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精度补偿器

2024-05-23

测量精度补偿器(精选七篇)

测量精度补偿器 篇1

井巷贯通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矿井生产与设计要求井巷间贯通不能出现差错, 如果出现错误, 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导致巷道改造、报废, 影响工期造成浪费, 而且还危及矿井其它系统及人身安全, 会给矿井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井下测量中, 采用全站仪与光电测距仪相结合、三架法与悬挂棱镜法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采用高精度仪器和简洁的测量方法大大提高了贯通测量精度。而控制网精度的提高则在整体和基础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总之, 井下控制网精度的提高使井下矿井生产更加安全、便利。

2 由支导线终点位置误差的相对误差分析怎样提高测量精度

井下测量的导线点, 一般都是随着巷道的掘进而敷设的, 所以矿井测量过程中一般都为支导线测量。 在贯通后才进行联测和闭合。

在我矿以及大部分矿井的测量工作中, 一般采用的是全站仪测角和光电测距导线, 从而由测角量边误差所引起的支导线终点的位置误差的相对误差公式中, 找出怎样才能更好的减小支导线终点的位置误差。

1) 分析过程中, 我们先求出支导线终点位置误差的相对误差:

2)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时相邻两点间高差的计算公式为h= l'sinδ+i-v根据求中误差的函数公式, 对上式求导可得两点间往测或返测的高差中误差为:

由 ( 1) 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导线测量与测角量边的精度, 测站数目和导线的形状有关: (1) 测角误差的影响与mβ、R成正比, 且导线的形状决定了R的大小, 直伸形较大, 曲折形较小; (2) 量边误差主要与ml成正比, 即与光电测距的量边中误差成正比。

由 ( 2) 式可以看出, 量边误差对高差的影响随着倾角 δ 的增大而增大;而倾角测量误差对高差的影响则随着倾角 δ 的增大而变小。 所以当倾角较大时, 应注意提高量边的精度;当倾角较小时, 应注意提高测倾角的精度。 对于仪器高i和站标v, 则应精确丈量, 防止出现粗差。

因此, 在进行井下测量工作时, (1) 为了提高导线精度, 减小导线点位误差, 首先应注意提高测角精度, 同时适当增大边长, 以减小测站个数, 有条件时, 要尽量将导线布设成闭合圆形, 因为闭合圆形的值要比直伸的值小, 从而使测角误差mβ对点位误差的影响减小。 (2) 在导线测量中适当地点加测一个或几个陀螺方位边。 (3) 对已测控制导线点的方位, 垂直角进行检核。 (4)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导线闭合为附合导线。

3 井下测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一般采取的措施

由于井下测量的范围大, 测量任务重等特点, 在测量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1) 受井下各种地质条件的影响, 已测的导线点可能出现松动或偏移现象, 影响了测量的精度。

2) 由于井下巷道繁多, 测量控制点密集, 须投入更多的人力进行测量工作。

3) 资料繁多, 内业任务大。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把导线点尽量固定在牢固的顶板的锚杆上, 并用红漆粉刷, 标明点号;保护好已测的陀螺定向边和各导线点;对已测巷道换种测量方法进行二次观测和联测, 提高观测精度。

2) 测量过程中尽量使导线边距等长, 防止粗差。 同时, 适当扩大导线边长, 减少测站个数, 避免井下测角存在的几种主要误差来源。

3) 联系我矿多年地测数据, 结合预期开采巷道的实际情况, 考虑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对其进行贯通误差预计, 规划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应对措施, 以更高效率完成测量工作。

4) 加强内业管理, 对各种测量成果进行检核, 总结和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要求组员做到“ 技术过硬, 有责任心, 注意检核”。 积极学习新的测量理论和测量软件。

4 井下测量的局限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测量方法

由于受到井下测量工作环境、时间的限制, 在追求测量精度的同时, 也要不断改善测量方法。 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得到改善测量方法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4.1 导线点的敷设

一般长度比较长且服务年限较长的巷道敷设导线要用到导线片, 但在巷道标定放线时可采用临时栓点打临时导线, 当巷道开口掘进一段距离巷道稳定后再上导线片, 这样避免了开口放炮或安装溜槽、皮带导致的导线片松动。同时节约了打导线点时间且避免了导线片的浪费。

在同条巷道敷设导线打导线点时, 应根据已知方位把到导线点打到正方位时, 这样保证了整条巷道为同一条施工中线, 不但有利于区队施工也避免了放线交接装单的多次下发。

4.2 皮带中心线的敷设

由于区队所掘进巷道和设计有所出入, 在皮带中心线的敷设时就不能完全按设计上的皮带中心来取数, 在平时的导线记录时注意记下导线点的左右帮距离, 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皮带中心线的位置, 保证了皮带安装时皮带两边有足够的空间。

4.3 不同测量人员换人观测

导线二次换人观测理论上大家都很清楚, 但在平时放线施工时却很少做到, 由于井下测量环境恶劣且工作时间有限, 测量放线时操作仪器的都是熟练工且测量分工明确, 这样造成了长时间同人观测同人记录习惯, 长时间容易造成系统误差。

4.4内业计算机应用和交接装单的数字化

内业计算除了原始记录以外, 再做好导线计算台账后, 最好直接上到采工图上, 看其和设计导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台账上的计算成果做个对比, 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和复检复算。 在下发交接装单是最好用电脑绘图和打印, 避免手误和显示不清造成区队人员误解。

4.5 测量隐患排查的跟进

在科室组织的隐患排查中包括目前施工的巷道即将有立交或贯通关系的巷道距离、即将停头位置, 沿空掘进与老空区硐室的位置关系都要时刻掌握, 以便于在施测放线时有的放矢。 同时注意掘进巷道3 上与3 下煤层保护煤柱关系, 预防3 上与3 下煤层出现合煤情况, 不利于预留煤柱的保护同时留下了安全隐患。

4.6 测量设计的理解

测量人员在收到设计图纸后首先要进行解算、绘图表明设计巷道与其相邻巷道的位置关系, 表明与其有立交或贯通关系的巷道名称和距离、岩柱厚度。做好立交贯通日期预计。同时测量出立交点或是贯通点的标高并标出立交点或是贯通点。

4.7 和区队技术人员与班组人员的沟通

在施工测量现场多和区队技术人员和班组人员多交流, 掌握目前迎头掘进情况, 看是否按测量交接装单的计算数据进行的施工。 掌握掘进激光指向仪的坡度情况, 防止巷道施工出现偏差, 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 这样可以对测量成果的运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井下测角、量边误差及高差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合我矿井下的测量现状, 提出了提高井下测量精度的几点看法。同时结合工作实践, 在改善测量方法和测量成果运用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测量方法,误差,精度

参考文献

基于前馈补偿的高精度卫星姿态控制 篇2

研究带有大型单翼太阳帆板的.三轴稳定卫星在稳态运行期间姿态精确定向问题.计算了卫星运行空间的环境干扰力矩,分析了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并给出一种新的卫星姿态高精度动态补偿控制算法.推导了卫星的挠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比较了此方法和传统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姿态控制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作 者:万九卿 于劲松 张伟 WAN Jiu-qing YU Jin-song ZHANG Wei 作者单位:万九卿,于劲松,WAN Jiu-qing,YU Jin-so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张伟,ZHANG Wei(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33)

机械精度对中心偏测量精度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测量仪 技术指标 机械精度

中图分类号:TH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59-02

1 引言

中心偏指的是透镜的光轴以及几何轴的不重合性,一般是多个镜片共同组成的成像系统,因为每一个镜片的光轴与系统的光轴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必然会造成慧差和像散等各种连续性情况出现,但是大部分的对于精度设计要求较高的洗头工都需要有高水平和高稳定性的测量,因此也就注定了中心偏测量属于高精度镜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就表示了中心片测量的结果需要绝对精准。

2 仪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2.1 基本工作原理

此项测量方式就是将被测的光学系统放在仪器的基准轴的可控渠道上,并且使得被测的光学系统光轴和仪器基准轴轴线做合并,之后把仪器的十字丝象投影在被测的光学系统待测面的球心之上。通过此项球面从准直反射至仪器的分划板象面之上。

2.2 光能量估计

发射回的像光能量大小与偏心的测量之间有精确的密度联系,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反射回的象光度越强效果越好,可是因为光学表面全部镀上了一层高增透膜,因此这个表面能够返回的光能量大约之有不到2%,为了确保测量的精确度,因此要求象有一定的强度。

3 影响测量精度的各项关键因素

3.1 轴晃动

旋转轴线的误差精密器械之中,一般轴系在旋转过程中回转精度都不会低,反而相对较高,而且其中的精度通常使用轴系的轴线位置变动数值做表示。如果一切外部环境适当,轴身的旋转中心线和套筒的中心线需要完全重合,但是因为轴心的吻合程度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就会有轴线误差情况的产生,但是旋转轴实际情况下能够将回转轴线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径向间隙的误差;另外一种是晃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3.2 测量光轴的倾斜与平移造成的影响

测量头的光轴倾斜与平移会对测量仪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要求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求测量头的光轴和转台的光轴合并,因为制作和安装等一系列的影响因素造成的影响,出现误差是必然的。除此之外,导轨的直线度程度低,也会使得光轴发生倾斜和位移等。可是在测量仪的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是选择圆直径对偏移量做计算,不论是中心偏移量大小如何,在输入旋转光信号的过程中,运行轨迹必然会形成一个圆,那么只需要计算出原形的半径,测量出光学中心的偏移量就非常容易了。所以,测量头光轴的位移以及倾斜程度和造成弯曲情况对于测量结果而言影响并不显著。

3.3 瞄准读准精度

瞄准读准精度针对瞄准读数而言,能够透过以下几种方式将精度提升:(1)放大倍数。倍数被放的越大,那么其中产生的图像也就越大,越加能够精确的判定出图像的位置。(2)CCD摄像头参数。通常情况下,CCD像越小,那么在单位面积上的接收信号就会越多,相对的测量的精确度就更高,除此之外,CCD象元的均衡性通常不大,在计算过程中能够忽略不计。(3)透镜成像质量光学透镜的成像质量越高,那么投射出的影像质量就越高,同理当中的读数精度就越高,一般瞄准读数的误差大概只有几秒。

3.4 安装误差

安装误差对于测量的数据影像,在测量过程中,因为安装存在不确定性,或者调整的夹具调整欠缺,那么出现一些误差的情况也是必然的。被测量物件的透镜装备一般是在镜筒之中,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基准面是外面一面,此面的误差允许范围在0.03mm以内,在使用装备过程中的垂轴基准面对于该面端面的跳动允许范围为0.015mm。

3.5 光角平移造成的误差

在测量安装的光学系统过程之中,因为夹角和透镜之间存在着缝隙,那么就会造成光轴平移的情况出现,在出现光轴平移的过程中,一般测量的操作体系会降落到数据需要对应的规范之下,理想状态下不会发生平移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是必然存在的。假设被测量的球面直径为40mm,那么出现的误差测量方式 =€?.015/20rad=€?.0075rad=€?50″。

4 关键技术操作方案

4.1 自动调焦过程

自动调焦指的是为了能够让被测图像实现最佳的清晰模式,图像清晰程度表示的函数使用的图像微分值的叠加组合表示的。在观测过程中发现图像存在模糊性时,那么图像之中的低频分量就会变多,相反,若是测量的图像比较清晰的话,就会有各种高频分量出现。完成叠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个区间度数合理的数值,将大量的低频分量做分离,那么就能够让清晰度的表象更加的确切。从这里就能够发现,数值越大,图像有越高的清晰度。

4.2 指标自准像的提取

为了更加方便图像在处理过程中的识别标识特点,通常情况下会把指标像设计成特点明显的十字像。因为CCD的接收面和光学系统的施力范围有一定的限制,那么当被测的透镜中心偏移情况较突出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安装的工程中,被测量的透镜光轴和基准线直线存在偏移,指标的自准像圆半径会变大,并且出现在视场以外,进而造成像位置的不准确。因为每一个十字之间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只需要在视线范围内看到一个十字,在了解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那就很容易计算出中心十字线的具体方位。

5 测量数据的调整

开展数据的优化处理是有必要性的,因为对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分析,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安装误差,其余的一些原因造成的影响都不大,不会对数据的重复性有太大的影响,同时能够依照对系统的小范围调整减少误差出现的概率。如果光轴的倾斜与平移并存,那么造成的误差会比中心偏测量仪设计的指标误差数值更大,假如直接使用这些有较大误差的测量结果对高精度的光学设备做判定,很明显是和要求不相符合的,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测量的必要了。如果把一个毫无精度可言的系统判定为符合要求的操作系统,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6 结语

文中简单分析了造成光学运行体系内的中心偏测量仪的测量误差,并且分析影响精度的主要原因。在光学体系之中,中心偏理论将光学理论的同轴性破除,不但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在某些程度上会对透镜的参数测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开展中心偏测量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透镜的加工以及光学系统的核准而言都是有积极性影响的。

参考文献:

[1] Tan C L,Lin B,Chen B.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urvature of Lens[C].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Optical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ies:Optical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SPIE,2012,01(23):6150-6155.

[2] 李庆利,张少军,李忠富,等.一种基于多项式插值改进的亚像素细分算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25(3):280-283.

平面扫描架运动系统定位精度的补偿 篇4

在实际的天线近场测试中, 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扫描架的扫描平面度要满足小于等于1/100λ;

(2) 能够获取足够的辐射能量, 即最大限度地减小能量的截断误差;

(3) 对探头进行误差校正以满足辐射能量波瓣图精度的需要;

(4) 探头在X、Y方向上的扫描间距应为1/2λ。

其中, 第1、4条就是对扫描架最主要的技术指标!

2 扫描架及其运动控制

2.1 扫描架简介

以平面扫描架为例, 如图1所示, 分以下几个部分:

(1) 基座———X轴方向运动的承载;

(2) 塔架——Y轴方向运动的依托;

(3) 齿轮、齿条———形成各向运动的运动副;

(4) 一维滑台——Z轴运动的执行机构;

(5) 一维转台——极化旋转的执行机构;

(6) 滑轮、配重——构成Y轴运动平衡系统;

(7) 电机——各向运动的动力源;

(8) 拖链——各种控制电缆的过渡;

(9) 撞块——机械保护;

(10) 限位——机械保护;

扫描架使得装在其上的探头, 沿着X、Y轴方向做往返运动形成扫描平面, 采样天线近场辐射能量的幅相参数, 再通过FFT变换形成被测天线的波瓣图, 最终完成对天线的性能测量。

保持扫描平面的平面度要求, 从机械角度上讲, 关键在于解决好X、Y导轨方向上的直线度及两个方向上的垂直度,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机械加工的精度保证;二是安装调试的最佳装配及配合。

2.2 扫描架的控制

扫描架的运动, 分为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 就是一个反复经历慢速启动, 加速升速, 高速运行, 减速和低速停止的过程, 即所谓的梯形运动形式, 这样, 既能保证运动速度, 又能保持运动的平稳性, 有利于实现控制定位精度。如果用数学模型来表述, 可以理解为一系列脉冲响应的过程。

由于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方式, 比较有效的控制是, 使用PID的控制算法, 可以很好地实现控制要求。因为PID的控制算法包括了控制过程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主要信息, 其配置几乎达到最优。比例P代表当前信息, 起到纠正偏差作用, 使过程反应迅速, 微分D在信号变化时有超前控制作用, 代表将来信息, 在过程开始时强迫进行, 结束时减少超调, 克服振荡, 提高系统稳定性, 加强系统的过渡过程, 微分I代表了过去积累的信息, 能消除偏差, 改善系统静态特性。三者适当配合, 可使动态过程快速、平稳。

PID控制算法有一套完整的设计和参数调整方法, 使用起来容易掌握, 对于保证扫描架的精度, 能达到满意的结果。

PID控制已形成一系列改进的算法, 滤波PID控制可以克服微分带来的高频干扰;积分分离控制可克服大偏差时出现饱和超调;可变增益可补偿控制对象非线性因素。

3 定位误差的补偿

对于扫描采样来说, 关键在于要能确保每一点的定位精度, 即X、Y方向上的定位精度。

由于机械磨损、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因素, 扫描架在运动时必然产生系统误差, 导致定位精度不能满足测试要求, 因此就必须对其进行消除, 需要采用软件修正的方法。

在工程上, 通常把用激光干涉仪测出的实际移动距离, 同软件控制移动的理论距离进行比较, 建立误差表, 经过软件修正, 形成一个新的软件控制移动的理论距离, 再通过激光干涉仪检测验证, 直到满足误差要求为止。这时所建立的误差补偿表, 就可以被用于测试扫描的控制软件中。然而因为环境的因素, 又会导致系统出现新的误差, 因此必须经常进行这种修正工作, 才能确保系统的定位精度要求持续有效。

对于开环控制系统来讲, 使用激光干涉仪作为随动系统, 随时为系统进行修正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 这即简化了系统, 又能保证控制精度。和使用闭环控制系统相比, 省时、省力, 控制效果也毫不逊色, 因此被广泛使用。

但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软件修正有一定条件, 就是系统的机械性能, 必须保证能被控制到实现误差要求。也就是说, 一个步进脉冲所产生的移动距离要小于定位误差的指标要求。比如, 一个脉冲的移动距离为±50丝, 而误差精度要求却要达到±10丝, 这时软件修正就无能为力了。再就是系统要确保没有随机误差发生, 否则, 就需要通过闭环控制系统和软件修正共同解决。

软件修正所取的采样点, 对于修正结果也非常关键。为了保证测量的定位精度, 在进行修正时, 可以根据被测天线扫描步距0.5λ间距, 选取采样点来进行修正有利于减少累积误差的产生, 特别是使用激光随动系统, 在进行不同天线测试时, 进行一次修正会十分方便, 收效更好。

4 误差修正的软件实现

首先根据有效长度确定采样点数和步距长度, 计算出每一步距移动的控制电机的脉冲数, 控制部件一个步距一个步距的移动, 记录下激光干涉仪测到的实际移动距离, 计算出每一点的误差值, 换算成控制电机的偏差脉冲数, 对每一个点进行修正, 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减去偏差脉冲值;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加上偏差脉冲值, 做完第一次修正之后, 进行第二次移动测试, 记录下第二次的偏差数据, 再按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修正, 如此这样再进行第三次, 第四次……, 值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5 结论

GPS高程测量精度的探讨 篇5

GPS高程测量精度的探讨

对GPS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影响GPS高程测量的`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总结了提高GPS高程测量的几点措施.

作 者:田野 贾晓堂 包德高 TIAN Ye JIA Xiao-tang BAO De-gao 作者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6刊 名:煤英文刊名:COAL年,卷(期):18(5)分类号:P623关键词:GPS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 高程拟合

常用高精度测量仪测量圆度误差分析 篇6

关键词: 高精度测量; 不确定度; 比对; 归一化偏差

中图分类号: TH 72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2.02.002

引 言

在现代化生产高速腾飞的今天,工业生产模式发生不断进化。作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计量技术也发生日新月异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经营管理的改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与计量息息相关。就工业企业来说,计量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也就谈不上高质量的产品。

今天,越来越多的测量理论,越来越高的测量精度,越来越开放的学术环境,造就了多元化的测量手段。这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如何评判各种设备的测量结果,如何看待高精度设备间的测量差异,成了新的课题。下面以高精度曲轴、凸轮轴测量仪,多功能圆度测量仪和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为测量工具,对曲轴的圆度测量进行对比,探讨在测量某一尺寸时,设备间的差异性及设备的选择。

1 高精度测量仪介绍

1.1 高精度曲轴、凸轮轴测量仪

ADCOLE 1200是美国ADCOLE公司生产的专业高精度曲轴、凸轮轴综合测量仪,如图1所示。

1200型检测仪通过跟踪在被测件翻动时随动件的移动距离,对被动件进行测量。实际上,ADCOLE系统采用一种双频激光发生器。激光发生器在约相差2 MHz的两个频率发出光束。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在干涉仪重合的两光束的相位差会以与频率差相同的速率,即约2 MHz,进行循环。干涉仪移动导致的相位变动仅需加到该信号,或从该信号减去(这决定于移动的方向)。来自激光发射器的测量信号和参照信号被输进加减计数器的两个输入值,这样即可自动获取位移和方向的数值。

精度:0.2 μm

1.2 多功能圆度测量仪

5 结 论

从测量数据分析,ADCOLE测量仪、圆度仪和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曲轴圆度时其精度都是满足要求的。即使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偏差,但也在可以允许的范围之内。从测量状态看,ADCOLE在测量时是两头顶尖对好,工件旋转测量;而圆度仪和三坐标测量机则是工件不动,测头移动,ADCOLE的测量方式更符合曲轴加工时的状态。从采点精度与数量考虑,ADCOLE与圆度仪在测量时采点精度及数量要大大超过三坐标(ADCOLE测量仪与圆度仪为3 600个点,上述例子中三坐标的采点数量手动设置为36个点,当然也可以多设置,但是相应的时间要大大增加,使得效率大为降低)。

综上所述,从测量精度来说,ADCOLE测量仪和圆度仪的精度都非常高,在测量形状公差时更具优势,而三座标测量机则更适合用来测量位置公差,在测量形状公差时略为逊色。根据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选用测量仪器应从技术性和经济性出发,使其技术特性适当地满足预定的要求,既要够用,又不过高[10]。与圆度仪相比,ADCOLE测量仪精度高、测量时间短、机器及其配件相对便宜,测量曲轴通用性更强(适应各种曲拐半径要求)。因此,从测量效率及企业成本考虑,ADCOLE测量仪更有优势,是测量曲轴的最佳选择。圆度仪精度最高,图像效果尤为出色,能满足各种分析需求。但作为专业圆度测量仪,机器及其配件颇为昂贵,适合专项问题分析使用。根据上述例子,也可以此类推,进行其他设备或其他尺寸的对比分析,从而为生产中遇到类似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实用坐标测量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5-27.

[2] 上海高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研究会编写组.机械精度设计基础与质量保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 李 岩.精密测量技术常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JJF 10592-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5] 鮑国华,卞汝锦.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上海计量测试,2002,36(8):12-28.

[6] 刘志敏,叶怀储.气动量仪测量不确定度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6(6):69-70.

[7] 赵自文.电子专用测试设备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72(11):72-74.

[8] 孙玉芹.圆度误差评定中两个实际问题的处理[J].宇航计测技术,1995,15(4):21-23.

[9]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391-401.

[10] 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质量专业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221-222.

试论如何提高地质测量的精度 篇7

关键词:地质测量;精度提高

一、对于地质测量的概念分析

1.所谓地质测量就是指对目标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开展针对性测量工作,并对其进行详细标记与统计,发现工作区域内的地层构造,矿产分布情况,岩石特征等,并且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地质测量是与之相关工作开展的基础,比如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矿产资源普查,以及地表地质研究等工作开展之前都必须进行地质测量。

2.地质测量的阶段。对于地质测量而言,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测量设计,就是针对目标区域开展测量工作时进行的科学规划工作,对目标区域内的有关资料进行搜集,提取各项数据,把实施测量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做好,保证地质测量的顺利实施。在这个阶段,必须要确保地质测量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正确的使用测量技术。(2)测量阶段,该阶段工作的开展,是指在再实施测量工作规划的前提下,所实施的工作。在有关数据的支持下,针对目标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测量工作,而且还必须针对测量工作进行测量控制制度建设,使测量的位置与深度都在一定的控制范围以内,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精准的实施地质测量工作。(3)成图阶段,此阶段就是针对开展测量工作获得的有关数据,以及不同的地质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对所得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储存。然后将这些数据制作成图真实的反映地质情况,同时还必须要有数据报告。

3.影响因素。对于地质工作而言,地质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为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精准数据,促进其顺利实施。如果地质测量工作受到影响,操作失误,势必会导致地质测量数据出现误差,进而影响工程相关工作的开展,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阻碍其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实施,影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所以,对于地质测量工作而言,其在工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科学严谨,合理的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保证其质量,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使其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如何提高地质测量精度

1.加强管理

1.1提升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对于地质测量工作而言,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很好的开展此项工作。因此,测量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相关人员对测量工作的各个要点进行详细掌握,同时在实施测量时进行规范化操作,才能确保测量的精准性。并且,对于人员的使用,必须要建立在达到专业化技术水平之上才能开展此项工作,不但具有丰富的专业测量知识,而且还必须会识图和读图。

1.2扩大资金的投入,提升科技水平。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是确保地质测量工作精度提高的基础,因此应当大力进行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保证测量工作的先进性。测量工作主要依靠专业设备及仪器进行测量,想要达到测量的精准度,就必须选择具备较高质量与科技含量高的测量设备,以适应测量工作的开展,为测量工作提供精度较高的测量作业。

1.3完善测量管理体制。所有企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科学的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地质测量而言亦是如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并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进行不断完善与监督,使测量人员都必须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技术、仪器设备的相关管理工作。使地质测量人员具备良好的全体意识,对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有个全面的认识,实施测量工作时必须采用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专业化的技术来进行。在管理体系中,要将测量的质量与精度进行详细规定,并且进行明确,有效遏制影响测量精度的情况发生,确保测量效果。

1.4严格控制测量工序。进行实际测量工作时,有很多问题的存在,从而增加了测量的复杂性。因此,应当根据地域的不同,以及不同要求,严格控制测量工序。其准确性的提高是达到测量精度提高的前提。所以,在开展地质测量时,必须要严格控制测量工序,确保测量工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使测量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加强地质测量新技术运用

2.1GPS技术的地质测量。该技术运用到地质测量工作中,能够对所测点位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的有效控制,并且能够对所测数据进行自动记录与预处理。尤其是GPS与RTK相结合的技术,对于所测区域的三维空间坐标能够实时获得,使测量的精度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2.2地理信息(GIS)技术的地质测量。在地质测量中运用GIS技术,能够快速的进行数据处理,数值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如地质测量工作中的数据(收集、存储、加工、管理、分析、成图)等工作。能够以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地质测量的数据,使测量的精准性与数值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3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地质测量。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测量技术,能够实现计算机与数字影像技术处理识别等相关技术的有效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化、自动化地质测量的实现。

2.4遥感(RS)技术在地质测量的应用。该项技术的应用优势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认可,不但体现在其时效性以及经济性上,同时也体现在其综合性上。地质测量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在遥感(RS)技术的应用下就可以快速获得,不仅在获取速度上,而且对于测量精度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上文主要详细分析了提高地质测量精度的方法。总而言之,就目前而言,地质工作需要更为精确的地质测量,要高度重视地质测量的相关工作,应该从地质测量的细节和过程入手,从地质测量的管理体系和地质测量的技术运用上着眼,形成全面提升地质测量精度的措施和方法,以精确的地质测量为地质工作和建设工作做好基础性的保障。

上一篇:建设工程定额下一篇: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