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协议通讯

2024-05-13

自由协议通讯(精选八篇)

自由协议通讯 篇1

1.1 S7-200介绍

S7-200 PLC是SMIATIC S7家族中的小型可编程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应用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S7-200的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极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S7-200的应用范围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各种机床、机械、电力设施、民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1]。

1.2 自由口通信协议介绍

自由口通讯方式是S7-200系列PLC的一个突出特点,通过自由口模式用户可以自定义通讯协议,可方便灵活的与任何已知协议的智能设备通讯,给用户控制和检测PLC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要实现PLC的自由口通讯方式,首先配置CPU置为自由口模式,选择自由口模式后,用户程序就可以完全控制通信端口的操作,通信协议也完全受用户程序控制。以下以PORT 0为例具体介绍一下配置中的几个要点。

(1)配置CPU选择为自由口协议(配置SMB30)

pp:奇偶选择:00=无奇偶;01=偶校验;10=无校验;11=奇校验。

d:各字符的数据位:0=8位/字符;1=7位/字符。

bbb:自由口波特率:000=38400波特;001=19200波特;010=9600波特;011=4800波特;100=2400波特;101=1200波特;110=600波特;111=300波特。

mm:协议选择:00=PPI从站模式;01=自由口协议;10=PPI主站模式;11=保留。

(2)配置通讯参数(SMB87)

en:0=关闭接收信息功能;1=启动接收信息功能。

sc:0=忽略SMB88或SMB188;1=使用SMB88或SMB188数值检测信息开始部分。

ec:0=忽略SMB89或SMB189;1=使用SMB89或SMB189数值检测信息结束部分。

il:0=忽略SMW90或SMB190;1=使用SMW90数值检测空闲线条件。

c/m:0=使用计时器作为字符间计时器;1=使用计时器作为信息计时器。

tmr:0=忽略SMW92或SMW192;1=如果超出SMW92或SMW192内的时间期限,终止接收。

bk:0=忽略断开条件;1=使用断开条件作为信息检测的开始部分[2]。

配置好通讯协议后,使用PC/PPI电缆将PLC与上位机相连,就可以应用发送指令(XMT)和接收指令(RCV)在上位机与PLC之间进行通讯了。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不同时执行XMT和RCV指令,否则就会报错。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控制SMB87.7在进行发送之前人工强制结束RCV接收指令的运行。

2 La b VIEW的优势

2.1 LABVIEW的优势

Lab VIEW是实验室虚拟仪器集成环境的简称,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创新软件产品,也是目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功能最强的图形化软件开发集成环境。Lab VIEW从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工程师的青睐,使用LABVIEW开发一个项目可以大大的缩短开发周期、LABVIEW以方便、灵活、快捷和界面友好为主要特点,并且不仅提供了数百种不同接口测试仪器的驱动程序,而且支持VISA/SCPI和IVE等最新的程控软件标准。所以实现LABVIEW和PLC的通讯,具有重大的意义。

2.2 VISA标准

VISA是用于仪器编程的标准的I/O函数库及其相关规范的总称,一般称这个I/O函数库为VISA库。VISA库驻留于计算机系统中,是计算机与仪器之间的软件层连接,用以实现对仪器的程控。VISA的内部结构是一个先进的、面向对象的结构[3],这使得VISA在接口无关性、可扩展行和功能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正是基于LABVIEW的VISA函数库编写与PLC的自由口通讯设计

3 基于自由口协议的P LC与LABVIEW两方通信的实例

实现目标:使用PLC控制八只信号灯的开关,实现计算机对PLC的控制,定义一个不断自增的数字,使在计算机上显示其变化,实现计算机对PLC的监控。实验中使用的硬件为CPU 224、PPI电缆,软件采用西门子STEP 7、LABVIEW。

3.1 使用STEP 7编写PLC基于自由口协议的通信程序

程序设计要点:主程序设计M20.0、M20.1分别控制fasong和jieshou子程序,定义一个范围(20-200)的自增变量(VB200),定义M1.0-M1.7分别控制8只信号灯。程序应该首先进行初始化,定义SMB30,SMB87等自由口通讯参数,采用SMB89定义的结束字符作为数据的传输数据的结尾,启用定时中断0事件,中断时间为50ms,连接发送完中断事件。当PLC开始运行后,程序开始,首先初始化,然后定时中断0处理程序运行置位M20.0,调用fasong子程序,发送完毕,进入发送完中断处理程序(INT_1)置位M20.1开始接收,执行接收命令时,必须确保发送和接收不同时进行。定时中断到进入下一个循环,其中每次执行fasong和jieshou子程序时首先复位M20.0和M20.1防止重复调用。流程图如图1。

发送接收数据的格式,一般的格式为首字节为传输的字符个数(不包括自己),下面为依次为目标PLC的站号、开始字符、传输数据区、校验值、结束字符。本示例中由于控制一台PLC,故格式简化为字符个数、传输数据区、结束字符。其中数据区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定义大小。

以下为部分程序列表:

3.2 上位机LABVIEW通讯程序

使用LABVIEW编写通讯程序比较快捷简单,首先配置VISA参数,定义COM1,其余配置采用默认设置,根据能流依次VISA读取、VISA写入、VISA关闭,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接收到的数据为一个数组,第一个为VB200,第二个为MB1,第三个为结束字符13,发送给PLC的数据只需将数据送入缓冲区口,VISA会将首尾数据格式自动添加上,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发送给PLC的字符是八位十六进制,需要将数据做一定的转换。具体程序如图2所示。

4 小结

通过实验的调试,PLC能够实现由计算机发来的数据进行控制,并且能够将数据反馈给计算机,通讯实时性强,能够满足工业过程控制的要求。本例中所介绍的实例是PLC与LABVIEW通讯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读者可以以此为扩展,实现更完善、更强大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西门子S7-200·LOGO!·SITOP参考.

[2]STEP7-Micro/WIN帮助文件.

无线应用通讯协议 篇2

目录 概述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为无线应用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WAP使移动Internet 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其目标是将Internet的丰富信息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中。WAP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语言的信息转换成用WML(Wireless Makeup Language)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3G等多种网络。随着移动上网成为Internet时代新的宠儿,出现了WAP的各种应用需求。比如中国移动认证型SI(认证型合作伙伴)北京万企通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的中国第一手机移动互联网行业门户——WAP网门户。就是典型的例子。应用和原理

用户可以借助无线手持设备,如掌上电脑,手机,呼机,双向广播,智能电话等,通过WAP获取信息。WAP支持绝大多数无线网络,包括GSM, CDMA, CDPD, PDC, PHS, TDMA, FLEX, ReFLEX, iDen, TETEA, DECT, DataTAC, 和Mobitex。所有操作系统都支持WAP,其中专门为手持设备设计的有PalmOS, EPOC, Windows CE, FLEXOS, OS/9及JavaOS。一些手持设备,如掌上电脑,安装微型浏览器后,借助WAP接入Internet。微型浏览器文件很小,可较好的解决手持设备内存小和无线网络带宽不宽的限制。虽然WAP能支持HTML和XML,但WML才是专门为小屏幕和无键盘手持设备 服务的语言。WAP也支持WMLScript。这种脚本语言类似与JavaScript,但对内存和CPU的要求更低,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其他脚本语言所包含的无用功能。

WAP协议

WAP(无线通讯协议)是在数字移动电话、互联网或其他个人数字助理机(PDA)、计算机应用乃至未来的信息家电之间进行通讯的全球性开放标准。这一标准的诞生是

WAP论坛成员努力的结果,WAP论坛是在1997年6月,由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和无线星球(Unwi redPlanet)共同组成的。

通过WAP这种技术,就可以将Internet 的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PALM等无线终端之中。无论你在何地、何时只要你需要信息,你就可以打开你的WAP手机,享受无穷无尽的网上信息或者网上资源。

WAP能够运行于各种无线网络之上,如GSM、GPRS、CDMA等。WML是无线注标语言(Wireless Makeup language)的英文缩写。支持WAP技术的手机能浏览由WML描述的Internet内容。

WML是以XML为基础的标记语言,用在规范窄频设备,如手机、呼叫器等如何显示内容和使用者接口的语言。因为窄频使得WML受到部分限制,如较小型的显示器、有限的使用者输入设备、窄频网络联机、有限的内存和资源等。

WML支持文字和图片显示,内容组织上,一个页面为一个Card,而一组Card则构成一个Deck。当使用者向服务器提出浏览要求后,WML会将整个Deck发送至客户端的浏览器,使用者就可以浏览Deck里面所有Card的内容,而不需要从网络上单独下载每个Card。

通过WAP这种技术,就可以将Internet的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PALM等无线终端之中。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需要信息,打开WAP手机,用户就可以享受无穷无尽的网上信息或者网上资源。如:综合新闻、天气预报、股市动态、商业报道、当前汇率等。电子商务、网上银行也将逐一实现。通过WAP手机用户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体育比赛结果、娱乐圈趣闻等,为生活增添情趣,也可以利用网上预定功能,把生活安排的有条不紊。

WAP协议包括以下几种:

1、WirelessApplicationEnvironment(WAE)

2、WirelessSessionLayer(WSL)

3、WirelessTransactionLayer(WTP)

4、WirelessTransportLayerSecurity(WTLS)

5、Wireless Datagram Protocol(WDP)

其中,WAE层含有微型浏览器、WML、WMLSCRIPT的解释器等等功能。WTLS 层为无线电子商务及无线加密传输数据时提供安全方面的基本功能。

WAP论坛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是让WAP尽可能多的与现有的标准一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制造商和应用开发者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现有的WWW编程模型,应用开发人员可以继续使用自己熟悉的编程模型、能够利用现有的工具(如Web 服务器、XML工具)等。另外,WAP 编程模型还针对无线环境的通信特点,对原有的 WWW编程模型进行了优化和扩展。

在带宽考虑方面,WAP用“轻量级协议栈”优化现在的协议层对话,将无线手机接入Internet的带宽需求降到最低,保证了现有无线网络能够符合WAP规范。手机通过使用WAP协议栈可以为无线网络节省大量的无线带宽,例如,完成一个股票指数的查询操作,如果通过使用HTTP1.0的台式机浏览器来完成要比通过一个WAP

浏览器来完成所涉及的包通信量要大一倍以上。WAP 协议使用的包数量不到标准的 HTTP /TCP/IP协议栈使用的一半。

目前,WAP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是已经足够打开一个新的通讯领域,为无线网络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标准基础,让互联网能够真正无所不在。

WAP目前主要使用1.2和2.0两个版本,后者是趋势,低端手机只能浏览1.2版本,目前主流的手机都已经支持2.0版本.有了2.0版本使用手机浏览的内容更生动,也可以像电脑站一样有背景音乐,有背景图片,使原本单调的手机网页变得色彩斑斓。技术特点

过去,无线Internet接入一直受到手机设备和无线网络的限制。WAP充分利用了诸如XML,UDP和IP等Internet 标准,它的许多规程建立在HTTP和TLS等Internet标准之上,但进行了优化,克服了原无线环境下低带宽、高延迟和连接稳定性差的弊病。

原来的Internet标准诸如HTML,HTTP,TLS和TCP用于移动网络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因为极大的文本数据信息需要传送。标准的HTML内容已不可能有效地显示在袖珍手机和寻呼机狭小的屏幕上。

WAP采用二进制传输以更大地压缩数据,同时它的优化功能适于更长的等待时间(long latency)和低带宽。WAP的会话系统可以处理间歇覆盖(intermittent coverage),同时可在无线传输的各种变化条件下进行操作。

WML和WML Script用于制作WAP内容,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屏幕显示。WAP的内容可从一个最新式的智能电话或其它通信器的两行文字的屏幕上显示出来,也可以转变为一个全图像屏幕显示。

轻巧的WAP规程栈式存储器的设计可使需要的带宽达到最小化,同时使能提供WAP内容的无线网络类型达到最多。它适用于多种网络,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900,GSM1800和GSM1900;过渡性标准(IS)-136;欧洲制式DECT;时分多址接入;个人通信业务,高速寻呼(FLEX)和码分多址等。同时它也支持所有的网络技术和承载业务,包括短消息业务(SMS)、非结构式辅助业务数据(USSD)、电路交换蜂窝移动数据(DSD)、蜂窝移动数字分组数据(CDPD)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由于WAP建立在可升级的分层结构基础上,每一个分层可独立于其它分层而发展。这就使得在不需要对其它分层改变的情况下就可以引进其它承载业务或使用新的传输规程。

WAP使得那些持有小型无线设备诸如可浏览Internet的移动电话和PDA等的用户也能实现移动上网以获取信息。WAP顾及到了那些设备所受的限制并考虑到了这些用户对于灵活性的要求。手持式WAP设备的局限性 WAP设备与PC相比: 低分辨率的小显示屏 输入装置容量有限,重要的是没有提供定点装置 低功率CPU,内存较少及能量较不稳定 网络带宽较窄且连接较不稳定 WAP带来的灵活性 与HTML-C相比,WAP标准没有规定WAP设备应为何种形态。这对设备制造商极为有利,可使其能够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以满足不同需要。在不久的将来,市场对

WAP设备的要求会以浏览器的显示屏尺寸、输入装置及内存大小等不同为根据,从而促使WAP设备在新技术及解决方案上得以发展进步。

通过使用移动电话连上互联网不久将成为一种标准,而WAP就是实现这一标准的技术工具。如今,移动电话上网数量的增长速度要比PC上网数量的增长速度更快。这也就意味着不久以后,大多数新的移动电话都将配有WAP浏览器。持有WAP设备的无线用户可得到通过互联网提供的相关服务,网络页面的编制采用HTML格式。届时对许多甚而是绝大多数用户而言,WAP设备将成为其获取这些服务的常用工具。WAP能做什么

WAP能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使不方便使用电脑的你也可以通过WAP上网下载手机图片,手机软件,手机主题,与世界各地的网友进行无线互动,也可上BBS灌水与好友分享自己新拍的照片仍至可以通过WAP购买你需要的东西。

抵御恶意攻击方法

三方就促进自由贸易达成协议 篇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王天凯

从明年起中国进入新的“十三五”规划。情况依然错综复杂,但我们仍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模式转变和产业升级。

韩国、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纺织产业的友好联系和加强与日韩的合作也是中国纺织业界的心愿。

近年来,中日韩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深化,中韩自贸协定今年6月正式签署,两国共同扩大市场与投资开放,将为纺织行业带来更为充沛的发展活力。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多次向中国政府部门表达了全面开放市场、与韩国纺织业共同发展的愿望。

今年以来,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度也有所加快,三国政府间的经济往来合作更趋紧密,将为纺织行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与合作契机,三方纺织业也应当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深化交流,力求合作,共同发展。

对于三方纺织业未来合作,建议重点关注三个问题。

首先是深化产业创新与生态发展合作,集思广益,构建更多元化、多样化的业界平台。推进技术应用、生态标准、时尚创意、创新人才等方面交流,增加生产方面和实际事务方面的合作。

其次是加强贸易经济合作,推进企业之间紧密的产业链、价值链的合作,共同挖掘中国内需潜力。加强投资信息的交换,使海外投资和资源相配合,建立更具有协作发展空间的跨国产业布局体系。

三是建立更加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三方协会在现有专题小组及联络人机制基础上,适当增加沟通频率,定期交换重要信息,适时就自贸区、技术标准等重要事项开展专项沟通。

引领世界纺织产业

日本纤维产业连盟会长 下村彬一

现在日本参与的广域经济合作谈判中,TPP(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经过长年的交涉于上个月初达成了基本协议,期待能对其他谈判带来好的影响。

我认为这不仅是扩大出口,还是促进进口,促进贸易与投资,进一步扩大面向世界市场的潮流、创造需求的良机。

对于我们纺织业界来说,从现在的贸易情况及今后扩大市场战略方面来看,正在参与的谈判里中日韩FTA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合作谈判,在本次会议中也将谈论,希望能积极推动这一课题的进展。

中日韩纤维产业合作会议迎来了第五届。我们三国的纺织产业在消费者需求高水平化、市场高度成长的情况中,不论是量还是质都处于引领世界的阶段,要以此责任与气概开展活动。

期待今天也能从此意义上开展坦率、高水准的意见交换。下面就目前的事业环境、本会议的意义和今天的议事内容阐述我的想法。

世界各地快速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世界无边化也在快速推进。

中日韩三国是世界纺织先进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希望充分意识这一点,由我们纺织业界自己验证FTA/EPA的意义和效果并积极推动。

为了使中日韩FTA尽早成为联系彼此纺织产业的贸易自由化结构,需要认识到纺织产业是所有产业的领跑者,要实现高水平的合作内容。

另外,以中日韩领导的形式,对包括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在内的广域经济合作协议RCEP带来好的影响,实现更高水准的合作。

今天,为了加快今后政府间的谈判,希望能开展视野更为广阔的讨论。我相信中日韩纺织业界是以共同发展、双赢关系为共同目标的合作伙伴。

为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希望能携手合作,引领世界纺织行业,加强相互的信赖关系。

期待加快FTA谈判

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会长 成耆鹤

本次会议在11月1日于首尔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议后举行,我认为在时机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中日韩纤维产业合作会议作为三国之间产业会议是唯一定期举行的会议,可以认为中日韩的产业合作中纺织产业是先驱者。

今年,三国的经贸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参与的TPP谈判于10月5日达成了基本协议、韩中两国于6月1日正式签署自贸协定,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生效。不仅如此,包括韩中日三国在内的16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在如此的贸易环境转型过程中,三国的纺织产业将发挥至关紧要的作用。

期待中日韩FTA也能以上次的三国首脑会议为契机加快谈判速度。因此,本次会议就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以及原产地规则等交换意见,希望能达成更和谐合理的方案。

今后中日韩FTA、TPP、RCEP等将创造出多样化的地区合作,并使全球供应链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贸易环境变化中,中日韩的纺织产业也会在全球化价值链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对半岛的和平与国际关系发展甚为重要。期望三国在推动自贸协定的过程中,超越经济利益,将开城工业园区视为整合三国产业链的有效资源。

还想进一步强调的是,围绕中日韩三国的世界贸易环境的变化实际上将对各国纺织企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对此努力研究对策也非常重要。

通过本次会议,期待中日韩的纺织服装业,将全球经济疲软、贸易环境变化视为新的机会而不是瓶颈,应作为探索新成长动力的踏脚石。

从这些观点出发,中日韩三国的纺织业界要把中日韩纤维产业合作会议作为产业及贸易合作的渠道而积极加以应用,并使之能进一步发展。

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篇4

一、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即“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当下信息时代的产物,主要是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软件系统。现有的即时通讯软件基本可以实现文字信息、语音信息、文件等的传递,并且还可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发红包、转账等功能。

即时通讯的主要特点有:时尚便捷、多元化、成本较低并且效率高;形式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发消息,还可以发文件、视频等;支持离线文件的传输,方便人们的生活。

目前,广为熟知的即时通讯有:电话、短信、彩信、飞信、ICQ、MSN、邮件、腾讯QQ、微信、米聊、陌陌、阿里旺旺等。下面我主要介绍几个影响力比较大的即时通讯平台:

PLATO system,即柏拉图系统,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即时通讯,但是并不完善,只是通讯系统的雏形;ICQ才是即时通讯的“开山鼻祖”,由三个以色列青年于1996年11月发明,是世界上第一个即时通讯工具,标志着IM的基本成型,具有功能强、应用广、用户多等特点;MSN是由微软公司所研发的聊天工具,因为微软公司的产品多、用户广,并且这款聊天工具操作简单、系统比较成熟,所以一出世就被大面地普及使用;QQ和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两款通讯软件,基本具备移动通讯的所有功能,成为学生党和上班族的必备法宝,在国内即时通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二、人的自由

人的自由,就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自由,是指人处在一种自主活动的状态。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孟德斯鸠也曾经说过:“没有一个词比自由有更多的涵义,并在人们意识中留下更多不同的印象了。”[2]

自亚里士多德起,西方哲学家就已经开始把自由看作是人的本性。英国哲学家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中也曾说过:“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这里所说的自由是一种“自由状态下的自由”,这是人在自然状态中的主体性,其表现就是平等和独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由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特定的状态——自主状态,人的主体性发展到了极致,就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他们的一系列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理论从多角度详细地解释了这一理论,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表现为:“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直到现在都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3]

黑格尔则认为主体性首先应该表现为精神上的主体性,即主体对于自己的独立和自由方面的认识。他说:“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由于具有理性,所以就形式方面讲,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性。”

孟德斯鸠也曾说过:“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力。”[4]“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5]

三、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即时通讯领域发展越来越壮大。人们身处于信息时代,每天受到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刺激,对于即时通讯方面的发展更多地是关注于它的技术理念、结构框架,以及能否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却往往并没有涉及其深远意义上的思考。

(一)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积极影响

1)即时通讯对思想上自由的促进。即时通讯使人的主体性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变得更加地自由。人的自主性得到了更深层次地发展,能动性也更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创新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首先,在这个开放的平台里,每一个人都是虚拟的个体,个性能得到充分地释放。不仅人们的朋友圈和生活圈扩大了,而且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释放自己内心的“小怪兽”,不用再过分地担心别人会怎么看待你。在这个虚拟的空间,每个人的真性情都会被无限的释放和放大,人的自主性和人的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其次,即时通讯使人与人之间可以摆脱身份地位的限制,相对平等的交流。在虚拟世界里,每个人的主体身份被弱化,个性得到了做大的释放。下级和上级“朋友式”友好的交流,甚至开玩笑打趣,都变得十分普遍。沟通者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自由。

再次,即时通讯领域在飞速发展,主要着眼于未来领域,有利于提升人类的思维发展,提高人类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水平。由于这个虚拟的空间是完全开放的,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感受,做最真实的自己、最原始的自己,把每个人都调整到最佳状态,为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2)即时通讯对行为上自由的促进。首先,即时通讯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局限性,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把每个人都能联系在一起。只要你有电脑或者其他通讯工具,然后连接网络就能实现与他人的无缝对接。在通讯平台上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受到时间、地点和身份的严格约束。

其次,由于即时通讯提升了人们的交往效率,节约了人们的时间和金钱,人们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减少了生活琐事对人的羁绊,提高了生活质量,人也变得更加地自由。

再次,即时通讯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影响力。即时通讯使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开化、透明化,公民可以更方便地参加各种政治和活动,有利于社会公平。违法者会被网民讨伐,失踪的儿童也可以在网上依靠群发的力量找回,国家的法令法规也要在网上调查公民的满意程度。

(二)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消极影响

即时通讯是一把双刃剑,正如盖伦所说:“的确,燧石磨出的最粗糙的棱角,也同样体现了今天的原子能所赋有的那种双重性:它既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同时又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武器”。[6]

IM的缺点是:彼此通讯对话的人必须使用的是同一个通讯软件,各个通讯软件之间不能实现共享;即时通讯的初衷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安全性,我们经常会听到谁的账号又被盗了的信息;即时通讯软件已经成为电脑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1)即时通讯对思想上自由的约束。首先,即时通讯让人变得虚伪,放大了人的阴暗面。即时通讯使人的主体性具有了虚伪性、多元性、模糊性等新的特点。

现实中确定化、清晰化、透明化、稳定化的主体,一旦进入网络,就变得不确定、不透明、模糊不清。人们可以凭借各种虚假的文字和图片来虚拟出各种身份出来和他人交流,人的主体性思维弱化,人们会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更加完美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自由都很容易受到各种不正当的影响。

其次,即时通讯使人类过于沉迷于虚拟世界。有些人在现实社会中“张不开嘴”,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确“如鱼得水”。身边有很多因痴迷于虚拟世界和虚拟沟通而家庭破裂的案例。使用者因为对媒体和技术的过分依赖,丧失了自我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即人的自由出现了部分缺失。

再次,这种虚拟性的沟通使得社会上出现一些情感方面不真诚的现象。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逢年过节的祝福短信直接在网上搜索出来,然后复制群发给所有认识的人,接受者感受不到任何该有的真诚和温暖,甚至觉得这是发送者“例行公事的敷衍”,所以2014年春晚上郝云的那一首《群发的我不回》才会那么火爆。

最后,即时通讯成为了人类思想的主导者。即时通讯促进了信息的传播,而在这个信息时代首先掌握信息又相当重要,每个人都在信息的海洋里越陷越深,成为信息的奴隶。

“信息狂侵蚀了我们对于意义的容纳力,把思维的弦绷在信息之后,我们的注意力的音符便短促起来,我们收集的是支离破碎的断简残篇,我们逐渐习惯于抱住知识的碎片而丧失了对知识后面那对智慧的感悟”。[7]

在信息的海洋里,如果对自我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够坚持自我,就会被信息的碎片所割伤,影响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人的自由。

2)即时通讯对行为上自由的约束。即时通讯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人们可以更加快速的交流,不仅发送信息变快,接受信息也变快。我们每一个人无形之中上了一道枷锁,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手机的“附庸品”,人的自由受到了无形的手的限制。

即时通讯在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许多避免不了的缺陷,人们要正确的认识和看待它。并且即时通讯多元化使人类异化,我们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地围着它转,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丧失了人原本的自由,这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反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2][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1页.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83页.

[5]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6页.

[6][德]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M].何兆武,何冰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

[7][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

自由协议通讯 篇5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作为新型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其程序设计简单,改变程序灵活方便,通用性好,可靠性高,能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长期工作等显著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各个领域.在工业控制过程中,常常需要用一台上位机去控制多台PLC,实现分散控制与集中管理以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本文正是在PC端利用Visual C++语言、在S7-200 PLC端利用自由口通讯,实现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换,以构成一个简单的分布式控制系统.[3,4]

2 S7-200的通讯模式[2]

S7-200系列PLC的通信端口主要有两种通信模式:PPI模式和自由口模式.PPI通信协议是西门子公司专门为S7-200系列PLC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一般不对外开放.而自由口模式则是对用户完全开放的,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是由用户定义的,PC机与PLC之间是主从关系,PC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S7-200属于从属地位,计算机通过串行口发送指令到PLC的通信端口,PLC通过RCV指令接收信息,然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调用相应的子程序,通过XMT指令返回设备的状态信息.用户可以用梯形图程序调用接收指令(R C V)、接收中断、发送指令(X M T)、发送中断来控制通信操作.在进行通信之前,应先对串口初始化,SMB30(端口0)和SMB130(端口1)被用于选择波特率和校验类型等.PPI模式只能在PLC停止方式(STOP)下通信,而自由口模式只能在PLC运行方式(RUN)下通信.

3 S7-200通讯程序实现

3.1 S7-200的初始化

在程序第一次扫描的时候,调用含有通讯初始化语句的子程序,对自由口进行初始化.通常在初始化的过程中还要连接接收完成中断事件和和发送完成中断事件,初始化时需要将接收缓冲区和发送缓冲区清零,在本文中,选择自由口PORT0通讯,4800波特率,8位字符,1位停止位,无校验.在这种选择之下,自由口的初始化代码00001100,可用指令MOVB 16#0D SMB30来实现.

3.2 数据发送和接收

通讯部分主要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发送指令使您能够发送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的缓冲区,最多为255个,如果一个中断服务程序联结到发送结束事件上,在发送完缓冲区中最后一个字符时,会产生一个中断(对端口0为事件9,对端口1为事件26),发送缓冲区格式如图1。[1]

接收指令使您能够接收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的缓冲区,最多为2 5 5个,S 7-2 0 0 P L C有一个接收信息控制寄存器SMB87,可以在初始化中设定SMB87,在S M B 8 9中定义接收信息的终止符,在SMW90中定义存储信息的间隙时间.PLC自动检测通信线上信息,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如果收到由SMB89定义的终止符或者在接收完缓冲区中最后一个字符时,会产生一个中断(对端口0为事件23,对端口1为事件24),接收缓冲区格式如图2。[1]

3.3 S7-200的程序流程图

本系统中,由于监控系统不停的召唤遥测数据,以便确认与PLC的通讯是否通畅,同时不停查询PLC控制的隔离刀的状态,而且接收缓冲区会有来自馈线柜、综合保护装置和其它设备的数据,所以采取一种机制把有用的数据取出来,同时避开干扰数据.图3为PLC程序的流程框图。[5]

4 软件设计[1,2]

4.1 S7-200软件设计

PLC程序分为主程序和中断程序。主程序完成通信口的初始化、开中断、数据处理、控制隔离刀分合等功能,中断程序完成接收和发送数据的功能。接收指令(RCV)启动或终止接收信息功能,必须为接收操作指定起始和结束条件。下面为S7-200自由口通讯的部分程序。

4.2 上位机程序实现5

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SCADA监控中心一台主机与多台PLC控制的进线柜、馈线柜、负极柜为从机的主从分布式控制方式,主机可与多台从机通信,而各从机之间不能通信.程序设计部分,我们利用了VisualC++良好的可视化开发环境,设计了优良的监控界面,通过调用相关的API函数,使编写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程序简单明了,大大地简化上位机程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图4为上位机监控系统主界面图。

a)串口的初始化

串口初始化通常放在一个自定义的函数中.这样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端口,下面以初始化COM1的为例给出部分代码:

5 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S7-200和上位机间自由口通讯程序,实现了进线柜和负极柜中隔离刀的数字化监控和联网控制。该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性能稳定可靠,其完善的故障反应能力,为操作人员迅速排除故障提供了方便,提高了鞍钢直流牵引系统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使用户对隔离刀的状态有准确的了解.该系统在鞍钢直流牵引的成功应用,为其它钢铁行业提供了一个范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西门子公司.深入浅出西门子S7-200PL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12

[2]张材.PLC与上位机监控系统的串行通讯实现[J].基础自动化.2004(4)

[3]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郭宗仁等.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通讯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金融通讯协议分析实现 篇6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ISO8583协议最多由128个域组成, 在8583包前端为位图域, 用来确定包的域组成情况。协议中包含数据的多少主要依靠最开始的位图在确定数据字段的构成。在128个域中有63个域有固定用法, 还有65个保留域仅对长度规定以外, 其他每个字段的格式, 用途都有规定。那么既然那么多无具体定义的字段, 我们不可能每次做一个新业务的时候都要求协议这部分进行修改。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根据每个业务接口的具体要求进行配置, 以达到在通讯层上的灵活性。

既然需要对ISO8583进行配置, 就需要对他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等;从用途分类:时间日期、金额、货币符号、证件号等。从字符属性上分类有:可见字符、不可见字符。这里拿余额查询的报文进行举例说明。

我们将此交易例文作为我们分析的入口,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例文的交易类型码是0210。消息类型码是第一域描述N4, 4个字节的定长数字字符域。压缩时用BCD码表示的2个字节的定长域。第3, 11, 12, 13域分别是交易处理码、终端流水号、交易时间、交易日期, 他们都与第一域相同, 这里关键字:BCD。

例文中位图域信息是70 38 00 01 0A C0 84 11, Bit为信息可以得出, 这个例文中包含以下数据字段:2、3、4、11、12、13、32、37、39、41、42、49、54、60、64, 下面我们挑选不同类型的字段分析。

根据规范介绍第2域是主账号:N20 (LLVAR) , 2个字节的长度值+最大20个字节的主账号。压缩时用BCD码表示的1个字节的长度值+用右填充BCD码表示的最大10个字节的主账号。例文中1个字节的长度值为19, 账号:6227 003372180039169。第32域受理方标识与此域相同处理, 关键字:2位变长、BCD、右填充。

第4域交易金额, 描述N12, 12个字节的定长数字字符域, 压缩时用BCD码表示的6个字节的定长域。例文中金额是13400元, 最后的两个0表示的角分。数值形式的表达, 使用左补0的方式。关键字:定长、数值、BCD、左填充。

第37域系统检索号, 描述AN12, 定长字符域。例文中的系统检索号是589799259300, 这里不用填充补位, 没有长度描述字节。第39、41、42、49域应答码、终端号、网点号、货币代码使用相同方法处理, 关键字:ASC、定长。

第54域附加金额域, 描述AN020 (LLLVAR) , 3个字节的长度值+最大20个字节的数据。例文0212156C000001340000表示储蓄账户可用余额为13400元, 02表示余额, 12表示储蓄账户, 156表示人民币的货币代码, 一个域中有4种信息, 这里称之为复合域。关键字:3位变长、ASC、复合域。

第60域自定义域, 描述N 032 (LLLVAR) , 压缩时用右靠BCD码表示的2个字节的长度值+用左靠BCD码表示的最大7个字节的数据, 包含消息类型码和批次号。同54域有部分类似, 只是使用BCD压缩方式。关键字:3位变长、BCD、复合域。

从上述可以得出需要定义以下基本接口, 下面从程序设计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2 程序设计

2.1 接口定义

2.1.1 Interface Padder

(1) 处理固定长度字段需要填充的情况, 有可能是左、右侧可以填充。

(2) 处理需要进行BCD编码方式压缩的情况, 这种编码方式要压缩的数据长度必须要是偶数, 如遇长度为奇数的需要填充。

(3) 对与变长数据域的长度描述部分, 如果是三位长度在制成报文的时候需要左侧填充字符‘0’。

2.1.2 Interface Prefixer

需要有长度描述的数据字段, 在这里我们把固定长度的数据字段作为一种特殊的变长情况处理。

2.1.3 Interface Binary Interpreter

(1) 从业务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原封不动地放入报文中。例如:在规范中的第52号字段是存放用户密码的。这个密码已经有密码键盘加密过, 不需要程序在做什么处理。

(2) 将报文中的某个字段提出来原封不动地交给程序使用。例如:在64或者128 (如果是8583扩展使用的情况) , 通常放置的是整个报文的MAC信息。方便服务端和客户端验证报文的有效性使用。

2.1.4 Interface Interpreter

对可见字符, 以及需要BCD压缩方式的字段处理。

2.2 字段类

IF_BINARY:固定长度二进制类型数据字段。适用于位图、校验码、密文数据。

IF_CHAR:固定长度字段, 属于字符串类型。主要面对字母、数字混合的情况。终端编号、网点编号之类的字段。

IF_LLCHAR, IF_LLLCHAR:相对于IF_CHAR的不固定长度情况, 字段长度描述部分不做压缩处理。

IFB_LLCHAR、IFB_LLLCHAR:处理字母、数字混合需要压缩的字段。适用于二磁道, 三磁道。

IFB_NUMERIC:固定长度字段。适用于纯数字组成的字段, 例如:金额、流水、时间、日期。

IFB_LLLNUM, IFB_LLNUM:不固定长度的数字字段, 例如:主账号。

2.3 特殊用法的类定义

IFB_LLCOMPLEX、IFB_LLLCOMPLEX:应用于固定长度的自定义字段。例如:63号字段在某些交易中需要包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DCC客户号, 而且不同的交易中自定义字段规定的内容不同。需要将这种复合字段内容进行定义类处理。

IF_BITMAP:用于创建位图。上面IF_BINARY适用于已经知道交易位图而且在数据包发送出去之前位图信息不需要改变的情况下使用。IF_BITMAP比较灵活在交易数据传到适配器中之后, 在适配器中每完成一个字段的处理之后都修改IF_BITMAP中的位图信息。

ISOField Packager:这是一个抽象类, 主要定义了pack和upack方法, 属性len对应字段定义的最大长度。ISOString Field Packager、ISOBinary Field Packager是其子类。

ISOString Field Packager、ISOBinary Field Packager:实施具体字段的pack、unpack, 类成员Interpreter, Binary Interpreter的接口组成。

2.4 工厂类

介绍了接口、字段类如何有效地对这些类进行组合, 完成一条报文的创建和解析, 因此还需要一个工厂类协调这些类之间的工作。

接口、抽象类、实现类、配置文件在ISOPackage Factory的组织下完成一条报文的创建解析。

(1) 根据交易码加载通用配置文件, 提取配置信息。

(2) 按照交易码查找有无对应交易的配置文件, 如果有则提取文件中的信息。将通用配置文件中已存在的字段配置替换掉, 以适应业务中对自定义字段的不同用法。

(3) 按照输入参数中字段的信息计算位图信息。

(4) 按照配置文件将存在的字段创建实例, 并对长度和值进行初始化。

(5) 调用抽象类ISOField Packager的pack或者upack接口生成一条报文或者解析一条报文。

水文测报系统通讯规约和协议的规范 篇7

水文自动测报技术是现代水文测报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系统主要以对外引进为主,其中典型的是由当时国家水电部引进的四川卧龙保护区渔子溪和长江大宁河2大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随着我国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等基础条件的改善,我国许多企业开始研制、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到目前为止,粗略估计已建成各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千处。为规范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水利部就出台了SL61-9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1],该文件和后来的修编版SL61-20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2]对当时混乱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相关定义进行了规范,对系统组成和设备的技术要求、通讯方式等进行了规定,对引导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初期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各地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动测报通讯基本上都是依赖自建网络进行信息传输,传输方式相对单一,各企业生产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互不兼容。特别是,由于通讯方面没有统一的规约,不但不同企业生产的设备在同一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无法直接代用,就是同一企业生产的先后产品也鲜有完全兼容,这给系统建设、扩容、升级均带来严重的限制。统一通讯协议和规约已成为水文自动测报发挥信息共享组网的急切需求。

2 统一通讯规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已由当初仅用于收集防汛信息,向着既采集防汛信息又收集基本水文资料,既服务于水情预报又服务于灾害预警等方向发展。在1个行政区域内可同时出现许多不同应用侧重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包括:主要用于江河和重点城市防汛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如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水情分中心;用于山洪灾害预防的水情信息预警系统;用于水库等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用于水资源信息采集的水资源信息采集系统。如在满足各类系统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将各类系统接收的信息进行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系统的总体效能,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统一水文自动测报通讯规约和协议的社会需求。

随着电子技术等工业和社会基础的发展,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进步很快,其中水文数据采集终端机的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可连接多种类型的采集传感器,不但可以采集传统的雨量和水位要素,还可以采集气象、墒情、水质等要素,有的数据采集终端甚至具有对外进行简单控制操作的功能。为适应这种多功能、多用途的需求,许多水文数据采集终端机都具有很强的二次开发能力,可针对不同的项目和用途对采集项目、控制模式等进行开发。在区域内对通讯实施统一的协议和规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根据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统一通讯协议和规约的需求及应用条件分析后,认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信息传输具有实时性要求较强,单次信息量较小,传输信息类型较少,一般不具有反向控制需求等特点。随着移动通讯平台和卫星数传系统的发展,这些技术具有水平高,专业保障能力强,技术更新及时,向下兼容性好等特点。公众信息传输平台具有完善的信息传输纠错容错机制,通讯误码率极低。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可充分应用公共网络,而不需要自己组网。这就降低了利用公众信息传输平台传输水情信息时进行信道编码所需的措施难度,利用公众信息传输平台传输水情信息已成为水文自动测报技术发展的最主要优化通讯选择条件。

综上,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所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实施统一的通讯规约和协议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技术上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发展的必然。

3 统一通讯规约和协议的制定

2008年,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四川省部分水情分中心开始建设。根据国家招投标法和项目建设规定,此项目必须实施公开招标,多个水情分中心可能会由多个承建单位分别建设。为避免因各单位实施的通讯协议和规约不同而造成系统互不兼容,造成信息不能由同一平台接收和处理,以及使设备的维修和互换及日后的系统升级困难,在国家或行业尚未出台统一的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该工程为契机,着手实施编制了SCSW008-2008《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在工程建设中强行使用。

其通讯规约中1条传输指令的基本组成格式是:“引导符”+“采集站号码”+“数据类型码”+“数据(或指令)码”+……+“校验码”+“结束符”[3]。

在规定和编制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完整且简单实用。通过上述格式可以看出,编码结构是完整的。通过采集站号码可识别信息源或中心下达指令的目标站号;规定不同的“数据类型码”可以衍生和指出后续“数据”的属性是自动采样的要素数据或是操作参数及控制指令等不同类型;加上“校验码”和“结束符”保证了1帧通讯数据的完整性。

2)易读。该协议从结构和信息定义上基本参考了SL330-2005《水情信息编码标准》[4]技术文件中的A格式,使熟悉上述标准的使用者易于掌握和使用本协议和规约。同时,本协议和规约的基本格式采用了计算机常见的ASCⅡ码,易于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并可在手机上以短信息形式显示,理解编码规则的人员无需专门的软件翻译或转换就可以看懂报文。

3)易扩展。该协议和规约除前面的“引导符”+“采集站号码”和后面的“校验码”+“结束符”在1帧传输中唯一出现外,其核心部分的“数据类型码”+“数据(或指令)码”是相互独立的“信息片”,根据具体需要,“信息片”中的“数据类型码”和“数据(或指令)码”可叠加和扩展,并可不断地扩充定义和应用至不同环境。

4)可压缩。除在一定应用环境可以省略“引导符”而达到一定压缩比目标外,每帧编码都可以由ASCⅡ码格式转换为二进制方式传输,使编码效率大大提高。最典型的应用是,使用移动通讯的短信平台传输的200余字节的ASCⅡ码水情报文,通过压缩转换后,可以通过仅有98字节容量的“北斗”卫星信道传输。

5)充分借助公众通讯平台。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有移动通讯的GSM,GPRS,3G系统,“北斗”、“海事”卫星传输系统等,由于公众通讯平台自身通讯保障措施完善,误码率极低,需传输的水情信息可包裹于公众通讯平台的信息流内,这就简化了因自建信道组网对通讯编码中通讯冗余和容错、纠错的需求,使通讯格式更加简单。

根据以上原则和具体的规定及定义,本协议编码按照格式字节压缩与否可分为“基本格式”和“混合格式”;按照传输帧的属性可分为“数据发送类”、“信息查询指令类”、“参数设置指令类”及“目标站号设置和修改指令类”等类型。通过初步应用,这些类型指令基本上满足了当前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信息交换的全部需求。

4 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应用情况

SCSW008-2008《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制定完成后,当年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四川省的达州、南充、成都及绵阳水情分中心开始正式运用。由于为首次实施,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水情分中心的承建商密切配合,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了初步完善。4个水情分中心计104个站点全部应用该协议,其中水位(雨量)站点66处,雨量站点38处。4个水情分中心建设完成后,又以该规约和协议对“5.12”地震应急监测站点77处进行了改造,随后应用此技术建设了达州地方水情报汛站40余处;2009~2010年期间,应用该协议建设了212处灾后重建水文自动测报站点。截至目前,包括即将建设的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系统276个站点,四川省共有600多处水文自动测报站点应用该协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统一通讯规约和协议带来的技术效益初步显现。

5 结语

虽然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讯协议和规约的规范仅处于初步阶段,但其应用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从遥测站应用效果看,只要采用统一规约和协议,在维修时可采用单站整体代换的维修方式,而不需看其设备是哪个系统购置或哪个企业生产的;从中心站硬件上看,中央和地方报讯、地震应急监测,以及灾害重建水文测报等系统可用1套相同的接收终端接收水情信息;同时,由于信息形成的存储格式和标准一致,在应用这些信息时可用同一套处理软件,由于信息采集时兼顾了水情预报和基本资料收集的多重需求,该方式也基本解决了水文资料整编的信息需要。通过统一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使水文水情信息的收集、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当然,由于该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还存在一些技术薄弱点和未达到理想的规模效应。为此,必须抓紧以下2方面工作:1)继续完善已经出台的协议和规约,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高效;2)要继续推广统一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协议和规约。由于SCSW008-2008《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仅是四川省水文局的内部规定,对社会并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其推广应用明显乏力。如果能上升为地方或者是行业的技术标准,将使该技术推广更有力,社会和经济效益将更加明显。

摘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如何在一定区域内整合不同时间或不同承建单位建设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提高信息资料的共享程度,增强不同系统间设备的可代换性和维护性成为现实的需求。介绍了四川省水文局制定的SCSW008-2008《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在四川省范围内多个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统一应用,有效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问题,使水文水情信息的采集、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水文,自动测报,通讯,规约,协议,信息化,规范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文调度中心.SL61-9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15-18.

[2]水利部水文调度中心.SL61-20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7.

[3]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SCSW008-2008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S].成都: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8:16.

自由协议通讯 篇8

通过此协议, 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有了它, 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 进行集中监控。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 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 如果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 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它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格式。

一、硬件及软件配置

将Dongle插入CP341中, 插入前后的CP341中。

二、组态和配置

(一) 建立项目。

按照要求新建一个项目, 鼠标右键点击项目名称, 选择“Insert New Object”>SIMATIC 300 Station。双击Hardware进入硬件配置画面, 插入RACK, CPU314C-2DP, CP341, SM321, SM331等模块。

(二) CP341参数设置。

1. Protocol参数设置。

双击CP341模块, 点击“Parameter”配置CP341参数Protocol选项中选择MODBUS Slave, 双击Protocol下的信封图标, 配置Modbus Slave参数, 点击“Modbus-Slave”, 配置参数参见图1所示。

步骤1:设置Modbus从站地址, 此项目中设为2;

步骤2:设置从站波特率 (9600) , 数据位 (8位) , 停止位 (1位) 。

2. 功能代码所表示的参数。

ModBus常用功能码 (功能码为10进制) , 01读线圈寄存器 (READ COIL STATUS) , 02读状态寄存器 (READ INPUT STATUS) , 03读保持寄存器 (READ HOLDING REGISTER) , 04读输入寄存器 (READ IN-PUT REGISTER) , 05写单线圈寄存器 (WRITE SINGLE COIL) , 06写单保持寄存器 (WRITE SINGLE REGISTER) , 15写多线圈寄存器 (WRITE MULTIPLE COIL) , 16写多保持寄存器 (WRITE MULTIPLE REGISTER) 。

F01, 05, 15:读取、强制输出位的状态;左边地址是信息传送地址, 右边是对应西门子的PLC地址。即左边Modbus地址00001~00101, 对应西门子数据地址为M0.0~M12.4。

FC02读取输入数据位状态。Modbus数据传输地址10001~1xxxx

FC03, 06, 16组态输出寄存器数据区, 对应西门子数据区域为DB块。Modbus数据传输地址40001~4xxxx

FC04组态输入寄存器数据区, 对应西门子数据区DB块。Modbus数据传输地址30001~3xxxx

(三) 通讯接口参数设置。

步骤一:选择“interiace”参数。

步骤二:在设置“operating Mode”项选择“Half duplex (RS485) 两线制”, 选择参数电压。

步骤三:然后保存并装载驱动。

配置完后保存时装载驱动, 此时必须连接到实际的PLC, 点击YES按钮, 装载驱动, 这时确保PLC在STOP模式。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编译硬件组态, 并确认无误。

三、编程

(一) 功能块的建立。

首先将FB7、8添加到程序块中, 方法为双击OB1编程画面, 从库中Libraries->CP PtP->CP341调用发送数据块FB8和接收数据块FB7, 然后再分别删除两个模块。因为从站通讯需要用FB7和分别两个功能块。下一步调用功能块FB80, 位置在Libraries->Modbus->Modbus->FB80, 分配背景数据块DB80。

(二) 数据块的建立。

1. 创建FC03 06 16功能代码通讯数据的DB块DB1。

2. 创建FC04功能代码通讯数据的DB块DB2。

四、通讯测试

使用标准的RS232C电缆连接CP341和计算机的串口, 或者通过转换模块连接。将硬件配置和程序下载到CPU中, 在计算机上打开软件Modsacan32, 点击connection>connect, 显示画面如下, 选择计算机与CP341连接的COM口, 设置好波特率, 数据位, 停止位, 效验方式, 设置完成点击OK。数据显示区的前10个数据对应CPU的DB1中的前10个数值。

但是浮点数的显示的时候, PLC中浮点数的高16位和低16位与Modsacan32显示相反, 即PLC中浮点数高16位对应Modsacan32显示浮点数低16位, PLC中浮点数低16位对应Modsacan32显示浮点数高16位, 可在程序中做处理, 将高低16位颠倒。

五、结语

随着仪表自动化技术的提高, 带各种通讯接口设备和现场总线设备将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现场领域, 使数字化、串行、双向、互操作多快好省的远距离大数据通讯成为可能。为数据监控和管理中心监控现场数据及现场设备工作状态和分析挖掘数据关系提供了方便。Modbus RTU通讯是现场总线实现的一个简单例证, 通过CP341通讯模块, 成功实现现场PLC和上位数据采集。

参考文献

[1].西门子公司.CP340/341/440/441通讯及编程, 2007

[2].西门子公司.SIMATIC S7-300可编程控制器手册, 2000

上一篇:编码系统下一篇:钻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