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的环境设计

2024-06-10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精选十篇)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 篇1

本着居住区生活的舒适、舒心、赏心悦目、身心健康的目标,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居住区环境设计也在不断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成为当时主要的建设模式。八十年代的居住区规划是在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基础上,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所处的地段,合理配置公共建筑,以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组织多种空间,较注重居住环境的建设。进入九十年代后开始强调以人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二十世纪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

2 居住区的环境

居住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矿产、水源、植被等;而后者则指城市的建筑等人工的环境,它既有声、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质环境,又有历史遗产、社会生活、视觉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环境。

住宅区环境包括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绿化率的高低,还包括绿化、围墙、大门、活动设施,各种指示标牌、水景、浮雕、雕塑、灯光设施、音响设施等,而这些内容又必须与住宅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居住区里的景观也不只是供居民观赏的,它必须与居民的休闲活动相匹配,也就是说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够实实在在地使用这些景观设施,以满足不同活动的使用要求。

现代居住区要达到的标准:是生态环境优美的住区;是山水景观优美的住区;是功能质量优良的住区;是人民文化上乘的住区,是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能满足人们生理、健康、安全、文化、心理、舒适、交往、休闲需求。

3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和现代的;应该是朴素的、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人、服务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3.1 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

对居住区位置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保证住区有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充份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住区以居住为主体,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3.2 居住区的道路

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不能让车干扰居住环境,有条件可人车分流。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环境景观道路要求道路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人在通过道路的过程中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通过道路表现出景观的主题,引导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

3.3 停车场

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停车位的布置不能影响环境的美观,要尽可能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且应节约用地,住区停车场以设在地下、半地下较为适宜。

3.4 绿地

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住区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都应做到空间层次分明。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的重点,使之成为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等),又是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

3.5 建筑外型、色彩、组合

居住区中的建筑物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体,体量大、类型多,对人们视觉识别的刺激性强,是反映居住区特色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和形式,建筑色彩运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布置错落有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建筑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当、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调采用可多式多样,根据特定的环境精心设计,应注重协调性、统一性。立面要防止单调沉闷,尽量做到流畅大方、简洁明朗、虚实有度、刚柔相济,有节奏旋律感和时代特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墙面垂直绿化,屋面绿化、美化建筑物景象。一个好的建筑单体设计,不仅是建筑本身功能设计的成功和外形的优美,更重要的是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创造生动、优美的居住区空间景观。

3.6 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茶墙、棚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适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环境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 结束语

城市住宅区空间环境形象在城市景观点、线、面构成中,属于量大面广的“景观面”,其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首先,要营造亲切平和的空间感受,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其次,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环境意象,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让人工的痕迹少一点,自然的成分多一些;第三,要塑造简洁温馨的视觉形象。人们回到家中,总希望能获得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第四,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摘要:通过对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居住区规划中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包含内容的分析,对今后居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论文 篇2

1.1功能性的滞后

我国有很多单位居住区,建筑时间较早,建筑比较集中单一,功能上严重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居住区设计上功能滞后主要体现在:建筑没有景观,公共空间的缺失,居住区往往是空间狭小,居民比较多,基本上没有公共空间可用,建筑之间没有绿化设计;其次,建筑格局设计相似,形势大体一致,这样的设计格局导致居住区景观单调而乏味;第三,居住区内空间内部杂乱,由于景观设计的缺失,使得景观空间比较狭小,居民随意堆放东西;第四,停车空间不规范,随着居民使用车辆的增加,对停放车辆的空间要求越来越多。

1.2不重视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

过去的居住区建设规划中没有把绿化规划进去,缺乏绿化走廊和大面积绿化带,居住区里存在空间狭小,不能设计绿化带等现象。通过我们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居住区环境设计主要是体现在;首先,居住区内的大面积种植草坪,全国各地居住区都是一样的设计模式,不考虑本地的天气和实际情况等;其次,居住区内绿化树种选择的比较单一,这样的设计往往体现居住区的整齐性,但是,树种的单一,就不能保证绿化的稳定性;第三,目光短浅,大量栽植,为了快速见效,居住区内种植快速生长的植物,这样的设计可以达到景观效果,但是没有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缺乏人性化设计,居住区缺乏为居民服务的设计内容,忽视了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没有考虑健康性和关怀性的设计。

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2.1功能定位

一个良好的居住区环境生态建设功能必须完善,运用多种设计手段对居住区内环境景观进行鲜明的设计,他提高居住区形象,多利用居住区环境设计融入现代高科技的元素,现代人生活所需要的太阳能、多媒体观看设备,游乐场、游泳馆等,居住区要同时具备文化展示功能,要定期对居民进行文化宣传工作。

2.2设计原则

我们现代居住区建设与设计要因地制宜、因环境制宜而进行规划,结合本地的文化和气候进行认真设计,塑造出地方特色的居住区。居住区设计要考虑人文关怀,就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居住和谐的一方面体现出来,满足现代人热情与回归自然的渴望,在居住区内景观的栽植要一些多样性,乔、灌、草结合配置,在植物栽植上注意本地季节上的变化。在居住区设计上要求注意时空艺术原则,设计上要抓住人的视觉错觉,景观设计上要体现植物、动物、假山等,把这些具体的设计按照时空艺术原则进行排列,时空艺术性可以使我们在仅有空间环境中感知不同的景观形式,感受不同的景观特色。

三、结语

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的常见误区探究 篇3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在追求富足生活的同时也愈发重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广大居民来说,良好的居住环境正是物质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还存在许多误区,就目前而言,对于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的探究必不可少。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误区

1.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讲,从宏观上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居住区,居住区园林环境是否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城市的环境指标,优秀的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可以使整个城市更有活力更有魅力,也会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更适合人类居住,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从微观上来讲,一个居住区的园林面积的大小决定了该居住区是否适合居住,反映了该居住区的居住环境是否达标,更体现了该居住区的魅力大小。居住区园林的精巧设计,可以让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增高,也可以使居民更有生活幸福感,更可以加大居住区房子的销量。

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绿化,绿植区有四个作用:第一,绿植区能使居住区的生态系统更加完善。足够的绿植,可以使空气更加清新,可以减轻雾霾,可以有效防噪,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防止居民因环境因素使健康受损;第二,绿植区可以美化居住区的环境,使居住区更具活力。植物在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植物绽放各具特色的花朵,使居住区变得色彩缤纷、生意盎然,魅力指数直线上升,为居住区吸引更多的居民;第三,绿植区可以与其他建设结合在一起,使居民的活动场所变得更加美好,比如,可以将居住区的健身场所布置在绿植区,使居民在健身时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第四,绿植区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保障居民的安全。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可以将居民疏散到绿植区,有植物的区域土质较为柔软,并且没有尖锐物质,同时植物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障居民的安全。

2.目前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的常见误区

2.1 没有正确认识园林环境设计的整体效益

首先,开发商的认识不够。一股又一股的炒房热来袭,所反映的就是当前中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前景。房价的不断提高,使得土地也变得越来越金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开发商不愿意把高价承包的土地用来进行绿地建设,使得一个楼群的建筑物面积与绿植面积完全不成比例,对于园林环境设计的态度也比较敷衍。诚然,土地是金贵的,更多的楼盘代表着更大的收益。但前提是能卖出去,如果是一个设施不完全且毫无生机的居住环境,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付出一部分土地进行园林环境设计,使居住区环境更为优美,更有活力,从而使居民的认可度更高,增加入住率,这样反而能够增加开发商的收益。其次,园林环境设计师的认识不够。一个艺术的园林环境设计,不仅仅是要达到美观大方的表象,更要注意生态平衡。

2.2 盲目采用不适合本土气候的植物

每一个地域都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质。然而有很多设计师为了美观选择不适应本土气候的绿植作为材料。比如,在华中地区,气候一般比较温暖,有的楼盘会想到热带风情作为销售热点,以此来吸引更多人入住,于是设计师便盲目地采用了大量的亚热带甚至热带植物作为材料进行园林设计,只是稍微地加强了冬季保暖措施。但华中地区的冬季气候并不稳定,或许隔几年就会遇到寒潮,比如2008年湖南冰灾,就使得大量的本地植物坏死,更不用说热带植物了。由此可见盲目采用不适合本土气候的植物的缺点。

2.3 盲目套用其他居住区的园林环境设计方案

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是应该与建筑物相呼应的,然而有许多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居住区园林环境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与建筑物是否匹配的问题,而是盲目地套用知名楼盘的园林环境设计。例如,有的住宅区的建筑物都是古香古色的中式风格,设计师却生硬地套用了某个地中海风格楼盘的园林环境设计,使得整个住宅区风格驳杂,显得不伦不类。

3.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的设计原则及改进方法

3.1 重视园林对整体效益的影响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开发商开发具有更高标准的居住环境。开发商应该认识到园林环境对整个居住区环境的影响,规划出足够的绿地面积,以此作为销售热点,吸引更多居民入住。而园林环境设计师要重视大自然的生态法则,在环境允许的前提下设计出适合该住宅区的园林环境设计。

3.2 设计前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

前文所说的设计师盲目采用非本地绿植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师对居住区的环境及气候认识不到位,在设计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方案之前,设计师应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做出最为保险的气候预估,这样才能使绿植的存活率增高,使园林环境设计得到全面的实施。在所采用的材料方面,要以“乡土树种”为主,要做到“适地适树”,多引进本土的新品种,而不是盲目采用非本土的绿植品种。

3.3 追求艺术化的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

苏州园林因其艺术化的园林环境设计已经成为了园林中的经典,可想而知,园林环境设计与艺术是息息相关的。在园林环境设计上应该加强对设计师的艺术培养,使设计师拥有更高的艺术修养,在每一个园林环境设计上拥有自己的艺术思维与创新,而不是盲目套用其他设计师的方案。而艺术化的园林环境设计也会使居住区拥有更独特的魅力更深邃的内涵,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4.总结

本文介绍了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的常见误区与设计原则。总而言之,设计一个优秀的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方案不仅需要开发商的配合,还要求设计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一定的生物知识。实施优秀设计方案的居住区,才符合现代居民的要求,符合城市建设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朱朝.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99-1600,1603.

[2]张慧兰,赵素莲.浅谈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农业,2011,(6):85-86.

浅谈居住区的室外健康环境设计 篇4

一、健康的室外建筑环境设计

首先, 居住区健康的室外建筑群体环境的设计, 应该考虑地方特色, 即建筑的文化内涵, 如合肥琥珀山庄建筑的坡面屋、马头墙处理, 体现徽派建筑的地方特色;苏州桐芳苑的粉墙黛瓦, 反映了江南水乡的地域建筑文化。

其次, 应该体现造型新颖、风格协调、色彩明快、布局活泼而富有变化, 可采用长短结合、条点结合、错开拼接、适当点缀一些高层等手法。

第三, 应重视建筑外部造型的处理, 以增强住宅的识别性, 如外装修、色彩、材料质感以及阳台、沿口的配置与形式等。

二、健康的室外交通环境设计

居住区内的室外交通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进入居住区的第一印象, 在同等距离的条件下, 人们是否愿意步行与步行系统是否方便舒适有很大关系。因此, 它不仅是从一处至另一处的交通通道, 还应是一条充满情趣的视觉走廊。安全、便捷和光照条件好的人行道, 可以鼓励人们步行、近距离活动或自行车外出, 提高居民出行的公共交通分担率, 解决人车共存的矛盾。

所以, 对道路的线形设计、道路的用料, 以及道路两侧建筑空间的处理, 绿地、小品的布置, 都要精心考虑, 统筹安排。小区道路不宜做成等宽的, 而应是很自然的、流动的、有夜间照明设施的空间走廊, 并在开阔处要布置诸如石桌、石椅、曲廊小亭以及别具风格的小卖部、适当的遮阳遮雨的设施, 为居民提供人际交往和户外活动的方便、温馨场所。

三、健康的室外绿化设施设计

居住区的室外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化要点、线、面结合, 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 使人进入居住区后, 随处见绿, 心旷神怡, 亲切怡人。

绿化树种要选择能够有效净化空气, 抗污吸污, 改善环境功能强、耐粗放管理的树种, 还要注意无刺、无毒、无害、病虫害少, 避免对居住区儿童身心造成伤害。精心选择的树木可以提供疏密相当的绿荫, 调节不同季节的光线强度、改善室内通风、光照、创造各种特殊的社会空间等环境, 供人们通过、交流与活动等。

选择开花植物时慎重选择花粉过多的树种, 春季空气中花粉浓度比较大时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群的过敏反应。植物的开花是四季变化中最受人关注的观赏内容, 所以在绿化设计中应充分应用各种植物的不同花期进行配置, 使绿化区域内的开花此起彼伏, 四季有花。

还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设计时可用不同高度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逐层配置。不同层次的植物最好能具有不同的叶色与花色, 即使在无花时, 也能采用绿色中具有明显不同色差度的植物, 形成色彩丰富多变的层次景观, 同时尽可能, 使视觉空间与绿化空间保持一致。

绿地内植物的配置可视布局的需要, 采用孤植、对植、行列栽植、丛植、群植、绿篱、垂直绿化、花坛、花带、花境、草坪、水生花卉等形式。面积较大的绿地, 在设计中可考虑适当布置水体假山、小径与广场等。树木得水而茂, 亭榭得水而媚, 空间得水而宽阔, 所以水是较大绿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园林小品建筑在绿化中有画龙点睛之效, 所以轻快、素雅、明朗、大方为好。

四、健康的室外小品设施设计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经过精心设计, 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室外小品设施大致有三种:雕塑小品、园艺小品和公共设施。

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 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 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 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 上面镂刻着百家姓, 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 宛如一幅书法作品, 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 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 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 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

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 园艺小品趋向多样化, 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 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 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 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在居住区中, 还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 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 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 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篇5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一时的“欧陆风格”逐渐失去的昔日的光环。到我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中式楼盘越来越得到人们期待,从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在这些趋势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相对论,对居住景观可以得到许多更深刻的认识。

发展商VS建筑师VS景观设计师VS城市居民

在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不应像以前一样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二是,四方互动,甚至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的一样种进去,用建筑去巧妙的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同时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传统文明VS现代化任何一个从不发达状态上升的民族,都会遇到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它必须扎根在自己历史的土壤中,熔炼一种民族的精神,并且在殖民者的个性面前显示出这种精神和文明的再生;另一方面,为了走向现代化,为了参加现代文明,它又必须参与到科学、技术和政治上的理性行列中来,而这种理性又往往要求把自己全部的文化传统都纯粹地、简单地予以抛弃。事实上,所有传统的文明都在经受这样的冲击:如何既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己的源泉;如何既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当然,现代的不一定就是没有地域特征;受了外来文化和文明影响,就不一定是完全抛弃传统。比如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他在遵循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创造出了属于芬兰的、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如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纽约国际博览会芬兰馆等。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拉兹?利沃尔,埃及的哈桑?法赛等从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方式出发,通过独特的形体和布局也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建筑特色的现代建筑。

而现代材料的选用,则成为了当今传统建筑或现代建筑的主流。在现今的楼盘建设中,大多都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而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西方园林VS中式园林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温,开发商和设计师们开始不再机械地搬用西方式园林模式。甚至开始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他们根据各地方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居住区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山景VS水景

在现今的楼盘销售中,生态型的山景、水景楼盘广受欢迎。楼盘依山而建,围绕山景这个主题,强调自然山势、人工水景、植被绿化和建筑的浑然一体。整体上看,整个社区建筑就像山上淌下来一样,舒缓、从容,并不是仅仅靠山而建,做了大面积的绿化、水系景观、山系景观、建筑小品等等,就可以标榜自己做到了“家在公园里”的。要真正找到“家在公园里”的感觉,最需要的是对景观无处不在的细节雕琢,充分利用靠山而建的优势,怎样与山有效地连接起来。比如对架空层的处理,比如对绿化和建筑礼堂感官的处理。例如,同行们走进某个山景楼盘,就会惊诧于该社区的景观的确是给人中式园林的享受;换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感觉到层次感和立体感十足的绿化空间;设置在区间道路中央的小品建筑,更折射出一种参与性和亲和性;社区的小公园景观、小桥流水等,更是与人和谐共生;绿化延伸到了架空层;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楼群层次感强,建筑角落的绿化无处不在。

而水景则是另外一番风味。古人云:“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水景住宅就是依水而建的住宅,是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使人,住宅,自然和谐统一的居住模式。

九十年代以来,欧美流行亲水性建筑,傍水而居,新近自然。受其影响,中国近年来也风行亲水性住宅。水,在北京作为稀缺资源,部分发展商利用自然水系,形成风景线;有的在小区内建造人工湖泊、瀑布、小溪、喷泉、水景广场等,演绎都市水文化。据调查,香港的水景住宅较之一般住宅价格高达7至10倍,在台湾,同一块地水岸住宅与普通住宅相比有10%至15%的价差,上海离水域500米以内的住宅,比离水域外较远的住宅均价高出约5%至7%。整体风格VS空间组织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共享性VS独有性

共享性是现今住房商品化的特征,为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强调了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而同时,许多高端住宅在进行设计时,则强调每套产品的独有性。希望它有收藏独有性的美学价值,而且是限量版,是不可复制的产品,非产业化的设计理念,在这些开发过程中,深究建筑细节,原创收藏价值,是其最为重要,也最为吸引人的部分。

点VS线VS面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变化的空间VS高密度

有人说,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或者生活空间,很难满足现代中国因“人多地少”而带来的像“需要高密度住宅”这类要求。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设计的一些手法,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现成的好的做法。

比如,中国古典景观设计中“对景”、“借景”、“衬景”、“框景”等设计手法,都是为了更加巧妙地解决“小中见大”的空间扩展问题。

但是我们在盲目崇拜、接受国外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得到的往往多是形式上的东西。西方现代设计往往是“用大面积的空间创造大空间的感觉”,因为他们的自然和现实条件允许他们这么做;而“中国设计更需要用变化的空间来创造大空间的感觉”。正因为中国“人多地少”的问题比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更突出,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社区规划到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就更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抄国外的东西。

结束语

浅谈居住区的公园设计 篇6

一、引入自然要素

居住环境中自然风景以及城市绿化的缺失,导致了城市热效应不断加剧。而居住区公园中的自然景象能给人们提供接触自然的有效场所,给人以视觉上的放松。因此为了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要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自然要素。

1.水体

居住区公园中水体的设计应表现出人与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尺度上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相协调。其次,形态上应有动静之分。

2. 绿化

居住区公园的绿地结构一般视野开阔、树种搭配多样、空间变化丰富,能够较好地展现自然之美,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绿化配置上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绿化特点。树木的种植方式应由场地的规模和功能决定。树种选择上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以达到模拟自然,鸟语花香的意境。

二、创造交往空间

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归属是通过相互间的交往实现的,邻里交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居住区公园是最适合的邻里交往的场所,所以设计者要朝促进邻里交往的方向努力,应该从提供绿地等公共场所的各个细部交往空间入手。

1.空间边界的处理

空间的边界可以是堆出来的地形、护墙、台阶,还可以是长椅的靠背,可以给人以不同高度感的环境是最好的,这样既适用于青少年又适用于老年人或其他年龄阶层的人。绿地中公众活动的边界不能过于封闭,在适当的地方应该开敞。

2.座位布置

在设计时坐位的安排应满足人们希望的社交方式。如两把垂直布置的长椅可以有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道路引导

创造一个交通系统,可以引导人们经过潜在的交往区域,在与他人交往时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所以道路应紧贴这些交往场所经过,而不是直通或止于交往可能发生的地方。

三、配置环境设施

居住区公园的空间环境是环境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在公园中设置各种活动、运动场地以满足人们运动、游戏的需求,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提高公园空间的人气,充分体现其亲和力和人性化。

1.老年人活动区

居住区中的老年人活动区在社区中使用率最高,因此居住区公园内老年人活动区的设置是不容忽视的。在设计中宜考虑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主要以健身活动为主,在活动区外围应有林荫及休息设施;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休息,场地的布置应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足够的阳光。

2.青少年运动场地

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相应的运动场所,满足青少年相应要求。把比赛场地设在公园边缘,避免干扰安静区。在场地周围为观众设置长椅。而场地应远离儿童活动区,场地周围布置挂外衣设施,并避免栽植大量扬花、落果、落花的树木,以减少对运动场地的不利影响以及场地的清扫工作。

3.儿童游戏设施

居住区公园是儿童光顾最频繁的场所,设计好儿童的娱乐舞台有以下几点:了解儿童的需要,确定游乐场将为哪些年龄段的儿童服务;界定游乐场的面积和边界,特别注意会影响游乐设施放置的客观因素;游乐场的选址必须考虑周围的交通状况;另外,场地的颜色对儿童的影响很明显。

4.休息及服务设施

居住区公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居住区公共环境要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及服务设施。如适量的亭、廊、坐凳等休息场地及停车场、洗手间、饮水器、垃圾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这些在居住区公共环境中都有较高的利用率。

四、体现人文景观

在居住区环境中体现居住区的文化脉络,也就是保持和发展了居住环境的特色。居住区公园的设计能使人们了解一个居住区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是居住区特色文化的载体,在设计时应充分突出公园的人文信息内涵。尽量设置一些科技或其他信息的艺术要素区域。

五、考虑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的出现,旨在运用现代技术履行环境,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因此在居住区的公共环境中是必不可少的设施,这种设计将对人性化的关怀设计体现到了细部的处理上。

六、发挥公众参与设计

居住区公园作为现代人们重要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场所,必然受到更多关注和被赋予更多观念,公众参与的结果必然大大提升公众自身的园林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准,反过来影响设计师与建设者进一步提高园林创作水准,创造高品质的园林景观,使环境和人的关系更契合、更和谐,也真正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原则。

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的反思 篇7

一、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居住环境设计成为了普通居民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相应的导致城市规划者、开发商、建筑商等等都绞尽脑汁想达到一种完美的效果,能够让居民享受高端的居住环境。但是,这种过分的追求导致居住环境设计越来越背离人们的实际需要,变得更奢华、更可以、更不自然和更无用。但是人们也限于个人素养、攀比心理、盲目追求等因素,对此被动的接受,甚至成为了背后的推手,促使这种过分设计现象越来越蔓延。

二、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理念悖论

1、美观设计和奢华设计的矛盾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人们的心理变得越来越浮躁,物质的追求冲昏了人们的头脑,对于物质要求的标准只能以金钱来衡量,即越贵越好,导致大量的商人以此为最佳商机,华而不实的商品大量衍生,这种现象在城市居住环境设计领域也是愈演愈烈,各类没有实用价值,只有昂贵标签的设计出现在各个居住区,美观设计变成了奢华设计,人们都以贵为美。

2、人文设计和伪文化设计的矛盾

任何地方都有因为长期的自然生活形成的建筑文化、城市文化和生态文化,而时下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大破大立、大拆大建,很难保留原有的地域文化元素,形成了一元化、相似度极高的环境设计。而原生态的文化元素被消灭殆尽,甚至有异域文化的主题元素为迎合人们高大上的胃口逐步引入,占领了一些居住区,让人猛以为突然来到了异域他国。但这些伪文化的主题设计可能因为一时新鲜迎来人们的疯狂热捧,但长期的大范围的对本土文化的忽视,伤害的其实是本土文明本身,伤害的其实的居住者本身的人文素养,甚至遗患历史。可能会失去一个地区、民族自身的文明,会有大量不伦不类的文化现象出现。

3、自然生态设计和刻板设计的矛盾

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形成一个适宜人们居住、能够让人们最大限度体验到自然美的环境,但是当前的设计理念却畸形地走上了刻板化、呆滞化设计的死路。假山死水遍地开花,各种硬化设施不断侵蚀自然居住环境,导致人们连见到一点点自然生长的草地都要欢喜半天,因为他们平时见不到。不断扩大的硬化面积也导致城市内涝等一系列后遗症多发。很多刻板设计成为了丝毫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品。曾经有一个在公园设计通行道路的故事,设计者先是在公园里种上草,然后放任人们在草地上行走,最后根据人们的行进轨迹设计了通行道路,不用想,这样的道路肯定是极为便利和美观的。但我们目前的公园、小区通行道路都是根据设计师在办公室立画的图形依样而成,导致人们不得不面对拐弯抹角的道路,出现了大量的不走通行倒、翻围栏、踏草地的现象,是因为人们的素质实在太差吗?不尽然,有时候也的确是太不方便。

三、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思考

真正有价值、有魅力的设计,应该是持久的、人文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也是践行了本土文明、体现本地文化元素的设计,而不是以猎奇、刻意造作、盲目崇洋媚外的心理以及迎合的心态进行设计。我们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各地各组文化文明丰富多彩,城市居住环境设计要尽量多的采用这些元素,符合我们个人居住的实际、我们个人的文化继承才是真正的好设计。而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也要秉持本土文明的理念,特别是在自然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方面多做文章,应当大力弘扬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生态自然设计理念、人本位设计理念,实现有历史传承价值的设计。

四、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出路

城市居住环境设计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并非一人一力可以完成,这种理念要首先得到广泛的宣传,得到普遍的理解和接受,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才能形成从政策设计、区域规划、具体实践一系列环节上的自觉,才能改变目前这种城市居住环境设计上的畸形乱象。

1、美观设计要遵循东方审美情趣

中华文化历来讲究美,毕加索曾经对一位到访的中国艺人说,你们为什么要跑到外国来学习艺术,你们的中国元素才是世界上最美、最艺术的。所以我们的城市居住环境要注重从中国本土文化中吸收、传承美观的设计形式,把传统的东方审美情趣延续下来,这才是最有出路也最能形成历史价值的设计。

2、人文设计要讲究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阔的地域范围养育了多民族的儿女也造就形成了多形态的地方文化,保留原有的地域文化元素,把这些文化元素尽可能多的运用到当下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中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我们不必费心要大开脑洞的神思,也不必舍近求远的追求异域风格,更不必荒诞不经要找到一种怪异的形式,只要多加发现,就会发现我们祖先创造的神奇的文明所能产生的流光溢彩。

3、自然生态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可持续

一个适宜人们居住、能够让人们最大限度体验到自然美的环境是再适当不过的居住场所,我们不必标新立异,也不必费力不讨好,生活就要有更多有生命的元素存在。当每个人的居住环境中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我们就会爱上生活。同样是修建一条草地通道,大可不必要用水泥把道路封死,铺一条鹅卵石通道,让小草在石缝中自由生长,踩在青草露水的小石径上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能不硬化的地方都尽量用绿化带来替代,不是能够让城市更多一点绿色。让城市居住环境尽可能多的利用自然地理,减少一些大拆大建的浪费不是更科学。尽可能地不要建造人工湖、人工山,而尽量保留那些被填埋的溪流河沟不是能更多地保留我们以前的记忆。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的是日本的排水沟内有大量的鲤鱼自由生活,报道者要反映的是人家环境治理的良好成果,但我注意到那些水沟边常年积累形成的青苔和那些年代久远的青石板,没有一个良好的保护理念,就目前我们城市建造的这种做法,我想这些青苔早已不知被填埋在那座大楼之下。

五、结语

只有实现居住者人本需要的居住区环境设计才是真正的优秀设计,而除此之外的一切过于奢华、过度的设计都是画蛇添足。而作为普通公众,也要在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对与城市居住环境设计有一个理性的选择,而不要被炒作俘虏,成为助推过度设计、无用设计的背后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谦.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变通之道——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2]林雪源.关于当代公共性艺术中环境雕塑的思考,重庆大学,2003年.

浅谈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现状及发展 篇8

一、现状和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由于人们对居住区绿地状况的重视,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推销自己的楼盘, 提高其附加值, 便投居民之所好纷纷邀请环境设计者参与小区的建设, 打出“生态小区”、“绿色家园”、“花园生活”, 然而大部分都只是作为开发商的营销手段, 有名无实, 牵强附会。

1. 环境资源的保护重视不够, 环境设计的程序不当

环境设计被放在土建施工开始后, 不是在规划阶段就介入, 忽视了原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利用原有的绿地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可保持特色, 缩短景观建成期。而我们的开发商为了提高出房率, 总是以树木不名贵, 没有保留价值为由, 对场地上的树木砍伐。大家都知道树有树龄, 要长成大树需要很长时间, 而设计市场混乱, 设计者的素质又参差不齐, 又没有相关的测绘资料, 无法知道准确位置, 所以无法保留, 造成原有环境巨大的破坏和浪费。自然景观有其自己的和谐的生态结构, 人为设计要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 保证景观的完整性, 可持续性。

2. 对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强硬制约不够

“木直中绳, 车柔以为轮”。当前, 法制之声高呼, 国家每年也出台诸多新的法律法规, 然而, 对于苏醒不久的中国园林行业就有点杯水车薪了。且不谈投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施工中的偷工减料, 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等等, 单讲国家已规定的绿地率就难尽人意。我国规定居住区绿地面积至少占总用地的30%, 一般新建区绿地率要在40%~60%, 旧区改造不低于2 5%。另外还规定:“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 (含组团) 不少于1 m 2/人, 居住区 (含小区和组团) 不少于1.5m2/人。”但是, 在实际设计施工中, 开发商大都撇开生态效益, 只求该绿的绿起来即可, 以次充好, 以假乱真, 做起了数字游戏。另外还有苗木的价格, 由于没有统一的法规限定, 其中的暴利操作更为严重。有规不守有法不依在今天居住区绿地规划中已屡见不鲜。

目前哈尔滨市景观设计市场非常混乱, 有也是设计院里的一个小设计室所, 过去很少做景观设计, 设计人员的综合设计能力不强, 经验严重不足, 对植物的生活习性掌握的也不好, 所以设计实用性不强。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质量把关不严 (如无盖章的图纸可用于施工) , 个体施工单位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领市场, 特别是中小型项目。当前非常流行用效果图汇报方案的作法, 汇报方案时, 大家被电脑处理过的效果图中的美景深深吸引, 可是建成后又是另一种景象。大家不知道, 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 靠夸张美丽做出的效果图是无法实现的。因此, 哈尔滨市应规范设计市场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才能设计出精品, 才能提高环境质量。

3. 为居民创造的活动空间和设施不当, 把居住区建成了公园, 改变了居住区的特点, 环境设施设置不全

近年来新建小区室外环境, 都建大面积绿地, 水景, 风格不同的小品。可是居住环境越来越漂亮的同时可供多种户外活动的场所越来越少, 舒适度也不够。居民主要活动内容有:散步、晨练、休息、玩耍、交往、读书等, 而不同的户外活动需要不同的场所。例如:坐椅设在道路的两侧, 人们坐着聊天时不断被打扰;儿童游戏场所, 看孩子的大人无处可坐;晨练区位置不恰当, 造成对住户休息干扰。 (环境设施不全环境设施包括休息设施、游乐设施、健身器材, 灯光设施、垃圾箱、标识等) 。特别是标识、指引设施不全, 标识标的不详细、不准确, 不便于人们的使用。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缺少“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小区内小品功能性、趣味性不强, 模仿之风盛行。有些小区只是追求豪华, 建设大型喷泉, 物业管理不强, 吸引大量小区外居民到小区内, 打破环境的安静, 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

4. 居住区绿化单纯追求表面唯美, 过分追求豪华、高档, 远离自然, 违背自然, 很少考虑经济性, 及日后的管理

人是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 而居住区的绿化最终也是为了满足人对自然的需求, 对美的追求, 对舒适感的满足。然而, 许多居民区的绿地规划只是一厢情愿地靠灵感来设计, 追求唯美的设计思想, 把人放到了被动和抽象的位置上, 把居住区的居民需求进行抽象的分析和归类。而使用者面对已成事实的居住环境, 只能削足适履地适应设计者的口味, 无力改变。笔者见过一些居住区, 放眼望去, 除了楼盘就是草坪, 间或稀稀落落的几棵松树, 以达到四季有绿的目标, 而炎炎夏日, 居民只好头顶烈日, 或者尺度不宜人, 让使用者产生厌倦、疲劳感。同时公共设施的不健全也使居住外环境缺少了必要的亲和性, 成了只能赏不能用的装饰品。

哈尔滨市是寒地城市, 冬季长达5个月之久, 年平均积雪天数105d, 地面积雪20cm左右, 可是许多小区建了喷泉, 出现建得起, 用不起的现象。喷泉具有电费昂贵, 造价昂贵的特点, 同时在哈尔滨喷泉的冬季景观也不漂亮, 却有了摆设的特点, 这对于我们并不发达的城市来说是多大的浪费, 所以一定要考虑景观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二、居住区绿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城市居住区正处在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 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正朝着生态化、人性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 生态化

生态化已是近年居民选房、购房时的一个重要标准, 从仅注重住宅内配套设施的完善, 转而开始关心外环境的生态、文化等。城市生活的高压、高速, 使人们的精神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中, 健康受到极大威胁生态、自然无疑是一剂良药, 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也于2001年制定了《绿色生态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使生态住宅建设有法可依, 将工作落到了实处。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所遵循的生态原则, 是包括社会、文化和经济在内的复合生态, 强调的是“人+自然+人与自然的结合”的广义生态概念。今后, 更多的居住区绿化会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展开。

2. 人性化

居住区的主体是人, 人性化在居住区绿化中举足轻重。居住区的人性化一般体现在对人的尺度感的把握上, 对人的各种社会需求的人文关怀上及对各种人群的社会差异的关注上。大到小区文化的定位, 小到一个座凳的设置方式, 无不立足于人性化的原则。而当今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便捷, 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 所以居住区应积极创造交往空间, 增进居民间的交流, 使居住的物质环境融入更多的人文情趣, 充分张显人性化。

3. 现代化

现在的居民区以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主, 建筑立面造型新颖, 简洁明快, 现代风格突出。居住区整体环境空间变化丰富, 形式多样, 在这些现代化的居住区中, 一些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 如封闭的空间布局、繁琐零碎的植物种植, 就明显表现出不适应性。因此新的建筑环境, 要求绿化美化应该有创新, 创造出新的绿地景观、绿地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相和谐的环境。

三、结语

总之, 只有亲近自然, 回归自然, 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挖掘地方文化的精髓, 结合景观设计创新意识, 吸收国际上领先的设计思想, 就能完成经得起考验的居住区环境设计,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建成符合生态发展的具有特色的居住区环境。

摘要:目前, 环境建设如火如荼, 如何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 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了哈尔滨市环境设计现状, 居住区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未来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设计,经济性,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雷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庄树渊.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误区初探[J].中国园林.2002, 4

[3]郭美峰.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2004, 5

[4]王浩, 李咏华.现代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探析——从空间结构要素着[J].中国园林.2003, 5

[5]徐德嘉.浅谈居住区的园林化问题[J].中国园林.2003, 3

[6]韩秀琦, 杨军.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2001-7

新时代下居住区环境的生态设计 篇9

1.1 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

城市居住环境的绿化中, 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 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人的需要, 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 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 进行必要的美的处理, 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对于一个能满足实用、美观的原则小区设计, 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思想基础,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 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

1.2 居住小区的生态理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为此重视环境问题的设计师们应努力为现代人创造一个更适合的人居环境, 从单纯的对艺术形式和视觉的追求中走出来, 注重生态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将自然引入居住区, 引到每个居民身边, 应综合考虑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理论合理规划,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2 现代居住区生态设计的空间问题

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在进行小区绿化时, 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 小区绿化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 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 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 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一个小区绿化质量, 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 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是要必须认真思考的。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 终将进入千家万户, 在小区建设中应考虑建设地下车库, 可减少噪音增加绿化面积。通过这样的设计, 可以使得小区中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最大限度地用于绿化户外活动场所, 更符合现代小区设计的要求。

3 居住区生态设计中植物的选择

3.1 尊重居民喜好

居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时, 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 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植物进行配置。例如在小区中栽植均一成行的松柏, 使之森森然的样子。表面上好象绿化很好, 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对这样的环境产生墓地的感觉, 被居民所排斥, 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这里不是说人们对松柏就没有认同感, 小区绿化造景中不能使用松柏, 而是人们由于厌恶一些事物而会对与之相近的事物产生厌恶的感觉。

3.2 以乔木为绿化骨干

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从生态和造景2个方面来考虑。由于乔木树冠的绝对面积大, 因而在小区绿化中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 吸收更多的废气及有害气体, 因而乔木的应用在小区中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对树种的选择根据新疆的气候, 可以落叶乔木为主, 适当搭配松柏类乔木和彩叶类乔木。由于落叶乔木越古朴, 枝干、树形越迷人, 最具备树木的色彩美、形态美、季相美、风韵美, 因此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 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松柏类树木在新疆的冬季和雪相称别有一番景致。

3.3 保健植物的选择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 小区绿化的树种, 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 可以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 既利于人体保健, 又可调节身心, 也可美化环境。这类植物如银杏、松、柏、萱草、玉簪、鸢尾、野菊花等乔灌木及草花。在优先选择保健植物的同时, 还应注意花期较长及色叶植物榆叶梅、丁香, 槭树、红瑞木, 月季等。

4 城市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4.1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4个层次, 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 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6为宜, 草皮面积 (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 , 不高于绿地面积的30%;色块布置时色彩简洁明快, 可按设计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 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要求;养护相对简单, 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 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 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 现代气息较浓。

4.2 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春意早临花争艳, 夏季浓荫好乘凉, 秋季多变看叶果, 冬季苍松配雪景。”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另外注意整个小的色相变化, 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 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 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4.3 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本花卉在应用中的管理比较烦琐, 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人为进行控制, 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 才能互相协调。

4.4 主基调及主景

论居住区环境绿化的设计与实施 篇10

1 绿色环境设计

良好的居住环境是由具体的设计要素构成的, 环境最后给人的整体效果, 决不是各种要素简单机械的累加, 而是一个个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加强的综合效应, 强调的是整体的概念和各部分之间的有机结合。

绿色植物、人是自然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即能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生活, 使人心旷神怡, 得到美的感受。绿化设计与居住环境设计密不可分, 在居住区不仅与园林园艺手段结合, 且参与空间组织, 并能使空间更加完善美好, 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绿色植物起到空间点缀的作用, 突显居住区的生机和活力。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协调人们心理使之平衡的作用。

2 营造小区的文化环境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 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人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在对旧城区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古城风貌, 保留原有的城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 使得建成后的小区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 又具备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满足了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乃居民的生活模式, 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人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小区规划就应力求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 使得建成后的小区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 又具备了现代化生活环境, 满足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3 维护小区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 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 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 加以利用, 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 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4 协调好小区内的各功能分区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 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 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 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 作为居住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 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 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 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 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酌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 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 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 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 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 增加组团内的景观, 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 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绿化不仅在生态平衡、游玩观赏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 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 空气污染的程度愈趋严重, 人们居住在压抑、闭塞、公共空间越来越小的环境里, 人与自然的纽带已经成为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居住区规划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如阳台绿化, 垂直绿化, 屋顶花园等手法给人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

4.1 环状绿化:

用绿色植物形成环形绿化, 这对建筑物将起到保护做用, 使保护对象形成良好的的背景, 创造适合人休闲、娱乐的环境, 增加建筑物的协调性, 所以, 建好绿化环带、林荫带、引导树林等带形空间才能使公共绿地达到更高的水平。

4.2 庭院绿地:

室外庭院绿化是居住区的特色、风土人情的展现, 对点缀环境满足人们生活习俗要求, 形成安静、有趣味风味十足的小环境具有特别意义。北方人喜欢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天、下棋, 在春日里晒晒太阳, 享受难得的阳光, 这就是庭院绿化所发挥的作用。

4.3 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含阳台、平台、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较好的解决了建筑用地与绿化面积的矛盾, 加强建筑物与景观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可以使高层的居民生活在绿色的氛围里, 与地面建立愉快的视觉联系, 同时可避免来自低层部分屋面反射的眩光和太阳的辐射热, 具有柔和、丰富的有生命力的效果。

5 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5.1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

注重色块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 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 通过各个层次, 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 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6为宜, 草皮面积 (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 , 不高于绿地面积的30%, 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小区在注重运用色块组合的同时, 应该彻底摒弃以往的一种大色块造景的误区。但是色块的处理手法仍然在园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块布置时色彩简洁明快, 可按设计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 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要求;养护相对简单, 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 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 就可以让色块四季基本不变, 更加重要的是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特别在欧式建设的小区中和环境比较和谐;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 现代气息较浓。合理运用色块, 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现在常见的色块组合有:红色块为红叶小檗, 红花椹木;绿色块有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杜鹃;黄色块有金叶女贞、洒金珊瑚、金边黄杨;也有用红绿草、雪叶菊等草本花卉。

5.2 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春意早临花争艳, 夏季浓荫好乘凉, 秋季多变看叶果, 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另外注意整个小区的色相变化, 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 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 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5.3 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本花卉在应用中的管理比较烦琐, 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为进行控制, 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 才能互相协调。对于每个组合的设计时, 还应该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5.4 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 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园林中的主景。对于城市居住小区设计来说不可能不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 可以是水景, 也可以是山石景, 也可以是植物造景, 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好的, 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的就是优秀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区的主基调的问题。现在的园林不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内容的园林。

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 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 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只有园林设计师尊重生态学的观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 不断进取, 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

摘要:绿色设计不单是环境的功能设计, 同时也是与居住区设计和居住者的生活相结合, 注重功能上的目的性和使用上的实用性。

上一篇:民办幼儿园下一篇:新田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