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再造汽车

2024-05-04

移动互联网再造汽车(精选四篇)

移动互联网再造汽车 篇1

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由于汽车 养护维修 是“产品服务”的结合体,先线上完成选配件、选门店、预支付,然后线下实现维修安装服务,最后返回线上评价的O2O模式,也是众多项目最热衷的。

汽车的维修保养,只是汽车后市场中的一小部分。通常来说,广义的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售出新车后,车辆生命周期中围绕车辆需支付费用的所有服务。狭义的后市场指汽车的维修保养、美容装潢改装、洗车养护等直接与车辆日常维护直接相关的服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给出的数据显示,仅狭义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5年内将超过1万亿元。

一直以来,汽车后市场各项服务内容品类繁多,整个市场不够规范,而车主不了解如何选择服务商、选择哪些项目,信息高度不对称。通过互联网平台聚合商家信息,标准化服务流程和价格信息,协助车主选择服务,同时将线上客户导入线下商户,有望改善后市场行业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降低比价成本,推进行业价格透明化。

另一方面,2015年1月1日起实行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被认为在政策上助推了移动互联网切入汽车维修领域。《意见》打破了原有以整车企业主导的非独立式4S店汽车售后市场模式,旨在提升市场开放度,这将利好于第三方配件及维修服务的企业。

移动互联网再造汽车 篇2

安徽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

——移动物联网深入民族汽车工业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用户规模的扩大,汽车厂商正在由单纯的制造汽车向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的过程转变,汽车厂商需要通过优质的服务来提升购车用户的体验,增加用户口碑和品牌忠诚度;于此同时,随着汽车上电子设备(如车载导航/PDA/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在强调汽车安全性的同时也加强了舒适性、便捷性还有娱乐性的需求。而移动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3G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数据传输能够更加快捷,服务也更为多样化。

芜湖分公司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汽车工业转型机遇,与埃泰克公司联手推出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以其崭新的技术和服务理念为汽车制造厂商、汽车服务商和驾驶者提供丰富的功能和业务。

在美国电影中有一段驾驶者拨通一个电话,然后打开车载GPS,车辆就自动确认了目的地的片段,这就是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的其中一项,驾驶者再也不用去操作复杂的GPS定位设备来设定目的地,只需要打电话到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呼叫中心,告诉中心服务人员要去的目的地,经确认后中心服务人员就会远程通过无线网络为车主自动设定好目的地,并开始为车主导航。

当然,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不仅仅提供的是智能导航服务,它还为车主提供车况远程诊断、安全救援、车辆失窃追踪、媒体娱乐、安全提醒、路径优化等服务。同时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还为汽车制造厂商收集客户反馈,为汽车服务商(4S店)建立长期紧密的客户关系。通过Telematics为汽车制造商和汽车服务商更好的服务于最终用户,更好的维系以及促进和最终用户的关系,实现增值服务、促进和增加销售机会,全面改善用户体验,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第 1 页 2011通信产业助力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汇报材料

二、项目创新性

2.1 物联网技术深入汽车行业的应用

传统的车辆位置定位、导航终端主要针对车辆的位置加以应用,主要是GPS定位技术的集中体现,且形式多为车内外置不便于安放,有些可以与汽车内饰整合的终端安装复杂,不易于维护升级。而Telematics终端产品的规划设计上,融合了ONSTAR及SYNC2.0的先进技术理念,在产品的组合、可重构形式上实现了突破创新,使物联网技术得以真正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1、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分析终端的显示位置最具合理性;

2、REALTIME的操作系统为关键功能提供可靠稳定的保障;

3、3G和2G的无缝转换保证了车辆在无3G信号的地方平滑转换;

4、与中控台组合成为高端的Telematics终端组合产品,且与车身紧密结合,不影响车辆美观;

5、借助物联网,终端统一远程批量升级不再是梦想;

2.2 Telematics全面构建统一客户信息平台

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的根本在于构建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掌握完整的客户数据,建立有效的CRM、VRM体系,改变以往车主发现问题找4S店的模式,形成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通过Telematics终端发现问题主动联系车主的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加了汽车服务商的销售机会。

Telematics车联网平台采用混合云的架构体系,使平台能够提供为近千万

第 2 页 2011通信产业助力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汇报材料 的用户提供导航、安全、诊断、娱乐、助理等服务。

2.3 互联网通信技术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高度整合

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是互联网通信技术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高度整合,中国移动在无线通讯方面的先进技术与埃泰克在汽车电子行业的技术优势,使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成为可能,埃泰克公司研发适合人体工程学的车载终端设备并搭建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呼叫中心,移动公司提供无处不在的移动无线网络,同时整合移动现有内容业务,如无线音乐、车主俱乐部、天气预报等进行增值业务推广。

第 3 页 2011通信产业助力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汇报材料

三、主要建设内容

3.1 Telematics平台构成

图3-1Telematics平台构成图

整合Telematics平台包括呼叫中心、云计算服务中心,呼叫中心是保持Telematics平台与终端群或车主联系,云计算服务中心存储了所有客户的资料,也就是说当Telematics平台呼叫产生时,中心服务人员就会从自动弹出的栏目中看到车主的相关信息以及以前的联系记录。数据挖掘中心是为汽车生产商、汽车服务商提供客户深度数据挖掘,掌握客户兴趣爱好,便于汽车生产商和服务商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同时Telematics平台不仅仅提供车载软件系统,同时在车主不开车时,还计划在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上分别提供相关服务。

此外Telematics平台还能够整合车厂内的服务系统、提供加盟入网服务系统等,保证平台的高度多元化无缝耦合,提供多种接口。

第 4 页 2011通信产业助力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汇报材料

3.2 拓扑结构图

图3-2 系统拓扑结构图

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平台有:数据管理层、企业平台层、应用服务层、应用集成层、界面显示层、发布通道层、访问通道层。这七层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对象提供管理、监控、安全、导航、计费等业务。平台使用了国际领先的开放式协议,该协议为服务平台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更自由的选择供应商及合作方,也使应用及内容商可以不受平台的限制,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便于推广的增值业务。

3.3 商业模式

第 5 页 2011通信产业助力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汇报材料

Telematics产品的销售按渠道可分为前装及后装两大类:前装市场主要是针对汽车销售商,在车辆未出厂到达4S店之前,就已经安装了Telematics终端,其所带的Telematics服务会作为亮点功能着重在汽车销售中进行宣传。后装市场主要是针对4S店,通过人们对Telematics服务的感知,4S店可以对能够安装Telematics终端的相关车型,进行后期加装并收费,从而使驾驶者获得Telematics服务。

四、建设效果及效益分析

4.1 建设效果

2009年底,移动公司与埃泰克公司首次接触,对车载导航终端设备的功能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认为传统的车载导航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无法达到为汽车制造厂和汽车服务商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帮助,所以必须有一套全新的平台来整合传统车载导航市场,掌握完整的客户数据,建立有效的CRM、VRM体系。由此双方经过多次接触,结合美国OnStar平台的先进经验,提出了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的雏形。

到2010年10月左右,全新的Telematics终端研发完成上线生产,同时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呼叫中心也已基本建成。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移动无线网络进行小规模(400辆车)的进行相关数据测试。至此,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的核心搭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双方又在业务正式上线后的收费渠道和内容提供等方面进一步磋商。

第 6 页 2011通信产业助力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汇报材料

同时芜湖分公司正在与成都无线音乐基地联系,积极推进无线音乐内容引入,四川音乐基地相关领导对无线音乐车载的发展前景都表示乐观,认为面对有较高消费能力的有车族,在车载音乐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车载无线音乐是无线音乐业务的延伸,是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业务服务的创新领域。在经过与埃泰克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后,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将无线音乐产品加载到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中,使驾驶者直接可以进行无线音乐点播,告别车载CD。

随着汽车制造商基于品牌及销售的需要,将更侧重于汽车智能、汽车服务的发展,对Telematics产品的配装需求也将呈现较大、较快的增长。以奇瑞为例,其高端乘用车瑞麒品牌旗下X1、M1及未上市的G3已计划整合Telematics智能服务概念,预测到2015年仅奇瑞全网用户将达到100万规模。

目前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已与奇瑞、吉利、江淮、一汽、现代等汽车厂商接触,由于埃泰克本身就是这些汽车厂家的ABS车辆总线等电子元件的供应商,所以将于小规模测试完成后(2012年10月)首次批量安装在该些车厂的一些中低级车型上(Telematics终端车载前装)进入4S店进行销售,Telematics服务资费会作为车价的一部分或4S活动让利的方式来与公众首次见面。同时汽车服务商4S店也会为可以安装Telematics终端的车型上提供安装和相关服务(Telematics终端车载后装市场)。

在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正式运营后,将不断引入合适的服务内容,我们相信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将完全改变国内汽车产业格局,使汽车制造商不仅仅立足于生产,使4S店不仅仅立足于销售,使用户不仅仅是购买了一辆车。

也许在不久以后一套全面有效的Telematics服务平台将为更多的车主、汽车制造商、汽车服务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第 7 页 2011通信产业助力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汇报材料

4.2 经济效益

1、汽车制造商:由于Telematics引入了无线网络互联的应用,吸引了汽车市场较为广泛的80后主力消费群,同时汽车制造商通过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项目更多的了解最终用户的使用习惯,爱好,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来不断修改车型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汽InkaNet为例,引入ONSTAR概念成功地将荣威350打造成了具备“新时代高科技”概念的热销车。据2011年1-9月的数据显示,荣威350销量47700台,占据上汽荣威品牌56%的份额,成为了上汽自主品牌实现经济效益根本好转的关键。

2、汽车服务商:4S店详细了解最终用户的行驶数据,主动联系客户进行相关保养,增加相关收入。根据权威咨询调查,全球汽车后服务的市场份额与设备销售比从10年前的不到17%逐年递增达到2010年的33.8%即445亿美元。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利用移动车载信息化服务更提升了这一增长速度,预计2011年全球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627亿美元,并按40%的增长速度快诉发展。

3、内容提供商:内容可以是音乐媒体,天气预报、加油站信息等,作为Telematics车联网服务的内容提供方,收取相关内容服务费用。预计2013年仅无线音乐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将带来5亿元以上的收入。

4、救援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紧急抢修和援助等服务。

以上各个环节都是Telematics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并参与Telematics产品的商务模式、技术标准、资费标准的制定,共同培育中国Telematics产业发展环境。

4.3 社会效益

车联网Telematics是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汽车的信息收集、共享和处理,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主、车主与车主、车主与第三方服务商的物联沟通,让汽车生活更加智能,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中国Telematics虽然刚刚起步,整体规模较小,但是在交通信息服务市场

第 8 页 2011通信产业助力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汇报材料 的应用作为基础的应用,发展相对较快。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和私人汽车消费比例的上升,消费者认知度提高,各大汽车厂商也迫切需要通过产品、服务的提升,意识到将Telematics服务作为提高汽车附加值的重要武器,进一步促进汽车的销售,并通过Telematics的业务平台,维系和发展与最终用户的关系。

同时随着无线通讯网络的覆盖普及和移动数据应用的快速增长,以及汽车工业制造能力的快速攀升,消费用户对驾车的出行、娱乐、安全需求正在不断提高,用户对Telematics的应用服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Telematics的相关产品及服务正成功的渗透并改变着汽车用户的使用习惯。

李斌:移动互联网与汽车的未来 篇3

近几年,汽车+互联网日益成为行业的热点,互联网从各个角度影响着汽车产业。汽车的车联网也越来越成为汽车的基本配备,汽车越来越成为一个移动的终端。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能力的发展,无人驾驶也从想象变成现实。

大部分汽车行业也还只是把汽车当成一个交通工具,如果你把手机只当成一个通话工具,永远没有智能手机的出现,而手机行业的改变,就是从重新定义手机的用户体验开始的。所以,重新定义汽车的用户体验才能重新定义汽车,我们需要更多的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展望未来汽车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将会重新定义汽车的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去展望一下未来汽车用户体验的变化趋势。

第一,毫无疑问是无人驾驶。第一个重新定义汽车用户体验的就是驾驶与乘坐的体验。无人驾驶会彻底解放驾驶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无人驾驶,相当于每个人都低成本拥有一个不知疲倦的、不需要休息的、每一分钟都在净化的专职司机。那么,汽车对用户来说,会真正成为一个移动的、私人的、自由的空间,而且汽车本身也会变得更加安全。这样的体验,我们相信会是用户重新愿意拥有一辆汽车的理由,因为拥有汽车意味着自由,拥有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意味着更多的解放。

无人驾驶的普及速度会比大部分人想象的来得快。无人驾驶的普及速度,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软件、人工智能、数据和地图的能力,这是基于计算能力和软件能力的,这方面的迭代速度是几何基数的迭代。另外一个就是高敏感度传感器的成本的下降。一方面是软件能力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硬件成本的下降,无人驾驶正在加速到来。

第二,能量获取的体验会重新定义。从目前来讲,影响电动汽车能量获取体验的三个因素还有很大提升的需求。一个是续航里程,一个是电池价格,还有一个是加电体验。

第三,就是服务的体验。现在用户拥有一辆车的服务体验确实是比较糟糕的。汽车厂商主要做研发和制造,通过4S店卖给用户,之后,用户要去面对所有的服务提供者,包括4S店、加油站、保险公司等等。并没有一个人对汽车的用户体验承担整体责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汽车品牌和用户的交流会趋于零成本,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管理效率也会大大提升,汽车的价值链将会重塑。将来的汽车品牌更多是专注研发和用户体验,并且用户会深度参与企业的运营,企业更多地成为用户的企业,能够提供真正让用户全程无忧的愉悦体验。这是未来汽车品牌竞争的方向。

最后要展望的是,作为一个生活方式的附加值,汽车品牌能够提供什么。其实汽车不仅仅是出行工具,更加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虽然汽车一直是规模经济的产业,但是从来都不是赢者通吃的产业。个性化的思想体验,将会是将来定义汽车品牌个性的一个基础和汽车品牌未来发展的方向。

移动互联网再造汽车 篇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有,汽车网络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出现了车联网的概念。车联网采用了各种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汽车控制、导航服务、联网应用、车地通信、“车车通信”、车人通信等功能[1]。一方面给驾驶者带来了便捷的汽车应用服务,提高了驾驶的趣味,增强了驾驶安全性,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提升了现有道路的交通能力。

车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各种便利,而这些便利也恰恰成为黑客侵入汽车网络系统,扰乱汽车及交通秩序的途径。近几年来,已经有很多著名的黑客公开报告成功的攻击了几款在售车型。这些公开报告把汽车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希望能引起汽车制造商和学者对汽车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关注。在车辆的控制方面,OBD(车载诊断系统接口)应用的安全问题尤其值得关注,通过OBD不仅可以监听总线上的消息,还能伪造假消息(如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来欺骗发动机控制器,达到篡改汽车行动状态的目的[2]。黑客可以在汽车的OBD口安装具有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的恶意硬件,攻击者便可远程向该恶意硬件发送错误的OBD控制指令,致使跑在高速路上的车辆发动机突然熄火,恶意转动方向盘方向,最终使得车毁人亡[3]。

针对以上车联网中的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使用1024位RSA加密算法完成车载端Android平台的数据加密与客户手机端数据解密。考虑到1024位RSA算法对效率的要求高并且用JNI接口可以不容易被反编译,所以用C++来完成RSA算法的实现,在Android系统中通过JNI接口调用C++程序完成对JAVA中数据的加密[4]。此中1024位的大数运算是项目的难点和关键点,尤其是模幂运算。JNI接口的调用是本文的创新点和亮点,使用JNI接口可以提高效率还能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2 1024位RSA加密算法

2.1 RSA加密算法过程

汽车移动互联平台上使用的RSA算法是1978年由Rivest,Shamir和Adleman三个人共同提出的。RSA算法与大多数的公钥密码一样,它的安全性主要是取决于加密算法中数学问题求逆的困难性,我们把这种数学难题叫做单向函数。RSA算法选用的单向函数是:两个大素数相乘是简单的,但把得到的积分解为两个素数则很难。RSA加密算法的理论基础是一种特殊的可逆模幂运算。RSA算法可以分为密钥产生过程和加解密过程,如图1所示。

RSA算法的密钥产生过程:

(1)系统产生两个大素数p,q(保密);

(2)计算n(公开)和欧拉函数φ(n)(保密),n=p*q,φ(n)=(p-1)(q-1);

(3)随机选择满足gcd(e,φ(n))=1的e作为公钥,加密的密钥对就是(e,n);

(4)计算满足ed=1 modφ(n)的d作为私钥,解密密钥即为(d,n)。

RSA加解密过程。先把明文m分组,再数字化,分组并数字化的每个明文长度不超过log n。然后对每个分组进行加解密处理:

(1)加密运算:使用公钥e和要加密的明文m进行c=m∧e mod n的运算得到密文;

(2)解密运算:使用私钥d和要解密的密文c进行m=c∧d mod n运算得到明文。

2.2 素数概率判定算法

RSA算法中选择使用概率性素数判别。如果一个整数通过素数判定检测,可能它是素数;否则,它一定是合数。随着这个整数通过素数判定检测的次数增加,它是素数的概率也会增加[5]。在实际的判定中,可以实施多次测试,如果通过次数足够大,则可信度可以接受,以满足实际需要。素数判定的算法有很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Miller和Rabin两个人提出的素数概率判定算法每次判断成功率高,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

算法2.1 Miller-Rabin素数概率判定算法

输入:奇数,安全参数;

输出:n是素数还是合数。

2.3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是欧几里得算法(又叫辗转相除法)的扩展。已知两个整数a、b,利用扩展欧几里得算法能在求得a、b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同时,找到两个整数x、y(有一个可能是负数),使得满足贝祖等式ax+by=gcd(a,b)。若a为负数,问题可以转化成|a|(-x)+by=gcd(|a|,b)(|a|为a的绝对值),然后令x'=(-x)。一般说到最大公因数时,都会提到一个基础的事实:已知两个整数a、b,必存在整数x、y可使得ax+by=gcd(a,b)。已知两个数a,b,对a,b进行辗转相除,可得a,b的最大公约数。然后,记录辗转相除法中产生的式子,倒回去,便可得到ax+by=gcd(a,b)的整数解。

算法2.2扩展欧几里德算法

2.4 Montgomery模约减

RSA算法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算法就是模乘运算,因为RSA所要做的运算大部分都是模幂运算,而模幂运算都得转化为模乘运算,它是由Montgomery模约减和乘法两种算法结合而成的[17]。

在没有Montgomery模约减算法之前,人们做除法求余数的方法来进行模乘法、模约减等运算,即经典模约减算法。Montgomery模约减算法不使用经典模约减算法就可以有效实现模乘运算。

设m是正整数,T和R是整数,满足R>m,gcd(m,R)=1,0荞T荞m R。Montgomery于1985年提出一种方案能在不使用经典乘法的情况下来计算TR-1mod m[18]。TR-1mod m称为T模m关于R的Montgomery约减。选择适当的R,Montgomery约减可以有效的计算。

如果将m表示成n位的b进制数,则R的典型选择是bn。条件R>m显然满足,但条件gcd(R,m)=1当且仅当gcd(b,m)=1时才能满足。因此R的这种选择并不是对任意的模数都是可行的。对于RSA算法来说,因为m是奇数,所以b可以取2的幂,且R=bn。在32位的计算机上实现时,通常选b=232。

引理2.1 m和R是整数,满足gcd(m,R)=1。令m'=-m-1mod R,T是满足0荞T荞m R的正整数。若U=Tm'mod R,则(T+Um)/R是整数,且(T+Um)/R=TR-1(mod m)。

如果把所有的整数都表示为b进制,且R=bn,则TR-1mod m可以采用算法2.3,用两次多精度乘法(U=Tm和Um)、一次多精度的加法(T+Um)和一次右移(即除以R)计算出来。

算法2.3Montgomery模约减算法

输入:整数m=(mn-1,...,m1m0)b,gcd(m,b)=1,R=bn,m'=-m-1mod R,T=(t2n-1,...,t1t0)b<m R;

输出:TR-1mod m

3 Android通过JNI调用C++程序

在此项目中,汽车移动互联平台的车载端APU上搭载的是Android系统。有过Android系统开发经验的人都知道Android系统的开发语言是Java。Java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程序开发语言,具有鲜明的特性。Java语言所写的程序与平台无关,即“一次编写,到处运行”。Java语言是解释性的编程语言,Java的虚拟机实质上是一个字节解释器,因此和编译性编程语言相比,Java语言的运行效率不高,不能承担性能要求高的编程任务,比如说编写复杂耗时的算法等[7]。以上的几点不足可以看出,Java语言不适合编写RSA这样耗时长的算法,Java编译器的开发者考虑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在Java语言中设置了一个JNI接口。可以通过JNI接口调用C/C++代码。并且Android在使用JNI接口调用时先生成一个.so文件,更重要的是它通过C/C++代码实现,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并且它可以被反编译成机器码,但几乎不能被还原反编译。[8]

4 实验与分析

4.1 PC端测试

测试环境:

处理器:Intel(R)Core(TM)i3-2330MHz CPU@2.20GHz;内存:4GB;系统:64bit Windows 10专业版。

为了测试方便在开始先要输入N的位数,如图输入1024用时大概需要1分钟产生密钥。并且可以看到参数N、p、q、e、d的值,且都是以16进制表示。这里的e都选用65537,RSA实验室的PKCS建议取e=216+l=65537,其二进制表示只有二个1。它的安全性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加密速度还很快。现阶段,没有特殊的额外要求的话,都是用此公钥。

4.2 Android端测试

图6图7是Android端使用JNI接口后调用C++程序进行加解密的界面图。可以看出Android系统使用JNI调用后可以正确加解密。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在汽车移动互联平台上1024位RSA加密算法的实现。首先用C++程序完成大素数生成,模幂运算的制定,产生加密密钥,可以对数据进行加解密。然后搭建Android的JNI接口,从Java语言中调用C++语言程序,最终完成汽车移动互联平台的加解密过程。

摘要:随着车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也成为了黑客入侵汽车网络系统的途径。因此就迫切需要对车联网中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签名,提高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针对车联网中汽车移动互联平台的安全性,论文提出使用1024位的RSA加密算法,负责汽车移动互联平台到服务器的加密和客户端接收服务器信息后的解密。在该汽车移动互联平台中使用的是Android系统,论文提出了在Android系统中调用C++程序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该系统经加密后安全性提高,且在安全的同时又有较高的效率。

关键词:android,rsa,jni

参考文献

[1]杨南,康荣保.车联网安全威胁分析及防护思路[J].通信技术,2015,12:1421-1426.

[2]翟苗,拱长青,刁俊胜,关婷婷.基于PKI的车联网安全通信与隐私保护机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05:59-63.

[3]李小刚,杨彬.车联网安全防护问题分析[J].移动通信,2015,11:30-33.

[4]冯涛.车联网技术中的信息安全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08:28-30.

[5]张丽媛.RSA密码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5.

[6]冯也.基于RSA信息安全加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9.

[7]陈去疾,李敬华,郭华磊.JNI在Android硬件开发中的应用[J].电信快报,2014,01:27-29.

上一篇:防火墙下一篇:体系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