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相关的形态学理论与应用文献综述

2022-09-12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山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 人们或利用山地来避免自然侵袭, 或凭借山势之险要来筑城设防、抵御外侵, 或取山势之雄伟来修建宗教建筑, 以达到震慑人心的目的。建筑是人类聚居活动的场所, 建筑空间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人类建筑文明的发展过程。

建筑形态是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 它既是对造型对象的描述, 又是建筑客体内在逻辑关系的反映。为了把握建筑的造型特征, 我们需要研究建筑的形式美;为了把握建筑的逻辑关系与组织结构, 则可以借鉴生物学中的“形态发生”概念, 以理性、缜密的思维方式进行形态创作。借鉴生物学的形态研究方法, 针对建筑形态, 我们即应重视对建筑外在造型对象的描述, 又应重视建筑自身内在逻辑关系的构成, 即既要重视建筑的形式, 也要重视建筑的功能, 并应加强两者的相互作用与反馈。因此, 建筑的形态内涵应包括建筑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组织结构两部分, 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注重形式美和组织结构的逻辑合理性是把握建筑形态的两个基本途径。

目前关于建筑形态的研究已相当丰富, 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推进, 城市建设中的平原化倾向日益明显, 广大处于山地地貌的城镇建设由于缺乏相应山地建筑创作的理论指导, 在具体的山地建筑形态上还只能大量的简单套用平原地区建筑的作法, 这既有违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不符合山地建设实际, 往往带来潜在的建设风险。因此, 立足山地实际, 总结、归纳符合山地地貌特征的山地建筑形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面临着城市空间特色丧失, 地域文化、建筑形态趋同的态势。放眼全国, 地无分南北、东西,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弥漫全国, 处于广大山地地域的建筑也大多不顾地形大挖大填采取方盒子造型, 这对于地质灾害相对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山地环境来说, 无异于是潜在的风险。因此, 深入研究山地地域环境特征与山地建筑形态, 为山地城镇建设归纳、总结适应山地环境的山地建筑形态, 就成为了当前面向山地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筑形态与地域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在敏感、脆弱的山地区域, 系统总结、归纳基于山地地貌的建筑形态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 本研究即立足于西部山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紧密从山地地形地貌与建筑形态的关系出发, 系统总结、归纳基于山地地貌的建筑形态。

2 山地建筑形态的研究现状分析

山地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长期以来人类都从事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的创造, 但明确地以空间的概念来分析和认知城市、建筑的实体环境和抽象组织特征, 还是从20世纪中叶布鲁诺·赛维提出“空间乃建筑的本质”开始的。

对于建筑形态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结构力学等工程技术类学科的重要课题, 建筑形态的相关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主要有同济大学建筑系建设计基础教研室编的《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以近十年来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实践为基础, 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 以形态构成为主要线索, 结合现代视觉设计中力的概念、材料和结构牲概念、空间限定的概念等, 比较理性地介绍形态设计的一些基本规律, 同时内容和实例编重于立体形态、肌理形态和空间形态的设计, 并注意与建筑设计作业结合。戴志中的《现代山地建筑接地诠释》 (《城市建筑》2006年08期) 在我国许多“平原城市”已经开始向山区扩充的发展背景下, 借鉴传统山地建筑接地手法研究的成果, 总结分析了结合现代城市和建筑特点的现代山地建筑接地设计策略。王群、金缨的《道教文化与山地建筑--三清山三清宫景区管理中心建筑设计》 (《华中建筑》) 结合具体实例, 探讨了道教文化与山地建筑创作的关系。郭红雨的《山地建筑的本土性》 (《新建筑》1998年04期) 分析了山地建筑特定的时空范畴, 阐述了本土化设计观的四个层面, 并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评析, 论述了山地建筑本土性的现实意义。洪艳、徐雷《山地建筑单体的形态设计探讨》 (《华中建筑》2007年25卷2期) 基于山地建筑活动越来越多的背景, 从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入手, 通过对建筑单体的接地形式、出入口及内部的布置、建筑的意象等较全面探讨了山地建筑形态塑造设计手法, 以期对山地丘陵地区城镇建设活动提供一些借鉴。

分析以上研究成果, 可以看出已有的关于山地建筑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2.1 理论探讨建筑形态自身的组织规律

主要有同济大学建筑系建设计基础教研室编的《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陈治邦、陈宇莹著《建筑形态学》, 戴俭编著的《建筑形式构成方法解析》, 卢济威、王海松著的《山地建设设计》等相关著作, 重在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 以形态构成为主要线索, 结合现代视觉设计中力的概念、材料和结构牲概念、空间限定的概念等, 比较理性地介绍形态设计的一些基本规律。

2.2 实践探讨山地建筑形态的创作规律

主要有戴志中的《现代山地建筑接地诠释》, 王群、金缨的《道教文化与山地建筑——三清山三清宫景区管理中心建筑设计》, 洪艳、徐雷《山地建筑单体的形态设计探讨》等相关文章, 主要基于山地建筑活动实践工程, 从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入手, 探讨山地建筑形态塑造设计手法。

3 结语与展望

根据上述对山地建筑形态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山地建筑的形态研究主要是从形态理论体系、工程技术等方面对山地建筑形态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然而, 建筑毕竟是一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也会孕育不同的建筑形态, 山地建筑亦不例外, 因此, 在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分析整合的基础上, 也应增补相关经济技术、人文历史等相对软环境要素的分析。

3.1 山地建筑形态的经济分析

山地建筑由于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 结合山地道路布局, 往往形成前后两个接地平面, 在建筑内部的功能布局上, 可以更加强化功能混合, 形成复合建筑, 山地建筑的竖向经济性由此可以较高于同样基底面积的平原建筑。目前的山地建筑, 往往关注于如何克服地形高差、尽可能减少工程量, 而忽略了山地建筑独有的双面平面接地、竖向功能复合的经济特性, 应加强对山地建筑形态经济性的分析。

3.2 山地建筑形态的地域文化分析

山地建筑形态是基于特定山地地域环境的产物。山地建筑形态的塑造, 应在尊重山地自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山地地域文化特征, 如陕北的窑洞、四川、贵州的干阑等地域文化要素特征, 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山地建筑形态。

摘要:山地建筑形态是山地建筑创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对山地建筑形态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梳理的基础上, 总结了目前关于山地建筑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建筑形态自身的组织规律和实践探讨山地建筑形态的创作规律两个方面, 并提出了今后山地建筑形态研究应加强经济分析、地域文化两个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山地建筑,建筑形态,理论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设计基础教研室.建筑形态设计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2] 陈治邦, 陈宇莹.建筑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 戴俭.建筑形式构成方法解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4] 田学哲.形态构成解析——建筑初步教材配套参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现代网络条件下的图书馆的管理与创新下一篇:运用管理会计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