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稳定

2024-05-06

政治稳定(精选十篇)

政治稳定 篇1

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 我国政治民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也基本实现了政治稳定。分析我国政治发展过程, 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的辩证关系, 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践, 可以更好地把握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 使其更加协调的发展。

一、政治制度决定着政治民主的方向, 是政治稳定的基石

政治民主的核心原则要求实现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 然而, 自由和平等的实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到底选择哪种实现方式是由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同时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对政治稳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政治民主化道路和方向。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全会决定再次重申了我国政治民主发展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个方向是由我国的基本制度决定的, 同时也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政治的稳定发展。

政治制度的稳定是政治稳定的基础。正是因为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从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才实现了政治的稳定, 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苏联巨变也充分表明政治制度的稳定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制度自信在政治稳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政治民主是根本政治制度之中的民主。政治民主并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和民主, 政治民主是在政治制度之下, 有约束的民主。突破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民主, 搞类似“一人一票”的东西, 表面上看扩大了政治参与, 实质上, 从我国的政治制度看, 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脱离了党的领导, 就会走上邪路, 走上不归路, 对政治稳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一再强调, 我们绝不照搬国外的政治模式, 绝不搞政治上“飞来峰”, 充分说明, 我们的政治民主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从实际出发, 在根本制度之下, 不断完善我们的基本制度, 把政治民主推向深入,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不变味, 才能更好地保持政治一致性, 促进政治稳定发展。

因此,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向是我国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的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政治民主制度化、法治化是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

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的重要因素, 同时政治参与的“速度和广度”对政治稳定又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是政治稳定的关键所在。政治参与的可行性、有序性是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协调发展的另一个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讲, 政治民主制度化、法治化就是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

政治民主法治化是政治制度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宪法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最有效方式, 离开宪法法律, 任何制度设计都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不仅是权利的参与, 而且更需要过程的参与和监督。把政治民主纳入法治的轨道上, 不仅可以尽量减少政治民主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使公民参与的起点一致, 参与过程更加公平公正, 同时也有利于人民群众去监督政治民主。全社会法治意识的增强也有利于提高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更加懂得权利和义务的真谛, 可以大幅度提高政治民主程度, 促进政治民主向前发展。

一方面,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治民主, 可以消除和缓解政治参与过程中产生的无序和冒进, 使政治参与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合适的范围内, 这在很多方面会减少政治民主改革带来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同时,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治民主, 公民对政治参与的信任和认可程度会大大提升。这样, 不仅有利于稳步提升政治参与, 同时也使政治民主发展成果更易得到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政治稳定。

以我国村民自治为例。之所以一些地方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 不是制度设计本身的问题, 而是公民参与没有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 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 只依靠行政手段很难使政治民主得到有效实施。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最终使一些村陷入选举艰难, 重复波折的境地, 破坏了政治民主, 影响了政治稳定。

另一方面, 政治稳定要求政治民主是渐进式发展, 而不能是跳跃式发展。渐进式发展就必然要求在一个能支撑其平稳活动的制度上运行。从目前来看, 在党的领导下, 法治是唯一一个能承载起这个重任的制度。当前, 我国全面改革进入深水区, 国内外不稳定因素增多,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 改革压力增大, 改革阻力也在增大, 破坏团结稳定的因素不断累积。更要求我们要稳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这就要求政治民主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前行。这个范围必然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范围, 也必然要求在宪法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在今天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政治民主法治化是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

三、反腐倡廉是政治民主的必然选择, 是政治稳定的首要前提

从我国的政治制度来看, 政治民主首先是党内民主, 要做到党内民主, 就必须依法推进反腐败, 清除党内的害群之马,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保持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这无疑是政治稳定的前提。

从政治民主的核心原则自由平等来看, 要实现自由平等, 就必须推进反腐倡廉, 消除特权, 从而保证真正的自由平等。, 要实现政治民主, 就要扩大公民的权利, 也就必然要限制公权力, 而腐败的背后恰恰是公权力的滥用。一方面, 公权力的滥用, 会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公平起点。以选举为例, 如果滥用公权力, 不按法律法规操作, 公民政治参与的诉求就可能被故意忽视。同时, 在选举过程中, 如果不尊重公民的选举自由, 用威胁、利诱等不正当手段来推进选举, 必然会导致政治参与过程的不公, 甚至成为一种形式主义。这就会大大挫伤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甚至引起公民的不满。另一方面, 公权力的滥用, 大量的腐败滋生, 形成一定的“圈子”, 不仅对社会公众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且也会使一些不愿不想腐的党员干部受到排斥, 进而影响党组织建设, 形成党内诸多不稳定因素。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 推进反腐倡廉可以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人心所向是政治稳定的首要前提。之所以社会上出现仇富仇官现象, 和腐败蔓延是密不可分的。党的十八大后, 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反腐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同时, 从一些腐败案件中, 可以看到腐败现象非常严重, 动辄上亿的贪污, 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 同时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劳而获, 权钱交易的风气很容易在社会上模仿滋生。一方面, 这种情况会导致社会严重的不平等, 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 尤其是权钱交易, 不仅损害了党的利益, 同时会大大影响政治生态, 在权钱交易中形成的既得利益者, 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其既有利益, 这就必然会阻挠政治民主的进程, 妨碍政治民主的发展。另一方面, 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公民对党和政府失去信任, 同时也对政治民主失去信心。一旦这种情况出现, 并且在国外势力的鼓动下, 公民有可能把另一种政治民主形式看作是救世良方, 从而动摇政治稳定。

总之, 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不能脱离其存在的客观环境, 忽视了基本国情, 去讨论所谓的政治民主和稳定, 就会陷入虚无主义的困境。从我国的国情看, 要想保持政治民主和稳定协调发展, 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发展方向, 从制度化和反腐败入手, 通过制度内在改变, 不断完善政治制度, 促进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同时保证政治稳定。通过外在保障, 不断加强反腐倡廉, 走群众路线, 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 才能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 全面推进改革, 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使政治民主纳入法治的轨道, 走上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相辅相成的发展之路。

摘要: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政治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矛盾。同时, 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本身都是相对的概念。政治制度决定着政治民主的方向, 是政治稳定的基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向是我国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的重要因素, 同时政治参与的“速度和广度”对政治稳定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政治稳定的关键所在。反腐倡廉是政治民主的必然选择, 是政治稳定的首要前提。

关键词:政治民主,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反腐倡廉

参考文献

[1]王逸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国际关系[J].学习与探索, 1998 (5) .

[2]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J].战略与管理, 2000 (05) .

[3]黄晓玉.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及其现实意义[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0.

校园政治稳定工作预案 篇2

为了有效地维护学校的政治稳定,保障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正常化,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订本预案。

一、校园政治稳定范围

1.校园内外有师生参与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事件;

2.校园内外有师生参与的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

3.各种非法传教、政治性煽动蛊惑事件;

4.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

5.由于师生非正常死亡或失踪等引发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事件。

6.因学校重大改革、对师生进行纪律处分、后勤保障意外中止等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

7.校园及周边发生重大刑事或治安案件、重大突发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事件。

二、校园政治事件处置原则

突发性政治事件应急处置按照“先控制,后处置”的总原则。在学校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指挥下,所有教职工都有参加处置突发事件的义务。

(一)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合法、公正处置的原则。

(二)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

(三)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四)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三、校园政治事件组织体系

设立学校突发性政治事件处置指挥小组,工作小组。

(一)学校突发性政治事件处置指挥小组

总指挥:邓正全

副总指挥:向朝忠、袁方

(二)学校突发性政治事件处置工作小组

组长:刘学勇

副组长:何英、潘平

成员:张惠、石明旭、涂雪英、宋友波、廖正刚、张铅理、陈懿、何小勇

四、校园政治事件处置分工:

1.校园内外有师生参与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等突发事件的处置,由学校办公室和安全办公室承担,师生所在部门负责人协助处理。

2.校园内外有师生参与的集体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由学校办公室和安全办公室承担,师生所在部门负责人协助处理。

3.各种非法传教、政治性煽动蛊惑等事件的处置,由学校安全办公室和教导处承担。

4.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处置由学校办公室和安全办公室承担。

5.师生非正常死亡或失踪等原因引发的影响校园稳定事件的处置由学校办公室和安全办公室及所在部门承担,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助处理。

6.因学校重大改革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的处置由学校办公室和安全办公室承担,所在部门负责人协助处理。

7.校园及校园周边发生重大刑事或治安案件、重大突发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事件的处置由学校安全办公室承担。

五、学校校园政治事件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和预警信息

1.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安全事故的部门或个人均需立即向向学校办公室、安全办公室报告;学校办公室、安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了解详情,及时、准确向指挥中心总指挥和相关的副总指挥报告客观真实情况。

2.各部门要按照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要求,根据相关预案迅速开展工作。

3.办公室根据总指挥的意见,将重大和重要情况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报告的应急信息内容要完整,一般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起因初步分析、性质初步判断、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应采取的措施、校内外公众和媒体等各方面的初步反应、事故的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以及其他应报的事项。

(二)预防和预警行动

1.在学校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科室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指挥能力和实践能力。

3.做好应对学校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安全事故预防、观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开支。

六、校园政治事件应急处置

1.学校发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由学校突发性事件处置指挥中心或办公室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公安派出所报告。如果属于特别重大事件,应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学校发生突发政治事件,应立即响应下列应急行动:

1)根据案件性质和相应分工,学校突发性事件处置指挥中心或办公室相关人员接报后赶赴现场。

2)根据事件引发原因,通知与事件直接有关的部门主要负责人立即到场,对原因清楚、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马上依法、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对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处理的,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使师生及时了解事实真相,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决策和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3)学校突发性政治事件处置指挥中心或办公室随时向上级报告事件发生发展动态,落实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令;

4)按照学校突发性政治事件处置指挥中心安排,学校有关部门协助公安部门对事件现场的处置工作;维持现场秩序,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的人介入;党政干部、教研组长、辅导员、班主任进入事件现场进行劝阻、疏导、教育;尽力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5)根据事件级别和相应预案要求落实其他各项应急响应措施。

3.如果响应行动涉及对学生的处置、处理,必须把握时机、方式方法适当,必须坚持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必须避免激化矛盾,应当有助于事件的尽快平息。

4.突发政治事件平息后,学校突发性事件处置指挥中心或办公室根据事件的起因、性质、后果,研究并落实善后与恢复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报告报上级有关部门。

七、处理校园政治事件的注意事项

(一)建立和健全信息队伍,加强信息、情报工作的力度,发挥隐蔽力量的作用,做到信息准、灵、快。

(二)加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定时、定岗、定职。

(三)建立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考核奖惩制度,表彰奖励有功人员,对玩忽职守,酿成事故者要追究其责任并予以相应的处罚。

日本政治稳定的秘密 篇3

很多中国人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日本的首相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有些首相上台不出一年就下台去了,然后又换上一个新的首相。国家领导人更迭如此频繁,为什么日本的政府却没有出问题,日本的社会秩序还能够正常运行呢?

日本的高级公务员保持日本政治稳定

俞天任先生的新书《谁在统治着日本》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日本有稳定的职业官僚体系,正是这些“国家公务员”在统治着日本,他们不会因为政党的执政、下野而丢掉自己的饭碗,失去自己的职位。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手里端的也是“铁饭碗”。这批体制内的精英正是日本政府“不出乱子”的支柱力量。

要说到职业官僚,还得从中国的科举制度说起。中国的科举取士是政府选拔官员的一大创举,这个创举甚至比中国的四大发明更加影响深远,世界各国目前盛行的文官政府体制都是以中国的科举制度为源头的。正是中国自隋唐以来就开科取士,保证了官僚的精英化,并兼顾了社会公平,中国才有了效率极高的官僚制度,这也是中国在古代领先于世界的一大重要原因。日本在中国唐代的时候,派遣了很多“遣唐使”,后来搞了一个“大化改新”,全面模仿中国,奠定了日本成为东亚强国的基础。

日本人的学习能力超强,很有一点“断尾求生”的精神,近代以来,日本被西方列强欺负,为了独立自主,自强求富,日本又在“和魂洋才”的口号下全面学习西方。日本人从普鲁士搬来了《帝国官吏法》,搞出来一个《文官考试的试部和见习规则》,日本的“高等文官”就此诞生了。

“高等文官”正是日本官僚体系的核心,这一群体几乎被日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垄断。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帝国大学的学生素质较高,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帝国大学的毕业生享有免试优惠待遇,在这群幸运儿中又以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最为突出。虽然麦克阿瑟在二战之后对日本的官僚体系进行了改造,但是直到现在,尽管采取了无数的限制措施,东京大学毕业生在日本的高级公务员考试中比例仍然占到50%以上。

麦克阿瑟的官僚体制改革没有在根本上改变东京大学毕业生在高等文官,也就是国家高级公务员中的竞争优势,但是有很大的影响,就是将日本的高级公务员的工资降下来了。当时日本的高级公务员的工资比不上他们在日本企业当高管的同学。虽然这些日本的高级公务员找到了给自己带来巨额收入的门道,客观上造成了腐败。俞天任先生将这种门道称之为“下凡”,高级官僚在离开官衙之后,到民间社会“兼职”,他们到民间的大企业或者全国性的行业协会担任常务、专务甚至副社长、副会长、社长、会长这样年薪极高的要职。他们除了年薪收入外,还可以获得一份极高的退职金。甚至某些高级官僚“下凡”后,等个两三个月再换一个地方就职,再拿一份可观的退职金。

不管日本的执政党如何更迭,首相及各部大臣等“政治家”如何更迭,日本的高级公务员是雷打不动的,除非他们犯了错误,除非机构被撤并。这批人不会随着政党的更替而丧失权力,日本政府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稳固,而保持了一贯的运行效率。所以说这批人是真正的统治日本的人。

日本民主党上台之前,就攻击过官僚制度,他们抨击官僚们把日本的行政部门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搞成了一个个互不通气的独立部门,效率严重低下,官僚们只会维护自己群体的利益。民主党上台后,发现“踢开官僚闹革命”完全错误。要保持政府的有效运行,还是要依靠这些国家公务员,也就是官僚。因为国家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懂政治,会搞选举就能行的,需要专门的人,需要具备专门知识的人处理专门的事情。日本民主党的首相菅直人上台后,赶紧召回了被攻击的原官房长官仙谷由人,担任官房副长官,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与各省次官的关系。仙谷履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各省次官开会,为民主党上台之后发表的缺乏“礼貌”的攻击“官僚”的言论道歉,表示以后一定尊重官僚们的意见。

日本的官僚政治在可想见的未来,还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无论日本政治家们怎样博弈斗法,想法上台,高级公务员们都是他们必须尊重和依仗的力量。离开了这批人,政治家们玩不转,无法管理国家。官僚政治是日本政治体系的痼疾,短期无法治愈。

日本的政治家族掌握日本最高权力

说点题外话。俞天任先生在《谁在统治日本》一书中提出的,“官僚在统治日本”的说法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的说法。只不过他对日本的政治和社会有着深刻的观察,对于日本的近现代史也非常了解,他在书中大体梳理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文官制度”的演变。“统治”是一个政治概念,意思是“掌握政治权力、行使国家强制权力”。有统治权的,只能是政治精英。在国家体系类当权的人才有统治权。这是统治的狭义的概念。

笔者认为,除了这批稳固的掌握着政治权力的官僚统治者外,还存在着一大批走马灯似的轮流分享最高政治权力的统治者。当然了,在日本天皇依然有着崇高的地位,虽然日本皇族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所有日本人的神经,明仁天皇儿媳妇雅子王妃膝下无子也让日本民众牵肠挂肚,但是日本的天皇目前的统治权力只是象征性的,麦克阿瑟的民主改革,让天皇走向了神坛,天皇的“神格”被去除。日本政府的权力还是掌握在首相的手中。日本实行三权分立,议员先生们无疑是日本政局中的主角,某些政党、派系的领头人甚至是日本政坛的“主角”,正是他们在不断角逐日本政治的最高权力。

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加上高级公务员,这些都是日本社会的统治者。笔者所要说的重点是,与东京大学毕业生在高级公务员中形成派系一样,日本的最高政治角力场中日本的家族政治和派阀政治非常明显。

日本的首相差不多也是“生出来的”。网上有一篇文章流传很广,讲的是日本的五大政治家族。我在这里就举五大政治家族的例子,从日本近年来担任首相的几个政治家族说起。

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他的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岸信介,日本第56、57届首相,当过甲级战犯,但是也促成了日本经济腾飞。岸信介的亲兄弟佐藤荣作是日本的61-63届首相。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当过日本的外相,如果不是过世得早,差点当了日本首相。

麻生太郎的家族也是政治世家。他的高外祖父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曾外祖父牧野伸显官至外务大臣、内大臣;外祖父是日本名首相吉田茂;岳父是另一位日本名首相铃木善幸。麻生太郎当选首相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日本财阀麻生家族的首领,麻生家族的所有财富都落入他的手中,他的家族财富是其坚强的整治后盾。

鸠山由纪夫也是出身政治世家。他的曾祖父鸠山和夫当过日本众议院议长。他的祖父鸠山一郎当过日本首相。他的父亲鸠山威一郎当过日本外务大臣。鸠山家族是一门两首相,祖孙两代都当过首相。

福田康夫和他的父亲福田纠夫都曾担任日本首相,时隔27年,父子两人都当上日本首相,算得上是日本政坛的佳话。福田纠夫是日本的名首相。巧合的是他们父子两人都是在71岁当上日本首相的。

小泉纯一郎的家族也是政治世家,他们家在日本国会中是常青家族,自他的祖父起到他的儿子,都是国会议员。日本国会的历史有114年,而小泉家族担任国会议员的历史则长达94年。

以上担任过首相的政治世家只不过是日本家族政治的一个缩影,据有关统计,日本的国会议员中有40%的议员是世袭议员。这些议员都是各大政治家族在内部产生的。日本民主党在国会中世袭议员的比例占到议员比例的20%。在大选中,这些政治家族往往会将自己手中的席位运作给自己的亲属。日本议员世袭的现象在西方国家中是最突出的。虽然很多日本民众对这一现象抨击得很厉害,攻击这些世袭议员“对公共事务缺乏应对能力”,可以掌握选举优势和政治人脉的这些政治家族是不会将席位轻易地交出去的。

据李成刚、龚成两位学者研究,从1950年代至今,日本政坛已经经历了4代家族人物:“第 1 代以池田勇人、佐藤荣作、吉田茂为代表;第 2 代是田中角荣、福田赳夫这一代人,他们是在战后不久进入政界的,是第1代人的心腹; 第3代则以竹下登、安培晋太郎和宫泽喜一为代表。上个世纪 90 年代, 新一代政治家脱颖而出,其中多为第2代和第3代领导人的亲属,如 1996 年以后4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森喜朗、小泉纯一郎的父辈都是资深议员。福田康夫是前首相福田赳夫的儿子,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是前首相鸠山一郎的孙子。”

日本的政治家族还有一个特点是彼此联姻,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派阀政治也鼓励将子女和亲属纳入自己的派阀。对日本自民党比较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之前自民党当政时期,有很多派阀,比如说森派、桥本派、山崎派等等。这些派阀都是基于同样的利益诉求纠合在一起的政客团体。派阀最讲究的是忠诚,最能保持忠诚的是子女亲属等自己人。日本的派阀政治在国会中特别明显,但是某些议员参加某一派阀具有投机性,这些人随时可能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改换门庭,甚至自立门户,甚至背叛投敌。所以扩大门阀实力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子女亲属成为国会议员,因为他们最值得派阀首领的信任。

与日本的官僚政治一样,日本的家族政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也是难以改变的,因为这些大家族掌握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人脉的优势。他们之所以能搞家族政治就是因为日本的政治体制给了他们空间,在他们掌握的空间中,他们已经顽强地形成了固有的影响力。日本政治要改变家族政治自然不是在短期之内就可以实现的事情。

文中资料:

首相是日本内阁的最高首长,也是日本实际的政府首脑,领导各行政机关运作。日本首相更迭频繁,仅二十年来就更换了17位首相。

第79任 细川护熙 1993年8月9日—1994年4月28日 日本新党

第80任 羽田孜 1994年4月28日—1994年6月30日 新生党

第81任 村山富市 1994年6月30日—1996年1月11日 日本社会党

第82任 桥本龙太郎 1996年1月11日—1996年11月7日 自由民主党

第83任 桥本龙太郎 1996年11月7日 1998年7月30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84任 小渊惠三 1998年7月30日—2000年4月5日 自由民主党(在任中中风;辞任后去世)

第85任 森喜朗 2000年4月5日—2000年7月4日 自由民主党

第86任 森喜朗 2000年7月4日—2001年4月26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87任 小泉纯一郎 2001年4月26日—2003年11月19日 自由民主党

第88任 小泉纯一郎 2003年11月19日—2005年9月21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89任 小泉纯一郎 2005年9月21日—2006年9月26日 自由民主党(第3次担任首相)

第90任 安倍晋三 2006年9月26日—2007年9月25日 自由民主党

第91任 福田康夫 2007年9月25日—2008年9月1日 自由民主党

第92任 麻生太郎 2008年9月24日—2009年9月16日 自由民主党

第93任 鸠山由纪夫 2009年9月16日—2010年6月2日 民主党

第94任 菅直人 2010年6月8日—2011年8月26日 民主党

第95任 野田佳彦 2011年9月2日—2012年12月26日 民主党

政治稳定视阈中的“蚁族”现象分析 篇4

一、“蚁族”概念界定与特征阐述

青年学者廉思在其编写的纪实学术作品《蚁族》中提出了“蚁族”这一概念,认为“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这一群体定义为“蚁族”主要是由于该群体如同蚂蚁一般有较高的智商、弱小状态和聚居的现状。

廉思根据课题组研究显示,得出该群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首先,该群体是大学毕业生群体,即该群体成员均接受过高等教育,是一个高知群体。其次,该群体是低收入群体,其中大多数人从事简单的技术类和服务类工作,月均收入为2 000元左右。最后,该群体呈现出聚居的生活状态。该群体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已经形成了一个个聚居区域———“聚居村”[1]。

二、“蚁族”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发展,政治稳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政治稳定寓于社会之中,社会的新变化总会给政治稳定带来新的挑战,新兴社会群体“蚁族”的产生同样会对政治稳定提出新的要求。

(一)网络参政对政治参与途径的影响

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一个有输入和输出组成的生态系统,要维持其稳定,必须平衡输入与输出。这里的输出主要指政治参与即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2]。传统政治参与途径主要是选举、投票、结社等,但作为80后的“蚁族”最先跨入信息时代接触新事物,是一个对网络熟练操作的群体,在应对方式上,“蚁族”选择最多的是网络曝光和媒体曝光,其次是上访、公开集会等,赞同度最低的是罢工与游行示威。网络是其利益表达的首选工具。2008年网络舆论威力已然显现,作为草根力量登上舞台象征的“烟照门”、“考察门”以及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等也给“蚁族”运用网络手段表达自身利益以很大的想象空间[1]。“蚁族”将网络政治参政作为其主要途径,对传统政治参与途径的忽视,这种畸形参政方式势必会影响到其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二)政治冷漠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

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试图引领我们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去认识人类政治生活。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内化于体系成员心中,表现为对政治体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3]。“蚁族”对生活的预期乐观,但对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不抱以信心。79.2%的受访者都乐观地认为未来三年内的总体生活状况会有所改善。但是对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这两方面,大多数受访者(政治地位∶55.9%,民主权利∶51.3%)则不抱以乐观预期,认为不会有多大改善[1]。这种冷漠的亚政治文化的长期存在将会削弱主流政治文化的整合作用,弱化“蚁族”对现有政治体系的认同,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将会对社会政治生活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生存环境对政府职能的挑战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公共组织在维持社会稳定、保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所应担负的职责和应发挥的功能[4]。首先,政府职能体现着公共性,政府组织由公众创立,并由公众选举代表组成,其目的就是为公众服务,为公众负责。“蚁族”主要从事保险推销、餐饮服务、广告营销、电子器材销售等低收入工作,福利待遇较差,“三险一金”方面往往得不到保证,而相关职能部门却未能及时履行其职能,改善其工作环境。其次,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职能,即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但“蚁族”聚居区各类无照经营门店的大量集中并且无序增加,入室盗窃、抢劫斗殴等刑事案件频发说生活状况令人担忧。这极大地增加了职能部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的治理成本。最后,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并且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需尽量做到公平。“蚁族”有的毕业于名牌高校,但更多的来自师资力量一般、教育经费投入较少的二流院校,这说明国家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明显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如何更均匀更平等地提供公共物品将仍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又一重大挑战。

三、关注“蚁族”保障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始终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而在这之中稳定又是压倒一切的大局。“蚁族”作为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智商边缘化群体,如果不给予及时的关注,将对现有政治体系产生较大冲击,不利于政治稳定。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使其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是一件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一)推动城乡经济与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为“蚁族”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得益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发展的严重不平衡。“蚁族”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正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畸形化社会流动,所以必须改变经济发展现状。一方面,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开拓中小城市就业市场。大城市以其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优越的社会环境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吸引着大量大学毕业生,相比之下中小城市无论从资源还是从发展机遇方面都要逊色得多。所以,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提升其与大城市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竞争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新就业机会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开辟西部落后地区就业市场。加快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的推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以便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扎根当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健全社会保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蚁族”提供安稳的社会环境

“蚁族”的出现是对政府社会职能和城市管理的双重挑战。为应对挑战需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制定针对“蚁族”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蚁族”中部分成员工资过低,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若能将他们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不仅可以防止潜在的刑事犯罪,而且也可以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促进长远发展。其次,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营造健康的城市环境。城市管理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质量。“蚁族”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拥挤的交通、城乡结合部的治安混乱等问题的出现,徒然地指责城市人口太多,不如用心致力于提高管理城市的能力。

(三)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为“蚁族”建立良性的社会流动

人才是国家振兴的智力保障,人才的合理安置是政治稳定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能”的社会,要做到人尽其才,最重要的便是确立“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中国传统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长时间的稳定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有一个比较通畅的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的流动机制即科举制的创立,将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竖立起来。因此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的“蚁族”而言,为防止其被长期边缘化,需将他们纳入现有的社会体制之内。这主要体现在人事安排方面应杜绝依靠关系、权力和金钱的“暗箱操作”,而要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整合网络与传统参政途径,为“蚁族”创造制度化的参政环境

政治参与是构成政治系统内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有效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系统稳定的保障。规范“蚁族”群体的政治参与使其服务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第一,加强网络监督,引导网络参政良性发展。当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参政越来越多。“蚁族”善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需求,但网络参政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也由于它的自发性、突发性以及隐匿性等特点给政治稳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借助于技术创新对网络参政进行监管将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治民主化建设。第二,建立相关社会团体,将政治参与纳入现有制度之内。“蚁族”基于自身利益而成立相关团体,将凌乱的政治意见集中起来,通过正规的渠道反映问题,一方面可以使问题得到合理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也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第三,完善传统政治参与渠道,促使“蚁族”政治参与制度化与常规化。“蚁族”中的大多数选择网络、媒体曝光等渠道,这说明现有的传统政治参与渠道还未将这一群体吸纳到体制之内,因此要建立制度化的渠道使他们的利益和政治诉求得以表达。

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至理名言,它在解释历史上的王朝兴亡的同时,也在告诫着后人如何维持社会政治稳定,“蚁族”这一新兴高智弱势群体拥有巨大的潜在能量,重视“蚁族”并及时化解其与社会的矛盾,发挥其优势作用,将会对未来的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城市所能提供的岗位与毕业生的数量在供求关系上表现的日益紧张。一个新型弱势群体“蚁族”已经出现,并将通过对政治参与途径、政治文化和政府职能等方面影响中国的政治稳定。因此关注该群体的生存现状,了解该群体的实际需求和解决该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成为社会与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

关键词:蚁族,政治参与,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政治稳定 篇5

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省首批基建项目股份制试点企业,公司拥有总资产22.5亿元,年生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公司现有职工1553人,家属及暂住人口3000余人。公司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调解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改革和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公司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一是公司现已跻身四川省工业企业综合实力20强四川省化工企业最大规模10强,四川省化工企业最大市场占有份额10强行列。二是公司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和“省级综治模范单位”称号。

一、提高认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

人民调解工作是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及时发现 和解决职工家属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企业凝聚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司坚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加强企业文明建设、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将人民调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公司党委书记担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其成员包揽了党政工团主要负责人,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

工作,在公司各车间、处室设立调解小组33个,建立信息员120名,形成了“班组—车间—调解办”三级调解网络,使调解工作切实做到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小纠纷不出班组,大纠纷不出车间,把各类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创新机制、不断激发人民调解活力

公司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 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及司法部《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精神为契机,不断加大人民调解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基层调解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建立了调解笔录、调解纠纷登记表、回访记录、汇报记录、纠纷排查等台帐,并做到记录祥细准确、资料归档有序,使调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人民调解员素质建设上,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入手,不断提高调解人员政治素质。严格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条件,通过选举、聘任、培训等办法,使为人公正,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人员充实到人民调解队伍中。坚持每月一次例会,集中学习、细心研读宪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探讨员工群众思想动态,研究化解民间纠纷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法律水平和调解技能,历年来,公司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为100%。

公司人民调解工作遵循“组织建设走在预测工作前,预测工作走

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方法,建立了纠纷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对获取的信息通过分析,按矛盾纠纷的性质、轻重缓急进行处理,对容易激化的纠纷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掌握其动向,对激化苗头刻不容缓地采取措施,坚决遏制苗头滋长,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公司曾有一例家庭纠纷,员工张某之子从小辍学在家,养成了依赖性强、不求上进、好吃懒做、好赌的恶习,十几年来,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驾驭、烹饪、摄影,但都因嫌收入少,怕吃苦而停止,后因失恋烦躁,砸碎家具、并以烧房威胁父母索要钱财,张无可奈何,请求组织予以授助。调解员高度重视,迅速通过小区办和他的朋友了解后对症下药,针对当事人文化程度、自控能差、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三翻五次登门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择业观,分析纵火的危害及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并发动其朋友们对其进行思想疏导,要求张某改进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后来,其子态度明显改善,表示要做个自食其力的人,有效避免了一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此外,公司在抓好法制教育,提高员工群众素质上,充分利用广播、闭路电视、天华报和标语、板墙报、宣传厨窗等多种渠道对员工家属进行宣传法律法规,弘扬好人好事,做到了“墙上有标语、广播声音、电视有图象、报上有文章”,扎实的宣传工作,使职工家属法制意识增强,“顾全大局、维护稳定”思想已深入人心。为此,公司内部矛盾纠纷逐年减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员工群众法制意识明显提高。

三、以防为主、防止激化,为企业改革改制服务

随着公司经营机制的转变,改革的深入,利益的调整使广大员工 的各种思想问题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成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公司围绕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努力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坚持把实现公司生产经营总目标作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调解促进生产发展的思路,把生产经营的重点、改革的难点、职工思想疑点作为工作重点,把调解工作浸透、融合、落实到生产经营之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稳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司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确立了公司三步走改革目标,制定了《公司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改革实施意见》,《公司开展关于定岗定员转岗分流实施意见》等文件,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公司内部机构由原来的42个减为21个,中干人数由原来的106人减为81人,全公司员工由转岗前的1931人减为1553人。近年,公司实施的主体分离、辅业改制、员工身份转换是一项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人民调解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清形势、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审时度势、沉着应对,把影响公司稳定的因素分析得更透一点,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点,把办法想得更多一点,把预案作得更实际一点,切实做到未雨绸缪。在此期间,公司做了大量宣传改革改制的工作,要求每个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顾大局、识大体,认清形势,摆正位置,不做违背国家政策的事,不做违背法律法规的事,不做违背公司纪律的事。公司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传

达有关国家改革改制方面的文件,使每个职工了解改革改制方面的精神,由于改革改制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公司对退休退养职工的经济补偿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初步方案,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了传达,有相当一部份职工对公司的方案不理解,提出不同的意见,有的退休、退养职工认为过去他们对公司作了大量贡献,现在公司经济效益好了,在经济补偿问题上和在岗职工有区别,对他们的贡献忽略了,这样不公平,甚至有的职工在大会上说了些比较尖刻的语言。针对职工与公司之间的矛盾,我们采取了找矛盾比较突出的职工曲膝谈心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宣传有关政策,使他们认识到公司改革改制方案是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的,通过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承受力,及时宣传改革的必然趋势,使职工认识到企业改革的必然性,从而理顺了各种关系,稳定了职工情绪,从根本上预防了各种矛盾的滋生,确保了公司的改革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政治稳定 篇6

袁贵仁指出,要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做好高校和谐稳定工作。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要求我们要以高度负责、奋发有为的精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最近,中央召开了全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对做好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是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

袁贵仁强调,要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着手,做好高校和谐稳定工作。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以科学发展奠基和谐稳定。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发展才能维护稳定,深化改革才能科学发展。要把改革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综合改革,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关注民意发扬民主,以民生改善维护和谐稳定。要带着深厚感情,充分听取意见,采取切实措施,尽心竭力解决好学生食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及青年教师收入、住房问题和离退休教职工养老待遇问题。三是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以优良作风保证和谐稳定。要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规范高校经费管理,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四是加强学习调研宣传,以正确舆论促进和谐稳定。加强正面宣传,回应社会关切,全方位、立体化、纵深化地反映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优秀师生典型以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举措。五是做好识人选人用人工作,以队伍建设支撑和谐稳定。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统筹领导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六是加强决策执行监督,以工作实效落实和谐稳定。完善决策程序,建立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理顺体制、优化管理、完善评价,增强执行实效。建立重点督办工作通报制度、公告制度,强化问责制度,确保监管到位。

袁贵仁要求,要抓部署、抓督查、抓落实,做好高校和谐稳定工作。切实做好开学工作,精心安排好开学典礼、入学教育,精心做好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及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开展安全稳定工作检查,治理清除校内治安、交通、消防、饮食卫生等方面风险隐患。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活动,为学生安全和学校稳定创造良好环境。开学前后,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负责同志都要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师生,抓调研,抓督查,抓协调,确保开学和十八大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部党组成员,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教育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有关部门和地方所属部分高校主要负责人,教育部有关司局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企业和谐稳定重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篇7

1、用加快发展的环境优化职工的成长空间。

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既要有正效应, 也有负效应, 而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构建的和谐环境, 就是为了谋求最大的正效应。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 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职工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而用发展的环境凝聚人心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俗话说, 企业无人则止。反过来说, 企业发展“止”了, 人也失去向“上”发展的台阶。企业只有通过加速发展, 才能破解各种难题, 缩小职工渴望成才与现实条件的差异, 才能满足职工展示自我价值、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也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和职工的同步发展中发挥最大效应。

2、用协调发展的环境推动职工不懈进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表明, 职工身处讲政治的环境, 政治意识就会明显增强;

身处公平竞争的环境, 就会主动挖掘自身潜力;身处团结和睦的环境, 就会感到心情舒畅;身处企业持续发展的环境, 就会越干越有劲头。面对当前的企业体制改革, 不少职工既盼改革, 又怕丢了位子;既盼薪酬改革, 又怕降了工资;既盼公平竞争, 又怕风气不正;既盼走向市场, 又怕难以存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职工的这些矛盾心理, 注重职工个体素质和企业群体素质的协凋发展, 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对此, 我们一方面要协调好人员培训、人才开发中的矛盾, 防止过去那种“重胀前使用, 轻长远培育”、“重少数人充电、轻多数人充值”等现象的回归, 构建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协调好社会矛盾和利益, 针对职工因社会利益尤其是体制改革后的利益落差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和对企业发展的诉求,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理顺职工的思想情绪, 为职工解释认识上的疑惑, 使职工不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从而促进企业的协调运行和均衡发展。

3、用全面发展的环境强化职工素质立身。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这个“人”既指个体也指群体;既涵盖人的数量, 也涵盖人的素质。随着国企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 企业岗位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愈加显现, 职工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成才意识普遍增强,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构建职工全面发展的环境中有所作为, 应充分发挥“三大激励”的效能, 为职工素质立身提供持续进取的动力。一是用真理的力量激励职工, 努力增强说服力。通过理论武装、政治导向等, 使职工在物质、精神追求中得到同化, 使职工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二是用目标的力量激励职工。要积极推动职工职业生涯设计的立体化、职业技能的市场和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方向转变。三是用典型的事例激励职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对岗位成才、发展有功、爱企敬业的职工, 我们不仅在精神上要宣传到位, 还要在物质上奖励到位, 以此促进职工队伍在理论修养、思想道德、职业能力等多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1、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营造和谐企业作为价值取向, 必须在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多点人心色彩。

首先, 要多点人文素养, 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文明、体现职工智慧和素质的创造性活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营造鼓励职工干事业、支持职工谋发展的企业环境。其次, 要多点人文关怀。把关心人与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和成就人统一起来,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零距离”, 达到职工人生修养的“零缺陷”, 确效实现个人与群体、职工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 使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出和谐的企业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

2、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维护社会和企业的稳定, 防范与及时化解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 既是当前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对此, 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其特殊的功能, 一方面注意引导职工在确立个人愿景时, 充分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一体的, 个人与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 各种因素都处在互动之中, 只有把个人的愿景融入企业的共同愿景, 才能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增强自身的力量, 最终实现个人的愿景。另一方面, 企业在确定共同愿景时, 必须充分关注职工的个人愿景, 鼓励职工发展个人的愿景, 将组织的愿景化为个人愿景的延伸, 使职工在实现企业愿景的同时, 更好地实现自我愿景, 从而为营造更加和谐的企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必须坚持文化创新

1、着重做好三个关系的协调。

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 通过互相尊重、换位理解, 使上下级关系更加融洽, 在和谐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帮助, 不断强化团队精神, 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的有效落实;企业及职工与社会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加强企业对社会和环境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职工就是企业形象等行业道德教育。

2、重点培育“三大文化”。

一要精心培育“学习文化”氖围, 把职工的文化素质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视作企业决胜的法宝, 积极倡导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工作态度和劳动方式, 努力提高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技术构成和知识含量。二要精心培育执行文化, 教育职工充分认识事业成功的艰巨性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要获得成功, 就必须超越以往的模式、超越现成的经验, 把工作任务的接受视作承诺,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决不找任何借口。三要精心培育创新文化, 打破旧模式, 构建新思维, 通过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任务而异的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 使企业文化既充满科学的理性, 又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情感, 既富有历史的积淀, 又不失时代的特色, 使全体职工成为和谐企业的建设者和受益人。

摘要: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者相辅相成。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为职工服好务, 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稳定,创新研究

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 都是通过两方面的建设来推进的, 一是物质文明建设,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 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 也累积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 例如城乡差距、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环境污染、社会腐败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不逐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现阶段, 国家针对这些问题更多的关注度在于制度、体制方面,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层面考虑还不多, 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新的环境下存在全面转型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在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单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也是社会稳定的“生命线”。

社会的稳定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群众之间利益的变化和调整、新旧观念的碰撞和摩擦, 这些社会矛盾的解决仅仅依靠经济、行政手段是难以彻底解决的, 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矛盾各方进行沟通、调解和处理。无论是经济利益的纠纷还是思想观念的碰撞, 往往都是由于双方缺乏沟通所引发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则可以通过持续、系统的教育说服, 消除双方之间的猜忌和顾虑, 培养相互之间的情感信任, 防患于未然, 并将矛盾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 减少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的震荡程度。

社会的稳定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凝聚社会力量, 创新社会管理意识。一个和谐的社会, 就必须要凝聚各方面的创造性力量进行管理, 而社会的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将现代意识作用于人民群众, 使得他们树立起积极的主体意识、科技意识、社会竞争意识以及科学的时间观念、效益观念, 并以这些意识和理念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 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的创造性行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创新作用, 通过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 减少社会相互之间的隔阂, 使得社会管理在有序、安定的前提下进行。

2认清社会发展需要,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转型, 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 我国社会处于关键的转型期, 经济改革也步入攻坚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从全新视角出发, 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特点进行研究,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 与时俱进,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实现价值转型, 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清楚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无能论”和“万能论”。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一门科学, 它不是迷信更不是神话, 所以也不是“一贴就灵”的“万能膏”;思想政治工作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 它的存在和发展证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绝不是一无是处、虚无飘渺的胡思乱想。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收效不如经济建设来的快、来的明显, 许多党政领导干部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导致了党组织思想涣散, 自己成了需要进行思想教育的对象, 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的具体体现。一些党员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 可做可不做, 甚至认为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背景下, 应该取消思想政治工作部门, 这些思想、意识的存在, 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极大误解和错解。事实上,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越是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期, 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的巨大作用, 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的稳定。

全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转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教育、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的强大武器, 在党的发展、壮大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时代均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现。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 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队伍的生命线, 在经济建设年代,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和技术工作完成的保证, 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1)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首要的就要关注民生。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立足人民群众的生活, 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 脚踏实地解决好群众的生活实际问题。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贫富不均,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人民群众, 急人民之所急, 想人民之所想, 将经济发展成果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转移、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例如, 在2003年, 我们取消了农业税, 结束了我国农民几千年交“皇粮”的历史;2008年, 我们又实行了九年义务免费教育, 使得更多贫苦家庭的孩子实现了上学的梦想;不久之后, 全国范围的免费医疗保险又拉开了序幕……, 这些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方针、政策, 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激情。

(2)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公平正义, 关注民权。权力是任何社会民众的重要关注点, 权力的不透明、不公平、不公正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权力包括了政治上的民主、经济上多劳多得的分配公平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权力等。当前一些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权力分配上存在不平衡, 强势群体权力不断膨胀, 而弱势群体的权力不断受到侵害, 导致了双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并通过一些事件引发。不公平的权力分配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丧失了基本的立足点, 无法说服广大人民群众。

(3)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 切实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应该仅仅限于空喊口号, 而是需要付诸行动, 通过采取行动来解决实际问题比任何口头宣传都有效, 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工作的形式、内容、方法以及体制机制等进行创新, 不要纠结于一些理论, 而要针对群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难以处理的实际矛盾, 提出解决方法并帮助解决, 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将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将社会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掉。

“稳定压倒一切”, 在强调社会稳定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同时, 我们也要正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不足,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建立起利益协调与表达机制, 充分重视民生、民权, 以人文本, 柔性维稳, 这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紫嘉, 梁斌.以改革创新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J].华北电业, 2013 (4) .

政治稳定 篇9

网络谣言仍然具有谣言的一般特征,但由于其发布和传播是借助网络进行的,因此它比一般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也更加迅速。加之网络文档复制的低成本、无成本和高度便利性,使得网络谣言的传播途径极其繁多,常见的有门户网站、聊天室、电子邮件、手机信息等。网络谣言匿名性、即使性、数字化等特点,使其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趋势扩散,影响力强,危害性大。

1 当今网络谣言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网络谣言借助于网络媒体,会在社会公众中广泛传播,和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具有时效性、快速性的特点。人们通过论坛、博客、QQ群可时刻地分享信息,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还可以运用网络技术队谣言进行增添、删减、夸张,产生多个传播版本。

(2)网络谣言通常和社会中人们的需要相关

网络谣言的内容具有多样性,虽然有针对个人隐私的谣言,但多数情况下是和社会公众事件相关的社会谣言。比如当突发的公众事件爆发时,网络上就会出现很多关于突发事件爆发的原因、处理情况和进展状况等内容相关的谣言。这些谣言恰好满足了人们对突发公众事件的好奇及担心、忧虑的心理。

(3)网络谣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网络谣言是在网上传播的,谣言的传播者和发布者的身份都有较强的隐蔽性,网上发布传播信息的人极少用真实的姓名,人们要想获知他们的真实身份,只能通过IP地址。有时,谣言的发布者为了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神秘性,还会故弄玄虚,打出“最新消息”,“绝密”,“内部消息”等旗号。

2 网络谣言的成因

(1)权威信息的缺失、落后为网络谣言提供了发展空间

公众事件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往往会引起网络谣言的传播。权威信息的缺失成为人们获取事件信息的主要途径,社会舆论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如果政府不重视谣言,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或者采取封堵的方法遏制网络网络谣言的蔓延,那么网络谣言的任意泛滥,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造谣者对社会不满、借用网络媒体发泄

任何谣言的产生都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制造谣言的主体或者是对社会现实不满,却无处发泄,因而上网发泄不满情绪,比如一些民谣的编纂,就反应了他们对官场腐败,权力滥用的深恶痛绝。也有的传播者是别有用心,有目的、有计划地攻击个人、单位甚至政党和国家。

(3)网民的辨析能力因网络谣言的威胁性内容而受到削弱

网民对于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越强、网络谣言的传播空间就越小。但是一些谣言往往涉及到一些重大的突发性公众事件,如地震、瘟疫等灾难性事件。由于重大的突发性公众事件和网民有着重要的利害关系,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网民心理承受能力被削弱,恐慌、焦虑的情绪在网民中蔓延,如果权威性信息的缺失和模糊,就必然导致网民对网络谣言的依赖程度增加,对网络谣言的可信度的辨别能力下降。这些威胁性内容的网络谣言一但获得一定数量网民的信任,进而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4)网络媒体监管不力

网络媒体通常是把新闻的时效性放在第一位,许多新闻网站是靠网民的自由投稿来获取信息。网络媒体为了追求更多的点击率,对新闻信息的真假往往不予监督和管理。网络为每个人都提供了进入公众领域的渠道,而网络媒体不监督、不审查的做法很容易导致网络谣言的泛滥。

3 网络谣言对社会政治稳定的负面影响

(1)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心态

网络谣言尤其是关于自然灾害,公众事件的社会网络谣言,极易造成社会大众的心理恐慌,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比如日本核辐射泄露事件发生后,有人在网上散发谣言称中国的部分海域已经受到污染,呼吁大家储存盐、海带等海产品。这种谣言的出现使得大家人心惶惶,囤积食盐,这也引起了部分地区盐价的上涨。

(2)会激化社会矛盾

突发的公众事件发生时,由于政府权威信息发布的不及时,网络谣言蔓延,会造成大众的恐慌。一些网络谣言把矛头直指政府,这会激化政府与群众的矛盾。网络谣言的煽动性会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走上街头,对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地冲击。

(3)会导致政府公信力的降低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网络谣言的广泛传播,权威信息的滞后与缺失,会让公众对政府的办事效率产生质疑。公众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矛头往往会直指政府,这也使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网络谣言的泛滥,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从长期的发展看,会影响国家与社会的稳定。

(4)网络谣言会侵蚀社会主流价值观

网络谣言满足了公众对社会事件信息的需求度,但网络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反复加工较高的迷惑程度使得公众对谣言的识别能力下降。网络谣言违反法律和道德,煽动民众的恐慌和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被逐渐侵蚀。

(5)网络谣言的治理对策

谣言和网络结合起来形成网络谣言,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针对网络谣言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网络传播行为的法律法规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为很多人提供了随意散布谣言的机会,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借此机会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网络上的行为可以起到约束、制约的作用。同时,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严厉的制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注重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建立严格的网络传播问责追责制度。网站也要认真遵守宪法和互联网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网络信息传播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尽管如此,我国现行法律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的实际情况等等,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加强网络传播行为的法律法规,对于恶意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破坏社会稳定的网络造谣者,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利用法律手段有效遏制恶意网络谣言的产生。

(2)确保信息及时、充分的公开

权威信息不能及时公开,会给网络谣言留下大量的传播空间。例如贵州瓮安事件中,学生溺水后,有关部门如果能够及时,充分公布信息,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只有信息的公开,政府和媒体权威、透明的报道才能消除公众疑虑,阻碍谣言传播的渠道。事实证明,信息公开程度越高,谣言生存空间越小。比如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最初的十分钟内,有关地震的谣言四处传播。第18分钟,新华社发布准确信息后,谣言自动停止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性。

(3)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完善网络谣言预警与处理机制

网络空间的自由不应该是无限度的,网络空间的无限度性会成为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针对网络谣言,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重视和监控力度,建立有效的网络谣言等负面信息的预警机制。对网络上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要发挥网站在网络谣言管理中的作用,增强网站的管理能力。

(4)加强网络平台的互动

传统的媒体报道具有滞后性,而网络谣言往往涉及最新的事件。同时,由于传统媒体报道会受承载能力的限制,这往往是信息公开的盲点。因此,当面对网络出现谣言时,如果公众可以通过有关部门的网站迅速查到相关信息,或者通过网络互动,向主管部门求证,就会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网络平台的互动机制可以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公众或媒体发现疑似的网络谣言,可以迅速无障碍地向有关部门求证:主管部门有义务及时查证相关信息是否属于谣言;有关部门应该如实向求证者反馈查证情况,或通过公开渠道发布信息。

(5)提高网民素质,加强道德引导

网络谣言的扩散往往和网民的盲目跟风传播有关,由于缺乏理性的思考,网民会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因此提高网民素质,教育网民理性的思考问题,可以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同时引导网民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觉性,保守和把握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和广大网民只要以积极的态度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网络谣言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谣言的定义、特点和成因,进而指出网络谣言对当今社会政治稳定的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网络谣言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络谣言,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1]汪志坚,骆少康.以内容分析法探讨网络谣言之研究.资讯科技与社会学报.2002.

[2]胡钰.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新华出版社.2000.

[3]邓国峰,唐贵伍.网络谣言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求索.2005.

[4]奥尔波特等.谣言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5]蔡静著.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6]罗敏,张平.政治谣言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法治与社会.2008.

[7]柯贵幸,迟毓凯,王波.非常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和应对策略.社会心理科学.2009.

[8]高兵武.政府对网路谣言的防范与治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

政治稳定 篇10

一、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对于做好企业困难时期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反映了信访矛盾产生消除的客观规律

造成员工上访的原因, 除了一部分纯属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外, 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 思想问题虽然以思想的形式出现, 但与实际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是煤炭企业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迫切要求

我们开滦作为一个“以煤为基”的“百年老店”, 艰苦的作业环境, 相对较低的薪酬收入、福利待遇是其显著特征, 也是诱发员工的心理失衡和判断偏颇因素, 这些信访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解决, 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和谐稳定都将产业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迫切需要我们通过有的放矢的信访稳定工作, 消除和防止员工不良心理的渐变积累和恶性释放。

3.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是应对企业困难时期信访问题多发的必然选择

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结束, 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产经营压力。部分单位为了保生存, 开始按百分数兑现薪酬收入, 一些原本收入就不高的困难职工家庭生活更加拮据, 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逐年递增的薪酬期望与当前经济形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一些消极思想和行为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 如果处置不当, 很有可能会诱发信访问题频发。为此, 我们既要教育引导广大员工与企业同荣辱, 也要通过充分挖掘内源增资潜力, 稳定员工的收入和待遇。

二、突出超前防控, 积极探索化解信访矛盾, 融通情感, 稳定情绪的有效途径

1. 加强信访信息收集, 牢牢把握做好信访工作的主动权

一是构建多元化的大信访格局, 重视基层信访力量, 把信访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 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建立及早发现各种倾向性问题的信访信息快速反应系统;二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进行监控和分析研判, 及时发现苗头问题, 超前引导处置;三是认真落实民主恳谈会、职工代表反映上班子会、职工代表专题提案等日常民主管理制度, 确保民情、民智、民意的顺畅上达;四是通过开通员工维权网站, 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公布主要领导个人邮箱, 建立信访首问责任制, 党政主要领导定期直接接待群众的来访, 以及探索专线电话、网上信访、视频接访、建立QQ群、手机信息网络平台等工作模式, 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五是及时接待员工群众的来信来访, 在员工和企业之间架起快捷沟通的桥梁, 准确把握上访人员的思想脉搏, 及时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和萌芽状态。

2.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强化教育引导功能

我认为,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信访稳定工作中的优势。一是大力营建良好舆论环境, 要运用一切舆论宣传工具和形式, 广泛宣传《信访条例》, 切实提高广大员工群众的依法信访意识, 依法规范信访行为, 确保员工群众依法、有序的反映问题;二是做好信访矛盾调处化解工作。对认识上有偏颇, 甚至提出无理诉求的员工,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和解释工作, 争取员工理解, 同时, 各级领导要注重加强政策理论学习, 准确把握政策, 合理运用政策, 多做正面宣传, 为员工群众树立传递“正能量”的榜样和示范。

3. 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畅通员工情绪释放渠道

笔者认为, 一是开展心理咨询。配备专职心理医生, 为员工提供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婚姻家庭问题、健康生活方式等个性化指导;二是自我心理调节。通过建立自我应激调适机制, 强化心理教育培训, 实现自我情绪调节、压力释放, 去除心理包袱;三是实施心理帮扶。对心理疾病进行干预治疗, 及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扩大员工心理容量, 提高心理素质。

三、坚持以员工为本, 切实解决员工群众利益诉求, 从更高层次上维护好企业和谐稳定

1. 强化为员工服务的宗旨意识

一般来讲, 多数员工反映的情况有一定的原因和理由, 各级领导特别是信访干部必须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首先, 要视员工为亲人, 以满腔的热情和深厚感情, 坚持“急事急办, 特事特办, 困难的事努力办, 麻烦的事尽力办”, 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意识;其次, 要积极解决员工的合理诉求。认真负责地处理好每一次来访、每一件来信, 确保员工反映的问题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办;第三, 要牢固树立员工观点抓落实。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利民之事, 建立全过程督查督导机制, 进一步提高相关责任主体的办事节奏和工作效率, 高效率、高质量地抓好既定政策事项落实, 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谐因素。

2. 抓好弱势群体帮扶解困工作

煤矿企业弱势群体主要是生活困难的员工, 包括:长病、长伤, 不能参加工作的员工;家庭人口多但经济收入少的员工;因家属或本人患大病造成生活困难的员工;个人或家庭遭受意外灾害导致贫困的员工等等。必须将这些员工的呼声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 真心诚意地关心、帮助他们, 通过设立“困难职工救济金、特困职工救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教育助学金、职工大病互助金”和困难员工子女就业、就业和再就业辅导等制度, 大力开展帮扶解困活动, 将温暖送到困难员工的心坎上。

3. 坚持办实事、解难事

上一篇:回血方式下一篇:人力资源员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