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教育

2024-05-08

教会教育(精选十篇)

教会教育 篇1

在人生最灿烂的季节,我们度过了两年美好而快乐的时光。或许,我最后的高考成绩不太令人满意。但我觉得,对于教育而言,思想生成的意义远大于知识传授的意义。您开阔的视野、恢弘的气度、深厚的修养,让我们懂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感谢高中的两年时光,一路有您相伴!

这则短信我一直保存在手机里,这样做的原因,是想让它时时警惕我:教育,最需要什么?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

我想,教师需让学生记住三句话。

第一句:学习上,应该是越学越灵活,越学越聪明,而不是越学越迟钝,越学越愚蠢。

一是让学生懂得条条大路通罗马,让思维变得宽广些。每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经常问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了吗?人的脑子如砍刀,越用越锋利,越用越好使,脑子活泛了,多方求索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二是思维的原点意识,每遇到一个问题,我们要多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出题者的原意是想通过这个问题解决什么道理?起点高了,解决问题方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三是要处理好“寻常路”与“另辟蹊径”的关系。一般说来,我们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可以找到捷径的,有时候,路往往只有一条。即使有时候有很多路径可以选择,但与其花费很多精力去寻找所谓的“蹊径”,还不如直接走“寻常路”来得便捷。

四是要学会逆向推理。在“顺走”找不到路的时候,从反向走,由终点走向起点,有时候反而会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第二句:做人上,应该是越活越坚强,而不是越活越脆弱。

从出生起,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换言之,我们不单单是为自己而活,还有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待,同学朋友的关注。我们还有责任。不能只为求得自己的快意而辜负了他们的爱。

人活着需要一股精神,需要一股“气”。在我们的身后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她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尽管我们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尖端技术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尽管文化市场一片繁荣,但我们还缺少大师级的人物……

所有这些,都要求青年学子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胸存大气,才能在任何挫折面前做到百折不回。

我们坚信,人生路途上的所有困难与挫折都是宝贵的财富,都是在为我们的人生打上坚实的底色。树木的伤口流得汁水越多,它结的疤就越结实。一个人只有经历过挫折,方能变得坚韧。要知道,无声的世界里孕育了天才音乐家贝多芬,摇动的轮椅上支撑着伟大的总统罗斯福,太平世界里,培养不出像圣地亚哥那样的硬汉。

我们需要在豁达中保持前进的态势。生活在诱惑无限,烦恼无数的花花世界,对待一些非本质的事物,我们要学会恬淡,要如佛家那样“去我执”,须知,参天大树易被狂风折断,柔弱的小草却能在摇曳的风中,舞出出一片自我的天地。

第三句:处世上,要学会正确待人,学会自我调适。

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由于出身、经历、学识的差异,个性也截然不同。人与人在一起难免有时互相排斥,意见相左的时候。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

我们还需要养成团队意识,学会与他人互相合作,在合作中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需要有宽阔的胸襟,学会求同存异,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有人赞叹这个世界太精彩,也有人感叹这个世界太无奈。精彩也好,无奈也罢,我们都需要融入这个社会。

我们所能做的,一要学会避开无奈,毕竟,有些事情不是单凭个人力量就能解决的。既然无法化解,我们何妨学学山间的流水,从石头底下钻过去,从石头旁边绕过去,它们从不会因有阻挡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要学会给心灵放假。在苦闷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清理行囊,检讨思想,让自己的心灵更纯净,更阳光。我们需要坚信———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快乐的生活即将来临;我们需要坚守,要知道,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夺走一支蜡烛的光辉!

教育体会: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篇2

要教孩子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该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人们都说,父母是最无私的,不要求孩子回报。我觉得,这不是美徳,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父母应该要求回报,其目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去回报自己的家人,怎样去回报社会。不向孩子讨要赡养费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让孩子知道感恩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今天有许多在家人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没有过回报的意识。他们认为別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谢谢,更不需要回报。他是核心,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就好比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是自然规律,天经地义。一旦做的不好,家长就罪责难逃。妈妈做好了饭菜,孩子不问这饭菜是怎么来的,不问妈妈为这顿饭菜付出了多少辛苦,也不管长辈们是否吃过,上桌就吃,吃得不顺口,还要大喊大叫闹绝食。妈妈给的零用钱,孩子理所当然地收下,还不时说着'怎么才这么少,抠门儿!花起钱来,孩子大手大脚,一次可以买十几串羊肉,几十瓶饮料请客。孩子从末想过,爸爸妈妈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孩子为什么不珍惜父母的劳动,为什么不珍惜钱和物,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以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切都来得容易,他享用理所当然。甚至还有孩子要状告父母动了他压税钱的怪现象,更有媒体说,用压税钱交学费,家长违反了教育法,我不知道这会不会让孩子混淆了是非的概念。孩子通常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够优越,或者是老师教的不好。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家长没有门路。他们甚至连男欢女爱的激情也是为了他人,家长不准备好一切,他们愿意一辈子独身。即使传宗接代,也是为父母尽孝的所为。在他们心里丝毫没有责任和感恩。

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该他自己做的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接触一生活的艰辛,体验一下挣钱的不易,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报恩感。能磨练孩子的学习毅力,任何事情都是功在其外,成功之道都是反道。千万不要剝夺孩子实践报恩的机会。你可以为孩子做些事情,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这是他自己应该做的,我们不能养成不让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孝敬自己,但是在小的时候,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却不让他锻炼。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一旦养成,要想改变必然要经历痛苦。好习惯要从小培养,那种希望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的本质是养成和培养,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把爱藏在心里,教会孩子回报才是一种大爱。爱的种子需要培育过去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说明了孩子在报恩这方面有多欠缺。要让孩子知道他是怎么来的,都有那些人曾经帮助过他,要让孩子在心里记着时刻寻找机会去回报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我的学校曾有二个表子妹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且在一班里。男的出生时家里欢天喜地。几个月后,当他的表妹降生时却没有他那么幸运,孩子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因为她是个女孩,才让妈妈受了这么多的苦。她从小就学会了替父母分担痛苦,尽管她特别懂事,也无法换来家人的怜悯,因为她剝夺了家庭传承姓氏的希望。她从小是在自生自灭的环境下长大的,没有关心和溺爱,即使吃一口哥哥留下的剩饭,她也心存感激,洗碗,扫地是她表达感恩的通常做法。她发誓要用万分的努力来为自己赎罪,她的笔记本里记下的都是老师和同学们给她的帮助。她喜欢学习,因为只有在学习中她才能和其他小朋友平起平坐。她感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学习成绩大家可想而知。至于他的哥哥,从小到大都被家里视为精神支柱,稍不如意就让家里断子绝孙用来吆胁,在这场搏奕中,获胜的总是哥哥。妹妹照顾哥哥更是天经地义,哥哥吃的丶穿的丶用的都是最好的。爷爷奶奶更是视为心中的太阳,不允许受到丁点的委屈。直到有一天家长才明白即使倾其所有也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教育中的失败。

尽管这样,这孩子从小并没有欢乐,到处都受欺负,他胆小,不敢出门,没有朋友,满脑子都是防范他人的戒备心里,由于不爱表达,不会生存,不会交融,绝望郁闷常压抑心头。人在轻松愉快时学习的潜力才能激活。虽然他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他刻苦学习,不是为了获取智慧,而是逞强斗狠,出人头地,想用学习成绩压倒他人,发泄心中的怨气。他经常熬夜到很晚,面对众多的家教,他常感力不从心,他没有时间去玩,去笑,身体状况也弱不经风,时常感冒。尽管他全身心的应付学习,可是学习成绩依然不尽人意。对他来说走出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会奉献,学会感恩,从极端自私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懂得孝敬,感恩,责任和奉献,要让他从小知道父母为他付出的心血,周围人给予的关爱。一个孩子如果把回报父母,回报家族,回报团队,回报社会,放在心上,什么样的困难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一棵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当它长成大树,变成木材,建成高楼大厦,是它应尽的责任,这就是人们种树的理由,如果不能成才,小树应该感到愧疚。同样,一个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亲人们的关怀和爱护,离不开老师丶同学和许多人的教育和帮助。孩子应该把这些爱牢牢记在心中,好好学习,勤奋工作,用自身存在的价值去回报人们给他的爱,成才是他的本份。让他知道他得到多少爱,这样的人才会去爱别人,千万不要剝夺他实践奉献爱的机会,要从一言一行教他学会感恩,要教会他想到,说到和做到,要让他们明白,对父母的孝敬仅说不做或者者是仅做不说都是不够的。孩子的正确价值观是靠灌输和培养的,孩子不知感恩,无情无义,极端自私其实并不是孩子的过错,这都是我们溺爱的结果。孩子只要了解了父母的艰辛,才会热爱父母,承担责任,他的学习才有持续的动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你可以为孩子做些本该他自己做的事情,但事先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本该他自己做。如果你让孩子养成了享受的习惯,那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他也不明白。追求享受是人的天性,人只有在受到磨难时理性思维才会被激活,这就是困而知之的道理。让孩子学感恩其实也是制造困境的一种途径,千万不要小看了它的作用。感恩不同于酬谢,感恩是从内心自发的感激之情,不能用价值来𧗽量,反之酬谢则容易䧟入等价交换的功利思想。一个人如果脑子里只有利益交换不慬得感恩是走不远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亲情。父母并不希冀什么回报,而每个孝敬父母的孩子都应该知道回报,也应该黙黙地丶自觉地回报。正是这种亲情维系着每一个家庭,成为家庭幸福的凝聚力。

所以,一个家庭是不是幸福,并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深浅,家庭凝聚力的大小。父母不要企盼孩子多么有才,才不是盼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你用人格的力量把孩子培养成人,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的家,他一定就会成才的。孝顺的人住往也是有爱的人,一个不犯上的人,要教孩子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该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人们都说,父母是最无私的,不要求孩子回报。我觉得,这不是美徳,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父母应该要求回报,其目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去回报自己的家人,怎样去回报社会。不向孩子讨要赡养费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让孩子知道感恩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今天有许多在家人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没有过回报的意识。他们认为別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谢谢,更不需要回报。他是核心,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就好比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是自然规律,天经地义。一旦做的不好,家长就罪责难逃。妈妈做好了饭菜,孩子不问这饭菜是怎么来的,不问妈妈为这顿饭菜付出了多少辛苦,也不管长辈们是否吃过,上桌就吃,吃得不顺口,还要大喊大叫闹绝食。妈妈给的零用钱,孩子理所当然地收下,还不时说着'怎么才这么少,抠门儿!花起钱来,孩子大手大脚,一次可以买十几串羊肉,几十瓶饮料请客。孩子从末想过,爸爸妈妈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孩子为什么不珍惜父母的劳动,为什么不珍惜钱和物,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以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切都来得容易,他享用理所当然。甚至还有孩子要状告父母动了他压税钱的怪现象,更有媒体说,用压税钱交学费,家长违反了教育法,我不知道这会不会让孩子混淆了是非的概念。孩子通常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够优越,或者是老师教的不好。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家长没有门路。他们甚至连男欢女爱的激情也是为了他人,家长不准备好一切,他们愿意一辈子独身。即使传宗接代,也是为父母尽孝的所为。在他们心里丝毫没有责任和感恩。

爱与教会爱的教育 篇3

[关键词]爱心教育 有爱的教育 学会去爱的教育

从走上工作岗位那时起,我就知道肩上责任的重大,而当我当上班主任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的工作意义的重大,从来没有哪一项工作像班主任工作那样琐碎而又对班级,对学生们那么重要,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他却是所有主任中管事情最多的,所以从当上班主任那天起我就在想一个好的班主任都应该具有哪些素质呢?哪些品德呢?经过几年的实践和体会,我认为爱心,一颗有爱的心,一颗爱学生的有爱的心是成为一名好班主任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与品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只是枯燥教育,像山泉枯竭一样”。可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更是要注意从爱入手,深入学生的心灵。

高尚纯洁的师爱,会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有了热爱学生的心,老师就会自觉尊重学生,建立起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才会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学生只有理解了老师的心,教和学双方才能形成合力。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认为自己是主宰者,只管发号施令,认为没有解释和说明的必要,当令不行禁不止的时候,便发怒、失望。其实,只要我们事前多向学生征询、说明,让学生认清大家一致的方向,學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理解了老师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为了他们,学生一定会努力配合,即便受到批评,也少些抵触。爱心教育更是一种享受,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寒暄,更是心与心的交流,精神世界上沟通的享受,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不断启迪。只有教师心中装着学生,才会眼里看到学生,才会在行动上关心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教师有知识只是一个基础,而当一名好的班主任我们需要有另一个基础,那就是爱。这个爱不仅是我们要爱学生,还要教会学生们学会去爱。教育过程是一个交心的过程。从教师来讲,它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从学生来讲,它是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者心灵感知的输入者。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本质是老师和学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师生双方不断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但一味沉溺于被爱之中却吝啬爱不懂怎样去爱的学生比比皆是,教师付出了爱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因此为达到师生情感的融洽,班主任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才能奏响师生爱的和谐音符。教会学生什么是爱,有哪些爱,又要如何去爱。

给学生讲什么是爱的时候,我常常会给学生们读《爱的教育》中的一个故事,《小抄写员》。一位12岁的男孩朱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辛劳,几个月以来都是半夜起来帮父亲抄文件,从来没有睡个安稳觉。而导致体力不支,功课也退步,并引起父亲的多次责骂。最后父亲终于发现了原因,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与慈爱,体会到了男孩的孝心与苦心。这就是一个仅仅12岁的男孩对父亲、对家庭的爱。学生们听完之后就会思考,会反思,学会去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班级、爱学习、爱生活。要教会学生热爱身边给予了自己帮助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感恩,才会懂得爱的真正内涵。

教学生们有哪些爱时。我会告诉他们所有的善良和关心都是爱,所有的善举和行为都有爱,我也会讲另一个故事《爱心树》在很久以前,有一棵苹果树,它非常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找树玩,吃树上的苹果,在树上荡秋千,或是在树下收集树叶,把他们做成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累了,就在凉快的树荫里睡觉,大树快乐极了。但是,时间像弓箭一样快,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找大树玩,大树经常感到寂寞,非常想念男孩。男孩第一次回来了,大树十分高兴,可是,男孩没有心情陪大树玩,他想买很多东西,需要钱,大树就给他苹果,让他拿到集市上去卖钱,男孩不假思索地照做了。男孩第二次回来找树,他有了妻子和孩子,需要一栋房子,大树又让他把自己的树枝砍断,拿去造房子,男孩毫不犹豫地用树枝造了一栋房子,大树依然很快乐。男孩第三次来找树,他老了,很累,需要一个地方休息,大树连忙让他坐在自己唯一剩下的树墩上,孩子马上坐下来了,大树仍然快乐。 就这样,大树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所有,而男孩却始终都没有想到给予大树一点快乐。听完故事他们会反思,会回想,会学会感恩,才会学会爱,会爱同学、爱老师、爱教官、爱父母、爱身边每一个给予了自己帮助的人。

教会学生们如何去爱时我会和他们讲,发自内心的意愿才是爱,正确的交流方式和行为才是对别人的爱。教学生从最小的善行开始,最基本的爱开始。我会问学生,你知道父亲的生日吗?为妈妈洗过脚吗?班级的值日工作做好了么?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么?还为一件小事和同学不愉快么?思考了这些问题,学生们就学会了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学会去关心、去宽容、去爱!

将学生教育成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了解爱,感受爱,回应爱,付出爱,这些才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爱的能力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我们的学生不缺乏爱,也不缺乏感受爱的能力,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爱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在感受到爱的同时,也学会爱别人。

晚清教会学校英语教育探析 篇4

一、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回顾

1. 初步开展英语教育阶段 (19世纪初—19世纪中叶) 。

1807年, 年仅25岁的马礼逊来到中国传播新教。起初, 由于多方面原因, 马礼逊在中国的传教事业举步维艰。面对在华的一系列传教困境, 马礼逊的应对措施是远离中国大陆, 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英华书院创办于1818年, 于1819年开学, 主要是培训欧洲来华传教士并吸收当地华人子弟入学, 试图以教育途径打通传教困境。英华书院规模十分有限, 最初只有20多个学生。书院采用中英双语教学, 设置英语和中文学科。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设置英语学科标志教会学校开始探索英语教育。

最早在华创办的教授英语的教会学校当属美国传教士裨治文1830年秋在广州开设的贝满学校。该校首倡英语翻译教育。第二所在华创办的教授英语的教会学校是古特拉夫人在澳门创办的一所私塾。该私塾根据学生年龄的高低分为三个班级, 开设中文和英文课程针对不同的班级, 该私塾有针对性地设置英语教学内容。古特拉夫人私塾开始探索分层分班式的英语教学。

在这个时期教授英语的教会学校中, 影响力最大的当属1839年成立于澳门的马礼逊学校。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教会学校。马礼逊学校上午讲授英文, 下午教授中文。英文课程全部采用英语课本, 用英语开展教学。

西方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在中国攫取了一系列权利, 其中就包括传教士在五个通商口岸进行宗教活动的特权。英美等国的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纷纷涌入中国传教布道, 开办学校。但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各阶层对新教以及其所办学校知之甚少, 教会学校办学困难, 大多招生少, 规模小。英语教育在早期的教会学校中并不突出, 处于初步开展阶段。

2. 迅速开展英语教育阶段 (19世中叶—1 9 世纪晚期)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列强通过新签或者修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攫取了自由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建造教堂、新建学校等特权。传教士活动的区域由五个通商口岸扩大到整个中国, 教会学校的数量也因传教士传教区域的扩大而迅速增加。1876年由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达到347所。至19世纪晚期, 教会学校数量达到2000所左右[1]。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 中国民众逐步改变了对西学的看法。同样, 洋务事业的发展迫切希望大量懂西学通晓英语的人才。传教士顺应时代潮流重视社会的需求, 开始挖掘英语的商业价值, 多数教会学校开始开展英语教育并收取高额的学费。

在这一阶段创办的教会学校中, 1865年创办于上海的英华学堂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最早明确提出设置英语课程的学校。19世纪80年代后, 教会学校中英语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 越来越多的教会学校开展了英语教育的探索工作。诸如福州的鹤龄英华书院和上海中西书院, 其中福州的鹤龄英华书院更是将英语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将英语教育写入学校的入学规则中。

两次传教士全国代表大会将这一阶段的教会英语教育推向了高潮。1877年, 第一届传教士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本次全国代表大会, 各参会的传教士摒弃国籍与地域的差异, 完成了基督教教会学校教育思想与指导方针的统一, 达成了成立教科书委员会的共识。自此, 在华的教会学校从先前的分散各自为战转向了统一联合办学, 教会学校也得以使用上统一规范的英语教材, 更有组织更大规模的英语教育得以实现。虽然与会的传教士代表对是否应该在全中国范围内的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 是否应该加强教会学校的英语教育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 但是自此之后, 越来越多在华的教会学校迅速开展了英语教育。1890年, 第二届传教士全国代表大会依然在上海召开。与会的传教士代表还再次就是否应该在全中国范围内的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此时绝大多数传教士已经赞同在全中国范围内的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

3. 全国开展英语教育阶段 (19世晚期—20世纪初期) 。

经过两次传教士全国代表大会对是否应该在全中国范围内的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的争论, 加之1896年中华教育会第二届年会上围绕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的好处进行的辩论, 反对在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的声音几乎绝迹了。此后, 教会学校全面开始进行英语教育。这一时期的教会学校的英语教育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就是开始英语教育的范围扩大, 由沿海大城市内地城市的教会学校延伸到内地偏远地方的教会学校。第二就是开展英语教育的层次提升, 不仅在小学、中学层次的教会学校开展英语教育, 在大学层面的教会学校同样开展英语教育。圣约翰大学便是典型的代表, 自卜舫济1888年担任校长后就在全校推广英语教育, 同时除了国学课程之外, 其他课程一律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正是因为圣约翰大学如此重视英语, 才使得其英语教育取得显著的成绩。1909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受圣约翰大学的启发除国学课程之外, 其他活动一律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包括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实验还有文娱活动等等[2]。全面发展阶段的教会学校英语教育达到了很高的层次水平, 其英语教育质量也使后世望尘莫及。

二、晚清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历史功绩

据相关数据资料统计, 至1911年底, 晚清时期教会学校数量达到5021所, 学生总数近14万。这5000余所的教会学校绝大多数开展了英语教育, 晚清教会学校不仅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英语人才, 还对我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成为我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发轫。晚清教会学校的历史功绩必将彪炳史册, 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融入到方方面面的英语课程设置。

晚清教会学校十分重视英语教育, 英语成为必不可少的主干核心课程, 是介绍西方知识、技术和文化的重要工具。早在1818年由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就开始尝试设置英语课程。1830年秋在广州开设的贝满学校也将英语课程放在其学校教学的核心位置。1839年成立于澳门的马礼逊学校发挥了英语的工具作用, 使用英语进行各学科的教学, 诸如微积分、代数、化学和天文等等。1909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则将英语的工具作用发挥到了顶峰, 不仅学习需要用英语而且生活娱乐中也需要用英语。教会学校中将英语教学融入到课程的方方面面。我国官办学堂的英语教育普遍起步晚, 课程设置几乎全部是照搬教会学校设置的方案, 英语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融入到方方面面的英语课程设置促使英语的工具作用得到极大的发挥, 使学生和教师对英语常熟常用, 英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自然而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晚清官办的学堂中也借鉴教会学校这一课程设置经验, 重视英语教育, 采用英文教学。

2. 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

由于传教士大多来自于欧美等国, 晚清时期由他们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 自然而言就将欧美的教学模式带到了中国。在传教士们看来, 学习英语最为重要的是掌握翻译技能, 能在中文与英文之间搭建沟通顺畅的桥梁。因此, 教会学校注重语法的讲授, 认为大量的翻译能够巩固语法。由于洋务运动的兴起, 中国社会急需大量懂得英语和西学的人才, 因此教会学校重视阅读写作, 通过阅读写作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如创办于1818年的英华书院, 在高级班里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翻译课程, 其中有句子翻译、书信翻译和书籍翻译[3]。这种教学方法也渗透到中国官办学堂中, 如京师同文馆在八年课程设置中, 所设置的英语课程就分翻译和文法, 学生在学校要进行很多翻译实践。

3. 多样化的英语质量保障体系。

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开设的英语教育不仅将欧美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到了中国, 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英语质量保障体系引入了中国。教会学校为了保障英语教育的质量, 开展了英语教学评价工作, 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辅以随堂抽查、定期抽查和学生自查等。教会学校多样化的英语质量保障体系促使学生更加认真踏实地学习英语, 同时, 英语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短暂的时间, 而将英语教学由课堂拓展到课下,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之间彼此监督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促使学生相互监督英语的学习, 同时辅以严格的考试制度, 有效地保障了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受教会学校影响, 京师同文馆规定学校进行定期考核, 考核优异者, 可以取得官职, 不合格的则需要留级甚至降级。

笔者通过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 梳理其发展的历史脉络, 肯定其在中国英语教育史上的历史功绩,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界对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历程的理解, 肯定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贡献, 另一方面, 也可以为当今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胡磊.新教传教士兴办教会学校参与晚清英语教育历史轨迹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社科) , 1994 (4) .

[2]胡磊.新教传教士与晚清英语教育[D].山东大学, 2009 (4) .

家长教育随笔:教会孩子如何去爱 篇5

爱并不是娇纵和迁就。恩慈是爱,严苛也是爱。对孩子的爱,有时候就应该是恩威并施的。

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带他去商店买玩具,我总是事先申明只能买一个玩具,至于买什么玩具,让他自己选择。我们常常会在商店里看到因为买玩具而哭闹的孩子。但这样的事情在我孩子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自主的选择,既尊重了孩子的意见,又让他懂得了节制。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因为写作的原因,常常熬夜,早晨很难早起。好在孩子的学校离家特别近,上学不用接送。他每天早晨都是自己起床上学。这个习惯对他很有好处。我见过不少因为上学迟到而埋怨父母的孩子。但我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每天上学都是自己定闹铃自己起床。孩子不仅要自己起床上学,还从小学起就承担了下楼到附近的早餐店为我和他自己买早餐的任务。通过为我买早餐这件事情,我让孩子知道,妈妈也是需要照顾的。

教会教育 篇6

(一)以落实责任制为抓手确立鲜明导向。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后,徐州立即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学习领会会议特别是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讲话精神,专题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教育大发展,努力实现全市教育新跨越。我们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全部出席,市委书记作动员讲话,印发了《关于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明确提出2005年初中升学率在往年基础上确保提高8个百分点,达到81%,争取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83%的目标任务。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责任状,将高中阶段入学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评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对完成确保任务的,奖励5万元;完成力争任务的,奖励10万元;对未完成任务的县区,进行全市通报批评。会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到县区调研指导工作,协调解决各地挖潜扩招中的实际困难。市教育局加强检查调度,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分县包干,坐镇督查。各县市区积极行动,分别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力以赴狠抓目标落实、推动教育大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合力。

(二)放开手脚推动高中教育发展。按照公办、民办一齐上,普高、职高齐发展的思路,瞄准奋斗指标,狠抓措施落实。一是充分挖掘普高潜力。鼓励优质高中采取各种形式放大优势资源,增加招生计划,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面向全市招生的优质高中由去年的5所增加到7所,全市三星级以上的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较去年增加10%以上。加大投入,高质量、高起点建设一批现代化高中,扩大普通高中规模。目前,全市新建、扩建、改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35所。二是着力推动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采取“一争、二扩、三创,内强、外联、扶助”等措施,扩大职业学校数量,壮大规模。“一争”,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追加省属职业学校、高职校、师范学校招生计划3000人。“二扩”,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和招生数量。今年全市各级校新建校舍14.2万平方米,投资超过1.1亿元,扩大招生1.5万人。“三创”,鼓励职业学校以创建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省级实训基地等为载体,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职校13所,省级15所,省示范性成人中专4所;创建省级示范专业22个,市级77个。“内强”,引导各职业学校抓住创建契机,形成品牌特色,扩大市场效应,树立良好形象。“外联”,加大与苏州、无锡等地合作办学力度,在计划联合招生的基础上,扩招5000人。“扶助”,安排职业教育助学金600多万元,资助400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技术类学校人数达89261人,较往年增加2.6万人。三是放宽政策发展民办教育。按照存量不减、增量放开的原则,制订出台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创办各种形式的民办学校。目前,全市共有民办高中25所,新建、在建10所,吸纳社会资金近4.6亿元。沛县先后引进民间资金7500万元,兴办新华、双成两所民办高中,引资2.5亿元的两所民办职业学校已完成规划定点。邳州、丰县新办的广宇、修远、创新等民办高中校投资均超过3000万元,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2005年,全市民办高中学校累计招生17462人,较往年猛增66.43%。

(三)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提升农村高中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学生同样享受优质教育的成果。完善“支教带教”机制,加大城镇中学对农村中学的支持帮扶力度,每年选派800名城市中学教师到农村薄弱中学支教带教,选调800名农村中学教师到城镇中学跟岗学习,促进共同提高。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17个支教点;每年安排150万元,用于解决支教教师和跟岗学习教师异地生活、交通等方面的补助。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投入500万元,设立“教育人才专项资金”,为包括农村一线高级教师在内的名特优教师发放津贴,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优秀骨干教师每年享受2000-15000元专项津贴。市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委托高校为农村高中培养英语、数学等紧缺学校教师200名,解决农村高中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

(四)强化政策激励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把教育工作特别是高中教育入学率纳入对各县市区的考核,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解决规模扩张带来的师资短缺矛盾,2005年在编制内全市新增中学师资1576人。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有所增长。在教育费附加的基础上,由市县两级财政设立高中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高中建设贷款贴息,逐步化解学校的债务负担,促进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每年评比表彰一批重教、支教先进典型,开展基础教育先进县评选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于我国早期教会学校音乐教育 篇7

一、音乐教学内容与目的

教会学校创办初期, 教会是将吸引信徒作为首要前提, 招收中国学生以贫民子弟为主。一般接受8岁以上的儿童入学, 学程6年或8年, 14岁或16岁毕业。这一学程包含相当于小学及初中的学程, 但没有作严格的中学、小学的区分。此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科举制度尚未废除, 近代学校制度也未建立, 我国早期教会学校实际上是按其所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体制进行办学。课程设置自然是欧化的。虽然我国早期教会学校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不过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点:“第一, 必有宗教教育课程;第二, 为适应中国的国情, 要设置中国经书课程, 同时教授西方科学知识;第三, 设置音乐课程。”音乐课程是教会学校最重视的课程之一。教会学校一经创办即设音乐课程, 这和教会办学目的密切相关。教会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动机就是让其更好地为宗教活动服务、传播宗教意识。为了训练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宗教歌咏活动能力, 一些早期教会学校的音乐课程都以歌唱为主, 教唱圣诗、赞美诗, 尤以宗教性的合唱为盛。如福州鹤龄英华书院, 1881年创建, 该校于当年公布的章程中规定, 接受12岁以上有高等小学程度的学生入学, 学程六年, 前二年为预科, 后四年为正科。相当于中学的学程。在其课程中, 除圣经、中西文化课外, 从第一学年至第六学年, 每年都有唱歌课。

音乐器材设备的完善, 是音乐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条件之一。我国早期教会学校注意到了这一点, 并对之相当重视。圣心书院始建于1860年左右, 起初“该校学生人数不多, 为了扩大招生名额, 教会曾派人去法国购买全套管乐器, 购回后由马修道指挥教练, 当时社会上懂得管乐器的人还不多, 有的学生为了学音乐或乐器, 慕名而来投考这间学校的也大不乏人, 因此学生人数锐增。”

二、音乐教材的特点

教会学校重视音乐教育, 从其对音乐教材的制定中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1877年5月, 在上海举办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会议期间, 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后改名为“益智书会”) 。该委员会成立后, 经数次商讨, 决定编辑两套学校教科书, 一套供初等学校使用, 一套供高等学校使用, 内容除数学、天文、测量、地质、化学、动植物、历史、地理、语文以外, 音乐教材也被正式纳入到编辑范围, 涉及声乐及器乐两个方面。

在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设立之前, 教会学校的各种教科书, 大多是各校传教士自己编写与翻译的。在音乐教材方面, 当时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部:狄就烈编《圣诗谱·附乐法启蒙》、玛丽·马丁编《小诗谱》。从教会学校设置音乐课的初衷出发, 即通过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宗教音乐训练, 激起“虔诚的心”, “同唱圣诗, 颂赞天父”。因而必须推广西方基本乐理知识和识谱法, 上述两部音乐教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圣诗谱·附乐法启蒙》与《小诗谱》分别于1872年、1883年首次出版后, 受到社会及学校的广泛关注, 曾多次增补再版。这两本音乐教材能够受到国人如此的欢迎, 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由于当时我国国门刚启, 引进“西学”成为主流。西方音乐知识的引进作为西学的一部分, 除清康熙时期的《律吕纂要》及《律吕正义·续编》二书对之有所涉及外, 在我国开设的新式学堂中, 并无专供音乐课采用的教材, “在缺乏新课本的时期, 各地书院多乐于采用作教科书, 各地教员也用来做为教学的参考。” (2) 为了提高受教者学习兴趣并使教材得以推广, 编著者在书中都加进了一定数量的中国民歌、曲调, 或是用欧洲五线谱记谱法记录, 或是用作者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工尺谱 (即在中国民间工尺谱的字符和板眼的基础上, 吸取了西洋音乐谱式的一些记谱方式和符号改进而成的工尺谱系统) 记谱法记录, 在新颖、独特的形式中向中国学生进行了西方基本乐理知识的传授。这两本音乐教材中术语的中文译法后来大多未能流传,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早期的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对我国后来的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质性影响是很小的。当然它们对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意义还是应得到充分的肯定。

三、音乐师资及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 教会学校的音乐教师在其创办初期, 都是西方国家教会的传教士。传教士的首要职责是传播宗教, 他们开办教会学校是为了让教育作为传教的一种辅助手段, 以迅速完成让中国民众皈依西方宗教的目的。教育与传教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作为教会学校音乐教师的传教士们对这一点都是心中有数, 因而他们对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展是很费苦心的。如登州文会馆的音乐教师狄就烈, 为了能使中国学生演唱宗教音乐, 她在学校开设了“乐法启蒙”这一专为学习西方基本乐理而设置的课程。由于当时狄就烈对简谱还不了解, 而欧洲五线谱也在中国流传不广, 为了训练学生按谱歌唱的能力, 她采用了一种较五线谱简单易学的“符号五线谱”, 即用三角△、菱形◇、圆形○、正方形□等各种符号表示音阶各音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 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均模仿英美各校的教学方式, 改变了旧中国传统的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音乐学习模式, 实行班级授课制度, 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创造性接受知识的能力。早期教会学校——登州文会馆开展的音乐教育是上述教学方法运用的一个明显例证。登州文会馆设置“乐法启蒙”课, 其目的并不仅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西方基本乐理知识, 而是更加地侧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音乐的能力, 因此“该校毕业生一般都会写诗作曲”。

四、小结

综上所述, 作为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新式学堂——教会学校, 把西方国家的音乐教育方式引进到中国, 在西洋音乐的乐学知识的传播以及合唱形式的运用等方面, 对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教会学校本着“以学辅教”的目的对中国学生实施音乐教育, 然而这一被传教士用以征服中国的“武器”却反被中国人变成了建设的“武器”。如从登州文会馆的毕业生所创作的诗歌内容来看, 除了一些带有宗教意识的诗歌外, “也有慷慨激昂的《恢复志》, 词内叹道‘十八省宝藏’被‘瓜分豆剖’, 揭发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鼓吹要‘光复青岛、威海卫, 奉还旅顺大连港、东海琉球与台湾’。”早期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 为一批与宗教几无干系的中国音乐教育建设人才, 如萧友梅、马思聪等人打下了基础, 在此意义上, 早期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从我国早期教会学校音乐教学内容与目的、音乐教材、音乐师资及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入手, 对之进行初步考察以呈现其特点及对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论教会大学农业教育形成的原因 篇8

教会大学重视农业教育是资本主义侵略的一种隐形手段, 是其推行世界扩展的需要。设立农科, 无非是想扩大教会在农村的影响力, 取得农民对教会的信任和好感, 把农民吸引到教堂中去。

1.1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14至17世纪, 欧洲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经济上, 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蓬勃兴起;思想文化上,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促成了思想的大解放, 追求财富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追求来世和禁欲的观念。在这种背景下, 建立在基督教新教教义基础之上的新兴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与中世纪残余的骑士精神结合起来, 再加上新兴君权的支持, 使欧洲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它的存在和发展, 有赖于国内外市场, 尤其是国外市场的开拓, 它要求以全世界作为它的活动舞台。从14至18世纪,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的进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相继兴起,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 这些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不断发展壮大;19世纪以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 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需要在国内进一步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在国外寻求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这就要求资产阶级对内进行革命、改革, 对外加紧征服世界的活动。

到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比如, 19世纪中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 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使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以后, 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外国商品并未打开中国市场。这使得一些西方传教士认识到坚船利炮只适合打仗, 并不适合经济, 要想真正实现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 必须争取到大部分中国人的“心”。因此, 资本主义把教会的重点放在了广大的农村。1923年, 中华基督教协进会专门设置了一个“乡村工作特别委员会”, 加紧对农村和农民情况的调查, 并逐渐认识到开展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教会大学设置农学院, 培养一批懂农业、会耕作的实用人才, 能使尝到甜头的中国人民对他们感恩戴德, 从而提高教会的地位, 更大范围拉拢人心。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 在中国设立了更多的教会大学, 专业部署以农业和医学为主。

1.2资本主义的文化输出

西方国家的海外扩张也是其文化及教育的扩张。西方殖民者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 以炮舰为先导, “一手拿枪, 一手拿《圣经》”, 他们一方面大肆破坏、毁灭殖民地本土文化, 另一方面又以基督教奴化当地居民。在这一扩张过程中, 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教会或传教团的海外传教活动占居重要地位。传教士跟随探险队出现在每一块新占领的土地上。罗马教廷建立了一些开展海外传教活动的机构。西方殖民者在美洲、非洲的文化扩张伴随着殖民军事征服而取得了成功, 但在亚洲却遭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强烈抵制, 进展缓慢。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也给欧洲文化带来了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文化的格局, 多元性独立共存的世界文化走向了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这种体系虽带有殖民主义的性质, 但促使了整个世界文化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型, 也加速了欧洲文化自身的局部变更。基督教文化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最大, 不仅影响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甚至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基督教文化的这种扩张性刺激人们从事探险活动, 不断地去探索、征服未知世界。基督教原来只局限于在罗马帝国境内传播, 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很快传遍全世界, 中国这个东方大国自然也在其要征服的范围。

基督教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明显烙有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深刻印记。但是, 大批基督教传教士带来民主、科学和进步的启示, 客观上促进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对中国了解、融入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来看, 基督教文化和西方科技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诚如季羡林所言, 现在从最大的宏观上来看, 在中国历史上外来文化大规模的传入共有两次:一次是汉代起印度佛教的传入, 一次就是从四百年前起西方天主教, 后来又加上了基督教的传入。两次传入, 从表面上看, 都是宗教的传入;但从本质上来看, 实际上传入的是文化, 是哲学, 是艺术, 是技术等等。没有这两次的传入, 我们今天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决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一件事实, 没有争辩的余地。一言以蔽之, 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的西方宗教在华传播, 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华侵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教士在华活动与整个殖民事业紧密相连。但随之而来的西方近代文化和教会举办的社会事业, 在传播新思想, 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方面,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凋敝的传统农业教育

“内弱则外强”。长期以来, 中国对农业教育的忽视及农业教育方式的因循守旧是外国传教士兴办的教会大学农业教育兴起的重要原因和条件之一。

2.1传统农业教育的弊端

“长期处于农业经济社会, 以传统儒家理论为立国之本的中国, 虽然教育相当发达, 但却构建于伦理与哲学的基础上, 与社会的生产实际、技艺性职业没什么联系。中国古代的……农业等很是发达, 但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却没有什么地位。不要说国家科举考试和官学、太学等正规教育机构完全不包括这些内容, 就连一般的私塾也不屑于讲授这些知识”。况且, 传统的中国农学是一种“经验农学”, 传统意义的农业教育有悠久的历史, 在传播农业知识和发展农业生产中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统治, 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况, 农业知识主要靠经验的代代相传。《管子·小匡》说的“农之子恒为农, 承父兄之教, 少而习焉。”这种家传世袭是一种保守的教授方法, “各承家技, 始终循旧”的现象, 是农业科技教育落后的表现, 限制了农业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中国向来以农立国, “农务尤为中国之根本”, 时至晚清, 中国仍是封建的农业国家, 在工商业凋敝、税收被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下, 农业成为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然而, 农民素质低下、缺乏农业科学技术人才, 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的落后和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下降, 在市场上丧失竞争能力。

2.2清末农业教育的“繁荣”

在西学东渐潮流之下, 西方的经济生产方式及商品贸易对中国固有的经济模式带来冲击及挑战, 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 促使一批启蒙思想家和开明士绅开始深刻思考国情, 认识到农业教育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重要性。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 大声疾呼, 要加强对国人的农业教育, 要兴办农业学堂、专业学校, 学习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地主阶级改革派呼吁改革传统教育、建立新式教育。他们主张“行以达知、明体达用”, “读书者实事求是”;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变器不变道”;资产阶级改良派笃信“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 凡人间一事一艺者, 皆有学”。这一切都预示着穷途末路的传统教育必将迎来蜕变重生的新机遇。

农业教育在清末取得初步发展, 在较短的时间内, 各级各类农业教育机构覆盖多数省份。但这只是表面的繁荣, 根本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的实际问题, 这种表面上的繁荣其实隐含着农业教育在形式上追求近代化的急功近利的倾向。学科领域和结构体系盲目效仿西方国家, 当时学堂条件普遍较差, 经费严重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流动性很大;学堂规模较小, 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发挥;教学内容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这些盲目效仿西方国家创办的农业教育, 缺乏与我国农村实际的结合, 忽视了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知识普及, 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3洋务运动促使思想转变

觉醒的洋务运动的先驱者在国家经受了“落后就要挨打”之痛以后, 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从制造“坚船利炮”的“富国强兵”的艰苦探索开始, 逐渐认识到, 现代工业的迅速引进不能使国家摆脱积贫积弱的局面。他们开始回过头来关注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基础的农业, 把目光转向西方的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介绍与引进。认识到, 作为人口众多的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只有农业教育兴旺发达, 才能为发展农业培养出更多、更新、更高级的科技人才, 才能提高农民的素质, 实现农业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使广大农民和农村富裕起来, 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发展。洋务运动时期农务学堂的管理方法、教学方法和运行模式对中国农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开始仿效先进国家的农政管理和农业教育经验, 推行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完成了近代农学从知识启蒙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历史性转变。从此以后, 以实验农学为学科体系的近代农业教育和科研在中国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和实施, 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摘要: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农业文明是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农业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所言:“中国在公元三至十三世纪之间, 一直保持着一个令西方世界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但是到了近代, 中国的农业逐渐衰落下来, 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国家陷入了一个动荡的局面, 各方面的发展遭受了空前的打击,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衰落, 农业科技停滞不前, 农业教育处于停滞状态。封建朝廷开始寻找济世良方, 然而他们关注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了军事和工业, 与广大农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教会大学农业教育恰恰利用了这个时机, 填补了近代农业教育的空白。

关键词:教会大学,农业教育,世界扩张

参考文献

[1]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

[2]何晓夏, 史静寰.著.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11) .

[3]龚自珍, 康沛竹.选注龚自珍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4]康有为.请开学校折[A].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篇9

客观世界是唯一的, 而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主观世界。因此当客观世界的信息由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的时候, 就好像一束光经多种介质又传到另一介质, 等传出时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一件事是最难办到的, 那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输入别人的脑袋里。

要尽量真实、客观、深刻地反映、感受、思考客观世界, 就必须亲历亲为, 试验实践, 不断试误, 要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知梨子的味道, 就必须亲自尝一尝。别人都说这个梨子是甜的, 可你不试一试, 你又怎么知道别人说的对不对呢?只有自己通过自己的感官系统及脑系统得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并具备了创新的可能性。激励孩子不要拘泥于课堂和课本, 而是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 亲自到广阔天地中去体验、感受、试验实践、观察思考。以励其心, 而促其行;以促其行, 而助其思;以助其思, 而增其智 (知、志) ;以增其智, 而引其创。“励心、促行、助思、增智、引创”应是教育的关键。

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力、创造力、意志力等等, 我们人类的大脑是宇宙赐予我们的宇宙中最大的能量库。每一个人都拥有这些能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开发它、使用它。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一个待点燃的火把, 待释放的核库。一旦释放, 其能不可限量。什么是头脑系统的“第一推动力”?拥有这“第一推动力”, 则可实现自我能量的自释放, 头脑系统的自动倍速运转, 不再需要外力的再推动。而如果找不到这“第一推动力”, 我们就不得不机械的频繁使用外力, 以维持它的运动。

我认为学生的主动性包括“三动”:心动、智动、行动。其关系为:心动———智动———行动, 而“心动”乃“第一推动力”, 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请教陶行知如何教学。陶行知找来一只鸡, 摁其头或掰其嘴喂食, 可鸡就是宁死不吃“强迫之食”。陶行知又把鸡放开, 还其自由, 一会儿, 鸡就主动找食吃了。陶行知的试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 就必须让学生的心灵、思维与行动获得最大的自由与自主权, 并尽可能的解放他们的时间与空间。

说到这, 总结一下, 你教给学生的东西, 即使它是真理, 即使你自认为再精确不过的传输出去了, 到学生的头脑中时, 也已经经过了多道加工, 每一道都使得信息丢失或有所改变。而且“挥着鞭子把学生赶向天堂”也并非学生所愿。所以, 教育的真谛, 就是少说教, 给孩子相关情境及第一手资料, 让孩子自由的、主动的、激情的、充满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去体验、去探索, 用自己的眼, 自己的手, 自己的心, 自己的脑。不怕孩子出错, 正是在不断的试误过程中, 孩子才不断的接近真理。当孩子遇到不可解决的难题时, 你再伸出你的援手。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时你的教, 才能真正深入其心。在教时, 也要舍己从人, 运用同情原理, 先了解他们的想法, 然后再尽量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去与他们沟通, 而沟通的内容也只限于面对问题时的思路分析及方法的指导。“促其行”而不要“替其行”;“助其思”而不要“替其思”, 这应是教育者谨记的。

教师和学生都是外部世界的独立观察者。教师的任务不是替学生观察, 然后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告诉学生。教师无权剥夺学生观察世界的自主权。非亲自参与观察的学习, 他了解的世界是脱离生活实践、模糊、片面、肤浅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和自己一样, 亲自参与对鲜活世界的观察与思考。教师的作用是启发、指导学生:启发学生尽快进入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世界, 尽快转变旧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自己在探索中得出的结论, 才是深刻的甚至是富有创见的。在经过科学探究的严格训练后,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 你再也不会嘲笑学生结论的幼稚或错误了, 而是愿意与他交换各自对外部世界观察的独立见解, 甚至有一天, 你会对学生深刻的见解而深表钦佩。

教师职业的崇高与神圣, 不是教师自己一人登上了高峰, 而是甘当人梯, 把无数的人送上了各自不同的高峰且具备了再攀新高峰的“可持续发展”的勇气与能力。人类这根自然界最脆弱的芦苇, 正是靠着不断的思索与实践主宰了世界, 而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依靠的不是削弱, 而是强化人类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 要担负的正是塑造独立的, 具有强大思维能量与实践能力的现代人类!

参考文献

[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2]夏欣著《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年7月[2]夏欣著《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年7月

教会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篇10

1877年, 第一次全国传教士大会以后, 教会学校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 教会大学也应运而生。所谓教会大学, 就是指19世纪末起西方传教士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保护下、在中国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 是西方列强打开近代中国国门后想进一步控制中国的产物。至20世纪20年代西方基督教会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有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岭南大学等13所和天主教创办的3所。教会大学已经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教会大学最初创立的目的是为了传教, 但从客观上来说, 它传播了西学与西方先进教育制度,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 教学方面

1.1 教学内容

教会大学一改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 提倡中西并重, 在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有了很大改变。如岭南大学文科开设英文、历史、经济学、宗教、译文、科学、哲学等学科, 理科开设英文、科学、数学、宗教、译文、统计等学科, 社会学科开设英文、经济学、历史、科学、宗教、译文统计等学科, 农科开设英文、生物学、化学、农科、经济学、译文、宗教、统计等学科。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 (心灵学) 、逻辑学 (是非学) 、哲学、世界历史 (万国通鉴) 、政治经济学 (富国策) 、国际法 (公法学) 、外文及翻译等。

除课堂教学外, 教会大学还非常重视学生的课余活动。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曾说:“本校教育, 实取活动主义。学生除遵守规则之外, 能自行发起种种事业, 既自助又互相帮助。除青年会外, 又有体育会、大学生会、农学会、大学辞学会。”燕京大学也有众多的文艺社团, 仅剧团就有六七个, 如海燕剧社、国剧社、昆曲社等。几乎所有教会大学都将体育列入课程表, 许多学校都开展了足球、网球、棒球、田径、游泳等体育活动, 强调通过体育锻炼强健学生体格, 并要求男女学生都要参加。

1.2 教材方面

早在1834年11月, 美国传教士就参与成立了广州的“益智会”, 旨在“出版能启迪中国人民智力的一类书籍, 把西方的学艺和科学传授给他们”。1877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基督教传教士全体大会上成立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许多教会大学的教师参与其中, 筹备编写高等学校用书, 包括语文、文法、算术、几何、代数、物理、化学、地质、音乐、天文、地理、解剖学、生物学、动植物学、中外历史、政治、音乐、绘画等类别。到1890年, 委员会编译出版的教科书多达50种74册。1890年5月, 在华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大会, 并决定成立“中华教育委员会”。到1986年6年间, 中华教育会编译的动力学、水力学、光学、热学等方面的教科书一共多达30余种, 大大丰富了教会大学的教学内容, 满足了教会学校对教材的需求。许多教会大学还设有翻印自编教科书的印刷所。

1.3 教学手段

传统的中国私塾多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教会大学则在教学中提倡实验和教学实习,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并辅助现代设备, 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如狄考文用自己的版税收入装备了一个工场, 为学校制造科学仪器;在卜舫济的大力支持下, 圣约翰大学于1899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科学楼。

1.4 师资培养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系统中, 没有专门的教师培训学校。自古以来, 名师和名官就经常互换。而师资培训体系的出现是教师工作专业化的标志。直到近代, 西方传教士在华开办教会大学, 才开启了中国的师资培训工作。最初传教士以个人形式培养教师。1877年登州文会馆第一批3名学生结束学业。在老师狄考文的引导下, 3个学生都选择了在教会学校的教学工作。在1890年第二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上, 美以美会传教士李承恩呼吁建立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 “聘任有才干的本地教员是学校的头等大事, 专门培养基督教教师的学校更为重要”。教会大学的毕业生大多从事文教工作。据文会馆统计, 从1876年首届学生毕业起到1899年共有毕业生118人, 有70%左右的学生成为近代新式学堂讲授西学的教员。1898年丁韪良带刘永锡、仲伟仪、朱葆琛等8名毕业生去京师大学堂任西学教师。1902年, 赫士又带刘玉峰、王锡恩等6人到济南协助创办山东大学堂。19世纪末, 北京、天津、南京等许多地区的新式学堂都有该馆毕业生。1926年3月, 据《民锋》杂志对教会大学毕业生职业的跟踪调查统计, “可考的2822人中, 做牧师传道和教会学校教书的共1363人, 占全数的41.3%”。因此, 教会大学称得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西学教师的摇篮。

2 办学体制

2.1 实行学分制

1915年后, 很多教会大学开始实行学分制代替规定科目制, 选课与学分相互联系。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单位。一门课程在规定时间内修完, 考试及格算完成了相应学分, 实习、实验、论文等都折合成学分计算。岭南大学规定, “学生欲领学衡者, 须各依本部之必修科目, 一一习过, 苟缺其一虽得学点一四零, 犹不能领受学衡也”。

2.2 师生关系融洽

教会大学采取民主办学精神, 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 采取“至诚相待, 慈爱相处, 审慎持重, 持之以恒”的态度, 赢得中国学生的好感。正是在这种和风细雨、潜移默化中, 学生接受了西方文化。另外, 教会大学特别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例如, 圣约翰大学教师员工会上, 大家一律以先生相称, 不得冠以校长、教授、博士等头衔。

2.3 办学形式

教会大学为了保证学生来源和提高教学质量, 拓宽经费来源, 发展了附属学校和预备学校, 一般教会大学除本科以外, 还设有专修科, 并招收研究生。据岭南大学1936年第二学期各学院及学科统计表统计, 文学院当年有12名研究生, 占学生总人数的3%。

3 “开风气之先”

教会大学开拓了中国教育的新领域, 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3.1 医学教育

西医传入中国, 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但直到19世纪初, 随着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的传入, 西医才真正对中国医学产生了影响。鸦片战争后, 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 几十年间, 教会医院在各地比比皆是, 同时培养西医学人才的教会医学院校也逐步建立起来, 成为培养西医人才最早的正规教学机构。

第一位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医生伯驾于1837年在广州开办了一个医学班, 用英文教授一些医学理论。随着越来越多的教会医院的建立, 以医院为基础的带徒培训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师授徒”形式的逐渐正规化, 医生数量的严重缺乏, 都促使教会医院办学兴起, 西医高等教会教育逐渐形成。1866年, 嘉约翰在博济医院内设立“博济医校”, 成为中国最早的教会医科学校。陆续成立的还有1887年创立的香港西医书院、1899年创立的夏葛女子医学校、1906年创立的北京协和医学堂等。有资料显示, 中国在1915年已有教会医学校23所, 护士学校36所。这些学校多照搬国外大学的教学管理体制, 一般学制为3~4年, 后期增至5~7年, 课程设置较完备, 有化学、生物、物理、解剖、药物、内外科等, 同时注重临床教学。

教会医学校为中国引入了近代西方医疗体系, 促进了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对我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3.2 女子教育

中国女学生与基督教的接触早在19世纪已经开始。这一时期的传教士主要从农村贫苦人家吸收学生, 条件是必须入教。后来教会女校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针, 开始开设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和英语等课程, 受到社会的欢迎, 学生人数也增长很快, 由1920年的117名增加到1925年的530名, 5年间增加了80%。

随着基督教会女校的发展, 清末女性不仅有了接触西方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机会, 而且也有了出国求学的机会。清末首批留学海外的女性——金雅妹、何金英、康爱德和石美玉都是教会女校的学生。教会女子学校影响并改变了清末中国妇女的教育现状, 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中国妇女的思想樊笼, 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掌握现代知识的、自信、自立、自强的职业女性。

综上所述, 虽然教会大学在华开办的最初目的是传教,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 教会大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办学体制和教育对象等方面深刻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 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摘要:教会大学作为在中国本土出现的近现代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其全新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给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教育以强烈冲击, 拓展了近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拓宽了近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奠定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学科基础, 从而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教会大学,教学,办学体制

参考文献

[1]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胡卫清.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 (1877—1927)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钟荣光.岭南大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5]史静寰.教会学校与近代中国的师资培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5 (1) .

上一篇: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下一篇:继电保护典型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