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文本

2024-05-08

结合文本(精选十篇)

结合文本 篇1

一、独具慧眼, 挖掘教学点

1.内涵丰富的字词

没有一定言语材料的积累, 言语技能训练就是无源之水。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

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 对“高雅”一词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面欣赏、反复朗读加强语词的情境体验, 读出语言的美感和丹顶鹤的高雅, 让学生在审美的基础上, 深入揣摩“高雅”一词, 在字里行间感受语言的精妙和传神, 训练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形容词, 发现词语和文本之间的联系, 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丹顶鹤的高雅, 还能了解到课文是如何通过这种表达形式来表现美的, 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2.优美、典型的句式

现代的迁移理论启示我们:读与写的可能性在于, 读文与写文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因此, 在阅读课上, 我们要重点关注优美的、典型的句式。

低年级的读写结合, “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说”,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有话会说, 我也在课堂上进行了些尝试。如, 在教学《鲜花和星星》一课, 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句式进行写话训练时, 我先让孩子们欣赏了一段其他班的小朋友仿写的诗。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孩子们理解, 诗中相比的两样东西并不是随意比较的, 要有相似的地方, 都很“多”很“美”;其二是想告诉他们, 不要以为诗很难写, 只要多动脑, 谁都能成为小诗人。接着我出示了“我最喜欢________, 这里______, 那里______, 真比________ 还多。”在学生构思前, 我提醒他们可以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有哪些东西是又多又美的。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有了方向, 想到了春笋和娃娃、梅花和彩云、羊儿和白云等。一个学生说:“我最喜欢山上的梅花,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天上的彩云还多。”虽说句式是正确了, 但语言还不够优美, 于是我又追问了两个问题:梅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山上的梅花多不多呀?在点拨后, 一首优美的小诗诞生了:“我最喜欢早春满山的梅花,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蓝天上的彩云还多!”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这样一来, 学生的言语技能在训练中得以提高, 读写结合也有了一定的质量。

3.特点鲜明的人物对话

如在二年级下册 《狐假虎威》一课中, 老虎和狐狸的对话描写非常有特点:有些提示语在前, 有些提示语在后, 还有些没有提示语, 相应的标点符号也不一样, 并且提示语中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发现。

二、比较对照, 体会最佳表达

低年级孩子的写话处于起步阶段, 用正确的语言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句子进行比较训练, 能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形象、具体、生动, 他们就会重视推敲语句, 为今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常见的比较有以下几种:

1.加一加、减一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比较, 学生能很快找出两个句子的异同, 并比较不同点在哪里, 思考哪一句好, 为什么好。如课文《月亮湾》的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比较这样两句话:

(1)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2)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原文)

学生比较后发现:第2 句比第1 句多了一个“清清的”, 第2句更好, 因为说得具体。“清清的”写出了河水的清澈见底, 能显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 色彩更鲜明。这样, 学生懂得一个句子加上修饰的词语, 意思就表达得更加具体。

2.近义词换一换

汉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 要正确使用词语,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能正确辨析近义词。学生都知道“焦急”的近义词是“着急”, 那么, 课文《放小鸟》中“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啊”中的“焦急”能换成“着急”吗?显然不行, 因为“焦急”比“着急”的程度更深, 更恰当地表现出了鸟妈妈的心急如焚。通过比较, 学生就能体会到用词准确是多么重要。

3.换一种说法

一个句子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意思, 但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句式进行比较。如《狼和小羊》课后有一道习题是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以下两句话:

(1)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2)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这样作比较, 学生就会明白, 一个相同意思的句子可用不同的说法。哪一句更好呢?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在朗读中明白反问句的语气、感情更强烈些。

三、整合资源, 提炼训练点

整合资源, 就是从学生所学的课文中, 把具有相同训练点的片段整合起来, 按阅读教学的需要进行提炼, 从而达到一种类型或一个方面的写话训练目的。

写话练习时常常会要求学生描述一个场景, 比如植树、课间活动等, 这类写话会涉及很多的动词。说话、写话要具体, 会用一系列的动词是个基本功。如果单独指导学生填动词、用动词, 是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和学习要求的, 但如果回顾一下课文, 我们会发现用一系列连贯的动词的课文片段很多, 它们在动词的运用上是准确而又精当的。如《木兰从军》中, “木兰告别了亲人, 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来到了前线”, 又如《台湾的蝴蝶谷》中, “每年春季, 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 穿过树林, 越过小溪, 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些连贯的动词都能准确并生动地表现作者所展示的画面。

我们在训练时, 可以把这样的文本资源提取出来,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揣摩感受连贯动词带来的节奏感和画面感, 让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生活画面, 用尽量不重复使用同一动词的方式, 进行写话练习。孩子们交流后, 写出了句子:“我回到家, 放下书包, 打开冰箱, 拿出一瓶汽水, 拧下瓶盖, 喝了一口, 真爽啊!”学生在练习的同时, 不仅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奥秘, 也学会了语言表达的技巧, 从而使读写训练落到了实处。

当然, 可以整合的资源还有很多, 除了遣词造句, 还有写法方面的, 如《鸟岛》《台湾的蝴蝶谷》等课文中, 都渗透了“总—分”的写作方法。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话的时候可以根据内容渗透一些写法上的知识, 这种做法对提高学生写话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合文本 篇2

【内容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如果离开阅读谈写作或离开写作谈阅读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文本阅读和写作教学这两个点上, 我通过读、析、悟、写把两者有效的整合起来, 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文本阅读 写作教学 有效结合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语文专家崔峦老师也说: 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 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 从读学写, 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 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 是跛脚的阅读教学。的确,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 写作则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 才能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 表达能力强了, 又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可见,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互递的过程,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 初中生毕竟学业繁重, 阅读时间有限, 而写作更是一种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脑力活动。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 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呢? 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 即通过读、析、悟、写,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 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实行课文练笔的有益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较好地发挥了整体的优化作用。下面, 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读: 把语文文本这一精典的阅读材料真正地读懂、读透, 在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的同时比较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

杜甫曾指出: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或者说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规定,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一个学生要积累240 余篇优秀古诗文, 要完成约400 万字的阅读量。当前, 在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繁重, 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下, 这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 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把语文课本读懂、读透显得尤为重要。陶行知先生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 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之作,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 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 同时阅读与写作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所以,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把七至九年级将近180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放入词语库, 可以把优秀文章编程积累到名篇佳作集, 这些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对于写作而言, 作用重大。

二、析: 把语文文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 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

二、析: 把语文文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 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科学的理论认为, 学生作文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表现为: 积累-模仿-借鉴-创造。从中可以看出, 创造都始于模仿, 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生搬硬套, 而是一种智能型的模仿, 是始于学步, 终于创新。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模仿-创造。在笔者的读、析、悟、写阅读教学中, 在教学流程上有这样几个基本稳定的步骤:

1.初读课文, 先模仿。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在立意、选材、体裁安排、布局谋篇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 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把课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整合优化, 让他们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例如: 斑羚飞渡中,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 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 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 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 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种结尾意味深长, 动人心魄, 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文学色彩, 模仿到作文中, 就是一个亮点。

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 是学习的必要途径。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 都是文质兼美, 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 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抛开这么好的范文, 而让学生单纯地去看作文选之类的东西, 不能不说是舍近求远。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 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 练书法有了字帖, 自然会得心应手。

2.重读课文, 再借鉴。模仿, 切忌亦步亦趋, 跳不出范文、片断的框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 更重要的更多的要学生仿其神、仿其意, 从仿某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 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 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借鉴。我们要不取取, 虽师勿师, 不完全仿效他人, 又学习他人的长处, 虽以他人为师, 又不受他人的局限。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一课后, 要求学生以 盼秋、绘秋、赞秋为总体结构, 写一篇题目为《秋》的文章, 指导学生如课文一样先概括秋的景物, 采用横式结构的方法, 把各幅图景组合成篇, 最后以赞美作结。借鉴要在读懂值得借鉴的他作, 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 在领会其精神和风格上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借鉴。

3.再读课文, 要创新。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要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 变成自己的, 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 有位同学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并看了朱自清的《绿》, 非常欣赏文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景, 寓情于景的写法。他就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 写了一篇青少年广场夜景, 写出那莲花喷水池, 圆圆的水池好比一个墨绿色的盘子, 托着圆圆的晶莹的珍珠。大花座喷出大股高高的水柱, 似一座冰峰, 周围比它略低的水柱像群峰环绕着它。小喷头吐出缕缕银线, 弯弯地不断落入池中, 池里的水泛起层层涟漪, 宛如金色的鳞片。几个比喻, 使喷水池的景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同时, 作者还在对景的描写中倾注了自己的深厚感情。这篇作文借鉴了朱自清那运用比喻绘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但所写的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这里有作者自己描写的景, 有自己创造的意境, 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作在阅读借鉴中有了创新。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从谴词用句到构思立意再到谋篇布局的分析与理解之后, 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三、悟: 把从语文文本中积累到的大量写作素材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悟, 其实就是一个个性化加工、重组的思维过程。通过前面的读, 已经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再借助前面的析, 又掌握了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 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重组的悟的思维活动。这悟的过程, 受学生积累素材多少的影响, 也与学生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相关, 当然, 也跟语文素养紧密相联,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悟文本, 可以获取审美愉悦。但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 审美情趣比较肤浅, 教师应适当引领, 同时指导学生不忘审美的另一层次审丑, 揭露生活中的假、丑、恶, 或鞭挞, 或警示, 或嘲讽。引导学生向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 以真、善、美的教学审美为基础,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去描绘美的生活, 美的世界。读莫怀戚的《散步》, 悟得它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文章美在三个方面: 一是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二是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三是平易朴实的语言美, 在选读中杂取种种文章精华,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体悟文本美点, 感悟生活美点, 在审美愉悦中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培养了写作素养。

四、写: 把从语文文本中悟到的东西进行个性化的立意、构思, 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 是读、析、悟、写教学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写是一种释放, 是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 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 只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 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所以, 它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这一环节中, 要求教师要学会适度地深化、延伸课本, 以课文教学的新带动写作活动的新。学了《伊索寓言两则》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 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一个续篇或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学了《智取生辰纲》一文后, 可以让学生想象: 以杨志的性格、本领, 在当今时代他适合干什么工作? 他去求职, 会有怎样的经历? 而后让学生以《杨志求职记》为题进行创作。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延续性训练, 学生在写作中提高了他们准确理解课文、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理的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可贵的是可以尽情释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独特体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其实, 写作反过来也能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首先, 写作能让学生对各类情感有一种亲身的体验, 在阅读相关的文章时, 更能激发其与作者的共鸣,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其次, 写作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有了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后,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意,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再次, 写作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一旦对写作产浓厚兴趣后, 便会自觉地去加强阅读, 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读是积累, 析是提升, 悟是沉淀, 写就是迸发了。这样,通过读、析、悟、写四种手段, 可以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结合, 整合为一体,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课内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 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叶圣陶语)。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 乃至生活练笔, 如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区培民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9月第1版.[2] 《阅读与写作训练》 张文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5年5 月.[3] 《阅读与写作双向提升梯级作文训练指导》余卫兵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1年10月

点线面结合细读文本浅析 篇3

一、查资料、设情景,面上深理解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始终是最直接感悟的对象,朗读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感悟作品。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得就是读得越多,感受就越真,领悟也越深这个道理。学生正是通过语言这一表情达意的桥梁,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体会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感情,特别是作者不愿直接表达、含蓄透露的情感。因此,细读文本,感悟文本,对语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沈大安曾谈及文本细读,查阅资料有助于更好地解读文本,作家简介、时代背景、创作意图,前人评述等,都是打开文本大门的金钥匙。笔者认为解读文本还要关注作者对自己作品看法的相关文章。这类文章或介绍背景,或提供缘由,或讲述思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经验情境,使其产生真实的问题,来刺激思维。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细读文本。情境大致可分为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交流情境。生活情境要利用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选取热门话题创设情境。如,学习《海底世界》可以从学生对“海洋”了解切入课文。问题情境是用问题呈现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深入思考。交流情境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交流,实现个性化阅读。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为例,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意义。文中“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还下着雪,更冷,加上黑夜,更烘托出冷,这些叠加在一起,营造出一个冰冷的意境。通过细读,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场面仿佛形同身受。文中接着说明这是大年夜,本该是万家灯火、亲人团聚的温馨时刻,而这个小女孩独自一人坐在冰天雪地里,光着头、赤着脚,饥寒交迫,无人关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对小女孩幼小的心灵是多么巨大的伤害呀!看似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却让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看是轻描淡写的大年夜,却让我们读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意味,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之心,对文章自然理解得更深、更透。

二、抓重点、理结构,线上明思路

文章思路既体现了作者的思考过程,又呈现了作者的思维结果,是作者思维逻辑性、条理性的集中体现。只有抓住作者思路这一主线细读,才能深入理解文本。阅读时,可先理清文章的结构,然后抓重点词句领会。教学时,可先梳理结构,再领会重点词语;也可先领会重点词语,再理清思路。在细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欲望。对结构的细读分析也是细读的重要步骤,要解剖内在组织结构,挖掘言语的内涵,并将文本内化,既能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又能促进言语生命发展。教师的文本细读就是要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深入浅出,运用自如。

“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要点,而这恰恰是容易忽略的地方。否则,抓只言片语,容易断章取义,进而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常识性错误,曲解或误读文本。因此,在细读文本时,首先要理清好篇章结构,宏把握观文本。以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构为例,文章以火柴的点燃为分界,前半部分我们读出了小女孩的“不幸”:寒冷、饥饿、恐惧、孤独、悲伤;后半部分读出了“幸福”:温暖、满足、安宁、快乐。联系“幸”与“不幸”之间的纽带,从表面上来看是火柴,加以仔细揣摩,则是小女孩那颗默默承受苦难、向往幸福生活的内心世界。于是,前半部分描写小女孩的种种“不幸”,通过火柴这个意象,火柴象征光明和温暖,正是小女孩无比渴望的,使她获得了如后半部分所描写的“幸福”,全文前后两部分形成一个拱形的结构。通过理清结构,作者思路便一目了然。

三、抓文眼、斟字句,点上求突破

细读文本,可抓文眼,还原情境,揣摩人物。如《梅兰芳学艺》,按照发展顺序,三处写到了眼睛,着力描写苦练“眼神”的原因、经过、结果。紧紧抓住“眼神”这一文眼,还原当时情境,就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勤学苦练的精神,突出“勤能补拙”的中心。文本细读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每一个字、词、句都要仔细推敲,想想作者为什么用此而不用彼。如在阅读《小儿垂钓》诗中,仔细琢磨“招”字,既然小孩害怕惊动鱼,为什么不向路人“摇”手,却向路人“招”手呢?通过动作对比,学生自己就会发现,“招”字表明小孩并没完全拒绝路人,只是邀请路人轻轻再靠近一点,他便会轻声作答。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推敲此字眼,垂钓小儿活泼可爱、天真机灵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解读字句、修辞上的亮点,并将捕捉到的亮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着眼点。同时,大家也应知道,不同的人解读文章会采用不同的习惯方式,同一个人解读不同类的文章也会采用不同的基本途径。习惯方式和基本途径有助于我们提高解读文本的效率,但也会僵化阅读方式和解读思维,难以取得新的突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借鉴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多方面结合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蔡文国,刘传俊.浅谈文本细读的方法[J].语文学刊,2007(2).

文本阅读与写作教学如何有机结合 篇4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阅读中, 与文本对话指的是阅读者在阅读某一文本时, 不再把文本看作无生命的存在, 而是看作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 通过双方之间的相互交流, 达到相互理解, 促进双方视界更大融合, 从而不断产生新意义的过程。一言以蔽之:与文本对话, 不再把文本看作是僵化的材料, 而是赋予文本以生命;不再把文本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而是新意义创造的过程;教师不再拥有绝对权威, 而应成为同等的对话者。也就是说, 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主动与文本进行交流。而通过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要理解一个文本, 理解作者与要表述的意义, 就必须对作者的时代背景、写作动机、社会状况有一个更深刻地理解。要理解一个文本, 就必须重新构造这种原始境遇, 重建原声世界, 使学生在这一世界中, 与文本展开对话, 以便重构作品的原始世界和准确地把握作者写作文本的含义。当然,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 实际已包含两种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但是, 受传统的阅读教学的影响, 教师在与文本对话阅读教学中会面临一些问题, 使与文本对话不能有效进行, 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创建新的与文本对话的阅读教学模式, 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新课标”所渗透的新的教育理念, 可以说是新世纪高中语文教学迸射出的一道绚丽夺目的光芒。因此,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如何寻找有效途径来组织、生成、完善“师生”“生本”对话, 探究并确立与文本对话的显效机制, 这是摆在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面前尤需长期探研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 在教研室的指导下, 我们学校的语文教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要求语文教师务必树立和构建新型的师生观;在教学的具体操作方面, 要求语文教师大胆尝试, 优化教材, 选择阅读的文本应具有开放性, 重视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 教师授课尽可能地使用描述性语言等等。

二.充分预设“生本”对话情景, 搭建文本阅读的和谐平台

对话情景的预设是指教师在与文本的先期对话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路线。这种预设主要是对对话资源的盘点和促生。对话资源有外部资源, 比如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者在当时的生存状态, 课堂位区的选择 (电化教室等) , 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般的音响设备还是多媒体) , 学生接受层次等等。也有内部资源, 比如文本阐发的道理, 主人公的最终命运, 文本的抒情基调, 学生的生活体验 (直接的或间接的) , 学生情墒的区域 (高、中、低) 等。这些对话资源需要了解、盘查、点清, 只有对这些资源了然于心, 才能有效设计对话路线图, 并使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在对对话资源的盘点过程中, 还需要不断对资源的调遣作调整, 要删冗去繁, 除旧布新, 有的还要促生、放大。经过这样的准备, 就可以设计对话路线图了。预设的对话路线图在实际运用时会碰到障碍, 会时不时地偏上岔道, 这时就需要调控。有老师说学生对话时老师不要干涉, 让学生尽兴发挥, 只要学生有收获就行, 我们不敢苟同。所以, 在对话进行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不断修正自己的预设路线图, 以保证对话正常进行和获取最大效果。

为了能使预设有较高的利用率, 教师必须放胆收集资源, 小心选用资源, 做到多而不杂, 用而不乱, 线索明晰, 轻重得当。尽力为学生架起一座便于与文本交流沟通的桥梁, 使之在文本的基础上去想象, 去联想, 去创造;全力搭建文本阅读的和谐平台, 使之走进文本并走出文本, 在阅读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 创造新课标下写作训练新模式

写作训练如何与文本有机结合, 根据文本的推进有序而系统地展开, 我们曾做过许多探索与尝试, 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在“话题作文”确立为中学写作的主要形式后, 文本与写作训练更是水油分离, 很难体现文本的启发性、指导性、典范性的作用。新教材的使用, 使我们眼前一亮, 我们觉得写作训练完全可以与教材的推进齐步走, 也就是说新教材与写作训练可以携手共进。

我们知道新教材编写特点是以“话题”划分单元, 同一单元文本与文体交叉, 内容集中。如第一册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 围绕这个话题共有必读两篇——《劝学》《师说》, 选读——《谈读书》。其中有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有深入浅出精辟透彻的阐述, 有热忱的鼓励, 有奥妙的揭示, 有心得经验的畅谈……这些都紧紧围绕话题, 让学生从名人名家的著述中汲取营养, 培养和浇灌自己的智慧之花, 让其开得绚丽灿烂。再如第三单元“走进自然怀抱”, 有散文有诗歌。古今中外, 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洋溢着盎然春意、跃动着生命的灵性的瑰丽而神奇的自然画卷。让学生徜徉其中仔细品味, 通过观照自然,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自然意识, 热爱自然, 敬畏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他单元莫不紧紧围绕单元话题组织文本。

这种编写的特点不正和话题写作训练相吻合吗?不正有利于写作训练与文本步调一致和谐共进吗?我们想写作训练也应该以文本为本、以文本的话题为本。这样写作训练不再是游兵散勇, 而是有了依托、有了本源;写作训练不再是随意的, 而是有序的、系统的。更重要的是文本所闪烁的精神光芒、思想内容及结构形式、布局谋篇, 不正是写此类话题的极好样本与范例吗?可能有人说这样会禁锢学生的思路、限制其思想。我们认为文本的多元解读及开放性、选择性, 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改革, 积极创新。

经过深入思考和多次论证, 我们开始了以文本带写作、以文本促写作、以文本规范写作的尝试, 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是有话说, 有事写, 有情抒, 不再无从下笔;老师们高兴的是学生的文章不再空洞无物, 不再干巴枯燥, 不再文体不分。

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具体操作的:

(一) 以本为本, 扩大阅读量

教材中每一单元, 除了正常的学习外, 我们还指导学生学习读本中相应的文章, 我们自己也围绕单元话题, 编选部分不同文体的精美的文章, 加上我们教师的点评, 印发给学生, 使学生对此话题有一定的量的积累, 拓展其视野, 活跃其思维。

(二) 写心得感受

针对以上的阅读学习, 我们还让学生定时定期写心得感受, 其实就是简评和读后感。内容较杂, 可对形式技巧、布局谋篇进行分析赏鉴, 也可对思想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等等。学是为了用, 学习他人的长处, 学会赏析也就为自己写好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确定训练话题

读是为了写。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 针对已学的文本、已读过的其他文章, 根据写作教学计划, 每人选多个话题, 然后讨论, 做到优中取精, 最后确定几个话题让学生练。

(四) 选取“典型”, 剖析讲解

对学生作文批改后, 我们选取一定量的“典型”文章, 印发给学生, 其中有成功的范文, 有失败之作, 并且文体各异。在讲评课上对这些“典型”一一分析讲解, 并组织讨论, 寻优点找毛病, 使学生真正明白应该怎么写, 怎样写好怎样写不好。

(五) 巩固训练, 提升能力

文本与随笔结合,巧学细节描写 篇5

一、品味文本,点评细节

在学生学习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细节描写的例子,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挖掘课本经典作品,将文本作为例子,指导学生分析点评和仿写,直至写出自己的优秀作品。

示例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朱自清《背影》)

此文段属于人物的动作、外貌描写,用慢镜头分解,细化动作。作者层次分明地先描摹父亲的外貌,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父亲艰难的举动,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这里背影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许多成功的作家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用细腻的笔触去表现这些细节。归有光以深情记忆着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的关爱,鲁迅先生精心塑造的祥林嫂手中的空碗,开裂的竹竿,木刻似的脸,间或一轮的眼珠;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的有趣……这些细节,因其生动传神的刻画,深深印在我们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二、借助随笔,交流细节

在教授新课时,笔者提倡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及自己的生活实际写随笔,记下自己的感悟,抒写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交流点评,提高学生兴趣,真实感受身边的细节。

(一)人物细节

人物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它往往会使记叙文更具有可读性与真实性,会让作文别开生面,增强感染力。

示例二:黝黑,干瘦,眼神里充满了无限的倦意,那是我的父亲吗?记忆中的父亲是那样年轻,那样充满活力,那样的强大,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保卫神啊!(都雪婷)

总以为父亲不会老,突然的发现让作者内心震撼,仅仅用了“黝黑”“干瘦”两个词和一个“充满倦意的眼神”将父亲的形象写得很是形象。

(二)环境细节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景物描写常具有交代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作者思想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

示例三: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依旧坐在地上,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我甚至听见手表的指针在滴答滴答地走动……(郭军浩《那一刻,我落泪了》)

文章用了环境细节描写,用环境烘托渲染人物的心情,具有感染力。

(三)场面细节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必须写到三个要素:人物、地点、事件。要做到:主次明晰;全景描述、细致特写兼备;具有特定场合的气氛。

示例四:教室里乱哄哄的,不时传来“唉”“唉”的叹气声,有人在问:“多少分?多少分?”“×××,80分!”一个羡慕的声音在喊着。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6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李梦瑶《试卷发下后》)

这则片段选取学校课堂上一个常见的“点”,事情不大却很真实具体。有同学们的叹气声、有同桌的表情,写出了真情真意和真感受,写出了特定的场合气氛。

这些细节就在身边,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可能就是父母那一根白发,就是门前那棵小树,就是爷爷奶奶的一声叮咛,就是一次乘公交车的经历……随笔细节的展示让学生懂得细节就在身边,只要用心感悟,每个人都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

三、细读随笔,修改细节

在以上两步的基础上,笔者指导学生细读自己的随笔,选取一两处仔细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文段与同学交流。这样的目的是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示例五:

原文:我的同桌真瘦。真没见过这么瘦的人。

修改后:我的同桌真得很瘦。他瘦的叫人担心,以至于关心他的人总是劝他——风大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即使必须出门也要离树远一点,离水远一点。

修改后的文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同桌”瘦的程度,突出人物的特点,使人物形象饱满、生动。

此环节目的在于启发学生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要想自己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就得在细节上下功夫。

细节的魔力的确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做有心人,借鉴学习课文中的经典手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发现学生随笔中的精品,将二者有机结合,写作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文本 篇6

解读:①阅读解释。 ②分析;研究。③理解, 体会。

———《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文本”和“解读”的解释, 我们不难想象, “文本解读”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静心的事情。这个行为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即通过自己的经验去走进文本, 走近作者, 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可是, 日常教学在繁重的考试压力下, 在盲目追求分数的现状下, 老师和学生都很难静下心来读懂文本。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 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对教师而言, 文本解读能力既是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 也是做到正确科学的教学重要保证。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该有两个层面: 解读文本价值和解读教学价值。 这里先就如何解读文本价值谈谈教师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需要细细品读。但到底应该读些什么? 用怎样的方式去读? 读出怎样的境界? 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这些方面又与学生去读大不相同。 我们和学生一样从低的入口进去, 但又要在比学生高一些的地方出来, 我们才能起到引领作用。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类来谈谈:丢得开、进得去、出得来、看得透。

一、丢得开

简单地说, “丢得开”就是摆脱对教师用书的依赖, 学习独立解读陌生文本。

1.保存独立解读文本的实力

学习独立解读陌生的文本———这项要求其实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学生坐在考场上, 独立面对陌生文本的时候, 有任何辅助资料吗? 有的只是多年来的学习积淀, 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 当我们要求学生在考场上能独立解读文本的时候, 我们自己却缺乏这种能力, 岂不是个笑话?

可是日常教学中, 我们看到太多的老师备课过程中非常依赖教师用书。 往往课文还没看完, 教师用书已经先看完了。 然后对照教师用书在课文上做眉批, 以方便讲课。 如果有现成的教案则更好, 连上课的程序都安排好了, 更加节省时间。 殊不知, 长此以往, 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就退化了, “用进废退”的道理就在其中。 我们所教的孩子坐在考场上不可能有解读文本的辅助书籍, 要培养他们独立面对陌生文本的能力, 我们就必须先具备这样的能力。

教师用书只是参与我们阅读过程的第三方, 第一方和第二方是我们和文本。 先丢开教师用书, 好好读读文本吧!在直接与作品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直接嗅到文字的芳香, 可以直接聆听思想的声音。 斟字酌句的阅读过程, 我们会发现不是每一个部分我们都能读懂, 不是每一句话我们都能理解, 不是每一条脉络我们都能顺利把握, 不是每一种主题我们都能归纳, 不是每一种观点我们都能接受……在苦苦思索的过程中, 我们和作者的心灵会越来越近。 这时候再与教师用书接触, 我们有可能会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和理解能力的缺失, 也有可能发现教师用书的局限性, 也有可能我们在阅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在教师用书上找到的相应的辅助资料———总之, 教师用书只是个助手。 我们的独立阅读文本和思考文本的过程其实是一套脑力体操, 长期做下来, 能帮助我们保存解读文本的实力, 能轻松面对拿到手上的任何文本。

2.理解学生阅读的需求

当我们细细解读文本的时候, 其实就是在做学习的先行者。 走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才会明白一个孩子读懂一篇陌生的文本有多艰难。

我们拿着教师用书备课, 所有难于理解的东西都有明确的解说, 我们先知道答案, 然后上课的时候去提问, 问那些还没有看过教师用书, 不知道问题答案的学生, 这种学习方式有意思吗? 有时候我们可能还要责怪一下学生: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呢? 你怎么不动脑子想想呢? 这种学习过程有意思吗? 有些学生有教材详解, 可能还弄到一本教师用书, 他和我们一样提前看了, 于是上课的时候出现两种情况:A.学生积极参与, 老师问什么他就在书上找到答案然后用成人化的语言轻松回答老师, 以博得老师的“表扬”, 高兴地坐下;B.学生不积极参与, 老师在上面讲他就在下面对同座说: 你听, 老师肯定这样说“……”, 果然, 老师就说“……”, 然后他和同座或前后左右的同学捂着嘴笑。 这样的语文课, 有什么价值? 也难怪学生会用语文课去做数理化作业, 或是看小说———语文课没意思, 教师没有给他需要的思考和启迪。

我们试着给文本分分段落, 就会知道学生有可能在哪个自然段儿有纠结;

我们试着给段落内部分分层次, 就会知道学生阅读时会理不清哪些部分的逻辑关系;

我们试着动笔去勾画, 就会知道学生会在哪里有理解的障碍;

我们试着去解说某个哲理性句子的含义, 就会知道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我们试着将文本标题和文本内容联系起来思考, 就会知道学生阅读时会忽略什么;

我们试着去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 才能体会到学生解读文本的艰难;

我们把自己读不懂的内容清理出来, 才能有意识地去寻找背景资料给学生帮助;

我们体验一下对文本的思考过程, 才知道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哪些障碍……

做阅读的先行者———其实就是尊重学生, 尊重一个人正常的阅读需求。只有这样, 才能做科学的引领。 学习过程中, 老师可以和学生分享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分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 让学生明白: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 阅读的过程就是这么普通和简单, 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 老老实实读书, 踏踏实实思考, 坦坦诚诚交流。 老师阅读时也会遇到难题, 老师是这样解决的:可以看辅导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 可以推敲文本前后内容的联系, 可以揣摩作者富含深意的语言, 可以与同学讨论……读清楚一篇文章, 我做得到, 我们都可以做得到。 学生会更喜欢这样的老实的老师, 学生并不喜欢自作聪明的老师。

二、进得去

关于如何进入一篇文本, 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建议。 我认为这和每个人解读文本的思维习惯有关, 不必强求一致。 但是要注意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的每一步或每一处解读都必须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在文本中的表达, 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每一种表达角度、每一种语气、每一个情节的安排、每一个细节的描摹, 都是围绕着他要表达的主题服务的。

以《海鸥乔那坦》为例:

这是一篇童话, 故事情节很吸引人, 故事的曲折也使文本篇幅比其它课文长一些, 初读之后, 每个孩子都会为乔纳坦的遭遇而激动, 但是要准确说出这篇文章的主题还是很难的。 此时的阅读体会是乱糟糟的, 一会儿是乔纳坦的命运, 一会儿是乔纳坦的心情, 一会儿是乔纳坦生活的恶劣环境, 一会儿是乔纳坦的抗争。 所以需要细细读文本, 理出几个需要关注的方面。 我们并不需要现成的结论, 而是需要走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 结论是空洞的, 体验过程却是丰满的。

1.细读文本内容, 梳理文本结构

故事的主人公是海鸥乔那坦, 如果将此文看作是写乔纳坦的经历, 那么文本情节可以作如下清理: 孤独的乔纳坦———幸福的乔纳坦———震惊的乔纳坦———新一代的“乔纳坦”。

乔纳坦不甘于那种为觅食而生存却失去快乐的生活, 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 营造一个为爱自由飞翔的世界。 但它的梦想不为人所理解, 甚至最亲的父亲或者是梦中情人, 也不理解。

乔纳坦在小乔伊斯那里发现, 他可以从孩子们身上开始, 彻底改变为生存而厮杀的愚昧的海鸥世界。 他教孩子们飞翔, 还叫他们不要将觅食作为生活的唯一目的, 去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

乔纳坦的追求和努力不仅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而且他还遭到了海鸥世界的驱逐。

乔纳坦虽被驱逐, 但他对自由的追逐、 对生活的理解影响着海鸥孩子们。新一代的“乔纳坦”仍在天空翱翔。

2.细读人物的言行, 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随着情节去关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的特点刻画中蕴含的感情。

乔纳坦是一个孤独而执着的战斗者。

“乔那坦极不情愿地拍拍翅膀, 飞回群落中。 ”

“为了食物而失去乐趣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乔那坦悲哀地想着。

“为什么我总是显得如此的不合群? ”

“为什么大家都会满足于现在这种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生活呢? ”

“为什么没有人和我一样, 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呢? ”

……

———他不甘于那种为觅食而失去快乐的生活, 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为了这个理想, 他孤军奋战。他的梦想不为人理解, 爸爸妈妈劝他学生存本领, 不要不务正业;海伦安于“富足而安逸”的生活, 不愿与他远走高飞。 他很孤独。

乔那坦兴奋得无以复加, 他终于发现了实现自己真正价值的所在:他不要做一个孤独的出世者、 可耻的逃兵, 而是要以自己的力量, 从孩子们开始, 彻底地改变这愚昧的海鸥世界!

乔那坦不仅教小海鸥们飞翔的技巧, 还教他们从中体会自由的感觉。 他也教他们捕鱼, 当然, 这是生存所必需的;但他同时告诉他们, 这并不是生命全部的意义, 如果将觅食视为唯一的目的, 那只能叫做“生存”而不是“生活”。

———他教小海鸥们飞翔的技巧, 还教他们改变观念, 去追求更加自由美好的新生活。 他很快乐。 这段话是乔纳坦说的, 其实也是作者要说的主要意思。作者借乔纳坦之口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 他很赞赏乔纳坦。

难道, 是长老们看到我做出了如此之大的成绩, 在海鸥中间有着如此高的威信, 决定选举我为群落之首吗? 不, 我决不能接受! 我还太年轻, 还需要更多的磨炼, 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来造福我们的群落, 只有这样, 才有资格担当这个责任……对, 我就这么说!

———海鸥族群笑他“不切实际”, 指责他教坏了孩子们, “对群落的团结、安宁、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他单纯热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甚至在海鸥群落召开大会时, 他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将要成为新的盟主, 去实现美好的梦想。 然而最终遭到驱逐, 没有人为他鸣不平。他很震惊, 他孤独的背影无限凄怆。

在飞过海鸥们的头顶时, 他大喊道:“我不相信这是你们的意见! 你们是知道我做了什么的, 你们为什么不说话呢! ”———回答他的, 只有沉默, 可怕的沉默。

作者对这个人物倾注了深情———赞美、同情隐藏字里行间, 需要细细揣摩。

我们怎样得出关于人物特点的归纳总结, 全依赖于细细读这些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状态的描写, 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感受乔纳坦的天真、善良、诚实的内心世界, 感受他为远大抱负奋战却又无限孤独的形象。

3.细读语言, 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

以作者描绘的人物的生存环境为例:

第一部分开头:“清晨的海面波光粼粼, 一艘早航的渔船撒向海面的网, 引来了成群的海鸥。 诱人的食物引起了混乱, 貌似温文尔雅的海鸥此时都无比凶悍起来, 为争夺一条小鱼不惜扑落许多翎毛。 ”

第一部分中间:“吱———”尖厉的叫声打破了乔那坦的美梦。 原来, 一只海鸥为了抢夺另一只海鸥嘴里的鱼, 竟把对方脸上的毛啄了一撮, 而鱼却掉进了海里。

第二部分开头: 无际的大海上, 乔那坦独自奋力地扇动着翅膀, 想挣脱无边无际的牢笼, 却找不到方向。 向下一看, 群落中的海鸥又在争食了, 尖叫声响成一片。 海鸥、鱼鳞、羽毛, 分不清是鱼骨, 还是自己同类的骨头在海面上闪着白惨惨的光……

细读这些描写, 我们会发现作者通过乔纳坦的眼睛和心灵表达着对这种生存状态的鄙弃。 这些描写是很惨烈的, 也是很凶残的。 乔纳坦能够思考“生存”和“生活”的意义, 也正是生活中这些现象引发了他的思考, 他的价值观和普通的海鸥不一样, 正是因为他有着更高远的追求, 也正是因为有着高远的追求, 他眼前的夺食场面才会如此不堪。作者的这些描写, 字字句句都表明了明确的立场。

4.细读前后内容的联系, 体会作者的用意

还以作者描绘的人物的生存环境为例, 描写海鸥们为争夺食物的厮杀的场面出现了数次 (例子见上文) 。 我们看完每一段具体的描写, 再看这些描写之间的联系。

这种描写每出现一次, 乔纳坦的决心就更坚定一次。 作者的意图很明显。把这些描写的段落联系起来看, 读者可以一次次感受到文本中表现出的对这种生存状态的厌弃一阵高过一阵!

当然, 关于恶劣环境的描写还包括:爸爸对乔纳坦的忠告、海伦对乔纳坦的拒绝、 海鸥族群对乔纳坦的议论、长老院对乔纳坦的宣判、海鸥们面对乔纳坦被驱逐的沉默……这些共同构成了文本中人物的生存环境, 每一处描写, 作者都通过文字传达着对这种环境的厌恶、无奈。 这些内容联系起来, 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大的牢笼, 乔纳坦在这种环境中感到窒息, 举步维艰。

5.细读情节, 揣摩作者的意图

文本的情节安排, 作者是有深意的。 比如以乔伊斯为代表的小海鸥们对乔纳坦的追随, 这就是一种光明的暗示。

渐渐地, 他们的快乐吸引了许多和乔伊斯一样不用去捕鱼的小海鸥加入阵营。 这里成了海鸥们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方天地。 和渔船周围的混乱嘈杂比起来, 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快乐而平和。

这简直就是对只以觅食为目的的生活的嘲讽! 美好的追求让人变得优雅, 让社会变得更有秩序! 这可能也是作者对人类社会的一种企盼。

再看, 故事的结尾, 翱翔在天空的小海鸥的形象:

几十米外的海面上, 一只小海鸥正从空中向下疾飞。 接近海面的时候, 他突然转身, 扬起头又冲上了天空。 在高速的眩晕感中, 他仿佛看到了乔那坦哥哥在最高、最远的天空, 像一只雄鹰一样自由地盘旋。

这点“亮色”暗示着乔纳坦的理想真有新的一代在努力实现, 生活在继续, 生活更需要向上的发展。

这篇文本不像同一个单元的其他两篇课文《捅马蜂窝》和《走一步, 再走一步》都有一个画龙点睛的段落, 可以参看作总结。

于是, 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 笑得十分舒心。 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捅马蜂窝》

我曾屡次发现, 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 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 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 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这样文本更需要我们沉进去, 细细揣摩每一个细节与主旨之间的关系。 没有所谓的点明中心的段落, 却给了我们解读文本最好的体验, 走在过程中, 推敲文本的每一处和主旨之间的联系, 我们的解读所得是实在的、丰满的。

虽然细读文本都需要从文本的语言入手, 但是文体不同, 我们所关注的对象也会有不同。 有时候, 我们细读文本时还要关注文本的个性。

6.细读标题和文本的关系, 确定文本主旨

比如文章的标题有特点的, 我们还需关注标题和文本之间的联系。

如冯骥才的《捅马蜂窝》就有两层含义:

A.实指:捅了窗前的马蜂的窝。

B.虚指:冒冒失失闯了祸, 惹了不好惹的人。

第二层含义也就暗合了文本结束语中的“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如郭枫的《空山鸟语》——文本写的是“鸟语”, 为何冠之以“空山”? 文本的标题恰恰就是作者的心意之所向———空山, 就是作者向往的那个大自然, 一个心灵自由、心情愉悦、能与万物和谐相处、精神互通的美好世界! 作者借用标题中对文本的主题作了这样的阐释。

7.细读语句, 推敲文本的逻辑关系

有时候, 文章看起来比较散, 实际上前后文有密切的逻辑联系的文本。 比如郭枫的《空山鸟语》的文本看起来内容多而散, 作者写了好多种鸟的叫声, 每种叫声带来的感受又不一样, 但是作者很巧妙地用一句话串起了所有内容。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 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 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 还要做些什么呢?”

两只鸟的对唱———作者听出了自然界中鸟儿与山林相处的欢愉。

群鸟的合唱———作者听出了鸟儿世界自由的欢愉, 人类自制桎梏的悲哀。

一只鸟的独唱———作者陷入海角孤岛的奇幻梦境, 听出了思乡之情。

这一切, 恰恰是作者所说的“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联系文章的首尾内容, 作者从开始听鸟叫———“到山上来, 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到结尾“我想做一只鸟, 在山中”, 这前后的变化表明了作者敞开自己心灵渴望融入大自然, 变为大自然一部分的强烈的愿望, 这也正是文本的主旨。

8.细读背景, 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比如, 有些作品短小精悍, 还需要补充一些背景知识辅助理解。

如:冰心的《纸船》, 每个读者都知道诗歌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思念, 但是为什么用纸船来表达? 女儿此时为什么这么想念母亲?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女性, 对女儿的影响是怎样的? 这些内容都要靠阅读背景知识、 作者经历来了解, 而这些, 恰恰又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冰心在远洋轮上, 远离故土远离母亲时那份千回百转的思念。 与母亲分离, 孩子都会思念母亲, 泛泛而谈的思念是空洞的。 但是这位女儿思念母亲的独特之处又在哪里? 这才是准确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出得来

当我们沉到文本中钻研文本的细节时, 我们是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看法主张。 但是阅读并不止于此, 我们还需要跳出文本, 站到高处, 看清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体会到作品的社会价值, 从更高的层面认识一部作品的意义。

1.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作意图和文本主旨是有区别的。文本主旨探究的是作者说了什么, 写作意图怎是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而这个是作者创作的由头。

《海鸥乔那坦》这个作品的产生, 一定源于作者对生活现象的感悟, 至于具体是什么, 我们不得而知, 但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讲故事的理由。 通过这个故事, 作者试图引导读者去思考:什么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生存”和“生活”有什么区别?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 并希望读者向乔纳坦那样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改变生活。 作者希望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 不要停留在简单的低头觅食的状态, 而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昂着头生活, 才能像人而不是像动物一样活着。

作者期望通过这个故事拯救更多迷失的灵魂。

2.读懂作品的社会价值

一旦将作品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我们会获得更丰富的理解和启迪。

《海鸥乔那坦》讲的是一只海鸥的故事, 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人的影子。我们在好声音、好歌曲的舞台上看到了好多飞翔的“乔纳坦”;我们在生活中看到那些为了利益而泯灭良知的商人, 也会想到那些在海滩上夺食的海鸥们;我们的理想和追求被所谓的“爱”终结的时候, 也就想到乔纳坦的爸爸妈妈和海鸥族群的长老们。 这个故事里承载了许多社会问题,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生活?

关于“生存”和“生活”的讨论, 什么时候停止过? 在这个物质高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里, 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奔命, 匆匆行走在街头的人多半是紧蹙眉头, 似乎在思考生活的意义到底什么? 可又有多少人敢于踏出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一步? 还有多少人仅仅为了生存而变得鲜廉寡耻, 失去了一个人应该有的追求?

从乔纳坦的经历, 我们也能读出一点:想要改变陈旧模式、打破思想桎梏是很艰难的, 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变“生存”为“生活”, 需要忍受那种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守得住孤独, 忍得了寂寞。还得相信未来肯定是光明的, 无论怎样也不可放弃。

通过这个作品, 作者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话题。

3.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 可是真正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沉淀生活的人却不多。好的文本, 常常能给我们一个好的示范。 像作者那样去看世界, 那样去思考生活, 那样去挖掘普通生活中不普通的意义, 我们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和方式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解读文本到这一步, 分享给学生, 也能给他们的阅读和写作以启发。

以《你一定会听见的》为例:

这是一篇小品文, 介绍的是有关“声音”的知识, 但同时又是一篇充满人生感悟的哲理散文。 在鄂教版教材中是编写在科技单元的, 课程标准对科技作品的解读定位是“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因此解读这篇文本, 我们还应该获得这样的认识:

A.文本写了一个用“耳朵”可以“观察”到的另一个世界, 提醒着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受这个世界, 培养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思维习惯。

B.聪明人对来自外界的声音, 学会了选择和思考, 就充实了生活, 获得了乐趣。 如果内心世界过于封闭, 对外界无动于衷, 就会成为一个麻木的人。 我们的人生有没有乐趣, 有没有探索与发现, 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

这些思想方法在使用过程中, 文本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就自然彰显了。

四、看得透

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 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个性等特性, 因此我们进行文本解读, 还需要看得通透, 才能根据人性的本质、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做合理的诠释, 获得真实的体验, 感受作品动人的力量。 这就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合乎人性

文学就是人学。 解读文本其实也是一个解读人性的过程。 如果解读过程中有太多政治色彩, 解读结论势必空洞苍白。 如果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当做人看, 放在他所处的特殊情境中去理解一个人的所思所想, 则会更加真实可感, 也能更加动人。

《变色龙》是一篇传统课文。 初读文本时, 我们都会被精彩情节吸引, 会被奥楚蔑洛夫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可是当我们为了将课文讲清楚将故事情节拆分之后去研究“有几次变化,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时候, 黑板上留下了清晰的折线图和这样的结论———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谄媚权责、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 教师用书上那么多年都是同一种说法。 本来有趣的小说就读得寡然无味了。 奥楚蔑洛夫的身份是沙皇警察, 可首先他是一个人, 这个人的人性发生扭曲和变异, 其实也是那个社会的氛围扭曲而成。 奥楚蔑洛夫对达官贵人的谄媚和对底层人的蛮横, 其嘴脸确实可恶, 但与达官贵人相比, 他所属的阶层也是小人物, 为了生存他选取了他认为恰当的方式。

沙皇专制时代, 社会每个阶层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求生存的表现:叶尔德林永远只是逆来顺受的奴才和不会抗辩的听差, 也正是他的几句话促成了奥楚蔑洛夫的“变色”, 他身上也有着底层“小人物”在那个时代的窘迫境遇;赫留金被狗咬了, 周围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 他们在高压下的枯燥生活终于有了乐趣, 当赫留金的诉讼最终被判定为失败时, 他们“哈哈大笑”, 毫无同情心。 从本质上看, 这些表现也是小人物在那个社会环境下追求生存的手段。 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写讽刺小说, 但他并不要针对奥楚蔑洛夫召开阶级批判会, 他只希望通过描绘社会众生相, 告诉我们那个时代有多么可怕, 那个时代下生存的人有多么可悲, 作者的心中涌动的是无奈和悲哀。 这样读才算是读懂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解读作品和人物, 对作品的认识会更客观, 对人的认识会更真实, 对社会的认识也会更深刻。

2.合乎时代

喜欢阅读的老师一定读过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阅读状态的更新带来阅读效果的更新, 应该说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不然为什么一部《红楼梦》从十几岁读到六十多岁, 都会不断地有新发现呢?每篇文章的价值在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变化, 在不同的心境下阅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文章撞击读者的心灵, 是因阅读主体的变化而有变化。

《项链》作为传统篇目, 对其主题的归纳、对人物形象的定位也有定格的说法, 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小说通过这样一个十分巧合而又真实自然的故事, 尖锐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这种虚荣心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当成玩物的要求造成的, 它预示了路瓦栽夫人悲剧的必然性”。 虚荣心和追求享乐说到底是人性, 与人属于哪个阶层无关, 属于哪个主义也无关。 从人性的角度看, 马蒂尔德是个对生活有较高追求的女人;从时代的角度看, 她的要求比如今那些“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 的女孩子还是低一些。再看今天的世界, 在欧洲街头血拼奢侈品的中国游客俨然成了一道风景, 这又如何解释呢? 历来的评论, 过多地关注了马蒂尔德对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幻想, 却很少关注她的“英雄气概”:

路瓦栽太太尝到了穷人的困窘生活了。 此外, 突然一下用英雄气概打定了主意, 那笔骇人的债是必须偿还的。她预备偿还它。 他们辞退了女佣;搬了家; 租了某处屋顶底下的一间阁楼下。她开始做种种家务上的粗硬工作了, 厨房里可厌的日常任务了……

今天这个时代, 面对利益, 许多人的精神家园瓦解, 道德观念沦丧, 坑蒙拐骗、欠账不还者比比皆是。 与之相比, 马蒂尔德还真的算得上是个“英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作者的意图并不在于赞美或者批判马蒂尔德, 他在思考女性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与时代、与社会的关系。文本中有这样一段话:

因为妇女们本没有阶级, 没有门第之分, 她们的美, 她们的丰韵和她们的诱惑力, 就是供她们做出身和家世用的。 她们的天生的机警、出众的本能、柔顺的心灵, 构成了她们唯一的等级, 而且可以把民间的女子提得和贵妇人一样。

读到这里, 我们会惊叹: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是因为它具备穿透时空的魅力。 这段话穿越时空来到今天, 用来评价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同样适用。 作者引导我们思考的话题, 今天仍在继续。 只是我们对作品的解读, 需要站在时代的立场, 告诉孩子们:作为一个人, 该怎么在自尊自爱的前提下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才能说谁读懂了作者的心意。

这个时代的孩子有可能对马蒂尔德人性中的优点和弱点有新的认识, 作为老师我们能拒绝吗? 教师的作用便是通过阅读的过程, 让文本撞击孩子的心灵, 从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这是深层阅读必须达到的境界。 任何人的思想都不可能脱离时代孤立存在, 我们的新发现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新视野, 孩子的新发现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新视听, 在交流中阅读的深度不知不知觉地被师生共同完成了。

3.合乎需要

这里说的需要, 指的是学生的需要。 不同人解读同一个文本, 心灵的撞击点肯定会有不同,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思想、情感需求都会有不同, 所以文本的解读肯定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而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 对于学生的意义需要比旁人看得透一些, 学生的精神需求在阅读文本中得到满足, 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

《丑小鸭》是安徒生的童话, 作为教材用的是安徒生的原文, 而作为给幼儿阅读的图画故事有好多版本, 学生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时就接触过了, 但不是全貌, 只有大概内容, 所以很多人很早就留下一个印象: 丑小鸭变为天鹅, 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不怕苦不怕累, 为目标而奋斗———励志故事。 有些老师上《丑小鸭》给学生提的要求就不太合适:“我们已预习过这篇文章, 现在两分钟内浏览课文, 说说这篇童话的主题思想。 ”这项要求犯了几个错:A.两分钟不可能读完安徒生原文。 B.即使读完了也不可能说出主题。 C.如果能说出来, 一定是小时候的阅读印象, 而不是此时阅读安徒生原文的结论。 果然, 老师和孩子都按照儿时的模糊记忆, 经过了一堂课的“热烈讨论”, 最后对此文主题的解读是:不论你的先天条件有多差, 只要后天努力你一定能成功。这堂课上得群情激奋, 可惜主题的解读错位了, 也没有唤起这个时代孩子的共鸣。

丑小鸭的先天条件是天鹅, 它最终一定会成为天鹅的。 只是这个发现的过程很艰难, 他不是小鸭、不是小鸡、不是猫咪、不是大雁、不是……是因为它就是天鹅, 哪怕他降生在鸭群里也不会妨碍它成为天鹅, 这不是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 真正难以做到的是找到真实的自己! 在寻找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中, 他遭遇很多不幸:鸭群的遗弃、鸡群的排挤、农妇的脚踢、母鸡的蔑视、狩猎的惊恐、饥饿的折磨、冰冻的伤害……如同作者所说:“这只可怜的小鸭的确没有一个舒服的时候”。 但是他从未鄙弃自己, 它心里很清楚, 他和老太太家的母鸡对话时说:“你们不了解我”“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 他看见那群越冬飞行的天鹅是心生向往, 虽然还不具备飞行的能力。 当他忍受苦难, 走过人生的严冬迎来春天的时候, 他投向了他向往已久的天鹅群落。 他感慨:“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 就算是生存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

———这对于今天没有认清自己, 也无法发展自己个性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有意义的话题。 我们的教育在不断地盲目的补短的过程中消耗了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智慧, 只有扬长的教育才能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在一刀切的教育、一条线的考试体制下, 许多孩子的天分被埋没。

———“认识你自己” 是神留给人类的思考题,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特别是在今天这个追求短期效益的时代, 我们很少给机会让孩子去慢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这个故事给孩子们最大的启发就在这里。 读了安徒生传记的老师应该知道, 丑小鸭就是安徒生, 他的每一段经历都幻化成了丑小鸭的遭遇, 他也曾经呼喊过“你们不了解我”, 他心中涌动的那些渴望正是丑小鸭对天鹅群落的那份向往。 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 用儿童的语言传达着成人的思考。 这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营养。 这也才算是读懂了作者创作的理由。

读懂文本的核心内容, 看懂作者的良苦用心———才能真正做好解读文本这件事。 丢得开、进得去、出得来、看得透, 才能拾级而上, 真正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结合文本 篇7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并快速、准确、全面地从中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是当前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文本分类(Textcate gorization)是指在给定分类体系下,根据文本的内容将其分到相应的预定义的类别的过程,是文本挖掘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文本检索的速度和准确率作用显著。

文本分类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文本的向量模型表示,文本特征选择和分类器训练。为了兼顾运算时间和分类精度两个方面,我们不得不进行特征选择,力求在不损伤分类性能的同时达到降维的目的利用文本分类技术可以把数量巨大但缺乏结构的文本数据组织成规范的文本数据,帮助人们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

2 文本的向量模型表示

目前常用的向量模型表示方法是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VSM)是上个世纪Salton提出的检索系统的向量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将文档映射为一个特征向量V(d)=(t1,ω1(d);∧;tn,ωn(d)),其中ti(i=1,2,…,n)为一列互不相同的词条项,ωi(d)为ti在d中的权值,一般被定义为ti在d中出现频率tfi(d)的函数,即ω2(d)=ψ(tfi(d))。在该模型中,文本空间被视为一组正交词条向量所张成的向量空间。向量的维数往往是惊人的,包含噪声且特征不明显。

3 文本的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对原始特征空间采取的降维措施即从一组候选特征中选出一些最有效的、对文本分类贡献最大的特征组成一个最优特征子集。从优化角度来看,特征选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特征优化组合的过程。文本特征选择的目标是用少量的特征达到相同或更好的分类效果,因此,对于相同表达能力的个体,其特征数目越少越好。目前特征选择使用的统计统计方法主要有基于频数的特征频度、文本频度方法以及基于信息论的互信息、信息增益、期望交叉熵、χ2统计、相关系数、文本证据权等方法。下面就分别介绍最常用的4种方法:

3.1 文档频率(DF,Document Frequency)

文档频率可表示为

它是最简单的评价函数,计算量小是它最大的特点。DF评价函数的理论假设是出现频率小的特征所含信息小,但这一假设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在实际运用中一般并不直接使用DF,而是把它作为评判它评估函数的一个标准。

3.2 信息增益(IG,Information Gain)

IG是一种在机器学习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特征选择方法。它从信息论角度出发,以各特征取值情况来划分学习样本空间,根据所获信息增益的多少来筛选有效的特征。IG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P(Ci|t)表示文本中出现特征t时,文本属于Ci的概率;P(Ci|t)表示文本中不出现单词t时,文本属于IG的概率;P(Ci)表示类别出现的概率;P(t)表示t在整个文本训练集中出现的概率。

3.3 互信息(MI,Mutual Information)

MI是信息论中的概念,用于度量一个消息中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在特征选择领域中,特征t和类别Ci的互信息体现了特征与类别的相关程度。在某个类别Ci中出现的概率高,而在其它类别中出现的概率低的特征t将获得较高的互信息。MI可表示为

3.4 χ2统计量CHI(χ2 Statistic)

式中,A是特征t和第A类文档共同出现的频度;B是特征t出现而第A类文档不出现的频度;C是第类文档出现而特征t不出现的频度;D是第A类文档和特征t都不出现的频度;N为总共的文本数。

χ2方法认为特征t与文本类别Ci之间的非独立关系类似于具有一维自由度的χ2分布。它基于如下假设:在指定类别Ci的文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和在其他类的文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对判断文章是否属于类别Ci都有帮助。

4种特征选择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对每一个特征即词条,计算它的某种统计的度量值,然后设定一个阈值T,把度量值小于T的那些特征过滤掉,剩下的即认为是有效特征。表1是4种特征选择方法的各自优缺点。

从表1可以看出,4种传统的特征选择方法都有自身的缺点,为了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本文提出在它们的基础上再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特征的选择。

4 遗传算法与传统文本特征选择方法相结合的算法

遗传算法模仿生物进化过程的自然选择和进化机制,是一种基于群体的全局随机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对要求解的问题(参数)进行编码,在解空间产生初始解群体,通过遗传变异逐步向全局最优解进化。遗传算法作为比较成熟的算法,很多文献都有论述,这里不作详细介绍,可参阅文献[1,2,3]。本文所做的实验思想是:先利用传统的文本特征选择方法(DF、IG、MI、CHI)对文本特征进行选择,再用遗传算法进行筛选,最终选出符合文本分类的特征项。

4.1遗传算法与传统文本特征选择法相结合的算法

输入:经过分词处理的词条集。

输出:文本特征集。

算法描述:

[T1].利用中科院的分词系统对文本进行分词,得一词条集T;

[T2].利用各公式对T进行传统文本特征选择方法的各公式计算,结果为T1;

[T3].T1的词条作为遗传算法的编码:出现的词条为1,未出现的词条为0,得一{0,1}的集合;

[T4].再利用TF-IDF公式进行权重计算:

其中N为所有文档的数目,ni为含有词条ti的文档数目,tfi表示词条T在文档Di中的出现频数。

[T5].适应度函数[4]

其中N为所有文档的数目,ni为含有词条ti的文档数目,tfi表示词条T在文档Di中的出现频数。

Wik、Wjk为向量Ti,Tj中的元素。

[T6].本文采用轮盘赌选择法,其基本思想是:各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与其适应度大小成正比。

[T7].交叉算子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交叉策略——插入交叉,其具体算法过程如下:

1)随机选取父本,确定插入点和基因片段;

2)插入基因片段;

3)删除重复基因。

[T8].变异算子

在本算法中先随机选取一个染色体,根据词条权重,由轮盘赌方式获取某个基因(即特征词),删除此基因,并在词汇表中随机选取一个染色体中没有的基因,放入该位置,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原始后代。

5 实验结果与结束语

通过初步的实验,发现用特征选择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查全率与查准率上比单纯使用特征选择法或使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的筛选上有明显的提高。但在时间上,使用的结合法所花时间就比较长,这是需改进的地方。

在四种选择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中,IG+GA的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CHI+GA,MI+GA的效果是最不佳的;DF+GA运行速度是最快的。

参考文献

[1]边肇祺,张学工.模式识别[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国良,王煦法,庄镇泉,等.遗传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3]Miettinen K,Neittaanmaki P,Makela M M.Evolutionary Algorithm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M].New York:Wiley,1999.

结合文本 篇8

一、剖析英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创设接近实践生活的各种语境, 采用语言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 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但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及作业的布置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

1.作业保量不保质。

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把英语教学的目的定为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各类英语测试、英语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并且以各类考试考查的内容以语言结构方面的知识为主, 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只为巩固课堂知识, 每天要求学生掌握单词、句型、语法, 完成配套练习。学生的作业量大, 每天进行的是题海战术, 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保量不保质”的现象。

2.作业单一缺层次。

传统的英语作业给学生的导向就是:学英语就是为了掌握一定的词汇、知识点、语法等, 如何在各类英语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教师布置的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 配以背单词、对话、课文等口头作业, 缺少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实践作业。在学生的眼里英语作业是枯燥无味的, 周而复始的机械化作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久而久之, 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厌倦、恐惧、抵触的心理。

作业缺乏层次性, 传统的作业设计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程度差异, 也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也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评价简单缺方式。

由于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单一性及缺乏层次性, 必然导致评价的简单化。部分老师以等级制, 部分以分数形式。导致基础弱的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 信心一点点消弱, 最终放弃英语学习。这些现象都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轻负高质”的理念。

鉴于以上种种现象, 作为教师,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在新课改的呼唤下, 立足课标, 结合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舍弃部分枯燥乏味的练习, 吸收有时代特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 设计合理、多元化的作业, 以全方位, 多角度的形式呈现学生感兴趣的作业, 让学生通过做作业的过程来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 并能通过快乐的感觉、心情来学习英语。

二、以生为本, 结合教材设计“生活化”的英语作业的实践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注重语义, 把语言知识和实际的生活表达需要联系起来是英语教学应该坚持的原则, 教师更应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充分体现“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 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

生活是课堂的源泉,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学习英语, 又要结合文本话题, 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在生活中实践和运用, 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英语作业, 改变形式单一的传统作业成了教师努力的方向。

1.结合学生生活经历文本, 设计英语作业接“地气”。

进入初中, 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 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 如何使家庭、学校生活的经历融入到英语作业中, 显得尤为重要。

(1) 结合学校生活话题, 英语作业有支架。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学生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积累了经验, 体验到了学校生活的乐趣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教师适时、适当补充一些和学校生活相关, 与学生密切相连的情景, 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经学习过的英语知识, 使自己学过的英语知识在学校生活中得到巩固和延伸。学生有了来自学校生活的体验、和教材的启发, 能使用英语流利地谈论或写下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真实体会和感受。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厚, 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全方面的锻炼和发展。

在标准的教材中有大量和学生学校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话题, 课堂上学生学习了材料内容后, 了解了不同学校的生活特点, 和学校生活给大家带来的乐趣。课后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与之有关的作业中, 使课堂上的知识点得以巩固。例如, 七年级上Module 7 My school day这一模块, 主要围绕“我的学校生活”这个话题展开, 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生活紧密结合, 而且也很相似, 使学生感触颇深。通过文本的学习, 学生在熟悉了学校生活之后, 布置学生写贴近自己学校生活的小短文My School Day———描述自己一天的学校生活, 谈谈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作息时间及自己的感受等。文本的输入使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输入, 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言表达方式, 再结合自己学校的生活体验, 完成任务就显得比较容易, 同时学生也比较乐于接受, 因为他们可以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操练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知识语言点, 落实了语言训练, 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 结合家庭生活话题, 英语作业融情感。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标准的初中英语教材中, 有许多内容、话题都和家庭生活密切相连, 教师重视教材文本的解读, 课堂上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重视家庭生活中的对学生有影响的或学生感兴趣的教育因素, 使学生在生活中将经历的经验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并外化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中, 在互化的过程中, 亲情得到了流露, 也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本教材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作者、家人、朋友和家庭情况等。在学习My family之后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他们准备全家福, 没有照片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绘画能力勾勒一幅和家庭有关的图片, 结合照片或图片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人、朋友和家庭的情况。在谈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时候, 学生学习了各地过春节的习俗后, 就让学生谈谈自己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学生有了亲身经历, 把春节的传统习俗描绘得淋漓尽致。如:We clean our houses and sweep away bad luck. The family has dinner together and we eat fish, Niangao. We can get Hongbao from our parents. We watch TV till midnight. On New Year’s Day, we put on our new clothes and visit our family , friends and say“Happy new year”to each other…在谈论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并使之发扬光大。

2.结合多元文化类文本, 设计英语作业有情趣。

(1) 结合节日故事类文本, “合作化”作业激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 每个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 通过活动也能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形成和谐的环境, 产生向心力、凝聚力, 培养集体荣誉感。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设计不同的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例如, 在中秋前夕, 为了配合迎中秋活动, 结合教材内容, 开展了“迎中秋”英语小报制作比赛。在比赛前规定了纸张的大小, 明确了主题、内容及版面设计等要求, 要求人人参与, 并组织评委进行评比, 设置奖项, 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参与性很高, 也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英语小报。在母亲节的时候, 组织学生进行了简短的英语演讲比赛, 都来赞赞自己的母亲, 取得了良好的感恩效果。还结合文本材料进行了课本剧表演等。例如, 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 famous story在上完Unit 2The white rabbit was looking at its watch后要求学生把文本材料改成课本剧并表演。在同学们的投入和重视下, 从剧本的改写, 道具的准备, 学生都完成得井井有条, 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连平时英语成绩不是非常理想的同学也能把剧本背得滚瓜烂熟。这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才华、能力和智慧, 也增强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

(2) 结合西方文化类文本, “活动化”作业助文化理解。

中西方有着文化的差异和习俗的不同, 各地的生活习惯、风俗各不相同, 同一个传统的节日, 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生活模式, 教材中许多西方家庭的生活材料给学生展示了西方人的生活习俗和特点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正是这些家庭生活模式的差异, 给学生带来了素材, 也使得学生有了谈论的内容, 在距离中找到了美, 也体会到了中国大家庭, 乃至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例如, 在九年级下册Module7 Eating together中, 围绕食物和饮食习惯展开教学, 让学生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和习俗。通过对Do as Romans do的阅读, 学生了解了西方人的饮食习惯, 餐具的使用方法和中国式生活模式的差异。我布置了让学生感兴趣的体验活动:体验一次品尝西餐的活动。在学校食堂的配合下, 给学生煎了猪排 (用猪排代替牛排) , 准备了餐具、面包等, 当然在用餐之前我让学生谈论如何使用餐具及餐桌文化, 在食物的诱惑下, 每位学生都谈得兴高采烈, 还有学生作了用餐演示。学生在教室里体验了一次西餐的活动, 不仅了解了西方的饮食文化, 而且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增,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结合科技文本话题, “实践化”作业增时代气息。

在现代的生活中, 科技新产品越来越多。追求新事物, 关心娱乐生活都符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 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关键所在。如何把这些新事物渗透在学生的作业中, 也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脑也逐步进入每位学生的家庭, 学生对于电脑更是兴趣十足。当我了解到学生对QQ很感兴趣, 我就要求班长创建了一个班级QQ群, 号召全体成员尽量用英语进行聊天, 大家聊得非常热闹, 有时当有成员提出新的话题的时候, 大家都各抒己见, 当然在聊天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错误也是在所难免。在聊天的时候学生必然会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不仅增强了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也体会到了学习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八年级下册Module 4 New Technology是一个如何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模块。这个话题学生兴趣浓厚, 在高科技产品中, 手机是重要的通讯工具, 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熟练地使用手机的工作功能, 但要求学生用英语解释手机使用说明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Unit 1 后, 尝试给学生布置的作业, 要求在操作手机功能的同时, 用英语介绍了使用方法, 并破例允许学生把手机带进课堂。学生回家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 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来展示手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If you want to hang up (挂电话) , press the red button. If you want to take a phone, press the green button…学生们介绍得头头是道, 不仅了解了手机的使用方法, 而且达到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实现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3.结合社会交际类话题, 设计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人们的社会活动, 包括教育活动、行为训练活动、正面评价活动和适应群体生活活动。新课程教材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体验机会,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 乐于与他人交往, 健康向上的品格。

九年级上册Module 2 Friendship中以友谊为话题, 班级同学间的友谊, 不同国度间的友谊, 如何建立友谊, 维持友谊都体现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因此, 在本模块的教学后, 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的与朋友有关的小短文。在写的过程中,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也懂得了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交朋友, 学会爱人和关心人, 达到了教学的情感目标。班级的同学生日, 我都会让学生制作生日小贺卡, 并用英语写上自己对寿星的祝福和想说的话。如果有同学生病了, 我也要求大家给生病的同学一份安慰或关心, 用英语嘱咐他多休息, 多喝水, 按时吃药等。学生获奖了, 会收到大家祝贺, 学生失败了, 也能得到大家的鼓励。在祝福、安慰、祝贺、鼓励别人的同时, 也巩固了所学的英语知识, 体验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这些作业都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 关心身边发生的一切, 做一个有心人。也为以后踏入社会作准备,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作业的布置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业布置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英语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方法, 使作业更加的有效, 学生在生活化作业实践中品味生活, 享受生活, 培养全面、综合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金一鸣、钱景舫.中学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结合文本 篇9

一、由外到内, 做好开篇渲染

以课外知识的介绍导入到对文本的学习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方法, 如:作者小故事的讲述;文章相关知识的介绍;事件背景的描绘;同类作品的拓展阅读等。通常, 这里用到的课外知识是为更好地理解下文埋下伏笔的, 它会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堂情境, 在情感及氛围上很好地达到了渲染的作用, 让学生更自然地走入文本。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那堂《秋天的怀念》, 能如此深情地打动每一位听课的老师和同学, 是因为她在课的一开始就“煽”起大家的共鸣之“情”:“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 闭上眼睛想一想, 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 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上帝看她受不住, 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 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这是窦老师映示在课件中的话, 在引导学生谈对这段话的体会时, 老师也很好地带着学生走近了文章作者史铁生, 跟着他一起开始了对母亲的怀念, 这也正是窦老师想要的情境创设。

倡导“主题教学”的窦老师, 特别善于以一组与文本相关的文章来切入, 既增加了文本的厚度, 又提升了学生理解的高度, 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是相当有效的引领。因为学生要转入到新的一课学习时, 需要在情感或知识上有一个铺垫才能渐入佳境, 将自己融入到文本中, 与作者“同呼吸”“共呻吟”。课外的知识在这里, 像是给了学生一个台阶, 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得以“节节攀升”。可见, 运用课外知识的成功导入, 能在课的起始, 就以老师渲染的课堂情境, 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 也紧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要知道, 学生的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期待, 是语文课堂最强劲的推进剂。

二、以外辅内, 深化文本解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对于语文课来说未必完全正确。学生课堂上对于文本的理解, 更多地还要依赖教师对教材理解的巧妙设计, 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 由于不同年龄的关系或是不同地区的局限, 有些地方难免不能一下子理解到位。在这个时候, 如果一味地通过教师语言讲解, 会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在备课时重点要考虑的对于难点的突破。如果在这时, 教师能引入一些课外知识, 让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层层深入, 或许, 可以完全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 能使一个简单的故事引申出如此的深度, 不得不归功于窦老师设计上对于课外知识的巧妙插入、成功引用。在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 认为晏子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口才好时, 窦老师以一位外交官的话置疑, 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辨析的同时,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果真如外交官所说, 那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到现在还要谈论此故事、此人物?于是, 回归文本, 学生更仔细地去研读, 去思考, 迫切地想要寻求答案。加上《胯下受辱》的对比理解, 学生深信:晏子拥有从外到内的过人智慧, 使他赢得了尊重。在听课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课可以就此收尾时, 一段历史学家的话以及《狼和小羊》的故事, 让整堂课又迈向了另一个深度:不管我这个人代表谁, 首要的是我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其次才能谈到这个团队, 这个学校, 这个集体, 这个国家。每个人努力的、首要的是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留在黑板上仅有的“尊重”两个字, 相信不管做人还是做事, 学生都会铭记于心。

个人感觉, 窦老师的这堂课在以课外知识来逐步深化课文理解方面堪称是绝好的典范。“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窦老师在课堂上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 以本为本又不拘泥于文本, 课堂就会显现如此的厚实和博大。

三、自内而外, 拓展课堂延伸

精彩的课堂呈现, 留给学生丰硕的收获与无尽的思考, 为了让学生不局限于书本所学, 老师们针对文本的实际, 常常还会布置一些课外阅读、课外实践类的练习, 让学生走出文本, 既巩固课堂所学, 又拓展课堂延伸。在学完《牛郎织女》一文之后, 我布置学生课外去拓展阅读我国的民间故事, 要知道民间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中重要的门类之一, 对这部分的专题阅读, 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这些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养料, 能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鞋匠的儿子》一课结束时, 学生们感受到宽容是一种力量, 林肯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学生。最后的时间, 我留给学生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积累的如林肯般出色的伟人事迹。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能通过大量的阅读, 从其他文章中汲取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要知道, 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只是例子而已, 如果能由它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相似文章, 那岂不是给学生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 要不断地去寻找与积累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 因为它就像一根线, 运用得当, 能将学生整个的课堂学习串于无形, 收到让人觉得意料之外, 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文本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几个策略 篇10

关键词:起步作文;文本阅读;读写结合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写作有这样的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跨入写作门槛,存在一定兴趣,对写好作文也有强烈的意愿。

一、积累优美的文本语言,实现读写结合的内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充分阅读文本,积累文本语言,创设合适的读写训练点,实现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语言的内化是十分重要的。

如《杏儿熟了》一课有这样的结尾:“打从这回起,我每年都会按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我从“吩咐”这个词入手,请学生思考:“吩咐”是什么意思?奶奶会怎么吩咐呢?你能不能以《分杏儿》为题,写一写我是怎样分杏儿吗?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杏树上又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树,羡慕地说道:“嗬,好杏儿啊!”我情不自禁地仰起头数起了杏儿:“一、二、三……”此时,我突然想起奶奶的吩咐,要把杏儿分给小淘气他们吃。

其中“杏树上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杏儿的果实多和成熟后诱人的颜色,这也是课文中的语言。通过充分的文本阅读,学生能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及时将文本中的一部分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实现语言的有效转化,丰满习作内容。

二、运用经典的文本结构,实施读写结合的迁移

如果说文本的内容是血肉,那么文本结构就是支撑血肉的骨架,而如何编排结构是学生写作要思考的第一步。

如,《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一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叙述的,课文首尾呼应,在指导学生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布置了作文题目《一件让我______的事》。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写作题目,同学们首先交代这是一件怎样的事情,接着围绕这件事情展开分层论述,最后点题,表达自己的情感。除了“总—分—总”的结构,还有“总—分”的结构,如《我喜欢小动物》。“先概括,后具体”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海底世界》一文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童年的朋友》围绕“形影不离”等这种“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指导《快乐的体育活动》这篇作文中,我以《海底世界》和《童年的朋友》为导入,介绍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随后出示这个段落:“学校的体育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同学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请同学们围绕“丰富多彩”这个概括性的词来介绍学校的体育活动,有了具体的文本做指导,他们就能写得精彩而生动。

三、置换恰当的文本角色,进行读写结合的体验

“置换恰当的文本角色”就是让学生深入阅读情景中去,建立与文本的对话,做一做文本的主角,如《给予树》一文,若让学生去凭空想象金吉娅买礼物的过程,基础差的孩子会觉得比较难。但是换一种方法: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金吉娅揣摩自己内心的想法,相对就简单得多。因此,在理解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假如你是金吉娅,你看到小女孩的卡片,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充分交流之后,请学生以《买礼物》为题,用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写一写。此时的学生仿佛就是金吉娅,把纠结的心理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摘取其中一个片段:

看着爱丽丝的卡片,我的内心很纠结:只有20美元,还是妈妈千辛万苦攒下来的,如果买了洋娃娃送给爱丽丝,那我的钱就不够给家人买漂亮的礼物了!可是,我转念一想:爱丽丝是一个可怜的小姑娘,拥有心爱的洋娃娃是她长久以来的圣诞心愿。而我的家人这么多,他们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可这个小姑娘什么都没有!妈妈不是说过吗?要助人为乐,相信她不会责怪我的。还是买洋娃娃送给爱丽丝吧!

四、抓住文本的修辞手法,促进读写结合的提升

如果把文章比作小姑娘,那么修辞就如锦衣华衫,能让她变得更美。在三年级的课文中,“比喻”是最常见到的。《悉尼歌剧院》这样写道:“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在指导学生反复的朗读训练和情感体悟后,我出示了几组卢浦大桥的图片,请同学们运用以下句式来说说卢浦大桥的美:“卢浦大桥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像 ,又像 ,更像 ”。有了前面的阅读铺垫,学生写得准确而生动,有的说像一道美丽的雨后彩虹,有的说像一张巨大的弯弓,还有的说像一个能奏响美丽乐章的大竖琴。这样的文章着实增色不少。

语文的理论如果说是灰色的,那语文的课堂实践就是把灰色变成彩色的过程,读写结合的训练所带来的欣喜,必定会给学生的习作添上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肖慧.通过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策略研究[N].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

上一篇:石油地质资料下一篇:评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