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力系统

2024-05-01

现代电力系统(精选十篇)

现代电力系统 篇1

关键词:因特网,内联网,技术应用

随着因特网 (Internet) 和内联网 (intranet) 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又掀起一股计算机革命的浪潮。Internet技术给当今社会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信息传播手段, 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娱乐、商业贸易、科学研究等方面。以下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 探讨Internet/intranet技术在供电企业的应用。

一、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在供电企业的应用

1、Inte rne t的应用随着Inte rne t的普及, 在Inte rne t站点的主页上, 可以建立以下应用:

a) 查询电管业务, 如电价、报装流程等。

b) 查询停电通知。用户可以到网站上查询停电的时间和影响范围 (可以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 也可以通过电子函件收到有关的停电通知。

c) 查询用电和交费情况, 包括通过电子函件的方式, 用户收到每月的电费单。

d) 进行用电申请、报装进度查询等等。

e) 随着电子商贸的发展, 用户通过信用卡在网上交费。

2、intrane t的应用

供电企业是一个大型的企业, 员工多, 部门多, 工作地点分散, 业务种类繁杂, 这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使企业内部的信息能有效交流, 各部门协调一致地工作以完成任务, 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及时作出反应。在intranet上, 可以实现以下应用和功能:

a) 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公文传送和审批的自动化, 极大地提高了处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b) 综合查询系统。基于各个应用软件管理系统, 如用电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运行管理、SCADA系统, 实现综合信息查询。

c) 信息发布。各部门可把通知、情况介绍、规章制度及时发布出去。d) 电子函件。职工有自己的电子信箱, 方便对内和对外交流。e) 新闻组。职工可在intrane t上就工作和一些热门话题进行讨论, 结合netmeeting可开发出简单实用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最终, 计算机成为每个职工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一上班, 他就从计算机了解任务, 处理业务, 记录结果。连请假、报销、奖金发放等等日常事务, 都通过计算机通知或实现。即使出差在外或在家, 也可通过拨号上网来了解情况或处理业务。这样, 避免了繁琐的公文旅行,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严格了管理制度, 供电企业的管理就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在供电企业的解决方案

实现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的应用, 有多种可选择方案。选择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首先, 要保护原有的硬件和软件投资;其次, 选用的方案要有发展的余地, 选用的产品要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及时的升级, 提供产品的公司应具备领先的技术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 国内比较流行的有Microsoft和IBM LotusDomino/Note s的解决方案。

1、IBM方案IBM Lotus公司采用Lotus

Dom ino企业集成工具构造Internet/intranet的企业解决方案。LotusDomino是群件和电子函件服务器。LotusNotes客户机装群件和电子函件, 包含E-mail、日历、时间表、闲谈屋、讨论厅、Web导航器等等功能, 也可利用NotesDesigner for Domino进行应用开发。

2、Micros oft方案

Micros oft公司有一系列的Inte rne t/intrane t方案产品, 而且升级非常快。后端服务器主要配置Window s NT, IIS, SQLs e rve r, Exchanges e ve r。前端主要是Win95 (Win98) , Office, IE, 现在推出Vis ual s tudio 6.0, 包含各种产品工具, 有Visual basic, Visual C++, Visual foxpro, Visual J++, Vis ual Inte r De v, Vis ual s ource s afe, 可以支持全面的前端应用开发。

此外, 可选用Proxy server, DNSserver, Siteserver, MTS, MTSQ等产品。数据库除了SQL s e rve r外, 也可以和ORACLE, Sybas e, X-bas e等联接。

Inte rne t/intrane t在企业的应用中, 其核心仍然是数据的处理, 但它是用统一的、图形化的界面, 使用户更方便地处理数据。在Inte rne t/intrane t开发中, 采用三层架构 (3-tie r) , 即应用层 (pres e ntation) 、业务层 (bus ine s slogic) 、数据层 (data s e rvice) , 并采用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 (DCOM) 的方式建立应用。这种结构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有很好的可伸缩性和一致性, 无论应用的大小, 它都可以适应要求。

在Web应用上, 采用动态页面 (DHTML) 技术, 以ADO (active X dataobje ct) 接口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一般的应用页面, 用Front Page和Vis ual Inte r De v开发, 所需的Active X控件用Vis ual Bas ic或Vis ual C++开发。

在intranet中, 需要进行专门的Web开发以实现应用, 同时, MS Office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特别是在办公自动化方面。Office97已经支持We b应用, 因此, 在信息交流发布及数据分析方面, 和浏览器 (IE) 有很好的互补作用。例如, 通过对象引用, IE可以直接调用Word, Excel等软件, 而Word, Access等Office软件也可以直接生成HTML的文件。

在网络结构上, 整个网络都实行结构化布线, 主要运行TCP/IP协议, 采用B类网, 通过路由器将网络分为9个子网。原有的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DDN专线和Internet相联。考虑到内部用户可通过拨号连接, 增加了访问服务器。为了系统安全, 采取内部WWW和外部WWW相隔离的办法, 并在外部WWW服务器上运行防火墙软件。

核心数据服务器采用ALPHA8000, 运行Digital Unix 4.0d, 数据库Oracle8.0.4。E-mail服务器采用ALPHA4000, 运行Window sNT Se rve r4.0, ExchangeSe rve r。工作站基本上都运行Windows95 (98) , MS Office, IE。交换机为CISCO Catalyst5500, CISCO Catalys t3000。路由器为CISCO 4501和CISCO2501 (接各区网点) 。访问服务器为Cis co 2511。集线器为3COM s upe rs tackⅡ。网卡为3COM3C905B-TX。传输介质为AT&T1061, 5类UTP。

在系统平台基本就绪以后, 逐步建立intranet的应用。例如, 在intrane t基础上的电费查询系统 (可以平移到Inte rne t) 。在联网的计算机上, 只要运行IE, 就可以访问到ALPHA4000上的Web服务器。有关人员在通过密码验证后, 就可以访问到存放在ALPHA8000服务器上的每个用户1 a的电费数据和有关资料。

三、小结

现代电力系统 篇2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结束后,我对于与本课程相关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较感兴趣,因而在本课程的报告中将围绕这方面的内容作相应论述。本报告中主要论述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背景,定义、分类,分析方法这几方面的内容。

1.电压稳定性的研究背景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电力工作者就已经认识到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方面进行研究。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多起由于电力系统失稳导致的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事故,这些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当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严酷事实。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在整个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是发展较慢的一个分支。上世纪40年代,苏联学者马尔柯维奇等人最早注意到电压稳定问题,并提出了电压稳定判据,但直到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这个问题才开始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其原因是当时世界上一些大的电网相继发生了以电压崩溃为特征的电网瓦解重大事故,包括1978年法国电网事故、1983年瑞典电网事故、1987年东京停电事故及1996年美国西部电网的大停电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涉及到发电、输电以及配电在内的整个电力系统。在90年代以前,电压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态电压稳定方面,随着对电压失稳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电压稳定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动态问题,它与电力系统稳态以及系统中各元件的动态特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电压控制、无功补偿与管理、功角(同步)稳定、继电保护和控制中心操作等都将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

电力系统特别是现代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迄今为止,电压稳定性问题从概念到分析方法、从失稳机理解释到相关模型建立还处于发展阶段,各个研究者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对电压稳定的定义和分类、分析方法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下面将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分类和分析方法作简要阐述。2.电压稳定性的定义和分类

电力系统稳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稳定性问题当然也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即从稳定性的观点看,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只有两种状态,稳定或不稳定,但依据系统的失稳特性、扰动大小和时间框架的不同,系统的失稳可能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为识别导致电力系统失稳的主要诱因,以便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简化以及采用恰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分析方法,从而安排合理的运行方式和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规划和优化电网结构,研究人员通常都将电力系统稳定细分为功角稳定、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等不同的类型。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及分类是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基础问题,清晰理解不同类型的稳定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电压稳定性的研究以及电力系统安全规划和运行非常必要。

电力系统的两大国际组织: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气工程分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IEEE PES)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onseil International des Grands RéseauxElectriques,CIGRE),曾分别给出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然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及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失稳的性态更加复杂。暂态稳定曾是早期电力系统稳定的主要问题,随着电网互联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控制手段的不断应用以及运行负荷水平越来越重,电压失稳、频率失稳和振荡失稳成为电力系统失稳的更常见现象。IEEE PES和CIGRE以前给出的定义已不完全准确,其分类也难以完全包含现在所有实际发生的电力系统失稳现象。深入理解电力系统不同稳定类型的定义、区分不同类型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理清国内外定义的区别和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电压稳定性的定义

电压稳定性的研究工作虽然己经持续了很多年,但对于电压稳定的确切定义,目前在国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下面就给出几种有影响力的定义。

Charles Concordia将电压稳定定义为:电力系统在合适的无功支持下维持负荷点电压在规定范围内的能力。它使得负荷导纳增加时,负荷功率也增加,功率和电压都是可控的。电压不稳定表示为负荷导纳增加时,负荷电压降低很多以致负荷功率降低或至少不增。C.W Taylor将电压失稳定义为:电压稳定的丧失,导致电压逐步衰减的过程。而电压崩溃则为:故障或扰动后的节点电压值已超出了可按受的范围。

P.Kunder给出的电压稳定性定义为: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或经受扰动后维持所有节点电压为可接受值的能力。电压失稳指:扰动引起的持续且不可控制的电压下降过程。电压崩溃则是指:伴随着电压失稳的一系列事件导致系统的部分电压低到不可接受的过程。

CIGRETF38.02.10在1993年的报告中指出:电压稳定性是整个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子集。一个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状态下是小扰动电压稳定的,只要任何小扰动之后,负荷附近的电压等于或接近于扰动前的值。一个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下遭受一个扰动后是电压稳定的,只要扰动后负荷附近的电压达到扰动后的一个稳定的平衡点值。而电压崩溃是由电压不稳定(也可能是角度不稳定)导致系统的相当大一部分负荷点电压很低的系统失稳过程。一个电力系统在给定的运行状态下,遭受一个给定的扰动而经受电压崩溃,只要扰动后负荷点附近的电压低于可接受的限制值。

根据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 755-2001)给出的定义,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崩溃的能力。

从以上几种定义,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电压稳定性实际上是电力系统中的电能量在传输中保持平衡的一种反映,电压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压稳定性也是表征电能这一商品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指标之一,而且,电压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运行中状态都有紧密的关系,电力系统的任何子系统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电压稳定性的改变,换句话说,电压稳定性是判断整个电力系统是否正常、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2.2 电压稳定性的分类

文献中可以见到的与电压稳定有关的术语主要有:静态电压稳定;暂态电压稳定;动态电压稳定;中长期电压稳定等,对它们的含义和所包含的范围,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关于电压稳定/失稳的分类,目前主要根据研究时间范畴、扰动大小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对电压稳定/失稳进行相关分类。根据研究的时间范畴,将电压稳定分为暂态电压稳定、中期电压稳定和长期电压稳定:暂态电压稳定的时间范围为0-105,主要研究感应电动机和HVDC的快速负荷恢复特性引起的电压失稳,特别是短路后电动机由于加速引起的失稳或由于网络弱联系引起的异步机失步的电压失稳问题。中期电压稳定(又称扰动后或暂态后电压稳定)的时间范畴为1-5min,包括OLTC、电压调节器及发电机最大电流限制的作用。长期电压稳定的时间范畴为20-30min,其主要相关的因素为输电线过负荷时间极限、负荷恢复特性的作用、各种控制措施(如:甩负荷)等。

根据扰动大小的不同,参照功角稳定分类,P.Kunder和C.W Taylor将电压稳定分为小扰动电压稳定和大扰动电压稳定。小扰动电压稳定性指小扰动(如负荷的缓慢变化、传输线参数发生小的变化)之后系统控制电压的能力。小扰动电压稳定性可以用静态方法(在给定运行点系统动态方程线性化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大扰动电压稳定性关心的是大扰动(如系统故障、失去负荷、失去发电机等)之后系统控制电压的能力。确定这种稳定形式需要检验一个充分长的时间周期内系统的动态行为,以便能捕捉到发电机磁场电流限制器等设备的相互作用。大扰动电压稳定性可以用包含合适模型的非线性时域仿真来研究。

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有些学者将电压稳定向题分为三类,即静态电压失稳、动态电压失稳和暂态电压失稳。

静态电压失稳是指负荷的缓慢增加导致负荷端母线电压缓慢地下降,在达到电力系统承受负荷增加能力的临界值时导致的电压失稳,在电压突然下降之前的整个过程中发电机转子角度及母线电压相角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动态电压失稳是指系统发生故障后,为保证其功角暂态稳定及维持系统频率,除进行了网络操作外,也可能进行切机、切负荷等操作,由于系统结构变很脆弱或全系统(或局部)由于支持负荷的能力变弱,缓慢的负荷恢复过程导致的电压失稳。

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其他类型的大扰动后,伴随系统处理事故的过程中发电机之间的相对摇摆,某些负荷母线电压发生不可逆转的突然下降的失稳过程,而此时系统发电机间的相对摇摆可能并未超出使电力系统角度失稳的程度。另外,还有学者给出了电压稳定性的参考分类方法。他将电压稳定问题分为如下四类:(1)动态稳定: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计及元件动态及调节器的动态作用,判别系统在小扰动下的电压稳定性。(2)静态稳定:对动态系统作进一步简化,即假定发电机在理想的调节下(如励磁调节器的作用,用暂态电势后的不变电势表示),负荷用静态电压特性表示,从而使系统可以用代数方程描述时,判断系统在平衡点处的电压稳定性。研究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主要作用是确定系统正常运行和事故后运行方式下的电压静稳定储备情况。(3)暂态稳定:系统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计及元件的动态特性及调节器的动态作用,暂态稳定可以用来判别系统在大扰动下的电压稳定性。(4)电压崩溃:系统在遭受扰动(大干扰或小扰动)作用下,系统内无功功率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依靠调节器和控制器的作用,仍不能使的功率平衡得到恢复,从而导致局部或者整个系统中各节点电压急剧下降的物理过程。

CIGRE 38研究委员会和IEEE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委员会联合组成的工作组在2004年5月完成了一份报告中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根据电力系统失稳的物理特性、受扰动的大小以及研究稳定问题必须考虑的设备、过程和时间框架,这份研究报告将电力系统稳定分为功角稳定、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三大类以及众多子类,所给出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电压稳定性分类

2.3 对电压稳定性定义和分类的评述

关于正确区分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问题,IEEE/CIGRE 给出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定和分类报告给出了如下的解释: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的区别并不是基于有功功率/功角和无功功率/电压幅值之间的弱耦合关系。事实上,对于重负荷状态下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功角和无功功率/电压幅值之间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都受到扰动前有功和无功潮流的影响。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稳定应当根据失稳发生时的系统主导变量类型来确定。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定义的理解一般没有太大的偏差。但对电压稳定分类的理解在学术界却存在较大的分歧,在北美的有关文献中,动态电压稳定的概念等同于小干扰电压稳定,指存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特别是发电机励磁控制)的电压稳定性,以此与经典的没有励磁控制的静态稳定相区别;在欧洲的有关文献中,动态电压稳定常被用来指暂态电压稳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者以为“暂态电压稳定”在现有的文献中具有大扰动和短期限的确切语义,因而应当可以继续使用。在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 755-2001从数学计算方法和稳定预测的角度,将电压稳定分为静态电压稳定和大干扰电压稳定。对于大干扰电压稳定,既可以是由于快速动态负荷、HVDC 等引起的快速短期电压失稳,也可以是由慢动态设备如有载调压、恒温负荷和发电机励磁电流限制等引起的长过程电压失稳。因而,我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关于大干扰电压稳定的分类IEEE/CIGRE的大干扰电压稳定分类是一致的。而我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对于静态电压稳定的分类则与IEEE/CIGRE的小干扰电压稳定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实,人们对电压稳定分类认识的不统一,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对电压稳定性研究的不成熟性。

3.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静态电压稳定、动态电压稳定及时域仿真。

3.1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3.1.1 灵敏度分析法

灵敏度分析法是以潮流方程为基础,从定性物理概念出发,利用系统中某些变量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在某种扰动下系统变量对扰动量的灵敏度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的一种分析方法。灵敏度方法将灵敏度系数定义为系统状态变量对控制变量的导数,灵敏度系数变大时,系统趋向于不稳定;在灵敏度系数趋于无穷大时,系统将发生电压崩溃。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可采用不同的状态变量,如需要监视电压,则可以采用电压灵敏度系数判据。在使用灵敏度法时,一般将控制变量取为负荷的变化量,通常将电压崩溃点定义为负荷的极限点。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灵敏度分析法只需少量的额外计算,便能得到所需要的灵敏度指标信息。由于该方法物理概念明确,计算方便,易于实现,因而在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灵敏度法常用来判断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确定系统的薄弱母线及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有效安装位置等。3.1.2 潮流多解法

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是一组二阶非线性方程,因而可能存在多个潮流解,理论上讲,对于一个N节点电力系统,系统的潮流方程组最多可能有 2n-1个解,并且这些解都是成对出现的。关于潮流多解数值计算的最初研究工作并不是始于电压稳定问题,而是产生于应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判断功角暂态稳定性,直接法中一个重要的计算是确定与故障有关的临界不稳定平衡点的电力系统势能,因此除了正常条件下的潮流解外,还必须求出不稳定平衡点。通过电力系统潮流的多解性研究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其中之一就是潮流方程解的个数随负荷水平的增加而成对减少,当系统的负荷增加到临近静态稳定极限时,潮流方程只存在两个解,这时潮流雅克比矩阵也接近于奇异,邻近的两个解关于奇异点对称,其中一个为正常高电压解,另一个为低电压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两个潮流解对应的潮流雅克比矩阵行列式值的符号、电压无功控制灵敏度的符号、网络存储能量对频率变化灵敏度的符号正好相反,故而证明低电压解是不稳定解。当系统所能传送的功率到达极限时,这一对潮流解融合成一个解,此位置对应于PV曲线的鼻尖点,该处的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奇异,系统到达电压稳定极限状态。在重负荷情况下,如果某种干扰使系统由高电压解转移到低电压解,则电压失稳将会发生。该方法将潮流方程解的存在性与静态电压稳定性联系起来,通过研究潮流方程解的情况来判断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用潮流多解法也能近似计算出最近的电压崩溃点。3.1.3 最大功率法

最大功率法将电力网络向负荷母线输送功率的极限运行状态作为静态电压稳定的极限运行状态,这种方法认为,当负荷的需求超过电力网络的极限传输功率时,系统将失去电压稳定。最大功率法常将节点有功功率最大值、无功功率最大值、或总负荷量最大值作为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实际上,这类方法就是基于PV或QV曲线定义电压稳定的方法,它们往往将电网中的某节点或母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潮流计算,确定其 PV 或 QV 特性曲线,并根据无功储备准则或电压储备准则,确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其最大功率对应于曲线的顶点。最大功率法在本质上与其他许多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不同的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最大功率点。3.1.4 奇异值分解法

从物理概念上讲,电压稳定临界点是指系统到达最大功率传输的点,而从数学概念上讲,电压稳定临界点对应于系统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奇异的点。当系统的负荷接近其极限状态时,潮流雅可比矩阵接近奇异,因此,可以用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的最小奇异值反映雅可比矩阵奇异的程度,用作电压稳定性的衡量指标,反映当前工作状态接近临界状态的程度,并研究静态电压稳定问题。随着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电压最易失稳模式可能随之改变,因此,必须计算出一定数目的最小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特征值分析法就是通过计算降阶的潮流雅克比矩阵的少量最小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来识别系统的电压稳定情况,进行优化调控,从而增强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的一种方法。特征值分析法、模式分析法以及奇异值分析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它们都是通过分析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揭示某些系统特征、识别系统失稳模式,由于电压和无功的强相关性,这些方法往往可以通过分析降阶雅可比矩阵来突出重点。为了进一步发挥特征值分析法、奇异值分析法的作用,研究人员提出使用特征值和奇异值对系统变量的一、二阶灵敏度的计算方法,这在电压稳定裕度的近似计算、故障选择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3.1.5 崩溃点法

崩溃点法也称为直接法,是一种较好的能直接计算电压稳定临界点的方法。该方法用非线性方程组描述电压稳定临界点的特性,并从数学上保证该方程组在临界点处可解,通过解方程组得到电压稳定极限值。使用崩溃点法的好处是可以得到与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零特征值对应的左右特征向量这一副产品。这些特征向量在识别电压稳定的薄弱位置和确定有效的控制行为,以避免电压崩溃是非常有用的。

上述几种方法都是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较多采用的方法,其共同点是基于潮流方程或经过修改的潮流方程,在当前运行点处线性化后进行分析计算,本质上都把电力网络的潮流极限作为静态电压稳定的临界点,所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求取临界点的方法以及使用极限运行状态下的不同特征作为电压崩溃的判据。

3.2 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3.2.1 小扰动分析法

小扰动分析是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一般性方法,同样适用于电压稳定分析。小扰动电压稳定实际上是一种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渐近稳定,它可以计及与电压稳定问题有关的各元件的动态,其实质在于将所考虑的动态元件的微分方程在运行点处线性化,通过分析状态方程特征矩阵的特征根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各元件的作用。许多文献在电压稳定研究中考虑了发电机及励磁系统、OLTC、无功补偿设备及负荷的动态。

3.2.2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分析法

高阶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可以用与系统参数有关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组描述,如式(1)所示:

(1)

式中: f 代表系统,如发电机、励磁器、负荷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g为系统的潮流方程;X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如发电机电势、转子变量、励磁调节器变量等;Y为除状态变量以外的其他变量,如母线电压的大小和角度;参数p为系统参(系统拓扑结构、电感、电容、变比等参数)和操作参数(如负荷功率、发电量等)。

对于每一组确定的系统参数值p,系统的平衡点X*是式(2)的解。

*ìïf(X,Y,p)=0(2)í*ïîg(X,Y,p)=0系统在该平衡点的稳定性由式(1)在平衡点的展开式决定。

(3)

对于系统的结构性稳定问题,有三种分岔点,分别是:(1)鞍结分岔SNB:在这个分岔点上,两个平衡点重合然后消失,此时雅可比矩阵有一个零特征值。(2)Hopf分岔:在该分岔点上,雅可比矩阵的一对共轭复特征值穿过虚轴。(3)奇异诱导分岔SIB:在该分岔点上,gy奇异。3.2.3 使用本地测量数据的分析法

前面所讨论的方法都是属于全电网集中控制的方法,需要获得系统中所有节点的数据。由于任何集中控制的方法都会遇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近年来,一些使用局部直接测量量进行电压稳定分析的方法也得到了较多重视。可以利用单个节点的本地测量数据(母线电压和负荷电流)进行电压稳定性分析,它将与该节点相连的外部系统进行戴维南等效,由多次测量得到的本地数据通过曲线拟合求出外部戴维南等效电路,通过比较节点电压与戴维南等效电源电压的大小来判别电压稳定性。在考虑恒功率负荷时,发生电压崩溃的条件为节点电压在戴维南等效电压方向上的投影为电源等效电压的一半;在采用ZIP负荷模型时,电压失稳的条件为PV曲线与负荷曲线相切。

电压稳定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动态问题,系统中的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OLTC、无功补偿设备等元件和负荷的动态特性对电压稳定都有重要影响。因而只有计及了这些因素的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才能准确反映系统的电压稳定状况。采用小扰动分析法进行研究时,由于电压稳定问题考虑的时间范围很大,从几秒钟至几十分钟,几乎涉及电力系统中所有机电和动力设备的动态,这给完全意义下的小扰动分析造成了困难。由于电力系统本质上是非线性动力系统,随着非线性科学理论研究的进展,研究人员逐步把能分析非线性作用的新方法引入电压稳定研究中,如中心流形理论、分岔理论和混沌理论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分岔理论。当前的研究一般局限于低维、简单模型系统和周期性小扰动,并引入了很多假设。分岔理论在电压稳定中的进一步应用有待更多研究人员的努力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新突破。基于本地测量数据进行电压稳定分析的方法,间接考虑了元件的动态特性,同时这些方法足够简单因而可以方便地实际应用。不过它们的使用范围有限,只能用于单个节点或母线上,在实际应用中可作为集中控制方案的补充。

姓名:于炎娟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报告

现代电力系统 篇3

关键词:现代技术 电力系统 调度运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008-01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高速的发展,电力系统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所以对于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通过应用新技术,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管理与调度控制,就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先进的现代科技正逐步成为电力系统经济、安全与可靠运行的动力源泉,并且对于电力调度过程中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1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对于许多自动化的设备,既是其控制核心又是自动化设备的基础,计算机以其自身精准的计算能力,能够扫描与监控等设备优秀的操作基础,同时加上所开发并使用新设备的强力支持,使得其能够精准的控制好设备的每一个功能环节,在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里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于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便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情况分析。

1.1 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分析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的,由调度员由来进行编制和操作的,通过数据库技术,调度员可以对现有的功能、数据等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之后再形成电力系统所需的操作票,并且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来,可见通过利用数据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防止手工操作误差的出现,大大提高操作票的质量与拟写效率,这项技术的应用给调度员的查询统计工作带来了方便,同时保证了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各个分站的监控能够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实现了维护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在電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数据技术的注意事项

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给电力系统带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实时性要保持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时性,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2)通过使用IP的同步切换与汽艇来完成同步储备数据库;(3)重视计算机的实时计算阶段性数据清零问题,防止造成控制数据紊乱;(4)需要对计算机的数据计算公式、数据标准以及记录周期进行综合考虑。

2 雷电定位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电力系统实施调度与运行的过程中主要起到对电力系统的调控作用,此外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还应用到了其他先进的技术,例如雷电定位技术,其在电力调度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重大的。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容易受到的各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容易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失常,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雷电天气能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雷雨天气中,电力系统容易受到雷击而出现跳闸、大面积断电现象,严重时将会引发大面积的火灾或爆炸世故,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电力系统的某一部分受到了雷击,这种电力系统事故对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在电力系统的调度与运行过程中使用雷电定位技术,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因雷电问题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雷电定位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过程中的运用原理为: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软件技术,对自然中的雷电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分析,并且建立一个属于当地天气的雷电的网络系统,实现对雷电现象的监控与信息资源共享,电力系统调度者可以通过雷电定位系统迅速了解当地的各种雷电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探讨出及时、快捷地处理雷中电故障防范措施以及解决技术,具体的步骤如下:第一,首先对电力系统的调动与运行中应用雷电定位技术,将雷电定位技术的作用发挥至最大,但是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重视设备的安装顺序以及使用规则;第二,在雷电定位系统的安装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系统相关的硬件设备性能、原理,并且做好对雷电到达的方向、时间以及波峰进行测量工作,确保雷电定位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第三,安装正确的步骤。安装设备之后,运行系统,安装相应的应用软件以及驱动程序,保证对雷电的各种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相关软件设备的安装,通过上述步骤正确安装好雷电定位系统,使得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过程中应用雷电定位技术,确保电力线路在受到雷击时能及时的跳闸,为调度人员提供各种准确的信息,进而实现缩短对电力设备维修的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保证电力的及时供应。

3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是近几年来刚刚研发的新技术,其主要是针对电力网络发展而产生的,对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以数据通讯为具体实现手段,而其最终目标就是信息的共享,这种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中,主要是实现故障录波、电镀采集、五防以及四遥等多种功能,并且通过专家实现更进一步的功能,当前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主要用于分层、分布式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而且其设计主要是针对当电力系统而设计了新型的隔间设计,通过数据的采集设备设置在距离开关装置近的部位,利用特殊的通讯系统与联接,实现数据共享,而电力系统的调度者则是通过相应的监控装置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这种系统设计有利于减少二次系统和控制信号屏,加强系统的灵活性、实时性与安全性,提升电力系统的管理与自动化水平。

4 结语

综合上述,电力系统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的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了,如果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导致众多行业的全面瘫痪,严重时将会引发社会治安动荡,所以通过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对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都是起着重要的作用,上文中通过讲解计算机技术、雷电定位技术以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可见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重视推动各种现代技术同电力系统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戴雪治.分析现代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J].大科技,2012(16):27.

[2]李贤.探究现代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2(16):98.

[3]董翼.现代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50.

现代电力系统电压调节措施分析综述 篇4

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 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气设备的安全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19世纪70、80年代法国、美国、瑞典、巴西、日本等国家相继发生电压崩溃性事故, 这些以电压崩溃特征的电网瓦解事故每次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而电压崩溃是由系统运行中的电压偏移未能良好的进行调整演变而成。任何电压偏移都会带来经济和安全方面的不利影响, 例如:用电设备工作在额定电压以外的电压情况下效率会下降;电压过高会大大缩短白炽灯一类照明设备的寿命, 并且对设备的绝缘产生不利的影响;电压过低会严重影响异步电动机的工作性能, 由此工业产品中会产生大量的次品废品, 甚至会损坏电动机。当系统出现故障时, 电压会降低, 如果不及时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对电压进行调整, 就会引起电压崩溃进而电网瓦解等重大灾难性事故。因此, 电压调整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方面之一。保证用户处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是电力系统运行调整的基本任务之一。

1 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水平取决于无功功率的平衡, 系统中各种无功电源的无功输出应该满足 (大于或至少等于) 系统负荷和网络损耗在额定电压下对无功功率的需求, 否则电压就会偏离额定值, 产生电压偏移。此外为保证运行可靠性和适应无功功率的增长, 系统还必须配置一定的无功备用容量。系统的无功电源充足, 即表现系统能运行在较高的电压水平;反之, 系统无功不足就反映为运行电压水平偏低, 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设备。由于电力系统的供电区域幅员广阔, 无功功率不适宜长距离传输, 所以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应尽量的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由无功功率平衡原理可知进行电压调整就是从补偿无功电源和减小网络无功损耗两个方面出发。

2 电压调整的三种基本方式

电力系统结构复杂且用电设备数量极大, 电力系统的运行部门对网络中各母线电压及各种用电设备的端电压进行监视和调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 在电力系统中, 运行人员常常选择一些有集中负荷的母线作为中枢点进行监视和控制, 只需将中枢点电压控制在允许的电压偏移范围内, 则系统其它各处的电压质量也能基本满足要求。一般可以选择作为电压中枢点的母线有:1) 大型发电厂的高压母线。2) 枢纽变电站的二次母线。3) 带有大量地方负荷的发电厂母线。以上电压中枢点的共同点是均能反映和控制整个系统网络的电压水平。根据中枢点所管辖电力网中负荷的变化程度和负荷分布范围, 对中枢点调压方式提出原则性要求, 以确定一个大致的电压变化范围。电压中枢点调压方式有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 (也称恒调压) 三种类型。

1) 逆调压:主要适用于线路较长, 负荷变化较大的大型电力网络。在最大负荷时要提高中枢点的电压, 相较于线路额定电压高5%, 以抵偿线路上因负荷增大而增大的线路损耗;在最小负荷时要将中枢点的电压降低, 使之与线路额定电压相等, 防止因负荷低而引起电压过高。逆调压方式要求最高, 实现较难, 需要在中枢点配备较贵重和先进的调压设备。2) 顺调压:主要适用于线路不长, 负荷变化很小, 线路上的电压损耗也较小的小型网络。在最大负荷时, 允许电压降低, 但不得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2.5%;在最小负荷时, 允许电压升高, 但不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7.5%。顺调压是一种较低的调压要求, 最易实现, 一般通过普通变压器分接头就可实现。3) 常调压:主要适用于一天24 h内, 负荷变化不大, 线路电压损耗也较小的中型网络。此时只要将中枢点电压保持在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的数值范围内即可, 不必随负荷变化来调整中枢点电压。常调压方式较逆调压方式要求较低, 一般可不装设贵重的调压设备, 利用普通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或装设静电电容器就可以达到要求。

以上三种调压方式均是在系统正常运行时的要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 因电压损耗比正常时大, 所以电压质量要求允许降低一些, 负荷点的电压偏移允许较正常时再增大5%。

3 现代电力系统中使用的调压措施分析

在电力系统中, 电源的无功功率输出在任何时刻都同负荷的无功功率和网络的无功损耗之和相等, 充足的无功功率才能保证优质的电压水平。调整负荷点的电压, 可以有三类主要措施:1) 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端电压;2) 通过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改变变比;3) 改变电力网络参数和无功功率分布减小电压损耗。

3.1 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改变机端电压

发电机是电网中调整运行电压的重要设备。发电机不仅是有功电源, 也是无功电源。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可以调节发电机端电压, 当负荷大时, 电网电压损耗较高, 用户端电压较低, 可以增加发电机励磁电流来增大发电机电势, 从整体上提高网络的电压水平, 提高电压稳定性;当负荷小时, 电网电压损耗降低, 用户端电压过高, 可以减小发电机励磁电流来降低发电机电势, 进行进相运行。

适用环境:1) 由孤立发电厂不经升压直接供电的小型电力网, 因供电线路不长, 线路上电压损耗不大, 发电机调压是最方便且最经济的调压方式, 不需要额外投资调压手段。2) 对于线路较长、供电范围较大、有多级变压的供电系统, 发电机调压只能满足发电厂近处地方负荷的电压质量要求, 发电机端电压在最高负荷时提高5%, 最小负荷时保持与额定电压相等。

存在问题:在有若干发电厂并列运行的电力系统中, 调节个别发电厂的母线电压, 会引起系统中无功功率的重新分配, 这可能同无功功率的经济分配产生矛盾。所以在大型电力系统中, 发电机调压只作为辅助调压措施。

3.2 调节变压器分接头

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档位可以调节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 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电压。主要有无载调压和有载调压两种方式。1) 无载调压:即不带负荷调压。这种调压方式一定要在变压器断开电源后进行操作, 及时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来调整二次侧电压, 不能改变电压损耗的数值和负荷变化是次级电压的变化幅度。此种调压方式只能适用于季节性停电的变电站和配电所。2) 有载调压:利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On-load Tap Changer OLTC) 载负荷条件下切换分接头的调压方法, 根据不同的负荷大小来选择合适分接头, 可缩小电压变化幅度并改变电压变化趋势。其调节范围比较大, 一般在15%以上, 能够在电力网电压变化和负荷变化时, 不停电快速的调节分接头满足调压要求, 保证了二次侧供电可靠性。OLTC价格较高运行维护复杂, 一般在枢纽变电站、两电力网间联络变电站和负荷变化大或调压要求高的的变电所中配备。

存在问题:实际运行中, 由于负荷峰谷差较大, 需要频繁的调整分接头, 这时不仅会引起电压的波动, 也会影响设备的寿命。变压器调压的前提条件是系统无功充足, 当系统无功不足时, 当某一地区电压由于变压器分接头改变而升高后, 该地区所需的无功功率也增大了, 这就可能扩大系统的无功缺额。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电压水平更加下降, 严重的还会导致电压崩溃, 这是变压器的负调压作用。这种情况下应该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设备。

3.3 改变电力网络参数和无功功率分布减小电压损耗

3.3.1 并联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相当于空在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运行时, 可向系统提供感性无功功率, 提高系统电压, 起无功电源的作用;在欠励磁运行时, 可以吸收系统的感性无功, 降低系统电压, 起无功负荷的作用。装有自动励磁调节装置的同步调相机, 能根据装设地点的电压数值平滑的改变运行状态, 吸收或输出无功功率, 进行电压调节。同步调相机有很高的过载能力, 在系统故障时, 可以强行励磁调整系统电压, 提高系统稳定性。

适用环境:在我国, 常装设在枢纽变电站, 以便平滑调节电压和提高系统稳定性。在国外, 很少采用同步调相机, 而改用静止补偿器。

存在问题:维护比较复杂, 有功功率损耗较大, 载满负荷时约为额定容量的1.5%~5%, 容量越小百分值越大, 故小容量的调相机每k VA容量投资费用大。同步调相机一般大容量集中使用, 容量小于5 k VA一般不装设。

3.3.2 并联电抗器

并联电抗器是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大容量电感线圈, 其作用是补偿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容和吸收无功功率, 防止由于线路轻载而引起线路过电压。在超高压线路上一般均要装设并联电抗器。

3.3.3 并联静电电容器

静电电容器可以吸收系统的容性无功功率, 换言之, 就是可以向电力系统提供感性无功功率, 充当无功电源。供给的无功功率QC值与所在节点的电压平方成正比, 即:QC=V2/XC (XC=1/ωC为静电电容器的容抗) 。

适用环境:静电电容器的装设容量可大可小, 既可集中使用, 又可以分散装设来供应无功功率, 降低损耗。电容器每单位容量的投资费用较小且与总容量大小无关, 维护比较方便, 一般在变电所中均有装设, 在运行中, 将电容器连接成若干组, 根据负荷变化, 分组投入和切除。

存在问题:1) 补偿容量受节点电压影响, 当系统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电压下降时, 电容器无功输出的减小将导致电压继续下降, 无功调节性能较差;2) 由于静电电容器在运行时是分组投切, 补偿容量调节不连续;3) 负荷增长是通过并联电容补偿的增加来满足电压约束, 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系统会出现病态。

3.3.4 并联静止补偿器SVC (Static Var Compensator)

SV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快速响应无功功率补偿和电压调节的设备, 能够快速地、平滑地调节无功功率, 对于支持系统电压和防止电压崩溃, 是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它由可控硅控制/投切的电抗器和可控硅投切的电容器组合而成, 可以平滑地连续地改变输出 (或吸收) 无功功率, 弥补了静电电容器的不足;相较于同步调相机, 其运行维护简单, 功率损耗较小, 能够做到分相补偿以适应不平衡的负荷变化, 对于冲击负荷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另外SVC的滤波电路能排除高次谐波的干扰。

适用环境:在国外, SVC已被大量使用配备在枢纽点等重要变电站;在国内, 近年来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存在问题:与静电电容器相同, SVC的最大补偿容量受节点电压的影响, 在电压很低的时候, 无功补偿量将大大降低。

3.3.5 并联STATCOM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STATCOM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其输入来自一组储能电容器上的直流电压, 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与电力系统电压同步, STATCOM有效地解决了SVC补偿容量受节点电压影响的问题, 即使在节点电压下降的情况下, STATCOM的输出无功功率也不会下降, 仍能加大其无功输出。由于STATCOM设备投资费用很高, 在国内应用较少,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 STATCOM肯定会被广泛的应用。

3.3.6 串联电容器

线路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实质是以容性电抗补偿线路的感抗, 改变线路参数X, 使电压损耗中的QX/V分量减少。线路串联电容器, 既可以用于提高末端电压, 改善电压质量;也用于加强线路两端电气联系, 缩小两端的相角差, 提高网络的功率传输能力进而提高静稳定极限, 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适用环境:串联电容器调节电压一般主要用于较低电压等级, 如110k V及以下且仅一端有电源的分支线;在实际运行中, 串联电容器主要用于较高电压级, 如220k V及以上, 两端有电源的主干线来提高线路输送容量, 提高系统稳定性。早期用固定串联补偿器提高线路输送容量, 现在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器 (TCSC 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 是主要的FACTS装置。

3.3.7 切去部分负荷调压

当系统发生了紧急事故电压急剧下降时, 上述措施不能采取或者上述措施调节电压的速度不够快速时, 应该考虑按照低频减载的原则, 按照负荷裕度切去部分负荷, 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3.3.8 动态电压恢复器调压

动态电压恢复器 (DVR) 是一种带储能装置的DFACTS装置, 除无功功率外, 有补偿有功功率的能力, 可以有效抑制动态和稳态的电压暂降、浪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它串联于电源与敏感负荷之间, 当系统发生电压暂降时, DVR可以在ms级时间内, 对电压暂降进行有效的补偿。所以DVR可在电压出现暂降时提供负荷要求的正常电压所需的功率消耗。

适用环境:DVR效率比较高, 且投资费用也低于其他一些调压装置, 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很高的性价比。DVR是治理动态电压的问题, 尤其是电压暂降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4 结束语

利用各种措施对电压调节是电力系统中保证电网安全和用户电能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 由于无功功率不能远距离传输, 实现电压无功的分层分区控制与无功就地平衡是电力系统无功调节的基本原则, 熟悉各种调压措施的性能, 在不同场合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经济的调压措施, 有利于有效地进行电压无功管理, 保证电压质量, 使系统无功分布均匀, 降低有功损耗。

参考文献

[1]蓝海波, 杨健.从“8.14”美加大停电谈华北电网无功调度和电压调整[J].华北电力技术, 2004, (7) :23-25.

[2]赵周芳, 李华强, 张希猛.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综述[J].四川电网技术, 2009, 32 (6) :71-74.

[3]刘天琪, 邱晓燕.电力系统分析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IEEE/PES Power System Stability Subcommittee Special Publication, VOLTAGE STABILITY ASSESSMENT:CON-CEPTS, PRACTICES AND TOOLS[M], 2002.

[5]郝晓弘, 杜先君, 陈伟.动态电压恢复器 (DVR) 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 (5) :1259-1267.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篇5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通过电力半导体器件和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电磁技术的三者综合运用来实现获取、传输、变换和利用。

在各种高质量、高效和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当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得到很充分的运用。

功率IGBT和MOSFET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其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主要具有高频、高压和大电流等的特点。

这类的特点也意味着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不能够适应现如今的社会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的时代。

现代灯光控制系统新理念 篇6

使用价值与应用远景

作为灯光系统的指挥中心,灯光控制系统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到应用场合的灯光效果。要确保灯光控制万无一失,除了选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调光产品之外,科学合理地设计备份控制系统也至为关键。

近几年来,各大专业灯光生产厂商为了解决备份控制问题,先后设计实施了若干方案。其中最先进的模式是,将两个功能相同的调光台放在同一控制室内同时工作,信号输出大者优先。当主控台失效时,再通过副控台进行控制。由于主、备控制台之间的联接没有相互学习功能,通常在演出前要将灯控程序编入主、备份台中,这样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最佳的跟踪备份效果。 电视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浪潮,推动了专业灯光技术的迅猛发展。

斯全德灯光以国际领先的技术, 开发出Server及ShowNet Configuration软件、ShowNet网络系统。该系统采用网络化数字调光技术,将主控台Strand 550i(或530i、520i、300系列调光台等)、备份台Strand 510i(或530i、520i、310i等)通过网络分配器和网络节点,与调光硅柜连接成一个数字灯光控制网络。ShowNet网络数字调光系统在技术上保障了灯光控制DMX信号输出的可靠性与连贯性。其特点体现在:

(1)运用网络技术,可实现远程控制和技术支持,并可使灯光设计人员的桌面设计电脑实现联网。

(2)网络中各控制台之间互相学习、互为备份。备份台以网络的架构与主控台相连,并利用全跟踪备份模式对主控台进行学习,即两台调光台并行处理,任一台上按键,另一台即学习。当主、备控台中任何一台失效时,另一台就会自动转入跟进输出。

(3)通过网络通信接口和调光立柜Reporter PC软件,操作人员可以在灯光控制室通过PC机或控制台显示屏来随时了解灯光系统瞬间信息及工作状态,从而对各回路灯光进行监控。

(4)通过网络节点可以设置PC机、设计者方位(Designer Position)、遥控器、演示控制器(Show Controler)等,从而实现分点控制、多点控制、手提遥控或无人控制。

(5)网络系统稳定、编程合理,在硬件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软件实现系统升级。ShowNet系统采用TCP/IP协议,可与其它采用TCP/IP的系统共用管线以降低成本,兼容性较好。

网络配置与技术要求

1. 系统布线

对于ShowNet系统的硬件架构,其线材的选用可跟据系统的大小及节点间的距离来决定。

10 Base-T的接法如星状,中心部分以集线器(Hub)连接。其接口RJ45类似于电话设备接头,线材为双绞线的5类网线(100Mb/s)。这种接法的优点是:简易明了、材料经济、保险系数高,万一其中某节段断路,其它跟网络分配器连接的节点还能继续工作。在大型舞台、大中型演播厅多使用此接法。

10 Base-FL(光学纤维)则为大型网络系统所用。一般设计为每个分系统间的连接,如大型户外演出、大型主题公园各个主题区间的连接。

2. 系统硬件

ShowNet系统由调光台、网络节点、PC机和集线器组成。调光台为整个系统的中心,也是操作界面。可使用Strand 500、Strand 300系列等采用PⅢ处理器的电脑调光台,可定义为主控台、备份台及遥控台三种模式。主控台为整个网络之核心,可具备18000个光路及32个DMX-512段,以控制整个系统。备份台通过网络与主控台连接,并利用全跟踪备份(Full Tracking Backup)模式对主控台进行学习。遥控台为主控台的分控台,在大型演出中往往要求分工处理,如主机控制传统灯,分控台控制电脑灯等。

网络点可分为:SN100、SN102、SN103及SN104。SN100及SN102除能提供DMX输入/输出外,还能提供如彩显、MIDI、AUX、Reporter、遥控及软驱等信号。一条细小的5类网线就能包容如此多的信号,这是传统DMX线所无法做到的。SN103及SN104也只有DMX输入/输出,其中SN103为AC供电、SN104为24~48V直流供电。

在整个网络中,PC机的角色非常重要。PC机上可加载Genius Pro、ShowNet Pro、Reporter及Server等软件。

3. 系统软件

斯全德灯光公司开发了可在灯光网络数字调光系统中应用的软件,包括:Genius Pro、Tracker、Communique、Networker、Reporter、Server和ShowNet Configuration等。不同的软件在网络中的功能各异。

(1)Genius Pro为整个系统或单机的操作系统。该软件具有处理6000光路、8192硅路、2000场、1000组、2000宏、600×99效果步、30效果演出、3000时间码(SMPTE)等功能。除了在调光台中应用外,还可装进PC机作为脱机编辑或PC机备份。

(2)Tracker用于电脑灯控制,广义上说,是为控制所有接收DMX信号而启动的器材。

(3)Communique为调光台对外界信号连接的界面,如模拟输入触发、SMPTE、MIDI及宏触发等。

(4)Networker为单机与网络之间沟通的桥梁,目前以10Mb/s稳定运行,将来运行速度可高至100Mb/s。

(5)Server为所有控制台内编程的集中地,控制台可通过它实现资源共享。

(6)网络工作站为PC平台,并安装了ShowNet Configuration软件,该软件担负全系统DMX地址码分配工作,其功能强大,可把一段512回路里的任何回路跟其它段的任何回路合并成一新段。ShowNet的最新版本ShowNet Pro更把原来的处理能力从16段提高到32段,即32×512=16384个DMX地址码,这32段隐藏于Netslot的网络配接带上,每一路可以自由搭配或定义成输入/输出,体现在任何一个SN网络节点中的任何一个接口上。设定完成后,可切换至PC Reporter报告软件,从而可获得CD80SV调光立柜中的所有信息,使灯光师对立柜工作状况及至大电网情况了如指掌。

成功案例简介

(1)美国迪士尼乐园

选用两台Strand 550i电脑台为主、备机,通过软件升级,可控制3000个光路通道、1000个换色器和电脑灯属性。

(2)美国佛罗里达环球影城

选用两台Strand 550i 电脑台为主、备机。将8台Strand CD80SV调光立柜设计为PARKNET结构。园区以地图形式输入PARKNET工作站,利用工作站寻找地图及编写日程表的方式监控、设定演出及临时停止重放所有CD80处理器中所有的演出信息。实现每天三班、每班两人去控制全园区100公顷内所有的环境照明及演出灯光。

(3)中央电视台(CCTV)

在CCTV 1000、800和600m2演播厅,以Strand 550i为主机,Strand 530i或520i为备份机,外加遥控器、SN103网络节点和网络分配器,组成网络化数字调光系统,通过Strand CD80SV调光立柜或其它数字硅箱实现灯光控制。

(4)上海东方电视台

该台1200和400m2演播厅选用Strand 550i、Strand 530i电脑调光台各一台,通过网络控制7台Strand CD80SV与3台Strand CD80SV调光立柜。

(5)河北艺术中心

以Strand 550i电脑台为主机,Strand 520i为备份机,采用数字调光网络系统,主控台与副控台双机热备份,控制1000个调光回路。

(6)北京人民大会堂

选用两台Strand 550i电脑调光台,分别用做舞台演出与会议照明主机;另一台Strand 550i为公用备份机,采用数字化网络系统,总控1300个调光回路。

(7)昆明石林园景区

以两台Strand 550i为主、备机,通过网络节点、网络分配器和Strand CD80SV,实现各景区灯光智能化控制。

(8)悉尼2000年奥运会开幕式

选用两台2000光路Strand 550i电脑调光台为主、备机,利用ShowNet Pro分出全系统5个网站,5600个DMX 地址,在11万人体育场中总控300只High-End 电脑灯、136只Studio摇头灯、132只Studio变色灯、64只Strand 4kW镝灯、1000只PAR灯和其它硅负载,为气势磅礴的奥运会开幕式营造出如梦如幻的灯光意境。

结束语

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篇7

1 关于住宅小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分析

目前针对我国居民家庭用电量的增加, 小区电力系统也进了有针对性的改变。在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的供电线路设计中即考虑了现代住宅小区的供电需求, 针对小区内商业用电与居民用电的不同有区别的进行了线路划分, 这也为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现代家庭生活中, 电视、电脑、冰箱、热水器、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对供电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这也对小区物业管理企业电力维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区物业维修部门能够针对现代住宅小区电力供应线路特点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维修与养护, 以此保障小区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2 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1 以良好的环境保障现代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安全运行

供配电设施是住宅小区的配套设施, 是指上级电源出线至住宅楼或公建设施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所有供配电设施。其作为住宅小区整体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 在小区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定涉及、施工、监理与验收。以此保障住宅小区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对其应进行科学的养护与管理, 对小区内供配电设施周边环境进行科学的维护, 保障供配电房的环境整洁。同时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供配电房防雨的检验, 同时日常巡检及时发现供配电房渗漏情况, 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整修, 为供配电设施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保障现代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安全运行。

2.2 以科学的养护工作保障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科学的养护工作是保障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小区物业维修部门应加强对电力系统养护、维修记录的管理, 对常见故障零部件进行科学的统计, 以此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通过对易损零部件的科学统计能够对小区电力系统易损零部件的使用时间进行科学的掌握, 并在其将要达到寿命时间时, 对其进行更换, 以此减少故障发生造成的断电, 影响居民用电的稳定性。另外, 对于更换的易损零部件, 小区物业管理企业还要加强统一采购与质量的管理, 确保所更换的易损零部件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可靠的零部件, 以此延长使用寿命, 减少维修、养护工作造成的停电安详, 减少对居民用电的影响。

2.3 加强小区公共照明电路的养护与检修, 保障小区公共照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现代住宅小区公共照明电路对居民的日常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养护不当造成的公共照明设施缺损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针对这样的情况, 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公共照明设施的巡检工作, 及时发现公共照明系统故障, 并对其进行排除, 以此保障居民生活用公共照明的安全运行。常见的公共照明故障主要集中在小区路灯缺损、线路问题等几方面。物业维修部门员工应根据公共照明电路故障等进行科学的分析, 通过故障分析找出引起故障的原因, 避免维修后此类故障经常发生等情况的出现。对于小区楼宇外公共照明电力系统的故障主要集中在接地装置的敷设、接地体 (线) 的连接、防腐措施的实施、焊接质量等机房买哪, 其中由于防腐措施不到位造成小区公共照明电路故障是小区公共照明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 小区物业维修部门要通过电路故障检测仪, 找出故障点, 并对其进行重新连接, 同时加强防腐, 以此保障电力的稳定。

2.4 现代住宅小区楼内线路故障的检修

现代住宅小区楼内线路的维护时保障小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由于住宅小区配电线路中, 一些地方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墙面长期受水分侵蚀, 导致墙内线路收到腐蚀, 引起漏电事故。另外, 小区业主装修过程对楼内配电线路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在供电线路的埋设中会在供电线路外面进行套装塑料管防护, 但是由于装修过程可能影响管壁密封性使潮气进入管内, 长期腐蚀导致线路老化, 导致影响了住宅小区电力系统极易发生故障。因此, 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物业公司在小区进户初期即对楼内业主装修情况进行了解, 减少和避免由于业主装修对楼内配电线路的影响, 同时物业维修部门还应加强对楼内配电线路的检修, 加强日常巡回检测, 严防私接线路等情况的发生, 有效保障小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现代住宅小区自动化变电设施的养护

针对现代住宅小区供配电线路中变电设备自动化较高的现状, 物业公司还要加强对变电设备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与养护。根据所用变电设备的选型及其工作原理, 对变电设备进行科学的监控, 以此保障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在日常的检查中, 小区物业维修部门要经常性对配电线路以及变电设备进行检查, 对可能引起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 将变电设备故障隐患及时进行排除, 以此减小变电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另外, 小区物业维修部门还要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是维护人员能够根据变电设备的故障特征或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点, 并对其进行排除, 以此减少变电设备故障造成的影响。例如:有过热现象、内部发出臭味或冒烟、内部有放电现象, 声音异常或引线与外壳间有火花放电现象、主绝缘发生击穿, 并造成单相接地故障、一次或二次线圈的匝间或层间发生短路、充油式电流互感器漏油、二次回路发生断线故障等现象时应明确知道故障点为电流互感器, 并对其进行排除, 以此提高物业维修部门的工作效率, 减少故障造成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小区物业公司已科学的管理方式为基础, 以维修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为重点, 加强对小区电力设备的日常检修与养护为关键, 以日常养护为主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 现代物业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维修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的重要性, 加强电力系统管理体系的完善, 加强日常巡回检查人员的监督, 切实做好小区电力系统的检查与检修工作, 以此保障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障小区的电力供应, 减少电力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高小区物业公司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居民家用电器数量不断增加, 日常用电量的增加使得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负荷不断加重, 同时也凸显了住宅小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文中就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以此为电力维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国强.现代住宅小区供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J].电力工业技术, 2008.12.

[2]李宏宇.关于住宅小区变电房的管理分析[J].物业管理与维修, 2009.7.

[3]周海峰.变电站设备维护与检修[J].机械工业电子出版社, 2009.4.

[4]朱静.现代住宅小区输变电线路的日常检修[J].电力工业前沿, 2008.12.

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有效控制 篇8

关键词:现代电力系统,系统自动化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当今社会中电力系统因自身的延迟性质,在进行饱和的电力维持中,对于物理性质以及其内部庞大又复杂的系统组成,想要对现代电力系统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控制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即便现代科技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应对一些难点问题的时候,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对于电力系统也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这就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现象——机械自动化,而在电力系统中的表现就是电力系统自动化。

2现代电力的系统自动化

2.1电网系统自动化

我们在进行电网系统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中,因其属于现代化的建设服务终端,其划时代的意义,也能够有所体现,这对于我们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中,也加速了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这一系统能有效的对电网进行机做运转,从而完成相应的调整任务,对整体的监督与控制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完成相应的分析任务,同时进行有效的解决手段。

2.2发电厂的自动化

在我国,发电厂主要由两种形式一为火力发电,在我国占了近90% 的比值,而另外一类则是水利发电,在进行发电厂的自动化建设中,对于相应的自动化设备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应用于自动化的技术系统中都没有相同的地方,相对而言,火电厂的技术水平要远低于水店厂。

2.3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是变电站的系统自动化不可或缺的技术,一些变电站内的重要机械设备是通过监控、检测及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来进行系统的优化,在实现自动化的过程张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从而也影响了变电站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变电站系统正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实施自动化监控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控,这样才能够在现实意义上完成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发展。

2.4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股应用

高速SCADA系统是的新型配电网的综合受控端,它是通过电网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信号的综合处里面来减少受控端的数量,从而简化了系统的规模。这种受控段端同时具有以往终端不具备的功能以及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潮流分部、电压情况。系统是否产生震荡、频率是否满足的功能,然后将信息传递给主控方来做更进一步的分析使用,并且,受控端之间还可以互相通信,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

3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

在进行电力系统从物理人为管理到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本技术的大力发展, 对于电力系统在进行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我们针对其中一些表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3.1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研发

在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一方面的统筹部署,在实现多样化发展中,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一些建设落后的地区,也基本上完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在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较好的完善相应的课题发展。

3.2备用安全设备

在进行备用设备的建设以及安置过程中,因要考虑到电力系统在进行通行过程中,所要遭受的一系列沉重打击,在保护相应的电力传送功能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意识强化。在满足相应的设备部署过程中,也能够有效的确保其工作的有序进行。

4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的方法

电力系统因为具有难以控制的物理性能和比较复杂的内部组成结构,因此要提高现代电力系统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确保其系统的安全性能,就须采用和过去不同的先进控制理念进行相应的控制, 下面我们介绍下当下的一些较为优秀的控制系统。

4.1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控制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被研究相关事项的人员提出,但是介于当时的科技问题,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被人们逐渐应用到显示之中。这一技术因具有较好的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所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渐渐成为了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常用方法。将大量的控制质量赋予在连接权价之上成为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机制,用自带算法来调节权值,从而达到一种非线性映射的效果。

4.2综合智能控制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电力系统自动化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应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开发的过程中,科研开发人员也面临着技术革新的问题,针对智能控制系统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模件集成。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一些模糊控制以及在进行神经网络控制过程中,在结构上能够有效的把握住其中的根本问题,从而完成智能控制, 而其中,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兼容性能问题。综合智能控制系统使原有的多种控制系统之间的到互补功能,因为它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智能控制各种问题。这样就能协调完成更高级智能控制系统,同时这也是电力系统完成自动化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4.3专家控制系统

专家系统自动化的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力专家进行电力系统的日常维修,通过这一系统可以模仿专家在进行紧急状况下进行事故处理,从而完成相应的电力系统检测同时完成电力系统的自动隔离。而且专家控制系统还能提供人机接口,这可以让工作人员在系统无法完成相关任务的同时,能够有效的进行人力处理,从而让完善系统所不具备的相关功能。但是专家控制系统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它是根据人工经验进行编制的信息系统,这也就在根本上说明,其可以进行人为的升级,但是却不具备自我的学习功能,在对付一些突发性无处理预案的状况时,就缺乏了相应的对策,这也就导致了其不能够被广泛应用,因此这个问题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专家们亟需解决的。

5结语

关于电力营业现代管理系统简析 篇9

1现代管理系统的目标

目前, 全国城市供电企业的供电营业所已基本配齐计算机, 各项应用也已基本全面开展, 应用方式已从单机分散使用和数据综合处理阶段到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用电与营业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建成并普遍投入使用。经过十来年的应用和再建设, 已经见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解决了用电营业管理工作紧张繁忙的局面, 使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1.1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用电与营业管理工作中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 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 其所承载的信息量相对也比较大, 加工处理对时间的要求也比较高, 这些处理工作都是以天数或者是月为主要的重复周期, 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备非常大的优势, 同时信息处理的数量比较多, 速度也比较快。在这一过程中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其加以开发和应用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相对较为科学的系统, 从而使得原有的管理方式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这样也就使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在节约了人力的同时, 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1.2改善信息处理的准确性, 加强应变能力

营业管理的过程中对准确性和及时性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如果采用计算机去处理电力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其速度更快, 效率更高, 同时也可以十分有效的避免人工方式管理当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会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在建立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之后一方面要开发出方法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案, 这样也就使得计算机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因为使用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收集和通信技术也会使得信息反馈的质量得到十分显著的提升。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储存和加工可以体现出快速、灵活、应变性强等多方面的优势, 所以, 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对外界的一些条件方面的变化加以应变和适应, 这样也就使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

1.3改变管理方式, 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立之后, 用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会有所改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以往的管理模式将背彻底的打破, 分散性的信息管理方式也向信息中心和管理的系统化前进。

2系统的功能

2.1供电营业所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坚持以国家电力公司所颁发的各种规定为主要的依据。

2.2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技术和先进的应用软件。当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发展, 新的开发工具也频繁的出现。所以在选择先进技术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其是否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在开发的过程中还要对弄点系统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特点开发出一个界面比较简单易懂, 操作也相对比较方便的软件。

2.3结构灵活, 适合应用在不同的条件下。我国的地域差别相对较大,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做到管理业务流程和手段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此外, 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出其灵活性。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拥有单用户的运行方式, 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充分的确保不同区域和不同业务数据量之间的顺利应用。

2.4确保系统接口的规范性。供电营业所计算机哦管理系统为先机供电企业MIS系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同时它也是供电企业MIS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加工的一个重要的场所, 所以一定要保证两级的接口具有良好的性能, 此外营业所计算机管理系统当做是一个较为独立的采集点必须要保证其和其他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接口开放性。

3系统管理的要求

供电营业所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是一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力企业管理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是建立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基础之上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因此, 要实现供电所计算机管理, 要求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3.1领导重视、支持和参与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成功的关键。计算机管理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工程。对一个供电所来说, 是一个引入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手段的改革过程。它涉及供电所的各个部门、各类人员, 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 是管理领域的一项革命, 没有领导的决心、正确的决策、统筹安排和强有力的指挥是很难开发和应用成功的。

3.2具有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3.3具有一定先进的计算机软件, 特别要求有一套能满足供电所配电、销、服务各项管理内容的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界面友好的应用软件。

3.4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有赖于良好的管理基础, 更离不开及时、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改善管理工作, 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善。为了适应计算机辅助管理的要求, 供电所应抓紧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标难化的业务流程, 逐步实现管理工作程序化、报表文件统一化,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效能。

3.5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广大职工的计算机知识培训。现代化的管理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供电所一定要重视职工队伍的建设, 为了满足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除要求对职工进行电力法规、规章制度、专业技术培训外, 在计算机知识方面还应分别进行培训。

4结论

一个国家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广泛应用, 标志着这个国家家科学技术的综合水平。在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已出现了全行业和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局部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相当普及。我们应更深入地学习系统知识, 加快我们营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及推广运用, 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来武装用电与营业管理信息系统, 彻底改变管理方式, 真正提高管理水平, 使用电营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报告之信息化一体化建设 (上) [J].中国建设信息, 2012 (16) .

现代电力系统 篇10

但是,市场在飞跃发展。现代电力通讯行业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才具有远景目标,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管理信息系统也要进一步提升和革新,才能够进一步为现代电力通讯服务。本文就是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全面了解,才能够将设计的技术上升到一个高度。

1 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电力通讯中的作用

自从现代电力通讯行业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以来,对该行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提升。它准确的记录和分析出了通讯的运行工况,并且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还将整个电力通讯的实际运转进行记录。

1.1 支持了电力通讯组织的计划工作

电力通讯在开展工作之前都要先进行合理的计划,做到有序的开展。在做计划之前就要全面的了解部门之中的人力物力,以及其他协调部门相关情况。只有对整个实况了解并掌握,计划的工作才能够有效的开展。

如果仅仅依靠人去了解那些繁琐的环境,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引进了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并提交全面的了解各个方面的运行现状。而且,数据还是真实可靠的。为此,这个系统能够支持电力通讯的计划工作。

1.2 强化电力通讯的组织管理

过去都是依靠人去管理生产,管理执行情况,不但费时而且还存在一些虚假情况。现状采用管理信息系统,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通过真实的数据显示出来。管理系统最这些都做了记录,为电力通讯行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

每一个员工的具体表现,都在该系统中记录着。为此,要看该行业中的人员管理还是物料管理,只需要通过这个系统就可以了解的一清二楚。

1.3 支持电力通讯组织的领导工作

领导要对电力通讯进行了解,只需要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就能够全面掌握实际的运行情况。当然,领导要发布一些新的指令,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发布出去,该系统会准确无误的传送者的手中。

1.4 加强了电力通讯的控制能力

因为一个电力通讯行业涉及到的物品种类是比较繁杂的,涉及到的人和事更是方方面面的。这样错综复杂的行业,仅仅依靠人来管理和控制还是比较麻烦的。这些年来,一直处于混乱状态,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

但是,管理信息系统就能够加强电力通讯的控制能力。因为该系统能够同时监控多个点和多个地方,并通过计算机显现出来。那么管理者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就能够全面了解整个电力通信的情况,并作出下一步安排措施。

2 现代电力通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设计一个管理系统首先要考虑该系统的配置方案,以及考虑需要管理那些部门等方方面面的考虑。做好第一步之后,就要采录数据收集系统中需要的资料,在这一个板块要建立系统需要的数据库,构建设计系统的框架构造,然后将收集的数据输入进数据库中,并实现管理。

2.1 设计前的规划

电力通讯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在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上,对涉及到通讯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来管理,同时还辅助与一些决策,该系统是一种大型的综合软件。对于该系统,首先要确定它的传输载体是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是可视化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为电力通讯提供资源和资产的管理功能。

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根据现有的客户资源对系统需要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扩展性。开发的时候,普遍使用了ArcGIS作为平台。这个管理系统中要涉及到许多的文字、数字、图形信息和表哥等数据,这就需要比较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Orade就具有这样的功能。为此,使用orade数据库就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并优化设计的实现。

因为这个系统是要为客户服务的,为此还必须借助空间的数据库引擎ArCSIDE,才能够将数据提供到平台供客户使用,借用这个空间的数据模型,为管理者对数据库的管理也十分方便。

对于客户也要分等级权限,有一些只有浏览权有一些可以修改资料。为此,客户端可以使用ArcView或者ArcEditorArdnfo工具,用一个支持TCP/IP的协议来与ArcSDE建立联系,就可以通过ArcSDE从数据库Oracle中取得数据。

2.2 对数据的组织实施

要将这名庞大的数据装进数据库,并且实现属性属性与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这就必须要建立空间的数据模型Godatabase,构建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模型是用一种开放式的结构把空间的数据,包括矢量、影像、三维地形等和其他相关的数据统一存放到数据库的管理系统(DBMS)中。

通过建立这样的空间模型,就可以改变电力通讯方面的客户面对的对象,他们不再面对和业务没有关系的抽象数据,而是直接去操作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东西,比如变压器、电杆、线路或者刀闸等。

空间数据模型的组成:1)对象类objecteclass。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其主要是记录和电力通讯有着关联的特定行为。例如,记录电杆下在某人的地里,线路经过哪些具体的地方。2)空间要素类,Featureclass。这个类型主要是记录电路的走势记录,比如一条线路经过哪些河流,用了多少电杆等都有详细的记录数据,都有对应的DBMS表。

采用空间数据模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个模型能够动态的生成几何网络,减少许多的数据量,加快系统的运行速度。

设计该系统对电力通讯管理的对象:一是基站和站内的设备,比如传输设备、音频架设备等等二是基站之外的线路及涉及到的设备,比如地井、地下管道、杆塔等。

2.2.1 建立数据库

为了建立完整的数据库,还必须添加进需要的通讯数据,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力通讯系统。

搞一个设计之前,都需要提前建立和实体有关联的模拟图形,这样就相当于在写文章之前要列好提纲一样。在设计这个模拟图形,一般都是通过在Visio平台中实现建模语言UML图层。一般都是通过Visio创建了UML图标并且还要保存在数据库中,储存为数据库的表格形式。也可以通过转化,将这种表格转化为MDB或者SQLServer数据库格式。

建立图层要弄清楚各阶层之间的关联。自然主要是的基站,通过采用凌空光缆的专递,可以输送到一定的距离,当达到所能够传送的距离范围中,就要用杆塔来承载,到了一个杆塔之后还可以继续分出之路,通过杆塔最终要达到地井。这样彼此互相连接,形成了一张电力通讯网络。

通过建立几何图形,就可以比较清楚的体现出系统所管理的设备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的明白管理设计的下一步走向。

从上面的图层可以看出来,其中的没有安装接头的杆塔与地井仅仅起一个接替支撑作用。对整个线路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带有接头的杆塔和地井,就能够将光纤进行跳接,这就显示着跳接是具有关键作用的。

在实际设计之中,就将这个UML图层送到数据库中,然后利用CASE工具就可以生产数据库的框架了。根据设计的要求,建立出的框架图形如图2。

该框架图中,左边是Object类框架构造图,右边是Geodatabase数据库的框架构造图形。一次按照流程模式形成的框架构造图。

这个构建的框架图中包含了许多空间数据点层,主要的是通讯杆塔层和通讯地井层,其中的线层就有街道层,通讯线路层和地下管道层等。还有地面的面层,那就是指通讯的基站层。

2.2.2 管理数据

建好了空间数据库还必须要将数据传送进去,比给予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够保证该管理信息系统正常工作。

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运用ArcSDE的平台,将空间的数据传导进服务器的关系(orade)型数据库中去,再利用ArcSDE强大的管理功能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

在传送数据的时候,要将共同属性相同的一类放到同一层,并对于每一个数据库的记录要相对应于一个实际的要素,这样才方便于ArcSDE采用层的管理方式。同时,ArcSDE还会为每一个数据库建立一个空间索引,就像一本书的开头有一个目录以及对应的页数一样。空间索引还会将每层从逻辑上分成多个小块(cell),而图层中的要素会对每个cell进行描述并将这些描述保存到索引表下。就像一本书,对于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简单的介绍,便于被人查询。

为了便于管理部门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时的维护和更新,ArcSDE还提供出了一套全新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对于空间数据的管理。

这些数据并不是完整的空间数据,只是反应空间数据的变化情况的数据。为此,针对这些数据不必一定要锁定,不同的用户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自行修改就行。采用这样的管理方式,对于多人以及多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来说,是行之有效的。

3 现代电力通讯管理信息系统组成

对于电力通讯而言,涉及管理的面是比较宽的。因此如果仅仅建立一个管理系统肯定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就需要设计出多个管理子系统。

3.1 建立图档管理子系统

建立这个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于电力通讯的设备管理和业务管理提供支持,这样就可以提供多个管理图层比如街道管理设计一个,基站管理设计一个,电力杆塔设计一个等,这样就可以达到查询设备和业务线路目的,十分方便的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

3.2 建立设备管理子系统

对于设备而言也是分了基站之内和基站之外,基站之内的就是指基站中的各种硬件设施,基站之外就是指杆塔、光缆、地井等。对于这些设备,也要建立一个管理子系统,需要查看运行现状的时候,点开这个子系统就行了,就能够明白的了解到这些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3.3 建立客户资料的管理子系统

电力通讯中涉及到的客户很多,牵涉到各种信息以及客户的增减情况。如果仅仅依靠人我做这项管理,可能出现各种错误的现象。为此,就要针对客户资料建立一个管理子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就可以很方便的录入客户信息、查询客户信息等。

3.4 建立业务管理子系统

业务是电力通讯的重要部门,也是关系着该行业是否获利的关键点。这里面就牵连着很多东西,比如报销啊,销售业绩啊等。

为此,针对电力通讯必须要建立业务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对内部的各种业务来往做一个详细的管理,做一个细致的统计。

3.5 建立辅助决策的子系统

建立这个辅助决策的子系统,主要是针对当前的光缆网络布局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就可以查出那些网络布局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需要改进的,整个网络中是否有较好的容错能力等。

3.6 建立实时监控响应的子系统

有了这个管理上的子系统,就能够随时监控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或者安全隐患就会及时的提示或者报警,便于对问题及时做出维护和解决。

4 结束语

面对现在人们对通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问题,必须要采用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够解决管理上的混乱,才能让电力通讯有序的运转下去。为此,对于现代电力通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贾永刚.青岛城市地质环境信息系统(QUGIS)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2).

上一篇:事业单位下思想教育下一篇:实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