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

2024-05-01

地质科技(精选十篇)

地质科技 篇1

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概述

(一)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是地理学分支学科, 指自然界中地下水各种运动和变化的现象。对于水文地质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任务:治水、找水。目前在找水方面, 主要利用岩溶裂缝水和第四系含水层, 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对于碎屑沉积岩、深浅变质岩、新老火山岩以及碳酸岩分布的研究, 对导水、容水构造方面的寻找都取得不错成绩。例如, 利用激发极化衰变场法, 确定玄武岩裂缝含水区井位, 利用电场选频法找水、确定井位, 对全国地区水资源运用起到巨大作用, 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

(二) 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这一词最初起源于20世纪中叶, 是为了解决地面沉降、泥石流以及滑坡等方面而提出的。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对大面积灾害地质的调查、对国民经济开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进行评价分析, 采用科学的环境地质探测方法,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目前来看, 我国环境地质研究在地面水源、土壤污染、以及地下污染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 为日后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大量研究资料。

(三) 工程地质

对于工程地质的研究主要是为工程应用而服务, 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地震、岩体稳定性、地质灾害等等。在建筑中, 对于地基土的要求非常严格, 因此对于工程地质的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目前来讲, 对工程地质的勘察探测方法是多样的, 具体包括:地质雷达测量、微震测量、井中和地面测温以及声波法等等。在工程施工中, 工程地质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路基地基压实检测、隧道衬砌检测以及桩基质量无损检测、地质构造检测等等。

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一)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发展所要遵循的线索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情,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发展应该遵循以下三条线索:

1 科学化发展方向应该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据, 具体包括, 南水北调、西北水资源三峡工程等等。

2 科技化发展应该以为政府职能服务、为履行政府法律作为方向。政府职能服务包括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监督利用等等。政府法律包括, 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以及矿产资源法等等。

3 科技化要向多学科延伸。对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研究, 实质上就是利用地质学基础知识在环境科学以及土木工程学上的应用, 由于在工程建设中所涉及专业领域比较广、比较复杂, 这就要求向多学科延伸。

(二)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具体发展方向

1 隧道工程。军事工程、地下铁道、采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以及铁路等等都包含隧道工程, 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铁路建设来说, 我国已经有60年余年的历史, 其中在隧道建设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岩溶地层止水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大瑶山隧道建设, 其隧道长度为14.925km, 通过岩溶区深埋为400m~500m左右, 长度在1km左右, 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过一次重大的涌水涌砂事件, 造成铁路瘫痪, 因此国家提出了关于隧道深层岩溶治水技术相关的研究课题, 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相关知识, 此课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科研为生产服务、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充分突出这一主题。

2 岩石边坡。边坡问题在水库回水、水利工程坝基、水运航道、公路沿线、铁路工程中表现的非常普遍, 影响岩石边坡的主要因素包括, 河谷外鼓、河谷卸荷回弹、采煤活动对上覆地层的影响、硬岩地层中软弱夹层的风化以及长河谷下沉对边岸的影响等等。

3 填海造地和围湖造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 实施了大量填海造地、围湖造田的项目, 由于缩小了胡泊的实际面积, 从而促使泥沙积累速度加快,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发生变化, 水灾严重、洪涝不断, 为解决此问题, 应该加强这一方向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科技化发展。

4 干旱地区地下水开发。我国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主要包括: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等等。当前的水资源系统主要模式是, 雪山融水进入水库, 然后从山前沿着河道向地下渗入, 最后从平原地区溢出, 最终形成绿洲, 在今后发展上要从农业灌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人工改进上做进一步的调节。

5 为规划服务。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工作, 更多是为规划服务, 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具体包括, 中国地质灾害图、全国环境地质图系以及图文结合的中国重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等等, 为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资料, 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要以此为方向。

结语

正确把握社会需求与科学发展趋势, 摒弃传统单学科发展思维, 扩展视野是促进当今水文、环境以及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关键, 本文主要针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基本概念以及科技化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 希望对我国地质科学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科技成果 篇2

1月9日~1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在京召开,《中国地层表及说明书》等10项科技成果获评科技进展。

十大科技进展由42位院士、专家共同评出,包括基础地质和矿产领域的《中国地层表及说明书》——中国地质历史“编年表”、“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亚洲中生代花岗岩图编制及新进展”、“全国重要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中国辽宁首次发现侏罗纪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阿拉善地块前中生代构造归属新认识”;水工环和技术方法领域的“自主研发无人机航空磁/放综合测量系统”、“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研究”、“岩溶峰丛洼地水土漏失研究及防治”、“铼—锇同位素分析技术为沉积岩测年开辟了新途径”。

地质科技 篇3

根据评选结果,十大地质科技新进展为:汉江石——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新矿物、青藏高原深部物质流动方式多样性机理研究、中国成矿体系综合研究取得实质重大进展、推覆构造研究在福建找矿中的应用取得突破、中国铀矿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西天山造山带铁铜金矿资源评价与研究、裂缝性油气储层形成机理与评价预测新技术、山东东营凹陷盐家深层砂砾岩油藏地质模型与勘探实践、核磁共振找水仪研制与开发、华北作物布局灌溉耗水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适应性研究。

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是:甘肃省玛曲县格尔珂发现特大型金矿、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再获特大型金矿;辽宁省本溪市思山岭发现特大型铁矿、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白杨河地区发现特大型铀铍多金属矿床、安徽省南陵县姚家岭发现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特大型矿床、河北省涞源县杨家庄镇木吉村获得大型铜钼金矿床、湖北省远安县杨柳发现特大型磷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高力罕发现特大型煤田、山东省曹县发现大型优质焦煤煤田、福建省武夷山市桃棋发现优质石墨矿床。

本届“双十”评选的评委会由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冶金、有色、核工业、地震、煤炭、化工等行业,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水电工程等单位的10多位两院院士、专家组成。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任评选委员会主任。

评选结果从全国各省地质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推荐的101个申报项目中产生。此次评选结果显示出2010年中国地勘行业工作成果的一些特点:科技成果方面,创新性成果,继前几年的恐龙研究后,中国的新矿物研究出现突破,引起国际业界的广泛关注;青藏高原研究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而且成果倍出;支撑矿产资源找矿的综合研究出现新的高潮;新理论广泛应用并带动新技术的大发展。在地质找矿方面,金矿的发现最为突出,发现了一系列特大型金矿床;多金属和铁矿的找矿也有不少重大突破;在能源矿产领域,煤炭发现取得可喜成果;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找矿难点地区出现找矿突破;非传统能源找矿得到普遍重视并出现快速发展的苗头。

浅析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 篇4

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将地质技档档案的各种纸质、照片、声像、胶片等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盘、磁带、光盘等数字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处理的图像或文本的过程。

一、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的意义

(一)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繁杂,数量大,内容多,查阅不方便。采用原始的管理和服务方式不能满足高容量、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要求,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工作将完成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过渡,把众多的地质信息输入计算机。这样,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要求,利用检索系统进行快速检索,只要输入任意一项关键词,如:资料名称,类别,矿种,勘查程度,编著或者几项关键词的组合,就可迅速从数据库中,搜索到相关的地质科技档案资料,既方便查阅者查找档案,又缩短了查找时间,避免了传统档案利用方法对档案资料实体的多次调用所造成的大量时间浪费和重复劳动现象。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地质科技档案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繁锁,如平日的地质档案资料的登记、录入及归档、借阅、接收等,还有地质档案的分类、汇总、统计这些工作通过地质科技档案数据化管理后将十分快捷方便,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手工管理的重复劳动和工作环节,大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后,还能把隐含在档案中的有价值的信息挖掘集中起来,有利于对现有的地质科技档案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为地质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减少地质科技档案原件的利用,提高地质科技档案原件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由于地质科技档案的特殊性,我们对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必须做到更加规范化,以致于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它。然而,地质科技档案的寿命却是有限的,一方面,它在存放和使用中都会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损害。比如:频繁的调阅和复印原始档案,也会对纸质档案造成人为的损害;灰尘、潮湿等自然因素会对纸质档案造成自然损害,影响其存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档案也不断地损坏和毁灭。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尤其纸质文档更容易发黄、脆裂、老化,它对保存环境要求更高。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及微生物环境等都会影响其寿命,实现地质档案数字化后,档案的存放环境由计算机实行统一管理,就可以实现温、湿度自动控制,为档案提供更为适合的保存环境,而且提供电子档案,可以避免纸质档案因多次反复利用而造成损害,保护档案原件。

实现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后,对于极其珍贵的地质科技档案处于易损或变质状态时,可随时复制,将原件完好保存。利用档案目录检索系统,可以减少了对库存档案原件的调阅次数,减少了档案的搬动次数、降低了库存档案的老化速度,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库存档案进行有效的保管和保护,延长了地质科技档案的使用寿命。

(三)可以解决不易实现信息共享的问题。

年代长久的地质科技档案多为孤本,原来的保管和查询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多人同时共享信息资源的需求,也不利于同行间信息的交流和利用。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后,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把档案同时提供给众多用户,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还可通过计算机系统,查阅公开的地质资料目录、公开的资料简介以及公开的公益性、基础性、区域性地质资料等等,能及时、详细地了解工作区的地质工作程度,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避免重复浪费,有效规避风险。地质科技档案的数字化改变了过去地质档案资料的传统利用方式,可实现地质资料的社会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提高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能力。

(四)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地质科技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矿业中的作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馆藏机构标准化、社会服务网络化”的要求,并制定了在“十五”期间完成重要地质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地质系统保管的地质科技档案不仅数量庞大,且内容广泛,种类多。由于以前的地质科技档案大多是以普通打印纸、蓝图和描图纸及手写的形式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蓝图正在褪色,字迹正在消失.纸张亦正在逐步老化,有些资料已经残缺不全,不可再使用。且过去的档案多为孤本,档案易老化,因模糊破损导致一些重要找矿信息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要想保存利用这些早期珍贵的地质科技档案只能借助数字化手段加以复制抢救。地质科技档案在管理和利用上还是以传统的手工方式来管理与传播,很难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地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难以体现,更难以适应当代“数字化生存”。为了充分发挥地质科技档案的作用,必须用高新技术手段武装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地质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才能让地勘单位创造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问题。

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许多弊端:尤其是当前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过快,如果兼容性不够好,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从而直接缩短了电子档案的寿命;而且,电子文件对设备具有依赖性,如果保存电子文件时,没有注意保存生成软件及设备等方面的参数,当某系统被毁或出现故障时,由它生成的电子文件就无法读取,造成数据丢失。

应采取的对策:使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备份存储,及时升级和更新存储技术,保证文件存储的安全性和可读性。

(二)地质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的运用,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加强了档案部门与其它单位、部门间的联系,但这也带来信息利用的安全性问题:一方面,电子档案有时可能会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文件被偷盗、被修改及丢失,甚至造成系统崩溃的情况;另一方面,作为地质档案的特殊性,它涉及地质系统找矿、勘查开发的秘密信息,与地质勘查系统的项目决策和规划紧密相联,原始数据如保管不好,会使地质勘查单位丧失勘查投标机会、增加勘查成本、丢失投资商机。

应采取的对策:确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使用正版软件、防毒杀毒、网络防火墙等措施加强管理。要有数据异地备份,在利用档案信息过程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情况的发生。使用专用服务器,实行物理隔离,对档案信息采取密级设定、用户利用权限控制等。

(三)现代化档案专业管理人员问题。

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模糊不清,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及电子文件的管理方面的知识的认识及参与度较低。因而会造成信息化服务水平质量不高,

应采取的对策: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计算机和档案专业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快速掌握电子文件的管理知识;加强现代知识的学习,正确解决数字化进程中录入与检索、保密与开放、资源共享与资源权属关系等问题;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安全操作规范培训,使档案管理员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自立新,王香梅.浅析档案的数字化.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2]江平.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地质科技 篇5

第一章 绪言

1.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学习和掌握罗盘的使用。2,学习沉积岩岩性,层面结构等。3,认识断层。4,认识沉积岩(化学岩)5,认识褶皱。6,采集化石标本。7,认识岩浆岩。8,认识变质岩。1.2实习要求 1按时出勤。

2注意不乱攀爬和敲击。注意自身安全。听从教师和班级安排。3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认真思考。

4认真的完成实习实习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1,3实习时间:2011年10月22日——2011年10月29日 1.4实习地点:湘潭市湘乡市棋梓桥镇

第二章 野外实习区概况 2.1棋梓桥交通位置概况

棋梓桥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以西约35千米。地属华南湘赣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棋梓灰岩”、含锌天然矿泉水、白云石、矽石、石膏、滑石、铁、锰等质优量多。当地的支柱产业是水泥和旅游,位于水浒庙风景区。当地气候四季分明。靠近北回归线,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溪河密布,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17.3℃,1月份最低为4.9℃,7月份最高为29.4℃。极端最低为-8.1℃,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

2.2自然地理状况

湘乡棋梓桥地区是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等地区,此地区是湘潭市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地层全而且具有代表性并且发育较全,露头清楚,地质构造典型研究程度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棋梓桥的时代属泥盆纪晚期和石炭纪。分布于湖南境内。命名地点在湖南湘乡以西约35千米的棋梓桥。为浅海相沉积,为灰岩和泥质灰岩,共厚约300~400米。与下伏易家湾组呈整合接触。

泥盆纪

实习区棋梓桥镇该地层以灰黄色,黄褐色,灰红色,灰白色,灰黑色等页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灰白色薄层—中薄层石英砂岩,粉砂岩,薄层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植物化石和孢子化石丰富,为整合接触。

泥盆纪(距今4-3.6亿年前)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亿年前开始,延续了4000万年之久。可另分为三个时期-前泥盆纪时期(四亿零六百万至三亿八千七百万年前)、中泥盆纪时期(三亿八千七百万387至三亿七千四百万年前)、以及后泥盆纪时期(三亿七千四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由于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影响的结果,同时,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开始发生了海西运动。因此,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泥盆纪里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石炭纪

实习区棋梓桥镇该地层的底部为黄褐色,紫红色铁锰质层;下部为深灰色页岩夹包层石英砂岩,中部是灰黄色中厚层石英砂岩,粉砂岩,上部是杂色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泥岩;石英砂岩中斜层里发育;页岩,粉砂质页岩中波痕发育,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

石炭纪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气候分异现象又十分明显,北方古大陆为温暖潮湿的聚煤区,冈瓦纳大陆却为寒冷大陆冰川沉积环境。气候分带导致了动、植物地理分区的形成。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章 岩石矿物与地质构造

NO.1岩性点

湘乡棋梓桥万罗山的岩性以浅灰色石英砂岩为主(碎屑岩),属于块状构造,碎屑结构。

万罗山一沉积岩为主,层厚大约20-30厘米。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 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万罗山断层图

NO.2:断层的认识

断层图

这是一个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

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是什么力量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呢?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断层对地球科学家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地壳断块沿断层的突然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对断层机制研究越深入,就能越准确地预报地震,甚至控制地震。NO.3构造点(采石场)

在此处也是沉积岩,灰岩深灰色石灰岩,细状晶体结构,块状构造。褶皱的认识:

背斜图

岩石中

褶皱示意图

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于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NO.4(火车站)

是一个断层,沉厚为20厘米。

背斜图

NO.5(岩性点)化石的采集

这里以砂岩,泥灰岩,页岩,为主含有丰富的珊瑚腕足类化石。NO.6(潭市 认识岩浆岩:

花岗岩图 小于3千米的是浅层岩,大于3千米的是深层岩。这里以花岗岩为主。矿物成分是石英,斜长石,云母,角闪石。块状构造,此处的花岗岩上面4米基本风化,中间的两米处于半风化状态,下面的基本微风化。

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认识变质岩:

风化后的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NO.7(板岩)

板岩 黄褐色,块状结构,以石英为主。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

第四章 实习体会

地质科技 篇6

关键词:地质科技档案;管理;问题;策略

地质科技档案是地质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经过长时间探索和整理,总结出来的具有高含金量的地质材料。地质科技档案既是储存地质科技的载体,又是传播地质知识的途径。但是目前地质档案一直被储存在档案室内,很少有人去翻阅和查询,使地质档案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真正的价值无法完全体现。所以在地质档案管理中有效的管理和充分的利用成为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科技档案是记录地质信息的载体,是无数地质工作人员心血的结晶。地质科技档案能够为地质的研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而且地质档案与其它档案相比,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所以地质科技档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在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将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档案管理部门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管理制度上仍存在缺失。首先,档案收集的制度不完善,使档案的记录不够完整,档案的利用价值受到影响;其次,档案的保管制度不完善,管理设施落后,使档案在保管环节中出现损坏、遗失,造成资源的浪费;然后,档案的利用制度不够完善,使档案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从而使档案难以发挥其真实的价值。同时,地质科研部门过于注重对能够产生效益的科研项目的管理,忽视了地理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地质科技档案管理设施陈旧,管理不到位[1]。

(二)信息化管理缺失。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地质科技档案的载体由纸质载体转变为电子和纸质混合载体,虽然为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仍缺乏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完全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引进专业的软件,对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目前地质科研部门对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中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使档案的利用率低,降低了地质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

(三)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首先,在档案管理中缺乏专业的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人才,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这些人员缺乏对地质科技档案的认识,无法对档案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使档案管理工作变为“档案储藏”,档案真正的价值难以发挥;其次,地质科技档案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只要将档案分类、罗列、做好目录就完成本职工作,缺乏对管理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附属工作,难以实现系统的管理;然后,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限,难以快速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中以中年人居多,这些人对计算机技术掌握不够娴熟,同时接受高科技的能力较低,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的完成[2]。

此外,地质科研人员的归档意识不足,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忘归档或者漏归档的现象,对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中也存在失误,从而使部分珍贵的资料缺失,地质科技档案无法完整、系统的储存,在实际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二、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与创新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的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有效管理的基础。首先要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结合地质部门的管理能力,将地质科技档案的各个步骤进行统一的管理,针对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利用以及鉴定等方面都能够做到有据可依。其次,根据地质科技人员提供的资料给予地质科研人员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地质科技人员能够在科研过程中注意资料的归档和整理,并及时报备到档案管理部门,以此来完善地质档案。然后,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使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并制定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管理标准,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的自动化管理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分类标准,从而促进地理科技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二)在档案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并被广泛的应用。地质科技档案由原来的纸质管理逐渐演变成为纸质、光盘、微盘等载体共存的形式,扫描技术的发展更为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开拓了新的途径。利用这些高科技的管理技术,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方便、直观,而且有效的节省了储存空间,通过云备份等技术能够提高档案的安全性,防止档案出现丢失或者损坏现象。同时,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投入到对档案的研究工作中,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3]。此外,信息化管理最大的优势是档案查询方式多样化,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三)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对管理人员提供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现代科技应用能力。所以地质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招聘和培训的管理。严控招聘环节,保证招聘的人员符合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要求,同时,对已经入职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并为其提供最新的档案管理讯息和管理技能,使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科技档案对基础工程建设以及各学科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档案管理上的疏忽,导致地质科技档案的利用率低,其真实价值难以有效的体现。在新时代下,地质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管理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对档案的管理,不断地提高其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雪萍,张蕾,马忠花等.地勘科技档案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9):52-53.

[2]景立辉.浅谈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2012,21(11):14-14,18.

我国地质勘探科技发展对策初探 篇7

地质勘探是先行行业, 没有地质勘探的有效成果, 任何资源性行业的任何发展都是枉谈。它不仅关系到采掘业的后续发展, 还关联着各种原材料加工制造业、能源重工业、交通运输业以至农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可以说, 地质行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的基础。

1 我国地质勘探的现状

1.1 我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历史沿革

时间上溯至三十年前, 我国地质勘探行业仍属计划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年的变革, 这个行业顺利完成了三个身份的过渡:一是从计划经济的执行者变成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计划经济下的地质勘探服务于国家, 整个行业是公益性的、计划性的。勘探任务和勘探成果由国家统一分配。地区之间、行业内部之间交流极少, 重复浪费极多。上世纪末, 地质行业开始了商业化的步伐。各地区各种性质的地质勘探队伍开始兴起, 但队伍之间的相互衔接仍然处在进一步的摸索之中。二是从地表的勘察者到地球的探索者的转变。世界地球科学是本世纪以来地质科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的立足点是全球地质的整体探测技术、分析数据和信息共享。它的观点建立在宏观基础上, 从地球内部到地球表面以及大气层。三是从资源的供给者到资源的保护者的转变。在发展第一的盲目统领下, 地质勘探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往往对水源污染、能源过度开采、地质灾害等后果不足。而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的观点之后, 地质勘探行业开始注重经济和自然地协调共进。

1.2 我国地质勘探行业存在的问题

1.2.1 经济发展需求旺盛和地质勘探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推进, 资源能源的稀缺性越发凸现出来。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对于资源能源的极度饥渴和市场对于各种原材料旺盛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地质勘探供给的严重滞后。采矿企业无矿可采、能源企业无米下锅。

1.2.2 东部地区的用力过猛和西部地区的欠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东部地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地质勘探行业已经日趋完善。地表矿、易找矿等多数已成为被揭开的难题和被开发的矿业。而资源更丰富、储量更惊人、品种更稀缺的西部富矿则有待于人们的发掘发现发展。在已知的二十五种一线矿产中, 一半以上存储在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1.2.3 投入的逐年增长和产出的逐年减少之间的矛盾

我国地质勘探行业体制改革起步较晚, 地质单位仍属于国家行政事业序列。以事业单位的性质行驶企业单位的职责,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冗员的存在。国家对地质的投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这笔投入中一大部分的比例用于“养人”。人员不流动带来的恶劣后果是投入不能集中在关键业务环节。

1.3 地质勘探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本行业科技创新力度不足之间的矛盾

我国鲜少有重大影响的地质勘探成果, 这与我国地质行业没有领军队伍、没有突出的科研成果相关。地质行业人员多, 但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有科技成果的人才屈指可数。科研攻关力量薄弱。

2 地质勘探科技发展对策初探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作用。只有从体制、投入、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我国地质勘探科技才可谈发展。

2.1 加快地质行业的市场化步伐

要想使地质勘探的步伐跟上市场变化的脚步, 达到供需平衡, 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而且是良好的参与者是必须的。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地质行业至今仍走不出行政管理的保护。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催手, 因此要求我们研究探索地质行业的市场化运作途径和方式,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模式。矿产企业也可以作为勘探主体参与地质行业竞争。有经济回报的刺激, 即改变了地质勘探完全由国家投资的片面性和单一性, 也提高了采掘企业科技发展的积极性, 为社会自己的进入提供了合理的渠道。

2.2 加大地质行业顶尖人才的培育

在中国万事靠“考”的大环境下, 地质行业新近力量大部分来自地质院校或地质专业的学生。而以前那种从地质队开始干起, 一步一个脚印的地质员则越来越少了。由于工作环境差, 经济待遇与工作量不成正比, 越来越多的“学院派”毕业生选择改行就业。仅有的从事本行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也留在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一二线城市或者财政拨款的国家公益性地质单位。随着老一辈地质员的退出, 基层地质勘探单位人力资源的紧缺成为普遍的问题。只有依靠高薪制, 才能弥补工作环境带来的弊端, 将优秀的毕业生吸引到基层单位工作。同时, 强调学术攻关、科研成果在再分配中的比例, 明确著作权和持有权在勘探行业中的运用。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建设力度, 加大国家重点项目、地方科研院所、各级实验室以及专业院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能力, 网罗高水平人才、注入新鲜血液。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打下基础。

2.3 探索多种投资渠道

目前我国地质勘探行业仍然是公益性操作的天下,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我国负责该行业的管理机构包括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三家。不单管理上存在交叉重复, 资金投入与管理上也力量不足。提高地质勘探的商业性比例是解决我国地质勘探难题的方法出路之一。只有允许商业化的元素, 资金的来源才能够得到保障。目前, 我国已经存在国家出资之外的矿业公司、海外投资等资金流入。商业性的地质勘探与国家主持的公益性的地质勘探结合, 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 地质勘探行业参与采掘开发, 共享采掘回报也是解决资金的渠道之一。地质勘探成果多而推广少、回报少是制约资金投入的重要原因。与企业的协作, 有助于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2.4 具备全球眼光

地质勘探的着眼点以地球科学核心, 具有全球性质。地质科研的成果也往往牵涉到世界的利益, 各国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共享勘探成果和信息是全球化环境下地质勘探行业的必然趋势。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和科研手段、吸取有益的经验, 是我国地质行业保持先进水平的必备条件之一。就现有的地质勘探和采掘水平而言, 我国已经具备了走出国门, 参与国际勘探事务和竞争的能力。

2.5 提高科技含金量

地质勘查的效率大小、成本高低、质量好坏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探测、遥感、实验等仪器和方法。相对于日新月异的国际先进勘探技术, 我国的地质勘探还徘徊在低水平上。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吸纳了计算机和GPS等信息技术, 观测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 在地质勘探行业推广和利用可以提高地质勘探数据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此外, 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 能够自动判断和预算的物探仪器是提高勘探效率的科技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 制约我国地质勘探行业科技发展的因素是多方位的, 推动行业科技发展的措施也要全面考虑。

摘要:资源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质勘探又是制约资源利用的关键因素。困惑地质勘探的难题有很多:发展方向不够明朗, 资金投入不够充足, 人力资源供给疲软等等。但最关键的, 也是我国地质勘探相比发达国家勘探行业底气不足的一个方面则是勘探科技的发展滞后。

关键词:地质勘探,科技,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孙文盛.地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J].求是, 2006 (13) :47-49.

[2]袁亚锋.论地质工作中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 (4) :11-13.

地质科技 篇8

今年1月, 北京举办了第十三次“李四光地质科学”颁奖大会,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夏毓亮研究员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该奖项是我国地质行业最高荣誉奖励, 每两年评选一次, 获奖者一生只能被授予一次, 并作为终身荣誉。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夏毓亮一直行走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1964年, 他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被分配到核工业部工作, 从此便开始跟踪世界同位素地质学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和方法。五十年如一日, 他敢为人先, 不断创新, 始终坚持科学研究服务于找矿勘探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仅仅几年时间, 夏毓亮等人就在国内首次提出U-Th-Pb同位素体系中放射性母子体同位素原子比值正确的计算方法, 以及U-Pb同位素计时中一致性图解方法的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概念, 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解释, 并列举了各种图解模式。同时, 他还解决了世界性地浸砂岩型铀矿定年难题, 发明了专利技术方法, 可靠地确定了中国北方主要产铀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年龄, 在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成矿预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个世界首次成就了夏毓亮今天的斐然成绩。他把U-Pb同位素体系演化理论应用于铀矿地质领域, 在国内外首次对“铅同位素方法寻找铀矿”进行了理论基础、应用地质前提和试验应用的深入研究和总结。利用U-Pb同位素体系演化理论对铀矿床成矿过程进行谱系分类。首次提出岩石中铀的原始铀含量 (U0) 、富集系数 (△U) 的概念及测定和计算方法, 为确定岩石提供铀源能力、铀成矿机制和远景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同位素证据。

上世纪90年代, 夏毓亮等人开始针对我国铀矿找矿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重点的战略转移, 提出要抓住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年龄、沉积砂体物源及含铀性、蚀源区岩石的U-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案, 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北方主要产铀盆地的成矿能力、成矿机理、成矿预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凭借着丰富的铀矿找矿经验和理论知识, 夏毓亮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70多项。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参与了松辽盆地钱家店凹陷砂岩型铀矿的成矿预测评价、揭露验证及地质综合研究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期间, 他们首次建立了钱家店铀矿床“预富集-构造-层件氧化-油气还原-热改造”五位一体的成矿模式, 丰富和发展了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 并成功地在我国东部地区首次发现和落实了钱家店大型地浸砂岩铀矿床, 实现了他“核地报国”的梦想, 为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的核能源后备基地。

地质科技 篇9

教育部前部长袁仁贵曾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我国发展前进的引擎。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目前高校地质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奇缺创新型、领军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不了业,原因是现在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还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的高等地质教育急需进行理论创新、培养模式创新。随着21世纪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能源矿产和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地质科技人才与地质教育应着眼实际,实事求是,培养出能够胜任新时代要求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

1. 地质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一线地质人才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原因主要是地质人才区域分配极不合理,现在的毕业生心里目标是非一线城市不去,非省会城市不去。对于条件比较艰苦的西部地区的地质单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招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其实我国高校地质专业招生人数一直处于扩招状态,但是由于地质行业属于艰苦行业,一直存在“两低一差”(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工作生活条件差)的现象[1],造成原来的技术骨干严重外流,很多地质专业大学生在就读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转专业,毕业之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纷纷转行或者跨专业考研究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都造在地质人才的大量流失,直接威胁到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9年对28个学科进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地质科技人才流失情况十分严重[2]。

2. 地质科技领军型人才缺乏。领军型人才是指能够把握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前沿与动向,具有很强的科研创新实力和学术造诣、项目运作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3]。地质行业的领军型人才关系到在重大地质理论上能否取得创新,关系到地质找矿能否取得重大发现,关系到地质技术能否取得重大突破[3]。从近几年我国在参与世界级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参会人员所发表的科研成果质量与数量均有所下降[2],说明我国地质领域缺少真正的领军型人才,地球科学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方法多是从国外引进之后加以改进,或是照搬照抄,我国地质科学理论严重缺乏创新,究其原因是地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随着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地质科技人才也面临新的挑战,要求他们的研究逐渐走向海洋、深入地下、迈向太空,这些新的挑战与要求都要求地质科技人才要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完成国家赋与的使命。

3. 高等地质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教育模式的趋同化,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淡专业的培养模式,由于加入大量的公共基础课程,使得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大大缩短,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逐渐弱化。而随着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国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不断加大,都要求高等地质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创新,以应对当今的国际竞争与国内安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转型,从传统的依靠资源的投入转变为可持续的发展,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的能源矿产、新的地质资源利用理论将成为新的发展动力。因此,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都要协同多学科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创新。地质科技人才培养要以人才与地质科技理论为核心,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与地质领域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地质科技人才。

二、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健康发展的建议

1. 国家应积极引导地质行业健康发展,做好人才规划。

地质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的体制、机制和科技管理做保障,国家也应对地质人才数量和学科结构进行合理规划,避免部门规划的局限性。地质行业担任着国家能源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所以国家应积极引导行业发展,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规范有序发放地质行业科研项目,过冷过热都不利于地质行业的发展,一定要避免地质高峰期,2~3个人就做一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项目;低谷期,整个单位的人都没事情做的局面。例如,在1995-2000年这段时间,地质行业处于低谷期,大量地质单位想生存下来都有困难,于是纷纷转型,甚至倒闭。由于地质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各高校纷纷缩减招生,少的仅有十几个人,甚至有些高校地质专业停止招生。更有甚者有些高校通过更改校名(达到去“地”之目的),甚至达到谈“地”色变的程度,在校地质专业学生甚至不愿意拿起自己的专业课本,毕业之后也纷纷转行。而在2003-2009年这段时间,地质行业处于高峰期,因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投入地质行业,国家发放很多地质项目,出现许多地质项目没人做的现象,企事业单位到高校去“抢人”,抢不到人的单位就预定下一年的毕业生,由于前阶段的低谷期,地质科技人才出现断代现象,许多地质单位招不到人。在高就业率的诱惑下,各高校蜂拥而上,纷纷扩招,以前地质专业停止招生的高校也开始招生了,甚至从来就没有地质专业的高校也办起了地质专业。而目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高校逐年扩招,大量的地质毕业生又出现就业难的现象了。一个行业的低谷期与高峰期相间发展是正常的,但是像地质行业这样低谷期没人要、高峰期抢人的“大起大落”现象确实对整个地质行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国家应该做到地质科技人才5~10年规划,对于地质行业低谷期,采用政策扶持手段,对于高峰期,适当利用相关制度进行降温,从而保证地质行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平衡有序地向前发展,为地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2. 完善地质专业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目前,我国的高等地质教育遵循的是“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不利于突出地质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地质实践学习严重不足。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自然就是很好的天然实验场,如果学生仅在室内学习理论课就如同纸上谈兵,地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模式,同时强化地质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长远规划。以国家任务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采取科研项目历练培养人才的模式,明确不同类型人才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地质行业也应积极融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全力拓展与“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能源矿产的合作开发项目,培养学生树立“走出去”和“大地质”服务理念。“走出去”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对资源巨大需求量的迫切要求,仅凭国内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应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必须培养担负起时代不胜任的国际化地质行业人才队伍。“大地质”服务理念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地球科学不仅要解决传统的能源矿产问题,还应研究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合理利用资源等关系到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即从传统地质转向民生地质,主要包括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及旅游地质等。

三、着重发展自己的学科特色,形成竞争优势

国家地质事业的发展需要领军型人才,同样也需要工兵,就像带兵打仗一样,需要将军,同样也需要士兵冲锋陷阵。地质科技人才培养也一样,需要不同层次人才。目前我国高等地质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都存“文凭至上”的观念,一味追求升级。其结果是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和职业学院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异[4]。每个地质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定位,突出自身办学的特色,而不应盲目地追求“热门专业”,而摒弃“冷门专业”,努力培养出服务于社会的多层次地质科技人才。应区分对待各地质院校,重点地质院校与普通院校、研究型与教学型,在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应加以区别,重点大学和研究型院校由于招生的学生基础好,在培养方式上可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模式,培养出能够担当社会进步和理论创新的地质精英人才。而普通地质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由于生源较差,只能采取按步就班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社会经济建设一线生产的技术型或应用型人才,而不应一味追求“高大尚”。各大地质院校应合理定位,共同努力培养出多层次地质人才。

结束语:

地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地质领域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地质人才培养需要国家合理布局学科结构,制定中长期地质人才规划,引领地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需要各大地质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合理定位,为社会培养出多层次地质人才。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地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随着国家经济转型,资源需求量下降,所需地质人才也在不断减少,使得地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普通高校的地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3年来大幅下滑,2016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地质人才培养现状,给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就业新形势,地质专业,培养模式,地质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彪.关于地质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28-131.

[2]王众民.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以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3]曹希绅.我国地质人才结构现状及优化[J].资源与产业,2014,16(1):34-37.

地质科技 篇10

三峡大坝建成后, 库区水位长期变动, 三峡库区城镇建设快速扩展, 近百个城镇地质安全备受重视, 开展座落于滑坡体上城镇场址稳定性的科学管理和监测预警显得十分重要。一行人员考察了重庆万州区和巫山县的塘角、民国场、玉皇阁、龚家方、望霞等多个滑坡、崩塌实时监测台站、信息传输系统和防治工程示范点, 听取了科研人员和当地工作人员对监测系统建设与运行、监测仪器研制和应用、数据实时发布、库水波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以及成功预警案例等情况的介绍。地质灾害综合治理, 明显缓和了库区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城镇移民安置和用地短缺的矛盾, 确保了新建移民小区的地质环境安全, 创造了库区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地质灾害“零伤亡”的奇迹。

地质灾害减灾防灾是世界难题。多年来,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持续支持下, 国土资源部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滑坡灾害减灾防灾关键支撑技术的系统研究, 围绕滑坡灾害早期识别、监测预警、应急抢险、风险评估等技术, 构建了4个层次的减灾防灾技术支撑体系, 取得了显著技术进展和创新性成果。通过研究, 首次提出基于地质成因机理的早期识别指标体系, 取得高速远程滑坡空气动力学方法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开发了适于复杂山区恶劣地质条件下的滑坡形变失稳低成本自动监测预警技术和系列配套仪器;发明了新型钻具, 解决了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孔施工快速钻进难题, 研制了迅速控制大变形状态下滑坡灾害系列抢险设备;建立了基于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风险评价方法, 提出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了区域性滑坡灾害预警示范区, 并建成自动监测、远程传输、实时发布的现代化监测网络, 显著提升了我国地质灾害防范能力。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全国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重建中, 为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玉树地震地质灾害、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灾害、贵州关岭重大滑坡灾害快速应急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被国际滑坡协会示范推广。

上一篇: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下一篇:职业教育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