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

2024-05-07

智能建筑工程(精选十篇)

智能建筑工程 篇1

智能建筑在我国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大趋势, 也是建筑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类建筑 (楼、馆、场等) 的智能化工程投资, 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8%, 有的已高达10%。但是, 工程质量的控制却并不尽人意。据调查,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运行正常, 并且起到重要作用的仅占20%;部分项目运行不正常, 尚可使用的系统占45%;有35%的系统不能开通使用或者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故障, 无人修复而报废。由此可见, 为规范智能建筑工程的验收程序以及提高智能建筑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效率”, 加强智能建筑检测, 甚至推行强制性标准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基本原则

目前, 智能建筑工程的工程竣工验收主要以《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为中心, 除此标准另有规定外, 其他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验收规范在遵循“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修订方针的同时, 为直接保护人身和系统及设备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为目的, 推出了强制性条文。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按“先产品, 后系统;先各系统, 后系统集成”的顺序进行。

3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的内容

在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 把智能建筑工程检测主要分为10个子系统, 分别为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以及住宅 (小区) 智能化。

3.1 通信网络系统检测内容

电话交换系统检测、会议电视系统检测、接入网设备检测、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系统检测、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检测。

3.2 信息网络系统检测内容

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应用系统检测、网络安全系统检测。

3.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内容

空调与通风系统检测、变配电监测系统检测、公共照明监控系统检测、给排水系统检测、热源和热交换系统检测、冷冻和冷冻水系统检测、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 (设备) 间的数据通信接口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检测、系统实时性检测、系统可维护性检测、系统可靠性检测、现场设备安装质量检查、现场设备性能检测。

3.4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检测内容

系统布线检查、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器检测、消防通信和联动设备检测、消防水系统检测、气体灭火系统检测、泡沫灭火系统检测、防排烟和通风设备检测、钢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和防火门检测、系统监控计算机和消防控制室检测。

3.5 安全防范系统检测内容

系统综合防范功能检测、视频监控系统检测、入侵报警系统检测、出入口控制 (门禁) 系统检测、巡更管理系统检测、停车场 (库) 管理系统检测、安全检查系统检测、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检测、安装质量检查。

3.6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内容

系统安装质量检查、系统电气性能检测、系统光缆性能检测、综合布线系统管理检测。

3.7 智能化系统集成检测内容

系统集成网络连接检测、系统数据集成检测、系统集成的整体协调控制检测、系统集成综合管理和冗余检测、系统集成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检测。

3.8 电源与接地检测内容

电源系统检测、防雷和接地系统检测。

3.9 环境检测内容

空间环境检测、室内空调环境检测、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检测、视觉照明环境检测和室内电磁环境检测。

3.10 住宅 (小区) 智能化检测内容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检测、安全防范系统检测、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检测、家庭控制器检测、室外设备和管网检测。

4 智能建筑工程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智能建筑工程涉及的强制性条文的有12条, 系原文引用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必须严格执行。

第一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为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 并应共同确认。

第二条:通过返修仍不能满足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 (子分部) 工程, 严禁验收。

第三条:分部 (子分部) 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 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 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必须具有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审批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特殊行业有其他规定时, 还应遵守行业的相关规定。

第五条:如果与因特网连接, 智能建筑网络安全系统必须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系统。

第六条:传感器、电动阀门和执行器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

第七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和电梯及自动扶梯系统在应急状态的联动逻辑功能应安全、正确、及时和无冲突, 并且还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安全防范系统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 (库) 在应急状态的联动逻辑功能应安全、正确、及时和无冲突, 并且还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第八条: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应引接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303验收合格的公用电源, 电源与接地系统必须保证建筑物内各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设备安全。

第九条:不间断电源端的中性线 (N极) , 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 做重复接地。

第十条: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 两端的相序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的相序一致。

第十一条: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可靠, 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2) 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 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 (3)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 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第十二条: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可靠。

5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案例分析

5.1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出现问题频率最高的系统, 在此系统中, 施工质量和产品质量综合反映在检测报告上。在某工程的布线系统中, 通过检测, 在线缆测试 (电性能) 的17项参数中, 有部分参数未能达标。可是施工方采用的是知名品牌, 而且是原厂正品。所以, 在确认接线图正确的情况下, 重点检查打线质量。除了打线的质量外, 施工过程中的生拉硬拽以及弯曲半径也是影响系统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

5.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在对监控器检测的过程中, 有时出现木纹状的干扰。这种干扰的出现, 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 而严重时图像就无法观看了 (甚至破坏同步) 。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1) 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 特别是屏蔽性能差或者线电阻过大; (2) 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受到干扰; (3) 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在逐项排查之后即可解决问题。

5.3 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的过程中, 有时存在一定的物理故障, 影响我们正常检测的开展, 此时, 我们需要进行排除。可通过ping或fping检查线路在网管中心处是否连通。假如连续出现“Request time out”信息, 即网络不通。这时可检查端口插头是否松动, 或者网络插头误接, 或者网卡故障等问题以排除问题。

6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智能建筑工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 它涉及到主体结构、暖通、给排水、供配电、通信、计算机、公安, 甚至是消防领域。所以, 这就增加了智能建筑工程检测验收管理上的难度。

6.1 智能建筑工程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

由于智能建筑工程的专业性较强, 涉及范围广, 这就导致了智能建筑工程在设计, 施工、监理、检测及验收这五个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设计上, 设计院主要由注册电气工程师开展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 由于智能建筑涉及的专业设备多, 导致某些设计文件本身就存在缺陷。而根据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某些检测项目的判定依据为设计文件要求, 这就失去了检测的意义。施工上, 某些从业人员缺乏对智能建筑工程的了解, 或者原先从事强电领域或者其他领域, 专业的技术人员稀缺, 整体服务水平偏低, 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6.2 定性的检查项目多, 定量的性能检测少

根据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大部分系统均以功能检查为主, 有些系统甚至没有定量的性能检测, 主观评价系统性能是主要的检测手段, 由于缺乏数据的支持, 使得进行现场检测时缺乏权威性。

6.3 系统试运行程序得不到保证

智能建筑系统中的通信网络、信息网络、建筑设备监控等系统有些需要在试运行1个月或者3个月之后在进行检测。可是, 接受工程检测委托是在竣工验收阶段之前, 某些施工方和建设方为节约成本, 在系统未达到试运行的规定时间进行检测, 导致检测机构无法严格按照验收规范执行。

6.4 施工单位缺乏对验收规范的严格要求

根据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第3.3.8条明确规定, 系统承包商在安装调试完后, 应对系统进行自检, 自检时要求对检测项目逐项检测。但是, 在实际工程中, 施工单位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 在申请工程检测委托时甚至未能提供完整的自检记录和相应的结论报告。

6.5 智能建筑未受到重视

智能建筑工程属于在主体结构的基础上, 为适合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而诞生的工程范畴, 是有异于主体结构, 工程的产品, 质量问题很少涉及到系统及设备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 所以, 智能建筑工程的开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7 结束语

虽然智能建筑工程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 但并不妨碍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不久的将来, 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所以, 我们需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 在智能建筑工程检测的技术上不断探索、创新, 为智能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主编.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质量监督分会, 主编.CSCS182:2005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建筑智能化工程合同 篇2

施工方乙方:

双方经友好协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规定,就工程一事一致达成如下合同条款:

一、工程名称及地点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二、工程范围及内容

1、工程范围:见附件清单

2、工程内容:按合同的设备清单进行管线敷设、设备安装调试及耗材的提供等,参与配合整个系统的联调。

三、合同条款

1、工程总价款为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报价内容包括:安装集成施工费、机房设备安装、二次搬运费用、耗材、1年维保服务费用、税费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其他一切相关费用。

四、工期及验收

1、工期为天,即从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2、如工程项目增加或发生变更,双方可重新议定工期。

五、工程质量

本工程的验收标准为:

1、本工程的质量等级为优良,验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甲方的投标文件或技术方案要求。

六、甲方义务

1、及时提供施工条件包括施工主材、场地等,并提供施工所需的水、电、热力等接口,保证乙方施工的合理需要。

2、审核乙方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

3、指定工地代表协调工程的有关事宜,办理有关手续,监督工程进度及质量。

4、竣工时及时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验收。

七、乙方义务

1、根据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认真研究,并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若因忽视上述情况而引起的损害,由乙方独立承担全部责任。

2、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项目建设单位或总包单位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有关管理规定。因乙方违反有关管理规定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乙方负责。

3、施工过程中,因乙方或乙方人员的原因造成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乙方自己负责。

4、施工结束,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人走场清,保持文明施工。因乙方导致工程验收拖延的,乙方应承担相关违约责任。

5、乙方负责将甲方运至施工现场的设备及材料及时装卸在现场专用仓库或指定场地,从乙方收到甲方设备材料起,乙方负责保障甲方设备财产安全,造成设备材料丢失或人为损坏的由乙方负责。

八、合同价款的支付

本工程项目为固定单价合同以前端监控点为单位,含基础、立杆、安装、调试等,机房部分也以单价单独列出。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乙方开具全额发票,甲方支付实际结算总额的90%,自验收合格后,项目进入1年维护期,1年维保结束后付结算总额的10%的尾款。

九、工程验收

1、工程竣工验收以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为准。

2、乙方施工完毕后报甲方,甲方组织业主方验收,以业主方验收通过视为验收合格。

十、工程保修

1、保修内容:合同条款所包括的工程范围及内容,遵守附件2中《宜兴公安关于“技防城”维护考核细则》的相关规定和考核办法。

2、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保修期为1年。

3、保修期内,乙方应在接到业主或甲方的故障报修通知后,30分钟内进行响应,2小时内派人到达现场进行维护,并在12小时内保证故障修复,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且甲方有权委托他人维修,费用由乙方承担。

十一、违约责任

1、乙方因施工质量或施工工艺不符合合同规定的,乙方应无条件返工或重新实施。由于返工或重新实施造成设备材料损失和工期延误,乙方应承担全部责任,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2、任何一方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条款履行均视为违约除不可抗力外,应负相应的违约责任。

十二、争议解决

因本合同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仲裁。

十三、其它

1、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决定。

2、本合同文件组成:

1)合同书;

2)附件施工清单

3、本合同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盖章后生效,双方必须保证执行。

4、本合同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均具同等效力。

甲方:

授权代表:

日期:

乙方:

谈谈智能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技术 篇3

关键词:智能建筑 建筑电气技术 弱电技术 建筑设计

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的种类不断的增多,设计也日趋复杂化,建筑电气技术保证了所有设备互不干扰的正常运行,因而在智能建筑领域得以广泛使用。

一、建筑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的概念

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气工程技术为基础,融合了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多元化的应用技术。它具有电气工程的明显特征,同时又吸收了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因此难以将其简单的划分到电工、电子、信息或控制类别中去。建筑电气技术的内容贴近时代又极具实用性,在我国当代建筑领域,尤其是智能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

智能建筑建立在建筑技术的基础之上,将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的产物,但其具体功能的实现却离不开建筑电气技术。智能建筑需要依靠数量庞大的电子设备才能实现其全部建筑功能。而想要维持这些电子设备正常运转,就离不开布线技术、电源技术、屏蔽技术、抗干扰技术、防谐波技术、防静电技术以及防雷与接地技术等多项电气技术的支持。可以说,在相关的多项电子技术的背后,建筑电气技术才是保障智能建筑基本功能全部实现的基础。

智能建筑中采用了数量众多的弱电系统设备,在此类设备的设计、安装于施工过程中,均离不开建筑电气技术的支持。由于弱电设备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干扰现象,而在智能建筑中,弱电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远远高于普通建筑,如果依旧对每套设备进行独立安装,不仅是对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更主要的是,大量设备之间的成复杂干扰会造成众多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而使用建筑电气技术对电子设备的安装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不仅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减少安装过程中对资源的损耗,还能够让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在电子监控技术方面,建筑电气设计摒弃了老式的计算机集中监控以及集散式控制的办法,转而研发新技术,开拓新领域,在现场总线系统模拟、以太控制网络开发、网络的集成控制以及各种新兴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在监控领域的应用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大推动了智能建筑监控技术的发展。

与监控技术结合最紧密的便是安全防范技术。在安防技术发展的初期,安全防范系统中包括电视监控、通道控制、入侵报普、人员巡查、无线对讲、边界防越等子系统均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有限,难以在同一时段内做到对智能建筑进行全面的监控。而当代建筑电气技术已经实现了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协作,大大提高了安全防范系统的严密度、可靠度和实时度,为智能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同时,随着各个子系统的相继数字化,整个安全防范系统也不断向着数字化、规模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建筑是为人们的办公和生活提供便利的人性化建筑,所以发达而完善的通信网络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设施。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网络和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等。而网络的布设和网络间的信息传输离不开建筑电气技术的支持。新兴的以太网络传输技术以其灵活的布线技术、优越的使用性能、高效的传输速率、方便的维护手段和合理的安装价格成为了当代应用最广泛的网络通信技术。通过采用以太网络进行数据传送,极大地促进了智能建筑内部的信息交流,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方便。

三、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智能建筑兴起之前,建筑电气技术就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建筑中,建筑电气技术应用的方向众多,但是由于传统的建筑中很少会同时使用到多种弱电设备,使得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较为独立,很少会遇到需要协调不同弱电设备运行的技术问题,令建筑电气技术缺少系统间协调配合的经验。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弱电设备的结构与功能不断地复杂化,加之智能建筑的逐渐兴起,传统建筑电气技术使用方式复杂、节能效果不佳、管理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限等缺点开始不断显现出来。智能建筑需要使多种使用功能得以共同实现,因而温控设施、空气调节设施、给排水设施、供电设施、照明设施、运输设施通信设施和安保设施等,均要实现安全可靠的不间断运行,就要求建筑电气技术解决所有设施的供电问题和设施间协调运行的问题。因此,现代化的建筑电气技术不断开拓创新,开发出了现场控制总线技术、以太网络传输技术、弱电技术、强电技术等多种实用高效的新型技术,保证了智能建筑内部的各项功能得以完整实现。

四、建筑電气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应该注意遵循以下事项:

1.经济方面

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要遵循经济实用的原则,做到经济节约、技术可靠、质量过关。在实际的工程中,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案应符合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合理选用新技术,保证技术的安全可靠,选用经过检验的合格产品,利用新型的技术来简化系统的设计,从而减低工程造价,保证经济上的合理,降低投资的成本。

2.设计方面

在对智能建筑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应该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智能建筑的功能全面、设施复杂,对设计和管理的要求较高,不同设备均有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功能和性能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想要盲目追求最新和最全是不切实际的。若片面的追求设备的先进和功能的齐全,不仅在设计上会存在意想不到的难题,还会加大项目实施的难度,并抬高投资成本,增大运行所需的费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却难以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合理的建筑电气设计应该从每个项目的基础出发,选取适合的设备和系统,采用恰当的技术,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不仅能够满足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也降低了运行管理的难度。

3.质量方面

首先,在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认真审阅和校对设计图,确保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其次,操作的过程要严格遵循电气施工质量规范,采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严禁使用伪劣产品,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

智能建筑工程 篇4

关键词:智能化科技,助推,绿色建筑

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技术应用的日趋深入, 从而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技术条件, 建立建筑能效系统监控平台, 对建筑物实施能效智能化监管, 将有效地提升建筑设备系统的协调运行并优化绿色建筑综合性能。本文作者通过系列示范工程的实践并以“建筑能效智能化监管系统设计技术研究”为专题进行探讨, 从而归理出指导绿色建筑目标要求的智能化设计方法及技术要点。

1 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核心技术综述

1.1 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要求

建立建筑能效系统运行监控平台, 实施对建筑物进行综合能效管理, 能有效地提升建筑设施系统协调运行和优化建筑物的综合性能, 实现能源更大化的降耗功能, 为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提供技术保障。

1.2 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目标

基于建筑物的测控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 具有获取、处理、再生等运用建筑内外环境信息的综合智能化, 建立提供高效、舒适、便利和安全的功能条件, 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及节能行为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筑。

1.3 建筑智能化系统绿色功效明细

(1) 对建筑设备系统等运行信息进行积累, 并基于历史数据的规律进行分析, 使设备系统在不断优化的管理策略下运行, 以形成更好的环境状态来感知环境。

(2) 对设备运行的各类能耗参数进行监控, 根据建筑物各功能空间的实际需要, 实时地进行系统优化调控;根据具体需求适时地对智能化系统进行系统的配置整改及功能提升, 使各建筑设备系统高效运行, 对建筑物业的管理更合理科学。

(3) 对能耗系统分项计量及统计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进行趋势预测, 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有效节能运行模式与优化方案, 以达到良好的降耗功效。

(4) 对机电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累积, 通过对系统能量负荷的平衡进行更优化核算, 提供科学有效的运行策略, 为提高建筑的综合性能提供技术保障。

(5) 对建筑能耗设备高效管理和对太阳能、地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为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环保建筑提供有效支撑。

2 绿色智能化系统技术依据

现行国家和地方关于智能化技术围绕绿色建筑的若干文件提出如下规定: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第5.2.5条:新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第5.2.12条: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 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第5.6.9条: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

第5.5.14条: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第1.0.3条: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 应贯彻国家关于节能、环保等方针政策, 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第2.0.1条:智能化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 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 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 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3) 《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智能化化技术规程》 (DG/TJ08-2040-2008)

第4.1.1条: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智能化系统应包括综合采用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等智能化技术的建筑能效综合管理、空调节能监控、给排水节能监控、变配电节能监控、照明节能监控、可再生能源利用监控和遮阳及门窗启闭节能监控等智能化系统。

第4.1.2条: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 应根据建筑规模、节能精度与效率等目标以及物业管理的需求, 选择配置相关智能化系统及确定各系统节能监控的要求。

3 设计技术流程研究

绿色建筑智能化设计流程一般包括系统可行性前期设计、系统规划方案设计、系统技术设计、系统实施设计等阶段。

(1) 系统可行性前期设计

◆确立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目标;

◆对建筑环境及机电设施等基础建设提出符合监控工艺条件的基础要求;

◆编制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可行性技术报告 (技术及经济) 。

(2) 系统方案设计

◆归理智能化系统基础条件, 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设计;

◆规划项目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信息构架模型, 确立信息采集装置、通信平台、综合管理的信息处理原则;

◆制定绿色建筑能效智能化监管技术策略。

(3) 系统技术设计

◆树立项目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目标;

◆确立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范围、控制响应与精度等综合技术指标;

◆构建智能化系统技术框架及控制策略细则;

◆制定智能化系统测控网络及各控制环节技术的明细要求。

(4) 系统实施设计

◆编制系统技术原理图、网络拓扑图;

◆编制系统通信原理图、电气接口原理图;

◆编制该项目系统监控及受控设备建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接线图等;

◆编制系统监控设备分类及控制点位统计表;

◆编制系统信息显示、传输、打印等状态图表;

◆编制系统运行程序技术说明文件。

4 系统设计技术要点

4.1 系统目标设计技术要点

(1) 系统设计:应做好对各类机电设备运行实施绿色监控及优化管理的后续智能化技术配接, 以符合国家对绿色建筑工程的整体要求。

(2) 系统配置: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规模、能耗特征及运行管理方式等状况, 落实高效节能及确保建筑生态环境的系列智能化技术措施。

4.2 系统前期设计技术要点

(1) 系统应通过对该类建筑内各能耗设施实施信息采集、显示、分析、处理、维护及优化管理。

(2) 系统应具有实时性、全局性、系统性、制约性的综合能效管理。

(3) 系统应达到建筑内各能耗设施可测控性、能源优化使用及经济性最佳组合。

4.3 系统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成一般应包括建筑设备能耗信息通信平台、信息采集装置及能效综合管理软件系统, 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模型和能耗信息的处理措施。

(1) 能耗信息采集装置要求

◆所采集信息应满足建筑物业管理及建筑节能的目标;

◆应分别对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及其他各类能耗设备系统, 采集以数据方式输出并真实反映能源使用、转换以及损耗等运行状况的信息;

◆信息模型应包括冷热源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太阳能利用 (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 系统;污水源、江水源、地源热泵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风能利用 (风力发电) 系统;门窗启闭监测系统;蓄能系统 (冰蓄能) ;回收利用 (雨水收集、污水利用) 系统等;

◆信息模型一般来源于相关工艺图, 但由于工艺信息通常不能准确反映能源状况, 需补充一定的监测信息量, 以完善信息模型并准确反映能源状况。

(2) 信息通信平台建设要求

◆能耗信息采集装置应在采集信息基础上完成信息预处理、分析计算等工作, 并将计算结果反馈给管理平台;

◆能耗信息应能够满足对平台下发指令的响应要求;

◆能耗信息预处理、分析计算等应满足采样的精度和周期要求;

◆能耗信息传输数据应无损失或符合测量精度。

(3) 能效智能化监管分析、测试和控制模式等功能要求

◆可对建筑内所采集的各能耗设备实时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现综合管理;

◆根据区域、类别、时段用户的需求, 对能源信息进行汇集、统计、记录等功能;

◆具有CO2排放分析、冷热负荷分析、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分析和区域能耗统计分析等功能;

◆按降低能耗的管理规程及提高设备能效的运行程序, 对能耗设备、设施进行优化性能的提示及具有实时反馈运行限额、提示调整负载分配的功能;

◆能对各能耗设备运行的实时基础信息、分析控制信息进行数据记录和资料存储;

◆具有实现后台调用和分析功能, 仿真测试模块的功能 (采集对象的仿真环境要求可通过硬件模拟, 实现测试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计算等反映信息采集装置的响应能力和精度保证的能力;采集对象的模型应包括新风机组COP计算模型、冷热源传输系统输送能效比计算模型、冷热源COP计算模型、PID控制模型、基于性能曲线的I/O控制模型。模型的计算精度与采集精度应给出相应的计算推导, 以确保控制计算响应与精度要求;采集信息的传输及真实性验证仿真环境, 应通过硬件传输手段对测试采集处理数据的传输效率及数据的真实性验证。信息采集装置应在本地存有不少于24小时的原始数据及预处理后的数据结果, 信息采集装置和管理平台应能同时打印、存储和显示传输的数据, 作为验证数据真实性的依据;能源管理平台仿真环境, 应能接受信息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 并针对数据类型进行管理、存储和显示) 。

4.4 系统技术设计技术要点

(1) 绿色智能化系统的测控网络及各控制环节技术的关键, 是系统的功能、范围、控制响应与系统精度等综合技术指标, 以及具体工艺控制策略及方法。

(2) 采集信息的信息预处理工作, 应符合基本的采样理论要求, 满足采样的精度和周期要求, 并对因设备精度带来的采样误差进行处理。

(3) 采集信息的分析计算工作, 应能满足基于性能曲线的I/O控制、PID控制的要求, 并对因分析计算带来的误差进行处理。

(4) 采集信息的结果反馈工作, 应能满足数据无损失传输到管理平台, 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同时宜在信息采集装置 (本地) 保留一定时间的原始数据作为验证数据。

(5) 信息采集装置, 应能够根据管理平台下发的指令做动态响应, 包括模糊控制、比例控制等节能控制措施, 同时采集设备运行状况的反馈信息。

(6) 能耗管理控制策略及方法, 应根据负荷时间表进行基于负荷管理和功能服务时间表协调的控制。

(7) 能耗管理控制策略及方法, 应根据工艺状态在工艺参数的允许范围内进行节能优化控制。

(8) 能耗管理控制策略及方法, 应基于模型的节能控制、新风机组COP计算模型、冷热源传输系统输送能效比计算模型、冷热源COP计算模型、水泵等功率环节的PID控制模型、性能曲线的I/O控制模型进行节能优化控制。

4.5 系统实施深化设计技术要点

为了有效指导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 必须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 文件包括技术原理图、网络拓扑图、系统通信原理图、电气接口原理图、系统监控及受控设备建筑平面布置、安装、接线等图、系统监控设备分类及控制点位统计表、系统信息显示、传输等状态图表及系统运行程序技术说明文件等。

5 结束语

智能电网专项工程 篇5

一、“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工程

(一)集成电路设计

1.超级计算机、服务器CPU等高端通用芯片; 2.数字电视关键芯片; 3.平板显示及LED驱动芯片; 4.面向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SoC芯片; 5.移动通信芯片; 6.高压IGBT芯片; 7.金融IC卡芯片; 8.信息安全关键芯片。

(二)集成电路制造

1.45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基础工艺、标准成套工艺、产品工艺;

2.汽车电子工艺; 3.MEMS工艺;

4.高压IGBT工艺;

5.面向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射频工艺; 6.面向产品工艺的DFM及建库技术。

(三)集成电路装备 1.先进刻蚀和薄膜设备; 2.高端光刻机; 3.镀铜设备; 4.无应力抛光设备; 5.12英寸晶圆清洗设备;

6.高精度聚焦离子束光学检测设备。

(四)集成电路材料

1.大尺寸抛光片、外延片、SOI片; 2.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3.集成电路用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料; 4.超净高纯电子化学品; 5.特种气体;

6.高纯金属及其高性能靶材。

(五)公共服务平台

1.共性(特色)工艺技术开发; 2.关键SIP核/库建设; 3.先进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二、“新型显示”专项工程

(一)LED领域

1.高功率、高性能LED外延、芯片制造和高端封装、模组及测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灯具光效110流明/瓦及以上功能性照明系统、高密度显示系统的产业化

3.蓝宝石图形衬底、硅衬底技术等新型半导体衬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4.半导体照明驱动及控制芯片

(二)TFT-LCD领域

1.新型TFT-LCD显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LTPS-TFT、氧化物TFT、有机TFT(OTFT)等新型 3 TFT基板技术及产业化

3.TFT-LCD显示驱动IC、彩色滤光膜、玻璃基板等核心配套产品产业化

(三)OLED领域

1.AM-OLED驱动、蒸镀、封装等核心工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AM-OLED配套材料、专用芯片、装备及相关产品产业化

(四)激光显示领域

1.激光光源、激光器、光机、显示芯片、菲涅尔屏、超短焦光学系统、自由曲面镜等激光显示关键模组及系统产业化

2.激光显示微型投影模块、产品及超大尺寸激光显示产品产业化

3.激光电视用高功率激光光源开发、照明光路设计、投影光路设计以及相关产品及系统产业化

(五)3D立体显示等其他新兴显示领域 1.3D立体显示等新一代显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新型触控面板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3.其他新型显示核心配套产品产业化

(六)综合示范应用

具有产业带动效应,具有一定产业影响力,拥有一定知识产权,产品技术水平领先的新型显示产品在各领域的示范应用。

(七)公共服务平台

面向新型显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试验、测试认证、专利、标准、产业政策研究等综合服务及支持。

三、“下一代网络(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专项工程

(一)无线网络

1.面向TD-LTE的系统设备、多模融合终端、芯片、测试仪器、网络优化系统,集中化基站(C-RAN)、小型化基站及家庭基站;

2.2G、3G、LTE与WiFi融合终端,面向公众及行业市场的WiFi产品,网络资源智能管控设备及解决方案;

3.面向交通运输、航运物流、智能电网、高清视频等市场的宽带无线网络设备及系统。

4.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分析仪等系列化测试仪器,无线网络规划、建设和优化工具,端到端无线网络业务质量评测及分析系统。

(二)有线网络

1.10G比特以上GPON和EPON,PON核心芯片和光电器件,智能ODN设备、DPoE和EPoC等PON技术与有线电视接入技术融合的产品;

2.高速大容量的WDM设备(40G比特以上),光传送OTN设备、分组传送PTN设备及IP-RAN设备(T比特以上);

3.100G以上高速大容量路由器、T比特以上高密度大容量交换机,路由和交换设备核心转发芯片,防火墙、安全网关、内容过滤等网络安全类产品;

4.面向运营商、金融、媒体、交通运输、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服务器、存储器、一体机。

(三)智能终端

1.集成移动支付、定位等功能,及OLED、3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智能终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通信制式、核心芯片或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射频及功率放大器、电源管理、传感、RFID、NFC、WiFi;

2.面向金融、移动支付、移动医疗、移动教育、新媒体、交通物流、城市安全终端等领域的智能终端;

3.集成场景感知、多模的人机交互系统,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智能推荐引擎,新型显示技术的智能电视终端;高性能处理芯片、高效率信源编解码芯片、信道传输芯片等智能电视核心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可管可控的智能电视嵌入式操作系统TVOS、超高清电视系统、实现跨平台和跨产品形态智能共享的互动系统;

4.新型信息终端、桥接设备、多业务网关、智能感知与控制设备,综合无线、光纤及有线电视网技术的智能家庭网关;多屏融合、互联互通、智能控制的家庭娱乐、家庭教 育、家庭健康、家庭安防、智能家居等业务系统。

(四)信息服务

1.数字互动娱乐、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生活资讯等领域的消费型信息服务,创新商业模式;

2.工业软件、嵌入式系统、高端信息咨询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软件;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服务等行业软件和专业信息资讯交互平台;

3.以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示范应用、关键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

(五)综合应用示范

具有明显产业带动效应,优先应用自主知识产权信息通信网络和智能终端产品,具备上海特色和符合城市定位的区域、行业综合应用示范。

(六)公共服务平台

面向无线网络、有线网络、智能终端、软件及平台、信息服务业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标准、知识产权、测试认证、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产业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等综合信息服务。

四、“物联网”专项工程

(一)先进感知技术和产品

1.面向大众市场的低功耗、小型化、低成本的MEMS芯片和制造工艺,触动反馈技术;

2.面向行业市场的新型智能传感器、计量芯片和仪表以及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终端感知设备;

3.高清视频采集和处理芯片、智能监视设备; 4.蜂窝移动定位、短距离通信近场定位等定位产品和系统;

5.超高频和微波RFID芯片、标签、读写器和中间件。

(二)核心控制芯片和设备

1.MCU、DSP、协议芯片、微电源管理芯片、接口控制芯片和一体化芯片在内的系列化芯片产品;

2.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智能控制设备。

(三)物联网通信技术和产品

1.WLAN、Zigbee、NFC、蓝牙、60GHz等应用于物联网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和模块;

2.面向物联网应用的节点及网关芯片、模块和设备。

(四)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

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系统,工业物联网系统平台、地理信息系统等物联网基础平台,图像视频智能分析、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异构数据集成、数据挖掘、模糊识别等关键技术和系统。

(五)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

基于自主算法的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和产品。

(六)应用示范工程及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支持具有行业引领和产业带动效应的规模化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重点支持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优先支持应用自主技术和产品的示范工程,支持共性技术和行业应用标准的制订。

(七)公共服务平台 1.支持物联网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共性技术和标准研究;

2.物联网产品和系统级检测的关键技术、设备和标准研究,并提供相关服务;

3.物联网专利、技术、解决方案等综合信息服务。

五、“云计算”专项工程

(一)云计算关键技术研发

1.基于云计算构架的CPU芯片、存储设备、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

2.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3.支持动态资源调度的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 4.具有高可靠集群、海量数据处理和安全审计的云计算数据库;

5.大型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和资源监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二)云计算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

1.具有通用开发接口,面向互联网提供虚拟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基础资源服务(IaaS)平台;

2.面向市民、企业和政务协同的城市云计算综合服务平台;

3.面向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4.基于面向消费者(to C)商业模式的社交应用、互动分享、电子商务等云计算服务平台;

5.基于面向企业用户(to B)商业模式的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市场营销、数据挖掘等云计算服务平台;

6.面向智慧社区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示范应用; 7.基于政务外网的电子政务云计算基础资源服务平台; 8.大型企业集团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信息化改造。

(三)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1.云计算测试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 2.云计算安全和标准体系建设; 3.云计算相关基地和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六、“智能制造装备”专项工程

(一)智能基础制造装备

1.四轴SCARA型和六轴垂直型工业机器人,弧焊和点焊机器人系统、搬运码垛机器人、拾拣机器人、包装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

2.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机器人网络控制系统、专用电缆、精密轴承等;

3.排爆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医用机器人、仿人型机械臂、家居监控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

4.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大型柔性数控加工中心、高精度及高可靠性数控磨床,以及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系统、主轴、刀具等关键部件或系统;

5.为提升航天、航空、海洋工程、汽车等行业制造水平,以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的专用制造装备;

6.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专用加工装备领域系统集 13 成、技术服务项目。

(二)重大智能成套装备

1.针对钢铁、汽车、机械、船舶、石化、医药、电子、食品等领域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通过集成创新,开发的标志性自动化生产线;

2.机械加工、焊接、铸造、包装、装配等若干领域,开展数字化车间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项目;

3.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系统、自动导航小车(AGV)、自动化跨运车、智能化堆场系统、自动化轨道吊、智能化散货装卸系统等具有网络智能监控、动态优化、高效敏捷的智能制造物流设备;

4.集成开发具有特种参数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高精度运动控制等功能的金属冶炼、短流程连铸连轧、精整等成套装备;

5.智能化单锭驱动细纱机、集体落纱超长细纱机、高速精梳机、高速剑杆织机等高性能纺纱和织造设备;纤维预成型骨架材料织造装备,管状、立体、异型结构织物的复合 织造装备等产业用预成型织造装备等;

6.高速单幅单倍径卷筒纸胶印机、卫星式八色软包装柔性版印刷机、喷墨数字印刷机、高速轮转印刷机等;

7.11米级大直径复合盾构、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和复合盾构、形成泥水、土压、复合、硬岩盾构系列化,智能化重型履带式起重机、智能装载机、挖掘机等。

(三)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

1.流程制造大型控制系统、大型现场总线分散型控制系统(FCS)、大规模联合网络控制系统、面向装备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功能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工程应用和产业化;

2.智能化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热量、工业在线分析仪表、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智能阀门定位器和高可靠执行器,实现工程应用和批量产业化;

3.在线质谱/激光气体/紫外光谱/紫外荧光/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高速自动化超声无损探伤检测仪、特种环境下蠕变疲劳性能检测设备等产品,实现工程应用和批量产业化; 4.高性能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环境与安全检测用传感器、石油勘探加速度传感器等,微型化、智能化、低功耗传感器等,高性能的智能控制器、通用及专用变频器、高端可编程控制系统(PLC)等,实现工程应用和批量产业化;

5.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高速精密链传动装置,高精度高可靠性制动装置,谐波减速器,大型电液动力换挡变速器,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直线电机,实现工程应用和产业化;

6.高性能变频调速装置、数位伺服控制系统、网络分布式伺服系统等产品,提升重点领域电气传动和执行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应用和批量产业化;

7.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高转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调速装置、智能润滑系统、智能化阀岛、智能定位气动执行系统、高性能密封装置,实现工程应用和批量产业化;

8.与重大智能装备配套的高端阀门、泵、压缩机等,汽车、电子信息制造所需精密高档模具,实现工程应用和批量产业化。

(四)其他

1.重点领域试验、测试、检测、认证等服务平台; 2.应用于智能装备领域的工业软件、远程传输、在线检测、工业设计等技术研发及应用。

七、“民用航空”专项工程

(一)干支线飞机制造

机头及其部件、机身及其部件、机翼及其部件、尾翼及其部件、其他部件等。

(二)航空发动机制造

风扇增压级及其部件、压气机及其部件、燃烧室及其部件、涡轮及其部件、短舱及其部件、附件传动装置及其部件、控制系统及其部件、燃滑油系统及其部件、起动和点火系统及其部件、其他部件等。

(三)机载设备制造

辅助动力装置(APU)及其部件、航空电子系统及其组件、航空机电设备及其部件、起落架系统及其部件、机内设施及其部件等。

(四)通用飞机制造

机体及其部件、动力系统及其部件、机载设备及其部件、机内设施及其部件、其他部附件等。

(五)航空标准件制造

电线/电缆、轴承、管路连接件、电器连接件、热缩管、紧固件/卡箍、密封圈等。

(六)航空材料制造

特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七)航空生产性服务业

试验验证、检验检测、客服支援、航空维修、飞机改装、航空租赁、航材物流等。

八、“卫星导航”专项工程

(一)兼容型北斗多模位置服务基础设施

1.位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2.高精度增强网; 3.室内外无缝网络;

4.位置服务基础数据采集及发布网; 5.产品检测认证平台。

(二)应用及解决方案

1.室内外一体化融合定位和三维无缝GIS技术及解决方案;

2.海量用户位置服务系统技术和集成应用; 3.位置信息服务安全性技术及解决方案开发。

(三)兼容型北斗多模导航定位终端关键组件及终端产品

1.多模兼容接收机核心芯片和模块、微型智能天线; 2.多模导航型应用终端与智能位置服务终端; 3.高精度测量型终端与高精度位移监测应用; 4.低成本组合导航终端; 5.高精度北斗授时终端。

(四)导航信息系统

1.先进多模导航定位算法与软件; 2.搜索引擎与数字地图;

3.多模导航定位应用软件与应用系统软件产品。

(五)应用示范工程

1.面向海事航运、智能交通、城市安全、城市物流、社会服务与数字商务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2.北斗授时及其应用。

九、“新能源高端装备”专项工程

(一)太阳能

1.薄膜太阳电池核心生产设备; 2.新型晶硅太阳电池生产设备;

3.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太阳能光热生产设备; 4.太阳能电池检测设备、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线质量控制设备;

5.国家光伏检测重点实验室、光伏技术公共研发平台。

(二)核电

1.核岛主设备及关键配套部件; 2.常规岛主设备及关键配套部件;

3.数字化核安全级保护系统及控制系统、核级仪控测试验证系统(平台)、核级仪器仪表;

4.核级金属材料、特殊核用焊接材料、核级电缆; 5.核电站运行监测关键设备。

(三)风电

1.3兆瓦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整机集成技术; 2.3兆瓦及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含永磁、超导等)、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浆轴承、发电机、齿轮箱、变浆系统、变流器、新型叶片等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

3.数字化实时控制及远程控制、保护检测、状态监控、并网协调控制等风电机组技术和系统;

4.大型风电场综合监控系统;

5.大型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中心和检测平台。

(四)清洁高效能源装备 1.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机组;

2.超超临界机组(35MPa,700℃)、700℃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

3.高参数新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

4.煤气化为基础的大规模IGCC关键单元技术及装备; 5.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的关键设备(包括联合循环汽轮机);

6.重型燃气轮机和微小型燃气轮机及其热端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十、“智能电网”专项工程

(一)新能源接入

1.风电机组变流器及并网控制系统; 2.大型风电场综合监控系统;

3.大容量光伏发电逆变器和并网控制系统; 4.分布式风电/光伏发电/风光储并网协调控制系统。

(二)电力电子

1.高压大容量无功补偿装置; 2.高压大容量有源滤波装置; 3.柔性交直流输电技术装备; 4.配电网静止无功发生器;

5.绝缘栅双级型晶体管(IGBT)等电力电子元器件。

(三)电力储能

1.钠硫电池、流体钒电池、锂电池等大容量电力储能系统;

2.储能电池关键部件、能量转换装置(PCS)、电池管理系统;

3.储能电池规模化生产装备、检测设备。

(四)智能变电站

1.符合IEC61850标准的110kV以上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及解决方案;

2.智能型变压器、GIS、断路器、互感器等智能高压一次设备,智能化、柔性化输电线路及系统,在线监测装备;

3.超高压及特高压设备:变压器、电抗器、GIS、断路 器、互感器、电容器、架空导线、大截面电缆系统。

(五)智能用户端 1.新型智能配电系统;

2.大型公建及工矿企业能量管理系统;

3.微网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保护和能量管理系统。

(六)高温超导

1.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带材生产装备;

2.高温超导电缆、限流器、电机、储能、强磁场等高温超导应用技术设备;

3.高温超导技术研发、检测与服务公共平台。

(七)其他

1.智能电网系统集成、总体方案及工程服务; 2.智能电网产品检测、认证等平台及服务。

十一、“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专项工程

(一)插电式乘用车

1.整车系统集成、布置和轻量化技术;

2.集成式电驱变速箱、高容量大功率动力电池系统匹配标定和控制策略;

3.满足系统要求的发动机、电驱变速箱/减速系统、整车控制技术、电动辅助系统等;

4.整车高压电安全和系统热管理等技术; 5.制动能量回馈系统;

6.故障诊断及远程监控系统技术;

7.整车定型试验、批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

(二)增程式商用车

1.整车系统集成、布置和轻量化技术; 2.高效增程器APU技术;

3.增程式动力系统、匹配标定和控制策略; 4.整车高压电安全技术; 5.制动能量回馈系统;

6.故障诊断及远程监控系统技术;

7.整车定型试验及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技术。

(三)纯电动乘用车 1.纯电动动力系统匹配与优化、机械与电气集成、碰撞与高压电安全、测试与标定、车载充电等技术;

2.电池热、电、结构设计一体化等系统集成与管理技术;

3.制动能量反馈系统;

4.故障诊断及远程监控系统技术;

5.整车定型试验,批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

(四)纯电动商用车

1.高性能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研制、底盘设计、系统匹配与整车开发;

2.制动能量回馈技术; 3.高压电、热管理系统技术; 4.故障诊断及远程监控系统技术;

5.整车定型试验,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

(五)燃料电池乘用车

1.整车总布置、整车模块划分和系统集成技术; 2.车身和底盘关键部件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技术; 3.综合使用环境条件下的防水、防尘和抗振等可靠性技术与耐久性技术,低温启动和环境适应性技术;

4.中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及关键零部件的开发;

5.制动与能量回收技术;

6.高压电安全、储氢、加氢和碰撞安全性技术等。

(六)动力电池

1.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技术;

2.电池单体、模块、系统的设计、研制、工艺、制造技术;

3.电池系统的热管理、高压安全、自动均衡技术、运行状态监控和荷电量(SOC)精确估计,电池健康状态(SOH)诊断专家系统;

4.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与回收利用技术。

(七)驱动电机

1.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 2.系统功率密度、转矩密度、效率和可靠性等性能提升技术;

3.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耐久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以及减振降噪技术;

4.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和质量控制技术。

(八)电驱变速箱(EDU)

1.驱动电机与变速器机电耦合的动力合成装置结构方案和关键技术;

2.混合动力用变速器、混合动力合成装置专用电机系统;

3.动力合成装置的自动换档操纵控制装置和控制算法; 4.电驱变速器批产工艺、质量控制及检测技术。

(九)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

1.整车控制器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用高性能控制器硬件平台及底层软件;

2.整车控制器技术规范等基础性标准;

3.整车控制器批产工艺、质量控制及检测技术。

(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充电桩、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技术标准、建设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等服务。

(十一)综合性示范应用

1.新能源公交车队、出租车队、邮政车队、环卫车队、物流车队和通勤车队等综合示范运行;

2.整车租赁、汽车共享、动力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

3.示范运行区、维修基地,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培训、运行和管理体系,收集和整理运营数据,统计分析和优化;

4.相关检测、展示等公共平台。

(十二)先进动力总成和底盘电控系统

1.汽车发动机电喷电子控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2.DCT、AMT汽车变速传动电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3.基于底盘电子一体化集成技术的车辆动态管理系统及相关电控模块研发及产业化。

(十三)车身电控系统 1.汽车智能灯光控制模块与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2.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模块与集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3.汽车组合仪表集成控制模块与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4.汽车自动巡航控制系统(ACC)研发及应用。

(十四)车联网和车载电子信息系统 1.车载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

2.基于车联网的传感与网关集成控制模块研发及产业化;

3.车联网与车载信息综合系统平台建设与示范应用。

(十五)汽车总线网络和嵌入式系统

1.基于开放技术的汽车嵌入式平台软件研发及产业化; 2.汽车电子关键零部件嵌入式软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3.汽车总线诊断配置开发工具及数据管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未来建筑更智能 篇6

翌日早晨,又逢上班高峰期,全电动或插电混合动力车辆开始出现在建筑内,进入到车库中并且需要开始进行插电充电,对建筑能耗造成负荷。智能建筑系统早有预备,这时候将知道如何利用早晨时段能源低峰期电价低廉时,尽快给车子充电,以便员工出勤或下班回家时,车子已经充满电;系統甚至可按照各个员工出勤或下班到家的通勤路程所需时间,给全电动车优先充电,确保其电力充满。

到了9点钟,建筑里的人开始多起来,会议也纷纷开始了。建筑的智能管理系统跟会议室分配系统集成到一起,知道9点钟时这栋楼的某个会议室里会有一个会议,同时知道与会人数,因此在会议开始前的几分钟,房间开始换气并开启空调。为确保建筑的最优使用能效,会议室里的二氧化碳感应器能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断定出席人数的多寡而按情况调节空调。预定了会议室却没人出席,系统也会自动把会议室腾空让出,供其他会议使用者登入系统预定使用……

这是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的一些功能场景。

未来的智能建筑将具备更先进的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包括数据集成系统和企业应用,能源储蓄和能源产生的协调,以及如何降低能耗需求等。可持续发展,企业集成服务,能源可持续策略、政策、创新,都力求达到最佳的建筑设施效益……,行业如何对智能建筑技术未来的展望,如何将智能建筑技术集成到智能电网和其他能源形式以降低能源需求,这些种种的新元素和技术趋势的变化,对行业和相关垂直市场的影响和意义究竟有多重大?未来将来,您已为明天做好策略上的准备了吗?

欲了解专业视听在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和相关垂直市场的最新动向,看专业视听技术如何助力建筑与室内设计行业在瞬间万变中掌控局势开拓未来商机,您不可错过一年一度专业视听行业盛——infoComm China 2014,国内唯一面向最广,最具行业权威的视听展会。

InfoComm China目前已成为国内,甚至在亚太区内数一数二的国际级专业视听展。

本届InfoComm China 2014展会将首次占用国家会议中心的所有展馆,展览规模达到6个展馆,规模为历届之冠汇聚,汇聚全球超过270家国内外知名视听品牌展示最先进新颖、最热门的产品及技术。

展会在行业的领导地位亦可在其强大的参展商阵容可见一斑。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如爱思创(Extron)、科视(Christie)、杰显通系统(]upiter Systems)、快思聪(Crestron)、飞利浦(Philips)、三星(Samsung)、松下(Panasonic)、日立(Hitachi)、索尼(Sony)、爱普生(Epson)、Blackmagic Design和德浩(Dehao Electronics),以及多家国内家喻户晓的供应商如如太平宝迪(Budee)、博睿(Brillview)、淳中(Tricolor)、彩讯(Triolion)和易科国际(EZPro)等均参与2014年的展会。

InfoComm China 2014定于4月9 11日在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展,届时业内群雄聚首,将在现场45,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展示各式各样最先进新颖、最热门的专业视听设备及技术产品,及面向广泛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涉及数十个行业与垂直市场的应用,包括建筑与室内设计、酒店、企业IT、政府部门、军事、教育、交通、医疗保健、零售及娱乐等,帮助业界及各个垂直市场的终端用户利用专业视听技术掌握未来趋势,提升业务效率并取得成功。为期三天的展会预计将吸引超过23,000名视听从业人士及垂直市场最终用户前往参观,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技术管理人员和系统集成商。

本次展会将精彩呈献大量应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包括酒店和娱乐场所行业的最新专业视听集成技术设备和产品,以及成功案例与项目研究,供业内专人和与会参观者参考借鉴,了解专业视听设备如何助力各行业争取更佳业绩。

精彩案例

辽宁大厦会议系统助酒店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北京太平宝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位号EH201)为北京辽宁大厦(原北京融金国际酒店)设计并承建了全套会议系统,项目亮点是拥有7米层高的1,300平方米无柱式多功能厅,既可以作为一个大厅使用,也可以分割为3间独立的大会议厅,因此设计上力求一套能由非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操作的扩声系统,既能满足大厅使用,又能满足分割后各厅独立使用,且互不干扰。鉴于多功能厅整体使用和分割使用时不同的声场覆盖需求,技术团队选择了全频扬声器吊顶内暗装和地面流动放置相结合的设计方式。流动音箱作为主音箱,在大厅模式时为观众提供准确的声像定位;吊顶内暗装扬声器既是大厅使用模式的延时补声系统,也是分厅使用模式的主扩声。由于扬声器采用吊顶内暗装的方式,声场可以做到非常均匀,而且声音覆盖可避开四周的硬反射面,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清晰度。

为了确保扩声系统拥有极佳的音质、良好的指向控制能力,设计上选用了因“对偶同轴”点声源技术而享誉全球的英国TANNOY品牌旗下的VX系列扬声器。VX系列高清晰度扩声系统采用了TANNOY新一代的双驱动同轴点声源驱动器,以电脑辅助设计的波导系统实现了球面波的扩散和声阻抗的匹配。VX系列拥有顶级的声音品质:频响宽、声压大、失真低、音质清晰透明、细节表现出众,同时拥有极佳的指向性控制能力、优美的外形设计和坚固的桦木箱体。另一方面大厅模式和多厅模式的切换,则交由系统信号处理器来完成,各组扬声器的均衡、延时等电声参数经精细调整后存储到信号处理器的预置程序中,操作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多种不同使用模式的切换。

nlc202309020848

自由控制从AMX触摸屏开始

安玛思亚洲有限公司(展位号EE5—01)的AMX Morro系列触摸屏屡获殊荣,一直被视为业界功能最强大、设计最时尚的用户界面产品。最新推出的Morro S系列触摸屏外形简单美观、出色地简化日程安排和控制,SmoothTouchTM显示器支持单点触摸手势,响应迅速。可提供4.3英寸、7英寸和10英寸的墙装及台式安装,包括安全讲台式安装和玻璃安装选项。Modero S系列由G4驱动,能够提供流媒体及光彩夺目的24位色深。这些强大的产品借助定制图形化用户界面,简化了无数设备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优雅且轻松的中央控制方案。

8英寸手持无线可编程触摸屏

CR—WiFi WG7pip是广州市天誉创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REATOR)(展位号EC5—01)为各种专业应用领域专门打造的最优雅的界面产品。这款新一代手持无线可编程触摸屏简便易用,提供边到边电阻式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触控面板和多点触控功能,凭借主频667mhz的单核CPU超高速处理器、卓越的图形性能呈现在8英寸TFT真彩LCD、高分辨率达800X480,16:9宽屏的彩色清晰显示。CR—WiFi WG7pip触摸屏可兼容新一代PGMII、PGMIII可编程主机的桌面式无线全彩触屏,无线传输距离达100M(无障碍);WIFI和RF射频控制方式自由切换,同时WIFl支持双向通讯,实现了一种更为直观的显示界面,例如空调温度,灯光亮度,声音高低的模拟值在触摸屏反馈显示出来,显而易见的清楚设备的状态值,适用于各个应用领域的中央控制系统中,如指挥控制中心、多媒体会议厅、多媒体教室、高级别墅、酒店等场所,真正为用户实现一屏在手轻松掌控。

为用户整合影音娱乐、家电设备,智能终端、监控安防设备的智能总控系统

北京华录北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展位号CC2—01)的华录家庭智能总控系统以自主研发的智能影音控制系统为核心,搭建强大的集中控制系统,以友好的客户端操控,集成控制其他智能家居、智能监控等子系统。该总控系统创新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集成家居控制模块Zigbee模块,智能影音核心子系统,灯光、窗帘及电源开关等智能家居控制子系统,摄像头监控、安防子系统等。华录智能总控家庭级主机SAVC—SC800,由SAVM、中控SAVC、智能节点SAVD三部分组成,其中SAVM是智能集成管理后台,中控主机SAVC通常用于用户家庭的客厅中或专用设备问内,智能节点SAVD分布于客厅、卧室、浴室、厨房等需要控制的区域。SAVC、SAVD均具备WIFI功能。智能影音子系统具有8路HDMI输入及2路HDMI输出,完美支持HDM11.4标准,视频图像分辨率可达4k超高清及音频支持7.1 CH格式。用户只要通过客户端“华录智控”APP,即可对家中每台设备的状态轻松掌握,自由操控。

Elite Screens亿立数款屏幕用于长沙宜居展示厅

亿立影视科技(Elite Screens)(展位号EG301)为长沙宜居打造的多个影音间,均选用了亿立屏幕。亿立屏幕专为家庭影院设计的固定式框架幕,黑色的天鹅绒铝合金边框的贴合设计,时尚新潮。亿立画框幕有CineWhite剧院雪白和CineGrey剧院银白,Powergain强力增益2,Wraith veil极品强力背投,更有透声A1080,A1080P2,A4K及AirBright 3D等多种幕布可供选择。亿立屏幕为全球视频行业的领导者和开拓者,坚持以精湛技术及创新理念,为动力以适合任何安装环境,满足不同客户与场所的独特需求。

更多建筑室内专业视听集成技术应用的精彩成功案例与产品展示,尽在国内首选的视听展视听与通信器材展上。

InfoComm China高峰会议宝贵的免费学习平台

除了各参展商展示旗下新颖设备和产品与成功项目案例之外,展会同期举办精彩活动——InfoComm China 2014高峰會议——一系列免费研讨讲座,旨在让视听行业各级从业人士向行内权威专家学习最新技术知识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期三天的业界年度盛会,将汇集行内翘楚,分享宝贵的知识与信息,本次峰会精彩节目特地安排了建筑行业实践研究讲座,为建筑设计师、设施经理、物业经理、顾问、建筑商、建筑行业专业人员提供可持续技术、建筑信息与控制等行业未来发展方面的洞察,以及视听将如何在现在和未来作为建筑物与其使用居住者之间的重要交互界面。主讲的设计顾问和项目经理,将讨论各方面的研讨议题,包括想“如何构建统一智能集成平台网络”、“智能建筑。现在:2020”等即时的热门课题,内容包括案例研究分享,探讨智能建筑,住户经验,专门设计的房间或建筑架构等,专业视听业内各级人士和各垂直市场终端用户都不容错过。有兴趣预先登记出席讲座,或了解更多InfoComm China 2014高峰会议精彩节目和关于InfoComm China 2014展会信息,请登录WWW.infocomm china.com。

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探讨 篇7

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建筑物就有不同的需求,需求是推动和促进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目前国情下,普通工薪阶层的安居房中,大量应用千兆网络布线就是一处不必要的浪费,因为客户暂时没有这种需求。所以了解客户需求,是有效进行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前提。

在合理的工程实施架构里,顾问、设计的角色与承建商、集成商的角色一定要分开。道理很简单,设计者具有工程方案主导能力,并依据设备技术发展,修改设计。如果方案的主导者(修改者)与方案的实施者分开,两者就可以互相约束,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就有保障。如果设计和施工由同一家公司完成,就有可能引起方案偏向乙方和在工程实施中产生偏向乙方和工程变更。另外,每个系统集成商都有既定的合作伙伴(即其所代理产品的供应商),他所提供的方案不可避免容易产生不客观的偏向,从而很难产生有利于客户的需求分析。所以,相同公司进行设计和施工,难于得到符合国情的合理方案,容易引起“求高、求全”的浪费。

2 严谨、合理的方案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关键

方案设计必须以需求分析为首要依据,必须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作出符合该建筑物要求的、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方案。设计必须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可能有唯一的解决方案。目前有些公司提供的方案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每个工程都不一样,方案书实际早就储存在电脑中,所以十天半个月内即可出炉的方案不能适合于不同建筑的实际需求。

智能建筑的建设特别应该注意“皮”和“毛”的关系,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应该看到: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和建筑本体之间,建筑本体是“皮”,智能化是“毛”;在楼宇控制系统和机电设备之间,机电设备是“皮”,控制系统是“毛”,如此等等。

现实中,设计初期业主以至建筑师基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智能系统的要求,甚至结构主体已经完工的条件下去考虑建筑物的智能系统要求,如此格局,当然只能引出一系列不合理结果。因此,建筑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之间必须紧密配合,才可能创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假设建筑师和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分别来自不同的公司,实践证明其配合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建设部专门发文,要求主体设计单位对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总体负责。所谓“总体负责”,其实就是设计总承包的概念。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建设各方都应该认识到:总体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龙头,马虎不得。“以客户需求为依据,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集成”是一种务实的、正确的智能建筑设计技术思想。作为设计人员,应该认识到:技术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而不能让用户屈从于技术。一个好的设计应该使用户成为技术的主人而不是技术的奴隶。

3 全面的系统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基础

系统设计是在方案审批后进行,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筑主体设计单位不可能按习惯施工图的深度绘制出详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详图,只能绘制出介于现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之间的技术设计图纸。可称之为系统设计施工图。它已基本完成各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管线路由、电源供应、系统接地等主要构件的设计,也必须完成与建筑主体专业和其他设备专业的配合工作。

整个系统设计施工图作为日后的招投标工作、深化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4 弱电承包商的选择是智能建筑设计的重点

目前智能建筑的工程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模式,目前国内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1)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选择一个承包商,协调工作由业主完成。

(2)业主将弱电系统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由土建总承包商来作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管理工作。

(3)业主选择一个弱电总承包商协调管理各子系统、分包商,弱电总承包商的工作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监督。

以上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但就效率最高、效果最好而言应是弱电总承包即第三种模式,原因有几个:

智能建筑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是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融合的产物。目前发展还不成熟,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涌现。像模式一,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包,就要求业主具备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的经验。而目前的情况是,一般单位的业主对弱电工程缺乏较深的了解,即使是一些大单位,在组织机构上设有基建处,有一些负责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往往这些人熟悉的又只是结构、电气、水暖等建筑的常规系统,而对新兴的建筑智能化方面的知识仍有欠缺,这就难免造成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力不从心;各子系统不考虑对外开放通讯协议,造成总集成的麻烦。负责的人员费了很大的心血但效果不好,巨大的投资不能收到相应的回报。这种案例屡见不鲜。即使业主能招聘到一些有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和施工管理经验的员工,但这会使业主的基建班子变得很庞大,而且一旦大楼竣工,这些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业主单个系统分包的这种办法要求业主方面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而这又是目前实际情况很难达到的。

如果由土建总包商来进行弱电系统的分包和管理,应当说,这可以使弱电和其他专业的配合更为紧密。但同样存在着目前土建总承包商缺乏具有智能建筑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问题。而且,以目前国内的建筑行业的模式,设计院负责设计出图,土建总承包商只负责按图施工和现场管理,这就必然与智能建筑的承包商要求具有深化设计能力的标准相冲突。因此,以目前情况看,土建总承包商尚不能达到对弱电方面的技术和施工全面管理的能力。

由弱电总承包商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符合国际上专业化的趋势,由于一直从事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工作,弱电总承包商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建筑专业技术和管理班子,这些人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具备很强的弱电各子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对关键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能力。弱电总承包商是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作的,力求自身的不断发展,他们会不断跟踪新技术,力求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5 深化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实施指南

不同产品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电源供应方式等具体工艺不同,所以设计方不可能在产品确定之前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在优化设计完成后,应由弱电总承包商或各子系统承包商根据优化的设计资料和中标产品的技术资料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详细施工图应经总体设计方确认批准。确认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明确的设计责任和强制性的工作效力。

6 规范的安装调试是智能建筑建设的有力保障

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必须遵守现行的规范和规定,必须有效的监管。批准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法定的指导意义,不能随意修改,此时的系统集成商等同于传统意义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天职就是“按图施工”。任何施工中的变更必须总体设计方确认,否则就容易发生与原设计不符的质量问题。

摘要:21世纪将是建筑智能化时代,对智能建筑的实施流程作了简要论述,使业主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智能化建筑的管理。

智能建筑工程 篇8

换届会议由智能分会秘书长、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翠萍主持,她指出,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专家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智能分会自6月份成立了“专家换届评审委员会”对专家进行逐一评审,主要增强了以前薄弱领域及中青年专家的力量,希望在新一届专家团队的带领下,行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智能分会会长黄久松在致辞中回顾了智能分会成立十一年来专家队伍建设的情况,肯定了受聘专家开展行业调查、软课题研究、标准规范编制、工程试点示范、优质工程评估、工程咨询、工程招投标、编写智能建筑专著和参与《智能建筑》杂志“技术热点”讨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同时指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2020年之前,我国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及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物联网等建设发展将进入高峰,其中蕴含着智能建筑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黄金期,全行业企业要在现有智能建筑主业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身优势与劣势,根据行业、企业实际,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加大技术创新与转型发展力度,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将智能建筑产业做强、做大。

与此同时,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将任重道远,行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均需要专家们的关注与支持。他希望新一届专家工作委员会要广泛团结专家力量,凝集专家智慧,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他最后就专家换届办法、换届目的等进行了说明,希望新一届专家工作委员以此为新起点、新征程,背负起智能分会的重托和行业的希望,胸怀大局,保持和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共同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祝敬国做了“为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而努力”的智能分会第六届专家工作委员会换届报告。他首先回顾了往届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成果,其次进行了换届说明:根据《办法》“对于年龄超过70岁、曾为本行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员可作为顾问专家”的规定,本次换届有34位年龄超过70周岁的前辈改任顾问专家;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分会评议和网上公示,本届专家工作委员会最终确定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共聘任专家360名;第六届专家工作委员会在专家换届的同时,也对专业组设置作出了重要调整。首先是根据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专业组的名称进行了变更。将原来的“信息网络专业组”更名为“信息设施专业组”,“楼宇自动化专业组”更名为“建筑设备管理专业组”,原来的“理论研究专业组”扩展为“标准与基础研究组”,并新设立了“检测专业组”,至此,专家工作委员会分设八个专业组。他对《办法》重点进行了阐述,指出其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会议制度和日常工作任务,如“专家工作委员会全体专家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和“专业组组长工作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定期编制《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为行业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本专业的工程调研,并就相应的技术趋势、工程现状、市场前景编写《专业调研报告》”等,另外,专家工作委员会将增加若干主题技术研讨会,并要求专家积极参与和支持智能分会组织的一系列日常工作,积极承担各专业组的软课题、标准规范编制等工作。最后,他希望专家应增强忧患意识、工程意识和独立思考意识,正确认识智能建筑行业面临的压力,提高智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促进智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不遗余力。

在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标准与基础研究专业组组长孙兰宣读《办法》并公布专家工作委员会各专业组组长、副组长名单之后,会议进入了技术论坛阶段。此次的技术论坛邀请行业专家重点讨论工程技术问题,并安排专家及参会代表针对专题展开互动讨论。专家工作委员会会议系统组组长顾克明做了“会议系统设计的几个新观点”的专题报告,他认为会场系统设计最终只有六个字“一线通,一键按”,即会场系统应在保证语言清晰度和音视频双高清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环保节能;北京科计通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群骥解读了“数据中心的最新发展”,他认为,在目前中小型数据中心占比较大的情况下,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数据中心,并分析了数据中心必将朝着大型化、专业化、集中化、模块化,布局趋于合理,高安全性,绿色化,高密度,租赁替代自建,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祝敬国分析了“智能家居怎样出窘境”,指出智能家居旨在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要以实用为目的,不能凭空想象,因而智能家居的集成商必须向具备综合集成能力方向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弱电专业范围的安装调试;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东伟介绍了“智慧医院建设、服务和运营管理实例”,指出针对不同医疗机构的个性化需求与业务实际情况,应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解决业务流程、诊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利用率不高,改善医患关系、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等问题;北京京投亿雅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治学讲解了“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技术结构特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专业结构、环境特点、设备要求、监控对象和系统功能等。在企业演讲中,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新建和商业地产行业总监舒天忙介绍了其设备网解决方案的征名过程并揭晓了最终获奖者,该方案是我国首个自主可控设备网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简化了设计和施工,降低了成本,技术领先,整体架构合理,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北区总经理侯泽门介绍了公司的“新一代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系统”,该系统采用四核处理器,支持多点触摸,支持高清视频播放,全新无纸化操作体验,并内置了采用最新E-ink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名牌、麦克风阵列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真正实现了会议系统的高效、安全、环保;世荣电子(广州)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柳清介绍了爱瑟菲智能照明系统在体育场馆、购物中心、机场、酒店等众多场景中的成功应用案例;耐威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华中区技术部经理严亮指出“数据中心综合布线进入物联网时代”,介绍了耐威在物联网时代所具有的优势及其产品系列和工程案例,得到大家的认可;江苏达海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许笑旻介绍了“智能建筑设备管理云平台”,经过需求调研、系统开发、现场调试、现场联调四个阶段,达海的“云平台”可为项目各子系统带来安全保障、能耗优化、环境优化、运维优化、流媒体服务等效果。本次论坛演讲涵盖智慧医院、绿色机房、智慧酒店、轨道交通、智能照明等行业热点问题,参会者能够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得到更加实用的信息。

绿色建筑与建筑智能化 篇9

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指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在此类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应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 充分利用阳光, 节省能源, 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 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 其建设理念跨越了建筑物本体而追求人类生存目标的优化, 是一个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的典型案例。同时, 绿色建筑必须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来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 这一过程需要信息、控制、管理与决策, 智能化、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与绿色建筑前景》一文中提出:“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 节约能源, 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 减少污染, 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 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期“绿色建筑与建筑智能化”主题, 通过《绿色建筑智能化展望》、《绿色建筑BA控制技术》、《绿色建筑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绿色建筑照明控制系统》等文章, 从绿色建筑与智能化的关系、绿色建筑中所采用的相关智能化技术角度, 带来更多绿色建筑信息, 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本栏目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

智能照明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篇10

早期的照明控制只局限于拉线开关,档次低,易损坏。现在的面板开关没有场景功能,无法自动控制,无调光。无线遥控开关可以预设场景,调光,外观漂亮,但调光功率小,无法大规模使用,没有软件功能。自上世纪提出智能建筑以来,智能照明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而产生,智能照明是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结合,以分布式有(无)线遥测、遥控、遥讯来控制照明系统。具有大功率、大网络,使用软件和强大的联网功能,是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2 智能照明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智能照明控制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公共建筑中的智能照明应用更为广泛,具体表现为:

(1)楼宇中智能照明的应用

在公共建筑中,照明主要用于通道、电梯前室、办公室、会议室、地下车库、还有酒店客房等,对于不同场合,智能控制的方式也不同,例如:电梯前室和公共通道通过智能照明实现时间控制,上班高峰时间、正常工作时间、下班高峰时间、清洁时间、深夜等设置不同场景,自动控制,并且可以随时人工灵活更改设置。

办公室的智能照明控制可通过照度控制或人体感应智能分析来控制照明灯光的强弱和灯光的均衡度,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始终能使不同位置的办公区保持舒适的照明视觉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

会议室的照明主要是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场景控制,包括了会议室的窗帘控制等。根据会议的具体内容进行不同的场景控制,可设置多种场景效果,例如:迎宾、主席台发言、讨论、表决、退场等,达到各种功能下需要的灯光效果,给人一个舒适的会议场景。

地下车库的灯源控制通过智能控制,可达到真正的节能效果,系统在中央控制主机的作用下,处于自动控制状态。每天高峰时段,车库车辆进出繁忙,车库的车道照明和车位照明处于全开状态,便于车主进出车库。在非高峰时段,车流量小,可对车道照明采用1/2或1/3隔灯控制,以节省能耗。深夜时,车流量最小,可关闭所有的车道照明和车位照明,只保留应急指示灯照明,保证基本的照度,以节约能耗。

公共建筑中的酒店客房灯光控制,目前均已开始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由智能控制器进行客房的灯光控制、调节、感应开关电源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能够合理地管理,根据不同日期、不同时间、不同的照度,按照各个功能区域的运行情况预先进行光照度的设置,不需要照明的时候,保证将灯关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用最经济的能耗提供最舒适的照明,从而大大降低了酒店的能耗。

(2)室外景观照明和亮化照明中智能照明的应用

目前,在大中城市室外的景观照明和亮化照明相当普及,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进行时间控制,根据傍晚、夜晚、深夜设置不同场景控制。例如:傍晚来临时,室外照度逐渐减弱,可开启部分泛光照明回路,以凸显建筑物风格;当夜晚来临,开启所有的泛光照明;在深夜后,关闭大部分的泛光照明回路,仅保留部分回路,系统处于全自动控制,并且所有控制程序可由工作人员随时灵活更改。还可通过计算机进行系统控制实现千姿万态的灯光图案,这其中也离不开LED灯源的产生。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在景观照明和亮化照明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3)障碍照明中智能照明的应用

在城市高层建筑崛起的今天,障碍照明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智能照明解决了人工操作的不可靠性,例如:利用照度来控制开/闭灯光的时间,就不受季节天气变化的影响,利用智能控制调节频闪,有利于飞机的识别。同时通过智能控制还可监测障碍照明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障碍照明的安全运行。

(4)智能照明的其他应用

智能照明可与其他系统联动控制,例如:BA系统、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门禁刷卡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当发生紧急情况后可由报警系统强制打开所需的照明回路或应急照明回路。

3 智能照明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近年来智能家居的发展带动了民用智能照明的发展,家庭智能照明实现了人到灯开人走灯熄,开灯关灯软启动,灯光开启缓缓点亮,灯光关闭缓缓熄灭,消除了灯光骤变对眼睛的刺激,既保护了眼睛又减小了对灯的冲击电流。智能照明还可任意调节灯光亮度配合家庭各种场景设置,为家庭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场景功能可设为各种模式,例:回家模式、离家模式、会客模式、就餐模式、影院模式等,还可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实现远程遥控、遥测。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照明方面的节能潜力估计可达40%~60%。符合住建部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的照明节能的设计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照明与传统照明相比,智能照明可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目的,因此智能照明无论在公共建筑领域还是在民用建筑家居领域均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智能照明的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智能照明的应用领域还主要集中在公共建筑领域,酒店、会展场馆、亮化工程、道路交通领域内对智能照明的采纳使用较多,此外,办公建筑和高端别墅项目对智能照明也有所采用。随着国内智能照明研发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推广力度的加大,尤其是产品成本的降低,家居领域的智能照明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12月

上一篇:二次衬砌裂缝下一篇:社会化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