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

2024-05-14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精选十篇)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 篇1

(一) 经济法之界定

关于经济法的定义之争, 目前学界已经达成了较为统一之认识, 即将经济法看做调整在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所产生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本质即是国家干涉经济之法, 是政府经济行为之法, 是国家干涉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

但是关于经济法的体系构成的这一命题, 学者之间却有不同观点, 较有代表性的有:二分法, 即主张经济法是由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组成的;三分法, 即主张经济法是由市场主体法、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组成;四分法, 即主张经济法是由市场主体法、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和社会保障法组成的。可以看到即使关于经济法的体系构成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但是每种观点中必然包括的有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 也就是说, 这两部分是经济法的核心构成部分, 所以本文将以二分法为主探讨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

(二) 社会法之界定

关于“社会法”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 比较通行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四类, 分别是:一种法学思潮;社会团体制定的“行为规范”;相对于公法和私法的“第三法域”;独立的法律部门。

以上四种定义都有其理论价值, 但是它们对于社会法的定位却相差甚远, 因此我们有必要选择一种相对受到认可的社会法的概念, 这样才能对经济法与社会法进行比较研究。对此李昌麒教授也说道:“通过大家的共同探讨, 应当可以寻求到一个被大家相对认可的社会法的定位, 否则‘社会法’这一概念在法学中就没有意义。”

所以, 在这里我们将社会法定义为:为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的法律现象。是在法律社会化运动中产生的具有公私法交融特点的一种特殊的法律。并从狭义的角度, 假定社会法与经济法是并行的部门法。其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法、劳动法、环境法、义务教育法、公共卫生法等。

二、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联系

(一) 二者都强调国家干预

比较分析一下经济法和社会法发展的历史, 不难发现经济法与社会法都产生于19世纪以及20世纪, 而这一时期正是发生重大社会变迁的时段, 在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兴起, 生产力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也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并且之前一度盛行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完全市场经济自由, 已经产生了诸多积弊, 如社会矛盾激化, 民不聊生, 这种放任经济自由发展的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这一时期, 因为激烈的竞争、高度的垄断, 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秩序, 从而使得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制度无法有序运转以及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亟需适应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新制度对市场秩序进行重整、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分配, 但是无论是现有的民商法还是道德、习惯对此都无能为力。因此在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 政府不得不转变其对市场经济放任自流的态度, 而必须对市场经济加以干预。

相应地, 在社会领域, 无法否认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资本家越发疯狂地剥削底层劳动人民, 这些困苦的劳动人民不能获得与劳动相等价的报酬。因而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严重,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不断加剧,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与经济领域日益加深的矛盾造成的后果一致, 现有的社会秩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政府因此也要转变其职能,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并且需要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社会法应运而生。

综上所述, 经济法与社会法都是在市场及政府无法有效运转时, 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时代赋予它们的使命就是强调国家干预, 以调整强调市场自由背景下混乱的经济及市场秩序。

(二) 二者都是社会本位法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是一组对应的名词, 也就是说它更加趋向于追求社会整体利益, 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个的个体利益, 它更加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 而不是简单的个人发展, 它更加追求社会范围内效率的提升, 以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这种价值取向与集体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 对于保障社会稳定, 缓和社会矛盾有积极意义。

经济法就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个人本位行不通时产生的, 它是适应时代发展产生的, 因此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化的时代需要。它的价值主要在于保障国民经济良好运行,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以促进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及效率。与个人本位不同, 它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出发处理国家与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而并不局限于某一阶层的利益, 它能真正地考虑到社会整体利益, 因此我们说经济法是社会本位的。

而社会法顾名思义是为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的法律现象, 通俗地讲社会法更加关注的是民生问题、社会秩序问题。与之对应的, 社会法的一个核心就是社会保障, 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解决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 它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基点可见其也是社会本位法。

(三) 二者功能有相通之处

法律虽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但是法律也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经济法与社会法都是适应时代变化需要而产生的, 相应地, 它们的产生也必然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因此, 经济法与社会法都有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变革的作用。

学界有人就持有这样的观点, 即认为社会法与经济法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有功能相通之处。具体而言就是说, 社会法具有保障社会稳定的功效, 而经济法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功效, 二者一个着眼于社会静态运行, 一个着眼于社会动态运行, 二者相互补充, 共同促进社会良好运行。

经济法以国家干预的手段介入经济领域, 从而防止市场经济高度自由所固有的弊端。社会法则旨在调和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只有社会法而没有经济法, 必将导致垄断盛行, 经济秩序混乱, 从而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致使整个社会面临危机;同样如果只有经济法没有社会法, 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的调和及解决, 那么也必将影响经济发展质量。

三、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区别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十分复杂, 甚至在广义的社会法中, 包括经济法, 但是这并不表示二者只有共同点而没有区别, 笔者认为对经济法与社会法进行划分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细化二者研究领域, 从而使得立法、司法实践对于经济性问题和社会性问题能够得到有区别的、有偏重的、系统的处理。具体而言, 二者的区别如下:

(一) 二者存在着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区别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经济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它调整的是特定的经济关系, 而不是其他社会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在国家干预国民经济运行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因此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经济性, 主要表现在:1.调整对象的经济性。这是指经济法主要适用于市场经济领域, 并直接作用于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关系。2.法益目标的经济性。这是指经济法的法益目标主要侧重于保障经济领域的公平、效率与秩序。3.运行机制的经济性。经济法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 国家调整经济运行的法律, 所以经济法的运行是为了使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这也体现了经济法运行机制的经济性。4.效果评价的经济性。经济法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 需要看其运行后发挥的经济效益, 也就是其效果评价的经济性。

社会法是为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的法律现象, 社会性是其重要特征。其社会性主要表现在:1.社会法的社会政策目标。社会法是为了调和社会矛盾, 保障社会秩序稳定, 是为一国的社会政策服务的。2.社会法的社会效益指标。这与经济法的所发挥的经济效益相对应, 社会效益至少表现为四个方面:即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这些指标与经济法所指向的经济效益并不相同。

(二) 二者调整对象不同

虽然经济法与社会法有诸多相通之处, 甚至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也是相同的, 即都产生于市场经济高度自由而引起社会混乱的大背景之下, 但是, 经济法与社会法调整对象也有很大区别。社会法调整的是社会分配领域和劳资关系领域的关系, 它侧重于调整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人群的基本生活权利保障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则是特定的经济关系, 不是所有的经济关系, 更不是其他社会关系, 具体而言就是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三) 二者宗旨不同

经济法的宗旨是保障市场经济良好运行, 避免由于市场失灵, 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故障, 推进资源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维护国民经济安全和社会有序发展, 从而协调并保障经济法主体的利益。而社会法, 从其调整对象来看, 其宗旨在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利, 缓和社会矛盾, 以维护社会基本正义和秩序。经济法的宗旨更侧重于经济领域, 而社会法的宗旨则是基于社会整体利益而设定的。

(四) 二者在国家干预手段上有差别

无论是经济法还是社会法都以国际干预为其重要特征, 但二者在国家干预的手段上却存在差别。社会法所涉及的国家干预手段比较单一, 主要以协商、监督、设立保障弱势群体的团体性组织等为主要手段;而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手段则具有多样性。经济法在国家干预手段上有规制手段和调控手段之分, 这两种手段都十分繁复, 并且手段的组合结构还会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1]王为农, 吴谦.社会法的基本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 2002 (11) .

[2]李昌麒, 单飞跃, 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J].现代法学, 2003, 25 (05) .

[3]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五版) , 2014 (05) .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 篇2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

1.现在新闻学界公认的关于大众传媒四大职能(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无一不以其表征时代精神作为前提。其中传媒“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个职能,往往被当事的传媒和受众所忽略,但是它们实实在在、每日每时在有意无意中传承着文化,影响社会的力度日复一日地累增。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新成果、新形态,通过传媒不间断地出版和播出,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融合。而且,与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相比,报纸、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人们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以及学校教育结束之后,通过这种方式融入更大的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因为传媒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天然地与文化的传承、批评、扩散和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以后的世界,尽管局部冲突不断,但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时期,在观察社会变动的同时,人们需要精神的放松和享受。战后的传媒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社会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类、消闲类的产品,于是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娱乐的一个重要领域,提供娱乐越来越成为传媒的一种独立职能。特别是在电视成为第一传媒的时代,传媒娱乐成为一种巨大的产业。

2.我们的传媒在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一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通过传媒而成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也与传媒日复一日地报道各种类型的法治案例、组织法律专家讨论问题直接相关;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显然与传媒多年来持续报道世界和我国的环保问题、组织环保与人类生存的讨论有关。

但是,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谈不上代表先进文化,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落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吹捧者。传媒所具有的强大而无形的传承文化的作用,使得这类传播内容迅速扩散,在观念上严重妨碍了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因而长远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先是图书界《厚黑学》、《中华权谋》、《权谋大全》、《历史上的智谋》等等一版再版,大谈中国古代帝王统治权术;接着便是各种以清宫戏为主的权谋电视剧,宣扬帝王的“清明”、“德政”(实际上是人治)。《康熙王朝》的主题歌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企望皇帝万寿无疆;《雍正王朝》的主旋律是“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何惧身后骂名滚滚来”,将一个历史上最为残暴、专制的皇帝写成社会的大救星。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年代,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当欧洲的市场经济向全球扩张的时候,中国却处在历史上思想最为禁锢的时代,一百多次文字狱持续了近百年,中华帝国的衰落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电影《英雄》,则是当前影视剧中流行“帝王情结”最精致的代表作,它以极其唯美的形式告诉观众:反抗秦始皇的人们不识天下大局,都算不得英雄。那里讲的“天下”,并非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而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这样的“天下”与现代公民意识大相径庭,而历来的统治者无不打着“天下”的招牌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

在这些影视剧中还有一种更为令人担忧的情结,即对“权谋”的礼赞。它们相当多地渲染权力场中的尔虞我诈,从欺骗、出卖,到弑父、杀兄、屠臣,这些东西抑制着民族的理性精神、诚信观念、科学态度和法治意识,助长着不择手段的流氓意识与厚黑主义,对国民心理及人格塑造,负面的影响深刻而深远。

3.以上谈到的种种落后文化的表现,大多是通过传媒传播出去的,传媒作为载体的责任无法推卸。鉴于传媒对社会累增的影响力,保持对传媒正常的批评应成为常态。传媒具有监测社会的职能,但传媒自身也必须受到社会的监督。大众传媒不可能天然地代表先进文化,因为陈旧观念、落后文化的历史积淀远比进步观念、先进文化要厚重得多。现在首先需要分清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先进文化。当我们津津乐道地大力宣扬某些皇权、权谋影视剧时,恐怕我们的是非观念已经被趋利目的湮没了。对落后文化的麻木,甚至礼赞,反映了创作者、播出者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淡漠。

4.传媒对于文化娱乐的创作方向或创作角度,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与其等着各种节目制作出来后进行批评,不如主动出击,对创作者施加正面的影响。关于帝王戏,莎士比亚就写过多部,他是从批判现实主义的角度写的。中国五四时期也创作过许多中国古代戏剧,具有相当的启蒙精神,并非帝王戏、权谋戏不能写,而是以何种指导思想来写。现在的传媒文化节目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质,要求剧情具有较多的、集中的矛盾冲突,于是相当多的历史题材戏中编造的成分太多太滥,格调也很低下。如果作为载体的一方多出些好主意,是可以找到较好的适宜写作的历史题材的。例如,清王朝制造了那么多文字狱,其中相当多的案例具有惨烈的矛盾冲突,但是不见人来写。这类戏对于揭露和认识中国古代王朝的专制特征,无疑是有意义的。

5.传媒与先进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我们的传媒从职能上看,有责任代表先进文化。2.我们的传媒为传播先进文化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同时也宣扬了不少落后的文化观念,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方面,尤其突出。3.厘清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是落后文化,是传媒在认识上的当务之急。4.解决传媒宣扬落后文化的问题,不能重复过去“大批判”的方法,要形成正常的传媒批评的新传统,制衡舆论。5.传媒宜充分发挥影响创作者的能量,在创作指导思想上、题材选择上以先进文化作为标尺。6.不宜用行政力量推行所谓的“先进文化”,需要的是尊重创作规律的软性引导。

二、大众传媒与政治

1.在当下公共领域的构建中,新闻传媒作为一个提供信息和公共讨论的平台与渠道,使公民、传媒、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了及时的、建设性的互动关系,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修正,而且这些过程和环节也日趋走向透明与公开,最终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的建设。回顾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公共事件,可以发现媒体对公共事件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媒体在积极干预现实生活、维护社会有序运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作用。

记得美国总统杰斐逊曾经说过:“如果由我来决定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媒体与政府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们相信,随着媒体对公共事件的广泛参与,可以充分地把民意反映出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社会向着文明的方向前进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2.政府的活动都必须将大众传媒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媒介的利用主要有:

1)发布政治信息 2)宣传政治主张

3)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 4)进行舆论导向

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表现为,政界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发布活动,是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向公众传达自身主张和观念的主要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动和控制社会舆论。

在现代民主争政治中,新闻媒介已成为重要的中介机构,起主要的作用体现在: 1)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 2)参与政治决策 3)塑造政治文化 4)进行舆论监督

三、大众传媒与经济

1.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2)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3)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4)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

2、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功能首先表现为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报纸有经济版的,电视有经济频道,电台有经济台,出版社与杂志社印刷发行大量的经济类书籍与杂志,经济信息成了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信息。

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经济的促进功能同时表现为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四、大众传媒与社会

(一)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与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疑问中,将传播的基本功能概括为:1环境监测、2社会协调、3社会遗产传承

2、查尔斯·赖特对三功能的补充 1959年,他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在继承拉斯韦尔的观点基础上,补充了对“娱乐”功能的论述,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扩展为“四功能说”:1环境监测、2解释与规定(与“社会协调”一致)、3社会化功能(与“社会遗产传承”相对应)、4提供娱乐。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

施拉姆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1政治功能——包括监视环境、协调、社会遗产传递;2经济功能——包括市场信息的传递和解释、开创经济行为等;3一般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规范的规范的传递、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娱乐等。

4、负面的功能观

来自拉扎斯菲尔和默顿的《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1948)。在文中他们特别强调了,一下三种功能: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3作为负面效应“麻醉作用”

(二)社会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决定媒介制度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

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

5、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三)媒介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

收集信息、制作信息、发布信息,充分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社会总目标是各个目标的集合:群体目标、组织目标、个人目标、社会其他系统的目标等。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提供有关国家发展的信息;媒介的报道和反馈功能,是大众有机会参加国家决策;媒介能传授国家发展所必需的技能。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主要表现在:理解(对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导向(行动导向,互相导向,媒介传播帮助个人协调与他人互动,个人可能依赖媒介的内容处理人际关系)娱乐(单独娱乐,社交娱乐)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篇3

最早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穆怀中教授认为,社会保障水平是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要素,也是体现社会保障程度的指标。从量上看,社会保障水平的衡量方法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从质上说,社会保障水平具体测定标准是要求社会保障支出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二、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1、山西省及全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與增长速度比较

由表2-1可知,在2001——2006年间,山西省及全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总额都在逐年增长,从支出额上比较,山西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额低于全国水平;从增长速度上比较,山西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但是在2003年和2004年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2001-2006年山西统计年鉴

2、山西省及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比较

由表2-2可知,山西省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山西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但是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

资料来源:2001-2006年山西统计年鉴,全国统计年鉴

三、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判断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主要通过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进行研究。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公式为: CSS=RSSL/RGDP,其中:CSS为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表示社会保障水平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RSSL为社会保障水平(SSL)增长率,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反映。RGDP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映。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表示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

资料来源:2001-2006年全国统计年鉴

通过对表3-1和表3-2的比较可以看出,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在0.70-1.60之间,平均值为0.91。即在这六年时间里,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单位,山西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平均增长0.91个单位。社会保障水平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二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过程,其社会保障水平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表现为低水平适应—不适应—高水平适应的变动趋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2001——2006年间,山西省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其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要使山西省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其与经济协调发展。

1、构建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应对当前面临的老龄化危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应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家庭、企业、国家等主体的作用,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础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2、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切实有效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应该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城乡人均收入、物价指数等等指标来不断动态调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做到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适应,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对已经有了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项目,要不断降低准入机制,让制度覆盖更多人群;对于正在试点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加快试点步伐,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人被制度覆盖;对于制度缺失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尽快建立保障制度,尽快实现制度全覆盖。

作者简介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 篇4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地球上留满了个体追求利益的足迹, 我们也很庆幸自己活在这个无数代人追求利益的动力下所创造出来的当前世界, 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追求利益的成果。然而, 我们应该思考, 我们拥有的有形的物质或是无形的“财富”为什么在常态下总属于我们?这一定是个体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规则 (民法) 在保护着我们的利益。

(一) 个体利益追求发展史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人们总是在追求所想要得到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原始社会, 虽然氏族与部落内部都是同吃同住, 但并不影响他们对食物与生产资料 (利益) 的强烈追求。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追求, 迫使人类脑力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从而促成铁器的产生, 从而导致私有制的出现。随着私有制的发展, 人类社会总体上进入了 (农耕社会) 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 个体在与自然界斗争的时代, 个体常常得到自然界的物质利益, 从而培养了个体的精神动力, 个体对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造纸术、印刷术, 尤其是火药与指南针的发明, 这些个体性的发明, 更加增强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欲望。中国国内的小商品经济的发展, 各地之间对彼此之间所拥有的物质的追求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就在这个时代的地中海沿岸和西欧, 个体对利益的膨胀追求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资本主义潮。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 社会发展中每个人都在购物、参与交易, 享受服务, 这都是个体在追求利益的结果且在不断地进行中。总之, 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 (在不同的阶级社会有着不同的定义) 都在追求利益, 这种利益包括有形的利益和无形的利益。正是个体不断追求利益, 才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二) 个体利益追求与民法的关系

社会中的个体在追求利益发展进程中, 初期的商品经济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个体组成社会。个体追求利益的的营利活动成为当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些个体都是平等自主的人, 他们可以根据意思自治, 通过相互平等的协商, 解决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因而, 在形成市民法时, 意思自治 (私法自治) 成为市民法的基本原则。根据意思自治原则 (私法自治) , 只有在社会主体之间出现纠纷不能通过协商解决的情况下, 才可通过相关机关出面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决。法院进行裁决时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基准, 不得对当事人的约定任意变更。在小商品经济社会中, 私法领域以意思自治为基本理念, 坚持以权利为本位的市民社会。在当时, 这样治理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运用意思自治原则, 权利本位原则来有效地保障社会个体的权益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同时, 这样又限制国家任意干预商品经济, 有效控制国家权力的滥用, 实现国家权力与个体权益的平衡。在随后个体追求利益的商品经济过程中, 逐渐地形成了民法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平等交换”、“契约自由”为基本内容, 为当时商品经济法治化作了科学的构建, 使商品经济获得完整的法治基础及成熟的法治模式。

民法是个体追求利益的商品经济过程中的产物, 也可以这么说, 民法规则是个体追求利益过程中为了保护追求利益的顺利进行而形成人们普遍遵守的规范。为此, 民法中所说的个体并不仅指自然人, 而是指能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且在民事活动中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 而民法所追求的目的就是个体能在自由、平等与有秩序的条件下追求利益。民法强调和保护个体利益, 但民法并不认为个体利益可以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它也不能实现个体在追求利益时会得到相同的利益回报, 民法注重的是给予社会上每一个体平等的权利资格。

二、社会利益追求与经济法

个体在追求利益中产生了民法规则保护他们所追求到的利益, 我们必须承认, 就是在这种追求利益与民法规则完善的相互作用下, 个体开发自然界的能力在稳定地增强, 少数个体的财富急剧膨胀。然而, 社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自然界与另一部分个体都想摆脱这种严重失衡的社会现象, 为此, 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这种新的诉求的出现理所当然。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和诉求最终都要法律来保障, 由此, 伴随而来的是经济法对社会利益的保护。

(一) 社会利益追求发展史

尽管民法有自由平等的内涵, 也有追求效率的内涵, 但是这些都是为了对个体追求利益的保护。然而, 当个体对其利益的追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部分个体利益的持续获得, 使他们的个体财富膨胀, 此时, 社会的财富利益主要集中在少数个体的手中, 然而, 绝大多数个体只获得极少的利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利益分配不平衡, 贫富差距拉大。此时的大多数个体都在唤起要追求社会利益来平衡这种利益分配不均且在拉大的现象。当民法的价值作用在扩大时, 人们追求社会利益的愿望就越强烈, 人们也越来越需要引进“外力”来实现追求社会利益。而作为个体集合的国家绝不会袖手旁观, 它依靠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对市场经济进行干涉, 从而更好地追求社会利益。其实, 国家追求社会利益是社会利益追求史的重要成分, 因为国家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 它本身就具有追求社会利益的功能。为此, 国家运用其特有权力追求社会利益, 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个体更好地追求利益, 而个体追求利益的同时又帮助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总之, 社会主体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时, 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 为此, 要想个体利益最大化, 个体也要追求社会利益, 这两者互相依赖。当个体和国家在追求社会利益的追求中, 他们都渴望借助一种“外力”来保障追求社会利益。法律规范的方式是这种“外力”的主要方式。

(二) 社会利益追求与经济法的关系

在当今的依法治国体制下, 任何利益的追求都需要法律的保障, 尤其社会利益的追求更需要法律的保障。然而, 作为以个体利益为主要本位的民法无法有效保障社会利益的实现, 此时, 社会需要一种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律来保障社会利益的实现。伴随着这种渴望的增强, 为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 在对社会利益追求的升级中, 也为经济法成为独立的部门法创造了强有力的地位。

社会发展中的个体利益的追求造就了个体间大量经济活动的社会化, 而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又导致了大量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利益诉求的出现, 这种新的利益诉求就是社会利益。面对着社会利益诉求, 尽管民法对这些利益诉求做出了一定的回应 (所谓“私法的公法化”) , 但是民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利益的诉求。这种新的社会关系与利益出现后, 它们同样也寻求在法律上得到保障, 为此, 立法者们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来调整和保障新的利益, 其中调整和保障社会利益追求的法律就是经济法。[1]而现实需求和法律功能设置中, 经济法就是以维护社会利益为目标而干预经济的法。

三、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在结果上的统一

社会发展中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在不断地追求着自己想获得的利益, 当市场经济未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或者说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未达到一定的程度时, 个体对利益的强烈追求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然而, 当市场经济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这种过于强烈只顾个体利益追求必然会带来社会整体利益的伤害。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有密切的关系, 就目前发展的状态而言, 它们之间是共同前进的。因此, 社会利益的伤害包括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伤害、环境污染、分配不公、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社会问题。然而, 社会利益的追求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才出现的, 但是随着社会利益的追求, 尤其是国家为了保护社会利益而进行对市场经济的干涉, 包括国家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干涉市场经济自由、平等、等价有偿等交易原则。例如, 当前国家就一些密切关系国民生产生活的行业实行垄断性的经济控制, 以保障国民生活的健康进行。但是, 我们也应该知道, 如果对社会利益的追求过于激烈, 此时, 个体利益也将受到相应的伤害 (包括自由、平等、等价有偿的交易原则受到破坏) 。然而, 尽管就目前的市场社会, 从一定程度上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但是, 个体利益的追求和社会利益的追求在结果上是一致的。国家是个体的集合体, 国家所要追求的社会利益最终还是要惠及到个体利益上, 只是由于当前我们要让个体让步出来一些民法的权利给国家让其更好维护个体们共同的利益, 但这些利益是属于个体共有的。

四、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社会发展中的个体在不断追求利益, 在它们追求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民法规范, 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完善民法规范来保护他们的利益;而社会利益的追求者也在不断完善这个新建立的部门法——经济法来维护社会利益。当然, 不管是民法还是经济法, 它们和其它部门法一样, 它们的价值都在满足个体或社会的利益, 而某种利益表现出来的是社会的某种经济关系。

(一) 民法以个体利益为本位

在阐述“社会发展中的个体利益追求与民法”中,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自从个体追求利益至民法 (早期表现为交易习惯规则) 的产生, 民法 (早期表现为交易习惯规则) 都是以个体利益为本位, 所有规制旨在保证个体利益充分实现, 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那时,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还很初级, 人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还没有恶化到对人的生存产生威胁, 同时人们共同生产过程中社会条件对人们利益的重大制约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以人的个性 (自私性或自利性) 为基础, 强调个体对利益的强烈追求的充分发挥对促进个体及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利益, 尤其是追求私有利益, 在这过程中保障参与者的意思自治权利会使他们在市场更好地获得权益, 这与民法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二) 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诉求, 经济法就是在这种新的社会关系之上且满足社会利益诉求而发展成为的一个新部门法。为了达到所诉求的社会利益, 经济法需要考虑社会的多种利益因素, 在利益之间做出权衡, 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协调利益主体间的关系, 促进社会经济、政治与民生的和谐发展。从经济法的角度看, 经济主体所追求的个体利益与社会共同所要追求的社会整体利益并非完全一致, 它们之间既存在矛盾的一面又存在统一的一面。如果只讲个体利益, 而不顾社会利益, 那么将会导致社会主体间利益的失衡, 所以, 经济法将追求个体利益的活动放在社会整体利益中进行考虑, 权衡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 注重社会的整体价值。在市场经济发展中, 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实现平等、公平与有序的市场经济运作, 以得到经济发展的最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最终达到社会所追求的整体利益。

然而,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虽然经济法与民法是各自独立的法律, 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其差异性及不可替代性, 但作为在特定社会背景、经济背景 (即自由竞争为垄断所代替, 民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下产生且为维持竞争秩序而介入市场的经济法, 它又是在与民法相互配合、协调, 相互交叉、补充, 共同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部门法。[2]

摘要:从利益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上看, 个体利益的追求史促使民法的产生与完善, 而社会利益的追求史促使经济法的产生与完善。社会个体在追求利益时出现了冲突, 从而希望有固定的规范来予以协调, 民法便是保障个体利益的法律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 个体利益的追求达到一定程度后, 新的社会利益诉求的出现, 必将产生经济法作为保障新诉求社会利益的实现;在法律体系中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背后暗含着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个体利益,社会利益,民法,经济法

参考文献

[1]冯果.经济法本质探微——经济法概念界定与制度构建的理性基础分析[J].中国民商法律网, 2011.

[2]李万红.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 2005, (22-3) :79.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 篇5

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没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无法实施,社会无法进步,因为环保,社会的进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只是一种自杀行为,社会的进步也只是短暂的。今天我们对自然掠夺式的的索取,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性命不保,更别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以三者应共同存在。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正在走向工业文明的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潮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它既关系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更关系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通常是指大气、水、海洋、土地、草原等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也是支撑和维持整个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当人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强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增值能力即生态承载力时,就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当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容量时,就造成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而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这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又常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产生复合效应,从而对环境资源、人体健康、经济发展造成更大危害。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为标志,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是发展的自身要素之一。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限制、调整人类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环境资源可以承受的基础上,并促使其充分、持久地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但反过来又可以为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动力等方面的支持,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而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可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宏观标准之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矿产资源,做好国土资源工作。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重大污染事故不断发生,环境保护仍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建设项目和有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短期的、局部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包括要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还要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而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我国具有客观必然性,在具体组织实施时,必须在正确原则指导下进行,如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等。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 篇6

关键词 中国能源 能源消费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估计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1990年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1900亿立方米。除常规能源外,中国还有原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在缺乏能源的情况下,必定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严重的会影响一个国家根基。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生产总量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国民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煤炭和石油占主导地位,这一些化石能源不像可再生能源一样可以重复利用,属于一次性能源。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能源的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

据测算,到2050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可达到35.4亿吨标准煤。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形势,能源生产的增长并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据预测,中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不够多元化

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当中,煤炭占到了67%以上,而新能源,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比例都很低。而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导致中国大量石油进口,给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并且长期消耗化石燃料,对环境也是一种破坏,引起大范围环境灾害,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中国能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应用、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比发达国家低很多,缺乏高效的应用体系,导致能源的不必要浪费,不能做到良好的节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2%,能源系统总效率为9.3%,只有发达国家的50%左右。1994年单位GNP能耗(吨标准煤/千美元)比较,中国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的14.4倍、11.3倍、10.6倍、8.8倍、8.3倍、7.2倍、4.6倍、4.2倍。同时,我国缺少节能政策,鼓励低消耗低排放,发展科学技术应用,培养技术性人才。

四、对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中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对能源的依赖性加强,使用现有主要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点。

但是,当前在中国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意义还没有得到充分、广泛的认识,对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针落实还不够。

随着中国居民住宅条件的改善,对家庭供热、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的购买和使用等都对能源形成了较为强劲的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对于能源的利用趋向于生活用电和生活用气,从而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中国的能源消费的整体结构,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走向。

随着商品能源供应能力的提高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现在中国的许多乡镇农村地区开始意识到商品能源的高效。煤炭、优化石油气已经成为城市周边乡镇农村重要的生活和生产用能源。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耗一定量的不可再生能源,导致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反映出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科技、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完善中国能源市场体系,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中国能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联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没有能源的发展,没有能源作为强大的物质基础,在中国这个一个人口大国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应该以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来制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加强能源战略储备,开拓海外能源市场;长期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和建立节能政策。倘若能搞从根本上解决和调控好中国的能源问题,那么更加有利的发展国民经济,促使社会良好的发展,杜绝国际纠纷,做到真正的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二○○七年十二月.北京

[2]李金铠.中国能源结构:特征与优化[J].中国市场.2011年33期

[3]吴方.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9期.

[4]焦玉梅.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之我见[J].《北方经济》2006年第20期

[5]陈永汉;吴淑娟;郭耀泉.我国变频技术的发展潜力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第31期

作者简介:

农民工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篇7

正如2006年1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所称,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 农民工在服务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增加了自身的收入, 提高了家庭生活水平, 改善了农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一)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 为我国城镇化、城市化提供了源动力

20多年来, 中国农民工为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 没有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发展, 就没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的调查显示, “改革开放20多年, 劳动力流动对GDP贡献率达21%”。根据以往的调查显示, 2003-2005之间, 大陆中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大约提上了7.9%个百分点, 每年平均提高约2%个百分点, 大陆中部地区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水平, 这主要的原因是大批返乡农民工选择二次进城务工的结果。另外, 很多在城市务工有较大收益的农民工选择自己兴办工厂、并且参与城市的发展建设之中, 这也给城镇化带来了动力。

(二) 农民工自身得到发展, 为农村的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已经实现了城市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2004年, 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780元, 月平均生活消费支出290元, 平均全年结余3000元左右。农民工群体每年带回家的数以千亿计的现金, 成为农民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来源。同时, 外出务工也使农民增长了在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本领, 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据专家估计, 目前每100个外出务工农民工就有4个走上回乡创业道路。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沧州近年来返乡农民工已创办的各类企业达到2600家, 2006年这些由农民工创业的企业实现带动经济35亿元, 占全沧州经济发展增长的11.2%;缴纳各种税金1.75亿元, 占全沧州市财政收入的7.3%, 农村劳动力从城市返回老家创办的私营工厂企业, 以及成为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农村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务工, 与发达地区的工人一同, 通过在城市工厂的工作生活, 已经慢慢的适应了工人的工作和生活, 学习了工业技术, 积累了先进的工业化工作经验, 带动了农村劳动了流动就业的人力资本, 为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也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基础, 为农村劳动力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所以, 农村劳动力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 以城市来带动农村发展, 农村劳动力是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力量。

农民进城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当前, 制约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地区人多地少, 土地承载的人口过多过重。而农民进城降低了单位土地上的劳动人数,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并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目前, 在劳动力外流较多的地方, 都在以不同方式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 耕地逐步向种田大户集中, 扩大了土地经营规模, 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收益。而且, 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效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据统计, 2003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收入总额达3700亿元, 扣除生活和交通费用, 人均纯收入3768元, 农民收入增长的40%来自于进城务工。在劳动输出大市河南信阳, 农民务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75%以上。

二、农民工与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特点, 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不能再短时间内改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劳动力身份还无法彻底改变, 这注定了农民工从农民中的剥离核对产业工人阶层的融入必将处于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尽管如此, 农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必须要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受到重视和尊重。农村劳动力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得到的应该是一种劳动的付出与相应的经济回报。但是现实情况却是, 农村劳动力与经济的关系表现的并不对称也缺乏合理性。

农民工作为社会“廉价劳动力”而存在着, 不仅工资水平低, 工资拖欠问题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很多工作的报酬并没有严格的规范, 这在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6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年均收入8500元左右, 而城市中的工人年均收入18000元左右, 两者相差接近一倍。通过我国东北某省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8.1%的城市农民工的月工资在750元以下, 离当地的最低工资还有一定的差距。自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很多城市对有用农民工需求的企业常常把压低农村劳动力的工资作为提高企业自身利益的手段, 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要渠道。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的企业主直言不讳的说, “如果提高农民工工资,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将不存在”。但更为严重的是, 即便是已经很低水平的工资水平, 很多企业主还是想方设法地拖欠农民工的工资。这种现象在建筑行业里普遍存在, 在其他行业也屡禁不止。2004年以来, 尽管全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由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并没有根本得到解决。据四川有关部门问卷调查, 一些地方还有50%左右的农民工难以按月拿到应得的工资。跟更多的农民工还被迫接受工资“年薪制”。这些实施“年薪制”的企业负责人解释说, 对农民工实施“年薪制”, 有助于控制农民工流动的随意性, 保护企业正常生产。不少企业正是利用农民工没有学历、法律意识不全, 或为了维持生活, 明明知道自己吃亏却无处申诉, 使农村劳动力有苦说不出, 付出的辛苦与得到的报酬不成正比。

三、农民工与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我国已经有相关政策法律指出公民享有劳动就业的平等权。但是, 现阶段我国在这一制度上并没有充分落实, 农民工到城市工作首先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很多城市有意设置各种制度门槛和障碍, 限制农民工的就业工种和职业, 阻碍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和发展。如前文所述, 农民工从事的工作条件较差, 但是得到的待遇却不成正比。随意克扣工资现象普遍, 基本劳动权利的得不到有效保障, 这不仅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而且极易引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保护农民工经济利益, 首先要对有歧视性的就业政策进行改革和完善, 制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 打破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不合理的二元经济工作环境, 确保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中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其次, 要完善相应的农村来到了就业制度, 政府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严格把控用人企业的用工规范, 以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中应有的待遇, 充分保护农民工的保障。最后, 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公会组织对农村劳动力群体加入, 或赋予农民工成立相应合法组织的权利, 用集体谈判等形式, 确保农民工获得合理的经济待遇, 并把农民工维权活动引入理性、合法的渠道。

可以说, 农民工问题不仅是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以及组织归属的问题, 他更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农民工不可能因为户籍制度改革而全部定居城市, 因为城市中生活成本高、社会竞争激烈, 大量农民工无限制地迁居城市可能会形成新的贫困群体, 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在一定时期内, 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 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 才是进一步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主要途径。通过发展农村经济, 逐步改善农村地区居住环境、教育条件和工作环境, 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要科学安排, 统筹规划, 按照“以城带乡, 以工补农, 反补农业, 回报农民”的发展思路, 积极引导工业和服务业等企业支持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志伟.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N].人民日报, 2004-11

[2]和谐社会中的非政府社会组织专题调查[J].半月谈, 2005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关系浅论 篇8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 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经济是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 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 不是凭空想象, 也不是刻意求新, 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2006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 比1952年增长了331倍, 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 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二) 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 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 就会产生不满情绪, 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 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 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至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 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 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 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 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 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 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 平衡利益关系, 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 愉快地创造和生活, 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没有社会的和谐, 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 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 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 相互促进, 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 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 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 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 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 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 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 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 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 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 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扭曲了资源的配置, 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 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 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 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 以发展本地区经济, 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 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 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 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 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 并逐步放开竞争, 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严格依法行事, 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首先, 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加强农业基础, 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 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 要通过资产重组, 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 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 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 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 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 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 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 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 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既要扩大开支, 提高满足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又要强调社会公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鼓励勤劳致富, 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 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 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实现税负公平, 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 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 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 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论音乐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 篇9

1 音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关系分析

1.1 社会经济发展对音乐的制约作用分析

音乐伴随着人类劳动而诞生,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 表现内容和形式与社会密不可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乐器和音乐表现形式, 一个民族有其独立的音乐艺术创造表现和发展形式, 也在尽力地保持着民族的特色, 推动着一个民族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变化和呈现方式, 也影响着其在社会的传播途径。先秦时期的音乐主要是民间创作和口口相传, 从楚辞开始文人独立创作音乐, 并独立创作诗歌,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唐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音乐艺术大放异彩, 各个民族的音乐甚至波斯、阿拉伯等异域民族的音乐艺术在我国得以很好地传播, 也进一步带动了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 社会经济的繁荣直接催生了专业从事音乐创作研究的音乐人群体。《 江南逢李龟年》 中的唐代音乐大家李龟年, 《 琵琶行》 中的琵琶女是晚唐时期的一个突出的代表, 音乐艺人成为社会的独立职业, 演技之高超, 年轻时的演出场面和今人有几分相似。 宋代的柳永更是一生献身宋词创造, 创作了大量的长词慢调, 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音乐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音乐艺术成为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与经济发展更为密切。

1.2 音乐艺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功能分析

首先, 音乐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陶冶情操, 愉悦身心, 提高人的审美品位。音乐是审美意识的产物, 从劳动和祭祀活动中剥离出来后, 便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服务生活审美需要。审美是音乐最为主要的功能, 劳动之中唱出心中的歌, 表示劳动的幸福;生活之余聆听一些音乐, 体现对生活的热爱, 不断强化人们的审美意识, 提升社会整体审美情趣。音乐本身的节奏旋律和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能够带来心理和精神的舒适, 获得强烈的愉悦体验, 产生美感。音乐的美感源于人的心理节奏和音乐节奏的共鸣, 源于人的精神需求和音乐思想情感的协同。音乐家根据人的审美心理需求, 将一定的思想情感融合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里, 听众从聆听中受到感染, 获得心理的愉悦体验, 不断激发人的想象力, 以此更好地净化人的心灵, 装扮人们的生活, 实现音乐的审美功能。

其次, 音乐艺术增强人的认知能力。音乐是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感悟, 通过欣赏音乐能够更好地感受自然、历史, 尤其能够感知社会人生, 提升人的认知能力,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音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不仅反映客观的生活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展现人的主观世界, 能够更为直接地反映人的情绪、情感和思想。人类思想灵魂是相通的, 精神和心理是很容易产生共鸣的, 通过欣赏音乐能够间接地感知生活, 品味历史人生。音乐是人类最为鲜活的文化, 是最有生命的文化, 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思想, 通过音乐能够更好地拓展人们的视野,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认识社会、传承文化, 并促进人们不断创造新的文化, 也以此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了解, 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的同时,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增强人类理解。

再次, 音乐艺术的教化功能长期存在并持续发挥作用。一直以来, 统治者都把音乐作为教化的重要工具, 对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音乐一直充当主要表现手段和承载工具, 作用于人的心理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 以此更好地陶冶人的性情, 愉悦身心, 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荀子·乐记》 详细地分析了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 孔子更是强调“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强调音乐可以更好地引领社会风气, 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改变社会的陋习陈规。当代社会同样重视音乐的道德伦理和教化功能。美国华盛顿州实施“ 音乐预防犯罪法”, 政府希望以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巴赫、 勃拉姆斯的经典作品来降低当地的犯罪率等。同时, 音乐对于智育和体育的作用也非同寻常, 和谐优美的音乐能够激活人的思维, 增强人的想象能力, 在美的驱动下更大地激发人的潜力。不良的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 优美舒缓的音乐能够改善人的心情, 平心静气,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音乐与舞蹈体育的融合, 实现身心和谐, 真正实现身心健康。

2 新时代背景下音乐艺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分析

2.1 国家经济的空前繁荣带来了音乐艺术的大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推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 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在不断激发人的更多需求, 尤其是对音乐艺术的需求, 使得我国音乐艺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音乐人才不断踊跃, 音乐艺术持续发展, 音乐事业空前繁荣, 音乐艺术产业蓬勃发展。诞生了更多的音乐艺术人才和明星, 实现了中外音乐艺术的相互交融, 国外音乐大量进入中国, 丰富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 我国音乐艺术在世界音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世界各地的音乐团体纷纷来到中国进行艺术交流和商业演出, 带动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我国音乐在继承和吸收中不断发展, 既保持了民族风格, 又实现了创新发展, 更是成就了一个巨大的音乐艺术产业, 音乐制作公司大量成立。人们不断增长的音乐欣赏需求、不断提升的审美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了音乐艺术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2.2 音乐艺术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对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今天更是发挥到极致, 形成了音乐经济, 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

首先, 音乐制作的物态性艺术文化消费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音乐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消费市场, 出版音乐商品, 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用, 音乐磁带、音乐唱片、音乐贺卡、音乐文物, 以及由此衍生的音乐器材、乐器等文化消费品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2014 年, 美国最卖座的专辑是泰勒·斯威夫特的专辑, 1989 年总销量366 万张, 排名第二的是电影《 冰雪奇缘》 的电影原声带, 销量353 万张, 英国歌手山姆·史密斯的专辑《 In the lonely hour 》 卖出了121 万张, 而美国2015 年上半年的数字单曲总销量共计约为一亿六千万张。中国台湾的已故歌手邓丽君总共出了100 张唱片, 平均每张销量100 万张, 一人的唱片销量就是1 亿张。众多的音乐艺人和音乐制作公司, 形成一个音乐制作销售产业, 推动了经济发展。

其次, 以劳务形态存在的音乐服务产生直接的直观效用。音乐商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也是音乐对经济的直接作用。音乐商业演出、有偿音乐制作、音乐心理治疗等围绕音乐的商业模式不断开发出来。专业的商业演出公司不断涌现, 音乐明星出场费从几万上升到几十万, 个人演唱会的单一的门票收入都是以百万来计算, 还有更多的商业赞助以及广告代理等, 音乐明星每年的广告代理有的已经上升到上亿元。音乐艺术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 不仅有音乐制作公司, 出现了众多的音乐经纪人, 音乐艺人, “ 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音乐选秀节目直接推动了我国音乐艺术的普及, 进一步提高了影响力, 而且形成一种音乐艺术产业, 直接的冠名权已经从第一期的6 000万上升到最新一期的2 亿元, 更是直接带动了浙江卫视的整体收视率高升, 也将加多宝的品牌形象重新树立起来, 带动了我国的音乐艺术的商业发展, 形成一种成熟的音乐产业模式。

再次, 构建在音乐娱乐消费上的音乐服务产生综合社会效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 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 人们需要更多满足精神需求和心理放松的消费, 建筑在音乐娱乐消费基础上的音乐雅座、舞厅、迪吧等, KTV娱乐把人们从紧张激烈的职场上解脱出来, 以音乐、环境、服务、氛围来更好地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 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又能够让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有一个更好的精神栖息之所, 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产生更多的社会综合效益。

总之, 音乐艺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社会经济发展是音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为音乐艺术提供更广阔的存在和发展空间。 音乐艺术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也为社会更好地运转提供润滑剂, 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典.论作为文化的音乐与作为艺术的音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5) .

[2]王一涵.当今社会音乐倾向的思考[J].大众文艺, 2011 (15) .

试论金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10

一、强化对金融的引导, 促进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1. 金融大大促进了储蓄和投资的增

长,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推动, 而储蓄恰是提供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在经济从不发达向发达迈进的过程中, 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在推动储蓄率上升的因素中, 金融是最为重要的生力军。金融的特点是资金融通, 而利息率则令当前消费转化为未来消费, 实物储蓄转化为货币储蓄使储蓄增值并转化为投资成为可能。这样也就决定了金融有条件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转化为储蓄, 进而为各业生产提供资金来源。与此同时, 金融的特性也使它成为动员储蓄和投资的最佳途径:一方面, 把分散的储蓄者用于投资或存储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大量信息和投资渠道, 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 而流动性金融市场能增强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以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另一方面, 动员储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金的诸多投资者, 金融中介则能够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大量地动员和形成储蓄, 从而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2. 由于金融的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

使得资金得以合理流动, 进而提高了资本效率。金融能够降低长期投资的流动性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需要长期的资金占用, 为此, 储蓄者必须承担因资金长期被占用而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以致不愿长期投资。而资本市场交易、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中介的往来存款业务以及针对外部冲击对流动性投资和非流动性投资进行的动态均衡组合部位金融则具有降低和分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可为力争回避流动性风险的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这就使得更多资金得以流向周期较长的项目。金融可以使储户节约获取信息的成本, 金融中介具有令个体储户更大的获取和处理众多企业、管理者和经济环境方面信息的能力和专业评估技术, 能为其成员提供投资信息服务的成本比个体储蓄投资者通过个人努力获取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

二、正确认知金融风险, 降低其对经济发展的滞阻作用

金融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现出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效应。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了金融的稳健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稳定和促进作用。

1. 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是金融风

险客观存在的主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只要有不确定性存在, 就会有风险存在。金融业是高负债经营的产业, 自有资金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把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来得以实现的。前者的存在, 须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储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二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高效。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 金融风险就会存在:一方面,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市场经济主体对客观认识的有限性, 只要银行经营稳健, 储户就能认识到全体不挤兑更利于集体利益, 但在银行面临“困境”时, 储户就极有可能为降低预期风险而参与挤兑;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金融机构管理者趋于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策略, 从而导致金融资产质量下降, 借贷人也有可能采用不正当手段, 如欺骗、违背合约以及钻制度的空子来不合理占用资金, 导致金融机构对借贷人的监督不能完成了解, 从而产生金融风险。

2. 金融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广泛渗透

性和扩散性导致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首先, 金融机构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组织, 其若经营失策必将连锁造成众多储户和投资者蒙受损失。其次, 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扩张信用的功能也会使金融风险具有数倍扩散的效应。再者, 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在一起, 任何单一银行的支付困难都极可能酿成整个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最后, 信息不对称会因某一金融机构的困难被误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危机, 进而引发恐慌。金融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其风险性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具有快速、面广的特点, 极有可能使原本为局部性的金融困难快速演变为全局性金融动荡甚至是经济危机。

3. 金融资产的高度流动性和金融风

险的隐蔽性以及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会导致金融风险易于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将严重危害经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的快速进步导致各地区金融资源融合和互动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 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地区的金融风险都将会很快传染到别的国家或地区。与此同时, 信用存在的有借有还、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特点以及银行垄断或政府干预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将其掩盖, 使其得不到及时解决并日益严重。如果这种金融风险逐渐累积到一定程度爆发时, 就会演变成金融危机, 并会加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预测的破坏。

所以说, 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能够极大地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 又会产生金融风险, 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所以, 在积极发展金融业, 创新金融服务的同时, 必须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 及时发现和化解金融风险, 预防和抑制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要赶超发达国家, 稳健发展金融市场显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陶广峰.金融创新与制度创新[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驾驭课堂的艺术下一篇:信号提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