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事故

2024-05-04

坠落事故(精选十篇)

坠落事故 篇1

2009年1月8日, 某市某钢铁厂铸造车间一台额定起重量 (主钩) 为50t的桥式起重机, 发生重物坠落事故。

当时, 主钩吊起一个钢水包, 上升到约为10m高度时, 停止。打下降第三档, 钢坯失速下落, 司机为避免钢坯砸坏设备, 采取先小车平移, 使重物移出下面被砸设备范围, 后把起升控制器手柄打回零位, 起升机构制动器抱闸, 制动器刚要抱闸, 重物已落地。由于司机采取了平移的“避险”操作, 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2 事故调查分析

2.1 事故调查结果

2.1.1 起升机构电气控制线路图见图1。

2.1.2 控制屏上的上升方向接触器线圈的导线的接线端子掉落。

造成上升方向接触器线圈在图中的B点断路。

2.2 事故调查分析

2.2.1 图1的起升控制屏的控制线路图,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制动器接触器自锁。

上升方向接触器1K1得电后, 1K1 (13、14) 使1KB线圈得电, 开闸;下降方向接触器1K2得电后, -FC (13、14) 使) 使1KB线圈得电, 开闸;开闸之后, 1KB (13、14) 闭合, 把1K1 (13、14) 和1K1 (13、14) 短接, 使1K1 (13、14) 和1K1 (13、14) 只能开闸, 不能下闸。这样使起重机启动运行后, 无论上升方向接触器还是下降方向接触器断电时, 1KB线圈都不能断电制动器都不能下闸, 重物发生自由落体运动。

(1) 上升方向1~3挡, 上升方向运行时, 上升方向接触器1K1控制电源断电时, 制动器不能下闸, 重物作自由落体运动。

(2) 下降方向1~2挡, 反接制动挡, 下降方向运行时, 上升方向接触器1K1控制电源断电时, 制动器不能下闸, 重物作自由落体运动。

(3) 下降方向3挡, 下降方向运行时, 下降方向接触器1K2控制电源断电时, 制动器不能下闸, 重物作自由落体运动。

2.2.2 控制屏上下降方向接触器、控制回路

上升方向接触器的联锁触头1K1 (11、12) , 因烧蚀已断开。

本案司机在重物停在空中时, 直接打下降第3挡, 经下降1、2挡时, 1K1得电, 1K1 (13、14) 使1KB线圈得电, 开闸, 同时下降方向接触器1K2得电后, -FC (13、14) 使) 使1KB线圈得电, 开闸;;开闸之后, 1KB (13、14) 闭合, 把1K1 (13、14) 和1K1 (13、14) 短接, 自锁。再到下降接触器线圈断路的第3挡, 此时, 电动机定子不能得电, 无驱动力拒, 在重物力矩的作用下, 重物自由落体运动。

因此, 事故的原因是: (1) 下降方向接触器1K2线圈的控制回路上升方向接触器的联锁触头1K1 (11、12) 断路; (2) 事故起重机的起升控制屏,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制动器接触器1KB自锁。

3 改正措施

设置方向接触器全部断电时, 强迫制动器制动的控制线路, 见图2。强迫制动器制动的控制环节由, 由触点1KB (17、18) 、1Z02 (11、12) 、1Z03 (11、12) 和时间继电器1KT1、接触器1Z01来完成。

(1) 上升方向1~3挡, 上升方向运行。此时上升方向接触器1K1线圈控制回路断路, 1K1、1Z03断电, 1Z03 (11、12) 闭合, 时间继电器1KT1得电, 1KT1 (57、58) 延时断开、接触器1Z01断电, 1Z01 (13、14) 断开, 制动器接触器1KB失电, 接触器下闸, 重物不能作自由落体运动。

(2) 下降方向2~3挡, 反接制动挡的下降方向运行。此时上升方向接触器1K1线圈控制回路断路, 1K1、1Z03断电, 1Z03 (11、12) 闭合, 时间继电器1KT1得电, 1KT1 (57、58) 延时断开、接触器1Z01断电, 1Z01 (13、14) 断开, 制动器接触器1KB失电, 接触器下闸, 重物不能作自由落体运动。

(3) 下降方向3挡, 下降方向运行。此时下降方向接触器1K2线圈控制回路断路, 1K2、1Z02断电, 1Z02 (11、12) 闭合, 时间继电器1KT1得电, 1KT1 (57、58) 延时断开、接触器1Z01断电, 1Z01 (13、14) 断开, 制动器接触器1KB失电, 接触器下闸, 重物不能作自由落体运动。

(4) 下降接触器线圈1K2断路, 重物在空中, 直接打下降第3挡, 经下降1、2挡时, 上升方向接触器1K1得电, 制动器接触器1KB得电, 开闸。再到下降接触器线圈断路的第3挡, 下降方向接触器K21不能得电。此时1Z02 (11、12) 闭合的, 时间继电器1KT1得电, 1KT1 (57、58) 延时断开、接触器1Z01断电, 1Z01 (13、14) 断开, 制动器接触器1KB失电, 接触器下闸, 重物不能作自由落体运动。责任编辑:王明荣

摘要:结合实际, 谈谈坠落速事故。

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篇2

一、组织机构

本项目部成立高处坠落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zz

成员:zz

具体分工如下:

1、z负责现场,其任务是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2、z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并及时通知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当事人的亲人。

3、z负责维持保护事故现场、做好问讯纪录,保持与公安部门的沟通。

4、z1、z2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和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二、事故处理程序

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大声呼救,报告负责人(项目经理或管理人员)。

2、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并确认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以后,应:

①:立即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伍进行施救;本项目部配备应急急救药箱1只。

药箱存放在安全综合办公室。

②:立即向集团公司应急抢救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

③: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120)、公安部门(110)电话报告;

④: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当事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抢救以后,指挥部即指令善后处理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1、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

预防、控制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 篇3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1.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九种类型:

(1)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

(2)脚手架上坠落;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4)石棉瓦等轻型局面坠落;

(5)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6)登高过程中坠落;

(7)梯子上作业坠落;

(8)屋面作业坠落;

(9)其它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它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2.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是指人们在高处作业中违背了客观事物规律,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所具有的普遍性。具体又分为,个性原因规律和共性原因规律。

1)个性原因规律

个性原因规律,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规律。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误;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慎踩空;随着重物坠落;身体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等。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等。

2)共性原因规律

共性原因规律,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规律。

(1)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是,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有病;以及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2)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也有的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3)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其表现是,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有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有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地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任其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到质变过程。

(4)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其表现是,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达到灾变量值时,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一般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1.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要绑扎牢固防护栏杆,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270千克/平方米;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加强施工计划和各施工单位、各工种配合,尽量利用脚手架等安全设施,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在屋面上作业人员就穿软底防滑鞋;屋面坡度大于25°应采取防滑措施;在屋面作业不能背向檐口移动;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1.2米,并挂好安全网,檐口外架要铺满脚手架;没有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应在屋檐下方设安全网。

2.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的不同类别和系列的原因规律,而提出的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综合预防、控制的要点。

(1)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自为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2)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不准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和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下。

(4)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如,架子高度达到3米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声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

使用桥式脚手架时,要特别注意桥桩与墙体是否拉顶牢固、周正。升桥降桥时,均要挂好保险绳,并保持桥两端升降同步。升降桥架的工人,要将安全带挂在桥架的立柱上。升桥的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的规定。

使用吊篮架子和挂架子时,其吊索具必须牢靠。由篮架子在使用时,还要挂好保险绳或安全卡具。升降吊篮时,保险绳要随升降调整,不得摘除。吊篮架子与挂架子的两侧面和外侧均要用网封严。吊篮顶要设头网或护头棚,吊篮里侧要绑一道护身栏,并设挡脚板。提升桥式架、吊篮用的倒链和手扳葫芦必须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倒链最少应用两吨的,手板葫芦最少应用三吨的,承重钢丝绳和保险绳应用直径为12.5毫米以上的钢丝绳。另外使插口架、吊篮和桥式架子时、严禁超负荷。

(5)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凡4米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层要设一道3至6米宽的安全网。如果高层施工时,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一道3米宽的固定安全网。如果施工层采用立网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物1米以上,而且立风要搭接严密。并要保证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

(6)要切实做好洞口处的安全防护,具体方法,同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同。

(7)使用高凳和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至70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楼夹角应保持40度,同时两梯要牢固,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站1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米。如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时,还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到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9)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水电杆的根部是否腐烂。同时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幕墙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控制途径 篇4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 高处作业的分级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 (GB3608-8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 (含2m)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在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在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2. 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原因

门窗幕墙装饰工程施工,绝大多数都属于临边的高处作业,而且贯穿于幕墙施工的全过程。因此,高处坠落事故是主要生产危害。根据近年来建设部对高处坠落事故的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在临边洞口处作业,无防护设施或防护不严,不牢固;在龙门架(钢井架)安装、拆除时发生意外;违章乘坐吊篮时,钢丝绳断裂和断绳保险、吊盘停靠装置失效、失灵;搭设脚手架时,采用钢竹混搭或竹立杆材质过细、立杆间距过大、拉结点不足、不牢固、基础不平整坚实、以及脚手板无满铺、出现探头板、架体防护不严密等;自制悬挑式脚手架或吊篮脚手架缺乏相应的设计计算资料、粗制滥造,造成使用中钢丝绳断裂和坍塌;模板支撑体系无设计计算资料、支撑杆件钢竹混用、无设剪刀撑、缺少纵横拉杆和斜撑、立杆间距过大、排列混乱,造成整体失稳;塔吊、施工电梯、钢井架等设备在安装、拆除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在使用中超载造成倒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违反规定,攀爬外脚手架、悬空高处作业时,不戴安全带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带,使用中安全带断裂,造成失足坠落。

二、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

1.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如《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门窗幕墙施工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并做好如下工作。

(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加强门窗幕墙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一是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建设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安全、负总责。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完善责任制度。加强对重点地区 (事故较多、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 、重点环节 (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 和重点单位 (安全生产管理薄弱、事故多发单位) 的督促检查,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三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是建立健全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也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总方针的根本。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设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高处作业人员的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纪律,做到层级有效管理、人人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是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避免安全事故的基础。门窗幕墙施工单位要开展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专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从业人员、特别是新进场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内容必须有针对性,使高处作业人员真正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工地管理纪律,懂得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克服野蛮施工、冒险作业的习惯;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高处坠落事故规律、认识到事故的危害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正,使之达到安全要求。

2. 建立安全生产评价和激励机制

(1)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施工作业中,工地管理人员特别是专职安全员必须经常巡视检查工地各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和遭到损坏的防护措施,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修复,确保防护措施有效发挥作用;检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违章操作,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有严重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有关人员,确保施工安全。

(2)建立安全生产评价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做到可操作性、可量化、可评价,这样才是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和完善的安全评价体系,定期对生产安全状况进行检查,逐项逐条对照检查结果打分,将其归入安全评价体系。安全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安全指标构成的,如当月事故率、人身及财产损失率、整改完成率、整改合格率等等。通过对各个安全指标的量化考核来综合评定安全指数。安全指数可以通过对各个分项安全指标加权 (根据安全重要度) 确定,各单位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

(3)执行安全等级与奖惩制度

通过安全指数,来评定整个项目的安全等级。安全评价等级可以分为良好、合格、警告、严重警告、停工整顿五个安全级别。安全评价等级可以起到前期预警的作用,是项目部今后工作改进的方向和重点。项目安全级别要同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的业绩考核挂钩,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和督促施工部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三、高处作业防护措施

采取完善防护措施,是防止门窗幕墙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途径。门窗幕墙施工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任一处所,当工作面的边沿无围护设施,使人与物有各种坠落可能的高处作业,属于临边作业。临边作业的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并配备其他防护设施。设置防护栏杆时,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栏及栏杆构成。横杆离地高度,规定为上杆1.0~1.2m,下杆0.5~0.6m,即位于中间。防护栏杆的整体构造,应使栏杆上杆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通常可按容许应力法计算其弯矩,需要控制变形时计算挠度。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安全网分平网和立网二类,是建筑施工常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的网具。工地购买的安全网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及当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在建工程的外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立网封闭,电梯井内每隔两层 (不大于10m) 应设一道安全平网,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的施工层及以下每隔10m应设一道安全平网或其他措施封闭。

2. 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

建筑物或构件物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预留洞口、通道口、上料门、楼梯口、电梯井口,在其附近工作,称为洞口作业。洞口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有设置防护栏杆、栅门、格栅、阻挡件和用遮盖物盖设,以及架设安全网等多种方式。并根据其特点分别按洞口大小确定。楼板、屋面、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2.5cm~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掩盖,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及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盖板盖住洞口,并固定其位置;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上面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各式管线井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面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做防护;竖向型的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他竖向孔、洞口,均应予以盖没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 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悬空高处作业的法定定义是:“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高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相应的规定。由于悬空作业无立足点,必须适当地建立牢靠的立足点,如搭设操作平台、脚手架或吊篮等,并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全设施,方可进行施工。凡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架、吊篮、平台、塔架等设备,均必须是经过技术鉴定的合格产品或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才可使用。

4. 攀登作业的安全防护

在门窗幕墙施工中,凡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的,称为攀登作业。现场登高应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也可采用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当使用梯子攀登作业时,必须针对梯子的种类和作业条件按规定进行: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不宜超过5m,超过2m时宜加设护笼,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当进行结构安装时,应根据结构型式和安装工艺,考虑人员上下通道和高处作业平台,并在通道的两侧和平台的边沿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下部张挂安全网。

5. 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在施工现场的空间,于上下不同层次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由于门窗幕墙施工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建筑物不动面人员流动,多人同时作业,上层部位进行主体施工的同时,下层部位可插入装修作业等特点,在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容易造成落物伤人事故。因此在处于上下不同层次之间进行交叉作业时,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必须在前后、左右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下方作业人员应避开“坠落半径”范围,否则上下之间应设置安全隔离层措施,防止落物伤人。

6. 操作平台的安全防护

在施工现场常搭设各种临时性的操作台或操作架,进行各种砌筑、装修和粉刷等作业,一般来说,可在一定工期内用于承载物料,并在其中进行各种操作的构件平台,称之为操作平台。操作平台有移动式操作平台和悬挑式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制作前都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按所用的材料,依照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计算书或图纸要编入施工组织设计;要在操作平台上显著位置标明它所允许的荷载值,且要配备专人监护;操作平台应具有必要的强度、钢度和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得晃动。

7. 脚手架防护

脚手架有落地式外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附着式脚手架 (整体提升架或爬架) 等类型。脚手架在门窗幕墙施施工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一旦脚手架发生故障往往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因此,对各种脚手架材料和安装质量必须严格把关。脚手架应有搭设方案;悬、挂、挑、门型等脚手架必须有设计计算书;脚手架与建筑物的连结必须牢固,不得有自由度;杆件间距与剪刀撑的设置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脚手板、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材质必须符合要求,施工层的脚手板必须满铺;脚手架上的材料应均匀堆放,且不得超过架体的容许承重载荷,如超载应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安全;通道及卸料平台的防护栏杆应符合规定;落地式和门型脚手架的基础应平整、牢固、且要有排水设施,扫地杆应符合要求。

四、高处坠落事故综合预防要点

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的不同类别和系列的原因规律,而提出的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综合预防、控制的要点。

1. 编制高处作业施工计划

门窗幕墙施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施工所涉及到的高处作业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及所需料具。方案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受力构件的设计要有计算书。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如脚手架、模板、起重吊装和塔吊、施工电梯、钢井架的安装、拆除都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2. 对高处作业人员要严格身体检查

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癫痈病等人员,不得安排其从事高处作业。对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的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3.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培训上岗

凡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要注重职工的统筹安排,使职工得到休息时间,保证职工在施工中情力集中。

4. 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凡是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作业前后要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做到: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必须戴好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帽,并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以防坠落物体把帽子打掉致伤头部;凡在2m以上悬空作业,必须系好符合要求的安全带,有的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 (如行车梁的上部,吊装屋架上弦等) ,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安全栏杆等;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若无外架防护设施,必须在高度4m至5m处设一层固定安全网,每隔四层楼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并同时设一层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凡外架、桥式架、插口架的操作层外侧,必须设置小孔安全网。

5.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高处作业所用工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高处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风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置红灯警示。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现场的冰霜、水雪等均须清除。当风速在10.8m/s以上和遇到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当恶劣天气过去后,必须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当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6. 执行安全检查验收制度

高处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如验收合格须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也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也须签字后方可实施。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做出验收记录。而不符合规定的,必须修整合格后再行查验。施工期内还应定期进行抽查。

五、结束语

门窗幕墙施工是高危行业,高处作业量大面广,涵盖了门窗幕墙施工的全方位、全过程,高处坠落事故自然而然成为“第一杀手”。因此,做好高处坠落的防控措施,是搞好施工安全、减少伤亡事故发生的关键。各施工单位要树立“安全事故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人为本,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住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加强安全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只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门窗幕墙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使用完善的安全防护用具和采取妥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周密地计划和科学施工,抓住薄弱环节和不断进行总结和整改,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何荒震, 沈建国, 蔡万云等.浅谈幕墙施工中的脚手架安全管理.门窗, 2008, 2 (2) :41-43.

[2]楼允龙, 陆勇.浅谈吊篮在幕墙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门窗, 2007, 1 (4) :42-44.

[3]蒋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坠落事故预防.建筑安全, 2005 (8) :9-10.

[4]马铁英.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的防控措施.科技咨询导报, 2006 (20) :203-205.

高处坠落事故的表现 篇5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特别是合肥市提出了“大发展、大环境、大建设”的举措,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发展的同时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高、大、深、新的建筑工程愈来愈多,施工难度日益增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高处坠落事故愈来愈严重。据建设部2004伤亡资料统计,高坠占死亡人数的53.1%。在全国发生的42起三级事故中高坠13起死亡66人,分别占事故起数的30.95%,死亡人数的37.7%。另据合肥市建筑业管理局统计,过去的15年间,在全市共发生的211起伤亡事故中高坠事故占了115起,是事故总起数的54.5%,死亡人数占57.37%[2]。而今年在合肥发生的4起4人的死亡事故中,高处坠落3起3人,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5%。当你登陆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网页,在其中的“事故快报”栏中有的几乎整页都是各地上报的高坠事故,可谓“高坠猛于虎”。因此,必须根据高坠事故的表现,分析高坠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遏制高坠事故愈演愈烈的苗头,逐步减少直至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我们建设行业面前的一件头等大事。下面根据我多年从业的经历,就高坠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谈一点肤浅的认识,权作抛砖。

一、高处坠落的表现

(一)临边作业高处坠落。

脚手架跟不上;头层墙面超过3.2m二层楼面的周边,以及无脚手架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未加安全平网;临边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油漆或其它工种在外架已拆除的窗口作业;建筑物之间的高层通道不设防护栏杆,地面上方未安装防护棚。例如,某工地油漆工黄某在楼与楼通道上行走时,从约3m高处坠落,当场死亡。

(二)洞口作业高处坠落。

洞口未作防护;复式阁楼内楼梯洞口未作防护。

(三)采光井、电梯井高处坠落。

电梯井无防护,采光井无防护造成高坠。

(四)吊栏、接料台高处坠落。

吊运长料时吊栏安全门被拆除,个人行为失误,失足坠落;吊栏安全门拆除后未恢复,吊栏安全门联锁损坏,吊栏升上,安全门不回位,接料台安全门无联锁装置,工人误操作。料台无安全门,或安全门未关闭,都能引起高坠事故。

(五)屋面施工高处坠落。

屋面施工无安全防护,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个人行为失误,导致高处坠落。

(六)挖孔桩高处坠落。

人工挖孔桩洞口无防护,防护不牢或防护被损坏,导致高处坠落。例如某工地民工蔡某与另一民工搬运空压机时,由于搬不动,于是将桩孔盖板做垫板,因不知是盖板,致使蔡某一脚踏入桩孔内,坠落身亡(桩孔深27.6m,孔径为0.9m),直接原因是盖板未固定,且违章搬动。

(七)攀登作业高处坠落。

简易的脚跳板不稳定,安装用的各种梯子质量不符合要求,门型脚手架不牢固,移动式操作平台重心偏离而倒塌。

(八)违章行为的高处坠落。

违章从外翻越单元与单元间墙,翻越墙头,一个单元向另一个单元窗户翻越,都是违章高坠的表现。如某工地油漆工刘某在六楼从一单元向另一个单元翻越,由于安装的塑钢窗未固定,致使其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高处坠落的原因

根据《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理解与实施》危险源的分类: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危险物质而发生事故为第一类;导致能量和危险源物质约束/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多种因素为第二类;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1)物的故障;(2)人的失误;(3)环境因素。高处坠落事故属于第二类危险源,因此,高坠的原因应从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1]。

(一)物的故障。

高处作业的临边没有防护,防护不严;脚手架未超出在建工程的形象进度;洞口未作防护,或防护的强度不够;防护不稳固易移动;吊栏式人货电梯楼层出入口,未作防护,防护不严;电梯井(采光井)未按要求进行内、外(内张网、外设门)防护;防护设备陈旧老化等等。今年在合肥发生的七起高坠事故中,就有两起因使用了不合格的安全网所造成的。

(二)人的失误。

近年来各地区也把防高坠作为专项治理来抓,为什么仍发生许多高坠事故?我认为:我们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现在什么制度都不缺,就是缺少了“落实”!综观所有的高坠事故,都是典型的责任事故。为什么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就是因为各级管理人员,心存侥幸,思想麻痹,对责任认识不够。制度往往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未落实到行动上。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行为是祸首。例如在某工地,许某和汪某站在组装高度约9.8m的金属脚手架进行屋顶防火涂料粉刷时,违章作业,从一个工作面结束后,没有架子上下来,就要求地面人员帮其推移,导致架体倒塌两人从架子上摔下,许某抢救无效死亡,汪某摔成重伤。还有绑扎高柱子钢筋,无防护措施未系安全带导致坠落,木工边模无可靠的立足点而坠落。

2、工人的操作失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某工地安装工周某在钢网架上安装玻璃时,误踏网架,失足从天井处坠落。

3、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周边环境误进入危险部位。例如,某某工地民工顾某在六层接料台运送建筑垃圾,当其从吊蓝将空车推到接料台后,吊栏升至七层,此时,顾某未注意,在没关闭料台安全门情况下推拉劳动车,由于紧靠料台外侧,不慎从料台坠下(坠落高度约15m),身亡。

4、管理方面的缺陷。如制度规程不健全,未对工人进行教育、交底,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对查出的隐患未及时整改,放任自流,侥幸心理也是发生高坠的主要原因。

(三)环境因素。

作业使临边洞口,操作平台等安全防护设施受到自然腐蚀,人为损坏频率增加,隐患也随之增加,强风、高温、高寒,雨雪天气,夜间作业等环境也是产生高坠的原因所在。

三、预防高坠事故的对策

高坠事故的表现多种多样,原因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想,预防高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规定等落实到实处。

我国已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针对高坠频发的安全生产形势,建设部2003年出台了《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所以治理高坠,重点是“三抓落实”,即“一抓标准的落实、二抓规范的落实、三抓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特别是要把安全的检查制度、奖惩制度落实到位,把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大事故处理成本,对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一追到底。

不仅要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而且要追究监理单位、以及相关单位的责任。我们从合肥市建管局处理的几起高坠事故的通报中看到,发生高坠事故,不但处罚施工单位,也处罚监理单位,对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重罚,情节严重的处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罚得你心惊胆颤,罚得你出了事故赔不起,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

(三)严把技术措施关

1、落实“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措施。进入现场要带牢带好安全帽,登高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高处作业占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大量事实证明:如果每个工程在张设安全密目网的同时,按照规定再张设安全平网的话,高坠事故至少可以减少50%以上,特别是在后期的装饰阶段,密目网拆除后,效果更加明显。

2、落实好“四口”防护措施。凡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必须设围栏或盖板;在建施工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须搭设防护棚。

3、落实“五临边”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尚未安装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等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4、严把“架子关”。对架子的材质、栏护、上下、连结、悬挑、验收等环节。

5、加强屋面、天棚的防护措施。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险,稍踏偏楞木,就会坠落伤亡。因此,凡在此上操作,必须在上面搭上挂板,或在下方张安全网等措施。

6、施工的楼面周边的防护措施。外架必须超过形象进度至少1.2m,外架立杆与建筑物间距超过15cm要有防护措施,外架搭设要符合规范要求。

7、安装用的梯子、操作平台必须牢固。

起重机吊物坠落情况的事故树分析 篇6

关键词:起重机;事故树分析;事故;安全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会经常用到起重机来进行作业,但是由于起重机的原因会发生吊物突然坠落的情况,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种事故在工程设施作业发生的事故中占很大的一部分,而且它所造成的损害也比较严重,不仅会对起重机和吊起的货物造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伤亡。造成这种事故出现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人与环境以及机械本身的因素都是造成事故發生的推手,而且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为了对此类事故发生规律进行探究,分析造成事故的因素和事故的样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起重机吊物坠落情况的事故运用事故树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我们的目的不仅要分析出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还要揭示事故发生的隐藏危机,让施工单位对事故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和预防。

1.起重机吊物坠落事故树分析法的定义与程序

1.1事故树分析的定义

在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中事故树分析方法是经常用到的方法。它从一个事故出发层层剥茧一般讲事故发生的直接事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然后通过分析出来的数据绘制图形来形象的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事故树分析法用到了数理逻辑方法,对我们分析出来数据进行整理从而定义它们之间的危险性以及避免可能出现的事故的发生和预测。我们对起重机工作的过程进行分析能熟悉其工作过程,对其中可能出现危险的作业段重点关注,然后解决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1.2事故树分析程序

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要经过四个阶段的分析过程包括:分析调查、编制事故树、事故树定性定量分析和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每个阶段都要准确地进行分析,这对事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关系。事故树分析并不是一个事件还包括其他类似的事故,所以我们在进行调查取样的时候要对这个系统曾经出现的所有事故进行调查。对这个体系事故的调查有以下几个方面:人为失误、设备仪器缺陷、材料质量、作业环境状况、指挥管理等等。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绘制事故树以及对事故树进行正确的分析。在我们做完这一系列的基础上,按照演绎分析原则,由最上层的事件开始解析,像阶梯一样层层往下分析各个阶级的直接引起原因,由各个阶梯的关系,用特殊的连接方法将上下层各个事件联系到一起,最后就形成了一颗倒置的像树一样的逻辑关系图。一个准确的逻辑树是做好事故树分析的关键。而由事故树图进行的事故树的关系图谱分析则是制定事故风险规避措施的基础。然后用事故树分析的方法找出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事故重要度,为事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起重机吊物坠落的事故树分析

2.1起重机吊物坠落的事故树

我们将起重机吊物坠落作为事故树的最顶层的事件(TOP),然后经过调查,画出起重机吊物坠落事故的事故树图。就这个系统来说,事故树中或许有很多,整个系统的危险因素多,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很多,表明事故发生的模式变换很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2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该事故系统。

2.2起重机吊物坠落事故树最小割集分析

割集表示的致使最顶层事件发生的一系列最基础的事件的集合,在割集中致使顶事件发生的充要的基本事件和集合就是最小割集。它代表这些基本事件发生(与其他事件发生是否无关),都会导致顶事件出现,说明了我们这个体系的危险程度。每个不同的最小割集都代表相应事故发生的一种方式。

2.3起重机吊物坠落事故树最小径集分析

径集则与割集代表的相意义是完全相反的。最小径集代表了顶事件不发生的最低充分必要基本事件的集合。这就表明如果这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那么顶事件也就不会发生,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的量度。这就表示该系统中有多少个径集就会有多少个避免事故发生的途径,这就为我们选择消除事故的方法提供了依据。

2.4起重机吊物坠落事故树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

我们在进行事故树分析的时候,可以计算得到各个基本事件结构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下来。我们得出的基本事件结构的重要程度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完全忽略各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或者它们之间发生的概率完全相同,然后依据这个前提对基本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各个基本事件对顶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并做出排序。

2.5起重机吊物坠落事故树定量分析

FTA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对事故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弄清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还可以对事故的发生进行定量的分析,假如我们找到所有的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就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其他的一系列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从中可以选择最优防止事故发生的办法。在事故树中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有两种:主观概率和非主观概率,非主观概率通常可用施工现场的实际经验来统计计算或者依据相应的可靠性较高的工程公式求得,其准确性很好,但需要长期的准确的历史事故数据的帮助才能计算的比较精准;而主观概率容易受随机和模糊因素干扰,要想得到准确的结果比较困难,就目前来看较为常用的方法有鲁克模型、人机界面失误模型、人为失误预测模型、人为失误模糊灰色可靠性模型等,但是使用这些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准确性不够而且比较离散无法很好的预测。通常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受到施工对实际工作环境、生产行业、进行实地施工的类型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对应施工地的实际情况来采用对偶比较法来确定主观概率值。

3.结论

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我们进行事故分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得到一系列的数据之后可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模式和最优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运用了事故树分析方法对重机吊物坠落死亡这类事故进行了分析,这对我们避免事故的发生有指导作用。在此我们建议有进行过事故分析的人员对事故树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事故树系统可以用专门的软件来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陈立.一起钢丝绳夹安装不当引起的起重机械事故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4):188-189

[2]陈永玉.起重机吊物的坠落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J].起重运输机械,2011,(4):85-86

建筑施工坠落事故预防对策 篇7

一、建筑施工坠落事故的特点

1. 发生事故人员的年龄特点

建筑施工坠落事故中, 受伤甚至死亡的施工人员年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 全部坠落事故受害者约70%在23~45周岁。从发生事故的主体原因来看, 往往是因为操作不规范、违反施工安全纪律造成的, 因为对施工环节比较熟悉, 对其掉以轻心, 因而不按照规定使用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坠落事故, 因为这种不规范操作造成的死亡人数, 占据坠落事故总死亡人数的68.2%。

2. 客观原因来自多方面

建筑施工坠落事故的客观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 或者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得不到良好的落实, 因而导致安全施工专项资金投入少, 对日常必要的安全检查不认真, 甚至仅仅当做一种形式演示, 不能从根本上发现安全隐患;第二, 安全意识不足, 在建筑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施工进度, 因而往往忽视对建筑安全的投入, 在施工前忽略了必要的上岗培训, 特别是高空作业的安全培训, 安全技术交底也缺乏针对性;第三, 安全防护措施的缺陷, 施工现场对高空坠落事故的现场管理缺乏, 没有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3. 坠落事故的死亡率高

建筑施工的坠落事故往往发生在高空, 空中、地面往往有各种施工用品, 钢筋、混凝土场地、施工机械等, 也缺乏必要的安全网等缓冲设备, 因而一旦发生坠落事故, 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死亡事故, 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致命伤害, 给其家人带来不可想象的悲伤, 同时项目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而必须严格预防坠落事故的发生。

4. 安装登高设施中发生率高

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类型来看, 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等四种, 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就是高处坠落, 而坠落事故发生最多的是在安装登高设施过程中, 因为此时的安全防护措施最低, 没有稳固的高处支撑物,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坠落事故。安装过程中如果用力过猛而失稳, 会造成脚手架翻滚、吊篮倾翻或坠落, 甚至会造成卸料平台的整体坠落, 导致严重的坠落事故。

二、建筑施工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建筑施工的坠落事故原因有四个方面, 分别是人、物、环境和管理, 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 人的不安全因素

从直接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员的角度来说, 不安全因素也是多个方面的, 从身体状态、心理情绪到操作习惯, 贯穿整个施工操作的过程。施工人员本身的身体状态, 如高血压、贫血等疾病, 会严重妨碍高处作业, 而在核查过程中没有合理地检查。同时, 心理上的过于疲劳, 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迟钝的反应, 使得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坠落事故发生。最后, 施工人员的操作习惯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一些错误的操作违规行为, 比如酒后作业, 不戴安全帽, 随意在屋面上行走等。另外, 操作者还需要对操作技术进行全面掌握, 并正确认识安全操作规程, 从根本上避免主观因素的不安全可能。

2. 物的不安全因素

建筑施工的操作主体是施工人员, 操作客体则是各种物, 包括脚手架、施工材料、安全装置、个人防护用品, 这些物的不安全状态也会导致坠落事故。施工材料必须保证选型合理, 满足安全要求, 严禁使用报废或者不合格材料;脚手架必须铺设平稳, 符合规范的搭设, 同时设置护栏杆, 避免在脚手架上堆放各种材料, 导致其超载引起的断裂;安全装置的状态至关重要, 必须保证其限位、保险齐全, 使用安全、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3. 不良的环境因素

外界环境对建筑施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选择不同的施工环节时, 必须合理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和时段, 不能随意选择在恶劣的天气状态下施工, 必须避免对施工不利的环境影响。对于高空作业来说, 尽量避免在雾、大雨和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进行, 同时如果光线不足, 需要从事悬空、悬吊作业的话, 必须采用夜间的施工设施。

4. 管理落实不到位

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减少事故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脚手架的搭设审批不合理, 没有针对性, 所以无法保证脚手架的安全性。其次, 施工组织不合理, 没有进行必须的安全教育培训, 没有对高空作业人员培训上岗, 没有检查监督管理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最后, 安全作业环境和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 安全防护设施等不齐全, 都会导致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失败, 造成严重的事故。

三、预防建筑施工坠落事故的有效对策

由上可知, 建筑施工的坠落事故主要是由人、物、环境和管理等不安全因素造成的, 所以在预防坠落事故时, 也需要从这四个方面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

1. 对人的不安全因素的预防对策

从建筑施工人员角度来说, 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违章操作者必须给以严重的惩罚, 对操作规范者给以一定的奖赏, 采取奖惩制度提高安全操作率, 大幅度提高违章成本。同时, 树立典型的安全标兵, 提高企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从制度上杜绝人的侥幸心理, 避免冒险意识。对于人的操作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需要采取旁站监理的管理手段, 特别对重点区域的关键施工环节, 比如拆除脚手架、模板支撑架、起重设备安装拆卸等, 由此减少人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安全事故。

2. 对物的不安全因素的预防对策

建筑施工中物的不安全因素, 需要从下列方式采取预防对策:首先, 要严格控制防护设施器材的强度, 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 并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进行验收, 对操作者的操作能力进行培训, 保证其操作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其次, 对于重要的安全防护装置要进行日常检查, 不能将其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因为任何安全设施都有失灵的可能性, 所以需要严格执行安装前的检查和安装后的验收, 避免因为设置的失灵而造成坠落事故。最后, 要保证物的安全性, 必须保证其质量, 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购买便宜的物品, 必须在购买时检查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3. 对不良环境因素的预防对策

建筑施工坠落事故的不良环境因素的预防对策, 需要合理安排作业流程, 尽量减少露天的高空作业时间, 并尽量避免特殊的高处作业。特殊的高处作业是指6级风力情况下的高处作业、雨雪天气的高处作业、夜间的高处作业, 高温或低温的高处作业, 如果必须要进行这种特殊的高空作业的话, 需要在作业前期进行详细的施工安全进行专项方案制定, 保证施工过程中有备无患。

4. 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对策

建筑施工坠落事故的预防, 还需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对策。首先,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将管理制度传达到每个部门、项目部和员工, 使安全管理实现制度化、程序化,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其次, 高处作业要制定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 尽量采用易于操作的安全技术, 对于超高模板、脚手架搭设的施工要制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专家论证, 并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后执行。最后, 要重视对安全生产的检查, 完善高处作业方案, 向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必须对相关的制度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同时, 还需要检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稳定性, 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制度, 保证施工人员遵守制度, 并严格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四、结语

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分析 篇8

1 事故概况

事故设备是1台由浙江某建筑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钢丝绳式货用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1 000kg,速度为40m/min。事发时,该工地7层楼面浇混凝土,现场施工人员为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把该施工升降机停层保险装置捆绑后开着吊笼门运行。当吊笼运载2车混凝土(约900kg)到达7层楼面后,在7层楼面上施工的王某与李某进入吊笼准备卸料,这时吊笼突然开始下滑,并逐渐加速,最终吊笼坠落,造成王某轻伤、李某高位瘫痪。

2 现场勘察情况

1)该设备由生产厂家安装,相关资质齐全。

2)施工升降机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3)该设备已经通过相关部门检验合格,但检验报告有效期为2011年08月26日止,也就是说该设备超过检验有效期后没有进行定期检验。

4)事故吊笼的停层防坠落装置的4只脚全部用铁丝绑住。

5)事故设备的断绳保护装置(防坠器)在事故过程中未起作用,没有在导轨上留下工作过的痕迹。

3 事故原因分析

1)曳引轮与电机轴的连接销键异常磨损导致连接失效,使曳引轮因为失去销键的约束而自顾自旋转是造成吊笼坠落的主要原因。电动机的高速轴先经过齿轮箱再与曳引轮相连接,电机轴与曳引轮靠销键连接。因部分厂家制造的曳引机采用的销键质量不合格或键槽与销键配合过松,时间长了会造成销键异常磨损,直至连接失效。这时,就会发生虽然电动机停止运转、制动器也能可靠制动,但曳引轮因为失去销键的约束而自顾自旋转,最终造成吊笼坠落事故。

2)断绳保护装置(防坠器)失效、停层防坠落装置捆绑使用也是造成吊笼坠落的重要原因。首先,GB/T10054-2005(施工升降机)第5.3.7.4条规定:货用施工升降机每个吊笼至少应装有断绳保护装置。当吊笼提升钢丝绳松绳或断绳时,该装置应能制停带有额定载重量的吊笼,且不造成结构严重损坏。但是,现场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他们认为钢丝绳式货用施工升降机采用4根曳引钢丝绳,即使其中的3根曳引钢丝绳完全断裂,剩下的1根钢丝绳也能够承受额定起重量,然而4根钢丝绳同时断裂的可能很小,所以他们对断绳保护装置(防坠器)进行重新调整,使防坠器形同虚设,根本不能起作用。另外,第5.3.7.5条规定:对于仅装有第5.3.7.4条所述的断绳保护装置的货用施工升降机,每个吊笼还应装有停层防坠落装置。在吊笼停层后,人员出入吊笼之前,该装置应动作,使吊笼的下降操作无效,即使此时发生吊笼提升钢丝绳断绳,吊笼也不会坠落。但为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现场的施工人员把停层防坠落装置捆绑后开着吊笼门运行,这样就可以在进出吊笼时不用关上吊笼门便可以运行。他们忽略销键连接失效的情况,结果在人员进入吊笼后,偏偏发生了这种情况导致吊笼不能可靠地固定在导轨架上而发生事故。如果停层防坠落装置正常,就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管理不到位是酿成事故的根本原因。首先,操作人员未经专门培训,对设备相关知识及性能一知半解。在看到停层保险装置捆绑起来、开着吊笼门运行也照常操作;另外,该设备虽然已经通过相关部门检验合格,但已超过有效期3个多月也没有申请定期检验。事故发生时,防坠器没有在导轨上留下工作过的痕迹。事后了解,该设备检验合格后为消除平时使用时防坠器偶尔有误动作现象,该工地修理工对防坠器进行重新调整,使防坠器形同虚设,失去吊笼防坠落作用。工程监理单位没有尽到把关和监督的职责,在该设备超过有效期3个多月也任其使用,以至于重大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1)相关部门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对曳引机制造厂家的检查力度,杜绝存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安装、使用单位在安装使用时应经常关注曳引轮与电机轴是否有异常晃动,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检验机构应严把质量关,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检验。

2)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工程监理单位要做好把关和监督的职责,督促施工单位对起重设备进行报检,对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超期未检的设备禁止施工单位使用。

浅谈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篇9

建筑施工中, 高空的作业量比较大, 作业环境繁杂, 手工操作的工作量大, 在作业中危险因素多, 事故发生率较高, 所以, 建筑业是我国各类行业中容易发生事故的一种行业。安全生产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 发生事故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同时又会造成家庭的不幸和悲痛, 影响企业的声誉, 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搞好文明施工, 规范施工企业安全防护势在必行。笔者总结多年来工作经验, 提出具体措施如下:

1 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高处作业, 是是指在基准面以上2m的地方进行作业。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时出现坠落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 就是高处坠落事故。其实各种行业里都会发生这种事故, 只是在建筑行业这种事故的发生率最高, 大约占到总共事故的1/5以上。高处坠落事故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分为9种类型: (1) 洞口坠落 (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El、阳台口坠落等) ; (2) 脚手架上坠落; (3)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4) 石棉瓦等轻型局面坠落; (5) 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6) 登高过程中坠落; (7) 梯子上作业坠落; (8) 屋面作业坠落; (9) 其它高处作业坠落 (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它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具体表现为: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 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和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2 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

2.1 人员问题目前我国从事建筑行业施工的人员普遍素质比

较低, 这些施工人员的流动性也大, 由于它们自身缺乏安全施工意识, 而施工企业平时对于安全生产也缺乏重视。施工人员如果自身患有不易高处作业的疾病, 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如果它们隐瞒自身疾病, 也是后患无穷。如果施工人员正处于个人情绪的特殊时期, 这时期会出现精神恍惚, 反应迟钝, 增加事故的发生率。由于管理人员的违规指挥也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施工技能违规作业也会导致事故发生。如:有些工人坐在防护栏杆上, 在高空施工处打闹。有些施工人员对工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缺乏防范心理, 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如:有的工人在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由于工期紧张, 很多施工工地让施工人员加班, 工人过度劳累, 会在心理上出现不良反应, 导致在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 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现场管理人员及作业者有时候为了省事, 存在侥幸的心理, 在高处作业时不进行防护措施, 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2 操作问题个人防具的损坏。

有些工地的防护用具是假冒伪劣产品, 根本不具有防护的作用。材料有缺陷。有些防护用具的材料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以至于在使用过程中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 严重的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有些工地不考虑脚手板的承载能力, 堆积大量的施工材料导致脚手板的坍塌。安全网没有质量保证, 在使用中起不到防护作用。“四洞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环境影响。在特殊天气情况下, 如大风时, 进行高处作业。在下雪后, 没有将积雪清理彻底, 也会出现高处作业事故的发生。

2.3 管理问题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到位。

如:没有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岗前培训, 没有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施工安全检查不到位, 走形式主义, 只是在应付上级的检查, 平时不注重对施工工地安全性的检查。劳动组织不合理, 为了工期使施工人员没日没夜的加班, 导致施工人员的过度疲劳, 精神上恍惚, 在作业时容易疏忽大意。违章指挥或冒险作业。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工人进行高空作业, 或安排没有架子作业证的人员搭设外架。脚手架搭设不规范, 未经验收或草草验收了事, 工地管理人员对外架的规范要求不够了解, 任由架子工随意搭设。

3 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3.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做

到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力量充实、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宣传, 灌输安全对生产、进度、质量、核算的作用不可忽视。设立一个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 并将防止高处坠落作为一项必须的内容。但在施工现场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安全教育也很重要, 是其它任何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是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有力保证, 尤其要做到对高处作业的设施、材料、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 加强防坠落设施的检查。加强对工人的操作技术和知识的教育, 特别要把好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关。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年工人。安全教育贵在警钟长呜, 贵在努力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要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技术指导, 把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关。事故隐患主要是施工现场缺乏自我检查, 未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工人违章作业所造成。由于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坚持专人负责, 人人参与, 天天进行安全检查;上级组织对下级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应进行跟踪复查。

3.2 加强人员管理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一

旦发现有不安全行为,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心理压力, 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 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 应当调离岗位。应当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 减少作业风险。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进行纠正, 对遵章守纪行为进行强化, 从而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 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 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 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的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 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寻找事故发生规律, 做好高处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的安全防护工作或将其调离岗位。

3.3 严格操作规范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悬空作业人员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三宝必须三证齐全。把好材料关, 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 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 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 以100kg重的沙袋从10m高处抛下, 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 方为合格。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 注意用力方法, 防止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坚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查身边事故隐患, 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 我不伤害他人, 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控制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应当及时根据季节变化, 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 对安全生产工作业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 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JGJ 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

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分析与控制 篇10

关键词: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分析控制

1 高处作业的危险性分析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中定义了“高处作业”的概念:凡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 (含2米)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四项重大危险源项目中, 无不存在相应的高处坠落的危险。对于岩土工程中的基坑工程, 当基坑施工深度达到2m时, 对坑边作业已构成危险, 如若不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设施, 不配备监护人员, 很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对于模架工程中的超高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 由于作业面离地面距离超高, 并存在悬空作业等现象, 容易对施工人员的心理上造成障碍, 可能导致施工人员操作失误, 或发生失足坠落事故。对于吊装和拆卸工程中的塔吊, 当爬梯的通道高度大于5m时, 应按规定从平台以上2m处开始设置护圈, 否则塔吊司机在上塔过程中一旦失足, 将直接坠落。对于拆除工程, 施工人员应站在稳固的结构部分, 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 要等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和荷载拆除后才可以拆除, 否则也容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2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对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稳定状态以及环境的不良因素等几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预防、减少、杜绝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2.1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2.1.1严格规章制度, 提高违章的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三违”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的惩罚, 通过大幅度提高违章成本, 以杜绝他们冒险作业的念头。

2.1.2寻找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规律, 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控制。如节假日前后、季节变化施工前、工程收尾阶段等作业人员人心比较散漫时进行针对性教育, 将各种不利因素、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2.1.3加大现场安全检查的密度, 通过安全巡检、周检、专项检查对在高处作业中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进行纠正, 彻底改变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的行为。

2.2 控制物的不稳定状态

2.2.1 把好入场关。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品的证件必须齐全, 在入场之前, 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抽检和验收, 为了确保防护用品的质量, 必要时应按照规定进行试验。如发现有不合格的产品, 不得进入现场使用。

2.2.2 把好验收关。

临边、洞口、电梯井、脚手架等防护设施在使用之前必须按照要求组织验收, 验收时相关负责人要履行签字手续, 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3 控制作业环境

①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 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②禁止在大雨、大雪、浓雾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高处作业。大风、大雨、大雪天气过后应组织现场人员对脚手架、各种防护设施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如发现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 应立即修理完善, 确保安全后才能继续使用。③夜间、照明光线不足时, 不得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2.4 抓好特殊部位的管理

2.4.1卸料平台

卸料平台底板应采用厚度50mm以上的木板, 应铺满铺平并进行可靠的固定, 其周围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 涂刷红白相间警示色, 用密目网封闭严密, 并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 规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载。

2.4.2挡脚板与脚手板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 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 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 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 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 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 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 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 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 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 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 安全网

对于安全网, 当首层墙体高度超过3.2m的二层楼面周边, 以及无外脚手架的高度超过3.2m楼层周边, 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平网应与水平面平行或外高内低, 一般以15°为宜。施工层以下每四层楼或每隔10m设一道固定安全平网, 同时再设一道随施工层高度提升的平网对下进行封闭。同时, 脚手架外侧随着脚手架的升高, 应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 安全立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 安全立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绳子将网周边每隔45cm牢系在脚手架钢管上, 扎牢密实, 形成全封闭的防护立网, 主要防止砖块等物坠落伤人。

4 剪刀撑

剪刀撑是对脚手架起着纵向稳定, 加强纵向刚性的重要杆件。脚手架的搭设都是按照相同高度、相同跨度搭设的, 若不设剪刀撑, 立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具有不稳定性。另外虽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之间都是采用刚性节点约束的。但一旦任一节点破坏, 整个脚手架变成了几何可变体系, 十分危险。而当正确设置剪刀撑之后, 脚手架单元成为三角型, 即几何不变的稳定体系, 稳定性大大增强。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 且不应小于6m,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 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 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参考文献

[1]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1.

[2]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DG/TJ08 2002-2006,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S].上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生态村落下一篇:对中学生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