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2023-01-20

1、桥梁震害的主要形式

从相关资料中可以知道, 桥梁除了受到地震的影响发生破坏, 其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破坏主要破坏形式为:

1.1、落梁破坏

落梁破坏主要是指的梁体之间所产生的一个位移长度, 其大于的原来的控制范围后就会使得整个桥梁距离和桥墩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使得梁体发生破坏。另外如果支座方面还存在问题, 主要是桥梁支持长度方面方面受到了破坏, 或者是发生碰撞问题都会之间影响到梁体受到破坏。

1.2、支座损伤

地震惯性力其是一个传递的过程, 主要是从上部传递到下部, 对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荷载的强度, 如果荷载强度已经大于了二类支座的范围内, 就会发生破坏。支座损伤情况是桥梁中非常严重的一种破坏, 其受到破坏, 就不能进行惯性力的传递, 从而不能进行传递, 就会影响到桥梁的质量, 发生破坏。

1.3、剪切破坏

如果发生地震, 桥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而发生剪切破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对于剪切破坏主要是从3个方面进行:1) 截面裂缝主要是因为桥梁面强度方面与本来要求强度是不符合的, 从而引发的裂缝。2) 如果发生了地震,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荷载的强度, 从而就会使得桥梁发生剪切破坏。3)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最近几年会常常发生地震现象, 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桥梁质量, 使得桥梁箍筋慢慢的屈服, 从而发生了剪切裂缝。

1.4、弯曲破坏

因为受到地震荷载的影响, 就会使得桥梁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形, 如果变形太大就会引发桥梁发生混凝土层的脱落以及钢筋屈服等现象, 使得桥梁不能承受其本身能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弯曲破坏主要会经历4个阶段, 主要是: (1) 地震所引发的水平弯矩大于桥梁本身的开裂强度, 就会引发裂缝。 (2) 地震荷载强度不断增加, 就会慢慢的屈服纵筋, 进一步增加裂缝度。 (3) 桥梁也不断增加裂缝的变形, 从而不断增加桥梁塑性铰范围。 (4) 会发生系列的弯曲破坏, 引发混凝土发生崩裂以及钢筋的屈服。

2、桥梁抗震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 桥梁项目越来越多, 对于桥梁建设来说需要不断优化设计以及将爱情墩柱方面的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墩柱的设计, 其对于桥梁抗震方面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因为墩柱混凝土的刚度非常强, 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 如果压力太大就会使得墩柱受到破坏, 出现开裂的现象, 但是如果弹性不够就会压弯墩柱, 对于这个部分要引起我们重视。墩体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墩柱箍筋, 其具有很强的韧性, 因此需要我们尤其重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墩柱的箍筋主要分为2个方面, 即横向箍筋和纵向箍筋, 箍筋是确保墩柱具有很好的延伸性和抗弯性, 对此要合理的控制墩柱的箍筋数量。

3、提高桥梁抗震设计分析

3.1、桥梁抗震设计原则

3.1.1、合理选择桥梁建设地址

桥梁抗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桥梁建设地址。因为桥梁结构如果出现问题, 就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相关性能, 因此最后地基的选择非常关键。在进行场地选择的时候一定不能选择土地松软、地势不平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周边环境, 不能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对此需要引起重视。

3.1.2、着重考虑桥梁结构对称

从相关经验中可以知道, 存在对称效应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 对此在进行桥梁建设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对称方面。例如, 在进行桥梁桥墩设计的时候, 需要设计师选择高度差度较小的桥墩, 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桥墩对水平震力的危害,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桥墩的坚固性。对称字进行桥梁方针设计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对称方面, 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抗震性能。

3.1.3、桥梁的整体设计整体性

进行桥梁设计的时候整体性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对此需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重点考虑, 从而进一步增加空间的利用率。在发生地震的时候, 如果桥梁整体性非常差, 不能连续进行, 桥梁结构很容易发生震落, 对此为了合理的控制该种现象, 需要加强这部分的设计。

3.1.4、多重设置抗震防线

在进行抗争设计的时候会选择设置多重抗震防线, 在发生地震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侧向力, 如果设置了多重的防线, 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冲整个过程, 确保桥梁的安全。

3.2、桥梁抗震设计要点

3.2.1、桥梁结构跨度设计

为了有效的保证桥梁抗震能看, 需要高度重视跨度设计, 尤其是针对易发生地震和山体滑坡的地区, 其很容易受到影响, 特别是跨度结构不均匀就会使得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发生断裂现象。另外, 如果跨度和桥墩压力不同,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桥梁的抗震能力, 对此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该部分, 进一步调整桥墩与桥体支座的形状和结构, 同时有效的控制钢筋数量, 从而恩男公关有效的确保桥墩的刚度和韧性, 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

3.2.2、桥墩的设计

桥墩设计直接影响着桥梁抗震性能,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抗震性能, 需要重点加强这部分的设计,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从材料、体积、形状以及位移方面进行设计。桥梁在最高的地方和桥墩之间很容易就发生了位移的变化, 对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尤其重视, 最好是进行整体设计, 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共振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选择桥墩钢筋的时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确保钢筋的数量, 主要是从横向和纵向进行钢筋的控制, 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延性。2) 确保材料的韧性, 进行钢筋选择的时候最好是使用螺旋形, 从而能够有效的保障其性能, 进一步防止发生钢筋脱落情况。

3.2.3、落梁的设计

在桥梁发生破坏的过程中不会造成人员伤亡, 但是为了有效的保障交通正常使用, 需要在发生强震后也能够进行通常, 对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落梁事故的防治。因为受到地震作用, 桥梁各部分会产生横向移动、相位差、基础转动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从而使得墩台和桥梁发生位移, 也就引发了落梁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从而能够有效的抑制桥梁之间的位移, 保障桥梁的安全。进行实际工程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抗震控制, 主要是:加强桥梁不连续部分, 有效防止落梁情况, 例如增设钢梁端的连接钢板及混凝土梁中的防落架钢筋。

3.3、加强对桥梁设计措施

3.3.1、地段的选择

进行桥梁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人员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充分调研地质, 并充分的掌握地区震史情况, 从而有助于进行地段的选择, 确保工程的质量。对于基础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地质的情况进行, 另外也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上部结构所发生的一系列沉降或者变形情况。但是整个过程中如果土层非常厚, 且能够有效利用摩擦阻力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打入桩或钻孔桩基础;如果土层软, 主要是通过地下硬层进行支撑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是选择钻孔桩基础。对于桩基础来说如果能使用高桩承台以及斜桩是最好的, 其能够进一步控制工程的数量。

3.3.2、设计合理的结构方案

进行结构方案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降低自然环境的破坏, 防止地震区域受到破坏, 制定合适的相关线路, 不断优化设计。如果桥梁规划在地震活跃区, 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桥长, 并对桥孔进行合理的布置, 并且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避免桥墩桥台发生滑动现象。

3.3.3、分析桥梁系统中抗震的强弱部分

从相关的资料中能够知道, 桥梁主要发生崩塌主要是下部结构, 所以对于上部结构来说其防抗震能力非常强, 发生地震的时候主要是引发桥梁链接部分发生破坏, 而关于这部分的修复工作还是属于比较简单的。

3.3.4、桥梁延性抗震设计

为了提高桥梁抗震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增加结构、构件自身的延展性, 从而达到其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主要是增加隔震支座在梁体与墩柱的连接处, 特别是塑性铰的部位, 从而进一步降低

对塑性铰的部位特别进行延性设计, 以此来降低桥梁的震感, 减轻结构受地震的影响, 从而达到减轻地震破坏程度的目的, 增强桥梁的抗震延性。

3.3.5、防止桥梁落架设计措施

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的时需要重点考虑支撑长度和主梁的限位装置, 对此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加长主梁的支撑长度或者是是进行限位装置的控制。而对于强震区的桥梁因为环境影响, 需要选择使用一些比较小巧的钢结构连续体系, 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体结构,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控制地震伤害, 值得进一步推广。

总之,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需要了解影响桥梁抗震能力的因素, 以及提高桥梁抗震性的设计原则, 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因此进一步加强研究非常有必要。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桥梁项目不断增加, 其质量也是越越受到重视。桥梁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在桥梁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抗震性能, 对于桥梁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 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 从而有效的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引入先进技术, 不断优化设计, 从而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桥梁抗震影响因素以及优化。

关键词:桥梁抗震,影响因素,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克海, 李茜.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J].工程力学, 2007, S2:75-82+128.

[2] 赵岩.桥梁抗震的线性/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3.

[3] 何晗欣.桥梁抗震与抗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4] 刘立博.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D].长安大学, 2009.

[5] 杜修力, 韩强.桥梁抗震研究若干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4, 04:1-14.

上一篇:综合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浅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