酸钾和1根玻璃棒,然后把高锰酸钾倒入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看哪个同学观察得最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搅拌一下)

(2)学生观察。

(3)谁来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4)像这样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板书:溶解)像刚才的整杯水变成紫红色,实际上是高锰酸钾在慢慢的溶解。而如果是像草莓、乒乓球、蜡笔、泡沫、瓶盖、小棒等浮在水面上,或像面粉、黄豆、硬币、回形针、橡皮、方糖等沉在水底,那说明这些固体在水中不溶解。(板书:不溶解)

3、讨论如何把固体从水中分离出来。

(小组讨论后交流:可以采用过滤、沉淀、蒸发的方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分离现象,如利用太阳光晒盐等。

五、总结结课,制作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固体放到水里来研究它的性质,通过研究你知道了什

么?我们知道了固体在水中有的会溶解,有的不会溶解,有的会沉,有的会浮。 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吗?

2、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1)学到这里,你知不知道宋爷爷为什么要夸潘冬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了?那么你认为他们回用什么方法得到盐呢?

2)同学们说的办法都可行,那我们来看看潘冬子是怎么来解决这件事的。(继续观看电影)。原来他们是用火烧的方法使水分蒸发掉得到盐的。

3、制作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研究的很认真,老师有一样礼物要送给大家(出示)它美吗?它是利用了固体能在热水中溶解,降温后又能与水分离的性质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制作这样一枝美丽的树枝?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来制作的。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8页,自己看一下制作彩色树枝的方法。

(3)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4)这一美丽的树枝请同学们课后去完成,制作好了,我们用它来布置我们的教室,好吗?

六、限时作业:

第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混合身边的物质

(一)

一、教学目标

⒈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⒉指导学生学习几种混合与分离物质的操作方法;

⒊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⒋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

,并学习观察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⒌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学生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⒍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

⒎感受实验前的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做出判断才是科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混合与分离的动手操作,对混合现象仔细观察,并做出判断。

×难点:认识到混合后的沙豆、油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三、材料准备

每组透明杯子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只、纱网块、筷子或玻璃棒根、黄豆与砂子各半杯、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引入课题

×出示杯中的黄豆和沙子,谈话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观察的本领,这里有一些黄豆和沙子,比比谁发现得多?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尽可能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从杯中取一些黄豆的沙子,分别放在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观察后放在一边待用)

学生综合观察结果,发表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了解混合前的沙和黄豆是怎样的,为判断混合后是否发生变化做好准备。

混合沙和豆

实验

×谈话:把这些豆和沙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

×

×设问:你打算怎样把它们混合到一起?

×谈话:仔细观察,混合后的东西是怎样的?

×谈话:想想,给杯中的这些东西取个名字?

综合学生的观点,引出“混合物”的概念。

×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理由。

×

×学生设计混合的方法,各组合作进行混合。

×观察、描述观察后的沙子和豆子。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这样取名的理由。

依据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与判断。

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观察认识混合后的物质的主要特征。

通过取名进一步对混合的物质进行观察与认识。

分离混合物

实验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再把这些豆和沙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让学的方案。

×看看教师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动手将它们分离开。

让学生评价自己小组的分离结果是否理想。

×谈话:与纸上的沙与豆比一比,分离出来的豆与沙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

×设问认为变化的学生:你认为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

×这时还能叫作豆,叫作沙吗?

×各小组议一议,制定各小组的分离方案。

×各小组交流方案。

×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或自制装置分离。

小组观察、比较。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从多角度认识问题。

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

促使学生认识,沙与豆并没有发生本质特征的变化。

油与水的混合

×出示一杯水,一杯油,设问,将它们倒在一起会怎样?

×先将水倒入试管再将油倒入试管。

×设问: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充分混合在一起呢?

×将水和油充分混合在一起。设问水和油的混合物是怎样的?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将水与油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静止一定的时间,让油和水分离开来。

×让学生观察分离出来的油与水有没有变化?

学生猜测、判断。

观察试管中的水和油。说明见到的现象?(油和水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

×说说自己的方法。

说明见到的现象?

小组讨论,说明自己的设想方案。

观察,发表意见。

小结

×设问:这节我们主要作了哪些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混合身边的物质》。

×设问:我们身边有这类混合物吗?

×设问:这些混合物你能将其分离吗?

第四篇:四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过程与方法: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绳的长短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准备:

10厘米、20厘米30厘米长的摆绳各一根,钩码四个。研究摆重记录表1份,摆绳记录表1份,摆角记录表1份。铁架台一个,秒表一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摆,关于摆你知道什么?

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

关于摆的奥秘还有很多,想继续研究吗?

3、揭题:

摆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 玩摆

1、组装好,并试着玩一玩。然后试一试,想一想让它自然的摆起来,要注意哪些地方?(玩的时候要注意:

线要轻轻拉直,自然松手,要让它停下来只要轻轻一抓就行了,学会操作摆。学会记录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

2、摆具有等时性,也就是说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相同。那么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也相同吗?(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摆动的次数不同说明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猜想:

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选择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

师:

请各小组选择你们最想研究的假设,并讨论一下,准备怎样来研究?哪个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每种情况要测几次?

我们的研究方案 第( )小组

我们研究的问题:

摆摆动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我们的猜测: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展开研究

师:

研究时操作的同学要正确,看表的同学要看准了,数的同学不能眼花,尽量数准了,即时记录。最后完成的小组整理好材料,别忘了根据数据归纳结论。比比哪个小组研究过程中合作得好,既快又准确。

生:

自主实验。

(1)研究摆线长短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原来的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我的发现

(2)研究摆锤轻重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我的发现

四、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通过又一轮的实验,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科学家用更精密的仪器、更严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与我们的不谋而合,同学们,你们太了不起了!祝贺你们!

五、巩固应用

(让学生体会学习有用的科学知识,加强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师:

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生:

能。

师:

(出示大屏幕)这只挂钟走慢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让它走准确呢?

生:

六、延伸拓展

(让学生发现新现象,产生新问题)

师:

还有这样两个摆,绳子一样长。猜测:

他们摆动快慢一样吗?

生:

一样。

师:

老师做,同学们注意观察,当有发现请马上举手。(演示实验验证)

生:

不一样快。

师:

为什么?

生:

摆锤的长短不一样。

师:

实际上摆的长度并不只是单纯的摆线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师:

关于摆还有很多奥秘,同学课下想继续探究吗?

生:

想!

师:

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锤的重量 无关

摆绳的长短 有关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剖析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2)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1.多姿多彩的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能用游戏等方式来表现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美丽的天气。

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天气现象的各种记录。 科学知识

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体验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课件);各种天气现象的卡片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卡片。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出示:古代有关天气现象的记录。 2.提问:我们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 二.活动欣赏天气现象

1.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 (

1、)课件出示:教材第16的插图。 要求:仔细观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2.)提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的特点。 (3.)组内同学互述。 (4.)指名全班描述。

(5.)教师总结概括不同天气的特点。 2.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

(1.)课件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 (2.)学生欣赏,教师针对资料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此环节能实现科学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整合。) (3.)布置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并编成小报进行传阅与展示。 三.活动我们与天气

1.布置任务:设计用游戏来表现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指导学生看教材的两幅图,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交待游戏规则与注意事项。 4.学生游戏。 四.小结

1.总结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 2.评价在每一环节中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 2.测量气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 2.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 教学准备:

红水温度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的课件等。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我们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 2.讲述:每一种天气现象有它的气温--空气的温度。 3.过渡:今天让我们来测量气温。

二.活动测气温1.猜一猜: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说一说你猜测的依据。 2.交流。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还是让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吧。 4.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1.)活动地点:操场、教室、花园、宿舍四处。 (2.)分组:全班分4组,每组负责一处地点。

(3.)人员分工:拿温度计的、读数的、记录的都安排到人。 (4.)时间安排:每一节课后以及中午午休、放学后。(完整的一天) 5.布置任务,交待下一节课进行汇报。 6.认识百叶箱:

(1.)出示百叶箱课件,学生观察。

(2.)教师讲解: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百叶箱箱门朝北安置。 三.指南车信箱 (1.)介绍竺可桢。

(2.)学生自由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团结合作地绘制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记录表、气温曲线图等。 一.教学导入:

1.课前我们测了一天中几个时间点的气温,每一小组能将所测得的数据告诉大家吗? 2.各小组汇报数据。

3.过渡:从数据中我们能获得一些东西,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用一种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看一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活动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出示一张气温变化曲线图,学生认识其要素。 2.指导学生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在最下面一行中填好测得的时间。

(2.)在最上面一行标记好相对应时间测得的温度。

(3.)在相对应的温度计刻度上标记好当时的温度。(在对应位置标小圆点) (4.)用线连接每支温度计上的小圆点。 3.学生绘制自己所在小组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4.评价:哪张图绘制得最好。 三.分析曲线图 1.学生观察气温变化曲线图。

2.讨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是怎样的? 3.交流。

4.了解:一天中14点之前气温逐渐升高,14点之后逐渐降低。 5.比较各组的数据,校园里不同地点的气温一样吗? 四.作业

你能在假日测出家里某个地点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并制成曲线图吗?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3.观测风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用简易风向标和其他的简易方法来观测风向。2.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风力的大小。 3.会制作简易的风向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辩证地看待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好处。 科学知识

1.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

2.知道气象站用风向标与风速计来观测风。3.知道风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与灾难。 教学准备:

自制简易风向标的材料、风向标、风速计的实物或图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

1.(教师打开电风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2.说说你对风的认识。

3.过渡:今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学习有关风的知识。 二.活动观测风

1.明确:风有方向、大小的不同。

2.提问:平日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风向? 3.学生回答问题并演示其方法。

4.出示方向图,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八个方向。 5.明确"风向":

"丝巾飘向什么方向?"、"说明风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说一说此时的风向?"。总结:风向与丝巾飘扬的方向相反。 6.根据风级图目测风力。 (1.)观察风级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级风的特点。 (2.)阅读指南车信箱。

(3.)教师将风级图编成风级歌,帮助学生记忆。

(4.)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教材第21页的表格中。 7.认识风向标、风速计。 三.活动自制简易风向标 1.指导看教材的制作步骤。 2.检查材料是否齐全。 3.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

4.学生展开交流,说一说自己制作的风向标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制的风向标进行评价。 5.将自制简易风向标带到校园内进行观测。 四.拓展

你还知道关于风的哪些事情?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4.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用简易雨量筒来测量雨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科学知识

1.知道雨量筒的结构和用途。 2.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 教学准备:

雨量筒的实物或模型、自制简易雨量筒的材料。 一.教学导入

1.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23页导入部分的三幅图,提问: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 二.活动测量雨量

1.出示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观察,使他们了解其构造。 2.明确: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3.指导制作雨量筒。 (1.)看图。

(2.)所需材料:大可乐瓶、剪刀、刻度尺等。 (3.)讲解制作步骤。 4.自制雨量筒。 5.交流、评价。

6.教师教给学生测量雨量的方法。 7.雨量等级表

(1.)明确:人们根据雨量的大小,制定了雨量等级表。 (2.)学生熟悉雨量等级表的划分。

(3.)对照雨量等级表,确定所测雨量的等级。

8.布置作业:下雨天用自制雨量筒测量雨量并填写教材第24页的记录表。三.指南车信箱 1.学生自由阅读。 2.教师补充介绍。 5.怎样预报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依据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

2.会收集天气谚语等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人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有学习的兴趣。

2.知道科学探究需要众多的人合作、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完成。 科学知识

1.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知道天气谚语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 3.知道气象台预报天气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天气谚语与其他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 一.教学导入

1.讲述: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 2.过渡:让我们来搜集古代劳动人民的这种文化遗产吧。 二.活动搜集天气谚语

1.指导看教材第25页的图,对照图,了解有关天气谚语。 2.你还知道哪些天气谚语? 3.交流,教师补充适量的天气谚语。 4.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天气谚语的分类。 5.布置任务:课后搜集天气谚语。 三.阅读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1.阅读资料。主要目的是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和大概面貌。 2.教师讲解。讲解的过程应该是丰富和解释过于简单的图示化的教材。 3.议一议: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天气预报有什么认识,还有哪些问题。 四拓展活动小小气象站

利用我们自制的气象仪器,建立小小气象站,像竺可桢爷爷那样长期观测、记录天气现象。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1.蚕宝宝出生了 第一课时布置养蚕任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查资料或询问他人,了解养蚕的有关知识。 2.能制订计划,做有计划的观察研究。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3)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善思考与爱提问,能围绕养蚕的话题,提出一些科学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有关知识。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等。 养蚕史及养蚕过程的有关课件。

课前布置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怎样养蚕。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历史。

2.提问:我国有这悠久的蚕文化和如此发达的丝绸业,你有什么想说的? 3.过渡:想不想我们动手来养蚕? 二.活动了解怎样养蚕

1.提问:怎样养蚕?2.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或向他人请教的汇报。 3.交流后明确:

蚕宝宝的家的安排:温暖、通风、清洁、舒适的环境。(准备丝绵纸,小纸盒等。) 蚕的食物:新鲜、干净的桑叶。 …

4.为了能把蚕养得更好,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一个养蚕计划。 三.布置养蚕任务

1.分组,按家庭住址就近为原则。

2.分发蚕卵,课后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状。

3.密切注视蚕卵的孵化,结合教材第30页的提示探究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4.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记录孵化出来的蚁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5.待大多数小组都开始孵化的时机组织课上观察和讨论。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1.蚕宝宝出生了

第二课时养蚕第一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细致观察蚕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以及蚕卵孵化的过程,并用合适的方式做好记录。 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宜蚕卵孵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爱生命,善待蚕卵、蚁蚕。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2.观察蚕卵和蚕蚁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发生的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体和人类是有密切关系的。 教学准备

(学生在平时的养蚕活动中需要: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放大镜、气温计、记录纸等, 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http://)。) 养蚕记录表、养出的蚁蚕。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同学们,老师发给你们的蚕卵孵出蚁蚕了吗? 2.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交流其中的发现吧! 二.交流蚕宝宝出生记

1.指导交流:围绕中心、语言简洁、如实描述。

2.交流:通过观察蚕卵,你能描述蚕卵的形状、大小、颜色吗? 学生描述。 教师讲解。

评价观察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3.交流: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学生汇报探究的过程和其发现? 教师评价。

明确:蚕卵的孵化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交流:孵化出来的蚁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如实描述。

明确:体呈褐色或赤褐色,细小。蚁蚕体长约2.5mm,体幅约0.5mm。 三.展示

1.出示:各小组孵出的蚁蚕。 2.集体评价:哪一组的蚕长的最好? 3.优秀小组进行经验介绍。

4.教师补充在后续养蚕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四.作业

1.继续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及时写好观察日记。 2.两周后进行交流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2.蚕宝宝在长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坚持长期的细致观察,能设计一些表格,比较细致的记录养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3.能设计一些可行的小实验来探讨自己提出来的一些问题。 4.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爱护蚕宝宝,设计和进行实验时,不伤害蚕宝宝。 3.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准备

放大镜、温度计、新鲜桑叶、纸盒或其他养蚕器具、尺子、观察记录本等。 一.教学导入

蚕宝宝顺利出生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养得又大又壮,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关注蚕宝宝的成长吧! 二.活动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

1.蚕宝宝出生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蚕宝宝的哪些变化? 2.交流蚕的新变化:

(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 (3.)描述其他新发现。

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直尺辅助观察) 4.鼓励提出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观察记录表。 5.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蚕宝宝的饲养与护理。 三.活动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1.过渡: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2.提问:你打算针对哪些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3.学生罗列问题。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以"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为例: (1.)设计方案:把几种食物放在大容器的边上,再把蚕放在中间,看他到底喜欢食用那种食物。当蚕爬向某种食物并开始进食时,我们还只能肯定蚕喜欢这种食物,而不能完全肯定它不喜欢其他食物。此后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比如,把蚕直接放到某种食物上,观察它到底是否食用。

(2.)学生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2.蚕宝宝在长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准备

蚕宝宝"睡眠"和"蜕皮"时的录象。 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 一.教学导入

1.观看蚕宝宝"睡眠"和"蜕皮"时的录象。提问:它们怎么了?2.明确:这是蚕幼虫期最重要的生理变化现象:"睡眠"和"蜕皮"。 3.过渡: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吧。 二.活动观察蚕宝宝换"新衣" 1.出示: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

2.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蚕宝宝"蜕皮"前、"蜕皮"中、"蜕皮"后的情形。 3.汇报观察结果。

4.把观察结果记到养蚕日记上。填好教材第33页的记录图。 三.拓展

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 四.布置任务

课后观察自己所在小组养的蚕,统计其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3.蚕宝宝大变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硬纸板或稻草等制作"蚕山"的工具和材料。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 一.教学导入

1.汇报:蚕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2.明确:一般蚕一生中要进行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

3.过渡:当蚕进行完第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后,再过一段时间,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浑身通明透亮…这时,它要吐茧结丝了。 二.活动蚕宝宝"作茧自缚" 1.观察熟蚕:

(1.)学生欣赏熟蚕那晶莹透亮的美丽身体。

(2.)观察蚕成熟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体色、体形、大小等各方面的变化等 (3.)学生总结出熟蚕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辨别自己养的蚕是否成熟。 (4.)做好观察记录。 2.阅读指南车信箱

明白:蚕熟之后,它们会本能的向上攀爬,以寻找一个适合它们结茧的立体空间,这种现象就叫做"上山"。我国古代人们用干草扎在一起给蚕制作了一个可以依托的空间。现代,人们又用硬纸板做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来给蚕做茧。 3.过渡:我们也来做一个"蚕山",帮助蚕宝宝结茧吧! 4.指导做"蚕山"。

5.观看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说一说,"蚕山"为什么能帮助蚕宝宝吐丝结茧? 6.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新型的蚕品种和蚕丝。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3.蚕宝宝大变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在观察中对观察对象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帮助更好的观察。 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科学情感。

2.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3.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剪刀、刀片、放大镜等 一.教学导入

1.设疑:蚕结茧后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2.学生口头猜测。

3.过渡:到底是怎样的情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活动蚕茧里的秘密

1.把先结成的茧和刚结的茧轻轻摇动(注意:要提醒学生只能轻轻摇动,否则会撞伤蚕蛹),比较发出的不同声音让他们猜想蚕在里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指导他们剖开蚕茧,取出蚕蛹。

3.观察蚕蛹,描述蚕蛹是什么样的。做好观察记录。 4.比较蚕蛹与熟蚕有什么不同? 5.辨别蚕蛹,区分雌蛹和雄蛹:雌蛹一般肥大,大腹便便。雄蛹个体比较瘦小,但显得很结实。 6.观察结束,还将蚕蛹装进蚕茧,并把剪下的蚕茧"盖子"还盖上。 三.布置任务

继续观察:蚕蛹还会怎样变化?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3.蚕宝宝大变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2.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昆虫一生中形态发生的重大变化,培养学生欣赏生命,为生命而赞叹的科学情感。 2.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3.观察了解蚕由幼虫变为成虫的形态变化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破茧而出的蚕蛾。 一.教学导入

1.提问:蚕蛹还会怎样变化? 2.学生描述这段时间所观察到的。

3.学生观看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教师讲述:把蚕蛾放在通风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蚕蛹就会变成蚕蛾,破茧而出。

4.过渡:老师这里有破茧而出的蚕蛾,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吧。 二.活动破茧而出 学生自主观察蚕蛾。

1.提问:蚕蛾是什么样子?观察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头、胸、腹三部分) 2.观察蚕蛾,结合蚕宝宝的观察记录提问:蚕蛾和蚕宝宝的外形、生活习性有何不同? 3.观察蚕蛾,提问:你能发现雌蛾和雄蛾有什么区别吗? 明白:,雌蛾肥大,大腹便便,行动缓慢;雄蛾瘦小精神,比较好动,行动较快。 1.讲述:当雄蛾嗅到雌蛾的气味后,会更加好动,主动歪着尾部向其靠近并与其交配。讨论:蚕蛾要产卵了,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2.布置任务:观察蚕蛾交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观察雌蛾产卵的情景,看一看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6.交待:蚕蛾死后,教师教育学生很好的处理蚕蛾的尸体,切不要随意乱丢,以此渗透珍爱小生物的教育。 三.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我国的蚕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之情。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4.昆虫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分析自己的养蚕日记,能够取得新发现。2.能够学习"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概念"这种认知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他人交流在养蚕活动中的新发现。 科学知识

1.通过对养蚕经验、观察记录的交流,构建新的养蚕经验,对蚕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2.了解昆虫的变态,掌握昆虫的特征。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一些昆虫实物。 一.教学导入

1.交流:雌蛾产卵的情景--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2.讨论:养蚕活动中,我们还有哪些疑问?在下次养蚕中继续研究。 3.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养蚕活动中的资料,看有什么新发现。 二.活动整理养蚕日记 1.出示所有养蚕日记。

2.整理养蚕日记,看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

3.分析养蚕日记,思考: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 学生汇报,填写好教材第38页的表格。

整理: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4.学生汇报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 5.比较这几种动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之处。 6.教师归纳:变态。 三.活动比较它们的身体

1.出示蚕蛾、蜻蜓、蝗虫、蚂蚁等实物。

2.观察它们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什么样子?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相似之处? 3.记录观察结果并汇报。 4.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5.阅读指南车信箱,加深了解。 四.拓展它们是昆虫吗

1.学生看教材第40页的图,指出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到你住宅的周围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昆虫,把它们画下来,装订成一本昆虫图册。 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 1.神奇的磁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进行实地观察、实验并取得数据。 2.经历一次完整探究活动的大体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事实的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 1.认识磁力。 2.知道磁极。 教学准备:

透明塑料杯、图钉、条形磁铁、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

教师教学前,有意地在教室里放置一些不同材料的物品或设备,如:仪器小车、地球仪、盆养植物等,。 一.教学导入:

1.指导阅读单元页,初步了解磁铁的应用。

2.演示实验:神奇的魔钓。(用带磁铁的鱼钩钓上带磁铁的鱼) 3.提问:聪明的同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因为鱼钩和鱼里面都有磁铁,所以吸到一起了。 5.揭题:今天,让我们来了解磁铁的奥秘。 二.活动探物游戏 1.教师出示条形磁铁。 2.布置任务:在周围试一试,它能吸引哪些物体。

提示:(1)不要让磁铁长时间靠近电脑、手表以及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2)猜测它能吸引哪些东西,不能吸引哪些? (3)试一试它隔着书还能吸引哪些东西? …1.学生实验,并将结果填写在教材42页的记录表中。 2.学生汇报。

3.思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又是什么材料做的? 4.讲解:磁铁能够吸铁,能够吸铁的这种力是磁力。 磁铁除了吸铁,还能吸引镍、钴等金属。 磁铁有环行的、条形的、圆形的… 三.活动哪里磁力大

1.提出问题:磁铁的不同部位吸铁本领相同吗? 2.学生猜测。

3.思考: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4.结合教材提示设计实验方案。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交流。

7.总结: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是磁极。 2.司南的启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在对古老的指南针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模拟制作出指南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祖国的科技成就认识增加的基础上,意识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值得骄傲。 科学知识

1.知道自制磁针的方法; 2.学会自制指南针。

3.知道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指南针和司南都是利用了磁铁的这一特性。 教学准备:

指南针、条形磁铁、缝衣针、线绳、回形针若干、小碗、小水桶、水槽、旋转支架、泡沫小球。

将司南的知识制作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了解司南。

2.出示指南针,讲解:指南针和司南的原理是一样的。 3.过渡:让我们来自制一个指南针来研究它们的性质好吗? 二.活动自制指南针

1.设疑:能让缝衣针变成小刺针吗? 2.指导看教材第44页的图,初知实验过程。 3.学生操作。明确:

(1)目的:将缝衣针磁化成小磁针。

(2)用磁铁的南极摩擦缝衣针的针尖部分,让针尖成为S极。 (3)用缝衣针等钢质材料制作的磁铁磁性才能教长时间保留。 (4)小心!别扎手。

(5)摩擦的时间应在20次以上。 4.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磁针四法"。

5.选取其中的一种方法,用自己的小磁针制作指南针,还需哪些材料? 学生制作。

6我们做的指南针能指南北吗?它是否具有磁铁吸铁的性质? 实验验证。

7可以直接用磁铁做指南针吗? 三.总结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有什么发现? 磁铁能指示南北两极,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指南针和司南都是利用了磁铁的这一特性。 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 2.司南的启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 科学知识

1.了解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铅笔等。 一.教学导入

复习:1."磁针四法"是哪四法? 2.什么是"南极"和"北极"? 二.活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提问:当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学生猜测并动手试一试。 3.讨论:磁极靠近的情形有哪几种? 4.针对每一种情形学生进行实验。

明确:两磁铁下的"轮子"都要能灵活地滚动; 两磁铁的质量应相同;

两块磁铁的磁性强弱相差不可以太大; 实验操作时,应该推动两磁铁相互靠近。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

5.磁铁底下除了用铅笔,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试吗? 6.阅读指南车信箱,明白:实验应该是能够重复的。 7.实验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三.拓展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1.阅读教材。

2.明白这些物体分别运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3.磁铁游乐场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按照观察实验的基本过程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实验。 2.创新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积极地参与活动之后体验实验的成功、制作的成功。

2.乐于用学到的磁铁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改善生活。 3.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知识

1.复习磁铁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铁、大头针、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等。 一.教学导入

我们知道了磁铁的哪些秘密?让我们一起到磁铁游乐场去大显身手吧! 二.活动沙里寻针

1.提问:有一些回形针混到沙子里去了,有办法迅速把它们拣出来吗? 2.学生讨论。 3.动手实验。

4.说一说刚才这个方法运用了磁铁的什么"本领"? 5.引导深入思考:你还能用类似的办法解决哪些问题? 二.活动辨认磁极

1.设疑:一个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用哪些方法可以辨认它的磁极? 2.学生根据记录表讨论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4.填写好方案设计表。 5.学生实验。

6.把自己的辨认方法与同学交流。 三.制作玩具

1.过渡:制作或改装一些磁铁玩具,并说一说它利用了磁铁的哪些性质。

2.学习第三小组的设计说明,照样子做一做。3.布置任务:欢迎大家设计一些有趣的磁铁活动加入我们的磁铁游乐场。

四.拓展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1.指导阅读教材,进行思维启发。 2.从身边事物入手进行创作。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上一篇:开学典礼教师发言稿下一篇: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