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人才

2024-05-08

经济学专业人才(精选十篇)

经济学专业人才 篇1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建设,质量工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需要, 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特点, 追踪经济学学术前沿动态,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前瞻性、适用性及特色突出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 就是要培养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较宽厚的现代经济学基础、较全面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知识、较熟练的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技术、较好的外文阅读能力和听写说能力、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 改革教学内容, 加强教材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 充分反映当代经济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 紧密结合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加强经济学教材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国家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推动具有学校和地区特色的自编教材发展。

3. 改革教学方法, 实现师生良性互动。

实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分析辅导相结合、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的积极性相结合。通过安排课代表、布置思考题和讨论题、进行案例教学、提供参考书目, 以及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随堂测试、改革考试方法等途径, 不断探讨启发式、讨论式与案例式教学方法, 力求把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 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 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奠定良好的师资条件。

一是健全完善师资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 具体包括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制度, 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及国内外进修制度, 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与资助制度, 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制度等;二是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包括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务干事联席会议制度, 教研室集体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自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 教师评教制度;三是实行教师督导团听课制度、新教师试讲制度、考试巡查制度、集中阅卷制度等。

5. 改革招生与学生培养制度, 建立健全学生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是实施“三项工程”制度, 即“名教授执教核心课”、“用外语讲授专业课”和“本科生导师制”;二是建立健全学生激励制度, 主要有:新生遴选制度、学生考评制度、中期淘汰制度、学习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制度、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奖励推免和考取研究生制度以及优秀学生特别资助制度等;三是建立本硕连读制度, 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经济学人才创造制度条件。

6. 改革实践教学, 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强化学生课后阅读环节的设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科研环节的设计, 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支持学生社团活动, 鼓励学生召开小型研讨会, 自办学术刊物;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学, 活跃学术氛围。

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经验

1.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是教师,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 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吸引高素质的生源, 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而高素质的生源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又反过来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2.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是高校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层次教学工作的一大特点。人们常说教学相长, 做好教学工作, 会让教师在“干中学”的过程中增长学识水平;在与学生的互动和与同行交流中实现知识共享;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术研究中的不足, 促进科研创新。同时教师的科学研究又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教师的学术水平决定了他传道、解惑、授业的能力;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学术成果是优化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教学团队对学术前沿动态和教学规律的把握, 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内容。

3. 学生培养制度与培养方式的改革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过程, 实际上是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塑造过程。高校毕业生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 不仅取决于毕业生现有的知识存量, 更取决于他提升知识水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高校毕业生是否具有社会适应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也不仅取决于其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运用上, 也取决于其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和生活态度等综合素质。高校是专门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工厂, 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的一个最大特点, 是其出厂的产品质量, 不仅取决于物质资本的投入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更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努力。因此, 传统上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与培养高素质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

4.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 篇2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简介

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长,开设的院校比较多,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在山西省本科院校中,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以及多数独立学院都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数量相对比较多。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专业,涉及到经济学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基本理论部分,具有涉及面广、讲授内容多、理论性较强的特色。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当代中国经济等。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出路比较好,就业率比较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弱,加之经济学专业不够专,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大。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80-150人之间。该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的50%,8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该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以该专业组建的应用经济学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在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该专业的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靠实力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是每个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20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组建以来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在创新专业特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服务山西”的专业特色。

1.强化基础,夯实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科学,历史悠久,具有较广泛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首先要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其次要按照专业特色的发展设置课程体系。为了给本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考研、专业拓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1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达到1152个,占总课时的52.1%,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较多,课时量较大,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考研、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强化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仅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考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研率保持在15%以上。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职银行等部门,一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注重实践,提高经济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是目前各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基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第一,增设实践性课程。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财务管理实训、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电子商务学等实践性课程,在这些实践性课程讲授中,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软件操作等环节和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把专业实习做好做实。实习是把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学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经济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除毕业论文外,其他三项实践环节主要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专业认识实习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是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分析经济运行和现象的重要环节,采取集中实习方式进行,基本方式是组织学生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和学习,时间为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性调查实践,以了解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现象、焦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观察能力大有益处。经济调查与实践由系组织安排,学生自选主题进行调查,在第六学期末进行,时间也是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结束后,学生要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与实践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和考核。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使经济学专业学生在经济活动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初步掌握经济工作的实践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企业及其它经济部门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和自主实习的方式进行,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为期10周。第三,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由校团委和系分团委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进行,主题可以是下乡实践、自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年末,由各班主任统计本班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经分团委负责人审核后,报系教学秘书登记学分。第二课堂在校园内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实施,内容有理论学习、创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类型,具体方式可以是英语竞赛、歌咏比赛、书画展、校园创业策划大赛等,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并记相应的学分。

3.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学习完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和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后,第三学年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开设有区域经济和商务经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爱好进行选择。在学习完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等基本课程后,专业方向分流改变了经济学专业偏重一般经济理论学习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专修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服务山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山西是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都处于下游水平,特别是近两年山西经济发展出现“断崖式”下滑,20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与全国6.9%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较大。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消除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其中包括经济学专业人才。作为地方院校的一个专业,生源80%以上来自本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于这一考量,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开设了《山西经济专题》等地方性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毕业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要求,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创新专业特色的保障措施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要适度增加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增强分流培养的力度,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分流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名校培训,或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特色创新的需要。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堂组织造就高质量的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改革传统的“填”和“灌”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和引导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合适课程的教学方法,推行研究性、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引”和“领”的作用。

(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把实践性课程上好上实。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毕业实习实行“定人定点定指导教师”的“三定”做法,让学生和教师走进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做到进得去和呆得住,增强学生实践经验能力,改变学生“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五)讲授好地方性特色课程

经济学专业人才 篇3

关键词:商务学院;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29-01

一、导论

《西方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财经类高校以来,通过探讨西方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复合导向型人才愈加重视,因而许多院校通常对国际贸易、金融学等非经济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甚至设置为非经济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商务学院作为贵州财经大学的二级学院,其非经济类专业的三本学生有其相应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若在教学各环节中照搬二本经济类专业的授课模式,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该课程特征、独有逻辑方法与学生注重应用特点相结合,是商务学院教学课程改革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1.教材适用度问题。由于缺乏非经济专业针对性的适用教材,照搬西方经济学经济专业课教材,该教材内容体系广、案例少、难度大,难以因材施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内容择选性问题。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而言,无须深入系统地介绍该教材的理论体系和经济模型,使得具有文科背景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3.教学方法创新问题。教学中多偏重阐释基本原理,缺乏操作性、实证性教学案例,背离了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态度,这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知识体系构建均有深远的影响。

4.教学考核的检验问题。考核方法缺乏针对性,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论考核,缺乏考查非经济专业学生运用现实经济领域问题的分析能力,难以考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西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建议

非经济类专业人才配培养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导向型范式,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管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案例与专题讲座等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其洞察力,倡导其探究能力,提高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应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强化适用教材的建设。以商务学院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择选教材应具有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前瞻性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等。

2.针对性配置教学内容。鉴于非经济专业的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课时有限,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和学科背景择选实用性强教学内容,减少经济模型讲解。

3.完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授课理念,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式学习。如在理论讲解中穿插现实案例。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和专题论文,引导和深化学生思辨和组织能力。

4.优化考核方法。采用优化科学考核形式,如平时考核的课堂讨论、专题论文、小论文,期终考核则侧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可考虑加大案例分析题目的比重。

《西方经济学》课程需要通过其基本概念框架的理论原理和数学模型去认知,鉴于其与中国经济实践差异较大,非经济专业教学应结合现实经济,加强案例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其理解经济理论并能正确分析经济现象,为人才质量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应用型特色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篇4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目前并没有关于创新型人才的权威性的概念界定, 许多相关文献只是从各自角度提出了一些模糊的说明。但是大多数都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具备突出的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要全面发展。归纳起来,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是进行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 才能发现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的诸多秘密和问题, 才能有目标地进行系统研究。创新型人才更要具备这种素质。想象力是把储存在大脑中的素材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创新人才通过把这种原有的素材在头脑中加以重组加工, 可以勾勒出一种新的理念观点, 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第二, 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 只有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挖掘创新潜能。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和强有力的支撑, 它赋予人们一种大无畏的勇气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险阻, 披荆斩棘, 一路前行。同时也使得人们有足够的勇气对一切既有的知识理论持怀疑批判的态度, 不迷信权威, 不屈从传统, 勇于实践, 厉行考究, 力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第三, 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学习习惯。创新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所谓接受性学习是指人们对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的学习, 学习材料以一整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形式出现, 其内容和方向都是确定的, 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对这些材料的识记和理解。这种学习可以极快的使学习者打下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以及为研究领域夯实基础以便于知识的再生产。而创新学习则不同, 它没有固定的学习材料和目标, 甚至没有标准的答案, 它需要学习者自主探索自主考究。相比前者, 这种学习更能激发学习的潜能, 发散学习者思维, 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

第四,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创新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能力, 但具有优异的沟通协作能力也是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构成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主体,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和国外的优秀人才进行深入的交流, 才能更有效地吸取别国先进经验为我国所用。

二、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经济学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一级学科, 它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 较强的分析能力, 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结合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 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 丰富的知识结构

作为合格的经济学专业创新人才, 必须首先具有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作为经济学专业学生首先应以本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此外, 还需熟练掌握金融、证券、财会、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是熟稔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和经济学直觉, 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性规律, 并能在原有的层次上进行理论创新。三是必备的专业工具性技能和方法论学习。数理、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掌握是培养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三剑客”, 这3种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研究、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此外, 还要通过对专业知识方法论的学习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方法论素养。

(二) 宽广的能力结构

一是知识应用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趋势, 毕业生在进入某一行业就业后, 必须要深入了解该行业的专业技能, 这需要就业后不断的钻研。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毕业生就业后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二是开拓创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就业后不断的再学习实践, 独立地获取知识, 在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因此, 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重视提高其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的分析能力。三是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经济类专业培养的学生日后一般都将从事与经济相关的理论、实务或管理类工作,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瞬息万变, 导致经济活动速度加快, 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经得起市场经济的检验。四是协调合作能力。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创新型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要通过高等院校向其传输沟通、宽容、合作、协调和双赢的团队精神理念, 从而为其将来的发展锻造成功的基石。

此外, 树立为中华崛起和祖国经济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目标, 提高其自身的事业心、责任心和道德水平修养, 也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三、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定位为包括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多维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化来实现。

(一) 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是教师,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师资队伍。教师的学术水平决定了他传道、解惑、授业的能力, 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学术成果是优化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教学团队对学术前沿动态和教学规律的把握, 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内容。因而, 高水平的科研师资队伍可以将科研前沿引入教学内容, 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还需要有一支实践性的教师队伍。目前经济学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 比较普遍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 比较习惯于按学科体系组织理论教学, 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职业资格的经济学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小, 因此, 实务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紧迫。学院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政府机关或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 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 鼓励业务课教师到实务部分挂职锻炼或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以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内容, 教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和最切近实际的能力。

(二) 注重学科交叉, 优化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人力资本。科学的课程体系与合理的教学内容关系到输出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学识水平, 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最直接的途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宗旨。课程设置一方面保持经济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性, 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性课程, 并通过建立实习基地, 开展多渠道的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部分, 理论教学课程由公共课、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组成。公共课和基础必修课的开设体现“厚基础”, 其中公共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科学素养, 基础必修课使学生有比较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专业课则体现“宽口径”, 其中专业必修课加强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深度, 专业选修课能够发挥学生的兴趣、实现专长、发掘潜力。实践教学环节体现“高素质”,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仅仅拥有一门专业知识较难实现创新, 创新要通过不同领域知识的借鉴、转移、融合来实现。创新型人才要拥有更宽的知识才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因此, 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应提供多学科交叉的学习条件, 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及社会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比如建筑类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可以着重于建筑经济类人才的培养, 交通类高校经济学专业可以着重于交通经济类人才的培养, 综合性大学可以在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文精神方面倾注更多注意力。

(三) 改善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

改变传统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 能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可以通过采取实验、案例、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探讨应用网络教学手段, 通过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网络答疑等加强师生课后的交流, 实现交互式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各种能力, 特别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主要包括课程实习、创新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大力推进经济学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科优势比较明显的高校可以建立科技企业, 或者吸引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校也可以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加快实用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 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 还应充分利用学校专家和充足的学生资源, 组成强大的、多层次、综合性的、流动性的人力资源优势, 承接政府部门的大型课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这些纵横向课题研究。从立项方案论证、设计到论文总结、申请科技鉴定、编制鉴定文件、组织鉴定会等, 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 更能锻炼其实践能力。

(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组成讨论小组, 一起讨论, 分头协作查找补充资料, 然后再回到课堂进行阐述和讨论。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新的经济现象和事件, 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 进行自我完善和修正,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在课程之外, 可以指导学生组建一些有特色的学生团体, 如证券协会、经济研究会等等。通过这些以兴趣为主导形成的团体来聚集一部分学生, 培养其合作精神。

摘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文章从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出发, 结合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德伟.谈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书育人, 2011 (1) .

[2].杨晶.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就业为导向[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9) .

[3].吴郁秋.经济类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

[4].李琼.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1) .

经济学专业人才 篇5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而跨专业考研的一个拦路虎就是专业课考试。由于前期没有对专业没有深入了解,在后期的复习备考中能免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时间分配,专业课复习资料选择,复习方法等。如何学好专业课,是跨专业考研学生复习备考最头痛的问题,对此,考研专业课教研室张老师针对跨专业考经济学的考生专业课复习需要注意的要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准备复习时间

针对以往成功学员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几乎没有一个可衡量的指标,对于经济学基础较好的同学,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可能会短些,而对于经济学基础弱的同学,尤其是跨专业考试的同学,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必然要长些,相信提前打算跨专业考的同学,如今专业课第一阶段的复习已经结束。经济学虽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理解透彻,但是在短时间内经过高强度的复习和科学的方法,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一般而言,专业课复习最好能有3个月的复习时间。

选择考试资料

对于经济学来说,不同的学校考试难度和风格不一样,所以考试的资料难以统一,但有一些比较通用的教材,通过系统的了解,也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考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这样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比较有效率。专业课的复习首先是要以指定的教材为主,一定要熟练掌握指定书目的内容,有同学在无法找到跨专业考院校专业课资料时,往往希望能从往届同学处获得,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考生本人无法获得,学长也不可能获得,往届学生的给考生推荐的资料也许也是凭经验、感觉所选定的,所以我们首先应以指定的教材为主,尤其是跨专业考生,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一个也不能放过,难点也要重视。在有精力的条件下,我们在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考生还需研究历年的`试题,找出考题的大致范围,结合考试题目,选择难易程度、知识面相符的复习资料。

需找复习方法

经济学综合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综合考察的是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因此,首先考生不能偏门,任何薄弱和生一门的“跛脚”都将会使结果前功尽弃。但如何才能“鱼与熊掌”兼得,还需要学会好方法。

◆ 特殊记忆法

以西方经济学为例,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图形贯穿起来的,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图形,而且,要想

阐述一个原理,没有图形配合是做不到的。因此,在复习时,我把每一个图形都画在一个本子上,图形旁边还加注上有关图形的解释和说明,以及图形所代表的政策含义,这样只需看懂每一个图,并且牢记,就能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其次,重要的概念要进行理解记忆。一般的专业课考试中都有名词解释,按常理说这属于基础题,是给你分得的,所以不能丢分。最后,知识的掌握要系统化。这一点也尤其重要。

◆ 学会做笔记

一边看教材(最好结合考研笔记,讲义,重点等效果更好),一遍做笔记,对于无基础的跨专业考生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在这里,考研专业课教研室张老师要提醒大家,做笔记也要有技巧,这就要考察你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每个人都不想做笔记,一个原因就是它浪费时间,做笔记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相反,做笔记会让你在后期乃至整个复习过程中收获很多。首先:你书写的速度加快了,这个很关键,凡是考过研的人都知道,写字速度在考研中是多么重要,无论哪一个科目,考试时那三个小时基本是没有停过笔的,字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你最终的得分,对于经济学来说,以分析问答题居多,写字速度快的优势尤为明显;其次:你的总结能力提高,思路也开阔了,因为你要把看到的内容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来,所以不知不觉中,你的浓缩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加强。最后,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在冲刺后期,你可按照你前期的笔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这样做心里也会踏实很多,梳理顺畅之后就可直奔考场,那种感觉是非常好的,好像什么都准备了,感觉非常自信,不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 通读不同教材

通读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虽然会花点时间,但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着重点各不相同,比如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就写得很好,平狄克是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方面写得很好,再比如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内容简练,难度较一般,很适合基础薄弱的考生阅读。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发展到今天,几乎没有谁能说完全掌握了经济学的奥秘,但通过阅读不同经济学书籍,我们能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从而突破教科书的局限,这样对我们解题会有有很大帮助。因此,需要阅读不同的教科书深化自己对经济学理论的认识。

专业课虽然难,但并非无迹可寻,只要考生找对方法、理清脉络,探寻成功之道并不难。

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 篇6

摘 要:本文对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举措等进行了介绍,对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我国下一阶段教育事业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高校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举措,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一、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做法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学生精神世界的源头[1]。以经济学科的教学为例,哈佛大学在保留了经济学科各项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开设了Workshop与Seminar,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经济学科科研的兴趣。斯坦福大学课程具有现代西方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的共性,开设的课程层次明显,基础性强。波士顿大学经济系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除了按类分工的课程体系外,对于成绩较好的、有能力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增设了荣誉课程。

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学有六个层次课程设置。以宏观经济学为例,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分宏观经济学Ⅰ和宏观经济学Ⅱ;研究生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分为中级宏观经济学Ⅰ和中级宏观经济学Ⅱ;博士生的高级宏观经济学也分为高级宏观经济学Ⅰ和高级宏观经济学Ⅱ。这样一来,学生经过六个层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就可以逐步看懂大师的作品并掌握其研究和创新的方法。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专业教育是美国经济学培养模式的典型,也是当前全球经济学专业培养模式的主流。2014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专业全球排名第七(2013年列全球第四)。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主要特色有:

第一,高水平的师资。斯坦福大学的声誉以及加州的气候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加盟。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目前有全职教师46名。这些教师不仅都毕业于名牌院校,且大多是活跃在各研究领域的高产研究者。

第二,教学中的互动机制保证了学生和教师之间充分的交流。选课前,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管理系统了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课堂上学生认真地做笔记,随时提问;课堂外,每个讲师都会安排师生互动时间,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到老师办公室交流。

第三,助教制度也是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的重要制度设计。助教通常由博士生担任,负责习题课,给学生批改作业,组织答疑。

第四,给本科生提供各种学习和研究机会。从周一到周五,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每天中午12点都有小型研讨会(节假日除外)。演讲者来自四面八方,有教授也有学生。学生可以获得各大学、各研究方向的学术信息辐射。斯坦福大学还专项资助本科生的学习和研究。2012—2013年期间,斯坦福大学投入530万美元资助938个本科生项目研究,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得到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支持。此外,斯坦福大学还提供海外学习项目(Bing Overseas Studies Program),给学生提供境外学习的机会。

第五,开设创业公开课,鼓励学生创业就业。2014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创业”(how to start a startup),每节课都邀请硅谷地区的创业者来学校给学生讲述如何创业的问题,内容包括“如何寻求好的点子”“队伍及执行者”“如何找到用户”“如何生产伟大的产品”“公司文化和招聘”等,囊括了微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可能的问题。

世界一些著名高校为了解决在复杂环境下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都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改革方式(见表1)。

不难发现,这些高校尽管改革手段有所不用,但是改革的宗旨和目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手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从而具备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最终实现其个性化的发展。

二、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建设现状

1. 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差距

第一,师资力量的国际化程度略显薄弱。目前,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师资力量还是以本土教师为主,国际化程度相对不足,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比例相对较低;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相对较少,在英文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有待进一步提高。海外引进的全职教职人员也以助理教授为主,高水平人才(如诺贝尔奖得主或“千人计划”专家)的引进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在这一问题上,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借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专业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围绕培养创新型、创业型经济人才,不断优化本专业正在探索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平台建设要不断加强。当前,本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是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在数据库建设以及与企业合作建立工作站、实习基地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2. 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

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专业,特别是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形成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且产出一系列优秀教学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

本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师资队伍必须不断提升。首先,在专业师资队伍增量上要做到“高、大、上”。以聘请国外著名大学优秀教师团队讲授前沿课程作为重要的补充形式。其次,在专业师资队伍存量上要进行整合、提升。在继续派遣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进修访问的基础上,通过立项资助科研与学术专著出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动现有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化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着眼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梯队。再次,继续强化、补充精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水平师资。endprint

第二,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不断创新。经济学品牌专业建设要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结合学生本人兴趣和爱好,既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创业型人才。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围绕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三三制”,让学生历经“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努力实现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突破。

第三,品牌专业建设的保障——产教研合作平台必须不断深化。产教研平台建设是专业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要通过搭建学生学术研究平台,建设数据库平台,构建开放式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基地。

三、构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结合南京大学经济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的成果,我们对构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制定紧跟时代的纲领性教学规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期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战略层面,高校教学同样需要做到不断更新以顺应时代发展。制定紧跟时代的纲领性教学规划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所有的细化改革都应紧密围绕纲领性的总蓝图来逐一实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制定规划时,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绝对不能忘记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因为改革不能脱离实际。

南京大学经济学科在学校全面推进“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制定了“既具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战略规划。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既立足中国实际又具有世界视野,能够直接进入经济学前沿、掌握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具有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不仅体现本土特色,而且努力与发达国家接轨,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经济学家思维又能够从事经济建设的国际型人才。

第二,创造性构建多元化学科平台。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狭窄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应当提升传统课程,引进前沿课程,创设实践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为培养国际视野拔尖人才提供合理的知识平台。

南京大学经济学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实现多元化的学科平台:一是提升传统课程。在课程体系优化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在本科生坚持开设“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课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组合讲授。同时,也系统开设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二是开设现代经济学前沿课程,包括:开设双语课程;聘请境外著名华人学者短期集中讲授经济学前沿知识;聘请境外非华人高端专家团队短期集中讲授经济学前沿课程。三是强化研究性课程。通过开设研究性课程讲座、举办文献选读研讨会以及交流课程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不断追踪西方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关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大经济问题。四是倡导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保证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开设选修课,并且把平时的讨论、考察、调研、论文撰写等纳入考核范围,改变过去单一的考试评价方法。五是创设经济实践课程,聘请知名企事业单位高管来校开展系列讲座传授实践经验。

第三,逐步形成针对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着力构建本科学生在课内外从事研究型学习的机制,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打破学生专业限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只有全面更新人才培养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自主发展空间。

为加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南京大学通过开展“三三制”教育改革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本科生进校不再戴有专业“帽子”,而是以院系大类为单位进入“通识培养阶段”,选修通识通修课程。学生经过自主选课,满足某个专业的“专业准入标准”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专业培养为学生提供每个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学科专业课程。各院系通过重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精炼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时间与空间。最后,学生进入“多元培养阶段”,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学校提供针对不同发展路径的个性化课程模块。学生一方面须完成相关的“专业准出标准”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

第五,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现在的本科生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很少接触社会。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知识和领导才能,在学生培养中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有机结合,在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科研训练的同时,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构筑立体交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南京大学经济学科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提出要建构学科发展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推动经济学科发展的中国化,强化经济学理论的生产力功能。在联系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把专业发展、理论研究与经济改革与转型结合起来,探讨独具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 教育教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

经济学专业人才 篇7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尺度归根到底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依据主要是高校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力量, 也是本科教学型经济类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这对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机构精简, 往往要求一人身兼数职。因此用人上要求知识结构多样化。同时, 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 无力承担较高的人力资源投入, 因此用人上还要求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即“拿来就能用”。

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社会调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社会需要具备经济学综合知识的高端人才。现实的困境是, 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时因为没有必备的基础技能, 尤其是财务技能, 因而在就业时无法准确定位自己, 用人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也认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然而, 到了一定层次后,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遇到了缺乏扎实的经济学综合知识的瓶颈, 无法上升到高端人才序列。为使以理论见长的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具有实务动手能力, 培养方案设计时应改革经济学教学内容, 增加财务管理、会计方面的课程比重, 提出了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建设方向。为使经济学专业的理论功底不因加入财务管理课程而减弱, 我们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 课内不足导师弥补。为此, 我们提出了经济学专业改革的“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

一、改进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以“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 在坚实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学知识, 为未来能够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财会专家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应具备未来财务总监应具备的能力:制度设计能力、战略执行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包括: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数学、会计学、财务学、审计学、外语和人文知识, 具备应有的社交能力。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要求改革传统的“理论型”、“宏观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 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 构筑动态的“财务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经济法、税法等专业和专业发展课的基础上, 逐步设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研究、ERP软件操作、ERP沙盘模拟实验、税务筹划、管理咨询、财务分析、风险管理、财务危机管理、资本运作、资金筹划、公司治理、智力资本会计、作业成本管理、反倾销会计等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结合的选修课程, 以此增强学生的职业实务技能。

二、开展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的在校课时是有限的。当财务管理类课程占据了大量的课时后, 原有的经济学理论课的课时势必减少。为避免“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变成“财务管理专业”, 我们认为, 应该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是加强多媒体授课频度, 提高授课效率, 减少各科的课时。二是课内不足课外弥补, 对于可以通过自学的基础性、理论性科目, 尽量采用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夯实低年级学生的理论功底, 也有助于这些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跟随导师亦步亦趋地掌握实务技能。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实务导师制。实务导师制保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导师联系, 随时解决学校学习与实务前沿的结合问题。实务导师可以不定期、以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 包括实习性指导、业务性指导以及创新性指导。实务导师制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相结合, 对所学的专业形成感性认识。学生可以应用专业知识协助实务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 协助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 应在培养计划中设创新学分, 鼓励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各类经济管理方面的竞赛, 开展“竞赛教育”。“竞赛教育”一方面促进参赛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整合、优化, 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导师及时了解所指导学生的水平, 完善导师对学生的培养。

三、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改革

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同时也是学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结合, 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 使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成为导师课题的子课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与优秀率。导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 为所指导学生讲授专业研究方法入门, 为本科生做好“写”的准备。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 应推广“设问式”教学, 改革以书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设问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课程综合设计等课程的知识整合作用。管理会计使学生利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知识为企业的管理活动服务,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课程综合设计是将学生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和非专业知识进行整合,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雄鹰式人才”。日常教学管理中应开展教风、学风调查与反馈, 保证“教”、“学”关系良性发展。每学期开学第三周与第十四周进行教风学风反馈, 能够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解决问题, 保证和促进“教”、“学”关系良性发展。为“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教学互动基础。

四、结语

本科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外乎服务地方、联系行业、面向全国, 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知识面广, 实践能力强, 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了寻找适合该目标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解决高校大众化教育引发的种种问题, 比如, 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不足, 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地位和价值, 对专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对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较差等;我们结合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定位设计了“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经济学本科专业为对象, 以“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为培养目标, 以开设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课程综合设计等课程和增设创新学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方案改革,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推广“设问式”教学方式, 开展竞赛教育。“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相对于只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 更注重在专业意识、专业思维和专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快速融入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培养真正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经济学专业人才 篇8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经济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普遍注重理论研究能力的提升,培养的学生更适合去研究型大学经济学专业进行理论深造。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中,实践教学占重要地位。但从目前大多数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低,仅占总学分的10%左右。从当前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来看,更需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需要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学专业教学培养方式进行反思。

一、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第一,从培养模式上看,多数高校经济学专业依然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以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专业课程设置上大致相同,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高,课程门数多,培养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广而不精;实践教学方面设计比重偏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机会不多,动手训练较少,客观上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弱。这种传统方式培养的学生样样通、样样松,万金油,似乎做什么都行;培养的人才缺乏专业特色和个性特征,对工作岗位要求大众化。单一的培养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长期以来表现出高度的集中化,这种单一培养模式它的弊端,表现在理论上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薄弱,而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差,实际动手能力差、团结协作观薄弱,不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从学生学习状态看,严进宽出,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多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在高考指挥棒下,努力学习考取大学后,就觉得进了保险箱,进了大学就一定能毕业。突然的失重使很多学生在入学不久就感觉再没了目标,一下子松懈下来,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被动应付考试,甚至荒废学业。

第三,从社会就业角度看,经济学专业学生竞争力不强,就业压力大。专业设置上,与保险、投资、会计、贸易等专业相比较,学生缺少专业特色,就业竞争中不容易吸引到用人单位注意。毕业生就业时,专业性强的岗位没有机会竞争,专业性不强的大众化岗位,所有人都有机会竞争,就业压力巨大。毕业生一部分考研究生,一部分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还有一些飘在社会,不断变换工作,处于就业夹心层,极少数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从2002年扩招到今天,经济学专业一次就业率逐年降低,导致近三年生源逐年减少,已经说明经济学专业培养学生的方式不适应社会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第四,从办学理念上看,对经济学专业内涵认识不清。有的学校把经济学专业作为赚钱的工具,大量招生,低成本办学,不对专业建设进行投入,软硬件设施不能及时升级,设备落后,学校在师资培养、引进、交流访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投入、科研投入等方面还非常薄弱,因而办学条件差;有的高校对本科专业建设关注明显不足,不仅不能进行实验室建设,就连维护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经费都缺乏。滞后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

二、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第一,专业定位不清,培养人才规格趋同。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论那个层次,最终都要进入社会就业或创业,所以经济学专业本科定位非常重要。应根据市场对经济学人才需求,选准层次,合理准确定位,特别是地方高校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长项,培养有特色人才,避免培养的人才大众化,流于平庸,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

第二,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没有与时俱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在经济发展初期,人才匮乏,原有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还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但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不再单单是理论研究型的人才,而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第三,从培养模式设计看,重理论,轻实践。由于注重基础教育,理论课较多,封闭式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传统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缺少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和培养,实践教学比例过低,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偏弱,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第四,从社会实践培养方面看,缺少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高校与社会缺少互动,高校与政府经济研究部门,与企业、事业单位缺少常规互动,信息闭塞,很难建立长期合作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在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在10%左右,比例偏低,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参与社会考察、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教学计划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在假期学生自主安排,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专业实习一般也是在大四学年,有的学校有条件带学生组队实习,但更多地学校只能让学生自主实习。但这个时间与学生考研、考公务员、求职就业相冲突,不少学生为得学分,不得不参与,但效果不理想,这些主客因素观上造成了实践教学环节更加薄弱。

三、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按需培养、合理定位、突出特色

经济学专业应根据学校实力、层次、特点等差异进行细分,并进行相应定位。多数高校经济学专业定位不求大而全,而求精而殊。应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尝试建立校企互动联合机制,合作办学,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订单”要求实行“2+2”“3+1”等各种方式联合培养。修改现行的培养方案,一、二年级注重厚基础,加强通识教育,扩展知识面;三、四年级注重宽口径设计专业方向,特别要注意特色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的设计,突出专业特色定位,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训练,并不断根据产业结构演进、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培养方向,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满足社会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改革传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要改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必须与时俱进,改革现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结合专业的特点,根据经济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建立符合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构建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结构上,注意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加社会实践的比重;教学内容上,注意强化学生参与的实践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上,改变“一言堂”的做法,改变一个教师全程授课的方式,可以尝试理论内容一人主讲,专题研究、探讨前沿热点问题实行双讲或多讲,进行思维碰撞,并设计各种项目,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上,改变一张考卷、一个任课教师评价定结果的方式,采取基础理论卷面笔试考核,创新能力、实际操作应用能力通过项目设计体现,沟通、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团队项目合作考察,个人表现通过学生团队集体评价评估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方面,要建立高校教师培养选拔机制,对教师选拔不仅以学历来衡量,更应该注重专业工作实绩,从制度上要求没有专业岗位工作实践的教师要利用假期或没课的学期到基层或相关部门调研或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有利于教师把社会实践的感受融会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多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交流、进修、访学等,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开拓视野。这些都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教学魅力。

(四)建立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多层次、多种方式参与社会实践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建立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机会多层次、多形式参与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增进能力。第一,从社会责任角度倡议建立一种机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岗位,作为大学生再教育的实践课堂,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和空泛,成立相应的部门进行更专业的实习管理。第二,增加社会实践锻炼机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活动,使得学生对企业生产流程和企业管理有更直观的认识,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参与政府经济部门、企业的各类社会调查、市场调查与预测活动,进行经济分析,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假期参与社会义工、义卖、义捐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国外交流访学,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第三,学校建立各专业联合实习基地,可根据实习单位岗位需求,各专业联合打包实习。

参考文献

[1]胡大白.感悟与探索[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杨保成,张锡候.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7).

经济学专业人才 篇9

所谓创新型人才培养, 是指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对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

一、本科教学型院校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

具体地说, 本科教学型院校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树立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教学理念:

第一, 强化二元主体意识。从“创造力教育”理念出发,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突出教师与学生的“二元”主体, 认识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的重要性相同, 两者的积极性都应被激发。在教师方面, 要避免只“导”不“主”, 教师的自身素养、教学策略、实践能力等能够充分发挥, 教师对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不断以具有创造性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在学生方面, 要避免被动学习, 学生能够自己积极主动学习,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学会学习, 勇于探索和创新。

第二, 教育机制要多元化、弹性化、动态化。僵化、滞后教育机制会极大地扼杀学生的个体创造力。在教学型本科院校中, 新生入校前, 学校一般都会把针对新生四年本科学习生活的培养方案制定好了, 其中包括这些新生整个大学期间要学习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 然后“任凭环境风云变幻, 我自巍然不动”, 美其名曰这是对培养方案的制度化措施, 本质是教育机制的僵化、跟不上时代发展动态。学生在校四年期间, 外部环境飞速发展, 两三年前制定的东西可能远远跟不上新的时代。特别是经济领域, 变幻莫测, 新事件、新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 变化周期越来越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的教学过程要求多元化、弹性化、动态化的教育机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创新机制, 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教育机制的多元化、弹性化、动态化, 本身是一种创新。多元化是指以多元化的专业模块与多样化的知识结构,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以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多样化, 从而为创造力培养与发展奠定基础和条件。弹性化是指围绕学生创造力这一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 采取柔性的学分制与灵活的教学制。动态化是指围绕经济发展变化, 在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不断的调整适应, 调整的对象可以涵盖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形式与方法等等。

第三, “理论有用”与“实践为重”相结合。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 即认识 (“知”) 与实践 (“行”) 应当统一起来。“知行分离”现象普遍存在于传统经济学教育中, 重理论教育, 忽视实践教育, 乃至于被讥为“黑板上的经济学”。传统上, 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培养“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经济学基础和其他相关理论知识……能在企业、金融机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的确是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适应”的培养原则。然而, 毕竟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在“量”上有限, 对“宽口径、厚基础、强适应”的过于重视往往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就会使具体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上过于宽泛, 加之培养过程理论内容较多, 造成学生的专业学习缺乏方向性, 使学生往往无法掌握进入社会的必备应用知识技能, 学生毕业后所能胜任的岗位不多, 择业上受到极大的限制, 适应新工作和新岗位的弹性极差。较之于财会、营销专业学生,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输之于缺乏实务技能。然而, 财会、营销专业学生由于专业过窄所限, 往往后期无法发展成为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如何让经济学专业人才有机会顺利进入企业, 并发展成为高端复合型宏观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对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是个有意义的探索。

二、本科教学型院校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教学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既不可能像研究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那般, 开展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 关注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育;也不可能像职业院校那样, 注重实务操作型人才培养, 强调职业技能培育。而是综合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和实务操作型人才培养两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依据符合自身实际, 走出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具体地说, 要贯彻二元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建立多元化、弹性化、动态化的教育机制, 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 实行分类分层次培养。依据经济学专业的自身特点, 形成以提升学生学术创新为主导的理论经济学学术人才培养方向和以就业创业为主导的商务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向。以不同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的学生需要, 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对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 培养方案应侧重于理论基础、方法原理、学科发展的深入研究, 在教学中着重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培育;对毕业后愿意直接进入社会的学生, 培养方案应注重于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 在教学中着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

三、本科教学型院校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

在“创造力教育”理念下,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育创新型人才, 对人才培养方案要全面优化, 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完整地改革, 这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对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学专业人才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基本要求。为此,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 国内较为成功的模式是“平台+模块”培养模式, 即:大学生进校前两年, 让学生先进入经济学大类基础教育平台, 以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在这一平台中, 不细化培养方向, 以公共基础课、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以及相应的实践课程为内容, 按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学生进入大三大四后, 学校提供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 细化培养方向。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志趣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 分别由模块所在的专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完成相关培养过程。

第一, 搭建“交叉融合”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要求改革传统的“理论型”、“宏观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 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 构筑动态的“财务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在原有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课程的基础上, 融入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学课程, 以此增强学生的职业实务能力。学生在大一大二两年的学习中, 除了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一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外, 还应完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按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的要求设置, 除了包括经济学类专业的若干门核心课程 (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 外, 增加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管理学类课程, 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此外, 基础课程中设置《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研究等课程, 使学生能在大二结束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有准确的定位和把握。

第二, 构建完整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创造力教育的重要环节, 也是贯彻“理论有用”与“实践为重”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 不同的课程, 因其性质、目的、内容不同, 对实验实践教学的要求也不同。为此我们要既要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层次及其所具备的心智水平的不同, 设计不同阶段的具体的时间实验教学课程;又应把学生的整个本科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 构建完整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有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实验教学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相对较为滞后的部分。经济学专业实验教学应该包括课程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以及综合实验教学三个层次。课程实验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把握与理解为目的, 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的单项实验, 如会计电算化中的建账、税务中报税流程等。专业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尤其是应用能力为目的, 主要是针对经济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技能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 如财务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综合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的, 旨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如ERP沙盘模拟实验、税务筹划、财务危机管理等。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实践出真知”, 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是学生能以实验实践活动检验或强化所学知识, 自觉寻求新理论, 探索新方法, 进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实现全面开发、科学培养。

构建完整的经济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一是应整体设计课程的实践内容, 避免重复进行, 如会计学原理与财务分析课程都涉及到财务会计报告的问题, 应区分训练内容与要求;二是内容设计上应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三是课程实验教学要有整体意识。

此外, 应鼓励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各类经济管理方面的竞赛, 开展“竞赛教育”。“竞赛教育”一方面促进参赛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整合、优化, 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导师及时了解所指导学生的水平, 完善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这不仅能促进对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培养, 还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2 (1) :5-8.

[2]庄寿强, 成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7:50.

经济学专业人才 篇10

一、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手段, 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 面向社会发展、面向市场需求、面向国家需要、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讲, 有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 具有两种知识。通过四年的学习, 要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例如:作为粮食行业人才培养“摇篮”的河南工业大学, 其经济学专业最早就是粮食经济专业, 其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同时, 掌握粮食经济, 粮食经济法、粮食期货、市场调查、经济统计与预测等专业知识。

第二、具备两种技能。要求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在大学毕业之时, 能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现代经济技术手段。通过四年的培养, 同学们达到运用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具备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经济统计与预测方法, 进行经济调查分析和行业调查分析, 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掌握两种工具。要求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两种工具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两种工具, 现代社会是国际化社会、信息化社会, 行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腾飞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 也离不开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第四、面向三种需求。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面向国家需求、面向市场需要, 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要适应国家需求, 适应市场需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适合自己国家的需要, 结合自己的国情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 由此, 形成了“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等多元化的世界高等教育格局。所以, 只有面向三种需求培养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繁荣。

第五、服务两种经济。高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为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一方面我国高校分布在各省、市、自治区, 为其所在地经济发展服务是其一项重要职能, 高校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地方政府, 地方企业结合, 促进所在地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 有一部分高校原为行业高校, 长期以来, 为其所在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新世纪以来, 其大多由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下放地方政府管理, 或二者共建, 但服务行业经济发展仍是其主要职责。

二、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经济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 例如:建立商务仿真实验室, 建立产学研基地, 建立假期校外社会实践小分队, 注重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诸环节等,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厚基础、宽口径的经济学专业特点, 使得人们认为经济学专业是万金油, 什么都能做又什么都做不好, 其关键原因是经济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表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第一, 学科缺乏特色优势。近几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经济学专业成为社会的热门专业, 许多高校经济学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都达到百分之几百。由此, 各高校都纷纷办起经济学专业, 但部分高校没有考虑自身所在地区、所在行业的特点, 造成开设课程、培养方案、培养大纲基本雷同的现象, 缺乏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第二, 教师缺乏实践锻炼。现在许多教师都是从这个校门到那个校门, 从小学, 初中、高中, 到大学、硕士、博士一口气读下来的, 根本没有接触社会、从事实践的机会, 特别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们, 许多人在家是独生子女, 在各级考学过程中, 都是受到家庭的大力支持的, 甚至家务活都没做过, 更谈不上社会实践锻炼。所以, 这部分老师缺乏实践知识,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基本束手无策。

第三, 学生缺乏社会适应性。表现在心理脆弱、适应社会能力差、社会实践能力不强、社交能力薄弱、专业知识不扎实等方面[1]。现在部分学生在家娇生惯养, 一些研究表明, 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恐惧。有报道称:有些大学新生报到, 要有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多名亲属陪同, 甚至大学毕业找工作时, 也要父母陪同, 由父母代为回答招聘企业的提问, 致使招聘者非常生气, 质疑是父母找工作还是学生本人找工作。

第四, 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目前, 从培养模式看, 多数高校经济学专业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 理论课程为主, 实践课程为辅, 培养的目标是理论研究型人才。据统计, 一些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学时仅占总学时的20%左右。有学者认为, 应用型专业达到50%以上的高校是应用型高校, 我们认为, 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 应用型实践课程的开设也应该占到总课时的50%以上。

第五, 实践重形式轻内容。虽然许多高校经济学专业开设有实践课程, 但流于形式者较多。高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验室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诸环节, 还有假期社会实践。实验室实验一般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由于大多由学生个人去找实习单位, 具体到实习的效果却无法衡量, 个别学生甚至找一个单位在实习手册上盖个章就蒙混过关。

三、创新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注重知识的有用性, 强调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知识运用能力, 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提高教师水平、锻炼学生毅力、提高实践教学比例, 重视实践教学效果。

第一, 结合实际、突出特色, 强化学科优势。高等学校经济学专业要结合自身所在区域、所在行业经济发展情况, 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行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具有自身特色, 反映学科优势的课程体系。例如:粮食院校的经济学就要突出粮食经济特色, 水利院校的经济学要突出水利经济特色, 河南高校的经济学就要突出研究河南地方经济特色, 并据此申报省级、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地方经济、行业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

第二, 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建立“双师型”队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此, 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 让教师们走出学校, 走向社会、走向企业接受实践教育, 可通过在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挂职的形式, 接受实践培训。另一方面, 要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机关事业及企业工作人员走进课堂, 为同学们讲授实践知识、实践技能。通过这种“双师型”的队伍建设, 将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实践教学水平,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第三, 加强引导、做好工作,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针对当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陷, 我们认为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要抛弃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思想, 形成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理念。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诸如证券协会、书法协会等社团组织, 有条件的话, 还可组织一定的活动, 这样, 既强化了专业知识, 又锻炼了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三是创造条件让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 校、院、系可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让同学们能经常在此参与社会实习。

第四, 下定决心、压缩课时, 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现在, 许多高校经济学专业存在课时过多、特别是理论课课时过多问题, 甚至一个学期课开设十几门课, 一个班一周会有30多个课时, 更有甚者, 星期六、星期天也在上课, 学生苦不堪言。所以, 一定要压缩大学四年的课时, 在总课时压缩的同时, 要提高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 力争实践教学的课时达到总课时比例的50%左右。同时, 在理论课教学中, 也要增加同学们实验室实习的时间。

第五, 建立基地、强化训练, 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产学研基地是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政府应鼓励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积极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用人单位也要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 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到单位的业务活动中去, 而不要让同学们到单位坐冷板凳, 实习结束盖章完事, 要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真正得到锻炼, 或许今天的学生, 明天就会成为单位栋梁。高校要对实践教学制定详细的、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用来检验同学们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结论

创新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体系, 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需要不懈地努力和不断地探索。面对经济新常态, 我们要站在满足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高度, 进一步研究、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康涌泉.行业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2]林杰, 刘国瑞.关于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15, (03) .

[3]张晶.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管理观察, 2009, (15) .

[4]赵天娥.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08) .

[5]王康.关于应用型高校的思考[J].民主, 2015, (04) .

上一篇:财务有效管理下一篇:英语专业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