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

2022-08-16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总结

•局域网是一种小范围(几公里)的以实现资源共享为基本目的而组建的计算机网络,其本质特征是分布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快。较低速的局域网传输数据的速度大约为 10Mb/s~100Mb/s, 较高速的局域网传输数据的速度可达1000Mb/s~10Gb/s。

•广域网是指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地域、甚至全球范围的各种局域网互联而成的大型计算机通信网络。广域网中的主机和工作站的物理分布一般在几公里以上。广域网的传输速度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一般在几 kb/s~2Mb/s左右。

•带宽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数据从网络的一个节点传送到任意节点的容量,通常用 bps、kbps和mbps表示,有时也用BPS、KBPS和MBPS表示。

•网络的互联模式称为网络的拓朴结构,局域网常用的拓朴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

•总线型拓朴结构是最简单的局域网结构,因为其中不需要插入任何其他的连接设备。网络中任何一台计算机发送的信号都沿一条共同的总线传播,而且能被其他所有计算机接收。有时又称这种网络结构为点对点拓朴结构。

•环型拓朴结构中,每台计算机都与相邻的两台计算机相连,从而构成一个封闭的环状,整个网络结构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在星型拓朴结构中,每个节点都由一个单独的通信线路连接到中心节点上。中心节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心节点。因些,中心节点是网络的瓶颈,这种拓朴结构又称为集中控制式网络结构。

•OSI七层模型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协议由四层组成: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每层又包括若干小协议。

•双绞线有非屏蔽双绞线( 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双绞线两端头通过RJ-45水晶头连接网卡和集线器。制作双绞线时,需使用专用卡线钳在双绞线两端压制RJ-45水晶头,操作步骤依次为:剥线→理线→插线→压线→压制电缆另一端的水晶头→检查。•当使用双绞线连接两台电脑组成对等网时,可以不使用集线器,而直接用双绞线将两台电脑连接,但这时的双绞线压制方法必须改变 (水晶头一端压线不变,另一端的1与3,2与6对换)。

•在 1000M局域网中,服务器网卡具有光纤插口,交换机也有相应的光纤插口,连接时只要将光纤跳线进行相应的连接即可。在没有专用仪器的情况下,可通过观察让交换机有光亮的一端连接网卡没有光亮的一端,让交换机没有光亮的一端连接网卡有光亮的一端。•常见网卡接口有 BNC接口和RJ-45接口(类似电话的接口),也有两种接口均有的双口网卡。接口的选择与网络布线形式有关,在小型共享式局域网中,BNC口网卡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与其它计算机和服务器相连;RJ-45口网卡通过双绞线连接集线器(HUB),再通过集线器连接其它计算机和服务器。

•交换技术是一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体现了桥接技术的复杂交换技术,在 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操作。

•与桥接器一样,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 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而这种转发决策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与桥接器不同的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网络之间的转发性能。

•IP地址提供统一的地址格式即由32Bit位组成,由于二进制使用起来不方便,用户使用“点分十进制”方式表示。IP地址唯一地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和网络中位置的编号,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常用IP地址分为三类。

•A类地址的特点是以0开头,第一字节表示网络号,第

二、

三、四字节表示网络中的主

机号,网络数量少,最多可以表示126个网络号,每一网络中最多可以有16777214个主机号。

•B类地址的特点是以l0开头,第

一、二字节表示网络号,第

二、三字节表示网络中的主机号,最多可以表示16384个网络号,每一网络中最多可以有66534个主机号。

•C类地址的特点是以110开头,第

一、

二、三字节表示网络号,第四字节表示网络中的主机号,网络数量比较多,可以有2097152个网络号,每一网络中最多可以有254个主机号(主机地址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是保留地址)。

•IP地址规定网络号不能以127开头,第一字节不能全为0,也不能全为l。主机号不能全为0,也不能全为l。

•用子网掩码判断 IP地址的网络号与主机号的方法是用IP地址与相应的子网掩码 进行与运算,可以区分出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子网掩码的另一功能是用来划分子网。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网络号不够的问题,需要把某类网络划分出多个子网,采用的方法就是将主机号标识部分的一些二进制位划分出来用来标识子网。

•当两台计算机能够分别用自己的 IP地址PING通时,可以使用PING命令PING对方的IP地址,如果回答正确,说明双机已经连通。

•组和工作组是 Windows网络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作组的概念来源于对等网,在对等网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负责管理资源和用户,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平等的,各台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机。工作组是指在一个对等网络中能够相互通信,互相提供服务和共享资源的计算机集合。

•组是账号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每一个账号都属于某一个组,一个账号也可属于多个组,此时该账号就拥有从多个组中得到的权限。

•本地组包含用户账号和一个或多个域的全局组账号,当其他域的用户和全局组属于某一个委托域时,才能将它们添加到本地组中。全局组是包含在一个组账号名下组成的同一域的许多用户账号,全局组只能包含全局组的域中的用户账号。

•用户在创建组以前,应该先确定要创建的是本地组还是全局组,本地组中的账号可以是域的账号,也可以是别的域的账号,但是不论其来源如何,授给本地组成员的权限将只能在本地使用。

•域是网络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的逻辑分组,是 Windows目录服务的管理单元,它们共享由域控制器进行管理的公用安全机制和用户账号信息。在域中,网络管理员使用“域用户管理器”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用户账号,使得用户每次登录上网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服务器而是整个域。

•域的所有安全机制信息和用户账号信息均存储在目录数据库中,而目录数据库又保存在服务器中,并复制到备份服务器,通过有规律的同步处理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

•域控制器是运行 Windows的计算机,它们共享同一个存储着整个域的安全规则和用户账号等信息的目录数据库,从而构成一个管理单元。域控制器管理着用户和域之间交互作用的所有方面,域控制器使用目录数据库中的信息对登录到域的用户账号进行验证,以确定其合法性。

•活动目录是一个分布式的目录服务,信息可以分散在多台不同的计算机上,保证快速访问和容错。同时不管用户从何处访问或信息处在何处,对用户都提供统一的界面视图。•Windows 2000 Server安装完成后,其强大的服务和管理功能还要通过相应的安装或设置后才能发挥作用。

•集线器工作时以广播方式对所有节点发数据包。实际上同一时刻,一台集线器只可能有一台网络设备在发送数据,其它只能接收。一台集线器就是一个冲突域。而交换机可以识别网络节点上的网络设备的 MAC地址,同一时刻一台交换机上可有多个网络设备交换数据。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交换机的配置方式有多种,主要有本地 Console口配置、Telnet远程登录配置、FTP配置、TFTP配置。

•路由器依据路由协议工作,路由协议的核心是路由算法。通过路由算法,为每个路由器生成一个路由表。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和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决定数据包转发的下一个节点。•路由器的配置方式有多种,主要有本地 Console口配置、Telnet远程登录配置、FTP配置、远程拨号配置。

•如果要将一台计算机设置为 ISP主机,需要向当地有关部门提交申请,获得批准,得到一个唯一的域名和IP地址才行。主机一般要求不间断地运行。

•拨号网络一般采用 SLIP和PPP拨号服务方式。SLIP和PPP是两个通信协议,是用于将一台计算机通过电话线接入Internet的远程访问协议。SLIP,即串行线路网络协议,用于Unix连接。PPP,即点对点协议,用于Windows系统连接。

•DDN 网传输速率高,网络延时小。用户数据信息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在固定的时隙以预先设定的通道带宽和速率,顺序传输,这样只需按时隙识别通道就可以准确地将数据信息送到目的终端。由于信息是顺序到达目的终端,免去了目的终端对信息的重组。

•DDN为全透明网,支持多种通信协议,支持网络层以及其上任何协议,从而可满足数据,图像,声音等各种业务的需要。

•ADSL接入Internet有虚拟拨号和专线接入两种方式。虚拟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时需要输入用户名与密码,与原有的MODEM和ISDN接入相同,但ADSL连接的并不是具体的接入号码,而是所谓的虚拟专网VPN的ADSL接入的IP地址。采用专线接入的用户只要开机即可接入Internet。

•设置文档的作用是:当在浏览器中只输入域名(或 IP地址)后,系统会自动在主目录中按次序(由上到下)寻找列表中指定的文件名,如能找到第一个则调用第一个;否则再寻找并调用第二个、第三个……如果主目录中没有列表中的任何一个文件名存在,则显示找不到文件的出错信息。

•目录安全性设置包括:匿名访问和验证控制、 IP地址及域名控制、安全通信,一般只需修改“IP地址及域名限制”。除了IP地址“127.0.0.1”外,所有的IP地址将被拒绝通过浏览器来运行“管理Web站点”。

•DHCP服务本身有工作站网关配置和DNS服务指向功能,通过配置DHCP服务器,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服务都捆绑在一台机器上。

•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是没有唯一模式的,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设计时只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灵活使用网络原理,满足安全、可靠、实用、可管理的原则就行了。

•根据国际标准 EIA/TIA 568A的规定,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串绕就是将原来的两对线分别拆开而又重新组成新的绕对,这种故障不易发现,因为网络会以低速运行,在流量很低时表现不明显。

•网络运行时,很多中小局域网的用户既不是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又没有配备测试设备,这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对比法排除故障,找到故障问题。此方法这样使用:当某一工作站网络传输失败或传输速度异常时,可换上一根使用正常的双绞线进行对比,如果使用了正常的双绞线就解决了问题,即可判断原线路有故障。

•由于光纤的长度、接头和熔接点数目的不定,造成光纤链路的测试标准不象双绞线那样是固定的,对每一条光纤链路测试的标准都必须通过计算,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dB=光纤长度×损耗系数+每个接头损耗值×数量+每个熔接点损耗值×数量。

•大约 80%的网络故障发生在OSI七层协议的下三层。这些故障包括线缆问题、网卡问题、

集线器问题、服务器以及路由器问题等。另外,20%左右的故障发生在应用层,应用层的故障主要是网络设置问题。

•默认情况下, Windows 2000 Server允许用户一天24小时随时登录到网络。为用户设置登录时间,以限制用户登录网络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Windows 2000 Server定义了许多特殊的 权限 和 用户权利 ,可用于委派或限制管理控制权。通过组织单位、组和权限的组合,可以为特定的人定义最合适的有效管理范围:整个域、域中的所有组织单位甚至一个组织单位。

•R 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即廉价磁盘冗余阵列,主要有两种RAID技术:硬件RAID技术和软件RAID技术。目前硬件RAID又分为SCSI RAID和IDE RAID两种。

•磁盘配额主要用于跟踪、控制磁盘空间的使用。当用户超过所指定的磁盘空间限额时,阻止进一步使用磁盘空间和记录事件;当用户超过指定的磁盘空间警告级别时记录事件。 启用磁盘配额时,可以设置两个值:磁盘配额限度和磁盘配额警告级别。

•共享名 +$后缀的共享称为特殊共享,是Windows 2000系统创建的默认共享。大多数情况下,不应删除或修改特殊共享。主要有六种特殊共享: [drive letter]$ 、ADMIN$、IPC$、PRINT$、NETLOGON、FAX$。

•由 VPN组成的“线路”并不是物理存在的,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出来,即是“虚拟”的。不过,这种虚拟的专用网络技术却可以在一条公用线路中为两台计算机建立一个逻辑上的专用“通道”,它具有良好的保密和不受干扰性,使双方能进行自由而安全的点对点连接。•SNMP的基本功能包括监视网络性能、检测分析网络差错和配置网络设备等。如果网络工作正常,那么可以利用SNMP实现统计、配置和测试等功能。如果网络出现故障,那么可以通过错误报告实现错误检测和恢复功能。

•通常情况下,网络防火墙作为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一种访问控制设备,常常被安装在内部网和外部网的出口上,用来限制 Internet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以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的权限。

•当使用 2台以上相同速率的集线器时,就要进行集线器间的级联。集线器的级联,应严格遵守多集线器级联配置规则:如果集线器具有级联端口,可以通过直通UTP电缆将一台集线器的级联端口(标注Uplink的端口)连人另一台集线器的普通端口;如果集线器上没有级连端口,就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和2台集线器上的普通端口进行级连。

•Ping命令是测试网络连通性最常用的命令之一,ping命令测试成功,不仅证明网络的硬件连接有效,而且说明操作系统中网络通信模块的运行正确。Ping命令的使用格式为:Ping <对方IP地址>。它通过发送数据包到对方主机,再等待对方主机将数据包返回来验证网络连通性,如果网络连通,命令给出测试包从发出到收回所用的时间,否则给出超时提示。•以太网交换机利用“端口 /MAC地址映射表”进行信息交换,并采用“地址学习”法来动态建立和维护端口/MAC地址表。

•虚拟局域网是将局域网上的用户或节点按照功能、部门和应用等因素划分成若干各逻辑工作组,而无需考虑他们所处的物理位置。虚拟局域网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之上,它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一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好的传输路径,并且将该数据报快捷有效的发送到目的地。所以,路由器最重要的是: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路由计算方法。

•路由表是供路由器进行转发选径而提供参考和对照的一个表状结构的数据库,其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表中的每一项含有子网的标志和 IP地址信息、下一个路由器的标识以及IP地址和按此转发将在网络中经历的路由器个数等内容。

根据路由表的生成算法,路由表有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两种。静态路由表是由网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由数据库;动态路由表可以随网络通信运行情况的改变而自动对这个路由表数据库.

•网吧局域网大都用 Windows 98/2000/XP操作系统组成对等网,这样,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具有完整的系统结构,可以单独工作。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既可以作客户机也可以作服务器。

•网吧网络的理结构大多采用集线器(或交换机)和 5类UPT双绞线作传输介质,组成星型以太网结构,这为将来扩展规模和维护网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象这种对等网加服务器组成星型以太网的方案是大多数网吧的首选技术。

•检查调试网络时,首先检查集线器上所有端口对应的指示灯是否显示,同时各计算机网卡上的工作指示灯也应显示和闪烁。然后打开网上邻居,应该能看到网络上的全体计算机成员。

•Sygate是基于NAT(网络地址转换)的代理服务器软件,内置DHCP服务器和DNS转发等功能具有代理速度快、设置方便的特点。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黑、白名单设置能够使用Internet的客户机和不能够使用Internet的客户机,通过端口锁定技术防止来自Internet的非法入侵。

•Sygate在“高级模式”下,可以对服务器端进行许多十分有用的设置。比如设置防火墙可以防止黑客入侵、设置客户机对Internet站点的访问权限、监视每一台通过Sygate共享访问Internet的客户机的状态和设置黑名单(白名单)等。

•微波是无线局域网通信传输媒介的最佳选择。

•所有的无线 LAN都使用未注册频谱,因此,它们易受干扰,并引起传输出错。

•一个无线网卡主要包括 NIC单元、扩频通信机和天线三个功能模块。NIC单元属于数据链路层,由它负责建立主机与物理层之间的连接。扩频通信机与物理层建立了关系,实现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无线网卡一般分为 PCMCIA网卡、PCI网卡和USB网卡,PCMCIA网卡用于笔记本电脑,PCI网卡用于台式机,USB网卡无限制。

•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天线与一般电视、卫星和手机所用的天线不同,其原因是频率不同所致,无线局域网所用的频率为 2.4GHz。无线局域网通过天线将数字信号传输到远处,至于能传送多远,由发射功率和天线本身的dB值(俗称增益值)决定。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可分为两类:无中心对等式结构和有中心结构。无中心无线局域网要求网中任意两点均可直接通信;而在有中心拓扑结构中,要求一个无线站点充当中心站,所有站点对网络的访问均由中心站控制,也就是在网络中采取了无线接入器。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应用型人才)教师在线培训学习心得 连日来集中在线学习了施晓秋老师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训课程,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既学到了施老师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也收获了一些思考。

在培训课程里,施晓秋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教学改革的思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案例、场景、任务驱动教学的经验、以及专业科研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

施老师对如何定位课程,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等内容做了详细解说,最后具体到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理解这种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联想到我校《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的定位,现在感觉是有些高了。我们学校是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但课程一直选用的是大本的教材,这一点上,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偏高了。纯理论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有困难,而且今后工作中这些知识也不知该用在哪。因此针对该课程的改革,首先要定位准确。

在学习了施晓秋老师《以“网络层”教学为例的教学设计》一讲后,触动颇深。网络层的课程内容原来可以讲得如此生动、又结合工作实际。过去自己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老师、学生都感觉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听了施晓秋老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深深感觉: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直以来认为网络课程没法进行场景、案例教学改革,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理论确实很多,仅各种概念、定义就得讲很久,学生才能了解。在听了施老师的课程设计之后,才明白还是任课教师现场工作经验稀缺,不知道我们的学生将来会接触怎样的工作,将要处理怎样的问题,面对怎样的困难。因此,也就不会把工作中可能遇见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设计到课程中。而施老师在介绍他们的课程设计时,就能大量地引用了他们在现场调研、实习、工作指导时的各种案例作为场景,特别是在介绍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时,施老师引用的案例很具有代表性,环环相扣、恰到好处。这与他们有着丰富的现场经验密不可分。因此,我以为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校教师,应该争取更多的机会到现场去工作、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课程改革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培训课程结束了,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们学校的网络课程应该如何改革?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如何关注学校今后发展方向、教改热点等问题?很多问题我会在工作中认真地去思考,争取能有所改进,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

感谢施晓秋老师的精彩讲授,感谢学校给了我一次向名师学习的机会。

2014-3-19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总结(局域网)

计算机局域网总结

电子101班

赖 康

36号

一、 局域网概述

1.1、 局域网发展历史;

Ⅰ、当时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在一个比较小的地理范围之内,辟如说一个实验室、办公室或一栋楼房,把一些小型机等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设施连接起来,以便共享资源。

Ⅱ、发展过程:

1、1969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了

Newhall 环形局域网。

2、1972 年开发了 Pierce 环形网络。

3、1974 年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室研究成功了著名的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Ring)。

4、1976年美国 Xerox 公司 Palo Alto

研究中心利用夏威夷大学 ALOHA 无线电网络系统原理成功开发了以太网(Ethernet)。

5、1980 年美国DEC 公司 、Intel 公

司和Xerox 公司联合公布了以太规范 DIX 标准(局域网发展的里

程碑)。

6、1985 年 IBM 公司又推出了它的 IBM Token Ring 环形局域网产品。

Ⅲ、从产品化到标准:

1、进入80 年代,局域网的研制工作开始由实验室走向产品化和标准化的阶段。

2、1980 年 2 月,IEEE 学会下属的 802 局域网标准委员会宣告成立(开始对局域网进行标准化)。

3、从1980年至今,802 委员会已陆续制定了环网、总线网、令牌总线网、光纤网、宽带网、城域网和无线网等多种局域网标准。

1.2、局域网的特点;

Ⅰ、局域网的定义:

局域网是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把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连接起来的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

Ⅱ、局域网是在较小地理范围之内的网络。

Ⅲ、局域网是专用网。

Ⅳ、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率高,误码率低。 Ⅴ、局域网使用共享信道技术。

Ⅵ、局域网价格低廉、组网容易、使用方便。

二、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1、 局域网拓扑结构的分类;

(1)、逻辑拓扑结构:逻辑拓扑结构用来

描述网络中各节点间的信息流动形式,即由网络中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决定的拓扑结构。

(2)、物理拓扑结构:物理拓扑结构用来

描述网络硬件的布局,即网络中各部件的物理连接形状。

1.2、 局域网拓扑结构;

(1)、总线型拓扑;

(2)、环状拓扑;

(3)、星状拓扑;

(4)、树状拓扑;

1.3、局域网拓扑结构的特点;

(1)、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Ⅰ、优点:

1、 结构简单灵活。

2、 可靠性高。

3、 在低负荷时,网络响应速

度较快。

4、 硬件设备量和电缆量少,

造价低。

5、 易于安装、配置,使用和

维护方便。

6、 共享能力强,适合于一点

发送,多点接收的场合。

Ⅱ、缺点:

1、 故障诊断困难;

2、 网络扩充不方便;

3、 信号随距离的增加而衰

减;

4、 总线的带宽成为网络的

瓶颈;

5、 单个网络的距离长度收

到严格的限制,因而负载能力有限。

(2)环状拓扑结构的特点; Ⅰ、优点;

1、 简化路径的选择;

2、 网络的可靠性高;

3、 传输的时间固定;

4、 拥有更高的传输速率;

5、 环状结构最适合光纤。

Ⅱ、缺点;

1、 传输效率低;

2、 灵活性差;

3、 可靠性差(没有旁路电路或单

环);

4、 环路维护复杂;

(3)、星状拓扑结构的特点;

Ⅰ、优点;

1、 网络结构简单;

2、 易于检查故障;

3、 扩展性好;

4、 可以连接多种介质;

5、 造价和维护费用低;

Ⅱ、缺点;

1、 中心点故障,整个网络瘫痪;

2、 中央节点的负荷过重;

3、 需要过多的传输介质;

4、 当负荷过重时,系统响应和性

能下降较快;

(4)、树状拓扑结构的特点;

Ⅰ、优点;

1、 易于扩展;

2、 故障隔离容易;

3、 节约通信线路的维护投资费

用;

Ⅱ、缺点;

1、 延时性较大;

2、 根节点和各级分支节点都具有较

高的可靠性;

3、 比星状拓扑更加复杂;

三、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1.1、 局域网的软件系统;

(1)、网络操作系统; (2)、网络管理软件; (3)、网络应用等。

1.2 局域网的硬件系统;

(1)、网络服务器;

(2)、网络工作站;

(3)、网络适配器(网卡);

(4)、网络传输介质;

(5)、网络互联设备;

1.3 局域网传输介质的分类;

(1)、双绞线;

1、

无屏蔽(

UTP

双绞)

线;

2、有屏蔽双绞线(STP);

(2)、同轴电缆;

1、RG-58A/U;

2、 RG-11;

3、RG-59U;

(3)、光纤电缆;

1、FC插头;

2、SC插头;

3、ST插头;

四、局域网的模型与工作原理;

1、IEEE802参考模型;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较高层;

2、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及分类;

(1)、介质存取控制(MAC);

1、集中式控制方式;

2、分布式控制方式;

(2)、工作原理;

1、载波侦听与多路访问(CAMA);

2、冲突检测(CD);

3、CSMA/CD方法;

(3)、访问控制:采用令牌环的控制访问方式。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1.三网是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阿帕网(ARPA)

阿帕网把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资源子网(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标准协议:TCP/IP 3.ISP又常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4.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一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5.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6.按范围划分的几类网络: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7.1B=8bit 千字节

2的10次幂

8.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发生在设备中) 9.OSI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 7应用层

10.TCP/IP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TCP或UDP)、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果TELNET、FTP) 11.其中网络层对应(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际层IP对应(网络层)、运输层对于(运输层)、应用层对于(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应用层 13.在物理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比特流;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数据帧、在网络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数据包

14.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15.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通常成为服务访问点。 16.信号可以分为两类: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17.通信的三种方式: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18.导向传输媒体(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单模光纤:传输距离远,造价高,激光二极管;多模光纤:传输距离近,造价低,发光二极管);非导向传输媒体(无线传输介质):短波通信、无线电微波、

19.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CMD)常用名次码分多址(CDMA)

20.ADSL调制解调器;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为调制,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解调。 第三章

2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

数据链路层协议有很多种,有三个基本问题是共同的: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RC)计算冗余码

22.点对点协议PPP,即ppp over Ethernet PPPOE 23.局域网的拓扑:星型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

24.网络接口卡又称为网卡,它是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 25.CSMA/CD协议:是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的缩写;载波监听就是“发送前先监听”、碰撞检测就是“边发送边” 26.复用:多个用户使用一条路;频分:把一条路分成几个小段;时分:在某一时段把整条路分给某一用户;统计时分:

27.虚拟局域网VLAN:虚拟局域网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且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每一个VLAN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给你工作站属于哪一个VLAN。

28.1000BASE-X(IEEE 802.3z标准):1000BASE-SX SX表示短波长(使用850nm激光器)多模;1000BASE-LX LX表示长波长(使用1300nm激光器)单模;1000BASE-T T指的是双绞线,使用4对UTP5类线,传输距离为100米。

29.ARP 工作在网络层

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DNS 工作在应用层 把IP地址转换为域名。

30.物理层中使用的中间设备叫转发器;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的中间设备交做网桥或桥接器;网络层中使用的中间设备叫路由器;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 31.IP地址的分类:A、B、C、D、E类

A类地址:0| 8位网络号| 24位主机号

B类地址:10| 16位网络号| 16位主机号 C类地址:110| 24位网路号| 8位主机号 D类地址:1110|多播地址

E类地址:1111|保留为今后使用 32.计算路由下一跳地址

P126 33.计算,IP子网化

P1

28、P131-133 34.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CIDR两个主要特点: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35.运输层有需要有不同的运输协议,即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UDP;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核心的细节(如网络拓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等) 36.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熟知端口号(系统端口号):数值为1-1023;登记端口号:1024-49151;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49152-65535 37.UDP的特点:是无连接的,发送之前不用建立连接;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面向报文的;没有拥塞控制;支持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UDP的首部开销小;

38.TCP的特点: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每一条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连接只能是点对点;提供可交付的服务;提供全双工通信;面向字节流 39.TCP连接的端口叫做套接字或插口。

40.TCP的运输连接管理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达和连接释放。 41.三次握手

P214 4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mail.cctv.com :mail为三级域名,cctv为二级域名,com为顶级域名;DNS:域名系统;net提供互联网络服务的机构;mil中国的国防机构;gov中国的政府机构;org非营利性的组织;com工商金融等企业

43.在文件传输时,FTP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44.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基于UDP,端口号67;

45.802.11是无线以太网的标准,它使用星型拓扑结构,中心点叫做接入点AP。当网络管理员安装AP时,必须为该AP分配一个不超过32字节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和一个信道。 46.AP分为胖AP和瘦AP,胖AP可以智能管理,瘦AP可以通过交换机控制,通常使用瘦AP+AC的模式; 47.802.11局域网的MAC层协议:CSMA/CA协议成功用于有线连接的局域网。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不能简单的搬用CSMA/CD协议。有两个原因:1.无限局域网的适配器上,接受信号的强度往往会远小于发送信号的强度,因此若要实现碰撞检测,那么在硬件上需要的花费就会过大。2在无线局域网中,并非所有的站点都能听见对方,而“所有站点都能够听见对方”正是实现CSMA/CD协议的必备基础。

48.IPv4:使用点分十进制法,IPv6:使用冒号十六进制记法,一共128位。 49.0压缩

P360 50.在传输的时候IPv6的数据要进入IPv4的网络的时候,将IPv6的数据封装成为IPv4,当离开IPv4网络的时候,再打会IPv6数据。这个技术称为隧道技术。P365 51.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52.数据链路层下分两个子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MAC(媒体接入控制) 53.物理层中的设备:集线器(内部为总线型),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54.数据链路层中的设备:交换机和网桥,交换机中有缓存,缓存中有栈表,栈表中记录的是物理地址,记录过程成为学习。

55.网络层中的设备:路由器。路由器中有路由表和转发表,转发表根据路由表转发,基于IP地址来路由

56.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 ,ping 返回4个包,每个包大小32位,ipconfig/all,trast 网络追踪,追踪数据经过的网关。在思科的交换机管理软件中,用户权限由低到高获得需要的命令:enable、config 57.NAT 网络地址转换,内部网络连接外网,可以节约IP地址 58.VPN虚拟专用网

59.802.1---桥接/体系结构 802 .3---CSMA/CD 802.11---无线局域网 802.15---无线个人区域网

802.4---令牌总线网 802.5--令牌环网 60. 电子邮件(SMTP),远程终端接入(TELNET),万维网(HTTP),文件传送(FTP)使用TCP协议. 名字转换(DNS),文件传送(TFTP),IP电话,网络管理(SNMP)使用UDP协议.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总结

滕州科圣中等职业学校 施治举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人在讲授该课程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包括网络硬件实验和软件仿真实训)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软件仿真实训在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中职学生而言,此课程最终目的要落实到应用上,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掌握网络的组建、配置和维护技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先集中时间在教室讲完理论知识,然后集中时间到机房做实验.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某些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不能同时动手做实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学习比较排斥,在做实验的阶段无法有效地将已学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尤其是我校学生基础较差,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困难,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在教学方面有所突破,根据教学计划和我校现有条件,利用机房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每次上课既讲理论又做实验,利用PPT课件中的图像、动画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理论知识,应用机房计算机硬件、虚拟机和其他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反过来促进了理论教学.

二、制作简明易懂且形象生动的PPT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图像、动画手段讲解网络 理论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如数据通信基础理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路由原理与技术等,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为了将抽象的理论讲明白,必须认真准备教学课件,做到简明易懂,只讲授其中最核心的理论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图像和动画手段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动态的画面.

例如,在讲授数据通信基础理论的交换技术时,学生对三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容易理解,我就把这三种交换技术制作成动画形式,改善了教学效果.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建立电路、占用电路传输数据和释放电路,课件能生动地反映这三个阶段;报文交换无需建立电路,但每个数据文件作为一个报文整体进行路由寻址,通过中间的交换节点进行存储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动画课件能形象地展示整个过程;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类似,

将报文分成了多个数据片段(称为分组或包),通过中间的交换节点进行存储转发,有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纯粹理论讲授学生不易理解,通过动画课件的教学,学生基本能理解这三种交换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又如,网络体系结构的知识对学生而言,也比较抽象,为什么要那么多层次,学生不是很明白,也不太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我就利用网络体系结构图以及动态的画面结合用多个信封寄信的事例进行讲解,说明发送端数据如何一层一层地封装并往下层传,到了物理层如何变成“0”、“1”比特流送入传输介质,到了接收端如何一层一层地解封装并往上层传.

三、利用现有机房,实现一体化教学,理论讲解与网络硬件实验、软件仿真实训相 结合,提高学生的网络组建、配置和维护技能.

某些网络理论即使有生动形象的课件有时也难以让学生理解,如IP协议、IP地址划分和子网掩码划分、路由原理和技术、DNS和FTP原理等.这时就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我一般采取边讲理论边带着学生动手操作,如讲授传输介质时,让学生传阅实际的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还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能够实现联网的双绞线.如在讲授IP协议配置时,我先讲完IP协议和网络掩码的概念以及IP地址的划分,然后带着学生查看当前的网络配置,并让他们自己修改一些配置. 在讲授交换机和路由器时遇到一些障碍.我校现有的机房没有多余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让学生配置,这时只能采取仿真手段实现.我们为每台计算机都安装了Boson Netsim交换机和路由器仿真软件,在此软件上能够组建局域网,实现局域网内的交换机设置,划分虚拟局域网,还能设置路由器,实现多个局域网的互联.实践证明此仿真软件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教学过程中效果还不错,就是实训时间有些紧张,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该软件的使用,将来要考虑进行课时的适度调整.

在讲授域控制器、DNS、WWW、FTP、DHCP等协议及其应用时,也遇到了障碍.我校有些机房的计算机有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分区,可以做这方面的实验,但需要多台计算机协同操作、互相配合,如一台计算机做DHCP服务器时,其他计算机就要设置成自动获得IP地址;另外,如一台计算机做域控制器时,其他计算机就必须加入此域或作为辅助域控制器,实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此外,有些机房没有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分区,就不能做这些实验.这时可以采用虚拟机软件实现多台不同操作系统的虚拟计算机联网和配置,每个学生可以独立管理一个局域网,不必与其他同学协调,非常自由.我们在每台计算机上都安装了VMware Workstation软件,这样每台物理机上可以组建由许多不同操作系统的虚拟机组成的局域网,在这个局域网内可以做各种单机和网络实验,几乎可以等价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型局域网.在这个虚拟机的网络里,可以对虚拟的单机做任意设置而不破坏物理机,可以设置静态IP地址或自动获得IP地址、创建和配置域控制器、配置DNS服务器、WWW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以及邮件服务器等,实现工作站与服务器联网,设置文件共享,进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查验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此虚拟机软件甚至还可组建、配置广域网,实践证明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四、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应将着重点放在实践环节,同时也不能轻视理论教学,只有两者结合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个人认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符合其教学目标.在学校硬件环境的制约下,实践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基本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

上一篇:教师工作坊研修规划下一篇:教师节手抄报一等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