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

2024-05-13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精选十篇)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 篇1

(1) 应以老人身心健康为设计主题。老人对于室内设计装应注重设计带来的健康、安全、方便、舒适, 并且在安逸的文化环境可以良好的办公、娱乐, 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故老龄化室内设计装潢应该具有一定文化内涵, 以“精”与“静”的概念为主, 以老人的生活、身心状态和谐发展为目的进行室内设计。 (2) 老龄化室内设计安全为首要原则。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室内设计首要前提就是保证老人身心健康, 生命安全。根据房间本身的结构特点, 在室内设计时, 应该为老人在室内建筑设计、服务设施、独自空间环境提高足够的安全性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保证老人健康。 (3) 以舒适、安逸为主要设计原则。考虑老人的居住心态, 作息时间、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 设计理念、设施结构上, 应保证老人的活动空间, 卧室的舒适度, 通风采光是否充足等。充足的日照、洁净的空气、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没有噪音干扰、安逸宁静的生活环境, 这些都是在室内设计时应该注意的基本点[1]。

2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依据

(1) 人体工程学为根本依据。人体工程学 (Human Engineering) , 也称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Ergonomics) 。主要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老龄化室内设计应该根据人体工学学的人体构造、人体动作域、身体生理计测等科学研究基础上, 为老人创作健康、安逸、舒适的室内空间, 仔细思考人体工程学的作用, 有助于正确推导出老人室内活动空间, 规划设计装潢尺度[2]。 (2) 老人心理特征依据。老人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受到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 居住环境的改变也可以改善老人的心理健康。周围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情绪, 同时子女对于老人的照顾时间、态度也会影响到老人的心理健康, 可能会开心、悲伤、高兴、失落。外在的室内设计装潢可以很好地改善老人的心理情绪, 良好的室内设计可以起到一定调和作用。 (3) 老人生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依据。室内装潢应以老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为宗旨。随着岁月的流失, 老人的身体和各组织机能都会相应退化, 主要表现在消化功能、神经组织、呼吸功能的改变, 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合理的采光、通风、来适应老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官变化。与青年人相比, 老年人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独处,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3]。在室内装潢设计中, 储物柜应该设置扶手, 祛除房屋结构中带有尖端的棱角, 应多采用圆角设计, 降低老人在室内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3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对策措施

3.1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风格理念对策

老龄化室内设计风格和首先要满足如下要素: (1) 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无论是视觉效果、艺术效果, 都应该符合老人心情。一般以简洁、质朴、典雅为主。 (2) 随着年龄的增高, 眼球的晶状体会产生黄变化, 视力下降。故整个室内设计的色调的选择应该明暗相间, 灯光的设置夜间照明应该选择明亮的黄光, 这对于老人起夜使用也会很方便。 (3) 设计理念与风格更加贴近大自然、回归人类本性, 自然元素的运用, 有利于整个房间格调更加鲜活生动, 在稳重大气中透露一分鲜活的生命力。 (4) 老龄化室内设计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从细致入微着手, 无论是在窗帘、窗户、壁纸、整体色调、房间装饰棱角、文化内涵融入, 都应该考虑老人自身的想法, 使整个设计舒适安逸、安全合理[4]。

3.2 老龄化社会室内房屋结构设计对策

室内设计结构根据其空间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作息空间 (卧室) 、娱乐空间 (客厅、阳台) 办公阅读空间 (书房) , 在装潢设计时, 空间之间的结构应该紧凑, 为了照顾老人齐聚, 在装潢设计时应该简洁、不繁复。卧室的设计应该适当大一些, 保证老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一般布局是坐北朝南。电器开关插座应该放在老人触及方便的位置, 离地高度应该在600 毫米到800 毫米之间。为了防止不发生意外事故, 墙面材料应该选用防止老人大话、磕碰、扭伤、擦伤的材料。材质多为发泡有缓冲性的壁纸, 卫生间的设计应该有扶手和防滑地板, 尽量去除墙面中存在的棱角部分, 门的选择应该选用方便老人开启的外开门、推来门或者是折叠门, 在门把手处应采用杠杆式把手, 避免使用不易用力的球星把手。卫生间的插座离地高度应该在800 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对于储藏室、鞋柜, 位置不易过高或者过低, 因考虑老人身体状况, 设计合理的高度。老人体制容易发冷, 所以整个房间装潢的材质因选择硬质木料或者富含弹性的塑胶材料有助于保暖。在楼梯的设计, 为了防止老人摔倒、滑到, 应该铺设一些厚度适宜的防滑材料。

3.3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与文化内涵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不单单要考虑室内设计风格、房屋结构、安全理念, 更应该考虑室内设计能否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融合文化内涵, 具有艺术价值。例如西方欧式壁画、油画、中式水墨画、花鸟山水画的引用, 会是整个房间富有生机, 并不单一呆板, 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美学价值, 为老人生活、工作平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在整个房屋色彩与文化交融下, 可以给老人一种愉悦的心情, 同时增加了老人的精神财富。

4 结束语

室内设计装潢对于老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的影响, 清楚的认识到, 老龄化室内设计在设计理念应更加稳住、宁静、朴实无华, 在室内空间结构设计装潢应注重老人日常的行为习惯, 在卫生间、卧室、走廊这些地方应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辅助设计,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老人身心愉悦, 唯有这样才能在老龄化社会中, 室内设计发展更为全面、科学, 才能走向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郝丽宇.《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整体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6, (01) .

[2]刘彤.室内设计教育中建筑学背景的意义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 (28) .

[3]徐杰.室内设计的演化与发展——评《室内设计原理》[J].当代教育科学.2015, (22) .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 篇2

中国已经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需要他人的关怀和爱护。我们在室内设计中更应该体贴老人,关爱老人,在设计细节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在室内设计上多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上的不便,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便捷,和谐的生活环境。

老年人家居空间的研究状况

我国现在的大部分老年人,大多情况都是呆在家里的,处在家居环境中,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空巢老人逐渐增多,独自居住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为了在一定程度帮助现在上班一族的当代人减轻照顾老人的压力,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十分重要,室内的安全健康设计可以更好帮助老人更好的照顾自己,所以老年人的家居空间急需要具有通用的特征来满足更广泛的使用人群。因为我国的老年事业起步的比较晚,发展比较慢,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要努力设计的是适合我们老年人居住的房子,结合实际状况和我国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设计合理的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家居设计。这是我国家居设计研究的重要部分,下面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家居空间设计原则

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家居空间的设计,从服务老人,关心老人出发,为老人建造一个符合他们生活的家居环境,我们从安全性、便捷性,到心理方面的幸福感,从低到高逐层设计,从里到外逐步进行,从使用者的最低的要求出发一直上升到使用者潜在的需求层面,不断的创新和改造,给使用者一个逐渐完美的家居环境。

1.生理方面

老人居住的地方,是要宽敞大方的,整体的布局应该遵循无障碍原则,家居环境简单大方,结构不宜太过于复杂,不需要太多无必要的物品摆放阻碍老人的家居环境。那样他们做饭,上厕所等平常的小事都不是很方便。家居陈设应该整齐有序,每个位置留出较大的空间便于老人行走,尤其是对于有些腿脚不便,需要坐轮椅的老人。我们的楼梯可以采用斜坡和楼梯结合的形式,坡度要适宜老人行走,腿脚不便的老人便可以自己通过斜坡来达到上楼的目的。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20米,这样有很大的空间便于老人行走,舒展身体。另外在走道上距离地面0.9米处应设置圆形杆状扶手,直径0.04~0.05米。这是为了防止老年性缩瞳现象引起的视力模糊,当老人出现不适状况时,便可通过圆形扶手进行缓解,扶手直径的长度,正适合老人把握。老年人的腿脚不便,关节不够灵活,骨骼缺少钙元素,容易造成骨折,骨质疏松的现象,所以家居空间的地板需要设计的平整,防滑。出入口的高度差尽可能的减小,特别是在卫浴,厨房空间,应该尽量的避免建筑过高的门槛,台阶等阻碍。房门的宽度不应过于窄小,要方便轮椅使用者的进出和活动空间。房门应该采用外开式,这样在老人出现意外危险状况时,方便我们给予及时的救助。家居空间以及一些摆设应该按照我国老年人的尺寸进行合理设计。例如,我国老年人普遍身高不高,在卫生间的卫浴室内,我们的喷雾式淋浴头不宜过高,方便他们可以拿到,更舒心的淋浴。浴室内的浴盆也不易过于高,方便老人跨进里边泡澡。浴盆外的地面我们应该着重注意,要铺上防滑垫,让老人避免摔倒。在浴室内还需要加入便捷的取暖,散气等工具。

2.心理方面

我国现在很多家庭工作比较繁忙,不能有充分的时间陪伴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人们独自生活,可能会有丧偶之痛,所以在家居设计方面也要给予老人心理上的开阔。我们可选择落地式的窗户,每天有足够多的阳光照进,给予他们愉快的心情。在阳台处,给予他们一部分没有安装地砖的地面,让更多的老人可以进行种草,养花,丰富生活。在阳台休息处可以摆放小桌椅和简单,便于收放的阳伞。让他们的下午可以喝茶,沐浴阳光,享受美好生活。更便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太阳下的锻炼也可强壮筋骨。延年益寿。在室内可以摆放他们伴侣和家人的照片,让老人的心灵得到归属。很多老人有喜欢读书的爱好,在他们的卧室内安装一个保护眼睛的台灯,舒服可靠背的座椅,平整防刮划得桌子,让他们可以更好的读书,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3.安全方面

前面讲了让老人住的舒适,舒心。更主要的是让老人住的安全,这样在外工作的家人才可以放心。例如我们需要在一些尖锐的地方放一些可以防止磕碰的软物体。在老人居住的房间内放着可以随时和外界保持沟通的工具。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简单的有线电话,就可以帮助老人很好的联系外部。老人家里墙壁的涂漆或者墙纸需要是安全的,无毒无污染的,最好可以净化空气的。让老人生活在一个氧气充足的环境下,更加放松身心。窗户的设计不易过高,以免老人攀爬时受到伤害。窗户应该数量多,面积小,这样有利于通风,也不会有很强大的风力,造成老人骨质疏松,风寒等疾病的发生。老人居住的室内的挂衣杆,不易过高,那样不方便老人晾晒衣服。客厅的沙发不易过软也不要过于坚硬,过软会对老人的腰背造成伤害,过硬会让他们在坐着,躺卧的时候感到不适。

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篇3

目前, 我国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 但在设计中, 总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很多优雅的景观公园过于深远宁静, 致使老年人迷路;许多迷人的休闲广场却有着可怕的交通干扰, 致使老年人不易到达并处在危险之中, 如武汉市的洪山广场。大型步行街街道充斥着过于放肆的商业广告, 噪声和拥挤也无处不在。这些都是源于对老年人缺乏关注, 对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都考虑很少的缘故。

在政府法规中规定了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必须考虑无障碍设计原则, 例如“残疾人通道”, “盲道”等, 这是人性化建设城市的表现。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 城市空间的建设中如何灌入“老龄意识”, 却没有得到设计者的足够重视。某些城市热衷于兴建作为城市景观形象标志的中心广场, 强调的是纪念性、展示性和形式美。而与老年人生活贴近的市民社区小型广场, 街心公园等真正以休闲活动为目的的建设却很少有人过问。老年服务设施缺口较大, 老年人的休闲场所少且选址不妥, 环境不佳等问题凸显激烈。在武汉市城市道路的交汇处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车来车往的马路边安全岛上, 一群中年妇女一起练习健身操, 这样的条件下, 不仅存在安全隐患, 影响交通, 而且显得场合混乱。

由此可见, 倡导“为老年人设计”和回答“如何为老年人设计”就显得相当迫切。

2 创建适宜老年人的开放空间设计

2.1 老年人公共休闲场地的设计原则

2.1.1 动静结合的原则

老年活动区宜分成动态活动区、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 可进行太极、跳舞、扭秧歌等健身活动。活动区外围应有大树及休息设施, 如结合亭、廊、花架、座凳等, 以利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观望、学习等, 可利用大树荫、廊、花架等, 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 冬季有足够的阳光。动态活动区与静态活动区应有适当的距离, 但亦能相互观望。

2.1.2 层次多样化原则

针对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小群体活动和个体活动的多重需要, 老年人活动场地应按等级设置, 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公共性、私密性兼备的层次丰富的交往空间。一是集体活动空间。前面提到的动态活动、静态活动都属于集体活动;二是小群体空间。有些老人喜欢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人一起活动, 这样就应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小活动空间。小群体空间不宜过大, 空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不宜封闭, 有一定的遮荫以及坐憩处。三是私密空间。有些老年人喜欢独坐不愿被人打扰, 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间独享其乐。所以在公共绿地中设置一些个人的、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也是必要的。

2.1.3 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原则

老年人虽然是公园的活动主体, 但混龄活动使老年人更感到有活力, 社会参与感更强, 因此设计上也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需要。在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增加一些儿童活动设施, 两者紧密靠近布置却有着许多好处:一是增强老年人活力, 儿童天真活泼的稚气可使老年人消除孤独感。二是老年人有爱幼心理, 通过与儿童多种形式接触, 情感交流, 对儿童智力发展以及道德品格的熏陶有很大影响。在我国, 低龄老人帮子女培育第三代是相当多家庭存在的现象, 也是“老有所为”的一种体现, 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2.1.4 无障碍设计原则

老年人无论在肢体还是在感官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 诸如行走不便、动作迟钝、观察辨别能力差等, 这些使得老年人对周围环境反映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台阶, 楼梯等设施使用感到不便, 穿越道路时慌乱、紧张。因此在公园设计中应考虑实行无障碍设计。尽管目前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已有所考虑, 但普遍认识还不够。主要表现在把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简单的认为就是增加残疾人专用坡道。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还应包括铺装地面、建筑出入口与过道、休息设施、标识物、绿化等所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细节设计上。

2.2 老年人活动场地的细部设计

2.2.1 步行空间

(1) 坡道与台阶。

因为有些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 需要以轮椅代步, 因此地面就不能有台阶等障碍物而需要用坡道解决地面的高差问题。坡道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 表面不宜覆盖地毯之类的纺织物, 因为一旦浸水或沾有污物后, 就特别滑。为方便步行困难的老人以及轮椅使用者上下坡道使用, 坡道上往往需要安装防跌落的保护设施——扶手。

(2) 地面铺装。

表面应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损坏并易于清扫的材料。像砖块、沙子及圆滑石头铺砌的路面一般容易使人绊倒、滑倒, 不适于大面积铺装。老年人行走的地面应保证有一定的粗糙度, 以使轮椅的轮子、拐杖、助行器等能贴牢地面而不易于滑动。地面还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雨天打滑。

(3) 环境可识别性设计。

由于视力和记忆力的衰退, 老年人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加强环境的可识别性, 在环境细部的处理上可以设计比较醒目的标志牌。在道路转折处、出入口处安排有明显特征并有吸引力的特征物, 如简明的路标、导游图、指示牌、雕塑、置石、高大乔木等等来加强老年人对环境的可识别性。

2.2.2 坐息空间

坐息空间设计时, 首先应考虑座具的平面构成, 尽可能符合老人们聚集和交谈的需要。一般来讲, 半封闭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多凹型、凸凹两边形、弧形等形式的内向形空间, 均能促使老年人亲密的交往。这些形式的座位可以形成一个使老人们使用的小空间, 产生领域感, 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另外, 坐息空间的设计还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安全保护、方便舒适和便于集聚交往。坐息空间的位置通常选择在大树下、园林建筑的廊檐下等。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方面考虑, 都愿意选择一些位于空间边缘, 背后有依赖物的座位, 这样就可避免人流从就坐者身边穿过, 而带来不必要的威胁感。

2.2.3 水体空间

注意安全防护要求, 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降, 对安全要求高于年轻人, 在设计时应注意老人的安全。水岸线附近应防滑、平坦、有足够的平地面积。垂钓区更为重要, 水体近岸处宜浅, 桥上的栏杆高度应在 90cm~110cm 之间。水榭平台应设置栏杆或有靠背的座位。驳岸应可采用自然式驳岸, 置石与植物组合, 或整形驳岸与植被护坡。尽可能保证老年人即能近水又能安全。

2.2.4 植物配置

植物选择应迎合老年人心理特点, 越是进入老年, 越是对年轻、对热情奔放有无尽的向往, 因此, 在公园内树种选择时应尽是多选择老茎生花的紫荆、深秋红叶、花开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 这些植物都可以激发老人们的遐想, 焕发其生命活力。还可以结合利用文学艺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2.2.5 服务性设施

考虑老年人的如厕方便。调查发现, 大部分老年人在公园活动时间较长, 加上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腿脚不便等原因, 公园绿地中的公厕、洗手间必不可少, 且要布局合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体育设施如单杠 (高度宜低) 、压腿杠、球网、乒乓球台等的配置, 以满足老年人的锻炼需求。更为人性化的布局还有可考虑宣传栏或其它展出场地的设置, 展放一些报纸、科普知识、老年人保健知识, 必要时为可为老人搞展览互相品评等。

3 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开放空间具体措施

(1) 政府部门应该增强积极应对老龄化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相关规划, 保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设计者也应按照老年人的生理, 心理和社会特征来规划和建设属于他们的公共休闲环境, 充分弥补年老者减退或丧失的各种机能, 改善当前公共空间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 创造适合老年人休闲生活的空间。

(2) 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闲空间的良性发展, 需要有完善的规划规范法规作为引导和保障。然而,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我国现行的公园设计规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等方面还没有得到认真地对待。因此, 应把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闲空间的写进规范、条例与标准, 在制度层面上对此予以保障, 来适应我国城市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完善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园绿地建设的政策保障。

(3)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共休闲空间的扶持力度, 公园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创新机制, 按照物质利益原则, 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园。

(4) 还应规范公共休闲空间的管理。开放绿地的建设,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旨在造福老百姓, 但不合理的管理使得公园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因此, 规范化的管理还需引起我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4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设计中的老龄化问题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爱 , 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 , 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 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让“关注老年人 , 关注弱势群体”不仅是一个口号, 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孙樱.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对策[J].资源科学, 2003, (3) .

[2]胡仁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

[3]田志峰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及启示[J].北华大学学报, 2005, (6) .

[4]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版社, 2002.

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保障对策 篇4

摘要:医疗服务的巨大需求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之一,充分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社会医疗保障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实现医保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老龄化;医疗保障;对策

统计学意义上的人口老龄化是指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我国在上世纪末就达到了,但真正感受到“银发浪潮”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才刚刚开始。人们首先关注养老,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剧增,养老资金面临空前压力,有关部门开始研究包括延后领取养老金年龄在内的改革措施。其实,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保障问题是与养老金供给同样突出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予以应对。

一、医保视角下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而非中国特有。不过,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自身特点,从医保视角看,至少有以下五点。

特点一,老年人口众多。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 年60 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78 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

特点二,老龄化速度快。1990至2020 年这30 年间,联合国预测,我国无论增速还是比重都超过世界老龄化的平均值。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 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 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 年,瑞典85 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 年左右。中国只用27 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特点三,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 个百分点,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 年。同时,老年人口的家庭结构也发生变化。2-4 型结构更为普遍,即两个独生子女结婚要面对四位老人,而四位老人还有自己的老人。这种家庭结构,增加了家庭代际赡养压力。

特点四,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薄弱。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在五千至一万美元以上,即所谓先富后老。而我国则不同,在工业化过程中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过一千美元,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是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相对比较薄弱。

特点五,刚转型的老龄化社会。根据预测,2020 年前是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年至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本世纪后五十年是重度老龄化阶段。其中,2030 年至2050年是最严峻的时期。按照联合国规定,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分为三种:高龄化社会(高龄化率7% ~ 14%)、高龄社会(14% ~21%)和超高龄社会(21% 以上)。与日本、欧洲等老牌高龄社会相比,我国现在还属于刚转型的新生高龄化社会。充分认清中国老龄化的特点会增加医保工作的主动性。老人多,对基金需求的绝对值就大,更要作好充裕的资金准备。速度快,更要有工作紧迫感。经济实力弱,更要坚守保基本方针,高度警惕福利刚性效应。农村老人多而保障乏力,更要加快城乡统筹。刚转型,要抓紧眼下二十年战略机遇期,认真研究和吸取先行老龄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障面临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是把双刃剑,既是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结果,又需要更多资源的支持,需要更多地关注和解决老年群体的医疗保障等老年社会问题。巨大的医疗服务需求对刚刚建立的全民医保是个严峻挑战。

(一)医疗保险基金平衡压力加大

人口老龄化直接结果是缴费人少,消费人多,少收多支,基金不平衡的压力不言自明。老人是参保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人群,有人研究,一个老人花费的医疗费用平均是一般人的三至五倍。据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统计,占参保职工25%的退休人员用掉了基金总支出的60%。随着城居医保和新农合覆盖面的扩大和报销比例的提高,用于老年人群的费用还会增加,趋势昭然。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绝不要被局部、暂时、少量基金结余所障目。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全民医保政策刚起步,从无到有的医保新政会刺激医疗需求释放。许多老人没有医保时不去看病,特别在农村,一辈子没去医院的不在个别。医保制度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鼓励人们去接受医疗消费。因此,今后十年不仅是老龄化而且是受政策效应影响的关键时期,基金能否平衡至关重要。

(二)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与人口老龄化不相适应

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对保障制度和体系的依赖。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辅助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兜底的医疗救助制度和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商业保险制度以及体现预防和健康管理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提供长期护理的老年护理制度等。现实是,制度和体系都不够完善健全。当然并不奇怪,这也是未富先老的某种具体表现。首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完善。职工、城居、新农合三项制度,存在覆盖面、公平性、可及性等问题,筹资机制还不稳定,居民医保的待遇还不高,异地就医难和患者负担重等依然是他们的纠结,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作用还不够给力。其次,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不够成熟,覆盖面不够宽。在化解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三,商业保险发展滞后。解决不同层次老年

人群的医疗需求,不能仅仅依赖基本制度。在国外,商业保险为不同需求者能够提供不同解决方案,医疗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都有很大的需求死角亟待拓展。第四,公共卫生不适应老龄化需求。公共卫生应因人口变化而有所调整,老年慢病普查、老年病预防、健康知识普及等纳入公共卫生工作并尽力发挥应有作用。

(三)老人高额医疗费用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

从微观看,老人医疗消费主要构成是两大块,一是老年慢病费用,二是急病与临终抢救费用。据不完全统计,老年医疗费用约占到人一生医疗费用的70% ~ 80%。通常医疗保险制度有20%~ 30%的费用自付,由于我国采用混合治疗方式,自付率往往高于制度规定。由此,高额医疗费用给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虽然可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化解风险,但实际上补充医疗保险并没有普遍建立,这么巨大而集中的医疗费用完全依靠患者本人和家庭承担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常常因病导致家庭贫困,甚至干脆选择放弃医疗。

(四)医疗保险参保筹资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医疗资金短缺不是局部和短期现象。因此,建立可持续的医保资金筹集机制尤为重要。现行城乡居民医保实行自愿鼓励政策,并不强制。因此,要实现全覆盖很难。同时,健康人不参保的逆向选择也难以完全避免。现行政策又规定,满一定缴费年限的退休职工参保不缴费。花费最多的人群反而不缴费,这种反差实在让人担心。我们承认,部分满一定年限的退休职工不缴费有其历史原因,但从医保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这种特殊政策只能存在于特殊时期,随着历史债务的明晰和老人、中人的陆续退出,新的老年人不应该再沿用这一转型期的非正常对策,否则与东施效颦一样可笑。

(五)老年社会服务的制度性安排缺失

高龄和长期患重病的老人,需要特殊的护理,这种护理一般养老机构不能提供,即使条件好些的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或者专业化服务水平不足,或者收费太高,这等贵族式养老方案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缺失以老年服务为主题的制度性安排是个亟待补上的“短板”。

三、完善老龄化社会医疗保障的对策

(一)加快城乡统筹,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弱项是农村医疗保险,这与农村老龄化高于城镇的现实呈现明显反差。因此,加快城乡统筹,促进新农合与城居制度的整合,不仅符合应对老龄化需要,而且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自身发展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在全国推进。按照制度和管理一体化要求,通过立法强制实行。

(二)强化预防理念,建立以社区乡村全科医生为健康顾问的全民健康管理体系

注重治疗而轻视预防的结果必然加大医疗卫生成本和资源不合理配置。要改变这种落后理念,重视预防工作。政府应培养更多全科医生充实社区和乡村,普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首先把老年人群的健康档案建好。为老年人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同时,医疗保险应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给予支持,实行按社区人头付费和必要的预防补贴鼓励。

(三)适度增加老人缴费,建立权利义务对应的可持续筹资机制

从保险原理讲,退休人员不缴费不符合权利义务对应原则,不尽缴费义务,理当没有享受待遇的权利。参保人都应该缴费,而且患病风险越大的应该多缴。日本为了解决老人医疗费用膨胀问题,对后期高龄者专门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规定75岁以上的人必须多缴费,虽然这一做法受到公平性的质疑,但对改善财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年龄的划分应从国情出发。作为第一步,所有参保老人都应该或多或少缴点费。这是个敏感话题,实施的时机要认真选择,有一点必须遵守,过去的老人待遇不变。政府在实行缴费政策时可以发给缴费补贴,避免增加老人负担。

(四)实行治病与康复分开的医疗护理服务体系

实行分类医疗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降低治病成本,提高绩效。老年人慢性疾病相对较多,而慢性病治疗需要长期的健康护理。所以随着老龄人数的快速增加,医疗市场对慢性病人的治疗与护理需求会大幅度提高。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老年患者的治疗康复完全依托于综合性大医院病房,长期占用床位这一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造成医院床位紧张,影响重病病人的及时治疗,从而推高医疗总费用,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五)适时开设老年护理保险,满足长期护理的社会需求

要通过立法,建立强制性的老年护理保险。凡年满75 岁以上老年人必须缴费参加,并对需要护理的老人提供社会服务。建议十年内完成社会保险的第六险建设,为老龄化高峰到来做好准备。要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人员,实行上岗资质管理,确保护理专业水准。要将老年护理服务纳入国家为老服务规划,与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六)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为老年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要扩大、调整基本药品、诊疗、服务设施三个目录,提高保障水平。改变基本和自费共存的混合治疗模式,稳定自付比例。不提倡盲目扩大病种结算范围,鉴于老人多病并发的现实,防止以按病种结算为名推诿病人,对多病并发和抢救等特殊医疗服务,提倡实行按项目结算。医疗服务的监管重点应放到防范减少服

务内容和降低医疗质量等行为上来。

参考文献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 篇5

随着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家具的飞速发展,智能宠物的市场需要越来越大,针对老龄化带来的空巢老人的热潮,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此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基于老龄化社会的产品设计研究,研究是从全方位研究未来智能宠物狗与老年人的交互设计。例如:利用智能宠物狗能够与老年人朝夕相伴,能够照顾老年人的起居生活,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医疗救命的作用,满足一系列老年人特有的需求。

关键词:老龄化;智能宠物;情感化

一、智能宠物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未来智能宠物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更多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创造力会应用到智能宠物上来。现今智能宠物刚刚进入人们的生活不久,更不要说更深层次的智能宠物的交互设计了。人与智能宠物发生的交互行为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发的多样化,这也使得现今人们在与智能宠物的交流中省去了很多其他的操作行为。

(二)发展趋势

近年来,智能化产品在人们生活中迅速的普及,使人们有了不一样的智能化的生活体验。比如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彻底了 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人机交互方式习惯,即便一个三岁小孩,也 能体验到指尖一划所带来的奇妙体验。无处不在的无线网,让人与智能宠物之间的交互行为有着很多种可能。各种无线传感器的出现,语音识别、体感交互、人体面部表情识别的情感交互系统的出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人类完全可以不借助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与智能宠物产生交互。

二、老龄化社会下智能宠物设计的探究分析

(一)老龄化社会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不但绝对数量在增加,而且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中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74亿,占我国总人数的24.48%,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7%,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

从产品与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很多发达国家相继展开了以老年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研究,其中,包容性设计、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设计为人人、跨时代设计、全寿命设计等诸多理论和学说相继产生。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中国老龄化研究存在数据和资料丰富,理论及应用薄弱。在设计领域,由于老龄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归属于政府和社会范畴,短期内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较少有企业愿意再相关领域投入,所以我国的老龄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更显不足。

社会学研究表明老龄用户的需求分为三个维度:生理需求维度,社会需求维度,文化需求维度。这些研究指出,老龄化过程再生理上经历感觉、认知、行动三方面的衰退。老龄化过程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显示出差异性。老龄化不仅是一种生物化过程,更是主体参与实现社会行为和社会义务的变化过程。例如,人到老年,其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活动范围缩小,生活内容由社会领域为主,变为以家庭空间为主,进而带来孤独、寂寞、压抑的生存状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社会行为的变化将影响其生理机能衰减的进程和老年病发生的几率。

(二)智能宠物与老年人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人们创造力的提升,智能宠物狗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让更多宠物狗无法办到的事情成为了现实。人类是不断向前进步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脚步也在不管加快,老年人的体质也越来越复杂,照顾自己宠物狗的精力也有限,更加需要狗狗给予关怀和照顾,智能宠物狗创新设计作为一个新的养老热点的研究方向,作为一种科技化市场必然的产物,再不就的将来将会作为一个新的热点出现在中国市场,对于拥有较强使用力的智能宠物狗的创新设计,既有利于掌握未来宠物狗的走向,又对丰富现存智能宠物狗有重要意义。

宠物狗是人们生活上的好伴侣,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便利,更为关键的事,宠物狗能够陪伴老年人度过一个安详,温暖的老年,能够为老年人带来心灵上的陪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人们创造力的提升,智能宠物狗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让更多宠物狗无法办到的事情成为了现实。人类是不断向前进步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脚步也在不管加快,老年人的体质也越来越复杂,照顾自己宠物狗的精力也有限,更加需要狗狗给予关怀和照顾,本课题的目的在于应用工业设计理念于交互设计实践,通过调研市场同类产品,了解市场需求及产品设计趋势,最终通过创意设计开发新一代的智能宠物狗交互形式。

三、老龄化社会下智能宠物设计的前瞻性概念

通过上诉分析,老年人与智能宠物之间的交流,从而关爱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智能宠物与老年人在功能上的交流,第一,医疗保健作用。比如可以按时提醒老年人吃药,随时检测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将数据传输到老年人与子女的手机App上,可以为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定制一系列的运动食疗方案。如果发生意外昏倒的情况,智能宠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救援或者报警求救。第二,散步导航作用。在老年人想要出门逛街的时候,宠物机器人可以做到陪护作用,或者在老年人出远门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地址导向犬的作用,读取路线图,引导老年人安全到达目的的。第三,随身小音箱,宠物狗可以作为一个音乐播放器的外置小音箱,在老年人无聊的时候方便他们读报听戏。第四,拍照分享,在老年人出门旅游或者想要拍照的时候,老年人可以远程遥控智能宠物,帮助老年人拍摄照片或全身照。智能宠物与老年人在感情上的交流,第一,实时聊天,智能宠物脸上有显示屏,老人和子女都可以下载智能宠物的app,当儿女或者老人分隔异地的时候,可以通过智能宠物实时显示动态,并且能进行交流。第二,娱乐互动,智能宠物上可以设定一系列的小游戏,可以防止或降低老年痴呆等一系列老年病的发生,可以作为老年人的精神寄托。通过上诉的研究分析,在老龄化社会下,智能宠物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光光是一个辅助的工具,更加是一个精神上的慰藉。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老年人的目标、动机和期待,从而提出老年人智能宠物机器人的需求点,然后,结合分析老年人的一般生理、心理特征和变化,智能宠物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的设计方案。

四、结语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 篇6

1 老年人在街头绿地中的活动类型

1.1 交流

老年人渴望交流, 通过交流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 交流通常伴随体育锻炼、观景等其他活动发生。因此, 在设计这些适合交谈的空间时, 可与其他类型空间相结合, 注意其所需空间的多样性、尺度的适宜性以及私密性的要求。

1.2 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因身体机能的下降, 格外注意自己的健康, 喜欢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活动身体等。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 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常是老年人喜闻乐见的, 如打太极拳、扭秧歌、抖空竹、踢毽子等。因此, 在设计时注意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特色, 设计与之相应的特殊活动场地。

1.3 娱乐

有共同喜好的老年人开展一些如下棋、唱地方戏、演奏乐器、遛鸟等娱乐活动。他们人数相对固定, 定期在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内活动。由于老年人活动时段基本相同, 各种兴趣小组容易互相干扰, 常在场地归属问题上发生争执[2]。因此, 在设计时合理布置活动场地、明确各场地之间的界域性显得尤为重要。

2 现有街头绿地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

厕所是每个人在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服务设施, 对于生理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然而在街头绿地中, 绝大部分没有厕所, 即使是个别有厕所的也要进行收费, 而且还不是全天开放。

2.2 健身及游戏设施不足

街头绿地中普遍缺乏健身设施, 经常见到老年人压腿伸腰不是以树木为体育器材, 就是以坐椅、电线杆为道具,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现在老年人对健身有着强烈的意识和要求, 而在街头绿地设计时, 对于他们的这些要求显然缺乏必要的考虑。

2.3 设计不尽完善

在街头绿地设计中, 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掌握老年人的生理需要和行为心理, 并对此进行相应设计。现在街头绿地设计中针对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考虑得很不足。在环境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可识别性、可交流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得比较欠缺。例如, 路面铺装不防滑, 容易造成老年人滑倒;休息设施 (座椅、花架等) 上方没有大树 (或藤本植物) 遮阳, 使人饱尝烈日曝晒之苦等。

3 适宜老年人的城市街头绿地设计策略

设计师应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为重要设计依据, 创造既能满足老年人生活功能及生理健康需求, 又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街头绿地。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3.1 安全性

保证安全是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减慢, 感知危险的能力差, 即使感觉到危险, 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 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3]。如绿地的入口尽可能设置在交通量较少的次要道路一面或是公交车站、人行斑马线附近;在有高差的地方尽可能设置斜坡代替台阶, 绿地内各种设施采用圆角, 以避免造成意外伤害;在树下的空间要防止枯枝坠落形成的伤害等。

3.2 可锻炼性

散步和锻炼是最受老年人欢迎的户外活动之一。街头绿地设计中, 要有可供老年人借助一些健身设施, 如一些简单的体育设施单杠 (高度宜低) 、压腿杠等,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锻炼可以帮助老年人维持身体机能、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 同时可消除他们的忧虑。

3.3 易交往性

与人见面、交谈和娱乐是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的主要原因。街头绿地中要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开放空间或私密空间和配套设施的设置, 以便于相聚、交谈、娱乐等活动。空间适宜安排在地势平坦的地方, 活动场所的四周应有一边以上具备遮荫及坐息处, 以供观赏和休息。

3.4 易识别性

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 行动的敏捷性降低, 特别是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下降, 从而造成对方位判别困难。因此, 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鲜明的标志示意和悦耳的音响提提高老人活动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4]。如:在需要有色彩变化的地方采用黄色、橙色和红色, 因为这些颜色最容易被察觉, 而蓝色、绿色和紫色由于眼球水晶体中存在的黄斑起了过滤作用而不易被察觉。

3.5 可休息性

可休息性即提供一定的坐息空间。坐息空间可设置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地方, 应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 但不宜设在风口。要形成户外空间的连续休息点, 以供老人休息、观赏、聊天用。此外, 绿地中坐息空间的设计应有意识满足私密性要求。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活动具有领域性。尤其是老年人, 在他们静坐或聊天时, 喜欢停留在视觉开阔而本身以又不引人注目和影响交通的地方[5]。

3.6 保健性

老人活动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除了利用孤植、丛植、群植, 乔、灌、草结合等植物造景创造出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芳草宜人的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外, 还应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 创造一个养生保健型的生态群落环境, 不但可以缓解生理及心理的压力, 而且植物所释放的负离子和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在植物选择上, 要适地植树, 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 以免形成障碍。

3.7 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因为生理和心理变化, 自身特殊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 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通过对室外空间进行无障碍设计弥补老年人的自信心, 以维护和锻炼老年人尚存的独立生活能力。如:绿地道路应方便老年人通行和使用, 设计中应尽量少采用台阶, 使用坡度适宜的坡道加以解决;园路和活动场地应采用防滑材料或进行防滑处理[6]。

4 结语

我国正在迎来老龄化社会的高峰, 在街头绿地的规划设计中, 应充分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各种机能, 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 从而创造出适合老年人的园林环境,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正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求是, 2005 (6) :41-43.

[2]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J].新建筑, 1994 (4) :23-36.

[3]吴立敏.老年人心理与环境设施[J].中国园林, 1989 (2) :2-3.

[4]张剑敏.适宜城市老人的户外环境研究[J].建筑学报, 1997 (9) :12-13.

[5][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53.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 篇7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人口生育率下降三者应该是基本上同步。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都是在经济发达时期, 经济承受力强, 而且及时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 因此, 即使在进入老龄社会后出现一些问题, 也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尽管从GDP总量来说在世界上排在第5位, 但在人均GDP、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太健全, 有正式工作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基本解决, 但没有正式工作的城市老年人及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2009年9月、11月, 国务院及省政府先后出台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2010年全国一些地区农村年满六十岁周岁的老人每月可领取国家发放的50~60元的基础养老金, 60周岁以下的农民, 只要补缴够15年的参保费用, 就可以享受政府的补贴。新农保待遇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 月养老金待遇=个人账户积累总额+国家补贴基础养老金, 个人缴纳越早, 领取到的养老金越多。新农保使农民实现了“养老不犯愁”, 解决了广大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问题。

现代哲学的普遍观点认为, 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 一个精神世界, 一个物质世界。养老保险制度基本解决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 但老年人更侧重精神上的满足,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应运而生。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按照中共中央《决定》的精神, 结合国内外经验, 有关部门指出,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遵循专业伦理规范, 坚持“助人自助”宗旨, 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 整合社会资源, 协调社会关系, 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 完善社会功能,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 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 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 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年龄大了, 没用了, 甚至一无是处, 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厌世的想法。那么如何让老年人感到老有所为, 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呢?我们可以以社区为单位, 组织一些公益活动, 让老年人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余热。比如:让老年人当志愿者, 因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了解历史, 且经验丰富, 他们可以更好的向来宾讲解我们中国的历史和一些英雄事迹, 让外国人更好的了解中国, 让中国人走向世界。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为199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最著名的歌曲, 由蔡国庆、陈红、江涛、张迈共同演唱。此曲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 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提醒现在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 愿多回家看看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 且有一大批轻壮年进城务工, 农村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不仅在农村, 城里的空巢老人也不占少数。空巢老人, 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至今已14年。因此, 新老年法草案内容格外引人关注, 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 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 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尤其是草案中将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的内容写入条文, 引起网上热议。“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这首《常回家看看》道尽了无数老年人的心声。仔细想想, 哪个孩子没有父母?哪家没有老人?哪个人几十年后不都是老人吗?将“常回家看看”条款入法, 展示彰显了尊老尽孝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于情于理的层面上, 升华到法律层面, 于情于理于法都要“常回家看看”。如果老年人家庭成员不“常回家看看”, 老年人得不到“精神慰藉”, 其家庭成员不仅要受到道德谴责, 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 “亲情慰藉”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家庭居住形式、老年人与亲人互动的精神生活中所体现的“亲情慰藉”影响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满意度。

家庭居住形式:政府应出台政策创造和改善社会环境。为了提倡父母和子女一起居住, 譬如在一个单元中设计两个套间, 既可以让两代或三代人“同堂”于一个单元, 但又各有自己的天地可以互不干扰。

与亲人互动:若年轻人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 且远离老人, 社区工作者可找到一些与子女联系较少的老人,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联系到老人的子女。定期拍摄老人的日常生活, 以及他们想要对子女倾诉的心里话, 捕捉感动之处。随后, 带着制成的录像探访子女的住处并放给他们观看, 拍摄子女的工作生活细节, 采访他们想要对老人表达的内心感言, 特别是一些平日里不便当面说出的话。将这些内容制成录像带给老人们观赏, 聆听观后感, 并放入下次的录像之中。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一定会解决老龄化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政府在物质方面对老年人提供了较优惠的政策, 但人是社会性的, 不仅有物质追求, 如经济来源, 更重要的是精神追求, 精神慰藉给当今青年一代提出了新课题, 亲情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常回家看看”即将入法。

关键词:老年人,老龄化社会工作,精神慰藉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初级)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3.

浅析老龄化社会的伦理问题 篇8

一、社会重心过度前倾

在生产领域,随着社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显得日益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而在这些方面与中青年人相比,老人无疑不具有任何优势。老人的社会经济价值随之下降,收入水平也相对降低,与之相对应,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则掌握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成为社会财富和社会生产的主宰者,并占据社会舞台的中心,掌握着更多的社会权利。

在社会生活领域,老龄化的来临造成老龄人口比重过大。我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的“一孩”生育政策,家庭人口转变成“四、二、一”型,即在一个大家庭中通常有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人和一个小孩。一个小孩承载了祖辈、父辈六人对未来的期望,小孩自然就成了祖辈和父辈情感投射的焦点,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而在人数上占绝对多数的四位老人却很难得到关照。社会重心在少年儿童身上畸重而在老年人身上畸轻,老人越来越被社会生活“边缘化”。

二、代际价值观冲突加剧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同步到来的,一方面经济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另一方面在思想领域也发生着深刻的革命,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越来越多元。老龄人群与年轻一代具有不同的社会经历、成长环境和人生体验,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感体验和语言习惯等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差异会导致代际间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对社会主导价值话语权的争夺。当老龄人口数量较少的时候,信奉老价值观的人数较少,争夺的力量比较微弱,而当老龄人口数量较多时,争夺的力量随之增强,代际价值观的冲突就会加剧。

“代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所谓代沟就是指“代与代之间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感体验和语言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3]其中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生活方式是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价值观念是生活方式的内在决定因素,它也是“代沟”中最核心的部分。“代沟”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一般来说,社会发展越迅速,“代沟”越会加深,有时甚至会出现代际断裂,导致不同“代”人无法沟通,从而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中国,代际矛盾已经凸显,人口老龄化无疑使这一矛盾加剧,当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而没能有效缓解,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三、代际公正缺失

按照美国学者罗尔斯的观点,所谓公正,就是社会基本制度即社会结构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或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安排。[4]代际公正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不同代人们之间的合理分配,它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分配方式的公平,包括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方式,等等。在老龄化社会中,代际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财富、社会权利和义务在青年一代与老年一代之间的不公平分配上。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负担的加重往往会加剧这种不公平的程度,造成青年人和老年人抢夺社会财富和资源,各自主张更多的权利而减少自身应承担的义务。由于老年人已经退出了社会权利的中心,在社会财富和权利的分配中缺乏支配权和话语权,由执掌社会支配权的中青年一代为主导制定的社会分配方式往往比较倾向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子女。这种分配方式上的不公,必然带来分配结果的不公,中青年一代和少年儿童分到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和资源,而老年一代往往只得到了较少的一部分。

四、老人缺乏伦理关怀

由于不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老人都处于无权地位,而且老人自身又缺乏创造财富的能力,因而老人的物质生活来源不外乎两种途径,一种是自身以往的积蓄,或者说是在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前对自己未来的投资,另一种途径是子女或社会的资助。对于我国的大部分老人来说;由于以往生活不富裕,加之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第一种途径比较困难,因此目前大部分老人的生活来源还是靠子女或者社会的资助。这就造成了老龄人对子女和社会的严重依赖。在未富先老的中国,子女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资助年迈的父母,社会有没有财力、愿不愿意资助丧失劳力的老龄人就会成为大问题。在传统孝道急剧滑坡的今天,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社会不愿拿出足够的财力赡养老人的情况时见诸报端。

老人缺乏伦理关怀更主要的还表现在精神方面。一般来说,老人的精神寄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的亲情,二是社会的关爱,三是老年人的互爱。家庭是老人心灵的港湾、精神的避难所,但由于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空巢家庭”的不断增多,老人们独居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子女们由于自身工作的压力和空间距离,与老人们的感情交流很少,“常回家看看”成为老人们对子女的迫切需求。此外,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的氛围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老人越来越多地被当作社会的负担,很多年轻人充满着对老人的漠视和鄙夷。由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还不完全,各种与老人事业相关的社会组织还很不健全,老人相互关爱的平台比较少,而且很多老人也很难从家庭的圈子走出来。

伦理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利益问题,我国老龄化社会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产生的根源也不例外。在一个社会中,不同年龄的人群有利益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种矛盾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不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还处于现代化前期,还处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老年人正从农业时代时的社会主宰者逐步跌落成现代社会的边缘人,还处于丧失社会权力的阵痛中,所以各种代际间的矛盾本来就很严重。而在并不富裕的中国,骤然增加的老龄人口必然会加剧老年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在社会财富分配上的矛盾。因此双重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老龄化社会伦理问题更为严重。

“解铃还须系铃人”,伦理问题要靠伦理的手段解决,大力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弘扬现代孝道精神是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伦理问题的不二法门。从根本上说,孝道就是中青年人向老龄人适当让渡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它所体现的正是人类间的相互扶助、相互关爱伦理精神。“一人向隅,举桌不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给老人们送去温馨的人文关怀,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学术界界定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很多,目前在我国比较能够普遍采用的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先老后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存在四大特点[J/OL].http://cn.chinagate.com.cn/chinese/rk/40622.htm.2007-3-10.

[2]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5亿占总人口11%以上[J/OL].http://cn.chinagate.com.cn/population/node-2340622.htm.2008-2-22.

[3]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97.

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保障对策 篇9

1 医保视角下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而非中国特有。不过,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自身特点,从医保视角看,至少有以下五点。

特点一,老年人口众多。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

特点二,老龄化速度快。1990至2020年这30年间,联合国预测,我国无论增速还是比重都超过世界老龄化的平均值。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特点三,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同时,老年人口的家庭结构也发生变化。2-4型结构更为普遍,即两个独生子女结婚要面对四位老人,而四位老人还有自己庭代际赡养压力。

特点四,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薄弱。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在五千至一万美元以上,即所谓先富后老。而我国则不同,在工业化过程中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过一千美元,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是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相对比较薄弱。

特点五,刚转型的老龄化社会。根据预测,2020年前是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年至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本世纪后五十年是重度老龄化阶段。其中,2030年至2050年是最严峻的时期。按照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分为三种:高龄化社会(高龄化率7%~14%)、高龄社会(14%~21%)和超高龄社会(21%以上)。与日本、欧州等老牌高龄社会相比,我国现在还属于刚转型的新生高龄化社会。

充分认清中国老龄化的特点会增加医保工作的主动性。老人多,对基金需求的绝对值就大,更要作好充裕的资金准备。速度快,更要有工作紧迫感。经济实力弱,更要坚守保基本方针,高度警惕福利刚性效应。农村老人多而保障乏力,更要加快城乡统筹。刚转型,要抓紧眼下二十年战略机遇期,认真研究和吸取先行老龄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障面临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是把双刃剑,既是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结果,又需要更多资源的支持,需要更多地关注和解决老年群体的医疗保障等老年社会问题。巨大的医疗服务需求对刚刚建立的全民医保是个严峻挑战。

2.1 医疗保险基金平衡压力加大。

人口老龄化直接结果是缴费人少,消费人多,少收多支,基金不平衡的压力不言自明。老人是参保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人群,有人研究,一个老人花费的医疗费用平均是一般人的三至五倍。据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统计,占参保职工25%的退休人员用掉了基金总支出的60%。随着城居医保和新农合覆盖面的扩大和报销比例的提高,用于老年人群的费用还会增加,趋势昭然。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绝不要被局部、暂时、少量基金结余所障目。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全民医保政策刚起步,从无到有的医保新政会刺激医疗需求释放。许多老人没有医保时不去看病,特别在农村,一辈子没去医院的不在个别。医保制度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鼓励人们去接受医疗消费。因此,今后十年不仅是老龄化而且是受政策效应影响的关键时期,基金能否平衡至关重要。

2.2 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与人口老龄化不相适应。

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对保障制度和体系的依赖。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辅助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兜底的医疗救助制度和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商业保险制度以及体现预防和健康管理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提供长期护理的老年护理制度等。现实是,制度和体系都不够完善健全。当然并不奇怪,这也是未富先老的某种具体表现。首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完善。职工、城居、新农合三项制度,存在覆盖面、公平性、可及性等问题,筹资机制还不稳定,居民医保的待遇还不高,异地就医难和患者负担重依然是他们的纠结,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作用还不够给力。其次,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不够成熟,覆盖面不够宽。在化解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三,商业保险发展滞后。解决不同层次老年人群的医疗需求,不能仅仅依赖基本制度。在国外,商业保险为不同需求者能够提供不同解决方案,医疗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都有很大的需求死角亟待拓展。第四,公共卫生不适应老龄化需求。公共卫生应因人口变化而有所调整,把老年慢病普查、老年病预防、健康知识普及等纳入公共卫生工作并尽力发挥应有作用。

2.3 老人高额医疗费用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

从微观看,老人医疗消费主要构成是两大块,一是老年慢病费用,二是急病与临终抢救费用。据不完全统计,老年医疗费用约占到人一生医疗费用的70%~80%。通常医疗保险制度有20%~30%的费用自付,由于我国采用混合治疗方式,自付率往往高于制度规定。由此,高额医疗费用给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虽然可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化解风险,但实际上补充医疗保险并没有普遍建立,这么巨大而集中的医疗费用完全依靠患者本人和家庭承担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常常因病导致家庭贫困,甚至干脆选择放弃医疗。

2.4 医疗保险参保筹资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医疗资金短缺不是局部和短期现象。因此,建立可持续的医保资金筹集机制尤为重要。现行城乡居民医保都实行自愿加鼓励政策,并不强制。因此,要实现全覆盖很难。同时,健康人不参保的逆向选择也难以完全避免。现行政策又规定,满一定缴费年限的退休职工参保不缴费。花费最多的人群反而不缴费,这种反差实在让人担心。我们承认,部分满一定年限的退休职工不缴费有其历史原因,但从医保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这种特殊政策只能存在于特殊时期,随着历史债务的明晰和老人、中人的陆续退出,新的老年人不应该再沿用这一转型期的非正常对策,否则与东施效颦一样可笑。

2.5 老年社会服务的制度性安排缺失。

高龄和长期患重病的老人,需要特殊的护理,这种护理一般养老机构不能提供,即使条件好些的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或者专业化服务水平不足,或者收费太高,这等贵族式养老方案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缺失以老年服务为主题的制度性安排是个亟待补上的“短板”。

3 完善老龄化社会医疗保障的对策

3.1 加快城乡统筹,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弱项是农村医疗保险,这与农村老龄化高于城镇的现实呈现明显反差。因此,加快城乡统筹,促进新农合与城居制度的整合,不仅符合应对老龄化需要,而且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自身发展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在全国推进。按照制度和管理一体化要求,通过立法强制实行。

3.2 强化预防理念,建立以社

区乡村全科医生为健康顾问的全民健康管理体系。注重治疗而轻视预防的结果必然加大医疗卫生成本和资源不合理配置。要改变这种落后理念,重视预防工作。政府应培养更多全科医生充实社区和乡村,普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首先把老年人群的健康档案建好。为老年人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同时,医疗保险应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给予支持,实行按社区人头付费和必要的预防补贴鼓励。

3.3 适度增加老人缴费,建立权利义务对应的可持续筹资机制。

从保险原理讲,退休人员不缴费不符合权利义务对应原则,不尽缴费义务,理当没有享受待遇的权利。参保人都应该缴费,而且患病风险越大的应该多缴。日本为了解决老人医疗费用膨胀问题,对后期高龄者专门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规定75岁以上的人必须多缴费,虽然这一做法受到公平性的质疑,但对改善财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年龄的划分应从国情出发。作为第一步,所有参保老人都应该或多或少缴点费。这是个敏感话题,实施的时机要认真选择,有一点必须遵守,过去的老人待遇不变。政府在实行缴费政策时可以发给缴费补贴,避免增加老人负担。

3.4 实行治病与康复分开的医疗护理服务体系。

实行分类医疗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降低治病成本,提高绩效。老年人慢性疾病相对较多,而慢性病治疗需要长期的健康护理。所以随着老龄人数的快速增加,医疗市场对慢性病人的治疗与护理需求会大幅度提高。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老年患者的治疗康复完全依托于综合性大医院病房,长期占用床位这一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造成医院床位紧张,影响重病病人的及时治疗,从而推高医疗总费用,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3.5 适时开设老年护理保险,满足长期护理的社会需求。

要通过立法,建立强制性的老年护理保险。凡年满75岁以上老年人必须缴费参加,并对需要护理的老人提供社会服务。建议十年内完成社会保险的第六险建设,为老龄化高峰到来做好准备。要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人员,实行上岗资质管理,确保护理专业水准。要将老年护理服务纳入国家为老服务规划,与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3.6 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为老年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要扩大、调整基本药品、诊疗、服务设施三个目录,提高保障水平。改变基本和自费共存的混合治疗模式,稳定自付比例。不提倡盲目扩大病种结算范围,鉴于老人多病并发的现实,防止以按病种结算为名推诿病人,对多病并发和抢救等特殊医疗服务,提倡实行按项目结算。医疗服务的监管重点应放到防范减少服务内容和降低医疗质量等行为上来。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北京:全国老龄办,2006.

[2]国务院关于批转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12]17号)[E].2012.

正视老龄化的社会命题 篇10

据悉,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亿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正是国人整体“长寿”的秘诀,当然,由此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老龄化问题和巨大的养老压力。

去哪里养老?让谁养老?与庞大的老年群体相比,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并不乐观。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今年年底每千名老人将拥有30张床位,这意味着养老机构只能为3%的老人提供服务。大部分的养老,还依然托付于忙碌着生计的子女,甚至依靠尚有劳动力的老伴老友。虽然社会保障网渐织渐密,不少地方也出台诸多借重民间力量、鼓励家庭养老等措施,但这还远远不够。

养老的挑战,还不仅仅在于物质力量层面。老人倒地的扶与不扶,竟成国人“困境”;養老院进了社区,竟引居民抗议。从社会道德角度看,孝亲,既是情感表达与教养体现,也是对意志品质甚至协调能力的修炼。先人以孝治天下,果然智慧通透。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大有道理,没有责任与担当,孝子岂是好当的?孝道,不仅仅是家庭伦理,而且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

人均寿命提高、独生子女成年、人口流动性激增这“三碰头”的社会背景,让老龄化的社会难题不可能再靠一家一户自行解决。据测算,2030年起,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就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独生子女长大成人,父母渐渐老去,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国家,都成为了严峻挑战。

(冷宝林荐自《人民日报》)

责编:天翼

上一篇:组织健康下一篇:儿童介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