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理学院

2024-05-23

美国文理学院(精选十篇)

美国文理学院 篇1

在我国, 高校的名字中如果出现“学院”似乎意味着这个学校要降低一个档次, “学院”在人们心目中也多意味着比综合性大学低一层次的大中专院校。正因为如此, 许多过去被称为“学院”的高校都改旗易帜, 成为“大学”, 例如, 大连轻工学院于2007年3月16日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然而, 这种情况在美国却截然相反, 美国的文理学院是美国教育最值得骄傲的精髓,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文理学院就没有美国今天的非凡成就。美国的高等教育有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包括各种类型的学校, 从1970年起, 基金会就开始对美国高校进行分类, 2006年3月对这个分类系统进行了第五次修订。最新的统计包括4321所高校, 分为专科生学院、研究型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的综合性大学、专业学院和其他学院[1]。简单地说, 美国提供本科教育的大学可以分为两类, 即综合性大学 (四年制本科和研究生院, 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和文理学院 (四年制本科, 大多数学院仅授予学士学位, 个别学院还可授予硕士学位) 。文理学院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 也是独具个性的一类, 主要以四年制的本科教育为主, 授予学士学位。课程设置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门类。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 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精英教育是文理学院的特征。文理学院虽然数量不多, 但是独具个性。他们的学术声誉很高, 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哈佛、耶鲁等名校。

最早于1636年诞生的哈佛学院最初就是模仿英国剑桥大学的纽尔学院建成的一所文理学院, 后来它成为美国文理学院的先驱, 也间接成为许多技术性学院和专业学院的先驱。美国的文理学院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独立设置的文理学院, 如阿姆赫斯特学院、威廉姆斯学院;另一种是附设在大学内部的学院, 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美国排名位于前三位的文理学院分别是:威廉姆斯学院、阿姆赫斯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

二、美国文理学院办学理念的显著特征

(一) 强化通识教育, 以优秀的教学质量著称

美国已经超越精英化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 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因此, 在美国高等教育中, 真正的专业教育已升级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去完成, 本科只实施一定的专业教育, 大部分本科教育已成为为研究生教育作准备的基础性教育。美国文理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通识人才, 即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有高尚的道德、牢固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应变能力、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等。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属于必修课, 主要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交际技巧、文化研究[2]。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不小, 选修课体现了文理学院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文理学院的一个根本教育原则是进行自由教育, 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不是培养具体的专业人才, 因此, 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只占很小的比例。文理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纽带桥梁的作用, 既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教育, 又为学生攻读高级学位提供基础性教育。美国文理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 而不是以科研为主。文理学院的教学质量也格外优秀, 为美国各行各业培养出许多精英人物, 毕业生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也很高, 美国许多大学的研究生院都偏爱来自于文理学院的毕业生。

(二) 主要实施小班教学, 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每个班平均10—15个学生, 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接近10:1, 甚至更低, 人数明显少于综合性研究大学。通常人数越少的班级, 教学效果越好, 因为人数越少, 越方便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 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 同时也可以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文理学院的课程教学形式也丰富多彩, 主要有研讨式、讨论式、口头报告和讲课等。这些课程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文理学院许多教师都有请学生到自己家里吃饭的习惯, 师生之间保持着融洽和谐的关系。

(三) 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级别高、能力强

在美国许多综合性大学, 有相当多的本科生课程是由研究生助教来授课的, 而在文理学院授课的都是教授, 没有研究生授课的情况, 虽然学校规模较小, 但是师资力量却相当雄厚。例如, 卡尔顿学院有200名全职教师和25名非全职教师 (包括访问学者在内) , 其中96%的全职教师有博士学位或本领域的最高学位[3]。文理学院在教师的选聘和考评时, 相比教师的科研能力, 更看重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文理学院的教师很少有科研任务的压力, 这样可以方便教师潜心研究教学, 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三、美国文理学院的办学理念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

(一) 高质量的本科教学和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综合性大学一般按照学科专业分成各种学院。本科阶段的很多课程, 尤其是低年级的普通教育课程由研究生助教讲授, 课堂人数成百上千。教授则因为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 很少有与本科生接触的机会, 可想而知, 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并不一定是很出色的。相反文理学院没有助教授课的情况, 几乎都是教授授课。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 规模很小的文理学院往往代表着经典和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文理学院的英文是Liberal Arts College, 其中liberal至少有三种含义:一是指通识教育, 而不是局限于专业技术培训, 也就是说要解放学生的思想, 打破束缚,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二是指为学生创造自由发现和发挥自身潜力的环境, 在提供必要指导的基础上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三是指学校要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人, 有文化、有教养、有思想, 而不仅仅拥有技能[4]。教师通常很少承担科研任务, 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见到教授, 甚至不用提前预约。而我国高校在教师的评聘方面往往更多地关注教师科研方面的成果, 而忽视教学质量的考察。这就导致有些教师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来搞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 不认真备课, 课堂上照本宣科, 正是这种没有激情的“朗读”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 新生研讨课可以使学生快速融入并适应大学生活

美国的大学和学院普遍开设新生研讨课, 也有的将其称为新生体验课。这种课程的目的在于向大一新生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和策略, 使其快速地融入并适应大学生活。这类课程着重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 强调大学教育的价值,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能力, 希望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帮助他们了解未来要学习的课程和职业。有的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有的课程是将学习指导、课程注册以及个人未来发展规划等融为一体。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 在内心充满兴奋、期许的同时, 也会充满着盲目和彷徨, 并出现一些生活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有了新生研讨课, 学生可以对未来所要面临的学习和生活有大致的了解, 有利于降低盲目性, 也能增强他们未来生活的信心。在我国, 许多大一新生是第一次离开家独自生活, 这些习惯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花朵”缺乏自立能力, 在面对和以往高中学习性质完全不同的大学课程的学习时, 他们的心里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有了这种新生研讨课为新同学作一些细致的指导和心理上的调试, 会极大地稳定新生的情绪, 也会促进校园的和谐。

(三) 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和巨大压力, 众多高校都增加职业性教育课程, 然而大部分文理学院, 尤其是一些精英文理学院仍然坚守传统, 拒绝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让大量职业技术类课程占据着教学计划的关键位置。虽然有些人会觉得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 其实高品质的个人素质就是他们最好的技能。我国有些本科学校仅仅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书本课程上而忽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某种程度上造成马加爵事件以及类似的由于学生素质差而导致的校园流血事件。因此, 美国文理学院对学生素质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 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他们的品格, 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Astin, Alexander W.and Calvin B.T.Lee.The Invis-ible Colleges.New York:McGraw-Hill Berte, Nealetal.“Opportunity for Excellence:The Lessonslearned by Five Colleges.”New York:Ford Founda-tion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of UndergraduateCollege, 1985, (3) .

[2]Missouri Valley College, Faculty OperationalMannual.1999.

[3]王春春.“与众不同的文理学院”:美国文理学院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5) .

美国文理学院优劣势分析 篇2

在美国有一类被称作为Liberal Arts College的大学,一般翻译为文理学院,缩写为LAC。此类大学由于只提供本科教育而无研究生阶段课程,因此一般不为中国人所知。可是,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文理学院往往代表着高贵、经典、优质的本科教育。许多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往往不亚于哈佛耶鲁等名校。

文理学院可谓是美国的精英学院,好的文理学院,例如威廉姆斯学院,其声誉绝不比哈佛耶鲁差,学生的质量也高。而文理学院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面向社会的,教授也注重知识的传播而非科研。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受到的教育更全面,更以人为本。所以,如果要读本科的话,文理学院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即使未来选择继续读研究生课程选择范围一样很广。从奖学金角度来说,文理学院申到奖的机会比大U多,而且半奖全奖也相对容易,而大U本科也很少给全奖。

很多家长对文理学院较为陌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LAC(Liberal Arts College)只提供本科四年制教育,而综合性大学承担了科研任务,所以硕士博士学位都会提供。LAC的理念是通识教育和素质培养,而不是职业训练,更加注重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文理学院一般是小班授课,生活上也比较容易融入美国的文化。而且,文理学院资金雄厚,校友联系紧密,在实习以及就业机会上也有很大优势。所以学生毕业以后可以适应研究院或者多方面的工作。

高质量的教学,亲密的师生关系等等都是文理学院引以为傲的优势,当然LAC也有不足,首先在专业设置方面,LAC主攻文理,所以很多国际学生比较常选的工科商科文理学院几乎不提供。其次,由于LAC多为私立,费用较大会贵些,如果申不到奖的话,四年下来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文理学院知名度不高以及专业限制的问题导致很多公司和企业不一定接受此类学校毕业的学生。

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本科教育特点研究 篇3

关键词: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本科教育;精英;特色

一、研究的缘起

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先驱。自1636年哈佛学院诞生至19世纪中叶,文理学院一直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下半期,赠地学院、新式科研型大学的建立,对文理学院的地位提出了挑战。经历重新定位与内部分化后,文理学院的总数减少,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所占的比例虽明显下降(目前仅有271所,占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5.8%),但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文理学院之所以能经受住时代的考验,主要是因为其坚守了小型精致、博雅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和特色。

顶尖文理学院(Highly Selective Liberal Arts College)是指招生选择度和声望较高的文理学院。作为文理学院中的佼佼者,顶尖文理学院的本科教育实践被誉为美国本科教育的典范。寄宿制文理学院,尤其是小型顶尖文理学院对学生产生了持续的积极影响,这有别于美国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小型顶尖文理学院不仅在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之间实现了一定的平衡,而且还在本科教育中注入了许多可供其他院校效仿的教育实践[1]。许多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改革过程中都模仿顶尖文理学院的一些做法。

本研究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4年“全美最佳文理学院排名”中前10名的学校为样本,收集其办学和本科教育的相关数据,具体、直观地分析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本科教育的特点,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探索提供启示。因为存在名次并列情况,所以,共有11所顶尖文理学院样本(见表1)。

二、顶尖文理学院的精英本科教育

美国顶尖文理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要任务。11所顶尖文理学院中,除威廉姆斯学院、米德伯理学院和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提供少许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外,其他学院均只开展本科教育。就学位类型来看,大部分学院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只有3所学院同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就本科专业来看,11所顶尖文理学院平均开设39个专业,其中4所学院开设了40个以上的本科专业(见表2)。

顶尖文理学院与普通文理学院的显著差异之一在于其提供精英本科教育,严格选拔和录取新生,声誉可与研究型大学媲美。2013年秋季,顶尖文理学院的新生录取率为12%~29%,略高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新生录取率。就录取成绩看,顶尖文理学院新生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成绩明显高于国家录取平均线,略低于研究型大学本科新生的录取成绩,但韦尔斯利学院、史瓦兹摩尔学院、鲍登学院、波莫纳学院等学院的新生录取成绩几乎与一些研究型大学不相上下。在顶尖文理学院2013年秋季录取的新生中,80%以上的学生高中学业成绩名列班级前10名(见表3)。

从纵向上看,近年来,顶尖文理学院新生录取的要求略有提高。2004-2013年,阿默斯特学院、海沃福德学院和米德伯理学院的新生录取率有小幅度降低,这意味着申请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见图1)。

三、顶尖文理学院本科教育的特色

(一)小规模办学,主要采用小班教学模式

文理学院办学特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小规模办学。小班教学有助于创造高度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有更多的课堂发言机会,能够获得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更加个性化的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指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小班教学也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与辩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前,11所顶尖文理学院平均在校生规模为1815人,平均班级规模在20人以下(见表4)。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卡尔顿学院和海沃福德学院授课规模在20人以下的课程比例分别为85%、61%和81%。

(二)生师比较低,普遍采用寄宿制

生师比低是文理学院的另一大优势,也是其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当前,11所顶尖文理学院的生师比在10∶1以内,低于文理学院12∶1的平均水平。[2]

在美国,是否实行寄宿制,是考察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寄宿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毕业率、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3]。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提高本科教育效果,11所顶尖文理学院普遍采用寄宿制,将寄宿经历看作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并在学位要求中做出明确的规定。虽然各校的寄宿要求存在差异,但学生的住宿率都在90%以上,且普遍重视大一和大四学年阶段(见表5)。

(三)坚持博雅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11所顶尖文理学院一如既往地坚持博雅教育的理念,通过提供广泛的课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和领导者所必需的批判性思考,清晰的书面和口头表达,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合作共事、终身学习等能力与素养。各顶尖文理学院在学位要求中都设有博雅教育专门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50%以上。博雅教育是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修课程,但采用选修课的形式,规定选修方向,提供丰富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在课程安排上,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和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将通识教育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不同,顶尖文理学院要求学生大学前两年集中修读完博雅教育课程(毕业论文除外)。

(四)重视大一学年,普遍开设新生研讨课

文理学院是美国本科教育的典范,其大一学年的最佳教育实践更为显著[4]。数据显示,11所顶尖文理学院普遍重视大一学年,除威廉姆斯学院外,几乎都开设了专门的新生研讨课(First-Year Seminar)或类似课程,帮助新生较快较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新生研讨课的规模比其他课程小,一般在15人以内,以密切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新生研讨课通常采用服务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跨学科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掌握整个本科教育阶段所需要的学习技能,如分析思考、批判性阅读、学术写作等能力与习惯。例如,卡尔顿学院为新生开设了“辩论和调查研讨课”(Argument and Inquiry Seminars),并规定所有新生第一学期必须修读。该研讨课介绍学者如何有效并合乎道德地提出问题,发现、利用和评价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对不同论题进行批判性阅读、思考、讨论和写作的机会。阿默斯特学院为大一新生开设了20多门新生研讨课,每一门研讨课都是以调查为基础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导论课程。学生规模不超过15人,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模式,经常布置不同主题的写作和阅读作业(见表6)。

(五)课程少而精,强调自主、合作与创造性学习

为获得顶尖文理学院的学士学位,学生通常需要完成并通过32门课程的学习,每学期4门课程,每门课每周150分钟学时,每周学时存在学科和课程类型差异。通常情况下,课堂1小时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至少学习2小时。学生在大二学年结束前选择并确定专业。顶尖文理学院每年开设千门左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丰富的内容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文理学院的本科教育模式是独一无二的。文理学院的本科教学注重过程,而非信息的积聚;牢牢坚守苏格拉底哲学,坚信师生共同探索而产生的价值[5]。在教学过程中,顶尖文理学院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通过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许多课程采用研讨课形式授课,教授成为共同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所有知识的来源;在研讨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概括结论、表述和辩护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加深彼此的了解,增强学习的效果。此外,顶尖文理学院普遍认为,学习不只是研究和认真思考的过程,通过主动发现和运用知识进行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为此,学院为学生创造了许多开展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学习的平台与机会,如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寒假学习项目等。在鲍登学院,60%以上的学生开展独立研究或一对一地参加教师的课题,如指导阅读(Directed Reading)、为期1年的研究、创造性写作、戏剧和舞蹈创作、音乐和视觉艺术创作等。在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72%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见表7)。

四、思考与启示

经过300多年的发展,文理学院凭借出色的本科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尤其是顶尖文理学院专注精英和特色本科教育,被认为是美国卓有声望的高等教育机构,备受优秀学生的青睐。顶尖文理学院高比例的小班授课和研讨课、密切的师生和生生联系,以及实践博雅教育的教学理念、广设新生研讨课、强调自主和研究性学习等做法都成为美国其他类型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育改革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美国文理学院历经时代的考验而生生不息,并产生了一批与著名研究型大学相媲美的顶尖文理学院,其发展历程对我国各类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普通高校来说,只有认清和找准自己的竞争优势,用特色和内涵进一步夯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才能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基石,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应吸收和借鉴美国顶尖文理学院专注精英和特色的成功做法,尤其在本科教育中要着重加强自主和研究性学习、研讨课的开展、博雅教育理念的践行等,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前来学习与工作。

注释:

①图表数据来源于各校官方网站。

②海沃福德学院为新生录取的平均成绩。

③卡尔顿学院实行一学年三学期制,每学期长10周,每学期一般选修3门课,故其总课程门数为36。

参考文献:

[1]Astin A. W. How the Liberal Arts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J]. Daedalus, 1999, 128(1): 77-98.

[2]蒋盛楠. 美国文理学院的历史与特点研究及其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7): 91-95.

[3]王春春. 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研究——对麦克莱斯特学院的文化人类学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40.

[4]Pascarella E T, Wolniak G C, Cruce T M, & Blaich C F. Do Liberal Arts Colleges Really Foster Goo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04, 45(1): 57-74.

[5]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Liberal Arts Colleges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EB/OL]. http://www.acls.org/uploadedfiles/publications/op/59_liberal_arts_colleges.pdf, 2014-09-02.

美国文理学院 篇4

通识教育发展于美国, 现今已发展得非常成熟。特别是以实施全面的通识教育为理念的美国文理学院, 其通识课程更具特色。因此, 研究和借鉴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 尤其是其通识教育观念的发展历程, 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 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在通识教育发展历程上所处的经济、文化、政治条件不一样, 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也不同。所以, 中国大学不能盲目地以美国大学为参照系改革自身的通识课程模式, 而应立足客观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继承本国传统优秀教育观念的同时, 批判性地借鉴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观念和课程模式, 以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指导通识课程模式的构建和改革。

因此, 总结和学习美国优秀文理学院开展通识教育的经验, 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取长避短, 对我国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调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对比分析的角度出发, 对当前美国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观念和通识课程模式进行研究, 希望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探索出一条把中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的道路。

一研究背景

美国文理学院是一类具有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 是美国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 美国共有4000多所高等院校, 文理学院所占比例尽管不高, 但却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伯顿·克拉克认为美国文理学院是“与众不同”的学院, 他指出, “在巨型大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 这些小学院在美国社会中仍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许多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私立文理学院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浪漫元素。”

美国文理学院的雏形源于早期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学院模式。自1636年哈佛学院建立到19世纪末的200多年里, 文理学院一直被视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核心, 在美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初步建立后, 文理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才逐渐被取代。卡内基教学促进会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把文理学院的特点描述为:办学重点在于学士学位课程, 学士学位授予量占所有学位授予量的50%以上, 文理学科领域所授出的学士学位占所有学科所授出学位的50%以上。据2005年卡内基教学促进会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统计, 美国文理学院有287所, 占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6.50%, 入学人数527533人, 占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入学人数的3.00%。与综合型大学相比, 文理学院规模小, 但办学特色鲜明, 而且以其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在美国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 美国教育界历来都很重视文理学院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尽管通识教育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却始终不甚理想。美国文理学院一直以本科教育为主,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思维, 其通识课程很具特色。帕斯卡瑞勒等人的研究指出, 文理学院在本科教育方面有很多优秀的、独特的做法, 因此文理学院确实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也是教育大国, 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 中国却不是一个教育强国。如何实现中国教育强国之梦?本文通过对美国文理学院通识教育的系统研究指出, 如果我们可以借鉴其通识教育的有益经验, 结合中国现实国情, 在继承本国传统优秀教育观念的同时, 批判性地借鉴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观念和课程模式,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体系, 不仅能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 也能探索出一条实现中国教育强国之梦的道路。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强化特色意识, 重视特色建设, 确立和实施学校特色化发展战略, 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 美国文理学院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对通识教育相关文献的查找中, 笔者发现学者们所关注的基本上是研究型大学, 具体地说是少数几所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 而对实施全面通识教育的文理学院的关注有限。笔者在资料搜集中发现, 我国对美国文理学院的研究主要是从2004年开始, 目前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不多, 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本研究能够丰富我国对美国文理学院的理论研究。目前, 国内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研究视角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既有研究美国通识教育史、理念、本质的, 也有探讨我国通识教育发展困境的, 总体来说, 有针对性地分析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许多学校还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工作, 并没有从实质上去寻找通识教育的精髓, 因此, 通识课程在设置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而美国文理学院的教育理念正是全面地实施通识教育, 所以其通识教育课程极具特色, 相信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提供良好的借鉴。

教育观念与课程模式之间既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 但由于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 所以, 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间接联系。本研究认为教育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是它们赖以维系的纽带, 而由于教育观念具有社会属性和时代属性, 教育观念和课程模式之间不是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 主要表现为一对多或多对多。

在中美大学教育观念和课程模式的对比研究中, 不应只侧重于单纯的模式比较, 因为模式只是外在形式, 教育观念才是内在本质, 对模式的研究和比较有助于凸显教育观念的不同。而认识到教育观念和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中国大学正确看待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观念和模式, 从而有选择地借鉴, 并根据中国国情和学校特色建立自己的教育观念, 创建与此观念相呼应的课程模式。

二概念解析

1. 文理学院

本文研究的文理学院是指美国的文理学院。《教育大辞典》第3卷对文理学院的定义为: (1) 仅设文、理系科的高等学校, 以实施博雅教育为主。有些亦提供某些专业性教育, 如音乐、美术等。学制一般为四年, 有权授予学士学位。少数学校在某些基础学科领域亦可授予硕士学位。 (2) 设文、理系科的学院。芬斯特在《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中从功能的角度为文理学院下了定义, 认为文理学院是指处于综合性中学和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之间的学校, 它的基本功能是为学生打下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的基础, 但同时也可以设置专业性的课程。它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初步实现专业化, 搭建中学和大学的高层次专业化课程之间的桥梁。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四年制文理学院, 属本科学院的第一类, 主要招收18~24岁的全日制学生, 且每年至少授予10%的艺术与科学类学士学位, 涉及领域包括艺术、人文、语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授予不多于50个硕士学位、不多于20个博士学位的文理学院。

美国文理学院 (也被称为“自由学院”、“博雅学院”等) 的特色就是注重全面的综合教育, 课程设置包括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门类。最新的卡内基分类把目前美国高校中的125所学院划入文理学院这一类。这125所文理学院都是历史悠久的名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今天, 依然坚持教学型大学的办学模式, 秉承博雅教育的教学理念, 以“小而精且独立”闻名。

文理学院的英文原文是Liberal Arts College (LAC)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arts不应简单地理解成“艺术”, 而应该是素质、能力和思想等因素的综合“软实力”。文理学院的目标不在于教会学生某些具体的谋生技能, 而是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其成为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文化人。由于文理学院主要提供本科教育, 因此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 而不必花费大量的精力忙于科学实验和论文发表。同时, 文理学院的规模小, 师生间互动密切, 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有帮助。

绝大多数文理学院只招收全日制学生, 实施全面的本科教育, 仅有29所学院是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存的。在许多美国人心里, 文理学院代表着经典的、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这使一流文理学院成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院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美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高校排名机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在每年发布的排名中会单列出文理学院一项, 这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对文理学院本科教育的重视。

2.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英文表达为“General education”, 国内也有人翻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是一般教育。通识教育这一译法, 最早为台湾地区的学者所使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我国大陆地区的学者所接受和认同。

与“General education”相对的是“Special education” (专业教育) 。哈佛大学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指出:“教育可被广义地分为general和special两个部分……这两方面不能割裂或对立。”加州大学的莱文指出:Special education侧重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 而General education侧重于知识的“宽度”。因此, “general”和“special”不是指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 而是与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等问题有关。可见, 对“通识”有两种理解, 即“可融会贯通的知识”和“适用于所有人的知识”, 前一种理解侧重于知识间的关联性, 指学科的融合与互相渗透;后一种理解强调知识的适用性, 指没有文化的阻隔。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 都体现出对教育内容的重视。

追根溯源, 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arts education, 也译为“博雅教育”) 始于古罗马时代, 1828年的《耶鲁报告》肯定了其价值。不同历史时期, 人们对自由教育的理解会有差异, 然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 长期以来它一直受到西方教育界的肯定和推崇。今天, 自由教育依然被当作美国高等教育的精髓。自由教育不强调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单一学科的知识或职业技能, 而在于通过提供广泛的内容, 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典的博雅教育, 是以培养“理智的自由人”为目标的, 其教育对象以上层社会的“有闲阶级”为主, 以“七艺”, 即文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术、天文、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教育以及19世纪由纽曼提出并在欧洲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由教育都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不断兴起的通识教育思想的理论源泉。事实上, 自19世纪通识教育被提出以来, 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 学者们观点不一。我国学者李曼丽搜集和整理了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表述具有代表意义的著作。本文借鉴了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就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 包括基础性科学知识的传授, 公民意识的培养, 健全人性的熏陶以及一些非专业性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意在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人生知识, 以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心等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通识教育代表了西方的大学教育观, 这种教育观贯穿于整个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纽曼、赫钦斯还是布鲁贝克、博耶都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是西方大学的文化代表, 它本身就是一种大学精神的体现。

通识教育的概念随历史的发展而演变, 在不同的教育时空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大体上包含两层含义: (1) 物质层面, 通识教育告诉人们如何做事; (2) 精神层面, 人们通过创造性活动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并超越人的存在本身, 通识教育告诉人们怎样做人, 因此与职业教育、专门教育等传统的教育目标存在很大差别。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 通识教育被许多人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境界。

在大学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今天, 存在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 重视学科专业的划分, 从而忽视知识的整合和融合的现象。这样使刚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时感到难以适应, 同时, 过分重视专业化教育往往导致忽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结果是学生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 对自我、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很难产生全面的认识, 缺乏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所需的道德、情感、智力、体力的全面发展。而通识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有关普遍内容的教育, 不仅包括基础科学知识的传授, 公民意识的培养, 健全人性的熏陶, 还包括一些非专业性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其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生知识, 以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体与精神等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在美国, 大多数文理学院实施纯粹的自由教育, 不强调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虽有少量学院设置了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 但仍以自由教育为重。课程的设置通常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 学生需要学习丰富而广博的课程, 如英语、文学、外语、生命科学、数学、哲学、宗教、物理科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视觉和表演艺术、地区种族和文化研究、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等。学生在文理学院接受教育后, 或迈向社会参加工作, 或进入研究生院进一步深造, 都相当受欢迎。文理学院通常的做法是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法实施自由教育。如科比学院必修课要求学生按顺序学习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包括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四大学科的若干门课程。选修课则可以按顺序选择每一学科的任何课程。例如, 在艺术里选修“创造性的表达”、在人文科学里选修“判断力和信仰”、在自然科学里选修“探索的过程”、在社会科学里选修“社会分析”等。还有一些文理学院则没有规定必修课程, 几乎完全实行选修制。例如, 阿姆赫斯特学院的学生就是在33类学科和2个研讨课中自由选修。33类学科主要包括了美国研究、人类学与社会学、艺术和艺术史、亚洲的语言和文明、天文学、生物学、黑人研究、化学、古典名著、计算机科学、写作、经济学、英语、环境研究等。33类学科下又开设了800多门课程, 2个研讨课下又开设了若干不同主题讨论课, 每个主题下又开设若干门讨论课。此外, 圣·约翰学院至今仍实施赫钦斯的名著经典课程。学生在读期间要通读文学、数学、哲学、神学、科学、政治学、音乐、历史、经济等学科的经典著作。因为圣·约翰学院的教育者们认为这些名著体现了永恒而普遍的价值, 值得所有学生精读熟记, 反复背诵。圣·约翰学院的名著经典课程广受好评, 在2005年的《普林斯顿评论》“学术气氛最好的本科院校”排名中位居前列。

根据调查发现,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文理学院对通识教育在数量、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通识教育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多数学院其通识教育的比例占到本科课程的1/3到1/2, 优化了课程结构, 而且增加了指定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 更加强调写作、口头交流及数学课程等。为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通识教育中专门设有计算机课程。由于社会的多样性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主流, 因此, 跨学科和课程的整合在文理学院中变得十分普遍。此外, 目前大多数文理学院采用分布必修的课程模式, 但分布的类型发生了变化。一些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还展现出独特特征, 如有的学院明确要求学生完成某种“体验学习”;有的学院要求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外, 还要参加某些政府部门或教会的服务;有的学院对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有明确规定;有的学院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讲座和艺术表演活动等) ;有的学院还规定, 学生要对参加的活动作书面或口头的报告;有的学院开设了全校范围的“问题晚餐”, 在此期间会邀请全国知名人物出席, 学生和教师须就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调查还发现, 出于对各种因素的考虑, 学院会经常性地修订其通识教育课程。从广义上来说, 学院修订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包括竞争、评审、职业发展等因素;从狭义上来说, 是为了满足学院自身的发展, 包括解决学院内部的学术和体制的问题。

总体来说, 美国文理学院通识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有以下两点: (1) 教师与学生的密切交流。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最优秀的通识教育没出自哈佛、耶鲁, 而是出自于以威廉姆斯为代表的小型学院。那里坚持小班授课, 一门课有十个学生一起上课就已经算是大课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老师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书籍、讨论问题以及合作研究。对比起来, 通识教育的推行在中国高校中时常遭遇困难, 其原因之一便是缺乏能长期深入地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和分享的教师。 (2) 以生为本, 学校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最优良的条件。哈佛的本科生教育曾一度排名下滑, 原因主要是学校过多地将精力放在商学院、法学院等职业教育上, 而忽视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这也促使了哈佛的全面反省。实际上, 在美国的自由人文教育中有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是教学课程的安排, 它强调文理交叉课程、核心课程、原典阅读课程等;其次是独特的宿舍文化, 导师和舍监会在宿舍内跟学生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密切而深入的交流, 学生也会以宿舍为基础组织各种活动和讨论;再次是学生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团活动, 参与社会实习, 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这三类活动都会得到教授、管理部门乃至校友的大力支持。

在通识教育的操作层面, 国内高校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教学环境与国外相比, 还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根据笔者对所在大学的研究, 笔者认为在当前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中, 以下几点较为重要:首先, 通识教育应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思考能力常体现为对他人观点的理性思考, 特别要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但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只限于原典阅读, 还需要大学生接触现实世界并学会反思。其次, 高校的通识教育应强调对审美观的培养。为此, 通识教育中应包含大量与美育有关的课程和活动, 如参观博物馆、美术馆、体验馆等, 甚至还要学会亲近大自然。此外, 通识教育还应强调学生品德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接受不同观点、学会宽容, 还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尤其是要让他们学会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有争议的问题, 并能尝试着自己寻找改善现状的途径。因此, 特别是在理工科大学中, 通识教育还应注重“在做中学”以及全面而深入的田野调查, 从而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的理解, 密切学生和社会的联系。最后, 通识教育应强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识教育应重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 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创造社会实习的机会, 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学会相互合作。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在教学实践中, 通识教育的全面实施还有一定的难度, 但可以采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的做法。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先招募一批有志于通识教育的教师, 根据实际情况, 以一定的比例配备相应的教师与学生来组建“试点班”。在“试点班”中应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密切交流, 在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和经典名著研读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参与他们感兴趣的研究工作并学会在研究中学习, 支持学生自行组织社团, 鼓励学生到社会各个部门去实习。通识教育的方式不必遵循某一固定模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保持本土特色及鼓励创新, 其成功的标志不在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全面设立, 而在于培养出全面发展同时又有责任感的人才, 因为衡量一个好大学的标准之一便是它究竟能培育出多少栋梁之才。

3. 课程模式

关于课程模式的含义, 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教育大词典》将课程模式解释为课程类型, 指出, 课程类型 (Curriculum types or categories) 也称“课程模式” (Curriculum models) 。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模式是按照一定课程设计理论和一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建立的、具有基本课程结构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条件下课程设置转换的组织形式。”

笔者认为, 要弄清课程模式的含义, 首先应弄清楚什么是模式。其实, 模式与模型是有关系的, 但两者有很大不同。模型可分为实物模型和非实物模型, 前者指与原型有着相似结构、相似物理性质或相似过程的模型, 后者多为抽象层面, 如数学模型、思维模型等。而模式除有“模”的含义外, 还包含“式”, 即指样式、形式。因此, 模式的含义比模型更宽泛, 它更侧重于研究对象的典型性、概括性和代表性。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论文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 (课程) ”一词, 意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我国钟启泉教授认为:“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对于课程模式, 《教育大辞典》给出的相应解释是:亦称“课程类型”, 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 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

综合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课程模式是一种课程范式, 具有典型性和简约性, 这种课程范式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且适应于某类特定的教育条件。因此, 课程模式既是一种结构模式, 也是一种功能模式, 它既要规定课程的基本构成又要设定其相互关系, 同时这种范式的构建又是以特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向的。

美国法学院排名 篇5

如匹兹堡大学,在民事诉讼方面;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在解决争端、税务、电子、商务与知识产权方面:过去几年来都开辟了新的可颁发证书的学习项目。另一些学院则在新的班级中注重实际技能的传授,如范德比尔特大学法学院今年开办了一个家庭暴力问题的教学班。

开办这样的专业班级,不仅让学生们可以有选择地重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有利于培养在某个领域的法学专门人才,而且有利于学生毕业之后寻找工作,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例如,纽约市立大学法学院为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办专业教学班,让学生们取得亲手处理法律问题的经验。一位名何耶莎·盖西的该校三年级女生上了一个“家庭法”教学班。这个班需时一年,有16个学分。盖西同时帮一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为寻求两个孩子的监护权打官司,取得了处理这类案件的实际经验。她说:“对我来说,真正的学习是学习实际。教科书并不告诉你,当事人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在法官面前要怎样做,但那正是你面对真正的世界所需要的。”另一位名叫泰森·史密斯的学生,从小在家乡就喜欢探寻河流的支流,挖掘青蛙和螯虾,在大学里学环境工程,得了学位,现在他就喜欢学环境法。他在朴特兰的路易斯与克拉克法学院找到了适合他的班级。这所学院在环保领域开了40多个班,史密斯选读了9个班,还参与有关环保的模拟法庭。这方面的专长帮他找到了工作。波士顿的费许与理查逊法律公司董事长彼得·德夫林说:“基本的律师技能是重要的,但是某方面的专门技能使求职者有竞争优势。”

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一些著名的法律公司(律师事务所)也有裁减人员的。但是今年仍有不少公司去学校招聘新人。实际上,有专长的人才还是很需要的,如在诉讼、知识产权、破产、信托与房地产、就业、税务等领域。

申请入读法学院,主要决定于两项分数:一是LSAT(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即法学院入学考试分;二是大学平均分,GPA(Grade Point Average)。

为LSAT考试,学生们可以参加强化预备班,如“普林斯顿评论”和“卡普兰”这样的公司所举办的,费用大约在1000美元或以上。有的学校自办这种考试预备班,如亚里桑那大学法学院为无经济能力的学生,开设为期4天的免费预备班。美国法学院录取理事会(Law School Admissions Council)还出售一本预备考试的书,其中包含过去入学考试的试题,售价仅17美元。

有比过去更多的学校在录取新生时,考虑如申请者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兴趣之类的因素。在申请书中,学生们不要只谈自己的成就,而可以着重谈自己对法学的理念和兴趣,并以自己的履历和上大学时的经历作为佐证。

美国法学院排名表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3年4月出版专刊:《美国最佳研究生院》)

以上是对鉴定合格的177所法学院评估的前30名排名次序。

总分中,40%是对学校质量的评估,其中每个学院的院长和3位教师对每个学校给予5级评分,平均分占总分的25%,律师与法官的评分占总分的15%;

总分中25%是对学生质量的评估,包括LSAT与大学分数和2002年秋季的学校录取率;

总分中20%是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成功率的评估;15%是对教师资源的评(包括教授、图书馆和支持性服务经费、学生与教师比例等)。

1、耶鲁大学2、斯坦福大学3、哈佛大学4、哥伦比亚大学5、纽约大学

6、芝加哥大学7、密歇根大学7、宾西法尼亚大学 9、弗吉尼亚大学10、康奈尔大学

10、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2、杜克大学12、西北大学14、乔治城大学

15、得克萨斯大学16、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17、范德比尔特大学18、南加州大学

19、明尼苏达大学 19、华盛顿&李大学21、爱荷华大学22、波士敦学院

22、乔治·华盛顿大学22、圣母院大学 25、伊利诺伊大学 25、圣路易华盛顿大学

27、埃莫里大学28、波士敦大学28、威廉与玛丽学院28、北卡罗来纳

美国法学院特长排名表

(专门)班级训练(2002年排名)

1、 乔治城大学

2、 纽约大学

3、 美利坚大学

4、 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

4、 耶鲁大学

6、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

7、 密歇根大学

8、 马里兰大学

9、 西北大学

10、 新墨西哥大学

知识产权法(2002年排名)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乔治·华盛顿大学

3、富兰克林·彼尔斯法律中心

4、纽约大学

5、卡图索-叶歇伐大学

5、休斯敦大学

7、哥伦比亚大学

8、斯坦福大学

9、圣塔·克拉拉大学

10、波士敦大学

国际法(2002年排名)

1、纽约大学

2、哥伦比亚大学

3、哈佛大学

4、乔治城大学

5、耶鲁大学

6、乔治·华盛顿大学

7、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学院)

8、密歇根大学

9、弗吉尼亚大学

9、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税法(2002年排名)

1、 纽约大学

2、 弗罗里达大学

3、 乔治城大学

4、 哈佛大学

5、 耶鲁大学

6、 得克萨斯大学

7、 迈阿密大学

8、 弗吉尼亚大学

9、 斯坦福大学

10、 芝加哥大学

解决争端(2003年排名)

1、佩普定大学(加州)

1、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

3、哈佛大学

4、俄亥俄州立大学

5、海姆来因大学

6、卡图索—叶歇伐大学

6、乔治城大学

8、西北大学

8、斯坦福大学

10、威廉梅特大学

环境法(2003年排名)

1、 佛蒙特法学院

2、路易斯与克拉克学院

3、佩斯大学

4、马里兰大学

5、图兰纳大学

6、乔治·华盛顿大学

6、科罗拉多大学

8、乔治城大学

9、纽约大学

9、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审判辩护(2003年排名)

1、斯泰特逊大学(弗罗里达州)

1、坦普尔大学

3、乔治城大学

4、西北大学

4、南得克萨斯大学

6、纽约大学

6、山姆福特大学

8、约翰·马歇尔法学院

9、圣母院大学

美国社区学院掠影与启示 篇6

以社区学院为主的高中后职业教育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位于旧金山湾区, 隶属于加州社区学院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 的斯卡来学院 (Skyline college) 是一所具有履行就业与升学双重职能的社区学院。据斯卡来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麦克 (Mei Ker) 博士向笔者介绍, 美国的职业教育提供具有学术背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就业服务。斯卡来学院主要承担三项任务:一是转学服务, 学生取得规定的学分后, 经教授推荐进入四年制大学继续深造;二是为就业提供技术准备, 学生通过进修专项技能、知识, 取得副学士学位后就业;三是为终身学习服务, 提供在职人员培训, 通过学习提升岗位能力。美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通, 高中后学生具有三种分流形式, 如图1所示。

美国社区学院通常开设两类课程, 一类是为就业进行技术准备的课程, 另一类是为升学做准备的课程。学生在二年制的社区学院毕业后, 既可就业, 又可升入对口四年制大学继续深造。美国社区学院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衔接, 满足了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双重需要, 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高中后学术与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之一。美国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融通的模式, 兼顾了学术性和职业性, 这种经验给了我们以下启发。

第一, 开放的、包容的职业教育更具发展潜力。目前, 我国有的学者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独立性, 其观点看似强调了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 但却存在窄化职业教育内涵的倾向, 制约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不应该是封闭、孤立或游离于普通教育领域外的教育, 将职业教育融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更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第二, 国家立法保障是普职教育融合的基础。美国之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得益于国家立法保障。1990年, 美国联邦政府《金帕斯职业教育法案》特别制定了高中两年与高中后两年“2+2技术准备课程”, 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性。目前, 我国高职直升普通本科采用统考方式选拔, 招生数量极少, 普职融合还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三, 实现转学分升学是普职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美国高校实行自主招生, 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之间具有共同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学分认定标准, 使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得以实现。我国的高考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但学生跨入高校后, 其专业教学标准、学分的认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之间还缺乏共同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因此, 加强校际交流合作, 在专业教学标准、学分认定等培养质量方面达成共识, 有助于形成普职融合的教育体系。

第四, 教育诚信体系是实施“2+2”直接转学分升学的关键。斯卡来学院有50%左右的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 经教授推荐可进入对口四年制大学继续深造, 这些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等名校, 学生能够顺利升学是基于斯卡来学院良好的质量信誉和教授个人信誉。

职业教育凸现实用性

美国的职业教育渗透着实用主义精神, 在以人为本的同时, 注重直接为社会、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斯卡来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汽修专业是斯卡来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 其实训室分布在三幢平房之中。第一幢平房为汽车维修入门教育实训室, 放置了10台左右各类轿车。第二幢平房为汽车主要部件拆装与检测实训室, 布置了发动机拆装、变速箱拆装及技术数据检测实训区及理论教学区。第三幢平房为整车维护实训室, 布置了6台可升举轿车工位, 可安排整车排故与维修, 承接对外维修保养业务。麦克博士向笔者介绍, 专业课程的开发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 学以致用。由学校聘任的专业教师具有企业工作背景, 专业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授课与操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合一。学习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从专项到综合。教学注重实效性, 如经过安装及维修后的发动机、变速箱需进行技术数据检测, 验证其质量。各实训场地物品摆放有序, 环境整洁。据麦克博士介绍, 学校在专业教学中着眼于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能力不仅包括处理信息、与人共处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也包括责任心、正直等个人品质。美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实用性, 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 闭环的实用实训设备是学生学习形成专业核心技术的基础。美国斯卡来学院汽车专业实训设备不多, 但实用、先进, 从安装到检测形成了具有质量反馈的闭环实训体系。目前, 我国许多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并不比美国社区学院差, 但许多教学设备属于模拟教学设备, 不少设备缺少实效性。同时, 技术数据检测类的设备也不多, 形成不了实训质量反馈体系。

第二, 设置情境教学是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对接的有效途径。美国斯卡来学院汽车专业实训室不多, 实训场地不大, 开设的实训项目并不齐全, 但几个实训场地能解决汽车保养、维修及检测等核心技术问题。实训课题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 而是根据工作实际设置教学项目, 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建构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 聘任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斯卡来学院把具有企业专业工作背景作为录用专业教师的必备条件。在教学中, 专业教师能轻车熟路地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于一体, 承接对外业务, 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 学生关键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应贯穿职业教育始终。自由开放的市场要求从业者具有不断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具备包容、开放的心态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工作态度。因此, 培养良好的关键能力与职业素质既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又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贯穿始终

美国的职业教育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 斯卡来学院副院长麦克博士给笔者看了发给学生的《新生手册》, 该手册介绍了各专业毕业生今后从事的职业, 介绍了各个职业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及薪酬, 并对当地今后5年的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 这使新生一跨入校门就可对今后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美国加州社区学院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部部长拉维尼 (La Vinia) 女士向笔者介绍, 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参与, 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部是沟通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 该部主要承担三大职责:一是提供就业信息平台, 包括就业岗位、薪酬及岗位所需学历、技能等工作要求;二是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教师通过网络等手段帮助学生分析自身条件, 通过就业信息平台确定自己今后就业的方向;三是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课程, 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美国社区学院开展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具有全程性、多元参与性, 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 要预测人才需求, 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斯卡来学院能够每年开展市场调查, 预测今后5年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合理制定招生计划, 同时根据职业需求, 有的放矢设置课程,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我国许多职业学校招生往往迎合学生及家长需求, 招热门专业, 缺少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学生等到毕业时才发现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 导致就业困难, 不得不重新开始接受职业训练, 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第二, 职业指导应从入学开始, 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我国的职业院校往往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展职业指导, 而斯卡来学院的职业指导则是从新生入学开始, 让学生了解从业岗位工作要求, 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合理地选择所学课程,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 应以学校为主, 多方参与促进学生就业。美国通过国家立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如1994年通过的《为工作准备的学校法案》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一个让所有学生能顺利由学校过渡到就业的桥梁。也就是使在校的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准备, 将学校、雇主、劳动组织、政府、社区团体、父母及学生结合成一个整体, 共同为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第四, 网络平台可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美国加州社区学院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部共有人员5人 (其中2人是兼职教师) , 负责为一万余名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学校建有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网站, 提供就业信息, 并可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帮助学生获取就业信息, 帮助学生择业、就业。可见网络平台是提供便捷、高效就业服务的重要途径。

远程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必要补充

远程教育使美国社区学院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滿足了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和弹性学制学习的需求。笔者考察了斯卡来学院的远程教育工作室, 工作室除了可供50名左右学生上课外, 还可进行录像, 制作视频。斯卡来学院远程教育工作室主任向笔者介绍, 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日制学生, 远程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一类是弹性学制的在职学生。远程教育主要实现以下三个功能:一是用于考试, 即学生在网上考试、教师在网上评分;二是实现资源共享, 如教学大纲、授课视频等可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三是进行网上教学, 即可实现网上授课、实验及师生交流。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远程学习课程学习, 经测评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灵活多元的能力测评体系, 其方式有绩效评估、形成性目标测验、论文等。绩效评估是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形成性目标测验用于教师对学生所学课程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远程教育的质量通过检查评估进行控制, 检查评估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美国政府通过专家委员会和基金会对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进行监控, 二是教育机构内部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估。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 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 应把远程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补充与延伸。目前, 我国不少中高职院校虽然也有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由于缺少良好的网络平台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优质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开拓精神, 把“实”的职业教育延伸至“虚”的网络教育, 如此不仅能滿足全日制学生补充学习的需要, 同时也能滿足弹性学制学生的学习需要, 借助网络技术将职业教育变为“虚”“实”结合的教育。

第二, 用于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应体现“能力为本”教育理念。目前, 我国的远程教育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取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考试内容, 学生依然为最后考试疲于应付。采用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 随时关注学习者的需求, 是实现“能力为本”的重要途径。

第三, 有效的质量控制是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目前, 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最紧迫的课题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远程教育质量不仅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师,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多方参与检查评估的机制。

美国的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具有职普融合性、实用性、多元性、开放性等特点, 这些特性呈现了美国职业教育实用主义的新范式。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立足凸显职业性这一基本取向的同时, 应积极吸纳美国职业教育的许多合理要素, 这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7) :53.

[2]奕锦红.以学生生涯发展为导向的美国职业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6) :101.

古彻学院馆,巴尔的摩,美国 篇7

RMJM于2001年历时8个月的战略总体规划确定将学院馆建设为一个科技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入口外的开放中庭成为举行表演、公共讨论与其他活动的理想场所, 同时, 邻近设有咖啡厅、艺术廊、大学电台、学院的社区服务和跨文化事务中心以及运动、交谈和沉思冥想的休憩空间。

I n n e e d o f a s i g n a t u r e b u i l d i n g t o s e r v e a s b o t h a p h y s i c a l c e n t e r p i e c e f o r i t s c a m p u s a n dt h e f i g ur at i v e h e art o f i t s a c a d e m i c c o mmu ni t y, the Athe nae um giv e s Go uc her Co lle ge the spac e i t n e e d s t o c o m b i n e t h e e n e r g i e s, t a l e n t s a n d t r a d i t i o n s o f i t s c a m p u s a n d c o m m u n i t y i n o n e single, central location.

T h e p r o d u c t o f a n e i g h t-m o n t h s t r a t e g i c m a s t e r p l a n n i n g e ff o r t w i t h RMJ M i n 2001, t h e Athenaeum is anchored by a new, technologically s up e r i o r l i b r ary.O ut s i d e t h e l i b r ary’s d o o rs t h e sp ac io us o p e n fo rum s e rv e s as a fo c al po i nt fo r performance, public discussio n and other eve nts.A d j o i n i n g t h e s e c e n t r a l e l e m e n t s i s a c a fé, a r t g all e ry, c o ll e g e r a d i o st at i o n a n d c e nt e r fo r t h e c o l l e g e’s c o m m u n i t y s e r v i c e a n d m u l t i c u l t u r a l affairs programming, as well as space for exercise, conversation and quiet reflection and relaxation.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古彻学院馆

建设地点:美国巴尔的摩

业主:古彻学院

建筑面积:1.03万m2

设计时间:2004年

建成时间:2009年

专业技术:建筑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摄影:Jeffery Tryon/RMJM

美国社区学院的开放性探究 篇8

一、美国社区学院

美国社区学院通常是指颁发副学士学位为最高学位的地区性高等院校。一般指两年制短期高等院校, 包含有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及独立设置的初级学院等。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机构, 也是美国高等教育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 (AACC) 统计, 截止到2008年1月, 美国现有1195所授予学位的两年制社区学院, 在校学生1150多万, 约占美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4%。社区学院在美国被学者们称为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最伟大的发明。

1. 社区学院的使命。

社区学院的所有活动均源自于本身的使命, 这个使命就是为大众提供大专教育课程和服务, 使社区变得更健全和更富生命力。各社区学院实践这个使命的方法可能会大相径庭, 有些社区学院会强调学院之间的转学计划 (升学教育) , 而其他则可能会强调技术教育。然而, 所有社区学院在提供课程、项目、培训以及其他教育服务使命上却是基本相同的。大部分社区学院的使命都包括了以下承诺: (1) 通过公开入学政策的渠道, 公平与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 为社会上的每个阶层服务。这种开放的机会包括维持低廉的学费以及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不同课程, 也包括为传统上一向不能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排除人为的障碍。公开入学机会与公平就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公开招生, 更意味着大部分的居民可以在自己通勤范围内的学院上学, 而且得到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的机会。并且, 学生一旦入学, 学校需要提供支援服务, 包括辅导、学业指导及经济援助等, 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在学业上取得成功。 (2) 提供全面的教学计划, 即除了能提供大学学士学位的前两年课程, 满足传统大学平行功能外, 社区学院还提供其他课程。虽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使所有的社区学院提供所有的课程, 但是学生必定有机会选择他们在社区学院修读的课程。 (3) 以社区为本、为社区服务。所谓以社区为本, 就是指一所社区学院承诺满足某一指定地区的需要, 该指定地区通常称为此社区学院的服务地区或服务区域。 (4) 社区学院以献身于教学与学习为首要任务。对社区学院的老师来说, 最大的挑战就是发展自己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形式来调整教学形式, 这又令社区学院的教职员工对他们在教学与学习方法方面的献身感到自豪。 (5) 鼓励终身学习。社区学院对终身学习的承诺几乎包括了无限的学分课程、活动以及计划等, 通过这一切来丰富社区学院所服务地区的人民生活, 很多学生都是成年人, 他们重返课堂的目的是学习新的工作技能或改善现有的技能。现在, 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完成了硕士课程或其他高等学位课程学习后重返社区学院继续进修。

2. 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

美国州政府设有高等教育委员会和社区学院委员会, 其成员由州长任命, 每州10人左右, 包括教育、工商等各界人士。社区学院委员会设有日常办公机构, 其主要功能是为总体协调服务, 包括与州政府联系, 争取奖励资金, 为学校拨款, 提供升学、就业信息、建议, 审核课程开发, 评估学院办学情况, 指导职业和成人教育等。该委员会与各学院无行政隶属关系, 因此, 委员会不干涉学院具体办学。各社区学院有自己的董事会 (委员会) , 其作用主要是为学院集资, 代表社区监督办学、聘用校长, 加强学院与社区联系, 为社区服务。有些学院另设有咨询委员会指导办学。学院办学由校长负责, 并向董事会报告, 学院内部管理机制与一般大学基本相同。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开放性

笔者认为, 社区学院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绩并有如此高的社会认可度, 其最根本原因得益于社区学院的开放性。所谓社区学院的开放性是指其在培养目标、服务对象、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重实效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

1. 学校职能的开放性。

美国社区学院在其办学职能上充分体现了其开放性的特色, 其职能涵盖了社区发展和教育需要的方方面面: (1) 大学转学职能。就是为学生提供大学转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生, 可以完成大学前两年的课程的学习, 并可获得副学士学位。很多在社区学院读完前两年课程的学生, 都能将学生成绩转换到私立或公立的四年制大学。美国教育部研究证实:从社区学院转到4年制大学升学的学生, 其学业成绩完全比得上那些一开始便在4年制大学就读的学生。 (2) 职业技术培训职能。职业技术培训自20世纪20年代一直是美国社区学院的重要职能。社区学院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其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多种专门技能和知识, 为毕业后工作做准备;二是为工业、商业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 (3) 启发教育的职能。所谓启发教育, 也叫补偿教育, 就是使没有达到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和成人能有机会补习一般的文化课程, 使其能进入两年制学院的各类学科学习或学习某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4) 社区教育职能。这是社区学院所提供的最具弹性和范围广阔的服务, 它包含了一般由参与者支付而非由税款支付的课程和活动。 (5) 普通教育职能。其目标是培养良好的公民, 赋予人们生活中必须具有的各种知识和修养。普通教育不是专门教育, 而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性教育。

2. 学生来源的开放性。

社区学院的学生来源是美国高校中最复杂、最丰富的, 充分体现了社区学院的开放性特点, 主要表现为: (1) 学生年龄跨度大。据统计, 社区学院学生入学年龄在18岁及以下占9.3%, 19岁至23岁占37.7%, 24岁至29岁占18.2%, 30岁至39岁占17.5%, 40岁以上占17.3%, 学生平均年龄约为28岁。与传统大学相比, 社区学院学生年龄分布更加分散, 跨度更大, 学生来源更加广泛, 更加多元。 (2) 学生入学时文化程度差别大。有些学生仅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许多学生是高中文化水平, 也有许多完成了硕士课程或其他高等学院课程而返回社区学院继续进修。截止到2006年秋, 约有62%的社区学院学生为全日制在校生, 其余近38%的学生为兼职在校生。 (3) 学生来源区域不断扩大。除了面向本社区外, 社区学院还注意吸纳本社区外的美国学生及外国学生到校学习。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公布, 外国学生在校生已创新高。 (4) 学生来源覆盖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社区学院多功能性, 吸引了来自美国不同种族各个阶层家庭的学生, 体现出其强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如美国最高收入25%的各个种族家庭中, 社区学院学生中:白人学生占白人最高收人家庭的17%, 黑人学生占黑人最高收人家庭的17%, 西班牙裔占其最高收人家庭的31%, 亚太岛民学生占其最高收人家庭的15%, 美洲印第安学生占其最高收人家庭的42%, 多个族裔学生占其最高收人家庭的15%。最低收入25%的美国各个种族家庭中, 白人学生占白人最低收人家庭的43%, 黑人学生占黑人最低收人家庭的38%, 西班牙裔占其最低收人家庭的53%, 亚太岛民学生占其最低收人家庭的30%, 美洲印第安学生占其最低收人家庭的43%, 多个族裔学生占其最低收人家庭的35%。源于广泛的社会各阶层 (家庭) 的学生, 也显示出社区学院的社会认可地位。

3. 师资队伍的开放性。

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 大多数都获得硕士学位或类似的学历, 约有16%拥有博士学位, 50%以上拥有硕士学位。社区学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为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社区学院在师资队伍组成和管理上, 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社区学院有10万多名专职教师, 大约19万名兼职教师, 大部分兼职教师每学期只教授一门科目, 而专职教师一般教授5门科目。聘用兼职教师的优点:一是成本低, 对同一门课程, 兼职教师的酬金约为专职教师的1/3到2/3;二是他的实际工作经验丰富, 实践能力强。兼职教师在许多情况下能讲授专职教师无法胜任的应用性课程和内容。从1973-2003年, 社区学院专职教师由55%下降为33%, 而兼职教师却由41%上升为67%。

4. 资金筹措的开放性。

各州社区学院的经费筹措情况有所不同, 甚至处于同一个州的社区学院也有不同的经费来源, 有些社区学院从当地资源取得经费预算的大部分金额, 有些仅得到很少, 甚至没有当地税收支持。社区学院经费主要是从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当地税收而来, 其中大部分来自州政府及当地税收。2004-2005年间, 社区学院的开销达到了386亿美元, 社区学院38%的经费来自州政府税收, 20%来自当地政府拨款, 17%来自学费和杂费, 15%来自联邦政府拨款, 其余10%来自其他资源。学费与杂费也是社区学院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就全国平均而言, 2006-2007学年, 公立社区学院每年的学杂费约为2017美元, 私立社区学院每年的学杂费约为12620美元, 不过私立社区学院的学生比例很小。公立4年制大学的每年学杂费约为5685美元, 私立4年制大学的每年学杂费约为20492美元。

总体而言, 社区学院一直努力使学杂费保持相对较低水平, 并通过学生补助计划等措施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援助, 推广公开入学政策。越来越多的社区学院开始以教育基金来补充收入, 这些非营利组织的成立, 是为了收取捐赠及其他形式的资金, 供予他们有关的社区学院使用。一些社区学院强调从私人机构筹募资金, 且成绩斐然, 而有些社区学院则丝毫不重视向私人筹资。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开放性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1.应切实重视高职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也有许多世界一流顶尖级研究型大学, 但从美国社区学院100年发展历史看, 社区学院在美国并不是“下里巴人”, 而是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自1999年以来,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 个别省市, 如北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7%, 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但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呈现在人们面前, 那就是我国建立一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还远没有实现,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分类定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 一是表现在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性矛盾, 它关系到高等教育本身的协调问题;二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整体的结构性矛盾, 它影响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系。而这些矛盾突出体现在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不协调。因此, 必须进一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这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完善发展的需要, 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需要, 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 主动服务地方, 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尽管美国社区学院所面临背景状况不同, 但社区学院都能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开放性地展开教育工作, 将一切为了社区、一切服务社区的理念落实到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不管长期教育还是短期教育, 社区学院都会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为每位学生服务, 使社区学院成为他们最亲近的、最信赖的“朋友”。这是美国社区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并被社会认可的最根本原因。反观我国高职学校,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或缺乏压力, 或缺乏动力,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关门办学的现象, 为地方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开放融合为途径、以质量特色为核心、以社会评价为标准的办学理念, 始终不渝地坚持“办没有围墙的高职学院”, 更加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弱、投入少、社会认可度低, 致使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步履蹒跚。尽管近几年, 国家及北京市陆续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 使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但从全国整体来看, 高职教育的地位依然较低, 仍然面临众多困难, 这除了高职院校自身特色不鲜明、办学质量有待提高外,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全面持续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因此, 应根据现实情况, 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 制定一些保护性的倾斜政策, 如像对美国的社区学院一样, 运用经济杠杆, 采取单项达标、综合评价等措施, 调动各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 保证经费投入, 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地位。

4.我国高职院校应立足地方、一专多能, 积极拓展服务功能。

美国文理学院 篇9

乔治梅森大学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简称GMU) 位于美国东海岸维吉利亚州的Fairfax市, 紧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 风景秀丽、宁静雅致, 是维吉利亚州州立大学, 也是个开放的大学, 它以国际交流为特色, 校园里随处可见外国学生。学校没有校门和围墙, 建筑物都不高, 一般2~4层, 装修非常朴实, 大部分外墙都是裸露的红砖, 建筑物内以实用舒适为主, 学校设施很人性化, 每栋建筑都有供轮椅进出的坡型走道, 每栋建筑即便只有两层也有电梯, 并且电梯的按钮都很低, 方便残疾人使用, 饮用水的按钮很低, 考虑十分周到。学校每栋建筑物内都有免费供学生上网的电脑, 并且有连线的打印机和复印机, 学生在网上下载文件后可以直接打印, 同时校园内覆盖有无线网络, 学生如果带手提电脑, 只要用自己的用户名和G Number Card就可以在校内免费无线上网。

二、护理学院课程及时间安排更灵活

学校上课时间很有弹性, 从早上7:30到晚上10:30, 中午不午休,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要求、时间安排和爱好选课。大部分本科学生的课程在下午5:00之前结束, 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课一般在下午开始, 有的直到晚上10:30, 这样安排是因为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在上班, 他们下班后可以再来上课。同时GMU还提供网上课程 (只针对硕士生和博士生) , 有的学生住得很远, 或者读研读博期间, 他们的住址变动了甚至搬到别的州, 这样他们就可以选择网上课程获得学分, 完成学业。

这里的课程都是一周一次, 如果是一个学分就上一个小时, 如果是三个学分就上三个小时, 比如《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三个学分, 从早上7:30到10:20;《Nursing Process Through Case Studies》一个学分, 从中午1:30—2:20, 基本上一个学分一个小时。这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住得比较远, 都是开车来学校, 所以一周一次的课程对他们而言更方便。

国内护理学院上课时间一般与行政时间相同, 一般为上午8:00—中午12:00, 下午2:00—5:00, 时间比较固定, 学过一门课有时候会一周两三次课, 如果学生在上班, 就不能同时学习。

三、学生类型多

学生只要有不错的高中成绩, 就可以申请GMU。有的学生工作多年以后, 而对某一专业感兴趣, 可以再凭自己的高中成绩申请读大学, 彻底做到一视同仁, 学校里年纪大的学生随处可见, 同一个教室里有的学生风华正茂, 有的白发斑斑, 同学之间并不惊讶。

GMU护理系的学生有多种类型, 有很多途径获得护理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传统学生;第二学位的学生;相当于我们的专升本;硕士学生;博士学生。

1.传统学生 (Bachelor of Science in Nursing Traditional Pathway) :这种学生类似国内高考的学生, 高中毕业后大学第一年就在GMU, 或者从其他大学转来的学生。要想获得护理学科学士学位, 必须修满120学分, 包括前两年的基本教育课程、选修课程34学分和护理专业指定先修课程24学分及护理专业必修课程62学分。只有前两年的成绩平均分达到3分以上 (满分为5分) 的学生, 才能进入护理专业三、四年级学习, 否则就被淘汰或者换专业。

2.第二学位的学生 (Bachelor of Science in Nursing Accelerated Pathway for Second Degree Students) :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已获得第一学士学位, 有的甚至工作多年之后, 觉得自己喜欢护理专业或者其他原因, 希望获得护理学科的学士学位。这些学生同样必须修满120学分, 包括基本教育课程49学分和护理专业指定先修课程24学分及护理专业必修课程47学分。其中的基本教育课程49学分可以从学生第一学位所修的科目中获取, 所以这一类型的学生只要在12个月内将所需学分完成, 就可以获得护理学科的第二学士学位。

3.类似于我们的专升本 (Bachelor of Science in Nursing Accelerated Pathway for Registered Nurses) ; (Bachelor of Science in Nursing LPN to BSN Pathway) :注册护士 (Registered Nurses) 和执照实践护士 (LPN) 都可以通过申请、注册, 在校学习获得护理学科学士学位。

4.硕士学生和博士学生:硕士和博士学生都可以边上班边学习, 学校课程安排比较灵活。硕士和博士学生上课不再像本科学生那样大班上课, 都是以小班为主, 并且更多地让学生参与, 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四、教师质量保证

GMU的教师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全职教师 (Full-tim Faculty) , 另一种是兼职教师 (Part-time lecturer) 。为保证既有高质量的科研项目, 又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全职教师又分研究型教授和教学型教授, 研究型教授一半时间教书, 一半时间科研, 大概平均每学期2门课, 教学型教授全部工作时间教书, 平均每学期三四门课。同时学校还聘请兼职教师, 比如护理系的许多实验课, 就由兼职教师担任。与国内不同的是, 护理学生到医院实习或见习, 全部由学校派老师带教, 医院不指派任何老师, 只提供场所与病人, 学生若出差错事故, 带教老师则要负责任, 所以每位老师只能带教8~10位学生。大部分带教老师由学校聘请, 统一考查并进行培训, 每年聘请一次, 保证了临床带教的质量。

美国大学知名商学院推荐 篇10

哈佛商学院:备受欢迎的老大

虽然近年哈佛商学院从未在《商业周刊》的商学院排名位列第一,但是它的受欢迎程度可能任何一所商学院都不能与之相比。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已成为MBA教育中的经典,被许多商学院效仿。但是在哈佛,案例教学占总教学内容的80%,远高于一般学院的50%。每天三个案例的学习量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

斯坦福大学:MBA以综合管理见长

近年来每届只有4位中国人有机会去这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八千英亩的美国大学。可能是竞争太过激烈的缘故,斯坦福的中国申请者并没有哈佛、沃顿等学校的多。

麻省理工大学(MIT)sIoan商学院:金融和技术管理是强项

麻省理工大学位于波士顿,是哈佛的邻居。MIT的金融和技术管理很强。该校从08年开始才从中国内地直接招生。

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喜欢有工作经验的学生

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位于美国费城。由于其在金融方面的声望过大,许多人都忘了沃顿其实在任何一个商业领域都非常强。两年前,沃顿曾经一届就录取了58名中国人,从此沃顿商学院几乎成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必选学校。相比哈佛和斯坦福,沃顿更喜欢工作经历长的人。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以市场营销最为有名

该学院的市场营销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上海的演讲会的门票曾高达几千美元一张。在所有前十名的学校当中,凯洛格的学生也许是轻松的,因为该校同学之间非常乐于互相帮助。无论是讨论案例,还是找工作,都十分乐于相互协助。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理论”派商学院

考虑到该院有多达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并不奇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多半是冲着它在金融方面的声望去的,调查显示该校80%的学生有意从事投资银行业。

哥伦比亚大学:占尽地利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受地理之益,该校学生多半会在华尔街找工作,多从事投资银行业和咨询业。哥大MBA招收的中国人很少,竞争十分激烈。

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世界第一家商科研究生院

塔克商学院已经有100多年的校史了,它的学生不多,大约500名左右,正是这种小规模让它很容易适应周围的环境,并易于创新和变革。不过塔克也是录取要求非常严、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商学院。

美国大学商科专业盘点

美国长期占据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第一大热门国。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越印度成为留美第一大生源国,而在众多申请美国留学的申请人中,至少一半的人数是去美国读商科(Business)的。商科是一个很宽泛的专业,它包含很多专业,如市场(Marketing)、管理(Management)、会计(Accounting)、人力资源(Human Resou rce)、运营(Operation)等等。通常情况下,美国大学商科专业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金融类专业

美国的商科专业中,金融类主要指金融和金融工程,或金融数学、计算金融等,它们占了商科申请的很大一部分。美国大学金融以及金融工程一般都是一到一年半的课程,申请硕士的时候,大学比较期望申请人在这两个领域上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另外,金融类专业也可以接受非本专业的学生来申请。

二、会计

会计硕士(Master of Accountancy简称MAcc)是美国商科中又一个热门专业,占了全部商科专业中至少一半的申请。美国大学的会计项目一般需要一到一年半,毕业后实习非常好找,尤其是好学校的好项目,毕业实习甚至工作都不成问题。美国的会计项目硕士基本要求申请人本科为会计专业或修有足够的会计专业相关课程,但也有如UlUC(伊利诺伊大学)的会计项目这样为本科非会计专业的申请人专门开设的项目。

三、MBA

美国MBA学位独立于其它专业的商科学位,分会计MBA、金融MBA、管理学MBA等等,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申请人。美国大部分MBA属于两年制,目标是要培养高阶企业管理的人才。第一年要修的课都是比较基本的课,修每一个领域的课,第二年再依据学校的规定来修课。有些专业像国际贸易,它没有硕士,如果你想去念国际贸易,那事实上你需要选择念MBA。

四、物流、市场营销、信息管理、国际贸易等

这些专业是商科中另外的一些专业。在美国,不同学校开设专业不同,具体名称也有所不同。相对会计与金融,其它这些专业并不是所有美国大学都有开设,具体需要同学们上学校官网查找。信息管理、商业管理、运营管理,或者是国际贸易这样的专业也有可以申请硕士的机会。但是基本上并不是非常多的学校愿意提供分化的这么清楚的一个专业。这个原因在于它认为你所有的资质和你的经验都非常的重要,所以这些商学院的领域你都要有所涉足。它认为你不可能独立于你自身的专业之外,你可能需要一个商业管理文凭,那如果你不修会计、金融等课程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大部分的学校是很少提供很单一的硕士。

以上是美国商科专业的几个大类,在申请商科时注意区分,弄清楚每个专业到底学什么,将来的工作范畴,是否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优势和专业或职业要求相符合,从而作出恰当的选择。

美国大学商科类专业详解

会计Accounting

会计工作是将财政、经济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总结,并将之作为指导商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根据。会计学与商业管理都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如成本、税务、利润、预算等都是商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专业会计师是商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人才。

难度:★★★

就业:★★★★★

收入:★★★★

基础知识:数学。

能力要求:快速及精确的分析、比较数值图表的能力,书面和语言交流能力,耐心、细心。

就业前景:就业市场需求量巨大,商业和工业机构都需要会计师。刚毕业的学生可能当成本会计、查税员等。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私营公司工作,如大、中会计师事务所;15%的毕业生自行开业提供报税服务及财务咨询。工作流动性较大,资深人员可成为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许多大公司的财务总监CFO(Chief FinancialOfficer)都是学会计专业的。

起薪:$41000平均年薪:$63500

“升级”与发展:会计一般不需要高级学位,只有18%左右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攻读研究生学位。

精算科学ActuariaI science

对商业风险进行精确评估的学科叫作精算科学,与其相近的专业是风险管理专业。精算专业学习对商业风险进行精确的计算,为投资、保险提供依据。例如,在某地投资设厂生产某种新产品的风险;保险公司对保险客户收取多少保费才能既保证赢利,又不因价格太高而使客户流失等等。

难度:★★★★

就业:★★★

收入:★★★★★

基础知识:数学、应用数学、商业知识,与人交流的能力。

就业前景:市场需求量不大,但该专业的学生数量

较少,就业情况尚好。毕业生多在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工作,成为精算师、会计师、投资银行家、风险投资家、银行职员、统计师等。精算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市场需求量较少,但在商业管理类中是平均起薪最高的。

起薪:$46 000

平均年薪:$65 000

“升级”与发展:经济硕士或MBA。有经验的资深精算师年薪远高于10万美元,公司高级主管的薪水常常超过百万美元。

经济学Economics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产品交换、消费,并分析、预测和激励经济发展的学科。近年来,经济学较多的使用数学及统计模型进行研究。大学本科要求学会使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精确大进行数据处理,为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根据。

难度:★★★

就业:★★★★

收入:★★★★

基础知识:数学、统计学。

能力要求:与人交往的能力,领导才能、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就业前景:未来10年职业市场需求量超过100万;在企业管理、财政、金融、保险、销售等部门工作。

起薪:$40 600

平均年薪:$64 000

“升级”与发展:经济学主要培养的不是企业管理人才,但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读MBA成为专业化的企业管理人才。

金融管理FinancjaI Management

金融管理专业培养进入金融管理职业市场的学生。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专业,个人、公司、政府和私人机构越来越依赖专业金融人员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

难度:★★★

就业:★★★★

收入:★★★★

基础知识:社会科学、数学、数值分析、计算机。

能力要求:批判性思维与阅读能力,研究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就业前景:公司的金融部门,保险、证券、房地产业,政府的财政管理部门等。许多人的理想是去投资银行工作。一般初级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工作时间很长。不同的工作单位,薪水待遇相差极大,毕业生第一的总收入从4万到10万美元不等。虽然有的毕业生去了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工作,拿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薪,但大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小银行或机构工作。两者的待遇相差极大,并不是人人都那么容易“爆发”。

起薪:$40 600

平均年薪:$62 000

“升级”与发展:商学院MBA。

商业管理GeneraI Business

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有商业管理课程或商业管理专业。虽然职业市场的需求量巨大,但是人才的供应也非常的充裕。

难度:★★★

就业:★★★★

收入:★★★

基础知识:数学、计算机、英文。

能力要求:具备很好的口头、书面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就业,职业:时常需求量巨大。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许多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工作,从事公司管理、会计、税务、财政管理、销售工作等。商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收入未必如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其平均收入比全国各专业的平均收入略高一些(8%)。

起薪:$38 254

平均年薪:$58 000

“升级”与发展:MBA。

市场开发Marketing

市场开发专业学习市场研究、市场策略、宣传、销售、价格、产品开发、公关等。市场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广告和销售技术、市场策略知识,还要深入了解经济、会计、金融管理和信息技术等知识。

难度:★★★

就业:★★★★

收入:★★★

基础知识:数学、统计、写作、计算机。

能力要求:书面、口头表达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就业前景:市场需求巨大。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公司工作,如保险、股票、证券、房地产业,主要从事销售、市场和管理部门的工作。

起薪:$35 000

平均年薪:$57 000

“升级”与发展:MBA。

公共管理学PubI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学是培养的是管理人才,但与商业管理不同的是,它是为了培养政府管理人员。该专业毕业生多数为联邦、州或地方政府服务。

难度:★★★

就业:★★★★

收入:★★★★

基础知识:英文、写作、人文学科、计算机。

能力要求:书面、口头表达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就业前景:公共管理学培养的虽然是政府管理人员,但45%的学生毕业后到公司工作,只有35%的学生到政府部门工作。因此其就业出路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公司的管理人员或经理,保险、证券、房地产、销售、社会工作者等等。

起薪:$35000平均年薪:$54000

“升级”与发展:上法学院读法学博士,上商学院读MBA。

中国一东盟商会领袖论坛在南宁华南城成功召开

作为第八届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一东盟商会领袖论坛在南宁华南城召开。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东盟秘书处秘书长素林等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领导、商协会、各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东盟企业界人士约200人出席会议。论坛旨在增进各商会间的沟通和友谊,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共同繁荣。

本届论坛以推进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为大背景,乘接第八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举行的春风,以增强行业合力、推进双边务实合作为目标,在提升双边贸易关系,加强重点合作领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论坛上,各行业精英各抒己见,互通信息,加强商贸组织在双方贸易物流上的合作,为共建中国一东盟畅通的商贸物流体系提供了非常必要的理论支撑。

中国银行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10月26日,中国银行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合作协议的约定,双方未来将在银企合作、促进双方客户沟通与交流、人民币离岸业务、人才培养、搭建两国青年创业者交流与学习平台等领域加强合作。中国银行将积极支持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员公司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投资项目,在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风险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在未来三年内向总商会会员公司提供不少于等值3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意向。

驻珀斯总领事汪银儿出席澳大利亚西澳中华总商会年度晚会

2011年10月29日晚,中国驻珀斯总领事汪银儿出席了澳大利亚西澳中华总商会举行的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年度晚会。包括西澳州督麦卡斯克、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西澳副州长海默斯、珀斯市长斯加菲蒂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800余人应邀出席了此次活动。

汪总领事在致辞中积极评价了西澳中华总商会在促进中澳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介绍了中国政府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有关情况。他着重强调了文化是促进国家和人民之间友好往来的重要平台,并希望总商会以及到场的各界人士继续参与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中澳关系更加稳固、持久和富有活力。

政和上海商会会员企业逾千家酒店业异军突起成“新星”

1 1月8日,从政和上海商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了解到,近年来,政和上海商会企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酒店行业异

军突起。由政和上海商会会员企业创办的各类商会酒店已有200多家、近3万张床位,宾馆档次也由原来的快捷连锁店为主向星级商务酒店提升。

据了解,政和上海商会会员企业已突破1000家,出现了“碧城”、“城大”等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建材品牌企业以及群大、浦众等大规模综合性市场。这些会员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年产值达数亿元的酒店业成为行业“新星”。

光学玻璃制造业前三季交销增速猛增近七成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相关人士介绍,今年1至9月,光学玻璃制造业产销增速超过65%,在仪器仪表行业下属的1 4个子行业中遥遥领先。数据显示,仪器仪表行业的平均增速在30%左右。

根据机械工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仪器仪表行业生产运行快报,1至9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12.67亿元,同比增长30.77%;完成销售产值4160.16亿元,同比增长29.64%。

业内人士认为,光学玻璃业火爆很大一部分原因与电容式触摸屏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关。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高德纳)分析,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3D电视等产品销量年均增长率都将超过50%,电容式触摸屏将成为以上产业快速发展最直接的受益者。

四部委正式下发通知:新能源汽车拟免摇号、不限行

11月11日,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有效促进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通知》要求,各试点城市要在落实好中央试点政策的同时,积极研究针对新能源汽车落实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并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扶持政策。

同时,试点城市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个人新能源汽车用户在其住宅小区停车位或工作场所停车位配套建设充电桩,该类充电桩与新能源车辆的配比不得低于1:1;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提供充电设施建设的服务。

此外,在政府机关和商场、医院等公共设施及社会公共停车场,适当设置专用停车位并配套充电桩。同时,城市要调配资源建设少而精且覆盖示范运行区域的快速充电网络。

中国初步计划5到7年研制出重型直升机

11月7日,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夏群林向媒体透露:“目前重型直升机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能够制造,我们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待国家立项决策后就可运作,初步计划5到7年研制出来。”

重型直升机是指起飞重量大于20吨的直升机,与其他直升机相比,装载吊挂量大、运输效率高,能快速完成特殊任务。

眼下,中国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已形成了从1吨级到13吨级的民用直升机产品谱系,累计交付上千架直升机,但起飞重量超过20吨的重型直升机技术还属于空白。

我国已形成年产值1000多亿元环境标志产品群体

近年来,环保部先后颁布了71项环境标志标准,已有1600多家企业生产的3万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形成了年产值1000多亿元的环境标志产品群体,成为我国社会选择绿色产品的重要依据。

在11月11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高峰论坛上,环保部副部长吴哓青介绍,我国正以低碳产品认证,引领全社会绿色消费。环保部在中国环境标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相关工作。截至今年6月30日,环保部已在办公和家用电器领域发布了5项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标准,共有16家企业生产的5类728种规格型号的产品通过认证。

据了解,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俗称“十环认证”,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

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5750万成交

11月12日晚,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姚黄魏紫一明清古典家具”专场于北京举槌。该专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数量最多、品种最全、拍品等级最高的古典家具专场拍卖会。现场人气旺盛,最终该专场成交2.3亿元人民币。

其中,“姚黄魏紫一明清古典家具(一)”中,来自日本中山商会于上世纪初从恭王府中收购的清代宫廷御用家具“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以57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摘得本场桂冠。该宝座为带有典型欧洲巴洛克装饰风格的清代紫檀西番莲纹宝座,以欧洲经典的“西番莲”纹为主要雕饰纹样。既有中国传统家具的间架结构,沉稳大气,又显露欧洲风格的华丽多姿,是中西合璧的佳作。

秋拍大佬齐聚惟精品抗跌市场进入性价比时代

11月13日深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竞价后,受多方人士高度关注的中国嘉德2011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在北京结束。

此前,受大环境影响,艺术品秋拍“寒流”声四起。市场人士都明白,嘉德这场拍卖对于今年艺术品秋拍市场的风向标作用——“大观”是集聚名家精品、天价频出的嘉德特色专场。今年秋拍何去何从,“大观”的结果是有说服力的。

好在嘉德挺住了。尽管与春拍相较有所差距,但“大观”专场总成交额依然高达10.73亿元人民币,并创下不少纪录。其中,齐白石盛期精品《山水册》以1.94亿元问鼎;《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王晕《唐人诗意图》再次迈过亿元大关,以1.265亿元易主,创出王翠作品的新纪录。此外,傅抱石《琵琶行诗意》(8280万元)及黄宾虹《山川卧游卷》(5290万)均创出画家的最高拍卖纪录。

盈时首拍日本皇室旧藏元代名画《炀帝夜游图》

据北京盈时拍卖公司透露12月16日在北京国贸三期大厦举办的该公司的首拍中由日本帝室博物馆旧藏的我国元代名画《炀帝夜游图》将现身拍场。消息一出,备受关注。

《炀帝夜游图》是我国著名的元代名作,立轴,设色绢本,196×103厘米。作品以写实的笔法,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隋炀帝夜游西苑之奢华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帝王享乐的生活。在画面上,隋炀帝居于画面右侧中心位置,主体突出,情貌安详,仪表雍容。身旁随侍甚众,一片歌舞升平景象。从构图看,其人物和楼台、树木等背景处理得疏密有致,紧密而不失疏朗,层次展现得十分生动自然,尤其是矿物质颜料的使用,历尽数百年依旧满纸灿烂。

《炀帝夜游图》原系日本帝室博物馆旧藏,至今附有日本帝室博物馆的原签。1928年它参加了在日本东京美术馆举办的“唐宋元明名画大展”。曾经为日本著名收藏家西胁济三郎收藏,后回流归国。

香港佳士得将呈献“雅士窖藏”单一私人珍藏

上一篇:人力资源优势下一篇:毒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