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应用多效唑效果

2024-05-13

马铃薯应用多效唑效果(精选三篇)

马铃薯应用多效唑效果 篇1

关键词:多效唑,杂交油菜,黔油20号,应用效果

黔油20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株型高大的特点, 在遵义部分地区栽培技术不到位导致植株成片倒伏, 影响增产。多效唑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延缓剂, 已经在水稻、油菜、花生等作物的生产上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3,4]。用多效唑处理油菜幼苗, 可使其稳壮生长。该试验在黔油20号抽薹初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 旨在为生产中的抗倒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试剂为宜宾天原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供试油菜品种为黔油20号, 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提供的杂交油菜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 分别为:100mg/kg多效唑药液 (A) ;200mg/kg多效唑药液 (B) ;300 mg/kg多效唑药液 (C) ;清水对照 (CK) 。3次重复, 小区面积17.28 m2, 随机区组排列。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在遵义县枫香镇土坝村, 试验药剂于油菜抽薹初期喷施, 用量900 kg/hm2。成熟后对各小区单独取样考种和收获测产[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油菜植株性状的影响

喷施多效理后, 油菜植株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表1) 。喷施多效唑后株高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且株高随喷施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喷施100、200、300 mg/kg多效唑植株高度分别比对照低4.23、16.23、26.84 cm。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均较对照低或短, 一次分枝数较对照的多。喷施200 mg/kg多效唑药液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 比对照多61个。

2.2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油菜抗倒性的影响

喷施多效唑后, 油菜植株倒伏率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表2) 。喷施100、200、300 mg/kg多效唑植株的倒伏率分别较对照降低6.8、11.1、15.5个百分点。喷施多效唑后倒伏程度降低, 这主要是油菜施用多效唑后促使油菜薹茎加粗, 降低了株高和分枝部位, 节间变短, 节间的贮存物质增加, 茎杆强度增强, 从而提高了油菜的抗倒能力。

2.3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比较

通过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 处理间产量存在差异 (表3) 。喷施多效唑的处理产量均较对照高, 喷施多效唑药液100、200、300 mg/kg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43%、12.76%、1.84%, 以喷施200 mg/kg的处理单产最高, 达到2 055.56kg/hm2, 其次为100 mg/kg和300 mg/kg处理, 以对照最低。喷施200 mg/kg和100 mg/kg的产量与对照相比,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1) 油菜抽薹初期喷施多效唑, 能对杂交油菜的生长发育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抑制黔油20植株的生长, 使其植株节间变短、植株变矮、节间的贮存物质增加, 茎秆强度增强, 有利于提高油菜的抗倒能力。喷施的浓度不同对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 在该试验中, 喷施多效唑植株的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均较不喷施多效唑低或短, 分枝数也较对照多;倒伏率也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这对充分发挥黔油20号的杂种优势, 夺取大面积高产是有利的。

(2) 试验中喷施多效唑的处理与对照比较, 植株矮4~26cm, 全株有效角果数高或者相当;同样, 喷施多效唑处理的产量均较不喷施多效唑的产量高, 以喷施200 mg/kg的处理产量最高, 达到2 055.56 kg/hm2。

参考文献

[1]卓根.油菜巧施多效唑[J].湖南农业, 2008 (11) :10.

[2]徐映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1.

[3]许国.多效唑在双低油菜上的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 2002 (10) :18-19.

[4]袁卫红, 刘尊文, 黄世杰.多教唑对杂交油菜两优586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科技, 2001 (3) :29-30.

[5]刘金泉, 王静, 邹华.多效唑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江西植保2004 (12) :21-22.

马铃薯应用多效唑效果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材料包括10%多效唑粉剂、尿素、氯化钾等。供试水稻品种为广两优5 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 个处理, 分别为10% 多效唑粉剂用量0 (CK ) 、750 、1 500 、2 250 g/hm2。10% 多效唑粉剂于返青分蘖期拌分蘖肥尿素和氯化钾一起撒施。3 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每个小区种植320 穴, 每穴播2 粒, 小区之间做埂隔离[1,2,3]。

1.3 试验实施

4 月27 日播种, 秧田播种量150 kg/hm2, 5 月27 日移栽, 株行距16.67 cm×26.67 cm。本田施用广两优5 号经济施肥量纯N 193.7 kg/hm2、P2O591.7 kg/hm2、K2O 121.7 kg/hm2[2], 其中, 磷肥作底肥, 氮和钾肥分别作底肥和分蘖肥各占50%。5 月25 日施底肥, 6 月5 日施分蘖肥。6 月20 日晒田, 7 月9 日复水。病虫害防治分4 次进行[3], 分别在6 月3 日、6月18 日、7 月9 日和7 月30 日。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对分蘖情况、株高等情况进行调查, 在水稻成熟后随机取样进行考种, 收割时分小区进行[4,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1 可知, 各10%多效唑粉剂用量处理之间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说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10%多效唑粉剂用量对广两优5 号的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2.2 产量构成因素

由表2 可知, 单株有效穗数随着10%多效唑粉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多, 用量为750 g/hm2的处理比CK增加6.1%, 用量为1 500 g/hm2的处理比CK增加15.2%, 差异未达到显著的水平;用量为2 250 g/hm2的处理比CK增加24.2%, 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但穗总粒数的变化则相反, 随着10%多效唑粉剂用量增加而减少, CK穗总粒数最多为211.0 粒, 用量为750 g/hm2的处理为196.5 粒, 比CK减少6.9%, 差异不显著;用量为1 500、2 250 g/hm2的处理穗粒数分别比CK减少19.1%、25.7%, 达极显著水平。不同10% 多效唑粉剂用量处理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差异不显著。

由此说明, 10%多效唑粉剂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广两优5号的有效穗数, 但是随之也降低了穗总粒数, 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

2.3 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3 可知, 株高随着10%多效唑粉剂处理剂量的提高而降低, 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CK的株高为128.2 cm, 用量为750 g/hm2的处理株高为124.0 cm, 较CK显著降低;用量为1 500 g/hm2的处理株高117.5 cm, 用量为2 250 g/hm2的处理株高为116.6 cm, 均与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穗长也随着10%多效唑粉剂处理剂量的提高而降低, 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CK穗长为27.4 cm, 用量为750 g/hm2的处理穗长为27.0 cm, 用量为1 500 g/hm2处理穗长26.3 cm, 较CK降低较为明显;用量为2 250 g/hm2处理穗长为26.0 cm, 较CK降低, 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2.4 回归和相关分析

对处理和表现显著的某些性状进行了回归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10%多效唑粉剂的用量与单株有效穗数的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单穗长和穗总粒数之间的关系为负极显著。10%多效唑粉剂用量与有效穗数的回归方程为y=9.816+0.001 1x, 与穗总粒数的回归方程为y=212.04 -0.025 1x , 与株高和单穗长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 =127.78-0.005 5x和y=27.41-0.000 7x。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广两优5 号于返青分蘖期施用10%多效唑粉剂, 可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和降低株高, 但同时降低了穗总粒数和穗长。施用多效唑对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总粒数和穗长的影响都随着剂量增大而增大, 以施用2 250g/hm2为最大。施用2 250 g/hm2的处理与对照不施10%多效唑粉剂相比, 单株有效穗数增加24.2% , 穗总粒数减少25.7%;株高降低9.0%;穗长降低5.1%。10%多效唑粉剂用量在2 250 g/hm2以内对产量、结实率和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 最适宜的用量为1 500 g/hm2。 因此, 在广两优5 号的栽培中, 适当地施用多效唑, 可以达到降低株高、优化产量、增强抗性等目的, 有助于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 10%多效唑粉剂的用量不可过大, 且一季不宜多次施用。

参考文献

[1]樊继伟, 秦德荣, 方兆伟.多效唑对不同类型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5) :37-38.

[2]张启舟.多效唑在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13) :3847-3848.

[3]房增国, 赵秀芬, 高祖明, 等.施用多效唑对小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5 (3) :18.

[4]徐秋曼, 陈宏, 高虹, 等.多效唑提高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的机理初探[J].西北植物学报, 2002 (5) :1236-1241.

[5]周行, 许鸿源.多效唑浸种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 1997 (2) :65-67.

多效唑在绿篱化学修剪中的应用研究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绿篱设在黄淮学院南区。该区位于北纬32°40′,东经112°35′~114°0′,年平均气温14.8~15.1℃,年降雨量750~1 206mm,肥力中等,p H值6.5,有机质含量30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抑制剂为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四川迪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供试绿篱为大叶黄杨、小叶女贞,八年生。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为0.3%药液,有效成分为0.45g/L(A);稀释为0.4%药液,有效成分为0.60g/L(B);稀释为0.5%药液,有效成分为0.75g/L(C);稀释为0.6%药液,有效成分为0.90g/L(D);稀释为0.7%药液,有效成分为1.05g/L(E);以喷清水作对照(CK)。4次重复,共计24个小区,小区面积10m2。

1.4 试验实施

2007年4月22日手工用大平剪集中修剪1遍后,在5月12日、5月27日、6月12日连续3次喷布上述药液。于晴天喷药液,采用背负式手动农用喷雾器细水喷雾,以喷湿枝梢、叶片不滴水为宜。喷最后一次药液后隔50d,即8月1日测定大于15cm的新梢数目,调查绿篱生长状况,求其新梢生长量平均值,计算出长度大于15cm的新梢数量。10月1日用相同方法再测量1次,用于查看各处理浓度药液对新梢的抑制效应和观赏效果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5种稀释液,对新梢的生长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为0.5%药液,对新梢的抑制作用强,效果好;而稀释为0.4%和0.3%药液对新梢的抑制作用稍差;而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为0.6%和0.7%药液,对新梢的抑制作用较强,但造成部分新梢形成小叶和皱叶现象,影响绿篱的观赏效果(表1)。

3 结论与讨论

多年来,生长抑制剂在果树上的应用较多,而在绿篱化学修剪中的应用却缺乏足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绿篱新梢有一定的延缓、抑制作用,与果树上应用具有同样的效果[5,6,7]。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是高效、广谱、低毒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杀菌剂,对植物有特殊的抑制、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旱、抗高温、杀菌除病等作用,在生产上不必担心残留问题。因此,在大叶黄杨、小叶女贞上可完全应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为0.5%的药液,喷施后可控制新梢的长势,从而部分替代人工修剪。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喷施后效应较长,故在应用化学修剪法2年后,如果发现植物出现早衰现象,影响了绿篱的美观,则应停止喷药,改为人工修剪或用赤霉素解毒,待植株恢复长势以后再继续应用。

参考文献

[1]邹长松.观赏树木修剪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叶召权,王立新.板栗树土施多效唑试验[J].中国果树,2005(1):58-59.

[3]王艳.多效唑对梨树枝条生长抑制效应研究[J].云南农业,2009(12):31-32.

[4]陈宗贤,郑伟.9%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控制龙眼冬梢生长试验[J].植物医生,2008,21(6):32-33.

[5]陈生香,唐树梅.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9,29(2):73-77.

[6]张福海,夏繁茂.几种生长延缓剂在绿篱化学修剪中的应用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7(10):8-9.

上一篇:电信息采集系统下一篇: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