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在我们心中

2024-05-20

祖国在我们心中(精选七篇)

祖国在我们心中 篇1

习作要求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脑洞大开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或写一篇读后感,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这就要求我们围绕主题,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写什么呢?可以写祖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写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可以写祖国的灿烂文化,古国的文明;可以写祖国地大物博、江山多娇;可以写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可以写为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发奋读书……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热爱就可以写。

指点迷津

1.确定主题,观点明确。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可以写成演讲稿,激情演讲,扣人心弦。演讲的内容安排可以以祖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顺序排列,也可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祖国的巨大变化,还要善于用事实和细节打动人。例文《祖国在我心中》的小作者就写了祖国的过去和现在,写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写了祖国的地大物博和美丽。

2.内容要真实,事例要有说服力。演讲中为了表明观点需举例说明,所举的事例一定要真实,不能虚构,更不能瞎编。事例要典型,要有说服力。

祖国在我们心中 篇2

在世界地图上,中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东方;在无数赞美中国的歌曲里,它好似一条巨大的猛龙,盘旋于世界东方……2009年是南京解放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真想为此好好感慨一番。

1937年12月31日那场日骇人听闻、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令经历过它的人刻骨铭心,也令人们毛骨悚然。当时日军侵占南京,使用最残暴和最野蛮的手段,在南京制造了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日军进城后,兽性大发,对无辜的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疯狂杀戮。12月18日是屠杀最多的一天,约5.7万中国人被日军用铁丝捆绑着在江边集体屠杀。日军这种杀人不眨眼的行为真令人心惊肉跳、悲愤欲绝。然而南京遭到的破坏还不止那场大屠杀,从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到之后四年的内战,南京饱经风霜。终于,南京于1949年解放了,终于又能发展了。

中国的喜讯接二连三。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在举行开国大典。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人民领袖毛泽东肃立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话音刚落,天安门广场上沸腾了,举国沸腾了!此时此刻人们有的欣喜若狂地欢呼雀跃,有的歇斯底里地狂呼大叫,还有的竟不顾一切地在天安门广场上狂奔乱跑……总之,无一个中国人不兴奋激动。虽然我没有亲身看过宣布新中国成立时的情景,但每当我想起这天,就仿佛身临其境,也像他们那样兴高采烈,欢庆成立。从那些人欢快的声音中,不仅能感受到他们是多么欣喜,更能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中国的伟大。

在我们心中,祖国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不仅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而且创造了无数辉煌和奇迹。

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六(2)班

我们心中要装着祖国 篇3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导弹之父。当你在国庆60周年,看到中国的导弹车队在天安门广场隆隆地驶过,全世界都投以敬佩的目光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是钱学森,为我们祖国带来了尊严和光荣。他用他的青春、热血、生命和作出的卓越贡献,启迪我们中周人心中要装着祖国。

《钱学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在美国再也按奈不住了,日夜盼望着能回到祖国。可是美国却不允许他离开,经过5年的努力,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归国航程。从此,钱学森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学完课文后,我被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深深感动。钱学森为了回到中国,而放弃了自己在美国享有的一切优厚待遇。这样一个爱国的人才,国家怎么可能不重用?在国家的栽培下和钱老的努力下,他又先后获得了不少的名誉,如:“杰出校友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等。钱学森不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很是爱国。他在祖国不富裕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因为他觉得作为留学生在外国学习,之后就应该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当然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而不应该只顾个人利益。有些同学虽然学习很认真,天天背英语,一心想考托福,以便移民外国。我们觉得这种境界是不高,他们同钱学森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向钱学森学习!

朋友,让我们心中装着祖国,认真地去学习、去钻研,像钱学森一样,成为让祖国为之自豪的人才!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初二

指导教师:薛汉忠

写作感言:

在文学这一条漫长的道路中,我踯躅在文学中,享受着文学赋予我的熏陶。我热爱文学,又喜欢写作,喜欢用手中的笔去记录、用心去聆听。如果说,阅读让我了解了一位位名人。领略了一处处名胜;那么,写作便让我抒发了对名人、对名胜的喜爱,让我内心的情感得到了更好的升华。

祖国在我们心中 篇4

关键词:表现,善良,爱,审美经验

韩国电视连续剧《爱在何方》 (又名“天可怜见”) 围绕李姓、金姓、姜姓三家人展开, 以职场工作、家庭生活为切入点, 通过特色鲜明的人物、清晰的线索, 让观众在悲喜中充分感悟到爱、真、善等人性之美。

一、《爱在何方》的表现艺术

表现即内在情感的外部呈现。人类的表现活动是极为复杂的, 它有形形色色的种类和方式。韩剧《爱在何方》2011年8月份央视电视剧频道海外剧场首播, 2013年12月还进行了重播。该剧没有十分耀眼的明星, 却以清新的风格给每一位看过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韩剧《爱在何方》讲的都是家长里短的事, 没有大起大落, 剧中角色的言行举止, 更像隔壁邻居的生活。整部作品仍然是以日常生活的平淡状态显现出来的, 营造美轮美奂的氛围——平淡、温暖、爱, 愉悦观众视听觉, 心里也感到温暖。韩国家庭剧《看了又看》《爱在何方》等, 作品大都有意过滤了社会历史背景, 将镜头对准家庭, 浓墨重彩展示家庭剧的特质, 更容易超越时间, 关注一些更为永恒的东西, 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作品以家写家, 温情看世界, 超越现实。

韩剧《爱在何方》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有独特之处。作品用叙事手法刻画人物。李子京是一位开朗、乐观、温柔、善良的女孩, 未曾见过亲生父母, 养父过早去世, 她不得不大学辍学担起生活的重担。性格坚强甚至于倔强, 但又异常脆弱和敏感。渴望得到爱情, 为了得到爱情勇敢地接近自己爱的人。但当爱情来临时, 她表现踌躇。与具王慕有点小隔膜, 关系未明时, 表现异常冷漠 (表面) , 但内心火热, 一旦决定嫁给具王慕就不顾其他任何阻挠, 敢于承担一切磨难。剧中通过多个他们约会的经典桥段和婚后相处中的点点滴滴, 把具王慕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相当丰满:善良、正直、孝顺、幽默、心胸宽广、感情专一、帅气性感, 可以说具王慕是一个内心有爱、气场强大的人, 满足人们对男人所有的幻想。经典桥段:给心爱的人蒙上纱巾, 在她耳旁插上一朵含苞待放的粉色玫瑰;为博爱人开心一笑, 偷穿妹妹的超短裙搞怪;偷偷拿走主管的便当送给子京享用;穿坏了女友的高跟鞋, 就背着她走回家;在海边把女友扛在肩上开心地笑;求婚时涂着口红唱着从帮佣那里学来的歌……诸多的浪漫场景都让我们深深感动。

二、《爱在何方》艺术表现引发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就是人们欣赏着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 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与审美对象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决定一件审美对象 (作品) 是否深切感人, 能否获得深刻的审美经验, 还要看审美主体内心深处有没有与作品的表现性质相对应的感情体验。一件作品的表现性质是审美对象的最深层的东西。

一部影视作品、一首音乐曲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数年, 能够受到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欣赏, 共同获得美的感受, 形成审美共识。在影响审美共识的诸多因素中, 文化共识也许是最重要的, 它影响着人们的情感、道德、认知结构等, 而这些又恰恰是在审美实践中无法绕开和回避的基本因素。韩剧《爱在何方》大篇幅描写李子京和具王慕的善良:继母 (金培德) 知道子京与清和交往时大打出手, 恶语相向, 但继母生病和索要生活费时子京还是出钱照顾继母。具王慕知道岳母拿录音 (子京身世) 威逼索要爷爷留给他的房子时, 为了子京的幸福还是把房子给了继母, 这些我们为之动容。

诚如荣格所说, 人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体验都会在人们的心理深处形成一种积淀, 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 都会伴随着人的成长而日益丰富, 并逐渐融入到人的记忆结构之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结构和价值取向。在人类心理积淀的平台上, 最伟大、最具永恒魅力和能量是爱, 从单一的两性之爱到人性之爱, 从家庭之爱延伸到社会、民族乃至国家之爱, 正是这种爱的共性, 使得爱的主题在影视作品中能够不受时空限制永具磁力。《爱在何方》通过艺术家出色的表演将爱情、亲情、友情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让观者在悲喜中反复解读, 引发心灵深处的震撼。

亲情、爱情是《爱在何方》最大的亮点, 除了子京和英善的母女深情这条主线外, 最大看点是具王慕与子京的温馨浪漫、坚贞不渝的爱情。时尚的服饰、精致的生活、异国婚丧嫁娶的新奇之感, 一系列激烈的冲突、演员出色的表演、富有哲理的台词、喜剧元素融入都为本剧增色不少。因此, 真正的审美经验是既符合人的知觉规律, 又符合社会价值的, 积淀着特色时代社会之情感, 这种社会情感向人传达着某种适合主体所在时代主流的社会内容, 或它所在阶级的愿望、理想和思想情趣。

参考文献

[1]彭玲.影视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国旗下的演讲祖国在我们心中 篇5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主义教育之祖国在我们心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至今活在我们心中,古代,有南宋的岳飞,明代的戚继光,郑成功……近代以来,为了保卫国家,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更是有许多仁人志士为捍卫民族主权而慷慨就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多杰出人物,如邓稼先、华罗庚、钱学森等等,他们放弃国外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

爱国精神,是不分国界的。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许多国家中,爱国教育也是极受重视的。

美国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说过一句话:“不懂得热爱国旗的学生,无论他多么出色,都不是好学生。”在美国,热爱国旗是一件极其平常而又非常光荣的事。在波兰,每一所学校都专门设有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并使之融入政治、历史等科目中。在泰国,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政府极其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和爱国教

育。最具特色的是韩国,它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韩国人历来以使用本国产品而引为骄傲。可见,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说过:“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行动中。”如果祖国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话,每一个有正气的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为国捐躯。但是,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国并不需要我们上战场。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

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今天,当我们全校师生站在这里讲爱国主义的时候,东海海域,浪高风急,日本政府正在上演一出“购岛”闹剧,把我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窃为已有,把我们的克制当作软弱,把我们的珍惜和平当作兴风作浪、肆意妄为的资本,这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侵犯,是赤裸裸的强盗行径。此时此刻,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由这个问题我马上想到了大家的学习,如果我们的语文学不好,我们就无法写出一篇措辞强烈、掷地有声的战斗檄文;如果我们的数学、物理学不好,我们就不能很好地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我们甚至不能精确地发射一枚导弹;如果我们的地理学不好,我们就不能了解洋流及天气变化规律,我们就把握不准战略要地,我们就会在海战中一败涂地;如果我们的历史学不好,我们就无法借鉴历史上的许多著名战例等等……当我们的文化知识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当我们对现代科技一无所知的时候,当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手机的诱惑都抵挡不住的时候,所谓爱国只能是一句空话。

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作为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的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美化自然环境,创造高雅的人文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欢乐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夺取各学段的优异成绩,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此来报答培育我们的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同学们,国家要强大,民族要振兴,这一切希望的承载者,不会是别人,只能是我们,只能是包括我们平顶山市一高学生在内的所有中国青少年,所以,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把爱国情怀与脚踏实地相结合,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做一名有着爱国之心的奋斗青年!

祖国在我心中 篇6

祖国在我心中

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小学 林奕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当你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你听到高亢激昂的国歌奏响时,你是否为祖国的强盛而热血澎湃?是啊,此时,我们心中会燃烧起自豪的火焰:我是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我爱我的祖国。

翻开历史,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美丽山河的时候,多少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力量保卫华夏大地。爱国诗人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誓言,激励人们为正义而奋斗;著名作家郭沫若写的《炉中煤》让我们知道了他有一颗像炉火中的煤炭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女中豪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不向敌人屈服,最后慷慨赴死,年仅十五岁;爱国战士董存瑞、黄继光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的血肉之躯。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如今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绩。神舟飞天,百年奥运,展我中华雄姿;汶川地震,千年雪灾,显我华夏同心。中国正在与时俱进,正在飞速发展。目睹这一切,我无比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的少年!

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将落在我们中华少年身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要像冰山上的雪莲不怕风雪,像蓝天下翱翔的雏鹰顶着风雨前进,努力学习,勇敢拼搏,让祖国以昂然的身姿挺立于世界之林!

谢谢大家!

祖国在我心中 篇7

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历史又翻到今日。新的仇恨,新的血泪又涌现在我们眼前:1999年5月8日一对新婚不久的中国青年夫妇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2001年4月一位优秀的中国飞行员为了祖国尊严血洒南海上空……。

同学们,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能让鲜血再洒在中国历史的十字架上吗?我们能让闪着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国人吗?

不!决不!血、泪、仇。我们记住了,永远地记住了。让我们化作冬雨,将南斯拉夫的血场刷清。让我们化作精卫,将汹涌的大海填平……。

雪耻复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少年责无旁贷!

然而,我们许多少年人将自已民族的新仇旧恨忘掉了,将“五四”青年匍匐喋血,在血泪中仍高喊祖国万岁的那一刻忘记,将日本刽子手在南京城中狞笑着举起钢刀的那一刻忘记了……同学们如果我们沉溺在享乐之中将学习荒毁了,将前程荒毁了,将民族兴衰抛置脑后……这是一种毁灭,一种自我毁灭。

梁启超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当今世界的残酷竞争中,中国青少年能否肩负起民族振兴和洗刷国耻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命运。

我们的老师学识渊博、温文尔雅、谦和真诚、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我们青春焕发、热血沸腾。摆脱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风雨,敢于战斗。我们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可能要阻挡不期而来的洪水,抗击非典,预防禽流感,我们的飞船要上天,我们的足球要获胜,我们要研究转基因,我们要征服沙尘暴,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护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重担、义不容辞、任重道远。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今天的我们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是我们初中生活不变的主题。“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也许会受挫,也许会失败,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远航的水手告诉我们“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

努力吧!奋斗吧!中国青少年。为我们开辟民族复兴的新蓝天……!

辅导老师:罗超鹏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师下一篇:司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