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2024-05-08

主持人的职业素养(精选十篇)

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篇1

1 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要想做好播音主持工作, 让更多的受众喜欢自己, 讲好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主持人来说, 讲好普通话是一项专业的技术活, 只有正确掌握发音标准才会避免出现错误口音。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不管是对任何新闻稿件都要有驾驭自如的能力。此外, 还要具有写作和编辑能力, 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编辑成一份稿件, 然后在轻松、自然的播出过程中, 让受众有所感受。总之, 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 只有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和理论素养。

2 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文学素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极为重要。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播音主持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自我调整, 用镇静的语态与平和感来补场采取补救措施。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不会手忙脚乱, 才会在话筒与镜头前在面对受众时语畅自如, 才会用理性的思维来面对镜头。总之, 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播音主持人驾驭不同题材稿件的重要武器, 也是高质量完成每一次播音主持任务的重要保障。另外, 具备文学素养也很重要。在全球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昨日的新闻已经不再满足, 总是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消息, 此时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自己具有采编播写的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 没有深厚的文化是不行的, 所以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文化素养较高、端庄大方、更要具备较好的亲和力、良好的气质等。

3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素养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政治上要坚定。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 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播音主持人必须要在政治上坚定, 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播音主持人面对亿万观众, 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 去服务和影响人民群众。最后, 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即为人要正, 为文要正, 为事要正。

4 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意识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而主持人可谓是“喉舌”的代言人, 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代言人, 起着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 播音员、主持人的一言一行, 要始终与党和政府的宣传要求相一致, 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态度和思想感情, 应以党的宣传中心为目标, 以服务大众为己任。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播音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与广大受众之间的纽带, 一定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 才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时, 在广大受众对新闻要求较高的今天, 播音主持人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 相关从业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新华.主持人的亲和力[J].新闻前哨, 2011 (12) .

[2]高展.电视新闻的“说”与“播”[J].青年记者, 2006 (10) .

[3]张婧.广播新闻播音的艺术美[J].新闻窗, 2007 (6) .

[4]刘文静.主持健康节目的语言表达特点[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5]郭雪梅, 裴克莉, 李强.浅析省级台如何打造气象节目主持人品牌[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

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篇2

——浅析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带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观众对信息媒体的要求日益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也是日趋丰富,单纯的新闻主持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富有魅力的主持语言和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记者思维,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本文从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的特征入手,就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接地气提高业务素质、有思想深化新闻信息、能担当加强作风建设传播正能量这三个方面对提高记者型主持人的职业素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

近年来,“全媒体”作为一个关键词被传媒学界、业界的人士频繁提及。“全媒体”带来的不仅是媒介形态的变化,还有受众群体分化、信息接收习惯和传播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新闻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传统的主持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记者型主持人,因为主持人的身份,能够高度融入新闻意识;同时又是记者,所以拥有良好采访评论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这些特性恰恰满足了现阶段人们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

一、记者型主持人概述

我们结合各学者的论述,认定: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具备“主持人”和“记者”的双重身份,参与栏目策划、制作、播出全过程,是高度融入新闻意识、拥有良好采访评论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型主持人由于参与新闻报道全过程,且与新闻现场零距离接触,因此在进行主持的时候有着一般主持人没有的优势。由于进行了实地采访,参与性较高,因此更具有发言权;作为记者与主持人的双重身份,有助于主持人更有见地的客观评述。最后,记者型主持人的新闻主持风格更具个性风格,既体现了节目的真实性,也更容易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青睐。

二、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生存现状分析

在各种媒体交相辉映的今天,信息的膨胀和知识的膨胀令人目不暇接,在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的时候,对于传媒行业却是更严峻的挑战,新闻工作者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1、观众需求不断升级

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信息工具的发展,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消费需求与消费理念也随之发生巨变,传媒的“大众时代”正向“分众时代”过渡。在“全媒体时代”,有着海量资源可供人们选择,再加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闻类节目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越来越挑剔。

2、记者型主持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尤其是记者型新闻主持人,不仅数量少,而且其职业素养较为缺乏。一是记者、主持人两者合一人才缺少,难以适应广电传媒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部分文字记者转型的主持人,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不良的言语表述使新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有部分主持人虽口播能力较强,面对镜头表现自如,但由于其人文素养不够,又远离“新闻现场”,局限于演播室、镜头前,在报道、评论时,始终缺乏表现力,显得机械、死板。

3、记者型主持人理想信念有待加强

对于广播、电视、报业等传统媒体来说,消息和言论是媒体上最有价值、最不可或缺的新闻产品。仅仅从理论层面来考量,媒体上的消息应该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报道;而言论,则是反映具有各种偏见或利益集团的人,对新闻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评说。事实上,记者型主持人在参与新闻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其主观色彩,总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渗透到节目中去,稍有不慎,将导致新闻严重失实甚至假新闻的出现,往往给当事人带来挥之不去的伤害,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隐患。

三、对策建议

记者型主持人在全媒体时代,要不断加强学习和自身修养,适应我国当前经济改革发展的新闻宣传需要,接地气、有思想、能担当,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建设美好幸福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凝神聚气,做让党委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社会观察者和解读者。

1、接地气,在新闻一线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对于记者型主持人而言,“接地气”是自我成长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寻求一种真正的心灵沟通,平和而深刻地探讨社会问题,反映人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新闻调查》之《到诉求中心去》,郝俊英采访安图县农民杨管礼的土地纠纷时,她盘腿坐在农家炕上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拉近了记者型主持人与百姓的关系,她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和朴实自然的语言,流露出的不是作秀而是心中有百姓的情怀,并且通过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加深了与观众在思想感情上的沟通交流。其次,要在新闻创作一线锤炼深厚的语言和文字功力,运用关注社会、关注新闻事件的记者视角采写出具有记者思维且融入主持人思想感情的高质量文稿。为自己的节目撰稿,不仅有利于新闻事件的传播,还可以更全面地参与节目整体流程,更好地把握节目的节奏,培养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增强节目的魅力,赢得观众的青睐。最后,记者型主持人要尊重人性,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在新闻中,主体都是人的事情。对主持人而言,他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新闻事件进行主持报道时,要客观公正,通过现象深挖本质,以平等视角去观察,尊重人格,践行以人为本。

2、有思想,通过学习不断深化新闻信息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需要不断地锻炼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比如在新闻调查类节目里,逻辑思维有助于在复杂的新闻事件中进行快速判断分析,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思辨能力能让记者在调查采访中更容易体现调查节目的权威和深度,同时避免调查节目的浅表和浮夸。在采访过程中能够获得深度信息,在采访时能做到提问到位、表达准确以及点评有力。其次,要树立平衡的意识和平等的态度。在调查节目中,心理保持公正,形式实现均衡。调查的过程是了解的过程,因此不能带着自己的喜好进行尖刻过分的提问,通过平等的态度让被采访者充分自由地表达,从而获得更为公正的信息。例如《新闻调查》中有一期《一只猫的非常死亡》,柴静采访“虐猫事件”主人公时,面对主人公情绪的波澜起伏,不是直接生硬地就进入采访,为了缓解主人公情绪,她们相处了一天一夜,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平等友善地关怀,给被采访者一种没有攻击性的感觉,这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主人公终于可以敞开心扉与主持人进行交流。再次,要有审慎严谨的探究能力。新闻调查类节目的核心是要通过记者一系列的调查来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一个人探究到的事实真相的多少,取决于他对世界的认知;他对世界的认知有多深,他在节目中的表现就有多精彩。因此,记者型主持人在新闻调查的路上,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

而不断提高探究真相的能力。

3、能担当,加强作风建设传播正能量

“担当”,在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作为记者型主持人,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在采访报道或是一线主持播报工作中,增强工作主动性,牢牢把握话语权,始终牢记以正面宣传为主,通过全媒体的共同努力凝聚起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二是要有社会忧患意识。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细微的洞察能力,而且要把对人的关注,延伸到那些被人们忽视的人,包括一些弱势群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入调查,去承担一份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对不断发展壮大的行进中的中国,面对每个国家可能都会遇到的个别尖锐热点问题,应该多考虑一下播报后对社会以及国家的影响,对于有可能损害社会利益或者是影响国家利益的,坚决不予报道,同时应该利用全媒体舆论的强大合力,主动及时帮助大家答疑释惑,使群众和干部面对大是大非和有关政治原则立场时,能够辨别真伪分清界限。最后,在提高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多宣传播报经济社会领域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的新生活,以道德模范和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不道听途说、不随波逐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凝聚大家实现中国梦的共识。

参考文献:

浅析记者型主持人的新闻素养 篇3

摘要:记者型主持人,顾名思义,既具有记者的身份,又具有主持人的的身份,作为“记者”这重身份,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记者型主持人要有新闻敏感性,要充分追求新闻真实性,同时,要学会深度挖掘新闻素材,以及准确捕捉新闻细节,记者型主持人的第一身份是记者,需把握好这一点,具备必备的新闻素养。

关键词:记者型主持人;新闻素养;新闻敏感性;新闻真实性;新闻素材;新闻细节

在现代电视研究中,我们常常听到记者型主持人的字眼。在1980年的《观察与思考》中,主持人出镜并以新闻评论员的形式来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在1993年的《东方时空》中,主持人不仅仅要在演播室播报,还要深入现场,对新闻进行采访和评论。在《焦点访谈》中更加发挥了主持人对新闻的参与能力和主持人的创造性。随后的《新闻调查》也在彰显了主持人对新闻的采集、整合以及报道的能力。记者型主持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记者型主持人,顾名思义,既具有记者的身份,又具有主持人的的身份,作为“记者”这重身份,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

一、对新闻敏感性的感知

新闻敏感是指记者或者主持人能够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对新闻线索的新闻价值含量进行迅速的判断,找到其中的价值点。

形象敏感是新闻敏感的重要方面,做为电视记者层面,在现场采访时,要在现场找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形象,包括画面形象和声音形象,因为形象往往能更好的解释新闻和表现新闻,这就是记者的“形象敏感”。

笔者在拍摄《最美儿媳——百岁老人的守护天使》时,由于老人已经102岁,行动不便,吃喝拉塞都在床上,记者拍摄时,只拍摄到了儿媳冯淑兰洗弄脏的床单和衣裤,却没注意到镜头的那一面,老人正在默默的流泪,当镜头转过去是,老人已经默默擦干了眼泪,这样新闻的表现力就不强了。

新闻敏感和形象敏感要求记者在采访现场迅速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并对新闻进行有效的选择和记录。

在2013年雅安地震的报道中,出现了很多感人的瞬间,如母亲被救出后仍死死抱着孩子、救援车翻下山崖,消防官兵合力抢救、雅安“微笑女孩”我没事我不哭等,拍摄到这些画面,也证明了现场记者优秀的新闻素养。没有新闻敏感和形象敏感,是不可能拍摄到这些画面的。

记者型主持人兼具记者身份,外出采访拍摄,要悉心观察,感知新闻敏感性,迅速判断新闻价值,留意细节,才能留下最具价值的新闻素材,传播给受众最真实的新闻事实。

二、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

新闻真实性是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新闻是真实的,经得起推敲的,事件真实、过程真实、叙事真实。

如2013年的一条新闻报道,说老百姓密切关注的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份开始试点。可是经证实,这条新闻不符合客观事实,相关部门做出了解释,这是一条假新闻。

记者与主持人之间的断层造成了假新闻的出现。而记者型主持人恰好能弥补这一缺陷,他们即是记者又是主持人,深入采访又负责主持,所以记者型主持人必须充分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去判断新闻,验证新闻,确保真实,再传播给观众。

三、对新闻素材的挖掘

“记者”这一身份,要求记者型主持人需要具有质疑精神,学会追问,追问新闻背后的新闻,把追问到的点串联成线。所以,主持人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把追问到的点层层推进,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的挖掘。

《新闻调查》2014年1月11号播出了一期节目《夺命快递》。焦女士的丈夫因签收了一个快递致死,主持人张晓楠根据这一新闻背景展开层层调查。

拿到线索,记者产生了疑问:童鞋快递上为什么会沾染氟乙酸甲酯呢?氟乙酸甲酯作为有毒物品为什么会用快递进行运输呢?在运输过程中都有安检,又怎么会一路顺畅到达目的地呢?记者一步步层层递进,结果每一个质疑的背后,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根据对新闻的更深一步的挖掘与逻辑思考,折射出快递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快递安全运行问题。

麦尔文教授将报道分为三层,第三层是“解释性报道”。第三层报道,要学会挖掘素材深层次的价值,丰富新闻的本质,作为记者,不能仅仅知道事件,还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在遇到类似事件我们应如何处理等,而这些,我们都不能直接获取,只能通过第三个层次,深度挖掘。

四、新闻细节的捕捉

记者型主持人在进行采访报道时,要重视细节的作用,要学会捕捉现场,捕捉现场的新闻细节,那么,记者型主持人怎样捕捉新闻细节呢?

在采访报道是,通过询问和观察,尽可能多的捕捉细节。一方面,仔细询问现场目击者,如果事件发生时不在现场,需要随后到现场采访,那么只有多跟事件的目击者沟通,采访其事件发时的情景,通过对目击者的采访,在脑海中还原现场,寻找事件发生时的细节。另一方面,留心观察,记者在采访中多观察,多留意,包括事件发生时的环境,以及采访对象的表情和动作,通过留心观察,捕捉细节。再者,就是多思考,有些细节会有所隐藏,并不能直接取得,这时,记者就要深度的挖细节。

《新闻调查》节目《长风二村》中,主持人杨春就通过大量微小的细节来深化了主题,关于空巢老人艰难生活。

杨春通过杨老伯家里的挂历,表现了老人喜欢热闹的心理。通过询问当时的情景,丰富了新闻信息,表明了老人独自在家的危险程度。通过老人反锁的门,突出了老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而居委会干部的工作计划之满,也表明了空巢老人之多。老人对老伴的追忆,扩大了老人的孤独感,而老人家里的门把手,说明空巢老人需要关爱。而这种种的细节,真实的表明的现代社会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备受经济与医疗的困扰,主题意义自然而然的深赋其中了。杨春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他对细节的重视,使这期节目生动而发人深省,这也说明,对新闻细节的重视,是记者型主持人的必备的新闻素养。

总之,记者型主持人的第一身份是记者,并不是说,所有的记者型主持人都要有记者的从业经验才有资格称之为“记者型主持人”,而是说,记者型主持人要具备记者的功底。作为记者,要有新闻敏感性,要有自己独到的对新闻选题的把握,并且策划、采访,撰写新闻稿件,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要能够深度挖掘新闻素材,准确捕捉新闻细节,这些基本的新闻素养是必备的。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黄匡宇,黄雅堃.当代电视新闻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吴乐珺,唐泽.解构深度——中外电视调查性报道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4]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桑薇,女,籍贯:山东潍坊昌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工作单位:泰山学院,现有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电视文艺理论。

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篇4

本文首先向大家讲述了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所需要的素养,然后谈论了新时期播音主持人专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所需要的素养

1.语音极其发声

播音主持人这个职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声音,听众对它的要求肯定比平常人要严格许多。尽管听众们的文化程度、年龄段以及每个人的喜欢各有差异,会对同一音色作出不一样的判断,但是听众们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声音必须“悦耳好听”。每个人的音色与先天性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每个人的音色是由发声时声腔的振动而变化的。所以在这个前提下,考官会在考试中通过考生的朗读来评定他的声音是否是清脆入耳、咬字清晰、圆润坚实,对听众来说,好听的声音就是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我国有相关的宪法规定,即推广全中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想要成为一名达标的播音主持人首要条件就是普通话等级达标。因此,在招生考试的时侯,考官会十分关注考生语音的标准性,是否存在不能纠正的语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话水平好的考生就有了更大的优势,反之乡音重的考生,就很可能会面临淘汰。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如果考生在发音器官上先天性缺陷,也会面临着淘汰。声音发出时,气息是动力。考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气息会随着朗读者的情感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情感的表达是受气息的流畅性影响的。一个良好的气息状态听起来会让人感觉舒服、省力、透彻,声音没有阻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可以支撑声音去展现不同类型的作品。

2.形象及其气质

在这个新型社会,人才辈出的社会,人们不仅仅只看重播音主持人的内在素质,而且对于个人形象方面也十分的重视,形象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播音主持人的选拔,所以,有播音主持这个专业的学校招生时都十分注重考生的形象与气质。考官对播音主持人形象的考核包括声音形象、摄像头前 的形象以及社会公众形象。通过声音能体现出播音主持人的精神面貌,在镜头前,播音主持人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气质,会让人感受到亲切自然,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起到典范的作用。对其形象最基本的要求即五官要端正,上镜,要有亲和力。广大观众朋友们会对播音主持人的形象更加期待。所以,播音主持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展现出自己最佳最美的一面给观众。

新时期播音主持人专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1.提高语言能力

搭建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就是语言, 擅长言论的人总是会吸人眼球,而不擅长或者不喜欢说话的人就算学富五车, 也不会得到赏识,很难遇到伯乐,所以培养语言能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功课。常人亦是如此,对于播音主持这个专业要求会更加严格,也是这个行业最基本的一项技能,更是播报节目的快捷方式。语言能力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培养的,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不断的观察与积累。尽量选择一个好的语言环境,通过反复的练习,语音的节奏,发音的准确性、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要注意典雅词语的运用,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2.提高情感控制能力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我们的生活会因为丰富的情感变得精神抖擞、虎虎生威、神采奕奕。播音主持人这个职业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公共的, 面对大众的,必须富有情感,要有感染力,这对观众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播音主持人在播读过程中,对感情的控制是及其重要的。

3.提高文化涵养水平

一个人得气质和修养与文化涵养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对于某些文化涵养不足的人,他的思想境界也不会高。播音主持人这个职业的素养也离不开文化涵养这部分,一个播音主持人如何缺乏文化涵养的话,他所呈现的节目就像是在背稿、念台词一样,让听众朋友们感觉到空洞,毫无趣味可言,因此,播音主持人所需要重视的一点即培养自身的文化涵养,在平时多注意一些常识积累,多看文艺书籍,关注文艺发展动态。

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独特而且无与伦比的时代,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播音主持人的职业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此,职业者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包括政党思想意识、自身语言功底、情感把握能力以及文化涵养等。从而将播音节目做的更加到位,引领传媒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探讨论文 篇5

摘要:本文在分析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较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较强的新闻专业素养、较高的主持人素养、深厚的文化素养,结合实际对提高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对策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记者;节目主持人;新闻;职业素养

主持人是新闻节目的核心要素,是提升新闻节目传播效果,扩大其影响力的重要突破口,特别是在复合型新闻从业者发展态势的影响下,在碎片化的新闻信息海洋中,能够提高新闻节目深度、挖掘新闻背后故事真相的记者型主持人成为新闻节目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新闻节目及主持人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较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促进节目快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和扩散渠道迅猛扩大,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新闻节目必须紧抓主持人这一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深挖并培养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强化主持人及节目的信息分析、处理、评论与解读能力,在“质”的方面将节目做大做强,进而树立起主持人在受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推广新闻节目品牌。其次,满足受众期望与要求。在海量信息的现代网络环境下,人们并不一味满足快餐式、毫无生机、千篇 一律、呆板的文字朗读式新闻报道形式,尤其是在看电视新闻时,受众急需具有一定文化素养、专业素养,思维缜密、思想深刻、言谈举止等都能够让人产生信服感的主持人,这样才能增强对新闻节目自身的好感,愿意观看节目内容,接受节目传递的各种信息。再次,可以促进主持人自身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具有广博的生活阅历、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厚的文化积累等素质,并能够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将自己深深地扎根于新闻报道过程当中,这样才能捕捉到新闻的焦点、难点与热点,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信息,得心应手地参与整个新闻节目的组织与策划,而不仅仅成为新闻的传达者,进而促进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较强的新闻专业素养。优秀的新闻节目不仅取决于较好的新闻事件本身,更决定于主持人的专业水准,因为主持人是新闻栏目的灵魂,对整个节目具有一定的掌控作用。这就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主持人不仅要熟练掌握新闻及主持人专业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还要求他们必须要具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一定的新闻观察能力,能够准确判断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透过新闻表现看到背后的故事。

2.较高的主持人素养。主持人素养是记者型主持人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是一名成功、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必备素养,也是主持人行业的基本准入条件。结合主持人素养要求及记者型主持人实践分析,记者型主持人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善于倾听,并掌握提问技巧,将问题引向深入,这样才能丰富新闻内容,避免自己成为冰冷冷的文字播报器。

三、提高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的主要对策

1.提高主持人新闻专业素养。

记者型主持人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首先就是加强新闻理论学习,注重记者知识的接收,促使自己兼备记者素养,提高业务能力,在工作过程中紧抓新闻事实信息,选准主题,准确掌控节目节奏,用新闻工作者理性的`大脑追求新闻真相,记录每天正在发生的历史。其次,主持人要培养自身新闻敏感度,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学习优秀新闻稿件内容及其价值所在,及时发现能够吸引受众眼球、具有重要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以期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透过现象发现事件的本质,提高人们对社会事件的认识。再次,主持人要提高思维逻辑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悟性、灵性,要学会发现人们的关注点,关注社会焦点、热点新闻事件,在坚守基本的职业道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要求下满足人们的阅读与观看需求。

2.强化主持人主持功底。

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轻松自如驾驭各种新闻现场,尤其是在新闻直播现场,要客服心理压力,确保自身思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正确,避免紧张、混乱情况的出现。其次,要具有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力。主持人所讲语言必须要发音准确,表达节奏感与新闻画面保持高度的融合与统一,不能太过松散,让观众产生着急、厌恶感,同时,也不能过于紧凑,难以消化,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一种美感。在此,主持人要善于倾听,从采访对象的表达中不断提炼问题,提高提问技巧,精于提问,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深化节目内容,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结语记者是信息的收集及制作者,是信息传播的“原点”,主持人是新闻信息内容的传播者,是信息传播端口,所以记者型主持人要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新闻素养和播音主持业务素质,不断学习,强化文化内涵,端正并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们,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为新闻事业及社会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做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别l婧.对记者型主持人节目创作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程雅.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课程开发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个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看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应具有的素质和修——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从企业要求方面看,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规范、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五个方面。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必须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要求相匹,因此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定位可以在两个范畴:一是“德”,即行为习惯、形象与礼仪、情感与态度、协调与沟通、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才”,即语言表达、专业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前四个方面构成职业意识,后四个方面构成职业技能。本文主要探索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德”方面的培养。

二、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认知不足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将来能出人头地。他们会认为孩子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取得高分能考上好大学就是好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不好,最后选择职业学校,会对孩子失去希望,从而任由孩子发展,忽视对孩子的教育。

(二)学生自身的自信心缺乏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考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觉得心灰意冷,认为自己前途无望,他们在学习基础、生活习惯、学习动力上都存在着欠缺,许多学生自卑、自信心严重缺乏,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不懂礼貌、讲脏,抽烟喝,上网成瘾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另外,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极强,不易接受批评。在这些不良习惯的影响下,学生难以找到成功的感觉,学生的头脑中根本没有“职业”这个概念,他们对职业的认识是模糊的。

(三)学校教育的欠缺

现在很多学校认为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胜任某一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他们的理解层次停留在职业学校的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时,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仅是为了谋生而掌握一技之长,这样的结果是职业学校仅仅培养了工具化的“单面人”。中职教育“功利化”的追求客观上导致了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

三、国外职业素养课程模式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借鉴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它最大特点是以企业为主的办学体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训要领,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教运行机制。德国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突出实践性、职业性特征以及学生能力的养成。这种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开发也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开发与设置职业素养课程提供了借鉴。

(二)英国BTEC模式中“通用能力”培养的借鉴

英国BTEC的教育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英国在推行职业资格制度的同时也对与之相衔接的院校教育体系进行了改革,这种改革适应了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提供基础,使学生有一定的竞争力。

BTEC在充分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把通用能力归纳为7个领域:(1)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2)与他人合作共事;(3)交往和联系;(4)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5)数字的运用;(6)科技的应用;(7)设计和创新。在课程的开发上以这7个领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遵行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采用核心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达到培养通用能力的目标。

四、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课程构建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开齐开足德育课,发挥德育课主渠道功能。这是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然而,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有必要单独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关键的、核心的、通用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从事未来的实习、就业以及转岗做准备。

学生职业素养课程的开设应采用模块式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必备和感兴趣的职业素质培训入手,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职业素养课程以学期为单位,共开设置六个学期,采用模块式课程设置,以选修的方式完成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模块式课程设置,分为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两部分,其中:必修模块共分为六个模块,包括:人文素养课、科学素养课、信息素养课、职场素养课、心理素养课、创业与就业素养课;选修模块包括:职业素质论坛、职业素质养成活动、职业素养拓展训练、职业模拟课堂等。

必修课六个模块的培养目标:

人文素养课: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科学素养课:培养学生了解基本科学知识;了解基本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信息素养课:培养学生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职场素养课:通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品质;

心理素养课: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适应就业带来的各种心理不适感和心理压力,顺利渡过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创业与就业素养:培养学生以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专门化内容架构下的学生职业素质,满足企业和学生的特殊需。(见表1、表2)

综上所述,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素”的教育,更要重视对学生“养”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泽民,王宽.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7.

[2]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3]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交通节目主持的职业素养 篇7

作为当前文化知识、思想意识重要的传播手段, 交通节目主持在引导大众舆论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 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将产生广泛的影响力。电台播音员是一个栏目的形象代表, 其言谈举止对该栏目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播音员的基本素质显得尤其重要, 所以在提升栏目或频道竞争力的时候, 培养播音员或者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尤为重要。

1 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电台录制一档节目通常分为很多步骤, 最后整个节目的呈现是由播音主持来完成的。播音主持的的素养决定着一个节目的好坏, 播音主持的素质也是一个电台节目后续团队的整体实力体现。尤其是在进行时空采访这样的栏目时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个电台节目主持人应有的素养。这种较强的应变能力不是先天就具有的, 通过刻苦的学习相信每一个有志气的交通节目主任人都可以具备这种能力, 做到主持节目时游刃有余, 以不变应万变。

2 具备高尚的文化修养

电台交通节目无时无刻在传播着信息,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交通节目的文化修养就隐含在其中。若是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文化修养过低, 不仅仅是影响一个节目的质量, 更为可怕的可能是影响一个地区乃至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 最后影响一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和谐稳定。文化修养主要包括:文学修养、语言修养和历史修养三个部分。因此, 作为交通节目的主持人, 必须注意自身文化价值的积累以沉淀, 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自身文化价值的高低将决定节目的成败和整个社会的繁荣反战。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交通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与其较强的应变能力相辅相成, 只有他们具有了较强的心理素质, 才能在主持节目时随机应变, 拨乱不惊。作为交通节目的主持人, 要想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必须从自己的感知力方面入手, 对自己要播报的节目要迅速、透彻的进行了解, 快速的做出判断。而后, 在做出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发挥自己超强的想象力, 将要播报的信息想象成一幅动感的画面, 就如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 并时刻的在观察着事态的发展变化, 并将这种想象力通过语言传达到听众的耳中, 让听众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 超高的理解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理解力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之一, 如果交通节目的主持人理解力不强, 就无法真正的理解所要播报的内容, 更不能讲正确的信息传达到听众面前。总之,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三个方面, 交通节目的主持人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4 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

扎实的专业功底是交通节目主持人的最基本素质, 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在扎实的专业功底当中, 语言首当其冲占在第一位, 如果一个交通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底不过关, 那么就很难播报出一个像样的节目。在平常的训练中, 交通节目的主持人必须注重情感、声音、很气息三者之间的转换。在播报的过程中, 通过情感作为依托, 有声有色的将信息传达给听众。在以情感为依托的基础上注重声音语调的变换, 过高或过低的语调都将影响一台节目的质量, 有的节目还需要主持人通过本地方言进行播报, 看似简单, 实则更难, 更需要主持人注意声音语调的变换。在情感、声音的基础上, 主持人要更加注重气息的调整, 通过气息的调整为依托, 有效的将声音和情感传达给听众。总之, 声音、情感和气息三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三者构成了交通节目语言的基础, 交通节目的主持人平时必须注重这三方面的训练。

5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文关怀精神, 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许多公民缺乏的就是这一点。因此, 交通节目的主持人在播报节目的过程中就应多注重这方面的信息, 通过自己的节目去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让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 《花都路路通》作为大型重点资讯服务类栏目, 在亚运期间, 加大了单双号限行的宣传力度。同时, 花都体育场是广州亚运的分会场, 赛事比赛前交警的临时封路措施公告也能第一时间在节目中播报, 使得车友能最快知晓。节目中, 倡导市民在亚运期间更要遵守交通秩序, 文明出行, 个个都东是道主, 人人都是志愿者, 为文明亚运、文明交通出一分力。

另外, 交通节目的主持人还必须具备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争取所播报的信息能够贴近大众, 贴近人们的生活, 从听众的角度出发, 从他们身边所经历的生活琐事出发进行节目的调整和编排。例如, 2010年5月14日和9月3日傍晚, 花都区普降特大雷暴雨, 令花都城

论电视画面编辑

文丨德雍

电视画面的编辑工作是电视编辑的组成部分, 电视编辑工作是贯穿电视节目生产过程的始终。诸如节目、栏目的设置、编排, 素材、主题的选择、提炼, 对各类人员的组织、协调, 与电视观众的沟通、联络, 以及文稿解说的组选、编写, 图像画面的剪辑、组合, 音乐、音响的选配、编辑等等, 都可以纳入电视编辑业务的范畴。涉及面广是电视编辑业务的一大特点。在这里着重围绕怎样做好电视画面编辑, 也就是通常说的如何“编片子”进行分析探讨。

1把握好受众心理是电视编辑工作

者的必修课

在编辑一部电视片时, 不管它是哪种题材类型的片子, 作为一名编辑都应

区和附近城镇交通相当拥堵, 出现水浸街的路段也比较多, 对市民出现带来严重的不便。为使市民在驾驶过程中得知花都在暴雨之下最新的交通路况, 《花都路路通》在正常节目时段 (17:30-18:30) 之外, 特别将节目时间临时延长到19:30分, 透过电波将市民最想知道的交通讯息第一时间为其播报。在节目中, 电话连线了花都区气象台的预报员, 讲述最新的天气情况和展望夜间到明日白天的气象状况, 以及在特大暴雨的天气下, 行车和市民出行要注意的问题;节目组从市政工程管理所获知最近道路因水浸而封闭的路段亦及时在电波中播报;同时也从交警部门获知路段最新情况, 也不断循环更新路面信息;特大暴雨之下, 白云机场方面也有多趟的航班处在延误的状态, 节目中也及时播报了空中航班状态的讯息, 得到了人民的好评。

摘要: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就是以一定的顺序安排视音频素材, 达到预期的效果。编辑是艺术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工作, 节目编辑直接影响节目质量的好坏, 通过编辑节目的顺序过程来探讨怎样做好编辑工作, 总结经验促进今后更好地工作。

关键词:电视;画面;编辑

该站在观众的立场上, 将自己看成这一电视节目的观众来编辑片子。只有编辑将自己设在观众的立场上编出来的片子才会被大多数观众接受。因此编辑在平时应多注意受众的反映和心理, 多了解观众的喜好和感受, 用心编出来的片子才会受大家所关注。如编一条会议新闻, 如果编辑不考虑观众的感受, 会议新闻全是千篇一律, 全是开会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那么会给观众一种厌烦、乏味的感觉。如果编辑想法插入一些与新闻本身有关的其他画面, 或会议背景资料等, 那么这样编出的新闻信息量也大, 节目形式也丰富, 容易被大家接受。

2选取画面是电视编辑的一项繁重

6 要有扎实的策划编导能力

编排策划本来不是节目主持人的工作, 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各方面能力都强的人才更能适合社会的需要, 得到人们的认可。作为交通节目的主持人也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 在提高自己播报能力的同时磨练自身的策划编导能力。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或现场直播室, 从现场传来的信息根本来不及后续团队的编排策划, 这就需要交通节目的播音主持自己临时进行编排策划, 快速播报。

7 结论

总之, 在各行各业就业压力都很大的今天, 交通节目的主持人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文化修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扎实的策划编导能力, 才能在本行业站住脚跟,

而细致的工作

在制作电视节目时, 编辑的主要工作是:依导演的总体构思对于所拍摄片子的内容进行编排, 其中有画面的剪辑、配音、配乐、合成以及其他诸如字幕的处理等。编辑是要对于所拍摄的素材进行艺术组合, 最简单的编辑是按照适当的顺序, 简单地连接各素材上的镜头, 以及节目的各个部分。编辑要对素材进行调整和剪裁, 选取有用的内容, 淘汰无关的枝节, 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更正和补充, 以此来完成作品的创造。大量的编辑工作是要从众多的不好或不太好的素材中选择出最好的画面来, 这个工作说起来很简单其实操作起来却是一个费时费精力的一件极为复杂的过程。

所播放的节目才能得到听众的喜爱。因此, 我们必须无时无刻的强化自身内在和外在各方面的修养, 为电台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小梅.主持人心理素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2]翁如.主持人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3]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4]程世寿.思维与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0.

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的塑造 篇8

一、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关于节目主持人的概念,《新闻工作手册》有较完整的定义,即在广播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叫作节目主持人。主持人不是表演者,也有别于新闻通讯和文章的播报者,主持人是以他自己的身份、个性直接面对听众或观众的人。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主要职责是组织串联节目的各个部分,但也直接向受众传播信息,或解答问题,或介绍知识,或提供娱乐,总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气,与观众或听众交谈。这是国内对节目主持人这一概念较为完整权威的表述。而职业素养则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二、节目主持人的素养构成

(一)政治素养

1. 节目主持人要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节目主持人常常以第一人称进行主持,但他们口中的“我”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个体自身,而是更多地体现了媒体诉求,也表达着党政导向,因此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节目主持人口中的“我”高于生活,是更纯粹、更美好、更无私、更具公众大局观的“我”。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抱怨牢骚,当作为节目主持人时,就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能随意发表个人言论。可以谈及的话题,能够说到的程度,说话的方式、时机和角度,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等,都需要仔细斟酌,切忌口无遮拦。

2. 节目主持人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节目主持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度。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在生活中必须关心时事政治,加强理论学习,在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受众提供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专业素养

1. 节目主持人的荧幕形象。

节目主持人的荧幕形象包括主要发型选择、服装饰品、妆容仪态、肢体语言等方面,节目主持人的荧幕形象和用语决定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潜在印象,而这些因素经过组合,又会呈现一个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

2.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

节目主持人在工作中要对有效信息进行传播,这一过程就是语言表达的应用。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表达必须比生活中的语言更标准、更规范、更简练、更准确、更积极。

3. 节目主持人的采编播环节贯通。

节目主持人亲自参与节目制作是主持好一档节目的必要条件,节目制作过程包括采(采访、策划)、编(编辑、编导)、播(播报、播放)三个主要环节,主持人必须合理布置各环节工作,才能使节目有序开展。

(三)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基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提升政治素养。

三、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的塑造

(一)政治素养的培育与加强

由于节目主持人的职业原因,使其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曝光度。然而在当前形势下,部分节目的节目主持人认为,营造气氛是节目主持的核心思路,按照这一思路,部分节目主持人将使命感与责任心抛诸脑后。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合格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不以低级媚俗的节目元素取悦受众。节目主持人代表的是一个电视台、一个省份、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公众形象,我们要时刻牢记,节目主持人的根本属性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公职身份。

(二)语言表达形象感的合理修饰

声音是节目主持人与观众进行交流的基本媒介,良好的发声可以使自身的个性魅力得到升华。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声音的良好媒介。影响一档节目质量的不仅仅是节目的开办思路和环节设计,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以及修饰的运用也是节目主持人内心与节目理念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而这一形式直接影响了节目质量与受众对节目的认同感。节目主持人需要把握自身的现场调控力,而有声语言的合理运用可以对节目进行良好的疏导和渲染。

(三)文化艺术素养的沉淀与展示

节目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多元化是当今主持行业的发展趋势,因为主持人全方位的才艺展示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多元审美和心理诉求。有些节目主持人容易在节目中产生紧张情绪,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主持人缺乏艺术素养的沉淀。在这种情况下,节目主持人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内涵素养和积淀,以丰富的文艺鉴赏力和舞台展示力来充实自己,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以日积月累的艺术素养做到处变不惊,收放自如。

(四)合理调整并提升心理状态

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篇9

一、人文素养与职业发展需求

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科技突飞猛进,媒体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市场需要有适应性并懂得配合的从业者,对于双语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也不单单是简单的汉语、英语流利。致力于研究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培养的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和培养与职业对接的技能型人才。

二、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播音主持学科属于艺术学领域,录取的学生大多是艺术生,因此,该专业学生的文化成绩并不是很高,但是在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入学测试中各个高校都会进行英语测试,这是该专业的基本要求。尽管进行过英语笔试和口试,很多学生的英语依然无法达到普通文理科学生的水平。笔者以四川省某艺术类高校的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为例,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方法,了解该学校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学生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态度与需求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普遍欠缺职业人文素养、学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明确人文素养的标准,人文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教师教学过程中很少人文教育渗透等现状。

三、契合职业发展需求培养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为了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笔者分析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和各科任教师进行了座谈,探讨了相关策略,包括对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策略:提升专业教师的人才素养水平及完善学校人文课程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的渗透等举措。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策略

对于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高校的培养目标设置要全面合理,既要强调专业技能技术的培养又要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从双语播音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考核标准等各个方面加强对该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二)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水平

双语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该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前,该专业大部分教师来自播音主持专业,专业素质高,但缺乏一定的外语基础和外语修养,只能讲授语音基础、播音和主持等课程,无法渗透双语教学。而英语教师又缺乏一定的播音主持的技巧训练,只能传授英语知识。因此,双语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不但要注重自身技能培训,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不能忽视,特别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转换,对中西两种文化的研究。此外,学校也要提高人文教育教师的地位,加大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三)校园文化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仅仅依靠课堂是无法达到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的,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是补充人文素养的一个有效平台。校园文化包罗万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感、价值观念和审美艺术感的养成,更能培养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健全的人文素质。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汇报、英语节目主持人大赛、一站到底———知识竞赛、辩论赛、外语文化节等,或者邀请专家进行人文讲座、人文艺术节,扩展学生视野,以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市场需要

学校应该以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考察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各大用人单位对于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要求,专业教师应及时将新的理论和市场要求传达给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采编播一体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既要传授播音专业知识又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省市电视台等媒体举办的主持人大赛去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总之,人文素养是诸多素质中最具根本性的素质,在新媒体时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培养出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必由之路。

摘要: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角度,从人文素养与职业发展需求的关系出发,分析了高校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总结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最后提出基于职业发展需求对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职业发展,双语播音主持,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提高晚会主持人的素养 篇10

加强晚会主持人的理论修养

主持人的理论修养。这句话猛一看有点大, 太笼统, 但是我们要是切身地想想“三贴近”原则, 想想电视传媒是为谁服务的, 就不觉得笼统了。也许有的主持人会说,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那是各级领导学的, 跟我们这些主持人联系不大, 要是这么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理论, 那就走入误区了。记得在黄山学习的时候, 老师讲过一句话, 至今记忆犹新:没有政治操守的节目主持人谁敢用?这句话很朴素, 但是切中时弊。

现在我们都在说学习型社会,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这是一个大的理论方向, 在这里不宜过多阐述, 但是理解一下学习型社会中关于个人持续性和长久性学习、终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内涵还是会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比如,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的理解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方向你不一定完全掌握, 但是你必须学习, 至少也应该知道几点基本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等等。用学习来武装我们的大脑, 用学习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了正确的理论信仰作保证, 在节目进行时, 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 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首先政治上是达标了。

提高晚会主持人的学习能力

仅仅做到一名在政治上达标的节目主持人是不够的, 你要把节目的串词给完整地表述出来, 你要掌握语言的节奏, 你要根据晚会主线去运行程序。一场活动下来, 自己的主持是鲜活灵动还是味同嚼蜡, 全在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不学、不看、不总结, 是做不到进退有度, 挥洒自如的。

先说说学习方面笔者的体会。学, 学什么, 这是个问题。地市一级的节目主持人有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 像本人的专业就不是播音主持, 这样在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就会显得欠缺一些。这些都没什么, 没有我们可以想办法, 现在的书市、网络上关于主持专业的书籍并不鲜见, 像我手头经常翻看的《播音文体基础教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概论》等书籍都是很不错的理论教材。有人说“舞台是最锻炼人的地方”, 这句话我赞成, 但舞台上的锻炼结合扎实的理论和专业修养, 在工作中岂不事半功倍?如果有机会到中国传媒大学等专业院校进修一段时间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在这些专业院校有很多知名的大学教授, 有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 他们眼界宽, 见识广, 学识渊博, 听听他们的课, 对照一下自己目前的状态, 也算是系统回顾的好机会。当然, 在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名校, 你还可以经常接触到一些国内一线的知名主播和主持人, 和他们面对面, 听听他们的职业经历, 不论对理论修养还是加强本职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再有机会能进棚亲眼看看他们的主持, 那就更幸运了。2008年我就有幸参加了一次白岩松、敬一丹主持的《感动中国》节目, 他们往那儿一站就很压场, 整个录制过程大气、机智, 现场对节奏的把握极富张力, 特别是他们面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的对白和入题的角度都堪称经典。要想驾驭这样的场面, 没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渊博的学识和人文气质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闲暇时大量的阅读也是必须的。诗歌、散文、小说、政论都应该是涉猎的内容, 俗话说“艺不压身”, 多学点总是没错的, 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不仅会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且在荧屏上也更富有表现力。

影视传媒的发展日新月异, 而电视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 形式内容更趋于多样性, 对主持人灵活机变的主持风格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在工作中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 连续主持了三四场大型晚会活动, 这几场活动, 形式类似, 内容差不多, 就连程序都有很多雷同, 等几场活动录制完成, 自己看了都笑了, 要不是主办方不一家, 舞台设计不同, 那自己的主持在几场活动中就看不出差别。后来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说:“这样不好, 尽管内容相似, 但是形象、走台、站位、语速语气等细节方面你自身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下。”这句话对我帮助很大。之后我写了一篇日记:“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当然是好事, 但是什么晚会内容主持起来都是一个模式, 就连发音的腔调都雷同, 时间长了, 那就显得主持僵化, 主持风格僵化了, 难免就会在舞台上显得呆板, 缺少表现力。”从那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 再忙也要坚持收看一些好的节目, 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找份电视报圈阅一下, 根据时间选择不同的节目内容, 然后尽情欣赏名播名主持们各具特色的主持风格。他们的风采也许很难学得来, 多看看他们的风范也算是开阔眼界吧。

一名好的主持人是很需要经常对自己做一总结的。俗话说:“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再好的老师教导, 再好的工作环境, 再不一般的人生阅历, 都需要主持人在舞台上把学到的、感悟到的发挥出来。每一台节目强求大的跨步是为人所难, 但是在每一台节目后能有所感悟, 这是不难做到的。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 每一次节目录制完成了, 我都喜欢跟一段后期制作, 拿支笔把自己不满意的时间点记录下来, 给自己找找不足和差距。比如同样一段话换一种语气说出来是不是更有现场感染力;面对镜头的时候眼睛往镜头里面看得再深一点是不是交流感更强;舞台的站位前一点或者后一点, 说话的语气快一点或者慢一点对晚会的节奏有哪些影响;怎么做才能和搭档的配合更协调一些等。这些小环节的整理, 一时儿半会儿看不出好处, 时间长了, 对镜头和现场的感觉就出来了。

增强晚会主持人的舞台适应力和心理承受力

在舞台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两类主持人:一种是不慌不忙, 沉稳有度;另一种是磕磕绊绊, 不知所云。这时候我们会说, 前一种是有经验的主持人, 后一种是刚上舞台的新手。无论有经验也好, 初次登台也罢, 在主持节目时都要尽量少犯错误, 因为你面对的是广大的受众群体, 你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代表个人, 更多的是代表一个主创团队, 甚至是主办方、投资方的形象。所以对一名专业主持人来说, 只要走上了这个岗位, 登上播出节目的舞台就没有实习期, 我们所要面对的只有两个字———成功。这两个字好写但是难做, 前面说到的政治修养和专业学习精神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心理承受力和快速的现场适应能力。说一个例子, 一场大型活动, 主持人在节目录制的时候掉词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掉词了怎么办?搭档给补词是一个解脱尴尬的好方式, 但是一旦搭档也没跟上, 那就冷场或者笑场了。现在有很多电视台都是准直播的录制方式, 冷场意味着要返场, 要想使这样的事情尽量避免, 你就必须学会在一瞬间给自己重新搭台, 给自己救场, 要是一味地慌乱下去, 恐怕下面的程序也忘记得差不多了。有人说“求人不如求己”, 良好的职业素养结合良好的舞台适应力和心理承受力, 对一名节目主持人是不可或缺的。

重视晚会主持人的团队精神

一场电视晚会下来, 制片人、策划团队、导演团队、灯光、音响、舞美、制作、演员、被采访对象等都是合作的伙伴。现在大家都讲幸福感, 那么对主持人来说, 舞台上的幸福感就是合作, 同所有业务岗位的精诚合作, 尊重每一个岗位的劳动和奉献。这样制片人和导演团队才会及时给你指出不足;灯光才会把你的形象打得更有层次, 更光彩照人;音乐的及时跟进才会使你的主持更立体更多彩;你的采访对象才会更轻松地接受你的问题。而这一切都会给你的工作带来自信, 一名充满自信、眼界宽广、有才识、有修养、有内涵、机智、灵活、形象好的主持人, 想不成功都难。

以上是笔者不成熟的一些心得体会。做一名好的节目主持人, 各方面学习的艰辛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可以说酸甜苦辣咸, 五味俱全。有业界同仁曾经用“心路”来表述主持人的成长之路, 真是一言以蔽之。但不论怎么说, 既然是“心路”, 就要用心去走好, 只当是一路风雨一路歌。

上一篇:防范基层会计违规下一篇:龙江陆海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