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农田

2024-05-19

玉米农田(精选六篇)

玉米农田 篇1

为摸清当前包头市农田土壤中残膜的数量, 2016年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固阳县和土右旗这2个重点旗县开展了玉米农田地膜残留情况调查, 现将具体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调查范围与方法

包头市农田地膜残留情况调查从2015年2月开始, 历时2个月结束。调查范围覆盖全市9个旗县区。选择固阳县和土右旗为调查重点, 开展样方调查工作。

1.1 调查范围及数量

包头市确定固阳县及土右旗为调查重点, 每个调查旗县调查5个乡镇, 每个乡镇调查1个地块, 全市共调查10个地块, 测定样方地膜残留量。2个旗县区共计70个样方, 检测面积为140 m2。

1.2 调查方法

通过一般性调查和典型地块调查2种方法开展农田地膜残留与回收利用情况调查工作。

一般性调查以旗县 (区) 级行政单元为基本调查单位, 全市所有旗县都填写《旗 (县、区) 地膜使用情况调查表》和全市所有旗县主要覆膜区随机选择10~20个农户进行调查填写《农户问卷调查表》[1,2,3]。

典型地块调查以每个调查旗县调查1种作物, 每个乡镇选择1种覆膜年限、1种覆膜方式进行调查为原则, 根据各地不同覆膜方式所占比例, 确定调查的不同覆膜方式比例。选择具有代表性 (覆膜方式、覆膜年限、覆膜作物) 地块作为调查地块, 调查地块面积不小于3 333.33 m2, 一经确定, 不得变更。典型地块要远离村庄、建筑、河流、沟渠等。

1.3 采样方法

每个调查地块选择7个规格为长1 m、宽2 m、深20 cm的样方, 划定样方后, 将样方中土壤挖出, 并清拣收集土壤中残留的地膜。每个样方清拣出的残留地膜要分别收集保存, 带回实验室进行清洗, 放在干燥处自然阴干, 用1/10 000电子天平称重, 记录每个样方残留地膜重量[4,5,6]。

1.4 调查表格填写

详细调查监测地块的相关信息, 填写《地膜残留监测地块情况调查表》。

1.5 农业污染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有少量地膜残留, 但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没有负影响。二级标准:有一定量的地膜残留, 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基本没有负影响, 但超过此值, 可导致农作物减产。三级标准: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较多, 已经造成耕地土壤污染, 使农作物减产5%~20% (表1) 。

2 结果与分折

2.1 包头市地膜残留调查结果

包头市耕地面积约为42.67万hm2, 其中, 水浇地面积18.4万hm2, 旱作耕地面积约24.27万hm2。常年播种面积约31.33万hm2, 占全市总耕地面积73%。全市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约8.88万hm2, 约占全市总播面积的28.4%。

全市地膜总用量约4 660.3 t。将地膜分为3种类型来调查地膜使用情况, 其中, 使用小于0.008 mm的地膜覆盖面积约为7.51万hm2, 占全市覆膜面积的84.57%;使用等于0.008 mm的地膜覆盖面积约为13 380 hm2, 占全市覆膜面积的15.07%;使用大于0.008 mm的地膜覆盖面积约为66.67 hm2, 占全市覆膜面积的0.075%。

覆膜方式一般分为全覆膜和半覆膜2种。经调查, 包头市玉米全覆膜面积约为2 266.67 hm2, 占总覆膜面积的3.79%, 半覆膜面积约为58 133.33 hm2, 占总覆膜面积的96.21%;马铃薯全覆膜面积约为133.33 hm2, 占总覆膜面积的2.4%, 半覆膜面积约为5 333.33 hm2, 占总覆膜面积的97.6%;向日葵全覆膜面积约为313.33 hm2, 占总覆膜面积的1.85%, 半覆膜面积约为16 666.67 hm2, 占总覆膜面积的98.15%;瓜果类蔬菜全覆膜面积约为1 713.33 hm2, 占总覆膜面积的28.68%, 半覆膜面积约为4 266.67 hm2, 占总覆膜面积的71.32%。

2.2 重点调查旗县地膜残留调查结果

2.2.1 土右旗。

土右旗耕地面积约10.29万hm2, 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24.1%, 其中, 旱作耕地面积约10 866.67 hm2, 水浇地面积约为9.2万hm2。调查地块的主要覆膜作物为玉米。

地膜覆盖面积常年约为63 333.33 hm2, 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4.8%, 约占全市总覆膜面积的71.35%。其中, 玉米约5万hm2, 向日葵约1万hm2, 蔬菜约3 333.33 hm2。地膜总用量约3 325 t, 占全市地膜总用量的71.35%, 位居包头市地膜覆盖面积第1位。其中耕地覆膜年限小于5年的地块占全旗总膜覆面积的75%;5~9年的地块占14%;10~19年的地块占7%;20~29年的地块占3%;30年以上的地块占1%。覆膜方式均为半膜覆盖。所有地膜覆盖耕地均使用厚度小于0.008 mm的地膜。

土右旗共调查了5个乡镇的5块典型地块, 地块面积均为3 333.33 m2以上, 每个调查地块选择7个规格为长1 m、宽2 m、深20 cm的样方, 测定耕层地膜残留量, 共计35个样方。经调查数据显示, 土右旗样方地膜残留量为11.64~28.75 g之间不等, 平均地膜残留量为96 kg/hm2, 按照国家标准分级, 玉米土壤中地膜残留值60~120 kg/hm2, 应属于二级污染, 即有一定量的地膜残留, 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基本没有负影响, 但超过此值, 可导致农作物减产。

2.2.2 固阳县。

固阳县耕地面积约18.97万hm2, 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44.5%, 其中旱作耕地面积约17.33万hm2, 水浇地面积约16 333.33 hm2。常年播种面积约12万hm2。调查地块主要覆膜作物为玉米。

地膜覆盖面积约13 333.33 hm2, 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1%, 占全市总覆膜面积的15%。其中, 玉米5 333.33 hm2, 向日葵4 000 hm2, 马铃薯4 000 hm2。地膜总用量700 t, 占全市地膜总用量的15%。其中耕地覆膜年限小于5年的地块占全旗总膜覆面积的35%;5~9年的地块占25%;10~19年的地块占20%;20~29年的地块占15%;大于30年的地块占5%。覆膜方式均为半膜覆盖。所有地膜覆盖面积均使用厚度小于0.008 mm的地膜。

固阳县共调查了5个乡镇的5块典型地块, 地块面积均为3 333.33 m2以上, 每个调查地块选择7个规格为长1 m、宽2 m、深20 cm的样方, 测定耕层地膜的残留量。经调查数据分析显示, 固阳县样方地膜残留量在0.24~2.53 g之间不等, 平均地膜残留量约为7.8 kg/hm2, 按照国家标准分级, 玉米土壤中地膜残留值≤60 kg/hm2, 应当属于一级污染, 即虽然有少量的地膜残留, 但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没有负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从此次调查数据中可看出, 包头市土右旗地膜残留值最高, 平均地膜残留量为96 kg/hm2, 属于二级污染, 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基本没有负影响, 但超过此值, 可导致农作物减产。土默特右旗北倚大青山, 南傍黄河, 年平均气温6~8℃, 年降水量400 mm, 当地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以种植玉米为主。当地农民为了使大面积的玉米增产增收, 普遍会选择玉米丰产优质品种, 生长期长, 促使大面积覆膜。充分利用地膜覆盖技术, 增温保墒, 扩大了覆膜面积。农民对田间管理和地膜回收这个问题不够重视, 不会及时捡拾或清理农田中的残留地膜。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 残留地膜回收率低, 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 极易造成严重的地膜污染。因此, 要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大力推广适期揭膜、应用可降解膜等地膜污染防治技术, 减少残膜留量, 确保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调查, 包头市固阳县耕地土壤中只有少量地膜残留, 平均地膜残留量为7.8 kg/hm2, 属于一级污染, 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没有负影响。

固阳县年平均气温为2~5℃, 年平均降水量为225~370 mm。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短而雨量集中, 秋季寒早易冻, 冬季漫长而寒冷, 十年九旱。气温低、降水少、农耕期短、人均耕地面积大、靠天吃饭等诸多原因致使固阳县农民大多数会选择大田作物, 省时省工。固阳县玉米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为了增温保墒, 提高产量, 农民会选择适当覆膜。为了预防旱灾带来经济损失, 当地农民会减少农资投入, 适当覆膜, 选择性覆膜。因此, 固阳县地膜覆盖面积较少, 地膜残留值较低。建议固阳县在日后的耕作中加强田间管理工作, 适当进行机械回收农田残膜, 可尝试使用可降解膜, 同时, 要做好必要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从全市看, 近5年来, 地膜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 土壤残留越来越多, 但对于地膜的残留一直没有进行有效解决, 而且地膜的低投入、高产出的种植工艺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取代, 另外, 农户片面追求高产而滥用地膜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因此, 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快技术研发的步伐, 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残膜回收技术方法。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 加大投入机械、人工回收补贴, 修订完善各项标准政策, 让法先行。三是加大监测、监督力度, 系统全面的调研地膜使用、残留情况。同时对使用非标准地膜或劣质地膜的厂家给予严厉打击[7,8,9]。

参考文献

[1]朱静.定西市陇川乡玉米地地膜残留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20) :98.

[2]李月梅.青海省农田地膜残留状况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9) :51-55.

[3]张磊, 杨俊华, 韩永连, 等.德宏州主要覆膜作物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调查[J].中国热带农业, 2015 (4) :35-37.

[4]朱丽梅, 田学礼, 康洪灿.保山市地膜残留调查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 2015 (11) :131-134.

[5]任稳江, 刘生学, 李耀辉, 等.会宁县农田地膜使用与残留污染调查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 2016 (1) :56-62.

[6]曹利民.姚安县地膜使用及地膜残留现状调查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16, 36 (8) :16-17.

[7]白云龙, 李晓龙, 张胜, 等.内蒙古地膜残留污染现状及残膜回收利用对策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6) :139-145.

[8]马永波.地膜危害及其回收利用措施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 (3) :69-70.

玉米农田 篇2

春玉米穗位叶叶绿体超微结构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

摘要: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透射电镜(TEM)对灌水、有机培肥和氮肥施用作用下的穗位叶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随着灌水量、有机培肥量及施氮量增加,叶绿体的超微结构逐渐完整,被膜逐渐清晰,基质片层增加且排列规则,基粒垛叠变丰寓,且片层清晰,淀粉粒数量增加,嗜锇颗粒减少.与其他处理相比,灌水量每盆每天1 200 mL、有机培肥量每亩4 000 kg和施氮量每亩23 kgN处理的叶绿体超微结构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与一次追肥相比,二次追肥和控释一次深施的施氮方法更能使叶绿体呈现一个完整的膜系统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正常与否可以作为判断植株细胞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能够使春玉米叶片叶绿体的`超微结构更加稳定,有利于春玉米的高效生产. 作者: 汪仁  孙文涛  邢月华  安景文 Author: WANG Ren  SUN Wen-tao  XING Yue-hua  AN Jing-wen 作者单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农村能源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期 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TICEISCIPKU Journal: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年,卷(期): , 31(3) 分类号: S513.05 关键词: 春玉米    叶绿体    超微结构    管理措施    机标分类号: S5 S51 机标关键词: 春玉米    穗位叶    叶绿体超微结构    农田管理措施    Spring Maize    有机培肥    施氮量    灌水量    追肥    玉米叶片    研究对象    细胞活性    系统结构    透射电镜    数量增加    施氮方法    分析结果    高效生产    肥量    氮肥施用 基金项目: 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春玉米穗位叶叶绿体超微结构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3)汪仁  孙文涛  邢月华  安景文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透射电镜(TEM)对灌水、有机培肥和氮肥施用作用下的穗位叶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随着灌水量、有机培肥量及施氮量增加,叶绿体的超微结构逐渐完整,被膜逐渐清晰,基质片层增加且排列规...

玉米农田 篇3

关键词:个旧;玉米;高产;重金属低积累;筛选

中图分类号: S513.02;X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124-04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直接载体,而矿业开采以及含重金属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由于土壤重金属具有移动性差、可积累性及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等特点,治理和修复难度极大。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较多,其中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少、可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移出去,并且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等优点,因而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该项技术受植物生长环境要求、土壤污染程度及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较大且修复周期较长,并且当前除了蜈蚣草和东南景天等少数植物外,能够大规模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的超积累植物较少,因而仅靠植物修复技术是不够的[1-3]。通过选育和筛选重金属低积累品种来降低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被认为是现实可行的途径[4]。迄今为止,筛选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的方法仍在探索阶段,多数研究方法是通过外加重金属的盆栽试验来探讨作物可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在种内或种间的差异。

云南个旧是中外闻名的“锡都”,开采锡矿约有2 00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产锡基地。然而个旧锡业的大规模开发,已经严重破坏了个旧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5]。本次试验在个旧矿区周边的农田内,以该区域种植的4个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围绕玉米产量、重金属积累这2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在高密、宽窄行种植条件下的玉米籽粒产量、产量形成、籽粒重金属积累特点,旨在为该地区筛选出高产、重金属低积累的玉米品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个旧市某矿区周边农田,试验地0~20 cm土壤耕作层中总砷、铅和镉的含量分别为59.00、280.00、1.11 mg/kg,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2.48,属重度污染。

1.2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采用单因素法,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分别选用该地区主栽玉米品种兴黄单892、路单6号、佳单108、红单3号为试验材料。每个处理的小区面积为95.2 m2,试验区域总面积约为1 142.4 m2。试验于2013年5月7日播种,宽窄行种植,窄行距40 cm,宽行距70 cm。玉米3叶期定苗每穴留双株,定苗后密度为8.4 万株/hm2。水、肥管理及其他田间农事操作均按照传统管理模式统一同步进行。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玉米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玉米成熟期,在每个处理小区的中间区域先划出面积不小于20 m2的测产区。然后在测产区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行玉米,以间隔式的方式选取10株,将果穗取下立即称鲜质量,放入网袋中带回实验室进行考种,分别计算出籽率、含水量等指标。剩下10株玉米秸秆全部粉碎立即称鲜质量,混合均匀后再从中称取200 g小样,带回实验室于70 ℃恒温条件下烘至恒质量,计算出生物产量。在测产内将其他剩余的果穗全部摘下称总鲜质量,最后再通过出籽率、籽粒含水量测算出实际产量,即玉米的经济产量。

1.3.2玉米干物质积累在玉米的抽雄吐丝期和成熟期,在每个处理小区内进行代表性取样,选取10株,洗净泥沙,剪去根,按叶、茎+鞘、穗等器官分开,于105 ℃杀青20 min,然后置于烘箱中,在80 ℃下烘至恒质量,冷却后称其干质量,计算出干物质积累量。

1.3.3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玉米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进行光合作用的植株叶片的面积,结合干物质积累取样,分别于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在每个处理小区内取样10株进行测定分析,叶面积采用“长×宽×系数”法测定,然后结合种植密度来计算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是反映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值,采用SPAD-502型叶绿素仪测定,与干物质积累取样同时进行,每个处理小区测定10株,大喇叭口期选取植株上部最新完全展开叶,而抽雄吐丝期选取穗上叶,在离基部50%的位置两侧各测2点,然后取其平均值。

1.3.4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率在玉米抽雄吐丝期,采用冠层分析仪(EMS7/E2)测量每个处理小区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穗位叶上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即同时测定每个处理小区玉米冠层的顶部、基部(距离水面5 cm)及穗上叶部的太阳光有效辐射量。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顶部的太阳光总辐射量-基部太阳光总辐射量)/顶部太阳光总辐射量]×100%;穗位叶上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顶部的太阳光总辐射量-穗位叶上部太阳光总辐射量)/顶部太阳光总辐射量]×100%。

1.3.5玉米籽粒重金属积累和富集系数玉米籽粒经过微波消解,采用ICP-OES和ICP-MS测定溶液中的镉和铅的含量,总砷含量的测定采用混合酸 HNO3+HClO4(比例为 4 ∶1)对籽粒消解制备成待测液,然后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含量[6-7]。玉米籽粒对土壤重金属吸收能力的大小可通过富集系数来反映,富集系数=籽粒重金属含量(mg/kg)/土壤重金属含量(mg/kg)。

1.4数据分析

用Excel 2007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作图,用SPSS 13.0数据处理系统对各处理的样本平均数做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玉米的产量形成

2.1.1玉米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红单3号玉米品种的经济产量最高,为6.79 t/hm2;其次是佳单108和路单6号,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兴黄单892最低,为5.44 t/hm2。4个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表1)。

2.1.2米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4个玉米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兴黄单892开花以前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为813.0 g/m2;其次是路单6号和红单3号,二者间无显著差异;佳单108较小,为595.2 g/m2。兴黄单892花后干物质质量最小,其他3个品种均表现较大,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兴黄单892花前干物质质量占总干物质质量的比例最大,为63.4%,而花后干物质质量比例却最小,为36.6%。红单3号、路单6号、佳单108花前干物质质量比例均较小,而花后干物质质量却均表现较大,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表2)。

2.1.3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路单6号的叶面积指数最大,为1.22;而其他3个品种均表现较小,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兴黄单892的叶面积指数表现较大,为5.88;佳单108表现较小,为4.93;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图1)。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叶片SPAD值随着生育进程而有所增加。在大喇叭口期,红单3号叶片SPAD值最大,为51.0;其次是兴黄单892、佳单108,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路单6号表现较低;在抽雄吐丝期,佳单108表现较大,其他3个品种均表现较小(图2)。

2.1.4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率在玉米抽雄吐丝期,佳单108玉米品种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较大,为88.4%;其次是红单3号,为85.4%;而兴黄单892表现较小,为72.8%。在玉米穗位叶上层的截获率方面,佳单108、路单6号均表现较高,而兴黄单892、红单3号却表现较低(图3)。

2.2玉米籽粒重金属积累和富集系数

整体而言,4个玉米品种籽粒中的镉、铅、总砷含量均低于规定的限量,均属于低积累品种,且佳单108籽粒相对与其他3

个品种,对镉、铅、总砷的积累均表现更低。其中,兴黄单892籽粒对镉的吸收较高,为0.023 mg/kg;路单6号(0.013 mg/kg)、佳单108(0.014 mg/kg)、红单3号(0.014 mg/kg )均较低。兴黄单892对总砷的吸收较高,为0.077 mg/kg;其次是佳单108,为0.064 mg/kg;而红单3号(0.059 mg/kg)、路单6号(0.057 mg/kg)较低。路单6号对铅的积累表现较高,为0198 mg/kg;其次是红单3号(0.159 mg/kg)、兴黄单892(0124 mg/kg);而佳单108表现较低,为0.095 mg/kg(图4)。

3种重金属在籽粒当中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镉>总砷>铅,其中,兴黄单892镉的富集系数相对较大,其次是佳单108、红单3号,路单6号表现较小;兴黄单892总砷的富集系数相对较高,而佳单108、红单3号、路单6号均表现较小;路单6号铅的富集系数相对较高,其次分别是红单3号、兴黄单892,佳单108表现最小(图5)。

3结论与讨论

3.1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速率在花后将逐渐达到最大值,且最大值越往后推移其籽粒的产量将越高,而不同的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的物质生产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8]。高产实践表明,增加花后的干物质量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产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产量较高的品种花后干物质生产及其向籽粒的分配比例较高[9]。不同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开花前差异不显著,而在开花后差异显著,且随着株高的增加花后的干物质量有所降低,另外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叶片所积累的干物质质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也是不相同的[10]。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若宽窄行种植或使株行距的配置合理,则玉米群体中各个小气候因素表现协调,所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表现为冠层光合能力高,干物质积累量大,单位面积产量也高,且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大[11-12]。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密、宽窄行种植条件下的4个主栽玉米品种中,红单3号和佳单108的产量较高,且这2个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比例均表现较高,再次验证了增加花后的干物质量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得出4个玉米品种生物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品种之间光合生产物质的分配是有差异的。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合理,增产的潜力才会体现,而叶面积指数是群体质量的1个重要指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叶向值增大,而在同一密度下,耐密型品种的叶倾角较小、叶面积指数和叶向值较大,密植条件下对冠层环境适应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其叶面积指数表现各不相同,适应性好的玉米品种吐丝后的平均叶面积指数表现较高[13-15]。本研究表明,在同等的种植密度下,产量较高的佳单108的最大叶面积指数表现较小,而产量较低的兴黄单892的最大叶面积指数却表现较高,这说明在高密条件下籽粒产量不随最大叶面指数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对产量的贡献有其适宜的范围。

3.2玉米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SPAD值

干物质的生产和积累是玉米籽粒产量的基础,干物质的生产主要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把光合有效辐射进行转化和固定的结果,而群体数量和冠层的结构又是影响玉米冠层对光合有效辐射截获和利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冠层透光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16-18]。尽管宽窄行种植下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相对等行距而言呈现减少趋势,然而冠层中的光环境得到了改善,最终的光合有效辐射利用效率却有明显的提升[19]。本研究结果表明,产量较高的品种其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表现较高,故增加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对提高籽粒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且最大叶面积指数较小的佳单108其冠层和穗位叶上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却均表现较高,说明在高密、宽窄行种植下选择叶向值较大的品种有利于冠层对光合有效辐射的截获和利用。

玉米叶片SPAD值是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在一定条件下其值的大小能客观地反映出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叶片SPAD值分别与产量、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性,该值主要受氮肥水平影响,并因土壤肥力和生育期的不同而产生变异[20],整体而言,叶片SPAD值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1]。也有研究表明,叶片SPAD值会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吐丝期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在不同的密植条件下表现不同[17-18]。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密宽窄行条件下,不同品种间叶片SPAD值表现有所不同,且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高的叶片SPAD值其籽粒产量也表现较高。

3.3玉米籽粒的重金属积累

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根的吸收进入植株体内以后,会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同一浓度下的单一污染中,铅对玉米的毒害抑制主要表现在幼苗根长上,而镉主要表现在幼苗的株高上,而复合污染物的毒性抑制主要表现在幼苗根长上[22]。重金属离子会提高根系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中、高浓度的镉离子会明显降低根系中SOD和POD的活性[23]。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一定高浓度镉和铅离子能显著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且镉和砷胁迫下的玉米穗轴质量会显著增加[24]。玉米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大于根部重金属含量,各种重金属在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不一致,玉米茎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玉米根中的含量较低[25]。另外,籽粒和茎叶中的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籽粒生物量、籽粒重金属含量及重金属转运系数也是筛选低累积玉米品种的重要依据指标[26]。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籽粒对镉、铅和总砷的积累不同,且产量较高的品种其籽粒中镉和总砷的积累和富集系数均表现较低。

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个旧矿区周边农田内,高密和实行宽窄行种植下的4个主栽玉米品种中,产量较高的品种为红单3号和佳单108。从产量形成方面来分析,这2个品种均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比例,且红单3号具有较高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佳单108具有较高的叶片SPAD值及冠层和穗位叶上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在籽粒重金属积累和安全性评价方面,4个主栽玉米品种籽粒中的镉、铅和总砷的含量均未超标,均属于重金属低累积品种。其中,红单3号玉米籽粒对镉和总砷的积累均表现较小,而对铅的积累呈中等水平,佳单108对铅和镉的积累表现较小,对总砷的积累为中等水平。

参考文献:

[1]Chen T B,Wei C Y,Huang Z C,et al. Arsenic hyperaccumulator Pteris vittata L. and its arsenic accumulation[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47(11):902-905.

[2]Chen T B,Fan Z L,Lei M,et al. Effect of phosphorus on arsenic accumulation in As-hyperaccumulator Pteris vittata L. and its implication[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47(22):1876-1879.

[3]黑亮,吴启堂,龙新宪,等. 东南景天和玉米套种对Zn污染污泥的处理效应[J]. 环境科学,2007,28(4):852-858.

[4]Zhang G,Fukami M,Sekimoto H. Influence of cadmium on mineral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wheat genotypes differing in Cd tolerance at seeding stage[J]. Field Crops Res,2002,77(2):93-98.

[5]谭刚. 个旧锡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1890—1949)[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25(1):16-25.

[6]徐峰,黄益宗,蔡立群,等.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3):463-470.

[7]伍钧,吴传星,孟晓霞,等. 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1):2160-2167.

[8]张鹏,雷赵民,张昌吉,等.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30(2):125-129.

[9]孙雪芳,丁在松,侯海鹏,等. 不同春玉米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特点及碳氮含量变化[J]. 作物学报,2013,39(7):1284-1292.

[10]李利利,张吉旺,董树亭,等. 不同株高夏玉米品种同化物积累转运与分配特性[J]. 作物学报,2012,38(6):1080-1087.

[11]施志国,勾玲,姚敏娜,等. 新疆不同耐密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特征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6):981-989.

[12]魏珊珊,王祥宇,董树亭.株行距配置对高产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441-450.

[13]孔令杰,许永峰,孟庆长,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苏玉20和郑单958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67-69.

[14]唐建华,张卫建,王延波,等. 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3(2):126-130.

[15]朱韵哲,马国胜,张仁和,等.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品种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比较[J].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5):20-24.

[16]郑毅,张立军,崔振海,等.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冠层结构和光合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116-118,121.

[17]李小勇,唐启源,李迪秦,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稻田春玉米产量性状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1,26(5):174-180.

[18]胡巍巍,赵会杰,李洪岐,等.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冠层光合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1):23-27.

[19]刘铁东,宋凤斌.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玉米光截获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1,26(6):118-123.

[20]蔡红光,米国华,陈范骏,等. 玉米叶片SPAD值、全氮及硝态氮含量的品种间变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4):866-873.

[21]姜琳琳,韩晓日,杨劲峰,等. 施肥对不同密度型高产玉米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41(3):265-269.

[22]贾贵科,刘天生. 重金属Pb、Cd对玉米幼苗生长毒性效应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4):50-51,56.

[23]黄真池,彭舒,欧阳乐军,等. Cu2+、Cd2+、Hg2+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37-42.

[24]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等. 重金属胁迫后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3,28(4):123-129.

[25]陈燕,刘晚苟,郑小林,等. 玉米植株对重金属的富集与分布[J]. 玉米科学,2006,14(6):93-95.

玉米农田 篇4

1.1 发病特点

现阶段, 玉米红蜘蛛成为危害玉米种植的最大因素。其病发特点主要是棉叶螨。是一种繁殖能力强, 存活率极高, 爆发性特强的有害叶螨。在鄂尔多斯地区的发病率极高。主要危害玉米的为棉叶螨。一般情况下危害为中度。大多情况下危害较为严重。玉米红蜘蛛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玉米病。单单依赖传统的药物喷洒很难治愈。同时, 在田间喷洒药物容易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对玉米的叶片功能还有玉米的果实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其产品的质量。所以, 玉米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首先, 应从预防为主, 其次, 在预防的基础上综合防治。形成具体安全的有效防护措施。

1.2 防治方法

1.2.1 生存环境:玉米红蜘蛛主要的生存环境在于寄存在小麦和一些夏收的农作物上。这些都为其提供了便利的繁殖环境。在夏季, 由于农作物之间的种植密度大, 通风条件差, 这些都利于红蜘蛛的生长和繁殖。所以, 我们在种植农作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植物种植密度上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种植, 为植物提供合适的通风条件, 在种植玉米作物时候可以适当的种植一些晚熟的油菜作物。这样有利于改变单一的生态种植系统。平衡田间的生态系统。在种植玉米的附近和周围种植棉花、大豆、花生、瓜果蔬菜等作物。用来预防玉米红蜘蛛的交叉扩散, 遍布蔓延。②其次, 合理利用玉米红蜘蛛的天敌。在农药喷洒等方面选择性的喷洒, 以保护和利用好自然天敌。

1.2.2 早期预防:经研究结果显示。蔬菜上的玉米红蜘蛛是种植玉米区域的最主要的传播虫源。为早期预防其传播途径。在春季蔬菜揭棚揭膜前每1hm2用虱净蚜绝、立螨死、敌溴烟雾剂1.50kg进行熏蒸防治, 安全间隔周期为一周。尽可能的降低和消灭虫源。阻碍其传播途径。在播种玉米时, 在玉米种子上包裹多呋种衣剂2kg包衣。播种后可兼治地下存活的害虫。在5月上、中旬, 应有针对性的对玉米田地进行药物喷洒防治。

1.2.3 田间隐蔽施药:在田间喷洒和用药时。应根据玉米红蜘蛛的发病程度, 结合相关数据等虫灾害预报。针对发病严重的地区, 用药情况则按以下标准:玉米灌水前每1hm2用3%甲拌灵颗粒剂30~45kg, 在距玉米植株10~15cm处沟施或穴施, 深度10cm左右, 施后灌水。顶端施药:方法是用40%乐果200倍液, 装入工农-16型喷雾器中, 喷头用双层纱布包住, 开关开小, 轻轻打气, 使药液呈滴状, 在玉米生长点或上部叶片上每株滴10~20滴。

1.2.4 实行重点挑治:玉米成长成一定时期时, 应对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块进行毒杀熏杀。重点区域重点治疗。具体措施应如下:使用25%的敌敌畏和80~130kg的水进行搅拌。搅拌喷拌到细沙上并在合适的时间撒在玉米田地的地垄上。一般情况下不提倡使用高浓度, 高强度的杀虫剂喷雾进行杀害害虫。出于安全问题, 对于危害严重的田间玉米地应选用1.8%阿维菌素1 500倍液喷洒玉米叶。

2 草地螟

在玉米田地间危害玉米植株的除了玉米红蜘蛛以外最为严重的则是草地螟。草地螟是一种泛滥成灾的危害性害虫。其表面特征身体柔软, 是一种螟蛾科虫类。对田间植物带有一定的毁灭性。常常危害玉米、大豆、蔬菜、向日葵、瓜果等植株。在其幼虫时期先在杂草丛中取食, 带其长大后就会转移到农作物上进行危害作物。喜欢躲藏在植物的植株内取食。4~5龄幼虫为暴食期, 在高龄暴食期1~2天可将大面积参叶吃光。取食量约占总量的60%~90%, 幼虫共5龄。

2.1 生活习性

在玉米种植区域, 除了玉米红蜘蛛以外, 危害最为严重的则为草地螟。因为种植区域不同, 发病情况也大不相同。在鄂尔多斯地区草地螟每年发生为两代。在每年的夏季6~9月为发病区间。在6月为第一代的盛发期。8月则为第二代的发病期。草地螟的成虫白天栖息在田间草丛中, 等到晚上时候出来活动。由于它本身的趋光性比较弱, 飞翔能力也相对较差。喜欢停歇在花草上。产卵则在一些寄生植物的叶子上。虫卵较为集中, 通常情况下几粒黏在一起。植物的茎叶是其最主要的产卵基地。在多数成熟的成虫在9月开始在晚播苜蓿近地表的茎叶下蜇伏, 在收到外界干扰时会隐蔽在植物的茎叶下, 有时会向附近的土壤中蠕动大约20cm处进行越冬。草地螟的成虫通常在夜晚进行羽化, 羽化时间大都不一致。同一时期的虫态体型特征大不相同。其交错复杂的世代繁殖。而且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对蜂蜜的趋化性。

2.2 防治措施

2.2.1 农业防治:针对田间的草地螟, 我们应实行秋季对田地进行松土、施肥、灌药。这样可以破坏其生长环境, 没有较为有利的越冬条件。同时, 田间的杂草也应进行人工除草。因药物除草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 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进行田间喷洒。对于除掉的杂草要集中处理, 防治其表面存活的虫卵夹杂其它植物带进玉米田间危害玉米植株。

2.2.2 生物防治:草地螟的天敌是赤眼蜂。如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草地螟的天敌—赤眼蜂。来进行田间防治。在成虫产卵阶段时期每间隔五六天放赤眼蜂一次。这样的防治效果也会达到最佳防治状态。

2.2.3 物理防治:草地螟一般趋光能力比较弱。所以利用灯光来诱杀幼虫也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在田间的重点发生区域安装杀虫灯等诱杀工具。在田间的四周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设一盏灯, 这样成虫成活几率极微弱。杀虫效果也会非常的理想。

2.2.4 药剂防治:一般情况下利用敌敌畏等稀释后的药物进行喷剂可以有效的杀死草地螟幼虫。2.5%功夫乳油1 500~2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500倍液、20%杀灭菊酯1 500~2 000倍液、4.5%绿福乳油1 500~2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用辛硫磷1 000倍液或速杀丁喷洒防治效果液好, 使用辛硫磷在傍晚后进行。

3 结语

田间的农作物防治讲究科学、合理的预防和防治措施。针对玉米红蜘蛛和草地螟。我们应从其根本入手, 改变传统的盲目用化学药剂喷雾。改成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合理用药, 科学安全的配方。并从其种植环境和种植区域上着手。按照一定的方法, 研究对策。为玉米创造有利的生态系

摘要:近几年, 农业技术飞速发展。农业作为我国主要经济来源。科学现代化的管理已成为现在发展趋势。但农田害虫成为现在农民所担心的最主要问题。玉米红蜘蛛和草地螟成为农田主要害虫, 要想防治就应从维护玉米田系统的生态平衡入手, 采用早期预防、隐蔽施药和重点挑治等措施, 提高防治效果。

关键词:玉米红蜘蛛,草地螟,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米拉·木泰, 库尼亚·努汗, 巴格迪努尔·曲汗.浅谈布尔津县农田草地螟的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0) :45.

玉米农田 篇5

硅肥是一种以含硅酸钙为主的碱性矿物肥料, 在缺硅土壤及喜硅作物上施硅不仅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 而且能够抑制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在土培盆栽条件下, 硅可提高白菜的地上部鲜重和茎鲜重[7]。赵颖和张云龙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施硅能降低水稻各部位的镉含量[8,9]。杨超光等通过土培试验研究发现, 在镉污染的土壤中添加硅可显著减轻镉对玉米的毒害, 降低玉米的吸镉量[10]。在砷污染的土壤中施用硅, 也能抑制水稻吸收砷[11,12,13]。其作物机理为硅肥中所含的硅酸根离子与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可以形成新的不易被植物吸收的硅酸化合物而沉淀下来;同时硅肥能提高作物根际土壤的p H值, 降低重金属的活性, 增加植物根际氧化能力[14], 从而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最终改变其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因此研究以硅钙钾肥为原料,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施用硅钙钾肥对复合污染土壤上玉米吸收镉、砷的影响, 探索将硅钙钾肥用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酸性土壤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为受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植物为玉米 (Zea mays L.) , 品种为迪卡008。供试肥料为粉状硅钙钾肥 (p H:11.6, Si O2:20%, Ca:30%, K:10%, Cd:2.86μg/kg, As:58.85μg/kg) 。试验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网室内进行。供试土壤为采自广西刁江流域某污染农田0~20 cm土层的土壤, 经室温风干后过5 mm筛备用,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p H值6.72, 有机质14.22 g/kg, 全氮1.54 g/kg, 全磷1.70 g/kg, 全钾5.95 g/kg, 碱解氮79.98 mg/kg, 速效磷33.50 mg/kg, 速效钾55.01 mg/kg, 全镉含量16.01 mg/kg, 全砷含量466.62 mg/kg。

1.2 盆栽实验1

为探讨适宜的硅钙钾肥用量, 实验处理分别施用不同量的硅钙钾肥, 具体施用水平为0、0.15、0.45、0.75、1.5和3.0 g/kg, 分别以Si0、Si1、Si2、Si3、Si4、Si5表示, 重复3次, 共18盆, 每盆装土2.5 kg。统一基肥用量:尿素0.4 g/kg, 过磷酸钙0.8 g/kg, 氯化钾0.3 g/kg。于2014年5月1日将土壤、基肥及硅钙钾肥称好, 混合均匀, 加水使土壤含水量为土壤的田间最大持水量。平衡1周后播种, 每盆种2株。于6月13日收获植株地上部分, 测定地上部分生物量和镉砷含量, 同时采集土壤样品, 测定土壤p H值。

1.3 盆栽实验2

实验设对照处理 (CK) 和硅钙钾肥处理 (Si) , 硅钙钾肥施用量为3.0 g/kg, 每个处理重复8次, 分别于抽雄期、开花期2个时期采集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 共16盆。

于2014年7月27日将土壤、处理肥料及复合肥 (16-16-16) 混匀后装入塑料桶 (直径为25 cm, 高35 cm) 中, 每桶装土15 kg, 施用复合肥 (16-16-16) 0.63 g/kg, 用自来水浇至土壤的田间最大持水量, 平衡1周后播种。分别于9月6日和9月16日每桶追施0.1 g/kg尿素和0.08 g/kg氯化钾。试验期间, 苗期、拔节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60%~70% (称重法) , 拔节期至抽雄期、开花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分别于玉米的抽雄期、开花期采集植株样品和土壤样品, 分析土壤p H值、不同形态镉、砷的含量, 植株生物量及不同部位镉、砷的含量。

1.4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参见《土壤农化分析》的方法[15]:土壤p H值采用1∶2.5的土水比, 用酸度计进行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H2SO4-K2Cr O7外加热法测定;土壤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全磷采用Na 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Na OH熔融-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磷采用Na HCO3-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中镉的形态分级参考Tessier的提取方法[16], 用PE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镉含量;土壤砷形态分级参照武斌等[17]的方法测定。土壤和植株镉、砷采用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测定镉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砷含量, 植株磷采用H2SO4-H2O2-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实验所用器皿均事先在10%HNO3中浸泡12 h以上, 并用去离子水洗净晾干;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 试剂溶液均用去离子水配制。

1.5 试验数据计算及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处理、作图及相关统计分析, 采用Duncan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硅钙钾肥对玉米苗期地上部生物量及镉、砷含量的影响

施用硅钙钾肥可显著提高土壤的p H值。由表1可知, 随着施用量的增加, 土壤p H值也逐步增加, 当施用量为3.0 g/kg时土壤p H值达到最大值6.91, 比对照土壤提高了近0.5个单位。p H值的增加会使重金属镉的生物有效性降低, 抑制重金属对作物的伤害, 促进作物的生长, 同时也消减了作物对镉、砷的吸收。如表所示, 不同硅钙钾肥施用量均可显著提高苗期玉米的地上部干重, 但施用量为0.15、0.45和0.75 g/kg时, 对玉米地上部砷、镉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施用量为1.5 g/kg时, 玉米地上部的生物量显著提高了22.48%, 地上部砷含量显著降低了21%, 镉含量降低了15.52%;当施用量为3.0g/kg时, 显著提高了玉米地上部生物量34.87%, 同时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砷、镉的含量, 降低的幅度分别为24.76%和31.6%。说明在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上, 硅钙钾肥的最适用量为3.0 g/kg左右。

注:平均值±标准误差, n=3, 同列不同字母表示Duncan检验多重比较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 。

2.2 施用硅钙钾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图1是施用硅钙钾肥对玉米茎叶生物量增长的影响比较结果, 总体上看, 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上施用硅钙钾肥对玉米地上部干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由图1可知, 虽然在抽雄期, 施用硅钙钾肥的茎部生物量为17.76 g/株, 略低于对照处理的19.9 g/株, 但在抽雄期叶部和开花期叶部和茎部的生物量与对照处理相比, 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2.3 施用硅钙钾肥对土壤p H值及不同形态镉含量的影响

随着生育期的推进, 施用硅钙钾肥提升土壤p H的效果越发明显。由表2可知, 与对照组相比, 施用硅钙钾肥后抽雄期土壤p H达到7.52, 比对照组提高了0.8个p H单位;而在开花期, 这种提升效果较为稳定, 也接近0.8个p H单位。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密切相关。通过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由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向生物可利用性较低的形态转化, 对减少植物吸收重金属有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 在抽雄期, 施用硅钙钾肥后土壤中镉可交换态含量降为为3.66 mg/kg, 比对照减少了21.6%;在开花期, 施用硅钙钾肥后土壤中镉可交换态含量降为3.20mg/kg, 比对照减少了24.3%;可见施用硅钙钾肥可显著改变可利用态和潜在利用态镉的含量, 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镉的含量, 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 可交换态镉的含量逐渐降低, 由抽雄期的3.66mg/kg下降到开花期的3.20 mg/kg;同时也显著提高了碳酸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的含量, 对残渣态镉含量的影响则不显著。说明施用硅钙钾肥利于促进土壤中Cd由可利用态向难利用态转化。

2.4 施用硅钙钾肥对玉米镉、砷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施用硅钙钾肥显著降低了镉、砷在茎和叶中的累积。由图2和图3可知, 镉、砷在玉米地上部茎、叶中的累积均表现为叶>茎。在抽雄期, 施硅处理茎、叶部的镉含量分别达到0.63 mg/kg、1.22mg/kg, 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2.3%、30.7%, 降低效果明显。而在开花期, 施硅对镉的抑制效果与抽雄期类似。对砷来讲, 抽雄期施硅处理的玉米茎、叶部的砷含量分别为1.36 mg/kg和1.78 mg/kg, 比对照分别降低了44.7%和33.1%;而在开花期, 施硅处理的效果略微有所下降, 但也分别达到了37.6%和25.0%。可见在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上施用硅钙钾肥后, 可显著降低玉米地上部各器官镉、砷的含量。

2.5 施用硅钙钾肥对玉米不同部位镉、砷富集系数的影响

富集系数常用其来表征土壤-植物体系中元素迁移的难易程度, 是反映植物器官将重金属吸收转移到体内的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由表3可看出, 抽雄期玉米茎中镉、砷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5834、0.005265, 可见相较于砷, 镉更易在玉米茎中富集, 而施硅虽然可以降低镉、砷在茎中的富集, 但对富集系数的总体趋势没有影响。镉、砷在开花期茎叶中的含量也有类似的趋势。同时还可以发现, 开花期茎叶中的镉砷的富集系数要小于在抽雄期, 也说明镉、砷吸收转运到地上部之后, 大部分累积在玉米的茎部。

3 结论与讨论

硅钙钾肥可显著提高土壤p H值。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壤p H为5.0~8.0, 以6.5~7.0为最适宜, 施用硅钙钾肥后, 土壤p H不断提高, 在盆栽试验1中, 以生理酸性肥料过磷酸钙为肥底, 处理10 d后土壤的p H值得到了明显提高, 更好地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 从而提高玉米的生物量。

硅钙钾肥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玉米地上部镉、砷的吸收。降低玉米对Cd吸收的主要机制可能是提高了土壤p H值, 降低了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 提高了土壤碳酸结合态Cd和铁锰结合态Cd的含量, 促进土壤中Cd从可利用态向潜在可利用态转化。降低了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 从而减少了玉米对镉的吸收。硅钙钾肥中的Ca2+也可能通过对根系表面交换位点的竞争机制来抑制植物对镉的吸收[18]。也有可能是硅钙钾肥中的硅酸离子与土壤中的镉形成难以被植物吸收的硅酸镉沉淀, 从而减少玉米对镉的吸收。

玉米农田 篇6

1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建设原则

1.1 指导思想

以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指导,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本市玉米生产的条件和特点, 始终以“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 以节约成本、增产增效为主线,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科技, 强化服务。通过玉米丰产方建设项目的实施, 使该项目区土壤养分比例协调, 玉米生产成本降低, 玉米产品质量提高, 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继而带动全市玉米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发展, 加快全市农民增收达小康的步伐。

1.2 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汾阳市冀村镇、阳城乡、贾家庄镇、肖家庄镇4个乡镇50个村6 000 hm2项目田较承包区前3年均产300 kg/667 m2增产玉米113 kg/667 m2, 增产率达到35%, 总产量达到4 130万kg, 总增产量为1 130万kg;总增值1 695万元, 节约化肥开支200余万元, 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累计为项目区农民增收节支纯收益1 895万元以上。

1.3 建设原则

1.3.1 坚持以点带面与全面推进的原则

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收入的增加、农产品竞争力的增强, 仅靠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投资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走国家扶持为辅、农民自己投资为主的道路, 大力宣传国家对农业的优惠政策, 搞示范、摆样板, 增加项目区农民的专业知识, 带动民间资本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以加快全市农业增效达小康的进程。

1.3.2 坚持科学施肥与绿色环保相结合的原则

该项目采取因土因作物选肥与定量施肥的方式, 可以避免施肥的片面性, 节省化肥开支, 降低土壤板结度, 改善农产品品质, 做到科学施肥与绿色环保协调发展。

1.3.3 实行多种配套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原则

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人员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实地指导, 同时注重常规技术的系列化服务, 以确保项目承包技术实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建设规模与实施办法

汾阳市玉米丰产方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包括汾阳市冀村镇、阳城乡、贾家庄镇、肖家庄镇4个乡镇50个村, 实施规模6 000 hm2。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2.1 确定施肥量与施肥方法

根据2013年测土分析结果进行配方, 平均施40%的配方肥40 kg/667 m2。施肥量确定后, 在播种前将肥料撒施地表并翻入土中, 耙耱后即可下种。所需肥料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 不再追肥。播种面积较大时, 采用肥料撒施1块翻耕1块的方式, 以免耕翻时间长造成肥料挥发损失。

2.2 选用优良种子

选用优良品种, 如诚信16号、大丰30、先玉335等。

2.3 合理密植

采用玉米一次性调控施肥技术, 应注意合理密植, 以充分利用肥料, 实现作物高产。要求留苗密度达到3 500~4 000株/667 m2, 实行宽窄行种植, 宽行0.6 m, 窄行0.4 m, 平均行距0.5 m, 株距0.3~0.38 m。

2.4 推广化学除草技术

玉米田重点推广玉草净等高效专用除草剂, 达到节劳、增产、增效的目的。

2.5 适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生产面临的病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和玉米红蜘蛛。玉米螟的防治要抓住心叶末期, 采用50%辛硫磷乳油0.7 kg加水10 kg稀释后拌入50 kg煤渣颗粒, 每株2 g灌心;玉米红蜘蛛的防治要抓住点片发生阶段, 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 用灭螨类农药如15%扫螨净3 000倍液喷雾。

3 保障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该项目坚持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原则, 实行定人定岗、各负其责的方法, 以保证项目的全面实施。为此, 成立了项目领导组, 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全程技术服务指导, 10名承包人员每人固定负责50个村的全程服务指导。

3.2 加大资金扶持与技术扶持力度

该项目总投资2.5万元, 其中土壤化验费0.5万元、配方施肥1.5万元、技术培训及资料费0.5万元。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不同要求, 采取讲座与印发资料等形式,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技术人员要做到经常到实地进行技术指导, 及时纠正种植户不对的作法, 对种植户提出的技术性问题及时做出科学的解释, 确保项目实施成功。

4 效益分析

玉米丰产方建设项目的实施, 将大大提高汾阳市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肥料资源利用率, 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明显增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 加快新技术研发和实用技术推广步伐,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4.1 经济效益

根据汾阳市前3年该技术实施情况测算, 6 000 hm2玉米实施高标准农田丰产方技术后, 平均增产达到113 kg/667 m2, 项目区总增产玉米1 130万kg, 增产率达到35%, 节约化肥投资200余万元, 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为项目区农民增收节支1 895万元。

4.2 社会效益

首先, 通过示范基地建设, 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等5项技术, 对本市3.3万hm2玉米田肥料合理施用起到带头作用, 从而充分发挥耕地生产潜力, 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和浪费, 改善农产品品质, 保证广大城乡居民粮食安全, 增强汾阳市玉米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 通过项目实施, 可明显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 提高对玉米配方施肥技术的认识, 增强其从事玉米优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带动玉米产业大发展。

4.3 生态效益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玉米农田】相关文章:

农田建设04-18

农田保护05-15

农田污染05-01

农田灌区06-08

调换农田协议04-11

农田建设标准04-19

农田环境信息05-13

农田信息采集05-30

农田水利工程05-22

农田水利规划05-24

上一篇:造价风险控制下一篇:游轮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