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

2024-06-10

农村电网(精选十篇)

农村电网 篇1

1928年, 德国人根据电力系统的差动保护原理, 提出了剩余电流动作型 (也称电流动作型) 剩余电流保护方法, 德国人的这一发明奠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理论基础。2年后, 法国人根据这一原理,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断路器 (额定动作电流10 m A, 动作时间0.1 s) , 并以此为保护手段, 对人体做了直接接触的触电试验。在20世纪30年代, 人们还研制了动作电流80 mA, 动作时间0.1 s的产品, 但德国、英国和法国仍然使用电压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只有少数的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断路器用于防止一相一地方式的窃电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的工业化水平、技术水平、元件以及材料水平较低, 造成高灵敏度的电流动作型保护器误动作多, 致使灵敏度较高的电流动作型保护器反而无法进入实用阶段。其间, 工业化国家研制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工作几乎停止,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只能使用电压动作型保护器。可以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的主要是电压动作型保护器。所以, 在保护器发展史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称为电压动作型剩余电流保护器时代。

3.2.2电流动作型保护器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0世纪60年代之前)

20世纪50年代, 德、法两国又重新起用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断路器, 但动作电流都较大, 一般为300~3 000 m A, 只能用作间接接触剩余电流保护。用于直接接触的电流动作型保护器, 则是在1958年才开始批量生产, 其动作灵敏度为35 mA。在此期间, 还出现了电储能式和机械储能式等类型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但都因性能、结构、成本、体积等原因而被淘汰。

3.2.3工业化国家逐步普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代 (20世纪60年代之后)

进入20世纪60年代,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低压断路器技术的进步, 开始出现了快速、高灵敏度的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断路器。其中, 美国在1962年制成动作电流5 mA的电子式剩余电流断路器;德国在1965年制成动作电流为30 mA, 动作时间为0.1 s的纯电磁式剩余电流断路器。20世纪60年代以后, 也是世界主要工业强国通过立法方式普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阶段。目前,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3.2.4我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生产与使用情况

我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研制与生产起步较晚, 直到1966年前后, 才生产了数量不多的电压动作型剩余电流继电器。之后有关部门研制出AB61-12型动作电流20 m A, 动作时间0.1 s的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968年开始生产, 但产量很少, 不足万台。1975年之后, 又研制成了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定点生产企业增多, 我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使用逐步进入普及阶段。特别是1992年之后, 我国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 并且结合引进产品进行自主研发,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年产量达到1 200万台以上。其中, 剩余电流断路器占57%, 剩余电流保护插头占25%, 其余为剩余电流继电器、剩余电流保护插座等。我国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经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已形成了一个品种完善、规格齐全、符合IEC国际标准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列产品, 在低压电网的安全保护中, 尤其是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 我国城乡低压电网普遍实现了三级剩余电流保护, 使我国城乡低压电网触电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安全用电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

3.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分类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分类方法很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3.3.1 按其所具有的保护功能和结构特征分类

(1)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在规定条件下, 当剩余电流达到一个规定值时, 发出动作指令的电器。它由零序电流互感器 (也叫漏电电流互感器) 和继电器组成, 一般只具有检测和判断功能, 由继电器触头发出信号, 控制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切断电源, 或控制信号元件, 发出声光信号报警。没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 也不直接分合电路。

(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规定条件下, 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给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

(3)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用于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工作条件下电流, 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一个规定值时使触头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

(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插座。由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或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与插座组合而成。主要用作移动式电动工具的移动电源插座, 在宾馆、家庭、办公室、农村临时用电等场合, 可以与现有的插头相配合, 为日用电器或移动电气设备提供安全保护。一般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在30 mA以下, 动作时间不大于0.1 s。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插座种类多、功能全, 除具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外, 还兼有手动分合、报警和试验等功能。

(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插头 (又叫触电保护插头) 。是一种带插头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插在普通插座上使用, 对使用家用电器或其他移动电器的人身安全加以保护。

3.3.2 按其安装形式不同分类

(1) 固定式。固定安装、固定接线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以固定的接线方式安装在固定的位置。

(2) 可移动式。可移动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包括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插头、移动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插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插头插座转换器等。带有可移动电缆, 通过可移动电缆接到电源上, 可以方便地用于移动设备。

3.3.3 按其主开关的极数分类

(1) 单极二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2) 两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3) 两极三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4) 三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5) 三极四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6) 四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其中, 单极二线、两极三线、三极四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均有一根直接穿过检测元件且不能断开的中性线N。

3.3.4 按其动作时间分类

(1) 快速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动作时间小于0.1 s。

(2) 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该保护器的控制电路中增加了延时电路, 使其动作具有到一定的延时。一般动作时间大于0.1 s, 其范围为0.1~2.0 s。

(3) 反时限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随剩余电流的增大, 剩余电流动作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缩短。当额定剩余电流为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时, 动作时间为0.2~1.0 s;1.4倍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时为0.1~0.5 s;4.4倍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时为小于0.05 s。一般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都具有一定的反时限特性。

3.3.5 按其动作灵敏度 (动作电流值) 分类

(1) 高灵敏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在30 m A及以下, 安装在最末端的用户处, 既可作为间接接触触电保护, 也可作为直接接触触电的补充保护。

(2) 中灵敏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为30~1 000 mA, 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作总保护, 或在总保护与末端 (用电设备) 保护之间作为中级保护使用, 只能用作间接接触触电保护, 或用作防止电气火灾事故和接地短路故障的后备保护。

(3) 低灵敏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在1 000 mA以上, 用途同中灵敏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3.3.6 按其中间环节的结构特点分类

(1) 电子式。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中间环节为电子电路, 由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组成。其作用是对剩余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比较后, 触发晶闸管或导通晶体管开关电路, 接通脱扣线圈, 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 切断电路。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 动作电流目前可做到5 m A, 价格便宜, 容易实现延时和反时限特性。缺点是控制电路需要辅助电源, 因此, 电源电压对保护特性有影响, 也容易受外界磁场的干扰。

(2) 电磁式。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中间环节为电磁机构, 有灵敏继电器和电磁脱扣器2种形式。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辅助电源, 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强, 结构简单, 安装时进出线可倒装, 受外界磁场影响小。缺点是提高灵敏度有困难, 很难实现延时和反时限特性, 价格较高, 特别是100 A以上的大容量产品价格昂贵。

3.3.7 按其电气工作原理分类

(1) 电压动作型。电压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测的信号是对地电压的大小, 由于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 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在电网中已不再使用。

(2) 电流动作型。电流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测信号是被保护电路或用电设备的剩余电流, 检测元件是零序电流互感器。主要优点是性能优越、动作可靠、不易损坏等, 可安装在电网的任何部位且对电网无任何影响, 因此, 是目前普遍推广使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3) 交流脉冲型。交流脉冲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测的信号是故障 (漏电或触电) 时剩余电流与常态时剩余电流的相量差值, 以此区分常态漏电与故障漏电, 可以在故障漏电时分断保护开关设备。主要用在南方, 特别是在农村剩余电流大的地区可作为配电线路的总保护。

3.3.8 按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是否可调分类

(1) 剩余动作电流不可调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2) 剩余动作电流可调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3.3.9 按其使用场合分类

(1) 专业电工使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这种保护器一般额定电流比较大, 用作配电装置中主干线或分支线的保护开关装置, 发生故障影响范围比较大, 要求由专业人员来安装、使用和维护。主要指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和大电流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农村电网配电设计探讨 篇2

【关键词】农村电网配电;线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78-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推广,我国的农村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领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电网配网工作来说,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电网改造仍在进行,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和障碍,而这一切都要通过有关的电力工作者的配网合理设计来解决,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1 农村电网配电设施选择

在电网配网改造的过程中,合适的配电设施的选择对于整个配网的成功与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有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农村的具体供电特点认真分析,并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配电设施,一般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论述:

1.1 在选择裸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有关技术执行标准予以执行,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选取:电器的环境温度应该根据当地的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来确定,并且要取近几年的平均值;室内的各种裸导体零件的使用温度的确定应该根据该环境的无风情况下的温度来计算,并且要在最热月的基础温度上上调五度;对于一些冬季较为寒冷,并且存在着长时间的积雪的地区,应该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受到冰雪灾害的影响。

1.2 电器的我选择应该结合当地的湿度环境,也就是说要充分的考察当地的湿度最高的月份,并且计算其平均的湿度,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电器设备,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不适导致的故障问题,另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3 在配网设施的选择过程中,安全因素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将从两部分进行分析:首先,接地系统的安全配置,也就是说在对农村的电网进行配网改造的过程中,要针对现有的TT系统,的接地方式做好相应的防护,另外还要结合其使用的特点,对其三相动力电源做好各种故障的预防,即针对三相电源的漏电形式、短路形式以及超负荷形式做好相应的防护;此外,对于接地系统中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各种动作的执行应该按照系统在动作的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电流以及其泄漏值来确定。最后,对于接地系统来说,相应的防雷装置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文中讨论的农村电网的配网中的防雷装置,笔者认为采用氧化锌避雷器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由于其具有金属外壳,可以直接通接地系统的线路进行连接,并且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对10Ω以下的电流迅速作出反应。其次,接户线的安全配置,也就是说在对农村电网的配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电网安全规范,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控制接线户的安全配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该配置的有关规定表述为:如果是沿墙进行敷设的接户线,其中间的间隔距离不得大于六米,而如果是直接对地垂直进行接户,那么距离则应该保证大于二点六米。

2 农村电网配电装置架构设计要求

在选择了合适的电网配电设施的基础上,做好农村电网配电装置的基本架构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没有合理的设计,也就无法实现这些设施的基本的功能,笔者在认真的分析了农村电网配网的特点以后,认为在进行电网的架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进行农村地网配网的架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导线的实际的受力情况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要充分的考虑各种情况下的导线的承载能力,并且要能够应付以下几种突发状况,包括30年一遇的最大风、最低气温以及最严重覆冰;

其次,安装要求指导线及避雷线的架设应该考虑梁上作用人和工具重2KN以及相应的风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因素;

再次,检修要求应该根据检修方式的需要,采取考虑三相同时上人停电检修及单相跨中上人带电检修两种情况的导线张力、相应的风荷载及自重等,对挡距内无引下线的情况可不考虑跨中上人;

最后,地震要求必须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相应的风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地震情况下的结构抗力或设计强度均允许提高25%使用。这些都是农网配电装置架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进行配电线路设计时应该满足和保障。

3 农村电网配电线路设计

3.1 线路总的编制说明部分设计对于配电线路设计过程来讲,总的编制说明部分设计包括线路设计依据、线路路径方案和线路工程概况三部分。线路设计依据应该从基本原则出发,参照当地的具体情况,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设计线路,相关的制度的文件包括经审核批准后的电力系统设计文件、线路工程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文号、政府部门下达的设计的有关指示性文件以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等;线路路径方案设计要优先考虑路径的长度,详细的勘察路径周围可利用的公路或者铁路等相关资源,总结线路路径方案的优劣进行设计来说明各路径方案的优势,经过对各路径方案从技术方面、经济运行、线路的安全运行、障碍物的处理及大跨越情况等方面全面分析比较,推荐最佳的线路路径方案;线路工程概况主要包括设计线路的线路始终点、电压等级、路径长度,以及全线路地形情况、污秽区情况,导线和避雷线型号的选取,导线和避雷线悬垂、耐张串的绝缘子型式、片数和金具情况,杆塔和基础型式及数量等情况,通过工程概况能告诉我们工程大体情况。

3.2 机电部分设计线路机电部分一般包括导线架设技术要求、气象条件的选择、导线的防振、绝缘子串和金具组装方式等方面内容。气象条件的选取。如果农网线路较长或气象区复杂,可分段选取气象区资料,气象资料包括:电线覆冰的取值、最大风速的取值、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取值、年平均气温的确定、雷电日数的取值。导线的技术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和电力系统设计,决定导线截面,论证导线规格型式等,说明导线的主要电气机械特性。组装形式。由于农网线路的杆塔结构、绝缘子形式、导线型号不同,采用单串绝缘子串已能满足导线最大综合荷重及断线张力的要求,对于单串绝缘子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双串绝缘子串。导线的防振。影响导线产生震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档距与线路架设高度、地形、风速、风向、导线自身应力,导线选取应根据安全系数、最大使用应力和平均运行应力、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及使用档距情况后,设计防振措施。

3.3 杆塔设计农网配电线路中使用的杆塔型式主要包括耐张杆塔、直线杆塔、终端杆塔、转角杆塔四种杆塔型式。在线路工程设计中,应该选择成熟性的运行成功的杆塔型式。选择杆塔型式时我们还要说明采用某种杆塔型式的详细依据,包括各种杆塔型式的适用地区、钢材、特点、混凝土量等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考虑基础和线路占用走廊等因素后,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杆塔型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农村电网配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农网配电线路设计工作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且要综合各种自然地理以及环境因素,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导线的承载能力,进行具体的方案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配网线路,保证农村电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高升.地区配电网优化运行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

农村电网 篇3

(2) 保护三相线路或三相用电设备时, 选用三极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3) 既有三相又有单相线路和用电设备时, 选用三极四线或四极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6.3.4根据保护目的选择

(1) 安装在线路末端, 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为目的的保护, 选用高灵敏度的快速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2) 以防止电气火灾为目的的, 选用中灵敏度延时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3) 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为目的的分支线路保护, 选用中灵敏度的快速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4) 以提高设备接地效果为目的的, 选用中灵敏度的快速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5) 以干线的全面保护为目的的, 选用中灵敏度的延时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6) 连接户外架空线路的用电设备, 选用冲击电压不动作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对不允许停转的电动机, 选用漏电报警方式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6.3.5额定电流、电压、极限通断能力的选择

在选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时, 首先应使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线路的额定电压和计算负荷电流;其次应使其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线路的计算负荷电流, 其极限通断能力大于或等于线路的最大短路电流;线路末端单相对地短路电流与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瞬时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之比应大于或等于1.25。

6.3.6农村家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选择

在家庭生活用电中安装单相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是防止使用电器的人员发生单相触电和保护家用电器安全使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农村家庭选择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选择。家用电器回路:应选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30 m A的高灵敏度产品。因为家庭生活用电选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 故应选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30 mA的高灵敏度产品。这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同时也能作为漏电火灾和设备漏电损坏的保护。环境恶劣回路:家庭中潮湿场所, 如浴室、卫生间等, 要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10 mA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手持式用电设备: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15 mA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在此需强调说明的是:农村家庭用电不宜选择灵敏度很高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一般情况下选择30mA的即可。例如10 mA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其防人身电击的效果和30 mA的效果基本相同, 都可以使人免于发生心室纤颤而死亡。但10 mA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价格明显高于30 mA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同时农村家庭供电系统泄漏电流较大, 选用高灵敏度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反而容易在正常泄漏电流下引起误动作。

(2) 额定动作时间的选择。家庭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是以防止人身触电为主要目的的, 因此应选用动作时间小于或等于0.1 s的快速型产品。

(3) 额定电压、频率。一般应选用额定电压220 V、额定频率50 Hz的产品。

(4) 额定电流的选择。选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必须大于家庭最大负荷电流。根据目前普通家庭的用电容量, 家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选择20~30 A就可以了。

(5) 极数的选择。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有二极、三极、四极3种, 农村家庭生活用电应选择二极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6) 选用功能齐全质量有保证的产品。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使用未经国家安全认证的产品, 要选用技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质量稳定、认证齐全, 集漏电、过压、过流、短路等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品。

(7) 不购买假冒伪劣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当前, 假冒伪劣电器产品充斥农村市场,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也不例外。伪劣、假冒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其保护功能、技术性能和耐用性都极差, 但普通老百姓很难辨别其真伪, 一旦购买使用假冒伪劣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就会对家庭财产、人身安全埋下隐患。因此, 建议用户到当地信誉好的大型超市或专卖店购买, 千万不可图便宜在集贸市场上购买“三无”产品。

6.3.7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安装

(1) 安装前的检查。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安装前, 应检查产品合格证、认证标志、试验装置等是否齐全, 主要参数如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通断能力、剩余动作电流、剩余不动作电流以及动作时间等是否与要求相符, 发现异常不得安装使用。

(2) 对安装场所的要求。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安装点的环境温度应在-5~40℃, 海拔不超过2 000 m, 高海拔和寒冷地区装设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必须与厂家协商定制。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应安装在通风、干燥, 避免雨淋、灰尘和有害气体侵蚀的地方。应尽量远离其他铁磁体和电流很大的载流导体, 避免磁场干扰。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安装场所附近的磁场任何方向不得超过地磁场的5倍。厂房、车间、家庭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一般装在配电箱内, 其安装位置还要考虑操作和观察的方便, 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 m。

(3) 应对地竖直安装。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安装角度应该对地竖直, 前后、左右误差不超过5°。这是因为具有过电流保护及短路保护的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安装角度误差超过规定, 会影响产品铁心的重力方向, 导致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无法正常动作。

(4)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应装于熔断器下方, 按说明书要求接线, 连接导线截面积应符合要求, 接线不得颠倒反接, 压线螺母一定要拧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与有磁场的电器相距不得小于20 cm (主要是对零序电流互感器有影响) , 否则容易引起误动作。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电源进线最好用刀开关控制。安装接线时, 要根据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型式不同进行接线, 注意分清相线和中性线。

(5) 对带短路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在分断短路电流时, 位于电源侧的排气孔往往有电弧飞出, 故应在安装时保证电弧飞出方向有足够的飞弧距离。

(6) 室外开关箱中安装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须采用防溅型。

(7) 安装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后, 其后边的工作中性线严禁重复接地, 否则重复接地的中性线有电流入地造成漏电, 会导致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动作送不上电。工作中性线不能就近接线, 单相负荷不能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两端跨接。

(8) 采用分级剩余电流保护系统和分支线剩余电流保护的线路, 每一分支线路都必须有自己的工作中性线;上下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应做到相互配合, 额定剩余电流动作电流级差一般为1.5~2.5倍, 时间级差为0.1~0.2 s。

(9) 安装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对低压电网的要求。一是为使各相剩余电流大体相等, 单相负荷要均匀分布到三相电源线上。二是负载侧的中性线, 不得与其他回路共用。三是用电设备的绝缘电阻阻值不得小于0.5 MΩ。四是线路、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当线路、设备泄漏电流超过允许范围时, 必须更换绝缘良好的供电线路。从安全角度讲, 一般不允许采取调高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剩余动作电流的方法解决问题。

(10) 安装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后, Ι类电器还要同时设置保护接地或接保护中性线。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安装完毕, 必须做动作可靠性试验。

6.3.8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运行维护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是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气设备, 因此农电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按照有关安装运行规程的规定, 经常检查线路和用电设备, 消除漏电隐患, 保证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长期有效运行。对于动作后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要认真查找动作原因, 填写运行记录。对运行中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要重点检查, 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 供电所要建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运行管理制度。该制度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电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选择某一品牌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时, 必须经过专职人员测试合格后, 才能购买使用, 不得购买不合格的产品;对出现故障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应由专职人员维修, 维修后要经测试合格才能继续使用, 一般不允许农电工私自拆卸维修;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擅自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拆除或退出运行;违反规定导致发生事故的, 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视其情节轻重, 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罚款、辞退、开除, 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投入运行后, 每年要对保护系统进行一次检修。检修的内容:测试保护器剩余动作电流值是否符合规定;检查电网和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测量中性点漏电流, 消除电网中的各种漏电隐患;检查变压器和电动机接地装置是否松动和接触不良。

(3) 定期试验, 检验其动作可靠性。具体方法可参看前面讲座中的定期试验方法。

(4)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动作后, 若经检查未发现事故点, 允许试送电一次;如果再次动作, 应查明原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能恢复通电。严禁强行送电, 更不能将其退出运行, 以确保用电安全。

(5)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出现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由于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 电路正常工作时反映不出其重要性, 因此, 很难引起用户的重视。有的用户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误动作或出现故障时, 不是认真地找原因, 而是私自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短接或拆除, 这是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一旦损坏不能继续使用时, 应立即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发现异常, 也必须立即查明原因, 严禁带病使用。

(6) 不可随意调整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如果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发生误动作或拒动作, 其原因可能是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本身, 也可能是来自线路方面的原因, 应认真地具体分析, 千万不能私自拆卸和调整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内部器件。因为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漏电、过载、短路等保护特性是由制造厂设定的, 随意调整会影响其性能。

农村电网建设情况分析 篇4

一、我县基本情况概况

【地理位臵】金塔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端北部边缘,地处东经98O58′-100O20′,北纬39047′-40O59′之间,东与张掖市高台县毗邻,西与玉门市接壤,南邻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北靠内蒙古额济纳旗,举世闻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坐落境内。辖区总面积

1.88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0.12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全县管辖5镇5乡4个街道办事处,86个行政村,463个村民小组。

【人口】辖区内居住人口以汉族为主,总人口14.96万,其中城镇人口3.5万人。

二、我县电网情况概述

金塔县营业供电范围为县城、各乡镇、生地湾农场、阿右旗矿区。总供电面积1.88万平方公里,用电客户52903户,供电人口14.87万人,2012年供电量1.95亿千瓦时,售电量1.81亿千瓦时,平均售电价561元/千千瓦时,通过近年来线路改造和电网优化使我局的综合线损大幅下降,提高了线路的供电可靠率(供电可靠率(RS-3)为99.6%),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电压合格率达到95.1%,近年来通过农网工程的改造一户一表率达到100%。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形成较为合理的输配电网络。至目前,辖区内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5台总容量为84100千伏安,110千

伏线路4条280公里;35千伏变电站24座(其中11座为用户变电站),主变38台,总容量121605千伏安,拥有35千伏线路22条,长513公里;10千伏线路43条,线路长1460公里,低压线路1314公里,配电台区2357个,容量为16.13万千伏安。全县乡(镇)、村、户通电率100%,各类用电设施设备较为完备,电气化程度较高。

三、农村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10千伏主干线导线线径小、负荷大,经过近十年的运行,随着用电的不断增加,10千伏线路主干线导线已明显过小,末端用电多为大型负荷,当全部用户满负荷运行时,线路功率因数及末端电压较低,部分用户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2、部分10千伏线路,所处位臵多在树木繁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每逢春季扬沙季节,由于瓷瓶污秽严重,线路污闪跳闸事故频发,可靠性低,加之我县盐碱化土质较多,电杆根部腐蚀严重,维护困难。

3、原农网一、二期改造时,0.4千伏线路多采用LGJ-25导线架设,也存在过负荷运行情况,已不能满足正常供电需要。

4、新增用户较快,解决部分地区居民的新增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加上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等用户逐年增加,部分10千伏及以下线路续建、延伸造成主干及分支线路供电半径超标,导线线径较小,电压合格率降低。

5、部分10千伏线路分断开关较少,全县1460公里10千伏线路,目前只装设分支断路器52台,断路器数量少,电网分断能力差,保

护简单,往往线路一处故障引起全线路大面积停电,通过加装真空断路器,可有效提高电网检修能力,降低检修时大面积停电带来的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

6、部分10千伏及0.4千伏线路“两清理”中电杆高度不够,对地交叉跨越处距离不够、部分线路穿越绿化带、危及安全运行。

配电线路质量差,运行维护量大,安全隐患突出。加之部分线路走廊拥挤、树线矛盾突出,给日常线路检修维护带来不便。虽然经过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农网完善节余、10年、11年和12年农网改造升级等工程大规模建设与改造,但部分自然村仍未进行过改造,电网网架结构仍十分薄弱,设备的装备水平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好多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行、运行极不稳定、事故率频高。另外由于负荷增长快,现运行的线路导线截面不满足要求,供电质量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0.4千伏供电半径远远超过技术要求,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差,严重制约着金塔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的需求。同时受农网改造资金限制,一些富民工程如:规模养殖、大棚种植、电气化建设、政府重点工程等项目无法及时建设,农村负荷快速增长的供电区域电力投入还较为匮乏,电力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电网建设步伐缓慢,导致部分设施用电困难,部分已用电的设施在供电线路上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着农民创收

和乡镇经济的发展。

四、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建议

1、把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制定政策予以扶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当充分考虑巩固农村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因素,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2、将农电网建设和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等政府扶持的农村发展项目结合起来,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群众参与、各方配合的农村电网建设的管理体系,定期研究农电网改造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农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出现的矛盾,构建供、用、管的和谐关系。

浅谈农村电网建设及管理 篇5

【关键词】农网;基础建设;管理

为了保证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与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同步实施,以适应用电增长的需要。电力建设必须有超前意识,同时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不断提高农网的供电能力,大力加强电网结构,逐步做到比例协调,布局合理,调度灵活,设施先进,安全可靠,电压合格和多供少损。电力网的设备选择还应坚持科技进步的原则,既要运行可靠,又要注重节约,并尽量采用小型化、无油化、自动化、免维护或少维护的设备,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型的输变电设备、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输变电设备。应贯彻区别对待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原有农网改造,应注意充分发挥现有配电网的潜力,以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为主要目标,对新发展的地区则宜采用较高的标准,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争取一步到位,达到20-30年基本不变的要求。

1.当前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

1.1配电网供电能力不足

主要原因有:我国多年来配电网投资比例偏少,使电网建设改造迟缓;高、中、低压配网设备陈旧,结构不合理。

1.2用户供电可靠率不高,不适应现代经济、居民用电需求

农网结构薄弱,容载比偏小,未达到规定要求;线路载面细,互供能力差,设备过负荷或检修造成停电影响很大,检修停电时间占全部停电时间的比重最大。

1.3农网线损率持续上升

主要原因有:(1)一些地区社会窃电,逃避电费问题突出;(2)用电检查普及不广,线损管理较为粗放;(3)计量抄表器具陈旧,低压集抄台区运维不到位,运维设备落后,低压集抄台区的抄表成功率比较低。

1.4多年来农网改造发展迟缓、困难重重

对现代化电力网建设、改造和管理的认识不足,有些问题久拖不决,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重视抓主网建设,不重视抓农网建设、改造。农网改造工作管理比较粗放。农网改造资金短缺,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国家对节能很重视,但对降损节能工程缺乏资金支持,电网降损效益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尚未建立良性循环机制,一些有效措施推广不起来。

2.农网建设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电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建设单位应加强对电网建设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电网建设质量,确保我国电网事业的顺利开展。

建设单位作为开展电网建设项目的主体,在当前电网建设工程项目多、分布广、任务重的情况下,必须转变观念,除了做好基本施工建设工作之外,还应加强管理控制,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管理的积极作用,确保电网建设项目顺利落实,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1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电网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实行,与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落实与否密切相关。建设单位除了给设计单位提供完整、真实的基础材料之外,还应加强落实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为施工扫除障碍。如果能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旦确定项目,就可快速开展工作,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针对电网建设特点,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征用变电站土地。土地征用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总体土地规划,并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意见。尽量选择建设预留地作为变电站的建设地址,减少农用地、基本农田的占用;如果能直接使用政府建设预留地,就可极大缩短征地时间,降低征地成本;而大量占用农田,既会提高征地成本,也可能延长征地周期,延误项目开工时间。

(2)选择送电线路经。送电线路经的选择也应与当地政府规定相适应,如果能降低林木砍伐数量、青苗赔偿数量以及搬迁建筑物等,就可减少相关成本费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确定合理的赔偿标准。有关变电站建设的征地、送电线路径占地的相关赔偿工作,如果与政府部门标准不相符,就可能增大赔偿阻力,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正式开工之前,必须确定合理的赔偿标准,获得相关部门与老百姓的支持。

(4)其他。充分了解变电站周围的电力、水源等状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用水以及永久性生活用水方便,签订协议、确定费用。

2.2确保施工安全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鉴于电网项目的特殊性,应该严格控制每个作业点的安全施工措施,尤其对于送电线路工程来说,涉及的作业点多、难度大、技术复杂,因此必须加强安全施工手段。在现代化施工管理中,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手段,对确保工程顺利竣工具有重要意义。

(1)检查施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在开工之前,建设单位应严格考察施工单位资质,查看施工单位是否具备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采取各项文明施工措施。对于电网建设工程来说,隐含诸多重大危险源,需采取相对应措施,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另外,对于施工单位使用的各种机具也要严格检验,包括是否检验合格,电动工具、大型机械设备是否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工作,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施工提示标语是否足够;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严格培训,落实安全责任。如果施工单位不能提供详尽的资料或者资料存在重大问题,坚决不准许开工。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控制与检查,确保施工单位落实各项安全施工措施,保证安全施工。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落实项目第一负责人、专职或兼职安全员是否履行职责、文明施工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各班组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以及预控;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使用得当;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规程开展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格等;是否开展班前班后会,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组织安全管理活动等。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各种问题,应勒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如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则立即停工,直到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方可恢复施工。另外,现场监理工程师也应发挥积极作用,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尤其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结束语

农村电网及农村电工的现状与思考 篇6

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农民生活逐年改善。至2007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891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农民的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了4140元,增幅扣除了物价指数之后和2006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随着全面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机械化生产、电气化生活在农村逐步推广,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电饭煲、空调等家用电器得到迅速普及,农村的用电量日益增大,以每年约10%~15%的速度持续递增。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的支持,农村电网的坚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农村电网现状

我国农村电网覆盖面积大,农村电网在改造以前,存在不少问题,如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且分散,配电变压器距离供电点离负荷中心较远,超半径供电、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用户端电压偏低,导线截面选择与负荷不匹配,变压器在用电高峰时期过载严重,线路跳闸次数较多,线损率高达20%~30%,用电设备陈旧,农村用电人员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问题突出等。为尽快适应农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步伐,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善工程、维护工程及户户通电工程,农村电网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变电所、配变布点更趋合理,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线损率下降到12%以下,农村安全用电水平提高,农村电网较以往明显坚强。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工作对电力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由单纯增加供电能力向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广大农村的电能应用空间及应用水平转变,争取实现农村电气化县(市、区)的目标,需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电工队伍肩负起农村电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3农电人员的现状

3.1农电人员的学历情况农村电气化的实现,其工作的重心就在于农电管理工作的务实性。而农电工作的基础就在于农村用电的安全和管理,直接接触这部分工作的人员就是农村电工。然而现实中,这支一线生力军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农电人员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的400名农电人员中,其年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学历情况如表2所示。

注:18~20岁的农村电工,所占比例极小,约为0.75%。

尽管所调查的农村电工平均年龄为33.7岁,但中专及以上文凭的人员仅占29.25%,这是一支年青且缺乏专业知识的队伍。

3.2农电人员的技能情况对以上农村电工进行技能调考,调考内容包括营销知识、登杆作业、故障查找及触电急救,在调考中发现下述情况:

(1)、大多数农村电工具备服务理念。(2)能登杆的生产人员仅199人,占总人数的49.75%,能登杆的人员呈逐年减少趋势。杆上作业技能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员对尽头杆上的材料认不全,只能完成直线杆上工作,仅少部分人员能完成尽头杆上工作。(3)一线生产人员由于缺乏练习,大多数不会正确使用电工常规表计,如摇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等。(4)在配电屏故障查找处理上,50%左右的人员不会根据提示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在处理上,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严格按照停送电要求进行操作。(5)在触电急救上,大多数人员虽然具有理论上的认识,但由于平时缺少练习,考核中不能按要求及步骤完成操作,仅少部分曾经参加过35kV变配电培训的人员熟练地掌握了触电急救的操作方法。

据统计,75%以上的农村电工未获得职业技能鉴定,对职业素求及自身职业能力定位不清楚,普遍存在学习意识和进取心差,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政策的学习“学不了”、“不愿学”。农村电工中存在的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的缺失已严重制约着农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农村电网已成为当前各级电网中最易发生事故的区域。

4思考与建议

4.1增强农村电工的归属感近年来,企业按相关政策交纳了农村电工的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农村电工的工资待遇逐步得到改善,在此期间,企业应抓住机会,稳定农村电工队伍,建立与学历、职业技能、技术职称及绩效挂钩的合理的薪酬机制,健全农村电工的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对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表现出色、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电职工予以提拔任用,以增强农村电工的危机感和使命感。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使其发挥所长。通过技能调考及技术比武等平台,选拔优秀技术人才并予以任用,在农村电工中树立“学先进、当先进”的积极向上的进取风气,推崇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农电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农村电工的困难和疾苦,增强农村电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4.2推动农村电工专业化队伍建设农村电工主要从事所管辖乡镇10kV及以下高、低压电网配电设备的运行、巡视、维护、抢修、消缺、业扩装表接电、镇区居民用户和工业用户、台区变压器关口表管理及抄表收费等。农电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分工已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电网的发展要求,需要将农村电工做进一步的细化分工。初步可按照供电所职能与专业化农村电工队伍建设要求将其分划分为农村电网综合管理、农村电网营销服务及农村电网配电运行、维护等工种,按工种进行专业化队伍建设。

4.3学历教育及岗位培训并举随着农村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对农村电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目前农村电工学历水平低、职业素质缺失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制定面向生产、按需培养、突出技能、讲求实效的人才中、短期培养规划。

由于近年来农村电网基建、检修任务重,电气化农村的建设任务紧迫,工学矛盾突出,可分批组织农村电工通过成人教育,采用专业对口教材,争取在几年时间内,使绝大部分农电职工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

因学历教育所需时间长,为尽快提升农村电工职业技能,企业应组织短期岗位技能培训,应对目前急需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

4.4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根据农村电工的岗位要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加大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核鉴定力度,根据国家颁布的《农村配电营业工》的职业鉴定标准,制定省电力公司培训标准及考核标准,启动农村电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搭建生产人员从初中级工到高级工到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

5结语

唯有建设一支优秀的专业化农村电工队伍,才能真正构筑起坚强的农村电网,确保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解朝晖,付文曲.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J].农村电工,2007,12:5-6.

治理农村电网“低电压” 篇7

1 农村“低电压”客户情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 辽宁省农村电网现有农村综合台区77486个, 农村居民用户748.76万户。辽宁省农村居民端电压低于供电标准的“低电压”客户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海边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共涉及5088个综合台区 (占7.56%) , 计34.61万户 (占4.62%) 。经调查测试, 农村个别低电压台区的居民端电压一般在160~190伏之间, 最低只有156伏, 严重影响了农村客户的生活质量,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的空调、冰箱、电饭锅、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一涌而上, 加上农村种植和养殖业迅猛发展, 农村用电量大幅增加, 使很多配变电压器难以满足正常、经济运行的要求。由于负荷的多样性, 发生的季节、时段和频度也呈现多样性、经常性。秋冬季节多发生在每天17~21点的居民用电高峰期;春夏季节多发生在18~22点的居民用电高峰期。

2 农村“低电压”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2.1 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1) 对综合台区内小户动力负荷控制不到位, 三相变压器单相配出负荷偏重, 使之三相不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压质量。负荷三相不平衡造成“低电压”的有3.67万户, 占“低电压”用户的10.60%; (2) 对居民用户错峰用电及高峰时段均衡用电的方法研究不够, 对较大负荷用户错峰用电宣称和引导不得力; (3) 对于100千伏安及以上专变用户, 督促其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力度不够, 管理措施不到位; (4) 对用户报装接电管理不够细致, 单相负荷无序使用, 造成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 设备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 导致电压不稳定; (5) 变电站母线、配变和低压用户端电压, 没有建立有效联调管理机制。变电站主变调压、配变分接头调整不及时, 影响末端电压质量。由于配变分接头调整不及时造成“低电压”的有0.40万户, 占“低电压”用户的1.16%; (6) 农村低压网规划、设计标准低, 未有效地控制低压线路供电半径, 使之无法保障末端电压达到标准要求。

2.2 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

(1) 电网结构不尽合理。配电线路供电半径过长是造成“低电压”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村电网变电站布点没有实现一乡一站的供电格局, 个别变电站地域分布不合理, 造成其配出的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过长, 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超标准的比例达24.95%, 线路损耗大, 末端电压低; (2) 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由于一、二期农网改造资金不足, 电网部分电力设施未得到全面改造, 特别是0.4千伏低压电网。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 线路不断延伸, 而线路导线截面和配电变压器容量却没有相应增加, 造成供电瓶颈;部分配电线路和台区配电变压器满载或过载运行, 导致末端低电压; (3) 调压能力不足。调压手段落后也是导致低电压的重要因素。辽宁省农网变电站有载调压主变比率仅为64%, 线路调压器应用率很低, 10千伏配电变压器现均为无载三分接, 相对调压能力较弱; (4) 无功补偿能力不足。由于农网无功电源建设滞后于有功电源, 农网无功补偿不足问题普遍存在。

3 农村“低电压”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3.1 管理方面治理措施

(1) 加强电网调度的电压管理, 切实发挥有载调压变压器的调压作用, 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配电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 努力使配电线路首、末端电压在合格范围内; (2) 及时投退既有的电压无功设备, 包括变电站集中无功补偿、配电线路补偿和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确保现有设备有效投入; (3) 加强用户报装接电管理、强化营销数据分析, 开展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 (4) 供电设施运行维护管理, 及时处理设备缺陷, 提高设备完好率; (5) 开展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引导负荷用户错峰用电和高峰时段均衡用电, 加强“低电压”投诉和报修管理, 提高“低电压”投诉处理率; (6)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低电压”治理的各项管理规制, 将“低电压”治理工作纳入长效管理。

3.2 技术方面治理措施

(1) 调整低压电网结构。处于偏僻山区的农户, 采用高压延伸、单相变压器进入自然村等改造方式, 同时进行低压线路改造, 以缩短低压供电半径, 调整三相不平衡, 提高供电能力。对于调整低压电网结构后仍不能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的配电台区, 采取安装三相不平衡调整装置 (SHSVG) 的措施加以解决。SHSVG称电能质量综合补偿装置, 是柔性输电技术在低压配电网的应用, 能消除负荷的负序和零序不平衡分量以及谐波引起的不平衡分量, 重新分配三相功率, 使之呈现对称平衡负荷特性, 补偿负荷三相不平衡; (2) 提升低压线路供电能力。低压线路导线线径小和过载的配电台区, 采取加大导线线径和调整一定负荷到邻近台区的方式加以解决; (3) 提升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对长期存在过载现象的台区, 采取增加配电变压器, 调整布点, 配合低压线路改造的方式进行改造; (4) 提高无功补偿能力。根据农网实际状况, 采取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中压和低压协调补偿的方式, 变电站、10千伏线路、配电台区三级补偿, 提高电网无功补偿能力, 优化电压无功, 改善电压质量, 解决“低电压”问题; (5) 提升“低电压”监控能力。结合建设智能化电网, 应用智能电能表、低压台区监测管理系统, 实时在线监测, 自动向“低电压”投诉点 (客服中心) 和电压质量监管部门发出预警信息, 提高“低电压”处理的反应能力, 实现台区负荷分布、运行方式、电压无功的进一步优化。

农村电网 篇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对于电能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而以往建设的电网在容量和规模上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所以目前农网改造和新农网的建设逐渐提上议程,为了更好的建设农村电网,有必要借鉴较为成熟的城市电网建设经验,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就通过对以往城市电网的建设经验进行分析,探讨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需求注意的问题。

在以前,由于城市建设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城市电网建设的中心放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安全性能可靠和供电质量高等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农村,工、农、牧、渔等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满足新的电能需求,有必要对现有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和新农网建设。

1 目前农村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电网的用户特征,农网中主要是由中压和低压电网构成,目前在农网中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的发展进程。

1.1 中压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内变电站数量少,且容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供电半径大,输电线路较长,且需要求较多的低压配电变压器,在负载增加的同时,也造成线路损耗的增大,这些问题都是直接造成了目前农网输电质量低的原因。

(2)农网中输电线路的线径较小,随着负荷的增长,传输能力跟不上需求,导致线路承载负荷过大,容易出现问题,且由于以往电网规划中未对线路故障情况下的备用线路进行设计,当由于故障停电时无法及时恢复供电,降低了农网的供电可靠性,在以往没有重要负荷时虽然不会造成较大损失,但是随着农村各方面的发展,重要负荷也逐渐增多,对于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农网中有些配电线路所使用的配电变压器容量不适,部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长期过负荷,建设了设备使用寿命;部分由于容量过大,不能合理的物尽其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且损耗也很大。有必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

(4)电网拓扑结构简单,为辐射型,当某条线路停电检修或发生故障停电时,所供电的区域需要停电,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5)农网的配电网络接线方式复杂,在调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

1.2 低压电网中存在问题

(1)低压配电网络中配电变压器较少,用电用户多,在用电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容量就显不足,且变压器区域分配不合理,配电网络半径过大,在维护工作中存在难度。

(2)低压线路存在时间较长,在建设时由于输送电流较小,线径较小,随着负荷的增加,输电电流也逐渐增大,较小的线径在大电流情况下,发热严重,经常发生线路烧毁事故,且线路损耗也逐渐提升,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 对新农网建设规划的要求

通过对城市电网建设规划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在目前新农网的建设规划,与城网建设规划已经基本相似,区别主要在于容量和供电类型。下面我们对新农村电网的规划进行分析,了解其在规划建设中需求注意的要求及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

2.1 规划区域和规划内容

在农村电网规划工作中,侧重点主要是在中压电网和配电网的规划。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电网的规划可以参照一般城市电网规划的办法。由于很多工厂逐渐建设在农村地区,对于电压等级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农村电网中,单单的110kV电网不能很好的满足应用需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在规划过程中,配电网规划主要是侧重于220kV和110kV配电网。在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根据人口聚集规模和用电需求进行区域规划,通过统筹规划,使得电网的配置合理,农村电网的规划工作,由于不同的村子存在不同的情况,在规划过程中,只有很好的结合村子实际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考虑。

2.2 电网规划中的负荷预测

在农网规划过程中,负荷预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负荷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建成投运后是否能够稳定可靠,直接影响该区域未来的发展。下面我们着重对负荷预测进行分析:

(1)在负荷预测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以往不同阶段的历史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在收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生活电气化,相应的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电力需求会和农民人均收入等个体指标有很高的关联度,这个关系对于负荷预测的可靠性有一定的作用。

(2)在负荷预测时,可以借鉴相似的区域农网建设规划过程中的负荷预测方法,结合相应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到较为可靠的预测结果。

(3)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有着一定的区别,近些年来,在农村,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在某些方面,对于电能的依赖性降低,在对负荷进行预测时,要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避免重复估算,对于农村一些区别于城市的用电项目也要加以分析,比如灌溉用电、畜牧饮水用电等。

2.3 农网规划中遵循的原则

为了使得农网规划更加贴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在规划过程中,需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1)农网规划要与上一级电网相结合,将镇、街等供电范围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规划时要与当地的发展规划部门密切配合,避免重复建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对需要用到的供配电设施进行统一的选型,保证建成后维护的便利性。

(2)农网的电网结构要尽量简单、规范,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主干网络要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扩展性,保证满足未来的电网改造扩建需求。通过这些手段,能够保证区域农网更好的适于整个电网的统一规划发展。

(3)在农村新电网的规划建设和旧网改造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多应用最新的技术、设备、材料和工艺。通过对以往成功案例的学习借鉴,逐步将农网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最大限度的保证农网运行的安全可靠,在电网中应用到的电气产品,为了降低维护费用,尽量使用免检、节能、可靠的产品。

(4)对于农网中重要的区域,比如村镇企业、工厂等,其配电变压器10kV高压侧可以实行线路的环网化与绝缘化,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为突然停电造成的损失,对于其它区域,则可以根据其重要性进行环网化建设,这样能够提高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5)为了提高主干线路的利用率,降低线路损耗和重复建设,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发展10kV公共线路,在公共线路上,尽量集中单个负荷较小,且对安全可靠性要求较低的用电负荷,而对于那些重要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电用户则可以专线专供,架设特殊的配电线路。比如双回路供电,一路供电,一路备用,并装设备自投装置。

2.4 设备选型

由于农村电网既要面对普通的用电用户,又要面对要求较高的村镇企业等重要负荷,所以在规划中要提高其自身的适应性。对于主干网络,其导线的选择要根据未来的远期规划,结合可能的电流增长进行选择,在投运后,其运行模式应该为经济电流运行模式,当线路发生事故或检修时,主干线路的电流要控制在导线发热的安全电流内,对于中低压的配电线路,所选用的导线,其规格要尽量统一,对于架空线路,可以大量使用裸导线。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选用架空绝缘导线。比如需要穿过树林时、与建筑物距离过近时、或不能很好的保证安全距离时。在选用导线时,要先考虑运行需要,然后考虑经济性。

3 新农网建设规划中需求注意的问题

农网建设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进步的表现,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工作,电网改造工作的进行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得城市化进程得以快速发展,我们要认识到目前在农村电网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电网与城市电网相比,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完成农网规划建设,我们提出下面几条建议:

(1)为了提高未来的电网扩容能力,有必要在农村电网中增加220kV及110kV变电站的数量,这样在基础上就为下级电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由于农村电网中10kV以下的负荷较多,为了避免变电容量的重复建设,较少变压层次的数量,在变电站中可以多装设10kV开关柜,对于用户专变和降压变,可以通过10kV专线直接供电。

(3)低压输电距离是影响线路损耗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对10kV线路的送电距离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

4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借鉴以往城市电网建设规划的经验,我们对于目前农村电网广泛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电网建设过程中需求注意的问题及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随着我国对于农村建设工作的逐步重视,以往的电网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只有不断的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才能保证农村建设能够及时跟上我国整体发展的态势。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家用电器的增多对于电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农村电网在容量和规模上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在本文里,我们就通过借鉴城市电网的建设经验对农村电网的建设规划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电网,建设规划,城市电网

参考文献

[1]唐新发.农网建设规划设计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决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2012(7).

[2]王美燕,于刚.从城市电网建设经验看农村电网建设规划[J].中国科技博览,2011(4).

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保护 篇9

1 我县低压电网安全保护基本情况

就我县来说, 低压电网安全保护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和过流、短路保护,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采用鉴相鉴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交流接触器组成, 过流、短路保护采用HR6系列熔断器式刀开关。

鉴相鉴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在配电箱内, 它是新一代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比以前普通电流型和交流脉冲型有很大的改进。其主要优点: (1) 能在线路绝缘水平较低、三相不平衡电流较大的情况下运行, 以较小的电流整定值对触电者加以保护; (2) 抗干扰性强, 对感应雷电波、电网多次谐波、浪涌电压传导干扰等不误动作, 瞬时冲击电流不误动作, 投运率较高; (3) 能实现节能无声运行; (4) 功能多, 且有开机试送电功能、自动重合闸功能以及显示剩余电流动作电流相量和功能。但是, 由于零序保护对相间短路不起作用, 还需要对配电线路配置后备保护 (限流熔断器) , 以保证相间短路和负荷过大时能够保护线路和变压器安全运行。

居民家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预防人身单相与地接触时触电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原理是对相线流进的电流和中性线返回的电流值进行比较, 当两者的差值达到一定程度 (一般为30 mA) 时, 保护器动作切断电源, 以避免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目前使用的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DZ系列) , 除具有人身与单相电接触的触电保护功能外, 还具有过电压保护作用, 但是, 同样也不具备过载、短路保护作用。因此, 采用这种保护器, 还需要串联熔断器 (或熔断器式刀开关) , 这样对过载、短路故障方可具有保护作用。

2 我县低压电网安全保护存在的问题

经过农网改造后, 我县在技术措施上, 低压线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采用二级保护, 在管理制度上明确了供电所 (站) 负责总保护器运行、维护管理, 用户对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自行管理, 向用户挨家挨户地发放《安装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须知》, 使用户掌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维护知识。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电网安全水平, 为保障我县的农电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县农村低压电网安全保护还存在以下问题。

(1) 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农网改造后, 用户家中都安装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过流保护装置, 由于用户室内线路没有经过改造, 存在线路老化、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频繁等问题。用户家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频繁发生动作而影响正常用电, 因此有的用户用木棒将其铁心衔铁顶住不让它跳闸, 有的用户干脆把它拆除, 从而引起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越级动作, 扩大了停电范围, 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2) 在农网改造中, 我县配电变压器容量大于100 kV·A的公用配电变压器, 都没有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通常配电变压器容量越大, 供电范围越广, 线路越复杂, 用户越多, 安全保护显得更为重要。

(3) 农电工缺乏安全保护维护管理知识。农网改造后低压电网技术含量的提高, 对农电工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树木触线, 引起总保护器频繁跳闸。由于用户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意识不强, 在电力线路走廊下随意种植树木、毛竹等植物, 遇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 树木触及裸露导线, 就会引起总保护器跳闸, 不仅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影响供电可靠性。

(5) 后备材料不足。配电变压器的过流、短路保护采用HR6系列熔断器式刀开关, 因不同厂商规格型号的差异, 以及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同, 所选择的熔体额定电流大小不一样, 因此, 需要配备各种规格型号的熔体。但目前熔体配备不齐, 用铜、铝线代替熔体的现象仍然存在。

3 对策

(1) 加强安全用电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用电宣传, 增强用户安全意识, 提高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率、投运率。

(2) 加大综合配电变压器技术改造力度。对100 kV·A以上的配电变压器, 应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确保低压电网安全运行。

(3) 加强对农电工的业务技能培训, 使他们成为懂业务、技术过硬的技术能手。

(4) 进一步做好线路巡视和线路清障工作。做好线路通道的维护检查工作, 及时清理线路通道内的障碍物, 防止因树障而发生总保护器跳闸。

农村电网降损节能措施 篇10

关键词:农电;降损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25-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电网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更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农村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环节,由于技术和管理等多种原因导致现阶段农村电网线损问题较多,因此,对农村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和降损节能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阶段我国农村电网降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线损产生的原因

电能由发电厂发出后,在电力网输送、变压、配电各环节中所造成的损耗,称为线损。电网线损是一种物理现象,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在线损电量中,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而避免的。

1.2我国农村电网降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1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农村电网点多、面广、线路长、供电半径大,迂回的供电线路多等现象广泛存在。

1.2.2配电变压器运行不合理主要问题是配变压器的利用率低,固定损耗较大。由于农村生产的特殊性,季节性用电比较明显,农忙季节,白天和夜间的用电情况差异较大,表现为白天负荷大,晚上会出现轻载甚至空载的现象,农闲季节,白天负荷小。此外,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也很重要,现阶段,“大马拉小车”的现状也时常出现。

1.2.3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

1.2.4供电设备老化,造成损耗供电线路及设备改造维修不及时,绝缘程度低的设备材料长期使用造成大量电能泄漏。

1.2.5管理上的损耗包括用户违章用电、窃电、抄表时的差错、电表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等方面损耗。

1.2.6功率因数低,无功电量大现阶段,由于对农村电网的投入不足,无法给予有效的无功补偿,无功电量达,线损大。

2农村电网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

2.1合理规划农村电网布局

电网布局首先应该考虑降损节能,选择合理的供电半径,要尽量做到半径小、多布点、多供少损。尽量减少变压层次,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2.2低压三项负荷尽量平衡

低压线路三项负荷不平衡时的线损大于平衡时的,大概是3.67-9.0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不平衡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2.3改善供电电压水平

配电网运行电压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系统和用户能否安全经济供用电的大事,它是电能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衡量尺度。电压如过低或过高都将给供用电设备带来危害和增大电能损耗

2.4合理配置农电网络的无功补偿

在有功负荷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引起的有功损耗。减少无功功率的输送不仅对提高农电网络的电能质量有好处,而且对降低线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农村电网降损节能的管理措施

3.1定期进行线损分析,加强线损管理

收集资料,定期对线损进行计算,找出原因,针对线损产生的主要问题,制定相适宜的降损措施。对线损管理工作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各自的管理范围、权利和责任,将工作合理分配,落实到位。

3.2定期开展用电普查

营业普查是用电普查的重点,重点检查农电用户是否有窃电行为、表计接线是否正确、走字是否准确、有无错抄、错算现象,应定期检修普查。但在日常营业工作中,如发现某台区或某线路的线损率发生突变,或线损率过高,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普查。普查的方式有多种,营业普查时,要注意采取外稽内查相结合,以及自查、互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3.3加强抄收管理,制定严格的抄收制度

确定统一的抄表时间,不得随意变动,按日期进行抄表;加强对抄表人员的管理,抄表时必须到位抄录电表读数,不得估抄、漏抄、错抄;在抄表的同时,仔细观察电表的运行情况,如电表走字是否正常、铅封是否正常、是否有高价低计和私拉乱接等现象。问题一经发现,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3.4电量的计算应以电能表抄见电度数为依据

不能以回收电费数为依据,如有错抄、错算、漏抄的情况,经过核实后应立即给予更正,对查出的偷漏电属于正常收费部分的电量准予参加计算,属于加倍罚款部分不得参加计算。线损及变压器的损耗电量,由产权所属各单位承担,在产权分界处未装计量的采取理论计算,将用户所引起的损耗电量加到用户售电内。

4小结

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电网降损管理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外,还需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卫东.浅析当前农村用电营销管理工作面临的难点及对策[J].农电管理.2002(1)

[2]廖学琦.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林征波.浅谈农村低压电网无功补偿[J].科技创新导报,2008(9)

[4]张弘延.低压降损的金钥匙:就地平衡降损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上一篇:外部经营环境下一篇:HAPPY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