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处理

2024-05-07

地基基础处理(精选十篇)

地基基础处理 篇1

地基基础处理的措施有:对上部结构进行维护;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或减荷, 基础加固、地基加固。上述几种措施有时不单独采用, 有时需多种措施采用。这些措施的选择, 往往需要对上部结构和地基作全面的考虑, 提出不同的方案, 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 从而选用合理的方案。必要时还应对缺陷形成的原因及现实, 从使用和维护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一般原则如下:当地基基础的变形已经稳定和趋于稳定时, 一般可不作地基或基础的加固。当地基不均匀沉降尚未趋于稳定时, 一般考虑“等待沉降稳定”、“加固沉降稳定”和“制止沉降”三种方法处理。

等待沉降稳定的目的是不对基地进行处理, 而仅从对上部结构进行修补, 从而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并避免上部结构的再度处理造成浪费。

加速地基沉降的目的和适用条件基本上与等待地基沉降稳定的方法相同, 但可以缩短消极等待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一般适用独立基础下的地基处理, 具体做法是临时地增加载荷, 人为地有控制地进行地基浸水等。

制止沉降的目的是终止地基和上部结构的发展。具体做法是上部结构减荷和加固, 基础加大底面积, 地基加固等。这些措施的单独采用或综合采用应根据有关措施的适用条件并做经济比较后予以选定。

采用减少上部荷重的措施时, 应考虑生产和使用条件的具体要求, 并通过地基强度、地基变形的验算确定减荷的具体数据。在地基强度破坏丧失稳定以及上部结构严重破坏威胁安全的情况下, 减荷也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或加固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上部结构加固是当上部结构安全度不足时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在地基基础加固比较困难时, 亦可考虑用上部结构加固替代或配合地基基础的加固。其具体方法有增设圈梁等措施。

基础扩大底面积的加固,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等情况。增大底面积应由地基强度验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表现为不均匀沉降, 变形过大时, 采用增大地基底面积的加固, 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加以确定。增大地基底面积的加固具体方法增设新的独立的基础, 加宽原有的条形基础、用四面套层加大独立基础等。

在建筑结构修缮中, 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有:分批分段更换病弱地基土、加桩加固、用挖钻孔灌桩加固、压力灌浆加固 (包括硅化法加固地基) 等。地基加固方法的选定应充分了解地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地基加固工作是在建筑物存在情况下进行的, 因而施工比较困难。它即应保护地基加固质量, 收到地基加固的效果, 有应采取措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

更换地基和振动打桩加固都可能引起地基附加沉降, 上部结构变形会有新发展。采用此类方法应对生产附加地基沉降有所估计,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挖钻孔灌桩, 压力灌桩加固地基不使用权地基避免受到附加影响, 但施工也比较复杂。地基加固后应作必要的质量检查, 如贯如度实验等。加固前加固后都应做好沉降的观测记录工作。

更换病变的地基是基础加固中比较直观的一种。它适宜病变地基土层分布较浅、厚度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加固可导致地基的进一步沉降和破坏。因此加固施工的组织应视具体情况分期分段逐步进行。挖除软弱土层后常用砼、砖砌体或碎石夯实等材料加以填充。

打桩加固地基的设计原理有的是在打桩时使周围土壤加密, 有的是用桩承重, 也有两者同时采用的。被打入的桩可为木桩、钢管桩、钢筋砼桩等。在加固量较大时易将桩拔出重复使用, 而在桩孔内填实粗砂、砼、石灰等材料。

挖钻孔桩加固地基的原理相似于打桩加固地基。挖孔桩的典型方法是石灰灌桩。它用挖孔代替了打桩拔桩成孔, 用生石灰吸水膨胀的原理是周围土加密。生石灰熟化吸水也不降低地基的含水量, 该方法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含水率较高的软弱地基。这个方法效果较好而且费用较低。

塔吊基础部位基础底板处理方案 篇2

塔吊塔身部位处理方案

编制单位:编 制 人:审 核 人:审 批 人:编制时间: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运通博远5#办公楼等7项,7#楼61~62轴/B~C轴间放置7#(TC5512型号)塔吊,臂长50米,基础(5米×4.5米×1.6米)采用C35混凝土,基础顶标高低于基础板底0.5米,标高为-11.000米;6#楼54~55轴/N~Q轴放置6#(C5513型号)塔吊,臂长50米,基础(5米×4.5米×1.6米)采用C35混凝土,基础顶标高低于基础板底0.75米,标高为-11.250米。

二、整改原由

为了防止基础底板受到塔吊运转时的扰动,対底板产生破坏,将6#、7#塔吊基础范围内的基础底板混凝土采用二次浇筑,待主体结构完成塔吊拆除后,对预留范围进行浇筑。据体措施如下。

三、施工措施

1、基础底板浇筑时,留置二次浇筑范围,施工缝做法:在基础底板高度中部1/3处留置50X100凹槽,具体做法同后浇带。

2、钢筋留置:基础梁钢筋通长布置,基础底板筋遇塔吊配重和塔身时,伸至配重及塔身边缘,满足搭接长度,(由于塔吊配重及塔身需要拆除,本工程钢筋为HRB400,不能反复弯折和焊接)塔吊配重及塔身部位钢筋采用搭接;接头率为100%,其搭接长度为:34d(d为钢筋直径1.4)×1.6(钢筋搭接系数)×14(基础底板钢筋直径)=770mm。

3、塔吊锚栓的处理:待结构完工塔吊拆除后,塔吊锚栓切除前将附近混凝土剔除50mm深坑,切除锚栓,剔除部位采用1:25水泥砂浆抹平。

4、塔吊防水处理:将以前锚栓周围的防水保护层剔除,分层与基础底板搭接,其搭接宽度为160mm,搭接接头相互错开300mm,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具体做法见附图:

5、级配沙石施工:待防水保护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将与底板高差范围采用级配砂石回填;分层回填,采用平面振动器分层夯实,填至低于基础底板100mm范围,其100mm范围内浇筑C15细石混凝土,充当基础底板垫层。

6、地下三层及地下二层顶板塔吊部位钢筋留置,采用04G101-4第31页后浇带HJD100%搭接预留钢筋构造:钢筋搭接长度为41d(d为钢筋直径14)X1.6(钢筋搭接系数)X1.4(顶板钢筋直径)=920mm,模板施工同顶板后浇带做法。

7、施工缝的处理:模板拆除后,将混凝土表面剔毛,剔至混凝土密实处,四周凹槽中设置通长止水条,采用钢钉控制止水条的位置。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浅谈 篇3

[关键词] 建筑地基 地基处理 处理方法

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高层建筑物还是给排水构筑物,其荷载都作用于地基上,地基则应同时满足容许承载力和容许沉降量的要求,如不满足,则应采取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1地基基础处理方法

1.1换填料层法

换填法是将基础底面天然的或后天形成的软弱土层挖去或部分挖去,分层回填强度高、压缩性低且无腐蚀性的砂石、素土、灰土、工业废料等材料,压实后作为基础持力层,常见的有换填砂卵石和灰土法。其主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换填强度较高的垫层材料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2、换填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后,可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3、换填透水性较大的材料(砂石),可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避免基土的塑性破坏,并可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及其强度提高。另外换填砂石等材料,因其颗粒粗大、孔隙大、无毛细水现象,可以防止材料受冻而造成的冻胀,如很多建筑物的散水和台阶以及道路的面层下均铺一定厚度的砂石,就是这个道理;4、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用素土或灰土材料置换黄土,可消除湿陷变形;同时,换填后的填料因其密实度增加,还可做为防水层,减少下卧天然黄土层被水浸泡的可能性;5、换填料层法除能满足上述要求外,在对环保要求较高的现代社会,它基本对周边环境不构成噪声、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地面泥浆污染等,只有一定的振动感,但波及范围较小。

对于有些土质软弱、不能满足建筑物强度或变形要求的不良地基必须进行人工加固处理。不良地换填料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如湿陷性土层下的地层为较厚、且承载力较高的砂砾石等地层时,可以采用换填料层法,挖除上部湿陷土层,用砂石或碎石回填进行地基处理,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1.2压实法

压实法是物理过程,土质填料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组成,孔隙率较大,通过碾压,使填料颗粒互相靠近和小颗粒进入大颗粒间的孔隙中而重新排列,并排出空气和水分,减少孔隙率,从而增加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填料的密实度,使地基密实度和含水率满足要求。影响压实的因素,在对地基施加压力时,影响地基压实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填料的类型、填料的含水量、施压分层的厚度、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功能、施压遍数及施压的方法等。

施工作业程序化、标准化,地基填筑过程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施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及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机械施压→检验签证→地基整形。

该地基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公路路基、铁路路基及机场、码头、堤坝等工程的填筑施工,这种方法更适用于那些土质较疏松,或者较软的地质。

1.3碱液法

碱液法加固地基,所注入土体的碱液本身不析出任何胶凝物质,它只是使颗粒表面活化,然后在接触处彼此胶结成整体,从而提高土的强度。

碱液法加固工艺及要求:1)确定灌注孔的平面位置,对于独立基础,宜在四周设孔,条形基础则在两侧各布置一排,孔距视加固情况而定;2)钻孔,用直径60mm~80mm的洛阳铲打孔至预定加固深度,孔可竖向也可向基础中心倾斜;3)埋管,先在孔中填入粒径为20mm~40mm的小石子至灌浆管下端标高处(基础以下0.3 m~0.5m处),然后插入直径为20mm的开口钢管,再在管子四周填充厚20cm~30cm、粒径小于10mm的砂砾石,其上用灰土或素土分层捣实至地表;灌浆,用直径为25的胶皮管连接灌浆管和溶液桶,然后将碱液加温至95℃以上,开启阀门,溶液以自流方式注入土中。灌浆速度控制在1L/min~3L/min左右。溶液浓度一般在80g/L~120 g/L,加固半径按40cm~50cm考虑,固体碱液用量可按每加固1m3土体耗用40kg~50kg计算。

化学法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法较为简单,浆料硬化快,加固体强度高。但是,灌浆材料价格较高,通常仅限于浅层加固处理,加固深度通常为3m~5m。

1.4打桩法

1.4.1 CFG

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者砂加水拌合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通过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与土共同承担荷载,使桩、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构成复合地基。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例如:济钢球团厂储料库,储料库表层土质为黄土状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140kPa,满足不了竖向承载力的要求,本着既快捷又经济的原则。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要求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30kPa。复合地基中由于CFG桩中掺入少量的粉煤灰,不配筋以及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其受力和变形类似于素混凝土桩,具有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稳定快、施工简单易行的优点,且工程造价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4.2粉体喷射搅拌法

粉体喷射搅拌法(DGMI法)是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技术的一种。近年来,粉喷桩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得到工程界的重视,发展很快,已广泛应用于公路、市政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软弱地基处理和坑壁支护工程,加固深度由15m提高到18m。粉体喷射搅拌法是将粉粒状加固材料水泥、生石灰粉搅合于软弱地基中,与原位土进行强制搅拌,使土与加固材料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改善土质性状的同时,提高其强度。目前采用的加固材料多是水泥,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形成了复合地基明显地提高了软土地基强度可加快路堤填土率,铺筑路面后的工后沉降量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

2针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

处理不良地基应根据各类建设场地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建筑物上的荷载的大小,从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及施工可行的要求开始,进行技术和经济综合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单一或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案。

2.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在湿陷性黄土厚度较小的建设场地,一般采用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湿陷性土层下的地层为较厚、且承载力较高的砂砾石等地层时,可以采用换填法,挖除上部湿陷土层,用砂石或碎石回填进行地基处理,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当湿陷性土层以下的地层承载力较低时,则可以采用桩基础穿透湿陷性土层,将桩端支承在可靠的地层中;当湿陷性土层较薄,而地层中存在埋深不大且承载力较高的砂层或砂卵石等地层时,可以采用预制桩穿透湿陷性土层,将桩端支承在砂层或砂卵石等地层上。

在湿陷性黄土厚度较大建设场地,一般采用复合型的地基处理方法。先用挤密桩预处理以消除湿陷性,再施工桩基础。当建筑物荷载较大时,可采用素土挤密桩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在岩土工程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素土挤密桩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注浆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素土挤密桩和预制桩等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当建筑物荷载不大时,也可采用素土挤密桩和CFG桩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同样根据工程条件也可采用灰土桩和粉喷桩复合型等地基处理方法。此外,在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灰土挤密桩(DDC法)复合地基等地基处理方法。

2.2膨胀土地基处理

若地基土的组成,上部是膨胀土,下部是非膨胀土,当其膨胀土的厚度较小。可把基础砌置于非膨胀土之上:若地基土的组成。上部是非膨胀土,下部是膨胀土,当其非膨胀土的厚度较大时。基础深度宜浅埋。若用加深基础处理,上部结构措施亦可适当减少,反之上部结构需相应加强。墩基和桩基上的地圈梁宜与地面脱空10~20cm。同时应该对建筑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完善,防止雨水,生活、生产废水等渗入基础改变土层含水量;另外也应对上部建筑进行结构处理和保湿处理以此共同减小膨胀土地基对建筑的影响。

3结语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 篇4

1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基本考虑因素

地基基础缺陷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建筑施工人员造成的, 由于缺陷的产生原因有所差异, 所以缺陷的处理办法也不尽相同, 但是任何缺陷处理工作都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四种主要因素:一、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三、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数值, 发展速度和趋势;四、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2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主要措施

目前国内的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办法主要有对上部结构进行维护;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或减荷, 基础加固、地基加固等几种手段。由于每种手段都有其内在的优势和局限性, 因此, 施工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建筑施工的各种影响因素, 选择合理的处理办法。同时, 建筑施工必须为建筑单位和开发商赢得部分经济效益, 因此, 在选择处理手段时不仅要考虑其实用性更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确保缺陷处理工作经济有效。

3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一般原则

当地基基础的变形已经趋于稳定时, 一般可不作地基或基础的加固。当地基不均匀沉降尚未趋于稳定时, 一般考虑“等待沉降稳定”、“加速沉降稳定”和“制止沉降”三种方法处理。

3.1 等待沉降稳定的目的是不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 而仅对上部

结构进行修补, 从而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并避免上部结构的再度处理造成浪费。

3.2 加速地基沉降的目的和适用条件基本上与等待地基沉降稳定的方法相同, 但可以缩短消极等待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

一般适用于独立基础下的地基处理, 具体做法是临时的增加载荷, 人为的有控制的进行地基浸水等。

3.3 制止沉降的目的是终止地基和上部结构的发展。

具体做法是上部结构减荷或加固, 基础加大底面积, 地基加固等。为了达到相应的加固目的, 施工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种方法的综合利用。

4 地基加固的基本举措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保证居民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综合考量建筑施工的综合系数, 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 地基加固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手段:

4.1 采用减少上部荷重的措施时, 应考虑生产和使用条件的具体要求, 并通过地基强度、地基变形的验算确定减荷的具体数据。

在地基强度破坏丧失稳定以及上部结构严重损坏威胁安全的情况下, 减荷亦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后加固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4.2 上部结构加固是当上部结构安全度不足时采取的必要措施。

而在地基基础加固比较困难时, 亦可考虑用上部结构加固替代或配合地基基础的加固。其具体方法有增设圈梁等措施。

4.3 基础扩大底面积的加固,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等情况。

增大底面积应由地基强度验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表现为不均匀沉降, 变形过大时, 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的加固, 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加以确定。

另外在建筑结构修缮中, 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有;分批分段更换病弱地基土、加桩加固、用挖钻孔灌桩加固、压力灌浆加固 (包括硅化法加固地基) 等。地基加固方法的选定应充分了解地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地基加固工作是在建筑物存在情况下进行的, 因而施工比较困难。它既应保护地基的加固质量, 收到极地加固的效果, 又应采取措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

5 地基加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1 更换地基和震动打桩加固都可能引起地基附加沉降, 上部结构变形会有新发展。

采用此类方法应对生产附加地基沉降有所估计,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挖钻孔灌桩, 该种加固办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受重能力, 但是实际施工难度大, 耗费经济成本高, 同时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 应该对加固的全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 并做好数据的详细记录, 发现异常数据及时上报处理。

5.2 更换病变的地基是基础加固中比较直观的一种。

它适宜病变地基土层分布较浅, 厚度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加固可导致地基的进一步沉降和破坏。因此加固施工的组织应视具体情况分期分段逐步进行。挖除软弱土层后常用砼、砖砌体或碎石夯实等材料加以填充。

5.3 打桩加固地基的设计原理有的是在打桩时使周围土壤加密, 有的是用桩承重, 也有两者同时采用的。

被打入的桩可为木桩、钢管桩、钢筋砼桩等。在加固量较大时宜将桩拔出重复使用, 而在桩孔内填实粗砂、砼、石灰等材料。

5.4 挖钻孔桩加固地基的原理相似于打桩加固地基。

挖孔桩的典型方法是石灰灌桩, 它用挖孔代替了打桩拔桩成孔, 用生石灰吸水膨胀的原理是周围土加密。生石灰熟化吸水也不降低地基的含水量, 该方法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含水率较高的软弱地基。

5.5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是将某种液体灌入地基基础中, 填塞孔洞, 缝隙, 胶结土壤颗粒, 从而达到减少增大强度的目的。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基础的具体方法很多, 应用十分广泛。其中硅化法加固已有建筑物的地基效果很好, 但费用较高, 一般仅用于重要部位的加固, 其原理是将硅酸钠等溶液压入到地基中, 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硅胶, 将土的颗粒胶结起来, 从而增大地基的强度, 减少其压缩性和透水性。硅化适用于粉质土和有一定渗透系数的粘质土。视土纸渗透性的大小可选用三种方法:一、压力双液硅化法;二、电动双液硅化法;三、压力单液硅化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了保证建筑的基本质量, 提高我国建筑事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落实做好地基工作的处理, 一方面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已有的地基基础缺陷, 另一方面对现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及时进行加固处理。无论是哪种施工方法, 建筑施工单位都要从自身的工艺和经济两个方面出发, 均衡考量这两个系数, 既能保证地基加固的质量又能为建设施工单位节约经济成本, 只有这样的加固措施才能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得到逐渐的推广。

摘要:地基是保证建筑物质量要求的首要前提, 目前国内的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地基的加固处理, 常导致后期的建筑质量问题频发, 本文通过对建筑物的实例分析, 列举了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若干办法, 并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 以供建设施工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基基础缺陷,地基加固,施工人员

参考文献

[1]叶观宝.地基加固新技术 (第一、二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地基基础处理 篇5

混凝土的防渗水漏水墙体构筑技术是根据工程施工的不同方法用苏醒式混凝土和混凝土浇灌筑成,这是水利水电工程防渗防漏的最主要手段。这两种手段的优点是:混凝土本身成本较低,用混凝土直接筑成防渗水漏水墙体可以减短施工时间,而且是比较方便简易的一种方法;苏醒式的混凝土筑成防渗水漏水墙体可以做到接缝处的防渗漏效果良好且适应度较大。总体来说,两种浇筑方法均可以不受季节变化、地基基础下沉和水位变化的影响。

3.2旋转式喷射柱状泥浆桩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中,因为工程施工的工艺技术较为简单,所以对不良地基基础的处理办法使用了旋转式喷射柱状泥浆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不需要专业的各种设备,仅需少量采购,并且采取加工的形式进行配套即可使用,这大幅度地降低了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处理的经济开支。在处理地基的时候,应当整体考虑项目的具体需求和地基基础的土本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深度进行开孔、下钻,运用注射泥浆的特殊用具,将其放进地基的土壤内部,用快速上升而后慢慢地进行旋转的方法高压注人泥浆,持续长时间的旋转,随着压力的不断升高、高速的泥浆喷射,破坏和冲击原本的地基基础土本,将其击碎并且与喷射的泥浆混合,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基基础,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地基稳定性。

3.3对水利工程中地基的涌泉进行处理

一般如果地质出现基岩的裂缝现象时,就会导致坝基的涌泉下行囊,可能是地质的土层松散问题,一旦发生地基的涌泉现象,就很容易造成涌泉的发生,这样就会造成水利工程的水塔不稳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就会很困难,严重的还会造成地基通道的漏水现象。在处理时,如果可以人为堵住就采用封堵的方法,若是不可以就进行涌泉的排出,将地基里的水排出到统一的地方,然后再利用一些基础的碎石进行填封,还要将预埋灌浆管道,采用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管道的封堵,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4对水利工程的较大堆积层的处理

当水利工程的地基在河流的不断冲击下形成较大的堆积层厚度时,就需要将堆积层全部挖出。但是,由于这种情况下的地基土质比较松软,因此存在有较大的孔隙,导致地基的渗水性质比较高,很容易导致地基出现渗漏及变形压缩的情况发生,并且若是地基中存在有比较软的地质层时,还会影响地基的整体稳定性。通常这类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为:利用振动夯实或者强夯的放大进行地基表面的压实处理,或者是采用灌浆的方式处理地基,以增加地基的稳固性;其次,还可以设置一个拦截水的混凝土墙,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此外,用摩擦桩或者是比较沉重的桩进行地基基础的扩大处理。

3.5对水利工程不良地基的防漏水的处理

水利工程的大坝中含有一些卵石、砂砾、基砂石等,这些组成部分都具有比较高的透水性质,因此对这种不良地基中需要进行清除挖掘。这些卵石、砂砾、基砂石透水、渗水性强,不仅会造成水源的流失,还会增大压力,导致地基中管涌的现象发生,极大地威胁到水利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因此,要对这类不良地基进行合理处理,处理时可以将卵石、砂砾及基础砂石等挖出,并且采用混凝土或者是钻土进行基础的回填,从而在地基中设置一个拦截水源的防护墙体;或者是利用钻孔技术,将混凝土及赫土回填,形成一个防渗漏的墙体。其次,在修筑地基水泥防止渗漏的墙体还可以采用喷射状的高压灌浆方式,在铺盖土坝时采用豁土或者混凝土,从而提高地基的防渗水性能。

4结语

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原则及措施 篇6

【关键词】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原则;措施

任何一个建筑物都应具有一个牢固的地基,建筑物全部的重力都是由地基来承担的。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基,基础就是建筑物与地基相接触的部分。基础工程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建筑物的地基建设,另一方面为基础的设计施工。在基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地基基础缺陷问题,下文主要分析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强夯法是地基建设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其主要作用为增强沙土、细沙、粘土等各种地基的强度,降低土壤的湿陷性以及提高地基的抗振动液化能力。例如在雨水较大湿度较高的南方某地区,在对某变电站的地基加固过程中,采用了强夯法来对变电站的地基进行加固,实属首例。由于强夯法加固的是具有粘土的变电所地基,其加固先过存在着某些质量缺陷,让人不甚满意。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变电站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原则及措施。

地基基础缺陷的处理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来对以下因素进行分析:(1)出现地基基础缺陷的类型以及建筑物的使用、牢固程度对地基的影响程度;(2)地基上建筑物的整体性、安全程度等的实际情况对地基基础承受能力的适用程度;(3)地基基础的弯曲程度,结构变化的速度以及趋势;(4)地基基础缺陷和对上部分建筑物的经济等。

常用地基基础措施有:对上部分建筑物定期进行维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和减压,加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进行基础加固,另一方面是要进行地基加固。以上几种常用的地基基础措施可以根据不同地基的实际情况来单独采用或者多种同时采用的方式。在这些措施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要对地基基础和上部的结构进行综合的分析,构建出多种不同的策划方案,通过经济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而选取更为合理的加固方案。如果有必要可调查出地基基础缺陷的原因,从使用和维护两方面来对地基进行缺陷预防措施。

等待沉降稳定的目的在于是不对存在缺陷的地基基础进行任何处理,只是简单的对上部结构进行维修,进而降低了地基处理的花销,并摆脱了上部结构的再处理造成的浪费。

加快地基沉降的方式与等待地基沉降的措施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可以极大的降低等待地基沉降所需的时间。加快地基沉降措施在独立基础的地基中应用较为广泛,具体措施为对一些临时增加的负荷,进行适当的控制。

制止地基沉降的目的是对地基和上部建筑物的发展进行制止。具体的措施为对地基进行加固同时增大地基的受力面积,除此之外还应该降低上部建筑物的重力降低负荷等等。以上几种常用的地基基础措施可以根据不同地基的实际情况来单独采用或者多种同时采用的方式。

当采用降低上部建筑物负荷的措施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及要求,通过对地基固定程度和弯曲程度来对降低上部建筑物负荷的比例进行预算。当地基弯曲程度较大同时上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时,降低上部建筑物负荷措施也可作为施工期间的加固地基的安全措施。

基础面积的加固一般适应于承受能力较差的地基中。增大地基底面积应该根据地基的牢固程度来适当分析增加。当地基强度变差时会出现一些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导致地基变形过大。面对这种情况常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的加固措施,加固强度主要是以地基变形的程度来确定。

在建筑物的维修过程中,常用的地基加固通常有以下几种措施:硅化法对地基的加固、分批对年久不牢固的柱体进行加固加粗等。在对这些加固方式进行选取时应对该地基的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以此来选取更为合适的加固措施。由于地基承受着上层建筑物巨大的重力,因此,在地基的加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地基的加固过程中,既要保证上层建筑物的安全性,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地基的强度。

在对地基进行打桩和加固的过程中往往导致地基沉降的现象发生,从而引起上层建筑物结构弯曲程度加大的情况发生。在对地基基础的加固工作前后都应该做好地基沉降程度的记录工作。采用这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时要对地基沉降的程度有所预测,如果有必要可采用挖钻孔灌桩或者压力灌浆的方式来对地基进行加固,避免上层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基加固工作完成之后,还应该做一些地基牢固程度的检查。对报废的地基基础进行加固是直接的一种措施,其在地基分布较浅,土层较薄的地基环境下使用。如果这种加固措施使用不当会导致地基更加的损坏和沉降。因此,在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的过程中,加固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来分步进行加固施工,挖除软弱土层后常用硬土、砖砌体或碎石等材料加以填充。

挖钻孔桩加固地基与打桩加固地基的原理基本相同。挖钻孔桩加固地基的措施为在地基中打入孔,将生石灰导入孔中,导入水之后,生石灰与水发生膨胀,致使打孔四周的土壤密度加大。该方法适应于南方一些土壤湿度较大地区的地基加固措施中,同时一些土壤中含水量较大的地基中也可应用该措施。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的措施就是将某种液体注入到地基中,对一些漏洞添堵,缝隙进行愈合,使土壤更加牢固,从而提高了地基的牢固程度。在实际压力灌浆加固地基的过程中,选择加固的措施有多种,在地基加固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众多地基加固的措施中,硅化法一般适应与加固一些上层已经存有建筑物的地基基础中,通常加固的费用较高,通常应用与一些重要建筑物的地基加固中。硅化法的加固原理是将硅酸钠注入到地基基础中,使得硅酸钠与土壤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胶,将地基基础中较大颗粒的土壤结合起来,降低了地基的沉降性和渗水性,进而提高了地基的牢固程度。硅化法的使用土壤环境一般为粉质土或者是渗透系数较高的粘质土。根据土壤的渗水系数的高低通常加固方式可选择以下三种:(1)压力双液硅化法;(2)电动双液硅化法;(3)压力单液硅化法;压力双液硅化法是将氯化钙和水玻璃依次注入到地基基础中,通过其两个的化学反应来提高土壤的牢固程度。压力单液硅化法就是单纯的将水玻璃注入地基基础中,通常情况下地基基础的土壤选择一般为细沙土或者黄土。在用硅化法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工作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例如:加入溶液的浓度和用量,钻孔的深度,注液的方式等等,如果有必要可先提前做一次模拟硅化法加固地基的实验。

地基基础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程度,当地基基础缺陷时管理人员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对受损坏的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加固地基基础的措施有多种,工作人员可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更为合适的加固措施,以此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吉军.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5).

[2]赵菊梅.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

[3]王仲坤.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J].民营科技,2011,(05).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浅谈 篇7

1 地基基础处理方法

1.1 换填料层法

换填法是将基础底面天然的或后天形成的软弱土层挖去或部分挖去, 分层回填强度高、压缩性低且无腐蚀性的砂石、素土、灰土、工业废料等材料, 压实后作为基础持力层, 常见的有换填砂卵石和灰土法。其主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换填强度较高的垫层材料后, 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2) 换填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后, 可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3) 换填透水性较大的材料 (砂石) , 可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 避免基土的塑性破坏, 并可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及其强度提高。另外换填砂石等材料, 因其颗粒粗大、孔隙大、无毛细水现象, 可以防止材料受冻而造成的冻胀, 如很多建筑物的散水和台阶以及道路的面层下均铺一定厚度的砂石, 就是这个道理;4) 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 用素土或灰土材料置换黄土, 可消除湿陷变形;同时, 换填后的填料因其密实度增加, 还可做为防水层, 减少下卧天然黄土层被水浸泡的可能性;5) 换填料层法除能满足上述要求外, 在对环保要求较高的现代社会, 它基本对周边环境不构成噪声、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地面泥浆污染等, 只有一定的振动感, 但波及范围较小。

对于有些土质软弱、不能满足建筑物强度或变形要求的不良地基必须进行人工加固处理。不良地换填料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 减少沉降量,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如湿陷性土层下的地层为较厚、且承载力较高的砂砾石等地层时, 可以采用换填料层法, 挖除上部湿陷土层, 用砂石或碎石回填进行地基处理, 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1.2 压实法

压实法是物理过程, 土质填料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组成, 孔隙率较大, 通过碾压, 使填料颗粒互相靠近和小颗粒进入大颗粒间的孔隙中而重新排列, 并排出空气和水分, 减少孔隙率, 从而增加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填料的密实度, 使地基密实度和含水率满足要求。影响压实的因素, 在对地基施加压力时, 影响地基压实度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填料的类型、填料的含水量、施压分层的厚度、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功能、施压遍数及施压的方法等。

施工作业程序化、标准化, 地基填筑过程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施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及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机械施压→检验签证→地基整形。

该地基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公路路基、铁路路基及机场、码头、堤坝等工程的填筑施工,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那些土质较疏松, 或者较软的地质。

1.3 碱液法

碱液法加固地基, 所注入土体的碱液本身不析出任何胶凝物质, 它只是使颗粒表面活化, 然后在接触处彼此胶结成整体, 从而提高土的强度。

碱液法加固工艺及要求:1) 确定灌注孔的平面位置, 对于独立基础, 宜在四周设孔, 条形基础则在两侧各布置一排, 孔距视加固情况而定;2) 钻孔, 用直径60mm~80mm的洛阳铲打孔至预定加固深度, 孔可竖向也可向基础中心倾斜;3) 埋管, 先在孔中填入粒径为20m m~40m m的小石子至灌浆管下端标高处 (基础以下0.3 m~0.5m处) , 然后插入直径为20mm的开口钢管, 再在管子四周填充厚20cm~30cm、粒径小于10m m的砂砾石, 其上用灰土或素土分层捣实至地表;灌浆, 用直径为25的胶皮管连接灌浆管和溶液桶, 然后将碱液加温至95℃以上, 开启阀门, 溶液以自流方式注入土中。灌浆速度控制在1L/min~3L/min左右。溶液浓度一般在80 g/L~120 g/L, 加固半径按40cm~50cm考虑, 固体碱液用量可按每加固1m3土体耗用40kg~50kg计算。

化学法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法较为简单, 浆料硬化快, 加固体强度高。但是, 灌浆材料价格较高, 通常仅限于浅层加固处理, 加固深度通常为3m~5m。

1.4 打桩法

1.4.1 CFG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水泥、, 粉煤灰、碎石、石屑、或者砂加水拌合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 通过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与土共同承担荷载, 使桩、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构成复合地基。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桩) 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对可液化地基, 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 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例如:济钢球团厂储料库, 储料库表层土质为黄土状粉质黏土, 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140kPa, 满足不了竖向承载力的要求, 本着既快捷又经济的原则。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 要求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30kPa。复合地基中由于CFG桩中掺入少量的粉煤灰, 不配筋以及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 其受力和变形类似于素混凝土桩, 具有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稳定快、施工简单易行的优点, 且工程造价低,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4.2 粉体喷射搅拌法

粉体喷射搅拌法 (DGMI法) 是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技术的一种。近年来, 粉喷桩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得到工程界的重视, 发展很快, 已广泛应用于公路、市政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软弱地基处理和坑壁支护工程, 加固深度由15m提高到18m。粉体喷射搅拌法是将粉粒状加固材料水泥、生石灰粉搅合于软弱地基中, 与原位土进行强制搅拌, 使土与加固材料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在改善土质性状的同时, 提高其强度。目前采用的加固材料多是水泥, 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形成了复合地基明显地提高了软土地基强度可加快路堤填土率, 铺筑路面后的工后沉降量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保证了工程质量。

2 针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

处理不良地基应根据各类建设场地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建筑物上的荷载的大小, 从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及施工可行的要求开始, 进行技术和经济综合分析比较, 选择合适的单一或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案。

2.1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在湿陷性黄土厚度较小的建设场地, 一般采用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湿陷性土层下的地层为较厚、且承载力较高的砂砾石等地层时, 可以采用换填法, 挖除上部湿陷土层, 用砂石或碎石回填进行地基处理, 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当湿陷性土层以下的地层承载力较低时, 则可以采用桩基础穿透湿陷性土层, 将桩端支承在可靠的地层中;当湿陷性土层较薄, 而地层中存在埋深不大且承载力较高的砂层或砂卵石等地层时, 可以采用预制桩穿透湿陷性土层, 将桩端支承在砂层或砂卵石等地层上。

在湿陷性黄土厚度较大建设场地, 一般采用复合型的地基处理方法。先用挤密桩预处理以消除湿陷性, 再施工桩基础。当建筑物荷载较大时, 可采用素土挤密桩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在岩土工程条件具备时, 也可采用素土挤密桩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注浆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素土挤密桩和预制桩等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当建筑物荷载不大时, 也可采用素土挤密桩和CFG桩复合型地基处理方法;同样根据工程条件也可采用灰土桩和粉喷桩复合型等地基处理方法。此外, 在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灰土挤密桩 (DDC法) 复合地基等地基处理方法。

2.2 膨胀土地基处理

若地基土的组成, 上部是膨胀土, 下部是非膨胀土, 当其膨胀土的厚度较小。可把基础砌置于非膨胀土之上:若地基土的组成。上部是非膨胀土, 下部是膨胀土, 当其非膨胀土的厚度较大时。基础深度宜浅埋。若用加深基础处理, 上部结构措施亦可适当减少, 反之上部结构需相应加强。墩基和桩基上的地圈梁宜与地面脱空10~20cm。同时应该对建筑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完善, 防止雨水, 生活、生产废水等渗入基础改变土层含水量;另外也应对上部建筑进行结构处理和保湿处理以此共同减小膨胀土地基对建筑的影响。

3 结语

在选择地基加固方法时, 既要考虑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又要综合考虑地基土质、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周期以及施工费用等情况, 在保证质量和使用的条件下达到技术与经济的互补。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快发展及地基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目前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的实际出发,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法, 使建筑地基基础更加稳固。

关键词:建筑地基,地基处理,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甄靖宇.浅析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

[2]彭菊林.深层软弱地基及填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3]吴德高.城市建设中常见不良地基土的处理办法.

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 篇8

地基基础缺陷的处理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一是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二是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三是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数值, 发展速度和趋势;四是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地基基础处理的措施有:对上部结构进行维护;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或减荷, 基础加固、地基加固。上述几种措施有时不单独采用, 有时需多种措施综合采用。这些措施的选择, 往往需要对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作全面的考虑, 提出不同的方案, 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 从而选择合理的方案。必要时还应对缺陷形成的原因及现实, 从使用和维护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一般原则如下:当地基基础的变形已经趋于稳定时, 一般可不作地基或基础的加固。当地基不均匀沉降尚未趋于稳定时, 一般考虑“等待沉降稳定”、“加速沉降稳定”和“制止沉降”三种方法处理。

等待沉降稳定的目的是不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 而仅对上部结构进行修补, 从而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并避免上部结构的再度处理造成浪费。

加速地基沉降的目的和适用条件基本上与等待地基沉降稳定的方法相同, 但可以缩短消极等待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一般适用于独立基础下的地基处理, 具体做法是临时的增加载荷, 人为的有控制的进行地基浸水等。

制止沉降的目的是终止地基和上部结构的发展。具体做法是上部结构减荷或加固, 基础加大底面积, 地基加固等。这些措施的单独采用或综合采用应根据有关措施的适用条件并做经济比较后予以选定。

采用减少上部荷重的措施时, 应考虑生产和使用条件的具体要求, 并通过地基强度、地基变形的验算确定减荷的具体数据。在地基强度破坏丧失稳定以及上部结构严重损坏威胁安全的情况下, 减荷亦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后加固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上部结构加固是当上部结构安全度不足时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在地基基础加固比较困难时, 亦可考虑用上部结构加固替代或配合地基基础的加固。其具体方法有增设圈梁等措施。

基础扩大底面积的加固,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等情况。增大底面积应由地基强度验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表现为不均匀沉降, 变形过大时, 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的加固, 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加以确定。

在建筑结构修缮中, 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有;分批分段更换病弱地基土、加桩加固、用挖钻孔灌桩加固、压力灌浆加固 (包括硅化法加固地基) 等。地基加固方法的选定应充分了解地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地基加固工作是在建筑物存在情况下进行的, 因而施工比较困难。它既应保护地基的加固质量, 收到极地加固的效果, 又应采取措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

更换地基和震动打桩加固都可能引起地基附加沉降, 上部结构变形会有新发展。采用此类方法应对生产附加地基沉降有所估计,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挖钻孔灌桩,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不使用权地基避免受到附加影响, 但施工也比较复杂。地基加固后应做必要的质量检查, 如贯入度实验等。加固前加固后都应作好沉降的观测记录工作。

更换病变的地基是基础加固中比较直观的一种。它适宜病变地基土层分布较浅, 厚度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加固可导致地基的进一步沉降和破坏。因此加固施工的组织应视具体情况分期分段逐步进行。挖除软弱土层后常用砼、砖砌体或碎石夯实等材料加以填充。

打桩加固地基的设计原理有的是在打桩时使周围土壤加密, 有的是用桩承重, 也有两者同时采用的。被打入的桩可为木桩、钢管桩、钢筋砼桩等。在加固量较大时宜将桩拔出重复使用, 而在桩孔内填实粗砂、砼、石灰等材料。

挖钻孔桩加固地基的原理相似于打桩加固地基。挖孔桩的典型方法是石灰灌桩, 它用挖孔代替了打桩拔桩成孔, 用生石灰吸水膨胀的原理是周围土加密。生石灰熟化吸水也不降低地基的含水量, 该方法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含水率较高的软弱地基。

压力灌浆加固地基是将某种液体灌入地基基础中, 填塞孔洞, 缝隙, 胶结土壤颗粒, 从而达到减少增大强度的目的。压力灌浆加固地基基础的具体方法很多, 应用十分广泛。其中硅化法加固已有建筑物的地基效果很好, 但费用较高, 一般仅用于重要部位的加固, 其原理是将硅酸钠等溶液压入到地基中, 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硅胶, 将土的颗粒胶结起来, 从而增大地基的强度, 减少其压缩性和透水性。硅化适用于粉质土和有一定渗透系数的粘质土。视土纸渗透性的大小可选用三种方法:一是压力双液硅化法;二是电动双液硅化法;三是压力单液硅化法。压力双硅化法是将水玻璃与氯化钙轮流压入土中, 适用渗透系数为0.1~80米/昼夜以下的各类土加固。压力单液硅化法是将水玻璃压入土中, 适用渗透系数为0.2~2.0米/昼夜的地下水位以下的湿陷性黄土和粉沙土加固。硅化法不适用于为沥青、油脂、石油化合物所浸透的土壤以及PH值大于0.9的土壤。施工前须作出硅化加固的施工组织设计, 其内容包括:注液管及电相管的布置和打入深度、化学溶液浓度和用量、注液方法、灌注速度以及硅化后的加固效果的估计等, 必要时硅化设计前应先做实验。

参考文献

[1]叶观宝.地基加固新技术 (第一、二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研究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研究

1 引言

地基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构成, 地基就是指基础下方承担建筑全部重量的土层, 基础就是建筑与地基之间接触的一个承担重量的构件, 地基基础施工时整体建筑结构的沉降比较大, 当建筑物沉降后需要稳定恢复的时间较久, 所以地基基础施工决定着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 只有把握好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的应用, 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合格。地基基础是建筑底部相连接的承受荷载重力的重要构件, 地基基础的牢固与可靠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往往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先部位, 很容易出现问题, 而且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失误。现今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逐渐倾向于高层建筑, 这就增大了地基的荷载承受重力, 导致建筑物的沉降速度加快, 整体的荷载与负荷都需要通过地基基础承担。以下就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相关概述分析

2.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基本特点分析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具有不同的特点, 主要是地基基础处理的独特性存在, 包括: (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非常的困难, 因为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施工建设, 若是存在差错就会很难进行修复, 在进行地基问题的处理时往往要在地下, 一旦出现问题不光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还要对整体的建筑结构进行调整, 所以地基基础处理非常的困难;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具有复杂特性, 我们在地基基础施工的时候要考虑到多种的因素情况, 不同地质条件的地基处理也不同, 有的土质施工起来极为复杂, 并且地基对整个建筑起到稳固作用, 现在地震等灾害频发, 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 地质的复杂就需要我们进行综合勘查与处理, 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 地基基础施工非常的重要, 不仅仅对整个建筑起到稳定牢固作用, 还会对建筑周围的相关建筑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若是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时没有把握好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 就会导致地基基础施工的不牢固, 不仅会对整体建筑结构造成破坏, 甚至严重时会威胁到人们的性命与财产安全, 地基是在建筑底层, 就算出现问题往往不能第一察觉, 所以一旦地基基础发生破坏, 就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2.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环节, 不仅承担着首要的施工程序, 还承担着整个建筑施工的关键作用, 决定着建筑本身的质量与安全, 起到一定的稳固作用, 所以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施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 地质的情况又千差万别, 地质的组成、结构特征等非常的复杂, 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前, 首先要对地质条件进行严格的勘查, 尤其注意对建筑工程施工地基的整体结构调查与分析, 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就是保证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

2.3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具有较为复杂、严重以及困难的基本特点, 所以在进行施工处理的时候会存在一些的问题, 以下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找到合适的技术与方法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质量。

2.3.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保护措施与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在进行地基基础处理时, 要做好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在一些多发时雨的地区, 往往会导致地下的积水比较多, 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处理的时候, 需要对地下的积水进行严格的处理, 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处理的质量, 但是很多时候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并没有严格的做好地下的防水与排水工作, 导致在地基基础处理时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导致地基会进入一些积水, 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 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时, 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与保护力度, 做好地基的防、排水工作, 提高地基基础处理施工质量。

2.3.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中会存在塌陷的问题

建筑工程在进行地基基础处理时, 还会出现塌陷现象, 若是出现地基基础的塌方就会导致地基内的土质不再坚固, 导致整体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 不仅会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还会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处理的时候存在较大的安全事故发生。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时, 要按照严格的处理程序进行, 科学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 若是发现采用的处理技术失误可能导致塌方时, 要及时的进行支护的防范措施, 从而保证地基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2.3.3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施工过程存在失误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时, 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内容进行规范, 很多时候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 施工人员会出现一些疏忽马虎事件导致整体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得不到控制, 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按照施工设计的图纸严格规范的进行操作的实施, 保证施工的要求与设计的要求符合, 避免地基处理的失误导致变形塌方等现象发生, 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质量。

3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研究

针对以上的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时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处理技术, 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 此外还要保证地基处理的材料也要满足基本的强度要求, 提高建筑工程的地基稳固作用, 以下就针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相关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3.1 地基基础的搅拌处理方法

对于地基基础的搅拌处理方法来说, 主要适用于那些粘性的松土土质, 在这类土质地基基础处理时, 要想保证地基的加固作用, 就要进行搅拌的处理方法, 在进行地基基础搅拌加固的过程中, 加入一些剂料, 通过结合反应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 此外在进行搅拌时还要将一些水泥以及实惠添加进去, 形成一个硬质的土层, 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混合配料, 形成一个深层次的地基加固作用, 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 中处理技术应用起来效果比较好,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因素。

3.2 地基基础的换填垫层处理技术

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软, 并且比较浅层的不均匀结构进行处理时, 就需要进行换填技术的使用, 一般可以采用一些石头的抛入, 或者挖填, 增加一些石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挤压作用, 提高整体地基的承载能力, 在进行换填时要考虑到土质的回填碾压, 保证地基基础的处理施工质量。

3.3 地基基础的强夯处理技术

对于地基基础的强夯处理技术来说, 主要是采用一些机械化的设备进行地基的挤压与强夯, 从而提高地基的加固与坚实作用, 一般情况下地基基础的强夯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那些地质层面是碎石以及粉土的地基, 粉碎缝隙, 起到加固作用, 在采用该技术进行地基基础处理时要注意一些要点, 根据实际的地基基础状况, 要把握好强夯的落点, 落下的距离以及击打的次数, 不要过度也不要过轻, 在进行强夯处理时, 还要注意到实际的情况, 避免地基基础处理失误。

3.4 地基基础的高压喷射处理方法

地基基础的高压喷射处理技术是通过高压的喷射泵进行浆体的喷射, 从而使地基的土质与浆体进行混合, 待到一定时间后就会硬化成一个加固体, 提高地基的荷载承受能力。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还有很多种, 比如地基基础的灌浆处理技术, 地基基础的砂石成桩技术等, 这些地基基础处理技术都可以提高地基基础的荷载承受能力, 保证地基基础施工处理的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的广泛, 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固作用, 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 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商鸿宇.区域燃煤锅炉房供暖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09, 06, 10.

[2]任勇, 穆振英, 王冬岩, 王岳人.区域锅炉房多种能源形式的供暖经济性分析[J].煤炭工程, 2004 (03) :43~47.

探悉地基基础工程的处理分析措施 篇10

1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则与程序分析

1.1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则

基础与地基的加固工程属于现有结构的地下加固工程,其难度、造价、施工持续时间等往往比新建筑物更多更大,此外还可能涉及停产或居民动迁等问题。因此在加固时宜尽可能考虑周详,根据结构特点、土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在确定是否加固及采用何种加固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原则:1)挖掘地基潜力。当现有建筑地基基础状态良好、地质条件较好时,应尽量发挥地基与基础的潜力。如考虑建筑物对地基的长期压密使原地基的承载力提高;考虑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2)确定计算地基荷载。现有建筑在进行加固时,原设计资料、计算书等未必齐全,地基的承载力也不一定用足,上部结构的加固或改建与扩建均使地基上的荷载变更,通常均会增加。如果增加后超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5%~10%左右,则一般不考虑地基基础的加固,而考虑调整或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来解决。3)尽量采用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如加强墙体刚度,加强纵横墙的连接等,可使结构的空间工作能力加强,从而有助于减轻不均匀沉降或减少绝对沉降,因在地基与基础的计算理论中未考虑上部结构空间工作的影响。4)尽量采取简易的结构构造措施。如在基础抗滑能力不足时增设基础下的防滑趾;在基础旁边设置坚固的刚性地坪;在与相邻基础间设置地基梁将水平剪力分担到相邻基础上等。

总之,在考虑地基基础问题时,不应孤立地仅考虑地基与基础本身,还应着眼于结构与地基的共同作用,可用加强上部的办法来弥补地基方面的不足;可用较简单的地下浅层操作来代替深层或水下操作。

1.2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程序

建筑物基础加固时按以下程序进行:1)查明建筑物破坏的原因;2)经选择、优化后确定建筑物基础加固方案;3)确定建筑物基础加固施工的技术措施与应变方案;4)进行地基加固或基础托换;5)进行基础与承台加固及二者的连接;6)纠偏;7)结构加固补强。

4)~7)也可根据实际方案进行调整,可减少或合并某些步骤。

2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方法分析

2.1 注浆加固基础法

基础补强注浆适用于基础有裂缝时的加固。浆液一般可用水泥浆,水灰比可采用0.5~0.6,也可采用环氧树脂等浆材。设计施工方法:先在基础裂缝处钻孔,对单独基础每边不少于2孔,对条形基础可沿基础纵向每1.5 m~2.0 m布置钻孔,并不少于2排。注浆管直径约25 mm,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小于30°,以利流动。钻孔直径约28 mm并较注浆管大2 mm~3 mm。孔距0.5 m~1.0 m,注浆压力可取0.1 MPa~0.3 MPa,影响半径约0.3 m~0.6 m。一般压力越大,注浆的有效半径越大。

2.2 扩大基础底面积法

当地基或基础底面积不足时,可用混凝土套或扩大基底面积。当基底荷载偏心时则采用不对称套,中心荷载则用对称套。灌注混凝土前应在原基础涂上混凝土界面剂或凿毛洗净后铺一层相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浆,以增强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对加宽部分的地基应铺设垫层,材料和厚度与已有部分的垫层相同。

素混凝土套的台阶高宽比应符合地基基础规范的要求。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锚固筋以加强老部分连接和抗剪。钢筋混凝土套亦须在新旧混凝土间设锚筋、锚栓或灌环氧。

条形基础加宽时可沿纵向分段进行,分段长度为1.5 m~2 m。

扩大的宽度部分底面应不低于原有基底。

2.3 锚杆静压桩托换法

锚杆静压桩托换不需要在基础下挖坑,只在基础上打孔设上锚杆,作为千斤顶的反力架,另在基础上打桩孔,通过桩孔向地基中压桩,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只要1 m×1 m的工作范围,无噪声,无需高的净空。

适用条件: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与人工填土等触探比贯入阻力小于8 MPa,且地下水位低于预期坑底的场合。

施工工艺:1)现在原基础顶面标出压桩孔与锚杆孔位置,人工或电钻成孔。压桩孔易下大上小,以利基础承受桩的冲切;2)向锚杆孔中插入锚杆,与基础锚固,安装锚杆静压反力架;3)向压桩孔中插入第一节桩,放上千斤顶,用千斤顶将桩压入孔中。再压第二节桩,如此连续作业;4)桩身可用钢管或200 m×200 mm,300 mm×300 mm的C30钢筋混凝土桩,每节桩长由现场容许的施工净空高度确定,接头方法要求焊接;5)当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与压桩力(设计荷载的1.5倍),拆去千斤顶与反力架;6)将桩头截短,凿毛。对压桩孔也凿毛并清除孔内杂物,浇筑C30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将其封死;7)必要时可在原基础上增设基础梁;8)当需要防止桩在卸载后回弹,可参照坑式静压桩加预应力的方式,令桩在不卸载条件下封桩并与基础融为一体。

3 某地基基础工程加固案例分析

某教学楼为纯框架结构6层,局部7层,平面呈L形。最大柱网为6 000 mm×7 000 mm,采用内走廊,占地面积约2 500 m2,建筑面积13 246 m2,抗震烈度6度。设计有一条伸缩缝,共计106根柱。工程所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该建筑整个场地经过人工回填,回填前为岗丘冲沟,局部为水库,水库回填前未抽水。

根据以上地质条件,设计人员把基础设计为单桩形式的人工挖孔桩,持力层选为(5)层全风化砂岩,(6)层强风化砂岩。除伸缩缝处为两柱一桩外,其余为每柱一桩,92根人工挖孔桩,桩直径为900 mm~1 500 mm,最大设计承载力6 800 kN。

3.1 处理方案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程》和工程的实际情况,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勘测单位和施工单位均认可对二类桩需进一步处理,对三类桩(共计19根)采取静压锚杆桩进行处理。

3.2 布桩设计

1)单桩设计承载力:加桩设计为每根锚杆静压桩的设计承载力为400 kN,终压力为600 kN。

2)桩数:在每根柱基承台下基桩数量为对称的4根,但考虑到部分土层中存在孤石,因此在每根柱下承台施工时在8个方位预留8个压桩孔,同时预理HRB335F25的螺纹钢筋作为锚杆。

3)桩身设计。采用200 mm×200 mm的断面,每节桩长为2 m,采用C25混凝土,主筋配有HRB335,4F14。采用硫磺胶泥接桩。

3.3 压桩设备

压桩设备现场组装设计。格构式的钢支柱加工字钢横梁。

摘要:针对实际工程操作中地基基础加固设计偏于保守的现象,在介绍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则和加固程序的基础上,阐述了几种常用的地基基础工程加固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从而提出加固处理方案。

关键词:地基基础,加固原则,加固方法,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JGJ 123-2000,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S].

[2]GBJ 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李邵同.山区建筑地基基础常见的主要问题与防治[J].中国西部科技,2006(1):12-13.

[4]张立人.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湿疹洗剂下一篇:丰富初中生数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