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标准清单目录

2024-05-25

电磁干扰标准清单目录(精选4篇)

篇1:电磁干扰标准清单目录

标准号 标准名称 对应国际/国外标准 基 础 类 标 准

GB/T 4365-1995 电磁兼容术语

GB/T 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 3907-83*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GB 4859-84* 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 GB/T 15658-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GB/T 4365 1995 电磁兼容术语 IEC 50(161)1990 GB/T 6113.1 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CISPR16 1 1993 GB/T 6113.2 1998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CISPR16 2 1993 GB 3907 83*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CISPR16 1977 GB 4859 84* 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 GB/T 15658 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GB/T 17624.1 1998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 IEC 61000 1 1 GB 17625.1 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 61000 3 2 GB 17625.2 1999 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IEC 61000 3 3 GB/T 17626.1 1998 抗扰性测试综述 IEC 61000 4 1 GB/T 17626.2 1998 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2 GB/T 17626.3 1998 辐射(射频)电磁场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3 GB/T 17626.4 1998 快速瞬变电脉冲群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4 GB/T 17626.5 1998 浪涌(冲击)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5 GB/T 17626.6 1998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6 GB/T 17626.7 1998 供电系统及所联设备的谐波和中间谐波的测量仪器通用导则 IEC 61000 4 7 GB/T 17626.8 1998 工频磁场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8 GB/T 17626.9 1998 脉冲磁场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9 GB/T 17626.10 1998 衰减振荡磁场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10 GB/T 17626.11 1999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11 GB/T 17626.12 1998 振荡波抗扰性试验 IEC 61000 4 12 GB/T4365-1995 电磁兼容术语(eq.IEC60050:1990)GB/T4859-1984 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

GB/T6113.1-1995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eqv.CISPR16-l:1993)GB/T6113.2-199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idt.CISPR16-2:1995)GB/T3907-1983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GB/T 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9175-1988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10436-1998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通 用 类 标

GB 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 13926.1-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 GB/T 13926.2-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 GB/T 13926.3-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 GB/T 13926.4-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GB/T 14431-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 GB 8702 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 14431 19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

GB/T17799.1-1999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B/T 13926.1-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总论 IEC 801 1 GB/T 13926.2一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静电放电要求 IEC 801 2 GB/T 13926.3-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辐射电磁场要求 IEC 801 3 GB/T 13926.4-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IEC 801 4 GB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15658-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产 品 类(产品族)

GB 4343-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

GB 4824-1996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GB 6833.1-86*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

GB 6833.2-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磁场敏感度试验 GB 6833.3-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GB 6833.4-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GB 6833.5-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辐射敏感度试验 GB 6833.6-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传导敏感度试验 GB 6833.7-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 GB 6833.8-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 GB 6833.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传导干扰试验 GB 6833.10-87* 电于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辐射干扰试验

GB 7343-87* 10kHZ~30MHZ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 GB 7349-87*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 9254-8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9383-1995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3421-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3836-92* 30MH2~1GH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GB 13837-1997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3838-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GB 13839-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GB 14023-92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GB 15540-1995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 15707-1995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T15708-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 GB/T15709-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GB 15734-1995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5949-1995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抗扰度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6607-1996 微波炉在1GHz以上的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B 16787-1997 G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 GB 16788-1997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抗扰度测量方法和限值 GB4343-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eqv.CISPR14:1993)

GB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idt.CISPR14-2:10997)

GB 4343 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 CISPR 14 1993 GB 4343.2 1999 CISPR 14 –2 1993 GB 4824 1996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替代GB4824.1~1984)CISPR 11 1990 GB 6833 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GB 7343 1987*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 CISPR 17 1981 GB 7349 1987*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CISPR 18 1986 GB 9254 198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 22 1997 GB/T 17618 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 24 1997 GB 9383 1995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值及测量方法 CISPR 20 1990 GB 13837 19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 13 1996 GB/T 13838 19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CISPR 20 1990 GB/T 13839 19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CISPR 20 1990 GB/T 13836 1992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IEC 728 1 1986 GB 15949 1995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抗扰度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IEC 728 1 1986 GB 16787 1997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 IEC 728 1 1986 GB 16788 1997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抗扰度测量方法和限值 IEC 728 1 1986 GB 13421 19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5540 1995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 14023 1992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允许值 CISPR 12 1990 GB 15707 1995 高压交流架空输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CISPR 18-1986 GB/T 15708 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GB/T 15709 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GB 15734 1995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7743 1999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无线电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CISPR 15 1995 GB/T 17619 1998 汽车用电子装置的抗扰度试验方法及限值 欧标72/245/EEC GB/T 16607 1996 微波炉在1GHZ以上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CISPR 19 1983 GB/T6833.1-1986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HP 765.001-77)GB/T6833.2-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磁场敏感度试验(HP765.002-77)GB/T6833.3-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HP765.003-77)

GB/T6833.4-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HP765.004-77)

GB/T6833.5-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敏感度试验(HP765.005-77)GB/T6833.6-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敏感度试验(HP765.006-77)GB/T6833.7-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HP765.007-77)

GB/T6833.8-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HP765.008-77)

GB/T6833.9-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HP765.009-77)GB/T6833.10-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HP76.0010-77)GB/T7343-1987 10kHz~30MHZ(CISPR17:1981)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特性的测量方法

GB/T7349-1987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4343-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eqv.CISPR14:1993)

GB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idt.CISPR14-2:10997)

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2:1997)GB/T9383-199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0:1998)

GB/T12190-1990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ref.IEEE299-69,MIL-285)GB12638-1990 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

GB/T 13838-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GB/T 13839-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GB 9383一1995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3836-1992 30MHz~I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和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idt.IEC 60728-1:1986)

GB13837-1997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eqv.CISPR13:1996)

GB14023-1992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允许值(eqv.CISPR12:1990)

GB/T14598.13-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1部分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GB/T14598.14-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GB15540-1995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GB15707-1995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eqv.CISPR18:1996)GB/T15708-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 GB/T15709-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GB15734-1995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5949-1995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抗扰度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6607-1996 微波炉在1GHz以上的辐射干扰测量方法(eqv.CISPR19:1983)GB16787-1997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idt.TEC60728-1:1991)

GB16788-1997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idt.TEC60728-1:1991 GB/T 12190一1990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ref.IEEE299-69,MIL-285)GB/T14598.10-1996 电力继电器第22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4篇: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GB/T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25.1-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17743-1999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系 统 间 类

GB 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 6830-86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

GB 7432-87* 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 7433-87* 对称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 7434-87* 架空明线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 7495-87 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问距 GB 13613-92 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 13614-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 13615-9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 13616-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 13617-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 13618-92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GB/T13620-92 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 GB6364-19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6830-1986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

GB/T7432-1987 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T7433-1987 对称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指标 GB/T7434-1987 架空明线载波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指标 GB7495-1987 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间距 GB13421-19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3613-1992 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4-19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5-199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6-19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8-1992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GB/T13619-1992 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干扰计算方法

GB/T13620-1992 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 注:

凡标记“*”的国家标准在清理整顿中已改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文件法规类

关于强制性标准实行条文强制的若干规定 第一批实施电磁兼容认证的产品目录 电磁兼容认证管理办法

电磁兼容认证证书和认真标志管理办法 电磁兼容认证收费标准 电磁兼容认证规则和程序 电磁兼容认证质量体系要求 世界各国EMC的技术法规

GB4824-1996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ref.CISPRll:1990)其它

GB/T4365-1996 电磁兼容术语 IEC50、IEC161(90)GJB76-85 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 GB/T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 3907-83*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GB 4859-84* 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 GB/T15658-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13926.1-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 GB/T13926.2-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 GB/T13926.3-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 GB/T13926.4-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GB/T 14431-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

GB4824-1996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CISPRII(90)

GB4343-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 CISPR14(93)

GB4343.2-1999 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 CISPR14-2:1997 GB/T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T6113.2-1998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GB/T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24(97)GB/T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24.1-1998 电磁兼容 综述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 IEC61000-1-1 GB17625.1-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61000-3-2(1995)GB17625.2-1999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T17626.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论 IEC61000-4-1(1992)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2(1995)GB/T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3(1995)GB/T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4(1995)GB/T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 IEC61000-4-6(1996)GB/T17626.7-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IEC61000-4-7(1991)GB/T17626.8-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8(1993)GB/T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9(1993)GB/T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屁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10(1993)GB/T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12(1995)GJB/Z17-1991 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管理指南

GJB/Z25-1991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GJB/Z54-1994 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 GJB/Z105-1998 电子产品防静电控制手册 GJB1210-1991 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 GJB1389-1992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GJB2079-1994 无线电系统间干扰的测量方法

GJB2081-1994 87~108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 GJB2926-1997 电磁兼容性测试试验室认可要求 GJB3007-1997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GJB151A-97 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GJB152A-97 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GB12190-90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GB6833.1-86*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

GB6833.2-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磁场敏感度试验 GB6833.3-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GB6833.4-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GB6833.5-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辐射敏感度试验 GB6833.6-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传导敏感度试验 GB6833.7-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 GB6833.8-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 GB6833.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传导干扰试验 GB6833.10-87* 电于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辐射干扰试验

GB7343-87* 10kHZ~30MHZ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 GB7349-87*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搔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9383-1995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值及测量方法 CISPR20(90)

GB13421-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3836-92* 30MH2~1GH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GB13837-1997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13(1996)GB/T13838-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CISPR20(90)

GB13839-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CISPR20 GB14023-92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GB15540-1995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15707-1995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T15708-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 GB/T15709-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GB15734-1995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5949-1995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抗扰度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6607-1996 微波炉在1GHz以上的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CISPR19(83)GB16787-1997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 GB7343-1987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CISPR18-1986)GB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6830-86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

GB7432-87* 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7433-87* 对称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7434-87* 架空明线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7495-87 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问距 GB13613-92 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4-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5-9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6-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7-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8-92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GB/T13620-92 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 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22(1997)GB17743-1999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15(1996)*QJ 1211-87 0122;V06 航天系统地面设施接地要求 国内 QJ 1213-87 0122;V06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国内

*QJ 1539-88 0122;V751 航天遥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国内 *QJ 1692-89 0122;V06 航天系统地面设施电磁兼容性要求 国内 QJ 1693-89 0122;V06 电子元器件防静电要求 国内 QJ 1760-89 0122;V06 用频谱仪测量电磁干扰的方法 国内 *QJ 1874-90 0122;V06 接地、搭接和屏蔽的设计应用 国内 *QJ 1875-90 0122;V06 静电测试方法 国内 QJ 1875A-98 0122;V06 静电测试方法 国内

QJ 1950-90 0122;V06 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国内 QJ 2177-91 0122;V06 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 国内 QJ 2245-92 0122;V06 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 国内

QJ 2256-92 0122;V06 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 国内 QJ 2266-92 0122;V06 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国内

*QJ 2268-92 0122;V711 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 国内 QJ 2350-92 0122;V06 电磁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方法 横电磁波传输室测量 国内 QJ 2892-97 0122;V06 EMI衬垫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国内 QJ 3035-98 0122;V27 电子机柜电磁屏蔽要求和测试方法 国内

额定电流大于16A的低压供电系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限值 IEC 61000 3 5 GB 16916.1 1997 IEC 1008 1(1990)GB 16917.1 1997 IEC 1009 1(1990)YD 1032 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ETS 300 342-1

篇2:电磁干扰标准清单目录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系统在规定的电磁环境电平下不因电磁干扰而降低性能指标,同时它们本身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大于规定的极限电平,不影响其它电子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达到设备与设备、系统与系统之间互不干扰、共同可靠地工作的目的。

世界各国都相应制定了自己的EMC标准。比如国际电工委员会的1EC61000及(C1SPR系列标准、欧洲共同体的FN系列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的FCC系列标准和我国现行的GT3/T13926系列EMC标准等。随着国际电磁兼容法规的日益严格,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开关电源作为一种电源设备,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及开关速度不断提高,但开关的快速通断,引起电压和电流的快速变化。这些瞬变的电压和电流,通过电源线路、寄生参数和杂散的电磁场耦合,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

二、开关电源的干扰源分析

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EMI),按耦合通道来分,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按噪声干扰源种类来分可分为尖峰干扰和谐波干扰。开关电源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浪涌电流和尖峰电压就形成了干扰源,工频整流滤波使用的大电容充电放电、开关管高频工作时的电压切换以及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都是这类干扰源。

三、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

电磁干扰由三个基本要素组合而产生:电磁干扰源;对该干扰能量敏感的设备;将电磁干扰源传输到敏感设备的媒介即传输通道或藕合途径。

对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所采取的抑制措施,主要从两个方而考虑:一是减小干扰源的干扰强度;一是切断干扰传播途径。

常用的抗干扰措施包括电路的隔离、屏蔽、接地、加装EMI滤波器以及PCB板的合理布局与布线。

1.电路的隔离

在开关电源中,电路的隔离主要有:模拟电路的隔离、数字电路的隔离、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之间的隔离。主要目的是通过隔离元器件把噪声干扰的路径切断,从而达到抑制噪声干扰的效果。对于开关电源的模拟信号控制系统的隔离,交流信号一般采用变压器隔离,直流信号一般采用线性隔离器(如线性光电耦器)隔离。

数字电路的隔离主要有:脉冲变压器隔离、光电耦合器隔离等。其中数字量输入隔离方式主要采用脉冲变压器隔离、光电耦合器隔离;而数字量输出隔离方式主要采用光电耦合器隔离、高频变压器隔离。

2.屏蔽

屏蔽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静电屏蔽,主要用于防止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影响;另一类是电磁屏蔽,主要用于防止交变电场、交变磁场以及交变电磁场的影响。屏蔽是抑制开关电源辐射干扰的有效方法。可以用导电良好的材料对电场屏蔽,而用导磁率高的材料对磁场屏蔽。

3.接地

为防止各种电路在工作中产生互相干扰,使之能相互兼容地工作,根据电路的性质,将工作接地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直流地、交流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功率地、电源地等。在电路的设计中,应将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分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电源地分开,功率地与弱电地分开。

4.加装EMI滤波器

篇3: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干扰标准浅析

电磁兼容技术是本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其核心是电磁波,理论基础涵盖电磁场、微波、天线、电波传输、通信、电路电子甚至生物医学的理论。其研究的主要核心是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我们常常叫做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技术的目的就是将“意外”的能量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能够让整个电磁环境中的所有设备或者器件“和平共处”,甚至不会受到自然界本身的背景电磁环境的影响(如浪涌)。

我国对于电磁兼容的研究稍晚于发达国家,目前有关这门学科的一些技术和知识还尚未普及,但随着我国的电子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化,电磁环境越来越恶劣,使得这门技术与人民生活、工业、尤其是医疗器械的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为医疗器械的使用、工作的模式和其所在的环境有其特殊性,比如一般设备的干扰无需考虑mV级的情况,但是医疗设备中诸如心电图或者脑电图中的工作电压均为mV级或者0.1mV级的,在这种情况下mV级的干扰就不得不考虑,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医疗电气设备的EMC检测的特殊性。2005年我国颁布了YY0505-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行业标准的实施迫在眉睫。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结合医疗器械在电磁兼容性的要求方面的特殊性,以该标准为纵坐标,以电磁干扰三要素(即:干扰源、干扰路径、被干扰物)为横坐标来阐明医用电气设备在电磁兼容试验方面的特殊性。

2 YY 0505-2005标准中对EMC试验的分类

本标准的核心部分就是EMC试验,它包括对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发射要求和电磁抗扰度要求两部分,本文主要讨论电磁发射部分的试验。

3 YY 0505-2005标准中对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发射要求

标准中对电磁发射的要求主要包括了电磁辐射骚扰和电源端传导骚扰电平的限制。比如:简单电气器件(牙钻机、呼吸机和手术台等)按照GB4343-2003标准要求;照明灯具(X线片灯、手术室无影灯等)按照GB17743-1999标准要求;医疗用途的ITE设备则按照GB9254-1998标准要求;除此之外所有医疗设备的电磁发射的要求均按照GB4824-2003标准要求。可见GB4824-2003是YY0505-2005中关于无线电保护业务中被引用最多的标准。

3.1 对无线电业务的保护

GB4824-2003标准根据医用电气设备主要工作场所分为:A类,主要在医院环境被使用的设备;B类,主要在住宅环境中(如开设在住宅区的私人诊所)被使用的设备。这两种分类主要考虑了设备所处的环境,我们的设备作为干扰源(EUT,Equipment under Test),由于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其干扰路径和被干扰物的不同。比如:核磁共振产品是一种主机被安放在屏蔽环境中的射频功能的永久性安装设备,在屏蔽体内部的部分处于完全的隔绝磁场的环境中,并且受到周围物理环境影响极小,同时这种设备并不是直接连接在住宅等低压供电网中使用的设备,而是通过隔离变压器(一般是医院本身自带的大型供电设备)与工业用电电网相连,所以在对这类设备进行电磁发射试验的时候可以主要考虑:

(1)对于电磁骚扰试验可以主要对诸如梯度柜等工作在屏蔽室以外的设备进行,这部分的EMC试验应完全按照GB4824-2003中无屏蔽的试验进行。其他的部分,诸如磁体、磁场线圈等,因为其工作在屏蔽室内部,根据YY0505-2005中36.201.1中4)的要求,只要设备满足该标准中6.8.3.201c)2)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要求,放宽要求的程度就是该屏蔽场所最低RF屏蔽效能的规定值。其电磁骚扰的频段也主要集中在设备的主要工作频段及其高次谐波上,比如射频发射器的射频发射频率,在试验中应充分考虑。

(2)对于电源端传导骚扰的电平,因为其工作在A类环境中,根据YY 0505-2005中36.201.1中4)的要求,对于工作在屏蔽室内部的设备如果其最小RF滤波衰减的技术要求满足6.8.3.201c)2)中规定的要求,那么可以放宽GB4824-2003中的电源端骚扰电压限值,放宽的程度就是该屏蔽场所所引出的所有电缆最多可达到相应最小滤波衰减的规定。

另外,GB4824-2003标准根据医用电气设备对外产生能量的种类分为:

1组,仅为其内部功能而使用RF能量,诸如:心电图和脑电图、X射线诊断设备、CT设备、核医学设备、超声诊断设备等医疗设备和系统;牙科设备、体外碎石设备、婴儿保育箱、呼吸器等治疗或者监护类设备或体统等。这类设备“它的RF发射很低,并且可能不会对附近电子设备产生任何干扰”,也就是说这类设备,产生RF发射能量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2组,为了完成其预期功能必须发射电磁能。诸如:磁共振成像系统、短波、超短波、高频电刀、微波治疗设备。这类设备,产生RF发射能量只是一种目的而不仅仅是一种手段。

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会这样简单,我们在引用本标准进行设备分类和选择工况条件的时候一定得灵活运用,按照产品的实际使用状况,采用典型性配置和布局进行测试。比如X射线诊断设备作为干扰源,由于有高频逆变部分,即使不考虑其高次谐波,其干扰频率也覆盖了从工频一直到上百kHz的频谱范围,并且工作模式属于间歇加载连续运行,如此宽频率的电磁波在时域上呈离散型排列,对设备实际工况进行适当模拟,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工作状态进行测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干扰路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通过自由空间传播,可以通过耦合电缆传播,并且X射线诊断设备配置的附件颇多,如心电监护、防除颤设备、高压注射器、体外碎石设备、磁导航设备等等都可以配在X射线设备上使用,我们必须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考虑设备所配置的附件的分类情况来界定X射线设备所处的分类,如配置了磁导航或者配置2.4GHZ发射频率的脚踏开关之后,我们就不能将X射线设备简单的划分为1类设备了,需要对实际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不排除将整机评估为2类设备的可能性。

从以上的分类做出以下的归纳和总结:

电磁干扰根据其干扰源和干扰路径分类分为电源端子传导骚扰和电磁骚扰;根据其医用电气设备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场所分类分为A类设备和B类设备;根据其工作模式分为1组设备和2组设备。如下表:

3.2 对电网的保护

YY 0505-2005还规定了对电网保护的要求,包括了谐波失真(引用了GB 17625.1)、电压波动和闪烁(引用了GB17625.2)。

3.2.1 谐波失真医用电气设备所使用的电源一般都是公共电网的工频电源(50/60Hz)。在理想情况下,电网输出的电源的波形都是符合标准的正弦波形,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如电气设备的负荷过大使电网超载(如X射线机瞬间曝光),或者各种电磁效应诸如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的存在,从而叠加在电网中,导致电网中的波形不再是正弦波,产生的任何的一种波形都能分解为多个正弦或者余弦波形的累加。

本试验主要是针对小于等于16A的设备进行试验通过谐波分析仪对其频率、幅值特性进行测量,检验其是否符合GB17625.1中的标准要求。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交流电源对设备进行供电(交流电源的要求详见GB17625.1中附录A.2的要求),交流电源实际上起到了耦合和去耦两方面的作用,首先交流电源将符合标准的电源耦合进EUT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EUT所产生的各次谐波耦合进电网之中。EUT产生的各次谐波由谐波分析仪接收,之后对各次谐波进行分析。

3.2.2 电压波动和闪烁电压波动和闪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诸如电机的启动、基于电压或者频率转换的负载控制等这一类电气现象,产生频率或者幅值足以影响电网条件的能量。

YY 0505-2005中对于医疗器械的电压波动和闪烁试验条款主要规定了每相额定电流小于等于15A且预期与公共电网连接的设备和系统,同时引用了GB17625.2的规定。对于电压波动采用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ax和相对稳态电压变化dc来表示。对于电压闪烁,采用短期闪烁Pst和长期闪烁Plt表示。其限值要求参见下表。

电压波动和闪烁的试验测试设备也包括了一个能够符合标准要求的纯净交流电源,其作用一方面起到产生纯净正弦波的电源的作用,另一方面主要是起到耦合和去耦的作用,另一个就是电压波动和闪烁分析仪,其作用主要是分析从EUT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幅值和频率等参数。

通常情况下,电压波动和闪烁以及谐波失真这两个试验的试验设备会被集成在一套测试设备中。

3结束语

随着无线电技术和高频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电装置的日益增多,医用电气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而这又与医用电气设备的所要求的高稳定性和其工作的高风险性产生着越来越大的矛盾,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试验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目前我国在电磁兼容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薄弱,加强医疗电磁兼容的设计能力、标准执行能力和检测检验修改能力,完善电磁兼容试验的检测流程,加大电磁兼容强制管制工作的力度,对保障我国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促使我国电磁兼容技术尽快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建议我国在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电磁兼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验证、管理体系。

篇4:电磁干扰标准清单目录

(科技标准司 2004-12-28实施)

2004-12-28 类 别

放射性环境标准

标准编号

HJ 53-2000

GB 9133-1995 GB 15848-1995 GB 14317-93 GB 14500-93 GB 14585-93 GB 14586-93 GB 14587-93 GB 14588-93 GB 14589-93 GB 13600-92 GB 13695-92 GB 12379-90 GB 11215-89 GB 11216-89 GB 8703-88

GB 9132-88

GB 9134-88

GB 9135-88

GB 9136-88

GB 6249-86

标准名称

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

行)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铀矿地质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

核热电厂辐射防护规定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

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

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

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

核电厂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技术规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置规定 核燃料循环放射性流出物归一化排放量管理限值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定

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

辐射防护规定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实施日期

2000-12-1 1996-8-1 1996-8-1 1993-12-1 1994-4-1 1994-4-1 1994-4-1 1993-12-1 1993-12-1 1994-4-1 1993-4-1 1993-8-1 1990-12-6 1989-3-16 1990-1-1 1988-5-25 1988-9-1 1988-5-25 1988-5-25 1988-5-25 1986-4-23

电磁辐射标准 GB 6763-86

GB 8702-88

HJ/T 61-2001

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987-3-1 1988-12-1 2001-8-1 相关监测方法标准HJ/T 21-1998

HJ/T 22-1998

HJ/T 23-1998

HJ/T 24-1998

GB/T 15444-95 HJ/T 10.1-1995 HJ/T 10.2-1995 GB/T 15950-1995 GB/T 14582-93 GB/T 14583-93 GB/T 14674-93 HJ/J 5.1-93 HJ/J 5.2-93

GB/T 13272-91 GB/T 13273-91 GB/T 12375-90 GB/T 12376-90 GB 12377-90

GB 12378-90

GB 11214-89

核设施水质监测采样规定 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一般规定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的选址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规范

铀加工及核燃料制造设施流出物的放射性活度监

测规定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环境辐射监测的一般要求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牛奶中碘-131的分析方法

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研究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

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放射性固体废物浅地层

处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

水中碘-131的分析方法

植物、动物甲状腺中碘-131的分析方法

水中氚的分析方法

水中钋-210的分析方法 电镀制样法 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 激光荧光法 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 TBP萃取荧光法

水中镭-226 的分析测定

1998-7-1 1998-7-1 1998-7-1

1999-2-1

1995-10-1

1996-3-1

1996-5-1

1996-8-1

1993-12-1 1993-12-6 1994-5-1

1994-4-1

1994-4-1

1991-12-1 1991-12-6 1990-12-1 1990-12-1 1990-12-1 1990-12-1 1989-12-1

GB 11217-89

GB 11218-89

GB 11219.1-89

GB 11219.2-89

GB 11220.1-89

GB 11220.2-89

GB 11221-89

GB 11222.1-89

GB 11222.2-89

GB 11223.1-89

GB 11223.2-89

GB 11224-89

GB 11225-89

GB 11338-89

GB 6764-86

GB 6765-86

GB 6766-86

GB 6767-86

GB 6768-86

GB 7023-86

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 水中镭的α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土壤中钚的测定 萃取色层法 土壤中钚的测定 离子交换法

土壤中铀的测定 CL-5209萃淋树脂分离2-(5-溴

-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分光光度法

土壤中铀的测定 三烷基氧膦萃取一固体荧光法 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生物样品灰中锶-90 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萃取色层法

生物样品灰中锶-90 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交

换法

生物样品灰中铀的测定 固体荧光法 生物样品灰中铀的测定 激光液体荧光法

水中钍的分析方法 水中钚的分析方法 水中钾-40的分析测定

水中锶-90 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发烟硝酸沉淀法 水中锶-90 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交换法 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二-(2-乙基己基)

磷酸萃取色层法

水中锶-137 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 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长期浸出试验

1989-12-6 1989-12-1 1989-12-6 1989-12-6

1990-1-1

1989-12-6 1989-12-6

1989-12-6

1989-12-6

1989-12-6 1990-1-1 1989-12-1 1989-12-1 1989-12-1 1986-12-1 1986-12-1

1987-3-1

上一篇:捐书活动感言下一篇:《杨绛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