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我们的手四年级

2022-08-24

第一篇:诗歌我们的手四年级

伸出我们的手

楚天虹说:如果你的心灵刀枪步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间万象,何为表里。

我们可以为一件事、一个人感动着,也可以为一本书、一句话所感动。感动不分大小,也不需要什么资本,只要你有心,就会感动。

2007年5月12日是值得我们感动的一天,也是我们流泪的一天。我们应该为此感动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带给了四川人民巨大的伤害,同时也给我们的心灵抹下了深深的创伤。我们要牢记这一天,永世不忘!

就在这个巨大灾难面前,作为人类的我们,并没有完全被它的可怕所打倒,也并没有被它的无情而忘却了我们本身的情感。灾难本无情,但我们人类有情。我们不是顽石,我们的心也不是铁打的。看到许许多多的同胞因灾难而殉葬,我们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哭得歇斯底里,哭得震撼天地雷公雷母但我们并没有忘记,也没有因此而吓坏。我们用自己的一双双充满温馨的手,用我们火热的心再次去创造了一次次生命,从新点燃了他们冰凉的心。

好莱坞着名女星莎朗斯通因为一句无意的话:四川地震是中国人民的报应。换来的是多少人的斥责和批判。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一句话,失去了她原本所有崇拜她的影迷,也为她以后的人生重重地烙下了黑色的污点。

作为中国人,作为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同样的心。在别人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受害者一样,同他们共同分担内心的痛苦。要知道,别人幸福,我们才能幸福;别人痛苦,我们更痛苦。我们都如亲兄弟亲姐妹一样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算再大的困难,对我们而言也会变得微不足道。

肖复兴说: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的一张ph试纸。既然我们有爱心、懂得感动、知道奉献,我们就不会被灾难所束缚。要知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伸出一双手,那么全世界共有几十亿人口就会有很多双手,再大的灾难也将化为雨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点爱心,那么我相信,全世界的人的爱心聚集起来就能够绕万里长城千万遍了。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全世界都在谱写着同一首歌,歌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着我们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心。我们的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吃苦的精神永远会代代相传下去,永远为着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着!

第二篇:伸出我们的手(精选)

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此时此刻,站在宽阔平整的操场,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幸福和安逸。可是,在3月18日,一场无情的大火,让我们白水县尧禾镇恒寨村的两名学生身陷火海,他们现在正遭受着火灾带给他们病痛的折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值遭受火灾的两位学生家庭最艰难的时刻,作为在校学生,我们的力量或许微薄,这份情,便是他们的救命的甘霖!

同学们,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定信心携手共度难关是我们的信念。今天,在中心校的爱心倡议下,我们的同学都纷纷伸出友爱之手,慷慨解囊。我们在献爱心的同时,也被感动着。让我们在感动和感恩同播撒爱心,相信薪火能相传,梦想将起航,爱心终永驻。

我们的力量虽然有限,我们的爱心却是无限。两位在病痛折磨的同学,你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勇敢面对。你们不要害怕,因为医生叔叔和阿姨们会想方设法为你们精心治疗;你们不会孤单,因为有我们日夜牵挂、朝夕相伴。

一滴水汇聚成爱的汪洋,一份情凝聚成无穷力量。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众志成城,两位受伤学生一定能康复的。

最后,我代表杜康镇杨下学校全体师生,向两位受伤的学生致以最衷心的祝福,祝他们早日战胜病痛,能够重返校园读书!

第三篇:《我们的手》教学案例

《我们的手》教的设计 执教:董场镇学校白涛

一、教材认识:

《我们的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手”为主题的组合单元。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造的凭借,也是传递情感的介质。《我们的手》一课则是从友爱的角度选编的课文。全诗共4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构图美。诗的内容浅显,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结合本单元“金钥匙”默读思考,学习作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字来会画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打一人体器官。)板书“手”

2、刚才我们做了手指操,现在请伸出你的手,想想你的手能做些什么?(剪纸、画画、写字„„)

3、看来我们的手作用非常大,我们要好好爱护和珍惜我们的手。那么,手还有哪些大家没有想到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渡的《我们的手》,去领略那柔美的情思。(板书“我们的”)

(二).学生自学 初读识字 整体感知

1、请把书打到29页,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词语画出来打上问号,想办法解决,再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在下面画个三角符号,也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这一次要做到流畅,有一定的感情,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在下面画问号,读完之后打个OK的手势给我。

3、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1)大家读得可真投入,相信已经打败那些拦路虎了,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吧。出示生字,开火车读,齐读。重点强调“辰”的读音和“帆”的写法,师板演 (2)提出难理解的词语解决。

(3)师:谁想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准确吗。(指名分小节读)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5、大家读得可真有韵味,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读了,可以吗?不过我读完以后可要让你们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师配乐朗读)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感知。通过教师范读,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体会文章的文质兼美。】

(三).师生共学

1、学习第一小节。

师:咱们班的孩子们可真聪明,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小节吧。(出示第一小节) 师: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大家边听边想一想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里,我们的手是„„ 生:(接)是电线。

师:对,我们的手是电线。(课件出示:我们的手 是电线) 你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吗? 生:我们的手像电线。读一读。

师:(课件出示金钥匙:“是”有时表示“像”的意思)。由此看来,这是一句比喻句,是比喻当中的暗喻。

师:课文当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生:我们的手是桥,我们的手是船,我们的手是小鸟。 师: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吗? 生:老师是园丁。„„

【设计意图:对“是”这一比喻词学生刚接触,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运用,做到灵活运用,学以致用。】 师:你的比喻句很精彩。那么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呢,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看看你会想到什么。编者很有心,在书上给我们留下了空白处,我们可以在这黄金地段记下你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生:谈读书体会。

生1:我觉得我们的手就像电线一样,一边连着爸爸,一边连着妈妈,三口之家充满爱,就像电灯一样明亮。

生2:读这一小节让我想到了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上街,游玩的情境,特别温馨。 „„

师:能用一个词概括你的感受吗?(幸福)(师相机板书) 师:你真是个幸福的孩子,你能幸福地读一读吗?(生有感情读) 师:谁还想来读一读?(指名读,并指导。)

师:我想大家也同他一样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让我们一起回味这幸福,并把这种幸福和在座的每一位分享吧。我们的手是„(生齐读)

【设计意图:以指导朗读为主线,适时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让语言在头脑中构造出生动的画面与情节获得感悟,读得更加入情入境,感悟更深。学习做批注笔记也是本课的一个内容,学生可以用简短的词句来记录自己的体会。】

2、学习

二、

三、四小节。

师:我们的手不但传递着合家欢乐的幸福,还会传递更多更美的情感。现在大家自由读一读

二、

三、四小节,看看你又会有哪些体会和感受。你可以抓住重点的句子,用自己经历过的事说说你对这一小节的理解,并适当做些批注。 生:自由读文,做批注。

师:如果你觉得读一遍不足以体会,你可以多读几遍。如果你有了感受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 生: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想。 师:谁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生:汇报第二小节感受。

生1:我们可以用手写信,打字,打电话,向远方的朋友传递问候,所以说我们的手是桥。 生2:我认为这一小节用手传递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

师:是啊,我们的手架起了友好的桥梁。带着这种友好的心情和你的同桌读一读。(师指导,可以两人齐读,也可以配合读)

师:谁想读?同桌面对面读,展现你的友好吧。 师:其它哪个小节打动了你呢? 生:汇报第三小节。 师:适时点评,指导读。

师:真诚的心与心之间是没有距离的,这洁白的帆正如人与人之间的真诚。那我们的手还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理解。 生:汇报第四小节。

师:你什么时候会感觉到这种快乐呢,能举个例子吗? 师:我们每天都很快乐,就让我们快快乐乐的来读第四小节吧。 生:快乐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没有老师过多的说教,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手向我们传递的友好、真诚、快乐的美好情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

(四).小结升华。

师:我们的手是电线,是桥,是船,是小鸟。他们传递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美好的情感。(板书)

师:你知道吗,我们的手还会说话呢,知道手语中的“你好”怎么表达吗?看清楚了,想学吗?跟老师一起做一做。

生:跟老师学做手语:让世界充满爱。

师:瞧,我们的手是多么智慧啊,谁愿意跟我合作,一起来歌颂我们的手?我来读第一小节。(配乐分小节朗读) 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吗,老师刚才可是背诵的呀,你敢跟我挑战吗?你会背哪个小节就站起来背,挑战成功的,我们给他掌声鼓励。 生:会背的起立背诵,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文意,体会诗情,在学生的理解层层推进、情感层层堆积之时,教师与学生以最真挚、强烈、最富有激情的情感合作朗读诗歌。使感情升华,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内涵。】

(五).扩展仿写。

师:太了不起了,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老师一种灵感,老师也想做一首小诗,大家来听一听,“我们的手,是掌声,在同学和同学之间传递着赞许,让自信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能给老师一些赞许的掌声吗? 生:热烈掌声。

师:在你看来手是什么呢?请展开你无所不在的想象力,仿照诗歌,自己写一小节。这样好吗,请大家小组合作,每个成员写一小节,把大家的组成一首完整的诗。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写。 生:小组合作完成诗歌创作。 师:哪一小组先来展示你们的作品? 生:全班读题目,小组依次读。

【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在朗诵中表达情感,升华自我,体会到了手所传递的美好情感,从而有了那份自然而然的创作热情和激情,在创作中再次深化了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新课标指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生非常乐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别人一起交流。这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总结

师:让我们再次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可爱的小诗人们。(掌声) 师:小诗人,老师问问你们,你们的诗是靠什么写出来的? 生:用心/用脑/„„

师:用脑用心,也离不开手吧。

师:同学们,我们的手是一种语言,在作者和听者心中传递着感动,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爱。心手相连,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手拉手,心贴心,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音乐起:“手拉手”)

【设计意图:本课以小诗开头,在音乐中结束,让这篇意境深远,文质兼美的诗歌从美中来,走进学生的心里,在美中去,留有余香,让人回味。】

(七).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和同学合作仿写一首小诗,誊抄好贴到教室的墙上

第四篇:诗歌:拉着你的手

拉着你的手

(诗歌)

甲:我身边有无数温暖的手, 拉起每一双都有不同的感受: 夜晚,我拉着妈妈的手, 闭上眼睛享受母爱的温柔。 妈妈的手纤细柔软, 一缕爱意在睡梦里停留。 爱的种子在我心里萌芽, 爱的雨露把我心田浇透, 爱的阳光让我茁壮成长, 我要让爱充满整个宇宙! 合:爱的种子在我心里萌芽, 爱的雨露把我心田浇透, 爱的阳光让我茁壮成长, 我要让爱充满整个宇宙!

乙:我身边有无数温暖的手, 拉起每一双都有不同的感受: 清晨,我拉着爸爸的手, 迈开大步迎着朝阳走。 爸爸的手粗壮坚实, 一股力量涌上我的心头。 走过花红柳绿的初春, 走过天高云淡的仲秋, 走过生命的每一个四季, 去迎接人生的每一次丰收! 合:走过花红柳绿的初春,

走过天高云淡的仲秋, 走过生命的每一个四季, 去迎接人生的每一次丰收!

甲:我身边有无数温暖的手,

拉起每一双都有不同的感受: 校园里,我拉着老师的手, 凝望着老师那智慧的眼眸。 老师的手像一只万花筒, 为我打开知识的窗口。 乙:带我认识数字的神奇, 带我品味文字的隽秀, 带我走遍大江南北, 去感受祖国的山川锦绣! 合:带我认识数字的神奇,

带我品味文字的隽秀, 带我走遍大江南北, 去感受祖国的山川锦绣!

甲:拉着你的手,

合:幸福的暖流涌心头; 乙:拉着你的手, 合:沿着幸福的道路向前走; 甲:拉着你的手, 合:快乐成长不停留; 甲乙:永远拉着你的手, 合:让幸福家园天长地久。 幸福家园,天长地久!

第五篇:六年级综合性学习:《我们一起去看海》学生自编诗歌

我们一起去看海

廖思琳

啊,我们一起去看海

松软的海滩

在脚下展开

海的怀抱的如此的舒适

我们在你的怀抱中玩耍

欢笑声溅起了阵阵浪花

潮起潮落都有着一首动听的歌曲

去看海,一路唱着你那的歌声

去看海,一路有着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海浪亲吻着我的脚踝

大海 啊,你终于展开了你的胸怀

海的 心胸是如此的宽大

奔腾的海水

包容了我们的身躯

大海啊,你终于张开了你的怀抱

上一篇:诗歌赏析造一个草原下一篇:施工队年终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