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学分析

2024-05-08

景观设计学分析(精选九篇)

景观设计学分析 篇1

急诊胸痛是急诊患者中最常见的主诉,占全部急诊患者的5%[1],是多种致命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心包炎致心脏压塞;其他如气胸、纵膈肿瘤及食道病变等。因此,快速明确胸痛性质、病因,对正确处理胸痛、判断预后非常必要。本研究从急诊科胸痛病因入主,重点分析具有典型胸痛症状表现及非典型性胸痛(胸痛的等同症状)表现的心源性疾病,包括了ACS,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病因学组成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7~8月,有效入选至煤炭总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胸痛患者,计划纳入150例,最终有134名患者获得有效记录而入选。134名患者,男性54例,女性80例,年龄38~80岁,平均63岁。

1.2 随访及资料记录

所有资料均采用现场采集与核对,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客观有效,专人提供每日急诊流量和内外科患者比例。患者入选的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至急诊内科就诊的患者均可入选。入选病例在就诊离院或入院后,以及30天,均得到急诊专业人员对临床资料及预后的电话随访。

使用统一表格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发病时间,到达医院急诊时间,胸痛特点,心电图描述及诊断,初步诊断,在急诊的诊治情况,辅助检查,确定诊断和去向,就诊30天后的临床转归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所有数据经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34名患者在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有40%的患者无胸痛表现,60%的患者表现为胸痛;有胸痛症状者,确诊冠心病比例27.4%,无胸痛,非心源性胸痛比例44.9%,STEMI无痛者为20%,UNSTEMI无痛者为30%。(1)胸痛原因:冠心病35(27.4%)例,其中STEMI:7(2.7%)例,NSTEMI:3(1.7%)例,心绞痛:25(22.1%)例;急性心力衰竭:26(2.6%)例;心包炎:1 (0.1%)例;肺栓塞:6(0.2%)例;心律失常:20(12.4%)例;急性脑血管病:10(7.6%)例;非心源性胸痛:60(44.9%)例;死亡2(1.4%);其他6(4%)例。(2)胸痛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的急诊处理情况(表1)。(3)未收住院的胸痛患者30天转归情况:无事件93(70%)例,院外死亡1 (0.1%)例,再次入院131 (10%)例。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性差别较大,急诊医师能及时正确做出诊断、危险分层及适当分流,不仅能使高危患者受益最大化,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急诊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医疗费用[2]。本次急诊胸痛134例病人病因学分析数据基本与既往数据结果相似。Amsterdan等在“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胸痛中心概念”一文中提到:对胸痛进行危险分层时,首要目的是对这些病人进行快速的确认和治疗,区分哪些是心脏缺血事件引起的胸痛,哪些是其它威胁生命原因引起的胸痛;其次,对可疑心肌缺血的病人需进行再评估以减少不必要的住院[3]。急诊胸痛的及时处理依赖于准确的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详细询问胸痛的部位、范围、性质、发作诱因、时间和方式,有无放射痛及伴随症状等[4]。

心源性胸痛患者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常见,临床症状是发病急,病情发展凶猛,疼痛程度较剧烈。典型心绞痛多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绞痛,或为胸部深层的紧缩压迫感或钝痛、闷痛、持续时间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一般不超过15min,常为运动、情绪激动、饮食或受凉等诱发,餐后活动或用力大便时易发作,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缓减。胸痛常是心肌梗死的特征表现,在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持续15min以上且伴有胸憋、气短、大汗昏厥、濒死感、恐惧感等,则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心前区听诊心音低钝、遥远,有时有心源性休克的表现,应常规作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但要警惕无痛性心梗发作,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的高龄老年人。对于老年人若突然出现胸闷、气短、血压下降或休克、昏厥等要高度警惕心梗的发生,应及时监护、吸氧,应用扩冠药物改善冠脉循环[5]。

非心源性胸痛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一般诊断不难,处理也较容易。胸痛的处理包括病因救治和对症处理。心绞痛患者应即刻卧床休息、吸氧、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缓解后再行进一步综合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给氧、止痛、静滴硝酸甘油和极化液等,有条件可采用尿激酶,链激酶和r-t PA等溶栓治疗,要注意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的监护和救治,心肌病变和动脉瘤引起的胸痛也要积极对因治疗。非心源性胸痛处理也以对因治疗为主[6]。

急诊科对胸痛患者准确的病因学的分析,能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这有利于减少高危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降低了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Diercks DB,Kontos MC,Chen AY,et al.Utilization and impact of pre-hospital electrocardiogram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data from the NCDR(National Cardiovascular Data Registry) ACTION(Acute Coronary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 Outcomes Network) registry[J].J Am Coll Cardiol,2009;53:161-166

[2] Nallamothu BK,Bates ER,Herrin J,et al.Times to treatment in transfer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National Regist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NRMI)-3/4 analysis[J]. Circulation,2005;111:761-767

[3] Granger C B,Goldberg R J,Dabbous O H,et al.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investigators.Predictors of hospital mortality in 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J].Arch Intern Med,2006;163(19):2345-2353

[4] van' t HofAW,Rasoul S,van de Wetering H,et al.Feasibility and benefit of prehospital diagnosis,triage,and therapy by paramedics only in patients who are candidates for prim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Heart J,2006;151:1255.el-5

[5] Betriu A,Masotti M.Comparison of mortality rat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ersus fibrinolysis[J].Am J Cardiol,2005;95:100- 101

营养与食疗学分析 篇2

中医食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安全有效,寓防治于日常饮食之中,是中国营养学独具

特色的组成部分,备受世人青睐。尽管中医食疗与现代临床营养学的理论体系有所不同,但

二者可以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中医食疗的指导思想

一、整体观念

1.天人相应整体观

·

中医认为人处于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

有相通相应的关系。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饮食当顺应四时的变化

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易患疾病。春季阳气升发,万物生机勃勃,为了顺应这种变化,可食

用一些辛散之品,如葱、姜、蒜、香菜、豆豉等,以振奋身体的阳气;夏季天气炎热,宜食

苦寒清热之品,如苦瓜、绿茶、绿豆等;三伏天暑湿较重,宜食健脾化湿之物,如冬瓜、薏

苡仁、白菜等;秋季气候干燥,宜食甘润之晶,如百合、枇杷、蜂蜜等;冬季气候寒冷,又

逢身体休养生机之时,宜予温补之品,如羊肉、狗肉等。

2.人体自身整体观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是以五脏为中

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它体现在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之间的生理、病理

各个方面。在临诊过程中可以根据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变化,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 的盛衰,以及正邪的消长,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如老年人常见腰酸腿软、眼花耳聋等症,考

虑到目与肝有关,肾与骨、耳有关,可知上述症状为肝肾不足所致,治疗原则宜补益肝肾,经常食用枸杞子、桑椹、羊肉、黑芝麻、核桃仁等,从而达到聪耳明目、坚骨延年的效果。

二、平衡阴阳

中国古代认为阴阳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就人体而言,也存在

着阴阳两个方面。身体失健患有疾病,究其原因,无一不是阴阳失调所致,如阴阳之偏盛偏

衰。因此饮食治疗应以调整阴阳平衡为基本指导思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身体健

康。

三、食药同源

食物与药物皆属于天然之物,均具有形、色、气、味、质等特性,因而二者在性能上有

相通之处,食物也具有类似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等属性。正如宋代《养

老奉亲书》所说:“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四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

于阴阳五行,与药物无殊……人若知其食物,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

治食。”食物与药物同理,是食物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理论基础。

既然食药同源、食药同理,那么食药同用即属自然之现象。从古代众多的本 2 草、方剂典

籍中不难发现药食同用的例子,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青蒿醪等,这些都属于

我国古代的治疗食品。

但是食物与药物还是有所不同,与药物相比,食物性质比较平和,作用和缓,没有毒副

作用,不似药物偏性较大,作用比较峻烈。

第二节

食物的性能

食物的性能主要有性、味、归经等几方面内容。

一、食物的“性”

“性”是指食物具有寒、凉、温、热四种性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其中温热

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与热、寒与凉是其共同性,但温次之于热,凉次之于寒,即

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还有一类食物,寒热性质不太明显,作用比较和缓,则归

于平性食物,食物中以平性者居多。

常用食物四性归类举例如下:

重.寒性食物

马齿苋、苦瓜、莲藕、食盐、海带、紫菜、鸭梨、西瓜、冬瓜等。

2.凉性食物

茄子、白萝卜、丝瓜、苋莱、芹菜、大麦、绿豆、茶叶等。

3.热性食物

芥末、肉桂、辣椒、花椒、生姜等。

4.温性食物

韭菜、茴香、葱白、香菜、糯米、胡桃仁、雀肉、羊肉、羊乳等。

5.平性食物

粳米、小米、圆白菜、黄豆、扁豆、莲子、牛肉、牛乳等。

从生活和临床应用食物的经验来看,寒凉性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

作用;温热性食物多有温经、散寒、助阳、活血、通络等作用;平性食物大都具 3 有补益滋养 的功效。

二、食物的“味”

中医在长期的食疗实践中发现,不同滋味的食物作用往往不同,而滋味相同的食物却常

有共同之处。食物的“味”是指食物的具体味道。食物主要有五种味,即辛、苦、甘、酸、咸,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1.辛味食物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生姜、葱白发散风寒,适用于外感表证;

陈皮、香橼、佛手行气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等证。

2.苦味食物能清热、泄火、燥湿、泻下。如苦瓜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实证;杏仁润肺

降气、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咳嗽、气喘等。

3.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如乌梅、石榴等,前者可安蛔止痛,用于蛔虫病;

后者可涩肠、止血、止咳,可治疗泻痢、脱肛、下血、咳喘等。

4.咸味食物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如海藻、海带等,适用于甲状腺肿大(中医称为 瘿瘤)等。

5.甘味食物有补益、缓急、和中作用,多用于治疗虚证、疼痛等,如蜂蜜、大枣、山 药等。

三、食物的“归经”

归经就是指食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

显著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鸭梨、芹菜同属寒性食物,虽然都有清

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侧重点不同,前者偏于清肺热,后者偏于清肝热:各有所 4 长。按归经

分类,食物可分为:

重.归心经的食物

百合、龙眼肉、莲子、酸枣、小麦等。

2.归肺经的食物

梨、甘蔗、荸荠、枇杷、·白果、罗汉果等。

3.归脾经的食物

粳米、小米、大豆、大枣、猪肉、莲藕等。

4.归肝经的食物

马齿苋、芹菜、枸杞子、香橼、佛手、黑芝麻等。

5.归肾经的食物

猪肾、羊肾、海参、海马、火腿、紫河车、桑椹等。

6.归胃经的食物

粳米、小米、糯米、扁豆、土豆、萝卜、猪肚、牛肉等。

7.归膀胱经的食物

刀豆、玉米、冬瓜、肉桂、茴香等。

8.归小肠经的食物

食盐;赤小豆、冬瓜、苋莱等。

9.归大肠经的食物

马齿苋、茄子、苦瓜、苦菜、荞麦、木耳等。

“性”、“味”、“归经”都是从一个侧面反映食物的特性,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将其多

种性能综合考虑,合理应用,才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第三节

食物的治疗作用

食物的治疗作用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补”、“泻”、“调”。

一、补益正气

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体的机能低下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中医学把这种病理状态

称为“正气虚”,其所引起的病证称为“虚证”。虚证的临床表现由于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的不同,因而各具其证候特点,但总体上表现为精神萎靡、身倦乏力、心悸气短、食

欲不振、腰酸腿软、脉象细弱或沉细。

凡是能够补充人体物质,增强机能,提高抗病能力,改善或消除虚弱证候的食物,都具

有补益脏腑、扶助正气的作用。这类食物大多为动物类、乳蛋类或粮食类食物。具体有以下 几类:

重.补气类

粳米、糯米、小米、籼米、黄豆、豆腐、牛肉、鸡肉、兔肉、鹌鹑、鸡蛋、鹌鹑蛋、土豆、胡萝卜、大枣等,用于气虚证。

2.补血类

猪肉、羊肉、猪肝、羊肝、牛肝、甲鱼、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桑椹等,用于血虚证。

3.滋阴类

鸡蛋黄、鸭蛋黄、甲鱼、乌贼、猪皮、鸭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银

耳等,用于阴虚证。,4.补阳类

羊肉、狗肉、鹿肉、兔肉、羊肾、猪肾、鸽蛋、鳝鱼、虾、淡菜、韭菜、枸杞子、刀豆、核桃仁等,用于阳虚证。

二、祛除邪气

外界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或内脏机能活动失调、亢进,皆可使人发生疾病。如果病邪较

盛,中医称为“邪气实”,其所引起的病证则称为“实证”。实证的范围很广,如邪闭经络或

内结脏腑,或气滞、血瘀、痰湿、积滞等都属于实证范围。一般常见实证的症状有呼吸气

粗、精神烦躁、脘腹胀满、疼痛难忍、大便秘结、小便不通或者淋沥涩痛、舌苔黄腻、脉实

有力等。

用于实证的食物大都具有除病邪的作用,邪去则脏安,身体康复。泻实类食物的种类较

多,分别介绍如下:

1.辛温解表类

生姜、大葱、蒜等,用于风寒感冒。

2.辛凉解表类

杨桃、茶叶、豆豉等,用于风热感冒。,3.清热泻火类

苦瓜、苦菜、蕨菜、芦根、西瓜等,用于实热证。

4.清热燥湿类

茄子、荞麦、马齿苋等,用于湿热病证。

5.清热解毒类

绿豆、赤小豆、马齿苋、苦瓜、蓟菜、豆腐、豌豆等,用于热毒证。

6.清热解暑类

西瓜、绿豆、绿茶等,用于暑热证。

7.清热利咽类

荸荠、罗汉果、青果、无花果等,用于内热咽喉肿痛。

8.清热凉血类

茄子、藕节、丝瓜、黑木耳等,用于血热证。

久通便类

香蕉、菠菜、竹笋、蜂蜜、核桃仁、黑芝麻等,用于便秘证。

10.祛风湿类

薏苡仁、木瓜、樱桃、鳝鱼等,用于风湿证。

U.芳香化湿类

扁豆、蚕豆等,用于湿温、暑湿、脾虚湿盛证。

12。利水类

玉米、玉米须、黑豆、绿豆、赤小豆、冬瓜、冬瓜皮、白菜、鲤鱼等,用

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病、痰饮等。

13.温里类

干姜、肉桂、花椒、茴香、胡椒、辣椒、羊肉等,用于里寒证。

14.行气类

香橼、佛手、刀豆、玫瑰花等,用于气滞证。

直5.活血类

山楂、茄子、酒、醋等,用于血瘀证。

16.止血类

藕节、黑木耳等,用于出血证。

17.化痰类

海藻、昆布、海带、紫菜、萝卜、橘络、杏仁、生姜等,用于痰证。

18.止咳平喘类

杏仁、梨、白果、枇杷、百合等,用于咳喘证。

19.安神类

莲子、小麦、百合、龙眼肉、酸枣仁、猪心等,用于神经衰弱、失眠。

20.收涩类

乌梅、莲子等,用于泄泻、尿频等滑脱不禁。

三、调和脏腑

中医认为脏和腑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互相帮助,相互

依赖,构成了有机整体,从而保证身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脏腑之间或脏与脏、腑与腑之

间失去协调、平衡的关系,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脾胃都是饮食消化的主要器官,胃主受

纳、腐熟,脾主运化;脾气以升为顺,胃气以降为和。若脾胃不和,脾气该升不 7 升,则出现

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倦怠乏力、头晕脑涨等清阳不升、脾不健运的症状;胃气当降不降则

出现食停胃脘的胃脘胀满、胃痛、恶心欲呕的症状。治宜调和脾胃,予以扁豆、生姜、山

药、猪肚、胡萝I\、麦芽、谷芽等食物。调和脏腑也是食物的一个重要作用。

第四节

饮食治疗原则

一、平衡膳食

在日常生活中力求饮食多样,荤素搭配,平衡膳食。《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

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即以谷类食物滋养人体,动

物类食品补益脏腑,蔬菜水果作为副食补充,这样配制的膳食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

分,比例适当,避免五味偏嗜是保持身体健康、防治疾病的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结合个

人体质、具体病证予以相应的膳食。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二、辨证施食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医食疗的精髓之一,具体体现为辨证

施食。辨证施食是由辨证与施食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所组成。辨证不是各种症状的简单罗

列,而是通过对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内在的联系,得出证型的概

括,并以此作为治疗处方的重要依据。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施食是治疗的手段和

方法。《黄帝内经》中指出“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一系列

治疗原则。所以辨证配膳时要根据病证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分别给予 8 不同的饮食治

疗。例如对虚证虽然都应该补益,但还要注意区别是阴虚还是阳虚。《黄帝内经》中有“形

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训诫。这就是说,阳气虚弱的病证应该给甘温

益气之品,如粳米、小米、山药、黄豆、大枣、牛乳等,以使阳气旺盛;而对于阴精亏损的

患者,则要用厚味之物,如猪肉、鸡蛋黄、桑椹、甲鱼等,以补益精血,使阴精充足。又如

热病烦渴要给予清凉的饮食,如西瓜、黄瓜、甘蔗、荸荠、鲜藕、番茄等;如中寒腹痛就要

用温热的饮食,如生姜、胡椒、茴香、羊肉、红糖等。

其次,还要辨明疾病属于哪一脏腑,根据病证所在的脏腑,采取不同的饮食营养疗法。

如水肿的治疗,对于证属风邪犯肺、肺失宣化的阳水,应施以宣肺利尿的饮食,如葱白粥、五皮饮等;如证属脾虚水湿滞留的水肿当健脾利湿,予以薏苡仁、扁豆、茯苓、鲤鱼等食

物。

三、顾护脾胃

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互为

表里,共同协作完成食物的受纳、腐熟、消磨和对精微物质的吸收与输布,进而滋养五脏六

腑、肌肉筋骨、皮肤毛发,所以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失健,就会变生他病。如

胃气不和,受纳失司,则进食减少、恶心呕吐。脾胃运化无力,则出现腹胀便秘、疲倦乏

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一派虚弱的征象。因此脾胃功能的强弱对于疾病的 9 传变、转归、康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论是以食健身还是以食治病,都要注意补益

脾胃以生气血,顾护脾胃而不伤中州。此外,平时要饮食有节,不加重脾胃的负担。

四、以食为主

在中医饮食疗法中,常可以看到食物与药物同用的现象。如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产后

血虚腹痛;人参胡桃汤治疗肺虚久咳久喘。食药同用除基于二者系同一来源的原因外,更主

要的是基于食药的应用皆在同一理论指导下进行。食物与药物的性能相通,二者配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疗效。

然而中医食疗并非都一定要添加药物,一般情况下还是尽量选用食物,以食平疴,必要

时才可用少量药物起着画龙点睛的效果。

药物的选择应注意从偏性小、作用缓和、无毒副作用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一般来讲,既

町食用又可作药用的天然之晶较为适宜。如枸杞子、山药、茯苓、薏苡仁、冬虫夏草、麦

第五节

饮食宜忌

所谓“饮食宜忌”指的就是有关食物之“所宜”与“非所宜”的诸般情况。中医学对此

非常重视,认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饮食

须知》也强调:“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行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

立兴祸患。”饮食宜忌贯穿于疾病的各个时期,它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有着十分

重要的影响。

中医学在饮食与病情宜忌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病中宜忌

1。寒热虚实证

(1)寒证:宜食温热性食物,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热证:宜食寒凉平性食物,忌食温燥伤阴食物。

(3)虚证:阳虚者宜温补,忌寒凉;阴虚者宜清补,忌温热、辛辣。由于一般虚证病人

大多脾胃功能减退,消化力弱,所以不宜食用油腻、坚硬、黏滞难化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有营养。

(4)实证:宜食清利淡渗食物,忌食温补食物。

2.生冷

脾胃虚寒而致胃痛、呕吐、腹泻者忌食大量生的蔬菜、水果及冷饮(如口冰茶、汽水、冰淇淋等)和冷食(如冷饭、冷菜等)。

3.发物

风寒感冒、哮喘咳嗽、斑疹伤寒、痤疮、疖肿、病后初愈的病人应忌食腥膻、辛辣发物,如海鱼、无鳞鱼、虾、蟹、羊肉、芫荽、葱、姜、蒜等,以免引起新病加重、旧

病复发。

4.黏滑

脾虚痰湿或夏月感受暑湿的患者不宜进食黏滑油腻的食物,如糯米、肥肉、奶酪、油炸食品等。

5.辛辣

辣椒、花椒、韭菜、葱、姜、蒜等辛辣之物为内热证患者所忌。

6.油腻

脾湿或者痰湿患者应忌食荤油、肥肉、油煎炸食品、乳制品(奶、酥、酪)。

7.腥膻

海产品、羊肉、狗肉等食物为风热、痰热、斑疹、疮疡等所忌。

二、服药宜忌

清代医学家章杏云说:“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宜行药力,故饮食得宜 11 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有的食物可以减轻药物的作用,降低疗效。如萝卜可以减弱补气类

药物的功效,所以二者不宜同服。

茶叶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饮茶时间与服药时间最好隔开。《本草纲目》中

还记载了一些经验,如薄荷忌蟹肉、甘草、黄连,桔梗忌猪肉等,仅供参考。

三、胎产宜忌

怀孕、分娩是特殊生理时期,饮食要格外注意。

妊娠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应给予营养滋补的食物,避免吃辛热温燥、不易消 化的食物。

分娩后的乳母可多用鸡、鸭、鱼、牛肉、猪蹄炖汤喝,既补充营养,又促进乳汁分泌。

避免生食寒冷或辛辣之物。但也不要禁忌太多,以免影响母亲及乳儿的健康。

食物在治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食物的性质多平和,偏性不著,作用和缓,久服才能生效,在临床治疗中多是起辅助作用。

·

第一节

感冒是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多因感受六淫或时行疫毒,肺卫失和所致。本病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春、冬季为多见。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可参考本节有关内容治疗。

一、膳食原则

1.一般感冒多为实证,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风寒感冒予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治以

辛凉解表;夹有暑湿者当清暑祛湿;体虚感冒应标本兼顾。

2.饮食应清淡,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慎食油腻、黏滞、辛辣的食物。

二、辨证食疗

重.风寒感冒

[证候] 鼻塞,流清涕,咳嗽声重,咯痰稀薄,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食疗方]。

(1)葱豉汤(《》I、缺肘后方》)

原料组成:葱白10g,豆豉10g。

制作及用法:用温水泡发豆豉,洗净备用。将清水放人锅中,大火烧开后放人葱白、豆

豉煮10—15分钟即可。每日1剂,每日2次。

方解:此方中葱白味辛性温,有发表通阳的作用;豆豉味辛甘,微苦,性凉,有解表除

烦的作用。二者配合具有发表散寒之功,可用于风寒感冒轻证。

(2)紫苏粥(《粥谱》)

原料组成:紫苏10g,粳米100So

制作及用法:粳米洗净,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紫苏,继续煮10-15分钟即可停火。

方解:紫苏味辛性温,善于发表散寒、开宣肺气、行气宽中;粳米味甘性平,可补中益

气。两味配伍,共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调和肠胃之功效。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兼胃肠症状

者。

2.风热感冒

[证候]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咽痛,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清肺透邪。

[食疗方]

(1)荆芥粥(《养老奉亲书》)13

原料组成:荆芥10g,薄荷5g,淡豆豉10g,粳米100g。

制作及用法:先将荆芥、薄荷、淡豆豉另煎,煮开后继续煎煮10分钟即可,去渣取汁,备用。粳米煮粥,米烂时兑人药汁,同煮为粥。每日1剂,每日2次,趁热服食。

方解:方中以荆芥、薄荷为主,长于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豆豉、粳米为辅,豆豉

味辛,微苦,性寒,可解表除热,粳米滋养脾胃,有助于驱邪外出。四物配合,具有疏散风

热、辛凉解表之力。本方适用于风热感冒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之证。

(2)银花茶(《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原料组成:银花凹g,茶叶6g,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银花、茶叶放人锅中,武火烧开,改用文火煮10分钟即可停火。或将

原料放人茶杯中,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2—3天。

方解:方中银花味辛性凉,既可清宣疏散,又可清热解毒;茶叶苦、甘、性凉,町清头

目,除烦热,利小便,生津液;冰糖和诸味。三物相合可辛凉解表、宣散风热。

3.暑湿感冒

[证候]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晕头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食疗方]

(1)白扁豆汤(《中医食疗学》)

·

原料组成:白扁豆60g,粳米100g,食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先将白扁豆洗净,用温水浸泡1小时,再与粳米同煮为粥,食糖调味。每

日1次,分早、晚服食。

方解:白扁豆味甘,性平,擅长健脾和中、化湿消暑;粳米味甘,性平,是健脾益胃的

佳品。二者合用,相辅相成,共奏健脾化湿之功,是外感暑湿之证的较好治疗食品。

(2)清络饮(《温病条辨》)

原料组成:西瓜翠衣6g,扁豆花6g,银花6g,丝瓜皮6g,荷叶6g,竹叶6g。

制作及用法:将上述六味原料放人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

即可停火。去渣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每日2次。

方解:方中西瓜翠衣即西瓜皮,味甘淡,性寒凉,有清热解暑之功效;扁豆花化湿解

暑;银花辛凉解表;丝瓜皮清热通络、利尿解暑;荷叶清暑利湿;竹叶清心利尿。诸味配

合,共奏清热解暑、化湿升阳之功。本方尤适于夏天的暑湿感冒。

4.体虚感冒

[证候l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发复发作;年老或多病,恶风,易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法] 扶正解表。

[食疗方]

(1)生姜红枣粥(《常见病的饮食疗法》)

原料组成:生姜10g,红枣3枚,粳米100g。

制作及用法:将生姜切片,红枣掰开,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中,加清水煮粥。每日1

次,分早、晚服。

方解:生姜味辛,性温,有发表散寒之功;红枣味甘,性温,长于补中益气、养血安

神;粳米味甘,性子,健脾益气之功较强。三物相配,既益气养血,又发散解 15 表,适用于平

素气血虚弱复感风寒的病人。

,(2)葱豉煲豆腐(《饮食疗法》)

原料组成:淡豆豉10g,葱白10g,豆腐100So

制作及用法:锅内放入豆腐、清水煮开后,加入食盐、葱白、豆豉,煮5-10分钟后即

可停火。趁热服食,服后盖被取微汗。

方解:方中淡豆豉、葱白为主料,豆豉长于疏散解表,葱白主发散风寒邪气,配以益气

和中的豆腐健脾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全方辛温而不燥烈,扶正而不滞邪,可用于年老体

虚外感证。

第二节

发热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发热可参见有关章节的内容。凡因气血阴阳亏损,脏腑功

能失调导致的发热,称为内伤发热。内伤发热一般以低热多见,或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

高。

西医学的功能性发热以及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出现的发热,可参照此节治疗。

一、膳食原则

1.发热的治疗必须根据发热的不同类型施以不同的方法,或疏肝解郁,或活血化瘀,或益气补虚,或补血退热,或滋阴增液。

2.慎用苦寒或辛辣之品,以免苦寒太过,损伤脾阳,辛辣易化燥伤阴,反而加重病情。

3.饮食清淡爽口,容易消化,忌油腻、辛辣、腥膻之物。

二、辨证食疗

1.肝郁发热

[证候] 心烦身热;性情急躁,胸胁胀满,喜叹息,口苦;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 疏肝解郁。

[食疗方]

(1)金玫饮(《中医食疗学》)

原料组成:郁金10g,干玫瑰花6s,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郁金加水煎汤,后入玫瑰花煮开即可,酌加冰糖,代茶饮。经常饮用。

·

方解: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能疏肝胆之郁气、和血行血、健脾降火;与清凉之性 的冰糖相配,既可用于肝郁发热之证,也可用于血瘀发热之证。

(2)菊花粥(《慈山粥谱》)

原料组成:菊花10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先将粳米加水煎煮,至米熟时放入菊花、冰糖煮10分钟即可停火。每日

1次。

方解: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善于疏风、平肝、解热;粳米甘平,可健脾益气;

冰糖甘凉。三者相配,既可用于肝郁发热之证,也可用于风热外感之证。

2.瘀血发热

[证候] 下午或夜晚发热,口干咽燥,身体常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黯黑;舌质紫

暗,脉象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

[食疗方]

(1)桃仁粥(《太平圣惠方》)

原料组成:桃仁10s,粳米100s,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粳米洗净,桃仁去皮尖打碎,备用。锅中放人粳米、清水,煮成粥,以

冰糖调味。每日1次。

方解:方中桃仁味苦,性平,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粳米味甘性平,可补中益

气。二者与性味甘平的冰糖相配,泻中有补,以免伤及正气。既可用于血瘀发热证,也可用

于肠燥便秘证。孕妇忌服本品。

(2)山楂汤(《简单便方》)

原料组成:山楂30s,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山楂冲洗干净,去核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约凹分钟,以冰糖调

味即可停火,代茶饮。每日1剂。

方解:山楂酸甘,微温,有散瘀血、消食积的作用;冰糖味甘性凉。甘酸合用,化瘀血

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本方除用于瘀血发热外,还可以用于消化不良症、高脂血

症等。

3.气虚发热

[证候] 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头晕乏力,自汗,容易感冒;气短懒言,食少

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补血。

[食疗方]

(1)参麦茶(《陕西中草药》)

原料组成:太子参10g,浮小麦15so

制作及用法:将太子参、浮小麦切碎,放人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5分钟即可饮

用,代茶饮。或放人锅内,加水煎煮20分钟后去渣取汁,饮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解: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具有补气生津的功效,是补气药中一味清补 18 之品;浮小

麦为小麦未成熟的颖果,味甘性凉,可益气除热,且能止汗。二者相配,具有益气解热止汗

之功效,适用于气虚发热、汗出等症。

(2)粟米粥(《本草纲目》)

原料组成:粟米50so

制作及用法:粟米淘洗干净,放人锅中,加清水上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煮至粥成。经

常食用。

方解:粟米即小米,味甘咸,功同粳米,长于补中益气而性质偏凉,尤适于气虚发热者

食用。

4.血虚发热

[证候] 发热,热势多为低热;或面色无华,心悸不宁,身倦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细弦。

[治法] 补血益气。

[食疗方]

·(1)鸡肝粥(《寿亲养老新书》)

原料组成:鸡肝50g,粳米100g,豆豉、食盐各适量。

制作及用法:鸡肝洗干净后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中,加清水、豆豉,煮至

粥将成时,加鸡肝、食盐,煮开后5分钟即可停火。经常食用。

方解:方中以鸡肝为主,可补血养肝;以粳米、豆豉为辅,粳米健脾益气,豆豉清热除

烦。诸料合用,共成补肝明目之方。本方适用于血虚发热以及血虚目暗、头晕等症。

(2)百合鸡子黄汤(《金匮要略》)

原料组成:百合7枚,鸡子黄1枚,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鸡蛋分出鸡蛋黄,备用;百合剥开,洗净,放人锅中,加入清水,武火

烧开后改用文火,调入鸡蛋黄搅匀,煮开后以冰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方解:方中以百合为主,可润肺清心;鸡子黄为辅,可滋阴清热。合用而成滋阴润肺、清心安神之方。本方重在滋阴清热,清而补之,以清虚热为主。原用于百合病,现可用于阴

虚发热、热病后期阴血损伤、余热扰心等证。

5.阴虚发热

[证候] 午后或夜间潮热,手足心热,或骨蒸颧红;心烦盗汗,失眠多梦,口干咽燥,或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尿少色黄,男子遗精,女子月经稀少;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象

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

[食疗方]

(1)地黄粥(《太平圣惠方》)

原料组成:生地黄20g,粳米100so

制作及用法:先将生地黄煎取汁液,备用,粳米放人锅内,加水煮至米烂时,兑人生地

黄汁。每日1剂,每日2次。

’。

方解:生地味甘苦,性寒,具有滋阴凉血、清热生津的作用;配以补中益气的粳米,更‘

添补虚之功。本方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潮热,又适用于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损伤的发

热、咯血证。

(2)枸杞叶粥(《太平圣惠方》)

原料组成:鲜枸杞叶250g,粳米100g,豆豉汁、葱白、食盐各适量。

制作及用法:枸杞叶择洗干净,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 20 水煮至米熟

时,加入枸杞叶、葱白、豆豉汁、食盐,煮至粥成。每日1剂。

方解:方中重用枸杞叶为主,可补虚劳、清内热;以粳米、豆豉为辅佐,粳米滋养脾

胃,豆豉清热除烦。诸料合用,可补虚劳、清内热,补中有清。除用于阴虚发热外,还可以

用于热病后调养。

(3)地骨皮饮(《千金要方》)

,原料组成:地骨皮15g,麦门冬6g,小麦6So

制作及用法:将上述三种原料放人锅内,加清水煎煮,至小麦熟停火,去渣取汁,代茶’

饮。每日1剂,每日2次。

方解:方中地骨皮味甘性寒,长于清虚热、止盗汗;麦冬养阴生津、清热除烦;小麦益

气固表、宁心止汗。三物合用具有滋阴清热、宁心止汗的作用。适用于素体阴虚、热病后

期、肺痨阴虚所致的低热盗汗等症。

第三节

咳嗽是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多因外邪侵袭肺脏,或脏腑功能失

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所致。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常见病症,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将

咳嗽分为两大类: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是由外邪(风寒、风热、燥热)侵袭肺卫

引起;内伤咳嗽则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疾病所引起的咳嗽,可参考本节内

容治疗。

一、膳食原则

1.外感咳嗽宜宣肺散邪;内伤咳嗽多为虚实夹杂,宜标本兼治,偏虚者以扶正补肺为

主,偏实者以祛邪化痰为要。

2.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慎食辛辣、油腻、腥膻之品。

二、辨证食疗

1.风寒袭肺

[证候] 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舌苔薄

白,脉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食疗方]

(1)生姜粥(《饮食辨录》)

原料组成:生姜10g,粳米100g,葱白10So

制作及用法:生姜切片,葱白切碎,备用。将粳米煮粥,待米熟后加人生姜、葱花,粥

成时将生姜片取出。每日1—2次。

方解:此粥中生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葱白发散解表、通阳散寒;粳米健脾益气。合

用而成辛温发散、解表散寒之方。风热咳嗽及内伤咳嗽忌用本方。

(2)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

原料组成:生姜6g,紫苏叶3g,红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生姜切丝,苏叶碾碎,与红糖一起放人瓷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0分

钟即可饮用,代茶饮。

方解:生姜与苏叶皆为辛温之品,生姜发散风寒,兼以和胃降逆;苏叶发表散寒、·开宣

肺气、行气宽中,二者配伍,相须为用;红糖温中补虚。诸味配伍,共奏解表散寒、行气宽

中、调和肠胃之功,尤其适合风寒咳嗽兼胃肠症状者。

2.风热犯肺

·

[证候] 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咳嗽咽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食疗方]

(1)无花果茶(《饮食疗法》)

原料组成:无花果30g,绿茶15So

制作及用法:取无花果、绿茶放人茶杯内,用沸水冲泡,温浸10—15分钟,加入冰糖

调味。代茶饮。

方解:无花果味甘性凉,功能清热、生津、利咽;绿茶味苦甘,性凉,有清热解毒、生

津止渴的功效;并以冰糖调味。三者合用,有清热、生津、利咽止咳的作用。

(2)二花茶(《小儿常见病食疗方》)

原料组成:金银花5g,绿茶3So

制作及用法:将金银花洗净,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煮开5分钟后去渣取汁,倒人装有

茶叶的杯子中,加盖焖5分钟即可。代茶饮。

方解: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热解毒,又有轻宣疏散之效;绿茶味苦甘,性凉,可

清热除烦、通利小便。二者合用,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咽痛、咳嗽等症。

3.肺燥咳嗽

[证候] 干咳无痰,或少痰不易咯出,口舌干燥;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治法] 润肺止咳,生津润燥。

[食疗方]

(1)秋梨膏(《本草求原》)

原料组成:梨20阗g,款冬花30g,百合30g,麦门冬30g,川贝母30g,蜂蜜500g。

制作及用法:将梨削去皮,切成块,用榨汁机榨成汁,备用;款冬花、百合、23 麦冬、贝

母放人锅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共3次,合并汁液,以文火煎熬浓缩至黏稠如膏,加入

蜂蜜,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5g,沸水冲泡,每日2次。

方解:方中主料梨味甘、微酸,性凉,功能滋阴润燥、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可润肺

下气、止咳化痰;百合与麦冬皆有润肺养阴之功;川贝母苦甘微寒,善于清热化痰;蜂蜜甘

平,可润肺健脾。诸物相合,共奏润肺止咳、生津润燥之功。

(2)五汁饮(《温病条辨》)

原料组成:梨1阗0g,鲜藕500g,鲜芦根100g,鲜麦冬50g,鲜荸荠500g。

制作及用法:先把五种原料洗净,然后将芦根切成段,加水煎汤取汁;梨去皮、核,荸

荠去皮,鲜藕去节,麦冬切碎或剪碎,将处理过的后四味原料放入榨汁机内搅拌,取榨好的

汁液与芦根汁共倒人容器中,代茶饮。

方解:方中梨与荸荠均为甘寒养阴之品,可清热润燥;鲜芦根善清肺经之热;鲜麦冬养

阴清肺热;鲜藕润肺生津。五汁相配,具有甘润清补之功,除用于肺燥咳嗽外,还可用于温

热病后期津伤以及内伤消渴等证。

4.痰热郁肺

[证候] 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黄黏,咯吐不爽;胸胁胀满,面赤或身热,口干欲

饮;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食疗方]

(1)雪羹汤(《古方选注》)

原料组成:海蜇50g,荸荠4枚,食盐适量。

制作及用法:海蜇用温水洗净,切成丝备用;荸荠去皮洗净,切成片备用。海蜇、荸荠

放人锅中加清水以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以食盐调味即成。每日1次。

方解:方中以海蜇为主,可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以荸荠为辅佐,清热化痰以助海蜇之

力。二者合用而为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之方。本方不仅适用于痰热郁肺证,也适用于大便秘

结者。

(2)罗汉果饮(《广西中药志》)

原料组成:罗汉果数个。

制作及用法:每次取干罗汉果1个,掰成碎片,放人茶壶中,用开水冲泡,温浸5-10

分钟即可饮用,代茶饮。

方解:罗汉果味甘性凉,长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并能润咽喉、滑肠通便,不仅用于

痰热郁肺证,也可用于咽痛、便秘等症。

5.肝火犯肺

[证候l 气逆,咳嗽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并随情绪波动增减;烦热咽干,痰滞咽喉,咯之难出,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食疗方]

(1)杏菊饮(《实用中医营养学》)

原料组成:杏仁6g,菊花6g,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杏仁去皮尖打碎,与菊花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煎煮5分钟后放入茶杯

中,温浸片刻即可,代茶饮。

方解:杏仁味酸甘,性微温,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菊花味辛、甘、苦,性微 25 寒,功能疏

散风热、平肝清热;冰糖味甘,性平,既可调味,又无助热之弊。三物相配,具有疏散风热

或清肝肺之热的功效。

(2)夏枯草饮(《山西医学杂志》)

原料组成:夏枯草10g,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夏枯草放人锅内,加清水煎煮,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继续煮15分钟即可,以冰糖调味。每日1剂,每日2次。

方解:方中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具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的作用;冰糖味甘,性

平。二者合用清热而不燥,适用于肝火犯肺等证。

6.肺阴亏耗

[证候)干咳痰少,或痰中带血,咳声短促;形体消瘦,潮热盗汗,疲乏无力;舌红

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食疗方]

(1)麦冬粥(《食鉴本草》)

原料组成:麦冬20S,粳米100So

制作及用法:先将麦冬煎取汁液,与粳米一同煮粥。每日1次。

方解:方中麦冬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两者合用共奏滋阴润

肺、健脾益气之功。外感咳嗽和痰湿咳嗽忌食本方。

(2)海参鸭羹(《调疾饮食辨》)

原料组成:鸭脯肉250g,发好的海参2508,黄酒、食盐各适量。

制作及用法:鸭肉冲洗干净,细切备用;海参冲洗干净,细切备用。将鸭肉、海参放人

锅中,加清水、黄酒、食盐,小火煮作羹。每次服适量,共服10天。

方解:方中以鸭肉为主,可滋阴润肺、止咳止血;以海参为辅佐,滋补润燥以助鸭肉之

力。二者合用,共成滋阴润肺、止咳止血之方。

(3)黄精粥(《中国药粥谱》)

原料组成:黄精15g,粳米100So

制作及用法:先将黄精放人小碗中,用温水泡软,切成细丁备用;粳米如常法煮粥,临

熟时加入黄精,继续煮15-20分钟即可。每日1次。

方解:黄精味甘性子,功能养阴润肺、健脾益气,与补中益气的粳米相配,滋补作用更

强,适合于久病阴虚者调养之用。

第四节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为临

床常见病。病程或长或短,病情或重或轻,一般冬季易发作或病情加重。引起喘证的原因很

多,可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但总体来说,也不外乎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侵

袭所致;内伤可由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或劳欲、久病所致。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有

邪者为实,为邪壅于肺,宣降失司;无邪者属虚,多为肺不主气,肾失摄纳。

西医学的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疾病所见哮喘,可参考本节有关内容治疗。

一、膳食原则

1.喘证治疗当辨虚实,实喘为外邪、肝郁、痰热所致,以泻实祛邪、行气为主;虚喘

以肺、肾之虚多见,治以扶正摄纳为主。

2.少食多餐,饮食清淡,选择富含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3.忌肥甘厚味、辛辣香燥之品,忌鱼、虾、羊肉、狗肉等发物。戒烟酒。

二、辨证食疗

1.风寒袭肺

[证候] 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头痛,鼻塞或流涕,无汗,恶寒;

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定喘。

[食疗方]

(1)紫苏姜豉汤(民间验方)

原料组成:紫苏10g,生姜10g,淡豆豉6g。

制作及用法:将紫苏、生姜(切片)、淡豆豉放人锅中,加清水上火煎煮,20分钟后去

渣取汁,趁热饮用。每日1剂,每日2次。

方解:紫苏与生姜皆为辛温发散风寒之品,紫苏兼有理气消痰之功,生姜兼有温胃降逆

止呕之效,更以发汗解表的豆豉相配,共奏疏风散寒、宣肺化痰之功,尤其适合风寒喘证兼

有胃肠症状者。

(2)杏仁粥(《食医心镜》)

原料组成:杏仁(去皮尖)15s,粳米100so

制作及用法:将粳米放入锅内,加水煮至熟,再放入杏仁煮即可。每日1次。

方解:杏仁味苦,性微温,长于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与甘平补中的粳米同

煮为粥,既能止咳乎喘,又能健脾养胃。用治咳喘便秘者。

2.风热犯肺

[证候] 咳嗽喘急,甚则鼻翼扇动;咳嗽痰黏,或有胸痛,烦闷口渴,身热汗出,恶

风;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清热解表,宣肺平喘。

[食疗方]

(1)菊杏饮(《中国药膳》)

·原料组成:菊花10g,杏仁10g,桑叶10g,甘草6g。

制作及用法:将四种原料放人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0分钟即可饮用,代茶饮。

方解: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可疏风清热、解毒明目;桑叶味苦甘,性寒,可疏风清

热、清肝明目;杏仁味苦,微温,可止咳平喘;甘草味甘性平,可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四

物相合,共奏疏风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2)杏仁炖雪梨(《饮食疗法》)

原料组成:杏仁10g,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取杏仁、雪梨放人盅内,隔水炖1小时,以冰糖调味,食雪梨饮汤。

方解:方中杏仁味苦,微温,可止咳平喘;雪梨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肺、化痰平喘。二

者合用,具有清热、化痰、平喘之效。

3.痰热遏肺

[证候]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胸中烦热,面赤,有汗,咽干,口渴,尿赤或

便秘;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肺泻热,化痰定喘。

[食疗方l

(1)贝母粥(《资生录》)

原料组成:贝母10g,粳米100g。

制作及用法:将贝母去心研末,备用;粳米洗净,放人锅中,加清水上火煮,煮至米熟

时投入贝母粉,继续煮10分钟,待米烂粥稠时停火。

方解:方中贝母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粳米补益脾肺。

(2)杏仁饼(《丹溪篡要》)

原料组成:杏仁10g,柿饼10个,青黛10s。

制作及用法:将杏仁炒黄研为泥状,与青黛搅拌均匀,放人掰开的柿饼中摊开,用湿黄

泥巴包裹,煨干后取柿饼食用。每次1个,每日2次。

方解:方中杏仁味苦,性平,可止咳平喘;柿饼味甘性凉,能清热、润燥、化痰;青黛

味苦辛,性寒,能退虚热、凉血。诸物配合,具有清肺泻热、化痰定喘之功。

(3)丝瓜花饮(《滇南本草》)

原料组成:干丝瓜花10g,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每次取干丝瓜花10s\冰糖适量,放人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0分钟

.后即可饮用,代茶饮。

方解:丝瓜花味辛性凉,长于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配以清凉润肺的冰糖,其效更强。

4.气郁乘肺

[证候]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或伴失眠,心

悸,或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 开郁降气平喘。

[食疗方]

(1)柚子皮茶(《食物疗法精萃》)

原料组成:柚子1个。

制作及用法:将柚子剥开,取皮,切成细条,晒干备用。每次取20g,放人茶杯内,用

开水冲泡,温浸10分钟即可饮用,代茶饮。

方解:柚子皮味辛苦,性温,能理气、化痰、平喘,适用于气郁痰滞的哮喘证。

(2)橘络茶(民间验方)

原料组成:橘络10g,橘皮丝10g,绿茶15g。

制作及用法:将橘络、橘皮丝、绿茶放人茶杯中,用沸水冲泡,温浸10—15分钟后即

可饮用,代茶饮。

方解:橘络味甘苦,性平,功能宣通经络、行气化痰;橘子皮味辛苦,性温,能理气、化痰、平喘、消食;绿茶味苦甘,性凉,可清热利尿、肃肺消痰。三物配合,具有理气化

痰、止咳平喘、消食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气滞痰瘀的哮喘证,也可用于饮食过多、消化不

良之证。

5.肺脾气虚

[证候] 气短息促,声低息微,动则喘甚;咳声低微,吐痰稀白,面色咣白,自汗;

舌淡边有齿痕,脉象细弱。

[治法] 益气固肺,健脾益气。

[食疗方]

(1)山药甘蔗汁(《简单便方》)

原料组成:山药250g,甘蔗250So

制作及用法:将山药放人锅中,煮取汁液;甘蔗榨成汁。两汁相配,饮服。

方解:方中山药味甘性子,长于补肺胃之气阴;甘蔗味甘性寒,能清热泻火。两汁相

配,具有益气、固肺、补中的功效。经常食用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

(2)参枣汤(《十药神书》)

原料组成:人参6g,大枣10枚。

制作及用法:将人参、大枣洗净,放人锅内,加清水,以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继续煎煮

15分钟即可停火。

方解:方中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肺补脾;大枣味甘性温,可健脾

和胃。

6.肾虚

[证候] 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汗出肢冷,口燥咽干,手足发

冷;舌质淡,苔薄或黑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 益肾纳气平喘。

[食疗方]

(1)人参胡桃汤(《济生方》)

原料组成:人参10g,胡桃5个,生姜片5片。

制作及用法:人参切成片;胡桃肉洗净;生姜片洗净备用。人参、胡桃肉放人砂锅内,加人生姜、清水,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煮约20分钟即成。去渣取汁。

方解:方中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肺补脾;胡桃仁味甘性温,可补

肾固精、温肺定喘。人参与胡桃仁相配,具有补气益肾、定喘止咳之功。

(2)白果桑椹饮(《中医营养学》)

原料组成:白果10g,人参3g,桑椹20g,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白果放人锅内炒,去壳,与洗净的桑椹及人参一起煎煮,20分钟后调入

蜂蜜,翻炒片刻即可停火。每日1剂。

方解:方中白果味甘涩苦性子,长于敛肺气、定喘嗽;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

补元气、益肺补脾;桑椹味甘性寒,可滋阴、补肝、益肾。诸物与甘平的冰糖相配合,全方

具有补肾纳气、敛肺平喘的功效。

第五节

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多因气 32 血阴阳亏虚,痰

饮瘀血阻滞或情志失调,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所致。

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心功能不全,神经官

能症等疾病所引起的心悸,可参考本节内容治疗。

一、膳食原则

1.心悸属气血阴阳亏虚者宜调补阴阳气血;痰瘀阻滞者应化痰祛瘀;情志不畅、心神

不宁者宜养心安神。

2.宜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不宜烈酒、浓茶、油腻、辛辣、过咸之品。

一、膳食原则

1.胸痹属气血阴阳亏虚者宜调补阴阳;寒凝痹阻者宜温阳散寒通痹;痰浊阻滞者宜行

气化痰;血瘀气滞者宜行气活血化瘀。

2.宜清淡易消化饮食,不宜烈酒、咖啡、浓茶、油腻高脂、辛辣、过甜、过咸之品。

二、辨证食疗

1。寒疑心脉

[证候] 卒然心痛,气短,胸中窒闷,多因受寒后发病或加重;伴手足不温,冷汗出,.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治法] 温阳散寒,宣通心痹。

[食疗方]。

(1)薤白粥(《养生粥谱》)

原料组成:薤白10g,葱白2根,香菜适量,粳米100g。,制作及用法:将薤白、葱白洗净,葱白切成小段,与粳米同放人砂锅中,加水后用小火

煮粥,粥熟后加切碎的香菜即成。每日2次,温热服食。

方解:此粥中薤白辛散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行胸阳之壅结,为治胸 33 痹之要药;

葱白辛温通阳;香菜味辛性温,具宣通之力;粳米甘平,可健脾养胃。共成温阳散寒、宣痹

之功。适用于寒凝心脉之胸痹、心痛、心悸之症。

(2)姜葱粥(《临床食疗配方》)

原料组成:干姜30g,高良姜30g,葱白50g,大米100go

制作及用法:将干姜、高良姜装入纱袋内,与大米同煮作粥,粥熟后去药袋,加入葱白

煮沸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食。

方解:此药粥中干姜、高良姜皆为散寒止痛之品;葱白辛温通阳;粳米养胃和营。共奏

温阳散寒止痛之功,适用于寒凝心脉之心痛、胸痹。

2.心血瘀阻

[证候] 胸闷心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舌质紫暗,有

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食疗方]

(”丹参绿茶(《中国药茶》)

原料组成:丹参9g,绿茶3g。

制作及用法:将丹参研成粉末,加绿茶,放热水瓶中,冲人半瓶开水,加盖焖10-15

分钟后即可。

方解:方中丹参味苦,微寒,可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绿茶清心利小便。二者相配,共

奏活血化瘀、养心宁神之功,适用于胸痹心血瘀阻致心神不宁者。

(2)三七红枣鲫鱼汤(《中华养生药膳大典》)

原料组成:三七10g,去核红枣15枚,去内脏的鲫鱼1条(约150g),陈皮5g,精盐、34

香油各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切碎的三七与红枣、陈皮、鲫鱼同人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约30分钟,待鱼熟时加入精盐适量,再煮二沸,淋人香油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方解:本方中三七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三七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陈皮行气

和胃;红枣、鲫鱼健脾和胃、益气补血。四味合用,共奏活血化瘀、养血和胃之功,适用于

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

3.气滞胸痛

[证候] 胸闷、胀痛或刺痛,时发时止;或伴有两胁胀痛,善叹息,易激怒,心情不

遂时易诱发或加重;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1 行气活血止痛。

[食疗方]

佛手柑粥(《心脑病药膳良方》)

原料组成:佛手柑15S,粳米100g,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先将佛手柑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分钟,去渣取汁,再人淘洗干净的

粳米及冰糖煮粥即成。早、晚分次食用。

方解:佛手柑又名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味辛、苦、酸,性温,能理气化

痰、开胃消食;粳米健脾养胃;冰糖甘以调味。三味合用能理气解郁、活血宣痹,适用于肝

郁气滞胸痹者。

4.痰浊痹阻

[证候] 胸闷重而心微痛,痰多气短,形体肥胖,肢体沉重,纳呆,便溏;舌体胖大

且边有齿痕,苔浊腻,脉滑。

[治法] 化痰祛瘀,通阳宣痹。

[食疗方]

(1)茯苓米粉糊(《家庭药膳全书》)

原料组成:茯苓细粉、米粉、山楂细末、槟榔细末、白糖各20so

制作及用法:将以上五种粉末人盆中,加水适量,调成糊状,蒸熟即成。上午、下午分

次食用。

方解:此糊剂中茯苓健脾化痰、宁心安神;山楂活血化瘀;槟榔行气利水;米粉、白糖

养胃调味。共奏化痰利湿、行气开郁之功,适用于痰浊痹阻之胸痹。

(2)薏陈茶(《经验方》)

原料组成:炒薏苡仁30g,炒陈皮10g,绿茶3g。

制作及用法:取洗净的薏苡仁置锅内用小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备用;晒干的陈皮亦

放人锅内炒至微黄色。将药、茶再人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

取汁即成。代茶饮用。

方解:此茶中薏苡仁性凉,味甘淡,能健脾利湿;陈皮性温,味辛微苦,可调中燥湿化

痰。三味合用可健脾化湿、理气化痰,适用于胸痹痰阻之胸闷、气短、痰多等症。

5.气阴两虚

[证候]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音低微,易汗

出;舌质淡红,苔干少津,脉弦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食疗方]

(1)人参银耳汤(《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人参5g,银耳10g,冰糖10So 36

制作及用法:先将银耳温水发胀,人参切片,与冰糖同放人锅,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

小时以上即成。早、晚分2次空腹服。

方解:此汤中人参大补元气;银耳滋养心阴;冰糖调味。共成益气养阴通脉之剂,适用·

于气阴两虚之胸痹。

·

(2)人参粳米粥(《老年人饮食指南》)

原料组成:白参末3g(或党参末10s),冰糖10g,粳米60So

制作及用法:将粳米淘洗干净,人锅加水适量,大火煮熟后改小火煮成稠粥,加入白参

末,再煮2—3分钟即成。早、晚服用。

方解: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脾肺,又能生津止渴,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人参具有一定的抗

氧化、抗衰老作用,还可扩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肌缺血损害,与冰糖、粳

米煮粥后能益气养阴、健脾和胃,适用于气阴不足之胸痹而脾肺虚者。

6.心肾阳虚

[证候] 心痛憋闷,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自汗,纳少,四肢

无力,一身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 益气温阳,通脉止痛。

[食疗方]

(1)紫河车炖鸡(《中华养生药膳大典》)

原料组成:,紫河车30g,仔鸡1只(约500g),生姜、葱白、盐各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紫河车洗净、烘干、研成细粉,仔鸡宰杀后洗净,把盐抹在鸡身上,放

人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用小火炖煮至鸡熟,再加入紫河车粉、姜、葱,炖煮40 37

分钟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方解:紫河车味甘、咸,性温,归心、肺、肾经。《本草图经》谓其治“男女虚损劳极

……下元衰惫。”为大补气血、双补阴阳、补肾填精、延缓衰老之药;合以鸡肉补气益血,其补益之力大增。长期服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适用于心肾不足之胸痹。

(2)人参薤白粥(《圣济总录》)

原料组成:人参10g,薤白6g,鸡蛋1个,粳米100so

制作及用法:先将人参单煮,取汁备用;鸡蛋放入碗中,搅拌均匀,备用;粳米如常法

煮粥,米熟时放人鸡蛋、薤白、人参汁,再煮至熟。每日1次。

方解: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可大补元气、益气固脱;薤白味辛、苦,性温,能通

宣散结;鸡蛋味甘,性平,可滋阴润燥;粳米味甘,性平,可健脾益气,补后天之本。诸物

相合,共奏大补元气、通阳除痹之功。

第七节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甚至昏倒。多因情志不遂,痰瘀阻塞清窍;或身体虚弱、肝肾不足、肝阳

上亢,清窍失养所致。

高血压、低血压、耳源性眩晕、美尼尔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病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可参照本节食疗方用之。

一、膳食原则

1.眩晕的膳食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养肝肾、补益气血、38 填精生髓;

实者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2.宜清淡饮食;不宜烟、酒、腥味、油腻、辛辣、过咸的饮食。

二、辨证食疗

1.肝阳上亢

[证候]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肢麻震颤,失眠,多梦,健

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食疗方]

(1)二花龙胆茶(《常见病的饮食疗法》)

原料组成:菊花、’槐花各6g,绿茶3g,龙胆草5So

制作及用法:将菊花、槐花、龙胆草、绿茶同放人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

分钟即成。可连续冲泡3—5次,代茶频频饮用。

·

方解:此茶剂中菊花平肝清热;槐花清热凉血,现代研究认为槐花有软化血管作用;龙

胆草清肝泻火;绿茶降火宁心。四味合用可清肝泻火,使火降亢平。适用于肝阳上亢、肝火

上炎引起的眩晕、目胀。

(2)猪脑天麻粥(《中华食物疗法大全》)

原料组成:猪脑1个,天麻10g,粳米250g。

制作及用法:猪脑、天麻人砂锅内,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清水适量煮成稀粥,以猪脑

熟为度。早、晚分食。

方解:天麻平肝熄风、潜阳定眩;猪脑滋肝益髓填精;粳米养胃和营。三味合用可平肝

潜阳、补脑定眩。适用于肝肾不足、风阳上扰之眩晕、耳鸣、健忘等症。

2.痰湿中阻

[证候] 眩晕,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治法]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食疗方]

(”薏米杏仁粥(《疾病食疗删方》)

原料组成:薏苡仁50g,杏仁10g,白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薏苡仁淘洗干净,人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半熟时放人

杏仁,再煮10—15分钟,粥成加白糖适量即成。早、晚分次服用。

方解:此粥中薏米为药食佳品,长于健脾化痰、利水渗湿;杏仁可止咳化痰润肠。二味

同用能健脾化痰、祛湿升清,适用于痰湿中阻、清阳不升之眩晕。

(2)茯苓赤小豆粥(《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原料组成:茯苓15g,赤小豆30g,粳米60so

制作及用法:将茯苓、赤小豆洗净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

沸,改小火煮成稠粥即成。早、晚分次服食之。

方解:此药粥中茯苓长于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赤小豆健脾利湿;粳米养胃。共制成药

粥能健脾化湿、祛痰定眩,适用于脾虚而痰湿偏盛的眩晕。

3.气血不足

[证候l 头昏眼花,动则加剧,遇劳则发;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

寐;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食疗方]

(1)大枣花生粥(《中国中医药报》1989年第20期)

原料组成:大枣10枚,花生米15g,粳米50So 40

制作及用法:将大枣、花生米洗净,与淘洗的粳米同人锅中,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30 分钟即成。早、晚分次服用。

方解:大枣又称红枣,药食兼用,其味甘性温,有益气养血、健脾益胃之功;花生米益

气养血。二味合用可健脾益胃、气血双补,适用于气血不足之眩晕。

(2)川芎煲鸡蛋(《饮食疗法》)

原料组成:川芎6—10g,鸡蛋2个。

制作及用法:先将鸡蛋煮熟去壳后与洗净的川芎同人砂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煎煮30 分钟左右即成。吃蛋喝汤,可经常服用。

方解:川芎擅长养血活血,又可行气祛风止痛,且善于“上行头目”;鸡蛋味甘性平,能滋阴养血。二味同煲后能养血活血、行气止痛,适用于气血不足、气滞不通之头晕目眩、头痛之症。

4.肝肾阴虚

[证候] 头晕目眩,耳鸣如蝉,久发不已;伴健忘失眠,目干涩,视力减退,胁肋隐

痛,腰膝酸软,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或干,脉细数。

[治法] 滋补肝肾。

[食疗方]

(”杞豆汤(《中华药膳宝典》)

原料组成:黑大豆30g,枸杞子15So

制作及用法:将黑大豆洗净,放人砂锅内,加水适量,煨炖,豆熟后放入枸杞子,继续

炖5-6分钟即成。每日晚空腹服1次,连服半个月以上。

方解:黑大豆与枸杞子均为滋补肝肾的药食兼用之品,两者合用相辅相成,其滋补肝

肾、定眩晕功效更强,适用应于肝肾不足之眩晕。

(2)桑椹膏(《随息居饮食谱》)

原料组成:鲜桑椹1eog,冰糖适量。

·

制作及用法:将鲜桑椹洗净后放人温开水中浸泡,纱布榨汁,再人锅与冰糖熬成膏。

早、晚各服15So

方解:桑椹子既可补血又可养阴,对肝肾不足之眩晕有较好疗效。

第八节

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是因为素体亏虚,或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所致以难以入

睡为特征的病症。轻者入睡困难,有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人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

者则整夜不能入寐。

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以参考本节食疗方用之。

一、膳食原则

1.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主,佐以安神定志。虚者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实者宜清

.火化痰、消导和中;虚实夹杂者补泻兼施。

2.宜清淡饮食,多食富含营养、安神之品;不宜辛辣刺激、油腻、胀气之品,睡前忌

用兴奋之品。

二、辨证食疗

1,心脾两虚

[证候] 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神疲体倦,面色少华,饮食无味,纳呆;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养心脾,安神益智。

[食疗方] 42

(1)百合龙眼粥(《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百合15g,龙眼肉15g,小米100g,红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百合、龙眼肉洗净,加入淘洗干净的小米、水适量;共同煮粥,粥熟后

调入适量红糖即成。每天空腹服2-3次。

方解:此粥中龙眼肉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百合滋润清心安神;小米健脾养胃,共奏健

脾安神之功,适用于心脾亏虚之失眠、多梦、健忘等症。

(2)参龙炖猪心(《临床食疗配方》)

原料组成:丹参15g,龙眼肉12g,猪心1个。

制作及用法:将猪心洗净切片,与丹参、龙眼肉同放炖盅中,加水适量,隔水炖熟,适

当加人油、盐等调味之晶即成。每日1次,可经常服用。

方解:丹参益气健脾;龙眼肉健脾养心安神;猪心以脏补脏,补养心血,安神定志。三

味配合,共奏补养心脾之效,适用于心脾不足的不寐、心悸、怔忡之症。

2.阴虚火旺

[证候]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五心烦热,口干津少,头晕,耳鸣,腰酸梦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食疗方]

(1)桑椹百合膏(《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桑椹500g,百合100g,蜂蜜300So

制作及用法:将桑椹、百合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取煎液,再加水煮30分钟取煎液,两次药液合并后以小火煎熬浓缩至黏稠时,加蜜煮至沸停火,待凉装瓶备用。每次1—2汤

匙,沸水冲化饮用,经常服用。

方解:此膏中桑椹甘酸寒,能滋阴补血;百合甘微寒,可清热安神;蜂蜜甘平,可滋润

补中。三味共奏滋阴清心安神之效,适用于阴虚火旺的心烦不眠之症。

(2)莲子心茶(《经验方》)

原料组成:莲子心2g,生甘草3S,绿茶2so

制作及用法:将莲子心、甘草、绿茶放入保温瓶中,开水冲泡15分钟即成。频频饮用,每日数次。

方解:莲子心苦寒,人心经,能清心安神;甘草甘平,能清热解毒,与莲子心相配,共

收清心安神之效。适用于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

3.肝郁化火

[证候] 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严重者彻夜不眠;伴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

于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食疗方]

(”柴胡决明粥(《f临床食疗配方》)

原料组成:柴胡15g,决明子20g,菊花15g,冰糖15g,大米100So

制作及用法:将柴胡、决明子、菊花放砂锅内,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与大米煮粥,粥

熟后加入冰糖至溶化。每日1剂,分2—3次服用。

方解:柴胡疏肝清热解郁;菊花辛甘微寒,可疏风清肝明目;决明子平肝潜阳、养阴明

日;大米健脾养胃。诸药合奏疏肝解郁、清热宁神之效,适用于肝郁化火所致之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之症。

(2)栀子仁粥(《寿亲养老新书》)

原料组成:栀子仁30g,粳米100g。

制作及用法:将栀子仁研成粉末,分作4等份备用。将粳米洗净,人锅内加水适量,煮

粥,待粥熟汁稠时,下栀子仁粉末1份,搅匀食之,每日2次。

方解:栀子味苦性寒,能泻火解毒;粳米健脾益气,防止栀子苦寒伤胃。本品用于虚烦 不得眠者。

4.心胆气虚

[证候] 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恐惧,遇事易惊,或虚烦不寐,形体消瘦,面色

苍白,心悸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弦弱。

.t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食疗方l

(1)安神代茶饮(《慈禧光绪医方统义》)

原料组成:龙齿(煅)10g,石菖蒲3g,绿茶1 g。

制作及用法:将龙齿人锅内,加水适量。先煎20分钟,再入石菖蒲、茶叶同煎10-15 分钟。去渣取汁,代茶经常饮用。

方解:龙齿重镇定惊安神;石菖蒲祛心窍之痰而安神。二者合用可镇惊定志安神,取汁

代茶经常饮用可治心胆气虚不足所致之失眠、多梦、惊悸之症。

(2)安神定志粥(《经验方》)

原料组成:远志肉20g,炒枣仁凹g,石莲肉20g,粳米删g。

制作及用法:将远志、枣仁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备用。将洗净的莲肉与

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再加入远志、枣仁之煮汁,搅匀,煮二沸即成。分次服食,每日 早、晚各1次。

方解:此粥中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远志祛痰安神定志;石莲健脾养胃宁神;粳

米健脾养胃,共奏补肝养心、宁神定志之功,适用于肝血不足、心神不宁所致的不寐、多 梦、健忘之症。

第九节

头痛是指由外感或内伤所致头部经脉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特征 的一种病症。

外感发热性疾病的头痛、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均可参考 本食疗方用之。

一、膳食原则

1.以调神利窍、缓急止痛为基本原则。外感头痛以祛邪治疗为主,内伤头痛以扶正为

主,虚实夹杂者则补虚祛邪兼施。

2.实证头痛者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米、面、蔬菜、水果类;虚证者可多食富含营养的

食物。忌烟、酒、虾类、多脂类食品。

二、辨证食疗

1.风邪头痛

[证候] 头痛剧烈,起病急骤,痛连项背;恶风发热,遇风尤剧,鼻塞目眩;舌质淡

红,苔薄白,脉浮。

[治法] 疏风止痛。

[食疗方]

(1)川菊蜜饮(《百病食疗》)

原料组成:川芎20g,白菊花15g,蜂蜜20g。

制作及用法:将川芎、白菊花分别洗干净,川芎切成薄片,与白菊花同人砂锅,加水适

量煎煮20分钟,滤汁取渣,趁温调入蜂蜜,搅匀即成。上、下午分次服用。

方解: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上行头目,擅治头痛;白菊花疏风止痛、清利头目。

二味合用可疏风清热止痛,适用于风热头痛。

(2)川芎白芷鱼头汤(《常见病症的辨证与食疗》)

原料组成:川芎6g,白芷60g,草鱼头250g,生姜6g。

制作及用法:将川芎、白芷洗净放人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5分钟,去渣取汁,与鱼

头同煮,鱼熟后加人生姜再煮5分钟即成。每天1次,连服1周。

方解:川芎祛风止痛;白芷辛温散寒、疏风止痛;生姜散寒;草鱼头养胃补脑,“治虚

劳及风虚头痛”(《医林纂要》)。诸味配合能疏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之头痛。

2.肝阳头痛

[证候l 头痛且胀,或抽掣而痛;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舌

质红,苔黄或少,脉弦数。

[治法] 平肝止痛。

[食疗方]

(1)天麻猪脑羹(《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猪脑1个,天麻10g,石决明15so

制作及用法:将天麻切成薄片,与石决明、猪脑同人砂锅中,加水适量,以小火炖煮1

小时成稠厚羹汤,捞取出药渣即可。分2-3次服用,可常服。

方解:天麻甘平,可平肝熄风止痛;石决明平肝潜阳;猪脑补脑定眩。三者合用,共奏’

平肝阳、补脑髓、止头痛之功效。适用于肝阳头痛。

(2)菊桂决明饮(《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菊花10g,生山楂片15g,决明子15g(捣破),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菊花、山楂、决明子三味放人保温瓶中,以沸水冲泡30分 47 钟后加入冰

糖适量即成。可冲泡2—3次,代茶频频饮用,每日数次,可长期服用。

方解:菊花甘苦微寒,可清肝平肝、明目定眩;山楂活血化瘀、消食降脂;决明子平肝

明目。诸药共奏平肝阳之功,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目赤。

3.痰浊头痛

[证候] 头痛昏蒙重坠;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咳唾痰涎,肢体困倦;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化痰降逆。

[食疗方]

(1)川芎半夏炖猪肉(《临床食疗配方》)

原料组成:制半夏10g,川芎10g,炒扁豆20g,猪瘦肉60g,油、盐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半夏、川芎、扁豆放人砂锅内,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瘦

肉炖熟,再入盐、油调味即成。食肉饮汤,每日1次,可经常食用。

方解:半夏辛温,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扁豆健脾和胃祛湿;猪

瘦肉补养精血。诸味合用,共奏燥湿健脾化痰功效,适用于痰浊上扰的头痛、呕逆。

(2)半夏山药粥(《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山药30g,清半夏6So

制作及用法:将山药研末,先煮半夏取汁一大碗,去渣,调人山药末,再煮数沸,酌加

白糖和匀即成。分2次空腹食用。可连服1周。

方解:此粥中半夏辛温,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淮山药益胃健脾、补肺固肾。二者相

配燥润相济,共奏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肺不足、痰浊上扰之头痛、呕

恶、吐痰。

4.瘀血头痛

[证候] 头痛剧烈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经久不愈;或头部有外伤史,面色晦滞,日轻夜重,唇色紫黯;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食疗方]

川芎红花茶(《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川芎6s,红花3s,茶叶3so

制作及用法:将川芎切成薄片,与红花、茶叶同人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焖15

-20分钟即成。可连续冲泡2~3次。代茶频频饮用。

方解:此茶中川芎辛香走窜,可活血行气,为止头痛之要药;红花活血化瘀;茶叶清利

头目。诸品配合能活血行气止痛,适用于瘀血阻滞之头痛经久不愈者。

(2)菊桂决明饮(《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菊花10g,生山楂片15g,决明子15g(捣破),冰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菊花、山楂、决明子三味放人保温瓶中,以沸水冲泡30分钟后加入冰

糖适量即成。可冲泡2—3次,代茶频频饮用,每日数次,可长期服用。

方解:菊花甘苦微寒,可清肝平肝、明目定眩;山楂活血化瘀、消食降脂;决明子平肝

明目。诸药共奏平肝阳之功,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目赤。

3.痰浊头痛

[证候] 头痛昏蒙重坠;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咳唾痰涎,肢体困倦;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化痰降逆。

[食疗方] 49

(1)川芎半夏炖猪肉(《临床食疗配方》)

原料组成:制半夏10g,川芎10g,炒扁豆20g,猪瘦肉60g,油、盐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半夏、川芎、扁豆放人砂锅内,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瘦

肉炖熟,再入盐、油调味即成。食肉饮汤,每日1次,可经常食用。

方解:半夏辛温,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扁豆健脾和胃祛湿;猪

瘦肉补养精血。诸味合用,共奏燥湿健脾化痰功效,适用于痰浊上扰的头痛、呕逆。

(2)半夏山药粥(《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山药30g,清半夏6So

制作及用法:将山药研末,先煮半夏取汁一大碗,去渣,调人山药末,再煮数沸,酌加

白糖和匀即成。分2次空腹食用。可连服1周。

方解:此粥中半夏辛温,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淮山药益胃健脾、补肺固肾。二者相

配燥润相济,共奏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肺不足、痰浊上扰之头痛、呕

恶、吐痰。

4.瘀血头痛

[证候] 头痛剧烈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经久不愈;或头部有外伤史,面色晦滞,日轻夜重,唇色紫黯;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食疗方]

川芎红花茶(《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原料组成:川芎6s,红花3s,茶叶3so

购物广场公共标识设计的人机学分析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购物广场越来越向综合型、超大型的方向发展,以便于消费者能够一站式将货物全部购齐。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购物广场标识导向系统建立得不够完善,消费者辨别方向会消耗不必要的时间、人力寻找目标位置。本文通过对顾客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主要分析了对人的视觉特征以及它与标识系统设计中涉及到的标识牌的大小、色彩、照明以及信息传达方式等设计之间关系,初步阐释了人机工程学原理在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使顾客通过购物广场内良好的标识导视系统,能够快速、便捷、舒适地找到所需要购买的商品以及目的地。

关键词:

购物广场 人机工程学 公共标识导视系统设计 视觉特征

一.引言

1.1现状与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购物广场内功能日益增多,它们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购物,也满足了餐饮、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一站式购物体系。而公共标识导视系统却是购物广场视觉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人们能够快捷、方便、迅速获取信息到达商场内目的地的媒介。由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目前中国公共标识系统的现状就是大量模仿西方导视系统进行设计,甚至照搬照抄,短时间内进行量化设计,只顾着导视系统外在与西方导视系统外在形式相似,但是忽略了整个导视系统的统一性、设置合理性,信息有效传达的效率,最关键的是忽略了导视系统的内在本质是且身处地为人着想,实现标识系统的人l生化设计。如,顾客进入购物广场购物,导视系统标识牌上的信息没有有效的传递,导致顾客无法辨别所到目的地的方向。由于标识牌设置位置和标识牌本身尺寸设计不当,导致顾客看不清标识牌上的文字及图案,无法提高效率。如要真正地实现人性化设计,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帮助人们能够快捷、方便、舒适地接收到导视系统牌上的信息,从而到达想去的目的地。

1.2调查分析

为了能够更彻底了解顾客对购物广场导视系统的满意信息,笔者分别在沈阳四个购物广场内发放调查问卷,其中两个选在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和中兴购物广场,另外两个在中街兴隆大家庭和商业城。问卷回收统计表如表1所示。

调研对象按年龄分为20岁以下,21岁-30岁,31岁-40岁,41岁-50岁,以及50岁以下进行调研,如表2所示,其中我们发现21岁~40岁之间人群是购物广场主要的顾客群体。所以这一类人群的调查对导视系统进一步人性化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调研对象按性别分,如表3所示,女性占总人数的69.5%,男性占30.5%,由比例可知,购物广场主要顾客群体为女性。

按照顾客对购物广场公共标识导视系统的满意度进行调研,如表4所示。

经调查结果评估可知,

1导视系统标识牌字体及图案适应度不够,导致顾客重复迷路,增加额外时间。2导视系统标识牌色彩适应度不够,导致顾客不能明显高效地寻找到路标。3导视系统设施位置不佳,为老龄化人士考虑不足,使其在商场内行动不便。4导视系统照明过量,标准度不够,模糊顾客视线,为其快速到达目的地增加了阻碍。二公共标识导视系统人机工程学分析

2.1标识尺寸与顾客的关系

本文仅以购物广场内几个常用且被顾客大量需要的公共标识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根据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图形标识首先满足了醒目清晰和通俗易懂这个两个基本要求,公共厕所中我们只要知道怎样辨别男女厕所。那么我们可以把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特作为标识的基本图形加入标识。男性的生理特征为肩宽胯窄,反之,女性的生理特征为肩窄胯宽。如图1-1所示,为了浅显易懂,我们可以将男性体态特征概括成倒等边三角形,如图1-2所示,女的体态特征概括成正等边三角形。

公共标志的外轮廓为正方形圆矩形,轮廓线规整,直观、精炼、简明、易懂,图内的元素居中,视觉上对称,重心位置适当。

在表5所示,由公称尺寸s与视距的关系得出,当视距为10米,最小公称尺寸为25L/1000时,我们能保证标志的醒目度,标志的公称尺寸应该设为大于250毫米。

为了保证标志上的各构图元素的边界和细节的视觉分辨性,几个构图尺寸与视距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如图2所示,L为视距,d1为构图元素与边框间的最小间距,d2为构图元素之间的最小间距。w为构图元素之间最小的宽度。在一般情况下d1=(20/1000)L,即当L为10米时,d1=20毫米,所以标志元素与边框剪距离不能小于20毫米,构图元素之间的最小间距d2=(1013000)L,即不能小于3毫米。构图元素的最小宽度一般情况TW=(10/1000)L,即不小于10毫米。

2.2视角与视距的关系在公共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在购物广场中,方向四通八达,商品琳琅满目,公共标识系统导示牌在商场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功能上样式上突出其别致性购物广场内标识牌主要分为悬挂式、地柱式和侧和侧凸式如图3所示。

而工作性质不同,视距与固定视野直径的数值也不同,由工作视野的推荐值可知顾客的工作性质应为远看,那么视距应该在1500毫米以上,固定视野直径(标识直径)应该在2500毫米以上,人体姿势多为站着或坐着。而标识安装的位置要在人眼自然视野15°的位置处,即把a取15°。那么当一个不大的物体,放在远的地方看不清楚,而移近了以后就能看清楚,这说明,一定条件下人们能否看清楚物体,并不取决于物体的尺寸本身,而取决于它对应的视角。我们由人机工程学公式可知:a=D/L,即D=(a/3438)L

经计算推出:a=2arctg(D/2L)

如图4,如果购物广场标识为悬挂式,那么取视野直径D1为250毫米,a=15度那么人站在这216.51毫米处就能看清标识牌。如果标识为侧凸式,视角依旧不变,视野直径D2为500毫米,为了看清视距要在433.025毫米处如果购物广场标识牌位地柱式,视角不变的情况下,取视野直径D3为2500毫米,人站2165.13毫米的位置能看清标识牌。

视力是表征人眼对物体细部分辨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其定义为临界角的倒数:视力=1/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的视角检查人眼视力的标准规定,视角为1’时,视力为1.0称为标准视力。视力随照度、背景亮度和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增加而曾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所以我们的外轮廓的尺寸要比标准尺寸大一些,这样就充分了考虑老年人视力不足的问题。

2.3标识牌的色彩设计与顾客的关系

色彩是人的視觉器官对可见光的感觉之一,是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最感性的视觉语言,它在标识系统中的位置不可替代的。它不只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更是传播情感的途径。在购物广场标识系统的设计中,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就是所谓的色彩注目感。色彩是存在诱惑性的,是指在无意观看的情况下,色彩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性质。即,诱目性强的色彩,人们从远处就能明显地识别出来。人的色彩市区又在中心角60°以内,就是说当标识牌放置在人的水平视角上30°到下30°的范围是消费者观看的最佳位置。

色彩的诱目性不仅受色相的影响,还取决于它与背景色彩的关系。在黑色或灰色的背景下,诱目性的顺序为黄>橙>红>绿>青,在白色的背景下的顺序是青>绿>红>橙>黄。所以如图5,购物广场导视系统为了吸引消费者的驻足,我们可以设计黑色背景橙色字体的标识。为了凸显标识牌上的信息,将背景色选取黑色,黑色在色彩心理学中象征着权威、高雅、创意、低调。而标识牌上的信息使用橙色,给人予醒目、热心、健康、开朗、坦率的感觉。这样黑色与橙色的搭配给消费者一种亲切的欢迎,而叉能让消费者通过清晰的标识牌寻到路。

2.4标识牌照明设计与顾客的关系

照明需要满足视觉环境对照度的基本要求,为人们提供方便、舒适的照明环境。购物广场室内照明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购物广场内环境复杂,采用混合照明,因为室内的照明光必须满足顾客能够清晰的看出标识牌上的指示方向信息。人眼通常要在501x-751x的照度下,才有正常的视力;因此人们经常“出没”的场所,照度值不宜低于50lx。根据GB/T13379-1992)《视觉工效学原则室内工作系统照明》,我们从中摘取区域、作业和活动的类型为粗作业,即我们在购物广场内寻找标识牌并看到标识牌上的信息文字时,照度范围应该在30lx-50lx~75lx,如表6。此外,我们应该准确的把握标识牌的亮度和周围灯光的关系,既要有足够的亮度,又要避免眩光,周围的灯光,即标识牌背景光要暗一点。如果标识牌本身发光强度小于周围环境,那样的话光线较弱,容易产生朦胧效果,顾客就无法识别标识牌上的信息。

四.总结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分析 篇4

近年来,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需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始终为学生学习服务, 通过在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努力下, 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然而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脱离生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探究活动没有实效, 最终致使政治教学目标不能达成, 政治教学效果不能实现。因此,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 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教学观念落后

一是在教学中, 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严重, 教师不能够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在教学中缺乏民主, 很多教师仍旧沿袭传统的填鸭灌输式教学, “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 而且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新颖观点不重视甚至完全忽视, 在教学中使学生处于被动局面, 导致课堂乏味、缺少生机。三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学评价标准的影响,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重视对知识的传授, 强调考试分数, 忽视了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 师生间缺乏情感上的共鸣, 这与新课程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2. 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实际上, 很多学生对这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表现得很消极, 缺乏学习的激情, 学习欲望低, 严重影响了政治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实现。此外, 学生缺乏对政治课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很大一方面原因。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将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素材合理利用, 使得政治理论脱离生活实际, 导致学生不能很深刻地理解知识, 课堂氛围沉闷, 影响了教学质量。

3. 探究教学应用不恰当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会探究过程, 并把握探究方法,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协作能力。但是很多政治教师并没有将探究教学的内涵很好地领悟, 只重视形式、忽视成效。如有的教师将有关的知识点简单一提, 让学生们自己讨论, 教师对讨论的结果也不予点评, 在讨论后也没有及时做总结, 不仅学生缺少深层次思维锻炼的机会, 而且也没有学到明确的知识。有的教师还认为一节课中探究活动越多越好, 却忽视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 收效甚少, 这都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背离。

三、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新课标下, 首先教师应做好教学观念的转变, 改变传统的教师权威观。教师是学生政治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 而不再纯粹是知识的灌输者, 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一切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其次还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关注, 尤其不能只重视优等生而忽视基础差的学生, 对基础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此外, 教师还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注意学生的行为和情感需求, 善于发现问题, 主动关心生活有困难的学生,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 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从而更有欲望去进行政治课的学习。因此, 高中政治教师就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氛围。

第一, 政治教师要有提问意识, 在上课前可以将要提问的问题做好准备, 设置的问题不应太难或太易, 要有重点, 在课堂上要注意提问的对象、方式和技巧, 提问时既要鼓励爱发言的学生, 又要注意那些不积极的学生, 对回答正确的要给予表扬, 回答不正确的也不应立即给予批评, 要鼓励其找出问题不断改正。

第二, 政治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依据大纲、教材, 还应联系实际生活, 选择一些学生更容易感兴趣的内容, 如可以插入一些当前时事政治、热点话题,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第三, 政治教师还应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让教学语言多样化。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众多,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知识、丰富教材, 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 使政治教材中的抽象、枯燥的概念变为具体、生动的内容,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让学生更易去领悟, 进而提高政治教学课堂效果。

3. 开展灵活的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地位, 提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协作探究,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中, 政治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 并结合小组讨论,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在探究中政治教师必须适时给予指导, 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 最后还要对讨论结果做出评价, 通过探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总之,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政治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 采用多种手段和策略,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胡萍.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 1:58.

[2]吴嫣.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 2013, 2:191.

[3]曾庆芬.新课改下如何激活高中政治课堂[J].现代阅读, 2012, 10:166-167.

[4]金春艳.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J].教育科学, 2012, 11:32.

景观设计学分析 篇5

检验动物致人损伤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3~65岁,平均25岁;损伤方式:狗咬、抓伤10

例,鸡啄伤3例,羊咬伤2例,马蹄伤1例,猫抓伤1例,猴抓伤1例,熊猫抓伤1例;发生地点:仓库5例,路边4例,庭院

4例,商店2例,餐馆1例,草场1例,野外1例,熊猫基地1例;损伤部位:小腿4例,眼部4例,大腿3例,臀部2例,面部

3例,手指1例,睾丸1例,头、背及肢体复合1例;伤残等级:5级1例,7级3例,9级2例,10级2例,余l1例未达伤残程

度。结论 提出加强对动物管理的规范化及少年儿童防犯意识教育。

【关键词】 动物;人体损伤;法医临床学

【中图分类号】r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9297(2005)01—0060—0

2a forensic clinic analys~ of 19 cases traumatized by animals.y/xu .deng zhen-hua,chen xiao-gang,liu min.

the school offorensic medicine of sichuan e f chengdu 61004

1【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orensic clinic characteristic of injury caused by animals.methods we an—

alyzed 19 cases injured by animals;all cases were assessed at the school of forensic medicine from 1990 to 2002. resultscases are male,the other 7 are female.the age varies from 3 to 65 years old;the average age was 25 years old.ten cases

were attacked by dogs,and three by cocks,two by goats.th e rest four attacked by horse,panda,monkey and cat respectively.

five attacks occurred in warehouse,four on road,four in yard,two in store.th e rest four occured in restaurant,pasture,open

country and zoo.the injury distributed on the calf,eye,thigh,buttocks,face,finger and testis.the compound i~uries were

also observed. 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to standardize the statute and laws about feeding pets and protect young person

from such a kind of injury.

【key words】animal;trauma;forensic clinic medicine

动物致伤人体在法医实践中常见.损伤类型和致

伤机制多样,损伤特点各异。致伤动物种类从昆虫、食草动物到食肉动物。鉴于国内报道多为个案报告,尚未见系统的追踪报告.本文复习有关文献.结合19

例动物致伤的案例进行分析,对动物致伤的特点及相

关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与国外报道的情况进行比较。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

本组资料来源于1990-2002年间在四jii大学华

西法医学院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每1例均有完

整病历记录.部分案例有半年至1年以上追踪观察病

历材料。

二、选择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

1.动物致伤并需做伤残鉴定;2.完整诊疗记录。

f二)排出标准

由于人食用动物源性食品(如吃河豚、鱼胆等)造成中

毒等损伤不列入研究范围。

结 果

一、性别及年龄

本组资料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分步:0~

羊水过少的病因学分析 篇6

【关键词】羊水过少;围产期结局;围产儿;妊娠并发症

羊水过少是妇产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由于羊水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胎儿能否正常发育,所以羊水是否缺乏也是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妇产科医学的发展,羊水过少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羊水含量也已成为产前必须监测的重要内容。随着超声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羊水过少的诊断率逐渐上升,人们对于这一点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笔者对羊水过少的病因学因素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取为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分娩的住院产妇,总例数6473例,包括羊水过少246例,发生率为3.80%,产妇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为26.23岁,初产妇163例,经产妇83例,在此246例羊水过少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单因素对比,确保单胎足月妊娠,在年龄、产次、孕周以及体重指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以B超检查的羊水指数(AFI)为准,AFI在5~8cm以下则视为羊水偏少,AFI在5cm以下则视为羊水过少。另外在术中进行羊水收集作为核对,收集量低于300ml则视为羊水过少。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产前监护措施,包括羊水量检测及胎盘成熟度检测等,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及胎儿生命体征,详细记录产妇的羊水量、性质、胎儿体重及胎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用t检验,率对比用χ2检验,P<0.05视为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并发症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孕产妇的羊水过少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妊高症、过期妊娠以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而这三种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观察组孕妇,剖宫产59例,为59.0%;正常分娩23例,为23.0%;产钳助产18例,为18.0%。对照组中剖宫产27例,为27.0%;正常分娩71例,为71.0%;产钳助产2例,为2.0%。从分娩方式来看观察组难产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胎儿结局 从胎儿结局情况来看,观察组胎儿的新生儿窒息、生长受限、宫内呼吸窘迫、羊水污染以及脐带绕颈等情况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死胎发生率也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母体羊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围生儿的分娩结局,一旦羊水量不足,缓冲作用减弱,就会形成胎盘功能不良或宫内缺氧,影响到胎儿的迷走神经,造成肠蠕动亢进或肛门括约肌的松弛,这是形成羊水污染的主要因素[2]。从另一方面来看,当羊水过少时宫颈扩张作用减弱,宫缩出现节律不协调,对胎儿的压力增大,是形成新生儿窘迫和脐带绕颈的危险因素[3]。本研究观察组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0%,宫内呼吸窘迫为33%,死胎2%,充分显示出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不良结局的影响,而给予剖宫产可以改善不良预后。另外本次研究显示发生羊水过少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20%,妊娠高血压的状态下,胎盘功能减退,导致胎儿低氧,而羊水过少本身也会产生胎儿低氧的结局,所以说,羊水过少合并妊娠高血压是一个病情逐渐加重的慢性低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胎儿低氧产生的血流重新分布,会诱导肾血量降低,减少胎儿的尿量,反馈性地加剧了羊水减少[4]。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合并羊水过少是围产儿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建议加强产前监测,在处理羊水过少的孕妇时,应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吴仕元,袁劲进,胡佳.晚发性羊水过少的临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 16(22):3483-3488.

[2]陈翠欣.41周妊娠并羊水过少126例临床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5): 820-821.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6.

桑树matK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篇7

1 材料与方法

桑树matK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DQ226511.1, 利用matK氨基酸序 列进行BLAST分析, 得到无花 果、啤酒花、糙叶 树、大麻、白颜树、英国榆树、薰衣草、沙梨、美吐根、珍珠梅、鸡麻、云莓等12个物种matK的氨基酸序列 (表1) 。桑树matK基因开放 阅读框使 用OFRFinder进行分析, 使用ProtParam在线软件对桑树matK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 利用ProtScale在线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亲水性/疏水性分析, 利用SignalP-4.1对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预测, TMHMM Server.v.2.0对氨基酸序列的跨膜结构域进行分析, PBIL对氨基酸序列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 SWISS-MODEL在线软件进行同源建模。通过PredictProtein对亚细胞定位、聚类分析、靶位点进行预测, 应用DNAman软件对13个物种构建同源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树 matK 基因开放阅读框分析

开放阅读框是基因序列中那个一段无打断的碱基序列, 可编码相应的完整蛋白, 序列中间不存在终止密码子。桑树的matK基因经OFR Find-er分析, 获得1条长1518bp的开放阅读框, 起始密码子位于1bp处, 终止密码子位于1518bp处, 可翻译为505个氨基酸 (图1) 。

2.2 桑树 matK 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

软件分析结果表明, 桑树matK氨基酸序列共含有20种氨基酸, 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依次为亮氨酸、丝氨酸、异亮氨酸, 含量最低的是半胱氨酸 (图2) 。分子式为C2780H4231N703O738S19, 分子量为59918.5, 理论等电点为9.24, 序列N末端是甲硫氨酸, 不稳定指数为43.85, 大于40, 是不稳定蛋白。

2.3 桑树 matK 氨基酸序列亲水性/疏水性分析

用ProtScale对matK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疏水性进行预测分析, 输出结果见图3。从图中曲线分布可发现, 得分为负数的峰明显多于得分为正值的峰, 因而整个桑树matK氨基酸序列表现为亲水性。

2.4 桑树 matK 氨基酸序列的信号肽预测

利用SignalP-4.1对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预测 (图4) , 图中结果显示, C值为0.221;Y值为0.147;S值为0.202, matK氨基序列分值非常低, 可以断定matK氨基酸序列不存在信号肽, 进而断定此氨基酸序列为非分泌型蛋白。

2.5 桑树 matK 氨基酸序列跨膜结构预测

TMHMM在线分析软件显示, I表示在膜内的概率, O表示在膜外的概率, 中间为跨膜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膜内的概率几乎为0%, 而在膜外的概率近乎100%, 氨基酸序列不存在跨膜结构域 (图5) 。

2.6 桑树 matK 基因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与同源建模

用PBIL分析matK氨基酸序 列二级结 构 (图6) , 结果显示matK氨基酸序列是由53.27%α螺旋 (B) 、13.86%延伸链 (R) 和32.87%无规则卷曲 (P) 组成。利用SWISS-MODEL在线软件对matK氨基酸序 列进行同 源建模, 可信度为18.03%, 小于30%, 说明目前对matK氨基酸序列的三级结构的研究比较少, 生物信息数据库中没有与桑树matK氨基酸同源的三级结构研究结果, 无法进行同源建模。

2.7 桑树 matK 氨基酸序列的亚细胞定位、GO类别、结合区分析

通过PredictProtein软件对matK氨基酸序列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 发现matK氨基酸序列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叶绿体中, 这与目前的有关matK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matK存在3种分子生物学功能且在3种生化过程中起作用 (表3) 。靶位点分析表明有8个蛋白结合区, 分别位于16、85、141、165、183+184、186、483、487位氨基酸, 1个多核苷酸结合区位于449位氨基酸 (图7) 。

2.8 桑树等13个物种的同源树构建

利用DNAMAN软件对BLAST获得的12个物种和桑树的matK氨基酸序列构建同源 树 (图8) 。桑树matK氨基酸序列与无花果matK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4%, 与其它物种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这表明matK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的生物种类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同源性, 有着相近的生物学功能。

3 结论

近年来, 出现大量 关于matK基因的研 究, matK基因广泛地 用于解决 物种之间 的遗传关系。王亚玲等利用matK序列和形态解剖研究了木兰属植物的 系统发育 关系[6], Penjor等基于matK基因序列研究了柑橘属的种系关系[7]。本研究首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桑树matK基因进行了分析, 发现matK氨基酸序列由20种、505个氨基酸组成, 无信号肽, 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 二级结构由三种结构组成, 说明桑树matK氨基酸序列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结构, 由于三级结构比对数据的缺乏导致无法进行同源建模, 存在6种GO功能和9个结合区, Mort等研究发现景天科matK基因主要与RNA的剪接过程有关[8], 亚细胞定位证实matK氨基酸序列只存在于真核生物叶绿体中, 桑树等13个物种matK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本研究仅利用了生物信息学进行了预测分析, 桑树matK基因的功能尚需要进一步实验证明。

参考文献

[1]杨文宇, 万德光.中国桑树分类及桑类中药原植物考辨 (Ⅰ) [J].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 (11) :2624-2627.

[2]李存礼, 刘灼均, 向仲怀.乐山花桑、中桑5801雌花花柱形态结构与桑树分类问题[J].蚕学通讯, 1986, 03:11-13.

[3]Asli Ozdilek, Burcu Cengel, Gaye Kandemir, et al.Molecular phylogeny of relict-endemic 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 based on sequence diversity of the chloroplast-encoded matK gene[J].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12, 298:337-349.

[4]Meryem iPEK, Ahmet ipek, Philipp W.SIMON.Testing the utility of matK and ITS DNA regions for discrimination of Allium species[J].Turkish Journal of Botany, 2014, 38:203-212.

[5]Mohamed R.ENAN.Low-Striingency Single-Specific-Primer PCR as a tool for detection of mutations in the matK gene of Phaseolus vulgaris expose to paranitrophenol[J].Journal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2, 10 (2) :71-77.

[6]王亚玲, 李勇, 张寿洲, 余兴生.用matK序列分析探讨木兰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J].植物分类学报, 2006, 44 (2) :135-147.

[7]Tshering Penjor, Masashi Yamamoto, Miki Uehara, et al.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Citrus and its relatives based on matK gene sequences[J].PLos ONE, 2013, 8 (4) :e62574.

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 篇8

概念隐喻理论的创始者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语言,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概念化方式。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既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是人们认识抽象概念和复杂事物的主要手段。 概念隐喻的实质就是具有认知相似性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有选择性地映射。人们往往借助具体、熟知、简单、有形的始源域去理解抽象、陌生、复杂、无形的目标域,从而简化抽象概念的复杂性,减轻认知压力。政治话语的传播过程是政治家将政治理念传播给受众并使受众认同的过程。隐喻的使用可以激活大脑中既有的始源域,从而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话语中的政治内涵。作为政治思想的载体,政治语篇承担着传播思想、概括问题、构建世界观、塑造现实的作用。在政治角力中,一方为了令自己倡导的政策和行动合法化、宣扬政绩、树立正面形象,往往需要尊己卑人、诋毁并打压对手、重塑政治现实、用语言操纵民众思想,其中就包括隐喻等语言技巧的运用。

二、政治隐喻的常见类型

1 . 旅程隐喻。旅程隐喻是政治语篇使用频率最高的隐喻。Charteris-Black认为这与美国历史有极大关系。欧洲人乘坐“五月花”号抵达美洲成为第一代移民,移民的迁徙史贯穿了整个美国历史。在社会发展阻滞不前时,为了鼓舞人心,政治家会较多地使用重生、创造及旅程隐喻。旅程隐喻可以成功地营造出思乡的怀旧之情,引起政治家与民众间的共鸣,增强二者间的认同感。旅程的起点、终点、方向、导游、同伴为概念隐喻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性基础。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在他的第一次总统就职演说中就用到了旅程隐喻。美国著名黑人权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中经常援引旅程隐喻,将战后美国黑人的生活现状与希伯来人被赶出埃及的状况类比,凸显出在通往自由与平等的旅途上必定要经历千辛万苦的挣扎。

Let us hasten to retrace our steps and to regain the road which alone leads to peace,liberty,and safety.

政治语篇中旅程意象图式激活后,政治家往往被塑造成如弥撒亚般的精神指引者,其宣扬的政策是指引方向的地图,民众是同舟共济的旅伴,政治目标是目的地。政治家通过概念隐喻追寻自由即精神旅行,指出为了顺利抵达梦想中的应许之地,必须紧跟指引者的步伐,以此塑造出具有超凡魅力的政治家形象。

2.疾病隐喻。人体熟悉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折磨和无助的感受。将抽象、无形的政治困境描绘为常见的疾病可以使其内容简单易懂,减轻认知压力。疾病隐喻能够激发民众紧张、焦虑的情绪,促使其迫切想要得知政府解决困境的良方(medicine)。在政治语篇中,为了治疗(cure)病态(sick)的政治环境,政府需要开处方(prescription),促使其恢复健康(recover,healthy)并防止危害的扩散传播(spread)。这些隐喻达到了抚慰民心、增强信心的语用目的。政治困境往往被喻为受到疾病侵袭、急需治疗的病人,政治家被塑造成救死扶伤的医生。在这场生与死的冲突较量中,病人需要与医生保持统一战线方可抵御疾病。

3.宗教隐喻。宗教隐喻是美国政治演讲的一大特色,这与美国的宗教文化不无关系。在达成神圣的(sacred)政治使命 (mission)的征途上(crusade),为了实现美好的愿景(vision),民众必须怀有忠诚的(faithful)信念(belief)。宗教隐喻通过善与恶的巨大冲突,将政治家塑造成站在道德制高点、具有非凡能力的圣人和精神指引者。在其领导下,美国必将经历精神的复兴,赋予其政治理念不可辨驳的正确性。而与其主张相悖的一方,则自然而然具有了不值得信任的恶人形象。

And in our grief and anger we have found our mission and our moment.Freedom and fear are at war.The advance of human freedom…now depends on us.

小布什通过宗教隐喻为伊拉克战争注入了精神动力,鼓舞了民众的士气。追寻自由是人类神圣的使命,这一使命是单纯而无私的,在实现这项使命的征途上所遇到的任何阻碍都需要被清除,尤其是那些在善恶天平极端的恶势力应当通过战争扫除,以此为出兵伊拉克提供道德援助。

4 . 建造隐喻。通常在经济萎靡、社会停滞不前时,政治家借助此类隐喻构建出具有创新性和生产性的社会环境 (shape global economy,build the new century,construct from the crisis),提振民众信心。在试图稳固核心领导力时,政治家利用建造隐喻树立起积极高效的政府形象(create jobs,craft reform)。建造隐喻能够对政府的行动作出积极评价,由此衍生出概念隐喻良好的管理即建造。

三、政治隐喻的功能

1.隐喻的界定功能。政治隐喻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通过提供一种方式,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形容各种关系、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并给复杂事物提供理解的认知框架”。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2001年911事件后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演讲,通过AMERICA IS BEACON等概念隐喻赋予美国繁荣、自由、民主、正义的光辉形象。同时通过TERRORIST IS DANGEROUS ANIMAL将本·拉登为首的极端分子定义为因做了不法之事而逃窜隐匿的卑鄙邪恶之徒,为了维护世界秩序和美国的文明发展必须予以摧毁,以此令其惩罚报复行为顺理成章,为军事打击正名。

America was targeted for attack because we're the brightest beacon for freedom and opportunity in the world.

T h 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w i l l h u n t d o w n a n d p u n i s h t h o s e responsible for these cowardly acts.

在911事件后,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抬头,美国以反恐为名在全世界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旨在保卫美国国土安全并推行其价值观,在2002年1月29日的元旦国情咨文讲话中,小布什通过概念隐喻TERRORIST IS PARASITE将恐怖分子塑造成食物链底端、摈弃了人类道德准则的邪恶生物, 将其拟物化,将动物低等、排外、危害性、侵略性的特征赋予人类。同时,通过SADDAM IS TYRANT将萨达姆刻画成如希特勒般残忍的暴君,并通过AMERICA IS HERO将美国刻画成拯救受害国科威特于危难中的勇士。美国借助隐喻界定功能将世界划分为黑白分明的“邪恶世界”和“文明世界”,美国被概念化为正义的化身,让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相信这是一场除暴安良的正义战争,团结并激励了参战人员,强化了其领导地位,掩盖其侵略战争的本质,提高其政治目的的接受度。随后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

2.隐喻的劝说功能。政治语篇中隐喻的劝说功能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Aristotle《修辞论》曾指出隐喻的劝说功能有三种诉诸形式:人品诉诸,理性诉诸及情感诉诸。 若体现在政治语篇中,道德可信度高的政治家通过维护其政治立场的道德正义性、论证其行动方案和个人意图的合理合法性、激发和唤起民众的认同感及共鸣来达到劝说的目的。 隐喻有助于阐释政治主张,激发民众情感,实现交际目的。

America,in the face of our common dangers,in this winter of our hardship…,let us brave once more the icy currents,and endure what storms may come.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词中借助天气隐喻描绘出美国社会当前的政治经济寒潮和昏暗的前路。通过情感诉诸, 鼓励民众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勇往直前、寻求出路。奥巴马还通过故事隐喻,将个人的美国梦延伸到整个美国社会, 激励民众无论种族背景,只要怀揣抱负都能获取成功,极具喻情色彩。

四、政治隐喻的特点

1 . 隐喻表征社会意识形态。家庭隐喻常出现在涉及美国国内事务的政治语篇中,是美国社会体系中的核心隐喻之一。正如乔治·华盛顿被称为“美国国父”(Father of the Nation),詹姆士·麦迪逊是“宪法之父”(Father of the Constitution)。在国家即家庭的概念隐喻中,政府是父母, 国家的领袖是父亲,市民是孩子。Lakoff指出家庭隐喻有两种模式,“严父型” (Strict Father Model)和“养育父母型”(Nurturant Parent Model)。两种隐喻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Lakoff认为美国的民主党是典型的 “严父型”模式。他们强调国家作为家长的权威和世界的凶险,公民作为孩子必须全面服从国家的安排。父亲的职责是通过将全体财富最大化来守护家庭并通过军事力量最大化来掌控家庭,而孩子在服从的同时还需要自律和自立。民主党则是“养育父母型”的代表。他们强调国家作为父母的责任是关心照顾孩子,抚养孩子长大。在此过程中,培育者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在自由、平等、民主、公平的基础上教导孩子,获取他们的尊敬和信任。具体到非法移民问题上,前者非法移民是违法者,应受到惩罚,而后者认为他们不应再被弃如敝履。这两种隐喻模式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对美国移民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政治制约隐喻生成。由于政治家个人经历不同,个人特色的不同更能折射出他们的政治意图、领导风格和个性的差异。同时,隐喻的选取也取决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政治目的。

演员和体育评论员的经历赋予里根些许浪漫色彩并造就了其幽默、善言的形象。他任职期间,越战、经济不振等问题令美国人民精神萎靡,他通过轻松的娱乐隐喻将复杂刻板的政治问题简单化。他认为美国的政治观点即上帝创作的柔美之歌, 美国人民应该令这首团结友爱之歌传遍世界。同样,在他心中政治即竞赛,在太空的竞技是美国振兴的关键,因此他在任期内提出发展永久空间站的计划。克林顿因为白水事件、吸食大麻以及与莱温斯基的丑闻险些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了走出弹劾阴影,他通过大量的复兴隐喻重塑其个人伟岸形象,并鼓舞民众对国家重拾信心,抵御大萧条。他还巧妙运用共和党执政期间造成的种种困境及与“死亡”的认知关联,塑造民主党所代表的“重生”、“复兴”的概念标识。小布什任期内发生的举世震惊的事件即911事件及对伊战争。通过道德经济隐喻,他认为恐怖分子对美国欠下了巨大的道德“债务”,务必 “偿还”,付出“代价”。通过罪与罚隐喻将美国“救世主” 地位和本·拉登“歹徒”身份对比,暗指有罪者必将遭受救世主的惩罚。最后,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奥巴马通过历史即故事和国家即家庭将自己的家庭故事置于美国发展的故事框架中,将个人作为黑人实现美国梦的经历延伸到国家实现美国梦的伟大统一,领导人民建设一个和谐的联邦大家庭。

五、结语

EXCEL函数在教学分析中的应用 篇9

证号查询。操作:1、在全院成绩表中按身份证号升序排绩表的E2,公式菜单-插入函数命令中找到VLOOKUP,图7:进行查找的值是身份证号,故第一个参数填入D2;表是全院成绩表,但它要求以查询字段开始,故选中全院成绩表的C2:E3833(共3822条记录)区域,为了能够智能填充使用固定地址;成绩在第二个参数区域的第2列,故第三个参数填入2,由于需要精确匹配,第四个参数填入0,确定。查询证(转下页)

分为“良好”,79-60分为“及格”,59-0分为“不及格”。可知有三个转折点90、80、60。用IF函数的嵌套实现判断等级,判断成绩应由高到低,即先判断成绩是否大于等于90,再判断是否大于等于80,再判断是否大于等于60,余下为不及格。有两种操作方法:一是在G2中直接输入“=IF(E2>=90,"优秀",IF(E2>=80,"良好",IF(E2>=60,"及格","不及格")))”,函数很长,非专业人员一般不用。方法二:选中G2,找到IF函数,弹出IF函数对话框,在第一个参数中填入E2>=90,第二个参数中填入“优秀”,光标放置于第三个参数,单击名称框的IF函数(图8中红色方框)会弹出新的IF函数对话框,按照如图8输入参数,光标放置第三个参数,再单击名称框的IF函数,弹出对话框,输入图8中参数,确定。

上一篇:教学场下一篇:中西古建筑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