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魂聚民心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党魂聚民心范文

转变作风聚民心

“转变作风聚民心,扬正气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

心 得 体 会

灵宝市第四初级中学

李琳华

二0一三年四月八日

转变作风聚民心,扬正气促发展

心得体会

近日,根据教体局党委的安排,我校开展了“转变作风聚民心,扬正气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这次活动对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建立起“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对于搞好新时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转作风、聚民心、扬正气、促发展”,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把执政为民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开展此次活动是为了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运转协调,行政规范的管理体制,就是要使全体干部在就是要使全体干部在学习上要加强,作风上要端正,纪律上要严明,效率上要提高,按照“转作风,聚民心、扬正气、促发展”的要求认真扎实的开展日常工作。

二、端正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展“转作风,聚民心、扬正气、促发展”主题活动,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认识问题。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服务与干部的第一观念,保持质量与服务的高水平。我作为一名初中校长,要形成良好积极的心态,树立和弘扬服务人民、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责任心

责任感就是事业心,对事业的热爱,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会使一个人对这一事业牵肠挂肚,会想方设法地去做好这一工作。要求我们树立起教育形象,要对得起人民群众、要对人民群众利益负责任的意识。

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强化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继续提升人格修养,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严以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针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从自身做起,认真整治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散漫等形象。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学习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法律等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学校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为教职工的利益着想。

五、勤廉务实,做好当前本职工作 要在廉政上做到慎微、慎行,从小事上就严格要求,要三思而后行,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干实在事、说实在话、做实在人,干好本职工作。作风问题就是人的性格和内在修养问题,有好的作风就有好的工作习惯,人人有好的工作习惯,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我们广大教职工的教学质量也将提高。这次“转作风,聚民心、扬正气、促发展”主题活动犹如春风化雨,只要能够按部就班,认真积极地实施好,相信我们四中教育将有一个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良好教育工作氛围。

第二篇: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

新疆20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住万村

张春贤: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好长治久安坚实基础

天山网讯(记者李敏报道)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作为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创新、聚力长治久安”系列活动之一,区直机关首批住村干部将于近期完成选拔,3月5日前全部进点到位。

2月14日上午,自治区召开区直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作动员讲话强调,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好长治久安坚实基础。

张春贤指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既是过去下基层工作的延续,又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开展这项活动,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复杂形势的特殊需要,是开展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这项活动,让基层干部素质上一个水平,使机关干部尽快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张春贤强调,活动要把握好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打好群众基础和在当地党委领导下进行的原则。要基层全覆盖,全面进驻、不留空白,实现一万个村(社区)全覆盖;干部全覆盖,三年下来,全疆20万名机关干部将轮换一遍、全部下基层一年;任务全覆盖,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明确的各项任务要全面落实到基层,确保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一竿子”贯彻到底、“一揽子”落实到位,直接与基层实现无缝对接。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让所有干部真正重视起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张春贤指出,活动的六项任务是:

一是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突破口,转作风、反四风、带作风、促作风,把基层工作带起来,把下派干部锻炼好。要与各族干部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是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要真心热爱各族人民,真诚服务各族群众,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要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最大限度争取民心、凝聚民心。

三是突出现代文化引领、促进宗教和谐。要大力开展送节目、送科技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好群众性文体活动,真正把农村文化活跃起来。深入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等荒唐谬论,全力以赴去极端化,引导群众把力量凝聚到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上来。

四是落实民生建设任务、增加农牧民收入。要以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帮助群众解决教育、就业、住房、社保以及道路、饮水、用电等方面突出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

五是强化群防群治群控、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基层抓好各项维稳措施的落实,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传帮带,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重视树立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威信,真正做到好人让基层干部做、好事让基层组织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 张春贤要求,区直机关要高度重视、走在前头。要确保好人好马上一线。要领导带头,从自治区四大班子领导做起,以上带下。要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把基层干部带起来,把基层组织强起来。要加强领导,各单位一把手要总负责、亲自管、直接抓,尽到帮扶职责,当好坚强后盾。要搞好培训,注意用好载体。要做好后勤服务,解决下基层人员后顾之忧。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就贯彻落实张春贤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要求。他指出,开展自治区直属部门和中央驻疆单位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是自治区党委应对特殊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夯实长治久安基础的重要实践载体,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抽调精兵强将驻村工作,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自治区领导雪克来提·扎克尔、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车俊、韩勇、刘雷、黄卫、宋爱荣、朱海仑、白志杰、库热西·买合苏提、尔肯江·吐拉洪、熊选国、哈尼巴提·沙布开、李学军等出席动员大会。

第三篇:欲“聚”民心,必先“访”“惠”

(通讯员:俞瑞佳)何为惠?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惠字有五种不同的含义,其中最为贴切的有两种,好处和给人财务或好处。

何为惠民?施恩惠于民,爱民。

惠,强调好处,惠民,强调恩惠与爱。前者注重物质,后者在于情感。

身处反恐维稳、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民生改善一线的“访惠聚”驻村干部们身负重责,他们要围绕“一个总目标”,将驻村工作的“八项任务”落到实处,而这便需要在“访惠聚”驻村工作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讲究工作方法,以便进一步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打牢稳定发展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部分工作流于形式,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这些与群众心贴心交流的活动沦落为逢年过节送大米。情感上的关怀变成了物质上的赠与,这些问题的起源都是因为几个关键错误。首先访惠聚,这三个字是递进而不是平行的关系,先要和群众心贴心的去对话,深入了解群众的困难,才能切实把握群众的需求,用群众最需要的方式去传达党和政府的关爱,以此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其次,惠民不仅仅在于物质,更注重的应该是爱民的仁心。送大米等活动仅仅应该作为爱民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再次,访惠聚的目的在于聚民心,但其需要以“访,惠”作为基础,没有前两者奠定基础,惠聚民心必然成为空谈。然而部分工作队舍本逐末,重惠而轻访,重惠而不重惠民生,如此本末倒置,工作事倍功半。

2018年8月26日,上梁头村访惠聚工作队开展关爱弱势群体,增强民族团结活动,米东区残联杨文学理事长带着慰问品及惠民政策看望了身体残疾的群众,这让民族同胞心头一暖,大约这是最好的礼物。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的李瑞环同志说过“群众最可敬,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社会的财富由他们来创造;群众最可爱,只要你真心实意的为他们服务,他们就真心实意的支持你;群众最可怜;他们确实有许多实际困难,而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群众最可畏。不管什么人,惹怒了他们就可以使你垮台。”因此,会做群众工作,是对工作队最基本的要求。而访察民情,又是访惠聚工作开展的基础。

上梁头村访惠聚工作队,俯下身子,深入村社,上群众的门,见群众面,听群众的声,实实在在的做到了扎根基层心向党,服务农村勤为民的要求,解群众难题,办群众实事,把群众的需求牢记心间,这就是“访”的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梁头工作队深深明白这个道理,除了在经济和医疗上帮扶,他们同样重视在就业上的帮扶,他们同杨文学理事长一起讲解了残疾人优惠政策,对残疾人创业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自立自强,这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有访才有惠,工作队通过对上梁头村弱势群体入户走访,切实了解其需要,按需分配,尽最大努力给予每个残疾群众最关键的帮助,由于每个人都有各自特点,所以辅助器具的匹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简单的送大米相比,这次送关心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在其之上,然工作队之所以舍近求远,愿意为此来回奔波,就是因为他们深刻认识到访惠聚的意义,切实访民情,深入惠民生,“惠”不在赏赐,而在“惠民”,真心爱民,方能沉下身子为群众解难题,牢牢将群众工作放心头。

帮扶弱势群体之后,工作队携手米东区中医院及普瑞眼科医院进行爱心义诊,为村民们排忧解惑,给群众的健康加一层保障,这便是群众切实需要的。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变化,利益诉求的变化,群众工作确实比以往困难,所以更需要访惠聚工作队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不能以单一的形式应对所有问题,要针对不同的群体给与不同的关怀。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说,“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只要我们真心实意的了解他们的迫切诉求,脚踏实地的为他们办成实事,他们就会认同我们。人心似水,民动如烟,群众是单纯又善良的,谁对他们好,他们牢记心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访惠聚就是联系党和群众的重要纽带,真心为民自能凝聚民心,将群众的意志引导到党的路线上,自能维护社会稳定。

八项任务,环环相连,息息相关,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欲聚民心,必先真“访”实“惠”。

长山子宣传办:俞瑞佳

联系电话: 17699131623

2018.8.26

第四篇: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新疆,是祖国西部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大凡自治区,都要完成好两个课题:

民族问题。其要旨是团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

宗教问题。其要旨是引导: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所以,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自治区党委的工作方针:适应发展稳定新常态,筑牢长治久安好基础。

团结、引导,最重要的途径是以身示范、身体力行。为此,一项开创历史新局面的伟大“工程”诞生: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这项“工程”的举措是具体的、全面的、完善的,甚至堪称是战略的。

2014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决定用三年时间抽调20万党政机关干部住村,每一位公务员,都要轮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活一年。当年3月5日前,7万多名干部浩浩荡荡进驻天山南北的1万多个村庄。新疆历史上何曾见过这样的阵势?区级机关住村工作组组长均为厅局级领导,几十年来,村庄何曾见过这么多“大干部”与他们共同生活一年?

一石激起千层浪。疆内外、国内外,各种议论蜂拥而起。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我想起毛泽东主席写于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一节专讲“糟得很”和“好得很”。究竟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风物长宜放眼量”。笔者认为是“好得很”,并要为此而“放歌”。

访民情:一个不老的话题

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全部意义:为人民谋幸福。

那么,人民生活幸福不幸福?他们有哪些困难、有什么愿望、有何许诉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访民情。

然而,民间的困难、愿望、诉求,是动态的,所以,访民情是基础性建设,是我们制定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依据。访民情不是权宜之策,而是一个不老的话题,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是我们党不脱离群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访民情,字面理解不难。访,就是走访、查访、拜访;民,即民众;关键是一个情字。感情、友情、真情、实情……仅靠一个“访”是出不来的,它是靠真情“换”来的,靠日久生情“生”出的。所以说,要访到真情,走马观花不行,下马看花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行。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必须安下心,扎下根。一天不行、一月不行,久久为功,一年。你和村熟了,人亲了,环境近了,那就人不躲了,狗不咬了,心扉开了,水到渠成、近乡情暖,农民和你才会真情袒露、真心倾诉,那时才能得到真心实意的“民情”,而不是纸上的“陈情”、会上的“表情”、汇报的“事情”。

这是一个至简的道理,却也是一个长期“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并未真正做到的道理。我们党在执政之初就强调: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深入调查研究,学一个每事问……毛泽东主席更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个要求可谓一语中的,连“生根”都不算达标,必须“开花”。

我们的住村干部,能否像一粒种子,深深扎进所住村庄的土地,不论条件如何艰苦,都要奋斗不止,生根开花。这既是锻炼,更是考验。

从城市到农村,从楼房到土房,从用暖气到烧火炉,从泡澡到擦澡……体验农村生活,体察农民艰辛,体会办事困难,体悟“三农”现状,这对改变思想,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提高办事效率将发挥课堂无法学到的作用。

许多住村干部爱说一句话:住村才一年,胜读十年书。

郑板桥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在今后的机关工作中,无论制定政策、提出要求、指导工作,都会自觉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摆在第一位,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访民情:摸清底数,今后工作就会心中有“底”;摸清民意,今后工作就会顺势而为;摸清基础,今后工作就会扬长避短;摸清弊端,今后工作就会激浊扬清;摸清心愿,今后工作就会乘风扬帆……

访民情,一个不老的话题,应该让它青春长驻。

惠民生:一个持久的话题

民生多艰。一个“惠”字,何其暖心!

惠,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即有给人财物的惠赠,给予好处的恩惠,带来便利的惠及,改变状态的惠风,出现欣喜的惠顾,欢迎到来的惠临……惠民生,让人喜洋洋、暖洋洋。

民生,何以得到“惠”?资金,是需要的;物资,是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的;环境改造,是需要的。然而,仅此,是不够的。何谓民生?对住村工作组来说,不应只局限于民众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是要扩展外延、升华内涵,即生命、生存、生活、生计,一样也不能少。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要让农民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别人的生命;要让生命有意义,就要建设,不要破坏;要让生命为子女表率,就要做有益国家、有益大众的事,而不是相反。从而改良“土壤”,让这片人民的土地,不再生长“毒草”和“病苗”。

生存,要让生命有存在感。强调自我意识,寻觅脱困途径,培养内生动力,焕发奋斗精神。“存在感”是自己努力后的美好记忆。生存之道,工作组要帮农民“开辟”。给、送、赠,是富裕不起来的。“不自强,房无梁”。扶贫,是扶持上路。路在何方?在脚下。要找,要走。要披荆斩棘找到路。要踏破铁鞋走成路。扶贫不是包办代替。工作组要与所在村党组织和村民一道,探讨经济发展,确定产业结构,改善生存环境,优化生存条件,拟定逐步奔向小康的计划,帮助农民树立奋斗生存的信心和决心。

生活,是生出来,活下去。既然生出来了,如何活下去,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有意义,这就需要认识生活。此时、此地、此刻,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一一列出清单。就学问题、就医问题、住房问题、种植问题、养殖问题、销售问题……怎么解决、何时解决,谁主导、谁主办、谁主干,人人献出一点热情,生活就会沸腾。当民众热爱生活、奔向新生活、创造新生活,那么,谁要阻挠它、破坏它,大家伙儿都不会答应,而会群起而捍卫幸福生活的“获得感”。

生计,是日常计划着生活,也是人生要有计划。应该说,没有一个农民不“盘算”生计,不会“盘算”生计,并最终能生出“计”来。当然,工作组要引导、开导,协力、助力,设计出一家有一能人、一村有一产业的模式,让村民把汗水、心思用在发展上,一心一意谋发展,琢磨久了,就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身手。

应该说,这些就是惠民生要给予民众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不仅是援助的资金、物资,更应该是思想的、观念的。资金、物资是显性的,好做,不住村也行,财政拨付即可。思想、观念是隐性的,这倒是住村应该攻坚的核心问题。只有用新思想、新观念引导农民、“解放”农民,“群众起来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怎么会好办呢?资金、物资是外因,只有内因发挥作用,外因才能变成杠杆,去撬动财富之门;才能变成桥梁,通向致富之路;才能变成常青树,永葆繁花似锦。否则,外因就会失去张力、活力,日益憔悴、枯萎、流失。

农民精神上的“获得感”,不仅是获得受援物资的“满足感”,更应该是奋斗精神的“激励感”。如此之“惠”,是惠在“心”,非惠在“眼”。

惠民生,一个持久的话题,应该让它持之以恒。

聚民心,一个永恒的话题

何谓“民心”?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有一段话,颇有见地:“人心之于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夫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这就告诉我们,对国家、对社会而言,人心是树之根、灯之油、鱼之水、农民之土地、商人之生意。所以,历朝历代的政治家、学问家,莫不重视民心。例如:

《老子》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管子》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汉代有:一人吁嗟,王道为亏;唐代有:百姓安乐,便是甲仗;宋代有: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明代有: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清代有:以仁服人,何人不服……也许,这些论民心之语,内涵会有差异,在封建社会,当政者并非能身体力行,但这个主题,历朝历代是永续的。所以,共产党治国理政,把党的宗旨如明镜高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那么,民心何以得“聚”?关键是要有一颗爱民之心。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我们心中扎根,做到“爱民如身”。把民众的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民众的需求当做第一选择,把民众的利益当做第一考虑,把民众的满意当做第一标准,在民众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人民群众自然就会与你谈心、交心、贴心。记得宋朝诗人李纲有一首《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我们的住村工作组若能如此“耕犁”,何愁民心不聚? “爱民如身”,是把“爱民”具体化、精准化。就像爱护你的身体一样“爱民”,能做到吗?有差距吗?殊不知,此言是汉朝人荀悦提出来的。到了唐代诗人王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忘己爱苍生”,大有舍己为人的况味。那些封建士大夫都能认识到这一层,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爱,是最强的洞穿力,是最韧的精神纽带。缺少爱,将一事无成。

《晏子春秋》有两句话:“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怀揣此“意”、此“行”,我们做聚民心的工作,就能走好“最后一截路”、不忘“最远一家人”。记得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机关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京时,毛泽东主席对周恩来说了一句意义隽永的话:“进京赶考。”意即共产党从在野党要成为执政党了,会执政吗?能执好政吗?这些悬念,只有接受了全国人民的考验才知道。我们今天住村,也可称作“进村赶考”。你是合格的公务员吗?要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接受考验。“考”什么呢?考“人民公仆”的本色、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考“水乳交融”的黏度、考“为生民立命”的能力。过关了,合格了,你才能变成一块“吸铁石”,把民心拢过来,聚起来。那时,我们的各级组织就像拥有庞大“根系”的参天大树,直接汲取大地上的“营养”,治疆理政,就不会有误政、弱政、怠政,真正清风徐徐,善治朗朗。人心齐,泰山移,恐怖分子、邪恶势力会望风而逃。

聚民心,一个永恒的话题,应该让它与日月同辉。

从某种意义上说,访民情,是为了惠民生有的放矢;访民情、惠民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聚民心。三者,唇齿相依,相辅相成。民心得聚,基层得稳,事业得成,幸福进门,“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把“民为重”植根于心。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不摆样子,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以民生为本,力求人人都有力所能及的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步步高”的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不闹心”的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笑口难合”的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个个都有“倍儿棒”的好身体。

“访惠聚”工作,眼下还只是当做一项工程在抓、在做。一些工作组组长谈及一年来的感触,大都说到一层意思,“访惠聚”,应该成为一项“战略”,立为一项“制度”。是呀,“战略”与“制度”,才能凝筑为长治久安的压舱石。

中国历史上最短的名诗要数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实施“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程,恰如狂飙掠地,大风搅得云飞扬。风起云涌之后,民情淳、民生佳、民心聚,就会遍地“猛士守四方”。农村阵地将成为社会主义的一片乐土、去极端化的坚强堡垒、消弭暴恐的熔炉,成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幸福家园。

第五篇:以党建促民主 以服务聚民心

---策由民定、事由民理、权由民用、服务为民的社区院落居民自治工作汇报

非物管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是长期困扰政府、企业、居民的难题,非物管小区无专业化的物业服务企业进驻服务,一直由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但由于体制、经费、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尽管社区工作人员也发挥了尽可能多的作用,其服务内容和效果与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相比还相差甚远,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还相差甚远,以致于“无人管理”、“无法管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长寿苑社区是政府土地统征搬迁而来的农转非小区,有7个农转非居民院落240个单元近3000户居民直属社区居委会管理,居民构成复杂,外来人口众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问题多,管理难度大。为此,2007年1月1日在区、街道的指导下长寿苑社区依据自身特点,开始全面实施院落居民自治工作,使社区组织细胞化,做到院落事务策由民定、事由民理、权由民用,实现了院落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老式院落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改善,居民的满意率和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一、以“组织细胞化”为抓手,全面推行院落居民自治。

(一)是纵向构建 “社区党总支——院落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探索出了“把组织划小、让骨干增多、网格管理、院落自治”的组织“细胞化”新模式,使党组织在社区实现单元成份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细胞化”和网格化,做到了哪里有党员、党组织就建在哪里,作用就发挥在哪里。

(二)是横向构建“社区党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的工作体系。在党员中创新有效载体,广泛开展“1+3”公开承诺制,把党组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细化、量化、具体化。促进了党员“身份亮出来、服务搞起来、好事实事做起来”使党员的旗帜作用充分在社区彰显。 1+3党员公开服务承诺的主要做法

根据党员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由党员个人做出自己要为群众奉献的承诺,社区党总支周密部署、各院落支部精心组织、实施,召开党员承诺制动员大会,实施大会,党员公开服务承诺制事项涉及卫生、文明劝导、帮扶贫困群众、独居老人、困难学生学习、矛盾化解、治安巡查、环境保洁等项目。

1、

结合党员自身情况,承诺做一到二件力所能及的事

2、

结合生活和居住环境,做好环境保洁、参加义务保洁工作

3、

结合民意诉求,积极化解邻里矛盾和纠纷。

4、

结合社区安全状况,做一名义务巡查员,积极消除安全隐患。

5、

结合就近就便的原则,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党员承诺事项确立之后,采取召开党总支委会、党小组长会、支部党员大会和总支党员大会等形式进行公开承诺,同时在社区各院党务公开栏中公布,公布内容包括党员姓名、党员照片、党员家庭住址、承诺服务内容和完成情况等事项.

自从社区开展党员1+3先进性服务承诺以来,带头化解邻里矛盾现象多了,带头服务群众、服务社区的人多了,他们把自己承诺的事项当作一项责任去完成。 为了确保党员1+3活动落到实处,社区党总支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督促检查。

一、是制定了《关于推行党员1+3先进性服务承诺的实施意见》。对实行党员承诺制的指导原则、承诺事项、承诺内容、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检查、督促、考核机制,确保党员所承诺的事项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加强计划和指导,社区党总支定期召开专项会议,及时修订工作计划,听取各支部在组织党员落实承诺制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帮组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加强督促。为使此项活动更加贴近居民需求,社区党总支部将承诺内容在各院党务公示栏进行公布,并根据承诺事项进行定期检查,由各院落支部书记、各党小组长组成巡查小组进行巡查,巡查内容包括社区环境卫生、院落治安、公共设施、社区内铺面门前5包等执行情况,并将巡查信息及时反馈党总支部

主要成效

1、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强势推进。不仅党员率先带头示范,我们还在暑期组织学生、团员、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承诺事项,做一件有益于服务社区的服务活动。

2、确保普通党员受教育。推行党员1+3活动,更好的激发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但使党员有位更有为,增强党员的使命感,时刻不忘党旗下的誓言,永远把为民服务当己任。自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已收到普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民做好事的大量信息,不难看出,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党员意识,摈弃了以往不求上进,不关心公益事业行为,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各项公益事业中。

3、增强了党员的自律能力。开展党员1+3活动实行先进性服务承诺实际上就是建立了一种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机制,许多党员都认为:有了承诺就等于对自己有了约束,强化了监督,增强了压力,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因为要兑现承诺,要把承诺的事办好,同时党员自己也提高了素质,树立了形象,群众从承诺党员处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同感增强。

4、形成了良好社会风尚和公德意识。通过党员1+3公开服务活动,党员承诺的兑现,示范带头作用使广大居民有了学习的榜样,在社区中逐步形成了诚信为本,注重公德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5、扎实有效的推进了社区建设。推行党员1+3活动激发了党员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体现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较好的感召力,承诺聚良心、真情暖万家,推行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了党组织的创造了和亲和力。

(三)是成立院落民情代表议事会和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小组,打造院落民主自治管理端口。按照“群众参与、民主推荐、竞争上岗、承诺就职”的方法,选举产生了7个纯居民院落自治管理的民情代表议事会及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小组。同时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赋予民情代表议事会管理权、议事权和监督权,全面负责院落各项事务。

(四)是建立“院落办公室”,让居民办事不出院。为了解决院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社区将管理收入(主要包括机动车停放费、非机动车棚出租费、商铺出租费等)划归院落,由院落支配开支。同时,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小组依托院落门卫室设立“院落办公室”具体行使管理本院职能,使院内居民可以不出院直接解决一般性问题,使居民对真正的自治有了更切身感受,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以“管理民主化”为基础,全面规范院落民主管理。

(一)是落实院落民情议事代表大会制度,确保院落管理民主。经民情代表会讨论通过,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院落民情议事代表大会,平时有议决内容随时召开;每半年召开一次院落自治评议大会,使院落事务由大家来提,由大家来商量,更为民主。

(二)是落实居民自治小组考评制度,加强院落管理监督。规范的民主评议制度、居民自治小组考核制度为院落监督提供了依据,党组织考评、民情议事代表考评和群众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院落自治小组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监督。同时,通过党务、院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充分引导党员群众在院落自治中唱主角、挑大梁、有作为,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的推进了社区院落自治管理的决策民主化和监督规范化。

(三)是强化院落自治制度,规范院落居民小组工作。统一的自治制度、统一工作网络、统一的办公场所及院落自治小组下设的“一长三员”,使整个居民院落自治工作进一步“实体化”,使管理更加细致,责任更加明确,实现了院落居民“有事找得到人、有人能够办事”。同时,各院落建立了民情收集制度,以“民情专递信箱”、“议事栏”、“议事会”为载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了院落事务大家评、院落管理大家议、院落决策大家定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了院落事务回归民本。

三、以“服务自主化”为核心,全面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生活服务进院落。针对居民每月交水、电、气费不方便的情况,社区主动与公共中介机构联系在社区设立了专门的窗口,使社区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

(二)是为老服务更贴心。在区、街道的关心和帮助下,社区统一为各院落“空巢”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安装“一键通”信息关爱系统,并与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以及志愿者服务队伍联网,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便捷、周到的服务,方便老年人的生活起居。

(三)是就业服务送上门。社区和院落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以创业带就业”等活动,树立创业典型,为居民提供用工信息、培训信息、求职信息,并经常利用节假日为失业人员“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上门。

(四)是残联服务个性化。为方便辖区残疾人,把残疾人工作深入院落,残联为每个残疾人都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并定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五)是宜居服务显成效。长寿苑社区将居民院落自治与街道长期开展的清洁卫生和院落秩序星级评比活动中相结合,率先将7个院落划分成17个承包区域,进行包责到人,实现了无缝管理,变过去的突击清扫为现在的常态保洁,使院落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已蔚然成风,院落文明指数及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六)是文化服务凝人心。在居民自治中,每周星期五的文化活动固定在社区十街坊广场举行。“走进星期五”作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标志品牌,先后举行了“走进星期五”端午旱龙舟赛、中秋大团圆、重阳敬老情、民俗工艺制作、文艺汇演、书法绘画、才艺展示、棋类比赛、国学讲坛、邻里互换、趣味运动、广场电影等寓教于乐的活动,用先进的文化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崇尚文明、关注健康,用先进的文化活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通过居民自治工作的实施,社区居委会和各院居民小组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院落环境卫生秩序、市容市貌、居民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实现了非物管小区居民自治长效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居民自治工作中,长寿苑社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定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争先创优”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为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武侯区建设“商务高低·宜居武侯”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上一篇:店长特训营范文下一篇:党代会全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