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教学

2024-05-11

景观设计教学(精选十篇)

景观设计教学 篇1

景观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从大地的生态规划、流域规划到区域景观规划;从国家的生态保护到国家公园建设;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到城市广场、步行街规划;从城市公园建设到私家花园建设;从局部环境建设到街头城市小品、雕塑设计等都纳入景观设计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 在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的推动下, 以其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景观设计有了更大的发展。中国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 带动了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 也为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开设提供了条件。

景观设计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相比较其他专业, 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环境。实践性强是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最主要的特点。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必须运用实际的设计训练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设计的基本技能。

2 透视在景观设计学习中的地位及特殊性

透视是绘画的一个术语, 指的是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物体的基本方法。主要作用是为艺术创作奠定基础[1]。在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中, 通过透视图将设计者的构思传达给使用者, 通过透视图来进行交流。透视图不仅有助于形成真实的想象, 并能真实地再现设计师的预想, 而且设计师在做设计工程时借助透视图推敲方案, 进行设计意图的表达, 以协助专业设计的顺利表达。

透视是建立在数学和几何学基础上的一门数理性极强的学科, 在景观设计学科领域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透视基本原理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将物体多个方向的正投影图综合成为一个符合视觉习惯的立体图形, 训练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形成对图形、形体和空间的表达与设计构成的能力。所以说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基本技能。在整个景观设计教学体系中体现出重要的地位。

在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不能把透视图画法当做是纯粹的理科制图或是单独形态的绘制, 而是要将透视原理和制图技巧与景观专业的设计方案紧密结合,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以致用。把透视原理的学习应用到景观设计的专业实践中去, 表达设计者的构思, 并能真实地再现设计师的预想。透视课程不仅是理论课, 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性的应用, 体现了在景观设计专业领域中透视课程教学特殊性。

3 传统的透视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透视教学过程中, 多是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学生在下边跟着画。讲授内容强调对透视原理的掌握、阴影透视和透视基本几何画法的练习。结果考试的内容也是考课堂上讲过的透视图。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是透视学的范畴, 但忽略了与景观设计专业之间的联系,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把透视课看作是一门理论课, 缺乏对景观设计专业透视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意义的了解, 必然会影响透视教学的效果;从教学模式的运用上,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 缺少对教学环节的设置, 缺少课堂上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影响学习效果。仅限于理论内容的死记硬背,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限制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4 景观设计专业透视课程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探索

4.1 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体系

例如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 西方的焦点透视是主要讲解的课程重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 不但要教授西方的焦点透视, 对于中国的散点透视也要做详细的介绍, 并通过增加相关的绘画艺术作品赏析, 使学生们增进对绘画透视艺术更深入的了解, 增加艺术底蕴提高艺术素养, 为艺术创作打下基础。

4.2 细化教学环节

针对不同的环节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及手段, 其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理论讲授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 注意讲授与学生的练习相结合。在课堂练习的环节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几人为一个单位组成讨论小组, 各小组通过讨论完成课堂练习。在交互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下, 启发学生探讨透视图的不同画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 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力, 同时互相讨论的方式, 也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3 为了适应景观设计专业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景观设计透视规律等新的内容

从专业角度出发, 为了能使透视课程的知识更好地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适当增加景观设计透视规律的内容。不断充实透视学习的内容, 增加课堂上内容的实用性, 才能保证后续学习的良好效果。从景观设计专业出发, 针对专业的特殊性, 对透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做出适当的改革和创新, 才能使这门学科符合时代的需要, 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收益。

参考文献

[1]冯阳著.设计透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3, 9

景观设计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in e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2.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3.读准带有anenin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an en in的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情境图、字母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迁移知识,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的手里有一些拼音卡片,可是老师的记性不好,不知道该怎样读了,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出示复韵母四声的卡片,请学生认读。

二、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1、课件动画跳出an  en  in(板书)

今天可爱的拼音家族又来了几位新朋友,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一个n)(每一个韵母前面都有一个单韵母)

教学-n的发音

这几位都有一个-n,不过他不是声母“n”,他跟在单韵母后面,我们叫他韵尾。但他   的   发音和声母“n”有关系。我们只发“n”的前半部分,用舌尖顶住上齿背(手势)让气流从鼻孔里出来。因为是韵尾,所以要读得轻一点。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发音。

小结:an  en  in这三个韵母后面都有一个从鼻子出气的韵尾,所以我们叫他前鼻韵母。(板书:an en in)

三、 运用规律,自主学习

(一) 学习前鼻韵母an。

1、 我们现在会读单韵母a,又学会了韵尾-n,那将他们合起来该怎么读呢?

学生试着发音,老师相机引导。

2.师:谁能编一个顺口溜来记一记呢?

3.an来时还带来四顶帽子,你们知道这四顶帽子都是谁吗?

同学们真聪明,那么,这四顶帽子戴在谁的头上?相机板书ān  án  ǎn  àn

指名读,正音。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字带有这个音节呢?

(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的an?师引导总结:练读音  读四声  记韵母

(二)教学en in

1.引导学生用学习an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合作学习en in

2.小组汇报。

请小老师到前面来讲。

(三)认读带调韵母

三个带调的前鼻韵母来到了一起做游戏,老师想看看你们是否还能认出他?好,请看大屏幕(出示各种声调的前鼻韵母,请学生认读)

课间小游戏。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

师:看到小i,老师又想起它有一个时时刻刻总和它连在一起的大y爸爸,瞧,整体认读音节yin又出现了,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是一样的。

指名读。

它们也有四顶帽子,帽子戴在谁的头上呢?

出示:yīn  yín  yǐn  yìn  同桌读。

请用yin及其四声说话。

四、复习巩固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个好朋友。大家欢迎他们!(一名学生戴小熊的头饰,提着篮子上台 。 )小熊,怎么只来了你呀?

小熊自我介绍:

今天真不巧,我的三个朋友都生病了。我要到果园里去摘果子送给他们补补身子。(黑板上面贴有不同颜色和名字的水果,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韵母、音节。)

啊!果园里这么多水果成熟了。 (摘不到)可是这么多水果怎么摘呢?(诱导学生帮他摘下来)

2.生摘水果。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都想帮助小熊。可是,每个果子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你得把它说给大家听,说对了,这个果子才能送给小熊。老师要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摘果子。 (本课生母和前鼻韵母相拼的音节)

小熊:篮子里有这么多水果,这下,我的好朋友们一定很高兴。谢谢大家!再见

2.  小朋友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好吗?刚才老师接到文具店阿姨的电话,她有一批新文具,可是这些文具缺少标签。想让我替他贴上去,我觉得小朋友这么能干,肯定能帮老师做好这件事情。

1)、我们来认识一下是些什么文具呢?(出示实物文具:转笔刀、字典、文具盒、铅笔、圆珠笔、写字本)

2、阿姨还准备好了标签呢,出示 卡片:zhuan bi dao ,zi dian ,wen ju he, qian bi ,xie zi ben 。

师:这些卡片谁愿意帮助贴一下?那么就仔细地读读这些,小朋友可以同桌之间一起读读找找。(学生自由读)

3、有小朋友找到了吗?请他走到前面说说。(对了鼓掌)

4、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贴上去的的标签。读读

(三)学习纯句子。

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营业员阿姨给我们送来了一盒积木,老师把它们搭成了两件礼物。是什么呢?

1.(屏幕出现一只小鸟)

师:快看,有一只小鸟飞来了,这只小鸟的身上有6个小秘密,(小鸟由几块积木拼成,每块积木都有音节或音节词),小朋友,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大家仔细看哦,秘密马上就出来了。(媒体演示)点击小鸟,屏幕以横线为单位跳出音节。

wo de ji mu zhen hao wan,

da zhi xiao niao fei lan tian。

学生逐词拼读。

3.连词成句。

师:谁能把这些音节连起来读?

(1)试读 (2)范读(指导轻声的读法)(3)指名读 (4)加上动作齐读

4.拓展说话。

师:还有一件是什么呢?

屏幕出示: “火箭”学生练习说句。

小屋 Wo de ji mu zhen hao wan, da zuo huo jian zhen mei li .

(小鸟:我的积木真好玩,搭只小鸟飞蓝天。小屋:我的积木真好玩,搭只火箭飞蓝天。)

5、现在我们把两件礼物的秘密连起来读一读。看哪几位小朋友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

五、总结: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上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请用你聪明的大脑来想一想。

景观设计教学 篇3

关键词:项目驱动;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实践教学

我国高校开设景观设计课程的时间还比较短,在教学方法等领域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而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开设则时间更短,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从植物造景设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当前植物造景设计教学工作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工作。这导致了植物造景设计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难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植物造景设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此,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作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植物造景设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植物造景设计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项目驱动在植物造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作为中心的,教师在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项目驱动教学在植物造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集合

从传统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模式来看,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工作,这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严重不足。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引入,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样在植物造景项目驱动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完成了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也掌握了实践工作方法,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学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植物造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服务的,以项目驱动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将学校理论教学工作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机融合,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植物造景设计的专业人才。在植物造景设计教学环节中,将市场实际植物造景设计项目引入教学环节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学生自主完成植物造景设计项目,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洞察力,能够确保学生根据市场需求,提高自我能力。

(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水平

在植物造景设计教学中,设计项目的引入,能够使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植物造景项目驱动教学是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由学习小组独立解决一个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信息搜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以及最终评价等环节。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够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植物造景设计项目中一般会包括多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多方面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完成植物造景设计项目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推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二、基于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的特点

在植物造景设计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开展教学活动,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方式,推动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在植物造景设计教育中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合社会发展对植物造景设计人才的要求。基于项目驱动真实项目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课程教学,是以具体的植物造景设计作为载体和基础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参加真实的园林工程中植物造景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的实践环节当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各科目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创造性地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从整体上看,基于项目驱动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的主要特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植物造景设计项目实践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开展植物造景设计项目教学工作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另一方面植物造景设计项目驱动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师在植物造景设计驱动教学设计中处于辅助教学地位,注重教师对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导。再次,植物造景设计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具体的项目作为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张知识的自主建构。最后,在植物造景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加强对过程的掌控,这样才能推动实现植物造景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的目标。

三、基于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的准备阶段

在实施项目驱动植物造景设计实践教学的准备阶段,必须要明确植物造景设计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的目标。开展项目驱动的植物造景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景观设计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以此为目的,可以建立起系统的“531”人才培养模式。“5”具体指的是植物造景设计调研方案的策划和制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审美分析、植物景观设计综合设计、方案概念表达和方案汇报;“3”具体指的是场地勘察成果图绘制、景观元素效果表现以及方案成果展示;“1”指的是一个目标,也就是通过实践教学形成一个综合的植物造景设计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教师需要建立景观设计项目实践教学的项目库建设。植物造景设计项目驱动教学实践模式是以具体的项目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经验,为本课程项目教学工作建立起系统的“基本项目场地库(包括调查场地库和设计场地库;两个子系统),并且要根据教师工作室承担或者校园园林公司承接的实体项目进行及时更新。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植物造景设计的项目中来是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学校的园林规划工作平台,使学生参与进来。其具体工作包括项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调研方案策划、场地调查、项目资料收集与分析、调研方案策划、植物景观现状分析、概念性方案设计、植物景观扩初设计、方案效果表现、方案展示与汇报等 7 个项目。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植物造景设计工作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实践工作相互结合,在项目中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植物造景设计实践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把学习和专业工作相互结合,从而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形成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适合在行业的多个领域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最后,项目实施汇报与评估。在植物造景设计项目教学完成之后,必须向教师汇报植物造景设计方案,通过教学小组的自我评价、不同小组之间的评价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使学生回到项目教学学习阶段,总结在项目教学设计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植物造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通过植物造景设计项目驱动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通过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植物造景项目的实际设计方案进行点评,能够使学生对植物造景项目设计的认识更加深入,也能够更好的进行植物造景项目方案设计,对于学生今后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基于项目驱动的植物造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在植物造景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植物造景设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具备有过硬的实践素质,提高植物造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能够推动高校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绪英,徐莉华,蔡军火. 基于真实项目体验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5(01).

[2]孟福利,郭志静. 项目驱动下的体验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 艺术研究,2015(01).

[3]万蕾. 项目式教学在《景观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2013(04).

[4]郭丽. 项目化教学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及成效[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1).

[5]马艳青,汪进芳. 探析景观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模式[J]. 艺术科技,2014(03).

高校景观设计教学的思路探索 篇4

一、目前我国景观设计发展的现状

景观园林是现代都市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美化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各级政府都加大的景观园林的投入力度,不仅聘请专业的设计团队,还购买大量的绿色植被。目前我国景观设计发展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市场潜力巨大

景观设计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社区景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居住环境也格外重视,在购置房产时,很多业主也侧重于购买景观绿化率较高的楼盘,为了迎合客户需求,很多楼盘大景观设计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2)校园绿化。绿荫一直以来就是是校园的代表颜色,景观绿化为校园带来生机勃勃的气息,为学生营造更加闲适的学习氛围。针对校园绿化,每座校园每年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此外,景观设计还被广泛应用于市政绿化、风景区绿化、酒店绿化之中。景观设计应用途径的广泛性使景观设计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行业竞争力较大

景观设计并不是由其自身体量而定,像花园设计、树木设计、草坪设计都是景观设计的范畴。因此,景观设计门槛较低,从事景观设计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兴起,随着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市场规模的迅速膨胀,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企业数量激增,目前我国园林企业数量已超过16,000家。根据住建部公布的信息及中国园林网统计,截至2016年6月,具备国家城市园林一级资质的园林绿化企业超过1300家,家数众多,竞争激烈。

二、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专业是近年来新型专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矛盾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师资队伍有待提高

师资力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然而景观设计属于新兴专业,很多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景观设计专业,但是在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室内教学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本世纪初期我国才开设景观设计专业,因此,现阶段从事景观设计教学的教师大多数并没有经过专业景观设计培训,受自身专业能力限制,一些教师没有良好的教育体系,无法满足教学需求。2)缺乏“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主要是指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实践技能,景观设计专业重在实践,缺乏“双师型”严重影响了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

2、人才培养目标有待改善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源泉,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用思想、有创新能力的社会应用型人才,但是现阶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明显的误区,并且没有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很多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实际价值,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没有实际的工作能力,缺乏岗位竞争能力。加之景观设计行业和行业相比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人们对设计风格的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满足客户要求,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设计作品才会被认可,景观设计理念只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依然一成不变,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3、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我国素质教育开展较晚,很多高职院的教学方式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生缺少发挥空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景观设计专业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没有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2)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景观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专业,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总结理论知识,而理论又反作用于实践。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忽视景观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较少,这和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注重实践的观点相悖。

三、高校景观设计教育的有效措施

1、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对景观设计步入一个新兴的专业,我们需要的是兼具两种风格的综合性知识较强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构建出一支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的队伍,不断适应学科的发展要求。从目前的专业实际来说,景观设计的教师应该以本专业出身的老师为主,还辅以以园林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的老师,构件一支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和更新老师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时代的化,才能生珍子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才能。对于专业教师挑选,应该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案臼,从一些公司或单位中挖掘有着实践经验的相关人员进行教师兼职,这洋的尝试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继承那些有经验者的经验,并在学习中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2、完善课程设置

学生技能主要来源于课堂,因此课程内容决定学生学习深度。首先,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实践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艺术技能与自我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是完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第二,更新教育能容,景观设计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景观设计风格的审美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对于景观设计教育内容也要与时俱进,随着设计潮流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3、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景观设计是一个极富创造性和创新性的领域。创新精神是优秀景观设计人才的必备素质,直接决定着其在景观设计道路上能够达到的高度。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的品格。

4、建立校企联合机制

校企联合机制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保障高职院校就业率。无论是院校、企业还是毕业生都是联合机制的受益主体,因此校企联合机制在高职教育中十分普遍。景观设计专业同样适合校企联合机制。通过校企联合机制可以为景观设计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力量,保障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而企业可以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景观设计真实的工作氛围。同时,通过校企联合机制,高职院校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景观设计行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根据企业与整体行业的反馈,高职院校可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毕业生社会应用能力,让他们在行业中拥有足够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景观设计是目前相对热门的行业,但是景观设计专业在高职院校中起步较晚,不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景观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果.住宅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18)

[2]闫妍,宋雅洁.浅谈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J].四川水泥.2016(10)

《长征》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长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课本第四组中的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

2、理解诗意,充分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现代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

学习全诗,把握诗句内容,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

透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及多媒体课件;

2、画诗句配图(五岭、乌蒙、细浪、泥丸);

3、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策略

一进入情境

二理解感悟

三激情明志

四回味升华

五拓展实践

(课前课件播放《长征》歌曲)

(一)谁能说说我们刚才听过的歌曲名字?又是谁作词的呢?

(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长征》(板书)。

(三)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对长征的了解。

(四)(课件出示长征路线图)教师结合路线图进行小结。

《长征》诗是毛泽东于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之后饱蘸胜利的喜悦和革命豪情所创作的。

(教师板书:毛泽东1935年10月)

过渡:在我们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我们共同步入长征,同红军战士一起走长征路。

(一)范读课文

(二)指导学习

交流时出示五岭乌蒙细浪泥丸等配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三)指导体验感受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长征中的一些感人的场面,看看它们是否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件播放影片)

过渡:是啊,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千难万险,面对着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着万水千山的阻隔,面对着饥锇的威胁,他们啃树皮,吃草根,咬牛皮带,咽鱼骨头这些都是他们经历过的呀。

(四)品读诗句

短短的几行诗不可能包罗万象,下面我们从诗句中找一找,诗中写了红军遇到的哪些困难?红军又是怎样看待这些困难的?

提示:这种种艰难险阻都可概括为一句话

小结:这正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

(板书):

远征难

不怕

万水千山

只等闲

指导学生从故事内容来理解具体字词的意思。

课件出示庆祝长征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启发学生想象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的喜悦情景,让学生想一想红军战士可能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进而理解更喜、尽开颜。

(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给予不同的评价)

(五)指导朗读感悟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2、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诗句;

3、组织小小朗诵比赛;(课件出示诗句朗读节奏)

4、进行奖励。

(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作为奖品)

(一)激情

学习完《长征》,你有心理话要对红军战士说吗?

(二)小结

红军战士正是因为有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才能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纵横于万里征程。让我们用铿锵有力的朗读,再现红军的豪迈气概!

(播放《长征》歌曲)

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就是一曲久唱不衰的歌,让我们学唱这首曾经让我们的祖辈父辈为之满腔豪情、热血沸腾的《长征》歌曲,让我们去领略长征的惊险悲壮,让我们去感受纷飞的战火,让我们呼吸呼吸弥漫的硝烟,让我们去追寻先辈的足迹

(《长征》歌曲再次响起)

唱《长征》歌曲

歌曲名为《长征》,是毛泽东作词的

自由谈自己对长征的了解(可以谈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可以谈长征的线路;也可以谈长征中的故事;可以谈长征中的英雄)

听老师小结

听老师朗读课文,并谈一谈全诗的大概内容。

小组学习活动

1、自由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相互解疑;

3、全班交流,上台汇报。

1、看《飞夺泸定桥》、《过草地》、《过雪山》、《腊子口战役》等影片剪辑;

2、谈感想。

1、认真读全诗,找出红军具体遇到的困难以及红军战士的表现,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这些句子,并做好标注。

2、汇报交流

①说说诗中所描写的红军遇到的种种困难及红军战士的表现;

②有感情把这些诗句读出来,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③学生齐读。

3、重点感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理解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读一读,把只等闲的那种英雄气魄读出来。

4、质疑

认真读读诗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或谈谈自己的发现。

①暖与寒的意思。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

讲巧渡金沙江故事,帮助大家理解暖字;根据飞夺泸定桥的场面理解寒字。

(暖反映出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的喜悦心情;寒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②更喜

(相互拥抱;放声高歌;跳舞;把帽子抛向空中)

③尽开颜

(全都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放声大笑笑得前俯后仰)

1、自读自悟;

①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暖的喜悦、寒的心惊胆寒、尽开颜的无比欢乐

②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③学生评价;

④小组读,齐读;

2、在自己的书上画出节奏,并试着读一读;

3、学生推荐代表进行比赛: ①试读准备;

②朗诵比赛;

③学生评比;

1、对红军战士们说说心里话;

(具体可结合长征中红军战士遇到的种种困难来说;可从红军战士面对困难的表现来谈;可联系自身生活经历来谈;也可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来谈)

2、齐声朗诵。

学唱《长征》歌曲

(在歌声中结束学习活动)

读读有关长征的故事;

唱唱有关长征的歌曲。

课前播放《长征》歌曲,为课堂教学渲染气氛。

利用长征路线图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红军长征的历程,化空洞的叙述为具体的感知。

影片的播放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红军长征中的种种困难和惊险悲壮。

形象的画面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红军长征胜利之后的无比喜悦的心情,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

课件出示诗句朗读节奏,实现高效反馈。

在《长征》歌曲声中总结全诗,加强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创设情境,以唱带诵,增强感染效果,更加激发学生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

【板书设计】

11长 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远征难 不怕(英勇、无畏)

景观设计教学 篇6

【摘要】从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的目标意义出发,提出进行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三江学院建筑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中的进度安排、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方面做了梳理和归纳。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7-01

在国内建筑学系,技术类的理论课程如何与建筑设计课程相互促进,实现学以致用,是一个经常会引起讨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与方式,以国内建筑高校众多的教改案例来看,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对仍沿用传统教学体系的众多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以笔者之观察和体会,如果能在“生产实习(又称为建筑设计院实习)”之前安排“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建筑制图能力,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和落实“学以致用”最有效的手段。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理应按照生产企业(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和要求进行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在理论知识和制图要求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内容需要讲授和图示示范。笔者以近两年在三江学院建筑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拟对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做一梳理和归纳。

一、课程概况

三江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五年。现行的教学计划按《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教学内容设置,把“生产实习”安排在五年级第一学期进行。2013版的专业规范对生产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点、要求和学时均列出了基本的要求,其中对“完成工程设计图(施工图)”的要求为“掌握”。为提高学生到实习单位后的快速上手能力,结合多数设计院以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为主要业务的现实考虑,三江学院建筑系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建筑设计》课程内容是先做“居住小区规划”,再做“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设计”。在教学方式上意图以一个完整项目的形式展开教学。

二、教学设计

三江学院建筑系目前的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安排学时7周,要求在完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选择规划小区内的一栋二类高层住宅,完成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表达。

为力求接近实战的训练效果,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表达要求完成相对完整的图纸内容,包括:目录、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含地下室和屋顶)、立面图、剖面图、户型大样、楼电梯大样、坡道大样、墙身大样及其节点详图、门窗大样及门窗表。考虑到学时的限制,仅要求学生绘制墙身大样不少于两处,并放大檐口、勒脚部位的节点详图。

根据出图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笔者在进度上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步骤:

第1周,布置教学任务,公布教学进程表。讲解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布置研习相关设计规范,并根据规范调整和优化小区规划和住宅单体的设计。

第2-3周,讲解总平面图和平面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建筑平面图和总平面图的绘制。其中应强调地下、首层、屋顶三个特殊平面的设计和表达要求。

第4周,讲解立面、剖面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建筑立面、剖面图的绘制。

第5-6周,讲解各类大样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大样图的绘制。

第7周,讲解目录、设计说明、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的编制深度规定,完成目录、说明、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的编制。全面复核建筑图纸,完成全套建筑施工图。

三、教学重点

由于目前教学上缺乏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的配合,课堂上的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重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基于本专业规范,落实符合编制深度规定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与表达”。即,通过查阅和研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规范,使住宅本身满足设计标准,再在制图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的要求下画出一系列图样。“规范”、“编制深度”、“表达”,成为教学重点的关键词。

四、教学难点

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由于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建筑制图等方方面面,故而教学的难点很多。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三个问题——什么样的建筑设计符合使用要求和工程标准?建筑施工图设计要解决哪些问题?建筑施工图要表达(画)到什么程度?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成为检验教学成效的主要依据。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建筑施工图设计绝不只是深化图纸和标尺寸这么简单。通常在设计师拿到扩初或方案图后,首先需要明确各部分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满足其它各专业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学习规范成为最终施工图设计成果表达(画图前)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建筑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解决想做什么或想做成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则在于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建筑施工图设计犹如纸上盖房子,是一项相对微观,着力解决定位、定量和实施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处处有交代,事事有依据。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思考功能、空间、形式等大的关系外,必须对建筑构配件的材料、尺寸和构造做法,以及与结构、设备、施工等的相互关系要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对这些前置课程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恰恰是学生捉襟见肘的所在,也是教学真正的难点所在。

对于第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众多讨论施工图设计的教材或论文重点着墨之处。这些参考资料对建筑施工图表达的内容和深度均有详尽的描述,多数还附有示例,故无需在此赘言复述。即便如此,笔者还是发现模仿这些范图和示例只能求得形似,想要画得一套“耐看”的施工图并不容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上述两大难点尚未解决,另一方面,最本质的,是因为学生对施工图设计的逻辑性缺乏认识。依葫芦画瓢往往导致施工图深度不一、前后矛盾、错漏百出。因此,必须通过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表达逻辑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五、结语

建筑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是实现建筑师创作意图的关键。同时,施工图设计也是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执业建筑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是迈向职业建筑师的重要一步。虽然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施工图的表达模式和深度要求,但同时也要向学生传达一个基本的职业理念——建筑施工图设计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画好一套图的问题,建筑施工图设计反映和呈现的应该是一整套服务的思想。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着缺少结构、水暖电等工种配合,完整性程度欠缺,出图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从设计院施工图设计的程序来看,我们教学中的建筑施工图图纸可能称之为“建筑专业条件图”更为恰当。但这并不妨碍“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意义!相反,这些问题与不足恰恰反过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建筑技术理论课程如何促进“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黄鹢主编.建筑施工图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研究 篇7

一、文字设计的定义

文字设计意为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 将文字的字面含义以及文学语言转换为具有冲击力的视觉图形, 并赋予其设计者的思想感情。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演化而来, 是社会约定成俗的符号, 而文字设计则把文字从阅读符号转变为一种视觉符号。文字将信息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为信息沟通的媒介, 文字设计在平面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 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 无论是汉字还是其他文字, 字体的造型变化构成了各种形态和性格, 通过对字体的研究, 对字体结构的探讨和演变, 能够形成千变万化的字体设计, 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和创意思想的视觉传达方式。

二、文字设计教学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平面设计中, 文字是仅次于图形的另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开展文字设计教学的意义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更好的完成信息的传递, 文字可以使平面设计的内容表达更加清晰, 文字的含义也是极其丰富的, 因此也可以通过文字传达各种不同的信息;二是文字可以使表达更加的具象化, 在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中, 有时候有些图形的创意往往很隐晦, 如果没有仔细观察, 很难发现其中的含义, 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 不仅能使视觉传达方式有更多的选择, 也便于理解。三是文字设计可以增加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 文字蕴含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创意的文字设计可以提升平面设计的审美价值。四是字体设计的应用十分广泛, 字体设计不仅可以单独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它还能应用于广告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等。

三、文字设计的类型探讨

1. 字体的形象化设计

根据字或词的含义添加具体形象。这种形象化的设计手法增加了直观性、趣味性, 给人印象深刻。它包括笔画形象化、整体形象化、添加形象和标记形象。拿汉字举例, 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 汉字拥有了极强的图形感和独特的象征性, 并且含义丰富。汉字的笔画也使其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笔画的多种多样注定了汉字的字体设计也是千变万化的。设计者通过对笔形的塑造和重组, 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或穿插或联结等手段来达到新的字体设计和创意, 再加以细节的处理, 就形成了无穷无尽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设计出很多有趣的字体, 可以粗犷, 可以拥有科技感, 可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但如你所知, 任何设计都应该拥有灵魂, 而字体设计的灵魂则是字词的含义, 相比于拉丁文字, 汉字的每个字都有其含义, 汉字在设计上讲究形意结合, 这也注定了汉字的内涵是别的文字无法企及的, 设计者根据汉字的含义, 辅以笔画的设计, 从而使字体设计统一整体化, 形象生动。

2. 字体的意象化设计

意象化设计又可称为寓意变化的字体设计, 它以强调典型特征或提示的方法对文字加以艺术处理, 给人以想像, 回味无穷。这需要对文字设计有独特的理解与创意, 于平淡之中见神奇。人类文明已经发展了几千年,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 人类的认知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比如对抽象事物的认识, 有些事物是无形无象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于是人类根据自己对其的理解发明出了会意文字来表示这种意。方法永流传, 时至今日, 这种传统的造字规律也能为我们所用, 通过这种方法, 设计者可以创造出很多让人惊艳的创意字形。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图形创意中, 人们对于那些具有象征含义的事物或者符号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在中国, 红色代表喜庆, 云象征着吉祥如意, 西方人喜欢用玫瑰代表爱情, 用雄狮象征力量和勇敢, 黑猫代表不祥之兆。文字的意象化设计也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艺术化处理, 充满了想象力与美感。

3. 字体的图形化设计

顾名思义, 图像化字体设计是将字体与图形相结合, 将“读”与“看”相结合, 基于文字的信息传递, 通过图形的视觉传达将观念、思想传达给对方, 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图形化”文字视觉语言。字体的图形化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诉求能力, 也能增加视觉传达的信息传递能力,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运用得当, 字体的图形化设计可以创作出完美的概念性字体, 字体表意融于图形之中, 拥有独特的魅力, 这也是字体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计方法。

四、如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加强字体设计教学

一种方法是增加文字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比重与应用。对于字体设计教学来讲, 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因为这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 而不是根据老师分析几个优秀的作品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的。老师在课上不仅仅需要分析优秀字体设计作品的设计特点以及思路, 更需要深入引导学生思考, 不要局限于技术上, 还应当有文化等深层次方面的探讨。然后就是让学生养成这种思维方式, 经过实际案例的操作, 理解并且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字体设计。

第二种方法是加强课堂上不同字体设计类型的分析。字体的设计是千变万化, 有很多种方法,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应当将各种字体设计分门别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学生传达出不同类型字体设计的理念,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五、结语

文字是一种记录与传达语言的符号, 它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图形化时代的来临, 文字与图形关系在平面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设计字体是信息与灵感, 意识与无意识的融合,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 字体设计教学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摘要:在艺术类院校的教学课程中, 平面设计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字体设计教学也因此成为平面设计教学中颇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平面设计,文字设计,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教学 篇8

传统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 , 多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 以考试结果测验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标准。此种教学模式, 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能突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缺陷明显。因此, 对景观设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分析

(一) 任务驱动的内涵

“任务驱动模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 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隐含地设计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 以学生完成设计的任务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 主动的分析任务中的问题, 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会发现问题, 学会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下, 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和加工。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的互动协作中, 找到任务的解决方案, 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环节。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 教师以讲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任务驱动模式”中, 教师只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通过合适的情景设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任务的好奇和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 也培养的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 任务驱动的特点

1.情境模拟, 目标明确

在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 教师起引导组织作用, 通过营造知识的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任务化, 使教学目标具体、生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习目标明确并且只管, 使得学生印象深刻, 容易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并且使得一些抽象概念变得容易理解。

2.自主与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通常是采用三步: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而任务教学法采用的是: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讲解所需知识、完成任务和扩展任务五步。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 一个场景的完成, 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自主与合作学习, 是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在一些较大的综合性任务的完成中, 往往需要一个小组, 一个团队的成员分工与合作来完成。自主中有合作, 合作中有自主学习, 这就是任务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体现。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 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 使得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得到了培养, 进而培养了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可以“任意发挥”, 以完成任务为目的, 不限制手段、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开阔了思路, 发挥了想象, 使得她们对所学的专业知识, 理解更加深刻, 更加形象。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 最终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进而整体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一) 设计任务

教师可以针对章节的学习目标, 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任务。例如“绿化景观设计”章节的学习目标是:掌握绿化基本功能, 对绿化设计中的造山、水景、绿化种植景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使得学生能以绿化景观要素进行造景设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按部就班地讲解绿化的基本功能, 以及绿化的几个基本要素、基本要求, 最后布置作业, 结束章节的学习。但这种教学方法, 没有使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得到提高, 枯燥无味,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教师可以以“设计学校教学行政楼周边绿地”为任务, 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拿到任务后, 就会产生疑问:“如果造景?绿化造景的要素设计是什么?校园景观怎样设计?”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

(二) 指出核心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所产生的具体问题, 应该给于正确的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进行分类总结, 明确的提出整个任务学习的核心所在。例如, “行政楼周边绿地设计”的任务核心, 是:以植物绿化水景, 小品为造景要素, 来进行校园造景针”;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 可以知道学生参阅相关的专业文献解决。指导学生对任务的核心进行分组讨论。

(三) 有效指导学生并最终完成任务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核心, 进行分组讨论,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国内外校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已学知识和想象, 提出怎样改造这些缺点的方案。教师在此间, 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分析研究实际的案例, 通过学生在实际案例中的学习和借鉴, 寻找到恰当的解决任务的方案。教师在此环节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考察, 以具体的环境为背景讲解造景要素, 从而加深学生对解决任务手段的了解, 并最终绘制出任务的方案本。

(四) 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

教师通过对学生所完成的方案本, 进行批阅和总结, 发现学生对校园景观造景要素理解的错误, 以及对所要掌握的造景方法的掌握程度, 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辅导。在肯定学生探索学习成果的同时, 通过对比同类案例, 加深学生对章节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 对章节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使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结束语

任务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还是理论掌握方面, 其教学效果均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运用, 使得其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与此同时, 任务教学模式, 对教师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 同时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提炼。教师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 讲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引进课堂, 拓展学生的视野, 真正实现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学”和“做”的三位一体。

参考文献

[1]朱云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5) .

[2]陈凤姣.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福建高教研究, 2008 (6) .

[3]徐静姝, 张剑秋.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08 (06) .

景观设计教学 篇9

一、“跨界”与工作坊教学

“跨界” (crossover) 的原意是跨界合作, 指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合作。当下, “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相互融合。在设计中, 跨界合作对于一个设计项目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 相互渗透, 相互融会, 从而给此设计项目一种立体感与纵深感, 使其变得丰富而又具有内涵。“跨界”设计有两种类型, 一是设计师尝试从事不为自己所熟悉的设计领域的工作;二是活跃在不同设计领域中的设计师走到一起相互合作完成同一个设计项目。无论哪一种“跨界”类型, 都需要设计师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娴熟的设计技巧、丰富的设计经验、敏锐的设计洞察力、出众的设计执行能力等, 而第二类“跨界”设计讲求不同设计师之间的合作, 所以还需要设计师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其实, “跨界”这种设计活动形式由来已久, 比如, 文艺复兴时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同时他还是一位解剖学家、建筑家、“产品”设计师。米开朗基罗, 不仅是伟大的雕塑家, 也是伟大的画家、建筑家、园林设计家等。在现代主义设计时期, 以“少则多”为设计理念的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代表作“巴塞罗那馆”中的“巴塞罗那椅”就是其跨界设计的范例,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前语境下“跨界”概念的提出, 或许是对学科划分过细的一种反思。

已故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教授唐纳德·雄 (Donald schon) 是一位对设计教学法做过系统阐述且影响深远的学者, 他指出设计教学所传授的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知识, 它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解释和示范来沟通交流, 其特点是在动态情境中的即时反应 (reflection-in-action) 。当这种交流达到非常默契的程度时就是所谓的“意会”的境界[1]。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采用何种方式与所传授的内容势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唐纳德的著作中可以找到“设计工作室”一词 (design studio) , 这是指设计教学的场所, 而这个概念在各个国家又有所不同, 在巴黎美术学院被称为Ateliier (图房或画室) , 而在德国则有被我们所熟知的包豪斯的“workshop”。

众所周知, 包豪斯在设计教育方面有两大成就, 一是预备课程, 也就是设计基础课程;二是工作坊 (workshop) 。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德国建筑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将专业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手工艺课程与艺术形态课程, 而工作坊则成为“手工艺课程”与“艺术形态课程”相结合的机构, 格罗皮乌斯通过委任工作室导师 (studio-masters) 打破了手工艺课程与艺术形态课程的分界。在这种分界相互融合的过程中, 各种设计门类也在融合, 工作坊成为各种艺术设计相互交织的纽带。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跨界”设计还是工作坊教学形式, 在我国一些专业艺术院校外的其他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被广泛推行, 目前国内设计行业竞争激烈, 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反而增加, 这样就使得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加剧。

二、导向系统设计与教学现状

从广义上来说, 一切用来传达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 都可以被看作是导向设计。从狭义上来说, 导向系统分为两部分:一是指用来表明方向、传递信息或代表某一区域的图形符号, 即我们常说的标识;二是指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和环境的关系[2]。笔者认为导向系统是在特定的空间内, 用以明确表示方向、内容、性质、原则以及形象等功能的, 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造型、材料等构成的视觉系统设计。它融合环境功能、形象工程和人文关怀为一体, 是构成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重要部分。这样来说, 导向系统设计的教学就不应该停留在单纯的平面设计学科中。

但是, 在目前高校中设计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是不争的事实, 各个专业课程由各自教研室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安排教学任务。这样做的优势是可以集中培养专门人才, 但是从某个方面来说不利于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专业知识与建构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 并且会影响他们日后的设计工作。以导向系统设计课程为例, 大多数院校的设计专业将“导向系统设计”这门课划分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中, 并且归入VI系统设计课程中, 作为其一部分内容出现。以笔者所在学校来说, “导向系统设计”课程是包含在视觉传达专业三年级下学期的“CIS”战略 (专业核心课程) 与四年级上学期的标识与导向系统设计 (选修课) 之中的, 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并不容易吸收到全面的导向系统设计知识。因此, 将“跨界”理念、“工作坊”教学方式引入导向系统设计教学中是避免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出现因学科划分过细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的有力尝试。

三、将“跨界”、“工作坊”引入导向系统设计教学的实践

导向系统设计这门课程, 包含了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导向系统所应用空间的规划设计等诸多领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跨界”理念为指导, 以“工作坊”为主要授课方式, 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在一起, 接受相邻专业的知识, 丰富其知识构成, 对其专业素质与素养做出有力的拓展, 以提升学生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 也为以后的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一套新思路。

首先, 需要组建“工作坊”。将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组织在一起, 进行分组, 每一组成员3-4人, 要求每组都要有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同学。这样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与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合作, 使其进一步了解其他专业, 拓展其专业知识面, 提高协同设计能力。

其次, 是选择课题阶段。在“工作坊”教学中, 选择合适的课题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课题选择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 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同学, 课题选择有如下几种形式:第一, 虚拟课题。学生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 自选课题。所有小组所选课题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学生选择相同课题的优点是指导教师可以统一教学, 使学生得到相对公平的教学评价结果, 但并不利于其个性的发挥。学生选择不同课题则可以促进其个性的发挥, 达到“因材施教”的结果。虚拟课题的选择方向涉及面很广, 可以以小见大, 从本校园公共空间的导向系统入手, 也可以选择时下大型项目导向系统进行再设计。例如, 以奥运会某场馆、上海世博会园区等国家大型项目导向系统作为设计对象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提高其学习动力。第二, 竞赛课题。指导老师选择课程开始时段里正在进行中的设计比赛为“工作坊”教学课题。但是设计比赛的选题要尽量“取精去糟”, 选择有影响力的、口碑好的、针对大学生的专业性质的。竞赛课题的好处是, 学生的设计水平与能力可以在课题完成后得到一个更为直观的评价, 同时竞赛的奖项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 竞赛课题并不是在所有课程开始阶段都有, 所以有很大的偶然性。第三, 实际项目课题。实际项目课题是指由指导老师将设计项目拿到课堂上作为“工作坊”的研究课题。此种课题的好处是, 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是最有说服力的课题形式, 学生可以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得到实战的体验与锻炼。但是, 实际的设计项目有时效性, 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并且, 大多数设计项目商业因素浓重, 不利于学生对设计学习阶段中概念性设计思维能力的锻炼。所以, 在课题选择中, 指导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能力与个性, 将以上三种课题形式综合考虑。

再次, 是课题研究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铺垫下, 正式进入实践环节。在本阶段中, 指导老师需要注意:第一, 帮助学生分析课题的内涵与表达形式, 做好基础工作。第二, 将平时所讲知识整合呈现给学生, 打通各个专业之间的障碍。第三, 鼓励学生创新, 并选择优秀方案图张贴于工作室墙壁以营造工作气氛,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内部竞争意识。

最后, 是课题评价阶段。当课题完成的时候, 指导老师需要对所有的设计作品、方案做总结性陈述。并对所有方案进行细致点评, 指出优秀与不足, 以便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经过实践的检验, 学生通过“跨界”理念指导下的“工作坊”教学, 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过程, 可以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特点, 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并初步掌握与其他专业领域同事合作的沟通技巧与能力。所以, “跨界”理念指导下的“工作坊”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优质设计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顾大庆著.图房、工作坊和设计实验室——设计工作室制度以及设计教学法的沿革.见:设计教育研究, 2006 (04) :19页

景观设计教学 篇10

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不像其他专业教学一般,多以理论为主,机械类专业较为偏重的是实际操作,多上手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才能对本专业有更好的认识。由于扩招政策的推行,导致了现今大学生的可以动手操作的机会显著减少,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一些小小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先进行机械设计的理论课教学,待理论课教学进行两到三周之后,再加入实践设计课程。这种教学课程安排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会造成知识的断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并行的教学模式。

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

传统的机械设计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分开进行的,这是一种分离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带教老师有着长达数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实际操作的欠缺仍旧是一大硬伤。这是现今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学轻用现象。正因为这种分离式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看起来好像完全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样子。开展这两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使他们相辅相成,使得学生通过实践课程可以更好的理论知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也能很好的指导实践操作。但这一目的似乎并未达到,反而有所背离,致使学用脱节。学用脱节是导致学生尽管很好的学习了理论知识,但仍不能很好的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的根本原因。当学生开始课程设计时,因为前面所提到的这些原因,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程设计中去,也不知道该从那个点着手,不能深究问题,最后只能仓促了事,着实令人惋惜。这便是这种分离式教学所带来的不好之处,虽然就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有其可取之处,但笔者认为,瑕不掩瑜,只有进行完善与整改,才能使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的科学合理。

三、对并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任意选取一班学生,进行机械设计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并行模式的试点班级,以下为主要做法:

(一)同时进行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开展是有时间差的,在本次探索实践中,打破了传统的桎梏,两项教学工作同时进行,即开课就开始布置课程设计,使得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结合的更为紧密。这将以往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拆分重组,目的是为了更符合这种两者同时进行的新模式。

(二)以具体项目为主线进行教学工作

设计项目的选取要选取涉及面较广,最好可以综合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及其进阶。减速器设计极为符合这一要求,这一项目包括了教材中的诸多内容,比如教材中所提到的零件的传动,连接部分以及零件承受外界压力的程度等[1]。选取这一项目作为主线,能够使得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对一些通用常用的设计方法也可以有所了解,有所掌握。将减速器设计作为主线来进行教学是很可行的。除此之外,对于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应该整合课程与项目,确保项目设计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设计知识尽可能都的包括在教学内容当中,在进行教学安排时也应考虑项目的工作进展,争取“知”与“行”可以达到高度统一。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讲解。

(三)以学习任务的形式促使学生产生兴趣

将全班进行分组,并将减速器设计的项目进行拆分,拆分所得的几个小项分别分配给各个小组,并保证小组内成员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此项目的设计当中来,并在设计当中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任务分配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这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极有益处的。此外,还可以增加答辩之类的项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站到讲台上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设计,这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四、模式变革的效果

通过模式变革的实验,所得结果多积极向上,改善较大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学生主导学习,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传统学习模式多由老师主导学习进度,进行模式变革,采用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并行教学的模式后,学习进度变为由学生主导,增强了灵活性,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更为主动,之前所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例如开小差,打瞌睡等小动作[2]也有所减少。

(二)师生之间交流增多,效果显著

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并行教学模式,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便也越多,此时便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和老师进行交流,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也能给对方带来灵感的火花,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极有帮助。

(三)拥有足够设计时间,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传统教学模式留给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时间并不充裕,经过变革之后,课程设计的时间被大大拉长,也给了学生能够深入探究的机会,这对设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结论

虽然本次实验只是初步尝试且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机械设计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并行教学模式所带来可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一模式同样也应用到机械类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去,唯有使知行合一,才能更好的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最不应该空怀宝藏却不知其应用之法。知理论,懂实践,才是上佳之道。

摘要:虽然传统的机械设计理论教学模式确有其优势,但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却有所欠缺,故应有所革新。本文综合我校当前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现有的机械设计的教学模式,从相关方面详尽说明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并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机械设计理论教学,并行,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迎春,王利华.机械设计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并行教学模式的探索[J].时代教育,2015,12(21):14-16.

[2]庞兴华,解芳.CDIO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2(33):134-138.

上一篇:声乐演唱中的呼吸下一篇: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