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建特色学校

2024-05-06

怎样创建特色学校(精选十篇)

怎样创建特色学校 篇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根本准则

所谓特色学校, 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从本校实际出发,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 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 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策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办出各自的特色”。学校创建特色与学校的全面、规范发展并不相悖。特色是在全面和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反过来又以创建特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以点带面, 以核心带全局, 以局部带整体, 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 与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校创建特色教育则是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合格”的基础上, 创造满足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促进学生成才。因此, 创建特色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

形成全新型的办学理念是创建特色学校的行动指南

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 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定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 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适合本校特点的鲜明的办学理念一经确立, 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 学校就有了自我超越、追求特色的可能, 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也会得以增强。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开拓性的活动, 需要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 这样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误入歧途。一个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必须要有“特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办学行为, 才能找准富有特色的主题, 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创建特色学校本身也是一个教育科研的过程, 没有教育科研的个性化, 也就没有办学的特色化。

选择和确立办学理念是学校实行校本管理、追求特色发展的首要任务。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是校长教育思想的结晶, 是关于学校办学的方向选择、目标定位、特色所在的理想和价值追求, 也是引领学校朝着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

形成教育创新的教学制度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教学制度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校长应深谙此道, 通过对教学制度的建立、改革与创新来体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为具有各种才能潜质的人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激励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价值, 逐步形成开放、有序的教学管理特色。因此, 创新教学制度, 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 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

我校还通过建立有特色的课外活动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为使课外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我们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每天统一规定时间, 开设了微机班、绘画班, 每学期还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校园艺术周等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并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课外的学习活动体系。由于环境创设在人才培养和形成学校特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我们把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作为治校实践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一旦被师生共同接受, 就会成为引导他们追求理想、规范行为的无形力量, 学生一旦得其精神必受益终身。

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灵魂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 精神和力量所依。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 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只有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 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一名好的校长除了要充当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外, 还要围绕学校的特色主题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不断学习, 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 培养他们成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者。多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具体做法是:

1.抓好每周的集体备课、研究课、探讨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

2.坚持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开展“五个一”比赛活动, 即上一节优质课、写一份好教案、写一篇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制作一个好课件、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

3.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广泛开展教育科研。

4.切实抓好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

5.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参加以校本培训为载体的继续教育学习, 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学识水平的考试学习。

6.组织教师到凤城市域内外先进学校考察学习, 丰富知识, 取长补短, 提高业务能力。聘请有关的教育专家、市教研员到校作专题讲座报告或听课指导。

确立适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目标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

目标定位直接关系到特色的确定, 关系到特色学校创建的成败。对一所寻求创建特色教育的学校来说, 确定合适的目标非常重要, 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第一步。创建特色教育的学校, 都必须确定一个独树一帜、鼓舞人心、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依据,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反映出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管理思想和办学理念, 体现办学追求, 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充分意识到:要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必须大胆创新, 激活办学思路, 寻求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办学之路。

创建特色学校必须充分考虑本校的地理位置、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等现实条件和基础, 同时还要顾及到社会和当地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这对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校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 不断扩大特色项目, 丰富特色教育的内涵。开设微机技术及网络技术课, 选择英语学科为突破口, 开展英语口语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等课题的研究, 开展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与实践的研究。这些特色项目的选择, 不但强化了学科特色化的建设, 而且拓宽了办学的新思路, 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建立有效的办学机制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有力保障

创建特色学校应加强管理, 向管理要特色,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校特色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作为动力系统, 将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具有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在实践中, 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师考核评价等方面, 结合学校创建特色教育的目标, 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和调整, 使管理机制与学校的特色目标和办学思路相匹配。如, 我们制定了教学奖励方案以及各种规章制度, 经济上向相关教师倾斜, 为保证学校特色的形成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创建特色学校 打造学校亮点 篇2

创建特色学校,树立学校品牌,打造学校亮点。近年来,西区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同时,致力于特色学校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方针,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思路,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学校。

市三十一中小:

打造儿童漫画创作基地

市三十一中小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倾力打造“儿童漫画创作基地”。

该校根据在漫画教学上的优势,将漫画教学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找准切入点,将艺术教育特有的美化育人功能与德育相结合,认真组织开展了漫画教学、漫画与德育、漫画与校园文化建设、漫画与语文教学、漫画进社区等多项相关的研究活动。2008年11月,该校组织进行了以儿童漫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该课题研究以探索和创新儿童漫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落脚点,通过开发漫画教学校本教材,创建漫画创作基地,引导学生增强对漫画艺术内涵的了解和认识,积极参与到漫画创作实践中来,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该校累计投入30余万元,对儿童漫画室进行了装修和设备更新,新建了漫画艺术长廊。以每层教学楼的走廊为阵地,定期展示学生漫画作品;以教室为阵地,展示“讲文明”,“重安全”,“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漫画作品。通过外派教师参加儿童漫画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全体美术组教师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每年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组织一次校内漫画大赛,每学期推出一个漫画教育专题,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每期每班加入4课时漫画教学。创建“笨鸟”儿童漫画创作工作室,创办校园漫画专刊,出版学生漫画作品集,以多种方式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漫画作品。2009年12月,推出“向不良行为宣战”的漫画教育专题,将1000幅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创作的优秀漫画作品张贴在10张展板上,通过家长教育咨询、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走进社区广为宣传。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该校倾力打造的“儿童漫画创作基地”已初具雏形。近年来,市三十一中小的美术教师分别在《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工人日报》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300多幅,指导学生创作并在国家级刊物《儿童漫画》上发表作品18幅,其中,学生作品《误会》获得“银刺猬”奖,指导教师获得“雨露”奖。此外,该校教师辅导学生参加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漫画大赛,其中,有10人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1人获省三等奖;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中美史克杯”绘画大赛,共有120人分获一、二、三等奖;该校学生创作的漫画作品《攀枝花的故事》获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节绘画二等奖。

市十九小:

建设典雅古朴人文校园

市十九小学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示范点打造为契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成了典雅古朴的人文校园。

——精神文化促内涵发展。市十九小学校始建于1956年,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这一特点,该校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培养健全人格为办学理念,确立学校文化核心,凸显经典文化教育思想,倾力打造传统文化特色学校。为了在全校形成传统的、经典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该校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以此丰富全校师生的文学涵养,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把学校建成了求知的乐土、精神的家园和道德的圣殿。

——校园文化展特色风貌。在校园文化层面,该校通过简约中式建筑设计风格诠释古朴典雅这一主题。“校园处处润人心,文化滴滴浸骨髓”。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开放图书角,廊厅内处处是古代教育名言和古诗词,墙壁上木质雕刻的温馨提示牌、爱心教育长廊上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无不体现传统优秀文化育人氛围。花台上用木条定制的木椅,绿树成荫、供学生课间舒展心情的“逸心园”,处处体现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管是通往“逸心园”梯道两旁学生五彩缤纷的涂鸦墙,还是操场四周由老师们亲手绘制雕刻的各式运动图案,都倾注着全校师生为打造优美、洁静校园的艺术匠心。他们用集体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十九小学。

市十中:

创办苏铁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创建于1974年的市第十初级中学,多年来坚持以“合格+特长”为办学特色,以“合规范、有特长、可发展”为育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成功创办了攀枝花市西区苏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实现了以体育为龙头,推进体艺工作,带动教育大发展的目标。

攀枝花市西区苏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以市十中为依托单位、中国体育彩票捐赠、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2003年12月,正式加入了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自创办以来,该俱乐部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建设,争取资金购置补充各种体育设施器材,通过组织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及各种体育培训、科研、选才、竞赛、交流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西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目前,该俱乐部已吸纳团体会员单位8个,会员近10000人,拥有高、中级教练员18名,以青少年培训为主开设有田径、篮球、击剑、摔跤、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等培训项目,综合训练馆、健身舞蹈训练房、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一应俱全,能独立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及综合健身训练。

作为攀枝花市西区苏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依托单位,市十中先后成立了田径队、男女篮球队、摔跤队,目前已成为了四川省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和攀枝花市篮球、足球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近年来,攀枝花市西区苏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多次组队参加省、市和区运动会等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金牌52块、银牌113块、铜牌188块。其中,2006年8月,组队代表四川省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能比赛”,获得一金二银六铜、团体总分第四的优异成绩。2005年10月,该俱乐部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也是当时攀枝花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6年,被四川省体育总局评为2001——2005“群众体育先进集体”;2007年2月,成功举办四川省首届国家青少年俱乐部健美操大赛,获得了广泛赞誉。

市十八小:

创建阳光校园

市十八小学以“办阳光学校、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子”为目标,秉承“阳光教育,开启阳光人生”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阳光教育,不断向为学生的美丽人格播种、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创建风和日丽阳光校园的目标迈进。

——开展课程改革,实施同课异构。积极推进分层教学,以研促教,用制度引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研修,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新局面。在教学上,实施探究式教育,采取多维互动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把生活引进教材,把活动引进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学科教学手段,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模块,真正体现了“充分尊重、充分理解、充分赏识、充分激励”的校风,让课堂充满活力,让爱心溢满校园”的教风,“快乐求学、合作分享、激发创新、追求阳光”的学风。目前,该校已批准成为市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校。

——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阳光”为宗旨,开展蓬勃向上的阳光体育运动。该校不断加强对体育课教学的改革和研究,开创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创设足球、篮球、乒乓球、腰鼓、鼓号等多个兴趣小组,参加艺体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人数的95%以上。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增强了体质,同时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特长的平台和空间。

——以创建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学校为抓手,强化常规管理工作,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推进家校共育,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处处展示师生文明礼仪风采。坚持开好每周一次班会,每月一次主题队会,每学期两次家长会,每学年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年一次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协调会。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市十八小学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20年保持了攀枝花市文明单位和攀枝花市卫生红旗单位称号;先后被评为省级无烟学校、省级绿色学校、攀枝花市园林式学校、攀枝花市校风示范学校、攀枝花市家庭教育示范学校、市级德育管理先进集体、市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以及区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

市三十八中小:

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的摇篮

“我们不期望人人都成为天才,但能为天真的孩子们放飞创新科技的理想出一点力,让他们未来有才也算我们成功了”。这是市三十八中小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工作的信念。近年来,该校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成绩斐然。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市三十八中小青少年科技教育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有行动。成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的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导机构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小组,组建了青少年科技活动室、机器人活动室,成立了“小发明家”、电脑机器人创意设计、科幻绘画等兴趣小组,并以此作为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主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创新等活动。

该校以培养并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由教科室带领一支科技辅导员队伍开展科技创新教学工作,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找到创新的“点”,把“点”提炼成问题,开展初步研究,验证研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形成初步的创意方案,确立研究思路,并帮助解决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大力营造校园科技氛围,对校园橱窗、走廊、柱子、围墙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用以展示学生的科技发明成果;通过举办“科技节”、“科技创新主题活动”等,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爱好。为了使教师迅速适应创特色学校、办品牌教育的要求,该校还不断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校本教研活动、科技教师论坛、外派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等,为开展好科技教学提供保障。定期开展学生科技培训,每年坚持从学生中选派一定数量的“创新科技苗子”参加市级、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赛事,以此鼓励和带动全校学生增强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六年来,该校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市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科技辅导教师中有一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科技教师,七人次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科技教师;学校两次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科技教育组织单位;先后被授予市、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称号;2009年被授予攀枝花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市二十小: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麦—苗—苏—醒—了,舒—展—着—嫩—绿—的—叶—子……”

在市二十小培智班的教室里,卢桂珍老师正在微笑着教孩子们朗读课文《春天来了》。讲台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的手势与口形,眼神专注而明亮,很努力地读出字音来。尽管那声音如同婴儿呀呀学语,很不清晰,但他们练习发音的那股认真劲儿,如同嫩弱的新芽在竭力地舒展,又如羸弱的雏燕在奋力振翅。

市二十小培智班里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行为、习惯也各有不同。他们与正常的孩子有着明显的差别,普遍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根本无法连贯地讲出一句话,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举动。

谈起教培智班孩子们的艰辛,从事特教工作的卢老师感触颇多:“和这些孩子们相处,光有诚挚的爱心、坚韧的耐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持久的恒心。每时每刻都要寸步不离,每说一个词都要教很多遍,每一个平常的动作都要训练很多次。而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看待,像患难见真情,不离不弃的朋友那样去交往,在交往中去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他们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接受你这个老师。”

为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在市、区政府的关怀下,该校于2003年9月开设了培智班,招收片区内智力有残疾的儿童。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学校坚持不懈地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智障儿童的说话能力,使其在将来的生存中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更好地生活、培养智障儿童与人共处的能力,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幸福、愉快的、培养智障儿童团结互助的精神,使之养成开朗的性格、培养智障儿童参与适度体育运动的能力、培养智障儿童感知音乐的能力、培养智障儿童学习数数和2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学会简单的文字,并能正确书写,会背诵简单的诗句、培养智障儿童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为了让智障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近年来,学校添置了窗帘、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橡皮泥、拼图等玩具,更换了电视、乒乓球桌、饮水机、电风扇等设施,新增加康复训练仪器两台、蹦床一架、海洋球池一个、电脑一台,建立了特教资源室。同时,学校还在努力提高培智班老师的教学水平上下功夫,先后外派老师到市内外有关学校学习智障儿童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并建立了特殊教育学生成长情况记录袋、特教班帮扶、特教资源室家校联系、随班就读等工作制度。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学校的高度重视、老师的不懈努力下,6年来,在这里就读过的十多名智障儿童身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小瑞(化名),刚到学校时已经五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只会说“爸爸”,几乎没有自理能力。经过长期艰苦训练,现在,他已经能够叫“叔叔、校长、老师”了,能够捡拾垃圾、简单地扫地,而且能够帮大人揉揉肩,捶捶背。小清(化名),刚到学校时,脾气大、不会写字、生活不能自理。现在,该女生基本能写难度较大的字了,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会自己叠被子、洗碗、擦桌子、扫地了。小翰(化名),才来时几乎不会说话,不会写字,而是像动物一样尖叫,好动。经过长时间的培养,现在,这个男孩不仅能说话,而且还能唱简单的歌曲,他还画了图画在校园艺术节上展出…… 从培智班一个个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市二十小将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为智障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帮助他们去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市十二中:

校园信息网络化管理

市第十二中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网络化。市十二中校园网络始建于2003年,后于2008年新校园搬迁后全新重建,是完全自主开发的集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校园网络,并正在逐步成为学校的资源平台、学习的平台和管理平台。

市十二中校园网是西区唯一对外开放的学校网站,也是西区应用最好校园网站。为鼓励全校教师使用校园网络办公、推广校园网络信息化管理,该校设置了信息资源贡献奖。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开展信息技术能力竞赛。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人才优势,鼓励教师开展校园信息化管理的课题研究。近年来,以市级骨干教师杨俊林为代表,主攻《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研究》,开创了教育科研成果的先例;《计算机网络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构建了第一个远程计算机教育网络;《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探索了在网络环境下自主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小学教学状态查询系统》提出了“教学状态网络化”的理念,使十二中的校园网络应用再一次走在了攀枝花市学校校园网络应用的前列。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该校目前已形成了集新闻管理、公告管理、资源管理、试题管理、值班管理、继续教育管理、荣誉管理、教学日志管理、课表管理、考试管理等为一体的校园信息网络化管理网站。通过校园网,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校园新闻、值班人员及值班情况通报;每位教职工当天的工作安排;各种校内通知、公告,并能够及时收到同事间发送的文件、资料。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了通知、公告、公示网络化、教学计划、总结网络化、成绩管理、分析自动化、功能室使用、管理透明化。校园网自运行以来,发布公告2400多条,实现了通知公告无纸化。通过在网络上登记学校的课表,可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并可形成全校教师、部门、学科组的教学工作日志,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系统管理和智能分析,从而使学校的教学资源、试题资源大大丰富。近两年来,新增资源近2500项、试题2100多套,校园文件流转达39000多次,荣誉管理登记700多条,继续教育登记2000多次。

为了填补德育网络阵地的空白,该校还开通了西区首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网站。目前设有德育阵地、法制讲堂、安全教育、“八荣八耻”、心灵港湾等10余个栏目,成为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载体。

目前,市十二中校园网站技术人员正着手建设教职工目标考核管理体系,以适应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的需要。

如今,西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都在积极发掘自身特点,努力打造特色校园,力争形成“一校一品”,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们坚信,西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已有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都会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教育品牌会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层出不穷!

创建特色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人才。我们杨庄社区学校是一所以主要接收矿区职工子女的地处山区的普通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以“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核心的办学模式,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以扎实实施泰安市素质教育“双高工程”为主线,在体育、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结合我校的办学实际,我深刻认识到创建特色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首先是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为目标,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把创建特色学校作为立校之本,我们认为特色就是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举措,特色是学校最重要、最有生命力、最有活力的品质。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发展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在这种思想引领下,我们不断地向着创建特色学校的方向努力着。

其次是多渠道探索有效途径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科研立校,打造特色。我们十分重视对学校特色工作的管理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并得到社会的认同。在科研立校的旗帜下,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了“自立教育”的办学特色。

体育强校,打造特色。我们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成立了排球队、乒乓球队、健美操队、武术队等课外运动队,坚持常年训练,并每年举办体育节,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我校被确定为泰安市的排球训练基地。我们与市体校联合办学,使我校排球队训练更加规范,培养出了一大批体育人才,多次在泰安市获奖。在2008年全市中小学生第17届排球比赛中,我校取得了女子乙组第二名,2010年泰安市排球锦标赛中,我校再次获得第二名。在肥城市排球比赛中我校更是多次夺得女子甲组、乙组,男子甲组、乙组第一名。在肥城市乒乓球比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学生个人单打第一名、第三名。

艺术兴校,打造特色。让学生学会审美,引领学生体验美,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移交地方三年来,我们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校鼓号操队获得肥城市第二名。我们的舞蹈《草莓娃》获得了肥城市调研一等。

我们依托音美教学这个主渠道,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绘画小组、书法小组等课外活动组织,坚持长期开展活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更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的节日,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为学生搭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了很大提高,我校已有20余人升入上级艺术学校,走上艺术之路。

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是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将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把杨庄社区学校办成名牌特色学校。

四川岳池:突出农村学校特色 打造素质教育亮点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中学座落在金城山森林公园脚下,位于中国曲艺之乡的千年古镇顾县镇常德街,校园占地面积110亩,市级重点中学,1个党支部,43名党员(在职党员42人、退休党员1人)。学校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准确定位,响亮地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农村学校特色,打造素质教育亮点,创一流示范中学”活动主题,在“广、实、特”字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把握农村学校特点,在“广”字上做文章。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精心策划组织学习。一是学习层面广。以领导干部及党员教师为主体,每周一下午,分学科组组织教师定时学,周五下午全体教师集中学,对特殊原因不能参学的周末补学、老党员教师短信学、重病党员上门送学,确保教师参学全覆盖。二是宣传发动广。发放明白纸、编写《工作简报》、办黑板报,制作展板,悬挂布标、张贴温馨墙语等,营造活动氛围;召开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专题培训,培育发动18名文艺骨干编写通俗易懂的广播稿专题播放;5名政治教师编写科学发展观教案,进课堂宣讲96节次;三是延伸触角广。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小人教大人”活动,选派40名党员教师、学生代表组成5支科学发展观宣传小分队,走街串巷、搭台设点宣传;双休日,由学校领导带队深入农村院坝发放学习资料,座谈交流,让科学发展观理念家喻户晓。紧扣农村学校实际,在“实”字上下功夫。坚持质量立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是开门问计实。请教育专家对学校发展现场会诊、登门走访退休党员教师、深入院坝走访学生家长,寻求科学发展良策,归口梳理,学校领导现场办公,着力解决食堂饭菜质量、甲流感防控、校园周边乱摆摊设点等16件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师德建设实。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和争当教学能手、争做师德标兵的“双争”活动,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关爱学生实。推行“德育导师制”,选拔10名优秀教师担任德育导师,与初中、高中三年级的100名学困生建立“1+10”结对帮学模式,每个月至少三次谈话、一次电话家访;建立“贫困生帮扶资助机制”,将贫困生学习成绩及在校表现与资助金额挂钩,对成绩下滑较大的,暂停资助并落实一名党员教师“一对一”帮扶,若该生成绩上升,继续资助。本期倡导教职工捐款1.5万元,学生捐款5000元,资助贫困生60人。四是安全管理实。学校开展师生“同唱安全歌”活动,每晚12点后由校级领导带队检查学生寝室,每周开展一次食堂卫生、校舍安全大排查,将安全工作管理纳入教职工评优晋级考核;狠抓甲流感防控工作,每天指派专人熬制中药,学生免费服用。本学期,学校被评为广安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县级安全档案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及“平安建设红旗单位”,师生膳食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食堂”。

特色学校创建之思考 篇3

关键词:继承传统;课程;学生;管理;校长

俗话说:“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也是一个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笔正心正、写字写人”是双河小学的校训。《旧唐书·柳公权传》曾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认为书法的优劣与人的品性有关,心正写出来的字就端正,反之亦然。万州区双河小学的正心教育,就是通过练习书法以练心,从而达到心正。

一、继承传统是前提

秉承学校的文化传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秉承首先是不割裂,其次才是不重复。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弘扬传统,吸收学校的传统积淀,保持学校的创新活力,这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学先贤扬传统,尊个性张精神”是双河小学人崇尚书法艺术、迷醉书法艺苑的信条。“写中国字,读世界书;怀天下心,做现代人”是双河小学人践行书法立志、翰墨树人办学思想、孜孜不倦的追求。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试图在笔墨中与古代书法名家交流习练中的万般滋味,而我们更在意从点横竖撇捺的墨迹中感染他们那千年不灭的“人”的精神。

二、课堂课程是基础

课程是学校施教的载体,是师生相互作用的中介,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校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引领学校发展,打造学校特色,创新学校教育思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力求以翰墨传承文化,用特色孕育人生。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依托书法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万州区教委授予“文化传承特色学校”,被重庆市书协命名为“重庆市级书法示范学校”,被重庆市教委命名为“重庆市首批书法教育试点学校”,被全国教育学会命名为“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

三、教师、学生是根本

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学校发展是空洞无物的。学校理应把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当作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

打开中华书法史卷,从那黑白方块字里,我们时时处处可见书法家为人的心胸与气度、德行与操守。古代先贤们穷毕生之功,经数千年相承,并不单单只为让我们学习他们那些或飘逸或端庄或舒展或遒劲的书体,而是以书载道,教化后辈儿孙。

四、人本管理是支柱

当今社会是追求和谐的社会,学校也需要和谐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社会建设者,构建“人文精神关照下师生的和谐发展”教育思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视人格完善为终极目标,培养人的全面适应能力、创造能力。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教育双方与自身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细数昨日秋天的灿烂,装扮着明日春天的嫣红;正澎湃着自强不息、改革开拓的春潮。“巴渝知名正心教育特色学校”这一愿景来自双河小学全体上下崇高的教育使命感,来自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来自敢于走出全市的博大胸怀!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校“正心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这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定能“全线提速”、突破“高原”、穿越“瓶颈”,在“一路前行一路歌”之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浅谈创建特色学校 篇4

特色学校的特色是学校的特殊性和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 特色学校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 又有其鲜明的个性。它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均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个性。

所谓特色学校, 我们首先强调的就是, 它要有一般学校所共有的品格。要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等方面, 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较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有较高的教育质量等。同时, 还必须在“特”字上下工夫, 形成不同于一般学校的几个特征: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

独特性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 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 它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形成在教育上的个性风貌。即“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的独特性, 这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没有独特的教育, 就没有特色的学校。

先进性是指学校有很高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同时学校的某项工作或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他学校, 某一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科学性是指学校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 顺应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 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 并为人们所接受, 有推广价值。

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 并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 成为学校的传统, 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就。

由上可知,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他学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社会和其他学校所认可的学校。

特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普遍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和某一方面的综合能力。在特色学校的诸多特征中, 独特性是核心, 这种独特集中体现在全体学生成绩或多数学生某一方面综合能力的突出发展上。

特色学校的创建与特长学生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特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应当具备普遍良好的全面素质, 而且还要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可以说, 特色学校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优势和做法, 培养的学生有其特长;一般来说, 没有无特长学生的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的创建

特色学校的创建, 是一个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实践中首先要认真分析校情和师资队伍, 找准突破口,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学校领导要全方位地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使创建特色学校这一目标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 从而使创建特色学校的改革目标和基本要求扩展到学校教育的各学科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特色学校建设中, 常规管理要到位, 教学质量要稳定, 这是前提条件。除此之外, 至少还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第一是学校领导要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 独特的办学主见, 严谨的治校策略, 良好的个性化作风。

第二是要有爱岗敬业的教师群体。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 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直接的执行者。一所学校, 如果没有一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 要想培养学校特色是困难的。

第三是要有切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教育工作既要有规律性, 也要有创造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往往能通向特色之路。而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支撑点, 从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学校工作的立足点, 则需要教育科研。“愉快教育”“成功教育”, 既是成功的实践, 更是科研的成果。

第四是要有正常稳定的教育秩序。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学科课程的优化、活动课程的强化以及环境课程的开发。很难想象一所不执行课程计划、不加强教育流程调控的学校, 会有较高的教育质量, 会造就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第五要有健全可靠的保障体系。文明的校园环境, 必备的教育设施, 周到的后勤服务等, 都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 是培养特色的外因。

根据以上条件和依据, 各校可努力探索体现自身优势的特色。从当前来看, 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 小学办学特色有如下模式:培养目标特色, 教育途径特色, 教学内容特色, 教学方法和手段特色, 教学评价特色, 学校管理特色。

创办特色学校是学校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从素质教育出发, 要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就必须创办“规范+特色”的学校, 这也是近年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许多特色学校的基本经验。

特色学校的创建要突出以教学为中心

(1) 建立与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我们要打破以课堂为唯一形式, 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体系, 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三个基本点, 构建课内与课外, 必修与选修, 学科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和环境课程并行的主体化的课程模式。

(2) 开展学科特色建设。我们认为, 学科特色建设是发展学校特色的核心工程。如果一所学校大多数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学校教育就会形成特色各异、争奇斗艳的可观局面。

特色学校建设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 而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最高境界, 对教育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个学校的教研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标志。

因此, 可以说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 或者说没有教育科研的个性也就没有办学的个性化。

一所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理论”, 并用以指导其办学行为, 这样才能找准学校改革富有特色的主题, 才能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此, 在特色建设过程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 “特”与“全”的关系。小学是基础教育, 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 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偏离这一指导思想;过早地选科、分流直到定向, 不利于人的终身发展, 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职业转向的要求。

因此, 我们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和全面提高与培养拔尖学生并重的原则, 做到全面兼顾而各有侧重。在全体学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因人训练, 使一批学生学有特长。

(2)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我们认为,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是由系统内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组成的。创建特色学校必须着眼于教育整体改革的全局。如果缺乏整体思考, 只搞几项活动, 或改革某一类课程, 单项与单项之间只是孤立地存在, 那么这种改革往往会偏离目标。如果只是建立了一些兴趣小组, 增设了一些特长课、选修课, 便称之为办出了特色, 这也是对学校特色建设的一种误解。

因此, 创建特色学校必须在特色建设的主题思想指导下, 开展各项改革, 并使各项改革组成有机的整体, 以达到最佳的结合, 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3)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学校特色建设不是对过去的办学传统的彻底摒弃, 而应在继承中创新, 对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以革除, 对科学的东西加以继承和发扬。当然, 光有继承发扬还不够, 还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创新, 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才能使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的需要。

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1)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应分析本校教师哪些是有专长的, 有些什么专长。一般来说, 学校所期望的特色, 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时, 教师就容易接受, 容易投入, 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 成绩也就比较明显。

(2) 从本校的工作优势出发。要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 并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长久不衰, 那么这就是特色。因此, 我们应当准确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 丰富自我。既不要人云亦云, 盲目跟从, 也不要将特色教育的内容狭隘地理解为只能是活动课程的某个方面, 更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

(3) 从本校的物质条件出发。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 对学校特色的培养能起促进和制约作用。连排球都没有的学校就比具备这一条件的学校困难些。因此, 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 应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 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创建特色学校总结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和谐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课程改革,有效全面育人,夯实素质教育,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校办学优质化、现代化、特色化,让学校、教师、学生得以同步和谐发展,最终成为特色学校。

二、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现设教学班3个,学生43人。共有8名教师,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较多,有电脑室,多媒体室等专用教室。本着“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创建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典雅的校园文化,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争创一流教学成绩和社会效益”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基础扎实,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办学宗旨,以创新发展德育,创业发展教师,创造发展条件,创特发展学校为行动,着眼“三个面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开齐开全了国家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学校管理严谨和谐,教育教学质量较好。

三、基本思路

高举特色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区乡教育教学计划,依法治校,依规治教,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奉行“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

人为本,质量为命,安全为天”的办学宗旨,科研为先、课改为重的工作思路,稳步实施创业发展教师,创新发展德育,创造发展条件,坚持向教学管理要质量,向校本教科研要质量,向课改课堂教学要质量的“三要”兴校之路,将课改融于校本化建设之中,继续强化育人行动过程和艺术教育,以培养全体教师和小学生生活与生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学校校教育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使我校进一步实现具有现代而务实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而人文的学校管理,优秀而敬业的教师队伍,文雅而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优越而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使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得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功。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求真务实抓教学,创新发展提质量,在发展与特色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使办学过程成为深化课改的过程,成为校本化特色建设的过程,成为推进现代化办学的过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使农村教育城市化,让我校的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教育,让每一个教师都得到专业化大发展;进一步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建成一流的小学。

四、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一)特色师资队伍建设

1、努力提高了校长素养

构建渊博的文化知识,做创办特色学校的基本前提;构建独特的思维品质,做创办特色学校的原始动力;构建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做创办特色学校的内在依托;构建成熟的办学思想,做创办特色学校 的根本追求;构建出众的管理才能,做创办特色学校的有力保障。

2、教师素养进一步提升

(1)追求“五个好”——学校的好主人,爱校亲生;领导的好帮手,爱岗敬业;同事的好伙伴,团结协作;学生的好老师,教书育人;家长的好朋友,联手施教。(2)成为“三个型”教师——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型。(3)交好“三本帐”——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心帐、学生家长创业未来帐、学校社会的发展帐。

(二)特色管理初见成效

彰显人文性管理特色。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一种和谐管理的氛围,激活教师的创造力。在依法治校,严谨治学前提下,在学校管理中注入规则下的人性化、人情味、亲情的情感软动力。让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具有这样一种和谐、轻松、愉悦、上进、有序、诚信、发展的学习生活工作氛围之中,精神昂扬,思维飞跃,*焕发,创新工作,优质教育。在这里没有消极和无为、没有愚昧和落后,正气弘扬,爱心弥漫,学风浓教风正,充满了民主、平等、关爱、信任。学校荣誉、教师名誉、学生名声熔铸一体,显现高度的为人师教无悔的精诚团结和爱岗创业的通力协作。

(三)特色理念逐步渗透

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理论指导实践、超前发展、营造内涵之路,继续推进和完善特色理念。

(四)特色教研体系形成

1、继续实施教研组长负责制,形成教研体系特色。

2、继续抓好单元测试工作和测试试卷反馈,学生家长把关管 制,形成家校联手施教特色。

3、继续抓好常规教研活动,凸现教学环节过程管理特色。

4、抓好教学反思工作,有效服务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研特色。

(五)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继续巩固和创新艺术、美术教学和课外训练活动,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六)特色环境育人

创建“和、美、绿、活、优”的特色环境。

1、和——人际关系与合作上充满和谐。

2、美——校园室内外整洁美观,人文化。

3、绿——校园绿色化,一年四季草绿树碧,干净、整洁。

4、活——师生在课间课堂课外有活动,有朝气,有精神,有风度。

5、优——办学资源和设施设备达优。

(七)特色保障有改善

1、学校集思广益,形成方案和计划,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思想充电,提高和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创建射击特色学校“七步曲” 篇6

一、以创特色为契机,扩充硬件设施

良好的环境是创省特色学校的必备条件,我校以创省特色学校为契机,有计划、有措施地扩充射击场馆的硬件设施,2008年花费50多万,对射击场馆进行了扩充和装修,更换了所有靶子和气枪,引进高科技射击服,安装了大功率的空调。通过改建后,这里环境优雅,设施先进,为每一位进射击场的运动员创造了良好的射击条件,为创特色学校打下了坚实的硬件设施基础。

二、以创特色为目标,制定发展规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规划和管理,我校以创射击特色学校为终极目标,建立了创射击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副校长辅助,中层领导及体育组老师为成员,研究制定了第一个三年规划。

2008年:推广普及期,将发展了20年的射击训练普及到每个班中,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射击校本教材,采用2+1课时安排模式,让每个班每个星期都能上一节射击课,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射击的乐趣。同时对所有的体育老师和有射击特长的老师进行培训,壮大射击师资力量,逐步形成校园射击文化。

2009年:提升拓展期,发展班级射击队,将射击比赛纳入校运动会比赛项目,让有特长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训练。同时开发“校园射击角”,每周一、三、五由我校射击教练给学生解答射击时疑问,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2010年:巩固完善期,将校园射击比赛的优秀运动员招入校射击队,并根据出生年月建立好射击梯队,这批学生每周由专业射击教练训练,并参加杭州市、浙江省的射击比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选拔和训练模式。

三、以创特色为核心,完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成立创建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总揽全局;2个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分块管理;中层领导为组员,具体负责对创建工作的检查、督导。通过层层落实,保证创建射击特色学校有条不紊的开展。

2.制度保障

学校根据创建省射击特色学校的方案,制定了《枪支管理办法》《学生管理办法》《教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通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加强管理。

3.经费保障

为了保障创建省特色学校顺利进行,建立了创特色专项资金,根据创建内容的需要,加大了射击场馆设施设备的经费投入,新增气枪与靶位,确保活动硬件到位,保证体育教学和训练日常开支。

4.师资保障

我校有一名经验丰富,带领学生拿过多个市射击冠军的老教练。为了创建特色学校,又专门从少体校引进一名年轻优秀的射击教练。在此基础上让两队射击教练给全体体育老师进行专门的射击知识培训,不断壮大射击的师资实力,为创建省射击特色学校奠定坚实师资力量群。

四、以创特色为载体,普及射击项目

光是一个射击队,算不上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只有普及到每一个学生,才能形成一种有效的特色文化。我校创省特色学校的理念是“人人都是神枪手”,低段的保证人人都摸过枪,中高段的保证人人都开过枪。为此,在课时、教材、师资上都做了重大的调整。

1.课时保证

通过周课时的调整,每周都有一节射击课的落实,这是普及射击项目的前提。我校低段采用“3+1”周课时教学模式,高段采用“2+1”周课时教学模式。这里的“3”和“2”是指正常体育课,专门落实我们体育课技能技巧、行为习惯等的教学;“1”是指兴趣活动课,这里特指射击兴趣课。通过这样的安排,确保我校学生每周都能学到一点射击的知识,经过6年的学习“人人都是神枪手”不再是梦想。

2.教材的保证

校本教材是普及射击项目的重要保证。只有有了教材,才能确保老师能系统的落实射击教学。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射击校本教材编写组,主要组员是我们体育组的老师和教科室的老师,大家通过网络查找、向兄弟学校借鉴、请省射击中心的教练帮助,经过3个月的加班加点,初步形成射击校本教材(三册):《射击入门篇——水平一》《射击基础篇——水平二》《射击提高篇——水平三》,每本40课时,从理论到实践全部纳入其中。接着,将这三册校本教材请省青少年射击中心的主任帮忙修改,最后历时半年,出版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射击校本教材。有了校本教材,我们广大体育老师可以有计划地落实射击理论基础教学,射击教练可以系统落实技巧教学。

3.师资保证

教师的教学是落实射击项目的核心。我校采用分两步走,即普通体育教师讲授基础理论和简单的射击动作;两位专业体育教师专门负责技能技巧教学,主要针对中、高段学生,并采用有计划的走班式教学模式,负责全校射击教学。

五、以创特色为方向,狠抓专业队训练

专业队的成绩是一个特色学校的侧面反映,在创建省特色学校的同时,我们也狠抓专业队训练,提高比赛成绩,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为此,我校的射击教练们从选人和训练方法上着手,提升我校射击水平。

1.优化选人机制

有效的、切合实际的选人机制是建立优秀专业队的重要前提,能确保优秀的运动员不被遗漏。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人才挑选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海选

三到六年级的每个班级,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和体育老师的协助下成立班级射击队。并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替换队员,确保每个班级射击队都由“班级精英”组成。

第二阶段:初选和筛选

(1)初选期:根据校园吉尼斯射击比赛的成绩,将每个年级男、女前8名的学生招入射击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2)筛选期: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体形、视力等筛选运动员,把最理想的运动员留下。

第三阶段:精选

精选阶段主要通过试训,观察学生的耐性、毅力,是否能刻苦学习、是否具有兴趣;接着通过各种模拟比赛,观察学生在比赛时的心理素质,最终确定校射击队成员,并成梯队形式分布和不断更新发现优秀苗子。

就这样通过层层选拔,让我校具有潜力的苗子都收入到射击队中,提高我校的射击水平。

2.科学训练管理

(1)合理安排时间

充分的训练时间是提高射击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时间的安排上就要求既要充裕,又不要影响学习。为此,我们把训练时间安排在早自修以前和下午的作业整理课以后,以及体育兴趣活动课,从而避免了与教学时间的冲突。同时做好班主任和家长的工作,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采用一、三、五早练,二、四晚练的错时安排。

(2)巧用训练手段

①游戏化素质练习

“打一百枪就是一枪”,射击训练十分枯燥,射击的素质练习更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我校教练采用游戏化素质练习的方法,解决了训练与枯燥的矛盾。比如,在灵敏性和平衡性的训练中,采用抓飞镖(方法:两人一组,a用手将飞镖拿至b手掌上方,突然放开,b用手去抓落下来的飞镖,比一比10支飞镖谁抓到的多)和叠弹壳游戏进行训练。在手臂力量的训练上采用举枪比赛、俯卧撑比赛,让学生在游戏的竞争中得到有效的训练。

②口令化动作练习

科学的动作训练是提高射击成绩的重要保证。我校射击教练采用口令化动作过程训练,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动作回路。比如,射击的整个动作可以形成这么一个口令回路:枪颈、提臂、托枪、举枪、吻枪、贴腮、瞄准、击发、保持、手枪。而且每次训练时,都要求学生边念口诀边做动作。

(3)妙用赛前心理辅导

任何比赛发挥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射击这一项目,必须要心静,一旦有烦躁或焦虑等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干扰,那么比赛必然会发挥失常。为此,我校专门送老师去学习赛前心理辅导,回来后给我们的运动员进行疏导,确保每个去参赛的学生都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3.加强教师进修

要教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射击教学也是一样。我校每年给射击教练两次外出培训机会,学习先进的训练技术和方法,保证师资水平日益提高。

4.建立人才输送机制

我校和杭州市青少年射击中心结对,将我校射击成绩优秀的学生直接送到杭州少体校训练学习,为优秀的运动员扩大了发展空间。从而促使我们的家长更加愿意把学生交给我们训练,学生的训练也更有动力。

六、以创特色为主题,搭建活动平台

以射击特色为主题,搭建活动平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我校通过开展射击吉尼斯,班级对抗赛,校园射击大奖赛等活动,让射击项目在普及上提升,形成有系统的活动平台。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射击文化在校园蔓延并蓬勃发展。

七、以创特色为指导,做好台帐资料

特色学校创建的多维路径 篇7

一、理念引领特色

理念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观念体系。它经过人们长期的理性思考与实践而形成, 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特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办学理念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

首先, 创建特色学校需要哲学理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需要哲学统摄, 需要从人生哲学和文化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哲学思维统领学校实践的方方面面, 舍此就无法真正寻觅和体会教育的义谛。“哲学的知识和哲学的思考,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 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不可缺少的。”[1]因为“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 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 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 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能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 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 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 而坏则每况愈下。”[2]

其次, 创建特色学校需要过硬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对教育活动的指导比之哲学更直接。教育理念是一个庞大的观念体系, 包括教育观、教学观、德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发展观等。掌握教育理念, 不仅包括领会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理论, 还要了解当今世界教育思潮的发展动向[3], 如终身教育思潮、被压迫者教育学思潮、教育个性化思潮、全民教育思潮以及教育的民主化思潮等。要认识不同教育思潮背后的不同哲学派别, 以及不同教育思潮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论。掌握教育理论能增强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能引导和推动特色学校的构建。

再次, 创建特色学校需要理性认识特色。特色的本意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色彩和风格。特色学校是基于学校应具有的一般共性之上, 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区别于其他同类并为社会所认可的学校。它以“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为自己的品牌。真正的特色学校既认真贯彻教育方针, 又不断创新和改革;既尊重学校发展史, 又不断创造新业绩。这种已形成的特色又往往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能日益成熟和发展为学校光荣的历史传统, 不会因某位校长的升降变迁而中止或改弦易辙。有人误解“特色”, 把创办特色当作目的和“作秀”, 既违背教育方针, 也扭曲特色的本真。

二、管理营造特色

“领导学校,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4]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领导作风和治校方略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具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着对国家、社会、师生以及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要树立危机意识、问题意识和品牌意识, 要能够深刻剖析学校的历史传统、周边环境、社会条件、办学资源, 准确定位, 明确目标。如北京市海淀区的万泉小学, 依学校所处的内外部条件, 制定了“三高”的办学标准, 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培养高、精、尖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管理专家的基地和高水平教育科研的基地”[5]。

校长以什么样的管理思想造就学校的办学特色呢?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物本管理”, 重物轻人, 见物不见人;基于“社会人”假设的“人本管理”, 重视人的第一资源的作用, 尊重人, 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基于“能力人”假设的“能本管理”, 重视人的潜力的开发, 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成为当今较为理想的管理思想。学校管理者应建立“培能”、“用能”和“激能”机制, 让能者光荣、能者有为、能者有位、能者多酬, 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样, 以学校全体成员都认同的管理思想来造就学校的管理特色, 提升学校整体的文化氛围, 这是人本管理的升华。为此在管理上必须做到两个过渡:一是由刚性管理向文化管理、柔性管理过渡;二是由经验治校向理论治校、依法治校和理念治校过渡。那种信奉“不学管理照样管理”、“管理三年, 自会管理”的经验主义, 与创建特色学校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三、教师践行特色

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是由学校教师的群体特长塑造的, 是全体教师教育经验的累积和升华, 这是创办特色学校的真正财富。开发学校第一人力资源教师的潜力, 建设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中之重。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于教育, 兴之抑或亡之, 在于教师。”[6]教师的教育教学特色, 关涉教师的学习、备课、上课和科研的方方面面, 尤其要凸显“人人向学”的学校特色。终身学习要求“人人是学习之人, 处处是学习之所, 时时是学习之机, 事事是学习内容”。为此, 教师必须首先是爱学之人。严谨治学是特色学校的教学特色, 教师要认认真真, 踏踏实实,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不要不知以为知, 主观臆断、道听途说、囫囵吞枣、装腔作势。认真严谨的教风往往能影响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学风, 这种好的风气代代传习, 支撑学校的办学特色。科研尤其是校本研究是创建特色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围绕教学实际状况和特色创建中存在的真问题搞研究, 既能突出特色, 又能促进教学。

四、学生彰显特色

学校是育人的基地,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学校是否有特色, 不是口头上标榜的, 也不是形式上宣传的, 而是在过程中做出来的, 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学生是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是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是幸福地发展还是留下“后遗症”地发展?是终身向学还是再也不学?这是创建特色学校的试金石。乐学应是学生的重要特色。夸美纽斯致力“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 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 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7]主动、积极、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是特色学校的共同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 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构建特色学校必须以学生的幸福快乐、全面发展为旨归, 必须真正实现“转轨”, 真正转向素质教育。既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 因材施教, 发展特长, 这是特色学校的题中应有之义。

五、改革强化特色

国内外教育改革层出不穷,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一浪高过一浪。在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 普通高中八大领域的课程改革包括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以及必修与选修结合的课程体系全面展开。课程改革强调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总体要求,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为目的, 立足地方实际, 以人为本, 突出基础性、选择性、适用性和创新性, 此乃当下一定时期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精神依凭, 也是以改革强化特色的重点研究项目。如,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及其评价研究, 校长提高新课程执行力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各科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研究, 基于新课改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的研究等。围绕本校已初步形成的特色或有意向要创建的特色选题是研究的风向标。在未来一定时段, 中小学深化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加强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 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 重视德育的实体性和实效性研究, 对创建特色学校具有强化作用。

总之, 特色是学校的个性, 特色学校各有特色。“可以是在教育 (德育) 工作上, 也可以是在教学工作上;可以是在课外活动上, 也可以是在课堂教学上;可以是在办学模式上, 也可以是在教育方法上, 教育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特色也应该是丰富多彩。”[8]这些既可单独作为特色学校的一个元素, 也可共同构成特色学校。但无论是何种特色学校的创建, 都需要理念引领、管理营造、教师践行、学生彰显和改革强化。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2]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135.

[3]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6.

[4]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教师的谈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33.

[5]裴娣娜.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研究文集 (第四集) .2006.15.

[6]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 (下卷)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2.

创建农村特色学校的思考 篇8

目前, 农村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为此, 对农村特色学校的建设提出思考。

一、舆论先导, 转变观念, 凝聚众心

要在师生中大力宣传特色学校建设的重大意义, 让全体师生将激情投入到创建特色学校工作中来。要加强特色思想和理论的宣传教育, 明确特色教育应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 根据学校自身的优势与特点, 逐步形成的具有特殊的、个性化的教育, 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目标。特色是以常规合格为基础, 是更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要处理好抓教学质量建设和抓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 不能为特色而特色, 也不能只抓教学质量而放弃特色。特色学校建设要与学校发展规划相结合, 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要与德育工作相融合。在创建过程中, 学校和教职工将会出现疲劳、厌倦情况,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消除疲劳, 看到希望, 不让创建工作半途而废。

二、建设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没有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师, 特色学校建设就没有基础。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 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所以, 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当代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才能、政治素质, 而且要有真诚的爱心、童心、事业心, 更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师资培训工作也应当建立特色培养的指标体系, 采取适当而有效的举措, 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素质, 以保证在职教师的高质量。与此同时, 在办学实践中, 学校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实施优胜劣汰和优化组合策略、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特优教师并有效惩处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等也都是创办特色学校所需开展的工作。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指学校教师的群体特长, 是他们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这是创办特色学校的真正财富。学校要按照先培养有特色的教师个体, 再打造特色教师群体, 确保特色教师队伍呈宝塔状, 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师资队伍人才济济。

三、根据校情选准项目, 确定方案

各校根据校情, 动员教职员工参与, 反复讨论, 选准特色项目, 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创新教育、队伍建设、教育科研、课程建设、文体教育、科技教育、劳技教育等各方面选项, 也可以从办学体制、学校管理、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教育评价、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选项。确定实施方案, 方案要有明确的特色学校建设目标, 要体现环境化、学科化、活动化、德育化、社区化的“五化”思路, 体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目标、定经费的“六定”内容, 措施要创新, 具体可行。

四、抓突破口,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师资、办学条件、生源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 办学特色的确立, 要结合本校实际选准“突破口”。特色建设应确立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

第一步为基础建设阶段, 重在规范办学的管理, 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人力和物质基础, 力争在两年内完成。

第二步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初级阶段, 以创建特色项目为目标, 充分发挥自己一二个优势项目, 并把特色项目化为对全校多数学生的素质要求, 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实现。

第三步创建高层次特色学校, 达到办学有多方面的特色且形成独特风格, 全体学生各有特长, 并且办学质量高, 社会声誉好, 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

五、开设特色课程, 加强特色研究

特色学校建设没有固定套路, 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特色。因此, 学校可根据资源条件、环境条件、教学条件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 将特色课程与课程计划中的地方课紧密结合起来, 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 与教育科研相结合起来, 学校应有自己的特色科研课题、科研规划, 并有一系列实施措施, 才能保证创办特色学校思路策略的整体性。在创办特色学校中提倡“科研兴校”和当专家型领导、科研型教师、合格加特长的创造型学生。

六、开展特色创建活动

学校每期要开展一系列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包括撰写心得、开办讲座、举办论坛、召开现场会等, 推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更快发展。

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使创建工作走上制度化, 让工作落到实处, 各学校应建设一系列长、中、短期管理制度, 建立《管理制度》、《规划方案》、《实施细则》、《评比方案》、《奖励办法》、《实验方案》等。约束、引导和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创建特色校园。教育主管部门把各校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的情况纳入学校有关考核之中, 评选特色学校创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向上级推荐和社会推出突出的学校和个人, 对初创成功和创建升级的学校及有关人员进行奖励。

八、保证建设经费

学校要多方筹集特色学校建设专项经费, 确保用于设备设施、人员培训、活动开展、奖励、实验等经费得到保障, 使学校特色项目向纵深发展。

论学校特色的创建 篇9

关键词:学校特色,创建意义,策略运用

一、学校特色创建的意义

1. 社会发展呼唤学校特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趋激烈, 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因此, 教育肩负着培养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重任。那种长期以来“千校一貌”的办学模式, 那种忽视学生个性和能力培养, 仅仅把升学当作唯一目标的学校教育, 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学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努力创建学校特色, 打造学校品牌, 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己成为当务之急。

2. 素质教育渴求学校特色。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积极进行教育创新的背景下, 学校特色的创建己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办出各自的特色。”可见, 加强教育创新, 创建学校特色已成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学校特色的含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学校被赋予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这为学校发挥自身优势, 进行自主创新, 创建学校特色, 打造学校品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什么是学校特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何谓特色, 顾名思义, 是指不同于一般, 不是平平常常, 而是要有所创新, 具有个性, 而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 代代相传。”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教育论》中对办学特色也有精辟的阐述:“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本校特有的, 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 效果显著, 并且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可见, 学校特色应指学校在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过程中, 遵循教育规律, 发挥本校优势和传统, 选准突破口, 以点带面, 实现整体优化, 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学校特色的创建必须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 形成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它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价值取向、办学风格、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诸方面, 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三、学校特色的特征

1. 独特性。

学校特色的独特性体现在与众不同, 是学校特色的核心因素。它主要表现为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和独特的办学策略。学校特色独特性的实质就是创新。只有创新, 在教育管理、教学风格、校园文化等诸要素方面和教育过程进行创造性工作, 才能另辟捷径, 创出一片新天地, 形成自己的特色。

2. 优质性。

优质性是学校教育因素的相互协调, 形成最佳组合, 整体呈现出教育的高水平, 是学校特色创建的基础。优质性决定着学校特色的档次, 离开了优质性, 学校特色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没有生命力, 只有“优质性+独特性”才能称为特色。

3. 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办学独特性风格和学校成果能够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 能够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学校特色不是昙花一现, 一旦形成, 就应当稳定下来。所以在创建特色时, 既要有长远规划, 又要有短期安排, 要一年一年地, 一届一届地传下去, 使其成为一种优良传统, 一种好的作风, 并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这样的特色才会更鲜明、更优质。

4. 整体性。

创建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整体化的系统工程。学校特色一定是一所学校的全面优化, 整体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校系统内外诸多相关因素能相互协调, 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 构成在教育目标、内容、范围与教育途径、手段、设备及人的活动上的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

四、创建学校特色的途径与策略

1. 校长独到的办学思想是形成特色的关键。

创办学校特色, 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关键。曾有人说:“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 实际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校长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引领者, 校长深厚的教育理论, 敏锐的眼光, 开拓创新的精神, 对学校特色的创建至关重要, 没有特色的校长, 是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学校的。跟在他人的后面走虽然便捷, 但因缺乏创新而没有生命力, 一个因循守旧型的校长是不可能办出学校特色的。一位有特色的校长, 他在教育思想、理想信念和办学目标上有独到的见地, 能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 知道如何取得成功。

2. 确定合理目标是形成特色的前提。

特色目标的确定是创建学校特色的起点, 特色目标的确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校特色创建的成败。因此, 在确立学校特色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如下问题。

(1) 立足学校实际, 着眼社会发展。确定特色目标必须从社会、学校的实际出发, 不能凭空捏造目标。在确定学校的特色目标时必须综合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做出正确的选择, 否则学校特色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最终夭折。首先, 要认真研究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挑战和需求。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就是要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所以创建校本课程特色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 要认真研究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没有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学校特色的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学生内在的需求, 没有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特色教育就成了“单相思”。因此, 在确定特色目标时, 应充分考虑、客观分析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再次, 要立足学校的实际, 把握好学校的优势, 认真分析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情况, 再确定切实可行的特色目标。不然, 即使目标再好, 也会变成纸上谈兵, 失去价值的。如要创建“艺术教育特色”, 但学校没有这方面的师资条件, 这样的特色能取得成功吗?

(2) 把握好单一目标和多元目标。学校特色目标的确定一是从单一目标入手, 再整体推进。如学校先进行语文情境教学改革, 形成语文情境教学特色, 然后再扩大到学校的所有学科, 进而形成情境教育学校特色。二是围绕一个中心, 齐头并进, 确定多样化的特色目标。例如在“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同时创建德育工作的特色、教学工作的特色、总务工作的特色、教师管理的特色、学校管理的特色等, 各种特色多管齐下, 同时平行推进。

3.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创建特色的根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年) 中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不管创建哪一种学校特色, 其出发点和归宿应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让所有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品质得到和谐发展。学校特色的创建不是凑热闹, 赶时髦, 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 坚持质量至上, 走质量内涵发展之路。

创建特色学校的探索与思考 篇10

我校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进程中经历了几年的风风雨雨, 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历程。端正办学思想、转变办学理念、不断提高素养、拓展校园文化空间, 是我们创建特色学校的粗浅体验。

一.思想认识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前提

陶行知曾经说过:“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老师,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可见校长的办学思想影响、辐射着师生的成长与发展。当代的校长办学的指导思想必须顺应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必须和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要求相适应。创建特色学校,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措施。

1. 创建特色学校, 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策略。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办出各自的特色”。

2. 创建特色学校,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 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办特色教育则是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之外, 创造满足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需要的条件, 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促进学生成才。因此, 创建特色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创建特色学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改造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未来社会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人才和建设者。特色教育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前提, 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二.办学理念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行动是观念的载体;没有先进的思想作导向, 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特色学校的建设, 需要有现代教育理论思想和先进的教育观念为指导, 我们必须把新课程理念与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 使学校形成一个具有科学、现代、民主气息的特色学校。创建特色学校, 要扬弃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过程及规章制度中不合理因素,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独到认识, 形成独特的办学思想, 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略胜一筹”的特色学校。

1.创建特色学校, 必须确立切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目标和领域

首先, 对一所寻求创建特色教育的学校来说, 目标定位直接关系到特色的确定, 关系到特色学校的成败, 这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第一步。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组织目标是组织的宗旨或纲领, 组织目标为学校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也为学校的活动确定了发展路线。创建特色教育的学校, 要确定一个具有明确发展方向、切实可行的办学目标。目标的确定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 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 体现学校领导独特的教育和管理思想, 办学理念。我校的特色办学目标即是创办“优质教育”, 给学生以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优秀的, 使学生的优秀潜质得到最大发挥。其次, 创建特色学校, 必须选准特色的领域。建设特色学校的关键是选准特色的领域, 在充分考虑本校的地理位置、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等现实条件和基础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政府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特色教育的成功和失败, 对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特色项目的选择, 不但强化了学科特色化建设, 而且拓宽了办学的新路子, 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2. 创建特色学校, 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创建特色学校, 应加强管理, 在管理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 关键在于建立能切实提高质量、发展特色的管理机制。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具有强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在实践中, 我们结合学校创办特色教育的目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体现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师考核评价等方面, 使管理机制与学校的特色目标和办学理念保持一致。

三.教师队伍素养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石

创建特色教育, 必须建设一支与之相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要使学生学有所长, 教师必须教有所长, 教有特色。这是办学有特色的必要条件,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造特色学校的根本保证。我们坚持做到:

第一, 抓好每周的集体备课、研究课、探讨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培养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第二, 坚持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每学期开展“五个一”比赛活动, 即上一节优质课、写一份好教案、写一篇好论文、制作一个好课件、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 练就一手过硬的教师基本功。

第三, 成立培训小组, 制定培训计划方案, 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专升本或攻读在职研究生的考试学习。成立课件制作小组, 抓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培训。在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的同时, 增强专业素质, 打造成具有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

第四, 组织教师到县内外先进地区学校考察。聘请县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市县教研员到校作专题讲座报告。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在几年时间内, 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快的提升, 很多教师在市、县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奖, 不少论文、教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一支有个性、有特点、有风格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四.校园文化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名片

1.创建特色学校, 寻求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优化学校文化环境

首先, 创建特色学校, 要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和支持。如允许学校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招生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适应特色学校改革的需要, 特别是在人、物、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投入。这几年, 我校在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 学校的校园建设、场地设施、教学设备等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为创建特色学校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其次, 创建特色学校, 还要求得社会和家长的关心、支持与参与。因此, 我们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 通过报纸等媒体, 向全县进行宣传, 宣传我们创建特色学校的目标、做法和意义, 在社会上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让广大家长和学生了解我们、认识我们、接纳我们、支持我们。

2. 创建特色学校, 建立有特色的课外活动课程体系

特色教育要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兴趣小组为组织群体、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选拔特长生为目的的全方位开展的课外活动体系, 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保证了课外活动的有效进行。如我们开设了电脑小组、绘画小组、舞蹈小组, 每学期还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并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课外活动课程体系。

我们的特色学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有一些学校来我校学习互动;在外寄读、借读、择校的学生也纷纷返回学校。

上一篇:汽车悬架下一篇:高喷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