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标识图形设计

2024-05-23

城市标识图形设计(精选七篇)

城市标识图形设计 篇1

一、城市英语标识语的含义及作用

标识语也叫社会标志语或者公示语, 是一种社会管理用语, 在社会公共场合, 标识语有很广的范围, 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语言现象。从范畴来看, 只要是张贴或者印刷在公共场合的、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和宣传的语言标牌 (标语) 都属于标识语。从言语行为论的角度来看, 标识语是用有效的语言信息说服别人的艺术, 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明显的目的性是标识语的特点, 是“单向交际”。虽然不能像直接交际那样有影响力, 但是标识语也是通过言语影响大众的行为。标识语的特殊性是因为其存在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 其交际场所比较特定, 在某段时间并不是为了直接地交际, 参与的双方不局限于个体人。标识语的交际对象是指某场所中的所有受众。不少标识语有自己的特殊作用, 或者是对受众提醒、指示, 或者是对受众的行为强制、限制, 这样可以规范和管理受众, 标识语的交际目的就在于此。一般来说, 标识语的功能是比较丰富的, 例如宣传、警告、提示、劝导等。

二、城市标识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从我国城市的发展来看, 不少城市的街头标识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最典型的错误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拼写、大小写、拼音的错误。在城市中, 标识语中英语单词的拼写、大小写的人名地名、用汉语拼音拼写的汉语地名人名都存在错误, 有的错误还很严重。例如有的地方的女卫生间挂着“NVRE-STROOMS”, 如果外国人因为内急想去卫生间, 那么看到这样的牌子怎么会进去呢?又例如, 有的地方的“客户接待处”对应的英文写成了“KEHU OFFICE”, 这让外国人看来不知所云。河南的平顶山急救指挥中心的英文名字是“Pingdingshan Ambulance center”, 这样写是错误的, 应该是“Pingdingshan First Aid Center。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 同一名称译文不一样。同样名称的英语标识语要一样, 不然就会出现误解, 给受众带来麻烦。比如, 安阳殷墟的“骨碑林”的两种翻译不一样, 一种被译作“Steles of Enlarged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而另一种是“The forest of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Steles”, 同名译文不一致会让外国游客比较难理解。 (3) 语法翻译不正确。城市中的公共标识语的英语翻译经常会出现语法错误。有些城市街头的名称, 比如长安街翻译成“CHANG’AN JIE”, 人民东路翻译成“REN MIN DONG LU”, 这种汉语拼音代替英译是不正确的, 应该在“JIE”、“DONG LU”这样的通名部分采取意译或者直译的方法, 便于让外国来宾清楚标识语的意思。即将长安街翻译成“Chang’an Avenue”、将人民东路翻译成“East Renmin Road”才符合国际惯例, 方便外国来宾认识。

2. 原因分析。

从上述错误的标识语来看,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有三点。 (1) 用语不正确。错误地转移自用语会导致语言使用方向的失误, 会让一些地方城市习惯于在英语标识语翻译中套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有的城市将不同语言特点的英语的同义结构错误地看成完全同义, 翻译的时候乱用语义。而翻译者对英语文化不了解, 也会导致翻译错误。 (2) 翻译者能力有限。一些译者翻译水平不高, 自身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 知识面较窄, 责任感不高, 翻译不够认真导致城市标识语的翻译错误。 (3) 城市管理力度不够。英语标识语的正确翻译需要相关的城市管理部门认真对待, 而制作单位对此没有重视, 监管不严, 就会出现拼写错误、大小写乱写等错误。

三、如何做好城市英语标识语的翻译工作

从城市调查来看, 各个城市的英语标识语的翻译水平和质量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在一些较小城市的街头、车站等地方, 英语标识语的翻译质量还比较低。因此, 我们必须要总结经验, 认真找出问题的原因, 杜绝劣质翻译, 加强监督审核力度。

1. 提升城市标识语的质量水平。

城市必须要认真对待英语标识语的翻译工作, 从领导和资金方面加强支持, 在城市公共场合树立的英语标识语应该交给专业的语言翻译工作者, 然后专家把关审核, 从源头上控制质量, 对待标牌的制作要有严格要求, 必须精致而有特色, 翻译的标识语要简洁明了。可以成立城市公共标识语专家委员会, 规范常用的英语标识语, 城市的英语标识语必须要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审核才能在公共场合使用。

2. 加强城市英语标识语的管理。

各个城市要根据自身特点, 对英语标识语的标牌进行规范管理以及报批。严格把关翻译、制作、验收等相关环节, 标识语的翻译一定要规范、到位、礼貌, 对于不规范、不准确的标牌要禁止使用, 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 就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另外, 要促使标识语翻译员和标牌的制作人进行友好沟通,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标识语的标牌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低级错误。

3. 加强城市英语标识语的研究。

城市应该聘请外语专家认真研究城市英语标识语的翻译特色, 对于存在翻译错误的地方要及时指出来, 而相关的监管部门必须要重视, 及时改正英语标识语翻译上的错误。随着来我国城市投资、旅游、考察、交流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 我们城市的标识语的译写要能够反映城市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 特别是旅游景区的英语标识语, 一定要正确添加英语标识, 要能够让外国游客看懂公示和说明, 促进城市的对外交流发展, 维护城市的形象。

4. 加强城市英语标识语的公共监督。

城市应该设立公共标识语网站, 也可以开通热线电话、公布官方电子邮件, 让城市中的公民能够参与进来, 帮助改善城市英语标识语的翻译问题, 提高公共监督环节的监管水平。

总之, 英语标识语和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息息相关, 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准。从某个角度来说, 标识语的翻译质量显示了这个城市的文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我国城市街头的英语标识语的翻译错误值得地方关注, 要规范英语标识语翻译, 不断提高翻译水平。这需要地方城市严谨对待, 认真做好英语标识语翻译这样的外事活动, 城市监管部门、翻译者都要尽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只有将标识语的翻译质量提高了, 才能在城市中创造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 促进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并向世界展示我国城市的良好形象, 这是我国城市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做的重要工作, 这样我们的城市发展才能跟上世界的脚步。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我国的城市英语标识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主要对当前一些城市的英语标识语的特点和作用、错误类型问题进行分析, 翻译者应该要以准确、简洁、语境优先、礼貌的原则来翻译街头标识语, 让城市英语标识语符合国际惯例, 才能创造更好的双语环境。

关键词:英语标识,翻译,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宗显, 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5, (6) .

[2]吕和发, 单丽萍.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张晓欣, 张树彬.城市标志语英语翻译失误评析——以石家庄为例[J].才智, 2011, (32) .

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篇2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题示标:

1、老师欣赏个性鲜明的你们,我们的班集体因为你的与众不同而美丽可爱,那么,我们的祖国也拥有无数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它们的标识是什么呢?(树)

2、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请看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7---17自然段,思考文中写了哪些城市的哪些树?这些树各有什么特点?用笔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树,有感情地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可以从文中找关键词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三、交流释疑。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4个组)

其他同学认真看,也可以补充完善。

2、集体评价。

问题1:

杭州 香樟树 遒劲而伸展 香气 葱郁

南京 上海 法国梧桐 高大粗壮 宽大茂密

福州 广州 榕树 流苏样密密的枝条 完整的森林

海口 椰树 婀娜苗条

长春 油松 挺拔苍劲

新疆喀什 圆冠榆玲珑精致

北京 国槐 秀气坚韧

看着这些树,你有什么感受?(美,各有特点,千姿百态)

(2)你们喜欢哪种树?请用朗读展示出来。(3个小组展示朗读)

问题2:

交流: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出示小黑板上的成果,评价。)

老师相机板书:印记、标识、灵魂、馈赠、个性

点拨:作者把树作为城市的标识,想表达什么?提醒我们……?

小结:千城一面是件很糟糕的事情,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似,城市的个性不知何时被悄悄地抹杀。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在张抗抗看来,

接读:最后只剩下了树…… 最后只剩下了树…… 最后只剩下了树……也许有一天……

因此,作者大声疾呼: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发现城市的标识是树,那么丁丁有什么看法呢?你的看法呢?

2、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家乡灵宝的标识是什么呢?(冬冬的视角)

3、作者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写城市的雷同现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呢?(铺垫,衬托。)

这是本节课的写法之一,除此之外,课文还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正反面描写相结合、铺垫、运用修辞方法)

五、 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

城市标识图形设计 篇3

关键词:导向标识 运输系统

导向标识涉及到设计界的很多领域,不同的领域有对它不同的定义,简单的来说,它的定义是为了找寻到达一定目的地的行为,往大一点的方面来说,导向标识就是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目的地路线的一种技术支持,它可以通过言语、触碰、印刷物、标识、建筑景观等各种方法来完成。

一、导向标识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初步表现

19世纪末期,随着旅游行业的产生和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使得标识导向成为了一个需要被认识与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建筑设计师们告诉人们列车在哪或者候车区域的方法,只能是一种少量附加的标识支持。那时候火车的乘客早已非常熟悉这一系统,因为所有的车站都被整体的设计过,前门或者井口型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功能都被放在一些相对类似的位置。

到了20世纪的初期,这一种程式化的建筑标识导向的方法开始改变,火车站也不再是单独的服务于一家企业,建筑开始不再扮演识别方位区域的主要角色,另外建筑的弱化更突显了导向标识的作用。导向标识开始使用图形来帮助人们识别出自身的方位,初步扮演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导航系统。

二、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标识设计

标识设计尽管可能会影响到交通运输业中所有项目的设计,但是建筑师、规划师、交通规划师往往会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他们可能会认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并不需要导向标识,认为导向标识只会引起视觉上的杂乱,其实没有计划的没有效果的指示标牌无疑会产生不美观的效果,但是如果设计团队提前可以考虑、计划和设计好信息系统,图形以及指示牌就会避免这些问题。

1.交通运输导向标识的重要性

在对于环境图形的设计中,导向标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导向的使用者,往往都是依赖方向的标识来帮助他们到达一定的目的地,例如一个地区的旅客,很多旅客都是初次使用或者是不经常使用这个地区的交通运输系统,所以如何使得这一地区的导向标识变得有效,发挥它们的功能性,并使之成为一门艺术来设计,就要依靠设计师大量的经验和技术来计划和设计它的展示信息,并且要清晰的理解这些信息。

2.运输系统中导向标识的组成部分

现代交通导向标识设计中,路标和标识对于帮助用户寻找目的地很重要,其放置的方位主要是在通道和主要公路的两旁,比较醒目。纪念碑式的标志通常放在入口最醒目的位置,这样往往比直接把它安置在建筑物本身更有灵活性,在城市的一些地铁和公交系统中,这种标识可以作为简洁易懂的入口标识,这种标识设计对于场所的识别比较有效。方向标牌通常是一些象形图示和文字的结合,其放置方式有使用标识带,壁挂式悬挂和利用地板作为标志,这个方法在现在交通导向设计中很常见也很有效,它只要建立标准的信息,把这种标准的信息在很恰当的时间提供给用户就可以了。

车站的标识符号在铁路系统中尤为重要,车站标识符可以让乘客可以看到车站的具体位置,所指的箭头方向应该指示乘客索要前往的区域以及目的地。广告也是交通场所中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标准的广告模板,同时也要考虑要有引人瞩目的大型条幅等宣传方式,当标识设计中有这些功能,无论是通过悬挂广告,框架广告或者其他设计手段,都可以的到很好的控制与管理,另外的一些设计准则要了解其行业的标准尺寸,并且与广告商进行沟通而获得。

3.交通运输导向标识的设计和应用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首先,建筑设计师应该对标识牌的标准有基本的了解,设计和制作一个有效的导向标识系统是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认识的话,就会导致标识的使用者和客户的不满,所以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制定一个导向标识的设计标准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一些特定的颜色和字体的设计,一些标识的类别,以及视觉的图样。因为这些标识本身要具有一些特性,这种特性是根据不同的客户而言的,它们代表着客户的身份,并要以一定规整的方法来发挥它们的功能,这些标准的制定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很重要。

建筑设计师应该把标识和图形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去,对于标识的设计标准,必须是要来自于现在交通运部门正在运行的执行标准,另外这种导向标识系统还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时也要依照规定的对比度,字体以及位置的要求。

其次,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环境中,比如火车站、医院以及机场等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及时的更换标识,从而引起导向标识系统中层次结构的缺失。一个区域的层次性结构是很重要的,一个建筑的位置、入口、等待区等区域需要一个有效的标识系统来反映其重要的信息以及标识的具体细节。为了减少信息的过多堆积,运输系统中不太重要的元素可以被去除,尽可能的用象形图示和文字来解决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关注点和想法来作为解决的方案。设计一种易于领会而又有秩序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信息。

另外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导向标识设计的关键点就是在于它容易被理解并且可以容易被看见。所以把所需要的信息突出的显示出来,才能易于识别,不要只考虑到标牌的美观性,有些标识牌很有设计感也很好看,但是它没有能充分的体现其建筑的结构,没有办法实现标识的主要目的,所以这种标识是设计是无效的。

最后,交通运输场所中有许多组成部分,比如一些广告宣传牌、导向宣传牌。建筑设计师的责任在于他的设计要帮助用户更好的识别标识的尺寸和照明度。尽可能的提供标识信息以及沟通的功能,这样得到的解决方法不但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也不会影响该建筑的整体结构。杂乱无章的标识会影响公共的视觉环境,但是如果使这些材料可以有秩序的规划起来,就会成为整体空间内重要的组成元素。

三、以加拿大渥太华麦克康纳机场为例分析交通运输场所中的导向标识

渥太华机场的建筑设计风格体现了它独特的城市环境,它的设计主题主要来自比较关键的形象、文化、标识以及历史性的元素。设计师是特里·赫德,这个建筑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使得乘客可以很容易的就找到前往目的地最便捷的路径。

空中的旅行是一种可以被视为是一种会使人紧张的活动之一,而导向标识在现代化机场的成功应用,就是取决于整体比较恰当的规划设计,这种设计比较清晰,明确,并且采用新型的信息系统来做支撑,打造出一种更加立体的易于浏览的空间层次。

渥太华机场的设计元素。赫德认为机场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与全世界互联网社会交织的见证。渥太华机场为人们提供了有着朴实的外观,相称的规模,足够的自然光线,考究的建筑材料的建筑设计,这些足以表达对全世界游客的尊重和欢迎,而它设计的成功因素就是以导向标识系统作为支撑点,在提升了建筑空间感上完整性的同时还满足了游客的真正需求。

四、导向标识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设计与应用的经验方法

在设计交通导向标识中,要站在与交通运输系统有关的乘客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考虑到当这些乘客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的一切都很不熟悉,要通过在适当的位置上提供一些适当的消息,要考虑标识的位置和方位人们能否舒适。例如客运的流程图,这个应该放在入口或者出口之间的位置,它的功能就是让人们可以对场所的主要路径有所了解,他们自己也会寻找两个路线点之间最符合自己标准的路线,所以有些地方是该放置标识信息,有些地方为了避免拥挤,考虑乘客舒适度和便捷度,就不用放置标识。

一个标识上面同时存在多个信息也会使人们感到迷惑,从而导致标识信息被忽略,所以提供适量的信息也很重要。标识上的还要使用一致的字体,这样更加易于识别,保证交通环境中标识的清晰度,另外要使用恰当的颜色和材料,考虑其照明,对比度以及其建筑结构,一个色度融进建筑中的标识会失去其功能,就比如玻璃材质的比较复杂的环境下会变得不易被看见。为较大的火车站和机场做设计时,需要了解到导向标识是整个交通运营系统中的一部分,路线与路线之间的颜色与材料要保持一致性,保证可以帮助乘客去理解这种标识。

总之在交通运输场所中的标识导向,就类似于它所支撑的建筑一样,需要了解整个设计的基础的同时还要了解对于客户的服务。如果设计师们不将标牌作为一个建筑的重要补充说明来对待的话,那么乘客们无疑会自行创建标识导向系统来帮助自己到达目的地,以解决这所建筑的不足,通常的结果会导致杂乱无章的通行秩序和用户的不满。我们能把这种设计称之为一个好的,为“人”的设计吗。

导向标识可以作为用户和建筑之间的中转,它也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用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导向标识,可以消除用户心中的疑虑,让他们知道自己处于正确的方位,正在前往他们目的地的途中,这种导向标识设计就是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终端用户们来说最成功有效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于文汇,朱钟炎.公共环境空间元素设计系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克里斯蒂安·隆格,马库斯·沙伊贝尔.城市导视:城市公共指引系统[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田中直人.通用标识:设计手法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克里斯·卡洛里.标志与路标设计:创建环境图形设计系统完整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城市标识语的语用等效翻译 篇4

关键词:城市标识语,语用等效,语用翻译

1. 引言

标识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用语, 在社会公共场合向人们提供各类信息, 比如商店招牌、街头指示牌、旅游景点等的介绍给人们以提示、指示、宣传、警示等各种信息。在我国加入WTO, 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背景下, 许多地方的标识牌都配以汉英双语以达到与世界接轨和给外国人提供方便的目的。但在这些双语标识语中, 有很多英译不规范甚至有明显语用错误的现象, 这不仅未能达到使用双语标识语的最初目的, 同时还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甚至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汉英标识语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和文化差异造成的。何自然 (1997) 认为:如果我们善于对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我们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当机立断。这就是说当我们从事汉英翻译工作时, 懂得运用汉英语用对比的知识和了解汉英语用差异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语用等效的角度结合汉英标识语自身的特点, 对标识语的翻译问题作一些探讨。

2. 汉英标识语语言习惯及文化的差异

虽然汉英标识语都具有简洁明了、醒目易懂等共同特点, 但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分别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从而造成了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的不同和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就给汉英标识语的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1 汉英语言习惯不同

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 受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 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 注重语义, 语言简洁、鲜明, 主体性强, 标识语中多使用动词;英语是拼音文字, 既注重语义, 又考虑形式, 语言严谨、精确, 客观性强, 标识语中多使用名词、动名词。举例如下:

油漆未干 WET PAINT

凭票入场 TICKET ONLY

闲人免进 STAFF ONLY

送客止步 PASSENGERS ONLY

请勿乱丢垃圾 NO LITTERING

请勿攀爬 NO CLIMBING

2.2 汉英两种文化存在差异

文化差异指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不同。这些差异会导致人们的行为和对事物看法的不同, 造成沟通交流上的不便甚至误解。翻译就是起一个桥梁作用, 使处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加容易地沟通, 然而文化上的差异也会给翻译本身带来困难, 对目的语文化的缺失会使译文不准确或出现语用错误。比如在许多地方或景区, 常有“欢迎你再来×××”的标语, 其英译文是:WELCOME TO...AGAIN.目的是想表现主人的热情好客, 但英语的用法是不对的。因为, welcome to相当于we in-vite you to/you are welcome to/thank you。welcome是用来欢迎到达的客人而不是离开的客人, 对离开的客人, 英语国家的对等表示是:“Please come again.” (赵湘, 2006)

3. 语用等效

语用等效是语用翻译的重要特征, 它分为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语用语言等效指的是在理解原作的语言信息的明示意义 (explicit meaning) 和暗含意义 (implicit meaning) 的基础上将它们完全复制到译作中, 它强调最切近目的语信息的自然对等, 就是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用学的不同层次上, 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 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 以求等效。在翻译重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选用适合于译文语言环境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原作者的真实意图, 确保读者对原作者的真实意图的正确把握和识别。社交语用等效指社会文化层次上的等效, 这一层的等效比较难实现, 要求译者对翻译所涉及的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张新红、何自然, 2001) 。因此在翻译中要认真比较两种文化, 考虑采取直译或者意译的方式确保读者能正确或较容易地理解译文, 不至于产生误解或不知所云。

4. 标识语的语用等效翻译

4.1 语用语言等效翻译

4.1.1 避免把英语与汉语一一对应。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标识语的书写也各有其特点, 在翻译时要注意语用语言等效, 避免一一对应。比如“小心地滑”不应译作BE CAREFUL, THE FLOOR IS SLIPPERY, 而应该是CAUTION:WET FLOOR;“油漆未干”不应译作THE PAINT HAS NOT BEEN DRY YET, 而应该是WET PAINT;“节约用水”不应译作THE ECONOMY USES OF WATER, 而应该是SAVE WATER。

4.1.2 避免套用母语。套用母语是汉英翻译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由于对目的语缺乏足够的了解, 就容易用母语的表达方式来翻译英语, 产生所谓的中国式英语, 使英译标识语的服务对象———外国人迷惑不解。其实英语标识语是有自己的书写模式和习惯的, 比如“……+only”的形式:公交车专用道 (BUSES ONLY) , 专用停车位 (AUTHORIZED CARS ONLY) , 请绕此道 (ARROW ONLY) , 超车道 (OVERTAK-INGONLY) ;“NO+-ing分词”形式:禁止吸烟 (NO SMOK-ING) , 禁止钓鱼 (NO FISHING) , 勿在此处倾倒垃圾 (NO DUMPING) ;“NO+名词/介词短语”的形式:禁止左/右转 (NO LEFT/RIGHT TURN) , 禁止掉头 (NO U-TURN) , 谢绝入内 (NO ADMITTANCE) , 请勿走此门 (NO ENTRY BY THIS DOOR) ,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NO TO DRUGS YES TO LIFE) 。我们在翻译标识语时要充分考虑和尊重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模式, 避免套用母语, 产生不标准的翻译。

4.1.3 避免受原文语言形式的局限。翻译应该注重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 汉英两种语言对描述同一行为所使用的句式不尽相同, 同一句式所表达的言语行为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达到翻译中的语用语言等效就要避免受原文语言形式的局限,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译文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的意向或语用用意。比如汉语里面的“请不要吸烟”就不能翻成NO SMOKING PLEASE, 而应该是NO SMOKING。因为这样的标识语是禁止性的, 汉语的这种礼貌的表达方式容易让人接受, 然而按照汉语的习惯翻译成的英语会让外国人感到不解:不让吸烟到底是禁止还是请求呢?另外一个例子, 在很多河边或池塘边都会有“小心落水”的标识牌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然而与之对应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在有的地方这句话竟被翻译成了PLEASE MIND FALLING WATER, 该译文不是提醒人们注意不要掉进水里, 而是注意正在落下的水。更有甚者将之译成了CAREFULLY FALL INTO THE RIVER, 它不是奉告人们注意安全, 而是劝告人们掉进河里时要小心 (贺学耘, 2006) 。所以, 汉英语言习惯是不同的, 翻译时尽量不要受原文语言形式的局限, 要根据目的语的语言特点选择合适的译文语言形式来进行准确的翻译。

4.1.4 语言准确, 避免错误用词。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个英语词汇对应的汉语可能有几个, 反之亦然,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精确性, 避免似是而非的用词。比如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期间, 南京市在闹市区之一的大行宫路口竖立了一个硕大的广告宣传牌, 上面的中文是“华商携手新世纪, 和平发展共繁荣”, 其英语译文是:Let Chinese Entrepreneurs United for a New Century;Make Peac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s Our Common Theme.这里面的“商”显然指的是商人而不是企业家, 一词之差所指的对象却变了。其实, 这句话可以译成:Worldwide Chinese Businessman Join Hands in the New Century for Peac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王银泉、陈新仁, 2004)

4.2 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4.2.1 注意礼貌原则。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无论在哪一个语言集团中都是存在的, 是一种普遍现象, 但各个语言集团使用礼貌原则的形式、场合和手段是不一样的。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所遵守的社交准则不同, 他们对礼貌的价值观念不同,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礼貌原则, 要考虑如何用目的语来得体地表达意思。比如在公共汽车候车点通常会有“老年人优先”的标识语, 这样的标识语在有的地方被译作OLD PEOPLE WAITING AND GETTING ON FIRST, 但我们知道在西方称呼老年人为OLD PEOPLE是不礼貌的, 老年人乐意被人称作SENIOR CITIZEN, 所以这句话翻作SENIOR CITIZENS FIRST会更好。在标识语翻译中注意并运用礼貌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会减少人们之间的误解, 避免翻译中的语用错误。

4.2.2 注意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差异。各语言集团都存在着自己所特有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 这些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对其他语言集团的人来说可能是完全陌生的, 甚至是难以理解的。如果在翻译时不注重这些背景的差异, 只是如实地按语言的字面意思翻译, 即使翻译的跟原文很贴切, 也难免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有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 知道哪些地方可译, 哪些地方可能会产生误解, 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把标识语的内容如实地或者比较如实地转达给对方, 才不至于误导读者, 达不到翻译的最初目的。汉语中有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而且往往采用缩略形式, 一些不熟悉中国国情的英语人士会因此而感到信息传递方面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 准确地把我们自己语言要表达的意思用英语表达出来, 对取得成功的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一直提倡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曾被人翻译成five stresses, 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操英语的本族人会对我们竟然提倡“四个美人和三个情人”而感到奇怪。后来翻译工作者经过努力把“五讲、四美、三热爱”译成了five stress-es, four points of beauty and three aspects of love, 并附加注释:stress on decorum, manners, hygiene, discipline and morals;beauty of the mind, language,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love of the motherland, socialism and the Commu-nist Party。这样的表达尽管有些啰嗦, 但不至于引起信息障碍 (何自然, 1997:181-182) 。

5. 结语

标识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用语有其自身的语言风格, 而汉英两种语言又各有其表达习惯和文化特色, 要做好标识语的汉英翻译不能不考虑汉英标识语各自的特点, 同时还要考虑各种文化因素。从语用等效的角度对汉英标识语进行翻译, 注重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可以兼顾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赵湘.中英标识语的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J].外语教学, 2006, (2) :72-74.

[3]张新红, 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 2001, (3) :286-293.

[4]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3) :57-59.

城市标识图形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线索.

2.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用细腻的语言,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团徽是共青团员的标志,那么,

你知道城市的标志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

来看一看城市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过程

1.理解文题:什么是标识?(明确: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

2.生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3.划分段落: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 5):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象。

第二部分(6-15):写树才使城市之间的真正的标识。

第三部分16-17):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作者对自然界的崇高。

4.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语言的

亲切,优美。(生探讨略)

5.总结:

教学后记:

浅谈河北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之乱象 篇6

【摘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度发展和冬奥会申办的成功,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面临着难得机遇,其开放性将进一步扩大。作为城市名片的“标识用语”英译却呈现不尽如人意之处,可谓乱象丛生,解释歧义,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的美观,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实践价值。

【关键词】河北省 城市标识用语 英译 乱象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度发展和冬奥会申办的成功,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面临着难得机遇,其开放性将进一步扩大。作为城市名片的“标识用语”英译却呈现不尽如人意之处,可谓乱象丛生,解释歧义,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的美观,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实践价值。因此加强对城市标识英译乱象的整顿,统一英译标识的使用就颇为必要。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环渤海经济圈,还是冀中南经济区的开发,抑或是冬奥会申办的成功,都促进了河北省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作为城市名片的“城市标识”却呈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表现在:

首先表现在英译硬伤方面。城市标识英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开放度。因此城市标识英译也是一个文化融结的过程。如果对英语的语法、习俗以及历史渊源了解不深或一知半解,不追求翻译的内容忠实,而只追求语句通顺,就很容易造成翻译的笑话。如邯郸某县城一个醒目的标识海润影城,这本是一个文化的高雅场所,而其英译却是“Hai Run Shadow City ”. 让人哭笑不得。如果这种翻译是单纯的表面追求的“硬伤”的话。那么由于对英语单词的历史渊源不理解所造成的歧义也是“硬伤”之一。如在我省很多城市对未开发的地区多译为“blank zone”,这种翻译也是忽略文化潜在的意蕴所造成的,让人感觉寡然无味,而正确的翻译应是“deaf zone.”这种译法反映的是人的“力有不逮”,颇富想象意味。城镇化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许多相应的小区也建立了起来,而且名称文化意味很浓,但其翻译却不尽如人意。如石家庄某“方里小地”社区,翻译成“the square mile”这种翻译值得斟酌,是因为不理解英语文化造成的。实际上“the square mile”在英语里是指金融行业集中类似于北京“金融街”的概念,这种英译很容易造成人的误解。再如我省某地旅游景点将“请在一米外等候”译为“Please wait outside rice-flour noodle”更使匪夷所思。

其次表现在城市标识“死译”方面。梁实秋先生说得好“死译一定是从头至尾的死译,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翻译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这里面传递的是文化的灵感,体现了译者的真挚卓识。死译过于冗杂,缺少必要的文化内涵,这是和译者的水平有关。如邯郸某永安名都小区的广告“一个温暖舒适的家”,被翻译为“WARM AND COMFORTABLE HOME .”不仅翻译的读起来没韵味,属于明显的死译,而且其中一些单词的属性和语法适用也值得斟酌。再如保定某红十字会医院被翻译成“RED CROSS SOCIETY HOSPITAL”,不仅读起来寡然,而且将红十字会的“fraternal”(博爱)精神也丢掉了。在有些公共场所,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广告翻译让人不知所云,如邯郸机场交通银行的广告“丰沃共享,厚德载富”的翻译为“one to one focus makes more”,让人感觉到不知所云,而且也使中国文化的丰厚底蕴也荡然无存,这些都是翻译中“死译”所造成的。

其三表现在翻译的不统一方面。从美学上讲,翻译的统一性不仅增加美感,而且通过统一的反复增加人的熟识感,从而达到宣传之佳境。遗憾的是,在我省很多地方的英译标识非常混乱且不统一,不仅各城市难见统一,而且同一城市、同一地点也不近统一。如邯郸某著名博物馆附近的草坪,就有“请珍惜小草的生命 ”(Please ireasure the life of the little grass ),“青草依依 请您爱惜(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请勿进入草坪“Please keep off the lawn.”等不同的译法,这些译法在许多方面值得斟酌,实际都因为繁冗而不统一。再如邯郸某知名品牌“公牛”的开关,顶部是“RAN”底端为“BULL”明显的不统一性,有点不伦不类。不可否认,翻译的多样性是有合理性和应当性,但不尊重语言规律也是不合适的,不得任意杜撰或伪造。诚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言“只有在我们自己的语言中没有一个词能表达作者原来的词的意义的情况下才采用原词”,对于英译标识而言,也当谨记之。

其四英译标识书写的不规范。河北省城市标识不仅存在汉语书写不规范的问题,也存在英译标识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后者更为严重。如在英译标识方面或者误写、漏写。如邯郸某县城御景楼宾馆 YU JING LOU HOTE,漏掉了“hotel”中的“L”字母,某学校的警卫室guard rom就漏写了room中的“o”字母;或者书写不规范,忽略了英语中的大小写。如在邯郸长途汽车站,南方一知名重型机械厂在入口的机械标识上,就将“caution,danger”(注意危险),误拼成“cantion danger”就让人很无语。等等,这种书写不规范的情形,在我省各城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颇需要予以清理和规范,以避免因此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河北省城市标识存在的混乱现象,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规范,在这方面,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经验都可资借鉴,或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约束,或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法,或成立官方统一的翻译机构,等等。总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河北省的发展也将迎来更为开放的明天,城市英译标识作为城市“名片”也必将迎来辉煌的未来,也必将成为一个大有为的文化市场,其在河北省文化发展中的“软实力”作用必将更加明显。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J].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曾毅,吴佳.道路、地标译名“四不象”[N].广州日报.2013. 11.1.

[3]托马斯·杰斐逊.朱曾汶译.杰斐逊选集[M].商务印书馆.1999.

[4]城市英文标识呼唤规范化[N].常熟日报.2008.8.22.

[5]孙锦.首个政府规范文件让“纠错”常态化[N].深圳特区报.2013.09.27.

[6]杨玉红.上海公共场所英译规范出台[N].新闻晚报.2009.04.17.

【基金項目】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资助课题《河北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之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李奇儒(1991- ),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论环境系统设计中的标识系统设计 篇7

关键词:标识标识系统环境艺术设计

长期以来,景观设计规划师忽略了标识系统的重要性,将环境规划的标志指示系统交由平面设计师独立完成。这造成了整个标志系统的设计应用与环境景观大环境的设计理念相互脱节。标识指示系统在环境景观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是联系环境景观系统中各个景观元素的重要纽带。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潜在的心理需求日益觉醒,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人文环境,需要规划者和设计者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周围迅速发展、变化着的种种现象。由于图像技术的发展,“标识”已成为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机场、车站、地铁站的各种交通指示标识系统。其实它们已成为人类与现实社会的一种接触方式。当人们到医院就诊,利用它们以便快速寻找目标,尽早完成繁琐的寻找程序,同时设计到位的指示牌也能折射出医院的安全、卫生和亲切感。可以说,标识指示系统描述了一个新的价值观一它不仅是物质产品生产的一项实用技术,还需要说明怎样去使用这些产品。

标识指示系统

标志是狭义的符号,有时称为标识、标记、记号等。它以精练的形象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表达一定的涵义,传达特定的信息。相对文字符号,标志表现为一种图形符号,具有更直观、更直接的信息传达作用。

标识是以特定而明确的图形、文字、色彩等来表示、象征事物,同时表达出事物对象等抽象的精神内容。标识不仅是作为事物存在的单存性指示作用,还包括了目的、性质、特征、主张、精神等的总体表现;同时标识特定而明确的造型,将信息快速、准确地传播给社会大众与社会组织。

标识指示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应该源自上世纪初产生和发展于欧美国家的CI设计,直至60年代,这一设计领域实际涉及范围还只是商品生产的厂家或企业。随着环境艺术设计的观念和专业名称在国际上的一致认可,人们越来越习惯把自身活动的领域从系统的观点和角度来把握和创造,也逐渐认识到,环境设计这项系统工程也需要引入标识系统的概念,以便更有效地发挥环境的作用。因此,环境标识系统的设计便应运而生。

环境系统设计

环境设计的概念,从宏观上看它涉及整个人居环境的系统规划,在某一区域方面则关系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不同场所的营造。而人们的活动是复杂的,人们的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环境设计也是多学科的,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和统一的协调性。

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是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生活场景。这一环境的艺术处理自始至终牵扯到人类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的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若将人设置在这一体系的中心坐标,现代意义来讲,环境系统设计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和壁画,以及人们生活工作的内部空间环境,即室内环境。环境系统就是包含以上各类艺术的整合体,它包容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和范围,是人类改变生存方式的根本性标志之一。

环境系统设计中的标识设计

多年以来,标志一直担任公共空间里的重要角色。来自民间的平面艺术,在提供动线、识别、规定等重要资讯之余,也为周围环境增添了丰富的光彩。

长期以来,在环境景观规划过程中,标志设计以及指示系统的设计都是由视觉传达设计师来完成,整个设计过程与环境景观系统规划过程基本分离,造成了标识设计与环境景观设计的严重脱节。一个完整的指示系统应该是CI的一部分,尽管指示系统有区别性,但在表现形式上,各层次之间应具有广泛的统一性。具体表现为企业理念与视觉传达的协调性,载体之间应用材料与造型的统一性,载体颜色与企业CI的一致性,产品尺度上的呼应性。标志指示系统的设计也要考虑到景观设计的风格理念,分析设计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建筑对于整个指示系统的影响。在统一的设计风格中寻求变化,以注重指示系统的功能指向性为主,过分突出的单体载体会破坏景观的全局效果,导致整个指示系统的单调性。

系统性的标识指示系统给人们提供了最佳的生活体验

景观标识作为构成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是随着城市的发展,符号、标识在我们这个日益复杂的信息时代的城市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出现的。它是城市发展的产物,是由二维或三维的、运用多种材料构成的实体构筑和传递信息内容所构成。作为城市的标识设施除了起着必要的实用功能外,同时又是作为景观小品的形式存在,有着审美功能。它既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构成城市空间环境的景观构筑。虽然它以微观形式出现,但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代表性,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社会的开放程度以及历史文脉和人们对城市的整体印象等。

参考文献:

[1](美)韦恩·亨特,环境景观识别设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美)盖尔·芬克,公共环境标识设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日)太田幸夫,坂野长美编译,刘云俊译,景观标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张雪,后现代标志设计,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5]苏克,新概念标志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6]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7](美)约翰·西蒙兹著,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美)凯瑟林·费希尔,新简约设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夫龙工作室,现代设计家创意图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上一篇:高职护理实训教学下一篇:持续负压吸引保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