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干扰

2024-05-09

电视干扰(精选十篇)

电视干扰 篇1

由于传输介质的抗干扰屏蔽不是绝对的,因此在有线电视网中传输的信号会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影响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广大用户收看电视节目。所以,研究有线电视网中对信号产生干扰的各种因素及其方式,对保证有线电视信号的高质量传输,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维护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有线电视网中传输信号的干扰

有线电视系统由于节目源丰富、信号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而成为目前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主要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处理模块、前端系统、干线传输网、用户分配网等四部分组成,而在信号的实际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信号干扰,有来自外界的干扰,如工业干扰、电火花干扰、天电干扰、无线电谐波干扰等,还有来自系统自身的干扰,如交调、互调干扰、本振辐射干扰、交流声调制干扰等等。相对于传输的电视信号而言,我们可以将各类干扰统称为噪声。

广播电视使用的频率和其他行业所使用的频率存在着交叠,如图1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如有线电视线屏蔽不好或离干扰源较近都会使传输信号受到干扰。因此,信号干扰和防干扰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有线电视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 有线电视信号干扰因素和方式

有线电视网受到的干扰是指对正常的信号传输产生影响的成分,也就是噪声。功率和频率是干扰的两个要素。干扰对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和图像接收质量影响极大,随着各类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新的干扰源不断出现。干扰的因素和干扰的强度也随之增加。

3.1 有线电视干扰条件的分析

有线电视信号受到干扰必须具备下面三个条件:

(1) 存在干扰源:即在有线电视网中的一定接收距离内存在各种干扰源。

(2) 系统具有易受干扰的装置设备:如高频接收器、能够感应射频信号的传输电缆、屏蔽不良的设备及传输电缆等。

(3) 干扰信号传输的途径:有辐射、耦合、传导等途径。

3.2 有线电视网的主要干扰方式

有线电视网的主要干扰方式分为四种:

(1) 耦合干扰。通过电感、电容等元器件的耦合作用形成的干扰。如电车的干扰信号进入电网,再通过有线电视网中有源设备的电源变压器进入该设备,进而影响有线电视网的传输信号。

(2) 辐射干扰。通过空间电磁波辐射形成的混入式干扰,例如中波电台、移动通信等对有线电视网传输信号的干扰。

(3) 传导干扰。通过导体传播形成的干扰,如工频干扰。

(4) 随机干扰。指系统本身设备和部件在工作中产生的干扰,如放大器的噪声和由于阻抗不匹配产生的驻波干扰、设备热噪声等。

3.3 常见干扰源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干扰源见表1。

3.4 干扰的表现

有线电视网的传输信号如果受到干扰,会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有表现,一般是产生规则的水平纹、斜纹或网纹,如图2所示。如果是火花放电引起的,除网纹,斜纹外,还有不规则的黑白点状或带状干扰图形,火花放电的典型代表就是汽车、摩托车和机动船。它们所产生的电磁波具有很宽的频谱,对广播和电视能造成严重干扰,特别是在车船往来频繁的道路和河流两侧,这类干扰尤为明显。

4 有线电视网传输信号的干扰分析模拟实验

为对有线电视网传输信号的干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利用混合器在有线电视网输入端同时接入节目信号和干扰信号,在输出端利用电视机观察干扰的情况,并对混入方式干扰形成过程中的各阶段信号电平进行测量,从中发现和找出信号干扰的规律。

4.1 实验环境

将干扰信号一起混入模拟有线电视的用户分配网,在112.25MHz到687.25MHz的60个频道中,选择8个典型频道进行测试。

4.2 实验步骤

(1) 选择DS10, Z9, Z21, Z30, Z35, DS19, 24+5, DS30共8个具有代表性的频道作为测试频道。

(2) 每个频道测定正常信号入口电平后,用调制解调器RF输出进行信号衰减调整模拟插入干扰信号。一边增加衰减器,一边观察电视画面,根据图像画面的干扰表现情况,记录发生干扰的临界、以及图像较清晰和非常清晰等3种情况时的不同干扰电平值,详见表2。

(3) 查看、记录受到干扰的信号输出电平值以及发生干扰的临界、以及图像较清晰和非常清晰等3种情况时干扰对原信道及邻频的影响情况,详见表2。

4.3 实验数据

图3是以电影《真实的谎言》做正常节目信号源,混合器输出电平为68dB为例进行测试。当混入干扰信号后,随着干扰信号强度的递增,电视画面依次出现如下变化:网纹→花屏→信号重叠→混入信号把正常信号全部覆盖。具体过程画面如图4所示。

图4是以输出电平为68dB进行混入信号测试时强度递增过程中的电视画面变化。其中:

(a)是同频干扰发生时正常节目信号中出现的网纹画面。正常信号电平:61dB;混入信号电平:68dB。

(b)是混入干扰临界时,正常信号电视花屏,正常信号几乎不可见,出现的网纹画面逐渐向干扰信号过渡,画面有重叠。正常信号电平:61dB;混入信号电平:74dB。

注:图5中红色表示正常节目信号发生网纹干扰时的干扰信号电平值。黄色表示正常节目信号被淹没, 干扰信号比较清楚显现时的干扰信号电平值。

(c)是干扰信号覆盖正常信号清晰显现,电视画面有网纹。正常信号电平:61dB;混入信号电平:82dB。

(d)是干扰信号非常清晰,正常节目信号不可见,完全被干扰信号覆盖。正常信号电平:61d B;混入信号电平:110dB。

按照4.2章节的实验步骤对8个典型频道逐一进行测试,得出测试数据见表2。

4.4 结果分析

通过对模拟实验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得:

(1) 当在低频端混入信号时,播出频道被干扰现象严重,此时其他频道受干扰不大。

(2) 当在高频端混入信号时,干扰信号越强,对本频道和上下邻频影响越大,有时会影响到整个信道。在高频端实现干扰需要很大的能量。

(3) 按国家标准,一般用户端电平应为68±4dBμV, 实际用户电平大致为55~65dBμV(实际系统的用户电平差异很大,从50~80dBμV都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有非正常信号画面出现,低频段高出正常信号15dB,高频段高出正常信号30dB以上,就可判定为信号混入。

(4) 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混入干扰信号场强电平图(图5)以及信号场强差值曲线图(图6),由此可见,在频率越高的频道上实施信号混入干扰,需要的能量越大。

5 结束语

我们通过定性分析和模拟测试的方法,对有线电视信号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有关干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总结出在有线电视网中不同频段下的干扰情况及干扰判断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日常网络维护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定性分析和模拟测试的方法, 研究有线电视信号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有关干扰的问题。对有线电视网中对信号产生干扰的各种因素及其方式进行了分类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方式对有线电视网的干扰问题进行模拟测试、数据分析, 总结出在有线电视网中不同频段下的干扰情况及干扰判断的方法, 更好地指导有线电视测量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干扰,方式,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巍.一起有线电视信号泄漏干扰的查找[J]. 中国无线电.2008 (1) .

[2] 崔玉方, 江涛.家用电脑对有线电视信号的干扰[J]. 中国有线电视. 2006 (18) .

[3] 王义宽.判断有线电视信号干扰的几点体会[J]. 有线电视技术. 2002 (9) .

电视干扰 篇2

卫星干扰机

一、原理

卫星天线对准卫星后只需要很弱的信号强度就能收看电视节目,如果我们在卫星天线表面加一个频率相同的干扰信号,接收机就无法正常工作。

二、技术指标:

发射功率:10W,20W,50W

干扰结果:黑屏,画面静止或者马塞克现象。

干扰距离:平板天线-----正面3--6公里,左右1-2公里,后面1-2公里。

全向天线-----2-4公里

三、安装方法

把天线和主机连接好,通电,把天线对准干扰区域便可。

四、常见问题

1、为什么同一个机子可以干扰40公里和不能干扰300米是一回事。

在湖北襄樊某电视站,购买了个20W的机子,竟然把40公里远的县电视台干扰了,因为他们是联网的,只要开机,自己就没有节目了,关机就来了。但是同样的机子放在300米远的地方却不能干扰卫星锅。原来,湖北那个站边上有个90米高的塔,他们放在80米高度,并且是平原地形,没有任何遮挡,所以可以干扰很远。那个不能干扰300米的是把机子放在自己家一楼房内,边上全部是民房,干扰线穿过很多放房子后信号已经很弱了,所以不能起到作用。由此可见,干扰机放的位置越高,效果越好,干扰的距离越远。

2、30度的平板天线,只干扰30度范围内吗?对左右,天线后面没有干扰吗?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30度平板定向天线,60--90度的平板天线很贵也没有必要,如果那个公司说他们的是180度的一般是欺骗客户。天线的角度和天线干扰范围是两码事,一般的天线的角度是指天线主辫方向的角度,角度越小,干扰距离越远,但是天线不但有主辫还有很多附辫,分布在天线左右和后面,这就是为什么定向天线不但可以干扰前方而且可以干扰左右和后面的道理,一般的平板天线可以干扰前方4公里,就可以干扰左右和后面一公里。

3、平板天线好还是全向天线好?

目前平板天线可以做到17dbi,全向天线可以做到11dbi,平板比全向多6dbi,同一个机子,如果天线增益多3db,干扰距离就增加一倍,所以平板天线比全向能干扰4倍远距离,因为平板同样能干扰左右和后面,本人认为没有必要选择全向。

4、我自己有前端,不干扰自己,要干扰别人怎么办?

两种办法:

首先必须把机器离开电视台,放在电视台,无论你怎么调都很难做到不影响自己。

1、调节功率法(要求机器必须是功率可调的):把机器离开电视台后,用平板天线后面对准电视台,把功率调到最小,如果没有干扰自己,再慢慢加大,找到临界点,便可以,如果调到最小还是对自己有干扰那就必须还有离电视台远点。

2、利用平板天线前方,左右和后面干扰强度不同和天线方向性调天线方向和角度避免自己被干扰。

3、干扰机对人体有害吗?

微波是对人体的影响还是有争议和正在研究的问题,为安全起见,我们把他当做有害,根据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计算

我们认为10W机器天线正面离长住人体30米远比较好,20W机器正面离人体50米远比较好。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更远一点

4、为什么山区比平原好干扰一些?

由于山区的地形起伏变化,只要找一个相对地势高一点的地方,就可以把看的见的地方全部干扰,而且山区更利于干扰线的反射和折射,但是平原由于房子差不多一样高,干扰线要穿过很多房子才能干扰,信号强度减少不少,所以干扰效果就差。

5、为什么卫星天线背面和侧面也可以被干扰?

干扰线可以反射和折射就象手电光一样,只是弱一点,所以也能干扰。

6、连接线可以再长点吗?

由于干扰频率在3.7--4.2GM内,频率已经很高,线内损耗很大,一般延长一米标准线,要减少干扰600米左右。

7、机器怕雷,怕热吗?

电器都怕雷怕热,一方面安装的时候尽量找个好点的地方,预防雷击和太阳直射,另一方面,本公司也做了一定的技术处理。

8、功率是不是越大越好?

根据自己的范围而定,一般需要干扰3--5公里的建议选择10W机器,5公里以上选择20W机器。50W机器最好不用。

9、干扰机短时间内会淘汰吗?

由于中星6B和鑫诺3号上天,如果国家不采取措施,乡镇有线电视台将面临巨大困难,干扰机是必不可少的,短时间国家不会加密节目,另外,国家修改法律允许私人收看卫星节目也不太可能,要知道我们对外还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不可能说只准【4170 0022 0948】的节目不能看其他的卫星,如果这样,那不是说中国没有自由了吗?

10、安装位置的选择

有线电视信号干扰问题分析 篇3

【摘 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光纤技术的普遍应用,有线电视网络可以完成的功能更趋多样化。但是器件、天气与人为作用是有线电视传输干线的主要故障。本文从噪声干扰、电源干扰和交调干扰几方面分析了有线电视信号干扰问题。

【关键词】噪声干扰;电源干扰;调制干扰

1.电平波动

1.1光放大器

在光放大器中,可调均衡器和衰减器元件发生故障而引起电平波动。可调均衡器在工作中由于受放大器本身的温度和自然温度的变化影响,导致可调均衡器的零部件松动或是接触不良,于是电平出现了上下波动。对于此类故障,解决的办法是选用插入式固定均衡和衰减器。另一类故障是均衡器发生鼓包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某些频道的电平过高而导致。各厂家在生产均衡器时,是按照电缆的性质变化理论而进行的,没有太多考虑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差距。由于电缆质量上客观的存在差异,均衡器在使用中就不能完全起到补偿作用,从而导致电平波动发生鼓包现象。也正因此,在选用均衡器时,要根据电缆的传输特性来进行,针对均衡器的特点和实际使用需要而进行。

1.2温度变化

温度的变化也是影响电平波动的一大因素,由于笔者所工作的地区传输干线较长,这就导致电平的波动量较大。为此,可以选择季节性调整来保证电平的平衡,或是用温度补偿器来改变温差从而维持电平平衡。

2.信号质量

同轴电缆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电视质量信号较差或中断,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2.1各种损坏导致的信号质量差或信号中断

(1)人为破坏:即同轴电缆被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如气枪击断、电缆被盗窃、沿公路段被车辆挂断、电杆倒塌。(2)自然损坏:即同轴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等,如电缆外层保护膜脱落、风吹日晒等因素导致的电缆损坏。(3)质量问题:电缆生产过程中由于渗入成分比例不当,在使用过程中自行断节。(4)施工影响:即在电缆的施工过程中导致的损坏,如接头不合规、芯线不到位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而断出,导致信号中断。(5)芯线剪太短:因芯线和器件接口终端电缆芯线剪太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缆的摆动等因素而导致脱落,信号中断。(6)防水处理不到位:由于防水处理不到位,雨水进入接头,造成电平波动,影响信号。

2.2器件本身原因造成的信号质量问题

这些故障主要是器件本身的缘故而造成的,如光放大器本身的故障、衰减器损坏、分支器损坏等。

2.3停电造成的信号中断

停电会让信号无法传输,为了保证所在辖区内其他没有停电地区用户正常的使用,可以采取发电机或电池设备进行供电。

3.各类干扰现象

3.1噪声

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有时屏幕上会出现大量雪花,使得图像模糊,电视节目质量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噪声干扰,它是电视节目在传播和接收的过程中各种干扰电压的总称。噪声干扰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最主要的产生原因是三个部分,分别是天线、有源器件和无源网络。天线噪声是空间噪声,产生噪声的有源器件包括变频器、调制器和天线放大器等。无源网络的噪声影响较小,它是一种随机的热噪声,是元器件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参数变化所产生的。若要降低噪声干扰的影响,就要设法降低上文所述的三种噪声,从而提高用户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具体来说,就是要保证天线安装规范,所用各个元件和设备的质量可靠,尽量使用正规厂家的产品。而且,近几年来,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可以将电视节目的噪声干扰降低到非常小的范围,使得噪声干扰对节目质量的影响很小,噪声干扰已经不再是一个严重影响电视节目质量的因素。

3.2调制干扰

有线电视的每个用户都可以接收很多套电视节目,而在电视系统接收电视信号时,会有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進入到信号放大器中,而由于放大器电路本身的非线性,会使其他频道的信号成为所收看电视节目的干扰源,这种干扰成为交调干扰。交调干扰在电视机屏幕上的表现形式是“雨刷”干扰,有一些带状条纹扫过屏幕,这是由于每个频道电视节目的同步信号是不同的,事实上形成了用所需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步信号来解调干扰频道电视节目,所以形成了移动的带状条纹。如果进来的干扰频道信号的电平较高时,还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干扰频道杂乱的图像。通常情况下,这种干扰发生在收看低电平频道的节目时,当高电平频道的节目有一部分串入其中时,就会对其节目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于高电平频道的节目就不容易受到调制干扰的影响。交扰调制干扰是有线电视系统所特有的,在邻频传输系统中更多一点,这是由于它的电视频道多,而各频道之间相隔较近,甚至某些频道之间还会有些许交叉,所以传输电视节目越多,各频道之间越紧密,交调干扰就会越严重。对于交扰调制干扰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设计施工时要合理规划,合理布局,从而满足放大器的线性动态范围,减少其非线性输出;二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平。做到以上两点,就可以有效避免交调干扰。

由于同一频道的谐波或者几个频道之间产生新频率信号所形成的干扰叫做互调干扰。这是因为产生新信号的频率恰好在另一个频道的带宽范围之内,这种干扰信号会跟随电视信号进入放大器,最终显示在电视机屏幕上,表现为图像上的网状条纹,有时也会以单独的横条纹或竖条纹出现。互调干扰分为两种: 一种是同一频道内产生的,图像载频、伴音载频和彩色副载波三者之间产生的相互干扰,称为三音互调干扰;另外一种是不同频道之间产生的,有二次和三次互调之分。假设某一频道的载频为 62.5MHz,其二次谐波分量为 125MHz,如果恰好落入另一个频道的频率范围内,那么就会对这个频道产生干扰,这称为二次谐波干扰;假设某两个频道的载频分别为 50.25MHz 和 143.75MHz,其和频为 194MHz,其差频为 93.5MHz,如果这个和频或者差频落入某一频道的频率范围内,那么也会对该频道产生干扰,这称为三次互调干扰。对于互调干扰的抑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降低输出电平和减小各个频道间信号的电平差;另一方面,是在电视信号输出时增加一个滤波器,将新产生的频率成分滤除,这样就不会对自身和其他频道产生影响。

在电视信号传输线的铺设时也有几点注意事项: 一是要避免电视信号线与市电供电线的平行走线,尤其要避免将两者捆绑在一起,因为平行走线时是最容易互相干扰的;二是要避免电视信号线与暖气管道距离太近,以免其受热变形,影响性能;三是做好电视信号线的接地工作,其应有自己的单独接地线路,不能与市电公用一个,以免干扰信号通过地线进入电视信号中;四是要综合考虑电缆、放大器、调制器等设备的相互影响,最好配套购买,以免各设备互相影响。

4.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在设计家庭的电源布线和电视系统布线时,要注意避免两者近距离平行出现,并做好地线的分离;(2)在采用的电子设备选择上,要采用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并对多电子设备组成的系统进行严格的测试,把有可能出现的干扰信号阻止在早期;(3)选用抗重影天线,有效排除因电磁波传播路径不理想而带来的干扰信号;(4)在铺设传输光缆时,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采用质量最好的产品,保证传输媒介阻抗匹配,提高电视节目信号的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岑美君,俞承芳.有线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数字电视的交流干扰问题解析 篇4

电视机与机顶盒连接后, 两者之间就会存在电位差 (悬浮电) , 该电位差的频率点落在电视机的中频信号上, 对其产生干扰, 使得电视机图像上出现一道或两道横杆, 伴音出现“嗡嗡”的交流声, 影响用户收看电视节目。

视频信号频率范围0~6MHz, 音频信号频率范围15~20000Hz, 视音频信号均包括市电的50Hz在内。如果电缆外导体中有市电电流, 必然会对视频和音频信号产生干扰。

现在, 平板 (液晶LCD、等离子PDP) 电视机执行3C认证, 都改成了三根电源线, 平板电视机的外壳接在电源地上, 保证了平板电视机外壳漏电时用户的安全。但是, 当电视机引入线连接系统输出口和电视机时, 却发生了信号地、电源地相连的问题, 两者电位差的大小, 决定电源干扰的大小。

显像管CRT电视机, 全部都是两根电源线, 一根相线、一根零线, 没有电源地线。当电视机连接有线电视信号时, 电视机就通过信号地接地, 少数漏电严重的电视机, 会有信号地电位与电视机漏电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电源干扰。

有线数字电视, 在系统输出口和电视机之间又增加了一个机顶盒。目前, 机顶盒都是两根电源线, 机壳都有大小不等的漏电, 部分机顶盒漏电还相当严重。信号地的系统输出口连接有漏电的机顶盒;有漏电的机顶盒连接有漏电的两根电源线电视机;或是有漏电的机顶盒连接有电源地的三根电源线电视机。以上各种情况, 视信号地与电源地的电位差大小不同, 及机顶盒、电视机的漏电大小不同, 会有可见的大小不等的干扰, 或是不可见的客观存在的干扰。

电视机就靠系统的信号地接地, 没有信号地、电源地相连的问题。只是少数漏电严重的电视机, 会有信号地电位与电视机漏电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电源干扰。一般, 采用排除法, 找到漏电严重的电视机后, 将其电源插头反插, 即可减轻或消除电源干扰。查找漏电来源时, 维修人员应该注意防电击。

由于视频线和音频线的屏蔽线太细, 线阻大, 造成电位差大。

前端和外线都可以做到信号地、电源地彻底分离, 可以单打地线。但是, 在用户家中, 不允许使平板电视机的电源地失效, 也就做不到信号地、电源地彻底分离, 又不可能单打地线, 因而, 必然存在信号地、电源地相连的问题, 必然存在着电源干扰的可能性。

简单的处理方法:

1) 这时如果只是电视机有严重的交流声, 一般是把机顶盒声音调大把电视机声音调小, 可以减轻干扰现象。

2) 显像管CRT电视机将电源插头反插, 可减轻或消除电源干扰。

3) 平板电视机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 去掉接地线, 使其通过机顶盒接地, 可以大大减轻干扰现象。

无论何种情况, 最彻底的解决方法, 只能是令信号线中没有或者只有极小50Hz电流, 为此应该:

1) 使用外屏蔽较粗的视频和音频连接线连接机顶盒与电视机, 或使用短粗线连接电视机和机顶盒外壳强制使其等电位, AV信号线或HDMI信号线中的50Hz电流大大减小。

2) 采用合格的一体化铸造、内外导体均经高压电容双隔离的系统输出口, 只允许5~1000MHz信号通过, 50Hz干扰被阻断, 但是, 屏蔽效能大约会从100d B, 降至90d B。

3) 如个别机顶盒漏电太严重, 既浪费电量、又危及人身安全, 只能更换。

按说, 机顶盒是家用电器, 也应执行3C认证, 也应使用三根电源线。如果机顶盒、电视机外壳都接电源地, 两者之间就没有电位差了, 信号线中也就没有50Hz干扰了。

参考文献

电视干扰 篇5

关键词:电视监控系统图像干扰

0引言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系统周围电气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形成各种干扰源,如果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各种干扰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造成视频图像质量差等问题。电视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图像采集系统、线路传输系统、后端图像显示处理系统组成。由于种种原因,后端图像显示系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现象,若不及时解决,会给整个系统的实时监看、录像等造成不良影响。

1视频信号干扰产生的原因

1.1广播干扰: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必须将电缆在空中架设,这时电缆本身就相当于一根很长的天线。由于天线效应的结果,电缆中会产生相当大的广播干扰电压,并在电缆外皮上产生干扰电流,这一电流通过电缆两端接地点与地构成回路,于是在终端负载上就会产生广播干扰信号的电压,使干扰信号混入视频信号中。这种干扰信号在图像上表现为较密的斜形网纹,严重时甚至会淹没图象。如果将电缆埋在地下,或采用铅皮电缆、平衡对称电缆等都能较好地克服这种干扰。

1.2低频干扰:对于频率越低的信号电缆屏蔽层屏蔽效果越差,由于这种原因而引入的干扰信号有载波电话,电台的信号等,它们在图像上会造成水平条纹的干扰。

1.3 50hz电源干扰:当系统需要始端与末端同时接地时,由于两端接地电位不同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在两地之间引起50hz的地电位差,从而产生干扰信号电压。当干扰信号被叠加在视频信号上时,使正常图像上出现很宽的横暗带。

1.4 50hz电源频率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干扰:谐波干扰主要表现在大电流或高电压的电力线周围,是电力电缆向四周的辐射信号,其频率为2500hz和125000hz,主要干扰视频信号的低频段。

1.5传输线路引起的干扰:视频传输线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屏蔽网不是质量很好的铜线网,或屏蔽网过稀而起不到屏蔽作用)。与此同时,这类视频线的线电阻过大,因而造成信号产生较大衰减,这也是加重故障的原因。此外,这类视频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7以及参数超出规定也是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在监视器的画面上产生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干扰信号的频率基本上是行频的整数倍。

1.6不洁净电源干扰: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50周的正弦波)上叠加有干扰信号。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不洁净电源使摄像机和其它有源设备工作不稳定,进而形成干扰。

2常见的图像干扰及其解决方法

2.1木纹状的干扰这种干扰的出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像将无法观看(甚至破坏同步)。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复杂。大致原因如下:

2.1.1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这类视频线的线电阻过大,造成信号产生较大衰减进而会加重故障。此外,这类视频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Ω且参数超出规定也是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产生上述干扰现象不一定是视频线不良,因此判断故障原因时要准确和慎重。若是电缆质量问题,全部换成符合要求的电缆,这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2.1.2供电系统的电源不“洁净”。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50周的正弦波)上叠加有干扰信号。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等,都会对电源产生污染。这种情况解决方法较简单,只需对整个系统采用净化电源或在线UPS供电就可以。

2.1.3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通过调查和了解加以判断,如果属于这种原因,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摄像机的屏蔽,且对视频电缆线的管道进行接地处理等。

2.2视频电缆线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断路会产生大面积网纹,进而破坏全部图像,最终形不成图像和同步信号。这种情况多出现在BNC接头或其它类型的视频接头上。这种故障现象出现时,不会是整个系统的各路信号都出问题,而仅出现在那些接头不好的路数上。只要认真逐个检查这些接头就可解决。

2.3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信号的频率基本上是行频的整数倍,这是由于视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Ω而导致阻抗失配造成的。也可以说,产生这种干扰现象是由视频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分布参数都不符合要求综合引起的。解决的方法一般是“始端串接电阻”或“终端并接电阻”的方法去解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传输距离很短时(一般为150米以内),使用上述阻抗失配和分布参数过大的视频电缆不一定会出现上述的干扰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选购视频电缆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必要时应对电缆进行抽样检测。

2.4由传输线引入的空间辐射干扰这种干扰现象的产生,多数是因为在传输系统、系统前端或中心控制室附近有较强的、频率较高的空间辐射源。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一是在系统建立时,应对周边环境有所了解,尽量设法避开或远离辐射源;二是当无法避开辐射源时,对前端及中心设备加强屏蔽,对传输线的管路采用钢管并良好接地。

2.5图像出现雪花点或高亮点现象原因:虽然视频传输所用同轴电缆抗高频干扰要比抗低频干扰性能强,但是强高频干扰信号还会对图像的传输产生干扰。大电荷负载启停、变频机及高频机等在工作时除了输出高强度基波外,同时还会产生高强度的二次谐波。虽然谐波强度比基波低很多,但高次谐波频带很宽且成分复杂,所以基波的各次谐波都会对利用视频基带传输(即6MHZ带宽内)的视频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经过多次精度实验,高频干扰信号的基波和谐波频率均在45MHz以内。

2.6图像出现重影干扰原因: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色度、亮度及饱和度都会有相应衰减,当传输视频的同轴网络阻抗不匹配(也称失配)时,视频信号传输到终端会有部分色度、亮度及饱和度产生微反射,反射回来的信号会回到发射处形成再反射,与视频信号叠加经过延时和损耗到达终端。多个反射信号将在接收端产生码间干扰(lSl),lSl会导致监视器收到错误的输入信号幅度和相位并显示出来,这就使传回来的图像看起来好象清楚的图像上又蒙上了一层模糊不清的图像现象,即重影现象。

电视监控系统中视频图像受干扰的原因复杂,检测手段缺乏,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认真总结经验,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故障,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2]张新意.电视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及故障检修实用手册.安徽音像出版社2004—01

有线电视网络信号干扰解决措施分析 篇6

1 噪声干扰

噪声干扰表现在电视雪花量上, 噪声会导致电视系统内部产生大量的雪花, 导致电视图像信号模糊、清晰度低, 严重影响电视节目的收看。随着电子技术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 电视网络系统已经具备成熟的技术将噪声降低到允许的范围, 已经不存在噪声对电视网络系统造成严重干扰而影响电视节目质量问题。

2 电源干扰

有线电视系统所采用的电源一般都是由市电提供, 交流电在传输过程中就会形成相间电磁耦合效应,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源交流声或相间谐波效应。由供电电源产生的交流谐波如果调制到电视射频系统上, 就会与电视射频系统发生交流声干扰, 主要表现为电视屏幕上出现黑白相间水平道, 在屏幕上下循环滚动导致频道影像信号不同步, 出现声像错位, 图像偏移扭动等不合格图像, 严重影响节目的收看效果。

电源干扰的原因包括:

1) 电视供电系统自身滤波不良, 即供电系统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谐波的过滤, 供电质量较低, 使电源自带交流谐波信号串入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电路中, 严重干扰射频信号的调制。2) 电视网络供电系统接地不合理或接地点箝位差等, 导致交流谐波信号没有通过地进行有效的过滤, 同电视视频信号一起混合进入射频系统, 经过调制后形成了对应的干扰图像。3) 系统内部接地不良, 导致系统内部设备接地电阻变大, 由相间形成的交流电磁场在屏蔽电缆屏产生较大的静电感应, 形成的感应波经信号屏蔽电缆串人信号放大器中, 经射频调制形成对应的畸变图像。4) 家用电器增多, 以电脑干扰为主。由于有线电视网络向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发展, 用户可以通过信号通道获得电话、通信、信息等不同数据。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深入人心, 城镇大多数用户都采用电脑从有线电视网上下载各类数据信息, 包括:图文、天气预报、股票、旅行等信息。由于分接盒没有装上必要的隔离设备。因此, 电脑的干扰信号就直接进入放大器, 对电视信号进行干扰, 严重影响电视节目质量。5) 雷电破坏析, 在雷雨季节, 有线电视系统的放大器和隔离变压器常被高压雷电入侵波击坏。在入户前需要将220V交流电源进行重复接地, 某些施工单位没有按有线电视独立设置接地系统的要求另埋地线, 而是将电源地线与放大器接地系统捆绑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增长, 接地柱不断锈化, 电阻逐渐增大, 从而使得电源干线上入侵的各种干扰直接窜入有线电视系统内部, 对用户电视节目形成严重干扰。因此, 电视网络系统的接地系统要与其他接地系统分开, 以其他系统出现问题后对电视系统不带来严重的干扰, 提高电视节目的服务质量。

交流声或电源谐波是通过交变电磁场通过屏蔽电缆串入放大器或射频装置中, 为了保证有线电视系统高质量高稳定的运行, 对放大器采取合理的屏蔽措施, 使得整个电视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视信号。

3 重影干扰

重影是由于有线电视信号经过传输媒介时, 信号波发生不同反射, 从而使电视信号达到电视用户时形成相应的时间差, 在电视屏幕上显示为重影。电视信号在传播媒介中进行传输, 若出现不均匀时, 电视信号就会在传输介质中来回反射, 形成异步同信号干扰波形, 通过电视的射频系统, 就会在电视屏幕上出现重影的电视影像, 当两波形基本同步时, 出现的重叠图像基本能接近重合;当两波形间时差较大时, 正常图像的复制影像就比较明显, 而且与下个图像有冲突的可能。在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 信号媒介的回波值必须<7%。

由于电视用户的分散性, 且不同用户所处地势的外部场强不一致。如果电视用户处于高场强区, 外部场强的作用使得电视接收装置收到由电视台通过直接发射的信号要比通过对应的C A TV电视系统的接收信号要早, 从而形成接收同一信号的时间差, 用户电视屏幕就会出现有重影的情况。做好用户电视接收装置的屏蔽是处理重影干扰的有效措施。在用户频道设置时, 最好不设置开路频道;在施工验收中要严格测试各连接点出的匹配情况, 检查弱电设备的接地系统是否达到要求, 防止电子设备由于接地系统不量造成电视信号一部分没有经过滤波设备而直接进入电视系统造成严重的重影。

在电视网络中, 电视信号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播过程的, 总希望传播路径平坦, 但实际传播过程中会由于传播路径的影响, 使得某些频道会在很长时间内出现右重影的情况。当电视信号在传播路径中遇高山、高楼、高塔等高大建设物时, 就会在这些建筑物间产生反射波。对于在传播路径中受到高大建筑物干扰, 形成反射波造成电视屏幕重影的情况, 一般在信号接收处采用抗重影天线或选择前后比较大的天线。

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内如果出现连接点间的阻抗不匹配, 也会产生重影。此时应严格检查有线电视系统各环节阻抗是否失配, 如检查传输干线与分支线间的连接处是否有开路或短路情况。屏蔽电缆线是否由于机械原因发生形变而导致内部阻抗不均匀, 采用的屏蔽电缆是否具有合格。在有线电视系统验收是要严格通过仪器进行各点的测量, 检测系统实际阻抗与标称阻抗是否匹配。

4 结语

在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 为了提高电视节目服务质量, 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考虑:

1) 必须选择有线电视网络的电子设备, 并对放大器两端电平进行严格仪器测试, 防止设备自身给整个系统带来干扰信号。2) 选用抗重影天线, 有效的排除信号在传输过程的形成的反射波滞后带来的电视信号重影。3) 在传输光缆的选择上, 力争选取最优产品, 保证传输媒介阻抗匹配, 提高电视信号质量, 保证电视节目的服务质量。此外, 需要加强对有线网络电视系统安全知识的宣传, 保证有线电视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为居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宏生.判断有线电视信号干扰的几点体会[J].有线电视技术.2001.91-9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干扰问题研究 篇7

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干扰现象及来源分析

通常在视频监控系统中体现出的系统被干扰的现象有几种, 例如视频图像有雪花噪点、网纹、横纹滚动、图像扭曲、图像抖动、清晰度下降及有重影等等, 对于上述种种干扰现象逐一进行分析。

(1) 视频图像有雪花噪点、网纹干扰以及横纹滚动, 通常是由于系统接地和屏蔽不好导致的传输线抑制外部电磁干扰能力下降造成的, 也有的场所使用变频电机, 受变频的影响会有网纹的产生, 或者电源线缆与网线构成回路, 即很多摄像机电源DC12V、AC24V共用, 其内部开关电源又不隔直, 与图像系统有电阻。这样多个摄像机共用一组AC24V电源时, 由于网线在终端共地, 电源线与网线构成电流回路便产生了50HZ滚道。

(2) 图像扭曲, 大多是同步信号的起始位置即图像左上角产生。这主要是系统环节太多, 而各设备隔直电容又小, 串接后电容值更小, 形成图像同步起始幅值随亮度变化。同步信号不在一条直线上, 便产生显示图像扭曲的现象。

(3) 图像抖动大多是视频信号幅度不是1VPP, 或大或小或者有些质量差的监视器, 不能有效捕获场同步信号会导致图像抖动。

(4) 图像清晰度下降或者有重影, 线缆损耗太大传输系统不匹配。任何一根通信线缆在特定的频率中, 输出端接上特定的负载, 在输入端呈现纯阻抗, 这纯阻抗就是线缆的特性阻抗。不同特性阻抗的电缆不能通用。就是同阻抗, 比如同是75Ω, 低频的视频电缆与高频的射频电缆也是不能通用的, 因为频率点不同, 等效的阻抗也不同。同时长距离传输, 线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尤其对于摄像机电源来说, 一线多机用12V直流电源, 前后压降差异太大, 系统很难匹配。

上述种种干扰现象的分析,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干扰源主要是系统传输过程中产生的, 很少有设备自身的原因 (除设备质量不过关外) 。这就要求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传输、布线过程可能会带来的麻烦。其实任何一个研究电气的人都清楚, 搞电气设计的每一个原理性实验做起来都不是很麻烦, 而难点攻关部分最终都会落在排除干扰、消除噪声上, 所以对于电气行业来说, 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针对上述各种视频干扰, 现分析以下具体解决的办法。

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2.1 增加设备抗干扰

对于雪花点、网纹等干扰是由于传输线上信号衰减以及耦合了高频干扰所致, 这种干扰比较容易消除, 在摄像机与控制主机之间合理位置增加一个视频放大器, 将信号的信噪比提高, 或者改变视频电缆的铺设路径避开高频干扰源, 再有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带有双层屏蔽的视频电缆, 高频干扰的问题可基本上得到解决。

2.2 系统信号传输合理抗干扰

系统的运行环境不可避免的存在干扰, 必须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才能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信号传输部分的设计中采用分布式结构来减少传输距离, 使用优质的线材保证信号传送的可靠性, 施工布线时尽量避开强电、强干扰源。系统传输电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图像质量, 选用传输方式时首选光缆传输, 光缆抗干扰能力最强, 当然造价也会很高。其次选用平衡传输方式, 而现实中若不是传输距离超过五百米以上的环境, 还是应用同轴电缆传输经济方便, 这就必须严格要求同轴电缆的技术参数, 最低为SYV-75-5的96编屏蔽电缆, 最好128编以上或是双屏蔽电缆。

2.3 做好系统接地和屏蔽抗干扰

系统接地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电气干扰信号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缆和设备的损坏以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由于系统的周围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电磁干扰, 必须采用屏蔽、接地等防护措施, 以抑制电磁干扰对系统图像的影响, 同时也防止本系统对外产生电磁干扰。为防止可能产生或聚集静电荷, 还应采取防静电接地保护。电缆时要选用布线时视频传输电缆、控制电缆与AC220V电源线尽量不共管。传输电缆、控制电缆尽可能采用整根完整电缆的方式避免工艺上的干扰引入。

系统应采用电源接地、屏蔽接地和防静电接地这三种接地保护措施。系统的电源接地保护在控制室稳压电源中实现, 稳压电源的接地端通过接地线与环境提供的电源接地极相连接。为降低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 在干扰源和敏感电路之间设置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屏蔽体, 并将金属屏蔽体接地。只要保证金属屏蔽体良好接地, 就能使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变得很小。将所有视频电缆、控制电缆的屏蔽层连接到系统机柜的接地端上, 再将机柜的接地端通过接地线与低压电路接地极相连接, 同时, 系统布线的金属管和金属槽也应与接地极相连接。为实现设备的静电保护, 设计将机柜内的所有设备的机壳与机柜的接地端连接。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 以避免由于电位差而混入交流杂波等干扰。接地母线采用裸铜线。采用综合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不大于1Ω。且接地不得形成封闭回路, 不能与强电的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 在工程实施中作到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每路信号之间严格隔离, 单独供电, 信号共地集中在监控系统的中心机房。当然“到处接地”的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中的均衡电压, 甚至有时候起到相反的作用, 成为引雷或者人为制造干扰的原因, 所以接地一定要做到合理。

2.4 系统电源结构设计合理抗干扰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供电应采用集中供电、按设备分散控制的混合供电的方式。摄像机要求的供电电源一般有三种:直流12V、交流24V或220V, 这种供电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系统不匹配的现象, 既可以消除各处参考电位不等的问题, 又避免了由于远距离传输线缆带来电压损耗而引起的图像重影现象。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 干扰主要体现在数字通信传输线缆和视频图像传输上, 解决干扰的关键在于工程开始设计、施工时就要全盘考虑抗干扰措施, 因而对于一种理念, 应保持着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 而不应存在侥幸心理, 指望着运行环境好, 而不会有干扰, 等到工程后期再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 这样问题将很难解决。这种理念对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以及其它领域的设计工作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目前各行各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原有的工业视频监控系统业已走入百姓的生活空间。分析监控系统中干扰现象及其来源、提出抗干扰方法措施、提高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质量已经成为监控系统行业内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闭路电视监控,干扰,接地,屏蔽,传输线缆

参考文献

中波广播发射对电视播出的干扰分析 篇8

中波广播发射主要以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地波由于距离地面较近,覆盖面积较小,同时易与导体发生感应,形成电流。这种电流的形成就会对电视造成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并不是依靠感应电流单独形成的,在形成干扰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干扰源、干扰路径和被干扰设备,缺一不可。下面着重介绍中波广播发射对电视造成影响的原因。

1.1 中波的信号与电视节目信号区域重叠

广播的中波信号多与电视信号处于同一区域内,常发生重叠干扰。当两者交叠在一起时,中波信号较强,就会对电视信号造成影响,使得清晰度下降,出现噪音。这主要是因为中波信号是调幅波,对电视信号的影响不是很稳定。

1.2 中波信号发生装置通过线路造成电磁干扰

中波信号是由中波发射机进行发射的,但在发射过程中,常会通过电线、天线等线路进入电视控制中心,使得电视控制中心无法正常运转。不是有中波广播信号就会造成影响,这主要取决于中波的强弱和电视播放系统自身抗干扰性的强弱。中波发射时还伴随着相关的无线信号,这些信号通过电源线也会对电视播控中心造成辐射影响。尤其是当中波发射时频率和强度都增大的过程中,地波造成的感应电流也会加大,形成的电磁干扰会更强。

2 解决电磁干扰的方法

在解决电磁干扰时,一定要确定产生电磁干扰的形式和来源,不同形式干扰的解决办法也不相同。根据传播途径,干扰一般分为两种传导和辐射。对于这两种形式的干扰我们一般采取屏蔽、接地或者是建立保护圈的方式进行减弱干扰。对于因干扰源不同产生的干扰时,我们首先要做到区分干扰源。一般我们将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传送器和自然雷电等都视为干扰源。根据这些干扰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过滤屏蔽措施。比如干扰的快慢因开关频率的快慢来变化,所以不要频繁的进行开关操作。因为开关的频率点上有很多的干扰能量,无法消除只能尽量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将开关的信号能量设置在很宽的频段上,把干扰能量分散,减少对电视信号的干扰。在日常生活中多应用屏蔽和接地的方式,通过减少传播路径中的输送量来控制干扰程度。将屏蔽和接地两种方法结合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在进行接地操作时,如果接地方式不正确,不但不会降低干扰反而会加重形成二次干扰源。

2.1 从中波广播发射系统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中波广播的传输系统方面,全面的布置线路、机房的位置,尽量使中波广播的发射机房与电视台的发射塔不要离得过近。在内部重新敷设地面光纤网络,提髙中波广播天线辐射效率,使用高新科技和新型设备保护音频信号,提高信号的抵抗能力和凝聚力,提高设备质量的同时,建立保护空间,做好接地规划布局,降低信号感应能力,增强发射机房的接地屏蔽能力,在接地安装时用具有屏蔽膜的铜板等装置进行布置,使得中波广播的发射机房的信号能够独立于其他系统。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可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1)按设计要求重新敷设好中波天线地网系统,提高中波天线辐射效率,降低地面感应电流,做好电视发射塔和发射机房的接地屏蔽,将暖气管道与发射机房工作接地系统并接,排除中波广播发射信号对电视信号视频通道的干扰。

(2)中波广播发射与电视发射机房分建两地。

2.2 在电视播出中心方面采取的措施

中波广播发射和电视发射机房不要建在一起,要分散在不同的地点。中波广播信号是有固定频率的,所以将两个机房分散建立能消减一部分干扰。如果无法做到分建,就要做好两个发射机端的保护工作。在电视播出系统方面,传导设备和控制桌不要连在一起,在放像机和伴音设备上要安装屏蔽保护膜。电视播出机房要被重点隔离,一旦电视播出机房受到干扰,电视画面就会出现跳动或者有线条。电视机的播出机房要采用更严密的屏蔽措施,比如使用铜板将整个电视播出机房全部隔离起来,内部网全部使用铜线连接,注意在窗子处添加接地钢筋网,甚至是播出中心的地沟都要铺设钢筋网。采用导电性能强的铜线和钢筋线来布网就是要分散中波的干扰。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各设备的电缆线不能平行排列在一起,容易产生感应。将这些基础的抗干扰措施做好后,还要在播放机、接收器,音频分配器等电路中安装高频滤波器,将系统内的中波过滤出去。系统内的措施做好后还要注意做好视频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视频信号的传输主要依赖光导纤维传播。光导纤维的外部有保护层,能够隔绝电磁干扰。

电视播出中心可采取的措施:

(1)电视放像机机壳和AV切换器与控制桌隔离,使放像机、切换器相对于控制桌悬浮,同时布设一根控制桌至机房高频接地点的接地专线;

(2)在电视放像机机壳外部增加一套屏蔽罩,放像机机壳与屏蔽罩相互不连接,屏蔽罩与控制桌连接一个地;

(3)将电视播出系统与电视发射机之间的连线进行更换,更换成双屏蔽或四屏蔽等屏蔽效果更好的视频线;

(4)将音视频信号传输线的布置尽量与中波广播电磁波传播方向一致,以减少电磁波对线路的辐射干扰;

(5)最大限度地减小AV连接线长度,减少信号地线与实际地线所形成的面积,从而减少辐射干扰量;

(6)使播出系统的AV信号线与播出系统的电源供电线远离,减少导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2.3 电视发射系统方面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做好电视发射机房高频接地系统,做好发射机接地;

(2)将发射机机械调压器更换为净化电源稳压器,对电源干扰进行隔离;

(3)使输入的AV信号与发射机电源供电线远离。

结语

虽然中波的干扰我们无法消除,但我们会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影响降到最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电波的影响无法忽视,但这不能阻碍时代的发展。我们要从现象看本质,合理安排设备、线路、机房等的建设,研发新的过滤装置,为减弱甚至消除电波影响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电视干扰 篇9

1、电平波动

电平波动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是干线放大器中有可调均衡器和衰减器引起电平变化,因为可调件受放大器本身温度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使可调的部件易松动接触不良,造成电平变化上下波动,这类故障可选插入式固定均衡和衰减器。但对固定的均衡器在维修中也遇到过这种现象,即干线电平有鼓包现象,这种为某些频道电平特别高,据我多年接触,总结为厂方生产的均衡器是按电缆特性变化的理论设计生产的,却忽视了实际应有一定的差距。各个网络有各个网络的特异性,加上各个厂房生产的电缆、光缆质量不一样,所用的均衡器就不能完全起到补偿的作用,因此选用均衡器时应针对厂方的各种电缆的电气传输特性,必要时要生产厂家特制一些固定均衡器,这样才能使固定均衡器在实际网络中起到真正的均衡作用。二是因为气温变化大,而导致的电平变化,我局干线较长,达上百公里多。对较长的同轴电缆干线,距离越长电平的波动量越大,以往均采用季节性调整维持正常电平,一般为夏、冬二季或在干线中采用温度补偿器件改善温差变化引起的电平变化。

2、信号质量差或中断

(1) 同轴电缆干线信号中断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同轴电缆损坏有人为气枪击坏,电缆被偷盗,过路高架电缆被挂断,电杆倒断,拉倒缆线,电缆外护层薄,质量差,日晒雨淋后裂口进水。2) 同轴电缆芯线生产时渗入成分比例有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芯线自行断成若干节。3) 施工维护中造成的问题,如中间接头不合格,芯线未进到位,或芯线进到位但与接头卡接触不紧,时间长了后会因电缆自重拉力使接头芯线慢慢脱离,造成信号中断。4) 与器件接口的终端头电缆芯线剪得太短,电缆摆动时非常容易脱落。5) 接头的防水处理不好,使雨水进入电缆接头内,造成高端电平下降较多。

(2) 因器件造成信号中断的原因。如放大器本身故障,衰减器坏,放大器输出,输入口紧固件因气温或其它原因使电缆芯线接触不好,分支器损坏,器件内进满水等原因都会造成干线信号中断。

(3) 同轴电缆干线因停电造成信号中断也时有发生。如白天停电,信号无法传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集中供电,干线传输可采用发电机,电池等设备,但供电的级数有限,另外雷雨季节或因意外过电压也容易损坏供电器和放大器,可采用加避雷器的方法解决。

3、各种干扰现象

3.1 噪声干扰

噪声干扰在电视机屏幕上表现为杂乱的亮点,如雪花一般,严重时使清晰度下降,图像模糊无法收看,噪声来源可分两类:一类是来自系统外部,主要是通过接收天线进入,它包括来自宇宙空间的噪声,大气噪声,地面工业噪声及外来电磁波等,如闪电、电焊、日光灯、电火花等等;另一类是来自系统内部,主要是系统所使用的各种元件自身产生的基础热噪声和晶体管产生的各种噪声,要提高系统抗噪声干扰能力,使电视器屏幕上画面无噪声干扰,主要方法是提高放大器的载噪比,即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干线放大器输入电平范围为70-72dB,选用低噪声系数的放大器,信号弱是这种干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排除时可用场强仪测系统关键点电平与设备电平值进行对比,找出故障部位,由噪声干扰引起的主要设备故障有下列现象:

3.1.1 整个系统所有频道都有雪花

这种现象故障出现在混合器输出和系统传输干线的公共部分,因混合器前的各频道设备不可能同时都出故障,应重点检查混合器输出电缆的接头及连接电缆,前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

3.1.2 某片分配网络所有频道都有雪花

出现这种故障,应检查连接电缆接头,因季节性气候变化,要及时调整分配放大器的输出电平,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还有,支线同轴电缆被气枪击坏或有人用针插偷接信号,使电缆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电缆弯折,传输损耗加大,电缆老化,外保护层破损,屏蔽网锈蚀,放大器内部插件可调均衡器或可调衰减器因灰尘侵入,造成接触不良,分支、分配器衰减系数增大。

3.1.3 某户所有频道都有雪花

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有,用户线两端接头的屏蔽层接触不好,用户线与用户盒连接错误。芯线顶预留过短,与分支器插座上的芯片接触不良或分支器坏,-5电缆有损坏,用户盒内部元件损坏,用户线与“TV”插孔接触不好,用户盒坏可直接将用户线连接到-5电缆上判断。

3.2 交调,互调干扰

在邻频传输多套电视节目的有线电视系统中,交扰调制和相互调制干扰是常见的,严重时还可以看到干扰频道背景图像,互调干扰在屏幕上,表现为网纹,其干扰频率越接近图像载波频率,则网纹越疏越粗,干扰频率离图像载频越远网纹越密越细。

防止产生交、互调干扰的措施有:

(1) 使用带内平胆度好的放大器,限制放大器的输出电平,干线放大器输出电平宜控制在98db以内。用户放大器输出电平值控制在105db以内,用户放大级联不超过2台。

(2) 调试干线放大器时,把相邻频道的电平差控制在2db以内,尽可能采用平衡输出方式或半倾斜输出方式。高端电平比低端电平高5-6db。

(3) 采用隔离度大的分支,分配器。

3.3交流声干扰

交流声干扰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干扰出现后会使大批用户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节目,而且这类故障往往不太容易排除,因此我们一般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1) 限制电缆干线供电器的总电流,干线中通过第一级放大器的总电流不允许超过干线放大器,离前端较远的放大器宜采用多级供电。

(2) 做好系统的地线网,做好地线网,可以提高系统抗雷性,抗干扰的能力,可提高系统的信号质量和系统的屏蔽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有线电视》.

数字电视信号的干扰原因及排除方法 篇10

1 HFC光电混合网故障

其一,有线电视台下属工作站的数字信号传输不稳定,光收机的分配网数字信号就会模糊,电视台数字信号MER严重劣化,会导致有线电视用户无法收看电视节目。

分析认为:电视机信号模糊,数字机顶盒调节失灵,如果光发输入信号RF信号MER没问题,而升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不前,甚至降低,以73dB为分水岭。经多次调试,得出输出信号非线性失真与光发机的RF输入信号电平大小有直接关系的结论,数字电视信号MER随之劣化。

解决办法:控制工作频带内的总RF功率,从调整光发机的RF电平入手,从根本上杜绝激光器的削波失真问题。

其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刚刚合并后,有线电视用户的电视屏幕出现图像干扰,部分电视台的节目出现网纹、马赛克或者暂停。

分析认为:首先用HP8591对数字信号进行测试,如果没有出现以上问题。用HP8591对模拟信号进行测试,也没发现异常。而当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一起工作时,问题出现了,原来是模拟信号产生的失真产物导致了数字信号MER值的降低,问题严重时会产生误码现象。

同样,当数字信号的失真问题作用在模拟频道时,会造成部分频道噪音,进而出现图像干扰。输入电平增加,电信号放大器的劣化也加快。

解决办法:减少电信号放大器的级数,将其噪声下降至CNR1-10lgndB,并将设置放大器级联的数量在3级内,为了进一步稳定传输效果,可考虑加入高通滤波器。.

其三,反映出现马赛克现象的用户,都是刚刚由模拟信号接入数字信号的用户,而马赛克现象也是间断性的,时有时无。测试结果是用户家中的接入的放大器电缆接头不牢靠所致。

分析结果:影响数字电视信号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电缆接头不完全彻底,甚至有空隙,电缆屏蔽层有损伤;接头螺丝不到位。模拟与数字混合后未对原配置的分支分配器进行检测,没有及时更换老化的网络设备,导致了网络屏蔽性能差,不能阻止噪声的干扰,进而出现马赛克现象。

解决办法:严格按照行业建网的标准进行分配网的更新,避免由于网络系统部分元件不完善而造成的干扰,杜绝分配网络系统有电磁干扰进入。对于放大器非线性失真和寄生发射问题,可从电网中的高次谐波入手,切断干扰源的侵入途径,保证CATV系统有源器件的供电正常。

2 SDH主干光纤环网系统问题

前端电视监视墙失控,出现图像短暂停顿,考虑为主干光纤的问题。主干光纤SDH系统发生问题,会出现数字电视图像相位失真或者短暂停留,测试发现为系统自身抖动,或漂移,甚至误码造成的DS数据流损伤。

解决办法:加强对相应设备及线路的维护,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性能下降的线路及设备。

3 马赛克现象问题

其一,信号源造成的马赛克现象。数字电视出现马赛克现象,一般为两种问题:第一种为卫星下行信号干扰问题;第二种为系统前端的设备陈旧的问题。特点:部分电视节目出现异常的声音,图像不稳,并出现马赛克现象,而出现问题的频点节目信息并无错误提示。场强仪检测发现:调制误差率MER 28dBV处在正常值上下,不影响其功能,误码率和信噪比C/N,43dBV,都在正常范围。处理方法:首先找出干扰源;其次,及时更换性能不良的设备。

其二,机顶盒高频头问题通过用数字场强测量用户终端信号,各项性能都没问题,电缆头无接触不牢问题,线路无损伤,而更换新的机顶盒后,不再有马赛克现象出现,证明机顶盒高频头已损坏。特点:出现马赛克现象的频点节目信息中无误码提示,也无缺频点问题,而机顶盒上的节目图像却有马赛克现象。处理方法:更换机顶盒主板,或者更换整个机顶盒。

其三,线路问题。由线路导致的马赛克现象一般为用户暗线分支器接触不好造成,它连带阻抗不匹配,并累及机顶盒节目出现问题;再者为用户分配网的电缆接头不牢靠。特点:在出现异常声音的同时,机顶盒的个别频点节目图像出现马赛克现象。用数字场强检测电缆接头,会出现异常声音及马赛克现象加剧;并有误码提示出现。测量用户终端的接收信号,发现该频点的调制误差率小于正常值,误码率大于正常值,而信噪比和设备的平均功率都小于正常值。处理方法:找出接触不良的线路,去除用户暗线的错误接头;直接铺设线路,做到单线单户独立使用。

其四,信号电平问题。输出系统信号电平过低或处于临界点,出现“虚信号”导致马赛克现象,此现象与机顶盒频点不正常相伴。特点:这类问题引起的马赛克现象,与线路问题引起的马赛克现象几乎一致;但问题的原因迥异,线路发生问题时信号电平正常,主要是用户的暗线分支器接触不好;而信号电平问题是由于HFC网中放大器输出口电平过低、传输距离过多,用户共用一条线路或分支分配器损坏引起的。这种现象与线路无关,问题一般不是单个用户反映,而是以区域群发出现。处理方法:淘汰有问题的设备,并及时更换,保证信号电平稳定。

4 信号问题

一直正常使用的电视机突然出现网纹、“信号不好”或马赛克现象,声音沙哑不连贯或出现节目播出的电视台变少,一般确定为线路问题。

4.1 排除共用线路的问题

询问发生问题的用户相邻的用户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发生,如果其他用户家无异常,就应该确定是用户家室内线路有问题。逐一检查室内分配器、室内电缆、电缆与室机顶盒的连接,还要注意屏蔽层与芯线的连接问题,查看其是否虚接或电缆屏蔽层有无损伤。

4.2 电视机的声音干扰问题

使用平板电视机的用户反映电视机声音异常,“嗡嗡”作响,一条白带在屏幕中间摆动。这种现象说明用户家的接地线有问题,家用电源插头一般都是三线组成的,一条接火线,一条接地线,还有一条接零线;极可能是施工人员将接地线和电源的零线弄颠倒了;处理起来非常简单,配置一个电源插头转换器,将三角插头变为两脚插头;或者配合电工拆掉电源面板上的接地线即可。

5 总结

在数字信号电视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数字电视的日常维护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收视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业务学习成了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数字电视的维护人员要在业务学习的同时,注意服务质量,拥有过强的业务水平,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摘要:本文首先从HFC光电混合网故障、SDH主干光纤环网系统问题、马赛克现象问题、信号问题等角度讲述了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中的常见故障,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数字电,信号,故障分析,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宏宇.有线电视常见干扰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J].科教风,2008,(5).

[2]袁高升.数字电视信号常见的干扰因素及故障处理[J].客户创新,2011,(9).

[3]祁喜峨,王洁,鸟宁呼.数字电视信号接收常见故障的处理办法[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4).

[4]殷奇,赵敬庚,郭芳.数字电视信号马赛克现象的故障分析及处理[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2).

上一篇:主权财富下一篇:抛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