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精忠树人改革创新特色育人

2022-09-11

滔滔长江水, 滋养巴渝文明;涓涓甘井河, 凝聚巴人智慧。江河之交汇, 孕育悠悠之忠中。学校创办于1939年抗战烽火岁月中, 取名“忠县私立精忠中学”, 先后更名为“四川省忠县第二中学”、“四川省忠县中学”、“重庆市忠县中学”, 2006年因三峡工程建设整校由长江与甘井河交汇处迁至忠州镇苏家居委。忠县中学现有104个年教学班, 在校学生6600人, 职工400人。

学苑华堂忠县中学, 系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学习”实验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重庆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重庆市平安校园、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重庆市首批十佳园林单位、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

一、特色办学全面育人

忠县中学秉承“精忠树人, 树人精忠”的理念;发扬“博、勤、忠、勇”的精神;坚持“创新、务实、勤政、团结、和谐、高效”的工作作风;以“科学、系统、规范、严格”为管理要求;坚持“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情感管理, 以人为本+追求效能+能级管理”的管理策略;坚持“思维创新、过程创意、结果创效”的工作方针;坚持“让教师工作舒心又尽心、让学生学习开心又用心、让社会家长知心又放心”的工作要求;坚持“向常规工作要质量、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质量信条。以要成才先成人为宗旨, 狠抓思想道德教育不动摇;以新课标为依据, 狠抓教学管理不动摇;以教学成绩为核心, 狠抓教学质量不动摇;以重庆示范高中为目标,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动摇,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办学成绩显著。2012年高考, 韩磊同学以675分考入北京大学, 600分以上55人, 重点大学上线407人, 上本科线突破1000人大关, 高考上线率高达99.8%;2012年中考, 14人被我县首届“科技创新实验班”录取, 24人进入中考全县前100名, 220人上市重点中学录取线, 上线率达50%。2013年高考, 刘军以654分获忠县理科状元并上北京大学预录线, 秦智超以638分上北京大学国防生预录线, 秦荧以621分获忠县文科状元;全县文、理科前5名, 忠中文科占4名, 理科占3名;全县前10名, 忠中理科占5人, 文科占7人;重点本科上线创新高, 达416人;上线率首次达100%;王倩被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录取;2013年中考, 考入我县第二届“科技创新实验班”14人, 升入市级重点中学150人, 升学率达48%, 居全县榜首。

近年来, 忠中把“精忠”文化视为学校发展之源, 把教育生态视为教育发展之本, 把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视为学生发展之翼, 创新管理机制, 大力实施“精神校园、精忠文化、精致课堂、精细管理、精英团队”战略, 积极寻求与国内外高校对接, 构建学校多元化发展“立交桥”, 为学生打造全新的多维平台, 初步形成“创新学校管理, 彰显教育个性化, 培创新奇才;造就生态环境, 促进教育生态化, 树生态良才;唱响精忠文化, 体现教育人本化, 育精忠俊才;开拓国际视野, 营建教育国际化, 铸国际英才”四大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以特色提升学校的吸引力, 有力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使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师生参加的各级各类竞赛更是捷报频传, 先后有500余篇教师论文获县级以上等级奖或在各级报刊发表, 有300余人次在全国、市高中英语、物理、信息等学科竞赛活动中获等级奖。

对忠县中学的办学成绩,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许嘉璐,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 重庆直辖以来三任市长蒲海清、包叙定、王鸿举, 市政协主席邢元敏等领导先后到校视察工作, 并对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评价忠县中学是“忠县的一张名片”, 市委宣传部授予忠县中学“巴渝名校, 人才摇篮”称号;著名作家马识途称赞忠县中学是“人才摇篮, 办学楷模”。《人民日报》、《重庆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先后多次专题报道忠县中学的先进事迹, 称为“忠县人民心中一块神圣的丰碑”。

二、认清办学优势, 找准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忠县中学地处县城城郊;在全市是一所一般的区县市级重点中学。按照本县划片招生政策, 我校能招收全县五分之三的优质生源, 学生家长的意愿是办高品质的学校, 学校发展需要做强特色树品牌, 才能有一席之地。忠县中学未来发展的办学优势大致有几点:1.各级领导重教育。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忠中扩建校园, 现正往东边征地18亩。2.地理环境宜办学。学校坐落忠县县城东郊, 具有区位优势, 是本县最好的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地处积聚华夏5000年文化历史走廊“哨鹏嘴文化”甘井口遗址群, 文化积淀厚重。3.校园建设有品位。文化打造有亮点;绿化培育有档次。4.学校管理有经验。校级班子队伍经验丰富, 管理相对规范、有序, 以严格要求、人文管理为优势。5.课程改革有基础。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学校美誉度不断提高, 教育特色逐渐形成。6.师资团队有实力。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风朴实的师资队伍, 先后培养出8名中学研究员, 5名特级教师, 1名全国模范教师, 3名全国优秀教师, 3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5名省部级以上先进工作者, 5名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 2名省部级以上优秀党员, 1名省部级以上党代表, 3名省部级以上人大代表, 11名省部级以上骨干教师, 1名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现有教职工387人, 专任教师333人, 其中硕士学历9人、本科学历296人、专科学历28人;正高级职称教师3人、副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教师133人、初级职称教师127人。

这些资源和优势, 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此, 我们讨论制订了以下改革的原则和发展目标。即:

原则:管理促课改, 课改取实绩, 实绩论英雄, 英雄靠团队, 团队贵心齐, 心齐源实力。

目标:办学质量的高地, 多元文化的殿堂, 个性鲜明的品牌, 师生幸福的家园。

三、不辱使命, 勇于担当, 实施七大创新育人工程

按照德育、教学、体卫艺、后勤保障、师资建设、学生管理、家校合作等条块为单位, 以总目标任务、年度目标任务以及学期目标任务细化目标任务分解, 制成具体的目标任务分解, 实施七大工程, 实现我校的办学目标。

(一) 提升办学理念

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引擎, 是促进师生成长的动力源泉。当一所学校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 加上新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的办学理念的涵盖面应更广, 目标定位应更高。于是, 我们以教育“三个面向”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 结合学校实际, 确立以“精于治学, 忠于真理, 树追求科学之人;精于教学, 忠于事业, 树热爱生活之人;精于求学, 忠于祖国, 树胸怀中华之人;精于论学, 忠于未来, 树放眼世界之人”为内涵的“精忠树人”办学思想, 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 提升办学特色, 回归教育本源, 关注师生生命品质, 为学生成才提供机会,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增强学生责任、感恩、国家与民族意识, 为教师发展开辟时空,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感受职业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共建繁荣与幸福学校。

1.利用精忠大讲坛、职工QQ群、网络博客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办学理想大讨论。要求教师思考与回答如下问题, 并发表在个人博客上: (1)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做什么?教育怎么做? (2) 学校是什么?教师是什么?学生是什么? (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 (3) 我们学校要办成怎么样的学校?为国家培养怎么样的人才?

2.举办专题讲座。 (1) 学校改进的策略与方法; (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3)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 (4) 全方位德育的工作思路; (5) “高效课堂、卓越教学”的研究。

(二) 激活办学活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创新办学思路, 激活办学活力;要进一步创新学校内部治理框架和管理结构, 改革用人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度, 提升校园的朝气和活力。

1.辐射全县:与县内各层次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战略。

2.走向全市:以三峡名校联盟为依托, 与市内名校以及科研机构合作共赢。

3.走向全国:与国内名校及《中国教师报》、金太阳教育集团等合作, 打造全国特色学校成长共同体。

4.走向国际:与国外名校、国际培训中心合作, 引领中国中学教育。

(三) 改革学校治理结构

1.改管理为治理, 构建行政主导, 师生、家长、社会等多元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 充分发挥教师办学主体、学生教育主体、社会监督主体、行政监测主体的作用, 优化学校治理结构。2.整合学校行政资源, 成立学校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学校发展中心着力规划有利于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 并组织实施, 实现精神校园目标;教师发展中心着力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打造精英团队;学生发展中心着力探索有利于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身心成长、学业提高的策略;课程发展中心着力开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 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四) 打造精忠文化升级版

文化是教育之根。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 中小学校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将扮演重要的基础性的角色。我校将以打造精忠文化升级版为载体, 提升学校文化建设软实力, 在加强学校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 重点放在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上;着力在精神校园、精细管理、精致课堂、精英团队以及精忠文化建设上凸显精忠个性。

1.深入挖掘本校的精忠文化、本县的忠义文化、本市的巴渝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涵, 选择性吸纳国外的先进文化, 融入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活动等各方面, 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提升学校整体的文化生态, 彰显学校的价值追求, 引领学校发展, 推动学校整体改革。

2.强势打造“精忠文化”标志。为纪念学校28名精忠报国的有志青年而树立的精忠碑;展示学校发展历程、成就及前景的古典建筑式文化长廊——精忠记;绵延几百米、刻有建校以来各个时期在该校工作过的教师和历届学生姓名的师生纪念墙——精忠谱;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浮雕墙——精忠魂;以古今中外名人精神为内涵的精忠广场;展现着近年来学校发展历程中大事的精忠志;体现老校韵味、沿革、变迁的精忠印象……

(五) 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加大“新课改”的力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水平, 尤其要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 加强对各个年级段的课改。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新型的课程观。以核心课程、素养课程、特需课程的现代课程思想, 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个性发展等方面的需要, 建构丰富立体的开放型精忠教育课程体系, 实施标准课程、实验课程、校本课程、国际课程四大课程体系, 让学生从小就学会有需求, 会选择;尝试与县气象局、县科协、县消防和交警大队建立气象观测站、现代消防安全科普演示教育系统等校内实践平台;开发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网络科学类、专题综合类等选修课程和校本教材。2.建设立体个性的开放型课堂。重点聚焦课堂, 构建先学后教, 互助展评课堂模式, 体现自学、互学、展学特征,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 追求过程的优化, 达到结果的优质化;引导教师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知识体系, 根据学科文化的特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突出目标、自学、互学、展学、表现以及达成几个方面的落实, 既注重共性, 又张扬个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研究, 在学习的过程中, 提高互助合作意识和能力:把课堂打造成学生成就梦想的舞台。3.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反馈制度。把握课堂两个层次五种分析, 一是从形式层面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就事论事) :同行对视分析 (情景问题、活动形式、板书评价、事例情绪) , 领导俯视分析 (学生互动、教材解读、课堂评价、突发应对) ;二是从意义层面三个维度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技术分析 (导入、传授、强化) , 教学质量分析 (目标、内容、过程、结果) , 教学价值观分析 (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 。

(六) 加强师资培训促专业化发展

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引导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年度专业成长计划, 采取专家引领、校本培训、青蓝工程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实施教师六个一工程和七字要求, 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即教师每学年读一本书, 写一篇教学研究文章, 开一节公开课, 出一张试卷, 结一个对子, 每周听一节课。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教研、课外活动等七个环节方面的规范化, 体现“全、精、够、透、实、多、活”七字要求。2.开展课例、案例及课题的开发与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实施课题带动策略, 在全校形成各级课题体系。教师以课堂教学发现的问题为重点研究课例, 体现“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学精神。典型课例必须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进行案例开发, 应侧重于学生 (个体) 在学习、习惯、行为、态度、心理诸方面的转变与发展的分析归因, 以形成既符合教育规律, 又具有我校特色的、具有可操作性、新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策略。3.推行走访研修, 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行为。采取专家引领、校本培训、青蓝工程、教育考察、参观学习、专题讲座、汇报课、博客共享资料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七) 构建自主成长型德育模式

回归德育的常规性, 让德育更好地与学校的方方面面相融,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社会发展。抓住德育主渠道学科渗透、开发精忠教育课程、编写精忠教育系列教材、开展精忠教育系列活动, 构建自知、自立、自律体验式自主成长型德育工作新模式。自主成长型德育模式, 内容上贴近学生的实际, 方法上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流程上注重平时的积累, 培育“忠”的品性和“精”的品质。

1.采取“导向——活动——激励”策略, 实施自知、自立、自律的自主成长型生态化德育。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以“树人精忠”为德育理念, 注重“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 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 采取“导向——活动——激励”等多项德育策略, 长期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积极实施自知、自立、自控的自主成长型生态化德育, 从而达到以先进的理念、高尚的精神引领学校德育建设,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的导向凝聚功能、整合创新功能, 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使学校在强劲的育人生态磁场中获得跨越式发展。2.分阶段编写精忠教育系列德育教材。因材施教, 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主题途径;针对初中、高中不同阶段, 构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的系列生活化主题——初一:学会做事, 感恩生活;初二:学会学习, 感受创新;初三:学会做人, 感谢真情;高一:青春与责任, 让青春更美好;高二:生命与生活, 让生命更灿烂;高三:成人与荣誉, 让人生更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岁月峥嵘须搏拼, 年华潇洒敢奋斗。励精图治求发展、开拓创新显特色的忠中人, 将用真情诠释出当代教育的真谛和内涵, 用行动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和主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且富个性地发展,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充满自信地走向世界和未来的人奠定基础;把学校建设成软硬件先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的新型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浅谈规划馆如何打造高标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一篇:VirtuoZo3.6在自动空三测量及加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