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技改项目

2024-05-02

煤矿技改项目(精选三篇)

煤矿技改项目 篇1

山东济宁矿业集团霄云煤矿选煤厂是霄云煤矿下属的矿井型选煤厂, 设计规模为0.9 Mt/a, 入选本矿焦煤、肥煤。选煤工艺采用不脱泥无压入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细煤泥浮选联合流程。粗煤泥采用小直径旋流器组+弧形筛工艺分级回收。实际生产中, 由于粗精煤泥灰分居高不下, 无法掺入合格精煤, 只能掺入中煤, 因此损失了部分精煤。为了回收损失的精煤, 有必要对原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工艺改造。原粗煤泥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如下:

(1) 0.5~0.25 mm粗煤泥未经有效选别。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对小于0.5 mm的煤泥分选效果相对较差, 灰分不易控制。原设计粗煤泥回收工艺为:精煤磁选尾矿经FX300×8水力分级旋流器组浓缩分级后, 旋流器底流中的粗煤泥直接采用弧形筛和末煤离心机回收, 作为精煤产品;而实际生产中要求综合精煤灰分不超过9.5%, 这部分粗精煤泥灰分很难控制在9.5%以下, 一般在15%左右, 高时可达2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掺入精煤产品, 主洗精煤要为其严重背灰, 不但不易控制综合精煤灰分, 而且降低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密度, 降低了主洗精煤产率。为了保证系统稳定, 只能将这部分粗煤泥掺入中煤产品, 造成部分精煤的损失。

(2) 末煤离心机不适合煤泥脱水。实际生产中, 精煤磁选尾矿水力分级旋流器底流与中煤矸石磁选尾矿旋流器底流经弧形筛处理后, 与主洗中煤一起进入中煤离心机, 经常导致离心机筛篮堵塞, 造成中煤胶带输送机严重跑水。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煤泥系统技改前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 技改方案

针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煤泥系统存在的问题, 矿方委托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对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针对粗精煤泥灰分超标问题, 采用大直径煤泥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工艺, 并将固定弧形筛更换为振动弧形筛, 以处理粗煤泥分选机溢流;同时, 在下游新增煤泥离心机, 将振动弧形筛筛上物料脱水后掺入精煤。针对中煤离心机产品水分高、中煤胶带输送机易跑水的问题, 在主厂房二楼新增1台高频振动筛, 以处理中煤矸石磁选机尾矿旋流器底流及粗煤泥分选机底流, 筛上物料直接掺入中煤, 筛下水进入尾煤浓缩机。技改后的粗煤泥回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技改后的粗煤泥系统工艺流程具有以下特点:

(1) 因粗煤泥分选机采用干扰沉降的工作原理, 其分选精度受入料粒度范围的影响较大, 因此采用规格较大的FX610-GT水力分级旋流器代替规格较小的FX300×8水力分级旋流器组, 提高了分级粒度, 实现了底流夹细少, 分级效率高的目标, 可为下游粗煤泥分选机提供窄粒级入料, 提高了粗煤泥分选机的分选精度。

(2) 充分利用现场空间, 在主厂房二楼新增煤泥离心机及高频筛, 分别处理粗精煤泥及粗中煤泥, 在显著降低产品水分的同时, 避免了原工艺煤泥进入中煤离心机而导致的胶带输送机跑水问题。

(3) 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 对原有系统的变动少, 系统新增循环水用量仅30 m3/h, 利用原循环水泵的富余即可解决, 未破坏原系统的水平衡。

3 技改效果

粗煤泥系统改造后解决了原中煤胶带输送机跑水的问题, 并利用粗煤泥分选机对原掺入中煤的粗精煤泥进行分选后, 使这部分粗精煤泥的灰分降至9.5%~10%, 水分降至10%以下, 可直接掺入精煤。

3.1 技改后粗煤泥回收系统的分选效果

目前粗煤泥分选机入料的浮沉资料见表1, 其可选性曲线见图3。由表1可见, 未经分选前的粗煤泥灰分约为20.45%, 难以掺入综合精煤。由图3可知, 当要求粗精煤泥灰分为10%时, 其精煤理论产率为76.25%, 理论分选密度约为1.71 kg/L, 分选密度±0.1含量为10.66%, 属于中等可选性煤。

表2所示为利用格式法计算出的粗煤泥分选机的溢流、底流产率及重产物分配率结果, 粗煤泥分选机的重产物分配曲线如图4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 粗煤泥分选机的溢流及底流产率分别为71.43%和28.57%。根据《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T 15715-2005) [1]的规定, 可计算出该计算过程的均方差, 如式 (1) 所示:

均方差的计算结果为:σ=1.168, 在规定所允许的范围内, 说明粗煤泥分选机的入料及产品浮沉试验结果的误差在可允许范围内。

分配曲线拟合选用反正切模型, 拟合方程式为:

由式 (2) 可得到δ25=1.489 g/cm3, δ75=1.673 g/cm3, δp=1.565 g/cm3。

可计算出粗煤泥分选机分选过程中的分选密度δp=1.565 kg/L, 可能偏差Ep=0.092 kg/L, 不完善度I=Ep/ (δp-1) =0.163, 分选指标理想。

3.2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现场考查, 目前FX610精煤磁选尾矿旋流器的入料、溢流、底流浓度分别为11.08%、7.75%、47.45%, 计算得旋流器底流产率为35.92%, 煤泥水密度接近1.035 g/cm3 (煤泥的密度取1.50 g/cm3) 。现场精煤磁选尾矿旋流器组入料量240 m3/h, 可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精煤磁选尾矿旋流器底流中的物料量:Q=240 m3×1.04 t/m3×11.08%×35.92%=9.89 t/h。

采用粗煤泥分选机对粗煤泥系统进行技改后, 控制溢流精煤灰分为10%时, 霄云煤矿选煤厂每小时可生产合格粗精煤泥:Q=9.89 t/h×71.43%=7.06 t/h。取样时现场处理量基本维持在175 t/h, 则粗煤泥系统技改后, 精煤产率可提高7.06 t/h÷175 t/h×100%=4.03%。

目前, 因主洗系统不再为粗精煤泥背灰, 且这部分粗精煤泥的指标可灵活调节, 从而在不影响综合精煤灰分的前提下, 使综合精煤产率有了较大提升。由此可见, 粗煤泥系统的技改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综合精煤产率及综合效益的提升效果显著。

4 结语

山东济宁矿业集团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工艺改造项目的生产实践表明, 在原有重介系统中, 新增大直径水力分级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振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工艺, 对超灰的粗煤泥进行分选, 分选效果良好, 提高了全厂的综合效益。

摘要:针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精煤泥灰分过高, 难以掺入合格精煤, 致使综合精煤产率较低的问题, 利用大直径水力分级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对原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工艺技改, 可将粗精煤泥产品灰分控制在9.5%10%, 明显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 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和企业综合效益。

关键词:选煤厂,粗煤泥,回收工艺,技术改造,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万峰煤矿技改情况汇报 篇2

万峰煤矿技改项目情况汇报

一、项目概况

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是由45万吨/年改扩建为120万吨/年的资源整合矿井,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为主体兼并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12.8878km2)和北部扩大空白区(3.2585km2)资源重组为1座单独保留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更名为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新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0045583),矿井井田面积16.1463km2,批准开采1-11号煤层,生产规模1.2Mt/a。

二、开拓、开采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立井+1180/296m,副立井+1180/257m,回风立井+1154/204.1m。

矿井以一个主水平一个辅助水平开采全井田,即以+1000m辅助水平开采5号煤层,以+940m主水平开采8+10号煤层。在5号和8+10号煤层中分别布置水平运输、轨道和回风大巷。

两层煤均采用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

三、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井巷工程量:除改造利用原风井井筒做风井外,其余为新建。井巷工程总长度8119m,掘进体积111868m3,万吨掘进率68m。

矿井利用原矿井工业场地与设施,占地面积6.05ha。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8598.6m2,总体积85764m3。胶带走廊长219.94m,行政、福利建筑物总面积12442m2,全部为新增面积。

四、设计、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山西东禺工程公司(一级资质),温州矿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一级资质),中煤建安第六十九工程处(一级资质),大同煤矿建井工程公司(一级资质),(安装)徐州安华安装工程公司(一级资质)等

五、项目建设

2010年8月12日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751号文批准项目建设正式开工建设。

矿井于2012年9月份开始联合试运转,9月11日已经通过山西煤炭工业厅批复。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120万吨/年的设计能力。2013年3月进行全面竣工验收。

矿井设计内单位工程98项,其中矿建36项,土建23项,安装39项。单项工程已经通过质量认证。其中合格工程98项,合格率10%;优良工程**项,优良率****%。

六、招标与签订合同

工程项目招标**项,签订合同**项,总工程费用****万元。未经招标签订工程合同**项,总工程费用****万元。

设备项目招标**项,签订合同**项,总设备费用****万元。

未经招标签订工程合同**项,总工程费用****万元。

七、主要工程完成情况(至2012年7月底)

井巷工程完成11904.6m。其中井筒757.1m,井底车场巷道1146.5m,主要运输及回风巷道9261.6m,采区巷道310m,水仓及通道327.7m,变电硐室101.7m。

土建完成生产建筑10750m2+20196m3,胶带走廊300m,办公及福利设施1677m2。

设备购置913台/件。

主要生产系统、2套综采(放)设备等安装完成。

120万吨/年洗煤厂1座。

八、投资与完成情况(预计至2012年)

项目概算投资总额为51340.6万元。其中:井巷工程为14013.5万元,土建工程5714.65万元,设备购置17331万元,安装工程2723.63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6458.57万元;基本预备费为4212.36万元;建设期间投资贷款利息为1206.6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480.23万元。

预计至2012年底,项目共完成投资102497.72万元,其中:井巷工程为31781.05万元,土建工程8683.35万元,设备购置11399.13万元,安装工程2195.55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48438.65万元。

未完工程投资(概算内)****万元,2013年起列入专项工程费用。

项目超概算51157.12万元。其中:井巷工程为17767.51万元,土建工程2968.70万元,设备购置-5931.89万元,安装工程-528.08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36880.89万元。

超概算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综述:① 初步设计漏项,因矿井初设编制时间早,加之当时的条件限制,对某些项目要求标准较低,致使工程项目漏列较多,特别是煤矿安全六大系统方面及小的井巷工程等。比如:二采区水仓、泵房、变电所,井下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系统,地面土建工程中的瓦斯抽放站配套的10kv变电站等; ② 概算外工程,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地面工程必须建设,但概算没有包括,如为了提升煤质而建设的原煤分筛车间以及煤场储煤仓、煤场办公楼等;③ 个别项目概算金额较低,个别单项工程概算金额较低,与实际严重不符。④ 物价上涨和人工成本增加,近年来物价连续上涨,特别是矿井建设的2008、2009年期间。另外,各种材料实际价格高于预算价格;⑤概算里没有一采地区,概算已经完成部分没有列在里面,总投资里面包含已完成的工程和一采地

区。

(一)矿建工程超概算分析

概算投资14013.54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1781.05万元,超概算金额17767.51万元。

1、主井筒。设计概算800万元,实际完成2578.56万元,超概算1778.56万元,整合前已经完成。

2、副井筒。设计概算700万元,实际完成2648.13万元,超概算1948.13万元,整合前已经完成。

3、风井筒。设计概算800万元,实际完成2563.62万元,超概算1763.62万元,整合前已经完成。

4、井底车场及硐室。设计概算300万元,开工至2011年底实际完成18860.07万元,超概算18560.07万元,整合前已经完成。

5、兼并重组前有些矿建投资部分还没有完成兼并重组前的原万峰煤矿,因二采轨道、二采皮带、二采回风三条主要开拓巷道还没有延伸到位置,初采工作面1207和1209上下巷道均没有施工,剩余概算资金为9344.7万元还没有发生。

(二)土建工程超概算分析

概算投资 5714.6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8683.35万元,超概算金额2968.7万元。

1、提升系统。设计概算538.97万元,实际完成1297.30万元,超概算481.26万元。

2、通风系统。设计概算29.61万元,实际完成72.28万元,超概算42.67万元。

3、压风系统。设计概算29.31万元,实际完成132.10万元,超概算102.79万元。

4、地面运输系统。设计概算24.15万元,实际完成109.71万元,超概算84.96万元。

5、室外给排水及供热。设计概算137.70万元,实际完成220.77万元,超概算83.07万元。

6、场区设施。设计概算492.41万元,实际完成988.56万元,超概算496.15万元。

7、居住区。设计概算724.99万元,实际完成948.98万元,超概算223.99万元,(三)设备购置

概算投资 17331.02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1399.13万元,剩余概算金额5931.89万元。

没有完成原因:

1、2011年以前,矿井主要为巷道开掘工程和地面房屋建设,使用的设备少。另外,一些综采、综掘设备及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还没有及时入帐。

2、因万峰煤业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所以有些设备和大宗材料已到货,但公司供应部没开发票,不能计入设备投资,财务科按暂估材料入账。

(四)安装工程

概算投资 2723.64元,累计完成投资2195.55元,剩余概算金额528.08万元,没有完成的主要原因是原万峰煤业会计帐目分类不够明确,将设备购置与安装合并或者将安装投资与矿建和土建工程合并,这也是矿建和土建工程严重超概算的原因之一。

(五)其它费用

概算投资11557.7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6880.89万元,超概算金额

48438.65万元,其中主要是未结转的财务费用达27613.56万元,占74.87%。

煤矿技改项目 篇3

煤安监监察〔2011〕7号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立即开展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煤矿安全专项监察的紧急通知》(煤安监监察〔2010〕28号,以下简称《紧急通知》)要求,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相继组织开展了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煤矿安全专项监察。重点抽查了975处整合技改等煤矿建设项目,共查出隐患3543条,责令停止建设施工矿井93处,罚款1124.3万元,通过此次专项监察,进一步规范了煤矿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技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专项监察组织开展情况

1.及时部署,组织有力。《紧急通知》下发后,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传达部署,广泛动员,并结合驻在地区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煤矿项目实际,编制工作方案,明确监察范围、监察内容、监察要求和方式方法。陕西煤矿安监局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专项监察领导小组;河北煤矿安监局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会同省武警总队、煤炭行业管理等有关部门,联合对整合技改煤矿项目进行逐矿督导巡查;福建、河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级煤矿安监局主动与地方煤炭行业管理、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全力搞好专项监察。

2.统筹安排,狠抓落实。湖南煤矿安监局针对湖南全省煤矿整合技改工作任务重、施工进入关键阶段的现状,坚持结合监察计划、竣工验收、监督检查、举报核查开展专项监察;重庆煤矿安监局将专项监察贯穿于监察计划、元旦春节期间煤矿安全工作、重庆市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四大行动”等具体活动中。

3.有效监察,打击非法。山西、湖南等省级煤矿安监局,采取突击抽查、夜间巡查、跟踪督查等方式进行专项监察。贵州、云南、陕西等省级煤矿安监局在所属各监察分局检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重点督查,对查出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及时下达监察执法指令,并依据有关法规进行了严厉处罚;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向有关企业下达加强和改善安全管理的意见书、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提出加强和改善安全管理的建议书。贵州煤矿安监局林东分局针对平塘县者密煤矿擅自启封已整合关闭煤矿的非法生产行为,及时向平塘县人民政府通报,并提出了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依法抓捕组织盗采人员、炸封非法井口、对负有责任的公职人员进行处理等建议。

4.结合实际、整体推进。黑龙江、山东煤矿安监局针对驻在地区煤矿整合技改项目少的情况,将改扩建项目一并纳入本次专项监察中,有效地推进和加强了改扩建项目的安全管理;湖南、云南煤矿安监局结合已公告关闭矿井是否关闭到位进行监察,促进整顿关闭工作,以关闭促整合,并对改扩建煤矿竣工验收内容和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将工程技术人员配备、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等纳入验收标准,努力促进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山西煤矿安监局对专项监察中查出的隐患问题进行跟踪督查,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有关煤矿企业监督矿井进行整改,按时复查,要求做到隐患不除不得复工;同时,继续把瓦斯灾害和水害严重、进入二期建设的施工矿井和整合矿井作为重点监察对象,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责令停止施工。河南煤矿安监局结合专项监察,在春节期间继续以整合技改和兼并重组矿井为重点,加强安全监察,防止煤矿冒险蛮干引发事故。

通过此次专项监察,治理了一批煤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严厉打击了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建设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工作,大力推动了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煤矿建设秩序。

二、专项监察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项目违规建设。监察中发现,一些整合技改煤矿未取得开工建设手续,甚至无采矿许可证、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即擅自组织开工建设;部分整合技改煤矿未及时关闭不予利用的井筒;个别煤矿借整合名义擅自组织生产,有的整合主体甚至擅自启封被整合关闭煤矿的井巷进行非法生产。

2.部分项目现场施工组织混乱,安全标准、技术措施不落实。从各地上报情况看,部分项目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技术管理不到位;有的项目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不按批准的设计施工,施工顺序不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709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小煤矿较多、资源整合任务较重的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大部分整合项目由煤矿生产企业队伍自行施工建设,未聘请监理单位,未进行工程质量认证,第三方监督责任难以落实;一些瓦斯灾害严重矿区的煤矿,不进行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相关参数测定,未编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和瓦斯抽采设计,防突措施不到位;一些水害严重矿井探放水等防治水措施不符合要求等等。

3.兼并重组煤矿问题依然严重。一是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工作进展不平衡。目前只有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全面展开了兼并重组工作;湖南省已制定兼并重组方案,其他省(区、市)的兼并重组方案还在制定当中。二是部分小煤矿技术资料匮乏、不真实,采空区范围不明确,瓦斯、水文地质灾害条件不清。三是由于兼并重组矿井数量大,所需专业人员较多,部分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还没有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特别是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继续认真做好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严把煤矿建设安全准入关。严格按照《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等安全标准和规定要求,开展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工作。对地质灾害不清、安全条件未查明,设计达不到安全标准的不得审查批准;安全设施达不到设计标准的不得通过验收。同时,应将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纳入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监察内容,进一步提高新投产各类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已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批,但未包含“六大系统”建设有关内容的建设项目,应督促煤矿企业抓紧补充完善相关内容,并及时组织实施。

2.继续加大对整合重组煤矿建设项目的监察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建设行为。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资源整合技改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监〔2010〕185号)和《通知》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资源整合技改和兼并重组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现场监察必须制定工作预案,明确监察的方式、重点和主要内容等,对未严格落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未按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未按规定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和存在其它重大隐患的,必须依法从严从重查处,按上限予以处罚,该停产整顿的一律停产整顿;经停产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对于未经批准、擅自施工发生伤亡事故的新建、改扩建和整合重组项目,要依法从严从重查处,并对相关企业进行通报批评,对其所属煤矿建设项目进行限批。

3.进一步推进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提高监察执法工作质量和效能。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必须依法依规、程序完备。项目未经核准或批准、未划定矿区范围或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一律不得受理;存在问题未经整改的,一律不得批准;审查验收报告书内容必须齐全、准确,重点突出,意见明确。现场监察执法要抓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矛盾,做到程序合法、事实清楚、依据充分,执法文书规范有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共性安全问题的,在依法做出现场处理后,要将情况及时通报当地人民政府及其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4.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6号),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技改工作步伐,加快转变煤炭领域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煤矿生产力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督促各地切实加强对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煤矿的日常监督管理,推动兼并主体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上一篇:兴修水利下一篇:数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