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2024-05-02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精选九篇)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篇1

关键词: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体制创新,武当之道

武当山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就致力于管理体制的探索, 迄今已历经7次大的变革。目前率先实践出了国内独一无二的“旅游经济特区模式”, 即实施“主权不变、治权独立、事权下放”管理体制, 按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方向和旅游发展规律特事特办, 用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这样一个强力组织统领整个区域的所有事务, 实现保护与开发、管理与效益、山上与山下等多方面的统一协调, 通过构建党政合一、精简高效的内部行政权力格局, 放权弃利, 实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由于该模式顺应了道教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思想, 破解了传统景区发展管理模式的制约性瓶颈因素, 被称作为“武当之道”, 目前已得到旅游界的普遍认可。

一、几度分合:局镇合一管理体制的曲折走向

武当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始于1980年。1980年7月成立“武当山风景区筹备处”, 省委、省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武当山风景区建设领导小组”;1982年4月成立“武当山风景管理处”, 1984年12月“武当山风景管理处”和“武当山镇”合并为“武当山管理局 (镇) ”, 实行局镇合一管理体制。1986年12月, 武当山管理局更名为“武当山风景管理局”, 为县级机构, 隶属原郧阳地委、行署领导;1987年4月, 局、镇分设, 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仍为正县级机构, 由“丹江口市代管”;1993年12月, 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与武当山镇又一次合并, 成立“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 (镇) ”, 实行一套班子, 两块牌子体制, 由丹江口市代管。

由上可知, 武当山管理体制的变迁是多种力量长期发展和博弈的一个过程, 当武当山因旅游而成为一项重要财源时, 行政建制便成为有关政府争夺武当山管辖权的通道, 这种争夺既是变革的焦点, 又是变革的阻力。

二、有名无实:旅游经济特区新体制引发的成长阵痛

武当山保护与旅游经营均需要恰当的行政建制来支持。1997年7月, 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 (镇) 与省级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合并成为湖北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实行三块牌子, 一套班子, 即: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湖北省武当山风景管理局、湖北省武当山旅游局仍为正县级机构, 由丹江口市代管。这样, 就出现了一个世界级风景名胜区却按乡、镇级政府职能模式和工作方式管理的局面。“管景区的管不了景点, 管建设的管不了规划, 管山的管不了林, 管庙的管不了人”, 这曾是武当山管理面对的尴尬和困境。也就是说, 本次体制改革, 表面上扩大了武当山的管理权限, 但由于没有理顺与丹江口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使得景区发展仍然困难重重, 旅游经济特区不但有名无实, 条条块块的部门制约以及由此产生的行政摩擦时有发生, “特区不特、封闭不封, 上下左右走不通”, 造成丹江口市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之间的芥蒂和隔阂。

三、凤凰涅木般:特区体制在烈火中新生

2003年1月, 武当山遇真宫荷叶殿在一场大火中化成了一片废墟,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武当山的发展问题开始摆上省委、省政府日程。当年6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在武当山召开建设发展现场办公会, 决定在武当山设立真正意义的旅游经济特区, 实施“主权不变、治权独立、事权下放”管理体制。

省政府层面还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 每年现场办公, 具体研究解决武当山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并在资金、政策、行政审批上给予支持和指导。到2009年9月, 已经召开了七次现场会议, 住建厅为省政府武当山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 省直部门领导及十堰市、丹江口市相关领导都要参会讨论。上述决策, 使武当山实现了从山区小镇到旅游经济特区的历史性跨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一场大火烧出了一个新体制, 武当山在这场大火中如凤凰涅木般一样浴火重生。

四、特区之特:旅游经济特区内涵解读

武当山特区“特”在何处?笔者将其概括为:旅游经济为本, 制度创新为根。

第一, 武当山特区是旅游区域

它发轫于武当山风景区, 目前主要包含五大板块:一是山上旅游核心区, 二是太极湖养生度假旅游区, 三是武当镇老城区, 四是武当山新城区, 五是特区范围内的村落地区。上述区域直接构成或服务于特区的旅游属性。武当山特区虽然冠以“旅游经济”的名号, 但更偏向于政治体制的演进, 在经济层面上的特殊性措施并不是很强, 没有税收、规划、建设、信贷、融资等方面的国家政策支撑。

第二,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体制的建立是“高层抉择、高端发力”的结果

对景区管理者而言, 景区的行政建制意味着他的行政地位、可获得的行政授权与制度保障。2003年的体制改革, 确定了武当山特区实行“主权不变、治权独立、事权下放”的管理体制, 即在保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封闭管理, 除检察院、法院、人大、政协等权力部门外, 税收、公安、工商、规划、建设、土地、宗教事务处理等县级行政权力, 概由武当山特区政府独立行使, 其直接结果促使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地涌现。

第三, 在行政改制目标上,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有别于传统的风景区, 按照旅游目的地的方向来构建体制

用旅游产业为引领, 走出一条“跳出风景区看管理, 跳出旅游看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 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念把旅游的所有要素 (包括需求、交通、供给和市场营销) 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如就业、脱贫、增收、提高人文素养等) 都集中于一个有效的框架内来执行, 具有目的地管理的典型特征。从行政系列上看, 强调“景政合一”,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不仅管理旅游方面的事务, 也管理特区范围内村镇、城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等事业, 是一个“小政府, 大社会”的形式, 并借助经济、体制、制度的特殊性统领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向。

第四, 在内部机构设置上, 采取“党政合一”模式, 实施党政机构整合缩编和党政首脑“一肩挑”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成立伊始, 便对党委和政府职能重叠的机构进行合并整缩, 把原来的26个部办委局、管理区 (场) 精简为12个独立行使县级政府的管理职能, 权责明确, 不设人大和政协, 旨在促进行政管理体制的科学化, 提高行政效率。只设一个一把手, 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由一人担任, 主持和统筹全面工作, 意在消除长期困扰的不断摩擦内耗、扯皮推诿的党政“两张皮”问题。核心景区成立小红帽综合执法大队, 肩负景区护林防火、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游客服务等职能, 有效解决了部门分割执法的问题。

第五, 在党政内部建设上, 用太和哲学来武装全体职工干部, 建立特区文化, 使得党政组织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结论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体制创新和演进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的系统工程, 牵动整个区域各方面的利益, 核心问题是权力的设置和分配结构, 即“决策在高层、决胜在中层、决战在基层”, 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首创精神和重要的借鉴价值。一方面, 为世界遗产地体制创新提供了一个参考范本, 为解决制度上的刚性约束指明了新的方向, 同时也对旅游城市或一般景区的开发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 在攻克长期羁绊行政效能的行政机关职权重叠交叉问题上面已取得良好效果, 对政府机构改革和党的内部建设树立了一个标杆和典范。

参考文献

[1]樊纲等.中国经济特区研究:昨天和明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2]王兴斌.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J].旅游学刊, 2002 (5)

[3]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 2003 (6)

武当山旅游作文 篇2

暑假期间,我们一家去武当山游玩。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全国十大避暑圣地。

我们来到武当山。呀!熙熙攘攘的人群真是热闹,我们好不容易挤上了景区内的.大巴车,车子顺着弯弯曲曲的盘山路缓缓地开着。一路上,风景如画,车外的树木树枝展叶,绿的发亮,美丽极了!

我们坐的大巴车很快到了金顶脚下,有换乘索道到了半山腰。这里离金顶还有一段距离,是几乎接近于90度的陡坡,必须徒步登山。我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排。过 了一会儿,我的脚步越来越沉重了,在炎炎烈日下,我汗流浃背,像打退堂鼓了,但我看见旁边的老人都坚持不懈地往上爬。我又重新树立起了信心,终于爬上了主 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四周群山像主峰倾斜,形成了“万山来朝”的奇观。

接着我们来到了太子坡。太子坡有四道门,是一次变小的。第一道门代表“入道”;第二道门代表“问道”;第三道门代表“悟道”;第四道门代表“得道”。想要 入道的人很多,得道的是却很少。就像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好多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成功的人却很少。由此我想到,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有 恒心,要有毅力,要有坚持不懈地精神,就能成功。

最后,我们来到了南岩宫,南岩宫被称为绝壁悬宫,它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南岩宫里最著名的可是“龙头香”了。它是伸出于绝壁之外的雕龙柱上放着一个香炉。据说有好多人为了点着龙头香都摔死在悬崖下了。、

旅游经济力拔头筹 篇3

据国家旅游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游客超过17亿人次,2009年则有望达到20亿人次,实现收入1.2万亿。

这足以证明,中国旅游业正逐步迈入黄金时代。

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进程中,中国旅游业将凭借其自身独有的功能与优势,成为最为重要的领头军之一,并有望带动或促进相关行业、乃至全球旅游的逐步复苏。

堪当复苏大任?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金融、房地产、制造业等为代表的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也非常沉重。在此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能否率先恢复,从而发挥其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力,带动或促进国内相关行业、乃至全球旅游业复苏,意义极为重大。

对此,专家指出,首先,旅游业自身具有率先复苏的独特优势。危机一般爆发于生产领域,进而影响消费;而复苏往往起始于消费领域,进而回暖生产。因此,启动复苏的最先力量必然是对终端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

其次,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综合消费、热点消费,更是一种终端消费,具有起效快、关联高、带动广的特点,因而旅游业是撬开“寒冰”、启动复苏的最佳选择之一。

再者,旅游业虽易受各类经济波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具有“刹车快、起步快”的特点,往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市场,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因而旅游业也是最有可能率先复苏的行业之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旅游消费,对保持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目前,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其次,旅游消费和旅游业发展还能缓解目前突出的就业问题。

如今,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消费不足、服务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仅为48.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印度50%左右的水平。因此,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将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获得充裕的发展空间。

跃升战略高度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五大政策措施:

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

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及旅游市场监管:

推进节能环保。

业界认为,这将有利于国有大型旅游企业改制并进行更加市场化的运作,也给了有实力的外资旅行社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在接受《新经济导刊》专访时,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告诉记者,该《意见》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为企业展示了巨大发展前景。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

石培华认为,这五项意见中暗藏了很多机会,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放宽市场准入。

而放宽市场准入是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实施的,新《旅行社条例》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后,大大降低了旅行社行业的准入门槛,其中删除了“外商投资旅行社注册资本最低400万元”的条件,还取消了关于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这不仅鼓舞了外资进入中国旅游市场的信心,也使更多民间资本有机会进入市场。

部分已在华设立独资旅行社的外资旅游企业则表示,非常期待未来中国市场可对外资业者开放出境游,这将是外资业者在华最大的商机。

石培华指出,中国旅游行业应该趁这次《意见》出台的东风,尽快优化发展的新环境,争取新的政策支持。他认为,《意见》已经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要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

此外,《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需要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对旅游企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融资环境。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可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但暂时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金融机构要按规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与此同时,要完善旅游企业融资担保等信用增强体系,加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对商业性开发景区可以开办依托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质押贷款业务。鼓励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

还有,要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过程中积极提供旅游消费信贷服务。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石培华认为,相关企业应该充分争取这些政策扶持,尽快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使行业发展能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旅企历史机遇

关于旅游业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石培华认为,企业自身要创造新发展空间,抓住新的投资热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现有的景区中多数为观光旅游景区,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旅游区严重不足。

二是会展商务、体育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高尔夫旅游等高端旅游。要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旅游装备和用品制造业。文件提出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

店专用产品。

四是旅游购物。要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五是旅游科技服务。文件提出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六是乡村旅游。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

七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商机。《意见》提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工程。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水路客运码头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络,确保景区和交通沿线通信顺畅。加强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力争通过五年达到全国所有A级景区旅游交通基本畅通,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旅游厕所基本达标,景区停车场基本满足需要。

八是旅游节能节水减排。提出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石培华强调,旅游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够抓住这次机遇,推进商业新变革,创新产业价值模式。

他认为,首先,要提高旅游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文件提出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其次,要提高旅游产业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

还有,是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四是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

最后,要提高旅游业资本化和证券化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

担当内需来源

有心者会发现,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大举发放旅游消费券,这足以凸显旅游业对拉动内需的作用。石培华称,将旅游作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战略产业和优先突破口,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全新提法将旅游业的地位更凸显了出来。他表示,“此次提高旅游业的地位,短期能起到拉动消费宏观调控的作用,长期看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实践表明,法国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两次经济危机中,居民出游率仍保持增长:美国1981~1982年连续17个月经济衰退,旅游消费也未受大的影响:中国旅游业多次遭遇突发性事件,亦均在事后不久迅速恢复。

石培华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日益紧迫,传统消费热点压力突显,住房、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培育成本较高、时间较长,迫切需要培育旅游这样的新消费热点。考虑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更需要旅游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作用。

“当前,扩大旅游消费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将发展旅游与促进消费、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战略层面制订措施加以扶持引导。”石培华说。

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与100多个行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此次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各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这是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中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均在7次以上。

在此形势下,发展旅游业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武当山旅游经济提效思考与建议 篇4

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旅游业提出了“2015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2.5万亿元人民币, 年均增长率为10%”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 旅游产业如何借区域经济实现产业升级, 从低端走向中高端, 由政府主导向由市场主导配置转变及有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已成为当前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武当山经济特区从2004年体制改革至今, 全区同心协力为创“世界知名、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而不懈奋斗, 旅游经济发展带动当地90%人口的就业问题。武当山旅游区与其他地带相比, 具有五点比较优势:基础配套设施、导游人才素质、旅游营销宣传、“山水道”以及旅游产业集群。武当山特区采取全国公开选拔、景区交流和外出学习等方式对导游进行严格晋级培训, 并且建立海峡基地, 每年接待台湾游客20万人次。参游人数从2009年的160万人次升至2013年的500万人次, 旅游收入从2009年的6.6亿元上升至2013年的25亿元。

2 目前武当山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产业, 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和推动作用, 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据了解, 2014年4月, 武当山旅游高峰迭起, 已接待游客35万人次, 旅游进账1.1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6%和94%。仅2014清明小长假期间, 武当山共接待游客8.93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40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17.58%和17.87%。但是武当山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旅游区基建和配套服务体系有待提高, 相关产业带动力度不够

当前旅游地基础设施和配套金融服务亟待完善, 相关产业带动不够。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产业政策倾斜、科技创新政策以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使得东、中部地区的规模效益和融资效率低下;此外, 由于当前条件下, 武当山还处于工业发展缓慢, 且工业的发展存在诸多“边缘化”的劣势, 比如电力等, 给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带来滞后, 相关领域之间的互动不足, 其他产业对当前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景点与景点之间、景点与餐饮住宿之间、景点与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客源资源共享。当前条件下, 虽武当山旅游区有财政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方式进行资金筹措, 但是由于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由于发展起步较晚, 资源相对较少, 需要的资金的金额是庞大的, 所以需要开辟更多可行的资金来源以支持旅游区的高速发展。

2.2 区域产业政策有待完善, 部分央企退出投资

当前武当山旅游业在产业政策和配套基建服务上有待加强。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发展有其长远规划, 会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 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发展某些产业, 限制发展另一些产业, 由此引起相关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例如2010年3月18日,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北京金中都置业公司转让80%股权。由于武当山机场路工程项目的延迟耽搁以及以中冶为主的央企退出武当山机场路工程方面的工程建设项目, 致使相关产业的投资者对武当山旅游的房地产业投资前景不看好, 甚至有部分央企在当前楼市价格较为敏感的关键时期, 退出武当山旅游业的关联产业-房地产业的投资。

2.3 旅游区发展缓慢,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当前武当山基建缓慢, 且太极湖生态旅游区发展起步较晚, 很多旅游观光项目仍处于修建中, 机建进度和配套民航客户服务培训等亟待解决;此外, 武当山旅游区区域发展不协调。当前太极湖旅游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由于老区依傍国道, 是去武当山的必经之路, 致使武当山旅游老区附近的配套商业活动和服务体系较新区繁荣。从一定程度上说, 在新区与旧区之间存在着竞争的成分, 但同时又可以缓解交通拥挤。

3 可行性建议与对策分析

3.1 优化产业投融资模式, 多渠道多范围推进旅游区域发展

在以武当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为主体的旅游地带建设中, 要着力于优化资源配置, 及时调整产业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 从投融资比例和范围上推进产业资本的优化配置, 从而致力于武当山旅游区的经济建设。

3.2 完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营销技巧和品牌化建设

应加强对以武当太极湖景区为主的人文营销并融合先进的当代养生概念, 以“问到武当山, 养生太极湖”为宣传口号, 通过准确的品牌理念和广告效应, 致力于打造武当山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和旅游营销。应推进与完善相关旅游业的景区旅游级别和相关配套服务体系的升级和文化品牌建设, 如机场民航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客户信息服务的可追溯机制等。

3.3 创新服务理念, 开发特色商品

专注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开发新奇、适销的特色产品, 既要能激发游客的购物欲望, 又要能包括价格适当和携带便捷, 并综合考虑影响旅游消费的各方面因素, 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消费水平、风俗习惯的游客开展多渠道特色商品营销方式, 并适时满足发展满足高、中、低端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旅游文化特色商品, 并致力于实现产业化升级。

3.4 强化服务人员培训, 优化服务水平和层次

一方面, 对于武当山旅游景区服务人员, 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语言技巧和水平培训;另一方面, 要着力做好相关客户服务的量化服务体系和客户信息的可追溯机制, 以机械化和信息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方式, 在全方位、多层次上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郭顺, 狄永利.武当山旅游宣传的媒介应用策略探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5) .

低碳旅游,绿色经济 篇5

怎样才能做到低碳旅游呢?

首先得做行前调研。先得阅读一些资料,无论是从网上、还是书报上,更好地了解旅游全程对目的地的影响。比如避开热点或过度开发的目的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习俗、餐饮和其他相关的信息,这样就更容易融入当地;学一些简单的会话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你出去旅行之前,把自己不需要的电器电源都关掉,比如电脑、电视、游戏机、微波炉、热水器等等。

在研究行程和预订的时候尽量利用网络资源,实际上网络资源往往比导游书更能提供全面和新鲜的建议。只有当需要的时候,用再利用的纸张打印一些必须的资料,比如地图和联系表。

行前预订。最好避开旅游旺季和公共假期;在旅游旺季去旅游会增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你大概会花费双倍于平时的费用。选择有可持续旅游管理系统或政策的旅行社。在预订之前,先问问你的旅行社他们的可持续旅游政策。选择注重环保、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具有完备的废水和垃圾处理系统的酒店或宾馆。试试新酒店,它的建筑设计会更加符合能源节约的要求。所以尽量选最近几年新建的酒店。新的设施(例如冷暖系统)会比老的模式更加节能和有效。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你都可以找到小型的经济型酒店。这些灵活经营的小规模的经济型酒店仅仅提供最基本的设施,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消耗更少的能源和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有当地特色的服务。

自带水瓶。自带水壶从酒店或者餐厅接水,或者干脆带一个随身的小型水过滤器,现在这些东西在户外店和网络上很容易买到。

使用充电电池。别忘了带上电池充电器。使用充电电池会减少毒物污染,节约能源和为你省钱。当然别忘了看看你去的地方电源和插座是否兼容,别忘了带上转换器。

无论你是去远方还是只是在郊区转转,一个当地绘制的绿色地图都会是你绿色旅游的最好导航。你可以从一些国际组织的网站上找到这些地图,比如GreenMap.org。在中国有些组织也提供绿地图,比如自然之友。

带一个帆布袋。带一个可以重复使用和清洗的帆布购物袋,既省钱,又环保。

不要试图一次玩遍。当你试图一次看尽量多东西的时候,长途旅行就不可避免,这无疑会增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走马观花似的旅游会让你只是了解皮毛,所以一次只专注于一个地区,深入地体验才是最好的旅行方式。

减少制造垃圾。旅游的时候如果有可以重复使用的东西就不要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带一双便携的筷子以防万一。带一套简易餐具以防餐厅只提供一次性餐具。

造福当地。在爬山的时候顺手将路边的垃圾扔进垃圾桶或带下山,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支持一’些致力于造福社区的组织等等。你可能不相信,但是你真的在改变世界。社区服务活动可以是在孤儿院、医院和儿童救助中心,教一堂美术课或者用你的专业帮他们修修电器啊之类的。总之尽你所能。

关灯。虽然在中国的大部分宾馆都有自动断电的设施,但是在一些小的家庭旅馆里面,仍然需要你在离开的时候手动关掉灯和空调等电器。夏天,离开房间的时候把窗帘拉上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温;冬天的时候别忘了拉开窗帘让阳光温暖你的房间。

选择一些当地特色的菜肴。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也要拒绝一些需要付出巨大努力耕种的并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作物。

购物前先问问它是用什么东西和怎样制作出来的。除了野生和珍稀动物的皮毛,也有很多东西对环境有害,比如说用枯木、贝壳和死珊瑚制作的工艺品。买这些东西制作的商品有可能破坏了环境的可持续性。

虽然从遥远地方带有当地邮戳的明信片让人感到更加浪漫,但是考虑到制作明信片所消耗的木材和能量,还是用电子明信片来代替吧。干脆发个照片彩信更快更及时地传达旅途的欣喜。

购买旅游纪念品之前你先想想你是否会长久地使用。很多时候纪念品只是在那时那地才凸显它的价值,然后就慢慢沦为储藏室里可有可无的垃圾。

选择一些更有创意的无车旅行方式。比如骑自行车或者走路。或者选乘公共交通也不错。不得不乘坐出租车,不妨看看有没有可能和别人合租。去当地青年旅舍的公告牌看看,那里往往有很多合租信息。不要不好意思,问问别的游客是否和你顺路。给你的行李也减减肥吧,如果只是出去一个周末就不要带上一个月的东西。巨大的行李会占地方也会增加油耗。

虽然离辟蹊径可能会躲开人群、抄近道、看到原始的东西,或者享受四驱车野外性能挑战。但不幸的是,如果我们都去另辟蹊径的话,我们就会逐渐毁灭了我们看到的那些最原始最自然的地方。负责任的旅行者应该跟着指示牌标识的路线前行,不要移动或带走古物或者花草、动物。

当你在旅途中拜访我们的邻居时,努力去了解他们和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

选择当地导游

选择当地人经营的酒店

选择当地制作的食物

尊重当地习俗和传统

论武当山旅游形象传播 篇6

一.武当山旅游传播现状分析

没有一流的宣传, 就没有一流的旅游。旅游传播作为旅游地旅游形象的一种推广方式, 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旅游景区的重视。近年来, 武当山旅游在旅游形象传播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如2005年, 武当山特区投入了600多万元, 辐射性宣传武当山, 诠释“创世界知名风景区, 建中国山水园林城”。同时, 斥资400多万元, 打造武当功夫武术团, 在各地表演中国武当功夫, 中外游客有口皆碑。2006年, 武当山市场定位“两点一圈五线”, 同时在武汉﹑北京﹑广州﹑西安﹑郑州设立促销点, 开展活动促销。举办全国晚报武当摄影大赛, 承办中国武当歌曲武当年会。并请专家创作编排《武当太极》大型舞台剧, 编撰出版《武当文化丛书精选》, 举办30集电视连续剧《武当Ⅱ》的发行仪式。这些措施扩大了武当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亟需改进。

1.武当山旅游传播内容过于单一

旅游地形象传播内容没有固定模式, 只要有利于旅游地形象建设的都可以是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内容。鉴于旅游地向外传播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对游客产生影响, 因此, 在传播内容上, 首先要保证真实可信。其次, 要新颖, 以市场为导向。

武当山景区负责人也充分认识到这点, 在对武当山旅游形象的宣传中确立了“创世界知名风景区, 建中国山水园林城”的目标, 但在具体操作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诚然, 武当山的主要特色就是武当道教, 在武当山旅游形象宣传中紧紧抓住这一点, 既体现了旅游形象稳定性这一特点, 也符合人们对旅游地的空间认知规律, 但却忽略了武当山其他方面的优势, 如优美的自然风光、种类繁多的药用植物资源等。另外, 厚重的道教文化容易在人们心中产生压力, 与当前人们旅游需求不适应, 容易丧失客源。

2.武当山旅游传播方式不合理

当前, 关于形象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地式传播 (即旅游者通过实地游览接受形象系统, 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实地印象) 和跨越式传播 (即对还没有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进行, 通过各类广告媒体将目的地形象系统传播出去, 在潜在旅游者心中树立目的地的原初形象) 。如何在形象传播中有效地实现即地式传播和跨越式传播, 是旅游形象传播的难点和重点。当前, 普遍存在的旅游形象传播方法主要有形象广告、公共关系、多极传播和网络传播。

形象广告对于形象宣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已成为所有国家进行信息宣传的主要方式, 市场渗透力也较强。武当山充分利用了形象广告的宣传效力, 利用电台、报纸、杂志、电影等一切有效手段, 向全国辐射宣传武当山, 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 2005年旅游收入地迅猛提高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 遍地撒网式的宣传会使旅游宣传的成本不断提高, 这并不是长期有效的方法。当前, 旅游者获取武当山旅游形象的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媒体传播, 如电台﹑杂志和影视作品, 而在其它传播方式上还过于薄弱, 如网络和旅行社这两个宣传渠道, 所占比重不是很大, 有待提高。

二.武当山旅游形象传播策略

针对武当山在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改进武当山旅游传播的方式, 提高武当山旅游形象宣传的效力。

1.建立有效的旅游形象传播媒介组合

“媒介即讯息”, 旅游区的形象必须借助各种媒介进行宣传, 才能让公众对之认识和了解。因此, 旅游区要根据自身的公众的特点、目标要求及经济实力来选择恰当的媒介方式, 争取以较少的投入与最好的传播方式相结合。武当山在旅游形象传播中充分利用了形象广告的效用, 但是在其他传播方法上还比较薄弱, 应充分运用这些媒介, 形成强大的宣传武当山形象的传播媒介组合。

(1) 公共关系策略

公共关系策略是一种协调组织与公众信息的关系, 使组织达到所希望的形象状态和标准的方法和手段。一般是运用庆典活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地区形象公关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制造和发布新闻, 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其优点是低投入, 高产出的传播方式, 现在比较流行的方式有邀请在国内外主流社会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和旅游专栏记者到此访问。武当山在公共关系方面的运用还比较薄弱, 应该加强。

(2) 网络促销策略

网络的普及, 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目前, 全球网络用户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网民的分布大部分在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恰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出游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其成本远低于常规的促销手段。更为重要的是网上的促销活动没有时间限制, 随时都可以接受用户访问。针对网络的重要性, 武当山应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旅游网页, 全面介绍武当山“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情况, 发送电子刊物进行旅游宣传, 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网上武当山旅游形象的反馈调查等。

2.旅游形象传播整合——节事活动

在国际旅游研究中, 节事旅游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方式, 是展现景区旅游形象, 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的最佳时机, 也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活动项目。因此, 我们应对节事活动充分认识, 在武当山旅游节事活动开发中, 在深挖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 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

首先, 继续开展武当山传留下来的传统节事活动。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主要供奉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是我国北方的保护神, 龟蛇合体, 是健康长寿的象征。三月三日是真武大帝的诞辰, 形成了“三月三庙会”,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香客和游客到武当山祀神和参观游览, 形成了很好的效应。同时还有“九月九祈福法会”、“除夕金顶撞钟迎春”等传统节事活动, 这些传统节事是武当山浓厚道教文化在几千年沉淀中所形成的, 是道教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都应该加以继承, 同时进行深度开发, 更生动形象的体现武当特殊的文化特色, 如武当山皇家色彩浓厚, 在宣传的过程中, 突出其“皇家第一道场”的独尊地位。

其次, 打造多主题的节庆旅游活动品牌。首推武当功夫, 武当功夫誉满天下, 是武当山的特色之一, 武当山作为太极拳祖庭, 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的历史重任。同时, 武当武术讲求凝神炼气, 不躁不僵, 不仅是一种形体运动, 同时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 对于“文明病”盛行的今天, 有很广阔的发展市场。开展“武当武术”节, 这方面武当山曾经做过尝试, 如1991年11月, 中国湖北武当文化武术节在武当山举行, 在专业领域和群众中也产生了良好影响, 近年来又组织武术团到各旅游客源地进行巡回表演, 对弘扬和传播武当武术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 武当山拥有丰富的道教医药资源, 自古就盛传有“十道九医”之说, 近期考古发现, 黄龙洞曾是古代高道的诊所, 针对这一资源, 可以在黄龙洞开发“武当道医义诊处”节事活动。

三.小结

旅游形象的传播涉及广告学、信息学、旅游市场行销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 传播过程中涉及的因素也相当复杂。如何寻找一条适合武当山旅游形象传播的媒介组合, 将其旅游形象有效的传播给旅游者, 仍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黄翔.旅游区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吴志强、吴承照.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李光斗.整合营销传播在商战中的作用[J].中国广告, 1997 (5)

[7]李巍, 张树夫.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2 (6)

世界遗产武当山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篇7

近年来, 武当山旅游产品开发有了长足进步, 主要体现在精心组织和包装了以下旅游产品:一是道教文化产品, 如真武朝拜、祈福转运、信物开光、抽吉祥签、烧龙头大香、道教法事、周易预测、道教音乐播放等;二是民俗文化产品, 如三月三庙会、九月九庙会、地方民歌等;三是武当武术表演旅游产品。另外, 武当山也开发了一批旅游商品, 如真武金 (玉) 像、武当兵器、武当茶、武当保健药枕、武当桃木剑、桃符, 武当龙头拐杖、武当玉佩、武当旅游扑克牌、武当山地方特色食品等;开发了一批武当文化类旅游产品, 如《武当山旅游手册》、《武当武术》、《武当山传说》、《武当文化丛书精选》 (共10部) 、《武当探秘》等书籍与声像资料等;配合央视拍摄了《道化武当》、《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专题片;聘请名人名家编写并唱响了《天下太极出武当》、《福寿康灵》等13首武当题材的歌曲;开设了武当影院, 不间断播放武当山题材的影视片;开办了武当山图片摄影展;2009年, 又在央视推出《问道武当》9集, 并拟邀请张艺谋主导《印象武当》、陈维亚主导《太极武当》等大型舞台剧。[1]

看起来, 武当山旅游产品丰富多样, 但调查显示, 游客在武当山, 感觉其旅游产品相当单调, 仍然是“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1]。深入分析这种状况, 可以发现以下深层原因:

其一, 主打旅游产品原始、粗放。主打产品主要就是道观观光与上述道教文化产品。沿途播放道教音乐是新增产品, 其他产品大都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沿用至今, 因此, 二十多年来武当山旅主打游产品总体上变化不大。

客观地看, 武当山的变化还比较多, 如乱搭乱建没有了, 围追客人的小贩减少了, 山上小宾馆改观了, 旅游公路平坦了, 上山的步行道整修了……但这些主要是旅游环境与服务设施等硬件方面的变化。道教文化产品中, 烧香拜神、抽签问卦、信物开光等等, 不仅有迷信之嫌, 而且原始、粗放, 产品既没有档次, 也缺乏深度, 据调查, 90%以上的游客对此不感兴趣。而各类文化出版物,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没有时间充分地享受。

其二, 产品过时, 亟待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参与性动态旅游产品。武当山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旅游产品是静态观光产品, 属第一代产品。从产品生命周期看, 其已处于成熟与衰退期之间。纵观世界旅游产品开发, 经历了一般观光型—主题观光型—非观光型旅游几个阶段, 旅游产品由单向观光型转向参与型。这是世界旅游产品发展的趋势。我国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成熟[2], 旅游产品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第三代发展。游客有句顺口溜:“不上武当想武当, 上了武当叫上当”。这说明, 游客对武当山主打旅游产品不满意, 其愿望没有达到, 自然感觉是“上当”了。所以, 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 及时捕捉市场需求信息, 不失时机地创新产品, 是对武当山旅游提出的现实要求, 也是对其市场应变能力的挑战。

其三, 武当山现有产品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如, 武当武术, 仅在逍遥谷有表演;武当民俗, 仅在三月三、九月九庙会上有展示, 平时没有此类产品。产品的系统性, 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表现相同主题的系列产品。系列性产品还应表现出层次性。产品的系列性、层次性开发, 如武当武术, 既要有表演性产品, 还应开发武当武术修学旅游 (如短期修学、长期修学旅游;初级、中级、高级修学旅游等) 、武当武术比赛 (套路、散打、拳王争霸) 、武当养生旅游产品等。再如, 民俗产品, 不仅要有表演, 还应引导游客习练、体验, 从中得到乐趣与知识。

其四, 缺乏重点指向性。应该说, 武当山旅游产品开发不少, 但重点却不突出。武当文化包括道教文化、武当武术、皇家 (宗教) 建筑、民俗风情, 即“道”、“武”、“皇”、“俗”四大部分, 但每一部分都未集约开发, 产品显得零散, 重点指向性不够明确。

2.武当山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定位与形象设计

2.1产品需求分析

从来武当山的客源结构看, 一是香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 香客的比例约占70%, [3]主要目的是朝山敬神, 但香客比例近年来呈递减状态, 从游客抽样调查看, 其比例仅占10%;二是观光者, 约为60%;三是想了解道教文化的游客, 约占68%;四是休闲度假的游客约占24%, 五是武当武术慕名者、爱好者, 约占16%。由此可以看出, 观光客、文化游客、休闲游客、武术慕名者与爱好者占据大多数比例, 所以, 宜在稳定香客客源基础上, 把满足观光游客, 特别是文化游客、休闲旅游、武术慕名者与爱好者等较深层次的需求, 作为武当山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

2.2产品深度开发定位

武当山作为5A级旅游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是不容许较多的人为开发的, 而武当文化, 是众多游人想了解的, 也恰恰是武当山旅游的差异性及竞争优势之所在。因此, 武当山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定位, 宜以“道”、“武”、“皇”、“俗”为核心, 建构文化产品体系。

2.3产品主题形象设计

主题形象是根据旅游文化资源及旅游活动目的确定的, 是为了突出旅游产品在目标客源心目中的地位与感受。武当山旅游产品的主题形象, 宜围绕“道”、“武”、“皇”、“俗”, 设计为:道教仙山, 武坛领袖, 悬崖“故宫”, 风雅古朴。具体可从四方面设计:“道”味十足, 趣味横生;武当武术, 武坛领袖;武当古观, 悬崖“故宫”;武当民俗, 风雅古朴。“道味”指武当山道教仙山的特色鲜明突出, 游人到了武当山, 走的是“道”路, 住的是“道”斋;看的是“道”景, 听的是“道”音 (乐) ;吃的是“道”食, 喝的是“道”茶;用的是‘道’具, 玩的是“道”术 (武当武术、武当道教法事等) ;学的是“道”理 (道家哲理、道教知识) , 品的是“道”趣。[4]武当武术, 与少林武术齐名, 是中国武术的两大代表流派之一, 素有“北尊少林, 南崇武当”之说, 所以, 应树立并突出其武坛领袖的形象;悬崖“故宫”是把武当山古宫观与北京故宫比照, 突出其身处悬崖上却有“故宫”建筑的特色;《诗经》中的“风”、“雅”实际上是来自民间。“风雅古朴”, 一是说武当古建筑, 具有世界遗产独特的风骨;二是指武当民间文化具有“风”、“雅”般的品质, 淳朴, 自然, 而其内容深受武当道教思想的影响, 体现出道教文化的民俗化。

3.构建产品体系, 深度开发产品

3.1建构产品体系

武当文化有自己的体系, 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文化系列、武当武术文化系列、武当养生文化系列、武当风水文化系列、武当道家音乐文化系列、武当道教医药文化系列、武当道教饮食文化系列, 以及武当道教深刻影响下的武当民俗文化系列等等, 因而, 可以充分利用相关却又各有特色的文化系列, 开发出丰富的系列文化产品, 建构武当山旅游产品体系。

3.2深度开发“道”产品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本土宗教更能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质。有句名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境外游客, 想看的是我们民族的东西;国内游客既想看民族的、传统的东西, 又想看与自己居住地文化、景观不同的东西。武当山现有的产品, 尚不能充分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已不能满足现代旅游需求, 因而, 应通过多种方式, 做好“道”文章, 深度开发“道”产品。

其一, 化无声为有声。

截至目前, 武当山仍像一位默默无声的老人, “默默”地接待着四方游人, 未能把自己的历史、故事、道教的深层内涵广泛地告诉游人。所以, 我们要化“无声”为有声。目前, 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是建立景点解说系统, 包括景区导游解说系统、景区电子解说系统等, 把无声的武当建筑及其布局的艺术、特点及其中的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内涵, 以及武当武术知识、武当养生知识等讲给游人听。同时, 要求景区交通车 (配载电视) 、旅馆、餐馆等播放《武当探秘》、《问道武当》、武当道乐等反映武当文化的光牒, 让客人耳濡目染景区浓郁的武当文化风情, 从而完善景点解说系统, 完善服务产品。解说系统是深度开发武当文化的产品之一, 是武当山旅游产生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针对的是全体游客, 重视的是所有游客的感受质量。参加讲解系统的, 不仅要有导游, 还应有道士及景区其它人员。武当道士不应置身产品生产之外, 而应成为主要的生产者, 包括景点讲解、练功表演、做法事等。他们的参与, 是一种“现身”说法, 既可以化无声为有声, 又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吸引力。

其二, 化无形为有形, 化深奥为浅显。

武当道教文化除形之于武当建筑、形之于真武修仙得道的壁画 (故事) 及各种神像、器物外, 更多的是无形的。武当道教文化, 源于其内功修炼过程中的“内景”变化及修炼者的感受, 反映出道家的宇宙观、世界观、处世哲学。道教将其形之于神 (像) , 让人崇拜, 从而形成偶像崇拜。“造神”之于现代, 市场越来越小, 而无神论者却越来越多, 所以, 武当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不宜放在造神拜神上, 而宜以科学手段演绎武当内功修炼引起的生命变化现象, 如以电脑模拟人体经络气血运行, 让人们目睹这一奇妙变化, 化无形为“有形”, 化深奥为浅显;或者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武当文化, 如, 开发武当八卦迷宫, 体现“道”之形象。利用八卦原理设计出武当八卦迷宫 (简称武当迷宫) , 分布八门:生、休、开、惊、闭 (原为“死门”, 因忌“死”改为“闭”) 、景、杜、障 (原为“伤门”, 因忌“伤”改为“障”) 。再由八卦迷宫生化出山、水、石、树 (竹) 、屋组成的其它各类迷宫, 形成迷宫系列。整个迷宫系列也应设计成八卦状, 即大八卦中套小八卦。迷宫设计要静中生动、动中求趣, 吸引游客游历迷宫, 在迷宫中找到乐趣。“乐趣”包括:一是从武当迷宫获得阴阳八卦的知识;二是通过迷宫的迷途、障碍物设置认识到武当道教阴阳八卦的玄妙;三是以有趣的活动项目、一定的促销手段 (如奖品、奖金) 激发游客兴趣。[5]

其三, 化静为动, 即化静态观光为动态表演、动态参与。

静态观光, 指对道山、道观、道物的参观;表演可有武当武术、道教音乐、道教法事、武当斋菜制作、道家茶道、道家养生术、阴阳八卦阵等;动态参与, 指游客参与旅游项目 (活动) , 在项目活动中游乐, 得到愉悦与知识。武当旅游产品不能仅仅体现出道教文化的表层东西, 还要表现出道教文化深层的内涵, 比如, 可以设计八卦阵 (也可衍生出“一字长蛇阵”、“北斗七星阵”等) , 由当地居民演练, 为游人表演, 吸引游人观赏、参与, 在阵势变化中感受武当道教文化的玄妙精深。再如, 可以充分光大玉虚宫“百岁老人”李诚玉返老还童的长寿秘方——武当养生术, 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武当山休闲、养生。养生、健身、祛病, 是人类的共同需求, 尤其是老年人的需求。武当道教文化最根本的内涵就是养生, 深入发掘并充分利用武当养生术这一优势资源, 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 即把武当道教文化的根本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了, 其前景应是十分广阔的。

其四, 化“俗”为“道”, 即请游客过一天 (周) 道士生活:念道经, 练道术;喝道茶, 吃斋菜。

道士念经、唱经, 实际上是在修炼道术, 是通过“音声引气”, 即以声音引动体内气机变化, 从而达到锻炼目的。常人不明此理, 所以, 可通过念经体会某些穴位的振动来理解念经的真实作用, 同时, 还有破除迷信的效用。道家茶道, 比一般茶道更讲究养生与药用, 所以, 客人欣赏、享受茶艺的同时, 也在欣赏、学习养生之道。道家菜点、饭食, 又称斋菜、斋饭, 为素食, 花样繁多, 风味独特, 自成体系。道家斋菜比一般地方菜肴更讲究养生, 很值得品尝, 会倍受游客喜爱。游客通过一天 (周) 的道士生活, 能够深刻领会到武当道家的深层次的养生之道。这是对道教文化的本质上的理解、感受。

3.3深度开发“武”产品

武当武术是武当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武当武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闻名海内外, 至今, 武当派弟子仍遍布天下, 不少武师能拿出绝世真功。所以, 我们理应发挥出武当武术这一资源优势, 做大、做活、做“名”“武”文章。

其一, 做大“武”文章。做“大”的有效途径, 就是学习少林的做法, 形成武当武术的产业化。要做大,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武当山要营造崇武爱武的武当武术氛围。各武馆要经常比武、切磋, 以武会友, 形成尚武、爱武、崇武气氛;地方政府应倡导、鼓励民众学练武当武术, 使武当武术演练成为大十堰市的一大特色景观, 能让游人看到、感受到武当武术发源地的武当武术盛行之风之势——旅游地真正意义上的东西;以广告画、口号等形式突出武当武术标志, 从视觉上给人以冲击, 让人感受到“武”的气氛。

第二, 要拿出武当真工夫, 打响打亮“武当擂台”, 树立武坛领袖的形象。这实际上是做“强”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节已办多年, 但规模小, 名气小, 人气淡, 人们想看的、想学的正宗的武当武术似乎没有多少, 因而招致媒体的批评。所以, 要打响打亮“武当擂台”, 就要求:苦练内功, 拿出武当真功夫。武当山各道院、武馆要痛下苦功, 能拿出“武当派”的真功夫, 成为“镇山”、“护名”之本, 并争取在武当武术节上重振武当武术雄威, 成为“武当擂台”擂主;以“武当擂台”为激发点, 聚人气, 造名气。“武当擂台”应逐渐办成全国性、世界性散打 (自由搏击) 比赛项目, 让世界英豪到此比武争雄:“拳打天下英雄, 脚踢四海豪杰”。“武当擂台”要敢于倡导“优胜劣汰”, 敢于推崇“胜者为王”, 营造崇武氛围;宜市场化运作, 使比赛具有经营性质, 以赛养赛。首先要争取湖北省甚至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 争取全国散打赛落户本地;其次, 举办高水平国际武术比赛, 使“武当擂台”赛走向世界;再次, 申请发行自由搏击 (体育) 彩票, 使比赛与合法博彩相结合, 使之具有刺激性、诱惑力。如果能做到几期彩票即几期比赛, 既奖比赛参与者, 又奖观众, 更奖彩民, 就可调动人们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使“武当擂台”像国际上拳击比赛一样红火兴旺。与央视、省卫视长期合作, 转播擂台赛、开彩仪式实况, 扩大影响力与吸引力。

如果武当功夫稳占武当擂主地位, 武当武术的领袖地位也就能够确立。如果武术散打成为奥运会项目, “武当擂台”办成了国际性自由搏击中心, 散打就更具观赏性、参与价值, 就会带来滚滚人流、物流、信息流, 促进武当旅游兴旺发达。[5]

其二, 做活“武”文章。做“活”, 一方面是做“秀”、包装武当武术, 使之更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另一方面是围绕“武”不断创新产品, 如开发“武当秘道”, 演绎寻宝故事, 经历秘道惊险。“秘道”即地下 (上) 布满各种机关、暗室, 藏着“宝贝” (可以是奖品奖金或其它) , “险象”丛生, 却有惊无险、充满奇趣的秘密通道。

该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在于:一是武侠小说、影视拥有亿万读者、观众, 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二是武侠小说、影视的迷幻离奇故事, 我们只能从书中想象, 从影视中欣赏, 现实中是不曾见过的。所以, 许多人想亲自见见, 如果能亲身经历经历, 又该是多么新奇、刺激、过瘾的事!“旅游心理上注重经历, 渴望参与”。[6]所以, 该产品的开发符合游客心理需求;三是在金庸、梁羽生等人笔下, “武当派”历来为武林正宗大派, “北尊少林, 南崇武当”是江湖中各大门派的一致看法。“武当派”可谓声名遐迩、让人景仰。所以, 在“武当派”发祥地武当山下适宜的地方开发“武当秘道”, 恰巧是“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6]。“武当秘道”可借助现代的声、光、电技术, 创造出呈原始状态的、惊险却无伤害的、具有趣味性、参与性的刺激场景、活动, 必然能吸引众多游客。[5]当然, 创新“武”产品的方法较多, “武当秘道”仅是一例而已。

其三, 做“名”“武”文章, 即重塑武当武术英名, 重树武当武术的领袖地位。历史毕竟是历史, 现实是少林武术名声远远超出武当武术。所以, 武当派传人, 理应光大武当武术, 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辉煌, 与少林武术并驾齐驱, 傲立武坛, 成为真正的武坛领袖。具体方法, 一是以武当绝技立名;二是“武当功夫团”要名实相符, 到世界各地巡回表演, 展示武当绝技真功;三是吸引中外政要、名人、艺人为武当武术扬名, 如前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光顾少林一样, 提高了少林知名度;四是传播武当武术, 促进其产业化发展;五是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武当武术。

3.4深度开发“皇”产品

武当古建筑, “犹如中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评语) , 是明代的皇室家庙, 其建筑风格、建筑时间与北京故宫一致, 因而被誉为“悬崖上的故宫”。深度开发“皇”产品, 一是围绕武当古建筑——皇室家庙与皇家的关系, 从其历史、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与北京故宫比较, 突出二者的相同相似之处;从布局艺术、风水等方面突出二者不同之处;二是从器物如玉虚宫龙井、紫霄宫铁树 (烛台) 、玄岳门、赑屃、御碑、御匾等方面追溯其与皇家的典故;三是演绎人物如张三丰等高道与皇室的故事。上述三方面的深度开发, 可以和旅游线路结合起来, 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结合, 形成有吸引力的线路, 例如“到调水源头, 游悬崖‘故宫’”;再如“游悬崖‘故宫’, 寻皇室‘龙井’”等。[5]

3.5深度开发“俗”产品

武当地区民俗文化富集, 富有特色, 如武当山三月三庙会、九月九庙会, 武当民歌、民间故事、“凤凰灯”等。丹江口市官山乡吕家河村被誉为“中华汉民族民歌第一村”;六里坪镇伍家沟村被誉为民间故事村, “全国民间艺术之乡”。[7]伍家沟的罗成双能唱六百余首民歌, 能讲四百个故事, 1999年“罗成双被评为全国十大民间故事家”。[7]深度开发民俗文化, 关键是要做“新”民俗活动, 即把民俗文化“活动”做出新意。“新意不仅指‘新、奇、特’, 而且包括雅与俗。“雅”指文化含量高, 品位高。“俗”是指通俗, 指参与性强, 不是低俗与粗俗。”[8]所以, 武当山旅游节庆活动, 要弱化烧香拜神给人的迷信感、低俗感, 要强化民俗活动的欢快、热闹气氛与幽默感, 表现雅俗共赏的内容与喜闻乐见的形式;突出参与性, 满足游客的表现欲, 活跃现场气氛。“新意”的另一重含义是:节庆活动、民俗活动要做得大气, 有规模, 而且时间长, 效益好, 给人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 让人留恋、怀念。比如, 三月三、九月九庙会, 一方面, 举办大型对歌比赛——民歌歌王赛、大型讲故事比赛—— (民间) 故事王争霸赛、全国甚至国际武术、散打比赛——拳王争霸赛, 并且选择、移植外来文化, 如著名艺术团、杂技团、魔术师、相声演员表演, 让游人感受到恢宏、欢快、热闹的主题;另一方面, 引导游人追求朴素与自然的意境, 让游人在旅途中听到自然而然的民歌吟唱, 在茶余饭后, 或农屋树荫, 或茶楼酒肆聆听民间故事, 不需做作, 自然而然。武当山的民俗旅游开发, 十分必要创造一种自然而然的境界——“道”, 表现一方自然而然的乡土景观, 追求一份闲适悠然的乡村 (街市) 情调;反映一派古朴的民风, 描绘一幅民俗的“活”画。如果让游客参与对歌、讲故事等民俗活动, 则武当民俗旅游就开发出了深度, 是锦上添花, 既增添了旅游的情趣, 又促进了旅游产品的丰富与发展。[5]

4.结语

武当山旅游产品的开发, 要紧紧扣住并突出其文化特色。离开文化, 武当山旅游产品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就没有特色、没有鲜明的市场形象了。“道”、“武”、“皇”、“俗”, 是武当文化特征的高度概括。从这四方面着手, 在文物与环境保护前提下, 结合市场需求与武当文化的深层内涵, 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参与性强的特色旅游产品, 应是武当山旅游产品持续性开发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方龄皖, 李传平.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http://news.sxxw.net, 2008-12-1.

[2]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胡思勇.祖宗饭怎么吃[N].湖北日报, 2001-01-02.

[4]靖增群.试论大武当旅游的山水一体化战略[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3) .

[5]靖增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旅游项目开发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 .

[6]马勇, 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

[7]程少瑛.汉水听涛[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0.

武当山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探析 篇8

1“看、译、写”原则

根据霍恩比 (Mary Snell-Hornby) 的分类法, 将实用英语翻译划分在文学翻译与专门用途翻译之外, 属于另一种独立的门类[1]。实用英语翻译 (general language translation) 大致包括新闻翻译、广告翻译、电影 (包括配音、片名、字幕) 翻译、公示语翻译等, 即不包括文学翻译 (literary translation) , 也不包括科技翻译、商贸翻译和法律翻译 (special language translation) , 科技、商贸、法律翻译划归到了专门用途翻译之下[5]。

“看、译、写”原则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林克难教授2003年在上海“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提出的 (后来改为“看、易、写”) 。林克难教授结合学习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 形成了指导应用英语翻译的指导原则, 套用严复的“信达雅”模式, 总结为三个字“看、译、写”。“看”, 就是译者大量地阅读各种各样应用英语的真实材料 (authentic material) , 它是应用英语翻译的基础。“译”不是逐字翻译汉语, 而是结合外国文化背景, 语法习惯, 以及韵律等习惯, 最终以一种趋近外国语言形式呈现在外国游客面前。在应用英语翻译中, “看”与“译”有着密切的关系。“看”主要是让译者了解语言的内涵, 这样在“译”时才能得心应手。而“写”就是翻译发起人将需要翻译的内容, 更主要是要表达的语言氛围以及文化价值观告诉译者, 接着让译者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文化水平, 结合最初的设想去写, 去表达,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方法比之前的“译”还要好, 因为译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 可以更加充分地运用有关的知识, 翻译出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欣赏习惯[3]。

2武当山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现状

当前, 武当山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 从整体来看, 翻译质量未能尽如人意, 具体表现在拼写与语法错误, 景点名称公示语译名不统一, 硬译, 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当山的国际形象和进一步涉外旅游发展。

1) 拼写与语法错误

公示语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应当简洁明确, 使游客一目了然。不恰当的景区公示语翻译甚至会使游客引起误会, 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的旅游心情, 从而对旅游景区增加恶感, 这样难以实现公示语的应用功能, 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武当山沿途的垃圾筒上都印有中英文公示语, 其中的拼写错误不在少数。如:“Protction” (应为protection) , “worm tips” (应为warm tips) , “perperson” (应为“per person”) , “tichet” (应为“tick⁃et”) , 有些错误让人啼笑皆非, 像“worm tips”就容易产生不好的联想。这些简单错误其实都可以避免的, 只需翻译时稍加注意。

由于武当山海拔高, 一些外国游客会选择索道来游玩, 而在索道的公示语里有一句“钱票请当面点清, 乘车卡当日有效”被翻译成“check face to face, the tickets is the effective.”且不论这句话翻译得如何, 最明显的语法错误就是“the tickets”与“is”连用。类似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不胜枚举。

2) 景点名称公示语译名不统一

攀爬武当山途中, 发现同一汉语名称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英文翻译, 且这种一名多译现象随处可见, 令外国游客大为疑惑。例如, “太子坡”和“南岩”是武当山两处最负盛名的景点, 而“太子坡”就有六个不同的译名:1) The Prince Slope;2) Crown Prince Slope;3) The Crown Prince’s Slope;4) Taizi Slope;5) Slope of the Crown Prince;6) The Prince Temple.“南岩”有五个不同的译名:1) South Cliff Palace;2) the Southern Grotto Palace;3) South Crag Palace;4) the South Cliff Palace;5) Nanyan Palace.这多种译法连中国人看了都不好区分, 更别说外国游客了。译名不统一只会引起误解, 同一事物的译名应该唯一, 这是景点名称翻译的基本原则。根据“看、易、写”原则, 找不到很多有关道教的真实材料, 只能用第三个方法“写”。其实,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 是一依山势而建的道观。可译作Taizipo Daoist Tem⁃ple, 既能保留其身份识别功能, 又可消除译名不统一的乱象[6]。而“南岩”全称为“大圣南岩宫”, 因面向南方, 所以叫“南岩”, 故可译作“Nanyan Daoist Palace”。

3) 硬译

景区的很多公示语翻译直接套用汉语的表达方式, 对照汉字一一硬译。

武当山景区的公示语大多是句子, 其中也不乏语法错误。比如, 武当山的著名景点之一“太子坡”又名“复真观”,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译为了“National Key Point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Unit”.这里把“重点”直接译成了“Key Point”, 很明显“Key Point”是一个名词词组, 中文的“重点”其实表达的是“重要的”, 直接用“Key”就可以了。

由于武当山景点繁多, 游客会迷路或者遇到一些麻烦, 路边有条公示语“旅游咨询投诉, 请找“小红帽”, 译文是“Tour consult and appeal ask to find the Xiao-hong’s cap.”这是个典型的硬译, 完全照搬中文习惯, 按顺序逐字硬译, 很有中国式英语的味道。对于中国人来说, “小红帽”意味着志愿者或义工的意思, 代表着中国的一种寓意文化, 但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游客就会疑惑为什么要找一顶帽子?根据《英语天下行》[4]中旅游部分, 有一句话是“Lost and found, suggestions, and complaints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UMass Transit Service.”。结合这句话, 上述公示语建议译为“Consultations and complaints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volunteer.”

4) 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

由于中英文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风俗不同, 人们的表达方式也不同, 所以公示语英译时必须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性, 用目的语英语的表达方式翻译, 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上述关于索道的公示语翻译就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钱票请当面点清, 乘车卡当日有效”译为“check face to face, thetickets is the effective”。这里把“当面”译成了“face to face”, “有效”译成了“effective”都是不准确的。“check face to face”还能勉强理解, 但“the tickets is the effective”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根据“看”原则, 打开《英语天下行》[4], 可以找到有借鉴价值的真实材料。一个是美国某超市的优惠卡, 上面有一句“Thiscard must be presented to the cashier prior to checkout.”另一个是音乐会的门票, 上面写着“The discount is valid on day of ticketpurchase only.”结合这些真实材料, 上述公示语建议译为“Theticket must be presented prior to cable car and it is valid on day ofticket purchase only.”

3结束语

以林克难教授的“看、易、写”原则为指导原则, 笔者分析了目前武当山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不足, 并给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笔者以为, 标准规范的景区公示语英语翻译能提升武当山的国际形象, 将道家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广大翻译者在结合景区特点前提下, 应该更加关注外国文化背景, 融合中西文化差异, 将翻译工作做细、做好, 使翻译后的景区公示语更接近外国游客的认知, 让外国游客更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Mary Snell-Hornb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Press, 2001.

[2]吕和发, 单丽平.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50-54.

[3]林克难, 籍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3) :10-12.

[4]林克难, 籍明文.英语天下行—旅美生活英语自助大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5]林克难.从信达雅、看易写到模仿-借用-创新—必须重视实用翻译理论建设[J].上海翻译, 2007 (3) :5-8.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篇9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部,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景区总面积为312km2(图1)。

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m,周围有72峰、36岩、24涧、10石、9台等风景胜迹。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加上武当特有的生物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构成了武当山丰富的旅游资源。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因符合世界遗产第I、II、VI条遴选标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来,随着武当山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旅游开发在给遗产地带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的冲击。

2 研究方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Satty T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能解决资源分配的一种重要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可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对人的主观判断做出定量描述,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把人们的判断转化为若干因素两两之间重要度进行比较,从而把难于量化的定性判断转化为可操作的重要度的比较[1]。

Yaahp软件是一种类似Visio的绘制方法来完成层次结构模型的层次分析法软件。在Yaahp软件中,判断矩阵值的输入可选用网格形式和文字描述形式输入,标度可选择1—9或e(0/5)—e(8/5)标度。Yaahp软件以pdf、富文本、html、文本文件形式导出数据,导出数据的主要内容有:标度类型以及判断矩阵是否经过自动调整、各备选方案权重、各判断矩阵的基本一致性比例、各要素关于总决策目标的权重及各要素的判断矩阵。其操作过程为:(1)层次结构模型图绘制;(2)层次结构模型编辑;(3)层次结构模型的正确性检查;(4)层次结构树检查;(5)判断矩阵值的输入;(6)判断矩阵一致性动态显示及检查;(7)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自动调整;(8)残缺判断矩阵的自动补全;(9)计算结果导出。

3 武当山旅游资源评价过程

旅游资源评价是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出发,以达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的,对一项或某一地域内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比较和评判的过程[2]。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旅游资源评价,能将复杂的评价过程模型化和数量化[3],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判断矩阵的建立,计算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4]。

3.1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资源评价的核心是确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其选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参考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武当山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从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和旅游条件三个方面来确定评价要素指标体系,并运用Yaahp软件构建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图2),其中A层为总目标层、B层为准则层、C层为指标层。

3.2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AHP工作的出发点,构造判断矩阵是AHP的关键一步。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后,将同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影响力或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假定上一层次的元素A作为总目标,且对下一层次的元素B1、B2、B3…Bn有支配关系,针对A的3个元素B1、B2和B3重要程度以数量表示出来。即对A而言,B1、B2和B3之间相对重要性的程度数值,由这些数值作为矩阵中的元素而构成的矩阵为判断矩阵。在Yaahp软件中,需要对每个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本文采用e(0/5)—e(8/5)标度,并且判断矩阵经过了Yaahp软件自动调整。在两两比较的过程中难免会带有主观性,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本文参考了武当山地区的相关资料,咨询武当山旅游局有关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在各层次矩阵值的输入中,由于判断矩阵较多,本文只给出目标层—准则层窗口截图(图3),其余截图省略。

3.3 权重的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在Yaahp软件中,给每一个判断矩阵赋值后,点击计算结果选项卡,软件会自动计算出各因子所占权重(图4),并会自动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会动态地显示在窗口的上部。如果矩阵有残缺或矩阵不一致,将会在输出窗口中显示这些错误。本文构建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小于0.10,认为该层次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 评价结果分析

从表1可见,武当山世界遗产地资源价值权重为0.5016,旅游效益与旅游条件权重相差不大,分别为0.2575和0.2409,说明资源价值是综合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决定着旅游开发潜力的大小。在旅游资源指标层中,文化价值权重最大,为0.2260,应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确保旅游资源价值得到不断优化。在旅游效益中,经济效益所占权重为0.1283,高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条件对资源开发价值的影响极大。

武当山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随着近几年来武当山旅游基础设施的提高和交通系统的不断改善,武当山旅游条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在日益完善的旅游条件下,武当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武当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应注重加强对遗产资源本身价值的保护,尤其是对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保护,深入挖掘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防止旅游开发过热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5 武当山旅游现状及遗产保护性开发策略

5.1 旅游现状

世界遗产地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世界遗产地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力是其他遗产地所无法比拟的[5]。武当山旅游资源储量丰富,自然和人文兼容并蓄,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2003年体制改革后,旅游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央视热播的广告语,以及不断完善的旅游条件,让武当山声名鹊起,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区。但武当山有限的旅游资源面临着游客数量倍增的巨大压力(图5)。2011年武当全年的游客接待量达354.6万人次,旅游收入18.6亿元,与2010年同比增长了54.2%、57.6%,分别是2003年的14倍和8.5倍。

注:根据武当山旅游局等相关资料综合整理得出。

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下,如果经营效益过分依赖游客人数而不是旅游质量,加之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都会对遗产地的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张家界由于近几年超容量的开发,方圆39km2范围内兴建了40家旅馆、53家旅行社、40家娱乐中心,破坏了资源与环境[6],联合国遗产委员会专家曾发出“黄牌”警告。武当山自1994年修建了琼台直达金顶的索道后,金顶的压力骤然增加,过多的人流对遗产保护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乌鸦岭、琼台等地布满了大小宾馆饭店,南岩宫景区商业摊位林立,无序开发导致景区城市化现象严重。武当山发展旅游给当地带来可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遗产的保护带来新的冲击,因此如何保护好遗产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5.2 保护性开发策略

许多研究者认为旅游人数过多是对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寻找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平衡点是非常必要的[7]。本文结合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和武当山旅游现状,提出以下措施,以促使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发展。

完善科学管理体制:武当山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主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人才,提高管理人员水平。2002年4月1日,我国第一部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武当山应积极构建以《世界遗产保护法》为核心的遗产法律体系,并明确公众的社会监督权利,把遗产管理者、游客、监督者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8]。此外,应设立专项保护经费,通过公众、社会捐赠、遗产地部分收入等多重渠道筹措专项保护经费[9]。

制定遗产旅游规划:制定明确的旅游发展规划是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6]。武当山要明确功能分区,禁止超容量的接待游客,严格按照“山上游,山下住”和“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合理规划路线,分散各景区人流。对大型旅游团队的进入实施时间分段制;对索道进行重新论证,建议游客充分利用修复后的古神道上下山,以此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减轻金顶的压力。此外,加大武当山景区内部环境的整治力度,推广习武健身、养生等特色旅游项目;有序开发遗产地的遗产旅游、生态旅游、科考旅游和文化旅游;加强中心城镇旅游功能建设,形成以道教文化、皇家宫观、武当武术为主要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10]。

提倡跨区域联合发展:遗产地旅游开发除了要整合本景区内资源要素外,还要考虑和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合开发,实现旅游产品的点、线、面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拓宽客源市场[11]。武当山可以以“一江两山”发展战略为指导,突破行政区域带来的种种障碍,形成国内旅游热线和区内旅游循环线,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扬长避短,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享彼此市场空间。此外,武当山景区与太极湖生态景区的联合开发也有很大优势,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和路线,还能达到分流游客的目的。

分区开发,适时适度修复文物古迹: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丹江口水库淹没了部分古建筑,加上历史上的火灾频繁发生,武当山面临遗址重建、复原等工程项目较多。世界遗产的保护,要强调“真实性”和“完整性”。武当山旅游资源的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衬托,相互影响的。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应以整体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前提,古建筑的恢复和修复必须在不破坏遗产资源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逐步修复玉虚宫、五龙宫、南岩宫等建筑群,修缮遇真宫、八仙观等一批建筑,适时适度扩大古建筑的开发范围,增加武当山的资源容量。

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数字化建设:技术为管理提供支持,合理的技术应用可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在信息通报、信息预报、参观预约、门票预订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12],而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在治理遗产过度利用、超载纳客、预防过度拥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探索复杂问题,有效解决现实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13]。2011年敦煌莫高窟实现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建立了集文化保护、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数字敦煌”。武当山也应建立数字化展示平台,加强对客流量的监测和控制,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对周边环境观察,核定承载力,适时提出修正意见,防止遗产资源过度利用。

6 结论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水池下一篇:经济效益评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