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投资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决定科学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经济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活动的义务之一,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更加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很多又与科技成果转化内容是交叉的。研究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然要解决其中的资产管理问题,所以,本文围绕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对全院105家研究院所进行问卷调查,而且,三年内分两个阶段先后对分布于东北、西北、京畿、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南等地区的中科院系统具有代表性的60多家研究院所、高校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展开调研,并结合自身长期工作实践,对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研究。首先,深入了解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探寻制约成果转化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新时期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引述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中科院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分析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其次,探讨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其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通过梳理当前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模式,构建一套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做好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相应的监管和激励问题。因此,接下来进一步概括总结中科院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通过研究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在激励分配方面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各种不同激励方案,对激励与分配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同时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分析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最终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国有资产管理这一对当前热门的研究问题,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研究文献,而且研究结论对国立科研机构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更具指导价值。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与实证调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与以往学者采用的方法相比,增加了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相关内容,使研究结论更全面、更具实践性。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投资监管;激励机制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2.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进展

2.1.1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模式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2.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2.2.1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2.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2.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2.3.1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

2.3.2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2.3.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

2.4 相关理论综述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

2.5 小结

第3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3.1 中科院科技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情况调查的调查与分析

3.3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4.1 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平台驱动案例分析

4.1.1 成果转化方式

4.1.2 资产管理方式

4.2 西安光机所自创基金案例分析

4.2.1 成果转化方式

4.2.2 资产管理方式

4.3 盱眙凹土中心科技引领特色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4.3.1 成果转化方式

4.3.2 资产管理方式

4.4 合肥物质院自创园区案例分析

4.4.1 成果转化方式

4.4.2 资产管理方式

4.5 中科大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4.5.1 成果转化方式

4.5.2 资产管理方式

4.6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运营案例分析

4.6.1 成果转化方式

4.6.2 资产管理方式

4.7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孵化共赢案例分析

4.7.1 成果转化方式

4.7.2 资产管理方式

4.8 泰州-河南中心对接案例分析

4.8.1 泰州中心对接方式

4.8.2 河南中心对接方式

4.9 嘉兴-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案例分析

4.9.1 嘉兴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4.9.2 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4.10 小结

第5章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5.1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参与主体

5.1.1 财政部门

5.1.2 中国科学院

5.1.3 社会公众

5.1.4 第三方独立主体

5.2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5.2.1 评价原则

5.2.2 评价思路

5.3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5.3.2 评价指标内涵及说明

5.3.3 评价指标赋值和权重确定

5.4 小结

第6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研究

6.1 孵化器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1.1 孵化器转化模式

6.1.2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1.3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2 链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2.1 链式转化模式

6.2.2 链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2.3 链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3 再生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3.1 再生式转化模式

6.3.2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3.3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4 融合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4.1 融合式转化模式

6.4.2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4.3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5 渗透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5.1 渗透式转化模式

6.5.2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5.3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6 引领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6.1 引领式转化模式

6.6.2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6.3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7 小结

第7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研究

7.1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及法律依据沿革

7.2 中科院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简述

7.3 院属研究所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情况调查

7.3.1 调研范围及典型性分析

7.3.2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总体情况

7.3.3 院属研究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主要类型

7.3.4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差异原因简析

7.3.5 典型案例

7.4 小结

第8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8.1 制度、政策层面的问题

8.1.1 政策冲突增加国有资产管理难度

8.1.2 政策模糊迟缓工作进展

8.1.3 政策缺乏操作性

8.2 人才层面问题

8.2.1 人员不稳定性提高

8.2.2 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8.2.3 专业人才不足问题

8.2.4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规定和体制限制偏离度较大

8.3 工作流程问题

8.3.1 资产评估备案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

8.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技术团队自身而非中介机构

8.4 利益分配问题

8.4.1 非在职人员奖励问题

8.4.2 成果发明人与转化人员利益分配问题

8.4.3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协调问题

8.4.4 我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分配范围

8.5 融资与技术成果估价问题

8.5.1 科技成果转化“第一公里”资本金缺失

8.5.2 科技人员在与企业合作谈判时往往高估技术成果价值的问题

8.5.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融资渠道相比发达国家要窄

8.6 风险问题

8.6.1 党员领导干部持股等问题

8.6.2 无形资产在评估后折价入股时存在风险问题

第9章 加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9.1 政府层面

9.1.1 简政放权,精简手续

9.1.2 减税降负,提升动力

9.1.3 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资本金

9.2 中科院层面

9.2.1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相关细则

9.2.2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专业技术系列岗位

9.2.3 完善领导、干部股权激励分配方法和约束机制

9.2.4 多措并举,保证研究所集体利益

9.3 研究院(所)层面

9.3.1 加强科技成果质量管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9.3.2 优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人员的激励

9.3.3 完善非在职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

9.3.4 激励分配额度宜采用累计递减模式

9.3.5 探索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纪人工作机制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高职学生英语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产品成本控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