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留置权制度

2024-05-17

船舶留置权制度(精选三篇)

船舶留置权制度 篇1

船舶留置权和船舶抵押权是我国《海商法》规定的两大担保物权制度。海商法领域的船舶留置权和抵押权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者行使权利的客体都是针对船舶, 较之于一般抵押权和留置权, 客体进行了限缩, 从而使其具有法律进行特殊规制的意义。船舶留置权是指造船人、修船人在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时, 可以留置所占有的船舶, 以保证造船费用或者修船费用得以偿还的权利。船舶抵押权是指抵押权人对于抵押人提供的作为债务担保的船舶, 在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 可以依法拍卖, 从卖得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从船舶留置权定义中可以看出, 船舶留置权的行使主体限于造船人和修船人, 此种立法上的刻意限定是利益博弈的结果, 其目的是以此限制船舶留置权的司法适用, 提升船舶抵押权人的受偿机会, 这是符合现代航运业的发展趋势的。

我国《海商法》仅就船舶留置权和船舶抵押权的受偿顺序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即《海商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船舶优先权先于船舶留置权受偿, 船舶抵押权后于船舶留置权受偿。”《海商法》的制定是与当时最新的国际立法潮流接轨的, 但是随着现代航运业的发展, 海商领域的纠纷日益纷繁复杂, 该条规定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具体操作意义不大。而随着《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 担保物权制度框架更趋于完善合理, 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协调并衔接《物权法》和《海商法》的关系, 特别是担保物权的具体制度设计。就两法之间的关系而言, 是贯彻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还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笔者认为, 《海商法》作为特别法而存在, 其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 也可以说是民法就特别事项的特殊规定, 因此原则上应该坚持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而至于特别法未规定的事项则可以参照新的一般法的规定。《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较之于《海商法》更为详尽具体, 提供了一套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但是就留置权与抵押权的优先受偿顺序问题, 《物权法》也仅仅作了原则性规定, 即“同一动产上已经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 该动产又被留置的, 留置权人优先受偿。”但是又不完全拘泥于此, 民法学者做了诸多有价值的尝试, 就此问题的研究显然比海商法学者走的更远。因此, 对于解决海商领域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言, 《物权法》有关担保物权的规定以及学者的理论成果不失为一条相对合理的路径。当然, 《海商法》作为商事法, 应该有其特殊的规则和特殊的价值追求, 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海上商事法律关系, 仅仅关注自身的特殊属性往往会自取灭亡, 所标榜的特殊待遇也将因不合时宜而渐渐受到冷落。只有不断地进行借鉴、更新才能跟得上海事实践活动的步伐, 也才能为我国的海事活动提供法律上的屏障。因此, 无论从法律的相对滞后性还是从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角度来看, 《海商法》都应该汲取《物权法》的精神, 重视民法学者就担保物权优先受偿顺序的研究, 对比分析这两部法律的同质性及差异性, 从而使《海商法》关于船舶留置权、船舶抵押权竞合情况下的优先受偿问题的解决更加契合司法实践的运作, 也使这两部法律改变其以往的孤高自诩的姿态, 进而在理论甚至立法层面上有更为广泛的互动和交流。

二、船舶留置权与船舶抵押权优先受偿顺序的特殊问题

《海商法》关于船舶留置权与船舶抵押权的优先受偿问题仅做了一般性的规定, 针对的是先设定船舶抵押权后设定船舶留置权的情况, 遵循的是法定担保物权优于约定担保物权的规则。但并未就在已成立船舶留置权的基础上再设定船舶抵押权的受偿顺序作出明确的规定, 海商法领域的学者们也并未给与很高的关注。相反一些民法学者的研究是更为深入的, 应该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笔者认为, 船舶留置权基础上再设定船舶抵押权根据设定主体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 留置船舶的所有人将留置船舶抵押, 即船舶所有人隐瞒船舶已然设定留置权的情况, 将有“权利瑕疵”的船舶再行设定抵押以担保债务的履行。此时无论后成立的船舶抵押权是否登记, 也不问后成立的船舶抵押权人是否善意, 均不具有对抗船舶留置权的效力。这一方面遵循了成立在先的权利具有优先性的规则, 另一方面也是法定物权优于约定物权原则的贯彻。 (2) 船舶留置权人将留置船舶抵押, 这也需要区分情形: (1) 若属船舶留置权人擅自处置的情形, 则应当不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就是否适用善意取得抵押权的问题上, 则应看所涉船舶抵押权是否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物权法》第106条善意取得的第 (三) 项条件规定了“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 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笔者认为, 船舶作为特殊的动产, 法律虽然未规定其为登记生效主义, 而是采取了登记对抗主义, 即未登记仅在船舶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之间产生当然的拘束力, 但却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法律对特殊动产是有登记的强制性要求的, 否则无法达到对具有较大价值的动产权利人进行保护的目的, 也无法防止双方恶意串通利用法律漏洞损害权利人利益的行为, 也无法达到对特殊动产的交易市场进行有效规制的目的。因此, 从此角度来看, 笔者认为船舶抵押权经过登记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这一硬性要求对于船舶留置权人来说几乎是无法达到的, 他很难通过非法获取留置船舶的有关证明文件从而产生其为船舶所有人之假象, 也就无法具有使所谓的抵押权人信赖其为船舶所有权人的权利表征, 从而达到恶意登记之效果。因此, 在司法实践中, 船舶留置权人擅自设定抵押权的情形当然不具有法律效力。 (2) 若船舶留置权人经船舶所有人同意, 以其船舶为船舶留置权人的债务设定船舶抵押权, 这种船舶抵押权的设定应为合法有效的, 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意思自治, 法律不应该进行干预, 因为对于私法而言, 法律未规定的即为自由。但是此时, 应该推定船舶留置权人以其行为承认了船舶抵押权人所具有的优先效力, 此种情形为法定担保物权优于约定担保物权的例外。

综上所述, 以上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以及部分民法学者的研究成果, 将海商法关于船舶留置权和抵押权的规定纳入民法的视角进行审视, 一方面要保留海商法下的船舶留置权和抵押权的特性, 另一方面对于其未规定的部分应吸纳《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及理论。就本文所论船舶留置权基础上再设定抵押权问题而言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分, 而不应该一概而论。应该对船舶所有权人、留置权人以及抵押权人之间的利益进行平衡, 尽可能的实现私法的精神实质—公平。从总体上来看, 应该坚定地坚持法定担保物权优先于约定担保物权的规则, 但是也应该允许例外的存在, 否则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立法或者进行学理解释, 都未免过于僵化, 不利于解决纷繁复杂的海事活动纠纷, 也就无法实现法律定纷止争的功能。本文所论问题尚未得到海商法领域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期望他们能对此问题提出更为合理的进路, 从而使此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得到更为合理的阐释和解决。

参考文献

[1]郝耀武.留置权与抵押权、质权的竞合问题分析一兼评<物权法>第239条[J].辽宁法治研究, 2008 (2) .

[2]马俊驹, 李茂年, 欧阳琛.动产上担保物权并存之效力顺序[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1) .

[3]林宵华.船舶优先权、船舶留置权与船舶抵押权受偿顺序问题研究一兼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对三者受偿顺序的影响[D].复旦大学, 2012.

船舶会议制度 篇2

页 1/4

XX 游轮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XXX 船舶安全会议制度

目 目录

目的5

作业会 2

适用范围

班作业会议 3

参照文件

安全活动会议 4

航次会

记录

修 修

录 版本号 生效日期 修改理由 编写 审核 会审 批准

操作文件

XXX 船舶安全会议制度

2.0 版 XXX 游轮

页 2/4 1 .目的 本文件对船舶航次会、作业会、班会、安全活动会议的召开、会议内容及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保证船舶安全完成运输生产任务。.适用范围 进入安全管理体系的各船舶 3 .参照文件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安全管理手册》、《船舶操作方案和须知制定程序》 4 .航次会 4.1

航次会于前航次到达目的港前或始发港开航后与作业会一并召开,会议由船长主持,三副记录,驻船经理、驾驶员、轮机长、电机员、酒店经理、厨师长、乘警队长、保安队长、水手长及公司职能部门随船工作人员参加。

4.2

船长必须对下列事情作出决定,并确定执行部门。

4.2.1

布置航行计划、停靠港点和任务要求; 4.2.2

排除隐患,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4.2.3

布置航行、停泊、防火、防爆、防污染等安全措施; 4.2.4

布置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4.2.5

协调解决部门、工种间的问题;

4.2.6

其他有关安全事项。

4.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航次安全生产的主要情况、存在问题及下航次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4

各部门负责人汇报本部门人员在船人数及变动情况(包括外助人员)、旅客人数及重要信息等。

4.5

会议后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及时将会议决定的事项和要求传达到本部门、班组或个人,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的情况及时向船长反馈。

4.6

船舶因厂修或其他原因停航后复航的航次会必须在开航前召开。.作业会 5.1

渝-宜往返航次至少 2 次,渝-申往返航次 6 次, 会议由船长主持,16:00 时(特殊情况另选时间)召开,三副记录,驻船经理、驾驶员、轮机长、电机员、酒店经理、厨师长、乘警队长、保安队长、水手长及公司职能部门随船工作人员参加。

5.2

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汇报对航次会、作业会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隐患或发生的事故的处理情况。

5.3

各工班大副(正值航行班的大副则委托二、三副)汇报上昼夜本班执行航行计划、上次作业会或航次会决定事项的情况,通过滩槽、船舶会让、执行航行规章、贯彻安全制度的情况以及航行中出现的事故、隐患、气候突变、违章航行等异常情况,并提出下昼夜本班的引航操作方法及措施。

5.4

轮机长汇报上昼夜机器及设备运转、燃润料消耗、预防检修、人员值班等情况,提出下昼夜的预防检修计划。

5.5

水手长汇报清水供应、舱面操作安全、设备技术状况、船舶日常养护、舱底量潮等情况。

5.6

二副汇报舵系统检查及运转情况、船舶浮态(重点是吃水调整情况)。

5.7

酒店经理、厨师长分别汇报旅客旅程生活安排、服务质量、旅客安全及意见、人员值班等情况。

5.8

船长传达有关安全生产指示、文电,对上昼夜船舶安全生产情况及经验教训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严肃处理违章违纪和危害航行安全的行为,表彰奖励对安全生产作出成绩的船员。

5.9

船长提出下昼夜航行计划及各项安全工作要求,审定各工班大副汇报的引航操作措施。

5.10

船长根据航道、水位、气象及航次任务,布置下昼夜航行安全措施,包括通过主要滩槽、船闸、大桥引航操作方法、引航执舵分工、加车车速、上下客、防碰撞、防触礁、防吸浅、防雾、防风等安全措施。

5.11

出席人员对计划执行及有关情况进行补充。

5.12

对会议布置工作和决定事项,与会人员无异议即形成决议,由参加会议的各部门负责人迅速传达,并组织实施。

6. . 班作业会 6.1

班作业会在工班接班前召开,会议由大副主持,本工班驾驶员、轮机员、舵工、机匠、加油全班人员参加。

6.2

班作业会决定事项,全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6.3

检查上次当班航行安全情况和机炉运转情况。

6.4

传达有关航道、水位、气象通电及安全紧急电文,传达作业会决定事项及船长对本班交待的注意事项。

6.5

根据航行实绩修定航行计划,提出重点航段引航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6.6

明确引航、执舵分工,确定加车地段及车速,布置防碰撞、防触礁、防浪损、防雾等航行安全措施。

6.7 提出机炉设备安全运转措施及值班注意事项。

6.8

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6.9

班会必须在员工区域有视频摄像头的驾驶会议室或船员娱乐室召开,船长每月检查各工班班会至少一次,并签名。

6.10

会议内容由大副记录在《班作业会薄》上。.安全活动 会议 7.1

船舶安全活动日分部门开展,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参加人员为部门全体人员(酒店部也可分班组召开),各部门至少每月一次。船长除参加驾驶部安全活动外,同时也可参加其它部门安全活动,船长有权责令有关部门或班组召开专题安全活动会议。

操作文件

XXX 船舶安全会议制度

2.0 版 XXX 游轮

页 4/4 7.2

安全活动会议旨在按期总结、检查船舶前期安全情况,查找隐患,研究布置下一步安全工作,增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7.3

对活动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和需公司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汇报。

7.4

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及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制定相应的贯彻实施办法。

7.6

对发生的事故和事故苗子,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找出教训,制定措施,限期整改落实。

7.7

公司或上级单位来船召开的安全会议,船长应指定专人记录在《安全活动会议记录薄》中。

8.记录

8.1

航次会、作业会议均由三副记入《航次/作业会记录薄》。

8.2

《航次/作业会记录薄》存放于驾驶室,会议时由三副按记事栏目认真填写。

8.3

大副作好《班作业会记录》。

8.4

船舶证书管理制度 篇3

为了保证本公司船舶证书管理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浩阳大船公司所管辖船舶凤凰之星的证书管理。3 职责

公司职能部门

机务部负责对船舶所有证书的日常管理和跟踪监督;

船东负责船舶所有权证书、国籍证书、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无线电台证书、船舶营业运输证、各种船舶保险证书的申领; 机务部负责办理除上述证书以外的其他所有证书。船舶

船长负责妥善保管船舶证书、检验报告、相关文件。船长应对船舶证书的检验工作负责,始终保持船舶证书、检验报告、相关文件有效及完整。4 船舶证书名称

船舶证书、检验报告、相关文件 船级社所属

海上船舶检验证书簿(证书)

.1 海上客船适航证书

.2 海上船舶防止油污证书(有附页).3 海上船舶载重线证书

装载手册及批准书。免除证书(如有)船级社做出或认可的:

.1 船用设备制造厂产品型式认可证书及检验报告

.2 二氧化碳灭火装置检验证明

.3 气胀式救生筏检验证明

.4 船舶修造厂检测记录、技术报告 船旗社国籍船舶登记机关

.1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2 船舶国籍证书

.2 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3 船上油污染应急计划

.4 船舶安全检查簿

.5 货物系固手册

.6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实施步骤

(1)营运船舶的证书管理

证书的、期间、定期(换证)检验:

.1 各轮按所入级的船级社要求,证书的各项检验均须向该船级社申请办

理。

.2 在航船舶由船长负责,依照船级社有关检验规程,及时电告公司机务部,由公司统一安排申请检验。船舶各部门事先对有关设备做好检修工作,机务主管一般需至现场,积极配合验船师做好检验工作。

(2)临时检验

在航船舶在国内港口临时申请修理,且工程涉及船级和船舶安全的,须向船级社申请临时检验,由机务部分管该船的机务主管,或由主管委托修理厂负责向船检申报工程并申请该项目检验。工程验收后,船长接受检验报告时要仔细查阅,若有遗留问题,则要详细了解情况,及时向机务部汇报。

船舶平时应按计划做好各类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使其处于良好技术状态,避免在、期间、定期及其它临时检验中出现遗留问题。若检验报告中出现遗留问题,则一定要按报告中规定的日期处理好并及时申请船检检验,消除遗留问题,否则将作自动暂停船级处理,无论在国内港口都有被扣留强行修理的可能。

(3)发生涉及船级和船舶安全的海损或机损事故

.1 由机务部负责安排修理、检验,或经公司安排由船长全权负责安排修理、检验。

.2 保险公司委托的保赔检验,船长应礼貌接待其验船师,配合检验。(4)停航、进厂修理

.1 由分管船舶的机务主管负责安排修理工程和检验。

.2 机务部在安排船舶进厂岁修时,原则上是结合定期和期间/检验,且让各证书的签发日期及有效期尽量统一。

.3 厂修部分的修理工程项目,由厂方向验船师提交检验;船员自修项目由船方向验船师提交检验。

上一篇:走西口下一篇:流程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