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反馈机制

2024-05-05

双向反馈机制(精选七篇)

双向反馈机制 篇1

高校就业指导与就业市场的有效衔接一直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大难题,【1】通过近几年校园招聘的情况来看,招聘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又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再只是简单的对接关系,“用工荒”与“就业难”这对矛盾日渐突出。

就业服务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长期职业规划发展的落实,而不仅仅是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签约情况。就业市场承担着毕业生就业和非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衔接角色。如何将招聘单位的招聘需求和能力需求逐步落实到在校学生的各个阶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学生长期职业生涯发展,一直是高校就业指导难题所在。

每年就业质量报告公布之后,媒体及大众更多的是关注就业率的高低,近年来开始逐渐关注就业质量,而对于学生群体的就业是否考虑过长期职业规划的问题则缺少关注。就业指导应该如何与就业市场相呼应以适应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就业市场又如何促进就业指导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二、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双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脱节

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二者紧密相关、互相影响,在整个就业服务体系中,二者缺一不可,二者往往需要在相互促进中提高整个就业服务的水平。然而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又是很难有效对接的,就业市场的实时变化要求就业指导也同步适应,但是信息传递本身的时滞、高校专业设置的不易变化性、就业指导的低有效性等诸多因素必然会导致二者不可能同步。甚至很多情况下,二者是脱节的,高校就业市场主要吸纳来校招聘单位进行招聘,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根据已有的指导理念和方法进行指导,二者之间缺少互动。加之高校除了就业中心以外的二级学院对于就业市场的开发与建设积极性不高,【2】使得市场人才需求和就业指导方面的人才培养没能完全契合。

(二)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化、单一化、边缘化

高校就业指导只有在深化、细化之后,才能真正达到指导的目的,才能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性进行就业指导。然而大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均是通识教育,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很难达到全面覆盖。就业指导的通识教育很多情况下有些形式化、内容单一,某些高校甚至不重视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3】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之间有效对接的难度。

(三)高校就业市场需求传递和反馈不及时

高校就业市场可以接收众多企业不同的人才需求信息,一方面需要经过筛选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毕业班老师和毕业生,以帮助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另一方面,更需要将这些需求信息传达给就业指导老师和除毕业生以外的其他在校生,以帮助在校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需求。由于信息传递渠道的限制,需求信息传达会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4】同时很多高校对于非毕业生的信息传递不重视,使得就业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存在部分不及时的情况,【5】这无疑也加大了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有效对接的难度。

三、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的关系

(一)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的关系

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业市场是就业指导的先导,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变化会相应的引起就业指导内容以及方法改变。招聘企业通过校园就业市场传达市场人才需求,包括岗位需求和各岗位具体能力需求,就业指导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就业市场的支撑,就业指导通过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养,满足就业市场所提出的人才及能力需求。当就业指导高效化、完善化之后,有效的就业指导将可以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特别是高端人才需求,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这将会提高高校就业市场的效率,提升其有效性和活跃度。而高效率的就业市场反过来又会促进就业指导更加明确化和高效化。

(二)高校就业市场——先导

高校就业市场能够反映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其活跃度和开放性可以反映一所高校的整体就业氛围和就业趋势,同时侧面反映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影响度。影响高校就业市场影响度的因素包括:软硬件设施、活跃度、开放性、辐射面、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多个因素。武汉大学就业市场已成为华中地区最重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据统计,我校签约学生80%的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会获得工作。

校园招聘软硬件设施方面,武汉大学招聘场地较充足、管理有序,学校建有1个综合招聘厅(30家以内的中小型组团招聘)、4个报告厅(专场宣讲)、2个会议室用于校园招聘,报告厅配置有投影仪、音响、固定和移动话筒、中央空调和LED显示屏等齐备的办公设施,就业专用办公面积2000多平方米,聘请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同时武汉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专门组建“一体两翼”信息化就业服务体系,以就业管理系统为主体,学生就业信息网和“武大就业”官方微信为两翼,加上QQ就业群、微信群、微博等多种途径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同时专门成立了校园招聘服务志愿者团队,对于来校招聘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是否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会从基础上影响就业市场的有效性和完善性。【6】

就业市场活跃度方面,武汉大学形成了以校级就业市场为主,院级就业市场为辅,与知名人才机构合作办会为补充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模式;在招聘会的规模上实行校园专场招聘会、中小型组团招聘会和大型供需见面会相结合的办会方式;在招聘会的内容上,既有综合类的招聘会,又有分专业、行业和地域的招聘会。同时从表1可以看出,每年来武汉大学招聘的单位数量众多,招聘形式多样,武汉大学就业市场具有较高的活跃度。就业市场活跃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来校招聘单位的数量和质量。

开放性以及辐射面方面,武汉大学的所有校园招聘会均是对所有学生开放,包括武汉大学学生、武汉地区所有高校毕业生、全国其他城市高校毕业生,从2015年秋季开始,武汉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开始对参加我校双选会的部分同学进行信息统计,如表2所示。从表2中我们发现,武汉大学双选会的参会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高校。来校招聘单位方面,所有符合校园招聘审核流程的单位均可来校招聘,不区分单位性质、单位行业以及单位所在地。武汉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招聘会各个行业均有涉及,招聘单位来自于全国各地,如表3所示。高校就业市场的开放性和辐射面会反映整个市场的活跃程度和影响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就业市场是否全面服务到学生中的不同群体。

满意度方面最主要是包括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根据武汉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武汉大学委托新锦成公司调查了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共提供3887个单位的有效信息,调查从2015年7月20日持续到2015年9月18日,历时50天,回收580个单位有效问卷。28.88%的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表示很满意,58.11%的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表示满意,二者共计占86.99%。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整体较高。同时委托麦可思公司对201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从2015年11月19日持续到2015年12月14日,历时25天,共收到有效问卷3350份。调查发现武汉大学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8%,武汉大学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为84%。【7】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是学校就业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的直接体现。

(三)高校就业指导——支撑

高校就业指导在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分量,生涯规划将是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对就业指导的投入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就业指导水平,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程度。高校就业指导是整个学校就业市场有效性的支撑,合理而有效的就业指导将会提高高校人才输送与企业人才需求二者之间的匹配度,这也是精准就业服务的要求。同时高校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将会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只有做好了高校的全程就业指导,才能促进毕业学生更好更快地满足市场需求,才能更好的支撑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之间的双向反馈体系。

武汉大学为全校所有学生购买了职业规划网络课程和职业测评软件的使用权限,开设《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职场展望》《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四门通识选修课,面向研究生开设选修课《职业能力与素质拓展》,定期联系专业培训机构和公益事业部门,来校举办各种培训、讲座。同时,武汉大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全校范围内开展“就业指导月”系列活动,通过指导职业发展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开展“职场大讲堂”、“职业能力提升训练营”、“珞珈职航”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职场达人挑战赛”、“名企走访”、“模拟面试”、“创业大讲堂”、“校友创业投资论坛”等品牌系列活动。增强了武汉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的意识,提上了创新创业能力。【8】

武汉大学提倡全过程就业指导与阶梯型就业指导相结合的理念,从大学生刚入校开始即开始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唤起,就业指导和咨询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别的就业指导,大一注重职业规划意识的唤起、大二重点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大三重点加强职业选择决策方面的指导、大四重点进行职业技巧的提升及时效转化。

三、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双向反馈机制搭建

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涉及到的主体,主要包括来校招聘企业、高校、高校学生三方面主体,高校学生主体根据其与就业市场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三方面主体之间互有关联和影响,具体如图所示。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之间关系的和谐化,需要认清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在这些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改进。二者之间双向反馈机制的搭建是建立在这些主体之间的。

(一)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双向反馈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多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对学校方面,主要形式是校企合作和企业高管授课,企业的各项人才需求通过学校这个主体向高校以及高校学生公布,高校提供相应的场地和服务,企业与高校之间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包含但不限于校园招聘、项目合作等形式;同时部分企业可通过企业高管授课与高校建立联系,通过学校层面这个桥梁加强与部分学生之间,特别是非毕业生之间地就业信息传达与沟通。学校对企业方面,主要形式是校企合作和企业调研,校企合作往往是双向的;企业调研方面,武汉大学每年会通过各种途径组织院系老师及学生赴企业深层次调研,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和人才需求,了解企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以及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等等。这个过程是不断循序渐进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会根据高校以及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校招的具体要求进行不断地调整,同时高校也会根据调研的情况对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形式等做适当地调整,以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寻求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加深企业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减少企业与学生群体之间交流的障碍,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根据每次的不同情况循序渐进式地加以变化,将是企业与高校之间双向反馈机制搭建的关键。

(二)企业与高校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

高校学生群体根据与企业关系紧密程度分为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双向反馈也包括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企业与非毕业生之间两种。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企业对毕业生主要是通过校园招聘形式,通过校园宣讲或者现场招聘、笔面试等多种途径向毕业生传递人才需求信息,通过不同的考核形式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以甄选出适合企业的人才;毕业生对企业,一方面是通过企业的校园宣传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同时更多是的在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之后,学生通过实习以及直接就业的形式深层次地了解企业,同时将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反馈到企业中,检验人才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企业与非毕业生之间,企业主要是通过设立校园俱乐部的形式加强与非毕业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支持各种活动的开展让更多学生了解企业情况、人才能力要求等,同时了解非毕业生的特点和思想;非毕业生主要是通过学校组织的暑期调研和实践以及非毕业实习接触企业,武汉大学每年寒暑假会组织“珞珈职航”暑期企业调研活动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帮助更多的非毕业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特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自身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也可通过校园实习生招聘、导师推荐等多种途径参与企业实习,更加直接的对企业进行了解,并将自身能力与企业要求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不断提升,以期在毕业时更好的满足企业的人才能力需求。

(三)高校与高校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

高校与高校学生之间主要是通过就业指导实现双方反馈,学校层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相应的课程、开展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同时将全过程就业指导与阶梯型就业指导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同时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以及各项调查向学校主体反馈就业指导成效和问题。、

学生对学校的反馈环节往往是改反馈机制的短板环节,一方面学生反馈途径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对于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反馈意识,而只是将就业指导课程当成是简单知识传授,忽略了其实践性质。

(四)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双向反馈机制搭建难点

在整个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双向反馈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难点和短板环节,而这些往往是影响整个反馈机制是否有效循环促进的关键。以武汉大学为例,在整个机制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难点,一是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二者通过校园招聘以及就业和实习交换信息、相互促进,然而这个过程当中的信息也仅限于这二者之间,学校主体获取的信息极少,这些信息将会直接影响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高校学生与高校之间,二者主要是通过就业指导加强联系,学生主体对于就业指导的效果较少能有效地反馈,这跟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自身反馈意识以及反馈途径是否丰富有关系,如果没能得到有效反馈,学校将难以明确就业指导的成效,后续更加难以进行改进和提升,最终难以提升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导致整个反馈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

摘要:高校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二者都对当前“用工荒”与“就业难”这对矛盾有着一定的影响,要实现精准就业服务,必须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使得二者能够相互促进,然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当前高校就业服务的一大难题。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分析当前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从这对关系中涉及到的不同主体出发,对二者之间的双向反馈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就业市场,就业指导,双向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戴秋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就业市场对接问题的探析[J].文史博览,2006(7):63-64.

[2]教立营.高等学校中二级学院就业市场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2):50-51.

[3]王攀,王旭辉,董杨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72-73.

[4]孙伟,李南飞,蒋榕.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8):13-17.

[5]蒋璐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9):47-49.

[6]李胜利,马旭辉,李振中.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4):27-31.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研究 篇2

1 目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

1.1 劳动力流动极不均衡

目前城乡劳动力流动极不均衡, 主要表现在:农村人进城务工经商的多, 城市人下乡创业就业的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多, 返乡“回流”的少;“回流”劳动力中被动回乡的多, 主动回乡创业的少。

1.2 双向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劳动力

目前城乡差别仍然很大, 城市劳动力大多只在城市之间流动, 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绝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在目前城市劳动力向乡村流动人数很少的情况下, 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劳动力城乡双向流动的主力。

1.3 农村“精英”大量流出

农民工群体是以青年为主体的群体, 同时又是农村精英群体。虽然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低于城市劳动力, 但在农村中属于文化素质较高、年富力强的群体, 据调查, 重庆农村外出劳动力以21—40岁居多, 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66%;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7%, 而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文化结构是初中文化比例47.6%, 高中及以上文化所占比例为9.2%。

1.4 城乡流动劳动力职业差异明显

农村劳动力进城, 大多在城市里从事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职业不稳定的体力类工作, 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而少数城市人下乡, 要么是创业当老板, 要么像大学毕业生到镇村当基层干部, 或当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我国城乡差别大, 城乡劳动力流动的职业要求和预期明显不同。

2 劳动力流动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1 正面作用

一是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2.2 负面影响

一是导致城市就业难, 二是农村问题多

3 城乡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

3.1 农民工留城难

(1) 工作难找。一是劳动力供过于求局面短时期难以改变, 二是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与劳动力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2) 转移不彻底, 市民化程度低。

3.2市民难下乡

3.3返乡创业少

一是返乡回流农民工创业比例较小;二是回流创业大多投资规模小, 行业选择面窄。

3.4 劳动力培训一边倒

3.5 劳动力单向流动状况难改变

4 原因分析

英国人口学家拉文斯坦曾提出:劳动力流动有许多不同的动机, 但是经济动机是最根本的, 人们总是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

4.1 城乡差别

(1) 经济水平的高低决定劳动力流向。无论是就业机会, 还是经济收入, 城镇都明显高于乡村, 因此农村劳动力进城势如潮水, 成为一种普遍行为, 城镇劳动力下乡寥寥无几, 只是一种个别现象。

(2) 客观环境条件制约城市生产要素下乡。一是农村基础条件差, 城市资本不愿下乡;二是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农业弱质, 对劳动力缺乏吸引力;三是二、三产业落后, 就业机会少。

4.2 体制障碍

(1) 土地制度。首先是土地制度的限制使城市资本、人才难下乡。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是城乡有别, 一般城市人不具有农业生产所需的合法土地、住房、设备, 即使有城市劳动力愿意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也是“无地”可耕。其次是严格的用地政策限制了工业下乡, 制约了乡村工业的发展。

(2) 户籍制度。

(3) 社会保障制度。

4.3 缺少平台

目前中国的农业经营过于分散, 经营方式过于单一, 基本上是以家庭为主的生产单元, 农户经营规模太小, 农村要素市场不发达, 农业中雇工需求缺乏买方市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缺少平台。

5 构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 农村和城市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城乡统筹的难点在农村, 要想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首先要实现城乡互动。

5.1 趋势预测

(1) 劳动力流动的主体仍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

(2) 农村普通劳动力进城, 城市技术人才下乡。

(3) 未来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主要是农村劳动力。

5.2 基本思路

(1) 通过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 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全员培训制度。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

(2) 通过创新土地制度, 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奠定必要基础。

(3) 通过促进现代农业、乡村工业的发展, 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4) 通过改革农业经营方式, 为城乡劳动力投身农村农业创建发展平台。

5.3 对策措施

(1) 调整优化村庄布局, 适度增加农村人口聚集度, 解决村庄“虚拟化”问题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经济发展和吸引投资的必要条件, 设法聚集相当的人口, 是欠发达山区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政府可以结合高寒山区的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中示范村打造, 实施“梯次移民”, 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 有组织地把分散在各个山村的人口逐步集中起来, 迁移到交通相对方便的区域, 做大一些中心村和小集镇, 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和发展非农产业。

(2) 建立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市场, 构建农民退出农业农村的新机制。只有农村土地能够自由、方便地流转,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才能更加顺畅。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一方面使退出耕地、宅基地的农民得到合理、必要的补偿, 为部分农民转为市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使回流的农民工和下乡的城市人有创业的基本条件 (土地集中经营成为可能) 。同时, 可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在有条件的小城镇建立乡村工业发展园,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城乡互动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中心镇等载体的发展水平, 要做大做强小城镇, 使其成为乡村工业的发展基地。在具备交通、供水、电力等条件的小城镇建立乡村工业发展园,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不仅能为城市资本下乡和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场地, 还能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的农产品生产。

(4) 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农业规模经营, 鼓励企业经营农业。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是城乡要素互动的基础条件, 探索农业规模化和企业式经营势在必行。政府要在金融、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如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减税等, 扶持农村种养殖大户做大做强, 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鼓励城市企业涉足农业, 发展公司制农业。

(5) 积极致力于新农民建设, 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职业农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新农民建设, 新农民建设的关键是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时, 既要大力培养非农产业所需的技术工人、服务人员, 也要大力培养现代农业所需的种养殖能手、农业经营管理人才。

(6) 引导、鼓励城市企业与村庄结成一帮一、对口帮扶关系, 打造一村一品。韩国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时, 曾发动一些大的集团公司与某个村庄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 帮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 选择发展项目, 打造品牌产品, 效果很好。重庆目前已有一些餐饮企业、食品企业下乡建立自己的原材料基地, 政府可以此为契机, 引导、鼓励企业与村建立更稳固的产供销关系, 企业为村庄策划生产品种, 以企业的加工带动农产品生产, 打造一村一品。

总之, 现代大农业和农村工业的集约发展是带动双向流动的基础, 没有现代农业和农村工业的集约发展, 就不可能有城乡要素真正的双向流动。

摘要:本研究报告揭示了当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现状特征, 分析当前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及其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指出其制度性原因, 提出了建立有利于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严书翰、谢志强等,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年2月。

[2]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届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文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年2月。

[3]韩俊,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 开发研究2006年5期, 4—8页。

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运行机制研究 篇3

“看病难, 看病贵”是当今社会的热点,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998年至2005年, 我国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 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 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 远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国家把“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问题的大事之一。而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的关键在于明确区分不同医疗机构的功能, 优化各种医疗资源的配置。2006年, 卫生部在全国推广“双向转诊制度”, 以此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服务网络, 在现有程度上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解决就医结构的不合理现象, 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费用。

“双向转诊”, 可分为横向转诊和纵向转诊两种形式。横向转诊, 即综合医院可将病人转至同级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专科医院也可将出现其它症状的病人转至同级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纵向转诊, 简而言之, 就是“小病进社区, 大病进医院”, 即根据病情和人群健康的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转院诊治过程。下级医院对于超出本院诊治范围的患者或在本院确诊、治疗有困难的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就诊;反之, 上级医院对病情得到控制, 情况相对稳定的患者转至下级医院继续治疗、康复。

在1993年, 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就已经提出“高效的医疗服务系统是建立在社区一级或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的基础上, 社区医院用较少资源解决大多数患者的健康问题后, 三级医院利用高、精、尖优势来治疗由社区转诊来的少数疑难危重患者。”199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已经明确的指出“要把社区医疗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而在现今“看病难, 看病贵”的社会背景下, 方便和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卫生需求, 引导患者在医疗服务中进行合理、有序地流动, 在上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已迫在眉睫。

二、双向转诊的现状

当前, 我国社区医疗服务的双向转诊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大型综合医院的“单向转诊”占多数, 极少有需要康复的病人或病情稳定的病人往下转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居民群众趋向于大医院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为双向转诊的实行设置了障碍。

我国卫生资源总量的80%左右配置在城市, 且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中, 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技术, 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尤其是城市大医院中, 相比之下, 基层和社区卫生资源相对匮乏, 且质量不高。卫生资源分配的“倒三角型”状态与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正三角型”的局面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 专家接诊的多是常见病、多发病;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却是“危重疑难看不了, 有能力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门诊数量又太少”。

所以, 在我国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中, 出现了病人转上容易转下难以及难以让居民在基层医院首诊的情况。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各等级医院来看, 往上级医院转的病人的人次数在转诊病人中所占的比例均偏大, 且转上病人绝大多数来自下级医院, 而从平级和上级医院转来的病人少, 转出病人则多流向了比原住医院等级高的医院, 而向平级和下级医院转诊的病人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上转诊的比例达到60%以上, 但向下转诊比例较低。

三、双向转诊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 经济利益的驱使, 不同的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不同的利益主体, 争抢病源以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使得部分医院不愿将病人转给其它同级或下级医院。第二, 基层医院的服务质量及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居民不愿在社区基层医院进行首诊及康复主要由于对其医疗环境及人员素质不放心, 虽然在报销比例上有一定的优惠, 但在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方面缺乏吸引力。第三, 缺乏明确可操作性的转诊标准, 对于转诊程序也缺乏严格的管理及监督措施。第四, 避免纠纷的发生, 紧张的医患关系及独立承担风险的性质, 使得医院不敢转或基层不敢收。第五, 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无法共享及病人对医疗信息的缺乏, 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 而社区医院门可罗雀。其中,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基层医院的服务质量及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四、国外的做法与启示

纵观国际双向转诊机制的实行:英国, 作为福利国家, 追求公平性, 也是最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国家, 实行的是全科医生首诊制, 该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占90%, 医院服务占10%。非急诊病人就医必须先找自己登记注册的全科医生, 经全科医生转诊才可进入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这一强制性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居民的就医行为, 引导病人“小病进社区, 大病进医院”。美国, 以市场为主, 彰显效率, 采用健康保险制度, 并且这一制度以“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作为管理和报销的重要依据, 明确规定了各种疾病的住院指征和时间周期。所以, 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病人转向转诊合理而流畅。在德国, 95%以上的公民享受着社会健康保险, 首诊选择同样规定是社区家庭医生, 但与英国不同的是, 社区家庭医生的医患关系并非固定不变, 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医生。医院一般也不设立门诊, 主要提供住院服务。其健康保险制度对卫生服务层次的界定, 有利于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并合理使用资源。加拿大, 现如今有90%都拥有家庭医生。与英国类似, 除非出现意外伤害等急诊情况, 在没有家庭医生的转诊证明下, 患者无法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这种家庭医生充当“守门人”角色的机制, 减少了小病大治的现象, 双向转诊相对流畅。

无论是以计划为主医疗保健机制的英国等国家, 还是以市场为主的美国等国家, 双向转诊的实施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首先都有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医疗市场存在的客观性与患者择医的主观性, 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适当且强有力的政策作为保障。其次, 财政保障。西方一些国家的财政预算在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占总卫生经费的80%以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国有化程度高, 且工资额度主要取决于服务人口的数量, 而非服务量。再次, 组织保障。西方国家在完善社区医疗的过程中, 不仅局限于系统结构的完整, 更注重网络功能的完善。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与政策, 使各医疗机构发挥其最大作用并协同发展。然后, 有着强有力的监控, 对卫生服务标准和规范及经费的预算与核定明确且透明, 注意增强卫生服务机构的费用意识, 提高服务效率, 减少浪费。最后, 有全科医生作为“守门人”, 他们在决定参保人提供卫生服务数量方面具有核心作用, 并在恰当的范围内收治和转诊病人。

虽然我国与英、美等国的政治制度、社会体系及历史问题和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其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经验对我国现阶段而言, 不无裨益。我国推进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 发挥各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和作用, 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 提高有限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合理转诊, 减少医患矛盾, 最大程度上达到卫生服务系统的需求平衡, 可以将重点放在克服市场失灵及避免政府失效, 减少公众的一些非理性行为,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

其一,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服务水平及人员素质。政府加大对社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提高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服务硬件, 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技术及理念, 为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能够真正解决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及相关健康问题, 居民才可能减少其非理性行为, 才可能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首诊, 并转入社区进行康复。

其二, 进行卫生区域规划, 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改进卫生资源分布的“倒三角”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正三角”不相适应的局面。

其三, 双向转诊与价格机制相结合, 引导患者进社区。政府可适当拉大社区卫生服务结构与三级医院间的服务价格差距, 实行不同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 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患者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进行合理流动。

其四, 合理调节医疗机构间的经济利益。使各医疗机构成为“一家人”, 消除其对患者的独占心理。并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及奖惩制度, 明确划分各级医院的职能, 建立转诊机构间可接受的利益规范。同时, 可以建立医院集团, 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通过联合,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增强竞争力, 减低成本, 使其的经济利益达成一致, 集团内部的双向转诊途径也较为可靠, 便于管理, 引导病人在医疗机构间有序的移动。

其五, 完善转诊标准及体系。政府及卫生部门制定统一的转诊标准及病种, 明确规定可行有效的转诊条件、程序及管理监督方案。使各医疗机构间分工明确, 有效合作, 责任机制清晰, 发挥各机构的最大潜能。

其六, 加快医疗信息的系统网络化建设, 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以公民健康档案为中枢, 打破各医疗机构间各自为营的局面。实现医疗机构间及医患间的信息共享, 促进双向转诊的实施。

双向转诊制度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性制度, 有利于打破卫生事业发展进步的僵局。因此, 对双向转诊制度的研究是必要且迫切的, 并需不断完善深入, 以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双向反馈机制 篇4

高校招生录取制度问题一直是全社会的关注热点, 它关系着每个考生的前途和几百万家庭的命运, 关系着素质教育平稳健康开展, 关系着高校人才选拔和社会公平公正。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等[1]。因此, 高考改革虽然艰难但必须不断探索向前迈进。

国家教育部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平行志愿招生录取机制, 已经在全国普及。应当说, 平行志愿的提出是一种新的投档与录取方式的改革, 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减少了偶然、人为因素的干扰, 保证了教育公平, 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平行志愿目前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2]。

分析平行志愿的弊端, 主要症结在于考生在同一批次内还是只有一次投档录取机会, 为了抓住这次机会, 考生、学校、社会都特别看重总分这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而将其他因素放置一边, 而事实上确实有其他因素 (如专业意向等) 在录取过程中发挥作用。为此, 笔者拟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考试招生制度[3,4], 从增加投档录取机会入手, 研究更加合理且适合我国国情的招录制度。

二、学校录取机制研究现状

由于国内高校招生实行统一录取, 省级招办向高校“投档”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 “一档多投”成为深化平行志愿改革的思路。国内一档多投制度目前仅在重庆、福建、江苏的部分批次以及一些高校的联合自主招生中实施。在理论研究方面, 天津大学王海龙等对需考生确认的一档多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5];西南大学刘驰等对无需确认的一档多投作了探讨[6], 其录取算法相当于以“院校+专业”为单位按传统顺序志愿进行录取, 学生利益有所损失。目前来看, 国内需考生确认的一档多投在计划控制和录取轮次等方面尚处于实验阶段, 无需考生确认的一档多投的实现机制不明朗或不够优化, 暂不具备向大规模统一录取推广的条件。

在国外有关研究中, 提到最多也应用最多的有四种学校录取机制[7,8], 包括波士顿机制、分数独裁机制、Gale-Shaply机制[9]、最优交易循环机制[10]。我国传统梯队志愿机制的实质为唯一偏好的波士顿机制, 平行志愿机制为限定了志愿个数的分数独裁机制, 它们都属于单次效率学校录取机制, 其特点是学校顺序考虑每个学生的志愿, 若录取名额未用完则一次性录取学生, 优势是办法简单, 录取效率高。但波士顿机制既不是公平的, 也不是帕累托最优和抗操纵的, 是在计算机普及前普遍采用的录取机制, 现在已经逐步退出录取过程。分数独裁机制的优势是录取效率高且达到帕累托最优和抗操纵的, 但是仅偏好于分数高的学生。Gale-Shaply机制和最优交易循环机制是被证明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帕累托最优和抗操纵的。

三、基于双向匹配的平行志愿改进机制

Gale-Shaply机制的运行步骤与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平行志愿机制较为接近, 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 便于我国民众理解。Gale-Shapley机制分为学校最优机制和学生最优机制, 根据以维护考生利益为主的出发点, 拟在学生最优机制基础上开展研究。Gale-Shaply经典算法要求最终匹配结果由学生与学校的多轮交互形成, 而且要求事先确定所有学生选择学校的偏好顺序集合以及所有学校选择学生的偏好顺序集合。根据我国目前平行志愿录取的现实特点, 对该算法进行如下改进:1.以考生志愿集合作为学生选择学校的偏好顺序集合;2.学校选择学生的偏好顺序集合由省级招办向高校投档后由高校预录取形成;3.学校和学生的多轮交互可以借助省级招办中心服务器平台集中进行撮合;4.将原适合于人工操作理解的算法, 改为便于计算机执行的算法。最终形成的平行志愿改进机制 (Paralleling Preference Improvement Mechanism, 简称PPIM) ) 的执行过程如下。

(1) 将本批次符合基本条件的考生投档至所填报的所有学校。

(2) 各学校下载本校投档数据, 按其自身规则排序, 并向省级招办上传数据。

(3) 省级招办将各校上传数据执行“多轮撮合算法”。

(4) 各学校下载本校最终录取数据。

其中, “多轮撮合算法”的执行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所有学生状态为“等待录取”, 最优志愿为第1志愿。

循环轮:所有处于“等待录取”状态的学生向最优志愿学校申请。每一所学校c考虑所有本轮申请的学生和上一轮留下的学生, 从中留下最好的qc个学生 (qc为该校录取计划) , 置为“预录取”状态, 拒绝其他学生。如果学校c已是被拒绝学生的最后一个志愿, 这个学生就停止申请, 置为“不录取”状态;否则置为“等待录取”状态。

判断条件:如果还有学生处于“等待录取”状态, 重复循环轮的操作;当没有学生处于“等待录取”状态时, 将所有“预录取”学生置为“录取状态”, 算法停止。

由于学生和学校的数目有限, 这个过程一定会在有限步后停止, 所有留在预录名单上的学生就被学校正式录取。上述机制作为一个完备循环机制, 最多要用n (考生数) ×m (志愿数) 个步骤才能完成整个算法。一般的, 关于该机制有如下结论:在学校录取过程中, PPIM机制的时间复杂度=0 (平行志愿机制的时间复杂度) 。

关于每录取批次志愿数M的讨论:参考江苏等省高校录取志愿数的安排, 如果只考虑学校录取, 不考虑学校内专业的安排, 则本科M=3, 专科M=5。如果把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来处理, PPIM机制依然适用。为简化表述, 不妨将“高校+专业”定义为“投档单位”, 比如“东大1”、“东大2”……“东大n”。参照目前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 每位考生可以填报3所高校, 每所高校6个专业, 共18个“投档单位”。省级招办对省控线上所有符合高校提出基本条件的学生, 同时向18个“投档单位”投档。18个投档单位分别阅档后, 根据自身偏好对考生进行排序, 反馈至省级招办。如考生填了3所高校中某所高校的“服从专业调剂”, 也作为一个志愿, 相当于每位学生共可填报21个志愿, 参照目前平行志愿的调剂分配方式自动按某种排序 (比如总分) 分配到所填高校的某个投档单位。特别是根据目前发展趋势, 高校低年级今后实行通识教育, 新生录取可按专业大类 (学院) 进行, M值将进一步减少, 因此, 3≤M≤21。

四、平行志愿改进机制实施的技术约束和应对策略

根据平行志愿改进机制的特点, 在该机制下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从图1及图2得出, PPIM机制的全面推广实施从目前来看还存在如下制约。

其一, PPIM机制的投档录取过程较为复杂, 而且录取系统应能支持各高校充分展现本校的自主评价原则, 这只有在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目前的高校录取软件由教育部主导统一开发, 不支持过多的自主评价, 即使在某省先行实施改进机制也需要得到教育部的认可。

其二, 高校提交考生排序名单环节中, 只要有一所高校不按时提交排序名单, 整个批次录取结果的产生就会受到影响。

其三, 高校及其院系的招生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 “政府录取”将较彻底地转变为“高校录取”。在高校内部, 以往学生的志愿主体是“学校”, 录取责任与权力主要由学校招生部门行使;而PPIM机制下学生的志愿主体直接是最小录取单位, 即学校内的“专业”或“学科大类”, 录取权力将转移到院系。这项改革涉及到责权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不免会遇到阻力。

其四, 由于学业分数可以不再是衡量考生的唯一标准, 允许高校采纳更加多元、自主的评价指标, 因此档案中的各种信息如不能保证其真实性, 在PPIM机制的循环运算中, 少部分考生的不真实信息会导致更大范围的不公平结果。

针对上述技术约束, 借鉴江苏省高考平行志愿模式 (全国首家全轮次、全科类平行志愿) 、“分数+等级”的新课程高考方案的推广过程, 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 以点带面实施推广工作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进机制可在原平行志愿机制效果不明显、学生选择范围相对单一的录取批次和录取类型 (比如对口单招、高职单招等) 开始实施, 并和目前已经实施的“注册入学” (需考生确认的平行志愿改进机制) 进行比较, 积累经验、软件系统成熟后再推广到其他批次、其他类型。

2. 大力做好宣传工作

在新机制实施开始前一年就通过宣讲会、印发材料、借助媒体等多种手段做好宣传。宣传的要点应该立足于该机制不是否定目前的新课改高考方案, 而是对其多元评价、自主录取理念的深化实施;该机制相对于目前平行志愿机制, 直接消除了因高校投档比例大于1∶1时导致考生被退档的风险, 进一步增加了考生的投档录取机会;高校内的“投档单位”或专业大类将成为录取的主体, 学生可以在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大类内分别排序。

3. 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省级招办加强协调配合, 要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部应允许政策与理论把握较好、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省级招办进行多元录取的试点。试点省级招办不仅要加强对考生的宣传, 还要加强对高校的宣传, 培育起加强配合协调的意识、素质,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互相配合和监督。正如网上录取最初推动了“政府录取”向“高校录取”的转变, 信息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也将自然推动“学校招办录取”向“院系录取”的转变。

4. 完善综合评价, 引导高校自主录取

相比传统高考录取机制, PPIM机制容许学生档案包含的信息量更全面、更多样。这首先要求中学和考生对自身诚信约束、反映自身真实情况的偏好才能使整个录取过程达到最优稳定;其次需要高校与中学、教育行政部门配合, 对考生档案严格审查, 对伪造信息等恶性行为严肃惩处。在综合评价走上正轨后逐步允许和引导高校根据自主偏好制定排序指标。高校应从以往的办学经验中总结本校及各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和不同需求, 将偏好学生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合理转变为可以量化的录取指标或原则, 并将经过充分验证分析制定的录取标准上报主管部门审查。高校主管部门应帮助高校制定实际可行的多元录取标准并进行审查, 最后与招生计划一并向社会公布。

五、总结与展望

纵观平行志愿的十年发展历程, 它的出现改变了此前顺序志愿录取方式的种种弊端。但随着平行志愿录取机制的普及, 它在获得总体认可的同时, 自身弊端也逐渐暴露, 改革呼声日益高涨。从国外Gale-Shaply学生最优机制等受到启发, 从平行志愿的特点和招生工作实际出发, 笔者提出了PPIM平行志愿改进机制。它是满足个人理性、没有浪费且能达到公平、抗操纵、帕累托最优的录取机制, 进一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 能在充分考虑学生真实意愿的同时, 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多元选择权, 进一步推动中学素质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研究论证了新机制实施在运行效率方面的可行性, 并最后设计了新机制的实施策略。

从大规模统一录取来看, 平行志愿改进机制目前主要还处于在理论研究和小范围试验阶段。要使新机制得以全面实施,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 如何将高校对考生的灵活考察指标量化并让相关各方接受, 满足因校而异的录取平台如何搭建, 如何让诸多高校在同一时间段内反馈预录信息, 整个录取程序循环嵌套如何保证每个环节公平公正顺利实施等。为此, 一方面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试验系统, 考虑多种复杂因素, 总结试验中的各种问题, 对机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 需要在逐个批次、逐步扩大范围尝试实施, 收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寻求最优的解决办法, 从而进一步完善整套方案, 为将新机制逐步投入高考录取工作的后续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贾非.各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0.

[2]厉浩.高考平行志愿改革研究.教育发展研究, 2009 (7) .

[3]张泽民.美国大学入学机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职业技术, 2007 (6) .

[4]刘学伟.法国高考制度改革简介.教育与职业, 2003 (11) .

[5]王海龙, 郑丕谔, 李振宇等.互联网的一档多投式高考录取模式系统仿真研究.天津大学学报, 2012 (11) .

[6]刘驰.普通高校招生中的一档多投模型及其核心算法研究西南大学, 2011.

[7]魏立佳.中国高考录取与博士生录取的机制设计.经济学 (季刊) , 2010 (1) .

[8]聂海峰.高考录取机制的博弈分析.经济学 (季刊) , 2007 (3) .

[9]Gale, D., and L.Shapley, “College Admiss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962.

双向反馈机制 篇5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通常由标签和阅读器组成,阅读器又通常与后台数据库相连。

随着射频识别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隐私和认证或鉴权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由于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射频在开放信道之中传输,因此很容易受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攻击,这些攻击包括通过物理或软件方法篡改、删除标签内容等方法扰乱合法处理器正常工作的主动攻击,和通过窃听技术和设备获取RFID信息、个人隐私和物品流通信息的被动攻击。针对RFID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目前比较常用的安全技术对策有[1]:

1)Killing或Sleeping机制。Killing机制是对不再需要的标签进行终止服务操作,关闭标签的所有功能,保护客户的隐私不受侵犯。但是被关闭后的标签无法再次识别,这影响到了标签的反向跟踪,不便于提供售后服务。为此,研究者提出Sleeping机制,在需要标签停止服务时使其进入休眠状态而不是完全失效,此时可通过特定的指令恢复标签的工作。这种机制的缺点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唤醒时的认证机制、认证密码的管理等,这会增加系统的负担和复杂度。

2)物理安全机制。物理安全机制是利用物理手段对标签进行屏蔽或对射频信号进行干扰,从而达到保护标签信息免被窃取的效果。当使用隔离方法时,将标签置于一种有金属网或者金属薄片制成的容器中屏蔽起来,这样某一频段的无线电信号将无法穿透外罩,当然也就无法激活内部的射频标签。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一个额外的物理设备,既造成了不便,也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对射频信号进行有源干扰是另一种形式的保护射频标签免受监测的物理手段,消费者可以随身携带一种能够主动发出无线电信号的设备用以阻碍或者干扰附近射频识别读写器的正常工作。这种有源干扰的方法可能是违法的,而且是一种拙劣的、带强制性的方法。

3)密码安全机制。密码安全机制除了具有前两类安全机制能提供的保护隐私功能之外,还可以用于在访问控制中进行认证或鉴权。由于低成本的电子标签具有资源有限的特点,同时考虑标签自身结构的限制,一些复杂而且高强度的公钥加密机制和认证算法难以在RFID系统中实现。在此前提下,通常使用单向Hash算法提供安全保证。常见的采用单向Hash算法的协议有Hash锁协议、随机Hash锁协议和Hash链协议。Hash锁使用了Meta ID来代替真实的标签ID以避免信息泄露和被追踪,实现成本较低,但非常容易受到假冒攻击和重传攻击。针对Hash锁在位置跟踪攻击保护上存在的漏洞,研究人员又提出了随机Hash锁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射频标签的反应设计成不能是固定的而是随机的。因为标签每次的回答都是随机的,因此可以防止依据特定输出进行位置跟踪攻击。但标签数目较多时,系统延时很长,效率较低;此外,这种方法不具备前向安全性。Hash链协议的本质是基于共享秘密的双向认证协议,通过动态更新每次的应答验证信息来防止跟踪,并增强了前向安全性。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计算量较大,同时Hash链也非常容易受到重传攻击和假冒攻击。

以上提及的几种安全技术对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RFID系统的安全性,但正如上所述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之处。本文对改进型的基于带别名的双向认证的RFID安全机制进行分析验证,并通过matlab/simulink工具来仿真实现。此安全机制取得了更好的性能,保证了前向、后向安全性,既保护用户隐私不被获取,又实现了对标签的合法性认证。

1 带别名的RFID双向认证安全机制的原理

初始阶段,对每一个标签ID生成一个随机的key和分配若干个别名,在数据库中保存(ID,key),并以别名作为对应数组的索引,亦即多个索引指向相同的(I D,k e y)对。标签需要保存自身相应的(I D,key)组以及该组的索引别名。

1)阅读器发出询问消息时,生成一个随机数R,并将其发送给标签;

2)标签收到请求后,计算G(ID||R),将随机选取的其中一个别名连同G(ID||R)一并返回给阅读器;

3)阅读器将标签别名和G(ID||R)发送给后端数据库;

4)数据库根据别名查找对应的(IDk,key),并计算G(IDk||R),将其与来自标签的G(ID||R)进行比较,若不相等则向阅读器返回无效标签的消息,若相等则将ID和key返回给阅读器;

5)阅读器再向标签发送H(key||R);

6)标签利用自己保存的key值计算H(key||R),并与收到的H(key||R)比较,若相等,则可以确认阅读器的合法身份;

7)至此,阅读器和标签都已经实现了对对方合法身份的认证,即完成了双向认证的整个过程。

2 带别名的RFID双向认证安全机制的仿真实现

基于hash函数的随机RFID双向认证协议用matlab/simulink工具仿真,为便于理解,后台数据库和读写器视为一个模块,主要考虑读写器模块和标签模块之间的仿真。为了简便起见,本论文只介绍阅读器对标签的认证部分的仿真内容和结果,标签对阅读器的认证基本原理和仿真方法与阅读器对标签的认证部分相同,故略去。

在仿真中,用方波信号代表标签的别名。仿真线路图如图1所示。

仿真过程详细叙述(假设标签对阅读器的认证都是能够通过的)如下:

读写器模块中,伯努利信号发生器(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产生伯努利信号波形(1011011100…)送入S函数(S-Function)进行“加二”运算,计算出来的结果(3233233322…)传送给标签模块(即读写器向标签发出请求信号),标签模块接收到读写器发送过来的信号后将其与方波信号(1010101010…)进行加法运算,得出来的结果(4243334332…)送入S函数(S-Function1)进行“减三”运算,计算出来的结果(1-11000100-1…)送回给读写器,表示标签要求读写器对其身份合法性的认证,读写器收到标签送来的信号后,将其送入S函数(S-Function2)进行“加二”运算,计算出来的结果(3132223221…)与标签认证计算的结果分别送入减法器(Subtract)进行减法运算,计算结果(2222222222…)表示读写器确认了标签的合法身份。

仿真结果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如图2和图3所示:(从上到下的显示对应的端口分别是a,b,c,d,e,f,g,h)。

3 带别名的RFID双向认证安全机制的性能分析

对该安全协议进行性能分析,有如下特点:

1)防窃听。在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通信过程中,由于别名和随机数R的使用,使每次传递的数据都不同,而且Hash函数的单向性保证了窃听者无法根据窃听到的数据反向推导出原始数据,因此该安全机制可以有效防止窃听。

2)防哄骗。由于阅读器和标签的交互过程中随机数和别名的选取都是随机的,上一次通信的数据跟下一次通信的数据是不同的,因此攻击者无法通过获取到的历史数据来假冒标签与阅读器通信,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哄骗攻击。

3)防止跟踪。阅读器与标签之间通信的数据是随机变化的,即使是相邻的两次认证、鉴权所传输的数据都是统计无关的,因此攻击者无法通过历史数据跟踪用户位置,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位置隐私。

4)实现双向认证。机制工作流程的前四步是阅读器对标签身份的认证过程,第五和第六步是标签对阅读器身份的认证过程,保证了双方通信的前向和后向安全性,从而实现了双向认证的要求。

5)协议的一次执行中,标签进行了一次伪随机数产生运算和两次Hash运算,阅读器进行了一次伪随机数生成运算,后端数据库两次Hash运算;标签需要增加一定的存储空间以存储别名,但是其量级仍然保持在O(N)。综上所述,带别名的双向认证机制运算成本低,效率高。

4 结语

随着RFID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问题成为RFID系统顺利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带别名的双向认证机制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验证。软件仿真和性能分析表明,此协议能够有效解决隐私保护和认证鉴权两方面的安全问题,同时系统的复杂性和资源占用保持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是一种可行的安全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多种RFID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对带别名的双向认证机制进行原理的描述与性能的仿真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现和验证。

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安全,哈希函数

参考文献

[1]冯清枝,任嫒.射频识别技术的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N].中国刑警学院.广东公安科技.2008年,第4期

[2]周晓光.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Dennis E.Brown.RFID implementation/McGraw-Hill communications[C].New York:McGraw-Hill,c2007

[4]Claus Heinrich.RFID and Beyond.Indianapolis[R].Indianapolis,IN:Wiley,c2005

[5]C.M.Roberts.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J].ELSEVIER Computers&Security,2006,25:18-26

[6]郎为民,刘德敏,李建军.R F I D安全机制研究[J].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沈阳军区网管中心.2007年,第9卷第3期

[7]杨海东,杨春.RFID安全问题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第24卷第3-2期

长三角地区双向投资合作机制研究 篇6

投资活动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国 (区域) 之间相互投资与合作活动愈加频繁。如何在各国 (区域) 发展中实现和促进投资合作, 尤其是双向投资与合作, 其意义非凡。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 探讨其对外 (指长三角区域以外) 投资和外部资本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双向投资合作机制, 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内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长三角地区资本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 地区范围内 (也即两省一市) 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长三角地区对外投资和资本引进成功与否往往与该地区是否存在有效合作, 相互之间协调是否得当有很大关系。所以本文颇为关注长三角地区资本走出去和引进来过程中长三角区域内的合作。

二、长三角地区建立双向投资合作机制的方式

(一) 投资合作方式

资本的投入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的, 不同的投资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本的回报率乃至安全性。跨国资本流动因为国际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增加、投资风险增大, 以及不同的投资方式会给投资国和东道国带来不同的影响, 故国际投资方式成为国际投资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国际投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前者是指一国或地区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或地区并相应获得当地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投资活动, 其主要形式包括:创建新企业如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收购、兼并当地企业、利润再投资、非股权参与式投资、投资、建立国际战略联盟等。后者则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外国企业或政府发行的债券、股票所进行的投资活动, 亦即证券投资, 其主要形式为: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具体有以下几种:

1.合资或合作经营模式。投资者赴另一国家或地区创办新企业, 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国际直接投资摸式。受到政策、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是比较安全可行的投资方式。2.收购或兼并模式。收购或兼并模式主要是通过直接购买现有的投资地企业, 或是购买企业一定比例的股票, 以取得对该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投资行为。这种投资模式由于手续简单, 投资成本较低而经济效益较高, 将会成为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重要模式之一。3.证券投资模式。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 拓展新市场是其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 因而前3种投资模式就成为其常用的对外投资方式。然而, 对于非企业投资者来说, 证券投资模式则是更加方便易行的投资方式。目前部分投资者用这种方式在国外市场投资已取得一定成效。

(二) 长三角区域投资合作模式

长三角区域涉及两省一市 (狭义的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市16城市, 广义的长三角区域包括江浙沪三个省级行政区域。本文的长三角区域主要从行政区域进行定义, 实际上是广义的长三角区域) 。其投资合作可以采用两种形式进行:一是企业合作模式, 二是行政合作模式。

所谓企业合作模式, 主要是指企业间的投资合作, 当然包括企业合资、企业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投资行为。企业合作模式主要体现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企业间为了更优地配置资源而采取的投资合作,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赢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投资合作机制不是我们课题所要探讨的内容。我们课题探讨的主要是行政合作模式。

所谓行政合作模式, 是指长三角区域组建区域投资合作领导机构, 比如建立长三角投资合作协会等, 利用这样的行政机构来协调区域内的投资活动以及该区域内的资本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的资本引入涉及上海、浙江和江苏两省一市, 而这两省一市从行政上和财务上均属于独立的同级行政机关。从行政上建立区域投资合作机制, 无论该行政机构是平级于两省一市 (比如由中央政府设立) , 还是隶属于两省一市统一协管, 均面临两省一市之间协调的问题。因为各地区发展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一般而言, 行政合作模式的交易成本相对比较高。

对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内投资合作, 项目选择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投资项目选择。对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内投资合作, 项目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投资本身盈利与否的问题, 还与各区域的就业、税收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 从项目选择的角度看, 区域内投资合作的关键, 必须要考虑各个区域 (上海、浙江、江苏) 的就业、税收和产业发展的平衡。由于产业发展必然带来就业和税收的发展, 因此, 投资合作的关键就是各区域的产业定位, 然后根据相应的产业定位来确定投资项目的定位。

长三角区域内投资合作, 从产业定位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要体现项目发展的分工和合作关系。从分工角度看, 两省一市的各自项目发展的定位要依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项目, 这实际上就是两省一市的产业分工。从合作角度看, 由于各产业发展具有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关系, 两省一市发展的项目可以在产业链上实现合作。这种产业选择的错位发展和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 实际就是在项目选择上的横向和纵向合作。长三角区域内投资的项目合作协调如图1、图2所示。

三、建立长三角投资合作促进机制

长三角吸收外国资本和该区域资本走出去对两省一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投资发展的现实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出发, 长三角地区应加强在投资促进领域的合作。而能否建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 取决于能否建构起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其中, 制度环境是基础保障, 组织安排是结构保障, 行为规则是具体的激励与约束保障。在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构过程中,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一) 双向投资 (外国资本引进和中国资本走出去) 合作机制的建立

1.资本引进与资本走出去动因的统一性为互动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作为资本跨国界流动的两种形式, 二者动因的统一性可以从宏、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上来说, 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或者开展资本走出去的根本动因都是通过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乃至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实现资本与本国其他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与结合, 最终达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国家或区域竞争优势增强的目的。简而言之, 就是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最佳地运用资本这种生产要素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从微观角度上来说, 企业无论是资本引进还是资本走出去, 都遵循资本流动的价值规律, 即“资本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一原则,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

2.资本引进与资本走出去的相互融合具体表现为二者的同时存在、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所谓同时存在, 就是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 它既吸收外资同时又进行一定规模的资本走出去。所谓相互依赖, 就是吸引外资是资本走出去的重要基础。长三角地区资本引进有利于解决该地区的“双缺口”瓶颈、获得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产品供应及销售渠道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这些都有利于该地区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而竞争优势是资本走出去的基础。资本走出去是吸引外资的有力支持。流入的外资是以获利为目的的, 实践证明, 一定量的资金流入从长期来看总会有更大数量的资金流出, 这就要求国家或地区大量创汇从而保证外商投资的信心。虽然外企本身能够创汇, 但要实现资本引进的持续发展, 必须进行积极的资本走出去。所谓相互转化, 就是在动因的统一性前提下, 外资与资本走出去作为内、外向的资金流动, 与在国内范围的资金流动一起构成了资金循环体系。因此, 处于同一资金循环体系的外资与资本走出去有相互转化的可能。同时, 引进外资成功的国家, 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且企业垄断形成, 具有了资本走出去所有权优势, 必然大量进行资本走出去。

3.资本引进与资本走出去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补充促进。吸引外资对资本走出去的补充促进吸引外资不但有利于提高该地区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给国内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 国内企业树立了危机意识, 从而更快地进行资本走出去。资本走出去对吸引外资的补充促进资本走出去可看作是在国外市场上资本引进的一种形式, 并以一定数量的资金吸引了更多外资资本走出去, 在资金的投向上使国家拥有更大的主动权。从这种意义上看, 它是资本引进的深化。由于受技术转移的限制, 长三角地区难以通过吸引外资获得投资国一流的技术, 而“技术主导型”的资本走出去则能对此进行弥补。成功的资本走出去有利于增强该地区的经济实力, 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

4.长三角地区基本经济状况的健康发展是大规模吸引外资与资本走出去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二者共同发展并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即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与本国经济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正是两者合作机制建立的核心。

5.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跨国公司的兴起使二者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根据以上分析结果, 建立长三角地区双向投资合作机制水到渠成。长三角地区应该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和中国资本走出去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互动关系, 即外国资本引进和中国资本走出去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并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走上良性的经济发展轨道。

(二) 双向投资 (外国资本引进和中国资本走出去) 合作机制的实施

能否建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 取决于能否建构起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双向投资合作规则。其中, 制度环境是基础保障, 组织安排是结构保障, 行为规则是具体的激励与约束保障。在双向投资合作机制的建构过程中, 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1.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基础的完善与体制的改革。就中国政府而言, 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为双向投资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所需要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样做的效果也会促使外国政府积极实施制度创新。只有在双方规则一致的前提下在双向投资合作中才能实现公平。

2.合理的组织安排:就组织层面而言, 必须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从长江三角洲实际情况和西方国家区域投资合作的实践来看, 双向投资合作机制要得以真正建立, 必须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上, 形成制度性的组织机构, 实行多层面的协调互动。

3.完善双向投资合作规则: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有自愿遵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际经验表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的快慢, 与是否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是直接相关的。现今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投资合作中普遍缺乏一致性的规则, 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各地区在这些方面的政策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没有规范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统一法规。这个问题不解决, 区域投资合作就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 在区域投资合作的进程中, 必须以制度性的规则来保证。这种投资合作规则应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为投资合作行为提供足够的激励;二是对违反“游戏规则”者予以惩罚, 以使违规者望而生畏。因此, 区域经济内很有必要制定一个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 以强化地方政府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与此同时, 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跨地区的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地区协作。具体形式可有不同层次:一是可建立以各地经济专家为主体的, 如“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咨询委员会”、“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联合会”、“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投资合作促进联合会”等组织。这些组织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机构, 它应成为三地政府决策的咨询参谋机构。二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区域投资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长三角吸收外国资本和该区域资本走出去对两省一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投资发展的现实和经济增长的需要出发, 长三角地区应加强在投资促进领域的合作。

在长三角两省一市商务主管部门领导下, 成立长三角投资促进协调委员会, 以投资促进机构作为主要执行部门, 以其有效运作为主要推动力。

根据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投资促进以往的合作经验, 以及两省一市经贸交流合作的发展情况, 长三角两省一市加强在以下方面的合作:

通报和宣传各自对外贸易、吸收外资的政策法规, 实现信息共享;对解决两省一市贸易投资领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交换意见, 进行协商;在促进相互投资及合作向海外投资的促进方面加强沟通与协作;在举办展览会、组织出境或出国参加展览会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经贸促进活动, 推动长三角两省一市与北美、欧洲、亚洲、非洲等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同关注的与贸易投资促进有关的其它问题进行交流;建立投资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开展长三角投资信息交流、磋商研讨, 推动境内外资源共享和项目、客商相互引荐, 加强长三角投资促进机构间的融合、交流和合作;建立长三角两省一市电子商务系统, 投资促进机构协调和长三角各市商务部门执行“三级运作”的招商引资合作机制, 统筹、协调、使各种资源合理配置、优势产业科学布局, 提升各地核心竞争力。促进长三角两省一市招商引资一体化;长三角两省一市贸易投资促进领域半官方和非官方机构的参与具有积极的影响及意义。长三角两省一市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和协助这些机构开展贸易投资促进活动。

摘要:本文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建立双向投资合作的有效方式以及双向投资合作的模式, 尤其在强调了长三角地区资本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长三角区域内合作重要性的基础上, 结合长三角地区资本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具体实际情况, 提出了建立长三角投资合作促进机制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双向投资,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Solow, R.M, 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Production, R 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M.Kabir Hassan, 2003, F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Economic Growth in the NENA R egion www.erf.grg.ed

[3]米建华, 谢富纪.长三角区域创业投资合作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7) .

双向反馈机制 篇7

从管理层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来看,现代公司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是一种委托一代理的产权交易关系。管理层作为公司经营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股东最重要的代理人被授予资产管理的权利,并要求其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准绳进行工作,但是在双方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假定下,管理层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常常不一致,加上双方拥有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健全最终导致了管理层道德风险的产生。因此,要对管理层加强行为约束和道德风险控制就必须适时建立起一套积极、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这也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委托一代理关系

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个人的初始禀赋和生产要素(包括知识和智力)拥有等方面的差异,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收益最大化,人们相互之间结成各种产权交易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一种委托一代理关系。在现实经济行为中,委托一代理关系十分复杂,难以明确区分局中人的委托或代理身份,并且很有可能是交互变换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视野更加开阔,分析工具和方法更加有力。

根据委托一代理的授权方向,理论上可将委托代理关系分为两种模式:

1、单向委托一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一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身份固定不变,且委托授权的方向总是单一的,在同一类事情中委托授权不可逆向进行。

2、双向委托一代理关系在双向委托一代理关系中,不存在初始委托人和最终代理人,整个委托代理关系构成了一个闭合的委托代理环,因而也可称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为闭合式委托代理关系。例如, 在生产经营环节中管理人员作为委托人,而在资产所有方面管理人员又要作为代理人,相应地,在生产环节中作为他的代理人的局中人此时又变为委托人,如此身份变换制约,接连闭合,最终可以实现任何一级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双向的约束和制衡。

二、对双向委托一代理关系的效率分析

双向委托一代理关系(以下简称双向关系)是单向委托共代理关系(简称单向关系)的推广和发展。它们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在双向关系闭合授权链的任意一个节点处截开,双向关系就变成了单向关系。因而双向关系中的效率最大值大于(至少不小于)单向关系中的最大值,双向关系中的最小值小于(至多不超过)单向关系中的最小值。

在单向关系中,其代理人规模和产出效率是同一级单位效率的直接叠加,整体效率函数是一类算术倍增关系式,表达式为y=1+n×类型,其中y为产出,n表示代理人总数一规模,×为单位代理人的效率系数(简称为单位效率系数)。相对应的,双向关系中的产出效率特点是:它是一种以上一级的整体效率为基数,按一定的比例增加的一种倍增关系。因此,其整体效率函数更接近和适宜用(1+×)n的形式描述,这是一种指数倍增关系,表示的是激励的效果可以在双向关系的闭合系统中进行若干次,形成足够多次循环(就数量而言,上述两类类似于利率计算中的单利法和复利法)。显然,指数倍增的双向关系的效率要大于算术倍增的单向关系。

以一个家庭为例可以更通俗地说明双向关系的效率,在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受家长领导体制影响,长辈拥有最高的权利和威望。若仅有祖父对父亲的管束,父亲对儿子的专横,父亲犯错误,有祖父来训斥,儿子不好好学习,要挨父亲打,而不实行晚辈对长辈的劝谏,对于祖父导致的错误后果,则要有整个家族共同承担,那么,这样的家庭管理机制就不会产生有效的激励,必然是逐代衰败,直至消亡。我国封建大家庭的灭亡正是受到了这一规律的惩罚。一个家庭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由毫无血缘关系组成的企业或国家。换一个角度看,如果长辈能听取晚辈的正确意见,并加上社会对每一个家庭的无形约束(某个家庭的败落,则表明其家长的无能为力和领导无方),这也就像相当于在一个家庭内部建成了双向的约束关系。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不会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此处的讨论仅从效率的意义上看问题,并不否认情理上的晚辈对长辈应有的尊重),每一成员都有为整个家庭的兴旺发达而努力工作的权利和义务,这样的一个家庭有机体,才是真正团结高效的家庭。

三、双向关系的导入与应用

上述理论分析的中心点可以形象的表述为:实现管理者被管理,约束者被约束。也就是说约束者在约束他人的同时也要切实受到被约束者的约束,真正使委托一代理授权链形成一个闭合的约束环,由此才能产生具有足够多次循环的正向激励,实现最优均衡。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管理层身份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作为资产管理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又在生产经营环节成为委托人,于是我们可以将防止管理层道德风险,制约内部人控制的关键转化为如何在现行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制度下应用双向关系的作用机理,通过一些积极的措施和途径来实现对管理层的双向约束。建立双向关系、使管理层被管理的方式和途径有许多种,并且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除了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内部监督机构加强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以及采取某些物质性激励措施(股票期权、延迟报酬等)实现隐形经济约束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实现对管理层的双向约束:

1、培育和完善经理市场

经理是管理层的主要组成部分,于是对管理层的约束必先从经理着手。整体而言,要对企业内部的经理形成一种外部约束力,必须借助市场经济发展的力量,建立与经理这一特殊商品相适应的经理市场。以经理市场为依托实现约束者被约束的机制,企业才能结成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在经理市场形成后,对经理的约束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经理本身成长过程中的成本,构成了对经理的自然约束;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时间成本、名誉成本和机会成本综合构成了经理高昂的个人成本,这些不可能仅仅依靠经济上的风险保证金来完全替代。一旦由于自己的决策失误,经理按一定程序和手续退出了管理岗位,就会给经理本人造成巨大的而且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从经理的供求总量上来说,应形成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经理市场无疑是对公司经营管理层最大的约束。因为这是一种社会的力量,个人无法改变。若依靠社会的力量建成了一套有效的约束淘汰机制,每个管理人员都时时刻刻会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督促自己,经理们就会努力工作,不敢懈怠。具有良好素质的经理,在经理市场的竞争中会得到进一步的锤炼,既增强了经理个体的素质,也提高了管理层的整体水平。这是一种积极向上、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机制。

2、加强管理人员竞选制度

具体到单个企业来说,本着机会平等的原则,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有成为预备管理人员的机会,并进一步通过考试评审、民主评议等方式,逐级筛选、推举和选拔出基本上能够胜任各级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后备队伍,并以制度和条例的方式确立这些人的预备管理人员资格,虽然这类预备管理人员并未真正拥有决策权、表决权等,但可使其合法、适当地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且在必要时,还可根据公平竞争的原则,及时地完成企业管理层的交换更替。一旦出现管理人员职位空缺,具有合适资格的员工就能按一定的递补顺序成为正式的管理人员,这样就可以从企业内部对现实管理层形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压力和约束,迫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尽心尽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做出最大努力。通过此方式,也可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把公司经营的好坏真正同每一个员工的根本利益和兴趣结合起来,对已获得预备管理人员资格的员工,更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动力,一旦有机会,他们将会发挥和显示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和优秀的才能。

3、强化员工监督角色

在单向关系中,员工作为代理人受到管理层的控制和监督,对管理层的逆向约束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当企业建立了双向关系之后,员工才可以委托人身份实现对管理层的逆向约束。通过民主选举评议产生员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通过监事会的力量弹劾管理者的行为,并与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公司重要经营决策,以防止管理层产生不利于公司发展和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道德风险。同时将这一治理机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和贯彻起来,这也是一种强化对管理层监督、提高公司决策民主化的有力措施。

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如德国、荷兰、瑞典等国家已经积极制定了员工监督、共同决策等法律措施来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4、目标责任管理

这一措施旨在将管理者的个人行为与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过分解层层下达给管理者,股东与管理者签订目标责任书,管理者根据自身的能力、经验、企业战略目标、上一年度完成目标的情况、企业外部环境、资源可利用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自己的个人目标,并公开承诺。股东根据管理者的预定目标,应用360度考评工具联合股东或利益相关者(合作商、投资者、客户等)、员工和同级其他管理人员等对其行为、绩效进行阶段性的全方位的评估考核和民主评议。同时在一定期限后公司根据管理者的目标完成情况和责任履行程度等对其实行一定的奖惩激励,如晋升或解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管理层的双向约束。这既保证了公司经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又有效地约束了管理者的风险行为,使其既不违背公司的发展方向,又降低了代理风险,给企业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保障。

5、其他方面

社会舆论、法律、企业家形象等一些社会因素也会对管理层的行为产生重要约束力,同样不可忽视。例如社会舆论对管理层的影响,根据法律规定,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均要求必须公开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金,我们可以利用公众的评价、舆论的力量,正确引导其对管理层的约束,减少管理层的投机风险。

现代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和管理层道德风险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靠我们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研究和设计一套较为完善的约束机制并积极推行。应用双向关系的作用机理通过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身份变换来实现对管理层的双向约束,为现代企业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才可以从根本上规范管理层行为、降低道德风险,提高企业效率,保证公司股东和利益相关者最大化的投资收益,最终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文举等著.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5

[2]郭金林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胡芳肖王育宝.国有股减持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7卷,第1期第64-68页

上一篇:放置宫内节育器护理下一篇:高校基建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