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2024-05-13

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精选九篇)

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1

1 适时播种、力争全苗

红花草一般以秋分后寒露前播种为宜, 即9月下旬~10月上旬为好。667m2播种量2kg左右, 用钙镁磷肥10kg、根瘤菌肥3~5g, 兑水0.5kg混匀后拌种。拌种时及拌种后要防止阳光直接照射菌肥。

2 保暖防冻、培育壮苗

土壤积水, 会使红花草烂根死苗, 要及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排除积水。冬前早施磷肥, 667m2施过磷酸钙20~30kg, 与有机肥混合后施用, 可以促进生根增瘤、增枝壮苗。为了防止冻害, 在晚稻收割后要及时覆盖稻草或667m2撒施猪牛栏粪1000kg, 保暖防冻, 促其生长。

3 狠抓春发, 以小肥换大肥

开春后, 气温上升, 要着重抓好清沟排水, 并根据红花草生长情况补施少量氮素肥料, 667m2用腐熟的人粪尿300kg或尿素5kg兑水泼浇, 促使红花草茎粗叶茂。

4 实行混播, 提高单产

藏红花栽培技术 篇2

藏红花栽培技术

阐述了藏红花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介绍了藏红花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藏红花的栽培提供参考.

作 者:杨敬奎 王根法  作者单位:杨敬奎(浙江省建德市下涯镇农技站,浙江建德,311606)

王根法(建德市中药材协会)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4) 分类号:S567.23+9 关键词:藏红花   生育过程   栽培技术  

稻茬冬种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桂林市;稻茬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72-02

红花草是桂林市稻田重要的肥料资源,也是桂林市广泛利用的、最主要的稻茬冬季绿肥作物。据调查,每100kg红花草鲜草含氮量相当于1.74kg尿素,含磷量相当于1.84kg钙镁磷肥,含钾量相当于1.16kg氯化钾。更可贵的是它所含12%的有机质是任何化肥无法代替的[1]。桂林市是广西的一个农业大市,水稻是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肥-稻和肥-稻-稻是最主要的种植模式。2012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为278 166.7hm2,其中早稻131 386.7hm2、中稻32 913.3hm2、晚稻113 866.7hm2。历年来,桂林市农业部门始终狠抓稻茬冬种红花草等绿肥,2012年稻茬冬种红花草面积为32 333.3hm2。稻茬冬种红花草大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增强,在桂林市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稻谷产量和改善稻谷品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注重播种质量,保证冬前红花草苗壮苗足

1.1 选择品种 要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当年的良种。适合桂林市栽培的红花草品种有江西余江大叶籽、安徽弋江籽、安徽大叶青等品种。切忌误购劣籽、杂籽和陈籽。

1.2 种子处理 提前用5%的盐水选种,清除空秕粒,将选好的种子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10~12h,捞出凉干。

1.2.1 播种前晒种 晒种时间为0.5~1d,以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1.2.2 用细砂擦种 浸种12-15h(中间换水1次),种子吸水膨胀后,将种子和细沙按2∶1的比例拌匀,装入编织袋内揉搓擦种去蜡质层。

1.2.3 用10%的盐水选种 除去种子带来的菌核,菌核捞出用火烧毁。为防止有其他病菌,可用45℃的温水浸种10min杀菌。

1.2.4 接种根瘤菌 种子经过浸种催芽或浸种晾干后,接种根瘤菌。用米汤、米浆或稀面糊加根瘤菌剂调成糊状后,分次倒入种子堆中,轻轻搅拌,使每粒种子都能沾上菌剂为止,然后将接种根瘤菌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待稍干后,每667m2用3~5kg钙镁磷肥或经过沤制的过磷酸钙拌种。

1.3 播种

1.3.1 田块选择与准备 应选择田面平整、排灌方便的田块,在播种前2~3d及时灌1次“跑马水”,排干水后待播种。

1.3.2 适时播种 播期应掌握在9月上旬~10月中旬,可根据前茬收获时间灵活掌握,一般在晚稻齐穗勾头后播种,最迟不能超过10月中旬,以免幼苗受冻害。

1.3.3 整田 播种前开好三沟(围沟、畦沟和腰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后不积水。播种时应断水晒田(烂泥田)或有薄水层(砂质田),做到薄水或湿润播种,胀籽排水,见芽落干,湿润扎根。

1.3.4 播种 一要保证基本苗数,确保每667m2播种量1.5~2kg,以保每667m230~40万株苗;二要带肥播种,与肥拌匀后及时撒播;三要协调稻、肥共生矛盾,播种后稻田应灌“跑马水”,既能保证稻、肥的水分要求,又能有效防止渍害,但冷冻天气来临前不宜灌水,以免加重冻害。

2 搞好田间管理,保证红花草高产稳产

2.1 晒田 晚稻收获前要晒田,千万不可软泥割禾,否则幼苗易被踏死,田土易被踏实,不利于红花草生长。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防旱,水稻收割后要灌跑马水防旱,保持田面不晒白为好。

2.2 盖草 晚稻收割后,要趁田土湿润时铺一薄层稻禾秆(薄到能透光)或猪牛栏粪,及时遮盖好红花草幼苗,可起到抗旱保墒、防冻、施肥之效。机收的稻田,要及时把成束成堆的禾秆撒匀或搬出田外,避免压坏绿肥幼苗。寒冬来临前(12月上旬)再加盖一次稻草或草木灰防冻保苗。

2.3 施肥 一是冬前追施提苗肥。早施苗肥,适时施越冬肥。大力推广以磷增氮、以钾增氮,保苗防冻,以小肥养大肥技术。充分利用冬前温光条件,加速幼苗生长;二是施好腊肥防冻害。在12月上中旬,每667m2施土杂肥400~500kg加钙镁磷肥25~30kg,以增强抗寒能力,减轻冻害;三是追施春肥促春发。开春后每667m2追施尿素2~4kg,看苗施用,促平衡生长,为丰产搭架子。四是补施微肥。红花草施用硼、钼微量元素肥料有良好效果,尤其是留种田更好。施用方法以叶面喷施效果较好,叶面喷施0.2%硼砂溶液2次,可提高鲜草产量20%。

2.4 清沟 一是清沟排水时做到雨停田面干无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协调,促进红花草根深叶茂;二是红花草喜湿润不耐渍,故晚稻收割后应及时清好厢沟,加深腰沟和围沟,疏通沟系;沟深15~17cm,沟宽25cm,厢宽2m左右,做到沟底相平,沟沟相通,水流畅通。

2.5 防病虫 红花草主要有蚜虫、潜叶蝇、菌核病等病虫害。对蚜虫、潜叶蝇一般每667m2可用吡虫淋10~20g,或90%敌百虫150g,加水30~50kg,喷雾防治;对菌核病每667m2可用40%灭病威150mL或70%甲基托布津75~100g,加水50kg,喷雾防治。

3 做好翻沤还田,充分发挥肥效

3.1 适时翻沤 适时翻沤是提高红花草产量和肥效的最后一环,在红花草盛花期(60%~70%红花草开花)翻耕效果最好。过早翻沤鲜草过嫩,含氮量低,含水量高,产量不高,肥效低;翻沤过迟,虽然产量高,但鲜草中纤维素、木质素增加,植株老化,腐烂分解困难,也影响肥效的释放[2]。

3.2 适量翻沤 667m2鲜草量控制在2 000kg以内,多出的红花草可割走翻入其他田块,如果翻沤量太大将导致红花草分解腐烂不完全,红花草在微生物分解时,微生物活动不仅耗氧,而且要从土壤中争夺养分(尤其是氮素),同时产生大量的胶质,并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大量的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气体,直接影响到早稻的根系呼吸,减少水稻分蘖,甚至根系发黑中毒。故翻耕时不仅要适量,而且通常还要撒施15~20kg/667m2石灰,加速红花草腐烂,同时可以中和酸性。

3.3 翻压深度与质量 翻压深度一般为3~5cm,因为这层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旺盛,有利于红花草分解腐烂。翻压时应做到植株不外露、土壤细碎沉实,以利分解。

4 留种

选排水好、土质带砂、肥力中等、非连作的田块作留种田。最好选择品种好、产量高、种性纯、成熟晚的红花草种子进行播种,每667m2播种量可减少到1.5kg左右。留种田不宜施氮肥,每667m2增施约10kg过磷酸钙和10~15kg的草木灰,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红花草荚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一般以80%种荚变黑时收获最好。

参考文献

[1]朱业斌. 红花草标准化栽培技术[J]. 科学种养,2009(10).

藏红花栽培技术 篇4

浙江省建德市从1982年开始藏红花栽培, 但是由于生产技术不精, 种茎出现腐烂和僵化, 产量越种越低, 有的甚至不能开花。为了提高其产量和效益, 2000~2007年, 笔者对建德市主产区种植户进行了全面调查, 总结了一套藏红花栽培技术, 并开展了试验和示范, 结果证明该项技术可稳定提高藏红花产量和经济效益, 把藏红花种植风险控制在可预见的范围。

1 藏红花的生长发育过程

在浙江省建德市的气候条件下, 藏红花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露地越冬繁殖球茎 (即营养生长期) 和室内栽培、采收花柱 (即生殖生长期) 2个阶段。

露地越冬繁殖球茎阶段一般为当年11月至翌年5月中旬。当年11月中旬室内球茎开花结束, 将球茎移至大田种植, 发根、长叶、繁殖子代球茎, 至翌年5月中旬, 地上叶片完全枯萎, 收获地下子球茎。11月中下旬球茎移栽至大田, 20~25d后形成须根系。自球茎移栽大田起至3月中旬叶片伸长呈增长趋势, 最长日增量出现2个高峰:12月下旬和2月中旬至3月中旬, 3月下旬叶片终止伸长, 叶尖开始枯黄。2月下旬至4月中旬子球茎迅速增大、增重, 此时母球茎养分日渐耗尽收缩成扁盘状, 5月上旬, 地上叶片完全枯萎, 母球茎萎缩, 子球茎不再膨大增重, 完成球茎更新, 球茎休眠, 进入新一轮生育循环。

5月中下旬从大田收获球茎, 将其置于室内盘架上进行培育, 进入室内培育阶段, 经叶芽、花芽分化, 花器官形成, 至11月中旬球茎开花结束止。通常可分为全休眠期、同化叶分化期、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4个生长发育阶段:6月为全休眠期;6月底至7月下旬为同化叶分化期;8月上旬花芽分化开始至9月下旬雌雄蕊分化结束;9月下旬顶芽萌发露白至10月下旬花器官形成;10月底至11月中旬末为开花期。

2 藏红花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藏红花原产地中海沿岸, 性喜冷凉气候, 亦较耐寒。属须根系浅根作物, 喜肥, 忌涝渍, 要求土壤肥沃, 阳光充足, 排水良好, 需换茬轮作。适宜在冬季温暖的地区种植, 宜选择向阳背风的地块栽种。在气温2~5℃时, 球茎即开始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为10~15℃, 高于25℃, 叶片逐渐变黄, 超过30℃, 植株停止生长, 叶片迅速枯萎, 球茎转入休眠。

室内栽培期间, 室温对其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应随生长发育阶段的推进而逐渐降低, 具体为7~8月中旬同化叶分化期, 室温应保持在23~28℃, 不能超过30℃, 否则同化叶停止分化, 影响来年球茎的生长;8月至9月中旬花芽分化期间要求室温保持在24~27℃;9月中旬末至10月下旬球茎抽芽期间, 室温宜保持16~23℃;10月底至11月中旬末开花期最适温度为15~18℃, 否则容易产生死花烂花现象。空气相对湿度除开花期应为75%外, 其余阶段应保持在80%, 过低, 球茎的分化受影响, 已形成的花不能顺利开放, 高于85%, 易遭真菌的侵袭;此外球茎不能直接接触水, 否则易长出营养根, 不利于球茎的移栽。因此, 开花期如遇高温高湿天气, 需采取降温排湿措施, 如遇低温天气, 则需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以利开花。

3 栽培技术

3.1 选种

根据多年种植经验, 藏红花球茎10g以上才能开花, 球茎越大, 花丝产量越高。因此, 应选无病、无机械损伤的大球茎留种, 当发现病株明显增加时 (一般4~5年) , 立即异地换种。

3.2 室内培育技术

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度, 力争使藏红花球茎发芽, 主芽生长粗壮有力, 且避免萎花, 确保早开花、开好花, 提高鲜花产量。

3.2.1 暗室存放, 安全休眠。

球茎自5月下旬起土, 到9月上旬为越夏休眠期。球茎应放在阴暗干燥的室内安全休眠。储藏期病害防治:储藏前剔除病球茎, 以及虫伤和机械伤球茎, 然后进行药剂消毒, 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球茎20min。消毒后, 捞出球茎分级分档, 置于竹筐内 (不宜直接放于泥地上) 晾晒2~3d, 然后越夏。

3.2.2 选藏架室, 适时上架。

球茎藏架室以门窗多、通风透光好的烂泥地平房较为理想。上架时间应待部分球茎开始露芽, 一般于8月底9月初为好。

3.2.3 严格调控“三度”。

①温度。球茎在室内经历“低—高—低”的变温过程, 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主芽的生长和开花。因此, 在7~8月要防止30℃以上的持续高温, 做好降温工作;而到10月底11月上旬, 要防止5℃左右的持续低温, 做好保暖工作。②光度。上架初期, 严防光线入室, 促进主芽萌动。当主芽2cm时, 开始入光, 并随主芽长高, 光度逐渐增加, 把不同受光度下长短不一致的球茎位置进行调换, 以促进球茎平衡生长。③湿度。随着主芽的长大, 室内空气湿度相应应增加, 一般掌握在80%~90%, 可在夜间打开门窗增湿, 白天关闭门窗保湿, 另外, 可在地上浇水、在空气中喷雾, 但要严防球茎直接碰水, 以免其过早发根, 影响大田生长。

3.2.4 去除侧芽。

主芽生长的同时, 侧芽也在萌动生长, 分散主芽的养分。应分批剥除侧芽, 促进主芽生长粗壮, 开花早, 花丝也粗壮, 提高鲜花产量。

3.2.5 适时采收。

正常生长的球茎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上旬为开花期。宜在上午8时采花。将花朵含苞待放、花丝刚外露花瓣的整朵花, 从基部连花冠一起摘回室内, 取出柱头和花柱, 放在尼龙袋中或保鲜盒内, 随即出售。

3.3 大田栽培技术

3.3.1 土壤和茬口选择。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质地松软、耕作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采用水旱轮作换茬, 既减轻藏红花病害, 又有利于后茬水稻的高产稳产。稻茬藏红花田必须做好施足基肥、深耕 (16.7cm) 细耙 (无大块泥) 、开沟 (20cm以上) 、熟化土壤等工作。

3.3.2 迟速结合, 施足基肥。

一是迟速结合, 即有机肥与化肥合理搭配;二是注重肥料质量, 严禁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 以防发热烧根死苗;三是施足数量, 根据基肥施用调查, 可施腐熟猪粪52.5~75.0t/hm2, 过磷酸钙3 750~5 250kg/hm2、碳铵750~900kg/hm2, 也可用52.5t/hm2有机肥加2 250kg/hm2复合肥, 结合深耕一次施入。

3.3.3 球茎准备。

栽种前根据“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的原则, 剥除多余侧芽。一般球茎重量15~20g, 留1个芽;25~35g, 留2个芽;40g以上的, 留3个芽。

3.3.4 适时适宜播种。

11月20~25日播种较为适宜。一般掌握行距15cm, 株距大球茎15cm、中球茎10~12cm、小球茎8cm左右, 播种量大球茎9570kg/hm2、中球茎6750kg/hm2、小球茎5250kg/hm2左右。播种深度以球茎厚度的2.5倍为原则, 一般在8cm左右为宜。

3.3.5 加强田间管理。

遇冬季干旱年份, 要注意浇水。在春雨季节要理深沟及时排水;1~3月为藏红花新球茎膨大期, 应及时松土除草, 防止土壤板结, 促进鳞茎的发育肥大。另外, 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 可于12月中下旬补肥1次, 翌年2月中旬追施腐熟人粪尿或者复合肥。

3.3.6 适时药剂保护和叶面补肥。

在2月初, 初见病株时, 喷洒三唑酮或多菌灵等杀真菌剂, 混合杀细菌剂农用链霉素等稀释溶液保护, 可同时加入0.3%磷酸二氢钾补肥。

3.3.7 适时收获。

适宜的采收期是在根、叶全部衰亡, 球茎不再增大时进行, 一般在5月20~25日较为适宜。采收应选晴天, 边采收整理边分级, 并在阴凉通风地降湿。

3.4 连作关键技术

根据20多年主产区的种植经验认为, 藏红花—单季晚稻组合是种植藏红花最高效的粮药型种植模式, 也是实施藏红花连作的有效办法。在实施组合的单季晚稻管理中应严禁使用长残效除草剂, 并做好土壤结构调整工作。

3.4.1 严禁使用长残效除草剂。

长残效除草剂包括磺酰脲类除草剂, 如绿磺隆、甲黄隆、卞磺隆、吡嘧磺隆、苯磺隆、豆磺隆、胺苯磺隆、烟磺隆等, 脒脞林酮类的普杀特等, 杂环类的快杀稗等, 这几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效期太长, 用过这些除草剂的田块, 2~3年以后种植藏红花, 都有可能受到伤害。

3.4.2 调整土壤结构。

使用生石灰或石灰氮防治水稻病害, 调节土壤结构, 减少土传病原物。

摘要:阐述了藏红花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介绍了藏红花的栽培技术, 以期为藏红花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藏红花,生育过程,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红花含笑的繁殖与栽培 篇5

红花含笑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可耐-5℃的低温,在长江以南地区背风向阳处能露地越冬,夏季炎热时宜置于半阴环境,不可烈日暴晒,其他时间最好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非常适合庭院、公园、绿化带等环境种植。红花含笑不耐干燥瘠薄,怕积水,要求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壤土栽植,中性土壤也能适应。

一、繁殖方法

可采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这里主要介绍前3种方法。

1. 播种繁殖 8~10月份种子成熟后,应及时采收并尽快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待荚果开裂后取出种子,拌以河沙搓揉,除掉外种皮,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阴干后即可播种。如果没有温室设备,不能在秋季播种,也可将种子进行沙藏,待到第二年春暖时再播种。红花含笑可采用条播的方法,在苗床内开沟,将种子分行播下,播后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两倍,浇水后用地膜(或稻草)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和苗床适宜的温度。一般种子萌发温度为20~25℃,播后要经常观察发芽情况,出芽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并在苗床上搭棚遮阴。当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就可进行第一次间苗,以利通风透光,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当苗长到30厘米高时,需进行第二次间苗,继续培育2~3年后才能定植栽培。

2. 扦插繁殖 扦插时间在4~5月份或8~10月份。春插宜选取一至二年生枝梢,长10~15厘米,剪去下部叶片,保留上部2~3片叶,插穗剪好后,用0.02%~0.04%萘乙酸水溶液浸泡插穗基部2厘米处,2~3小时后取出枝条稍微晾一下,便可插于蛭石和珍珠岩基质的苗床内,插后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并适度遮阴。夏插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度8~10厘米,方法同春插。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具有各种病害滋生的条件,因此,必须每周喷1次百菌清1000~2000倍液。插条生根后隔7~10天叶面喷施复合肥2000倍液1次。当扦插的枝条长到25厘米左右高时,便可移入露地苗床,培育2年后才能定植栽培。

3. 嫁接繁殖 红花含笑也可采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时间在3月下旬或4月上中旬。砧木可用一至二年生的阔叶含笑或紫玉兰实生苗,以腹切、切接或劈接为好,接穗应选培育多年已开花的母株,接后要及时除萌和中耕除草,加强肥水管理,当年生苗高可达80~100厘米。

二、地栽

1. 选地与栽植 红花含笑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质壤土,黏性或碱性土均不宜栽植。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生长适温20~32℃。栽植多在秋季或春季进行,根部需带土团。栽植前在定植穴内施入少量的腐熟有机肥或豆饼肥等作基肥,施肥后盖一层厚土,再放苗填土,栽后及时浇水并适当修剪。夏日需适当遮阴,避免太阳直射造成叶片灼伤。

2. 水肥管理 红花含笑叶片比较肥厚,油绿光亮,四季常青,因此,需要加强水肥管理。对园地中定植的幼树,在生长发育期间,一定要有足够的钾元素肥料,氮、磷、钾比例为3∶2∶1,并要做到薄肥勤施,施用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防止烧伤根系。施肥可结合生长季节每月1次的松土进行,追施1次稀薄有机肥液,如果发现叶片黄化,还可适当追施一定量的硫酸亚铁,使叶片迅速转绿。入秋后应停止施肥。培育到第三年,当植株性成熟,开始孕蕾开花,进入生殖生长期,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分别在3月份、8月份、10月份,分3次挖沟施入。同时在整个生长期,每半个月向叶面喷施1次0.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植株长势会更加旺盛,开花也会更加鲜艳。

红花含笑喜土壤湿润,但忌水涝,否则小苗死亡率高。春、秋两季,如果雨水少,可每半个月灌水1次,夏季可每隔3~5天灌水1次。如果夏季雨水多,要提早挖沟排水,做好防洪工作。入冬以前要灌1次透水,平时控制浇水,保证植株安全越冬。

3. 整形修剪 红花含笑萌发力强,当植株主干长至1.5~2.2米高时,可对主枝进行短截,以促使侧枝萌发,扩大树冠。当侧枝20~25厘米长时,加以摘心,如此反复,经过几年多次的修剪,可培育出树冠宽大、树形丰满,而且主干明显,有一定枝下高的红花含笑行道树。用这种方法培育的红花含笑,生长状况良好,一般3~5年后胸径可达5~10厘米,冠幅在1米以上。

三、盆栽

1. 选土与栽植 选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作培养土。栽植应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最好带土团移植。上盆后应浇透水,放置荫棚下缓苗1个月,再移放到阳光充足处养护。

2. 浇水追肥 浇水应掌握干透再浇的原则,不可多浇,盆土不宜过湿,也不可过干。平时注意追肥,一般每年5~6月份每隔7天施1次腐熟豆饼肥水,肥、水比例为1∶5。7~8月份为红花含笑花芽形成期,每隔15~20天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2000倍液,有助于花芽分化。秋后宜施1次干饼肥,保使开花。入冬后停止追肥,盆土宜偏干。12月份移入室内。

3. 其他管理 夏季酷热天气,要求在半阴处生长,特别是培育的容器幼苗,都应搭棚遮阴,以保护植株安全越夏。对于盆栽红花含笑树形的修剪,可以用修枝的方式修成平台形或圆球形。因其侧枝的萌发力比较强,所以在修剪时要注意剪除内膛的弱枝、过密枝。红花含笑要求通风、湿润环境,冬季室内栽培应每天向枝叶上喷洒1次清水。花后如不留种,应立即剪短花枝,以促使腋芽萌发再生花枝。盆栽一般1~2年换盆1次,换盆宜在3月下旬进行。换盆时去掉下部旧土,适当剪去过长老根,填进新的培养土,促生新根,使枝多花繁。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叶枯病、藻斑病等,虫害主要有介壳虫、蚜虫、大袋蛾、星天牛等。

1. 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有不明显褐绿色小点,随着病斑的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天气潮湿、多雨、暖热的6~9月份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冬季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可减少翌年初次侵染源;发现少量病叶要及时摘除销毁;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洒植株防治。

2. 叶枯病 多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病,为害叶尖附近或在叶片前端产生黑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叶片,最后枯萎掉落。发现症状后立即切除病叶,同时喷施百菌清8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

3. 介壳虫 在通风不良、光线欠佳的条件下,易发生多种介壳虫为害。防治方法:在发生初期或若虫孵化盛期,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

4. 蚜虫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灭蚜松1000倍液防治,连用2~3次。

5. 大袋蛾 幼虫一般在6月底至11月为害,高温干旱季节为害尤其严重。可选喷50%杀螟松乳油500~6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1500倍液。若有其他害虫为害,可选用2.5%敌杀死乳油1500~3000倍液进行喷杀。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强西七组52号 邮编:224235)

稻田套种红花草的栽培管理技术 篇6

一、播种

㈠选地红花草喜湿润, 怕干旱, 忌渍水。因此要选择排水良好而又具备灌溉条件的田块进行种植。

㈡种子处理晴天中午晒种4h, 清除空秕粒, 然后将种子和细砂按2∶1的比例拌匀, 装入编织袋内揉搓擦种去蜡质层, 将选好的种子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10h~12h或用0.1%~0.2%的钼酸铵溶液浸种12h~24h, 捞出晾干, 待播种。

㈢播种期及方法适宜的播种期以秋分至寒露前后为宜, 一般掌握在晚稻收获前20d~25d, 即稻穗勾头为宜, 如果田面干旱干裂现白, 应提前2d灌水1次让其自然落干再播种。种子处理后选择在晴天全田均匀撒播, 如果采取以红花草为主掺入适量油菜种、萝卜种等混播, 可提高绿肥鲜草产量和肥效。

㈣播种量用种量为22.5kg/hm2~30.0kg/hm2, 以保苗450万株/hm2~600万株/hm2。

㈤施肥除在播种时用钙镁磷肥拌种外, 在晚稻收获后用钙镁磷或过磷酸钙150kg/hm2, 均匀撒施, 使红花草幼苗根系发达, 有利于越冬和根瘤菌的形成, 增强根瘤菌的固氮能力, 防止红花草僵苗。

二、田间管理

㈠水分管理冬绿肥喜湿润, 但不耐涝。不论苗期还是生长期, 过多的水分不利于绿肥根系的生长, 并易诱发多种病害, 特别是在湿度较大的水稻田栽培, 更忌田间渍水。因此, 种绿肥的稻田, 在播种前均要开好“十”字沟以及田边的围沟, 达到沟沟相通, 排灌自如。播种后遇干旱天气, 要灌1次跑马水, 保持田间湿润, 既可满足种子对水分的需要, 也能满足晚稻后期对水、气的要求, 有利于灌浆结实。晚稻收割后, 及时清沟, 保证排灌方便。

㈡病虫害防治红花草主要病害有菌核病和白粉病。生长期一经发现可及时拔除埋掉或用50%多菌灵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 可采取综合防治, 或用90%敌百虫150g对水30kg~50kg喷雾防治。

㈢适时压青红花草利用主要有直接过腹、青贮饲料、翻犁压青等3种形式。翻犁压青一定要适时, 过早翻犁产量不高, 肥效低。另外, 鲜草翻犁过嫩, 含氮量过低, 含水量高, 如翻犁过迟, 虽然产量高, 但鲜草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增多, 植株老化, 不利于腐烂分解, 肥效也低。因此, 以确保最高产量和干物质积累, 发挥最大限度肥效。红花草一般以盛花期翻犁为宜, 翻压后及时灌水, 加速分解, 提高绿肥利用率, 增加水稻产量, 优化稻米品质。

三、利用

㈠翻沤在盛花期 (60%~70%红花草开花) 翻耕效果最好, 鲜草翻沤量控制在30000kg/hm2内, 多出红花草可割走翻入其他田块。

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土壤为城墙岩群黄红紫泥土, 质地为中壤, 含有机质1.07%, 全氮0.081%, 有效氮56 mg/kg, 速效磷 (P2O5) 5.2mg/kg, 速效钾105 mg/kg, p H值7.06。前作玉米。

1.2 试验材料

最新育成的红花新品种川红花2号, 其产量高, 品质优良, 无刺, 果球平顶, 采花方便, 为药油两用红花新品种。

1.3 试验设计

采用N、P、K三因素D-饱和设计, 共10个处理, 试验设计见表1, 3次重复, 小区面积11.2 m2, 种植密度15万株/hm2。

1.4 测定方法与数据分析

在红花种子成熟时每个处理随机取10株考种测定单果球重、每果球种子重和每果种子数量。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川红花生物性状影响分析

各处理的川红花主要生物性状统计见表2, 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各性状的回归模型 (表3) 。结果表明, 氮肥用量对红花的果球重、每果球种子重、单株果球数、百粒重的效应为正效应, 对每果种子数为负;磷对果球重、每果球种子重、单株果球数、每果种子数的效应均为正效应, 对百粒重为负效应对果球重、每果球种子重、单株果球数为正效应, 而对百粒重和每果种子数为负效应。

2.2 川红花种子产量影响分析

川红花种子产量见表4, 通过种子产量的回归分析建立以提高红花种子产量的施肥技术模型:

式中, Y为产量, N为施入的氮肥量, P为施入的磷肥量, K为施入的钾肥量, 均用kg/hm2表示。NPK一次项均大于0, 表明NPK对红花种子产量均为正效应, 3要素对红花产量均有促进作用, 其中N>K>P, 表明在促进红花种子产量方面, N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K, 最后是P;NPK每2个因素的互作项均大于0, 表明它们之间的互作效应为正, 配合施用可提高产量。通过模型寻优, 红花种子产量达到2 250 kg/hm2的施肥技术方案:N 184.8~194.1 kg/hm2, P2O577.9~85.1 kg/hm2, K2O 160.3~174.4 kg/hm2;最高产量2 350.3 kg/hm2的施肥技术组合:N 220.5 kg/hm2, P2O5108 kg/hm2, K2O 196 kg/hm2, N∶P2O5∶K2O=1.00∶0.49∶0.90。

(kg/hm2)

2.3 红花药材产量影响分析

各处理红花药材 (花) 的产量见表5, 通过红花药材 (干花) 产量的回归分析构建红花药材产量的施肥数学模型:

式中, Y为产量, N、P、K分别为施的氮肥、磷肥、钾肥量, 均用kg/hm2表示。可以看出, 红花产量模型的NPK 3因素的一次项均大于0, 表明NPK对红花种子产量均为正效应, 三要素对红花产量均有促进作用, 其中N>K>P, 表明在促进红花种子产量方面, N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K, 最后是P;通过模型寻优, 红花产量达到300 kg/hm2以上的施肥技术方案:N 188.0~196.8 kg/hm2, P2O569.3~75.5 kg/hm2, K2O131.8~154.4 kg/hm2, N∶P2O5∶K2O=1.00∶0.37∶0.74。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1) 果球重、每果球种子重、单株果球数、百粒重、每果种子数是红花主要生物性状的表现, 提高红花的性状表现从而提高红花种子产量和花的产量。氮对红花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最大, 施用适当的氮可明显增加红花单株果球数和单果种子产量, 对百粒重影响不明显, 而降低每果种子数量;磷主要提高红花单果种子数量, 从而提高红花种子产量;钾在红花的产量构成中影响不明显, 但与氮、磷对产量性状的协同效应明显。

(2) 氮磷钾合理配施是提高红花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模型寻优, 在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 红花种子产量达到2 250kg/hm2以上的施肥技术方案:N 184.8~194.1 kg/hm2, P2O577.9~85.1 kg/hm2, K2O 160.3~174.4 kg/hm2, 最高产量2 350.3kg/hm2的施肥技术组合:N 220.5 kg/hm2, P2O5108 kg/hm2, K2O196 kg/hm2, N∶P2O5∶K2O=1∶0.49∶0.9;红花药材产量达到300kg/hm2以上的施肥技术方案:纯N 188.0~196.8 kg/hm2, P2O569.3~75.5 kg/hm2, K2O 131.8~154.4 kg/hm2, N∶P2O5∶K2O=1∶0.37∶0.74。结果还表明, 磷、钾在红花种子产量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在获得川红花产量的基础上, 增施磷钾肥是获得川红花种子产量的重要措施, 综合种子产量和红花2个模型, 获得川红花种子和红花双高产的施肥技术方案是:纯N 185~196 kg/hm2, P2O578~85 kg/hm2, K2O 160~175 kg/hm2。

摘要:采用NPK三因素二次D-饱和回归设计, 研究药用红花氮磷钾肥施用技术, 建立红花种子产量和红花药材产量的施肥模型, 通过模型寻优获得红花种子产量达到2250kg/hm2, 红花药材产量300kg/hm2以上的施肥技术方案:纯N185~196kg/hm2, P2O578~85kg/hm2, K2O160~175kg/hm2。

关键词:川红花,氮磷钾肥,高产,配方施肥

参考文献

[1]杨玉霞, 吴卫, 郑有良.红花研究进展[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2 (4) :365-369.

[2]江怀仲, 杨晓, 胡尚钦, 等.川红花产地环境及品质特性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 5 (1) :62-65.

[3]王兆木, 李文生, 吴庆江, 等.氮磷不同用量及配比对红花产量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 2003, 40 (3) :148-149.

[4]李隆云, 廖光平, 张艳, 等.药用红花氮、磷、钾吸收与转运规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4, 10 (2) :64-68.

[5]靳占忠, 曹敬山, 牛瑞明, 等.红花高产栽培模型及模拟寻优[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12 (1) :1-6.

寒地四粒红花生优质栽培技术 篇8

1 选地整地

四粒红花生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其种植地块要求为土质疏松、杂草少、p H值6~7、涝能排旱能灌、吸水吸肥能力强、耕层深厚达30 cm左右、土壤肥力高、有机质含量1%左右的砂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2%, 以免造成荚果污染, 降低花生品质[1]。整地时间:春花生应在秋冬作物收获后、春雨来临之前进行;夏秋花生则应在前作收获后立即进行。整地时应深耕细耙精整, 耕深一般25~30 cm, 使土层深厚而疏松, 达到平整、疏松、细碎、湿润。为了加厚耕作层、便于排灌以及提高土温和增加通风透光, 应实行畦作或垄作。

2 适时播种

春花生播种时间主要受土壤温度制约, 珍珠粒豆型花生种子萌发的温度是12℃, 其适宜播期一般为5 cm土温稳定通过14~15℃。播种后, 覆土高度不能低于地面, 防止落种处雨后积水, 一般覆土盖种适宜的深度为5 cm。但在砂土、表层缺墒、穴播等条件下覆土深度以6~7 cm为宜;土壤黏重、墒情比较足、繁殖良种时单粒条播等条件下覆土深度宜浅, 控制在3 cm以上。可采用尖顶形的土层, 并配合弥封土缝, 防止出苗前曝光, 并可引升子叶出土。

3 合理施肥

重视前茬施肥, 重施有机肥和磷肥, 重施基肥, 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原则。为满足生育前期和结果层的需要, 基肥的2/3 (包括有机肥和氮、磷等化肥) 结合耕翻施入犁底层, 余下的结合春季浅耕或起垄做畦施入浅层。钾肥应全部深施。钙肥施用应考虑土壤的酸碱性, 在p H值5以下的酸性土壤上, 可结合耕翻全层施用;在土壤近中性时, 可于初花期把石膏施在结果层, 用量375~450 kg/hm2;在偏碱性的土壤上, 不能施用钙肥。在基肥不足的地块, 苗期至初花期追施氮肥15~30 kg/hm2。磷肥未施足的地块, 花针期在结果层施过磷酸钙或氮、磷混合肥[2]。为促进荚果发育, 结荚期结合喷施杀菌剂进行叶面喷肥, 喷施1%~2%尿素、2%~3%过磷酸钙或0.1%~0.2%磷酸二氢钾液。缺锌表现为植株矮化, 叶片失绿, 易与缺铁混淆, 且两者常同时发生, 可基施Zn SO415~30 kg/hm2, 或1 kg种子用4 g Zn SO4拌种, 或用1%~2%Zn SO4溶液于花针期喷施[3]。缺铁时, 一般可基施硫酸亚铁7.5~15.0 kg/hm2, 或用0.1%硫酸亚铁溶液浸种12 h, 或用1%~3%硫酸亚铁或鏊合铁溶液于新叶发黄时叶面喷施, 每隔1~2周喷1次, 连续喷2~3次。缺硼影响花生生殖器官发育, 可用硼酸或硼砂0.10%~0.25%水溶液于花针期喷施。缺钼常表现缺氮症状, 钼主要存在于根和根瘤内, 且根瘤固氮效率降低。可用钼酸铵或钼酸钠0.1%~0.2%溶液浸种或拌种[4]。

4 田间管理

对直立型花生在大批有效果针下针前, 结合结荚区追肥, 趁土墒适宜时在非结荚范围取湿润细土, 培壅于植株周围20~25 cm半径的有效结荚范围, 培高3~5 cm迎针[5]。因培土时可能改变果针方位, 要千方百计使果针入土。清棵时间要适时。花生齐苗后立即进行, 清棵深度要适当, 以子叶节露土面为宜, 还要注意不要损伤和碰掉子叶。清棵和蹲苗结合 (蹲苗时间) 。一般在清棵后15~20 d后再进行第2次中耕。

5 病草害防治

花生叶斑病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 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6], 诊断要点是:叶片上形成褐色圆形病斑, 叶柄和茎秆上形成褐色椭圆形病斑, 潮湿时在病斑上的小黑点处产生灰褐色霉层。防治上, 花生收获后要尽量清除田间病残组织, 及时翻耕, 实行轮作[7];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 000倍液, 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8], 隔15 d左右喷1次, 共2~3次, 有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在播种后, 发芽前将除草剂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除草剂主要有甲草胺、都尔、乙草胺、恶草、除草醚、扑草净、利谷隆、氟乐灵等。

参考文献

[1]周正标, 赵立志, 刘启发, 等.东海县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5) :180-183.

[2]周洪江, 袁赈.沙质土高台双垅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 (5) :43-44.

[3]聂淑清.花生新品种阜花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9) :69-76.

[4]荆建国, 许国震, 王伟, 等.豫花1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9) :88.

[5]朱忠选, 张鸣, 管志娟, 等.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10 (8) :26-27.

[6]孙继冰, 朱剑峰, 韩秀明, 等.优质花生无公害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8 (11) :30-31.

[7]黄长志, 周秋峰, 郑俊鹏, 等.低垄作覆膜花生抗旱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6) :83.

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篇9

1 甘草—红花—油葵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的增收机理

甘草与多种生长发育不同的作物间作套种, 由传统单一的平面种植结构变成3种立体种植结构, 形成复合群体, 充分利用红花、油葵作物之间的季节差、位置差、阴阳差和养分差, 使高、中、矮作物和早、中、晚熟品种形成优化组合方式, 更加充分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 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一是充分利用甘草、红花、油葵之间的共生关系, 结合甘草生长习性和市场需求, 探索出甘草套种红花套种油葵, 以短养长、优势互补, 综合利用的高效合理搭配种植模式。二是充分改良新垦土地, 通过激光平地技术和增施土壤改良剂, 种植甘草、红花、油葵等适应性强、对土壤气候要求不严、耐旱、耐盐碱的农作物, 能有效地改变盐碱地理化性状, 降低盐碱度, 实现改土增产的效果。三是充分利用高杆油葵、中杆红花与当年矮生的甘草合理搭配, 形成多层采光的立体复合群体, 利用垂直分布空间, 增加复种指数, 提高光能与土地的利用率, 从而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四是充分利用深根系与浅根系组合套种, 根据甘草、红花、油葵的品种特性和营养, 合理地组合成具有多层利用土地、光能、空气和热量等的资源群体,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五是甘草、红花、油葵立体套种, 是现代农业科学种田的一种体现, 能有效地解决药油争地矛盾, 充分利用土地、水肥等自然资源, 发挥边际效应和植物间的互利作用, 以达到药油双丰收的显著效果。

2 甘草—红花—油葵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2.1 选用配套良种

甘草选用丰产、抗寒、耐旱、适应性强、抗盐碱品种乌拉尔红皮或黄皮光果[1]。红花选用由酒泉市农科院培育的优质无刺杂交种酒红05—1。油葵选用早熟丰产迪卡119、康地5号等品种。

2.2 精细整地与适期播种

甘草的根系发达, 当年生植株矮小, 与红花、油葵套种, 田间负载量大, 吸收养分较多, 应选择地块并培肥地力。前茬选择有灌溉条件的砂质土壤地块, 以小麦、玉米、棉花和豆类最好, 切忌选用甘草重茬或迎茬。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30 cm以上, 再旋耕耙耱并灌足冬水。播前结合耕翻施入有机肥45~60 t/hm2、硫酸亚铁450~750 kg/hm2、炉渣30~45 m3/hm2、磷酸二铵300~375 kg/hm2, 为争取苗全苗壮奠定基础。春季土壤化冻后用激光平地技术进行土地精细平整和土壤盐碱化改良措施, 达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然后镇压耙耱、足墒待播。按各种作物的套种规格要求, 适时进行划行播种, 力求精耕细作, 合理规划, 整齐规范, 符合种植标准。

甘草于4月中下旬, 当气温回升至20~25℃时, 把甘草、磷肥按4∶30比例掺匀后用播种机条播或人工手锄开沟播种。播种机条播, 行距20 cm, 播深1~2 cm, 播种量甘草为60 kg/hm2、颗粒磷肥450 kg/hm2, 播后镇压保墒。墒情差的地块播前先浅浇1次水, 待能下地时再播种。人工播种时将掺匀的种肥边开沟、边播种、边耱平, 以防地干、出苗不齐, 播后立即用小滚子镇压保墒。红花5月初沿东西向按行距90 cm条行点播。油葵5月中旬沿南北向按株距60 cm×300 cm条行点播。

2.3 田间管理

及时抓好甘草、红花、油葵间苗、适时适量灌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环节[2,3]。甘草出苗后及时间苗, 拔除簇、弱、病苗。5月下旬待红花、油葵齐苗以后及时定苗、间苗, 每穴留1株, 同时中耕除草。6月中下旬甘草分枝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 7月下旬至8月初红花、油葵开花期追施硝酸磷复合肥300~375 kg/hm2。甘草、红花、油葵生长期间注意防治锈病、根腐病、白粉病、甘草叶甲、斑潜蝇等病虫害。二年生甘草不再套种红花、油葵, 管理方法与单种大田相同。

2.4 适时收获

根据市场行情甘草一般在第2年深秋或翌年早春采挖上市。红花在7月下旬至8月初大田中有花冠大量吐出时及时采摘, 每个花序可连续采摘2~3次, 每隔2~3 d采摘1次。采收后立即阴干。当花头背面变黄、籽粒变硬、植株杆变黄、叶片大部分干枯时应及时收获脱粒。油葵成熟后及时收获, 否则容易造成落粒。当茎杆变黄、上部叶片变成黄绿色、下部叶片枯黄下垂、花盘背面变成褐色时即可收获[4]。

3 效益分析

第1年采收红花绒105~120 kg/hm2、红花籽900~1 200kg/hm2、油葵1 050~1 200 kg/hm2, 合计收入16 200~19 200元/hm2。第2年收获甘草, 产鲜甘草为15.0~16.5 t/hm2, 收入6.0万~6.6万元/hm2, 年均效益38 100~42 600元/hm2, 产值比单种甘草年均增加8 100~9 600元/hm2。

摘要:阐述了甘草—红花—油葵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的增收机理, 从选用配套良种、精细整地与适期播种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配套技术, 并分析了取得的效益, 以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关键词:甘草,红花,油葵,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技术,移民区,甘肃酒泉

参考文献

[1]马新军.甘草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 (17) :49-50.

[2]曾林, 陆顺生, 吴桂仙, 等.红花间作菜豌豆与玉米轮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2 (10) :42.

[3]王睿.杂交油葵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5) :64.

上一篇:体育健康教学下一篇:医用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