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建设体系研究

2024-05-08

水电工程建设体系研究(精选九篇)

水电工程建设体系研究 篇1

水电工程涉及面广,工程内容复杂,环境影响范围大、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无法对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同时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滞后,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阶段众多环境影响尚未显现。为此,开展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对于运行期工程开发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环境保护工程的有效发挥,后续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针对性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竣工-运行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于深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虽已取得很多研究成果,但目前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步骤、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今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技术路线及系统全面、可操作的后评价法律制度。对于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更少,还未形成比较统一的完善的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水电项目环境影响特点和试点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经验,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为水电项目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1.1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有明确的定义,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程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1]。

把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引入水电工程,就形成了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它是指水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行3~5年后,评价工程运行对区域环境的实际影响,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意义

对一些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水电工程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对于完善水电工程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提升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水平,推动行业环境保护科技水平。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结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分析和诊断,并对整个环评工作进行检查,找出预测出现偏差的原因,可以改进评价的方法、模式和参数等,探索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同时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优化完善环境保护措施,提高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后续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计提供借鉴。因此,环境影响后评价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并推动环境保护科技水平的进步。

(2)有利于延伸项目管理,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可行性研究工作基本同步进行,但在环评批复后,工程还将开展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施工等一系列工作,工程设计方案大多会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环境影响可能与环评预测出现偏差。根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结果,可进一步提出项目环境保护的改进措施和对策建议,从而使项目的环保措施正常运行,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环境管理。

(3)有利于强化项目管理,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有效监督建设单位对环评及其批复要求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环评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和水平进行检查,有利于增强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的意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建设单位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自觉性。此外,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对项目可研决策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反馈作用,不但可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更可以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

2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2.1 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库大坝的修建改变了河道天然的水文状态,其水位和流态均将发生变化,并造成泥沙的淤积。同时,由于电站(或水库)的防洪、发电、供水等调度运行,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坝址下游的流量过程影响较大,可能对下游航运、取水和灌溉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水文和水动力条件的改变,使水体自净能力发生改变,同时流速减小、透明度增大,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容易形成富营养化,水库水体面积、水深、流速、入流与出流的变化还改变了水体内部的热传导过程,加之受太阳辐射、对流混合和热量传输作用的影响,使水库形成了水温分层现象,高库大坝工程尤为明显。水温分层造成夏季下泄低温水,对坝下游一定范围内的鱼类产卵繁殖和灌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2.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库大坝阻隔破坏了河流的连通性,阻断了大坝上下游水生生物种群的基因交流,增加了水生生物生境的破碎度,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水文情势的变化也引起水生生物生境的变化,从而使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工程建设淹没、破坏和扰乱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将对鱼类资源和渔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使大量的植被生境丧失,造成物种种群数量减少,生境片段化使植物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破坏或改变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阻断野生动物迁徙的通道,侵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限制野生动物活动范围。

2.3 水土流失的影响

在运行期,由于水位变动引起的局部库岸崩塌等也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破坏植被,造成土壤裸露,降低土壤抗蚀能力。同时施工产生的大量弃渣和临时堆土堆料,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也会造成水土流失。

2.4 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水体的面积、体积、形状都发生变化,水陆之间的水热条件、空气动力特征也将改变,温度和湿度场要素的改变引起区域小气候发生某些变化,包括气温、降水、蒸发、湿度、风、雾等。局地气候的变化也将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从而对农业生产一定的影响。

2.5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水库会淹没耕地、林地等,将对当地经济产生影响。但工程运行后,不但发电可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建设资金的投入、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还可带动当地的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6 对文物古迹和景观的影响

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和移民安置等开发建设活动将改变水体、地形、地貌和植被等景观要素,将会使自然景观发生较大变化,有的景观会被淹没或丧失特点,随着水库、大坝等景观伊苏的引入会出现新的景观。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范围广,可能会存在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建筑等文物古迹,工程施工也可能对文物造成影响。

2.7 对移民安置的影响

水库淹没将产生大量的移民,移民迁建是非自愿行为,移民安置后生产和生活环境均将发生变化,移民的心态、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适应需要一定的过程。

水库淹没将造成土地资源的损失,专项设施迁建和移民安置等均将产生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移民安置将对安置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超过当地的环境容量,将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3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有系统性,有层次、分类别,并将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

(2)代表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水电工程的行业特点和环境影响各方面的特征,在多数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3)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易于获取,数据来源较易获得,并尽量采用可量化指标,便于评价和对比,在实际工作中应具有可行性。

(4)可比性原则。

后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了解项目实际的环境影响并进行验证,并为新项目环评等提供技术支持,因此,评价指标应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一是在该工程的时间系列上前后纵向可比,二是在不同水电工程上横向可比。

3.2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层次,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构建出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再通过对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影响主要因子的鉴别,构建出水文、泥沙、水资源等15个要素层指标,再细分为可具体量化的、可衡量的三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4 结 语

当前,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结合水电工程环境影响主要特征,本文主要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水电工程以及相关行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随着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其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将不断修正和完善。

摘要:水电工程具有涉及面广,环境影响范围大,影响因素众多等特点,工程的实际环境影响往往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开展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评价工程运行对区域环境的实际影响,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对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一套完整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在大量调研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水电工程特点,构建了一套后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流域水电建设档案管理研究 篇2

胡宜芳

(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水电建设项目档案是指建设项目在立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胶片、磁介、光介等载体形式存在的全部文字、图像、声像文件,包括前期文件、竣工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等。它的形成反映了该项目从设计勘察到施工、竣工全过程的真实面貌。1 流域水电建设档案管理的特点

流域开发是指以自然流域为对象、以水资源开发为先导和主体的综合资源开发。这种特殊的开发模式对档案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总体来看,流域开发档案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1 统一性

流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流域开发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必然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当一个企业作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时,这个企业也只能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因此,流域开发档案管理必须贯彻统一管理的思想。1.2 综合性

流域水资源功能具有多样性,在发电、供水、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多个方面都有使用价值和功能,这决定了流域开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流域开发企业也具有区域分散化和产业发展多元化的特征。所以,流域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既不同于一般工矿企业的档案管理,也不同于一般水电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3 长期性

以水电工程为主的流域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较之其它企业的档案管理,流域开发企业档案管理无论是从工作过程、还是从利用时效来讲,都具有显著的长期性特征。另外,在长期的流域开发,特别是流域梯级开发中,往往有许多类似的工程项目,其设计、施工资料等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这使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较其他档案资源要高。所以,适应流域开发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必然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1.4 阶段性

流域开发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大的方面可将流域开发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流域水利水电资源开发阶段,同时也是流域开发主体的成长和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以流域水利水电资源开发所形成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的积累开展流域相关产业开发的阶段,同时也是流域开发主体的成熟与拓展性壮大阶段。每一个大的阶段中又可划分若干个小的阶段。流域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必须适应流域开发的阶段性变化.建立一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具有较大包容性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技术支持系统。2 归档范围及责任划分

2.1 流域水电建设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

流域水电建设专业门类多、档案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它集中反映了整个项目从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生产运行全过程,凡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图纸都应归档管理,归档的范围如下:

1)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流域水电规划、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移民安置初步规划、水库淹没实物指标、投资估算、后期扶持原则的批准文件等。

2)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选坝报告及审查会议纪要,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移民安置包干协议,移民补偿投资包干合同等。

3)招投标设计阶段:设计院编制的主体工程、永久设备和项目法人委托的其它工程的招投标文件。

4)施工图设计阶段:全部施工图和施工预算。

5)施工阶段:土建施工文件,设计变更资料,设备及管线、电气、仪表安装施工文件,原材料和施工质量保证文件,设备调整方案、措施、调试报告和调试过程中的设备缺陷处理记录、调试试运质量验评表、调试工作总结;监理文件、质量监督文件、试生产文件等。

6)阶段验收文件:阶段和单项工程验收鉴定书、总结,待验工程已完和未完项目清单。

7)试生产阶段:生产准备文件,企业技术标准(现场运行规程、操作及事故处理规程、管理制度与措施等);机组整套启动及试生产期间的文件材料(试生产记录、设备缺陷及事故处理记录、分析、结论,试生产工作总结);设备命名,主系统启动及倒送厂用电方案,继电保护整定单等。

8)竣工验收阶段:工程建设总结(各参建单位)、工程总体竣工验收文件和枢纽工程、通航工程、库区移民、工程档案、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7个单项的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决算报告、审计报告、竣工验收鉴定书等。

9)工程管理文件:如项目审批文件、土地征用文件等,按阶段收集归档。2.2 档案收集、积累、整理的责任划分

项目文件的形成和积累。项目文件产生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项目文件的形成、积累的管理应列入项目建设计划和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并有相应的检查、控制及考核措施。

1)建设项目各阶段文件的收集、积累。

项目准备阶段形成的前期文件,以及设备、工艺和涉外文件,应由建设单位各承办机构负责收集、积累;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勘察设计文件的收集、积累,并按规定向建设单位档案部门提交有关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文件。

项目施工阶段形成的文件,凡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项目全部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并提交总包单位汇总;凡由建设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由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其承包项目的全部文件;项目监理文件由监理单位收集、积累。

建设单位授权的项目监理单位应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建设中文件收集、积累的完整、准确情况,以及竣工验收中文件资料审核情况,并经审核、签认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其监理业务范围内的有关专项报告、验证材料及监理文件。

项目调试及试运行阶段形成的文件,由试运行单位负责收集、积累;项目器材供应、财务管理单位应负责收集、积累承建项目器材供应及财务管理形成的文件。

2)项目文件的整理。

建设项目所形成的全部项目文件在归档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按档案管理的要求,由文件形成单位(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进行整理。

建设单位各机构形成或收到的有关建设项目的前期文件、设备技术文件、竣工试运行(生产)及验收文件,由建设单位根据文件的性质、内容,分别按年度、项目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整理。

勘察、设计单位形成的基础材料和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除外),由勘察、设计单位按项目或专业整理。

施工技术文件由施工单位按单项工程的专业、阶段整理;检查验收记录、质量评定及监理文件由监理单位按单位工程整理。设备、技术、工艺、专利及商检索赔文件应由承办单位整理;现场使用的译文及安装、调试形成的非标准图、竣工图、设计变更、试运行及维护中形成的文件、工程事故处理文件由施工单位整理。3 竣工文件的要求

流域水电建设的竣工资料、竣工图应准确、清楚、完整、规范、修改到位、真实反映项目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3.1 竣工文件的编制要求

1)编制竣工文件,应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文件的成套性和有机联系,使组成的案卷既能准确、系统地反映工程的全貌,又便于保管和利用。

2)竣工文件编制完毕后,项目法人应督促有关单位(监理、施工等)对竣工文件的编制情况进行审查,发现不准确、遗漏或短缺时,应及时修改和补齐。国外引进项目、引进技术或由外方承包的建设项目,外方提供的竣工资料应由外方确认。

3)将已按照工程档案分类大纲进行分类的文件进行组合,管理性文件按阶段问题或重要程度排列;同一问题(事件)的请示、批复、合同、协议、来往文电等应放在一起,依时间顺序排列;一般文字材料在前,图样在后。3.2 竣工图的编制要求

各项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项目竣工时必须编制竣工图。除了行业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外,项目竣工留应由施工单位(包括总包和分包单位)编制。

凡行业规定设调一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应同时规定更改单位责任,加更改单及竣工图更改情况,并明确责任者。

1)凡接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由竣工图编制单位在施工图空白处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2)凡一般性图纸变更及符合杠改或划改要求的变更,可在原图(新图)上修改,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3)凡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重大改变及图面变更面积超过35%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重绘图接原图编号,末尾加注“竣”字,或在新图图标内注明“竣工阶段”并签署竣工图章。

4)同一建筑物、构筑物重复的标准图、通用图可不编入竣工图中,但必须在图纸目录中列出图号,指明该图所在位置并在编制说明中注明;不同建筑物、构筑物应分别编制。

5)建设单位应负责或委托编制项目总平面图和综合管线竣工图。

6)编制竣工图总说明及各专业的领制说明,叙述竣工图编制原则、各专业目标及编制情况。

3.3 竣工图的更改方法

1)更改一般是杠(划)改;局部可以圈出更改部位,在原图空白地重新绘制。

2)利用施工图更改,必须在更改处注明更改依据,如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名称、编号、变更日期及洽商记录等的文件编号。

3)无法在图纸上表达清楚的,应在标题栏上方或左边用文字说明。

4)图上各种引出说明应与图框平行,引出线不交叉,不遮盖其他线条。

5)有关施工技术要求或材料明细表等文字有更改的,应在修改变更处进行杠改,当变更内容较多时,可采用注记说明的办法。

6)新增加的文字说明,应在其涉及的竣工图上作相应的添加和变更。3.4 竣工图的审核

1)竣工图编制完成后,监理单位应督促和协助各设计、施工单位负责检查其竣工图编制情况,发现不准确或短缺时要及时修改和补齐。

2)竣工图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洽商、材料变更、施工及质检记录相符合。

3)竣工图接单位工程或装置(专业)编制,并有详细编制说明和目录。

4)竣工图应使用新(干净)的施工图,并按要求加盖、签署竣工图章。

5)一张更改通知单涉及多图的,如果图纸不在同一卷册的,应将复印件附在有关卷册中,或在备考表中说明。

6)国外引进项目、引进技术或由外方承包的建设项目,外方提供的竣工图应由外方签字确认。4 档案的管理网络

流域水电建设的档案管理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以我为主、兼顾其他”的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建立全流域综合档案管理网络;建立全流域档委系统计算机管理网络。即:“三维一体”档案管理网络。4.1 档案管理机构网络

流域水电建设企业一成立就要规划设置负责管理全流域水电开发建设的档案管理机构,并赋于两种职能,即档案行政业务管理指导职能和管理综合档案的职能。根据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成立各梯级水电站档案室,并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档案、资料室实行档案业务指导、监督、检查职能。构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以我为主、兼顾其他的档案管理网络。4.2 档案管理对象网络

档案管理对象网络。各二级单位综合档案室负责保管本单位形成的文书、科技、声像会计、荣誉、实物档案及图书、编研资料。4.3 计算机管理网络

计算机管理网络。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和管理信息系统对收文、发文、档案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实现档案管理与公文管理的无缝衔接。

档案管理机构网络是纽带,档案管理对象网络是核心,计算机管理网络是手段,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上下统一的科学网络。各档案室人员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和管理信息系统,对各门类、各载体的档案实行了从公文的电子化到档案的自动分类、自动立卷、自动标引、自动编目、自动统计、自动标识、全文检索等功能,实现流域水电建设信息的资源共享(如图1所示)。

图1 档案管理三维一体网络图 流域水电建设档案管理的对策 5.1 坚持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

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就是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两手都要抓,不能只重工程建设而偏废档案,要对档案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做好档案工作。工程开工档案工作启动,人员、设施、制度到位;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工程竣工,档案资料只需短时间稍加整编就可移交归档,具备了竣工验收条件。

5.2 建立档案工作责任制

建设单位主管领导与各二级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签定档案管理责任书,各项目负责人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签定档案管理责任书,工程建设中涉及的项目延伸到哪里,档案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层层负责,各自实现目标管理,既确保工程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又确保了工程质量。5.3 在工程管理各个环节中加大档案控制力度

1)工程管理要实行以项目责任制为核心、以合同为中心、以结算为纽带的管理体制。在合同条款中对档案资料提出明确的要求。在项目签订合同时,应有竣工资料专门的条款。档案资料条款应规定竣工资料的质量要求、整编要求、份数要求、提交时间要求,从源头上为竣工档案资料整编打好基础。

2)档案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档案人员“四参加”制度,确实做到档案人员参加有关会议、参加设备开箱验收、参加工程竣工验收。使档案人员了解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了解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的形成情况、流转情况,及时制订档案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做好跟踪服务,实现重点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规范。

5.4 具实行竣工档案监理制,确保工程档案系统真实完整

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建设项目全面监理制。它是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准确、规范的重要措施。在建设项目中,明确监理工程师对档案资料审核的职责,施工单位将竣工资料编制完成后,首先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由监理工程师对竣工资料的系统、完整、真实逐项进行审核把关,合格后,然后再移交档案室归档办理移交签字手续。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02-04-08

某水电站监测工程研究 篇3

关键词:水电站;监测工程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8-0143-01

该水电站建筑物中设计安装GPS监测系统、接缝变化监测、基础变形监测等观测项目。其中GPS监测系统主要用来监测库区滑坡体的变形趋势,接缝变化监测主要用来观测坝体接缝变化,基础变形监测主要用来监测坝基基岩的变形情况。

1水准标点埋设

水准测点选用B-2水准标点,每100~200 m左右设一个,整个测量线路单程约2.0 km,共设置12个水准网点。工作基准选用B-2水准点。水准原点是沉陷观测的起算基准点,必须保证稳定不变和长久保存。水准原点布置在下游距坝轴线约1.5 km处,此处远离大坝沉陷区,设1组3点式深埋岩石标。1组3点式的优点在于自检的灵敏度高,在3点等距的地方设置固定测站,经常观测三点间的高差,可判断水准基本点的高程有无变化。

2GPS监测系统

该水电站的库区滑坡采用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它由控制中心、数据通信、GPS多天线接收单元和供电系统构成。普通的全站仪由于其内部的光电局限使得它不能工作在雨雪夜环境下作业,再者蓄水后也无方便的交通和固定的基准测站。GPS技术由于其全天候作业的特点不但可以取代传统的测量作业方式,而且可以将GPS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数据自动化传输、管理和分析处理。当GPS用于滑坡监测时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立变形观测点,要通过观测整体的微小变形量,构造统计分析模型,预测变形体长期的变化趋势,为以后的分析决策提供依据。滑坡变监测需要实时传送数据,并不断更新,达到监控的目的,不同于常规GPS观测结果处理,由于GPS一机多天线系统其分时操作的特点,对观测文件需要按时间进行切割,要用专用软件对接收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以下措施提高GPS的观测精度。①选择合适的高度截止角。对受边坡遮挡的监测点,变换不同的高度角,观测各条基线长,与当地的常规全站仪测量得出的坐标(假定为真值)反算得出的基线长进行比较。取15°到20°左右可以达到最好的观测效果。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地物遮挡的问题,对于滑坡位移监测,这样的精度已经能够满足要求,可以容许高度截止角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来避开被遮挡的天空。②选择最佳观测时段。考虑到用GPS观测不同于普通的全站仪,需要先对天空中可见卫星进行信号锁定,计算出卫星的整周模糊度,根据卫星的分布计算几何精度因子,评价GPS定位的精度水平。当接收机失去对卫星的锁定时,需要重新锁定新出现的卫星,比较并使用最优卫星空间结构计算天线位置。在坝区进行变形监测,使用双频接收机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经以往观测证明,90 min观测与45 min观测结果接近,所以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方面考虑,45 min已经能够达到GPS滑坡监测的要求。③采用双频GPS接收机。由于双频接收机可以连续观测L1、L2两个频段的载波和测距码,增加了观测量,可以更好的消除信号在大气中传播造成的误差。④采用最佳的优化网形。对网点做网形优化,以提高结构强度。尽量联测监测网中的起算点,以取得精确可靠的坐标转换参数。

3其它主要监测措施

岩石变位计钻孔孔径≥Φ90 mm,孔深满足设计要求后清除孔内残余物,测量钻孔有效孔径、孔斜、方位等钻孔参数,并记录钻进过程中岩粉和返水等情况。岩石变位计锚杆安装前,采用黄油和彩条布等包裹5~6层,并用细铅丝绑扎后下入孔中,最后安装岩石变位计测头,测头预拉15~20 mm左右。横缝测缝计安装时为避免电缆受损,必须将接缝处的电缆长约40 cm范围内包上布条。基岩面测缝计安装时按照设计参数在岩体中钻孔,孔径不小于90 mm,孔深1.0 m。测斜管与钻孔孔壁之间的空隙用水泥砂浆回填。按照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人指示浇筑孔口混凝土保护墩和安装孔口保护盖板。

4结论及建议

随时补充或修正有关监测设施的变动或检验、校测情况,以及各种考证表、图等,确保资料的衔接和连续性。根据所绘制图表和有关资料及时做出简要分析,分析各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判断有无异常值。如有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先检查计算有无错误和监测仪器有无故障,经多方比较判断,若发现确有不正常现象或确认的异常值,应立即口头上报监理人,并在24 h内提交书面报告。

参考文献:

[1] 林宗元.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

水电工程建设体系研究 篇4

水电施工企业的管理,关键在于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程项目被喻为水电施工企业的“造血细胞”,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只有每一个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都得到有效控制,水电施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是企业获得良好效益和信誉的保证。

二、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相关概念

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定义为:在一个水电建设项目当中,在特定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的工程施工任务。

水电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是水电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过程,经过激烈的竞争以最优标价中标,与发包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而获得的建设工程的施工项目。工程项目的任务范围由水电施工企业与发包人的工程承包合同界定,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

三、水电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绩效管理体系

1. 绩效计划

制定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最重要的第一步。绩效计划制定得好,可以使工程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1)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绩效目标的确定

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绩效目标确定的原则:

1)项目的目标应与施工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

2)设定目标应符合“SMART原则”即Specific目标明确具体原则;Measurable目标可衡量原则;Attainable目标可达成原则;Relevant目标相关原则;Time-based目标时间原则。

3)每一个目标都应有可衡量的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应尽可能量化。

4)水电施工企业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科学的项目评估。

水电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法管理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的目标管理。工程项目控制的核心目标是成本、工期、质量等,这三项核心目标构成了项目的关键绩效目标。为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工程项目的整体绩效,在绩效目标体系设计时,按照项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关键绩效目标中增加了营业收入利润率、施工安全指标,同时增加了业主满意度、树立企业形象、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三个辅助指标,共计8个指标作为工程项目绩效考评的目标。

(2)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绩效考评周期的确定

1)年度考评

以年度为周期,考评时点为工程项目的每年会计年度末。

2)项目生命周期考评

从一个工程项目自成立开始至竣工验收止,考评时点在项目的竣工决算后。

2. 绩效监控

(1)持续的绩效沟通

持续的绩效沟通就是企业和工程项目共同工作,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项目各项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潜在的困难与障碍、可能解决的措施及需要的资源与支持。

正式沟通就是由企业管理制定的各种定期进行的沟通,包括书面报告、会议沟通、定期面谈等方式。

非正式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非正式沟通的最大优点是及时性和沟通的宽松的氛围。

(2)辅导与咨询

对于工程项目的辅导,就是对工程项目管理者的辅导,通过辅导使项目管理者掌握项目的管理知识,具有更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企业对工程项目的咨询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咨询应该及时,在出现问题后立即进行咨询。第二,咨询前企业应做好咨询计划。第三,咨询是双向的交流。应该多听项目的汇报。第四,咨询时要两面兼顾,对不好的绩效应给与具体的改进建议。第五,要与项目共同制定改进绩效的具体计划。

(3)绩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收集的渠道: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和总结、项目上报的各类月报和年报、定期面谈的谈话内容、上级的检查和记录、项目成员的反映和反馈、业主满意度调查等。信息来源全面,便于做出真实客观的绩效考评,使企业的绩效管理更加有效。

信息的收集方法有观察法、工作记录法、他人反馈法和关键事件法等。

3. 绩效考评

为了检验绩效实施的效果,企业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包括考评主体、考评方法等方面内容。

(1)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绩效考评主体

考评主体由上级组成考评小组、其它项目、本项目、外部(业主)组成。由于考评主体对项目了解程度不同,接触的频度不同,因此考评主体可信度权重不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考评主体的可信度权重。

①建立评价及分析问题的层次结构,如图3.1所示。

②构造判断矩阵

首先对指标间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采用Staaty九级标度法构造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A=(aij) n×n,其元素取1~9及倒数,表3.1为判断矩阵九级标度表。

各考评主体相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为:

③计算权重

采用方根法计算,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得到

第二步:将归一化,即计算

(式3.3)

得到=(A1,A2,A3,A4)T=(0.57,0.11,0.26,0.06)T,其中元素为所求元素的相对权重。

第三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入max=1/4(2.32/0.57+0.431/0.11+1.08/0.26+0.248/0.06)=4.069

第四步:计算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检验一致性。

计算一致性比率

查判断矩阵修正值RI,如表3.2所示。

CR≤0.1,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所以考评主体的权重分别为上级0.57、其他项目0.11、本项目0.26、外部(业主)0.06。

(2)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绩效考评方法

①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建立分析层次结构,计算得到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目标管理法的各指标权重,见表3.3。

②设计绩效指标考评表

为考评主体实施对项目绩效考评的需要,设计绩效指标的考评表见表3.4。

说明:a考评人对每一项考评指标考评打分。

b每项指标分为五个等级优秀(A)、良好(B)、合格(C)、基本合格(D)、不合格(E)对应分数段即:100-90、90-80、80-70、70-60、60以下。

③绩效指标考评打分的数据处理

对工程项目的绩效指标用五个等级来评判,即A优秀、B良好、C合格、D基本合格、E不合格。其中,对指标进行评价时,对各指标打分,规定:100-90为优秀、90-80为良好、80-70为合格、70-60为基本合格、60及以下为不合格。对指标计算分值使用功效系数法(又叫线性插值法)计算各指标的具体分数,如公式3.7所示。

式中:F表示某单项指标最后得分,Fn+1指标准指标上限标准值对应得分,Fn指标准指标下限标准值对应得分,A指单项指标与标准计划指标的比值,An指标准指标下限标准值的比值,An+1指标准指标上限标准值的比值。

④建立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模型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工程项目绩效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模型由因素集、评价集组成的模糊评价矩阵。

建立工程项目绩效的评价指标因素集U,

其中:U1,U2…U8分别对应工程项目的评价指标,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工期、营业收入利润率、施工安全、业主满意度、树立企业形象、对环境影响程度。

建立评价集V,

其中V1,V2,V3,V4,V5分别对应评价结果A (优秀)、B (良好)、C(合格)、D(基本合格)、E(不合格)。

由于U中各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对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到各指标的权重模糊集合A,

其中a1,a2…a8分别为指标U1,U2…U8的权重,Σai=1 (i=1,2…8)

利用隶属度分别描述各考评主体相对评价集的隶属程度,得出各考评主体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利用模糊算子确定各考评主体模糊关系矩阵

即:

得到各考评主体相对评价集的模糊关系矩阵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工程项目的评价结果M

式中:(C1C2 C3 C4)为各考评主体的权重

假定(A B C D E)对应分数L (100 90 80 70 6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工程项目绩效的考评得分为E=M×L。

4. 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是指在绩效考评之后,将绩效考评的结果告知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与其沟通,明确绩效的优劣所在,并给与项目相应的指导。

(1)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绩效反馈面谈

为了充分发挥绩效反馈面谈的作用,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1)主管应做的准备

a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

b熟悉被面谈者的评估资料。

c计划好面谈的程序和进度。

2)工程项目管理者应做的准备

a对项目在绩效周期内业绩重新回顾一遍,准备好相关证明项目绩效的依据;b项目下一步发展有初步的规划,正视项目的优缺点和有待提高的管理问题;c准备好向主管提问,解决项目管理工作中的疑惑和障碍。

(2)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绩效改进计划

主管与项目管理者对年度考评结果达到一致意见后,他们可以在绩效反馈面谈过程中一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双方就绩效改进方法进行必须的沟通,并制定具体计划。

5. 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1)绩效工资。项目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年薪=基薪+绩效工资,基薪是根据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员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确定的。其它负责人的年薪为主要负责人的80%。

绩效工资=基薪×绩效系数,绩效系数是根据项目绩效考评的等级确定的。绩效系数=绩效考评成绩/合格标准的中间值。其它负责人的绩效工资为主要负责人的80%。

2)晋升与撤职。根据年度项目绩效考评结果,连续两年以上考评结果为B级及以上的项目负责人获得公司的晋升资格。当年考评结果为E级的主要项目负责人将被撤职。

四、结论

水电工程建设体系研究 篇5

根据医院的水电供应系统设备配置、使用时间等情况,制定年度计划,明确管理组织架构和权责。通过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历年的监控资料分析,制定年度公用设施管理目标,根据年度管理目标和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职责分配和人员配置,制定出年度公用设施巡检保养计划,如对配电设施的巡检保养计划(见表1)。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巡检保养计划的要求,完成所有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并将巡查内容、维修项目等记录表单妥善保存,同时保存所有预防性维护的委托外包服务报告、测试报告等资料。

二、建立完善的应急防范体系

(一)供配电系统

医院的高低压配电系统和重要供电单元分布在各幢大楼中,通过0.4KV、10KV配电系统的微机监控系统,一级配电间的全天候场景监控系统等“技防”手段,对每1台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进行24小时监控。一旦发生局部区域的跳闸或大面积停电,监控系统会第一时间做出报警提示。配电值班人员可以根据报警信息做出正确判断,缩短处理停电事件所需的时间。

(二)给水系统

医院的生活水箱和水泵系统,也同样应加装液位显示和水泵故障报警装置,所有报警信号全部接入24小时值班机房内。一旦发生水箱内液位异常或水泵系统运行异常时,机电维修人员也同样能立即根据报警信息迅速做出判断和应急响应,确保在造成停水前完成对故障的处置。停电、停水事件的报警,将即时通过后勤应急防范联动平台以短信形式通知分管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

在后勤应急防范联动平台上,还有一项PDA电子巡检功能,使“人防”体系信息化、标准化。院内的各变压器、配电柜、生活水泵等关键设施均贴有激光条形码。水电值班人员根据当日排班登陆系统,通过PDA导入巡查表单,在规定时间内定人、定时到对设施设备进行巡检,扫描激光条形码后,按规范输入该设备设施的运行参数或状态。

三、构建持续性紧急备用水电供应系统

除了完善的公用设施常规安全管理,医院还要建立、维护、评估并改善紧急备用系统和供应源,以确实获得“1周7天,1天24小时”的不间断水电供应。

(一)供电系统

配电系统通常情况下必须是双回路供电专线的配置,并达到互为备用的容量配置。一旦发生单路供电中断,可以自动切换至另一路供电专线进行全院供电。

除了常规的双回路供电,医院还必须配置足够容量的自备发电机组。应急发电机组不一定必须满足医院所有负荷的供电需要,但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必须对医院内的各个用电单元,尤其是需要生命维持设备供电的重要医疗单元(如手术室、急诊室、ICU、血透室等)进行紧急供电评估,优先将发电机组紧急供电系统架设至这些重要单元,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和ATS自动切换开关实现突发双路停电后的瞬时发电机组启动和供电。

发电机组的燃料存量能够满足全院在停电情况下满负荷紧急供电的时间,同样需要进行测量和评估。此外,备用的燃料供应,也必须与供应商在合约中明确规定,确保在存储燃料耗尽前能够及时到达医院,实现持续不间断的燃料供应。

(二)供水系统

医院的市政供水系统,通常情况下是两路或两路以上供给,并在院内设置有一定容量的生活用水水箱或地下水池。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全院生活用水总储存量,结合单日用水最大量或平均每日用水量进行备用水源供应持续时间的评估。与市政、当地消防队或饮用水生产企业签订合约协议,确保在可持续供水的时间内,有足量的备用饮用水到达医院。

医院内所有的生活用水水箱,每6个月委托具备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1次全面的清洗消毒,并提取水样,委托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检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所有生活水箱全部加盖密封并上锁管制,所有供水泵房均锁闭或门禁系统管制,限制非工作人员的出入。

四、制定应急预案标准规范

(一)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停电或停水影响范围大小,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例如,将停电应急预案细分为:

第三类应急预案:诊间用电或病房设备带等供电设施停电应急预案;

第二类应急预案:大楼或楼层区域性停电应急预案流程;

第一类应急预案(1):医院10KV单路进线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流程;

第一类应急预案(2):医院10KV双路进线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流程。

针对不同影响范围的停电,其应对措施在应急预案中都要有明确的人员职责分配、应对流程和汇报机制。该应急预案措施不仅仅是配电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的应对流程,还要包括医护人员在面临突发停电时,采取的应对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制定响应措施

停水应急预案中,同样要根据停水影响范围的大小,制定有针对性的响应措施。例如,大楼或楼层停水,可以从相邻楼宇或楼层紧急引水支援。全院性停水,则必须启动限制性供水措施,根据用水急缓程度的评估进行分科室、分区域的限制供水。同时,在预案中要区分出无预警突发停水和有预警/计划性停水的应对措施。

无预警停水事件发生后,除立即判断停水原因、评估停水时间外,还要注意通知全院各科室立即检查所在区域内水龙头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供水恢复时发生溢水;通知消毒供应中心和血透室等重要用水单元采取对应措施,防止设备故障停机,确保透析患者的妥善处置。最重要的环节是节制全院非必须用水,保证备用水源最大程度供给重要用水单元(如手术室、ICU、血透室、供应室等)。

在有预警停水情况下,后勤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停水受影响单位,并帮助准备备用水源,尽量做到在停水时间内保证部门正常工作。强化全院节水广播及医院内网,告知停水情况,节制非必要用水,适时向备用水源支援单位联系供水支援,以保证水源的持续供应,直至恢复正常供水。

(三)应急预案演练

制定并培训应急预案后,就要通过定期的演练,对应急预案流程的实效性和正确性以及人员操作处置的熟练度进行检验和监控,并获得真实的改进资料,以利于医院对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修订。

每年对停电和停水进行至少1次应急预案演练。在演练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并进行桌上模拟演练,明确人员角色分配的应对步骤等。演练时要确保不影响正常的医疗工作,并以照片结合文字的方式进行时间节点和操作步骤的详细记录。完成演练后,所有参与者与主管部门需一同进行演练总结和讨论,使应急预案在演练中获得改进。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备用发电机应急供电模式

在停电演练时,还可以检测发电机组在医院常规供电中断后启动到投入备用供电的时间是否符合各重要临床科室要求、燃料储存是否满足持续供应要求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常规电力和供水供应设施设备的周期性维护和巡检,使医院的电力和饮用水能够稳定安全供应。

通过对重要用电单元的用电容量评估、发电机组油耗和储油量的评估等,医院通过备用发电机组和紧急供电系统的架设,使所有急重症和麻醉手术单元医疗用电负荷100%能够在双路市政供电停电时获得“1周7天,1天24小时”的不间断供电支持。

通过对医院总体备用水源的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限制性供水和备用水源分配预案,使医院在市政停水后能保证所有人员的饮用水和医疗用水达到“1周7天,1天24小时”的不间断供给。

摘要:文章介绍了常规水电供应的制定标准和操作流程,详细阐述了建立完善的应急防范体系的具体步骤,建议建立、维护、评估并改善持续性紧急备用水电供应系统,并进行应急演练,以期实现不间断水电供应。

关键词:医院,水电资源,不间断供应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晓伟.谈医院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08).

水电工程建设体系研究 篇6

1 机组LCU的结构

1.1 现状

国内科研机构从2010年开始对智能水电厂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通过借鉴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成功经验,文献[3]从设计的角度对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制约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智能化水电站建设思路;文献[4]从数据建模角度论述了励磁系统智能化的实现手段;文献[5]提出了符合IEC61850标准的水轮机调速器智能化方案;文献[6]基于合并单元、断路器智能终端及IEC61850规约转换器的应用,提出了智能水电厂监控系统的2种过渡性结构方案;文献[7]基于信息采集数字化要求,提出了发电厂电气二次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文献[8]从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角度对机组现地控制系统结构和设备智能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文献[9]在介绍葛洲坝电厂智能化改造方案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机组信息模型的应用情况。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现阶段机组LCU的结构方案可以概括为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在机组LCU范畴内微机保护、自动励磁、自动调速等功能已响应IEC61850要求,基本具备信息采集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的特征,为水电厂智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过渡性质的结构方案应该说是一种最经济的智能化改造模式,其优点是:仅增加少量装置或仅对部分设备进行升级即可满足站控层MMS网络的“四遥”应用需求。但从智能水电厂的技术要求看,其缺点有5个:一是现地控制层测控功能的实现仍然需要依赖传统的硬布线方式,信号传输过程中易受耦合干扰,系统可靠性不足;二是部分数据重复采集,信息共享性差;三是微机保护采用“网采网跳”方案,已有工程实践证实其可靠性不足;四是现地测控功能高度依赖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实现,建模复杂且单个装置故障影响范围大,系统的分布性不足;五是当机组台数较多时,现地层设备数量将急剧增加,对站控层网络资源需求极大,MMS报文交换速度也受影响。

1.2 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缺点,为充分响应智能电网“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要求,机组LCU微机监控网络结构应做如下优化,如图2所示。

图2中,过程层网络、现地层网络均按间隔配置。过程层设备主要由测量合并单元、开关智能终端、机组智能终端及可能发展出来的智能传感器、智能执行元件等组成,过程层网络采用100M光纤以太网数字交换系统、GOOSE/SMV 2网合并的解决方案。现地层设备主要由微机保护、机组顺控、自动调速、自动励磁、辅机自控及在线监测等装置构成,各装置均按照IEC61850标准建立数据模型和通信服务,相对独立地实现各自的保护测控功能。各装置与站控层数据平台之间、装置与装置之间采用1 000 M高速以太网、MMS协议进行数据交换,网络介质采用增强型超5类屏蔽双绞线或光纤[10]。

1.3 主要优点

图2所示结构方案主要优点有3个:一是数据交换完全通过网络实现数字化传输,在极大减少控制电缆使用量的同时,能有效地解决信号传输过程中耦合干扰问题,信息共享性好,系统可靠性高;二是微机保护装置采用“直采直跳”方式,建设成本虽有所增加,但对于提升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意义重大。其他现地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之间因无3 ms跳闸的要求,采用“网采网跳”方式[11],节约投资;三是机组LCU的测控功能分别由在线监测装置和机组顺控装置实现,在优化顺控装置结构和建模的同时,可提高系统功能的分散性。在线监测装置还同时兼具前置机(或机组信息子站)功能,当站控层网络通信中断时,具备历史数据库功能,确保数据不丢失。在机组台数较多情况下,还可降低对站控层网络资源的需求。

2 关键技术

2.1 机组智能终端

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测控需要采集机组本体部分位置信号、状态信号,如:冷却水中断、轴承油位越限等,这些信号已由相应的机组自动化元件以开关量形式输出至机组本体端子箱。通过设置机组智能终端,可与现地层设备经过程层网络进行双向数据交换,实现机组本体各类开关量信息的就地采集与发送,解析机组顺控装置下发的控制命令,执行刹车制动、冷却水投切等操作任务,满足机组自动控制需要。

机组智能终端应下放布置于机组本体端子柜内,与转速测控装置、温控测控装置、剪断销信号器及刹车制动装置等集中组屏为机组本体汇控柜,解决信号长距离传输所带来的静电耦合干扰和电磁耦合干扰问题。

具体实现上可借鉴高压断路器智能终端的成功经验,采用FPGA+ARM的硬件结构[12],通过开入模块采集水力机械保护与控制所需的转速、温度、压力、流量等状态信号,依据IEC61850标准建立数据模型、数据集及通信服务,以GOOSE报文形式分别上送机组顺控装置和在线监测装置解析处理。对机组顺控装置下发的GOOSE控制报文,由机组智能终端解析后交付开出模块执行,通过驱动继电器完成冷却水投切、刹车制动装置投切等操作任务。以某立式混流机组为例,该装置开入开出信息不完全统计如表1所示。

为监视水轮发电机组相关部位运行状态,机组本体还安装有数量较多的压力、液位、转速等传感器。由于常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4~20mA模拟量,且这些数据一般不参与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无智能传感器情况下,机组智能终端还需配置模入模块采集本体各类模拟量数据,并按照IEC61850标准建立数据模型、数据集和通信服务,以MMS协议发送至在线监测装置解析处理。机组智能终端模拟量输入信息统计如表2所示。

2.2 机组顺控装置

机组顺控装置主要实现水轮发电机组正常开停机与事故停机流程控制、工况转换、自动准同期并网等控制任务,功能上类似于常规机组LCU中的PLC,但结构上不再需要开入、模入及开出模块,取消常规硬布线回路,与其他装置之间完全依靠通信进行数据交换,是实现水电厂智能化控制的核心。其数据流关系如图3所示[3,4,5,6,7,8]。

由图3可见,机组顺控装置只完成顺序控制和自动准同期并网功能,控制所需的各类位置信息、电流电压数值及控制命令通过“两网”通信获取,反映机组运行情况的各类状态信号、模拟量信号等监视数据交给机组在线监测装置采集处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过程总线负载,将大量的网络资源预留给GOOSE报文收发使用,保证控制功能及时、可靠地执行。组屏时可借鉴传统微机监控系统做法,设置一些就地手动操作器具,在现地层与站控层通讯中断情况下满足机组就地运行控制需要。

3 主要功能的实现方式

3.1 水机保护功能

转速、温度、压力、流量、剪断销等机组自动化元件参数越限(或动作)后触发机组智能终端向顺控装置发送GOOSE报文,由顺控装置解析、判断后按既定的控制流程以GOOSE报文形式给相应装置下发跳闸、停机、灭磁、关主阀、刹车制动等控制命令,并以MMS报文形式将报警信息、动作信息上送机组在线监视装置。出于安全考虑,大多数水电厂在机组LCU都布置有常规硬布线控制逻辑实现手动、自动紧急停机,这点在智能水电厂改造中应继承。

3.2 事故停机联锁功能

微机保护、自动调速器、自动励磁等装置向机组顺控装置下发事故停机联锁GOOSE报文,由该装置解析后按顺控程序以GOOSE报文形式下发机组智能终端解析并执行刹车、制动、关冷却水等操作任务。命令始发者与最终执行者间不直接通信的原因是事故停机有一整套操作流程,把该项功能交付机组顺控装置执行有利于简化其他装置软硬件设计。虽然停机命令经中间装置转发会造成执行速度延迟,但发电机组在跳闸、灭磁后停机时间长短已经不影响设备安全性。当然,紧急停机时关闭主阀命令仍然需要直接发送到主阀智能控制装置执行,不宜由测量顺控装置转发,以确保可靠性。

3.3 励磁控制功能

微机励磁系统是一套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一般就地布置于机旁,且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其智能化的主要思路是按照IEC61850标准建立励磁调节器的信息模型和通信服务模型,这里只阐述该装置与外部设备的数据关联问题。以自并励装置为例,电压、电流数值及断路器位置状态等经过程层网络采集,机组顺控装置所发控制命令(起励、并网、灭磁、增磁、减磁、紧急停机、分合灭磁开关等)以GOOSE快速报文形式接收并解析、执行,同时应能解析站控层装置所发MMS控制报文,励磁装置运行数据和报警信息则通过MMS报文与在线监测装置进行数据交互。输入输出数据接口关系如表3所示。

3.4 转速控制功能

微机调速系统也是一套相对独立且技术成熟的子系统,其智能化的思路同微机励磁装置一样,在装置内增加一套处理系统,专门解决数据的输入输出问题,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赘述。

3.5 温度测控功能

水轮发电机组测温点位多,不仅需要实时监视温度数值,还要求温度越限时自动报警或执行停机操作。传统的温度测控仪和温度巡检仪虽具备这些功能,但因布置于测温制动屏内,测温电阻引接线较长易引入干扰信号导致测温数值不精确,且信号输出方式不能满足机组顺控装置需求。解决办法是将轴承温度测控仪和机组温度巡检仪下放布置到机组本体端子柜内,与机组智能终端布置于同一面柜内,缩短测温电阻引接线长度。温度测控仪、温度巡检仪输出的开关量和模拟量由机组智能终端采集处理,将停机信号组成一个数据集以GOOSE报文形式发送至机组顺控装置解析并执行,将报警信号和温度实时数据组成2个数据集并以MMS报文形式发送至机组在线监测装置解析处理。温度测控功能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

3.6 运行状态监测功能

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各类参数(机端电流、电压、转速、轴承温度、冷却水压力等)及机组LCU范畴下各智能电子设备的报警信息、动作信息均以MMS报文形式上送机组在线监测装置,其他独立的机组状态监测装置(如振动与摆度监测装置、气隙监测装置、定子绝缘监测装置等)在智能化后也可将相关数据发送至机组在线监测装置,实现机组各类运行数据的就地存储和实时监视。同时,采集的机组运行数据应分别组建为遥测数据集、遥信数据集、报警信号数据集和保护动作数据集等,以MMS报文形式上送站控层数据平台,为后台监视、应用及状态检修决策提供全面、详实的运行数据。

4 结语

源网协调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提高水电厂智能化程度,本文从机组LCU的结构方式上将测量功能与控制功能彻底分开,并较为详细地论证了主要测控功能的实现方法,通过设置机组智能终端和机组在线监测装置,既可以优化机组顺控装置的硬件结构与建模,又有利于提升整套系统的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对水电厂实施智能化改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从水电厂自动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尽管现阶段对智能化改造有不同的认识,但是伴随着技术进步、价格降低及体制改革强势推进,水电厂实施智能化改造将是必然选择。

摘要:为优化智能水电厂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结构,提高其智能化程度与可靠性,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机组现地控制单元构成方式和装置之间数据接口关系,提出设置机组智能终端和机组在线监测装置。阐述了机组智能终端实现机组本体各类信号数字化传输的方法和优点,并对机组顺控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数据接口方式进行了论述,最后详细地论证了智能水电厂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主要测控功能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智能水电厂,机组现地控制单元,机组智能终端,温度测控

参考文献

[1]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等.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33(13):1-11.

[2]张金华,徐洁,郑健兵.智能水电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0):164-167.

[3]冯汉夫,石爽,马琴,等.智能化水电站建设的思考[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0,34(6):1-5.

[4]马腾宇,朱宏超.应用于智能水电站的励磁系统建模与实现[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4,37(3):12-14.

[5]蔡卫江,张雷,何林波.基于冗余网络的葛洲坝智能水轮机调速器设计[J].水电厂自动化,2014,35(4):68-70.

[6]刘晓波,张毅.智能化水电站监控系统结构探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2,35(3):8-10.

[7]严伟,王淑超,侯炜,等.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发电厂电气二次一体化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3):93-97.

[8]张红芳,彭文才,闽峥.智能水电厂现地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36(2):9-13.

[9]张家志.葛洲坝电站智能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5,38(7):1-4.

[10]殷志良,刘万顺,杨奇逊,等.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过程总线通信研究与实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8):84-89.

[11]王松,裘愉涛,候伟宏,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网络跳闸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8):140-14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篇7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也是造福民众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工业、农业、水利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大坝标准, 全球45000多座大坝中的20000座就在中国, 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水坝数量最多的国家。兴修水利在改善人居条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等难题, 如库区泥沙淤积、河道冲刷以及对大气、地质、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等等。1989年水利部、能源部联合发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 (SDJ302-88) , 规定的出台和实施在水利水电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大力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合理地整合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够有效地调节水流量, 发挥出控制、减少水灾方面的积极功效;此外, 水力发电可以减少以煤等为原料的火力发电, 属于一种清洁能源, 对环境的保护有着巨大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一些大型、超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 (如三峡大坝) 能够很好地调节气候, 影响降水分布, 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而库区居民则可以通过发展库区养殖、观光旅游等提高经济收入。

2.2 消极影响

水力水电工程的兴建减少了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 对一些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是难免的;水库周边容易发生一些地质性灾害, 易发多发滑坡、坍塌, 一些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还较容易诱发地震等;库区内泥沙容易形成淤积, 对水质和航运影响较大;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的抬升, 导致周边土地盐碱化;此外, 大量的库区移民会使移民原来的生活状态被打破, 移民生活的不安定容易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3 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1]。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许多工程建设尤其像水利水电工程这样影响范围广, 对当地经济社会乃至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来说, 是其建设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预先掌握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保证监测环境质量状况的准确性, 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举措、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促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能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此外, 通过预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的预期影响, 可以预先知晓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对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依据。

4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价技术路线

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庞杂系统性工程, 要科学准确、全面客观地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必须坚持一套涵盖评价的对象范围、参数内容、修订相关预防措施等的基本技术路线。

4.1 评价范围

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准确地作出环境影响评价, 首先必须掌握该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明确工程名称、地点、性质、规模等, 考虑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本工程直接影响的区域, 还要包括一定范围的邻近地区, 甚至全流域[3]。要重点说明流域概况、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开发利用概况, 并列明工程特性表。

4.2 评价参数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最常见、有代表性、常规监测的污染物项目作为评价参数。既要考虑评价参数的代表性、全面性, 也要兼顾监测技术、工作量及费用等, 还要考虑评价参数的可比性。具体到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参数可以根据工程的功能、特性, 结合影响地区环境的特点, 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等方面考虑 (图1) 。

4.3 确定参数影响程度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的特性, 采取定性和定量估算出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工程的有利和不利方面的影响程度, 与无工程时的环境状况进行对比, 设计出不同选择方案。

4.4 制定不利影响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预测, 一般可以在运行后3~5年作为一个水平年, 对于该类工程既要分析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还要重点分析不利影响, 拟定出与之相应的减免或改善措施, 尽量减少因工程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5 对策与建议

5.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快完善制定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的高度来约束工程设计和建设单位, 真正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根本点和切入点[4]。对于造成严重环境破坏和生态影响后果的, 以及对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较大的水电项目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必要时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

5.2 重视已建工程的回顾评价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 一些方法还要进一步地通过实践检验逐步完善才能达到成熟地步。例如工程建设前后对比分析资料较少, 预测评价存在不少难题, 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又有着很多的共性方面。实际水利水电工程有很多共性问题, 特别是自然地理条件相近的地区, 用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评价是比较直观和有效的方法[5]。因此, 通过对已建工程的环境回顾评价, 为类似工程取得可信、科学的环评结果提供参照。

5.3 加大发动群众参与力度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 它是项目业主方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 其目的是使项目能够被公众充分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对公众利益构成危害和威胁, 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6]。由此可见,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出台是一项离不开公众参与的技术性工作。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广泛开展, 参与评价的公众人数越多, 其有效性越高[7]。

6 结语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 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一起是必然的趋势和现实要求。因此, 当前在兴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时要统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把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到工程建设、运营的全过程,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从.环境评价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1-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3.

[3]陈运东.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 2002 (2) :128~129.

[4]李飞燕, 涂兴怀, 刘永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J].水利电力科技, 2009, 35 (1) :11~14.

[5]赵深山.抓住主要问题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J].水力发电, 1992 (9) :3~11.

[6]朱党生, 周奕梅, 邹家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篇8

1 我国水电工程的生态影响

据人类统计的数据表明: 世界上有二十四各国家如巴西、挪威等国内的百分之九十的电力都是靠水来发动和制造的, 还约有五十五个国家的国内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电力是由水力来发动的; 我国的水电机装置的发电量占了全国各种发电方式的总产值的百分之二十, 年发电量占了百分之十四点八。依照这样的比例到2020 年, 我国在水电装机上至少会达到两亿KW之上, 到那个时候水电的开发和使用程度将会上升到电力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八到百分之四十五之间。

虽然我们都知道水发电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 这之间不会出现水污染、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但是水电工程却可以在微观上改变生态系统原本所适应的环境。水电工程在水的生态环境上的反应可以是多重而且又复杂的。这不是单纯的水转电这一物理过程形成的, 而是在水转电的过程中因为设计施工的问题, 对该地域的地表的环境、河流水文的改变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大型水电工程在设计施工上会对其周围的环境造成短期的污染影响,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破坏地表上的植被, 从而降低该地区的植物覆盖面积, 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的发生。这是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施工完成后的运水的过程里还会造成河流的水文的变化, 改变水的循环流向, 造成河道或湖上的淤泥的堆积, 从而引起水温变化, 改变河边岸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水里的生物也会因为河水的生态环境的微妙改变而受到影响从而发生变化。

2 我国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研究意义

目前全世界有大概三千六百座水力发电站在日夜的提供着这个地球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力系统。全世界大概有百分之二十的水流流域被人为的建立起了水电站来进行发电的运作。在我们国家, 长江、黄河等主要国家级的河流流域被分成了许许多多的阶梯水库进行着需水的功能。真因为如此, 再加上许多河流流域的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 缺乏对蓄水大坝缺乏有效的管理引起了许多河流的断流还有被污染的现象。这种情况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发展, 也严重的影响了蓄水河域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还有结构, 因此研究我国水电生态环境效应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研究我国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不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也是整个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存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构建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的心愿。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变革快速发展的时期。水电工程项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还是非常快速的。如何兼顾水电工程在发展中与生态效应的保障, 是目前我们国家在水电问题上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在满足全国的水电效益的同时, 我们还要关注水电的生态效应, 防止在建设中不合适的开采, 和过度的开发。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水电工程项目开展时对生态效应维护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和妥善处理水电开发项目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一切以保护环境效益为目的和基础的前提下来发展我国水电事业。

本文就是基于以上的观点来尝试建立一套合理的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的评价体系, 从而对当前我国的水电工程项目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具有理论和技术的双重指导含义。我们通过对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知道水电工程产生的生态效应的具体特点, 就可以把握和调控在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时时发生问题的应急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水电生态效应的评价模式, 来直观的体现和量化生态效应的发生对人类社会的具体影响。从这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研究可以使我们的政府还有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水电工程的全貌, 改变社会和公众对水电建设的现在的错误的认知。

比较各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加入人工神经和智能网络的评价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水电项目工程在认为因素下所存在的缺陷, 是整个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研究的科学保障和基础前提。

3 我过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评价模式与方法

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的评价是一个层次比较多, 指标也比较多的综合评价的一个过程。我们除了要建立起一整套能全方位的反应出生态环境效益的标准体系之外, 还应该选择不同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目前为止我国在水电生态效应的评价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专家L. A. ZADEH研究发现的。它是以模糊数学为运算基础, 结合了模糊关联的原理将一些概念不清晰、边界不明确的不稳定因素固定下来, 定量化的去展开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是能很好的解决因被评价事物不确定的因素, 所得到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数字计算结果单一的缺憾, 它包涵的信息结果比较丰富。缺点是评价的过程容易带入人的主观性思想, 从而影响结果数据的公正性。

二是topsis评价法。这种评价办法是在1981 年首次被提出来的。它适用于多目标决策的分析和应用上。Topsis的优点是就算被研究的对象只有少量的样本资料, 或者被研究的对象有大样本的系统, topsis都能在对其的评价上做出空间和时间上的直观评价。它的缺点是运用topsis方法得出的对生态效应的评价会因为评判对象的环境及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就会导致结果不是唯一的。这个方法的评价还有可能造成信息被重复的评价。

三是主成分分析方法。它最早是在1901 年提出来的。这个方法是利用降维思想, 把多指标的研究对象转化成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将被统计对象适当的转换成数学上的量的变化。主成分析法的优点是他能消除统计阶段指标的相互影响, 使结果的信息变的更加的明确。它还可以避免一些主观因素对客观数据的影响, 使结果更具有精确性。主成分析法的缺点在于对被考察对象的综合评价时容易出现统计指标上的错误, 使不同样本的集合发生变化, 还会因为指标之间非线性的关系导致评价结果有偏差。

4 结论

水电工程项目的开展和开发是人类在大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的社会活动。随着全球国家对保护环境的呼吁, 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人们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上, 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了开发与治理同时的进行。保护环境、尽人类最大的力量去维护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系统出台的最终目的。

摘要: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是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的基础。对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的研究应该是建立在针对生态效应的内涵特点上进行的,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模式与体现来研究水电公司的生态现状。本论文基于这样的研究理念和采用分层次的分析法对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展开了评价及研究。

关键词: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侯锐.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6.

[2]侯锐, 陈静.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 (04) ∶214-215.

[3]常本春, 耿雷华, 刘翠善, 张鹏, 徐澎波.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 (06) ∶11-15.

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研究 篇9

水电工程通常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程序复杂等特点, 建立在水电工程管理之上的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业务化。信息化管理仰赖于计算机, 因此计算机是实现水电工程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之一。然而计算机本质上是一个工具, 其要发挥效能, 就必须与水电工程管理结合。

第二, 电子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技术要求就是要将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 各种文件和图纸都要用相应的软件生成, 而纸质资料则应通过扫描等方式实现电子化, 唯有这样, 才能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

第三, 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基于网络环境之上, 通过网络化才能实现便捷的数据分享和信息沟通, 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运行载体是计算机网络工作平台。

第四, 规范化。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工作流程上的规范化, 而且在进行数据输入时要做到规范化, 计算机系统往往无法处理和识别过于凌乱的数据。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要做到三结合, 即与传统工程管理结合、与政府信息系统结合、与项目动态管理结合。

二、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要因分析

在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 有以下几大主要因素对信息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一, 企业的管理模式。水电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构建其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信息化管理是基于企业管理模式之上的管理手段, 其本质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竞争力。水电工程管理需要处理大量信息数据, 如成本、物资、进度、质量等等, 要高效处理这些信息, 需要项目各部门打破部门壁垒, 进行有效协作。

第二, 员工的思想认识。由于信息技术是个加速度发展领域, 其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概念层次不穷, 所以非专业领域的人员通常很难把握[1]。在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如何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 积极接受并主动适应信息化管理要求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水电工程通常规模较大, 工程复杂, 需要多部门紧密合作, 因此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构建一个复杂信息系统, 不同部门之间存在大量信息和数据交换和分享, 因此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需要构建整体框架, 在这个大框架之下依据各部门需求构建信息服务。由于信息化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每一个部门的数据处理都是信息化管理重要环节, 因此,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 企业上下必须要统一认识, 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 企业的员工素质。工程管理的本质是管人, 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因此员工的素质和理念, 直接影响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同样也影响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水电工程单位的相关员工如果不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 就难于适应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那就很难推动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 因此加强员工的计算机应用、信息化操作等相关培训, 不断地提高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此外, 严格意义上说, 信息本身只是基础, 如何通过信息转化为科学分析、判断和决策以及企业管理服务才是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三、信息化趋势下水电工程的管理措施

第一, 努力推动水电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首先, 要从立项阶段就开始搜集和保存工程相关信息, 从一线施工人员的资料信息到企业管理层的管理信息, 从工程整体规划信息到施工图纸资料, 无论信息量大小, 都要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其次, 要在开工之前建立工程信息网络, 构建界面友好, 方便操作的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 便于各部门人员依照权限大小获取工程信息。其三, 无论工程规模大小, 都要推广使用水电工程管理系统, 摒弃落后的传统信息传递, 构建和充实信息系统数据库。

第二, 加强现场管理信息化。我们要逐渐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信息化, 以提高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安全化和高效化。我们要实现基于网络视频技术的现场监控系统, 让企业高层决策者和施工现场管理者同步掌握工程进度和相关信息;我们要构建和运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改变传统会议模式, 通过视频会议实现常态化的就施工进度、材料、质量进行协调。

第三, 加强员工的信息化培训。管理的关键在人, 因此我们要推动水电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推动人的信息化, 树立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信息化管理思维, 建立和健全相关培训和考核体系, 努力提高整体的信息化水平, 才能真正提高工程管理的效能, 才能真正让信息化建设助力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地下连续墙深度下一篇: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