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供电能力

2024-05-07

配网供电能力(精选十篇)

配网供电能力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电网建设的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从电力企业和国家的层面讲, 都对电力发展有了较大的投入。为了保证用电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电网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 电网设备的先进性也得到了提升, 使得用电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当前电网建设的过程中,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电力工程施工难度以及技术上的不完善等, 使得电力事业发展中还会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电力资源的利用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供电的持续性等都成为电力工程建设时所必然面对的问题。配网供电能力直接但应了供电系统对于供电质量等的综合水平, 是供电企业技术和设备先进性的综合体现。在对配网供电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计算的基础上, 熟悉配网供电的每一工作环节和流程, 从而更为有效的进行电能供给的合理调配, 保证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 配网供电能力现状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供电模式下, 供电的持续性、供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对于配网供电能力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当前供电模式下配网的供电能力现状:

首先, 供电方法对于配网供电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供电模式下, 配网供电系统主要是通过主干线环网供电发来进行施工建设等, 以该种方式来保证电网运行中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但是就我国当前的供电方法而言, 由于技术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还存在有诸多的问题和缺陷, 这就使得主干线与分支路线的配电线路结构上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从而对电力系统的正确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当前供电方式下的分支线路的结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单电源的树桩结构, 这就对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隐患, 很有可能会发生支线路故障而引起的连锁反应, 最终影响整个线路的安全。

其次, 电力设备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电力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 但是就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设备而言与电力技术呈现出不相匹配的现象。供电技术获得了极大发展, 但是设备仍相对落后, 其内部结构也较为混乱, 先进的技术与落后的设备之间无法实现有机融合, 从而使得配电网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作用。此外, 这种技术和设备的不相匹配也容易给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使得一些安全故障较为多发, 从整体上影响了输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最后, 供电能力的计算方法无法反应电网的实际情况。配网供电能力是配电系统质量的综合体现, 而计算方法对于配电网能力则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较为常见的计算方法有线性规划计算法、容载比例计算法以及尝试计算法等。前者主要是把供电系统中的发电机负荷承受的极限以及分支线路的可容载量等作为线性函数及相应的约束条件, 通过线性函数的计算来获得最优的供电数值。这是当前配网供电能力计算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能够有效的保证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容载比例计算, 则是对配网供电系统的主变电能力的分析来判断供电能力, 是供电区域内变电设备组成的总容载量及其相对应的总负荷的对比, 能对供电区域内供电能力进行直接的判断。尝试计算法则是以负荷分配系数为依据, 根据不同的系数进行负荷计算, 以此来判断供电能力的大小, 这种计算方法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供电设备计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3 提高配网供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的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就当前供电模式下,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改造配网供电结构来提升供电能力。针对我国当前的配电模式, 结合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供电结构的优化改造, 使供电结构更为合理, 实现供电能力的提升。改造的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电压等因素的影响, 对主线结构以及分支线路等进行合理的布局, 实现配电系统承载能力的最大化, 以保证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2) 要对供电网络的台区分布进行合理布局。电网建设的过程中, 供配电网台区的分布对于电压负荷高峰期的稳定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实践中, 我们对针对该种情况对变压器的负荷进行有效的调整, 通过单相变压器的应用等来降低土地占用的同时也减少供电设备的数量, 从而实现配网供电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分布的优化, 要在熟悉区域结构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优化, 以变压器的灵活应用来提升电压控制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从而保证供电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优化措施能够因地制宜, 实现配网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配网供电过程中, 由于设备、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配网故障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为了更好的提升配网供电能力, 在故障出现时, 要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来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来及时发现故障, 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及时解决问题。在配网建设时预留相应的变压器以备配网故障时所用, 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设备予以替换, 保证电网整体供电的稳定性。此外, 还要对负荷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一些负荷较大区域增加相应规格的变压器设备, 以保证最短时间内解决故障的影响, 实现电网运行的持续性。

4) 保证维修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配网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对于供电能力的保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配网运行过程中, 对于供电设备的检修能够及时发现供电线路以及供电设备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而极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此外, 在检修过程中,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能够实现人力和物力资源的节约, 保证配网供电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当前供电模式下, 配网供电能力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也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为了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们要针对供电能力的现状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通过配网结构的优化来减少线路故障所造成的供电能力下降的可能性, 并且通过日常维修养护的开展来及时发现配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高故障处理能力和效率, 对电网设备和台区等进行合理的布置, 以更好的应对配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各种问题, 提高配网供电能力。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的繁荣, 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以及用电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与电力供应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保证用电的安全, 便要对当前配电模式下配网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 对于影响供电能力的因素进行必要的改善, 使其更好的满足用电的需求, 并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配网供电的能力。

关键词:配单模式,配网,供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坤, 齐力军.现有配电模式下配网供电能力研究[J].民营科技, 2013.

[2]周子龙.当今配电模式下配网供电能力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供电配网工程项目管理探讨论文 篇2

一般情况下,供电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应明确项目管理内容,这样才更有利于供电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然而,作者在对现阶段供电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调查中发现,很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未能明确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使得管理工作变得很被动,一些隐性因素未能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不仅会影响到工程整体的管理效率,甚至会导致供电配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安全问题。

1.2工程项目管理落实不足

管理工作作为供电配网工程项目进行的关键工作之一,对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在工程项目管理落实不足的情况下,将会给管理工作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工程项目管理力度落实不足;工程管理落实的不够全面,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大量的人力、材料、工艺,如果管理落实不够全面,势必会影响到工程实施的质量。

1.3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供电企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尤其是在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对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有所提升,同时对各个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就现阶段一些供电配网工程项目管理者来说,由于自我能力提升意识不高,致使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断下降,从而对供电配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1.4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配网供电可靠性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对策

供电系统用户可靠性指标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的需求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制造、生产运行、营业服务等方面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一、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一)供电可靠性网络结构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配网还无法满足这种高可靠性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电网设计规划没有遵循适当超前的原则,电网建设赶不上城市发展步伐,网络结构不合理,一旦发生停电,不能有效地转移负荷;二是供电设备陈旧,供电半径较大,导线截面较小,线路互供能力、可靠性差,因设备故障造成停电事故较多;三是配网自动化程度较低,不能快速切断故障点,恢复供电。

(二)频繁施工和重复停电。频繁的施工和重复停电对普通的民众和电力企业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会让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大大的降低,导致普通民众对其失去信任。这种状况的发生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会让施工和停电没有统筹的计划性。而且目前对停电的检修工作也有很大的问题,一般都是在进行停电检修前,其计划不周全或者是相关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在进行施工时,其进度过于缓慢,让检修的周期过长,相应的停电时间也就拉长了,最终让配网的可靠性达不到要求。

(三)用户设备影响可靠率。用户的设备对整个城市电网也有很大的影响,它的良好运行完全可以影响供电的可靠率。换句话说,就是在供电系统运行良好的情况下,用户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也会让整个城市电网瘫痪。但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目前的问题就是,用户设备经常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而且相关部门的维护措施也不够完善,经常会出现电缆沟坍塌积水等问题。而且,因为资金方面的问题,部分用户的设备依然非常的老旧,这些老旧的设备根本就无法满足现在城市供电的需求。这些不利的因素,都为城市供电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方法

(一)加大配电网改造,完善其网格结构。一是在配网设计时应认真考虑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要根据季节不同和时段负荷特点,给予预留一定的备用容量,投产后避免短时间内造成超负荷拉闸限电情况发生。二是加强网络结构的建设,实行分区供电,适当提高变压器容载比,以简化变电站主接线,减少中间变电站数量,从而有效减少短路容量。

(二)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也在进行更新和改造,使得电力系统的经济方面不会受到一些不必要的损害,同时又能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也就让城市供电的可靠性得到了保障。线路改造中应尽可能采用质量优的设备,使配网一次设备具备自动化功能,为实现配网自动化创造条件;选用性能可靠的供电设备,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防止各种误操作的发生;推进灭弧介质的无油化进程,采用免维护开关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作业过程中全面推广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次数,保障供电。加强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实时调整和变更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转移等来减少停电频率。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三)做好线路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对于我国城市电网故障发生率较高这一问题,我认为做好线路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线路上的附属设备我们一定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试验,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并且一旦问题发生,及时和高效率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陈旧的设备和高耗能的设备,我们也一定要对其进行逐步的淘汰,这就涉及到对用户受电装置的管理工作,因为我们要避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因用户设备的故障而导致瘫痪。所以逐渐加大城市配网的维护和改造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还有一点就是,电力系统的实际供电能力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我们也必须要做到其同步发展,这是因为我们要让配网的机构和布置对现代的用户可以更好的适应,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四)加强停电计划。对于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这个问题,停电的时间和频率就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所以我们要想供电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停电计划的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日常的计划性检修工作,应合理安排操作人员,比如提前通知操作计划,提前分解操作项目等待操作等等。

(五)加强治理用户设备。一是对用户的接电和带电作业等工作要加强管理。并定期的对用户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于一些仍然在使用老旧设备的用户,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其更换电力技术新设备。二是安装必要的快速隔离装置,该装置可以快速的将发生故障的设备与整个电网断开,可以有效的降低故障发生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对一些用电量较大的用户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一定要强制其整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协调好可靠性和经济性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电力可靠性水平是电力企业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广大用户对高供电可靠性的需求要求供电企业加大城网建设和改造的力度,用可靠性评价的理念来指导建设一个坚强的电网来保证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更需要研究开发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各种可靠性评价准则和评估工具,推动可靠性生产管理应用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荣峰.试论提高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广西电业,2015,1.

[2]张利国 .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措施 [J].电气时代,2015,12.

甘肃配网供电能力评估分析研究 篇4

1 评估分析的实施

1.1 评估分析流程

甘肃省电力公司配网供电能力评估分析工作主要有前期策划、组织实施、评估分析和总结提升4个阶段。

1) 前期策划。通过借鉴县级供电企业调研分析的成功经验, 运维检修部结合配网专业管理的实际情况, 从调研目标、调研范围、调研内容、调研表格的设计, 到要取得的预期效果, 广泛征求各基层单位的意见, 召集配网专业专家进行方案审查, 确保调研评估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组织实施。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实施原则, 建立省公司、市 (州) 公司、县公司和供电所 (班站) 四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实行层级审核, 确保调研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评估分析。以市 (州) 供电公司为单元, 对各单位配网现状进行摸底, 并统计相关数据, 由省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进行全面评估分析, 找出影响配网供电能力的突出问题;

4) 总结提升。通过开展配网供电能力评估分析, 对影响配网供电能力的突出问题, 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计划, 形成闭环管理, 不断完善、持续提高, 争取用2年左右时间彻底解决配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1.2 评估分析的主要内容

根据甘肃省电力公司配网供电能力评估分析工作方案要求, 从电网结构、电网设备、电网运行、运维人员和运检装备5个方面着手, 采取定量与定性、全面与局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 开展多维度、分层次的诊断分析, 深入排查电网设备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 评估分析影响供电能力的突出问题。诊断分析共整理公司所辖的13家供电单位5大类47项指标, 梳理汇总基础数据29646项, 实现配网电压等级、设备类型、供电单位的“全覆盖”。

2 影响供电能力的突出问题

2.1 网架结构薄弱

1) 农村地区110k V、35k V变电站电源点数量不足, 网架结构薄弱。特别是35k V单线、单变比例大, 不满足N-1运行方式的变电站比例达65.7%;

2) 线路联络互供能力弱, 全省10 (6) k V配网线路联络率28.92%。其中城市配网线路联络率77.55%;城镇配网线路联络率50.84%;农村配网线路联络率14.12%。城市联络率略低于国网78.3%的平均水平, 城镇及农网线路联络率较低;

3) 农村地区用电负荷分散, 10 (6) k V线路供电半径大、距离长, 平均线路长度达26.3km, 由于供电半径过大, 线路末端电压偏低, 电能质量差。

2.2 部分配电线路、台变负载偏重

1) 35k V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重载情况只要集中在代管县公司管辖区域, 分别占总数的8.14%和18.66%;

2) 10k V重载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设备分别占总数的17.56%和8.41%, 重载配电变电器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其中主要为50k VA及以下配电变压器。

2.3 在运设备运行水平较低

1) 配电线路绝缘化率较低。全省架空配电线路绝缘化率5.95%, 其中城市52.47%, 城镇28.51%, 农村仅为2.46%, 线路抵御外力破坏、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2) 老旧设备在配电网中还普遍存在, 特别是代管县公司还有277台油断路器急需改造, 配网设备安全运行风险较大;

3) 农村配网线路主干线分段少、分段长度较长, 平均分段长度6.21km/段, 线路故障或检修时, 停电影响范围较大。

2.4 设计建设标准偏低

1) 城镇和农村地区架空配电线路主干线导线截面建设标准较低, 负载能力较弱。城镇地区主干线导线截面在95mm2及以下线路占53.1%;农村地区主干线导线截面在95mm2及以下线路占88.7%;

2) 小容量配电变压器应用较多, 全省50k VA及以下配变占配变总数的43.2%, 其中农村地区50k VA以下配变占50%

3 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1) 运用评估分析结果, 加强项目储备。将配网供电能力评估分析诊断结果运用到配网规划建设和改造中, 明确配网重点建设与改造项目, 完善配网网架结构, 优化接线方式, 合理设置线路分段, 加强分支断路器配置, 老旧设备改造, 降低线路负载率, 提高配网线路联络率, 增强线路转供、互供能力。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轻重缓急, 完善2014—2016年配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储备库, 确保建设与改造方向, 提高配网建设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2) 统一规划设计, 合理提高配网建设标准。一是完善和修订公司配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 合理提高农网建设改造水平, 满足农村快速负荷增长需求, 避免重复性建设与改造;二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推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提高配网故障判断、隔离及处置效率, 减少故障影响时间和范围;

3) 统一专业管理, 实现有效掌控。将县供电企业主要业绩指标、投资计划、大修、技改工程及自有资金建设项目等纳入公司统一管理, 持续开展农网低电压治理和电压合格率提升工作, 逐步开展农网设备星级评价工作, 开展农网设备隐患排查治理, 实现县供电企业运营管理的全面有效掌控;

4) 全面开展农网配电台区标准化建设, 应用“三通一标”, 组织10k V配电变压器台区标准化施工图设计, 按照“物料成套化”采购设备材料, 规范工程所需物料种类, 提高物料集中采购效率和建设速度;

5) 借鉴配网管理先进经验, 开展农配网运行监控平台建设。在武威、白银供电公司试点建设农配网运行监控平台, 近期按采集开关信息、故障指示器信息、变台电能量及GIS信息建设, 远期以融合EMS (调度自动化) 、PMS (生产管理) 、GPS车辆监控信息资源为目标。成熟后在各县公司推广, 对掌握的配网实时数据和指标进行监控, 实现配网运行、检修、故障情况及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等指标的集中监控和分析。

4 小结

结合甘肃配网现状, 对配网供电能力评估分析的流程和调研评估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从电网结构、电网设备、电网运行等方面对影响配网供电能力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为解决甘肃配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浅谈加强配网管理提高供电可靠率 篇5

关键词:配电网管理;供电;可靠率;网络结构;线路故障;线路设备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091-03

目前,我国的配电网体系相对薄弱,存在配电设备过于陈旧、运行人员专业技术不达标、外部破坏严重等一系列影响供电质量与稳定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及时发现供电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减少供电事故的发生。

1 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因素

1.1 网络结构和线路故障

配电线路往往由于先前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错误估计了电力用户增长的速度,造成架空线、电缆的任意连接,最后导致整片区域的线路错综复杂、混乱不堪。受实际情况的影响,接线方式复杂的配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有效地转移负荷,部分线路更是存在供电半径长、在装容量大、高负荷率等现象,不但不利于保证电压的稳定,更不利于故障时的线路反带。另外,缺乏科学设计的供电线路交错重叠,线路之间连接复杂相交,不利于运行管理与维护检修,并且一旦出现供电事故,经常造成大面积停电,不能有效减小受影响用户的范围。

线路故障的发生是影响供电可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线路故障的原因比较多,可以分为外力故障和设备故障。外力故障主要包括施工时大型器械撅断电缆事故、雷击事故、汽车撞杆挂线事故以及树木鸟类等造成的事故。設备故障主要包括变压器故障、跌落式容电器故障、瓷瓶闪络放电以及由于设备清扫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

1.2 线路设备装备水平

对于线路设备水平的问题,主要指的是裸导线,它是造成线路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每年的3~5月,由于鸟类筑巢活动十分活跃,因此会经常出现供电线路故障问题。部分地方的供电线截面积偏小,影响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影响供电的可靠率。此外,设备陈旧也是一大因素。环网箱、箱变、老式开关的普遍存在以及变压器设备陈旧等对设备的维护造成阻碍。故障发生后,由于本身的问题或电池原因,故障寻址器不能发挥自身作用及时地反映线路状况,这样就会延误查找故障时间,影响恢复正常送电时间。

1.3 运行管理及维护

第一,配网工作复杂繁琐,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助,可是由于配合不到位等原因却造成了重复停电,甚至出现停电范围扩大的现象。第二,配电设备可能来自不同的厂商,部分设备有质量问题,不能满足正常供电的需要。第三,相关操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到位,不能良好地操作控制设备。第四,由于长期的复杂工作,操作人员思想上出现松懈,造成巡线周期加长、巡视不到位、消除缺陷不及时、基础资料不全、不能正确评估设备运行现象等问题的出现。

在配电线路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速生桉树种植比较普遍,但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在较短时间内就会接触到配电线路,也会造成跳闸事故频发,因此必须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4 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良好运行也是提高供电可靠率的重要部分。即使供电系统运行良好,但由于用户的设备不到位也会导致供电事故的发生。实际上,用户的设备经常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配电站维护措施不完善,电缆沟坍塌积水等问题也比比皆是。部分用户依然运行着老旧的设备,这些设备不仅不能满足新型配电设备的要求,而且由于时间长久,内部零件老化,经过风吹雨淋后容易发生供电事故,埋下安全隐患。

2 加强配电网管理的措施

加强配电网的管理,有效解决供电事故,完善供电体系,保障重点质量,提高供电可靠率。

2.1 配电网改造,完善其网络结构

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完善配电网络结构,将有效减少配电事故。配电网线路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架线,既要保证配电网的灵活性,又要保证备用容量。在完善配电网时应注意线路供电半径要适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架线,A类供电区域10kV线路供电半径不应大于2km,B类供电区域不宜大于5km,C类供电区域不宜大于10km,0.4kV线路供电半径在A、B类供电区域不宜大于200m,C类供电区域不宜大于400m。另外,尽量避免交叉重叠供电,优化供电方式,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适当发展线路间联络。要充分利用改造检修机会更换陈旧设备,提高设备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2 实施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在线与离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实现配网自动化管理将有助于配电网安全高效的运行。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合理的进行负荷控制、电压无功功率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监视配网运行状况,优化运行方式,一旦发生供电事故,可以立即作出反应,减少停电区域面积,从而保护配网的运行,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配网自动化首先需要解决配网线路的自动化,所以在配网线路上安装重合器、分段器等,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快速隔离事故点,保障非故障线路正常运行。其次,在线杆上安装低压供电、断电时由备用蓄电池提供操作电源的远方终端设备。最后,在原有基础上,将远动控制主机、中央处理机与调度、变电所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进行在线连接,形成完整的

体系。

2.3 加强配电网维护管理

加强配电网维护管理,预防供电事故的发生。第一,加强配电设备的维护,及时更换陈旧设备,加强负荷测量管理并利用红外线测温仪跟踪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缺陷要及时进行检修,以确保配电设备完好。第二,做好与电力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组织专人定期进入社区、工地、企业进行保护电力基础设施工作的宣讲,并对变压器、线路等进行维护。第三,清除线路通道障碍,与园林绿化部门结合,组织专人对线路下方的树木进行处理,减少由树木生长造成的跳闸事故。第四,加强责任分化管理,层层分解指标,落实责任到个人。针对个人的工作效绩、完成情况进行层层考核,设立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第五,加强综合线路管理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停电计划,在发生供电事故时能够及时做出处理方案,缩小停电面积,减少停电影响。第六,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定期进行大修。在进行检修时,各单位要积极进行配合,尽可能地实现转供电,缩短停电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七,加强配电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杜绝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事故,严格按照规定对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进行巡视。同时,结合季节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夜巡、特训计划。

2.4 加强治理用户设备

首先,加强用户接电管理,坚持带电作业。对用户进行安全指导,向用户推荐电力技术新设备,建议更换老旧设备,选择绝缘化线路。其次,在分界点处安装快速隔离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断开,不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定期对用电量较大的用户设备进行检查,对存在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用户及时下发通知,责令其进行整改。最后,帮助用户及时整改,减少供电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结合近几年来配网管理的实际情况,本文分析了影响配网可靠率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出了解决供电弊端的对策。我们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的原则,加强对配网的管理,依靠科技的进步,加强供电负荷预测,在提高供电可靠率并减少配电事故发生的基础上实现优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廖学琦.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 李毅.降低低压线损的技术措施[J].农村电工,2007,(3).

[3] 黄河.焦作农电纪行[J].河南电力报,2006,(7).

[4] 李江华.10kV配电可靠性管理[J].大众用电,2006,(3).

[5] 天津市电力公司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原则[S].

[6]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9,(6).

[7] 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湖北电力,2005,(3).

[8] 赵祖康,陈星莺,等.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揭建栋(1973-),男,广东河源人,供职于广东电网公司河源供电局,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

荆门供电:多举措抓好配网建设 篇6

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配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责任包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成立安全督察、工程质量、物资供应、施工作业等专业工作组, 并制定各专业组工作职责和管理考核办法。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按照配网工程《里程碑计划管理办法》要求, 分别成立了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 确保工程管理各环节、各阶段工作流程顺畅, 工作界面清晰, 工作对接高效, 形成“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2 重安全, 奠定工程建设基石

强化工程施工安全管控, 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合同, 要求施工单位第一安全责任人和施工负责人必须在施工现场, 确保施工安全。推行施工单位全方位安全管控, 加大安全监察和考核力度, 杜绝一切违章行为, 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严格进场施工人员资质审查, 对资质审查不合格的人员, 坚决清理出施工队伍。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定期组织进行安全规程调考, 提升参建人员安全技能水平。抓现场安全稽查, 坚持不定期深入各施工现场, 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以及施工单位负责人一线履责情况进行督办, 确保工程建设安全。

3 勤督导, 助推配网工程进展

成立由分片包点领导为组长, 相关部室人员为成员的督办小组, 坚持每周不少于2次的现场核查, 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 及时解决工程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创造顺畅的工程建设环境。要求施工单位每周上报工程进度, 对未按期完工的工程, 及时查找原因并提交说明材料;同时在公司网站上通报工程进度情况, 在各施工队伍之间开展横向对比, 建立良性竞争激励机制, 有效加快配网工程建设步伐。

4 抓质量, 打造配网精品工程

提高城乡配网供电可靠性探讨 篇7

所谓配电系统可靠性, 是指向用户直接供给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配电系统及其对用户供电能力的可靠性, 采用供电可靠率进行考核, 即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的有效供电时间与统计时间的比值。提高供电可靠性就是要尽量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从而减少停电损失, 增加售电量, 给客户提供良好的供用电环境。

配网系统向上联接着主网, 向下联系用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用户对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供电企业和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 它体现了一个供电企业对电网建设、改造、运行和维护等综合管理水平。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不仅是用户的需求, 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是考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反映了电力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程度, 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供电可靠性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还代表着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 电力企业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到位与否、供电可靠性的高低, 也就成为衡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2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从理论上讲,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线路故障率、故障修复时间、作业停运时间、作业停运率、用户分布及密度等。现代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引进项目多, 基建施工昼夜不停, 造成了外力破坏频繁 (基建项目挖断电缆、吊车碰线、汽车撞杆等) , 线路迁移改造频繁, 临时用电施工任务重、供电时间紧, 往往造成临时停电计划过多, 线路重复停电, 缺少电源点, 线路过负荷或长期满负荷运行, 一些重点项目的基建用电都不能满足和保障;同时, 在新区城郊都市村庄也存在着线路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造成低压线路负荷不平衡, 过负荷现象严重, 烧线, 烧空气开关, 甚至烧变压器。这些都是影响新区可靠供电的主要表现因素, 集中归结为:

第一, 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故障:配电设备的设计性能、制造和安装的质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配电线路的传输容量及裕度;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性。

第二, 配网自动化水平: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 花费时间长, 恢复供电慢;人工倒闸, 人工数据采集时技术水平与管理手段落后。

第三, 配电网络结构:配电网络结构布局不合理, 供电半径大, 供电面广, 停电往往是一停一片, 一停一线。

第四, 运行维护和管理:由于部分电力线路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较低, 管理水平差, 在事故处理时机动能力不强, 给提高供电可靠性造成了不少困难。

第五, 环境方面:地理条件、自然现象和环境影响的防护水平;社会环境条件及宣传工作情况。

第六, 负荷及上、下级网络方面:负荷高低及分布情况;负荷的增长;上下级网络的影响, 包括电源容量、网络结构、性能和管理水平等。

3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3.1 安全生产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电网运行的安全生产作保障, 讲供电可靠性都是空谈。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面, 供电部门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重视组织领导, 逐级落实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不断完善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同时重视日常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对员工的安全劳动保护, 定期组织工器具校验, 对不合格的一律淘汰, 对职工破损工作服定期补发。总之, 供电部门要千方百计稳步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确保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3.2 善配电网网架, 缩小停电范围

目前配电网的现状是以架空线为主;35k V、10k V、0.4k V电压供电为主;直馈方式为主的“三主”方式, 这种传统的陈旧的供电模式, 是造成供电技术和可靠率低下的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加上目前城市建筑高层化、生活环境绿化、居民生活小区化的要求, 蜘蛛网式的供电网还会给安全和环境带来许多问题。因此, 在满足功能的要求下, 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适当增加“功能相同的元件”做后备。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上考虑配电网的优化, 改变陈旧的供电模式, 完善配电网结构, 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 对重要用户实行“双电源”, 甚至“三个电源”供电方式。同时, 线路供电半径要适中, 供电负荷要基本合理。

3.3 改革创新配电运行管理体制, 提升供电可靠性水平

针对管辖范围广、设备数量多、新增设备增加快、管理人员少、电网基础薄弱等实际困难, 要结合实际, 积极转变配电运行管理模式, 建立快速应急反应体制, 推进配电运行精益化管理,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

3.4 实现配电运行专业化巡视管理

增加日常巡视力量, 成立配电网线路设备巡视运行维护班, 将线路的巡视维护职责上划运行班统一专业管理, 对配网设备进行评级管理, 建立详细的日常巡视记录, 尽早发现设备故障, 消除或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 对查处的缺陷, 按轻重缓急安排检修计划逐个消除, 实现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维护、除缺的专业化管理。

3.5 重视施工及检修质量

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施工、检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必须严格把关, 减少故障率。特别是配电网使用的非标准金具的设计及镀锌材料的质量, 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否则, 紧接着大量严重的锈蚀金具的更换, 工作量特别繁重, 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这一项人们极易疏忽,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6 严格落实应急抢修机制

建立应对电网异常、故障、重大事件及敏感事件的应急服务体系故障处理抢修作业流程, 规定各责任环节工作时限, 形成内部闭环管理的安全保障机制, 最大限度地缩短抢修送电时限。

3.7 加大防止配电网的外力破坏力度

一是责任盯防, 对重要线路段的巡视保护工作要落实到人;二是在施工地段采取探沟查验确认措施, 确保入地电缆等线路设备安全;三是在基建工地范围内加装警示标牌;四是适时在开挖地段用醒目手段标示电缆实际路径;五是编写《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册》, 进一步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六是彻底清除安全距离不够及跨路线路隐患, 降低外力破坏的机率。

3.8 采用先进设备采,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

采用先进设备 (自身故障率低) , 通过通信网络, 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 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 故障未发生就能及时消除。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 能自动将故障段隔离, 非故障段恢复供电, 通过选择合理的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 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 加强对电网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动作次数、负荷管理情况、潮流动向进行采集, 实施网络管理, 拟定优化方案, 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使99.99%的供电可靠率得以实现。另外, 联络开关与切换开关相互配合, 可以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电负荷转移到其它系统, 恢复供电, 从而缩短非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

结束语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不仅是用户的需求, 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不但可以减少停电损失, 避免因停电引起的经济纠纷, 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供电企业形象。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将会由目前单纯的数字统计, 逐步提高到应用于电网规划、技术设计以及日常生产的领域中去, 并日益满足电网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的要求。

摘要:供电可靠性管理是一种全电力行业的全面安全和全面质量管理, 它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电网状况、供电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供电部门必须提高供电可靠性, 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要求。本文简要说明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 分析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对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供电系统配网改造项目管理 篇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生产及生活的提高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 这就对我国的供电系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虽然我国配电网的电源节点布局被不断完善, 电网系统相对于之前而言, 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极大地增加了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 但现有的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为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提供更为稳定、安全的电力能源, 必须对我国的供电系统配网进行改造, 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2 供电系统配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2.1 供电系统配网改造难度高

配电网的建设及改造具有超前性, 这是配网改造工程难度的主要来源。由于城市的发展及建设协调性较差, 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无法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预测, 这就使城市的招商引资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电力负荷的预测缺少准确的数据支持, 配网建设规划难以实现合理化和超前化。城市供电系统配网的不合理, 可能会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不仅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也影响了配网作用的发挥, 进而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配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各地纷纷开始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各大企业为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开始利用招商引资的方法, 缩短产品或项目的研发周期。企业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新项目的决策, 并加快了项目的建设速度, 这就增加了对10kV配电网的需求。而电力企业在建设配网时, 多采用输变电配套设备提供企业所需的电力, 这就造成了配电系统建设与项目建设速度匹配性较差, 导致配网系统的改造工程处于被动状态。

2.3 政府对配网改造工程的支持力度较小

供电系统配网改造工程时效性较强, 改造重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对于城市的供电系统而言, 改造重点是对10k V配网的改造, 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而当前形势下, 我国在配电网改造工程方面的资金投入极其有限, 政府对这方面的政策支持也相对较少, 加上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特点, 给城市的配电网的改造工程带来了极高的难度。

3 做好供电系统配电网改造应采取的措施

3.1 政府应加大对配网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

配网改造项目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 需要供电企业、城市建设部门、用电部门协同作用, 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就供电企业来说, 在对配网进行建设和改造过程中, 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利用科学的、先进的设计理念, 对城市的配网结构进行最优化设计, 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供电能力;配网系统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保障, 应将配网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项目纳入到企业固定资产当中, 增加对配网建设和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政府方面, 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为配网改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城市供电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加大对这一部分的资金支持, 解决配网改建项目的后顾之忧。

3.2 做好配网改建项目的规划

配网改建项目能否顺利实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规划是否成功。①在制定配网改建计划时, 应对城市的电量负荷的增长情况做出准确、科学的预测, 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②优化配网结构, 提高配网系统的可靠性, 并降低配网的能耗, 实现供电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 应对配电网络的建设对社会环境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影响做综合考虑, 在保证电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同时, 尽量减少电力基础设施对环境的影响。③科学选择配网设备。配网设备对配网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配网设备时, 应对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检测, 并在运输、安装、后期维护做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3.3 做好配网改造项目的管理工作

配网改造工程具有时效性、先进性特点,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配网改造过程中, 应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确保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安全管理方面, 应坚持文明施工, 安全第一的原则, 将安全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各项工程的安全责任制, 并配备足够的安全保护设备,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应急机制, 形成长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责任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帮助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质量管理方面,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将工程质量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 狠抓各项质量管理, 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 可使用和推广各项新技术、使用各种新工艺和新设备, 最大限度地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保障改建项目的有效性。

施工进度方面, 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各项施工, 保障各项工程在既定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 以免工期延误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施工周期延长, 不仅会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成本管理方面, 做好各项工程阶段的成本预算, 尽量提高资源及设备的使用率, 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做好各项安全措施, 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处理好改建项目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将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的伤害降到最低, 以构建安全、和谐的配网改造环境, 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国家的利益以及环境效益。

4 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电力系统在工业生产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这就对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城市用电多以10kV配网为主, 对原有配网系统的改建就成为供电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为保证供电系统配网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应争取政府的支持, 然后对该项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 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以提高配网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电网系统的改建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就当前的供电能力而言, 仍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对电力的需求, 供电系统配网改造仍是供电企业当前的主要任务。在项目改造过程中, 存在改建难度高、资金不足、缺乏政府支持等问题, 影响了改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应针对以上问题, 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以保证改建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供电系统,配网改造,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

参考文献

[1]潘智.供电系统配网建设及改造项目管理探讨[J].电子制作, 2013 (12) :294+296.

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篇9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电力管理

1 配网供电可靠性概述

伴随经济的日益发展与电器的广泛普及, 人们对电力的要求和依赖性在与日俱增。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 配电系统是连接用户、向用户提供与分配电能的“桥梁”。实际上, 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与服务质量均是通过配电系统来实现的。而配网供电可靠性则描述的是电力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既体现为电力系统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 又反映出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与技术装备水平。一旦配电系统发生设备故障, 就会造成用户供电中断, 势必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与人们安居乐业, 也有悖于服务社会的承诺。据统计资料显示, 在所有停故障中有八成以上是由配网供电环节故障而引起的。可见, 配网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最为主要的因素。

对电力企业而言, 强化配网供电可靠性不仅能减少停电损失, 避免因停电而引发的各类经济纠纷, 还可提高电网规划的科学水准,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而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则包括电力设备故障、电网结构缺陷、外力破坏以及运维管理不利等方面。

2 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2.1 优化配电网络架构

首先, 推进电网改造时, 既要立足当下, 又要面向未来。在满足“N-1”准则与合理化变压器容载比的基础上, 继续增加配网电源点, 选择与区域特征相符的接线模式, 以环网供电的方式增加电力系统的转供电能力, 实现电网布局的科学化。其次, 要逐步提高线路的绝缘化程度。伴随各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及电力负荷密度的增加, 在架空线路通道受阻的状况下, 可以通过增大导线截面、降低线路负载率的方法来解决区域经济中心高负荷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 再则, 要合理选择线路断路器位置。根据电力负荷分布情况, 在电网主干线上装设2台~3台的断路器或在大支线首端进行安装, 当进行检修或出现故障时, 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停电范围。并且, 要建立断路器定值档案, 一旦线路负荷增加, 就应及时调整。最后, 要提高电网电缆化率。在供电量比较大的区可以采用故障率低的电缆线路, 并配置多个电源来降低电力故障发生率。

2.2 采用智能化配电手段

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离不开智能化配电手段的有力支撑。其具体涉及:1) 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通过信息通讯、无线网络与GIS系统对电网潮流动向及负荷管理情况实施全程化监督, 随时掌握电网各元件的运行状况并进行故障定位, 及时找到电力系统故障源, 提出故障结论、提示重新恢复供电的方法, 从而为彻底消除故障打下扎实基础;2) 实现配网供电智能化。通过信息技术将整个电力系统联结起来, 促进后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自动进行电网数据的分析与诊断。一旦发现问题, 就自动进行故障段隔离, 而非故障段则继续供电, 确保将电力系统的故障辐射面缩小到最低限度。建设配网供电智能化系统, 能将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清晰地展现在电力人员的眼前, 也能从根本上去除电力管理的无序现象。

2.3 加强电网维护与管理

要想配网供电可靠性指标得以贯彻落实, 除建设坚强电网之外, 还须强化电网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一要积极拓展思维空间、主动吸收先进运维方法, 加强对线路设备的巡视检查, 建立详细的巡视记录, 对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对查处问题应按轻重缓急安排抢修, 做好防雷装置引下线与接地体锈蚀情况的常规检查, 有效处理雷击线路设备的故障。二要遵循季节性特征, 有针对性地开展负荷预测, 预留必要备用容量, 稳步达到不停电倒负荷;强化夜巡特巡与设备缺陷管理, 监控设备运转方式, 减少事故隐患, 确保配电线路设备安全“迎峰渡夏”。三要定期开展用户用电安全检查, 全面排查用户用电安全隐患, 坚决杜绝因设备老化或设计不合理而引致的线路跳闸现象。对存有安全隐患的用户下发整改通知, 并进行跟踪解决。四要实行全天候事故报修轮流值班。针对目前用电负荷不断提高、区域内电缆线路随之增加的状况, 各级电力部门要保持事故抢修应急状况, 随叫随到, 第一时间赶赴抢修现场, 竭力缩短停电时间、提升服务质量。

2.4 实行带电作业与状态检修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 电力部门需要及时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故障的电网设备或线路进行测试或检查。在以往状况下, 不论是定期例行巡检还是非定期故障检修, 均会引发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为此, 一方面要进行带电作业。在10k V配电线路上更换绝缘子、断开接点、处理节点发热或导线杂物以及高压接弓子线时, 应采用高空作业车绝缘臂或使用绝缘工具来开展带电作业, 削减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和次数, 禁止盲目检修, 以增强配网用电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要推行状态检修。从传统的以固定时间为基准的预防性检修转变为现代的以设备运行为基准的响应性检修, 尽可能延长检测周期, 保证目标明确、该修才修。并且, 根据实际条件实行电力设备在线检测, 通过每个设备配件的运行参数, 鉴别其现存或将可能出现的问题, 再决定是否要对用户停电, 从而降低配网检修的成本。

2.5 抓好体制机制建设

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设计是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外在保障。因此, 各电力公司要审时度势, 着力抓好体制机制建设。一要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安全知识培训着手, 帮助员工及时掌握电网设备风险预测的方式, 学习先进技术进行供电安全检查;同时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逐级传递机制, 加大安全监察的力度, 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位。二要严格停电审批制度。在合理分析不同停电计划的基础上, 实施停电计划的刚性管理, 加强统筹协调, 有效处理好各项目、各部门间的关系, 尽量做到一线停电多处干活、少停电不停电, 努力缩短停电状态转换操作时间, 最大限度减少因停电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三要改进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各区域建立电力应急指挥系统, 明确电力应急职责, 一旦遭遇重大电力事故, 就能在第一时间启动电力应急预案, 进行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 以增强电力应急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lOKV配网;供电;可靠性;要素;策略

在迅猛发展的社会主義市场经济影响之下,可靠性的供电变成一种非常关键的质量考评标准,它对供电网络以及供电装置的稳定和安全工作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也关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以及社会的稳定,优质可靠的供电不但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且对于完善供电公司的电网生产和计划非常有益,能够切实增强供电公司的服务能力。尤其是lOkV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跟广大电力客户有着非常密切和直接性的联系,下面,笔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制约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要素分析

1.1 1OkV配网过电压的制约要素

在电网当中工作的电气装置一定会受到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工频电压的制约,尤其是先前建造的设备、环境状况差、不够的爬距等,这阻碍了电网的安全工作。一种很高幅值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在电网电流电容超出相应值的情况下,如果不实施相应的策略,那么就较难熄灭接地电弧,这会导致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激发,这必然极大地威胁着电网的安全工作。

1.2 1OkV配网闪络的制约要素

在工作当中,装置的绝缘很长时间地受到运行电压,在绝缘件表面被污染之后,只要污染物的含盐量到了相应的程度,在碰到潮湿的地方就是导致闪络。污染物还会大大地降低绝缘的冲击性,在内过电压与雷电冲击的影响之下,会导致闪络的出现。

有些情况下,闪络在一相出现,也会出现在多相,也会在很多的地方出现在相同的时间。闪络的发生,会导致单相接地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会提升其它两相的电压。在正常的条件之下,提升的非故障相电压幅值不会制约绝缘,如果在恶劣的工作状态下,绝缘件的耐受电压就会降低,这样,闪络点可能出现。

再者,因为污染物导致绝缘的冲击性能降低,这样,零序电压发生在单相接地上。如果变电所里面具备比较差的互感器特性,那么铁磁谐振的情况会激发,比较高的过电压倍数还会导致绝缘闪络击穿情况的发生,进而触发两相接地形成短路。

1.3 外力破坏的制约要素

因为在没有健全规划阚架前的时候,一些用户的用电比较急,根据规划的要求,要想实现一步到位较难实现,为此,部分用户急于用电,按规划实施一步到位投资难以落实,因此接线面临着相应的临时性特点。

再者,因为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固有的lOkv配电网业已难以实现供电可靠性需要。固有的lOkv配电网的主导是架空线,以单端电源供电的树枝状放射式作为主要的接线形式,新建设的商住小区以及工业开发区一般借助环周供电的形式,有的是由架空线上获取电源。除此之外,顺着重点交通道路的架空线走廊周围,存在比较多的新建设的工地,这不利于线路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高。

2.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策略

对于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能够借助一定的技术策略与方式进行,以对一系列事故的出现进行应对,从而使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当今电力系统当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配电网络的自动化系统,其可以使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大大地提高。选用科学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对10kV配电网实施完善的监控策略,进而管理与收集电网潮流方向、负荷现状、电力装置和开关的操作、电网的实时情况等数据,这样供电公司能够结合数据来优化方案,进而使供电的可靠性提高。并且要使电力系统的绝缘性能提高,以对外界条件构成的破坏进行抵抗,从而提高10kV配电网防御自然灾害以及外界破坏性的能力。10kV联络与线路分段开关的使用,减少了每段的用户数量,进而使检修停电的区域减小,以使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调度灵活性提高。

除此之外,根据具备技术能力的区域,对带点作业进行推广,将带电作业车和带电作业工器具提供给技术操作工作者,进而让技术工作者在不停电的时候处理与操作电网装置,以使10kV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提高。提高10kV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能够使操作管理工作者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提高,并且借助一些技术策略能够使配网供电的停电概率变小,在工作实践当中,不少的问题还会面临,这要求技术工作者持续地探究,以使配网的不间断供电得以保持,从而给广大的用户创设一种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2.2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和组织策略

在管理和组织上,先是应当创建一种比较健全的管理系统,因为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兼顾了一系列的要素,务必具备一种健全的管理系统才可以确保供电的程序化和系统化实施。一种管理系统的创建要求一系列职能部门的互相协作,创建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创建管理系统后,还应当使有关业务工作者的素质提高,强化建设业务工作者的配电、技术、管理等素质,以使配电工作切实贯彻实施到专业人员身上,防止因为人员的不负责和不专业造成的误操作。管理系统不但涵盖对人员的管理,而且还涵盖对配电装置的管理,要求创建配电装置安全信息资料库,以定期和定时地维护、监视线路与配电装置,以及创建和完善维护档案,实时地处理配电装置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季节的差异维护配电装置,进而使配电安全事故减少,在萌芽的情况下消除安全事故,进而确保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此外,还应当注重安全上的管理,定时地检查线路和装置,并且结合区域的季节、环境、特点等搞好相应的防雷和防小动物的工作,对防雷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地解决发现的问题,以及对用户的用电安全问题进行检查,避免用户用电安全事故的出现。

2.3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安全生产策略

通常来讲,想要确保供电的可靠性,推动电网工作的安全生产是根本和关键,如果难以确保电网工作的安全生产,那么就无法谈及供电的可靠性。为此,在安全生产中,供电企业应当遵循“安全为先、重在预防、全面治理”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真正地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并且强化平时生产中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的观念,注重员工的安全防护。

3.结语

上一篇:重庆烟草物流研究下一篇:对中国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