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

2024-05-09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精选十篇)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 篇1

1 奥林匹克精神文化有哪方面的意义

1 . 1 奥林匹克精神运动在世界上文化的作用性

从事文化基础生产上是我们人类意识的精神建设,在实践当中的待完成性和人类基因的优越性,是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内在。物质文明的观念意识体现建立在奥林匹克文化精神上的,在不同的层次,其具体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和含义和世界文化的意义。现在奥林匹克正在以不同的形势融入各国的民族文化中,尤为突出的是有了不同的奥林匹克民族体育文化,激励我们往更好的方面前进,抱着理想和梦想走向美好的生活中去。奥林匹克精神文化走进体育,走进文学,走进艺术,走进未来,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师所追求的作用性,发挥着一定的价值,改变着自己的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作用性。

1 . 2 高职体育以载体的形势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现在体育大学生要具有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必须了解奥林匹克竞技项目,大学里面各式各样的设施和老师教学上的改变,这样直接或者间接的宣传奥林匹克文化,也加入了不同类型的奥林匹克竞技项目,让我们学习体育的学生能更好的参加奥林匹克积极项目,例如马拉松跑、100 m跨栏跑、400 m跨栏跑、跳高、跳远、三级跳、撑高跳高、铅球、铁饼、标枪、链球、七项全能、4×100 m接力、4×400 m接力、20公里竞走等,我们能在这些项目中挥洒汗水和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其中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是田径项目,田径项目也包括田赛、径赛、公路跑、十项全能、竞走和越野跑等不同形式,也是希腊奥林匹克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进行过的项目,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现在在高职大学体育里面也从教学上形成奥林匹克精神文化。

1 . 3 奥林匹克精神在 2 1 世纪代表的是什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之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上去了,奥林匹克在21世纪时是一种竞技精神,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更快、更强、更高”的自我挑战和锻炼精神,代表了公平、公正、工义、平等、向往自由、和平的体育竞技精神,奥林匹克包含的这种自我挑战精神、公平竞争、和平精神构成了当代人类自我完善和社会交往的基础,也是传播现代体育知识技术的技能。奥林匹克精神在当代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的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在高职高校里,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播,向同学们展现了不一样的精神文化,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可以丰富的为我们展现各式各样的竞技项目。

1 . 4 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互异性

在高职高校中我们的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都在发展和宣传,积极的去开发和发展民族体育传统体育节目,并加以保护,但是由于西方的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强大,让我们学习和了解到了西方奥林匹克文化,我国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首先要学习奥林匹克精神,我国在了解道路、友谊和团结的观念与我们民族文化大同小异,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和谐的精神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和宗教的矛盾,信仰的区别,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我们民族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结合,看到的不再是矛盾与冲突,战争,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和平共处的文化图景,从而使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和刀剑相向:可以让矛盾成为互相学习和相互良性竞争的动力,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的推动力,而不再是互相轻视和互相嘲讽。也只有在这种精神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窄的眼界,以包容,理解的心态去让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文化,学习不同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文化,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和包容心,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和新的现象,感受到各个民族文化来源都有着神奇的想象力、良性的竞争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敬其他民族和宗教信仰,以比较客观和公正、公平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与我们民族的文化相结合,让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自己和国家,让国家文化软实力上有一定的提高,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和学习的精神真正得以体现和实现。

2 高职体育教育和奥林匹克文化体现的价值

2 . 1 奥林匹克文化有利于高职的体育教育

高职高校的体育是是用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和在体育比赛中的项目,加入了奥林匹克的文化教育使我们的同学更好的专注于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和任务。象征着和平,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精神让高职高校内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学习,再掌握了体育竞技中的要求的等,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我国部分高校重体轻智的想象尤为突出,要避免在教育上和在考试中出现的,只重视学生考试结果和生理评价,忽略了心理质素的和体育实践时的评价,现在评价中部分高职学生之以60分万岁的观念,缺乏了科学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想象力变差,导致高职高校的体育教育方面的严重不足,为融入了奥林匹克文化,有意识的宣传和培养在运用技能的传授中展示体育运用的信义、友爱的丰富文化,重视了奥林匹克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目标的实现。

2 . 2 着眼运动文化建设, 促进高职体育全面发展

在高职高校中发展奥运竞技项目比赛的同时,高职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却出现诸多问题,缺少总结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我国体育教育体制存在的局限性,以老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和比赛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发展和建设我国体育文化,教学目标都是老师引导学生去实践的,缺乏主动性,学生一直都是服从,在做老师安排的体育任务,课程教学上面每一步都是按教师指令在实践和运作。现代体育教学模式针对这些弊端进行着改革,着重突出促进高职体育全面发展的新改革进行,融合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建设,体育教学模式向着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强调了以学生稳中心,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会到奥林匹克的精神意义,才能发展自己的专长。

在高职学校中要树立很好的观念,要建设文化建设中,要在奥林匹克精神中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定义,强调学生的生物、心理、行为、社会多维的健康观。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要避免出现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的现象的出现,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在21世纪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一定要提高,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运动的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高职体育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 篇2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有统一的理论基础.试图对教育进行全面变革;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对教育的革新也是局部的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著作以及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大量论述,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在这些著作中,杜威对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观、儿童观、教学论和课程论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和批判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各种重要的教育理论,阐明了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观点,这种论述以后被看作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之间的对立。杜威也成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为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杜威也指出,工业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全面变革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因此,仅仅对教育作“细节上的变更和学校内部机构的改良”是远远不够的。在深刻的变革形势下,教育所需要的是根本革新、改组、重建。杜威的这种总体教育改革观影响巨大,这可以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提出的七项原则,从克伯屈、拉格等进步主义教育家的思想,从学校所开展的进步教育实验上得到充分的证实。他们试图对教育全面改革,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裂,把学校建成为一个小型社会,改革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建立起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用单元教学、小组教学来代替班级授课制,这种改革是彻底的、全面的,反映了他们雄心勃勃的教育理想。

欧洲的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尽管爱伦·凯强调重视儿童,德可乐利注重以“兴趣中心”改革教学,罗素强调自由教育,怀特海认为智慧教育是重要的,凯兴斯坦纳提倡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等,从实验学校的实施来看,既有阿博茨霍姆为代表的新学校,也有凯兴斯坦纳倡导的旨在培养有熟练技能的公民的劳动学校,蒙台梭利所创办的儿童之家等等,新学校之间存在的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反映了新教育运动的思想家对教育认识的多样性,从而说明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所以说虽然新教育运动的思想家也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和反思仅仅是集中在儿童身上,他们认为传统教育压抑了儿童的本性、创造性,要求改革教育,以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均衡的发展,但他们对教育与社会改革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地认识,没有看到教育变革对社会变革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革新只能是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对教育进行部分的改革。

二、在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进步主义教育家强调和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其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社会的进步;而新教育则只是强调改革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意在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把学校建成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社会,满足儿童的本能与兴趣,使儿童在活动中、在学习中、在学校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杜威认为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高目的是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就是教育为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社会的改造依赖于教育的革新,杜威希望通过教育改革社会生活,使之更完美、更美好。克伯屈也认为教育不应只关心个人的发展,而应重视一切阶级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改善。

新教育家们也对传统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进行了抨击。强调对教育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使之更能符合儿童的本性,更能满足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以此促进儿童的发展。他们认为,如果把教育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相联系,不可避免地使儿童的权利、自由、个性、独立性都被忽视或压抑。因此,他们主张把培养完美发展、具有理想品格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应指出的是,尽管新教育家把教育目的的重心放在个人方面,但自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大多数新教育家逐渐把教育的重点转向社会方面,强调社会合作、人际关系。这种变化集中反映在新教育联谊会章程的修订上。

三、在教育目的上,进步主义教育家强调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与进步主义相比,新教育家们特别是早期的新教育家则强调培养未来社会的统治者

进步主义教育家普遍认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不仅应是民主的,还应是为了民主的,教育应成为发展和完善民主主义的首要工具。因此,教育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对共同利益的责任感。教育所培养的人应该成为民主主义的维护者和建设者,既有自由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又有纪律、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杜威认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第一,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具备民主理想和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第二,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社会的精神:第四,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杜威认为,在民主社会,劳动是受尊重的,劳力与劳心的对立不应出现在民主社会,以上几方面的素质,鲜明地体现了美国民主化、工业化的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新教育家所注重的是未来统治者的培养。他们所倡导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最初产生的新学校其目的是培养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新式统治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教育家们所倡导的教育目的依然是陈旧的,尽管在陈旧的外壳中也包含了一些时代性的要求,例如他们所培养的理想统治者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绅士,而是具有开阔的眼界,现代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善于应变的能力与组织能力的新型人才。他们不仅有会思考的头脑,还要有经过实际操作训练出来的灵巧的双手和强健的身体,有鲜明的个性与坚毅的勇气,这样的人在传统学校中是不可能产养出来的。只有在新学校中用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才能培养出来这种新式人物。因此,新教育的“新”是体现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的,就其总的教育目的而言,则仍是与传统教育内容相同—培养有才能的统治者。

四、在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上,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倡以经验式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而新教育家则主张以知识课程为主体

在进步主义教育家看来,要使学校成为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就必须改革学校课程,将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课程引人学校,“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应使“代表社会活动的类型和基本形态”的活动如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科目在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进步教育思想家认为传统的课程体系是由前人所积累起来的.系统的间接经验构成的,是一种符号和文字构成的系统,代表了成人的标准,不适合儿童的现有能力,超出了儿童已有的经验范围。同时,分门别类的学科也破坏了具有同一性和完整性的儿童经验,使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失去应有的全面性而流于片面。因此,要以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让儿童在做中学,在经验中学。他们认为这些活动课程既能满足儿童心理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同一性和完整性。

新教育家们强调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内容必须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为此,他们要求在学校中,为学生开设广泛的、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和知识课程,主要包括:现代语言(本国语和外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艺术教育、体育、宗教教育、性教育等。手工、劳动教育也是新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其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获得谋生的技能和手段,而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手工和体力劳动,获得全面发展。但与进步主义教育不同的是,这些手工、劳动课程并不是作为学术课程,而是作为其他教育的补充,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课程的编制和设计上,新教育家们反对以成年人的愿望安排课程,反对单纯以学科逻辑作为课程编制的唯一依据。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切内容、科目,都必须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条件为基础加以组织,不仅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而且内容的设计和组织也必须与儿童的兴趣、经验等相一致。新教育家虽主张教材的心理学化,但仍强调教材是成人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制定的,并未还原到儿童的直接经验。这与进步主义教育家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差别,杜威所主张的教材心理学化是要把间接的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杜威反对成人编写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必须以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为起点,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还原到原来的经验,恢复到被它所抽象出来的原始经验。

五、在学校设置与组织方面,新学校比进步主义运动中的实验学校更具特色

欧洲的新学校是私立寄宿制学校,采用寄宿制的目的在于使儿童从类似家庭的教育环境中得到有力的感化,从而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新学校一般设在城郊的风景优美之地,面积很大,树木葱笼,芳草茂盛,一片田园风光,目的是使儿童受到“自然之感化”,既得自然冶情乐性之功效,又得城市文化熏陶之便利。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新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美育等课程的组织,在运动项目上,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赛,也有人与自然的对抗赛:既有激烈的竞技比赛,又有舒缓的、柔和的个人表演项目。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新学校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旨在用艺术陶冶儿童的情操,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活动中,音乐是核心,学校除开设音乐、戏剧课程以外,还组织学生进行演出,每逢大小节日,必有音乐会或戏剧晚会,形式多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来安排。此外,学生还组织了各种协会,既有学术性的、也有体育性的、艺术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结社,学校不加干涉,各种协会的建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合作、组织能力,而且能活跃学生的思想,被新教育家视为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进步主义教育的“实验室”主要是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学校一般是设在各学区内的,没有单独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学校虽也开设有体育与艺术类的课程,但没有欧洲的新学校那么重视。实验学校的目的在于贯彻杜威的教育哲学,强化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学校建成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并试图通过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及方式的革新,探索美国教育的出路。

怎样看奥林匹克精神与国民教育 篇3

兴许是竞技体育更具观赏性且与民众更加贴近,规模更为庞大的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似乎激起了更大的社会反响。孙杨、叶诗文、吴敏霞、何姿、林丹、张继科、陈一冰……一串串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粉丝追捧的明星,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此伏彼起;金牌运动员与民众互动之时,更是心有灵犀,水乳交融。耳闻目睹此情此景,不免感慨系之而必欲一吐为快。

分享喜悦表达谢意

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访问香港和澳门的首要目的,是爲了同特区人民分享中国代表团在伦敦取得佳绩的喜悦,同时也向他们表达深切的感激之情。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港澳两地的多次讲话都首先表达了这层意思。

一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刘鹏就对媒体说:“在刚刚结束的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内地备战伦敦奥运的几年里,我们得到了香港同胞大力的帮助和支持……在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中,包含着广大香港同胞的心血和贡献。此次来港,就是感谢香港同胞、就是回报香港同胞,和香港同胞一起分享中华儿女的荣誉,共享奥运会的欢乐。”在澳门的有关场合,刘鹏等代表团领导和金牌运动员也纷纷表达了类似的情感,向广大澳门市民与特区政府致以衷心的感谢。

然而,分享喜悦与表达谢意都是双向的。就在体育健儿向港澳人民表示深切感谢的同时,特区政府与人民也向客人们致以衷心的谢忱。行政长官崔世安8月26日晚间在澳门特区政府欢迎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的宴会上表示,长期以来,澳门的体育工作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近年澳门和内地体育界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双方交流,积极推动了澳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进步发展。而本次奥运金牌运动员的到访,既体现了国家运动员对澳门的浓情厚意和对澳门体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也让澳门居民能够分享国家取得金牌的喜悦和光荣。

金牌运动员们又何尝不是在分享澳门和香港两个特别行政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出色成果呢?当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易思玲和邹市明从崔世安特首手中接过特区政府向代表团颁发的1020万港元奖金支票,当香港曾宪梓体育基金会向孙杨、林丹为代表的伦敦奥运金牌得主颁授2520万港元奖金的时候;当内地金牌运动员们在香港、澳门与学生联欢,为市民表演,甚至在品牌商店购回大包小包的化妆品、金饰、名表名包和家用电器的时候,他们不是也在体验分享物质文明的乐趣吗?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在分享和感谢之余,金牌运动员代表团给港澳人民送来了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奥林匹克精神。

国际奥委会制订的《奥林匹克宪章》中规定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该条款中有如下的表述:“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後来有人将包含上述内涵的奥林匹克精神归纳为五大原则,即: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深入研究古希腊奥利匹克运动会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文明理念总结出来的精华。首要之处在於参与。顾拜旦在1908年於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上引用了“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一格言,此後他又多次指出:“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奥运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有参与才有竞争,在公正的原则下竞争,才能使友谊得到彰显。而这一切,又都必须在奋力拼搏的基础之上才能建立起来。可见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金牌运动员之所以能在奥运会上勇夺金牌,深谙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是一大重要原因。在8月27日上午举行的“我们的骄傲——国家金牌运动员与本澳青少年真情对话”活动中,奥运会和世界盃、世界锦标赛羽毛球男子单打大满贯金牌得主林丹发自肺腑的心声感人至深,他说,运动员的价值并非来自金牌。很多运动员在儿童时代已开始运动生涯,在成长过程中,每位运动员都付出很多。胜利时会有很多掌声,失败时会有更多人批评。因此,运动员最有价值的地方应该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年仅16岁的“飞鱼”叶诗文指出,每位运动员金牌背後总有难忘、痛苦的经历。回想自己最初加入游泳队时非常不适应,经历过运动员生涯的最低谷,但在父母关怀下,最後成功挺过最艰难的时期。金牌运动员的现身说法使青少年朋友们深受教益。

香港与澳门同胞充分理解并高度赞赏金牌运动员身上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欢迎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的酒会上致辞时说,每一名运动员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刻苦奋斗和严谨训练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每一枚奖牌的背面都凝聚着健儿们的努力,他们的精神和毅力实在值得敬佩。澳门特首崔世安在欢迎晚宴上也表示,澳门居民从运动员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拼搏精神,激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地推进特区的建设。

有效推进国民教育

伦敦奥运会内地金牌运动员访问香港、澳门,还引发了人们对於推进国民教育的反思。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对比 篇4

1 运动教育模式

1.1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运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基于游戏理论 (Play theory) , 1982年西登托普第一次提出运动教育 (Sport Education) 的思想, 他指出:“必须将过于自由的、没有规则的游戏加以限定, 使其适于学校教育, 实现从儿童的游戏 (paidia) 向复杂的游戏 (ludus) 转变”[2]。他提出运动教育模式要以固定分组、同伴轮流进行角色扮演为主要组织形式, 以教师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基本教学方法, 重视对运动文化和人文关怀方面的培养。伴随着运动教育思想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 运动教育模式逐渐得到了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并在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地区进行了广泛应用。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配合, 学生运动参与度和与教师间的配合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参与度较低的学生也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调动, 并积极尝试多种角色身份, 主动指导同伴, 努力吸取同伴的建议, 在体育课上能够学到更多的内容。

1.2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运动教育模式以比赛为主线, 发展学生专项运动技术和体能, 通过对运动规则进行必要的调整, 讲解有关运动规律的特点, 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丰富的运动体验, 使运动项目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运动水平,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战术知识, 在比赛中懂得与他人分享运动经验, 并积极参与团队的各项管理和计划。在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同时, 积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术, 具备一定的比赛战术、领会比赛过程中的战术意图、理解和尊重比赛规则、运动礼仪、文化传统, 并能对复杂的情景进行处理, 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高效工作, 最终使学生成为有运动技战术思想的、有运动教养、具有积极态度的体育人。这与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将课程教学目标细化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指导思想高度吻合。

根据我国高校体育工作当前的实际, 运用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 学生在正式比赛过程中学会了作出合理的选择, 提升了项目技战术的意识, 了解了竞赛的管理和相关仪式, 并真正团队中的一员, 参与到团队竞争中。此外, 西登托普教授的运动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具体目标还包括: (1) 使学生具有责任感; (2) 能欣赏与了解运动仪式和运动集会的特殊含义; (3) 培养学生作出理性决定的能力; (4) 掌握相关运动训练知识, 自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5) 学习并运用裁判员、教练员、记分员的相关知识; (6) 积极参加校内外、社区的各项体育活动。

1.3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步骤

运动教育模式主要有运动季、团队联盟小组、正规比赛、最终比赛、成绩记录和庆祝活动6个特征。以“运动季”为教学单元, 包括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期和季后赛期[2], 一般不低于20节课。在运动季里, 学生可以自由分组, 或由老师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 平均将学生分布到整个班级的各个队伍当中, 以固定的团队联盟 (或小组) 进行学习, 共同为整个队伍的胜利和捍卫小组的荣誉而努力。运动季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正式比赛, 比赛可以穿插在各部分的练习当中, 也可是对抗性的、循环性的竞赛或联赛, 充分展示学生的运动技能。赛季以最终比赛的形式告终, 目的是提高运动项目比赛的观赏性, 充分营造欢乐的比赛气氛和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整个赛季过程中, 成绩记录的内容多种多样, 包括成功率、名次、距离等, 目的是帮助个人和团队进行比赛分析、及时调整和制定目标, 提高小组学习兴趣、安排战术等, 同时, 比赛资料的收集归档和统计工作, 有助于了解队伍发展状态, 及时总结各队的优势及暴露出的问题。通过组织开展运动员宣誓、颁奖嘉宾、摄影录像等庆祝活动, 努力营造出正规比赛中的文化氛围, 提高全体参与者的文化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1.4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是西方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常应用的3种教学方法, 西登托普将3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不同阶段使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形成了一套效果显著的教学措施。

1.4.1 直接指导的教学方法

所谓直接指导, 就是教师当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学方法, 在所有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中, 它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当于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 主要应用于运动季的开始初期, 用于教师讲授运动项目的起源、学生理论学习、掌握技术、战术配合、裁判规则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等方面。

1.4.2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为实现本队既定的目标或明确战术布置, 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队长要进行合作学习, 共同承担主要的学习任务。在教学时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将教学主导的权力弱化, 只是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绝对的权威, 强调小组内的民主。因此, 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形下处理队伍内部意见不统一、思路不同步等现象, 也是运动教育模式所努力培养的。

1.4.3 伙伴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分组时, 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技术水平和能力状况, 大体平均分配学生人数, 但难免存在小组内学生技术掌握的差异。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为提高小组整体的竞技水平, 努力实现最终比赛的胜利, 小组内的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决策者、更是指导者, 通过学生角色的互换, 队伍内技术较全面的学生帮助指导技术较差的学生学习, 有效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 带动更多的同伴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技术动作的积极性, 使技战术水平在实战比赛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1.5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评价

在某种意义上, 运动教育模式是一种全面、客观和长效的评价方式, 在整个运动季过程中, 学生在真实的比赛场景下, 充分将自己的技战术水平、领导力、团队协作等清晰地呈现给大家。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的比赛统计, 记录学生的技能表现。对学生在运动技战术、战术意图、团队配合、领导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比较

2.1 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2.1.1 优势

运动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教学主导的权力弱化, 师生共同配合实现教学目标。这种转变意味着教师从单纯的照本宣科、满堂灌, 转变为能力教育, 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运动季过程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主动的积极地进行学习和互助, 学生在团队联盟 (小组) 中能够找到自己的角色, 并通过角色转换,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取长补短的机会。同时学生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 努力实现学以致用, 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学习一定是实际过程中需要的, 并在真实环境下检验学生技战术的掌握和团队协作能力, 积极构建课上课下实践的桥梁, 促进学生的技术交流和比赛, 发现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 不足

由于弱化了教师主导的权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出现针对某一个具象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实践, 缺乏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可能会走一点弯路、多费一些时间。其次, 运动教育模式主要以比赛为主线, 存在过多的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 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

2.2 传统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2.2.1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优势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按照运动技能习得的顺序, 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能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2.2.2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不足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种教学方法不能适用于具有不同认知特性的学生, 容易造成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各方面很难发挥。此外, 虽然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由于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削弱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过分关注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及教学结构上的平衡, 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 教材内容的使用和选择上存在滞后性, 导致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使用上不能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3 小结

通过研究, 两种教育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 但不能因为运动教育模式的出现, 就全盘否定传统体育教育模式, 只能说明在某些方面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但在其他一些方面上,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运动教育模式自身而言, 其教学目标明确, 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可操作性强, 教学方法和过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教学评价全面客观。其次, 运动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战术配合能力和决策能力,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最后, 通过小组内角色的互换, 同伴之间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发学生广泛的运动兴趣和合作意识。但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国情, 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而言, 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要建立在不少于20节课的基础上, 场地、器材等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因此, 我们在学习西登托普教授的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不能盲目照搬, 应借鉴运动教育模式中的先进理念和思路, 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 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实施提供参考。

摘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从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入手, 将运动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 发现问题、找到差距。结果表明: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 运动教育模式对实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运动参与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习观念的转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战术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比较

参考文献

[1]Siedenop, D.Sport edueation:a retrospective;Journal of`Teaching in Physical Edueation[H.W.Wilson一EDUC];Jul 2002;Vol.21, 1ss.4;pg.409

[2]MICHAEL W, METZLER.Instructional Models for Physical Education[M].Needham Heights:A Person Edu Company, 2000.256-275.

[3]高航, 章荣江, 高嵘.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 2005, 25 (6) :79-83.

[4]周建新.美德两国体育课程模式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5 (3) , 58-60.

[5]高航, 吴铁桥.试论运动教育模式的历史渊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7 (1) , 36-38.

再议新数运动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篇5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是制约数学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数学教育改革必须符合时代特征.新数运动正是在国际竞争特别是军备竞赛的社会背景下发起的一场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运动.为了适应当前国际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培养高素质人材的需要,我国数学教育正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因此,对新数运动进行回顾、反思,无疑对促进我国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有着积极意义.本文着重从宏观上进行分析.

一、新数运动倡导数学教育现代化

众所周知,新数运动是六十年代发起的一场席卷世界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以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1]新数运动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学的数学已经全部作了重新考虑,‘结构’(主要是代数结构)成了中学课程的基础,许多国家里,几何作为独立的实体趋向于从课程中消失.虽然作为补偿,增加了图像和图像表示的应用.特别地,坐标几何倾向于下放小学.”[2]

因此,新数运动所倡导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其前提是“要像20世纪的数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去逐步向学生揭示数学结构,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应用和爱好数学.”[2]但倡导者们的美好愿望因新数运动的受挫而破灭了.

二、从新数运动看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1.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数运动之所以受挫,就是因为过多地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同时它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一更大的.系统.因此,在研究该系统时,既要从系统总体出发,综合考虑诸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又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研究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1.1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综合考虑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其中,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方法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数学评价的现代化等要素均为该系统的子系统.诸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数运动的宗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它顺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倡导者们没有认识到,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要素的大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突出了现代化,而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素质却没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用传统的方法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异化”、“落伍”的现象.同时教师面临的是“放弃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去追求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2]这样,不仅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而且有知识结构上的障碍.可见各子系统间若不相互配合,便会产生负作用.只有综合考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合力.

1.2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置于数学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中考虑

数学教育现代化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因此研究数学教育现代化,还必须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对它的影响,

近代中国女子解放运动与女子教育 篇6

【关键词】近代中国 女子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20-02

妇女解放问题是旧中国存在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以“三纲五常”“贞孝节烈”为核心的社会规范的严格控制下,广大妇女饱受夫权、神权等多重压迫。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先进文明的传入和民主革命的发展,妇女解放问题日益得到社会人士的关注,几次掀起了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潮。笔者认为,与上层建筑相比较,妇女解放问题更贴近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形成过程,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各种文化技艺和先进思想的教育和普及。

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妇女解放的提出是在太平天国时期。但太平天国是建立在宗教神权基础之上的,所以他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给女性一个准确的定位。由于农民政权的局限性,洪秀全妃嫔成群,妇女解放运动也不会有太大发展。戊戌维新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正式起步,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开始进入中国。男女平等的思想开始冲击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维新人士开始把妇女解放和国家贫弱联系起来,提出了禁缠足、兴女学、办女报等内容。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各种女子报刊,传播民主思想,鼓吹争取女权。他们不仅把男女平等作为民权的组成部分加以倡导,而且积极鼓励妇女参加革命活动。由于革命果实最终被军阀占有,刚刚兴起的女权运动被淹没了。

兴起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使妇女解放运动重新活跃和发展起来。陈独秀曾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撰文指出:“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脱离夫权奴隶羁绊,以完其自由之人格之谓也。”许多关心妇女问题的知识分子也都通过《新青年》来慷慨陈词,阐述自己的妇女解放观。

二、女子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

自从女子解放被提出,其内容比较丰富。总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提倡婚姻自由。在旧中国婚姻全凭父母之命、煤灼之言,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但在双方中,女性则更为悲惨,原因在于旧中国没有离婚这一概念,女子如果不满意、不幸福,只有认命,别无选择;而男子则可以“休妻”、“纳妾”。其次,提倡经济独立,要求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旧中国女子在经济上毫无权力,她们没有工作的机会。这种经济上的软弱导致了她们在各个方面都要依赖于人,是人格丧失的根源,1921年陈问涛发表《提倡独立性的女子职业》一文中指出:“女子若有了独立的职业,便有了独立的经济。经济即能独立,虽不说社交公开,自然社交公开;虽不说婚姻自由,自然会自由。”[2]再有,政治上平等,要求有平等的参政、议政机会。这一内容在辛亥革命期间体现的尤为突出,许多女子参加革命,我们熟知的有何香凝、秋瑾等。1922年10月万璞发表《女子参政与国家问题》中认为:“我们为求从根本解决起见,不得不恢复女子参政,虽然不迷信参政权有万能,但是不能不认为是恢复女子人格地位最有功效的手段和保障女子权利最有功效的方法。”[3]另外,男女教育平等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但我认为女子教育和以上内容有很大不同,教育即是要求解放的内容又是求得女子解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通过教育的普及深化,女子解放运动才能取得胜利。

三、女子教育对女子解放的影响

从女子解放提出到五四运动时期为止,我们发现妇女运动主要以知识形女性活动为主,而且城市妇女明显比农村要活跃,甚至可以说农村妇女基本没见活动。可见,有知识的女性凭借文化上的优势,可以了解新动态、接触新思想。并且,她们通过学习不断接触、了解西方的民主制度,认识到女子应享有同男子一样的权力和义务,同时教育使她们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充实的知识也使得女性能够独自成立各种妇女团体,研究理论,撰写文章,为妇女解放而奋斗。1919年10月,周炳琳发表《开放大学与妇女解放》一文中谈到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好外:“妇女若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自然高许多,可以打破世上轻视妇女的陋习”,“已受高等教育的妇女知道妇女解放应该怎么样进行才能成功,知道自己对于一般没有受高等教育和完全没有受教育的女同胞有指导启发的责任。”[4]

教育除了解放女性思想外还为女性提供了各种谋生的计艺。这样女性才能在就业方面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使得她们取得独立的经济收入,进而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这一点,在归国的留学生中体现的最为深刻。1905年,湖北派往日本的20名女学生,归国后全部进入女校任教。她们中的黄萱佑创办隐储女子师范学校,黄国厚创办衡粹女子职业学校,张汉英创办醴陵女子学堂,唐群英创岳北女子职业学校。后来归国的很多女性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成为医生、护士、实业家等。

四、女性教育很重要,然而中国的女性教育起步晚、发展慢,且初期存在着误区

1897年开始有私立女学出现,1901年,由蔡元培任会长的中国教育会开办爱国女学,以教育女子、增进普通知识、激发其权利义务之观念为宗旨。1902年,吴怀疚先生捐资在上海兴办女学。到1906年基本形成了以中学为主包括师范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但是,这一时期的女学堂匀为私人创办,而政府是不支持的,取得的成果自然微乎其微。最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误区,目标是培养“贤妻良母”。教育章程中明确指出:“今教育女儿,总期不悖中国懿微之礼教,不染未俗放纵之僻习”。[5]“贤妻良母”式的教育不可能使女性撑握广泛的新知识,求得自我解放。

直到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才基本确立了女子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职业学校中的地位,在思想上明确了男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力。据中华教育改进社的调查,1919年以前政府设立的女子中学仅有9所,学生622人。可见女子教育在实际施行中收效甚微,并且一些限制依然存在。直到1922年11月教育部颁行“壬戌学制”,各级各类学校对女子的限制才在形式上完全解除,但女子入学在实际中还是困难重重。到1930年为止,女生在初等、中等学校学生中的比例分别只占有5.24%和17.56。[6]而高等学校中的女性,1922-1923年度887人,1925年为972人,1928-1929年度为1485人,占总数比重分别为2.54%,4.52%和8.95% 。[7]落后的女子教育严重阻碍着女子解放运动的开展与深入,我们无法期待没有知识、思想的文盲能够自觉的为自己争取独立和解放。没有知识、技艺使她们无法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没有思想使她们无法取得政治上的权力。没有真正政治、经济上的独立,那么男女平等只能是一个形式。

五、结论

中国历史造成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由于在旧中国,妇女受压制已超出家庭成为统治者治国的需求,任何改变妇女地位的努力都会遇到强大的阻力。同时,男尊女卑的观念已成为定式。所以,妇女解放运动本质上是对社会的改造,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改造,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妇女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它需要从最基础的教育做起。

参考文献:

[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74

[2]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三联书店,1981,309

[3]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料简编·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347

[4]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三联书店,1981,257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801

[6]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丁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38,162

[7]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丙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6

作者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 篇7

关键词:奥林匹克教育,体育态度,体育行为

体育态度是个体对体育所产生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映,是体育活动的各种功能在心理上的反映。体育行为是人与体育发生联系时的综合性表现特征。体育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好的改善能够使人们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也在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的树立上起积极作用。多年以来,如何建立科学的体育态度与行为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大众传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手段也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经济条件与体育活动开展状况的差异依然制约着部分地区人们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发展。因此,研究改善体育态度与行为的新方法已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新课题。

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是一个契机,通过这个契机来建设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精神和态度。 这也就是08 奥运成功举办后全国各高校都发展强化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原因。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人顾拜就提出了自己的奥林匹克教育框架,他认为奥林匹克教育的主体应该包括体育教育、社会教育、文化教育三大部分,由此北京提出了“人文奥运”理念。在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中,学生身体各方面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奥林匹克教育的重心重点都在体育上,锻炼人的身体与心灵的一种教育。通过奥林匹克教育,青少年能从自身出发, 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属于个人的专属社会价值观, 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对个人和集体都有帮助和贡献的人。因此,尽管08 奥运已经落下帷幕,可还是不会对奥林匹克教育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而奥林匹克教育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也提示我们它对正确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培养可能存在着促进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四川省5 所高校非体育专业大一、 大二学生, 每校抽取200名,共1000 名。均衡随机的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两个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奥林匹克教育。内容包涵奥林匹克教育课程共16 次、 奥林匹克文化活动和奥林匹克体育活动各一次。通过了解和接触各种心理学、社会学、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与奥林匹克教育等相关书籍和资料,对《体育态度与行为调查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在做好调查表后咨询7 名体育理论方面专家评定问卷效度,在5 级量表中,有3 名认为 “很有效”,4 名认为“有效”。在该学期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对照区组学期前后分别回收有效问卷483 (96.6%) 与479(95.8% ) 份, 试验区组分别回收480 (96% ) 与472 (94.4% ) 份。 问卷数据统计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奥林匹克教育作用于体育态度

国内外理论界把态度分为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方面理解,体育态度则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本研究也分别从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与体育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1)体育态度认知成分受到奥林匹克教育的影响。

认知是人的基础性行为, 通过人自身的行动思维过程实现态度的认知是人本身对某种事物的体会,理解和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或信念,是由很多自身体验思考所构成的认知体系,体现着个体对某事物所持有的主观态度。本研究调查显示,接受过奥林匹克教育的大学生中有98.1%认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应经常锻炼,明显高于教育前(65.6%)与对照区组学期前后(67.3%、72.1%)(如表1),体现了奥林匹克教育提高大学生体育认知成分的作用。

经调查,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在闲暇时,在看电视和电影上花费了最多的时间占73.53% , 阅读小说报刊杂志为第二位, 占44.04%。每天看电视半小时至2 小时有61.50%,2-4 小时33.90%。随着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对体育的报道的逐年增加,体育已经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调查显示,接受过奥林匹克教育的大学生中有71%非常关注或很关注体育比赛和新闻, 明显高于教育前(45.9%) 与对照区组学期前后(41%、41.7%)(如表2)。由此可见,奥林匹克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体育比赛和新闻的关注程度,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认知。

(2)体育态度情感成分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影响。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评价后产生的情绪体验,即态度的中心和重点,强烈的个人情绪倾向渗透在某种态度中。

体育能体现出社会的发展速度与人类文明进步所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从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上体现出来。 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而强盛国家的人民能在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之后更加的注重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发展,因而提高体育的地位,凸显体育的作用。体育的本质功能即增强体质,而这也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保持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调查显示,接受过奥林匹克教育的大学生有68.5%把增强体质与健康作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明显高于教育前(47.4%)与对照区组学期前后(45.3%、47.8%)(如表3)。奥林匹克教育通过改善个体的社会价值观,从而纠正大学生对体育价值取向的错误态度。

(3)体育态度行为成分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影响。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我们是否愿意作出某种举动的倾向或反应的准备状态,是在认识和感情的基础上所做出的行动。每个人对的体育的功能需求不同,这导致了其对于体育态度所产生的相应行为也有所差异。调查显示,接受过奥林匹克教育的大学生有32.4%选择参与中长跑运动,明显高于教育前(16.8%)与对照区组学期前后(15.7%、13.5%)(如表4)。这表明奥林匹克教育在使人获得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地引导作用。总结一下,即大学生增强自身体质和健康的意识是能够通过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培养出来的。在诸多体育项目中,中长跑作为典型的有氧运动项目,是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的最佳方式。因此,众多以增强体质与健康为目的的大学生将中长跑作为自己选择参与的首要体育项目,而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与调节情绪等为目的的大学生进行了其他对应的选择,各自形成了完整的体育态度。

2.2、体育行为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影响

体育行为是指人在内在动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的躯体活动。参考相关文献,本研究分别从奥林匹克教育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持续时间与体育人口形成影响分析。

社会体育指标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人口,这同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标志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为重要特征的、 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体育人口判断标准为:(1) 每周有3 次以上的身体活动频度; (2) 每次能进行30 分钟以上的身体活动时间;(3) 每次都能保证是强度中等程度以上的身体活动。根据研究调查显示,有55.3%接受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大学生同时满足体育人口判断标准前两条,明显高于教育前(29.8%)与对照区组学期前后(31.1%、37.9%)。可见奥林匹克教育可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提高大学生中体育人口的数量。

3、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研究表明,奥林匹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意向,对完善大学生科学的体育态度具有促进和积极作用,能够让大学生的锻炼频率和锻炼时间得到有效增加,养成按时按量完成健康体育任务的好习惯,培养终身运动的兴趣。

奥林匹克教育是体育教育、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它以其特殊有效的教育方式,使人们的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朝着好的方向进行改变,慢慢的也能够使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与终身体育意识得到改善。目前,能够让奥林匹克教育与大众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有机结合在一起,探讨更加有效的奥林匹克教育具体实施办法,是广大体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一民等.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01).

[2]金键秋,徐国宏,尹海立.大学生体育行为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2001(7).

[3]张龙,黄霞,耿建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5).

[4]赵红.大学生体育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3).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 篇8

一、运动员的管理与运动员的爱国教育

团队精神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必备精神, 其中包括了: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爱国精神等等。在实训的基础训练中, 部分教练员在训练上十分刻苦, 但是思路较为狭窄, 习惯性的运用自己的思考模式去思考问题, 尽心尽力的做了许多事, 但是在训练中的收效仍然偏低。部分教练员总是有自己的一套训练办法, 不按照规定的训练大纲实施, 在遇到训练问题时手足无措, 难以成功。优秀的训练员与一般的训练员的区别就是他们思维活跃, 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勇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运动队是社会群体中特殊的一员, 他们承担着提高国人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责任, 是在奥运舞台上为国争光的主力军。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不服输、勇往直前的斗志是爱国精神的集中表现, 正因为这崇高的爱国精神鼓舞、支撑着远动员不断进步。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不断鼓励了人民保家卫国、建设祖国。在新时期, 强化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 给予他们更大的精神力量, 引导他们成为新时期中的“四有”运动员。运动员对祖国的一腔热血激励他们不断前行、不断拼搏, 为国家争取更大更多的荣光, 因此, 爱国主义教育是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日常训练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运动员爱国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 强化运动队内部制度建设

制度是有效管理某一组织的必要手段, 运动队同样如此。若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制定严密的实施计划, 结合运动队的实际情况下制定出严格、高校的教育组织体系, 合理的规划、安排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以运动队的特定来制定考勤制度、学习计划、奖惩制度等等。运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一般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一部分相似之处, 也有着差异性。目前, 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学习,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平时的评估以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整个计划进行调整。总而言之。在制定各项教育内容、规章制度上秉持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结合运动员、运动队的特点, 在教育上不应“唱高调”。同时, 建立抑制专业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师资队伍, 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顺利开展, 使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并制定解决策略。

(二) 提高教练员的积极作用

教练员是与运动员接触的最多, 在运动员中最具有权威性的也是教练员, 因此,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做到教练员、运动员两头抓, 另外教练员也需要关注运动员的素质教育。体育的真正含义是育人, 教练员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体能、项目技术, 使他们在国际舞台上为国家摘的更多的荣誉, 而且要教会他们如和做人, 使他们在国际交往中做到不失“国格”。因此,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应认清教练员的重要教育力量, 积极发挥示范、教育作用。以运动队的运作模式, 完成对运动员的日常教育。

(三) 发挥老运动员的带头作用

与运动队打过交道的人都了解老队员在运动员圈子中的分量, 其中的一些明星运动员的影响力更大。他们的穿着、习惯等都会成为小运动员争相模仿的部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002年底, SARS病毒在我国爆发, 姚明等明星自发展开捐赠活动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许多国际体育明星在国际体坛中的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样也会传递给更多的人。因此, 强化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从优秀老队员的先进事迹上入手, 树立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高达形象, 充分发挥老运动员的带头作用, 在运动员群体中成为榜样。完善榜样运动员的带头作用不仅要影响小运动员, 还能进一步的影响、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光发热。

结语

在中国民族的历史舞台中, 爱国主义始终贯穿其中, 它是中华民族最鲜明、最深刻、最优秀的传统。它将我国运动员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在爱国主义的引到下激励他们不断前行、不断拼搏, 为国家争取更大更多的荣誉。强化体育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在竞技中寻找到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 不断激励他们在国际竞技场上摘金夺银、实现人生理想自我、为国争光。

参考文献

[1]赵晶, 闫育东.我国“90后”优秀运动员个性嬗变下的教育回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7 (11) :83-87.

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9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 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

当今, 大多数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离开了父母的照顾, 独立面对着大学陌生的环境, 生疏的集体, 以及与以往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其独立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对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等不适应所造成的。

2. 社会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竞争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上的引进, 使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 而且这种竞争压力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大学生不堪重负, 感到前途渺茫, 原有的优越感、美好的理想遭到利益法则的拒绝, 自负和浮躁受到竞争法则的轻视, 这种失落感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3.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大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变化时期, 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 阅历浅, 社会经验不足, 独立生活能力差, 自制力差, 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因而较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由于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大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常常发生不适应, 给自我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4. 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 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都没受到足够重视, 致使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淡薄。多数有轻度心理障碍者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或者其自身缺乏心理保健知识, 不懂得采取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合理发泄, 致使不良心理进一步恶化, 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5. 个人情感和家庭环境因素。

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失恋, 一旦失恋便不能自拔, 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愤怒等情绪, 给身心带来严重的影响, 有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经济困难产生了自卑心理, 或因家庭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

二、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 运动有助于情感与情绪的调节与改善。

情感与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态度的体现, 也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 有的人处理不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神经高度紧张, 经常会产生忧郁、紧张等情绪反映。运动不但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 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而且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的宣泄。人的情绪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符合自己的需要就会产生愉快情绪, 反之就会产生烦恼和忧郁等情绪。人积极参加运动, 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也就是说, 人在参加运动时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 而把烦恼抛在脑后, 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持续、稳定地保持乐观和愉快的心境与自信心, 就能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活力, 并且能依靠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取得成功, 还能从学习、锻炼中获得乐趣, 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攀登。所以,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运动的调节器作用, 来减少或摆脱一些不愉快的精神状态, 使生活多一些欢乐, 少一些忧愁。

2. 运动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形成。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能力, 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品质。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运动过程中, 人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 在战胜自我的前提下, 越是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 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各种运动项目都是培养坚强意志的有效手段。有的人想运动, 但是缺乏毅力, 不能克服惰性, 不能持之以恒, 所以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运动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 对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勇敢自信的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 运动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雄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 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是由人际间的沟通所造成的, 而运动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改善。运动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和环境中进行, 因而人总是与他人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当运动使人们相聚在运动场上时, 人们彼此间通过平等、友好、和谐的练习和比赛, 相互之间会产生亲近感。无需语言, 只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 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 交流心声, 产生一种默契, 尤其是集体项目。因此, 人通过运动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 融入集体中, 为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而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所以, 大学生应在轻松的运动中让心情变得更加开朗, 通过运动融入到集体中去, 促进人际间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4. 运动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 治疗心理疾病。

在现代社会中, 竞争的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会使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等心理障碍的产生。研究表明, 运动有助于人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 降低焦虑、消除忧郁等心理障碍, 使人们保持心理平衡, 达到心理健康。人们参加某项运动并坚持锻炼, 不仅能使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 而且会相应地掌握并发展一些体育技术技能。当取得这些成绩后, 个体会以自我反馈的方式传递其信息给大脑, 从而产生自我成就感的体验, 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譬如, 锻炼者在运动中若能完成自己制订的运动计划, 达到具体的目标, 将会获得心理满足, 产生积极的成就感, 从而增强自信心, 具有很好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效果。

三、科学运动预防心理疾病

1.“一日之计在于晨”, 清晨起床跑跑步, 做做操, 稍作活动, 对放松大脑、振奋心情很有好处。大学生应积极参加晨练, 这既有益于身心健康, 又有益于学习。

2. 大学生应结合自身特点,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去, 在运动中培养竞争、团结、合作、进取的精神, 加强心理引导, 纠正心理缺陷, 预防心理疾病。大学生坚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的锻炼, 可以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 并热爱集体;参加游泳、溜冰、拳击等项目的运动, 可以克服各种胆怯心理, 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运动, 可以增强果断的个性特征;参加下棋、慢跑等缓慢而持久的项目, 可以调节神经活动,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稳定情绪。

3. 良好的运动文化氛围、丰富的运动项目, 能使人心情舒畅, 精神振奋, 态度积极, 生活充实。因此高校应成立各种类型的运动俱乐部, 并开展校际间交流, 创造良好的校园运动文化环境, 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为大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与生活环境。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运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 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勇.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1) :56-57.

[2]袁斌, 吴海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24) :199-200.

[4]刘相林.校园体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1) :69-70.

运动员性格特征与英语教育 篇10

特殊的阵地拥有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运动员,其行为果断、意气用事、敢为好强、特立独行、 具有不好控制的特性。这些性格特点决定了英语的课堂教学要适 合这群孩 子们,根据其自 身的特点 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标准。专注于特殊的性格量身打造不同的英语教育风格,因为不同的素材需要不同的颜料去涂抹,只有这样才能绘制出灿烂的彩虹。

一、设计简单易记的词汇与句型

运动员的特点恰恰体现了其具有自信的一面,所以应提供较为简单有活力的英文材料、图片或者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他们的眼球,使其感觉抬抬脚可以摘到果子。过难的问题会立刻打消其积极性,过于简单的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兴趣。且高中的运动员具有相对较差的文化功底,比较脆弱的抽象思维能力,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运动员的这个特点。最大限度地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二、激发运动员的竞争欲望

根据学生意气用 事的性格 特点,给予较多 竞争机会。我在英语课堂上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节课的任务完成后都会有小组之间的比较,然后分出优秀小组, 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结精神,对他们来说这种能力是最擅长的,所以效果非常好。其中在学到第二单元的单词记忆时,第五组的一个学生平时不会读单词,但是在五分钟时间内背了10个单词,他是一个一个字母拼出来的。背完之后大家都目瞪口呆,这就是竞争的力量吧!正如“哈德曼用卡特尔人格因素量表分析得出的结论———运动员比普 通人智力 水平更高。库泊认为运动员比普通人更具有竞争力、自信心,性格更开朗。”

三、关注危机情况下的备课

体能训练促使运动员脾气暴躁,意志力出现不稳定性,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就很难养成。每天的强化训练使其身心疲惫,易于出现课堂疲倦现象,大部分学生会出现睡觉的情况,正常的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完成。即使有几个学生不睡觉也会互相说话或者玩手机,总之课堂秩序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运动员的好动影响情绪波动,且情绪的躁动导致持续性较短,耐心不足,课堂的自律意识比较差。这就需要健全的激励机制与严格的管理制度相结合,教练与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必不可少。 当英语课堂出现的确不可控的局面时,教练就会是最好的调解人。比如今天的英语课堂上有两个运动员大打出手,场面一片混乱,班主任也控制不了,这时我用免提给他们的教练打了个电话,一听到教练的声音,他们立刻就安静下来了。所以教练的威力一定是不可以忽视的,运动员的情绪失控是任何文化课教师都很难教育与说服的。他们就像脱缰的马,很难捕捉到在特殊情况下的规律性,所以我们在课前备课时会把这一部分备到教案上。

四、注重教练的管与教师的教密切配合

体能训练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口语,固定常用的口语要坚持说。教练与英语教师的密切配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高一开始,就要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运动员英语口语的素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训练、使用, 打破之前和普通文化生同一教材的惯例。现在正在使用的牛津版英语教材,远远超出了运动员的基础,上课没有任何效果。每天教师很累,学生也一头雾 水,上完半学期了学生还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的学生不懂英语教师是哪一个,他们上课一般根本不抬头。教练在运动员的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校内流行一句话,运动员就是怕教练。所以借助教练的威风来震慑一下他们,必要的时候还是有作用的。另外,他们的日常训练、比赛与英 语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渐渐 地运动员 们会厌倦 英语课堂。反之,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操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且能在赛场上用,这对他们是一个莫大的激励,远比教师和教练每天的说教要有用得多。对运动员的体 能、技能、 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的培养超越了对其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种偏离了社会发展趋势的教育会使运动员走向另一个极端。

上一篇:太极拳必修课下一篇:心电图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