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2024-05-21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精选十篇)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篇1

关键词:示范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的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并且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2]。建立省级标准预防接种门诊, 完善预防接种操作流程, 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数据处理, 有助于评价创建省级示预防接种门诊的作用, 评价疫苗的安全性, 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现将辖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疾控中心保存的辖区内舞钢医院预防接种门诊1998年1月至2013年12月预防接种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1.2 接种者基本情况

206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者中, 男112例, 女94例。年龄情况:<1岁以下的病例103例占50.0%;发生时间分布:发生在24 h内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60例占77.7%。

1.3 统计分析法

描述性统计方法, 采用Excel、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接种异常反应情况比较分析

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底创建省级示范化门诊前8年间共接种各类疫苗54 683人次, 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43例, 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62‰, 发生异常反应11例, 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20‰;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创建省级示范化门诊通过后8年间共接种各类疫苗75 120人次, 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63例 (其中2011年以来发生疑似接种异常反应0例) , 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84‰, 发生异常反应4例, 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05‰, 创建前后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 见表1。

2.2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分析

见表2。

注:χ2=63.02, P<0.05

3 讨论

为了加大异常反应监测的灵敏度, 尽早发现可能的异常反应, 从而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当监测到某种疫苗出现多种异常反应时, 要进行及时的分析, 一旦发现可能的疫苗因素应立即联系疫苗生产厂家并及时反馈相关的情况, 以便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通过临床症状统计数据显示, 发生疑似异常反应的疫苗品种有15种, 发热和局部红肿是一般反应中最为常见的症状, 血管性水肿是异常反应中最为常见的症状, 异常反应发生率比较高的是卡介苗和百白破、白破疫苗, 与陈万庚[4]报道基本一致。

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以年龄小的病例为主, 其中年龄<1岁者为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的最主要时间段。为了有效改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 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实施, 降低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尤为重要。一般反应和偶合症被认为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但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 为减少异常反应的发生, 应搞好硬件和软件建设, 从提高疫苗的质量、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等方面入手。为了减少偶合症, 防止原有疾病的加重, 接种工作人员应执行好预检分诊制度, 严格掌握各类生物制品的接种部位、剂量、途径、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观察被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 了解有无禁忌证或过敏史, 一旦筛查发现应慎重处置, 严防接种事故发生。

通过对免疫规划项目和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实施, 使针对传染病控制得全球免疫规划成就引人瞩目[5]。预防接种门诊分为合格、规范、示范三个级别, 示范门诊因其更加规范化、人性化而备受家属欢迎。舞钢医院预防接种门诊于2006年通过河南省卫生管理部门验收, 成为河南省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2012年通过复验。示范预防接种门诊通过后, 严格预防接种操作程序, 保证人员培训合格上岗。减少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是接种工作人员要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证, 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熟悉业务知识, 并且具有相应的应急处理能力、高度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素质。通过舞钢医院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前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对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排除疫苗质量因素外, 通过创建规范了预防接种操作程序, 提升了业务技术水平。

创建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对业务技术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规范了预防接种操作程序, 强化了操作人员岗位培训, 提高了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能有效降低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桂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调查处理原则[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13) :104-105.

[2]肖文芳, 朱秀兰, 刘雪梅, 等.惠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 (5) :812-813.

[3]刘大卫.如何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J].中国计划免疫, 2006, 12 (4) :32-37.

[4]陈万庚.盐城市盐都区2007-2008年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 2009, 20 (2) :37-38.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篇2

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开展预防接种门诊评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加强我区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免疫工作质量,贯彻落实2011年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我中心关于创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深化医院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发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医疗安全,改变医院就医环境,重新规划设计业务用房,更新医疗设备,创建和谐医院为重点,狠抓了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医院规范化管理等项工作,在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具体方案总结如下:

一、项目目标

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和有效控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保护辖区内人民群众健康。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三、具体实施内容

1、服务能力部分

①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②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③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口头和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可设立临时接种点,适度增加门诊开放的频率和服务时间等,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④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⑤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⑥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并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⑦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同时应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

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

⑧接种质量。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8%以上,流动儿童管理率达95%以上,1岁内“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 3%、单种疫苗接种率达96%以上,流脑和乙脑初免接种率达95%以上,七苗1岁以上人群的在接种率达95%以上,及时登记辖区适龄儿童基本情况及接种情况,证、册符合率100%。

⑨生物制品管理。设有专人管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疫苗管理制度,每月制定用苗计划,核查库存,对过期、破损疫苗即使办理报废,减少损耗,杜绝浪费。

⑩接种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基础资料底册,并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收集有关资料,分类装订归档,对于接种数据的保管和备份则按照《天津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要个执行。

2、设施条件部分

①专用门房细化功能区域。整改专用房室内外环境,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人性化的接种环境,设有预诊区、接种区、留观区、办公区,并配有饮水设备,及各种醒目标示以方便患者。

②各种器械设备。预诊区配有体检器材,接种区配有各种接种器材,急救药品,办公区配有冷链设备,并建立冷链档案。对各种接种器材定期消毒,室内配有空气消毒设备。

③信息化管理。开展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接种门诊配有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初级保健的主要承担者,是预防

邹城市预防接种门诊消毒现状调查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303

预防接种是有效保障广大儿童身体健康,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之一,预防接种门诊是实施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卫生消毒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共卫生计划的实施与安全注射服务质量[1]。为掌握邹城市预防接种门诊消毒状况,2011年5月对全市各镇、街道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邹城市17所预防接种门诊。

方法和标准:①现场调查:调查采取现场观察、询问、看资料与调查表相结合的形式,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及相关措施是否健全、接种环境、消毒设施配备、消毒液使用和医疗垃圾处置等。②检测项目:随机采样检测预防接种门诊空气、环境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和紫外线消毒灯。③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采样[2,3]、检测和评价,空气染菌量测定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暴露法,以细菌总数≤500cfu/m3和未检出溶血性链球菌为合格;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采用涂抹法测定,以细菌总数≤10cfu/cm2和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无菌医疗用品浸润脱洗法测定,以无菌生长为合格;使用中消毒液采用中和温均法测定,以细菌总数≤100cfu/ml和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不低于70uW/cm2为合格。

结果

制度建设:预防接种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健全8824%,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健全7647%,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健全7059%。

环境建设:预防接种门诊均设置在独立区域,能够与医院普通门诊、注射室、放射科、病房分开。查体登记室、候种室、预防接种室、接种观察室均独立分设,空气流通,环境整洁。接种室内有洗手池4705%,均使用肥皂或皂液洗手。

消毒设施配备:预防接种门诊均配备紫外线消毒灯,能够按照每立方米不少于15W配备6471%,紫外线消毒记录及时、齐全5882%,其中24支紫外线消毒灯灯管表面均不程度地附着灰尘,未进行清洁擦拭处理。

消毒液使用:预防接种门诊使用的消毒液均为乙醇;消毒液容器标明消毒液品名、浓度、更换日期、定期更换消毒液8235%,盛放消毒液容器未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直接更换或加入消毒液2353%,盛放消毒液容器未加盖1765%。

诊疗物品消毒: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均使用山东省统一定点生产厂家一次性注射器。其他非成品物品如消毒液容器、镊子等均进行高压灭菌后使用,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2353%。

医疗垃圾处理:配备毁型器9412%,配备污物桶8235%(127/600);垃圾实行袋装化,用黄色塑料袋盛放医疗垃圾7647%;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及时毁型处理2353%。

消毒效果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显示,邹城市预防接种门诊消毒监测总合格率7749%,其中无菌制品合格率最高(100%);医务人员手合格率最低(6111%)。见表1。

讨论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最经济、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之一,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广大儿童的服务质量。预防接种门诊是实施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卫生消毒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共卫生计划的实施与安全注射服务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邹城市预防接种门诊布局合理,房屋设置和设备配备日趋完善,接种服务环境明显改善[4]。但是消毒工作较为薄弱,监测结果显示,空气、医务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严重。究其原因:①接种室中人员集中,空气浑浊,空气中细菌数量大,接种前后不进行开窗通风或彻底消毒处理,加之紫外线灯配备不足和部分紫外线灯管不进行擦拭除尘,导致消毒效果低。②接种工作中医务人员双手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接触接种者,如皮肤黏膜及分泌物、排泄物等,且缺乏洗手设施和未配备速干手消毒剂,达不到接种每一名儿童后进行手的清洗与消毒处理,致使手卫生合格率不高。③个别预防接种门诊对创建达标工作重视,一旦达标,便不重视日常的管理,消毒工作存在严重滑坡[5]。

针对本次调查存在的问题,为确保今后接种安全,杜绝接种感染的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认真贯彻学习《消毒管理办法》,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工作宣传和接种人员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对消毒工作重要性认识,增强消毒灭菌观念。②建立健全接种消毒规章制度,落实消毒控制措施,防止接种过程中消毒不当而引起感染的发生,确保预防接种安全。③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消毒管理,控制接种儿童和家长进入接种室人数,做到有序进出接种室,不让过多人员堵在接种室周围[6],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种人员要有强烈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消毒后器械再污染,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⑤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日常消毒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限期改进。

参考文献

1蔡秀芳.长治地区预防接种门诊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2):149.

2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年版).

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GB15982-1995.

4顾兴成,薄祥国,孔德怡.邹城市预防接种门诊现状调查[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5):85.

5张国庆.任城区预防接种门诊消毒与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112(2):18.

6陈静静.预防接种门诊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6):297.

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 篇4

1 沟通的原则

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服务, 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应在预防接种护理实践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熟练掌握业务技术, 完善沟通技巧,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逐步提高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工作质量及护理水平。通过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护士的护理技巧, 充分体现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 提高工作质量及护理水平。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护士的护理技巧是提高护士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2 交流的特点

由于预防接种门诊的特殊性, 其交流不同于一般场合的交流, 它是以儿童为中心, 目的是给予情感关怀和提高儿童信任, 同时帮助儿童家长提高对接种疫苗的了解、认识, 有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交流时要面带微笑, 语言亲切友好, 用词准确, 富于同情心;要不失时机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切实为儿童着想, 使其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信赖感。

3 沟通的内容

沟通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 要培养对接种儿童的责任心, 只有本着对儿童高度负责的精神, 才能去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技术, 练就过硬的本领。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 这就要求我们护士要不断加强学习, 补充知识, 以提高护理技术, 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要学会电脑操作和英语等, 以便多渠道、快节奏地获取信息, 掌握先进的技术与理论, 并把这些技术与理论真正运用于临床, 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护士应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并应守时, 说话通情达理, 随叫随到, 工作认真负责, 使儿童及家长感到被关怀。

4 沟通的方式

4.1 语言沟通

儿童心理发育尚不完善, 对医务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 因此, 我们应以知识和理解去解开心结。工作中与儿童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全神贯注, 注重应用语言技巧: (1) 礼貌性语言。回答儿童、儿童家长询问时语言要温和, 避免冷漠粗暴。 (2) 解释性语言。当儿童、儿童家长提出各种问题时, 应因人而异, 恰如其分地给予解释。 (3) 告知性语言。结合健康教育告知儿童家长有关疫苗使用的情况, 如: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使其主动配合预防接种。

4.2 非语言沟通

人的情感复杂, 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 工作中应运用形体语言———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与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 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在沟通中护士还可以借助手势、表情等帮助表达思想感情, 面带微笑, 能够给予儿童感染力, 减少恐惧感, 还能给儿童以镇静和安全感。

这两种形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 甚至有时非语言交流更是取得儿童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如果交流时不注意特点和形式, 将会产生交流障碍或不足。

5 体会

预防接种门诊自查报告 篇5

关于疫苗、疫苗冷链管理的自查报告

针对山东疫苗事件,根据县卫计委要求,我门诊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对我门诊疫苗、疫苗冷链管理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XX预防接种门诊均按照相关规定,建立有相应的疫苗管理制度和冷链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储存、温度监测、管理等工作。

2、XX预防接种门诊有X个疫苗冰箱,冷藏包X个,冰排X个,在疫苗储存和管理方面,均保证了疫苗的质量,并且每天有2次测温度记录,有冷链档案,冷链运转正常,保证了疫苗质量安全;疫苗管理出入库手续规范,苗账相符。

3、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均是疾控中心用冷藏车运送至XX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记录完成,从未从其他渠道和个人处进取过一类和二类疫苗。

4、通过自查未使用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批号问题疫苗。

5、我门诊有专人负责预检登记工作,登记资料齐全,询问详细,已做好接种前的告知询问工作,并做好告知和禁忌症的询问书面记录。电脑有专人负责,信息化软件运转正常,做到人,卡,苗核对,工作人员衣帽穿戴整齐,并持有有效的预防接种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接种时严格按照规范接种;接种二类苗时充分征求家长同意并签名,以严格遵守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

XX预防接种门诊

浅谈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体会 篇6

1 提高自身素质, 注重仪容仪表

预防接种门诊护士要爱岗敬业,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每个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仪容仪表、服饰至关重要, 护士要树立端庄、典雅、大方的形象, 护士的行为举止要与护士角色相适应, 自然、淡雅、整洁、健康。护士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 要统一着装, 严格遵循护理操作规程, 不佩戴耳环、戒指等饰物, 坐、立、行要符合护士职业要求, 体现出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2 掌握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毒副作用, 避免接种事故发生

每一位门诊护士都应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 并要熟悉门诊的常规工作, 熟记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正常值及意义, 熟悉各种疫苗及生物制品的免疫程序和毒副作用, 详细了解接种者的身体状况及过敏史, 以便为接种者做好解释工作, 指导接种者在接种期间的饮食和用药。接种前要认真检查冷藏设备、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等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并按最高门诊接种预约人数的110%配足接种器材;备足一定数量的体检器材、应急处理药品及器械;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各种疫苗要分苗、分桌摆放, 并标明疫苗名称;严格掌握各类生物制品的接种部位、剂量、途径、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卡介苗注射用蓝芯针管配专用针头, 并与其他疫苗接种的无色注射器分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疫苗严格按照冷链的要求进行冷藏, 启开的活疫苗安瓿超过30 m in、灭活 (菌) 疫苗超过1 h应废弃, 使用后的废弃物必须按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接种人员凭接种牌, 并核对姓名和接种的疫苗后予以接种, 接种完毕要填写接种证, 并签名或盖章。接种后接种对象应留在现场观察20 m in~30 m in, 并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如果接种者出现晕针及过敏反应, 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防止接种事故发生。

3 完善沟通技巧, 减少纠纷和矛盾

预防接种门诊护士要做好接种前准备工作, 给群众创造一个优良整洁的接种环境, 由于群众对各种疫苗的性能不太了解, 加上接种者大部分是婴幼儿, 父母大部分把他们视为小宝贝, 面对陌生的环境, 往往会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护士在与接种者和家属的交流中要注意运用沟通技巧, 讲究沟通艺术, 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护理职业独特的美, 态度热情, 言语文明, 满足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同时, 还要注意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做好解释协调工作, 尽可能减少候诊时间, 用爱心和同情心照顾好老弱患者。熟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科室的工作职能, 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对不熟悉环境的接种者, 应积极主动做好导诊、咨询、接诊服务。在预防接种门诊护理工作中, 不是每一个接种者都容易与护士沟通, 因此与性格急躁的人员讲话要简洁明了, 抓住重点。护士的语言在护理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沟通时, 应注意根据接种者和家属的不同文化背景, 注意其措辞的准确性、艺术性、感染力和通俗易懂性, 要多使用群众能够理解的词汇, 避免使用一些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通过实践使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 做好门诊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门诊是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 接种场所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宣传器材, 张贴宣传材料, 门诊护士应用各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接种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宣传计划免疫有关知识, 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宣教手册、图片、录像等宣传工具, 及时、准确地向接种者和家属讲解各类生物制品性能、接种后的护理、饮食、休息, 以及各种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

舒适护理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应用 篇7

关键词:舒适护理,预防接种,满意度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工作逐步向“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发展。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化、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预防接种门诊舒适护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护理与预防接种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护理工作模式。预防接种护理人员除了对服务对象预防接种的关注外, 还要注意周围环境、心理状态、社会因素等对预防接种人群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何保证其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成为我们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该研究选择该疾控中心2013年1—12月期间1400例接种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析舒适护理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 并取得了满足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疾控中心接种门诊开展舒适护理的时间为分界点, 实验组700例, 为2013年7月—12月开展舒适护理服务后来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人群, 男性485例, 女性215例;年龄18~60岁 (35.20±9.8岁)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16例, 高中或中专106例, 初中及以下78例;职业:干部292例, 学生170例, 公司职员164例, 工人74例, 对照组700例为2013年1月—6月未开展舒适护理服务前进行预防接种人群, 男性426例, 女性274例;年龄18~58岁 (34.98±9.6岁)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98例, 高中或中专110例, 初中级以下92例;职业:干部302例, 学生162例, 公司职员158例, 工人78例。两组接种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接种者均进行疫苗接种, 对照组接种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 接种前进行预检, 然后接种疫苗, 接种后告知注意事项;实验组接种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舒适护理, 并加强健康教育。

1.2.1 接种门诊环境舒适性

硬件改造:对接种门诊进行改造, 扩大了接种门诊面积, 设立了候诊区、预检台、注射室、观察室;在各个区安装了空气净化器、立式空调。摆放绿植, 保持室内阳光充足, 空气新鲜, 地面铺淡蓝色防滑膜;安装壁挂式液晶电视滚动播放科普知识, 同时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 摆放健康教育资料, 适合不同人群的选择, 营造舒适环境。

软件升级改造: (1) 改变护士的护理观念, 提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将护士的被动护理转化为主动护理;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对基础护理、理念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加强护士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2) 实施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管理, 引进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接种人群建立个人电子档案, 包括个人一般资料、接种史、健康状况、过敏史、家族史、预防接种日期、疫苗批号、有无接种反应, 并按照整个服务流程完成预防接种, 实现了登记收费、接种、留观为一体的全程数字化无缝对接。信息化系统建设后能自动完成接种预约、查漏补种、生物制品管理;报表生成自动化, 接种服务便民化等诸多功能, 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有效地提高了门诊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1.2.2 接种前舒适护理

在接种疫苗前部分接种者会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护士应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和蔼可亲礼貌待人, 高雅的气质、体贴的态度给人庄重、信任、安全与美的感觉, 有传递情感和愉悦身心的功能。整个接种过程尽量做好态度亲切, 运用沟通技巧, 通过真诚友善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介绍疫苗接种过程、注意事项及注射疫苗可能出现的反应,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告诉接种者疫苗安全、有效, 过敏反应很少, 不必紧张害怕。如有不适会随时处理, 让接种者心中有数, 清除心理恐惧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既减轻患者的痛苦, 也赢得患者信任。

1.2.3 接种时舒适护理

预防接种是一项侵入性的护理操作技术, 会给患者带来疼痛, 应想办法减轻其疼痛, 提高预防接种的舒适度。三角肌注射是预防接种主要工作, 准确的定位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是确保安全注射的关键。注射部位选择远离神经、血管, 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皮肤受损处进针, 选择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是注射的相对安全区。在注射过程中多采取鼓励性语言, 分散注意力, 从而减轻穿刺带来的疼痛。对较为紧张者, 可以嘱其深呼吸, 提高疼痛阈值, 降低对疼痛的感受。

1.2.4 接种后舒适护理

疫苗注射完毕, 针头迅速拔出, 指导接种者正确按压, 询问注射疫苗后感受, 并引导接种者到注射观察室观察30 min, 观察是否有头晕、呼吸困难等情况出现。发放疫苗接种手册告知疫苗接种的剂量、次数、间隔时间、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并注意休息, 不要做剧烈运动等。生物制品接种后出现红、肿、痛、发热、腹泻、呕吐, 附近淋巴结肿大现象属于接种后一般反应,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应注意观察, 多饮水, 若反应加重应请医生诊治。通过交流, 接种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有关疫苗预防疾病的知识以及发生副反应的有效处理方法。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深入浅出, 要注意尺度和分寸, 要注意倾听、提问的技巧, 以便提供连续性服务。该疾控中心接种门诊开始尝试建立更多样更方便、更快捷的医患信息沟通平台, 通过关注公众微信, 或从健康教育手册公示二维码进行扫描进入接种门诊服务平台, 可查阅我们定期发布的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 也可进行互动及时解答关注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最大限度为接种者提供便捷合理、有效的护理服务。

1.3 评判标准

对接种者进行及时问卷调查, 经护理专家评议后使用。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护士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操作;接种流程;综合满意度, 健康教育宣传覆盖率和知晓率。通过记录将实验舒适护理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接种者700人, 对服务态度调查项目最满意为99.8%, 对技术操作、接种流程、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9.3%、95.7%、99.1%;而对照组对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接种流程、综合满意度仅为93.3%、93.8%、88.7%、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健康教育调查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健康教育知晓率达93.2%;对照组两项调查发现仅为93.5%和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1)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是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处于健康状态的综合体现。预防接种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利用药物, 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 由合格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以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儿童, 家长已不仅满足于微笑服务, 而更需要现有条件下, 能够体会到服务过程中服务者对服务对象一种关怀和尊重。该研究对实验组700例采用舒适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结果发现实验组接种者的综合满意度为99.1%, 对照组接种者的综合满意度为8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接种疫苗过程中护理人员不再是简单的注射疫苗, 而是通过舒适护理模式, 把舒适护理落实到疫苗接种的各个环节: (1) 通过对接种门诊升级改造, 给接种者创造优美的环境。温馨、安全的就医环境能使患者渴望被重视被关心、被尊重的心理状态得到充分满足, 增添对医疗单位及医务人员的信任感; (2) 护理工作技术性非常强, 高超的技术水平是接种者舒适需求的重要保证, 疫苗接种多数是三角肌皮下、肌内注射, 我们不断探索, 正确选择注射安全区、准确定位, 即保证疫苗接种的效果, 也减轻接种的疼痛。

(2) 预防接种的宣传主要是帮助个体、家庭和社区充分认识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意义, 了解预防接种在预防疫苗针对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保证身体健康。预防接种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做好知识传播的关键。健康教育的实施对预防接种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教育, 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 热情服务态度, 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实际沟通能力;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 加强与接种者和家属沟通交流能降低因预防接种产生医患纠纷的风险。通过该研究使我们更加体会到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 如接种现场宣传;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利用互联网等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做到健康教育全覆盖, 最大限度的为接种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合理服务。该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健康教育覆盖率和知晓率为100%和93.2%, 高于对照组的93.5%和83.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李伟[8]报道的结果相一致。

总之, 舒适护理理论的产生和实践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把舒适护理融入“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 使接种者得到充分尊重、理解、关怀, 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理及心理需求, 达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接种者满意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 1998:729.

[2]张文辉.舒适护理对门诊静脉输液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2, 10 (23) :2124-2126.

[3]裴艳红.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15) :2035.

[4]余春英.三角肌不同方法注射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1下旬刊) :221-222.

[5]陈玉芬, 吴盼俊, 张璋.心理护理对门诊皮试患者疼痛及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 2014, 20 (20) :99-100.

[6]邱夏香, 钟传兰, 胡文镇.知识传播及心理护理在预防接种现场的应用[J].首都公共卫生, 2012, 6 (6) :274-276.

[7]张久东.提高接种门诊人文化服务质量[J].首都公共卫生, 2010, 4 (2) :89-90.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篇8

1 做法

1.1 科学合理构建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网络

鄞州区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是计划单列市宁波市最大的市辖区域,总面积为1 831平方公里。全区辖16 个镇、1 个乡、6 个街道。2013年底总人口1 646 704,其中户籍人口773 056,外来人口873 648。2010年4月,宁波市卫生局根据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结合浙江省卫生厅修订的《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评审标准》基础上,下发了《宁波市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设置规范)。鄞州区作为宁波市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示范区,按照《设置规范》开展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工作。在建设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过程中,鄞州区卫生局将成人预防接种服务定位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保健措施之一,本着“方便群众、保证质量、全面覆盖、适度集中”的原则,根据辖区人口密度、卫生资源分布和市民实际需求,建设以区级定点单位和乡镇卫生院为依托的集中式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截止目前,全区23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区级医疗机构(二院,三院)建立了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达到了规模适度、设施完善、流程合理、模式多样、功能到位、管理规范的建设要求,基本形成了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网络,为成人的疫苗接种开辟了一个优质的服务窗口。

1.2 规范配备硬件设施

《设置规范》对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规划、房屋布局、硬件实施提出了要求。鄞州区抓住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契机,将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要求纳入到医疗机构搬迁改建、局部扩建、选址新建、内部改建当中,有效地改善了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用房问题。截止2014年,8家乡镇卫生院为新建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内部改建,其它12家医疗机构基本符合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要求未做调整。100%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用房面积达到了15m2以上的要求,所有门诊内设置预检登记、接种和留观三个区域。100%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配备一台容积50L以上的2~8℃成人疫苗储存专用冰箱,保障疫苗的安全储存。所有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公示由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印制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接种程序表、流程图、接种注意事项等材料。首次接种人群给予发放由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印制的《鄞州区成人预防接种证》,落实接种前告知并签订接种知情同意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及时登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个案报告,并记录在门诊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登记本当中。目前,全区所有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硬件配备达到《设置规范》规定的设备配置标准。

1.3 加快软件信息化建设

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成人预防接种档案,区卫生局要求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抓好成人预防接种软件信息化建设工作。2010年底,完成医院HIS系统改造,建立成人预防接种信息管理模块。收费挂号处单独开辟成人预防接种免收费挂号操作和近亲属费用支付操作。门诊医生开“接种疫苗”处方和各类成人疫苗的选择操作,犬伤病人信息直接在门诊日志中完成“犬伤登记表”,犬伤信息可按日、按月、按年进行汇总分析。将疫苗接种信息直接推送至接种医生或护士,接种医生或护士进行就诊卡刷卡与疫苗扫码,完成接种人和接种疫苗的信息比对后,给予疫苗注射。接种者在留观区留观30分钟。借助成人预防接种信息管理模块,接种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地址、疫苗名称、生产厂家、疫苗批号、有效期、接种日期、接种单位、接种人等信息均记录在案,最终将成人接种信息整合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免疫史当中。通过个案信息调阅,接种对象在地区、时间、人群中的数据分析,掌握成人疫苗接种需求和接种服务利用情况,估算人群疫苗接种率,为成人预防接种服务和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

1.4 探索院内多种服务模式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侧重于对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模式要求,儿童疫苗接种全过程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操作完成,而对成人疫苗接种管理无明确的要求。鄞州区卫生局参照《浙江省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服务模式要求,确保城镇职工医保政策的顺利实施,将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在内科或全科门诊,成人疫苗管理参照药品管理,疫苗纳入药库管理,接种疫苗均需开处方,但成人疫苗采购和调拨与儿童疫苗一致,统一由疾病预防机构作为唯一进货渠道,并建立疫苗储存、运输、消耗动态管理机制。2010年,鄞州区结合辖区医疗资源现状和人群成人疫苗接种需求,因地制宜的建立了3种院内成人疫苗接种服务模式,即独立设置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接种: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实施错时接种:注射室设立疫苗接种专用台实施接种。3种服务模式的预检、告知、疫苗接种处方由内科或全科门诊承担,疫苗接种和留观由不同部门来承担。随着人群接种意识和接种需求的提高,门诊服务人次数的增加,院内服务模式也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独立设置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按日接种乡镇卫生院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4年的3家,实行儿童预防接种门诊错时接种的乡镇卫生院由16家减少到10家,实行注射室按日接种的乡镇卫生院由6家增加到10家,另外2家区级医疗机构也实行此服务模式。

1.5 加强成人预防接种人员队伍建设

针对成人预防接种三种不同服务模式,成人预防接种队伍由儿童预防接种人员、注射室护士、成人门诊医生和护士组成。为此,区卫生局实行成人预防接种人员考核准入制度。所有成人预防接种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格,经过区卫生局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从事成人预防接种工作。医院将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使服务人员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提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举办综合技术培训班,开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强化接种人员的服务能力。考虑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相对比较成熟,在各医疗机构内部每年为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和护士开展1次技术业务培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半年对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和疫苗冷链管理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目前,全区取得成人预防接种资质人员149人,平均每个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拥有6名预防接种人员,保证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的落实。

1.6 广泛开展成人预防接种干预措施

我国缺乏系统的成人疫苗接种免疫程序推荐,公众对于成人免疫意识存在局限性,成人疫苗的接种率较低,为了更好地利用成人预防接种这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预防保健措施,鄞州区广泛开展多项成人预防接种干预措施。一是将成人预防接种纳入常规医疗服务,对每次就诊的病人,发放成人疫苗宣传册,告知成人疫苗接种效益,评估疫苗接种需求,推荐需要接种的疫苗。这与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要求卫生保健提供者有确保病人接种推荐疫苗的责任相一致[6]。二是社区医生慢性病人随访过程中,开展成人疫苗健康教育,根据慢性病人病情给予疫苗接种需求评估,推荐需要接种的疫苗。三是医疗机构体检报告中给予接种成人疫苗的医学建议。四是将部分成人疫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历年余额支付。目前乙肝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水痘疫苗均已纳入医疗保险历年余额支付范围,减轻了成人接种疫苗的费用负担。五是实行“免疫知识进社区”活动,开设社区成人疫苗接种巡讲,宣传各种疫苗的重点免疫对象、免疫时间等科普知识,引导市民科学、理性地接受免疫预防服务,形成良好的成人疫苗接种氛围。

2 成效

2.1 成人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以前,全区仅有1家区级成人预防接种定点服务门诊,部分乡镇卫生院只为成人提供乙肝疫苗的接种服务。随着全区25家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建成,乡镇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1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充分体现了社区成人预防接种的便利性。2个区级医疗机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为中心城区人群提供成人预防接种服务,满足人口密集区域的接种需求。所有成人预防接种门诊为居民提供乙肝疫苗、23价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甲乙肝疫苗、霍乱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等成人疫苗的接种服务。通过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和成人可选择接种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多,居民的成人疫苗接种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

2.2 居民对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满意度和利用率明显提高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完善了服务设施,落实了管理制度,规范了操作技术,统一了服务模式,成人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居民对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2014年12月卫生局对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年终考核中,每个门诊抽取最近1个月内登记接种过成人疫苗的服务对象,开展电话满意度调查发现,居民信任度达94.4%(118/125),满意度达98.4%(123/125)。信任度和满意度的提高以及疫苗接种医学建议、医保政策、健康巡讲等多种措施的不断落实共同促进了居民对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预防接种服务,形成了良性循环。2012年至2014年,鄞州区成人预防接种门诊为居民提供预防接种服务人次数(不包括成人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接种数)依次为27 322、28 556、32 210,同比依次增长4.5%和12.8%。居民对成人预防接种服务门诊的利用率呈不断提高趋势。

2.3 信息化建设见成效

通过医院HIS系统的改造,成人预防接种信息模块的建立,大大降低了资料记录时间,有效建立了成人预防接种信息档案。2013年,鄞州区建立区级免疫预防接种数据库,利用网络资源传递成人预防接种信息档案,保证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的连续性,提高免疫效果,减少接种差错事故。如狂犬病疫苗需按照0、7、21天的程序连续接种4针次,才可以产生足够的抗体滴度降低暴露者发病。23价肺炎疫苗的接种说明书则不建议5年内重复接种。2014年,对成人预防接种信息档案进行质量评价,个案完整率达85%,个案准确率达92%。成人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不仅实现了成人预防接种信息的持续保存和利用,同时也填补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成人免疫史数据的空白,为成人人群的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

3 体会

3.1 政府重视是开展成人门诊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国实行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新时期卫生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防治策略。鄞州区卫生局正是基于对农村地区成人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才会在全市率先进行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试点。政府重视,制定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政策性文件,领导开展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调研和督查,是推动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临床医疗重于公共卫生,要在一线临床诊疗科室建立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是一件较难的事情。政府重视无疑给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和环境,促使医防整合协调发展,延伸医疗服务内涵。

3.2 经费支持是成人门诊建设的有力保障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新建或改建和医院HIS系统的改造都需要经费支持。鄞州区卫生局为落实开展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在医院基础建设和公共卫生工作经费中拨出一定数额补助创建单位,同时,将成人预防接种模块的研发纳入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当中,从卫生整体信息化建设经费中支付成人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费用,为快速建设成人预防接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3.3 信息化建设是成人门诊建设的必要手段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满足了居民的预防接种需求,也促使了人群免疫屏障的形成,保护人群抵御疫苗相关传染病。但居民对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需求,接种对群体的保护力有多大,免疫屏障是否建立等问题,需要通过居民接种数据的分析放可掌握。为此,信息化建设成为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必要手段。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实现了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电子化,也为每个居民建立了一个免疫史健康档案,为辖区人群的疾病感染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3.4 人员素质提升是成人门诊建设的关键要素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最重要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预防接种服务。接种医生和护士作为接种服务实施者,其素质直接影响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在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中,如何规范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提升,提高工作质量是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关键要素[9]。

参考文献

[1]王陇德,齐晓秋,于竞进.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6.

[2]鹿凤苓,张英,曹银兰.余杭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及成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2):1377-1378.

[3]马西稳,徐玉銮.滕州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成效和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44-46.

[4]陈奕,许国章,王海波,等.宁波市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2):198-200.

[5]蒋巧巧,崔宏林,司徒炜敏,等.2011年我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状况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67-69.

[6]US CDC.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Recommended Immunization Schedule for Adults Aged 19Yearsor Older-United States,2015[J].MMWR,2015,64(4):91-92.

[7]张晓春,蔡军,王杰.成都市健康人群流脑A群和C群抗体水平监测及A+C群流脑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22-824.

[8]张栋梁,许国章,董红军,等.宁波市2000-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0):1055-1057.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宝安区西乡街道32个居委32(22)个社区预防接种门诊的调查资料。

1.2 方法

1.2.1按预先设计的免疫接种调查表调查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卡介苗(BCG)、白百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ep B)和乙脑疫苗(JE)的接种率,了解整合前后适龄儿童“六苗”接种率及各接种点(4种多人份疫苗)百白破、卡介苗、麻疹和乙脑疫苗使用的损耗情况。按整群抽样的原则,每个接种点按年龄组随机抽查4岁以下散居儿童60~100名,整合前后共抽查3 200名儿童。

1.2.2统计分析。用SPSS 12.0软件进行F及t检验。

2 结论

整合前后分别调查1 600名儿童,其中常住儿童260人,暂住儿童1 340名;0~1岁600名,1~2岁400名,2~3岁300名,3~4岁300名,“六苗”接种率(表1),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45,P>0.05);整合前后“四苗”的损耗系数有显著意义(P=0.031 8,P<0.05)(表2);整合前的建卡率为99.2%,整合后为99.1%,整合前后0岁组的建卡率、0~7岁接种人次数均无明显差别(表3)。

3 讨论

预防接种服务需要是预防接种服务需求的基础。当人们所有的需求都是以从健康角度出发的实际卫生服务需要为基础时,预防接种服务才能达到既能满足居民健康合理的需要,又无资源浪费的状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制定决策和计划,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1]。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不可盲目地增加,应合理地设置,无论采取何种预防接种服务模式都应加强管理,以保证预防接种质量和安全接种,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2]。本次调查可见整合前后BCG、OPV、DTP、MV、JE和Hep B的适龄儿童的接种率、建卡率无明显差别,但多人份疫苗的损耗系数较大(表2),可见多人份疫苗浪费较大。

4 建议

计划免疫调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仍存在一些不足,计划免疫是公益性卫生服务,依赖政府的经费投入,当前正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模式转型期,重医轻防还在不少社区管理者中存在,卫生防疫人员不能一人多职,不能专心于计划免疫工作,没有时间进行流动儿童及新生儿童主动搜索,易留下免疫空白点,流动儿童的聚集使相关传染病流行成为可能[3]。建议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应按以下条件设置:(1)服务人口2万~3万人设置1间预防接种门诊,不足2万人的社区与临近社区合并设置;服务半径覆盖1 km(服务面积约3 km2)左右设置1间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覆盖不足1 km和临近的社区康复中心合并。(2)同一责任区域,优先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设置预防接种门诊,若无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而私立医疗机构有能力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可设置预防接种门诊。(3)将整合后的预防接种门诊强化,设专职医生1~2名,专职工作人员按接种门诊服务总人口的1/万配备,每周开展计免日2天以上(西乡街道预防接种点全部统一为星期二、星期六为计免接种日),以达到适龄儿童的“六苗”接种及时率达标,以利社区计免工作的良性开展[4]。(4)落实儿童计划免疫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提高基层计免工作人员的待遇,想方设法稳定计免队伍。此外,医院社康科要加强辖区社康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熟悉计划免疫工作的相关内容,及时掌握计划免疫工作动态,组织及协调各社区康复中心落实计划免疫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合理设置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可以规范基层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和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是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层服务网点,是免疫规划网络建设的一个环节,合理设置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对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和减少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查的方法,调查32个预防接种点和整合后22个预防接种点0~4儿童“六苗”接种率情况。结果整合后22个预防接种点和原来32个接种点“六苗”接种率(P>0.05)无差别,且接种点越多多人份疫苗损耗系数越大(P<0.05)。结论合理设置预防接种点不但能节省卫生资源,而且还有利于街道预防保健所的管理,对稳定基层计划免疫队伍起着一定的作用,还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社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接种率

参考文献

[1]郭飚.预防接种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2):182-185.

[2]林琳,陈超,田鑫,等.预防接种服务模式的对照研究[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6):575-576.

[3]唐军花,董尚.儿童计划免疫调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管理情况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8,10(2):22.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420例研究对象都是2013年1~12月这一年中山火炬开发区防保所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的的6个月以上的儿童, 年龄都在6个月~6岁, 年龄分布如表1所示。

1.2 方法

根据是否接种流感疫苗分为接种组和对照组。本次研究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两大类:一是儿童情况其中如儿童的年龄、健康情况等, 二是家长的情况, 如家长对流感疫苗接种的认知、文化程度、接种服务需求、家庭收入、接种门诊离家远近等。本次问卷调查的实施主要是在预防接种门诊发放问卷调查来了解影响儿童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因素, 通过核查6月龄以上流感疫苗的接种记录从而对儿童的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的数据都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20例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见表1。

2.2 家长对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本次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不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有的担心疫苗的效果以及疫苗是否安全可靠, 主要还是归根于家长对流感以及流感疫苗的认知程度不够, 还有不少家长是由于流动性比较大, 住所不稳定从而耽误了孩子的接种。本文调查显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及接种服务需求、家庭收入、接种门诊离家远近、文化程度等4个因素是影响儿童接种率的主要因素, 这4个因素在接种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流感的简介及预防必要性

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 该类疾病是由于人群感染流感病毒, 该流感病毒通常是通过空气传播, 因此传染范围十分广, 传播速度很快, 一旦感染极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流感已经对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害, 特别是儿童、老人以及孕妇等这些高发人群, 这些人群一旦感染则可引发肺炎或者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4], 严重者危害生命安全。根据资料显示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死亡例数以及给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始终处于各传染病之首, 流感和流感大流行也早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预防接种是有效预防流感的一种有效的措施, 因此最大程度的提高流感的预防接种率是减少流感流行的可靠方法。预防接种保护个体感染进而保护群体, 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的目的, 但是要想更大范围的减少流感的传染面就必须要提高流感的预防接种率。但是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 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 目前全国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率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 难以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5], 因此国家或者相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进而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

3.2 对策

本研究通过对影响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 目前流感疫苗还属于二类疫苗也就是说是自费疫苗, 许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而负担不起疫苗的费用从而拒绝接种, 所以国家加大投入争取将流感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规划中, 进而规范预防接种的相关登记, 将此作为入学必须的凭证。其次是要疾控部门要加强流感疫苗接种重要性和安全性的宣传, 让更多家长对流感疫苗有个清醒的认识, 从而提高家长对流感疫苗的认知, 从而引起家长的配合, 本研究中显示家长缺少对疫苗的认知是影响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一个主要因素, 再次, 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和配合, 定时定期的对流感疫苗的适龄儿童的接种情况进行相关了解, 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最后要增加疫苗接种点和接种工作人员, 特别是要积极规范公休日的接种情况, 公休日前来接种的人数很多, 因此接种单位要合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 尽量减少家长的等待时间, 接种单位应该对本区负责接种的儿童进行登记[6], 对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合理布局, 适当增加预防接种门诊方便群众及时接种。等到接种时间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平台通知家长, 从而提醒家长按时带儿童接种, 因为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不高, 自己难以按程序接种, 再加上工作繁忙难免会忘记。

本文通过对流感接种率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有效提高该区的流感疫苗的接种率, 从而建立有效的流感预防屏障减少传染源以及易感人群, 同时也为该区政府制定流感接种疫苗的相关对策以及建立其他疫苗的接种宣传教育渠道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 同时也为合理设立开发区防保所预防接种点的设置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先刚, 贺加.重庆市渝中区学龄前儿童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重庆医学, 2011, 40 (9) :2656-2657.

[2]于明哲, 雷静, 曹俊隰, 等.银川市2001-2006年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宁夏医学杂志, 2007, 29 (7) :660-661.

[3]赵瑞霞.济南市历城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济南, 山东大学, 2009.

[4]许晓茵, 李功理, 李伟强, 等.番禺区人群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 (12) :1282-1284.

[5]肖慧洁, 徐郁, 林波, 等.6~59月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学报, 2009, 16 (5) :13-15.

上一篇:肉类食品加工下一篇:安全检查资源