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类报纸

2024-05-18

生活服务类报纸(精选八篇)

生活服务类报纸 篇1

在当前的新闻媒体专业研究领域, 人们习惯于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报纸的发展经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报纸的1.0时代。这个阶段报纸基本上都是党报类, 报纸做为国家机关的一部分, 主要功能就是传达发布政府的声音, 几乎不涉及广告经营。

2) 报纸的2.0时代。随着国家市场化的确立和发展, 专业类报纸和都市类报纸异军突起, 报纸产业不再是党报一家独大的局面。报纸通过及时、快速采访突发新闻事件, 采写独家新闻报道来吸引读者群, 从而达到竞争广告商的目的。

3) 报纸的3.0时代。进入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被迅速解构, 纸媒进入寻求生存或者被市场淘汰的一个严峻时代。

作为专业类报纸, 长期以来, 三农类报纸通过对从事于三农行业人群的专业服务, 为他们提供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以及涉农新闻, 从而达到吸引读者群的目的, 亦即报纸的1.0时代。进入报纸的2.0时代, 在于都市类报纸的博弈中, 三农类报纸扬长避短, 通过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和对客户的精准对接服务, 从而牢牢守住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那么进入报纸的3.0时代, 亦即新媒体时代, 那么, 三农类报纸如何做好专业服务?笔者认为, 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抓住机遇, 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作为一个报人,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与新媒体融合是纸质媒体的必由之路。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智能化手机的迅速普及所带来了全新的媒介环境, 使得传统报纸的弱点和不足骤然凸显。传播速度的滞后, 承载容量的限制, 传播信息的单一, 单向传播的缺陷, 使得报纸在新媒体面前显得是那么的笨重。所以, 通过与新媒体融合而寻求变革, 是所有纸媒必须做出的选择。中国报协副会长石国雄认为, 融合的目的是自我救赎和可持续发展。传统媒体要在做好主业的同时, 认真分析自我资源, 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 勇敢迈出媒体融合与跨界发展的步子。作为长期在党报与市场类报纸夹缝中生存的三农类报纸来说, 纷纷抓住这一机遇, 寻求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这其中, 南方农村报行动最早。早在2012年, 南方农村报就开始新媒体、专业论坛和手机客户终端的实践。到目前, 南方农村报已经形成了以“网站 (南方农村报网、新牧网、南方农产品贸易网、南方农资论坛、水产论坛、畜牧论坛、中华农资精英网) 、手机客户端 (柑桔通、猪业通、农资通、虾蟹通) ”为框架的全媒体, 从单一的内容提供到大信息呈现, 从为农民、为农业服务拓展到上下游产业, 从线上活动到线下参与, 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 从打造品牌到营销品牌的延伸, 实现了从“综合纸”到“专业纸”, 再到多元经营的涉农大平台的转变。

2) 整合资源, 延伸服务链条。作为长期在“三农”领域做新闻报道的三农类报纸, 有着广泛的社会资源和品牌优势, 如何利用好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号召力进行专业化服务是当务之急。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的推行和城镇化推进的加速, 从事“三农”工作的人群出现新变化, 特别是在“三农”领域从事于“互联网+”的“新农人”或许将是未来从事“三农”工作的主力军。做好这些群体的服务, 需要通过聚集“三农”类专家, 组建“三农”学院, 通过规范的培训教育机构, 对“三农”产业新兴起的“新农人”群体、新型农民进行有计划的科学培训, 传播“三农”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 为新兴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制定发展规划, 打造“三农”领域的品牌论坛等, 延伸服务链条。

3) 坚守品牌, 寻求更多的社会合作。在当前新媒体时代, 农村电商热迅速蔓延开来, 而且出现少有的天下共热现象。种种服务于“三农”的专业网站和手机APP纷纷抢占精准服务市场, 比如“乐村淘”、“中国生态农业平台”、“魅力三农”、“众众玉米”等, 他们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通过个性化的即时服务在“三农”领域走马圈地。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字:2014年农村网购市场达到了1800亿以上, 2016年将突破4 600亿。不仅农村的消费在逐渐增加, 农民开网店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阿里研究院统计, 2014年阿里巴巴各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 000亿元以上。鉴于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 今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更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基础。可以说无论是政策导向, 还是市场趋势给力, 都将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进入发展的蓝海。尽管显现广阔的前景, 但时下不少电商受制于运营资本不足、社会关注度不够、“三农”社会资源不广的影响, 其发展正面临跳不出区域、加速度缓慢、社会化服务滞后、相关产业难以跟进的现实瓶颈。尤其是社会关注度不够, 加入农户和商户的暂时不足, 牵一发动全身, 直接影响着其战略的整体运营和快速推进。而他们的这块短板恰是三农类报纸的优势所在。今年6月上旬, 山西农民报主动与专注于农村电子商务ABC模式研发的晋中田霖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接洽, 探讨立足“田农宝”农粮电子交易系统, 双方联手进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可能性, 拟通过双方共建“农民增收网”实现共赢。田霖公司借助山西农民报的宣传, 快速扩大“农民增收网”的社会影响力, 吸引农户、商户、工业企业大量进驻, 解决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山西农民报借力“农民增收网”促动“报网互动”进程, 提升报纸的精准服务, 进一步扩大报纸的品牌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一方面让传统媒体的自身弱点放大, 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和革新。“三农”类报纸只有做到优势互补, 扬长避短, 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才能在信息传播趋势上占据主导地位, 在新的发展时期永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左志新.传统媒体突围之路:融合跨界求发展[J].传媒, 2015 (6上) .

农村类报纸的互动路径 篇2

目前常见的互动形式

农村类报纸有着强大的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正是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报纸才打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互动方式,其中既有专家与读者、编辑与读者的双向交流,也有编辑、读者、专家的多向交流。同时,利用手机短信等新的技术手段,开展编读互动。目前常见的互动形式有以下几类:

开通服务热线。——如《安徽日报农村版》在“农业周刊”中推出“热线连接”,专门解答农民的农业技术咨询;在“教育”版开辟“教育热线”,回答读者的教育咨询。《河南日报农村版》、湖北《农村新报》均推出“农科服务热线”,每期邀请一位农业专家来接听热线,回答读者的咨询,并从中选择带有共性的问题在相关版面上刊登。各报通过开通服务热线,让读者与专家进行电话交流,既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帮助,也缩短了专家与读者的距离。而在版面上刊出带有共性的问题,则是对个人咨询的补充,有利于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

开辟“专家论坛”。——如果说热线问答解决的多是很具体的、相对较小的问题,那么,“专家论坛”则是对一些重大涉农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对一些农业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深度阐述。

开设服务信箱。——农村类报刊基本上都推出了这一服务。如《河北农民报》在“教书育人”版设有“月姐姐信箱”。主要通过相关版面编辑解答或安排对口记者采访专家来解答这两种形式,来满足读者求知解惑的要求。

开展短信互动。——湖北《农村新报》“农情民生”版开设“发短信,说苦衷”栏目,每期刊发5到8条由读者发来的反映民情民意的短信;在“农村财富”版开设“市场行情包打听”,农民朋友或专业大户想了解某个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只需发来一条咨询短信,编辑就给予解答。

读者调查与反馈。——很多农村类报刊都定期推出这一活动,主要是及时了解读者对报纸的反馈情况,并对办报形式、版面、内容、定位等作出一些调整。

群众走进版面。——农村类报刊在采稿上不只限于报社采编人员及专家的稿件,老百姓发家致富、创业理财的经验也搬上了版面。他们把自己发家致富的经验变成文字,尽管文章理论性可能不够,但由于是自身的经历,就显得真实可信,生活气息比较浓,读者容易接受。

互动服务增强亲和力

农村类报刊对读者能否产生积极影响,读者对其传授的“三农”信息能否产生积极反应,首先要看媒体是否具有亲和力。农村类报纸的互动服务,不仅使释疑解惑更有针对性和普遍性,让读者受益,而且在互动中与读者建立联系,培养感情,能很好地体现媒体对大众的关怀,增加大众对媒体的信任。

互动服务提升竞争力。农村类报纸宏观性的观念服务主要是通过向读者提供可信、可用的具体信息来体现的,这也是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互动栏目推出的种种互动服务,如专家热线、短信互动等,则是从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出发,提供一些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的服务,来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互动服务能让静态的报纸“动”起来,扩大报纸的影响力,为报纸集聚越来越多的人气;同时,富有创意的互动服务,可避免与其他媒介的同质化,有益于增强报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做大互动服务塑造互动品牌

读者是报纸的消费者,如何做好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是当今报业追求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农村类报纸要以独具特色的互动服务来坚守和拓展市场,必须进一步转变办报理念,牢固树立亲民意识;同时要树立创新意识,加强互动策划,拓展互动空间,丰富互动内容,塑造互动品牌。

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办报者只有把自己放在与读者平等的位置上,了解读者、尊重读者,以人为本,才会有与读者互动的强烈愿望。搞好互动服务,编采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其中包括新闻专业素养和农业专业素养;还要应热爱农村事业,确立亲民意识,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同时,要有奉献精神,相对来说,做服务性新闻、编服务性稿件、开热线设信箱,工作比较琐碎而且不易“出名”。要让互动服务持久并不断提高质量,没有奉献精神是绝对不行的。报社也要营造良好的机制环境,激励编采人员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投放到做服务性新闻中。

其次,要丰富互动的内容,创新互动的策划。“内容为王”对于传媒特别是报纸永远是真理。任何一家媒体都必须首先具有优秀的内容,才能赢得受众的尊重和认可。目前农村类报纸的互动服务,大多围绕“告诉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帮助农民销出去”来进行,还须向法律、教育、卫生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做进一步延伸,要根据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寻找互动选题,策划互动活动,增设互动栏目,丰富互动内容。设置每个互动栏目,都要考虑读者欢迎不欢迎、需要不需要,要问一问自己“栏目内容与读者有关系吗”、“栏目中的哪些话题和信息对读者有用”。此外,互动服务要立足于解决农民急需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在求得双赢上下工夫,切不可图表面“热闹”。

最后,把互动服务当品牌栏目来经营。在报刊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媒体都会形成或打造自身特色的品牌板块或栏目来加强竞争。农村类报纸的互动服务本身是免费的,看似没有什么价值,但它所包含的价值都蕴涵在报刊之中,做好了互动性服务,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和肯定,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媒体的价值和影响。农村类报纸的编采人员要与时俱进,通过具有一定创新思维的策划来拓展互动空间,不断推出形式新颖、易于参加、具有现实意义的互动活动;要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着力提高互动内涵,让互动常“动”而常新。活动多了,话题新了,关注度高了,与“三农”联系紧了,品牌自然也就打响了。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农村版)

生活服务类报纸 篇3

一、纸媒之殇:编辑理念落后,内容生产简单

2015年上半年,西安晚报做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读者年龄在55岁以上者占65.3%,也就是说核心读者群近2/3是老年人,估计这个数字在全国都市类媒体也差不多。但反观报纸的版面内容,真正为老年人服务的版块和内容却少之又少。都市类报纸除了新闻属性外,从经营层面上看它还是一种特殊商品,作为商品却一直在无视自己核心消费群体的诉求,这在市场经济已全面植入“互联网+”思维的今天,是很不可思议的!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正因为传统纸媒在经营理念上还比较初级,与从一开始就植入市场理念的新媒体相距甚远,这既是造成纸媒目前发展困难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可能是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因此,都市类报纸要走出寒冬,必须从革新办报理念开始,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编辑理念,真正学会为读者服好务,找准读者需求,然后通过有效的形式和途径最大化地去满足读者需求,则很难说没有第二春。

决定媒体存亡的关键仍然是内容而非形式,但这里所说的内容并非传统意义上单向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应是深度契合读者需求的阅读满足或细分服务。前者往往以报人的兴趣、习惯、爱好为标准,而后者则是以读者的需求、互动、愿望为导向。换言之,前者是报人主观愿望的反应,后者是读者现实需求的体现。虽然新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并由此改变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也使报纸的读者在短时间内大量分化与转移。但不管人们接受信息渠道与阅读方式如何变化,内容(更具体地说是纸媒记者独家采访的东西,或是深度报道,或是独家策划,或是专业服务等)永远都是传统媒体的立家之本。都市类报纸只要能生产出紧贴读者需求并以读者喜闻乐见方式呈现出来的好内容,应该依然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传统纸媒之所以经营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在新媒体的挤压下读者数量锐减,广告投放效果因此而越来越差成本却越来越高,投放量自然就不断萎缩。另一方面,是因为纸媒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生产显得越来越苍白和乏力:读者人群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版面内容和栏目设置却还是原来的老面孔,编辑理念还是原来的老思维;面对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专业的读者需求,报纸除了容量少、更新慢、阅读不便等先天不足之外,还在重复着以编发消息为主的简单新闻生产过程,缺少最基本的人群细分和专业服务。因此,纸媒如不彻底改变固有的编辑理念和经营理念,则无论在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经营等各个方面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新媒体的竞争如何胜出?

二、突围探究:专业化服务或是一条途径

纸媒要想走出寒冬,不妨在专业化服务方面探探路,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下面就以医疗行业的新闻实践为例,探寻一下都市类报纸的脱困途径。

既然都市报的核心读者是老年人,那么这个年龄段读者普遍的关注点是什么?健康!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关于中老年人健康的报道,广播最多但有诱骗之嫌,听众普遍已经有点烦。其次是电视,但同样是以促销为主,观众逐渐也不太买账。作为报纸,在新广告法出台之前也有好多医疗广告充斥版面,但这只是经营上的需要,内容却实在不敢恭维。

既然健康话题这么受关注可读者为什么却不买账?其实大家都清楚,这种以广告为主的信息真实性存疑,并非读者真正需要的信息。报纸在新闻报道中也经常有很多关乎健康的内容,但碎片化的信息和故事化的报道并不能满足患病读者最现实的需要。假设在都市类报纸中开设类似健康科谱讲座的专栏,请当地最有名的医疗和保健专家,分门别类地对各种老年常见疾病进行系统讲解,从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手段、用药指导、典型案例、营养搭配、锻炼保健、注意事项、最新疗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并配发本地治疗此病最好的医院、科室、专家等信息,把这些内容做成一个个服务手册,试问这种真正能为患者带来福音的服务能不吸引人吗?而且,这种科谱讲座还可以与医院联合举办,邀请部分患病读者代表聆听最顶尖专家的现场讲解,并能享受专家的现场咨询与义诊,试问这样的活动能不受欢迎吗?与此同时,把每期讲座的内容及时在微信上推送,进一步拓宽关注人群和栏目的影响力。随着讲座的持续与深入,忠实读者的不断积累与增长,这个栏目完全可以吸引到一些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厂商及经营商的赞助与合作,栏目的经济效益也一定会逐步显现,最终就能实现版面与经营的双赢。

其实,这种通过专业化服务的栏目报道,可以在大多数行业的新闻报道中推而广之,报纸由此也可以从传递简单信息向提供深层次的服务过渡和转变,这也许是全媒体时代都市类报纸最有效的一种转型探索。简言之,只要能准确把握读者的需求,并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一个个服务,则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摘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对读者的不断流失和广告的大幅下滑,都市类报纸该如何转型?笔者认为应借鉴互联网思维,革新传统的编辑理念,通过专业化的服务重聚读者关注,进一步借助“眼球效应”实现经营上的回报。

做好健康类报纸编辑的思考 篇4

一、做好健康类编辑应该遵守的原则

1.实用性, 读者愿意买报纸的原因就在于报纸对读者有实用价值, 无论是新闻信息还是生活资讯, 他们对读者的生活和观念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读者来说, 健康类报刊被定位为服务生活的生活周报, 实用性是健康类报刊的根本属性, 贴近生活, 实用性强的报纸能优化服务性能。健康类版面提供给读者的内容是具体生动的、“看得懂”的东西。随着人们身心发展的需求, 决定了互动对于健康类报纸的重要性。在多元大众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读者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和主动探究心理, 这种情况下, 需要在充满乐趣的动态中接受媒体的传播。只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沟通, 加强读者的参与性, 才能使得健康类报纸真正受到读者的欢迎, 树立良好的社会品牌。

2.编辑从读者的视角出发, 对所选稿件的处理要条理清晰, 通俗易懂。健康类版面关注的是生活的点滴, 比如社会热点问题, 高血脂要注意什么, 报刊的内容要选择一些读者感兴趣的话题。编辑们每天都做着选稿的重复工作, 容易带有较强的个人喜好色彩, 要求编辑心须要从读者的需求出发, 根据贴近生活的要求为读者服务。编辑常做换位思考, 让读者乐于阅读, 与读者离得最近, 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尺。健康类报纸不能远离市场。应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 掌握时代的节奏和读者的需求, 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要尽量多发短新闻, 使有限的版面内容纳入更多的信息。对于很多强调新奇特与信息量的版面如要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眼球, 需要编辑对原稿再加工, 浓缩其中的有效信息内容, 并使之符合自己报纸的特性。

3.质量高。强化质量意识。长期以来健康类报纸以其选择、保存、收藏等特点而为许多读者所钟爱, 尤其是很多没有普及电视、网络的地方, 报纸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在新形势下健康类报纸如何继续发挥传统优势争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就需要在质量上下工夫, 通过创新思路狠抓管理促进健康类报纸内容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4.定位要准确。选择指导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的内容, 把握定位是成功办报的基础。健康类报纸肩负引导人们健康成长的使命, 要坚持教育与激励功能统一的中心任务。反映人们的生活、情操和要求, 满足他们获取信息、教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健康类报纸只有充分考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百姓生活实际, 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说他们所说看他们所看, 才能办出受老百姓欢迎的报纸。

二、健康类报刊编辑具体工作技巧

1.版面构思。手画版应本着层次清晰, 错落有致的原则刻画好版画。版画要进一步完善构思, 美化版面时需要考虑上一篇或两篇重要稿件, 字数与上半部分相当, 右下半部分要加重突出处理以压阵脚, 横题和竖题要产生对称效果, 不要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视觉。在右下相对应位置需要加重处理, 以保持版面匀称美观, 确定了主题后, 版面该大则大, 不要给人造成填补版面的印象。

2.报纸的版面设计。报纸的版面设计根据报纸自身定位的不同而不同, 党报的版面要严肃, 稳重, 晚报的版面要活泼, 有灵气。报纸的版面设计风格各有所长, 编辑要找准定位灵活运用, 多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 结合自身特点, 慢慢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设计风格。

3.报纸的标题制作。标题是新闻的题目, 要具有高度概括的基本内容, 用以吸引读者, 影响读者, 帮助读者和方便读者阅读, 标题被称为“报纸的眼睛”, 在实际工作中, 制作标题时可以采用减法, 就是将标题的文字逐字逐句精简, 直至最后成为自己满意的好标题, 让读者一目了然。标题确定后, 然后可以根据文章的时效及内容的分量, 选择头条文章。

4.研究健康知识。

(1) 视野广阔博览信息。要做好一名健康类编辑, 编辑工作就是先辑后编, 对于这个辑字, 在资讯发达、网络盛行的时代, 健康类编辑必须“视野广阔”, 要做一个真正的杂家, 做到博览无数纷乱复杂的信息, 然后再从其中精选出读者最可能感兴趣也对他们最有用的内容。做健康养生稿件的编辑选取时, 除了需要对重大的健康新闻了然于胸之外, 还要对掌握的“资源”作全面的了解, 选用的内容要符合社会主流热点, 要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角, 对受众的观点决定了报纸的信息量和涉及面的“宽度”。

(2) 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类报纸是向群众普及卫生知识, 引导人们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它以灵活多样的形式, 通俗易懂的内容为读者提供科学, 健康类报纸在实用的同时, 及时地向读者提供健康知识和信息服务, 它的科学性非常重要, 报刊直接影响到读者的生命健康, 内容上哪怕是一个小数点, 一个剂量单位搞错, 都会给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因此, 健康类报纸的编辑应加强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防止稿件中错误的、不规范的、不易发现的差错没有得到改正, 从而造成不良后果。编辑要对内容精心修改, 详细地阐明复杂的科学道理, 把深奥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让读者一学就会。卫生健康类报纸要增强报纸的科学性、严谨性, 大力发展一批热爱医学科普创作的专业作者队伍,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作者队伍, 以提升报纸质量, 真正成为百姓“身边的健康顾问”。

当前教辅类报纸的经营问题 篇5

教辅类报纸以市场为导向, 紧跟读者的需求, 实施市场细分策略。

针对不同的教育段, 有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针对不同的课程, 有语文版、数学版、英语版……针对不同的年级, 有一年级版、二年级版、三年级版……针对不同的教材版型, 又有人教版、浙教版、冀教版……而且, 这种细分不是总体状况, 而是很多家报纸都可以做到。

教辅类报纸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教辅报纸面向学生、老师、家长, 为了使他们认可和接受, 也为了和其他同类报纸竞争, 每家教辅报纸都下足了功夫。很多报纸聘请了教育专家作顾问, 专门指导审定报纸的内容和方向, 还邀请特级老师写稿。内容上既有对教材内容的点拨和精讲, 又有课程的同步练习, 相应的栏目多为“名师导读”、“同步检测”之类。

为了增强亲和力吸引学生, 教辅类报纸精心设计版面。都是彩报, 色彩鲜艳。它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和学生的互动, 让学生画刊头, 也经常刊登学生的习作。

但是, 由于出版教辅类报纸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不高, 专业人才也不稀缺, 造成了蜂拥而上的局面, 各地纷纷创办或克隆教辅类报纸。定位的雷同, 千报一面, 造成了同质竞争。在这种情况下, 教辅类报纸为了占领和提高市场份额, 开始采取灰色经营之道。

版监管部门的默许, 有些教辅报纸还与新闻出版监管部门进行利益勾兑。

为了打开市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教辅报纸给予各地代理商高额回扣, 有的高达50%。具体来说, 每周一期 (四开四版) , 每期0.5元, 一年40期20元, 其中的10元要留给各地的一级代理商。一级代理商再发展二级代理商, 也给予一定的回扣。二级代理商就直接和学校打交道了。二级代理商为了得到学校的支持, 也要给予回扣。实际上, 很多代理商是当地教育局或学校领导的亲属, 甚至就是当地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学校教师, 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兼于一身。这些代理商攫取的利润惊人, 有的月收入近万元, 据说有的代理商“做了”几个县, 把原来的工作都辞了。据一家教辅报纸的编辑介绍, 象这样的代理商遍布东部和中部各省, 他们单位的业务现在已进入稳定发展期, 每天流入的款项很可观, 背后的大股东早已“空降”了财会人员, 专门管理和监督财务状况。

这种经营方式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危害。首先是扰乱新闻出版秩序, 当前的刊号、版号租借相当普遍, 这不仅有损管理机关的权威, 也客观上造成了管理真空甚至管理失控。其次, 提供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为了取得监管部门的默许和支持, 教辅报纸出版单位和它们以多种形式进行利益勾兑;为了打开学校的市场, 校长、教学组长等也成为拉拢和利用的对象。第三, 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倾向, 加重了学生负担。国家的教育规划确定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但受到多方面的阻力, 教辅报纸的推广, 为任课老师搞题海练习提供了便利, 客观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倾向;对于学生, 则加重了其经济负担、学习负担。

对于这些问题, 需要出台管理措施予以规范和引导。

第一, 推进新闻出版制度改革, 放开准入制度。

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新闻出版的目标, 但是原有的一些僵化过时的政策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应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 果断地变革, 消除那些影响发展的政策瓶颈包括资质审批、人员资质认证、出版许可等规定, 为文化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企业增强竞争力走向广阔的市场提供条件。要改变刊号、版号的管理, 不能人为地制造稀缺。现在进行的新闻出版改革为此提供了契机, 其内容也是符合报业规律的。我们还应该探索中国特色新闻出版管理体制, 要做到行政效率高、监管及时到位, 能有效预防、及时发现、科学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 加强引导, 加速整合, 打造出版强势企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为此, 要推动文化创新包括体制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组建有实力的规模较大的新闻出版集团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企业壮大了, 才有力量应付市场风险, 才能集中资源开发精品。为此我们要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办法集中和整合新闻出版资源, 形成强势。当全国出现百家比较大的教育出版集团时, 新闻出版活动就会有序得多, 灰色经营也有望得到遏制。

第三, 制定部门规章, 禁止强行征订教辅报纸。

处于这条灰色利益链末端的学校, 也应受到规制。为了让学生订报纸, 老师利用了自己的管理权和职业便利, 老师往往把教辅报纸上的习题留作作业并进行讲解;对于小学生, 老师更是只需一声“号召”就行了, 这都应视作强制征订, 教育部门应出台明文规定予以禁止。对于收受回扣的, 也应给以行政处分, 违犯法律的则追究法律责任。

总之, 教辅报纸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老师、学生和家长有这个需求,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搞一刀切, 阻碍教辅报纸的发展尤其是民营教辅报纸的发展;也不能撒手不管, 放任这种混乱现象。当前需要强化管理, 加强引导, 以改革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管理政策为契机解决教辅报纸发展中的矛盾和弊端, 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

摘要:当前教辅类报纸发展迅速, 但同时其经营中的不正当竞争问题也日益突出,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进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改革, 出台管理措施予以规范和引导。

都市类报纸如何掌握标题的风格搭配 篇6

一、标题简洁最具生命力

不少报社编辑长期以来乐于追求标题的花哨, 喜欢绞尽脑汁, 兜着圈子来表现标题的鲜活性, 如此一来, 有些标题读着确实活了, 但有时由于弯子拐的过大, 使标题不能直接反映新闻内容, 从而不易让读者迅速领悟和接受。诸如我省某报曾有这样一条反映小额纸币被叠成工艺船问题的稿件, 标题为《数万银帆驶入死海》, 这里把纸币比作银帆, 把沉淀掉的纸币现状比作死海, 乍一读来不乏鲜活之感, 但细一咀嚼便会显得生涩难懂, 对内容的表现不够明朗, 这种标题由于表述新闻不够直接, 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影响读者对新闻的认知速度。

应该说, 简洁、直接的标题制作手法最具有生命力, 原因在于:

1. 简洁的标题最容易传达新闻事实;

2. 简洁的标题能以最快的速度便于读者阅读。

所谓简, 通俗地讲, 就是不要啰嗦。简的核心是“简明扼要”, 既然“扼要”, 就是要选出稿件里面最重要或最精彩、最能给读者留下印象的地方, 来提炼和淬取标题, 简要简的“是地方”, 做到简而精、简而准, 把最纷繁的文字内容, 用最简洁的标题呈现给读者。

现在的问题是, 一运用“简洁”, 往往会发生“简”而失“全”———不能理想地表达编辑的创作意图。在这一点上, 我们要求编辑应做到, 在保证简而不死、简而不硬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以简带“面”、以简带“新”, 以最简练的语言方式表达最丰富的新闻内涵。

二、土洋结合, 强化亮点

近观诸多都市类报纸的新闻标题, 特别是地方性都市类报纸, 运用方言元素制作标题已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 即或是在全国领军类报纸中, 也高度重视这一“手法”, 如新民晚报常会出现“侬”、“阿拉”、“小赤佬”等一类显现地方性语言的方言, 在东北地区的一些报纸中, 如, 这嘎达、老鼻子、白瞎了等等, 这些“土嗑”的运用, 的确既为版面增色不少, 也让读者有种亲和之感,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报纸的“味道”, 然而, 整个版面如若通篇“尽土”, 方言用的过多过滥, 则会适得其反。正确的标题和语言风格应该是, 土洋结合, 荤素搭配, 正副兼修, 该土的一定要土下去, 该洋的也一定要洋起来, 这里所说的洋指的是说“平常”话、说“文言”话、说“书面语言”, 如, 有关党代会隆重开幕, 开幕就是开幕, 新闻事实庄严肃穆, 决不允许编辑在这上面随意玩修辞、玩鲜活, 耍调侃;再则, 某处突然发生一起爆炸事故, 这样的突发新闻本身已是很好的新闻事实, 也同样不适合采用幽默、诙谐一类的“嘎达嗑”去处理标题, 一般情况下, 一些不大受政治背景约束, 非重大性社会新闻色彩较浓的新闻标题, 适当地采用报纸所在区域的方言词语做标题, 相应情况下比较合适一些。

从某种程度上讲, 方言性词语的主要作用就像一个厨师烹制一盘菜, 主料就是主料, 佐料就是佐料, 用词“再活”, 也只能算作佐料, 佐料用的过多, 势必会喧宾夺主, 影响到整盘菜的味道, 而不放佐料或放的过少, 也会影响到整盘菜的质量, 这就要求作者或者编辑在标题方言的运用上要注重搭配, 安排得当。

三、深挖“资源”, 简而不“死”

标题要求简洁必须做到简而不“死”, 简而不“硬”, 所说“死”与“硬”是说制作简洁性标题容易发“死”, 发“硬”, 而“死”和“硬”的标题向来是不受读者欢迎的, 也无法起到活跃版面、提升质量的作用, 好的新闻标题必须是既要保证文字的简洁, 又要做到文字鲜活的统一体, 在新闻实践中, 编辑们的体会往往是顾了简洁却难做到鲜活, 要想鲜活又很难做到简洁, 二者实难做到一致, 在见报的许多好标题当中, 确有一些好标题既经典又鲜活, 如我省哈尔滨新晚报曾经登载过的《哈尔滨出现折罗专业户》, 通过专业户这个生动比喻, 形象地反映了哈尔滨市区酒店存在的严重浪费现象, 这则标题可谓简洁得无法再简洁, 生动得无法再生动, 实现了简与活的完美结合, 该作品当之无愧地被新华社等中央一级和诸多地方媒体转载并获得多项大奖。再如某获奖作品, 反映一个城市易拉罐饮料消费程度的《去年哈尔滨喝掉一座大桥》;表现春节鞭炮高消费现象的《一年烧掉二十辆桑塔纳》等等, 试想这种既简洁又鲜活的新闻标题怎会不被读者喜欢。诚然, 一张报纸的新闻标题需要不同风格, 但无论哪种风格的新闻标题都离不开鲜活与简洁这个根本要求, 活是根本, 是必须的, 鲜活的标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境界与灵魂, 只有鲜活的标题才会对所表达的新闻事实产生感染力。■

如何提升行业类报纸的影响力 篇7

关键词:行业类报纸,影响力,特点,对策

在媒体的发展过程中, 行业类报纸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 行业类报纸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覆盖率非常的高, 进而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行业类报纸主要是反应行业的重心性以及重点性的工作, 通过行业大事的新闻报道以及宣传行业的不断发展等来实现报道内容上的日渐丰富。从一定意义上来看, 行业类报纸发展的是否成功与其在行业发展中读者实际的影响以及对其的实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 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实际生存以及发展。随着媒体传播多样化的发展, 行业类报纸在实际的发展中面临着非常大的冲击, 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通过竞争力的不断加强来实现其实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1 行业类报纸的特点

1.1 针对性和专业性

与党报以及都市报相比, 行业类报纸在实际的发展中更加的具有专业性, 同时使得及评价的方式以及方法上也是更加的专业, 这就需要在全局的角度来实现信息价值上的筛选。由于其实际的报道的范围存在着差别, 这就需要其建立更加针对的读者群, 实现其实际竞争力的不但提高。诸如, 《中国纺织报》、《中国保险报》等专业性以及针对性非常强的报纸, 其自身具有针对的行业群体, 其成为了该行业领域的发展权威, 进而使得其宣传上也更加的具有集中性。

1.2 社会性以及时局性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行业的发展并不是该部门自己的事情, 其自身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 这就需啊哟社会凝聚力以及向心性的不断增强来实现其社会性的不断提高。通过专题性的报道来实现其意义以及报道凝聚力的不断提高。并且在实际的报道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时局性, 其在报道的过程中都是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及相关的政策, 这就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针对性非常的强。

2 提升行业类报纸影响力的对策分析

2.1 通过准确的定位来实现行业发展路线策划

由于行业报自身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以及接近性的特点, 这就使得其自身具有却行的目标的读者群。但是在行业报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却无法看到这一个优势, 因此在实际的发展中没有进行读者群的锁定, 进而使得报纸的实际吸引力逐渐的弱化, 进而对于品牌的地位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一部分行业报形成了一种小而全的综合性报纸, 一部分则成为了该主管部门的官方发生的渠道, 还有的则成为了专业性的研讨报刊等等。作为一个行业性的报纸, 如果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实现准确性的定位, 那么对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激烈的报业的竞争之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以某建筑行业的报纸为例, 其实际的创刊的时间比较早, 也是该省目前唯一的一个能够进行建筑行业公开发行的报纸, 其给予自身的定位就是能够更加积极的宣传党以及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方针以及发展的政策, 通过各项内容的积极传播来实现建筑行业的振兴, 其发表的文章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以及实用性, 因此很多的施工企业以及建筑单位等非常的欢迎, 被看做是建筑信息传播的重要的窗口。

2.2 通过报纸实际服务性的增强来实现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随着报业形势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今的报纸一直更加努力的挣脱出传统的机关报的办报的模式, 通过办报理念上的不断更新来实现其行业发展的转型, 最终实现其在所在的行业中实现共同的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行业类报纸需要不断的增强其实际的行业信息的沟通平台, 通过行业上相关政策的解读以及行业新闻决策等信息的服务, 来实现市场取向的转变, 同时也实现行业媒体到实际的信息服务上的不断转变。在行业类报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需要认识到行业信息服务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传统记录以及检测功能上的转变来实现价值的不断创造, 进而实现受众能够从过去的阅读者的身份转变为现今的消费者的行业, 最终为读者以及客户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行业类报纸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加具有全面性以及立体化的服务, 实现自身影响力的提高。以某美妆行业性报纸为例, 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求, 进而通过针对性的内容来实现其关注度的不断提高, 例如, 最近非常火的《来自星星的你》, 在韩剧中很多单品都已经受到了全球的关注, 报纸就可以针对这个电视剧来进行其中衣品以美妆等方面的分析与推荐, 通过其中化妆品的分析以及实际的搭配和化妆技巧的讲解等来实现读者阅读吸引力以及阅读兴趣的不断提高, 最终实现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2.3 通过报道原创性的强调来实现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新闻作品出现了一种同质化的现象, 信息的重复性非常的普遍。行业类报纸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对读者以及报道的内容上进行准确的定位, 借助更加独特的视角以及更加专业的水准来实现内容的深入报道, 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读者需要上的满足。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传播途径的不断增多, 原创性的报道已经不是独家的新闻。在进行信息报道的过程中, 如果只是进行了信息的共享, 那么报纸本身就缺乏了竞争力, 其需要用更加独特的视角来进行信息的分析, 借助媒体来实现自身独特见解的发表, 实现报纸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对其其他报纸已经报道过的内容可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来进行加工和解读来实现其价值性的不断提高。

2.4 在版面的设计上更加的注重视觉的冲击力, 进而提高其实际的影响力

在进行行业类报纸的发展过程中, 版式的设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需要通过文字、图片以及数字等多种内容的结合, 通过艺术再创造的方式来实现精神以及情感上的传达, 进而实现其和谐与统一。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更加的注重美观性以及视觉的冲击性, 通过整体和谐性的加强来避免出现内容之间的脱节, 同时还需要注重稿件与图片上的分配与安排, 通过线条的运用和字体的表达来实现其总体审美愉悦性的创造。

3 结论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针对行业类报纸发展的长远道路以及全局性来看, 在进行其实际的发行过程中需要更加的注重环节性, 通过投入的不断加大来实现利益上的兼顾, 同时还能够实现其积极性的调动。行业类报纸对于党报工作的延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行业的宣传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 通过其准确的定位以及服务性的不断增强来不断的扩大阅读范围, 最终实现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宇.关于增强地方教育类报纸影响力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

[2]林江.从行业报向行业信息提供商转变[J].传媒, 2007 (4) .

[3]张雪.新形势下企业类报纸如何扩大影响力[J].新闻传播, 2013, 7.

[4]刘晶.品牌化:行业报市场转型的策略[J].青年记者, 2008, 10.

[5]任晓宝, 李维龙.浅谈新媒体冲击下行业类报纸发展之类[J].新闻知识, 2011 (3) .

网络时代都市类报纸赢利模式新探 篇8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都市类报纸, 在随后的90年代中后期报业市场化阶段得到迅速成长, 当前已是我国各大城市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体, 其广告刊登份额占到报纸广告总量的3/4左右,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报业的经济收益。但同样受到网络冲击的都市类报纸, 目前也不得不与网络正面交锋, 寻求新的盈利模式。

一、都市类报纸概念及其传统经营模式

(一) 都市类报纸的概念

何为都市类报纸, 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都市类报是一种定位普通市民阶层, 市场化程度高, 报道内容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新闻和专副刊为主, 突出新闻时效性、信息的综合性、生活服务性的报纸, 它包括传统早报、晚报和新兴的大型生活类报。

(二) 都市类报的传统盈利模式

都市类报纸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靠发行报纸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是一种薄利多销的经营创利模式;二是纯粹广告盈利模式, 报纸发行以赠阅为主;三是广告+发行的盈利模式, 以广告收入弥补发行亏空的盈利模式。这三种模式在我国都市类报纸兴起与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分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报业的变革, 这三种盈利模式都凸显了各自的弊端, 现在更不适应网络时代报业的发展。

二、都市类报盈利模式新探

(一) 积极向新媒体转型淘金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已是大势所趋。在2012年9月举办的第17届全国省级晚报 (都市报) 总编辑年会上, 《贵州都市报》总编辑孙雁鹰说:“新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 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 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 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危机感, 但另一方面, 正视新媒体的挑战, 主动地拥抱新媒体, 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共生共荣, 这也是我们化被动为主动的方式。”

作为我国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都市类报纸, 创新盈利模式也应该首先挺进新型媒体。新型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产生的的新媒体形态, 如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型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型媒体传播具有复合型传播、全员性传播、无边界传播、综合性传播多元化传播、时间固化传播等特点, 当前已经被众多的广告商所接受与认可。2012年5月26日, 《三晋都市报》推出“北方首张全媒体报纸”, 实现了由传统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跨越, 将开启都市报向新媒体转型淘金之路。

都市类报纸向新媒体转型, 实行报网广告的互动营销具有突出的优势价值。通过报网广告的互动营销, 能够打破地域限制, 实现异域的快速沟通;同时, 报纸广告具有留存性, 便于仔细阅读、分析和查找;网络广告的价值在于它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网络广告比报纸广告更容易设计得具有都市报传统广告经营难以很好做到的受众细分, 所以深得广告商青睐。

(二) 全介质服务, 全媒体经营

如前所述, 当今信息的传播方式与手段发生巨大变化, 多种传媒形态纷纷涌现, 在传播领域实践中日益丰富发展的“全媒体”概念已经司空见惯。“全媒体”是指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介表现技术条件成熟基础上, 媒体机构及运营商通过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 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 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 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体内容。“全媒体”时代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终端, 也深刻地影响着媒体经营。《三晋都市报》推出全媒体报纸, 读者可以通过手机与名医面对面咨询病情、获得律师解答, 直和专家探讨子女教育, 和网购达人交流网购心得, 这将是更生动、更直接的服务。

作为各大城市主流媒体的都市类报纸, 在积极向新型媒体转型的基础上, 必须加强对纸质媒体的改造, 加大对基于网络的“全媒体”的开发与发展, 尽快使自己拥有多种、甚至全部的传播介质, 提高为受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进而提高创收盈利能力。要开展全媒体经营, 就要建立健全全媒体采编机制, 加强全媒体采编人才的培养, 既要有精通媒体内容生产、信息加工、后台服务、统筹协调的人才, 又要有了解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和传播领域最新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还要有善于从传媒产业的新发展中寻找市场商机、探求新的赢利模式的人才。在全媒体经营的模式下, 广告和营销可以多位一体, 规模化作战, 取得立体化效果。

(三) 做足周刊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是指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 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 这种营销更注重结果与行动, 还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

对于广大广告商而言, 他们最希望的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直接找到自己的准客户, 而大众广告形式由于没有精准目标, 这种广告传递的信息往往难以量化效果。所以, 精准定位报纸专题周刊, 做足周刊的报道内容, 就会吸引广告商对各自的精准客户目标进行广告投放。今年以来, 《三晋都市报》陆续创办了汽车周刊、房地产周刊、户外周刊、健康周刊、星期五咨询周刊等杂志型专刊, 分别拥有了特定的受众和广告目标, 实现了新闻信息分众化, 广告客户目标化。杂志型专刊能够提供更多生活和文化资讯方面的服务, 挖掘有别于日常报道的特色, 这是都市类报纸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都市类报纸要建立自己的受众目标人群数据库, 实将自己的受众目标信息, 即订户, 进行数据电子化入库管理, 为不同需求广告商提供相对应的数据库受众目标, 从而使他们的广告投放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实现量化效果。这样, 吸引都市类报纸广告商才有力量。

(四) 策划活动营销价值

利用媒体自身优势和自有的品牌价值, 策划举办有创意有影响力, 与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主题活动, 借此吸引广告商, 促进报纸广告销售, 是网络时代都市类报纸全新的盈利模式, 这种营销手段是集广告、促销、公关和推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整合营销, 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都市类报纸策划活动营销自有品牌价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这么几类:一是利用热点事件或重要节日举办公益性活动, 扩大报纸的品牌影响力, 进一步提高品牌价值;二是策划重要事件和人物等的评选活动, 以制造新闻热点, 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三是主题策划活动营销, 以一个事件为主题策划规模性的活动, 如《三晋都市报》今年组织策划的中秋节“月亮报特刊”;四是以节庆会展为契机进行会展活动营销, 如《青岛晚报》推出的啤酒节特刊、汽车文化节特刊等;五是热点经济产业活动营销, 如《新京报》在每年北京车展会推出的车展特刊等。

三、结束语

都市类报纸这份为一座城市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的主流媒体, 面对汹涌澎湃的网络传播浪潮, 过多的不应该是对“纸媒消亡论”的悲观失望, 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 积极求新转型, 做好新闻信息内容供应商角色, 在数字传媒的新天地中收获应有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李宏霞.都市类报纸新盈利模式探索[J].新闻知识, 2011 (12) .

[2].刘婷, 赵铁林.报纸广告与网络广告互动经营探析[J].中国报业, 2008 (2) .

[3].曹歆.报纸购物平台:纸媒盈利新模式[J].新闻前哨, 2010 (9) .

[4].车永波.全媒体探索:全新的媒体传播模式[J].新闻战线, 2010 (3) .

[5].成爱君.网络时代都市报如何创新盈利模式[J].传媒观察, 2010 (11) .

上一篇: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下一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