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知识论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网络安全知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对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的特征进行拓展分析,结合知识整合的方向和网络特征提出管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成长模型。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由整合能力和网络能力共同决定,尝试从知识网络的广度、深度和整合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衡量体系。

第一篇:网络安全知识论文

基于知识图谱的食品安全知识供给研究

摘 要: 基于知识图谱为食品安全知识供给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我国学者2011年-2020年十年间CNKI中发表的2899篇关于食品安全的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进行分析。利用Bicomb软件、VOSviewer软件、CiteSpace软件从论文发表的时间、作者、作者所属机构、发文单位、关键词、研究主题六个角度,为食品安全学科提供知识供给,揭示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家群体。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研究处于学科大发展时代,研究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研究主题过于集中,针对性不强、不够深入等问题。因此未来应在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食品安全;知识供给;知识图谱

本文著录格式:单麒臻,张磊. 基于知识图谱的食品安全知识供给研究[J]. 软件,2020,41(09):172177

【Key words】: Food safety; Knowledge supply; Knowledge map

0 引言

食品作為人民群众生存必不可少的元素,其安全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随着我国近十年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所涉及的生产、流通、经营的产业链愈加复杂,很多恶劣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甚至因此引起重大突发公共事件[1-5]。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2011-2020年CNKI中核心期刊以及CSSCI期刊的篇名中含有“食品安全”的文献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供给,通过分析热点以及趋势判断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传播进而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CiteSpace以及VOSviewer软件对食品安全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以及可视化分析,综合运用Bicomb以及Excel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找到文献、作者、发刊单位、研究热点、关键词的贡献关系进而揭示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未来和趋势。具体操作上,利用Bicomb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利用VOSviewer对处理后的数据做出热点共现分析以及作者共现分析,利用CiteSpace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热点突现词分析以及发文机构共现分析,并借助食品安全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学者的观点和建议对食品安全的知识供给作出深度探索和挖掘,旨在未来对食品安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2 数据来源

本文以CNKI为数据来源,以食品安全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CNKI高级检索,设置搜索期刊,检索条件为篇名“食品安全”并设置发表时间为2011年到2020年(截至时间2020.2.28),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以及“CSSCI”并设置“同义词扩展”,点击搜索,检索时间为2020年2月28日,最终筛选得到2899篇文献。

选择时间为2011-2020年作为时间条件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近十年来我国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食品贸易进程加快,食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食品链变得复杂,食品安全风险的隐匿性增强,食品安全的侧重点在近十年发生改变。二是2010年食品安全委员设立,《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于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十年间《食品安全法》从建立到通过再到完善,这更有助于深度挖掘在国家从法律层面积极参与后食品安全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7]。

研究食品安全领域十年间的文献发布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状况,对文献数量分布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学者们在阶段内发表的论文数量研究。如图1所示,近十年来,在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上关于食品安全的文献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2011年-2013年呈上升趋势,文章数量有着明显的上涨趋势,在2013年达到顶峰,四年发文量1195篇,占比41.2%,二是从2014-2018年的下降期,三是从2018年开始呈上涨趋势。这表明在2010-2013年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上升期,在2013年达到高潮并有了一定研究成果,基础性问题已得到普遍研究,导致从2014年开始每年文献数量开始下降,研究进入了一段瓶颈期。

通过近十年对我国食品安全相关事件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例如2011年“上海染色馒头事件”、“湖北毒生姜事件”、2014年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过期肉类给麦当劳和肯德基、2016年米线添加毒品事件再到2019年成都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从近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间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从2014年后开始减少,这与图1所展现趋势基本符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也是《食品安全法》的出现使得食品安全问题进入大众视野进而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2 研究热点分析

2.1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提炼,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提要,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对高频关键词分析可以反映出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Bicomb对所获得的2899篇期刊文献的关键词共计5525个进行筛选,筛选出出现频次为5次以上的关键词并对同义词进行合并得到267个关键词,将数据导入VOSviewer进行共现可视化分析得到图2,图3。将数据导入CiteSpace中,进行突现词分析得到7个突现关键词。

其中,“食品安全”在所有关键词中出现次数最多,达到1749次,占比高达13.9%,其次为“食品安全监管”达到283次占比2.3%,“《食品安全法》”118次占比0.9%,“食品”113次占比0.9%。267个关键词共生成7个聚类,从共现次数来看,排名前五位的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食品”,“食品安全问题”“企业”,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次数分别是2110次,436次,245次,202次和192次。以上数据表明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中,“食品安全监管”,“食品”,“食品安全问题”“企业”等是伴随度最高的热点。

从热点分类来看,刨除在食品安全领域内本身就是热点的“食品安全”这一热点,食品安全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监管模式”等;二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规制”“风险检测”等;三是食品安全的法律方面,主要有“《食品安全法》”“刑法规制”“食品安全犯罪”等;四是食品生产管理方面,包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问题”、“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事故”、“食品企业”、“企业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等;五是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等;六是食品安全的机构方面,有“卫生部”、“中国食品技术学会”、“研讨会”等;七是消费者方面,包含“态度”、“行为”、“认知”、“消费者”等;八是食品安全治理方面,包含“社会共治”、“政府监管”等。

从研究趋势来看,如图2所示,关键词的由浅至深代表着时间由远到近,即深颜色的词代表近期研究的热点,图2图3表明,自2011年开始,食品安全领域一直围绕着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问题、食品、食品安全检测作为研究内容,但仍存在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内职能不清,部门间职责模糊,协调不够充分,监管力度不够,食品安全標准模糊,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发等问题。随着研究的进展,开始出现以食品安全犯罪、食品安全风险、风险规制、监管模式、监管绩效、制度完善、食品安全教育、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社会共治、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食品安全指数、法律规制作为深层次的研究,这表明,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从食品安全法律方面来看从2011年开始研究的《食品安全法》逐渐细化,已经出现开始向食品安全犯罪方向进行研究、监管体系、监管制度已经有初步进展,逐渐向食品安全犯罪的预防、制度完善方面发展,并运用风险评估相关知识对食品安全进行研究,以风险评估来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预警[8-11]。

2.2 突现词分析

从突现词来看,突现词是指按照一定阈值和参数计算,通过考察词频并将这段时间内词频变化最高的词得以显现,通过突现词的分析可以反映出阶段性时间内的新研究方向。如图4所示,2016-2017年,“食品安全犯罪”,“模糊综合评价法”,“网络层次分析法”作为突现词表明,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在经过前几年的研究后,犯罪问题开始经学者们关注,并且开始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食品安全进行相关的定量定性分析。近两年,食品安全管理开始被学者们关注,而管理属于宽泛的概念,食品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关于食品的采购、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过程中进行控制协调,它的主体是食品相关的政府部门,这表明学者们对于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开始关注于政府管控,希望政府从源头到末尾进行整体协调控制。惩罚性赔偿其本身作为最严厉的民事责任惩罚方式成为近两年突然出现的关注点为食品安全法在实务中适用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反应出对于食品安全法问题研究的细致化。

3 研究群体分析

3.1 研究人员分析

3.1.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是作者在某一时期在某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是测评作者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普莱斯定律,计算出统计时段内核心作者至少发表的论文数为0.749√37≈4.56,这里取发布数量至少为5篇的作者进行分析,通过Bicomb软件在2899篇文献中统计出共计4148个作者,将数据导入VOSviewer中,设置最少发布文章数量为5篇,其中有102名作者符合条件,图5即为102名作者与其它作者的共现网络[12-15]。

3.1.2 合作网络分析

对作者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是挖掘科学家群体的重要途径,其中王冀宁发表文章最有37篇占比1.3%,并且和49名作者有共同联系,其次为吴林海发表了26篇文章,与28名作者有共同联系。在图中可以看出作家群体分为5个群体,一是王冀宁、孙翠翠、王帅斌、王磊、童毛弟、陈廷强、马百超,发表数量最多,关系度最强;二是周应恒、孙宝国、文晓巍,王二朋、王静、袁嫦静;三是唐晓纯、李佳洁、李江华、李腾飞、王志刚、郑风田;四是张凯华、张哲奇、李丹、王守伟、臧明伍;五是安玉发、张文胜、张红霞、王硕。从图中时间线来看,近年来王冀宁的群体和张凯华的群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贡献度更高,发表文献的时间在2015-2020年间,其余群体大多在2011-2015年发表文献。

3.2 研究人员机构分析

从作家来源机构来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研究团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情况,这里将原始数据导入CiteSpace,得到作家机构的网络共现图,从图6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南大学商学院,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中心度高,研究度高,但由于学院与学院间相互独立,不能直观体现出哪家机构的研究成果更多,因此,笔者将数据进行了处理,将同属于一个机构进行了合并。

数据表明,这十年间中国人民大学发表量最大,136篇占比3.7%,天津科技大学其次,发表量为105篇占比2.9%,江南大学103篇占比2.8%。经统计,在排名前20的机构中,有21所高校,这表明,在食品安全领域我国高校是主要研究力量可以为食品安全域提供有生力量,但国家相关机构的研究力量还稍有欠缺,研究成果还不够丰硕,例如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这类食品安全管理相关的国家机构虽有发布相关文章但数量较少,在国家机构发文中,发表数量最多的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这表明国家主要通过对于食品安全相关事件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估的方式,找到侧重点进而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并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16]。

3.3 期刊分布情况

通过对食品安全文献刊载的期刊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期刊涉及领域进而分析食品安全在各领域的研究状况。经整理统计2899篇文献来源于548个核心期刊,刊载25篇以上的期刊共15家期刊,刊载文献共计997篇,占所有文献34.4%,刊载文献最多的是食品工业科技,136篇占比4.7%,15家期刊涉及多个领域,食品类期刊如《食品工业科技》《食品与机械》《食品工业》《食品研究与开发》等,农业类期刊如《世界农业》等,医学类期刊如《现代预防医学》等,卫生类期刊如《中国学校卫生》等,这表明,食品安全在近十年的研究中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学者们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也涉及多领域。

4 研究主题分析

研究主题是分析一个学科的知识分布及其分布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研究主题的分析可以看到食品安全分布在那些领域,哪些专业学科在关注,通过

从学科数量来看,食品安全关注的学科分布非常广泛,涉及经济、法律、工业、医学、食品业、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从学科关注重点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法律、食品工业、工业经济理论、预防医学、卫生学等等。按照下分学科排名,第一是生产行业管理学科出现次数最多,出现频次1219次;第二是法律学科中的文教、卫生管理法令学科出现次数达到457次;第三是食品工业学科中,食品安全与卫生这一学科出现频次达到423次,第四是工业部门经济学科达到322次;第五是预防医学、卫生学中食品卫生检验学科达到129次。

从学科分布来看对大学科以及其下的小学科进行整理并按照所算权重进行筛选并制作得到图7,根据数据表明,食品安全文献的所属学科中,还是主要集中在经济、法律、卫生学科,这些学科为食品安全这一学科提供了支持、解释以及法律保障,促进了食品安全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5 结论与展望

近十年,人们从关注食品安全到关注食品安全在各个领域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从食品安全单一方面的研究拓展到多个学科的合作研究,本文使用VOSviewer以及Citespace软件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核心期刊以及CSSCI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食品安全领域的知识图谱,挖掘出食品安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揭示食品安全的发展脉络、研究状况、发展趋势。总结来说,食品安全发展自2010年开始起初经历了上升期,在最近几年发展到达瓶颈,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作者之间合作也从2015年后开始减少。食品安全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知识构成丰富,涉及55种学科,但集中度不高,学科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缺少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但同时这也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在今后應不断创新,结合各类学科进行综合性的合作研究,不断积累研究成果并提高该学科的科研水平。

知识图谱及研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食品安全监管以及食品安全法律两大问题上,从食品安全监管来看,食品原料的采购、食品生产、销售、流通、消费这一过程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监管对象广泛、数量庞大,这对政府监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食品产业基础薄弱,但产业体量不小,食品相关的企业以及个体数量多,监管难,这也要求学者们在研究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关问题时创新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来看,自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我国在近十年从依靠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依法监管到提出社会共治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学者的研究也越来越精细化,2015年《食品安全法》修订时提出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理念也给学者们提供了更多更细致的研究方向。

总之,现有的食品安全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各学科各机构缺少合作,研究还不够充分细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各类学者们应融合各学科,加强机构间合作,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闫纪红, 李柏林. 智能制造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 科学通报, 2020, 65(08): 684-694.

[2]令娟, 樊玉清, 胡兰文, 等. 基于CiteSpace及VOSviewer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OL].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7[2020-03-17]. http://kns.cnki.net/kcms/ detail/11.3456.r. 20200302.0950.002.html.

[3]黄晟鹏, 孔燕. 科学社会学实证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基于科技哲学三大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 36(02): 60-65.

[4]汪玉兰, 邓国民. 国际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图书馆, 2020(01): 44-52.

[5]霍宏伟. 保障食品安全要落实好社会共治理念[N]. 中国市场监管报, 2020-01-09(005).

[6]张蓓, 马如秋, 刘凯明.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食品安全演进、特征与愿景[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01): 88-102.

[7]刘成. 21世纪以来高校共青团研究的特征——基于VOSviewer的文献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 23(06): 88-93.

[8]张阿兰, 袁琴, 李月.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分析——基于CNKI论文(2003-2018年)[J]. 管理观察, 2019(14): 90-92+95.

[9]牛严君. 国际孕期体力活动研究的外在特征、主题热点及其演进——基于VOS viewer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18: 76-77.

[10]王晶.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食品安全认知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8, 34(04): 30-35.

[11]张磊, 张小霞. 《消防科学与技术》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7, 36(12): 1766-1770.

[12]吴洪涛, 高润国, 马安宁, 等. 基于文献分析的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严重性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05): 801-804.

[13]宗淑萍. 基于普赖斯定律和綜合指数法的核心著者测评——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12): 1310-1314.

[14]陈甬沪. 食品安全要研究“趋势”[N]. 解放日报, 2015-02- 18(005).

[15]李忠. 从基金项目看食品安全领域研究趋势(1987-2014) [C]. 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毒理学会, 2014: 14-18.

[16]谢建华, 申明月, 李昌.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食品安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01): 468-470+472.

作者:单麒臻 张磊

第二篇: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研究

摘要:对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的特征进行拓展分析,结合知识整合的方向和网络特征提出管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成长模型。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由整合能力和网络能力共同决定,尝试从知识网络的广度、深度和整合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衡量体系。

关键词:知识网络;知识整合;动态能力;能力测度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已经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长尾理论,知识的创造已经不是企业某个部门或某个企业的责任,社会中的任何实体都将承担起知识创造的使命。知识专业化与知识爆炸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知识散落分布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如果不能有效地将散落的知识整合起来,则企业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将大大下降,更有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将知识源通过知识网络连接起来,是企业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前提,通过知识网络,企业才真正成为知识的集合体。

企业的知识网络包括内部和外部的知识网,它们贯穿企业的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运用的整个知识过程。在不确定环境的刺激下,企业有能力通过知识网络,迅速整合知识资源进而转化为实质性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作出应激反应,是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知识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网络才有意义,如忽视对企业知识运用的管理,知识价值则得不到体现,企业就会失去竞争力,因此知识整合是构建知识网络的最终归宿。本文从这一辩证关系出发,提出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框架,将知识整合作为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并将信息流嵌入到知识网络框架之中,使整个模型框架更具应激性。

1 知识整合与知识网络的有机结合

Prahalad和Hamel在提出核心能力理论时,希望通过“知识”整合使企业具备独特的、不可仿制的竞争能力,从而获得长期的经营优势。Grant明确地提出了知识整合的概念,他认为是整合的知识而非知识本身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从三个方面描述了知识整合过程,即知识整合的范围、有效性和灵活性。Boer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组织结构方式与知识整合范围、有效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对三个变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并提出衡量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的三个维度,即系统化能力、协调能力和社会化能力。系统化能力通过正式的系统,如编码、计划和程序产生新的结构性知识;协调能力则通过管理机制如培训、联络工具、参与等形式发挥整合作用;社会化能力通过文化机制如价值观、理念、信念等实现整合。谢洪明在对广东146家中小企业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得出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知识整合具有动态性特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企业根据具体的知识创新活动,辨别创新的知识需求,寻找知识源,进而整合组分知识,形成创新的结构性知识,实现动态竞争优势的保持。知识整合的前提是能够获取相应的知识源,这需要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来实现。

管理学界对知识网络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瑞典工业界最早提出概念。知识网络能够很好地解决知识需求与知识分布的结构性矛盾。知识创新表现为多学科、多层次知识之间的重构,而企业不可能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知识,需要从企业外部寻求知识源弥补缺陷。如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究所,以全球资源构建知识网络:在印度,华为看中其软件能力;在斯德哥尔摩,是为了吸引爱立信的技术人员;在俄罗斯,则是看中了其在算法、数学能力上的优势。华为正是运用了全球网络的知识资源,才有产品不断创新的可能。

网络能力是微观层次研究企业与网络关系的重要视角,它通过主动发起与运用各层次的网络关系,杠杆利用网络成员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其他关键资源来提高创新绩效。杨东等也认为企业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构建有效的知识网络,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但是知识网络只提供了静态的知识资源,如果不能有效地将这些知识整合创新,企业也无法实现创新成果。华为如果没有能力有效整合6个研究所的不同知识,也无法成就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地位。由此可见,知识网络是知识整合的前提,知识整合是知识网络的最终归宿,两者是一个有机结合体,共同催生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2 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特征

张丽妮提出知识网络具有结构化、正式组织、通信机制完善和跨部门界限等特征;李勇等从知识网络形成的路径依赖出发,提出知识网络具有植根性和动态性特征;沈立新从虚拟企业角度出发,认为知识网络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多维联系性,企业的知识网络边界是动态的。上述学者的观点是从知识网络的单一视角提出的,没有 综合知识整合的因素。由于知识整合与知识网络具有不可分割性,知识网络还有以下特征。

(1)知识网络的形态模糊性。知识网络的形态可表现为松散、紧密、线性、星态、网络等状态。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形态具有灵活性,不区分某种形态的优劣。知识整合表现为谁拥有创新所需的知识资源,就与谁结网。有些学者提到知识网络的开放性和动态性,这与本文的形态模糊性具有相近的意义。形态的模糊性要求企业拥有很强的协调能力,既可以低成本维持某些稳定的网络关系,也可以在适当时机断开原有节点,寻找更具竞争力的知识节点。

(2)知识网络的知识势能进阶性。知识势能的进阶性依赖于形态的模糊性,即企业可以灵活地选择知识节点并结网,当某一节点的知识势能不再对企业有帮助时,企业通过寻找更高阶知识势能的节点,学习、消化和吸收,提高自身的知识势能,并进入新一轮更高阶知识源的结网过程。如此不断进化,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知识网络的整体知识势能,使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3)知识网络的整合记忆性。整合记忆性是指企业与原有知识节点成功整合知识的经验而能被双方所记忆,这种记忆能使双方的下一次结网过程更加顺利地进行。形态模糊性使得企业不一定长期维持与原有节点的网络关系,可能在某一阶段断开,但原有知识节点也是一个知识创造的实体,知识节点的知识势能也会不断提高,当达到企业的知识需求时,企业可以重新与该知识节点结网,双方的经验记忆能够降低结网成本,提高再次结网的成功性。

3 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管理

知识整合主要有两个整合方向:基于项目的知识整合(情境整合);企业机能导向的知识整合(界面整合)。知识整合的动因有两个来源:①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情境导向),任何企业都是通过提供一定的产品和服务组合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以此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个性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企业为了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必须有能力整合最新的知识,并将知识物化为商品,才能抢占市场先机;②企业机能的优化需求(界面导向),企业通过一定的工具、流程和管理等资源组合,为产品和服务提供界面平台,界面平台的功能高低取决于知识协作、知识整合能力的强弱,企业机能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之间的创新、协调、整合,优化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外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资源,与企

业原有知识进行融合,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率和创新能力。如华旗咨讯推出新款MP3时,由于其工序无法匹配创新的设计而导致创新产品中途夭折,如果华旗能将工艺环节外包,或者引进先进生产线,整合外部知识,创新的结果可能就会是另一种情况。

知识网络的管理应该针对知识整合的两个整合方向,同时与知识网络的特征相对应(见图1)。

基于情境的整合,具有时效性,即创新时间成本不能太高,否则有可能错过市场机会。这需要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知识资源,并以有效的方式实现整合创新,要求企业有能力管理好知识网络状态的模糊性和整合记忆性。具体地说,企业必须有很强的知识搜寻能力,能及时地找到知识资源,这需要企业创建合适的专家、标杆企业、科研机构等知识源库,通过“知识守门人”掌握节点的知识状态,并保持不断沟通。建立情境整合的经验数据库,通过组织学习内化为企业的行为惯例,有利于管理新情境的知识整合。运用事中回顾、事后总结的知识管理手段增强组织的整合记忆性。

界面导向的知识整合主要针对知识网络势能进阶的管理,即企业必须能够持续学习高势能的知识,不断提高流程、管理和创新的能力,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管理好知识网络的势能进阶,需要从两方面人手。①企业必须明确地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这是进行学习的前提。企业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分析、提炼和表达已有的知识基础,即设立“知识守门人”的管理机制。②企业必须明白别人拥有什么样的知识,这样才能确定学习的对象和目标。以品牌、市场竞争地位、市场反应、专家评判等指标衡量、筛选、反馈和确认高势能的知识节点,通过这样的管理程序,企业才能保证界面知识向更高知识势能进化。

4 动态能力成长模型

知识整合包括情境导向和界面导向两种整合方向。前者主要是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时的整合和调整,目的是获得短期优势。后者则是针对企业整体机能的完善,既有利于短期优势的获取,又有利于长期优势的维持。

为了更加有效地整合知识,企业首先应该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知识存量,自己的知识需求是什么,哪些人、工具和流程能够满足市场的知识需求,从哪些人那里弥补知识缺口,如何获取知识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企业知识网络的建立。通过知识网络将企业可以利用到的知识节点全部连通起来,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网。根据Kobayashi K的观点,每个知识节点都具有知识生产的能力和设施,通过网络内的通路与其他知识节点交流、融合,能够提高每个知识点的知识势,而知识势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网络内的知识整合,因此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具有不断进化的特性。一旦这样的知识网络被建立起来,企业就能在适当的时机整合适当的知识、工具和流程,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建立竞争优势。

企业将知识整合的经验通过知识网络充分在员工之中分享,内化为企业的行为惯例,这就是组织记忆的过程。通过组织记忆和不断地整合实践,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不断上升,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动态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整合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和实现途径。总之,知识网络是知识整合的基础和前提,前者为企业的知识整合提供了“原材料”,而后者进一步提高了知识网络的连通能力,两者互为上升,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动态能力(见图2)。

如同生物体的应激反应一样,为了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生物体必须有一个顺畅的信息流以及完善的机能反应机制。遍布生物体全身的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以生物电子流的形式传达给机能反应中枢,从而作出应激反应。企业的生存同样离不开对信息的感知,因此我们在企业的知识网络和知识整合中嵌入了信息流。顺畅的信息流有赖于企业信息通信机制的建立,如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部门,与信息中介部门建立沟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等。企业根据获取的信息,在管理机构中枢的战略指挥下,从知识网络中搜寻所需的知识,并将其整合起来,快速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力。

在这里,管理机构的战略指挥和协调是机能反应中枢,而知识整合就是企业作出的具体的机能反应。将信息流嵌入其中,使企业更具应激性和动态适应性。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利用知识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做法是建立信息流+知识网络+知识整合的管理框架模型,三者的有机结合程度共同决定企业的成败。

5 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能力测度

企业通过知识网络连通知识源,依托可获取的知识资源进行知识重构和整合,建立短期和长期竞争力。但企业的这种知识管理系统的能力水平如何,需要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测度,这样方便企业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找出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弱点加以改进。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能力分别包括网络能力和整合能力两个一级指标。网络能力则可从网络的广度和深度两个二级指标进行测量;整合能力的测量可运用Boer的系统化能力、协调能力和社会化能力构建二级指标。

网络的广度是指企业结网能力所能达到的宽度。由于本文模型中的知识网络具有形态模糊性,因此用节点数量来直接描述网络的广度可能不够合理,况且节点数量还受节点知识质量的影响,容易造成大的误差,所以对网络广度的测量必须通过间接方式予以取代,即通过衡量企业的结网能力来实现。企业的结网能力越强,企业知识网络可达到的宽度就越广。企业的结网能力取决于自身结网意愿、市场竞争地位、社会资本、网络技术实力等因素。结网意愿强,企业就会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结网成功的可能性。市场竞争地位可以增强谈判的议价能力或者吸引其他企业主动与其结网。社会资本,如领导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等都能无形中提高与人合作的可能性。网络技术实力是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与人合作的可能性。网络技术实力越强,与不同地域之间的知识交流成本越低,从而提高了结网的成功性。最明显的例子是随着Web2.0的出现,Wiki百科的知识总量已经超过大英百科全书。

我们运用结网意愿、市场竞争地位、社会资本和网络技术实力等三级指标对企业知识网络的广度进行间接测量。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设计量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基础数据。

知识网络的深度描述知识节点以及整个知识网络的知识质量或者知识势能,即每个知识节点的专业知识深度。由于知识质量和专业化程度具有不可观测性,因此直接设计指标进行测量存在困难。我们从结网方的角度出发,以相对指标进行衡量。知识的可编码程度可以相对描述双方的知识势差。如果编码化程度高,企业学习的效率会相应提高,因为它节约了强联系的成本,降低了知识吸收过程中的偏差。编码化程度越高,知识势能越低,反之则越高。

知识经济下,知识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如果节点的竞争地位显著高于结网方,则表现为节点的知识势能高,反之则越低。企业因结网而导致的创新产出越高,节点的知识势能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一指标可能会因为组织学习能力的差异而产生误差。更为准确的指标应该是,企业因结网导致的创新产出除以企业的学习能力水平,也就是剔出自身能力的干扰,才能描述节点的贡献。当然,这些指标衡量的是相对的知识势能,很难用于企业间的横向比较。不过企业积极寻找比自己强的节点,通过学习整合提高自身能力,这些指标还是可以指导企业进行知识搜寻和筛选的。

Boer将知识整合能力描述为系统化能力、协调能力和社会化能力。系统化能力通常以指南、政策、程序和手册整合显性知识,Boer认为系统化与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组合化”相似。可以根据Boer提到的几种系统化手段,以量表的形式进行语言模糊衡量。如“你们经常以预定的程序进行交流?”,“你们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知识的编码和管理?”等等。协调能力以成员间的各种联系加强知识整合。Boer列举了组织内部的几种联系,培训、轮岗、参与和非正式联络等。对于知识网络来说,这种协调能力表现为企业的学习能力,包括经常派人到节点企业进行学习或者聘请节点企业的专家进行培训,合作开发、合作创新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如奇瑞汽车的合作研发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高。第一阶段,派技术人员到合作企业学习;第二阶段,合作开发新产品,以合作方技术人员为主;第三阶段,合作研发,以奇瑞的技术人员为主。社会化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创造一个共享的意识形态促进成员沟通,这种整合机制主要通过文化、信念和理念来实现。企业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容易使成员形成身份认同,更有利于知识的整合。Boer认为,社会化能力能够提高知识整合的效率。因此,企业的文化力可以用来衡量社会化能力。

上述指标构成了衡量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能力的层次指标体系(见图3)。指标大体上都需要通过量表的形式获得基础数据,其合理性有待检验。根据该层次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或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权重,进而计算整个知识网络的综合得分,方便企业进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和时间轴上的纵向比较。企业根据每个方面的得分高低,确定拟以改进的重点领域,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相应的完善,创造和维持企业的核心能力。

作者:詹勇飞 和金生

第三篇:网络教学中的知识转化与知识创造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管理成为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转化和创造为基础的。本文以笔者上学期一门网络课程的学习为实例,具体分析了网络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及知识创造问题。

【关键词】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识转化,知识创造

一、前言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管理成为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知识管理强调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从中甄别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归类组织,在理解并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群体建构把外部的显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或者使其更加系统化;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过程中,把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创造出新的知识。知识创新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认为[1]:“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有学者在研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相互转化的四个基本模式:

(1)社会化模式:是指通过交流和讨论,个体间共享隐性知识,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个体间传播,这是一种经典的获取直接经验的途径。

(2)外显化模式:是指高度个性化的实践性知识能清晰而形式化地表达出来,从而可以在个体之间或者群体之间进行传播。

(3)整合模式:强调的是个体将零散的和不连贯的显性知识,组合成一个更加系统的知识整体并加以传播。

(4)内化模式:是指个体对群体所共享的显性知识的创新,是个体对新知识的内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对自身隐性知识系统的拓展、延伸和重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创造变得更加容易。本文将以笔者曾在网络教学论坛中(以下简称学习论坛或论坛)参与学习的一门网络课程为实例,具体分析网络教学中的知识转化和知识创造问题。

二、课程教学设计

笔者上学期曾参与了一位老师讲授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的学习。课程采用传统的面授教学和网络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进行。师生每周见面一次,进行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交流;课后的大部分时间,师生主要通过一个网络学习论坛进行教学互动。学生按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选择的研究课题的异同,形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问题的研究,然后,在每次课程的汇报课上将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和演示,课后所有的汇报材料都将上传到课程论坛中。借助网络学习论坛,教师采取异步式讲授模式[2],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测评等教学材料,编制成特定格式的文件,上传到学习论坛中,同时,还为学习者提供了很多相关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在学习论坛上的留言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协作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学生则可以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师生通过网络学习论坛进行的协作学习过程示意如图1所示。

三、网络教学中的知识转化与知识创造

1、教师知识的整合与外显化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传递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把自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转化为指导教学活动的显性化知识。开课前一个月,授课教师就通过电子邮件和学生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研究兴趣、网络学习倾向及学习期望,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多年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关于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实践性知识转化成设计严谨的整个课程实施的教学设计方案(见图2),发布到论坛上供大家阅读参考。这种让学生拥有参与教学活动的决策权和知情权的做法,既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更体现了教学组织中的专家策略。

其次,在课程之初,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聚焦研究问题困难的情况,授课教师把自己多年从事研究的过程和体会制作成镶嵌有包括文字、图片、图表、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演示文档,并在课堂上讲述,与学生一起分享和共勉。通过超文本和超媒体,教师难以直接表达和传输的隐性知识得以格式化和显性化的表述,并上传到网络论坛中供学生访问下载,教师的隐性知识转化成一种显性知识并得到学生群体共享。

另外,授课教师还在论坛中上传了许多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献资料,并提供了国内外一些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的超级链接,这些文献和链接的资源从不同的角度为学习者提供了理解研究性学习的视野,从而使学习者得以进行有效的网络学习以及相关的研究。通过阅读文献和链接的资源,学生有关课程的零散的知识也得到系统化。

2、学习者知识的内化过程

学习者的任务主要是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者的学习是在其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适当的学习资源,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过程。

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学习者利用网络学习论坛,领会教学设计实施方案,阅读师生提供的学习资料,浏览师生发表的帖子,参与到与其他学习者的同步或者异步的小组协作学习中。通过同化和顺应,学习者不断内化教师和其他学习者所创造的显性知识,并转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网络课程教材被制成超媒体性质的多媒体文档,学习者可以依据个人的阅读习惯决定自己的浏览顺序,使学习活动具有了更多的个人色彩。学习者在网络学习时,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查找对自己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系统化,并上传保存在论坛中,形成群体的共享知识源资料。学习者利用网络学习论坛,和其他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在群体的知识建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的同时,也分享其他学习者的知识,这样,外部的显性知识就被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隐性知识。另外,学习者通过制作电子作品如以个人主页、PPT或者课程论文等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论坛(见图3),以便于他人共享。如此,学习者则可以把自己难于形式化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3、学习者知识的社会化过程

隐性知识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而显性化。隐性知识可以从个体转移到个体,也可以通过交流、对话、讨论等形式传递给群体。

网络,可以支持学习者之间进行同步或异步形式的交流,并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协商,形成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和做事的方法并整合到学习环境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途径等等。这样,建构的群体性认知反过来又成为影响整个学习群体协作学习的潜知识。(图4)是课程中师生针对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有关的问题进行异步协作交流讨论的片段截图。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师生既表述了他们的显性知识,又贡献了个人性的实践经验,经过群体的建构,最终就成为学习者解决问题的群体性知识;同时,学习者间的相互鼓励还有利于形成以知识共享和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网络交互工具,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料,通过进行师生间、生生间和学生小组间实时的和非实时的交互,实现网络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及知识创造,如图5所示。

这一知识转化和创造图也为我们个人、群体如何进行挖掘隐性知识使其显性化传播分享、如何将显性知识内化生成隐性知识形成能力提供了一个理论过程模型[3]。

四、网络教学中知识创新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环境促进知识的加工和存储

研究表明,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超级链接,可以帮助教师把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发展其知识管理的能力。在课程中,教师通过集成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技术把他们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为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指导资料,并存放在论坛上。学生通过访问论坛,并利用它提供的目录树就可以看到教学信息和师生上传的显性化的教学资料。

2、设计基于问题或案例的学习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和特定的情境相关的。知识的转化和创造发生在知识的实践应用过程中,通过“作中学”而实现。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很注意设计与外部世界紧密相关的学习活动。比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很多学习者关心的问题,教师就结合具体教学分析信息技术的优势与缺失。通过设计和学习者学习生活相关的案例和任务,使学生的问题解决和知识发现汇聚到一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动态地建构了自己的知识。

3、提供适应性的学习策略

网络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大建构性的交互机会。

网络学习论坛通过提供良构教学如CAI、小组成员间学习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使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进行反思和检验所掌握的学习内容。论坛提供的超文本材料使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学习差异选择合适学习的内容,然后学习者就可以根据先前的知识,动态地创造知识。

4、鼓励知识共享和协作学习

网络教学中仅有功能强大的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能够促成协作学习的发生。为了鼓励学生的知识共享和协作学习,使大家论坛中的讨论更有针对性,教师把大家在课堂上关心的问题放在网络上,让大家在课外的时间也可以进行讨论;同时,教师还通过参与大家在网络上的讨论,发现大家关心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使得大家的讨论和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有效地调动了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

五、局限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隐性知识是人类思维的综合性知觉,是高度个人化的,因此,教师能展示给学习者的隐性知识是有限度的;而且,如何交流隐性知识对教师也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其次,信息传播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论坛中学习者所发的帖子有很多并不含有一定的知识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体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

最后,网络教学中,教师难以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难以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情况的反馈并调整自己的教学,难以获得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肢体语言抑或一个眼神所携带的情感对学生的身心所起的教学效果。上述这些问题也是网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网络实践中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

参考文献

[1] Michael Polanyi. Study of Man[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2] 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庄秀丽.网络化社会互联学习的三进阶[J].远程教育杂志,2005,(3):38-4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on on Web-based Learning

Zhao Fengmei Ai Lu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赵凤梅 艾 伦

上一篇:护士职业倦怠论文下一篇:小学教育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