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使用的产品

2024-05-21

孕妇使用的产品(精选五篇)

孕妇使用的产品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定期孕检,确诊为GDM需胰岛素治疗的单胎孕妇56例,本着自愿的原则分成2组:将32例院外治疗者作为研究组,24例住院治疗者作为对照组。

1.2 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即OGTT4项值上限分别为5.3,10.0,8.6,7.8mmol/L,其中2项或以上异常者诊断为GDM。

1.3 方法

GDM确诊后,饮食控制1周,如1周内患者≥3次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则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方案采用短效为主方案: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者,诺和灵R,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每日3次);空腹和餐后均高者,三餐前诺和灵R,睡前(10PM)诺和灵N(每日4次)。诺和灵R从4~6U始,根据餐后2h血糖调整剂量;睡前诺和灵N从4~6单位起始,根据第2天空腹血糖调整剂量,根据前3d平均血糖每3天左右调整1次,每次递增2~4U。研究组应用前及过程中对孕妇和家属积极宣教,教会他们血糖和胎儿自我监测的技能和方法;掌握胰岛素相关知识,熟悉自己使用的品种及特点,学会注射,包括剂量、部位、方法;知道发生低血糖的危害并指导如何避免低血糖发生;如何及时发现胎儿异常,与医生(产科、内分泌科)保持密切联系以保证胎儿宫内安全,及时调整饮食及胰岛素用量。其次指导患者运动:凡具备运动条件者可餐后30min散步30~40min,有条件者可行孕妇体操和“瑜珈”。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一般情况,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及母婴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数据采用χ2及精确四格表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P<0.05提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一般情况比较

2组孕妇年龄分别为(28.22±4.35,27.46±4.67);孕前体重指数分别为(21.35±1.47,21.36±1.32),孕期体重增加(12.18±0.79,12.14±0.86),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2.2 2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

2组孕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7.67±1.76,37.43±1.96)和(3242.19±713.14,3172±698.75)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2.3 2组母婴并发症比较(表1)

2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及新生儿低血糖等母婴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研究证明,胎源性疾病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1]。GDM不但会造成孕妇一系列代谢紊乱,还会造成胎儿、新生儿发育异常,甚至在儿童期、青春期出现更远的异常,因而对GDM患者积极干预非常重要。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在调节机体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它是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的主要激素之一。由于妊娠后母体糖代谢的主要变化是葡萄糖需要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相对不足[2],对饮食控制不佳者,及时、正确加用胰岛素治疗至关重要。

住院胰岛素治疗,血糖调整至正常的时间大约1周以上。在基层,医院条件较差,患者住院虽吃的糖尿病饮食,但食物单调,口味不佳,且孕妇行为、活动受限,很多孕妇不能配合治疗。院外个性化管理饮食多种多样,食谱可根据食物模型及食品交换法,合理搭配食物,患者自由,活动空间大,心情好。从糖的吸收和代谢角度分析,健康人血糖峰值时间大约是在餐后30min,运动可引起血糖的清除率增加[3]。治疗期间加强宣教,鼓励孕妇和家人一起参加产科、社区和内分泌科糖尿病知识讲座,加强家人对GDM的重视程度,在家人监督和支持下,这些孕妇饮食和运动较规范,胰岛素调整时间依从性好。本资料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及新生儿低血糖等母婴并发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院外个性化管理与住院治疗一样,可以安全平稳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而不增加合并症的风险。

由于本地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群体多,文化水平和妊娠期保健知识缺乏。目前,全国各地正开展规范的糖尿病管理工作,GDM作为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应成为社区服务中心的重点管理对象。对孕妇实施个性化管理,突出体现了各级、各学科医务人员、孕妇家属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应是加强低收入群体和流动人口的GDM管理,从总体上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对使用胰岛素治疗孕妇实施个性化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因饮食控制不佳需胰岛素治疗单胎孕妇分为两组:32例愿意院外胰岛素治疗者作为研究组,24例住院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2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及新生儿低血糖等母婴并发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孕妇、家庭多方协作实施院外个性化管理,同样可以维持血糖正常,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胰岛素

参考文献

[1]李光辉,黄醒华.孕产妇营养对子代的近远期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256~258.

[2]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136.

孕妇瑜伽球的使用注意事项 篇2

双手伸直支撑地面,双腿并拢。伸展背部,将一条腿抬至尽可能高的位置,然后放下,换另外一侧进行。有瘦腿、瘦臀的作用。

将上身放置在球正方的位置,双手撑地。双腿分开,缓慢地抬起一条腿,直到与地面保持平行,保持姿势几秒钟,重复换侧进行。

2、坐在球上

双腿并拢,双手向上举,十指相对,深呼吸,收腹挺胸,整个身体尽力向上提拉。

双腿分开,做劈叉姿势,双臂伸直,双手从胸前抱住健身球,向上举,深呼吸,身体重心尽量往后倾,保持姿势几秒钟。

抬起一条腿,与地面保持平行,与此同时抬起双臂,保持姿势几秒钟。将腿和双臂再缓缓放下,重复多次,然后换腿进行。

3、仰躺地上

孕妇如何使用抗生素 篇3

1.可用:首选青霉素。青霉素对人类毒性很小。常用的有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如先锋霉素等)。

2.慎用:氨基甙类药物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因对胎儿肾功能及听力有损害,故慎用。如确需使用,应小剂量、短疗程作用。

3.禁用:①氯霉素 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解毒,经肾脏排出,因胎儿肝内酶系统不健全,肾脏排泄能力差,用了氯霉素易产生"灰婴综合症",可损害胎儿造血系统,引起胎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故孕妇禁用。②四环素:是典型的致畸药,在孕早期它与钙盐螯合阻止钙盐进入软骨和骨骼,导致胎儿四肢发育不良和小肢畸形;孕中期它抑制胎儿骨骼生长,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白内障、乳齿发育异常,乳齿成黄色;孕晚期引起乳齿及骨骼四环素沉积而呈黄色,并可导致孕妇肝脂肪变性,故孕妇禁用。③甲硝唑(又叫灭滴灵),因其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④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SMZ),易透过胎盘进入胎体,与胎儿血中的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高,易引起核黄疸,故孕妇禁用。另外,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因有致畸作用,所以孕妇禁用。孕妇能否应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目前尚有争议。

孕妇使用的产品 篇4

关键词:孕妇,催产素,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 分生理性及病理性黄疸, 且核黄疸可直接危及新生儿的健康与生命[1]。催产素是现代娩过程中最常用药物之一, 本文将其对新生儿黄疸有无影响及相互关系作一初步分析及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1~12月共收产妇387例, 为诱导或加强宫缩孕妇产前使用催产素剂量在5 U以上者32例为观察组;其余未使用催产素者355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标准[2]

生理性黄疸: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 进展慢, 黄疸轻, 在此期间一般情况良好, 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血清胆红素<21.25μmol/L。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或黄疸程度过重, 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且合并精神萎靡、厌食、吸吮反射减弱及体温改变等临床表现, 血清胆红素>21.25μmol/L。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催产素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关系

387例新生儿有181例新生儿黄疸, 孕妇产前使用催产素伴有新生儿黄疸22例, 占观察组68.8%, 其中生理性黄疸15例 (46.9%) , 病理性黄疸7例 (21.9%) ;对照组的新生儿黄疸140例 (39.4%) , 病理性黄疸19例 (5.3%) 。观察组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催产素剂量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关系

孕妇产前不区分使用的时间, 按催产素使用剂量分为5~10 U, 10~20 U和>20 U三组, 结果发现三组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之比为11/21∶3/7∶1/4, 而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之比为3/21∶2/7∶2/4, 见表2。

注:两组比较, P<0.01

3 讨论

催产素导致新生儿黄疸, 基本与以下病因有关[3,4,5]: (1) 新生儿药效活性低, 使得催产素转化率不高; (2) 催产素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 (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本身有4个特点易致黄疸:a.胆红素产生过多:新生儿期都有一时性红细胞急速破坏, 使肝细胞的胆红素负荷增加;b.肝细胞摄取间接胆红素能力差:在新生儿期肝细胞合成r蛋白相对不足, 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过程减慢;c.肝脏酶系统的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肝细胞合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酸的功能不成熟, 以致肝脏不能充分酯化胆红素, 此酸在出生1周开始增多;d.肠壁吸收胆红素增加, 催产素是否更强化以上4个特点; (4) 使用催产素不当使子宫收缩过强, 引起胎儿宫内的缺血缺氧, 使胎儿宫内窒息, 从而导致黄疸; (5) 催产素使用往往在产程延长时 (或过期产孕妇、妊高症孕妇、头盆不称试产) 等, 以上几种均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 引起合并症加重了黄染发生。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妇产科医生应用催产素时应全面考虑, 适时、适量使用催产素, 母婴同室居住, 母乳喂养, 提倡早开奶, 使胎粪及早排出, 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常规开展口服糖水, 中西药预防治疗, 光照疗法法加茵陈汤合用, 充分发挥了两种单独治疗方法的特长, 使胆红质氧化后从二便中排出, 尽早及时治疗黄疸患儿, 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安康。

参考文献

[1]赵琴.产程全程陪护的探讨.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2) :220-221.

[2]蒙林, 崔艳萍, 董秋燕, 等.游泳对新生儿胆红素影响的临床研究.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5, 27 (1) :56-57.

[3]刘静.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关系探讨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1, 4 (4) :18-19.

[4]王新华, 刁成莉, 吴丽娟.新生儿黄疸与产前使用催产素的相关性探讨.中国药业, 2013, 22 (23) :89-90.

孕妇不宜使用清凉油与阿司匹林 篇5

清凉油中含有樟脑,而樟脑经皮肤吸收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若孕妇用了樟脑制剂,樟脑可通过胎盘屏障危及胎儿,甚至造成胎儿死亡。因此,孕妇特别是在怀孕的前3个月内的孕妇不要使用清凉油,也应避免接触含樟脑成分的各种制剂。

阿司匹林对优生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致胎儿畸形,在妊娠期服用大量阿司匹林的孕妇,其后代会出现严重畸形,

资料

上一篇:产品设计的情趣化表现下一篇:宽广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