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快速启动技术

2024-05-03

沼气池快速启动技术(精选三篇)

沼气池快速启动技术 篇1

根据发酵所需的有机营养和碳、氮元素比例, 用于启动的原料应尽量采用优质的纯牛粪、猪粪、羊粪或马粪, 切忌用鸡粪和人粪启动, 否则, 会因为碳氮比失衡而抑制发酵。启动原料要纯净, 不能混进泥土、塑料袋等杂质, 并需进行池外堆沤 (夏秋季节3~5天, 冬春季节10天左右) 。堆沤时, 应在粪堆上泼水保持其湿润, 并加盖塑料薄膜, 以利于聚集热量和富集菌种, 使其发酵变黑后入池最佳。

二、添加充足的接种物

在一般的沼气发酵原料和水中, 沼气微生物的含量很少, 靠其自己繁殖, 不利于尽快产气。所以在新池启动和老池大换料时, 一定要添加10%~30%的接种物。在农村, 来源较广、使用最方便的接种物是沼渣和沼液。除此之外,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池塘底部的污泥, 粪坑底部的沉渣, 特别是屠宰场、食品加工厂和酿造厂的污泥, 有机物含量多, 都是良好的接种物。接种物应和启动原料均匀混合, 一同加入池内。

三、掌握好进料数量

在沼气池启动和发酵中, 掌握适当的料液浓度是很重要的。沼气池最适宜的发酵浓度应随季节不同 (即发酵温度不同) 而相应地变化, 一般浓度范围以6%~12%为宜。进料量过少, 有效物质少, 不易启动且产气时间短;进料量过多, 沼气细菌的活动原料不易分解, 产气慢而少。

四、加入温度较高的发泡污水

新池启动, 水分占一多半池容。因此, 加入池内水的质量好坏、温度高低对启动速度影响很大。在启动时, 当料进完后, 最好能从正常产气的沼气池水中取200~400千克富含菌种的沼液加入 (代替其它接种物) , 再找水茅坑或污水坑中的发泡污水, 加至零压水位线。此外, 应尽量想办法采用温度较高的水, 例如:采用晒热的水等, 切忌将从井里抽出来的冷水直接加入池内。秋冬季节启动沼气池, 除了启动原料需要充分堆沤外, 加入池内的水一定要加热到35℃以上。因为沼气池结构如同保温瓶, 加入冷水, 要靠外部热量提高其温度是比较困难的。沼气池一旦处于“冷浸”状态, 要改变其状态, 是比较困难的。

五、调节好发酵原料酸碱度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 沼气菌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发酵液的酸碱度 (即p H值) 以6.5~7.5为宜, 过酸 (p H<5.0) 或过碱 (p H>8.0) 都不利于原料发酵和沼气的产生。一个启动正常的沼气池一般不需调节p H值, 靠其自动调节就可达到平衡。

沼气发酵启动过程中, 一旦发生酸化现象, 往往表现为所产气体长期不能点燃或产气量迅速下降, 甚至完全停止产气, 发酵液的颜色变黄。为了加速p H值自然调节作用, 可向沼气池内增投一些接种物, 当p H值降到6.5以下时, 需取出部分发酵液, 重新加入大量接种物或者老沼气池中的发酵液, 也可加入草木灰或石灰水澄清液调节, 使p H值调节到6.5以上, 以达到正常产气的目的。

六、仔细密封好活动盖

选择粘性大的粘土和石灰粉, 先将不含砂的干粘土捣碎, 筛去粗粒和杂物, 按3~5:1的配比 (重量比) 与石灰粉干拌均匀后, 加水拌和揉搓成为面团状即可。封盖前, 先用扫帚扫去粘在蓄水圈、活动盖底及周边上的泥砂杂物, 再用水冲洗, 使蓄水圈、活动盖表面洁净, 以利粘结。清洗完后, 将揉好的石灰胶泥, 均匀地铺在活动盖口表面上, 再把活动盖坐在胶泥上, 注意活动盖与蓄水圈之间的间隙要均匀, 用脚踏紧, 使之紧密结合。密封好活动盖后, 打开沼气开关, 将水灌入蓄水圈内, 养护1~2天即可关闭开关使用。

七、放气试火

沼气站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篇2

1保证三通【水电路】

2粪源【无柴草和泥沙】北伐小管总容量的1|4。

3接种物沼液150立方,没有沼液被牛粪40立方,堆沤【用塑料布覆盖严实发酵7天左右】或污水达到百分之二十菌种也可作 接种物。

4站内工作人员4名,必须爱岗敬业,站长1名且具备电工和机 械维修的相关知识。

5北汽站内机械维修工具,日常工具【铁锹、镐、水靴等】。6准备充分的锅炉用煤【以备温度低于发酵温度时加温】。7运粪车一辆、沼液车一辆、手推车一辆。

8沼气灶一台,【产气后点火试气用】。

9备齐防火器材【严格执行方或规定,站内不少于3处】。

打料时间

加温时间

站长

调试

沼气池快速启动技术 篇3

摘要:根据目前山西省农村新建沼气池产气难的问题, 提出不同地区发酵原料配比, 如以猪粪为主加作物秸秆、以牛粪为主加猪粪、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发酵原料, 并着重介绍了新建沼气池快速启动的配套实用技术以及详细的操作步骤。

关键词:沼气池,发酵原料配比,快速启动

“九五”、“十五”以来, 山西省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建设, 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绩, 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肯定。山西省人民政府已把农村沼气建设列为“省长工程”, 这大大加快了全省农村沼气建设的步伐。到目前为止, 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已发展到20万余户, 各种能源生态模式10万余户, 由南向北发展到全省40个县、市。在新的形势下, 各级政府对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加快发展步伐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能源建设新高潮正在山西省掀起。这是发展的主流,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 从发展沼气的深层次考虑、长远发展观点上看, 还存在不少问题, 需要认真思考, 并下大力气认真解决好影响山西省农村沼气发展的普遍问题。如不能即时加以解决, “十一五”期间, 从外表上看, 到处都有沼气池, 但管理使用情况不理想, 并没有取得相应的综合效益, 和上级政府、广大群众的要求差距较远。山西省各级政府在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 普遍推行的都是政府行为, 难免出现重数量轻质量, 重建设轻管理, 重业绩轻效益, 重建池轻发酵等现象, 根据在临县、怀仁、应县的调查研究发现, 约有40%新建沼气池因忽视发酵技术导致不产气或很少产气等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为此, 现就山西省农村户用新建沼气池, 主要发酵原料配比和快速启动发酵技术提出几点看法。1主要发酵原料配比山西省目前农村沼气池主要发酵原料有猪粪、奶牛粪、肉牛粪、骡马粪、作物秸秆等。根据各地原料资源对上述发酵原料进行合理的科学配比, 是充分利用发酵原料达到沼气池产气快、产气率高、维持产气高峰时间长的重要技术措施。沼气池发酵原料的配比主要是根据各种原料中所含碳氮比 (C/N) 来决定的, 碳素是沼气细菌活动的能量来源, 例如各种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 而氮素是合成细菌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例如人畜粪便等, 这2种原料要进行合理的搭配, 混合进料, 才能获得较好的产气量, 现介绍适合山西省使用的几种发酵原料配比。1.1以猪粪为主加玉米秸秆猪粪C/N为13∶1, 含氮较多, 玉米秸秆C/N为53∶1, 含碳素较多, 一个10m3的沼气池, 按沼气池发酵容积的80%计, 各原料的配比应为猪粪4m3, 玉米秸秆400kg, 接种物3m3, 粪草比基本为2∶1。用稀人粪尿代替自来水。如没有人粪尿可加0.3%~0.5%的碳酸氢铵或0.1%~0.3%尿素的水溶液, 另加5kg石灰的水溶液。1.2以牛粪为主加猪粪鲜牛粪的C/N为25∶1, 一个10m3沼气池各原料配比应为牛粪3~4m3, 猪粪2m3, 接种物3m3, 加人粪尿和少量石灰水溶液, 若用牛粪加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原料, 要加5~10kg尿素和5kg石灰的水溶液, 最好用人粪尿代替自来水, 效果更佳。1.3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用玉米秸秆作为沼气主要发酵原料虽然还没有推广, 但有些用户一直在利用作物秸秆、杂草发酵, 而且积累了不少经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玉米秸秆会在沼气建设中发挥作用。我国有5×108t左右的农作物秸秆, 1t秸秆能产250~300m3沼气。秸秆不仅数量大, 随用随取, 还能生产大量的有机肥料。用作物秸秆作为沼气主要发酵原料益处很多, 许多农民还是乐于应用, 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3.1沼气池要小而浅活动盖口要大, 直径不能小于1m, 这样便于出料。结合农时用肥, 1年要大出料2~3次。1.3.2防止结壳沼气池装完发酵原料后, 在料液上面放置5~7个用竹或槐条编制的篮框, 在篮框内放置1~2块整砖, 稍加压, 让篮框一半沉于料液下, 一半露在气箱中, 让篮框不上浮也不下沉。篮框内只有料液没有秸秆结壳, 这样便于加快沼气释放速度。1.3.3秸秆粉碎或拉丝将秸秆粉碎或拉丝成2~3cm, 使其使用更加方便。秸秆粉碎或铡碎, 从目前来讲耗电量不算太大, 平均每铡碎100kg秸秆, 耗电量为0.5kW·h, 在经济上已经很合算, 农户完全能接受。1.3.4秸秆必须进行预处理秸秆铡碎以后可以大量地直接喂牛羊, 一方面秸秆过腹产生粪便, 一方面把大量的吃不完的秸秆通过牛羊的粪尿混合后进行踩踏、酸化。也可以直接把秸秆垫入猪圈内酸化, 可以天天加料入圈, 不受时间限制, 操作也方便。通过上述入圈预处理后的秸秆入池后可以加快发酵速度和提高利用率。1.3.5勤进料出料每年的4月—11月, 除大出料外, 还要勤出料, 勤进料, 每加到50kg秸秆后, 必须要出料了, 进料的多少要按用气量和温度来决定。一般料温在15℃~30℃时, 每加1kg秸秆可产气0.35m3/kg以上, 可满足做一顿饭的燃料需要。进料时尽量从水压间取出发酵后的料液或水进行冲刷、搅拌, 使秸秆和料液尽量混合。1个10m3沼气池, 每天进秸秆3kg, 一年可利用作物秸秆1100kg以上, 可产沼气400m3左右。用人粪尿代替自来水沼气池产气又快又多。1.3.6充足的高质量接种物一般用旧沼气池内的沉淀物, 或旧沼气池水溶液作为接种物, 附近没有旧沼气池, 必须进行接种密集培养。全秸秆发酵产酸较多, 用5~8kg石灰的水溶液调节发酵物的pH值, 同时加入5~10kg尿素水溶液来调节发酵物的碳氮比。进料前都要进行原料的预处理。2快速启动技术2.1足够的接种物新建沼气池一般都没有沼气发酵微生物, 只能通过自己富集培养来达到足够的接种物, 一般接种物不能少于总发酵料的1/3。新建沼气池完工后, 立即着手收集发酵原料, 一个10m3沼气池需要2m3新鲜猪粪和1m3新鲜牛粪或猪牛粪各1.5m3, 把2种原料均匀混合拍碎, 不加水或少加水, 堆成堆, 用铁锹稍加压实, 用塑料布密封覆盖, 堆中插1支酒精温度计, 经常观察堆温。堆温最高不能超过60℃, 维持1d时间后进行里外翻堆, 降低堆温后再行压实密封堆沤, 一般春秋堆沤5~7d, 夏天3~4d。接种物富集培养结束时间要和发酵原料预处理的结束时间一致, 接种物培养结束后就进行池外堆沤。2.2适宜的发酵浓度北方气温较南方低, 产气率也低, 发酵原料大部分是猪牛粪, 含水量都在80%左右, 在发酵池内原料不太容易流动, 所以发酵浓度都比南方高, 一年四季发酵液浓度都可以控制在10%~13%。如发酵原料不足时, 可降低到夏天8%~10%, 冬季10%~12%。2.3合理的碳氮比沼气细菌是有生命的微生物, 一定要按照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动所需要消耗的碳素、氮素比来确定入池的原料碳氮比, 一般为20~30∶1为宜, 如按照前述的几种原料发酵配比, 一般都能达到这一比例。2.4适宜的酸碱度沼气池发酵料液酸碱度一般应保持在中性, 即pH值为7左右为宜。沼气微生物发酵第一、第二阶段为分解产酸阶段, 主要产生乙酸、丙酸、丁酸等, 使发酵液变酸, 所以在进料时加上石灰的水溶液来调节pH值。沼气池启动以后的发酵过程, 沼气微生物自己能调节pH值在适当的范围内。2.5稳定的发酵温度沼气发酵产气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根据多年试验证明, 在我国北方一般要求夏季池温稳定在18℃以上, 冬季13℃以上, 都能达到长时间的产气高峰。每年4月上旬到11月底, 山西省各地的气温都能保证沼气池的正常产气, 气温低于零度, 池温低于9℃~11℃, 沼气微生物停止生命活动。一般要求春季建池夏秋季进料, 尽量做到入冬以后不要进料, 如要冬季进料, 一定要做好保温增温措施。沼气启动时, 原料在池内堆沤时稍长一些, 5~10d, 让池内温度达到50℃以上, 然后加40℃的温水, 直至加满到指定位置, 立即封口;利用塑料暖棚增温保温;在发酵池外侧50cm处挖防寒沟, 深1.5m, 宽0.5m, 内垫塑料布, 内堆保温材料或满沟用玉米秸秆进行高温堆肥, 防寒沟顶部覆盖好塑料布后堆土压实。同时, 在沼气池上方堆2m厚的干草压实, 上盖塑料布, 或堆1.3m高的干土压实保温;在沼气池北、西、东方向, 防寒沟外侧用玉米秸秆搭建简易挡风墙, 高2m, 厚10cm, 外用泥土抹实, 不能透风, 这种土办法同样能起到防风保温作用。2.6预处理入池发酵原料无论采用何种原料配比, 都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把入池原料进行池外池内堆沤。2.6.1池外堆沤以猪粪为发酵原料, 先把发酵原料摊开暴晒1~2d, 经常翻动, 拍碎, 来提高原料的温度, 选择一个炎热的中下午, 把接种物、石灰水溶液和发酵原料充分混均, 水分要适中, 如水不够, 可加一些河水, 或晒过1d的井水, 不要用凉井水。堆成堆稍加压实, 并用塑料布覆盖密封发酵, 夏天2~3d, 冬天3~5d, 堆中插一温度计, 温度上升到50~60℃, 再维持0.5~1d (不能让发酵原料因温度过高而变白) , 立即入池进行池内堆沤。2.6.2池内堆沤当日趁堆温较高时, 立即把池外堆沤的发酵原料入池进行池内堆沤, 池外堆沤时间不能太长, 时间长了, 虽然能加速产气速度, 但消耗多, 影响池内产气率。入池的发酵原料不要压实, 以松散为好, 池内进料口下口, 直径1m的地方不要堆沤发酵原料, 以便以后畅通进料。然后盖住活动盖和进出料口上口, 池内发酵夏天3~5d, 冬天5~7d。堆沤期间每天观察池内的料温, 当料温升高40℃~50℃, 再维持1~2d即可大量倒入稀人粪尿和河水或已经晒过1d的井水。并用直径10~15cm粗的木棒在池内捣20多个料洞, 插到池底, 并把木棒在料洞中上下抽动, 左右摇摆, 把事先扎好的直径10cm粗的1m长的小竹捆或小树条捆或葵花秆捆插入料液洞中, 露出液面20cm即可。大换料时可以取出再用, 这种方法既便于操作, 破壳效果又好, 产气速度快。也可在料液表面放置篮框。

上一篇: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下一篇:走进群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